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616900A - 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4616900A CN114616900A CN202280000219.4A CN202280000219A CN114616900A CN 114616900 A CN114616900 A CN 114616900A CN 202280000219 A CN202280000219 A CN 202280000219A CN 114616900 A CN114616900 A CN 11461690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erminal
- frequency point
- bwp
- uplink transmission
- downlink recep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14—Two-way operation using the same type of signal, i.e. duplex
- H04L5/1438—Negotiation of transmission parameters prior to communica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53—Resources in frequency domain, e.g. a carrier in FDMA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信息处理方法可包括:确定所述终端是否支持同时下行接收和上行发送;根据所述终端是否支持同时下行接收和上行发送的确定结果,确定所述终端工作的FDD模式。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但不限于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的发展,出现了支持不同带宽的多种终端。示例性地,在长期演进(LongTerm Evolution,LTE)第四代移动通信(4th Generation,4G)系统中,为了支持物联网业务提出机器类型通信(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MTC),窄带物联网(Narrow BandInternet of Things,NB-IoT)两大技术。这两大技术主要针对的是低速率、高时延等场景。比如抄表和/或环境监测等场景。
NB-IoT目前最大只能支持几百k的速率,MTC目前最大只能支持几M的速率。但同时另外一方面,随着物联网业务的不断发展,比如视频监控,智能家居,可穿戴设备和工业传感监测等业务的普及。这些业务通常要求几十到100M的速率,同时对时延也有相对较高的要求,因此LTE中的MTC和NB-IoT技术很难满足要求。基于这种情况,在5G新空口中再提供了一种新的用户设备用以来覆盖这种中端物联网设备的要求。这种新的终端类型叫做能力缩减型用户设备(Reduced capability User Equipment,RedCap UE)或者简称为新无线轻型(New Radio,NR-lite)终端。
RedCap UE或成为RedCap终端支持的带宽小于普通终端支持的带宽。
发明内容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本公开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其中,由终端执行,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所述终端是否支持同时下行接收和上行发送;
根据所述终端是否支持同时下行接收和上行发送的确定结果,确定所述终端工作的频分双工FDD模式。
本公开实施例第二方面提供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其中,由网络设备执行,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所述终端是否支持同时下行接收和上行发送;
根据所述终端是否支持同时下行接收和上行发送的确定结果,确定所述终端工作的频分双工FDD模式。
本公开实施例第三方面提供一种信息处理装置,其中,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被配置为确定所述终端是否支持同时下行接收和上行发送;
第一模式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所述终端是否支持同时下行接收和上行发送的确定结果,确定所述终端工作的频分双工FDD模式。
本公开实施例第四方面提供一种信息处理装置,其中,由网络设备执行,所述装置包括:
第二确定模块,被配置为确定所述终端是否支持同时下行接收和上行发送;
第二模式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所述终端是否支持同时下行接收和上行发送的确定结果,确定所述终端工作的频分双工FDD模式。
本公开实施例第五方面提供一种通信设备,包括处理器、收发器、存储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能够有所述处理器运行的可执行程序,其中,所述处理器运行所述可执行程序时执行如前述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提供的信息处理方法。
本公开实施例第六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可执行程序;所述可执行程序被处理器执行后,能够实现前述的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提供的信息处理方法。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在确定终端当前工作的FDD模式之前,会根据终端是否支持同时下行接收和上行发送来确定,如此可以综合终端的带宽能力等因素,灵活且精准控制终端工作的FDD模式,从而确保终端的通信质量。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实施例。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发明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实施例的原理。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无线通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信息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信息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信息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监测的UL BWP和DL BWP满足隔离条件的示意图;
图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信息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监测的UL BWP和DL BWP满足隔离条件的示意图;
图8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信息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9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监测的UL BWP和DL BWP满足隔离条件的示意图;
图10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信息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信息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信息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信息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信息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信息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信息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7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18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通信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发明实施例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在本公开实施例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公开实施例。在本公开实施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应当理解,尽管在本公开实施例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公开实施例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地,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取决于语境,如在此所使用的词语“如果”可以被解释成为“在……时”或“当……时”或“响应于确定”。
请参考图1,其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通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无线通信系统是基于蜂窝移动通信技术的通信系统,该无线通信系统可以包括:若干个UE11以及若干个接入设备12。
其中,UE11可以是指向用户提供语音和/或数据连通性的设备。UE11可以经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RAN)与一个或多个核心网进行通信,UE11可以是物联网UE,如传感器设备、移动电话(或称为“蜂窝”电话)和具有物联网UE的计算机,例如,可以是固定式、便携式、袖珍式、手持式、计算机内置的或者车载的装置。例如,站(Station,STA)、订户单元(subscriber unit)、订户站(subscriber station)、移动站(mobile station)、移动台(mobile)、远程站(remote station)、接入点、远程UE(remote terminal)、接入UE(access terminal)、用户装置(user terminal)、用户代理(user agent)、用户设备(userdevice)、或用户UE(user equipment,UE)。或者,UE11也可以是无人飞行器的设备。或者,UE11也可以是车载设备,比如,可以是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行车电脑,或者是外接行车电脑的无线通信设备。或者,UE11也可以是路边设备,比如,可以是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路灯、信号灯或者其它路边设备等。
接入设备12可以是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网络侧设备。其中,该无线通信系统可以是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the 4th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4G)系统,又称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统;或者,该无线通信系统也可以是5G系统,又称新空口(new radio,NR)系统或5G NR系统。或者,该无线通信系统也可以是5G系统的再下一代系统。其中,5G系统中的接入网可以称为NG-RAN(New Generation-Radio Access Network,新一代无线接入网)。或者,MTC系统。
其中,接入设备12可以是4G系统中采用的演进型接入设备(eNB)。或者,接入设备12也可以是5G系统中采用集中分布式架构的接入设备(gNB)。当接入设备12采用集中分布式架构时,通常包括集中单元(central unit,CU)和至少两个分布单元(distributedunit,DU)。集中单元中设置有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PDCP)层、无线链路层控制协议(Radio Link Control,RLC)层、媒体访问控制(MediaAccess Control,MAC)层的协议栈;分布单元中设置有物理(Physical,PHY)层协议栈,本公开实施例对接入设备12的具体实现方式不加以限定。
接入设备12和UE11之间可以通过无线空口建立无线连接。在不同的实施方式中,该无线空口是基于第四代移动通信网络技术(4G)标准的无线空口;或者,该无线空口是基于第五代移动通信网络技术(5G)标准的无线空口,比如该无线空口是新空口;或者,该无线空口也可以是基于5G的更下一代移动通信网络技术标准的无线空口。
在一些实施例中,UE11之间还可以建立E2E(End to End,端到端)连接。比如车联网通信(vehicle to everything,V2X)中的V2V(vehicle to vehicle,车对车)通信、V2I(vehicle to Infrastructure,车对路边设备)通信和V2P(vehicle to pedestrian,车对人)通信等场景。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无线通信系统还可以包含网络管理设备13。
若干个接入设备12分别与网络管理设备13相连。其中,网络管理设备13可以是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核心网设备,比如,该网络管理设备13可以是演进的数据分组核心网(Evolved Packet Core,EPC)中的移动性管理实体(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MME)。或者,该网络管理设备也可以是其它的核心网设备,比如服务网关(Serving GateWay,SGW)、公用数据网网关(Public Data Network GateWay,PGW)、策略与计费规则功能单元(Policy and Charging Rules Function,PCRF)或者归属签约用户服务器(HomeSubscriber Server,HSS)等。对于网络管理设备13的实现形态,本公开实施例不做限定。
如图2所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处理方法,由终端执行,所述方法包括:
S210:确定所述终端是否支持同时下行接收和上行发送;
S220:根据所述终端是否支持同时下行接收和上行发送的确定结果,确定所述终端工作的FDD模式。
该终端可为任意终端,进一步地,该终端可为普通终端以外的终端,示例性地,该终端可为RedCap终端。RedCap终端支持的带宽小于普通终端支持的带宽。普通终端支持的带宽可等于通信系统的系统带宽。即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终端支持的带宽可为小于系统带宽。
所述普通终端在FR1下支持的最大带宽可达100MHz,在FR2下支持的最大带宽可达400MHz。
该终端会自行根据确定方式,确定该终端是否支持同时执行下行接收和上行发送,如果该终端能够同时执行上行发送和下行接收的结果确定了,就可以根据该确定结果灵活配置终端所使用的FDD模式。该确定方式可为:终端和网络设备预先协商的,或者是根据协议约定的。
示例性地,S210可包括:根据终端支持最大带宽、终端当前的工作频段以及终端当前监测的UL BWP和DL BWP的其中的一个或多个,确定终端当前是否支持同时下行接收和上行发送。
此处的同时下行接收和上行发送是指:终端在同一个时间点可以一边执行下行接收,另一边同时执行上行发送,且这种下行接收和上行发送互不干扰,即同时执行的上行发送和下行接收需要满足通信标准等各种隔离要求,以确保上行发送和下行接收的通信质量。
FDD模式至少可分为:全双工FDD模式和半双工FDD模式。
若终端工作在全双工FDD模式下,则终端在相同时域位置可以同时进行上行发送和下行接收。若终端工作在半双工FDD模式下,则终端在一个时间点只能进行上行发送或者下行接收。
即在S220可包括:根据终端是否支持同时上行发送和下行接收,确定终端工作在全双工FDD模式或者半双工FDD模式。
如图3所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处理方法,由终端执行,所述方法包括:
S310:根据终端工作频段的上行发送和下行接收的隔离要求,确定所述终端是否支持同时下行接收和上行发送。
S320:根据所述终端是否支持同时下行接收和上行发送的确定结果,确定所述终端工作的FDD模式。
该终端可为任意终端,进一步地,该终端可为普通终端以外的终端,示例性地,该终端可为RedCap终端。RedCap终端支持的带宽小于普通终端支持的带宽。普通终端支持的带宽可等于通信系统的系统带宽。即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终端支持的带宽可为小于系统带宽。
终端的工作频段有多个,不同工作频段的上行发送和下行接收的隔离要求是不同的。
参考表1所示,不同工作频段对应的上行发送和下行接收的隔离要求的举例示意。
表1
值得注意的是:表1中的一个或多个元素都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组合使用,且表1所示的为终端的工作频带与Tx-Rx隔离要求的示例,具体实现不局限于上述举例。
Tx-Rx隔离要求即为上行发送和下行接收的隔离要求。
在S310中根据终端所监测的上下行BWP是否满足工作频带对上行发送和下行接收的隔离要求如果满足隔离要求,则终端上行发送和下行接收的同时进行,可以使得终端工作在全双工FDD模式,否则终端可以工作在半双工FDD模式。所述上下行BWP包括:UL BWP和DL BWP。
当然即便终端在工作频段上所监测的上下行BWP满足隔离要求,网络侧的网络设备(例如,基站)依然可以根据网络容量和业务需求等,指示或者建议终端工作在半双工FDD模式,从而实现根据通讯需求终端全双工和半双工FDD模式的灵活调度,并在终端能力支持的情况下,实现终端的工作BWP的灵活切换。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S310可具体包括:
根据终端在工作频带上监测的UL BWP和DL BWP,以及所述上行发送和所述下行接收的隔离要求,确定所述终端是否支持同时下行接收和上行发送。
一个工作频段可配置有多个BWP,不同的BWP可能配置有不同的参考信号或者配置有相同参考信号携带的不同信息内容,终端可以通过网络的配置,确定自身当前所监测的BWP。若终端能够成功监测到某一个BWP,则该BWP可以作为终端的工作BWP或者称为激活BWP。终端可以在激活BWP上进行上行发送和下行接收。可以理解的是,本公开各个实施例中终端在工作频带上监测的UL/DL BWP可均为激活BWP。
如图4所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处理方法,由终端执行,所述方法包括:
S410:确定所述终端在工作频带上监测的DL BWP的中心频点和UL BWP的中心频点之间的频点差,是否满足所述上行发送和所述下行接收的隔离要求;
S420:根据所述终端是否支持同时下行接收和上行发送的确定结果,确定所述终端工作的双工模式。
该终端可为任意终端,进一步地,该终端可为普通终端以外的终端,示例性地,该终端可为RedCap终端。RedCap终端支持的带宽小于普通终端支持的带宽。普通终端支持的带宽可等于通信系统的系统带宽。即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终端支持的带宽可为小于系统带宽。
参考图5所示,若终端监测到其工作频带上系统带宽的UL BWP为UL BWP2,同时检测到系统带宽的DL BWP为DL BWP2。在本公开实施例中,会确定UL BWP2的中心频点和DLBWP2的中心频点之间的频点差是否满足上行发送和下行接收的隔离要求。
在图5中横轴代表频率(Frequency,F),横轴的箭头指向方向是频率值增长的方向。图5展示有系统带宽的UL带宽和DL系统带宽。UL系统带宽,用于终端的上行发送,DL系统带宽用于终端的下行接收。
在DL系统带宽上配置有一个或多个DL BWP;在UL系统带宽上配置有一个或多个ULBWP。DL系统带宽上的多个BWP可以依次编号排序,UL系统带宽上的多个BWP可以依次编号排序。
例如,结合表1假设终端当前的工作频带为N3,终端同时检测到了UL BWP1和DLBWP1,终端会计算UL BWP1和DL BWP1之间的中心频点的差值,若该差值小于95MHz,则说明终端当前不支持同时下行接收和上行发送,若该差值大于或等于95MHz,则说明终端当前支持同时下行接收和上行发送。
又例如,结合表1假设终端当前的工作频带为N7,且终端同时检测到了UL BWP2和DL BWP1,计算出UL BWP2的中心频点与DL BWP1的中心频点之间的差值小于120MHz,则可认为若终端在UL BWP2上执行上行发送,且在DL BWP1上执行下行接收,则会导致上行发送和下行接收相互干扰,即不满足上行发送和下行接收的隔离要求,则可认为终端当前不支持同时上行发送和下行接收。
如图6所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处理方法,由终端执行,所述方法包括:
S610:确定所述终端在工作频带上监测的DL BWP的最低频点和UL BWP的最高频点之间的频点差,是否满足所述上行发送和所述下行接收的隔离要求;
S620:根据所述终端是否支持同时下行接收和上行发送的确定结果,确定所述终端工作的FDD模式。
该终端可为任意终端,进一步地,该终端可为普通终端以外的终端,示例性地,该终端可为RedCap终端。RedCap终端支持的带宽小于普通终端支持的带宽。普通终端支持的带宽可等于通信系统的系统带宽。即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终端支持的带宽可为小于系统带宽。
该终端可配置有信道带宽(Bandwidth,BW),该信道带宽一般会大于一个BWP的带宽。该信道带宽的上边界值可能恰好与监测到BWP的一个边界重合,该信道带宽的上边界值也可能与任意监测的BWP的边界值不重叠;和/或,同样地,该信道带宽的下边界值可能恰好与监测到BWP的一个边界重合,该信道带宽的下边界值也可能与任意监测的BWP的边界值不重叠。
参考图7所示,终端同时监测到其工作频带的UL系统带宽的UL BWP2和DL系统带宽的DL BWP2,会确定出DL BWP2的最低频点和UL BWP2的最高频点,然后将DL BWP2的最低频点与UL BWP2的最高频点做差值,就可以得到本实施例提到的频点差。基于该频点差确定是否满足上行发送和下行接收的隔离要求。
示例性地,所述确定所述终端在工作频带上监测的DL BWP的最低频点和UL BWP的最高频点之间的频点差,是否满足所述上行发送和所述下行接收的隔离要求,包括:
确定所述终端检测到的DL BWP的最低频点和UL BWP的最高频点之间的频点差,是否满足第一阈值的隔离要求。
示例性地,针对终端的上行信道带宽等于下行信道带宽的情况,该第一阈值可等于:Fs-BW;其中,Fs可为终端的工作频段的上行发送和下行接收的隔离带宽值,BW可为终端支持的上行信道带宽或下行信道带宽。
又示例性地,针对终端的上行信道带宽不等于下行信道带宽的情况,该第一阈值可等于:Fs-0.5*上行信道带宽-0.5*下行信道带宽。
此处仅仅是对第一阈值的举例,具体实现时不局限于该举例。
此处,确定所述终端检测到的DL BWP的最低频点和UL BWP的最高频点之间的频点差,是否满足第一阈值的隔离要求,可至少包括:
所述终端检测到的DL BWP的最低频点和UL BWP的最高频点之间的频点差大于第一阈值。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若所述终端检测到的DL BWP的最低频点和UL BWP的最高频点之间的频点差大于第一阈值,则可认为:终端当前支持同时上行发送和下行接收,否则可认为终端当前不支持同时上行发送和下行接收;否则可认为终端当前不支持同时上行发送和下行接收。
如图8所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处理方法,由终端执行,所述方法包括:
S810:确定所述终端在所述工作频带上监测的UL BWP的最低频点和DL BWP的最高频点之间的频点差,是否满足所述上行发送和所述下行接收的隔离要求;
S820:根据所述终端是否支持同时下行接收和上行发送的确定结果,确定所述终端工作的FDD模式。
该终端可为任意终端,进一步地,该终端可为普通终端以外的终端,示例性地,该终端可为RedCap终端。RedCap终端支持的带宽小于普通终端支持的带宽。普通终端支持的带宽可等于通信系统的系统带宽。即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终端支持的带宽可为小于系统带宽。
如图9所示,假设若终端监测到其工作频带上系统带宽的UL BWP为UL BWP2,同时检测到系统带宽的DL BWP为UL BWP2,终端会确定出UL BWP2的最低频点和DL BWP2的最高频点,并计算出确定的UL BWP2的最低频点和DL BWP2的最高频点的频点差,来看是否满足终端当前工作频段的上行发送和下行接收的隔离要求。
示例性地,S810可包括:确定所述终端监测的UL BWP最低频点和DL BWP的最高频点之间的频点差,是否满足第二阈值的隔离要求。
在终端支持的上行信道带宽等于下行信道带宽时,则第二阈值可等于Fs+BW;其中,Fs可为终端的工作频段的上行发送和下行接收的隔离带宽值,BW可为终端支持的上行信道带宽或下行信道带宽。
在终端支持的上行信道带宽不等于下行信道带宽时,则第二阈值可等于Fs+0.5*上行信道带宽+0.5*下行信道带宽。
当然以上仅仅是对第二阈值的举例,具体实现时不局限于上述举例。
此处确定所述终端监测的UL BWP最低频点和DL BWP的最高频点之间的频点差,是否满足第二阈值的隔离要求,可至少包括:
确定所述终端监测的UL BWP最低频点和DL BWP的最高频点之间的频点差,是否小于第二阈值。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若所述终端检测到的DL BWP的最高频点和UL BWP的最低频点之间的频点差小于第二阈值,则可认为:终端当前支持同时上行发送和下行接收,否则可认为终端当前不支持同时上行发送和下行接收;否则可认为终端当前不支持同时上行发送和下行接收。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确定终端是否支持同时上行发送和下行接收可包括:
确定所述终端在工作频带上监测的DL BWP的最低频点和UL BWP的最高频点之间的频点差,是否满足所述上行发送和所述下行接收的隔离要求,且确定所述终端在所述工作频带上监测的UL BWP的最低频点和DL BWP的最高频点之间的频点差,是否满足所述上行发送和所述下行接收的隔离要求。示例性地,所述终端在所述工作频带上监测的DL BWP的中心频点和UL BWP的中心频点之间的频点差满足第一阈值的隔离要求,且确定所述终端监测的UL BWP最低频点和DL BWP的最高频点之间的频点差满足第二阈值的隔离要求,可确定终端支持同时上行发送和下行接收,否则可认为终端不支持同时上行发送和下行接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终端是否支持同时下行接收和上行发送的确定结果,确定所述终端工作的频分双工FDD模式,包括:
当所述终端支持同时下行接收和上行发送时,确定所述终端工作在全双工FDD模式;
当所述终端不支持同时下行接收和上行发送时,确定所述终端工作在半双工FDD模式。
工作在全双工的FDD模式的终端,将同时打开UL BWP对应的射频通路和DL BWP对应的射频通路,从而以便实现在相同时域位置的分别进行上行发送和下行接收。
工作在半双工的FDD模式的终端,一次仅仅工作在UL BWP或者DL BWP,如此,终端工作在DL BWP上时,若需要执行上行发送,则终端需要通过上下行切换切换到UL BWP上,再进行上行发送。若终端工作在UL BWP上时,若需要执行下行接收,则终端需要通过上下行切换切换到DL BWP上再进行下行接收。
当然在一些实施例中,即便终端支持同时下行接收和上行发送,但是考虑到终端的功耗,以及终端的业务特点,例如,有的终端实际更多的是上行发送的需求远远大于下行接收的需求,或者是下行接收的需求远远大于上行发送的需求,此时即便终端支持同时下行接收和上行发送,终端依然可以根据自身的业务需求选择工作在半双工FDD模式。进一步地,若终端工作在半双工FDD模式,还将进一步根据终端的业务特点或者业务需求,在半双工FDD模式优选工作在业务需求量大的UL BWP上或者DL BWP上,以减少半双工FDD模式下的终端的上下行切换次数。
如图10所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处理方法,由终端执行,所述方法包括:
S1010:当终端工作在半双工FDD模式时,根据预设优先级执行下行接收或者上行发送。
该实施例提供的信息处理方法可单独执行,或者与前述任意终端执行的信息处理方法的组合实施例。
示例性,该终端工作在所述半双工FDD模式的确定方式,可以采用前述实施例提供的信息处理方法确定,也可以采用其他方式确定。例如,所述终端可以根据终端的用户配置或者默认配置,确定工作在所述半双工FDD模式。
该终端可为普通终端和/或前述的RedCap终端。
当终端工作在半双工FDD模式时,必不可少的可能涉及到某个时间点或者某些时间点上的下行接收和上行发送相互冲突,为了解决这种冲突,引入了预先优先级。
示例性地,基站或者协议约定等给各种上行发送和下行接收预先配置优先级,终端在监测到冲突时,则自行优先执行预设优先级高的传输,放弃优先级低的传输,从而减少终端工作在半双工FDD模式,在同一个时域位置即有UL传输又有DL传输时不能很好的调配传输的现象,确保终端的通信质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当所述终端工作在所述半双工FDD模式时,根据预设优先级执行下行接收或者上行发送,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当所述终端的上行发送与同步信号块SSB的下行接收冲突时,根据所述预设优先级执行所述SSB的接收;
当所述终端的动态调度的上行发送与半静态配置下行接收冲突时,根据所述预设优先级执行动态调度的所述上行发送;
当所述终端的动态调度的下行接收与所述半静态配置上行发送冲突时,根据所述预设优先级执行动态调度的下行接收。
示例性地,终端优先SSB的接收,可以实现对本小区和/或邻小区的测量,从而方便终端在移动前后和/或小区通信质量出现波动时,及时切换或重选到更加合适的小区,确保UE的通信质量,而UE的上行发送可以在完成SSB的下行接收之后执行。
示例性地,网络设备会可以通过半静态指令进行半静态配置。该半静态指令包括但不限于:RRC指令。半静态指令是半静态的配置时间范围内,按照半静态周期配置了一个多个传输,终端根据半静态配置在达到对应的半静态周期时就会执行对应的传输。
例如对方设备的呼叫或者信息发送等,可能网络设备还会动态调度终端的传输。例如,使用DCI动态调度终端的上行发送和/或下行接收,如此,动态调度的上行发送可能会与半静态配置的下行接收冲突,有鉴于此,考虑到动态调度可能是紧急调度,而半静态配置则可以在下一个半静态周期再传输,按照预设优先级将优先动态调度的上行发送。
当然若半静态配置的上行发送与动态调度的下行接收冲突时,同样地考虑到动态调度通常紧急业务,同样可优先动态调度的下行接收,暂缓半静态配置的上行发送的传输。
当前暂缓的半静态配置的上行发送和/或下行接收,都可以在后续的一个或多个半静态周期内完成。
如图11所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处理方法,由终端执行,所述方法包括:
S1110:若终端工作在半双工FDD模式时,根据半静态配置确定出半静态配置的上行发送和下行接收在时域冲突,则终端可认为这种半静态配置为无效配置或者错误配置。
若终端检测到无线配置或者错误配置之后,终端可忽略对应的半静态配置;或者,向网络设备(例如基站)上报无效配置或者错误配置的通知。
该实施例提供的信息处理方法可单独执行,或者与前述任意终端执行的信息处理方法的组合实施例。
示例性,该终端工作在所述半双工FDD模式的确定方式,可以采用前述实施例提供的信息处理方法确定,也可以采用其他方式确定。例如,所述终端可以根据终端的用户配置或者默认配置,确定工作在所述半双工FDD模式。
又示例性地,该信息处理方法还可以与前述使用预定优先级解决时域位置相同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传输,可以采用如图10所示的信息处理方法。
该终端可为普通终端和/或前述的RedCap终端。
如图12所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其中,由网络设备执行,所述方法包括:
S1210:网络设备确定所述终端是否支持同时下行接收和上行发送;
S1220:根据所述终端是否支持同时下行接收和上行发送的确定结果,确定所述终端工作的FDD模式。
该网络设备可为任意接入网设备,示例性,该接入网设备可为基站。该基站可为gNB或者eNB。
网络设备会自行根据确定方式,确定该终端是否支持同时执行下行接收和上行发送,如果该终端能够同时执行上行发送和下行接收的结果确定了,就可以根据该确定结果灵活配置终端所使用的FDD模式。该确定方式可为:终端和网络设备预先协商的,或者是根据协议约定的。
最终网络设备会根据终端是否同时支持下行接收和上行发送,会确定终端工作的FDD模式。
进一步地,网络设备确定出终端工作的FDD模式之后,会根据终端工作的FDD模式为终端的进行资源调度和/或传输调度,实现兼顾终端支持的带宽的情况上下行的有序调度和收发。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S1210可包括:根据终端工作频段的上行发送和下行接收的隔离要求,确定所述终端是否支持同时下行接收和上行发送。
无线通信可配置有多个频段,不同的频段可具有不同的上行发送和下行接收的隔离要求。示例性地,不同工作频段的隔离要求可参见表1所示,但是具体实现时不局限于表1所示。
如此,根据终端的工作频点的隔离要求,可以确定出终端在当前工作频带上是否支持同时下行接收和上行发送。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根据终端的上行发送和下行接收的隔离要求,确定所述终端是否支持同时下行接收和上行发送,包括:
根据终端在工作频带上监测的UL BWP和DL BWP,以及所述上行发送和所述下行接收的隔离要求,确定所述终端是否支持同时下行接收和上行发送。
一个频带可能配置有一个或多个BWP,终端可能当前仅能够监测到部分BWP,确定终端当前是否可以支持同时上行发送和下行接收,根据终端检测到UL BWP和DL BWP,则说明终端当前带宽能够覆盖到上下BWP,此时就可以根据终端的工作频点对应的上行发送和下行接收的隔离要求,确定终端是否在当前监测的BWP上同时执行下行接收和上行发送。
终端可以通过参考信号的监听,确定自身当前所监测的BWP。若终端能够成功监测到某一个BWP,则该BWP可以作为终端的工作BWP或者称为激活BWP。终端可以在激活BWP上进行上行发送和下行接收。
在终端监测到对应的BWP之后,可以通知网络设备,如此网络设备就会知道终端监测到哪些BWP,一方面网络设备收到这种通知之后,可以调度终端工作的BWP,另一方面网络设备接收到这种通知之后还可以根据终端监测的BWP、以及上行发送和下行接收的隔离要求,确定出当前终端是否同时支持上行发送和下行接收,并进一步确定终端工作的FDD模式。
示例性地,终端可以在该通知内携带标志位和BWP编号。标志位可包括一个或多个比特,用于指示监测的BWP是UL BWP还是DL BWP。进一步地,该BWP编号可以指示监测的ULBWP的编号和/或DL BWP的编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根据终端在工作频带上监测的UL BWP和DL BWP,以及所述上行发送和所述下行接收的隔离要求,确定所述终端是否支持同时下行接收和上行发送,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确定所述终端在所述工作频带上监测的DL BWP的中心频点和UL BWP的中心频点之间的频点差,是否满足所述上行发送和所述下行接收的隔离要求;
确定所述终端在工作频带上监测的DL BWP的最低频点和UL BWP的最高频点之间的频点差,是否满足所述上行发送和所述下行接收的隔离要求;
确定所述终端在所述工作频带上监测的UL BWP的最低频点和DL BWP的最高频点之间的频点差,是否满足所述上行发送和所述下行接收的隔离要求。
终端在工作频带上检测到DL BWP和UL BWP的中心频点、最低频点和最高频点等位置,可以参考图5、图7以及图9所示,此处就不再一一重复了。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确定所述终端在工作频带上监测的DL BWP的最低频点和ULBWP的最高频点之间的频点差,是否满足所述上行发送和所述下行接收的隔离要求,包括:
确定所述终端检测到的DL BWP的最低频点和UL BWP的最高频点之间的频点差,是否满足第一阈值的隔离要求。
示例性地,针对终端的上行信道带宽等于下行信道带宽的情况,该第一阈值可等于:Fs-BW;其中,Fs可为终端的工作频段的上行发送和下行接收的隔离带宽值,BW可为终端支持的上行信道带宽或下行信道带宽。
又示例性地,针对终端的上行信道带宽不等于下行信道带宽的情况,该第一阈值可等于:Fs-0.5*上行信道带宽-0.5*下行信道带宽。
此处仅仅是对第一阈值的举例,具体实现时不局限于该举例。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确定所述终端在所述工作频带上监测的UL BWP的最低频点和DL BWP的最高频点之间的频点差,是否满足所述上行发送和所述下行接收的隔离要求,包括:
确定所述终端监测的UL BWP最低频点和DL BWP的最高频点之间的频点差,是否满足第二阈值的隔离要求。
在终端支持的上行信道带宽等于下行信道带宽时,则第二阈值可等于Fs+BW;其中,Fs可为终端的工作频段的上行发送和下行接收的隔离带宽值,BW可为终端支持的上行信道带宽或下行信道带宽。
在终端支持的上行信道带宽不等于下行信道带宽时,则第二阈值可等于Fs+0.5*上行信道带宽+0.5*下行信道带宽。
当然以上仅仅是对第二阈值的举例,具体实现时不局限于上述举例。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若所述终端检测到的DL BWP的最高频点和UL BWP的最低频点之间的频点差小于第二阈值,则可认为:终端当前支持同时上行发送和下行接收,否则可认为终端当前不支持同时上行发送和下行接收;否则可认为终端当前不支持同时上行发送和下行接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S1220可包括:
当所述终端支持同时下行接收和上行发送时,确定所述终端工作在全双工FDD模式;
当所述终端不支持同时下行接收和上行发送时,确定所述终端工作在半双工FDD模式。
当然在具体的实现过程中,终端即便当前支持同时上行发送和下行接收,可以将配置终端工作在半双工FDD模式,例如,根据终端的业务需求和/或网络负载率等方面的因素,将终端配置在半双工FDD模式。
如图13所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其中,由网络设备执行,所述方法包括:S1310:当终端工作在半双工FDD模式时,所述终端半静态配置的上行发送和半静态的下行接收配置在不同的时域位置;
S1320:当所述终端不期望半静态配置的上行发送和下行接收位于相同的时域位置时,所述终端半静态配置的上行发送和半静态的下行接收配置在不同的时域位置。
该实施例可以单独实施,也可以与前述任意由网络设备执行的信息处理方法的实施例组合实施。例如,与图12所示的信息处理方法组合实施。
例如,终端工作半双工FDD模式,或者基站确定终端不期望半静态配置的上行发送和下行接收位于相同的时域位置,或者终端告知基站半静态配置的上行发送和下行接收位于相同的时域位置时,为这种终端进行半静态配置时,都会将上行发送和下行接收配置在不同的时域位置。
述终端不期望半静态配置的上行发送和下行接收位于相同的时域位置,具有多种情况,以下提供两种具体示例:
若终端确定工作在半双工FDD模式,则确定终端不期待半静态配置的上行发送和下行接收位于相同的时域位置;
若终端支持同时上行发送和下行接收,但是终端根据自身的业务特点等确定不期望半静态配置上行发送和下行接收位于相同的时域位置。
如图14所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其中,由网络设备执行,所述方法包括::
S1410:当终端工作在所述半双工FDD模式时,根据预设优先级确定所述终端执行下行接收或者上行发送。
该实施例可以单独实施,也可以与前述任意由网络设备执行的信息处理方法的实施例组合实施。例如,与图12和/或图13所示的信息处理方法组合实施。
示例性地,所述根据预设优先级确定所述终端执行下行接收或者上行发送,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当所述终端的上行发送与同步信号块SSB的下行接收冲突时,确定所述终端执行所述SSB的接收;
当所述终端的动态调度的上行发送与半静态配置下行接收冲突时,确定所述终端执行动态调度的所述上行发送;
当所述终端的动态调度的下行接收与所述半静态配置上行发送冲突时,确定所述终端执行动态调度的下行接收。
在一些实施例中,若确定终端执行动态调度的上行发送,则基站需要根据动态调度指令在对应的时频资源位置处接收所述上行发送。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若确定终端执行动态调度的下行接收,则基站根据半静态配置在对应的时频资源位置处执行下行发送。
针对普通终端,由于终端侧的信道带宽(channel BandWidth,BW)可以和系统带宽一样大,因此在FDD系统中,DL BWP和UL BWP独立切换,并且仍然能保证上行发送和下行接收(Tx-Rx separation)的隔离要求。
但对于RedCap终端来说,终端带宽减少,BWP带宽的切换会带来收发中心频点的切换,在某些情况下,收发频点的间隔已不能满足上述上行发送和下行接收的隔离要求。
当收发频点的间隔不能满足上行发送和下行接收的隔离要求时,此时就会出现终端无法同时收发的问题。
为了保证FDD系统中BWP切换的灵活性,同时也保证了当终端在放松的Tx-Rx隔离要求的情况下发工作秩序,本公开实施例提供如下方案:
终端和/或网络设备,根据预设条件判断终端是否支持同时下行接收和上行发送。
响应于终端不能同时下行接收和上行发送(简称收发),终端工作在HD-FDD模式。
响应于终端可以同时下行接收和上行发送,终端工作在FD-FDD模式。
所述预设条件基于预设的Tx-Rx隔离(separation)要求来确定。例如,不同的工作频段,对上行发送和下行接收的频带要求间隔是不同的。
所述预设条件为:终端的目标DL BWP中心频点与目标UL BWP中心频点满足预设的Tx-Rx separation要求。
例如,终端工作在某个频带(band)下,预设的Tx-Rx隔离(separation)要求为FsMHz,那么此时的预设条件为判断终端的激活(active)DL BWP与激活(active)UL BWP的中心频点间隔为Fs MHz。
终端的DL BWP的最低频率点与UL BWP的最高频率点的差值大于某一阈值;
和/或,
终端的UL BWP的最低频率点与DL BWP的最高频率点的差值小于某一阈值。
例如,针对某个频带(band)预设的Tx-Rx隔离(separation)要求为Fs MHz,终端的信道带宽(channel bandwidth)是否满足该预设条件为:判断终端的激活(active)DL BWP的最低频点与激活(active)UL BWP的最高频点大于Fs-BW。
终端的激活(active)DL BWP的最高频点与激活(active)UL BWP的最低频点小于Fs+BW
响应于根据预设条件确定终端工作在HD-FDD模式。
网络设备和/终端根据HD-FDD的收发优先级进行终端的上行发送或者下行接收,按照优先级解决收发冲突的处理准则如:
当终端的上行发送与SSB的下行接收冲突时,终端放弃上行发送,优先进行SSB的下行接收;
当动态调度的上/下行传输与半静态配置的下/上行发送冲突时,动态调度的上/下传输优先半静态配置的下/上行发送;
终端不期待半静态配置的上下行发生在相同的时域位置,因此通过可以通过基站为终端的调度配置来确定。
终端判断BWP对的配置是否满足Tx-Rx separation的条件,根据判断结果确定终端的双工模式。
如图15所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处理装置,其中,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1510,被配置为确定所述终端是否支持同时下行接收和上行发送;
第一模式模块1520,被配置为根据所述终端是否支持同时下行接收和上行发送的确定结果,确定所述终端工作的FDD模式。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信息处理装置可包含在终端中。该终端可为前述的RedCap终端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确定模块1510以及所述第一模式模块1520可为程序模块;所述程序模块被处理器执行之后,能够实现上述操作。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确定模块1510以及所述第一模式模块1520可为软硬结合模块;所述软硬结合模块可为各种可编程阵列;所述可编程阵列包括但不限于:现场可编程阵列和/或复杂可编程阵列。
在还有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确定模块1510以及第一模式模块1520可为纯硬件模块;所述纯硬件模块包括但不限于专用集成电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确定模块1510,被配置为根据终端工作频段的上行发送和下行接收的隔离要求,确定所述终端是否支持同时下行接收和上行发送。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模式模块1520,被配置为根据终端在工作频带上监测的UL BWP和DL BWP,以及所述上行发送和所述下行接收的隔离要求,确定所述终端是否支持同时下行接收和上行发送。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模式模块1520,被配置为执行以下至少之一:
确定所述终端在所述工作频带上监测的DL BWP的中心频点和UL BWP的中心频点之间的频点差,是否满足所述上行发送和所述下行接收的隔离要求;
确定所述终端在工作频带上监测的DL BWP的最低频点和UL BWP的最高频点之间的频点差,是否满足所述上行发送和所述下行接收的隔离要求;
确定所述终端在所述工作频带上监测的UL BWP的最低频点和DL BWP的最高频点之间的频点差,是否满足所述上行发送和所述下行接收的隔离要求。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确定模块1510,被配置为确定所述终端检测到的DLBWP的最低频点和UL BWP的最高频点之间的频点差,是否满足第一阈值的隔离要求。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确定模块1510,被配置为确定所述终端监测的UL BWP最低频点和DL BWP的最高频点之间的频点差,是否满足第二阈值的隔离要求。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模式模块1520,被配置为当所述终端支持同时下行接收和上行发送时,确定所述终端工作在全双工FDD模式;当所述终端不支持同时下行接收和上行发送时,确定所述终端工作在半双工FDD模式。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执行模块,被配置为当所述终端工作在所述半双工FDD模式时,根据预设优先级执行下行接收或者上行发送。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执行模块,被配置为执行以下至少之一:
当所述终端的上行发送与同步信号块SSB的下行接收冲突时,根据所述预设优先级执行所述SSB的接收;
当所述终端的动态调度的上行发送与半静态配置下行接收冲突时,根据所述预设优先级执行动态调度的所述上行发送;
当所述终端的动态调度的下行接收与所述半静态配置上行发送冲突时,根据所述预设优先级执行动态调度的下行接收。
如图16所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处理装置,其中,所述装置包括:
第二确定模块1610,被配置为确定所述终端是否支持同时下行接收和上行发送;
第二模式模块1620,被配置为根据所述终端是否支持同时下行接收和上行发送的确定结果,确定所述终端工作的FDD模式。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确定模块1610以及所述第二模式模块1620可为程序模块;所述程序模块被处理器执行之后,能够实现上述操作。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确定模块1610以及所述第二模式模块1620可为软硬结合模块;所述软硬结合模块可为各种可编程阵列;所述可编程阵列包括但不限于:现场可编程阵列和/或复杂可编程阵列。
在还有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确定模块1610以及第二模式模块1620可为纯硬件模块;所述纯硬件模块包括但不限于专用集成电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确定模块1610,被配置为根据终端工作频段的上行发送和下行接收的隔离要求,确定所述终端是否支持同时下行接收和上行发送。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确定模块1610,被配置为根据终端在工作频带上监测的UL BWP和DL BWP,以及所述上行发送和所述下行接收的隔离要求,确定所述终端是否支持同时下行接收和上行发送。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确定模块1610,被配置为执行以下至少之一:
确定所述终端在所述工作频带上监测的DL BWP的中心频点和UL BWP的中心频点之间的频点差,是否满足所述上行发送和所述下行接收的隔离要求;
确定所述终端在工作频带上监测的DL BWP的最低频点和UL BWP的最高频点之间的频点差,是否满足所述上行发送和所述下行接收的隔离要求;
确定所述终端在所述工作频带上监测的UL BWP的最低频点和DL BWP的最高频点之间的频点差,是否满足所述上行发送和所述下行接收的隔离要求。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确定模块1610,被配置为执行以下至少之一:
确定所述终端检测到的DL BWP的最低频点和UL BWP的最高频点之间的频点差,是否满足第一阈值的隔离要求。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确定模块1610,被配置为确定所述终端监测的UL BWP最低频点和DL BWP的最高频点之间的频点差,是否满足第二阈值的隔离要求。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模式模块1620,被配置为当所述终端支持同时下行接收和上行发送时,确定所述终端工作在全双工FDD模式;当所述终端不支持同时下行接收和上行发送时,确定所述终端工作在半双工FDD模式。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配置模块,
所述配置模块,被配置为当所述终端工作在半双工FDD模式时,所述终端半静态配置的上行发送和半静态的下行接收配置在不同的时域位置;当所述终端不期望半静态配置的上行发送和下行接收位于相同的时域位置时,所述终端半静态配置的上行发送和半静态的下行接收配置在不同的时域位置。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设备,包括:
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处理器,分别存储器连接;
其中,处理器被配置为执行前述任意技术方案提供的信息处理方法。
处理器可包括各种类型的存储介质,该存储介质为非临时性计算机存储介质,在通信设备掉电之后能够继续记忆存储其上的信息。
这里,所述通信设备包括:终端或者网络设备,该网络设备包括但不限于基站。
所述处理器可以通过总线等与存储器连接,用于读取存储器上存储的可执行程序,例如,如图2、图3、图4、图6、图8以及图10至图14所示的方法的至少其中之一。
图17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终端800的框图。例如,UE 800可以是移动电话,计算机,数字广播用户设备,消息收发设备,游戏控制台,平板设备,医疗设备,健身设备,个人数字助理等。
参照图17,终端800可以包括以下一个或多个组件:处理组件802,存储器804,电源组件806,多媒体组件808,音频组件810,输入/输出(I/O)的接口812,传感器组件814,以及通信组件816。
处理组件802通常控制终端800的整体操作,诸如与显示,电话呼叫,数据通信,相机操作和记录操作相关联的操作。处理组件80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820来执行指令,以完成上述的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此外,处理组件80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模块,便于处理组件802和其他组件之间的交互。例如,处理组件802可以包括多媒体模块,以方便多媒体组件808和处理组件802之间的交互。
存储器804被配置为存储各种类型的数据以支持在终端800的操作。这些数据的示例包括用于在终端800上操作的任何应用程序或方法的指令,联系人数据,电话簿数据,消息,图片,视频等。存储器804可以由任何类型的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设备或者它们的组合实现,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只读存储器(ROM),磁存储器,快闪存储器,磁盘或光盘。
电源组件806为终端800的各种组件提供电力。电源组件806可以包括电源管理系统,一个或多个电源,及其他与为终端800生成、管理和分配电力相关联的组件。
多媒体组件808包括在所述终端800和用户之间的提供一个输出接口的屏幕。在一些实施例中,屏幕可以包括液晶显示器(LCD)和触摸面板(TP)。如果屏幕包括触摸面板,屏幕可以被实现为触摸屏,以接收来自用户的输入信号。触摸面板包括一个或多个触摸传感器以感测触摸、滑动和触摸面板上的手势。所述触摸传感器可以不仅感测触摸或滑动动作的边界,而且还检测与所述触摸或滑动操作相关的持续时间和压力。在一些实施例中,多媒体组件808包括一个前置摄像头和/或后置摄像头。当终端800处于操作模式,如拍摄模式或视频模式时,前置摄像头和/或后置摄像头可以接收外部的多媒体数据。每个前置摄像头和后置摄像头可以是一个固定的光学透镜系统或具有焦距和光学变焦能力。
音频组件810被配置为输出和/或输入音频信号。例如,音频组件810包括一个麦克风(MIC),当终端800处于操作模式,如呼叫模式、记录模式和语音识别模式时,麦克风被配置为接收外部音频信号。所接收的音频信号可以被进一步存储在存储器804或经由通信组件816发送。在一些实施例中,音频组件810还包括一个扬声器,用于输出音频信号。
I/O接口812为处理组件802和外围接口模块之间提供接口,上述外围接口模块可以是键盘,点击轮,按钮等。这些按钮可包括但不限于:主页按钮、音量按钮、启动按钮和锁定按钮。
传感器组件814包括一个或多个传感器,用于为终端800提供各个方面的状态评估。例如,传感器组件814可以检测到设备800的打开/关闭状态,组件的相对定位,例如所述组件为终端800的显示器和小键盘,传感器组件814还可以检测终端800或终端800一个组件的位置改变,用户与终端800接触的存在或不存在,终端800方位或加速/减速和终端800的温度变化。传感器组件814可以包括接近传感器,被配置用来在没有任何的物理接触时检测附近物体的存在。传感器组件814还可以包括光传感器,如CMOS或CCD图像传感器,用于在成像应用中使用。在一些实施例中,该传感器组件814还可以包括加速度传感器,陀螺仪传感器,磁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或温度传感器。
通信组件816被配置为便于终端800和其他设备之间有线或无线方式的通信。终端800可以接入基于通信标准的无线网络,如WiFi,2G或3G,或它们的组合。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通信组件816经由广播信道接收来自外部广播管理系统的广播信号或广播相关信息。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通信组件816还包括近场通信(NFC)模块,以促进短程通信。例如,在NFC模块可基于射频识别(RFID)技术,红外数据协会(IrDA)技术,超宽带(UWB)技术,蓝牙(BT)技术和其他技术来实现。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终端800可以被一个或多个应用专用集成电路(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数字信号处理设备(DSPD)、可编程逻辑器件(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或其他电子元件实现,用于执行上述方法。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包括指令的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包括指令的存储器804,上述指令可由终端800的处理器820执行以完成上述方法。例如,所述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CD-ROM、磁带、软盘和光数据存储设备等。
如图18所示,本公开一实施例示出一种接入设备的结构。例如,通信设备900可以被提供为一网络侧设备。该通信设备可为网络设备。
参照图18,通信设备900包括处理组件922,其进一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以及由存储器932所代表的存储器资源,用于存储可由处理组件922的执行的指令,例如应用程序。存储器932中存储的应用程序可以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每一个对应于一组指令的模块。此外,处理组件922被配置为执行指令,以执行上述方法前述应用在所述接入设备的任意方法,例如,如图2、图3、图4、图6、图8以及图10至图14所示的方法的至少其中之一。
通信设备900还可以包括一个电源组件926被配置为执行通信设备900的电源管理,一个有线或无线网络接口950被配置为将通信设备900连接到网络,和一个输入输出(I/O)接口958。通信设备900可以操作基于存储在存储器932的操作系统,例如Windows ServerTM,Mac OS XTM,UnixTM,LinuxTM,FreeBSDTM或类似。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发明的其它实施方案。本公开旨在涵盖本发明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发明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发明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发明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36)
1.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其中,由终端执行,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所述终端是否支持同时下行接收和上行发送;
根据所述终端是否支持同时下行接收和上行发送的确定结果,确定所述终端工作的频分双工FDD模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确定所述终端是否支持同时下行接收和上行发送,包括:
根据终端工作频段的上行发送和下行接收的隔离要求,确定所述终端是否支持同时下行接收和上行发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根据终端的上行发送和下行接收的隔离要求,确定所述终端是否支持同时下行接收和上行发送,包括:
根据终端在工作频带上监测的UL BWP和DL BWP,以及所述上行发送和所述下行接收的隔离要求,确定所述终端是否支持同时下行接收和上行发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根据终端在工作频带上监测的UL BWP和DLBWP,以及所述上行发送和所述下行接收的隔离要求,确定所述终端是否支持同时下行接收和上行发送,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确定所述终端在所述工作频带上监测的DL BWP的中心频点和UL BWP的中心频点之间的频点差,是否满足所述上行发送和所述下行接收的隔离要求;
确定所述终端在工作频带上监测的DL BWP的最低频点和UL BWP的最高频点之间的频点差,是否满足所述上行发送和所述下行接收的隔离要求;
确定所述终端在所述工作频带上监测的UL BWP的最低频点和DL BWP的最高频点之间的频点差,是否满足所述上行发送和所述下行接收的隔离要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确定所述终端在工作频带上监测的DL BWP的最低频点和UL BWP的最高频点之间的频点差,是否满足所述上行发送和所述下行接收的隔离要求,包括:
确定所述终端检测到的DL BWP的最低频点和UL BWP的最高频点之间的频点差,是否满足第一阈值的隔离要求。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确定所述终端在所述工作频带上监测的ULBWP的最低频点和DL BWP的最高频点之间的频点差,是否满足所述上行发送和所述下行接收的隔离要求,包括:
确定所述终端监测的UL BWP最低频点和DL BWP的最高频点之间的频点差,是否满足第二阈值的隔离要求。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根据所述终端是否支持同时下行接收和上行发送的确定结果,确定所述终端工作的频分双工FDD模式,包括:
当所述终端支持同时下行接收和上行发送时,确定所述终端工作在全双工FDD模式;
当所述终端不支持同时下行接收和上行发送时,确定所述终端工作在半双工FDD模式。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终端工作在所述半双工FDD模式时,根据预设优先级执行下行接收或者上行发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当所述终端工作在所述半双工FDD模式时,根据预设优先级执行下行接收或者上行发送,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当所述终端的上行发送与同步信号块SSB的下行接收冲突时,根据所述预设优先级执行所述SSB的接收;
当所述终端的动态调度的上行发送与半静态配置下行接收冲突时,根据所述预设优先级执行动态调度的所述上行发送;
当所述终端的动态调度的下行接收与所述半静态配置上行发送冲突时,根据所述预设优先级执行动态调度的下行接收。
10.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其中,由网络设备执行,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所述终端是否支持同时下行接收和上行发送;
根据所述终端是否支持同时下行接收和上行发送的确定结果,确定所述终端工作的频分双工FDD模式。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确定所述终端是否支持同时下行接收和上行发送,包括:
根据终端工作频段的上行发送和下行接收的隔离要求,确定所述终端是否支持同时下行接收和上行发送。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根据终端的上行发送和下行接收的隔离要求,确定所述终端是否支持同时下行接收和上行发送,包括:
根据终端在工作频带上监测的UL BWP和DL BWP,以及所述上行发送和所述下行接收的隔离要求,确定所述终端是否支持同时下行接收和上行发送。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根据终端在工作频带上监测的UL BWP和DLBWP,以及所述上行发送和所述下行接收的隔离要求,确定所述终端是否支持同时下行接收和上行发送,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确定所述终端在所述工作频带上监测的DL BWP的中心频点和UL BWP的中心频点之间的频点差,是否满足所述上行发送和所述下行接收的隔离要求;
确定所述终端在工作频带上监测的DL BWP的最低频点和UL BWP的最高频点之间的频点差,是否满足所述上行发送和所述下行接收的隔离要求;
确定所述终端在所述工作频带上监测的UL BWP的最低频点和DL BWP的最高频点之间的频点差,是否满足所述上行发送和所述下行接收的隔离要求。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确定所述终端在工作频带上监测的DL BWP的最低频点和UL BWP的最高频点之间的频点差,是否满足所述上行发送和所述下行接收的隔离要求,包括:
确定所述终端检测到的DL BWP的最低频点和UL BWP的最高频点之间的频点差,是否满足第一阈值的隔离要求。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确定所述终端在所述工作频带上监测的ULBWP的最低频点和DL BWP的最高频点之间的频点差,是否满足所述上行发送和所述下行接收的隔离要求,包括:
确定所述终端监测的UL BWP最低频点和DL BWP的最高频点之间的频点差,是否满足第二阈值的隔离要求。
16.根据权利要求10至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根据所述终端是否支持同时下行接收和上行发送的确定结果,确定所述终端工作的频分双工FDD模式,包括:
当所述终端支持同时下行接收和上行发送时,确定所述终端工作在全双工FDD模式;
当所述终端不支持同时下行接收和上行发送时,确定所述终端工作在半双工FDD模式。
17.根据权利要求10至1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终端工作在半双工FDD模式时,所述终端半静态配置的上行发送和半静态的下行接收配置在不同的时域位置;
当所述终端不期望半静态配置的上行发送和下行接收位于相同的时域位置时,所述终端半静态配置的上行发送和半静态的下行接收配置在不同的时域位置。
18.一种信息处理装置,其中,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被配置为确定所述终端是否支持同时下行接收和上行发送;
第一模式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所述终端是否支持同时下行接收和上行发送的确定结果,确定所述终端工作的频分双工FDD模式。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一确定模块,被配置为根据终端工作频段的上行发送和下行接收的隔离要求,确定所述终端是否支持同时下行接收和上行发送。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模式模块,被配置为根据终端在工作频带上监测的UL BWP和DL BWP,以及所述上行发送和所述下行接收的隔离要求,确定所述终端是否支持同时下行接收和上行发送。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模式模块,被配置为执行以下至少之一:
确定所述终端在所述工作频带上监测的DL BWP的中心频点和UL BWP的中心频点之间的频点差,是否满足所述上行发送和所述下行接收的隔离要求;
确定所述终端在工作频带上监测的DL BWP的最低频点和UL BWP的最高频点之间的频点差,是否满足所述上行发送和所述下行接收的隔离要求;
确定所述终端在所述工作频带上监测的UL BWP的最低频点和DL BWP的最高频点之间的频点差,是否满足所述上行发送和所述下行接收的隔离要求。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一确定模块,被配置为确定所述终端检测到的DL BWP的最低频点和UL BWP的最高频点之间的频点差,是否满足第一阈值的隔离要求。
23.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一确定模块,被配置为确定所述终端监测的UL BWP最低频点和DL BWP的最高频点之间的频点差,是否满足第二阈值的隔离要求。
24.根据权利要求18至23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模式模块,被配置为当所述终端支持同时下行接收和上行发送时,确定所述终端工作在全双工FDD模式;当所述终端不支持同时下行接收和上行发送时,确定所述终端工作在半双工FDD模式。
25.根据权利要求18至24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执行模块,被配置为当所述终端工作在所述半双工FDD模式时,根据预设优先级执行下行接收或者上行发送。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执行模块,被配置为执行以下至少之一:
当所述终端的上行发送与同步信号块SSB的下行接收冲突时,根据所述预设优先级执行所述SSB的接收;
当所述终端的动态调度的上行发送与半静态配置下行接收冲突时,根据所述预设优先级执行动态调度的所述上行发送;
当所述终端的动态调度的下行接收与所述半静态配置上行发送冲突时,根据所述预设优先级执行动态调度的下行接收。
27.一种信息处理装置,其中,所述装置包括:
第二确定模块,被配置为确定所述终端是否支持同时下行接收和上行发送;
第二模式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所述终端是否支持同时下行接收和上行发送的确定结果,确定所述终端工作的频分双工FDD模式。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二确定模块,被配置为根据终端工作频段的上行发送和下行接收的隔离要求,确定所述终端是否支持同时下行接收和上行发送。
29.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二确定模块,被配置为根据终端在工作频带上监测的UL BWP和DL BWP,以及所述上行发送和所述下行接收的隔离要求,确定所述终端是否支持同时下行接收和上行发送。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二确定模块,被配置为执行以下至少之一:
确定所述终端在所述工作频带上监测的DL BWP的中心频点和UL BWP的中心频点之间的频点差,是否满足所述上行发送和所述下行接收的隔离要求;
确定所述终端在工作频带上监测的DL BWP的最低频点和UL BWP的最高频点之间的频点差,是否满足所述上行发送和所述下行接收的隔离要求;
确定所述终端在所述工作频带上监测的UL BWP的最低频点和DL BWP的最高频点之间的频点差,是否满足所述上行发送和所述下行接收的隔离要求。
3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二确定模块,被配置为执行以下至少之一:
确定所述终端检测到的DL BWP的最低频点和UL BWP的最高频点之间的频点差,是否满足第一阈值的隔离要求。
32.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二确定模块,被配置为确定所述终端监测的UL BWP最低频点和DL BWP的最高频点之间的频点差,是否满足第二阈值的隔离要求。
33.根据权利要求27至32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二模式模块,被配置为当所述终端支持同时下行接收和上行发送时,确定所述终端工作在全双工FDD模式;当所述终端不支持同时下行接收和上行发送时,确定所述终端工作在半双工FDD模式。
34.根据权利要求27至33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装置还包括:配置模块,
所述配置模块,被配置为当所述终端工作在半双工FDD模式时,所述终端半静态配置的上行发送和半静态的下行接收配置在不同的时域位置;当所述终端不期望半静态配置的上行发送和下行接收位于相同的时域位置时,所述终端半静态配置的上行发送和半静态的下行接收配置在不同的时域位置。
35.一种通信设备,包括处理器、收发器、存储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能够有所述处理器运行的可执行程序,其中,所述处理器运行所述可执行程序时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9或10至17任一项提供的方法。
36.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可执行程序;所述可执行程序被处理器执行后,能够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9或10至17任一项提供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PCT/CN2022/073057 WO2023137676A1 (zh) | 2022-01-20 | 2022-01-20 | 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616900A true CN114616900A (zh) | 2022-06-10 |
Family
ID=818704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80000219.4A Pending CN114616900A (zh) | 2022-01-20 | 2022-01-20 | 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4616900A (zh) |
WO (1) | WO2023137676A1 (zh) |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10341081B2 (en) * | 2016-07-22 | 2019-07-02 | Apple Inc. | User equipment that autonomously selects between full and half duplex operations |
CN111867107A (zh) * | 2019-04-29 | 2020-10-30 |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 双工模式切换的方法、终端及基站 |
US11463869B2 (en) * | 2019-12-06 | 2022-10-04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Dual-mode half duplex time division duplex and full duplex 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 capable user equipment |
CN113518443A (zh) * | 2020-04-10 | 2021-10-19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控制信息传输方法 |
EP4280742A4 (en) * | 2021-01-18 | 2024-03-27 |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 BANDWIDTH PART DETERMINATION METHOD, BANDWIDTH PART DETERMINATION APPARATUS, AND STORAGE MEDIUM |
-
2022
- 2022-01-20 WO PCT/CN2022/073057 patent/WO2023137676A1/zh unknown
- 2022-01-20 CN CN202280000219.4A patent/CN114616900A/zh active Pendi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23137676A1 (zh) | 2023-07-2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20220417954A1 (en) | Data process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 | |
CN113170475A (zh) | 一种带宽部分配置方法、带宽部分配置装置及存储介质 | |
CN112840713B (zh) | 无线通信方法及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 |
CN110495203B (zh) | 共存干扰上报方法及装置、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 |
CN110495196B (zh) | 能力参数处理方法及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 |
US20230292364A1 (en) | Bandwidth resource multiplex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 |
CN112690033B (zh) | 确定资源复用方法及装置、信息解调方法及装置、介质 | |
CN114846886A (zh) | 确定传输方向的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11373826A (zh) | 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基站、终端及存储介质 | |
CN111357320B (zh) | 通信处理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 |
CN113228794A (zh) | 上行传输时域资源的确定方法及装置、ue、网络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11316741A (zh) | 传输调度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13170292B (zh) | 侧行链路的配置方法及装置、通信设备和存储介质 | |
US20240064787A1 (en) | Method for information processing,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 storage medium | |
CN114586450A (zh) | 切换bwp的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14788380A (zh) | 下行传输配置、接收方法及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14846885A (zh) | 确定传输方向的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14902730A (zh) | 信息传输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和存储介质 | |
CN111357306A (zh) | 通信处理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 |
CN114616900A (zh) | 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13498617A (zh) |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14270985A (zh) | 波束切换方法及装置、网络设备、终端及存储介质 | |
CN111937482A (zh) | 直连通信控制方法、装置及用户设备 | |
CN111316690A (zh) | 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基站、用户设备及存储介质 | |
WO2021159247A1 (zh) | 信道测量方法、装置及通信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