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617018A - 一种滇牡丹种子直播用于高海拔山区生态恢复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滇牡丹种子直播用于高海拔山区生态恢复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617018A
CN114617018A CN202210312672.0A CN202210312672A CN114617018A CN 114617018 A CN114617018 A CN 114617018A CN 202210312672 A CN202210312672 A CN 202210312672A CN 114617018 A CN114617018 A CN 11461701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eds
cellaring
paeonia suffruticosa
ecological restoration
sow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31267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617018B (zh
Inventor
和桂青
李兆光
侯志江
和琼姬
李燕
杨文高
叶磊
王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STITUTE OF ALPINE ECONOMIC PLANT IN YUNN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Original Assignee
INSTITUTE OF ALPINE ECONOMIC PLANT IN YUNN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STITUTE OF ALPINE ECONOMIC PLANT IN YUNN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filed Critical INSTITUTE OF ALPINE ECONOMIC PLANT IN YUNN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Priority to CN202210312672.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617018B/zh
Publication of CN1146170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61701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61701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61701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17/00Cultivation of hops, vines, fruit trees, or like trees
    • A01G17/005Cultivation method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CPLANTING; SOWING; FERTILISING
    • A01C1/00Apparatus, or methods of use thereof, for testing or treating seed, roots, or the like, prior to sowing or plant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6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agriculture,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industries
    • Y02P60/20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in agriculture, e.g. CO2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Botany (AREA)
  • Soil Sciences (AREA)
  • Pretreatment Of Seeds And Pla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种子繁育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滇牡丹种子直播用于高海拔山区生态恢复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种子的采集处理:清除掉不良种子后用清水浸泡1~2天,得到干净饱满的滇牡丹种子;种子的窖藏:窖藏至雨季;播前处理:播种前从地窖中取出装在网袋中的种子,并用200~400ppm的GA3溶液浸泡8~12小时,然后再用常规的杀菌剂浸泡1~2小时,再用清水清洗至少2次后,捞出待播;雨季穴播:于每年雨季7~8月,在所述的待生态恢复的林地上挖种植穴,在连雨天,将处理好的种子穴播于挖好的种植穴中,并覆土。本发明培育的滇牡丹植株具有成苗率高、根系多、苗壮、适应性强等优点,将本发明的方法应用到高海拔山区生态恢复中可起到快速成林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滇牡丹种子直播用于高海拔山区生态恢复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种子繁育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滇牡丹种子直播用于高海拔山区生态恢复的方法。
背景技术
滇牡丹(Paeonia delavayi)为芍药科芍药属牡丹组植物,属中国特有的野生牡丹资源,也是中国西南地区特有珍稀种质资源。滇牡丹分布于云南、四川、西藏等地,主要分布于云南中部至西北部,生于山地阳坡及草丛中,在垂直分布上从海拔1850 m至4000 m,高度差达2150 m,是牡丹各野生种中垂直分布范围最大的,由此可看出滇牡丹生态适宜性较强。同时,滇牡丹又具有药用、观赏及油用的价值。因此,将其作为生态恢复的乡土树种进行开发利用具有远大的前景。
本发明人经多年对滇牡丹野生资源调查发现,滇牡丹野生种群的自然繁殖力极低,其原因主要有:一是滇牡丹果期受到种实害虫的严重危害,种子繁殖力低;二是因其具有药用和油用的价值,加大了人们对其果实的采摘及根的采挖;三是滇牡丹具有丰富的多样性,在其自然的生殖繁衍方面的多样性体现在滇牡丹既可以种子繁殖,即有性繁殖,又可以通过根出条的方式进行无性繁殖,而经发明人多年的调查发现,滇牡丹野生居群多数是无根出条的现象,而在自然条件下,其实生苗数量很少,种子繁殖力极低。因此,将滇牡丹作为乡土的木本油料作物应用于高海拔山区的生态恢复,则需通过人工的种子繁殖方式来实现。
目前,人们对滇牡丹的种子繁育方面也做了一些研究,比如:一是为保证滇牡丹种子的出苗率,主要采用现采现播的方式,但是由于滇牡丹种群的稀缺性,在野外资源种子采集过程中,是很难做到现采现播的,对出苗率存在较大影响。二是采用育苗移栽的方式,该种方式主要存在成本高、种植不便利的问题,尤其是在冬季移栽时,时常发生因浇定根水困难而导致的成苗率低等方面的问题。因此,如何在保证滇牡丹出苗、成苗率的前提下,提供一种能通过种子直播的方式来扩大滇牡丹种群数量的方法是很有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特征和优点在下文的描述中部分地陈述,或者可从该描述显而易见,或者可通过实践本发明而学习。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滇牡丹种子直播用于高海拔山区生态恢复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种子的采集处理:于每年9~10月采摘滇牡丹果荚,将果荚中的种子取出来,清除掉不良种子后用清水浸泡1~2天,并清除漂浮于水面的杂质,后捞出种子并沥干水分,得到干净饱满的滇牡丹种子,并将干净饱满的滇牡丹种子装入透气的网袋中;
种子的窖藏:将装有滇牡丹种子的网袋平放在地窖中,并用土壤将种子覆盖;控制地窖的温度为10~15℃,湿度保持在30%~40%;窖藏至雨季;
播前处理:播种前从地窖中取出装在网袋中的种子,并用200~400ppm的GA3溶液浸泡8~12小时,然后再用常规的杀菌剂浸泡1~2小时,再用清水清洗至少2次后,捞出待播;
雨季穴播:于每年雨季7~8月,根据当地气象部门的天气预报,雨天前在所述的待生态恢复的林地上挖种植穴,在雨天,将处理好的种子穴播于挖好的种植穴中,并覆土。
优选的,所述窖藏包括第一次窖藏,以及第二次窖藏;所述第一次窖藏为将滇牡丹种子放入地窖的第一个阶段;所述第一次窖藏的土壤覆盖厚度为3~8cm。
优选的,所述第二次窖藏包括以下步骤:
根系培养:在种子第一次窖藏结束后,将网袋中的种子拿出,对种子的根进行断根处理后,再次放入网袋中,并进行第二次窖藏,且窖藏至雨季。
优选的,所述断根处理是将种子的根长在1.5~2.5cm的根留下,其余撇断。
优选的,所述第一次窖藏的时间为90~120天。
优选的,所述种植穴的穴深为5~8cm,种植穴的直径为8~12cm。
优选的,所述雨季穴播选择在连雨天间进行。
优选的,所述雨季穴播中的覆土高度为2~5cm。
优选的,所述雨季穴播中每穴播1~2粒种子。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方法具有操作简便、种植方法简单、成苗率高、苗长势好的优点。无需现采现播,仅需根据当地雨季降雨的时间播种即可,利用种植地的自然条件即可实现滇牡丹种子的繁育,提高了滇牡丹种子的成活率,同时采用种子直播的方式,后期无需移栽,在保证成苗率的情况下大大降低了种植成本以及生态恢复成本。
采用本发明方法,其成苗率可达93.67%,且播种当年即可成苗。本发明方法培育的植株具有根系多、苗壮、出苗齐、适应性强的特点,平均株高22.35cm、茎粗11.99mm、根数14.87条、主根粗13.98mm。与传统的现采现播方式相比,成苗时间可缩短1~2年,将本发明的方法应用到高海拔山区的生态恢复中可起到快速成林的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通过参考附图并结合实例具体地描述本发明,本发明的优点和实现方式将会更加明显,其中附图所示内容仅用于对本发明的解释说明,而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任何意义上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 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未进行断根处理的滇牡丹种子发根发芽情况展示图;
图2 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未进行断根处理的单个滇牡丹种子发根发芽情况展示图;
图3 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进行了断根处理的单个滇牡丹种子发根发芽情况展示图;
图4 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进行了断根处理的滇牡丹种子发根发芽情况展示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对比实施例:
于2017年10月采摘滇牡丹果荚,获得果荚中的种子,并清除掉不良种子,即存在发霉、虫食、瘪粒等会影响种子生长情况的种子,得到干净饱满的滇牡丹种子。从中选出种子1500粒,分为3份,每份500粒。播种试验地为云南省农业科学院高山经济植物研究所玉龙县大坪坝基地,海拔3400m,选取一地块整地平地后理厢,厢宽1m,厢高20cm,然后将3份种子分别散播在厢面上,形成3个小区。然后用山基土覆盖,覆盖厚度为5cm左右。之后分别于2018年、2019年、2020年、2021年的10月记录滇牡丹的成苗率,实验数据见表1:
表1 对比实施例 不同年份现采现播滇牡丹种子的成苗率
Figure 91656DEST_PATH_IMAGE001
注:成苗率%=(成苗数/总粒数)*100%;平均成苗率%=成苗率/3。
随机选取30株记录其株高和茎粗,后将苗采挖后记录其根数和主根粗数据,以便于与本发明的实验数据进行比对。
具体实施例1
(1)种子的采集处理:于2019年10月采摘滇牡丹果荚,将果荚中的种子取出来,清除掉不良种子,即存在发霉、虫食、瘪粒等会影响种子生长情况的种子,用清水浸泡1~2天,水需要浸没种子,清除漂浮于水面的杂质,捞出种子并沥干水分后得到干净饱满的滇牡丹种子,然后从中选出种子3000粒,并将其装入透气的网袋中,共3袋,每袋1000粒。
(2)种子窖藏:在海拔3400m选取一个地块挖地窖,控制地窖的温度为10~15℃,湿度保持在30%~40%,将装有滇牡丹种子的网袋平放在地窖中,然后用土壤将种子覆盖,覆盖厚度为8cm。种子窖藏至雨季播种。
(3)播前处理:播种前从地窖中取出装在网袋中的种子,放入塑料桶中,用300ppm的GA3溶液浸泡12小时,然后再用常规的杀菌剂浸泡1~2小时,再用清水清洗2~3次后捞出待播。
(4)雨季穴播:雨季来临前,在所选择的待生态恢复的林地上挖种植穴,穴深5~8cm,种植穴的直径为8~12cm。于当年7月中旬,根据当地气象部门的天气预报,在雨天或连雨天前,将处理好的种子直接穴播于挖好的种植穴中,每穴播1~2粒种子,然后覆土2~5cm左右。3袋种子分别穴播于林地所划分的不同区域内,形成3个小区。
分别于2020年及2021年的10月记录成苗率,并在3个小区中随机选取30株记录其株高和茎粗,并将苗采挖后记录其根数和主根粗。
实验结果:
计算每年滇牡丹种子的平均成苗数及成苗率(平均成苗数为3个小区的成苗数之和再除以3),结果显示如下:
2020年的平均成苗数为797.33株,其成苗率为79.73%;
2021年的平均成苗数为893株,其成苗率为89.3%。
具体实施例2
(1)种子的采集处理:于2019年10月采摘滇牡丹果荚,将果荚中的种子取出来,清除掉不良种子,即存在发霉、虫食、瘪粒等会影响种子生长情况的种子,用清水浸泡1~2天,水浸没种子,清除漂浮于水面的杂质,捞出种子并沥干水分,得到干净饱满的滇牡丹种子,然后从中选出种子3000粒,并将其装入透气的网袋中,共3袋,每袋1000粒。
(2)种子第一次窖藏:使用具体实施例1中的地窖,控制地窖的温度为10~15℃,湿度保持在30%~40%,,将装有滇牡丹种子的网袋平放在地窖中,然后用土壤将种子覆盖,覆盖厚度为3~8cm。优选5cm。土壤厚度不可过厚。种子的第一次窖藏时间为90~120天。
(3)根系培养:种子窖藏结束后,将网袋中的种子拿出,将根长大于2.5cm的种子的根撇断,只留下1.5~2.5cm,然后将断根处理后的种子再次放入网袋中,进行第二次窖藏,窖藏步骤同步骤(2),窖藏至雨季。
(4)播前处理:播种前从地窖中取出装在网袋中的种子,放入塑料桶中,用300ppm的GA3溶液浸泡12小时,然后再用常规的杀菌剂浸泡1~2小时,再用清水清洗2~3次后捞出待播。
(5)雨季穴播:雨季来临前,在所选择的待生态恢复的林地上挖种植穴,穴深5~8cm,种植穴的直径8~12cm。于当年7月中旬的连雨天,将处理好的种子直接穴播于挖好的种植穴中,每穴播1~2粒种子,然后覆土2~5cm。优选3cm厚度。3袋种子分别穴播于林地所划分的不同区域内,形成3个小区。
分别于2020年及2021年的10月记录成苗率,并在3个小区中随机选取30株记录其株高和茎粗,并将苗采挖后记录其根数和主根粗。
实验结果:
计算每年滇牡丹种子的平均成苗数及成苗率(平均成苗数为3个小区的成苗数之和再除以3),结果显示如下:
2020年的平均成苗数为921株,其成苗率为92.1%;
2021年的成苗数为936.67株,其成苗率为93.67%。
进一步地,将对比实施例以及具体实施例1、2的成苗率进行对比,结果见表2:
表2 对比实施例、及具体实施例1、2的成苗率比较
Figure 805534DEST_PATH_IMAGE002
对比实施例采用传统的现采现播的种子播种方式,播后两年才有零星出苗,第三年的成苗率仅为33.47%,播后第四年的成苗率为67.07%,由此可知,采用对比实施例的方法,滇牡丹种子整体出苗不齐,且其成苗率较低;具体实施例1为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方法进行的滇牡丹的种植,但是其窖藏仅进行了一次,播种的第一年和第二年的成苗率分别为79.73%、89.3%。不仅大幅提高了滇牡丹种子的成苗率,且大大缩短了成苗时间,有利于对该海拔山区生态的快速恢复。具体实施例2同样为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方法进行的滇牡丹的种植,其与具体实施例2的不同之处在于,进行了二次窖藏,在第二次的窖藏中进行了根系的培养,在播种的第一年就能达到92.1%的成苗率,播种后的第二年的成苗率为93.67%,进一步的提升了滇牡丹种子的成苗率,使滇牡丹种子可在次年整齐出苗,更有利于高海拔山区生态的快速恢复。综上,采用本发明的方法育成的滇牡丹苗的成活率被大大提升,尤其是采用具体实施例2的方法可获得更高的成苗率。
进一步地,为了更好的了解对比实施例以及具体实施例1、2所播种育成的植株的生长情况,发明人于2021年11月随机从各个实施例所育成的植株中选择30株,测量其株高、茎粗,并将苗采挖后记录其根数和主根粗,结果见表3:
表3 2021年滇牡丹植株性状调查表
Figure 647588DEST_PATH_IMAGE003
由上表可知,从滇牡丹植株生长情况的主要农艺形状:株高、茎粗、根数及主根粗等数据的综合分析可得出:采用具体实施例2的方法育成的植株的株高、茎粗、根数及主根粗平均值均最高,分别为:22.35cm、11.99mm、14.87条、13.98mm,即采用该方法育成的滇牡丹植株生长更旺盛,根多苗更壮。与传统的播种方法相比,不仅能将滇牡丹的成苗时间缩短了2年,且能使滇牡丹植株的生长发育情况更好,更加有利于滇牡丹种群的繁育。本发明通过对滇牡丹种子的根系培养步骤,使滇牡丹植株的根系快速增多,成苗后植株生长旺盛,适应性强,进而进一步的提高了滇牡丹植株的成活率,对滇牡丹种群的进一步保护有着深远的影响。综上,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培育出的滇牡丹植株具有成苗率高、根系多、苗壮、适应性强等优点,将本发明的方法应用到高海拔山区生态恢复中可起到快速成林的效果,且大大降低了种植成本及生态恢复成本,便于操作。
以上参照实施例说明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和实质,可以有多种变型方案实现本发明。举例而言,作为一个实施例的部分示出或描述的特征可用于另一实施例以得到又一实施例。以上仅为本发明较佳可行的实施例而已,并非因此局限本发明的权利范围,凡运用本发明说明书的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均包含于本发明的权利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滇牡丹种子直播用于高海拔山区生态恢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种子的采集处理:于每年9~10月采摘滇牡丹果荚,将果荚中的种子取出来,清除掉不良种子后用清水浸泡1~2天,并清除漂浮于水面的杂质,后捞出种子并沥干水分,得到干净饱满的滇牡丹种子,并将干净饱满的滇牡丹种子装入透气的网袋中;
种子的窖藏:将装有滇牡丹种子的网袋平放在地窖中,并用土壤将种子覆盖;控制地窖的温度为10~15℃,湿度保持在30%~40%;窖藏至雨季;
播前处理:播种前从地窖中取出装在网袋中的种子,并用200~400ppm的GA3溶液浸泡8~12小时,然后再用常规的杀菌剂浸泡1~2小时,再用清水清洗至少2次后,捞出待播;
雨季穴播:于每年雨季7~8月,根据当地气象部门的天气预报,雨天前在所述的待生态恢复的林地上挖种植穴,在雨天,将处理好的种子穴播于挖好的种植穴中,并覆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滇牡丹种子直播用于高海拔山区生态恢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窖藏包括第一次窖藏,以及第二次窖藏;所述第一次窖藏为将滇牡丹种子放入地窖的第一个阶段;所述第一次窖藏的土壤覆盖厚度为3~8c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滇牡丹种子直播用于高海拔山区生态恢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次窖藏包括以下步骤:
根系培养:在种子第一次窖藏结束后,将网袋中的种子拿出,对种子的根进行断根处理后,再次放入网袋中,并进行第二次窖藏,且窖藏至雨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滇牡丹种子直播用于高海拔山区生态恢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断根处理是将种子的根长在1.5~2.5cm的根留下,其余撇断。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滇牡丹种子直播用于高海拔山区生态恢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次窖藏的时间为90~120天。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滇牡丹种子直播用于高海拔山区生态恢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穴的穴深为5~8cm,种植穴的直径为8~12cm。
7.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滇牡丹种子直播用于高海拔山区生态恢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雨季穴播选择在连雨天间进行。
8.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滇牡丹种子直播用于高海拔山区生态恢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雨季穴播中的覆土高度为2~5cm。
9.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滇牡丹种子直播用于高海拔山区生态恢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雨季穴播中每穴播1~2粒种子。
CN202210312672.0A 2022-03-28 2022-03-28 一种滇牡丹种子直播用于高海拔山区生态恢复的方法 Active CN11461701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312672.0A CN114617018B (zh) 2022-03-28 2022-03-28 一种滇牡丹种子直播用于高海拔山区生态恢复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312672.0A CN114617018B (zh) 2022-03-28 2022-03-28 一种滇牡丹种子直播用于高海拔山区生态恢复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617018A true CN114617018A (zh) 2022-06-14
CN114617018B CN114617018B (zh) 2023-08-08

Family

ID=819046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312672.0A Active CN114617018B (zh) 2022-03-28 2022-03-28 一种滇牡丹种子直播用于高海拔山区生态恢复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617018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41891A (zh) * 2015-01-05 2015-04-29 菏泽市农业科学院 一种提高凤丹牡丹出芽率的栽培方法
CN105532242A (zh) * 2016-01-11 2016-05-04 镇江市福农园艺有限公司 一种促进凤丹种苗生长提早出圃的培育方法
CN106613689A (zh) * 2016-12-26 2017-05-10 云南滇香国色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滇牡丹快速繁育的方法
CN107278421A (zh) * 2017-08-10 2017-10-24 云南省林业科学院 一种滇牡丹的种子繁育方法
CN109744056A (zh) * 2018-11-16 2019-05-14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高山经济植物研究所 一种滇牡丹培育齐苗、壮苗的分段式育苗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41891A (zh) * 2015-01-05 2015-04-29 菏泽市农业科学院 一种提高凤丹牡丹出芽率的栽培方法
CN105532242A (zh) * 2016-01-11 2016-05-04 镇江市福农园艺有限公司 一种促进凤丹种苗生长提早出圃的培育方法
CN106613689A (zh) * 2016-12-26 2017-05-10 云南滇香国色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滇牡丹快速繁育的方法
CN107278421A (zh) * 2017-08-10 2017-10-24 云南省林业科学院 一种滇牡丹的种子繁育方法
CN109744056A (zh) * 2018-11-16 2019-05-14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高山经济植物研究所 一种滇牡丹培育齐苗、壮苗的分段式育苗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李艳玲: "牡丹新品种培育技术", 《现代农业科技》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617018B (zh) 2023-08-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543238B (zh) 一种抗苹果枝枯病香梨树的抚育方法
CN103270920A (zh) 猕猴桃苗木培育方法
CN104686274B (zh) 一种薄壳山核桃高效的繁殖方法
MX2010006553A (es) Metodo para acelerar el crecimiento y desarrollo de árboles vía desarrollo radicular mejorado.
CN105493847A (zh) 一种黄荆条采种和育苗的方法
CN104247621A (zh) 一种玉兰的培植移栽方法
Leskovar et al. Transplant production systems influence growth and yield of fresh-market tomatoes
CN110810190A (zh) 一种利用林下仿生态菌床栽培天麻的方法
Rajput et al. Effect of pinching and spacing on growth parameters of African marigold (Tagets erecta L.)
CN110419440B (zh) 基于白毫早×薮北的茶树双无性系杂交品种育种方法
CN102415258A (zh) 一种红豆杉树的种子育苗方法
CN110140584A (zh) 一种薄壳山核桃果材兼用林的建立方法
CN106069083B (zh) 一种免耕繁育前胡苗的方法
CN102138498B (zh) 药用植物石斛腋芽繁殖的方法
CN114617018B (zh) 一种滇牡丹种子直播用于高海拔山区生态恢复的方法
Sari et al. Effects of sowing times on yield and head size of broccoli grown in the GAP Area, Turkey
CN109220477B (zh) 一种柯优质种实收集及幼苗省力化繁育方法
CN113892428A (zh) 一种冬小麦异地加代繁育方法
CN105706748A (zh) 一种香椿、红椿嫁接繁殖方法
CN110915538A (zh) 一种光核桃露地容器育苗方法
CN112021057A (zh) 一种白蜡经济林的种植方法
CN111248082A (zh) 一种耐密植直播粳稻品种的选育方法
CN114467524B (zh) 一种三叶青的块根催生方法
CN117099637B (zh) 一种观赏及生态修复植被钝瓣景天全生活史繁育方法
CN112703976B (zh) 一种滨海盐碱裸地建成獐毛草地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