CN114620436A - 分板装置和分板方法 - Google Patents

分板装置和分板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620436A
CN114620436A CN202210431959.5A CN202210431959A CN114620436A CN 114620436 A CN114620436 A CN 114620436A CN 202210431959 A CN202210431959 A CN 202210431959A CN 114620436 A CN114620436 A CN 11462043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station
assembly
electronic
transf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43195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620436B (zh
Inventor
温平平
曾拥银
刘宏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Chuangyuan Electr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Chuangyuan Electr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Chuangyuan Electr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Chuangyuan Electr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431959.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620436B/zh
Publication of CN1146204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62043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62043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62043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35/00Mechanical conveyor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37/00Combinations of mechanical conveyors of the same kind, or of different kinds, of interest apart from their application in particular machines or use in particular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 B65G37/02Flow-sheets for conveyor combinations in warehouses, magazines or workshop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47/00Article or material-handling devices associated with conveyors; Methods employing such devices
    • B65G47/74Feeding, transfer, or discharging devices of particular kinds or typ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47/00Article or material-handling devices associated with conveyors; Methods employing such devices
    • B65G47/74Feeding, transfer, or discharging devices of particular kinds or types
    • B65G47/90Devices for picking-up and deposit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 B65G47/901Devices for picking-up and deposit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provided with drive systems with rectilinear movements onl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47/00Article or material-handling devices associated with conveyors; Methods employing such devices
    • B65G47/74Feeding, transfer, or discharging devices of particular kinds or types
    • B65G47/90Devices for picking-up and deposit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 B65G47/91Devices for picking-up and deposit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incorporating pneumatic, e.g. suction, grippers
    • B65G47/912Devices for picking-up and deposit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incorporating pneumatic, e.g. suction, grippers provided with drive systems with rectilinear movements onl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65/00Loading or unloading
    • B65G65/30Methods or devices for filling or emptying bunkers, hoppers, tanks, or like containers, of interest apart from their use in particula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or their application in particular machines, e.g.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ther subclass
    • B65G65/32Filling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pecific Conveyance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电子板件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分板装置和分板方法。该分板装置包括分板机构、移栽机构、转运机构和料仓机构;转运机构与分板机构间隔设置;移栽机构的接料板可移动地设置于移栽机构的移栽轨道;料仓机构对应下料工位设置于转运机构的侧部,转运机构的取料工位与移栽轨道的送料端对应设置。分板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分板:在分板工位分切原料板件得到电子板件组;移栽:将电子板件组向转运工位输送;转运:将电子板件组向装盘工位转运;装盘:在装盘工位将电子板件组中的电子板件向空盘装载得到满盘。从而该分板装置和分板方法,实现了对于电子板件的自动下料,提高了电子板件的下料效率和下料规模。

Description

分板装置和分板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板件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分板装置和分板方法。
背景技术
分板装置是用于对电子板件进行分切的装置,按照需求将原料板材分切成多个符合要求的板材,从而实现电子板材的批量化连续化生产。其中,电子板材例如为PCB(Printed Circuit Board,印刷电路板)。
目前的分板装置通常是采用在线式分板机或者离线式分板机实现电子板件的分切,得到电子板件后,采用人工下料的方式将电子板件运走,不仅下料效率低,无法充分利用分板机的生产能力,而且容易对电子板件造成污染,不利于电子板件的质量保证。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板装置和分板方法,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分板机下料效率低,无法充分利用分板机的生产能力且不利于电子板件的质量保证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分板装置,包括分板机构、移栽机构、转运机构和料仓机构;
所述转运机构与所述分板机构间隔设置,所述转运机构形成有取料工位和下料工位;
所述移栽机构包括移栽轨道和接料板,所述移栽轨道的两端分别为接料端和送料端,所述接料端与所述分板机构的出料端对应设置,所述接料板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移栽轨道,以在所述接料端承接分切后的电子板件组并将所述电子板件组输送至所述送料端;
所述料仓机构对应所述下料工位设置于所述转运机构的侧部,所述取料工位与所述送料端对应设置,所述转运机构能够将所述电子板件组由所述送料端转运至所述料仓机构。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分板机构包括在线分板机构和离线分板机构,所述移栽机构包括第一移栽机构和第二移栽机构;
所述在线分板机构、所述第一移栽机构和所述转运机构沿所述在线分板机构的出料方向顺次排布,形成第一出料线;
所述离线分板机构和所述第二移栽机构均设置于所述第一出料线的侧部,以形成第二出料线;
所述第二移栽机构的送料端与所述取料工位沿所述在线分板机构的出料方向至少部分重合。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分板装置还包括中转机构,所述中转机构包括基座、第一转运机械手和第一拾取组件;
所述基座设置于所述离线分板机构的侧部;
所述第一转运机械手包括第一固定端和第一活动端,所述第一固定端设置于所述基座,所述第一拾取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活动端,所述第一活动端与所述第一固定端活动连接,以使所述第一转运机械手至少能够带动所述第一拾取组件在所述第一移栽机构的接料端与所述离线分板机构之间往复移动,以使所述第一转运机械手将所述电子板件组由所述离线分板机构转运至所述第一移栽机构的接料端;
所述分板装置还包括抽检机构,所述抽检机构对应所述下料工位设置于所述转运机构的侧部;
所述抽检机构包括抽检主流输送线和抽检回流输送线,所述抽检主流输送线和所述抽检回流输送线沿上下方向间隔设置。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中转机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基座的侧部的废料回收构件,所述第一转运机械手还能够带动所述拾取组件移动至所述废料回收构件;
所述中转机构还包括第一扫描构件和第二扫描构件,所述第一扫描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活动端并位于所述第一拾取组件的侧部,所述第二扫描构件设置于所述基座。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转运机构包括转运轨道、第二转运机械手和第二拾取组件;
所述取料工位形成于所述转运轨道的一端,所述下料工位形成于所述转运轨道的中部或者另一端;
所述第二转运机械手包括第二固定端和第二活动端,所述第二固定端设置于所述转运轨道,所述第二拾取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二活动端,所述第二活动端与所述第二固定端活动连接,以使所述第二转运机械手能够带动所述第二拾取组件移动至所述接料板、所述抽检主流输送线的入料端以及所述料仓机构;
所述转运机构还包括第三扫描构件和第四扫描构件,所述第三扫描构件设置于所述取料工位,所述第四扫描构件设置于所述第二活动端并位于所述第二拾取组件的侧部。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料仓机构包括至少一个料仓组,所述料仓组包括空盘供给组件、装盘组件、空盘转运组件和满盘输出组件;
所述装盘组件可升降地对应所述下料工位设置于所述转运机构的侧部,所述空盘供给组件可升降地设置于所述装盘组件的背离于所述转运机构的一侧;
所述空盘转运组件设置于所述空盘供给组件和所述装盘组件的顶部,以在所述空盘供给组件和所述装盘组件之间进行空盘转运;
所述满盘输出组件设置于所述装盘组件的底部,以使所述装盘组件能够将满盘通过所述满盘输出组件运走。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装盘组件包括托臂和托臂驱动模块,所述托臂与所述托臂驱动模块相连接,所述托臂驱动模块驱动所述托臂在所述空盘转运组件和所述满盘输出组件之间往复移动,以使所述托臂能够由所述空盘转运组件承接空盘并向所述满盘输出组件放置满盘;
所述满盘输出组件开设有与所述托臂对应的避让凹槽,以使所述托臂能够落入所述避让凹槽内;
所述料仓组的数量为多个,所述转运机构的下料工位的数量与所述料仓组的数量相等且均为预定数量;
所述预定数量的所述满盘中的电子板件的总数等于所述电子板件组所包括的电子板件的总数。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分板装置还包括第一进料输送机构、平移分流机构、第一上料输送机构和第二上料输送机构;
所述第一进料输送机构用于对接上一工序;
所述平移分流机构包括平移入料端、第一平移出料端和第二平移出料端,所述平移分流机构的平移入料端与所述第一进料输送机构的出料端相对接;
所述第一上料输送机构的入料端与所述第一平移出料端相对接,所述第一上料输送机构的出料端与所述在线分板机构的入料端相对接;
所述第二上料输送机构的入料端与所述第二平移出料端相对接,所述第二上料输送机构的出料端与所述离线分板机构的入料端相对接。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分板方法,分板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分板:在分板工位分切原料板件,以得到电子板件组;
移栽:将电子板件组由所述分板工位向转运工位输送;
转运:将电子板件组由所述转运工位向装盘工位转运;
装盘:在所述装盘工位将电子板件组中的电子板件向空盘装载,以得到满盘。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分板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分板:分板工位包括第一分板工位和第二分板工位,分别在所述第一分板工位和所述第二分板工位分切原料板件,以得到所述电子板件组,其中,所述第一分板工位位于上一工序的正后方;
移栽:将电子板件组由所述第一分板工位向所述转运工位输送,将电子板件组由所述第二分板工位下料后向所述转运工位输送;
转运:将电子板件组由所述转运工位向所述装盘工位转运;
装盘:在所述装盘工位将电子板件组中的电子板件一边向空盘装载得到满盘,一边将满盘叠置成组,将成组的满盘输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有益效果为:
本申请提供的分板装置包括分板机构、移栽机构、转运机构和料仓机构。分板机构分切出的电子板件组在移栽轨道的接料端放置在接料板上,接料板沿移栽轨道移动至送料端,送料端与转运机构的取料工位对应设置,从而转运机构可以在取料工位从送料端的接料盘拾取电子板件组,然后将电子板件组转运至下料工位,并将电子板件传递给下料工位处的料仓机构。
从而该分板装置通过对移栽机构、转运机构和料仓机构进行合理的空间排布,实现了对于电子板件的自动下料,且移栽机构和转运机构相配合,能够在时间上实现连续下料,提高了电子板件的下料效率和下料规模,从而将分板机生产处的电子板件及时运走,不会出现由于下料不及时导致分板机非必要停机的情况,进而达到充分利用分板机的生产能力的效果。此外,由于取消了人工参与下料,因而提高电子板件的下料清洁性。
本申请提供的分板方法,通过依次实施分板、移栽、转运和装盘的步骤,能够实现自动分切电子板件,并实现对于电子板件的自动装盘,提高电子板件的下料效率,并避免电子板件受到污染。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分板装置的第一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分板装置的第二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在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图2在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分板装置的第一转运机械手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分板装置的第二转运机械手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分板装置的抽检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分板装置的料仓机构的第一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分板装置的料仓机构的第二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分板装置的料仓机构的第三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第一进料输送机构;11-平移分流机构;12-第一上料输送机构;13-第二上料输送机构;20-在线分板机构;21-第一移栽机构;210-第一移栽轨道;211-第一接料板;30-离线分板机构;31-第一转运机械手;32-第一扫描构件;33-第二扫描构件;34-废料回收构件;35-第一拾取组件;36-基座;4-转运机构;40-转运轨道;41-第二转运机械手;42-第三扫描构件;43-第四扫描构件;44-第二拾取组件;15-料仓机构;5-料仓组;50-空盘供给组件;51-装盘组件;510-托臂驱动模块;511-托臂;52-满盘输出组件;520-避让凹槽;53-空盘转运组件;54-龙门架;55-直线滑台;56-导向滑轨;60-原料板件;61-电子板件组;62-电子板件;7-抽检机构;70-抽检主流输送线;71-抽检回流输送线;80-空盘;81-满盘;9-第二移栽机构;90-第二移栽轨道;91-第二接料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一
参见图1至图10所示,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分板装置,包括分板机构、移栽机构、转运机构4、料仓机构15和抽检机构7。
在下文中,将对分板装置的上述部件进行具体描述。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分板机构可以根据电子板件62分切需求采用现有的分板机。其中,分板机构具有供原料板件60进入的入料端以及供分切好的电子板件组61输出的出料端,原料板件60在分板机构的内部被分切成电子板件组61和边角料,电子板件组61由多个电子板件62拼成,电子板件组61所包括的电子板件62可以完全相同或者至少两个不同。
如图1和图2所示,转运机构4与分板机构间隔设置,转运机构4形成有取料工位和下料工位,转运机构4在取料工位进行取料,并在下料工位进行下料,其中,取料工位和下料工位的数量均可以为一个、两个、三个或者更多个,但是为了简化转运机构4的结构,可以将取料工位设置为一个,下料工位设置为多个,多个下料工位顺次排布。此外,所谓“间隔设置”是指转运机构4与分板机构以形成一定间隔的方式进行排布,并不对二者之间的方位进行严格限定,但是为了简化分板装置的结构,通常转运机构4设置在分板机构的出料端所在侧。
移栽机构设置在转运机构4和分板机构之间,从而将分板机构输出的电子板件组61输送至转运机构4。具体而言,移栽机构包括移栽轨道和接料板,移栽轨道的两端分别为接料端和送料端,接料板可移动地设置于移栽轨道,从而接料板能够在接料端和送料端之间往复移动。
移栽轨道的接料端与分板机构的出料端对应设置,移栽轨道的送料端与转运机构4的取料工位对应设置,从而当接料板移动至接料端,分板机构可以将电子板件组61放置在接料板上,接料板将电子板件组61运输至送料端,转运机构4在取料工位将送料端处的电子板件62取走并运送至下料工位。
料仓机构15对应下料工位设置于转运机构4的侧部,从而转运机构4能够在下料工位将电子板件组61向料仓机构15装载,也就是说,将电子板件组61由送料端转运至料仓机构15。
本实施例中,料仓机构15包括至少一个料仓组5,料仓组5包括空盘供给组件50、装盘组件51、空盘转运组件53和满盘输出组件52。
如图8至10所示,装盘组件51可升降地对应下料工位设置于转运机构4的侧部,空盘供给组件50可升降地设置于装盘组件51的背离于转运机构4的一侧,其中,空盘供给组件50用于向装盘组件51供给空盘80。
可选地,空盘供给组件50为第一皮带输送机,第一皮带输送机形成有供盘工位和备盘工位,供盘工位相对于备盘工位更靠近装盘组件51,供盘工位存储的空盘80用于直接向装盘组件51供给,备盘工位存储的空盘80用于在供盘工位的空盘80用完后,向供盘工位补盘。如图8所示,空盘供给组件50上位于左边的一组空盘80用于备用,位于右边的一组空盘80用于供给。
进一步地,空盘供给组件50通过升降驱动构件进行驱动,以实现升降。
空盘转运组件53设置于空盘供给组件50和装盘组件51的顶部,以在空盘供给组件50和装盘组件51之间进行空盘80转运,空盘转运组件53可以包括真空吸盘,从而通过真空吸盘实现对于空盘80的吸取以及释放。
具体而言,空盘转运组件53从供盘工位吸取一个空盘80,空盘供给组件50带动剩余的空盘80上升一个空盘80的高度,以使剩余的空盘80的最顶端高度适用于真空吸盘吸取下一个空盘80,然后将空盘80运动至装盘组件51并向装盘组件51释放,空盘转运组件53返回供盘工位吸取下一个空盘80。
装盘组件51承接到真空吸盘吸取的空盘80后,转运机构4将电子板件62放置在空盘80后得到满盘81,转盘组件带动已有满盘81下降,以使所有满盘81的最顶端高度适用于承接真空吸盘供给的下一个空盘80以及适用于承接转运机构4放置的电子板件62。
如此循环几次之后,装盘组件51上就叠置有多层满盘81,装盘组件51带动已有满盘81持续下降,满盘输出组件52设置于装盘组件51的底部,直至装盘组件51下降至满盘输出组件52的高度,即可将叠置的满盘81通过满盘输出组件52运走,实现满盘81的批量出料。
可选地,满盘输出组件52为第二皮带输送机,第二皮带输送机形成有接盘工位和出盘工位,接盘工位位于装盘组件51的正下方。
本实施例中,作为实现装盘组件51可升降的一种实施方式,装盘组件51包括托臂511和托臂驱动模块510,托臂511与托臂驱动模块510相连接,托臂驱动模块510驱动托臂511在空盘转运组件53和满盘输出组件52之间往复移动。
作为装盘组件51将所承载的满盘81留置在满盘输出组件52上的一种实施方式,满盘输出组件52开设有与托臂511对应的避让凹槽520,以使托臂511能够落入避让凹槽520内,从而当托臂511在托臂驱动模块510的驱动下,下降并落入到避让凹槽520内时,托臂511被隐藏,托臂511上的叠置的满盘81将留置在满盘输出组件52的接盘工位上,并能够在满盘输出组件52的输送作用下被输送至出盘工位,以便于工作人员经由出盘工位将装盘后的电子板件62取走。
本实施例中,料仓组5的数量为多个,转运机构4的下料工位的数量与料仓组5的数量相等且均为预定数量,从而转运机构4可以分别在每个下料工位处向对应的料仓组5进行下料作业。
由于转运机构4从接料盘一次拾取的电子板件组61包括多个电子板件62,通过将预定数量的满盘81中的电子板件62的总数等于电子板件组61所包括的电子板件62的总数,转运机构4可以向预定数量的料仓组5逐个分配电子板件62,且完成分配后恰好将一次拾取的电子板件组61全部装在至料仓机构15内。
可选地,多个料仓组5的真空吸盘共用一个龙门架54、一个直线滑台55和一个导向滑轨56,来实现真空吸盘在装盘组件51和空盘80供给机构之间的往复移动,并达到简化料仓机构15的结构的效果。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为了提高该分板装置的产能,分板机构包括在线分板机构20和离线分板机构30。具体而言,分板装置还包括第一进料输送机构10、平移分流机构11、第一上料输送机构12和第二上料输送机构13。
第一进料输送机构10用于对接上一工序,平移分流机构11包括平移入料端、第一平移出料端和第二平移出料端,平移分流机构11的平移入料端与第一进料输送机构10的出料端相对接,从而上个工序的原料板件60经过第一进料输送机构10能够经过平移入料端输送至平移分流机构11的内部。
第一上料输送机构12的入料端与第一平移出料端相对接,第一上料输送机构12的出料端与在线分板机构20的入料端相对接,从而平移分流机构11将原料板件60分流为两路,第一路经过第一上料输送机构12输送至在线分板机构20,以供在线分板机构20对第一路的原料板件60进行在线分切。
第二上料输送机构13的入料端与第二平移出料端相对接,第二上料输送机构13的出料端与离线分板机构30的入料端相对接,从而平移分流机构11的第二路的原料板件60经过第二上料输送机构13输送至离线分板机构30,以供离线分板机构30对第二路的原料板件60进行离线分切。
从而能够通过在线分板机构20和离线分板机构30实现并线的分板作业,有利于提高产能。
并线分板作业使得电子板件62的下料需求随之提高,移栽机构包括第一移栽机构21和第二移栽机构9。
在线分板机构20、第一移栽机构21和转运机构4沿在线分板机构20的出料方向顺次排布,形成第一出料线,从而通过第一出料线实现对于在线分板机构20生产的电子板件组61向料仓机构15的下料。
具体而言,第一移栽机构21包括第一移栽轨道210和第一接料板211,第一接料板211可移动地设置于第一移栽轨道210,并能够在第一移栽轨道210的接料端和送料端之间往复移动。
离线分板机构30和第二移栽机构9均设置于第一出料线的侧部,第二移栽机构9的送料端与取料工位沿在线分板机构20的出料方向至少部分重合,以形成第二出料线,从而通过第二出料线实现对于离线分板机构30生产的电子板件组61向料仓机构15的下料。
具体而言,第二移栽机构9包括第二移栽轨道90和第二接料板91,第二接料板91可移动地设置于第二移栽轨道90,并能够在第二移栽轨道90的接料端和送料端之间往复移动。
其中,之所以强调,第二移栽机构9的送料端与取料工位沿在线分板机构20的出料方向至少部分重合,是为了确保转运机构4能够成功拾取到第二移栽机构9的送料端的电子板件组61。
值得补充说明的是,在线分板机构20能够直接令上一工序输出的原料板件60流转到其内部,以供分切,且能够将分切得到的电子板件62直接流转至下一工序。也就是说,第一上料输送机构12能够直接将原料板件60输送至在线分板机构20的内部,在线分板机构20还能够将分切得到的电子板件62直接输送至位于第一移栽轨道210的接料端的第一接料板211上。
离线分板机构30则不能直接令上一工序输出的原料板件60流转至其内部,且不能将分切得到的电子板件62直接流转至下一工序。也就是说,离线分板机构30通常不能将分切好的电子板件组61直接放置在第二接料板91上,且第二上料输送机构13不能直接将原料板件60输送至离线分板机构30,因而需要在第二移栽机构9的接料端和离线分板机构30之间设置中转机构,用于将电子板件组61从离线分板机构30取出并放置在第二移栽机构9的接料端处的第二接料板91上,以及将原料板件60由第二上料输送机构13的出料端转运至离线分板机构30上。
有鉴于此,中转机构包括基座36、第一转运机械手31和第一拾取组件35。
基座36设置于离线分板机构30的侧部,具体而言,基座36应该设置在邻近第二移栽机构9的接料端的侧部。
第一转运机械手31包括第一固定端和第一活动端,第一固定端设置于基座36,第一拾取组件35设置于第一活动端,第一活动端与第一固定端活动连接,以使第一转运机械手31能够至少带动第一拾取组件35在第一移栽机构21的接料端与离线分板机构30之间往复移动,以将电子板件组61从离线分板机构30取出并放置在第二移栽机构9的接料端处的第二接料板91上,进一步地,第一转运机械手31还可以能够带动第一拾取组件35在第二上料输送机构13的出料端与离线分板机构30之间往复移动,以将原料板件60由第二上料输送机构13的出料端取出并放置在离线分板机构30上。
本实施例中,离线分板机构30在对原料板件60完成分切之后,除了得到电子板件组61之外,同时还得到边角料。如果仅通过中转机构将电子板件组61取走,那么余下的边角料十分不便于清理。
为了能够及时清除边角料,中转机构还包括设置于基座36的侧部的废料回收构件34,第一转运机械手31还能够带动第一拾取组件35移动至废料回收构件34,从而第一转运机械手31先在离线分板机构30处将边角料和电子板件组61一同取走,然后运动至废料回收构件34处,将边角料丢弃在废料回收构件34处,最后运动至第二移栽机构9的接料端处并放置在第二接料板91上。
可选地,第一拾取组件35包括多个真空吸嘴,将所有真空吸嘴中的至少部分设置为独立控制,并将其用于对应吸附边角料,即可使得第一拾取组件35在保持电子板件组61被吸附的状态下,将边角料丢弃在废料回收构件34处。
可选地,废料回收构件34包括废料回收盒。
本实施例中,中转机构还包括第一扫描构件32和第二扫描构件33,第一扫描构件32设置于第一活动端并位于第一拾取组件35的侧部,第二扫描构件33设置于基座36。具体而言,第一扫描构件32朝下扫描,第二扫描构件33朝上扫描,从而当第一拾取构件对电子板件组61进行拾取时,即可通过第一扫描构件32对电子板件组61的正面进行拍照以及定位扫描,当第一拾取构件将电子板件组61拾起后,在第一转运机械手31的带动下经过第二扫描构件33的上方时,即可通过第二扫描构件33对电子板件组61的背面进行拍照以及定位扫描。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抽检机构7对应下料工位设置于转运机构4的侧部,可选地,抽检机构7沿在线分板机构20的出料方向设置于转运机构4的背离于在线分板机构20的一端。
抽检机构7包括抽检主流输送线70和抽检回流输送线71,抽检主流输送线70和抽检回流输送线71沿上下方向间隔设置,抽检主流输送线70和抽检回流输送线71中的一者位于另一者的上方。
从而当转运机构4将待抽检的电子板件组61转运至抽检主流输送线70后,电子板件组61沿抽检主流输送线70流转至之间人员处,质检人员完成质检后,将合格的电子板件组61放置在抽检回流输送线71上,并沿着抽检回流输送线71回流至转运机构4的下料工位附近,转运机构4即可从抽检回流输送线71拾取该抽检合格的电子板件组61,并将去转运至料仓机构15内进行下料。如果质检人员发现不合格的电子板件组61,则需将其剔除,无需回流。
可选地,抽检回流输送线71设置于抽检主流输送线70的上方,且抽检回流输送线71的两端相对于抽检主流输送线70的两端内缩,从而一方面不阻挡转运机构4向下层的抽检主流输送线70放置电子板件组61的路径,另一方面,不阻挡质检人员拿取待质检的电子板件组61,且便于将合格的电子板件组61质检放置的抽检主流输送线70的端部。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转运机构4包括转运轨道40、第二转运机械手41和第二拾取组件44。
取料工位形成于转运轨道40的一端,下料工位形成于转运轨道40的中部或者另一端,所谓“中部”并不是指正中间,而是指转运轨道40上除了两端之外的任意处。
第二转运机械手41包括第二固定端和第二活动端,第二固定端设置于转运轨道40,第二拾取组件44设置于第二活动端,第二活动端与第二固定端活动连接,以使第二转运机械手41能够带动第二拾取组件44移动至接料板、抽检主流输送线70的入料端以及料仓机构15,从而能够完成从第一接料板211、第二接料板91拾取电子板件组61的动作,还能够完成将待抽检的电子板件组61放置在抽检主流输送线70的入料端的动作,也能够完成将电子板件组61向料仓机构15进行下料的动作。
转运机构4还包括第三扫描构件42和第四扫描构件43,第三扫描构件42设置于取料工位,第四扫描构件43设置于第二活动端并位于第二拾取组件44的侧部。
具体而言,第三扫描构件42朝下扫描,第四扫描构件43朝上扫描,从而当第二拾取构件对电子板件组61进行拾取时,即可通过第三扫描构件42对电子板件组61的正面进行拍照以及定位扫描,当第二拾取构件将电子板件组61拾起后,在第二转运机械手41的带动下经过第四扫描构件43的上方时,即可通过第四扫描构件43对电子板件组61的背面进行拍照以及定位扫描。
值得解释的是,第一转运机械手31和第二转运机械手41均通常包括支撑座和多个操作臂,操作臂与操作臂之间以及支撑座与操作臂之间通过关节相连接,以实现最末级操作臂的多维度运动,其中,第一固定端是第一转运机械手31的支撑座所在端部,第一活动端是指第一转运机械手31的最末级操作臂所在端部,同理,第二固定端是第二转运机械手41的支撑座所在端部,第二活动端是指第二转运机械手41的最末级操作臂所在端部。
实施例二
本申请的实施例二提供一种分板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分板:在分板工位分切原料板件,以得到电子板件组;
步骤S2,移栽:将电子板件组由分板工位向转运工位输送;
步骤S3,转运:将电子板件组由转运工位向装盘工位转运;
步骤S4,装盘:在装盘工位将电子板件组中的电子板件向空盘装载,以得到满盘。
通过该技术方案能够实现自动分切电子板件,并实现对于电子板件的自动装盘,提高电子板件的下料效率,并避免电子板件受到污染。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该分板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分板:分别在第一分板工位和第二分板工位分切原料板件,以得到电子板件组,其中,第一分板工位位于上一工序的正后方;
步骤S20,移栽:将电子板件组由第一分板工位向转运工位输送,将电子板件组由第二分板工位下料后向转运工位输送;
步骤S30,转运:将电子板件组由转运工位向装盘工位转运;
步骤S40,装盘:在装盘工位将电子板件组中的电子板件一边向空盘装载得到满盘,一边将满盘叠置成组,将成组的满盘输出。
该技术方案中,通过步骤S10,由于第一分板工位位于上一工序的正后方,因而便于上一工序直接将原料板件输送至第一分板工位,并能够在第一分板工位实现电子板件组的自动分切,且通过设置第二分板工位能够提高分板作业的产能。
通过步骤S20,由于第二分板工位的位置并不便于上一工序直接向其输送原料板件,因而出于成本考虑,不必在第二分板工位设置能够自动上料和下料的分板机,从而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先从第二分板工位下料后再向转运工位输送。
通过步骤S30,通过在转运工位进行转运作业,实现了对于来自第一分板工位的电子板件组和第二分板工位的电子板件组的汇流,有利于充分发挥转运能力,并提高向转盘工位转运电子板件组的效率。
通过步骤S40,将电子板件以成组满盘的方式进行装载,能够简化满盘下料工序,且便于将满盘批量输出,有利于提高电子板件的装载效率以及输出效率。
综上所述,通过步骤S10至步骤S40,能够进一步提高电子板件的分切产能、转运效率以及下料效率,并在此基础上,能够降低设备采购成本。
可以理解的是,该分板方法可以采用实施例一提供的分板装置实施,在这种情况下,该实施例二提供的分板方法能够实现实施例一提供的分板装置的所有有益效果。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尽管在此所述的一些实施例包括其它实施例中所包括的某些特征而不是其它特征,但是不同实施例的特征的组合意味着处于本发明的范围之内并且形成不同的实施例。例如,所要求保护的实施例的任意之一都可以以任意的组合方式来使用。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发明的总体背景技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Claims (10)

1.一种分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分板机构、移栽机构、转运机构和料仓机构;
所述转运机构与所述分板机构间隔设置,所述转运机构形成有取料工位和下料工位;
所述移栽机构包括移栽轨道和接料板,所述移栽轨道的两端分别为接料端和送料端,所述接料端与所述分板机构的出料端对应设置,所述接料板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移栽轨道,以在所述接料端承接分切后的电子板件组并将所述电子板件组输送至所述送料端;
所述料仓机构对应所述下料工位设置于所述转运机构的侧部,所述取料工位与所述送料端对应设置,所述转运机构能够将所述电子板件组由所述送料端转运至所述料仓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板机构包括在线分板机构和离线分板机构,所述移栽机构包括第一移栽机构和第二移栽机构;
所述在线分板机构、所述第一移栽机构和所述转运机构沿所述在线分板机构的出料方向顺次排布,形成第一出料线;
所述离线分板机构和所述第二移栽机构均设置于所述第一出料线的侧部,以形成第二出料线;
所述第二移栽机构的送料端与所述取料工位沿所述在线分板机构的出料方向至少部分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板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中转机构,所述中转机构包括基座、第一转运机械手和第一拾取组件;
所述基座设置于所述离线分板机构的侧部;
所述第一转运机械手包括第一固定端和第一活动端,所述第一固定端设置于所述基座,所述第一拾取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活动端,所述第一活动端与所述第一固定端活动连接,所述第一转运机械手至少能够带动所述第一拾取组件在所述第一移栽机构的接料端与所述离线分板机构之间往复移动,以使所述第一转运机械手将所述电子板件组由所述离线分板机构转运至所述第一移栽机构的接料端;
所述分板装置还包括抽检机构,所述抽检机构对应所述下料工位设置于所述转运机构的侧部;
所述抽检机构包括抽检主流输送线和抽检回流输送线,所述抽检主流输送线和所述抽检回流输送线沿上下方向间隔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转机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基座的侧部的废料回收构件,所述第一转运机械手还能够带动所述拾取组件移动至所述废料回收构件;
所述中转机构还包括第一扫描构件和第二扫描构件,所述第一扫描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活动端并位于所述第一拾取组件的侧部,所述第二扫描构件设置于所述基座。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运机构包括转运轨道、第二转运机械手和第二拾取组件;
所述取料工位形成于所述转运轨道的一端,所述下料工位形成于所述转运轨道的中部或者另一端;
所述第二转运机械手包括第二固定端和第二活动端,所述第二固定端设置于所述转运轨道,所述第二拾取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二活动端,所述第二活动端与所述第二固定端活动连接,以使所述第二转运机械手能够带动所述第二拾取组件移动至所述接料板、所述抽检主流输送线的入料端以及所述料仓机构;
所述转运机构还包括第三扫描构件和第四扫描构件,所述第三扫描构件设置于所述取料工位,所述第四扫描构件设置于所述第二活动端并位于所述第二拾取组件的侧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料仓机构包括至少一个料仓组,所述料仓组包括空盘供给组件、装盘组件、空盘转运组件和满盘输出组件;
所述装盘组件可升降地对应所述下料工位设置于所述转运机构的侧部,所述空盘供给组件可升降地设置于所述装盘组件的背离于所述转运机构的一侧;
所述空盘转运组件设置于所述空盘供给组件和所述装盘组件的顶部,以在所述空盘供给组件和所述装盘组件之间进行空盘转运;
所述满盘输出组件设置于所述装盘组件的底部,以使所述装盘组件能够将满盘通过所述满盘输出组件运走。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分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盘组件包括托臂和托臂驱动模块,所述托臂与所述托臂驱动模块相连接,所述托臂驱动模块驱动所述托臂在所述空盘转运组件和所述满盘输出组件之间往复移动,以使所述托臂能够由所述空盘转运组件承接空盘并向所述满盘输出组件放置满盘;
所述满盘输出组件开设有与所述托臂对应的避让凹槽,以使所述托臂能够落入所述避让凹槽内;
所述料仓组的数量为多个,所述转运机构的下料工位的数量与所述料仓组的数量相等且均为预定数量;
所述预定数量的所述满盘中的电子板件的总数等于所述电子板件组所包括的电子板件的总数。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板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进料输送机构、平移分流机构、第一上料输送机构和第二上料输送机构;
所述第一进料输送机构用于对接上一工序;
所述平移分流机构包括平移入料端、第一平移出料端和第二平移出料端,所述平移分流机构的平移入料端与所述第一进料输送机构的出料端相对接;
所述第一上料输送机构的入料端与所述第一平移出料端相对接,所述第一上料输送机构的出料端与所述在线分板机构的入料端相对接;
所述第二上料输送机构的入料端与所述第二平移出料端相对接,所述第二上料输送机构的出料端与所述离线分板机构的入料端相对接。
9.一种分板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分板:在分板工位分切原料板件,以得到电子板件组;
移栽:将电子板件组由所述分板工位向转运工位输送;
转运:将电子板件组由所述转运工位向装盘工位转运;
装盘:在所述装盘工位将电子板件组中的电子板件向空盘装载,以得到满盘。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分板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分板:分板工位包括第一分板工位和第二分板工位,分别在所述第一分板工位和所述第二分板工位分切原料板件,以得到所述电子板件组,其中,所述第一分板工位位于上一工序的正后方;
移栽:将电子板件组由所述第一分板工位向所述转运工位输送,将电子板件组由所述第二分板工位下料后向所述转运工位输送;
转运:将电子板件组由所述转运工位向所述装盘工位转运;
装盘:在所述装盘工位将电子板件组中的电子板件一边向空盘装载得到满盘,一边将满盘叠置成组,将成组的满盘输出。
CN202210431959.5A 2022-04-22 2022-04-22 分板装置和分板方法 Active CN11462043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431959.5A CN114620436B (zh) 2022-04-22 2022-04-22 分板装置和分板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431959.5A CN114620436B (zh) 2022-04-22 2022-04-22 分板装置和分板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620436A true CN114620436A (zh) 2022-06-14
CN114620436B CN114620436B (zh) 2024-01-12

Family

ID=819058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431959.5A Active CN114620436B (zh) 2022-04-22 2022-04-22 分板装置和分板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620436B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354430B1 (en) * 1999-07-26 2002-03-12 Fuji Machine Mfg., Ltd. Printed-wiring-board conveying method and printed-wiring-board conveyor
CN105196105A (zh) * 2015-10-28 2015-12-30 东莞华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分板机自动上下料机械机构
CN205310377U (zh) * 2015-10-16 2016-06-15 深圳市拓野机器人自动化有限公司 一种分板机自动上下料设备
CN107584547A (zh) * 2017-10-30 2018-01-16 东莞市科立电子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全自动在线式曲线分板机
CN108262798A (zh) * 2018-03-16 2018-07-10 东莞市奥尚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下板机及自动下板系统
CN110589401A (zh) * 2019-09-24 2019-12-20 武汉琦尔工业设备有限公司 筒体加工检测自动生产系统及筒体自动生产用转运系统
CN213137000U (zh) * 2020-07-20 2021-05-07 深圳旭伟兴精密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全自动pcb分板机
US20220055844A1 (en) * 2020-08-19 2022-02-24 Qingdao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Automatic tray loading system and use method of the same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354430B1 (en) * 1999-07-26 2002-03-12 Fuji Machine Mfg., Ltd. Printed-wiring-board conveying method and printed-wiring-board conveyor
CN205310377U (zh) * 2015-10-16 2016-06-15 深圳市拓野机器人自动化有限公司 一种分板机自动上下料设备
CN105196105A (zh) * 2015-10-28 2015-12-30 东莞华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分板机自动上下料机械机构
CN107584547A (zh) * 2017-10-30 2018-01-16 东莞市科立电子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全自动在线式曲线分板机
CN108262798A (zh) * 2018-03-16 2018-07-10 东莞市奥尚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下板机及自动下板系统
CN110589401A (zh) * 2019-09-24 2019-12-20 武汉琦尔工业设备有限公司 筒体加工检测自动生产系统及筒体自动生产用转运系统
CN213137000U (zh) * 2020-07-20 2021-05-07 深圳旭伟兴精密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全自动pcb分板机
US20220055844A1 (en) * 2020-08-19 2022-02-24 Qingdao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Automatic tray loading system and use method of the sam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620436B (zh) 2024-01-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103963A (en) Assembly method and support
CN108681113B (zh) 自动化压合设备
CN213949872U (zh) 一种放板设备以及收板设备
CN113210275A (zh) 一种芯片分拣方法及芯片分拣机
JP2000118681A (ja) トレイ搬送装置及び方法
CN114620436B (zh) 分板装置和分板方法
CN218370397U (zh) 上下料机构及外观检测装置
CN116727888A (zh) 全自动激光分割电路板装置
CN116871182A (zh) 一种屏幕自动检测设备
KR100886403B1 (ko) 반도체 패키지장치 절단용 핸들러 시스템
CN114426190B (zh) 触点摆放设备
CN214868063U (zh) 一种激光切割机
CN114899124A (zh) 芯片自动剥离、光学检测一体系统及芯片检测流程
CN112850296B (zh) 一种料盘周转装置及上下料设备
JPS63202521A (ja) トレ−給排装置
CN113460680A (zh) 一种多工位自动芯片上下料装置
CN112692217A (zh) 铁片可动片接点自动铆接机
CN212863030U (zh) 一种光伏电池划片机上下料装置
CN217911649U (zh) 一种自动检剔设备
CN218691751U (zh) 不良品处理装置
CN217748158U (zh) 产品检测装置
CN113620054B (zh) 烧录测试系统
CN217691104U (zh) 光伏组件的电池片排布装置
CN219255751U (zh) Pcb分板系统
CN219329219U (zh) 全自动继电器组立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