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606273A - 1,3-丙二醇发酵方法 - Google Patents

1,3-丙二醇发酵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606273A
CN114606273A CN202111586199.7A CN202111586199A CN114606273A CN 114606273 A CN114606273 A CN 114606273A CN 202111586199 A CN202111586199 A CN 202111586199A CN 114606273 A CN114606273 A CN 11460627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ermentation
propanediol
glycerol
seeds
se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58619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606273B (zh
Inventor
程可可
翁万良
刘煜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2111586199.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606273B/zh
Publication of CN1146062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60627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60627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60627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PFERMENTATION OR ENZYME-USING PROCESSES TO SYNTHESISE A DESIRED CHEMICAL COMPOUND OR COMPOSITION OR TO SEPARATE OPTICAL ISOMERS FROM A RACEMIC MIXTURE
    • C12P7/00Preparation of oxygen-containing organic compounds
    • C12P7/02Preparation of oxygen-containing organic compounds containing a hydroxy group
    • C12P7/04Preparation of oxygen-containing organic compounds containing a hydroxy group acyclic
    • C12P7/18Preparation of oxygen-containing organic compounds containing a hydroxy group acyclic polyhydric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NMICROORGANISMS OR ENZYMES;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PAGATING, PRESERVING, OR MAINTAINING MICROORGANISMS;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CULTURE MEDIA
    • C12N1/00Microorganisms, e.g. protozoa;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cesses of propagating, maintaining or preserving microorganisms or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cesses of preparing or isolating a composition containing a microorganism; Culture media therefor
    • C12N1/20Bacteria; Culture media therefor

Abstract

本公开的实施例公开了1,3‑丙二醇发酵方法。该方法的一具体实施方式包括:在35摄氏度、摇床转速140转/分的条件下将菌种在种子培养基中培养14至16小时,以得到一级种子;将上述一级种子接入配制上述种子培养基的发酵罐中,以及在温度为35摄氏度、搅拌转速为60至150转/分、通气量为0.2至0.5立方米/(立方米*分钟)的条件下,培养上述一级种子5至10小时,以得到二级种子;将上述一级种子或上述二级种子以体积比1%至4%的接种量接入发酵培养基中;在温度为35摄氏度、酸碱度为6.5至6.8的条件下对接入上述一级种子或上述二级种子的发酵培养基进行发酵培养,以生成1,3‑丙二醇。该实施方式在发酵过程中能有效控制3‑羟基丙醛的浓度,提高1,3‑丙二醇的转化率。

Description

1,3-丙二醇发酵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有机合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1,3-丙二醇发酵方法。
背景技术
1,3-丙二醇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可作为有机溶剂应用于油墨、印染、涂料、润滑剂、抗冻剂等行业。其中,1,3-丙二醇最主要的用途是作为聚酯和聚氨酯合成的单体。如,1,3-丙二醇与对苯二甲酸聚合生成的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酯,显示了比以1,2-丙二醇、丁二醇、乙二醇为单体合成的聚合物更优良的性能。目前全球每年消费数千万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而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酯的化学稳定性、生物可降解性等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相当,但耐污染性、韧性和回弹性及抗紫外性能等更优越。此外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酯纤维还具有耐磨、吸水性低、低静电等优点,可在地毯领域与尼龙竞争。它还可用于具有优良性能的无纺布、工程塑料、服装、家庭装饰、垫衬料、织物等方面。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酯被认为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的升级产品。
3-羟基丙醛是1,3-丙二醇发酵过程的一种重要的中间产物,其来源于甘油的酶促脱水,随后在1,3-丙二醇氧化还原酶催化下还原为1,3-丙二醇。其中,3-羟基丙醛是1,3-丙二醇合成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具有很强细胞毒性的中间代谢物,其毒性据推测主要有两方面:第一,3-羟基丙醛在水溶液中会聚合成二聚体,其三维立体结构与D-核糖相似,会干扰核糖核苷酸还原酶的活性,进而抑制细菌的DNA(DeoxyriboNucleic Acid,脱氧核糖核酸)合成。第二,3-羟基丙醛的醇醛基团有很强的反应活性,能与核糖核苷酸还原酶或硫氧还蛋白上的不稳定巯基反应从而使相应的蛋白失活。有研究表明,在利用Enterobacteragglomerans代谢甘油合成1,3-丙二醇过程中,发现在高浓度甘油发酵时,菌体大约在消耗了430毫摩尔/升(mmol/L)甘油后出现生长停顿以及1,3-丙二醇合成终止的现象,造成此现象原因是发酵液中3-羟基丙醛的积累。此外还有研究表明,3-羟基丙醛的积累在发酵的第二阶段达到高峰,同时伴随菌体生长下降,二氧化碳释放降低等生理现象。
研究表明,在起始甘油浓度为50克/升(g/L)的批式发酵过程中,发现在发酵进入对数生长期后出现菌体不再生长、甘油不再消耗、1,3-丙二醇不再合成的现象。研究表明造成此现象原因是发酵液中3-羟基丙醛的积累对菌体的毒害作用。其认为甘油的流加应该控制在甘油浓度已经降低到7g/L后开启,过早开启会导致3-羟基丙醛在发酵液中积累从而抑止发酵的进行。开启流加后,甘油的流加速率同样要受到控制,甘油浓度应该控制在7至8g/L,如果此时流加甘油的速率过快,仍会因3-羟基丙醛浓度过高而引起发酵中止。
3-羟基丙醛在发酵液中的积累浓度与甘油浓度密切相关,这是由于甘油脱水酶的活性远高于1,3-丙二醇氧化还原酶的活性,从而导致3-羟基丙醛的产生速率高于转化速率,使得在甘油冲击的情况下,3-羟基丙醛在发酵液中积累。研究人员曾构建过表达氧化还原酶的基因工程菌,虽然发酵过程的3-羟基丙醛浓度有所降低,但生产强度明显下降。
通过提高发酵过程的转速且控制甘油浓度(15至20g/L)的方式来调控3-羟基丙醛浓度,虽然1,3-丙二醇发酵的安全性大大提高,但高转速会牺牲1,3-丙二醇的转化率,且发酵过程的能耗明显增加,甘油控制的范围仍然很窄。
以上研究说明若在工业化生产中出现这种发酵异常终止的情况,将对企业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虽然可以通过调节发酵过程中的甘油浓度来控制3-羟基丙醛的积累,但可以看出,该方式要求过程中甘油浓度处于一个极低的水平,不仅需要对初始发酵的甘油浓度进行控制,且在进行甘油加料时需要将甘油浓度控制在一个很窄的范围,这就给发酵过程中的控制提了很高的要求。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
在发酵过程中,中间产物3-羟基丙醛浓度过高会对菌体产生毒害作用导致发酵异常终止,降低1,3-丙二醇的转化率,而现有技术难以控制3-羟基丙醛的浓度。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提出了一种1,3-丙二醇发酵方法,来解决以上背景技术部分提到的技术问题。具体方法包括:在35摄氏度(℃)、摇床转速140转/分(rpm)的条件下将菌种在种子培养基中培养14至16小时(h),以得到一级种子;将上述一级种子接入配制上述种子培养基的发酵罐中,以及在温度为35℃、搅拌转速为60至150rpm、通气量为0.2至0.5立方米/(立方米*分钟)的条件下,培养上述一级种子5至10h,以得到二级种子;将上述一级种子或上述二级种子以体积比(v/v)1%至4%的接种量接入发酵培养基中;在温度为35℃、酸碱度(pH)为6.5至6.8的条件下对接入上述一级种子或上述二级种子的发酵培养基进行发酵培养,以生成1,3-丙二醇。
本公开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通过控制发酵过程中特定时间段的酸碱度或葡萄糖的浓度来控制3-羟基丙醛的浓度,使3-羟基丙醛的浓度维持在合理的水平,从而提高1,3-丙二醇的转化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1,3-丙二醇发酵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这里专用的词“实施例”,作为“示例性”所说明的任何实施例不必解释为优于或好于其它实施例。本申请实施例中性能指标测试,除非特别说明,采用本领域常规试验方法。应理解,本申请中所述的术语仅仅是为描述特别的实施方式,并非用于限制本申请公开的内容。
除非另有说明,否则本文使用的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作为本申请中其它未特别注明的试验方法和技术手段均指本领域内普通技术人员通常采用的实验方法和技术手段。
本公开所用的术语“基本”和“大约”用于描述小的波动。例如,它们可以是指小于或等于±5%,如小于或等于±2%,如小于或等于±1%,如小于或等于±0.5%,如小于或等于±0.2%,如小于或等于±0.1%,如小于或等于±0.05%。浓度、量和其它数值数据在本文中可以以范围格式表示或呈现。这样的范围格式仅为方便和简要起见使用,因此应灵活解释为不仅包括作为该范围的界限明确列举的数值,还包括该范围内包含的所有独立的数值或子范围。例如,“1~5%”的数值范围应被解释为不仅包括1%至5%的明确列举的值,还包括在所示范围内的独立值和子范围。因此,在这一数值范围中包括独立值,如2%、3.5%和4%,和子范围,如1%~3%、2%~4%和3%~5%等。这一原理同样适用于仅列举一个数值的范围。此外,无论该范围的宽度或所述特征如何,这样的解释都适用。
在本公开,包括权利要求书中,所有连接词,如“包含”、“包括”、“带有”、“具有”、“含有”、“涉及”、“容纳”等被理解为是开放性的,即是指“包括但不限于”。只有连接词“由……构成”和“由……组成”是封闭连接词。
为了更好的说明本申请内容,在下文的具体实施例中给出了众多的具体细节。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没有某些具体细节,本申请同样可以实施。在实施例中,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一些方法、手段、仪器、设备等未作详细描述,以便凸显本申请的主旨。在不冲突的前提下,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技术特征可以任意组合,得到的技术方案属于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内容。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详细的描述。
图1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1,3-丙二醇发酵的流程图100,其中,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在35摄氏度、摇床转速140转/分的条件下将菌种在种子培养基中培养14至16小时,以得到一级种子。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35摄氏度、摇床转速140转/分的条件下将菌种在种子培养基中培养14至16小时,以得到一级种子。可选地,上述菌种可以是克雷伯氏杆菌CGMCC 1.6366或成团泛菌CICC20545,其中,所述克雷伯氏杆菌CGMCC 1.6366为编号为CGMCC(ChinaGeneral Microbiological Culture Collection Center,中国普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1.6366的肺炎克雷伯氏菌,所述成团泛菌CICC 20545为编号为CICC(China Centerof Industrial Culture Collection,中国工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20545的成团泛菌。
可选地,上述种子培养基的成分可以包括:甘油25克/升、(NH4)3PO4 3克/升、酵母浸粉1克/升、MgSO4·7H2O 0.2克/升、微量元素1毫升/升和FeSO4溶液2毫升/升,其中,上述微量元素包括:ZnCl270毫克/升、MnCl2·4H2O 0.1克/升、H3BO3 60毫克/升、CoCl2·2H2O0.2克/升、CuCl2·2H2O 20毫克/升、NiCl2·6H2O 25毫克/升、Na2MoO4·2H2O35毫克/升和HCl 0.9毫克/升,上述FeSO4溶液包括:FeSO4·7H2O 5克/升和HCl 4毫升/升。
步骤102,将一级种子接入配制种子培养基的发酵罐中,以及在温度为35摄氏度、搅拌转速为60至150转/分、通气量为0.2至0.5立方米/(立方米*分钟)的条件下,培养一级种子5至10小时,以得到二级种子。
在一些实施例中,将一级种子接入配制种子培养基的发酵罐中,以及在温度为35摄氏度、搅拌转速为60至150转/分、通气量为0.2至0.5立方米/(立方米*分钟)的条件下,培养一级种子5至10小时,以得到二级种子。其中,上述通气量的单位可以是vvm,由通气速率(立方米/分钟)/发酵液体积(立方米)得到。
步骤103,将一级种子或二级种子以体积比1%至4%的接种量接入发酵培养基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将一级种子或二级种子以体积比1%至4%的接种量接入发酵培养基中。其中,上述体积比(v/v)可以是一级种子或二级种子接种的体积与上述发酵培养基中总体积之比。
可选地,上述发酵培养基的成分可以包括:甘油30至80克/升、(NH4)3PO4 3克/升、酵母浸粉1克/升、MgSO4·7H2O 0.2克/升、微量元素1毫升/升和FeSO4溶液2毫升/升,其中,上述微量元素包括:ZnCl270毫克/升、MnCl2·4H2O 0.1克/升、H3BO3 60毫克/升、CoCl2·2H2O 0.2克/升、CuCl2·2H2O 20毫克/升、NiCl2·6H2O 25毫克/升、Na2MoO4·2H2O35毫克/升和HCl 0.9毫克/升,上述FeSO4溶液包括:FeSO4·7H2O 5克/升和HCl 4毫升/升。
步骤104,在温度为35摄氏度、酸碱度为6.5至6.8的条件下对接入一级种子或二级种子的发酵培养基进行发酵培养,以生成1,3-丙二醇。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温度为35摄氏度、酸碱度为6.5至6.8的条件下对接入一级种子或二级种子的发酵培养基进行发酵培养,以生成1,3-丙二醇。
在一些实施例的一些可选地实现方式中,在温度为35摄氏度、酸碱度为6.5至6.8的条件下对接入一级种子或二级种子的发酵培养基进行发酵培养,以生成1,3-丙二醇,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响应于发酵培养时间达到5至7小时,将酸碱度控制为7.5。
第二步,响应于上述发酵培养时间达到14小时,不再控制酸碱度,以使上述酸碱度回落。
第三步,响应于上述酸碱度回落至6.5至6.8之间,控制酸碱度不变直至甘油浓度达到目标浓度,结束发酵过程,以生成上述1,3-丙二醇。
作为示例,上述目标浓度可以是5g/L。
可选地,在上述响应于上述酸碱度回落至上述6.5至6.8之间,控制酸碱度不变直至甘油浓度达到目标浓度,结束发酵过程,以生成上述1,3-丙二醇之前,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响应于上述发酵培养基中的甘油浓度低于10克/升,补加甘油,以使上述甘油浓度在10至50克/升之间。
第二步,响应于上述发酵培养时间达到48小时,停止补加甘油。
可选地,上述在温度为35摄氏度、酸碱度为6.5至6.8的条件下对接入一级种子或二级种子的发酵培养基进行发酵培养,以生成1,3-丙二醇,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响应于上述发酵培养时间达到5至7小时,一次性加入10克/升葡萄糖。
可选地,上述在温度为35摄氏度、酸碱度为6.5至6.8的条件下对接入一级种子或二级种子的发酵培养基进行发酵培养,以生成1,3-丙二醇,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响应于上述发酵培养时间在5至14小时之间,均匀加入15克/升葡萄糖。
可选地,上述在温度为35摄氏度、酸碱度为6.5至6.8的条件下对接入一级种子或二级种子的发酵培养基进行发酵培养,以生成1,3-丙二醇,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响应于上述发酵培养基中的甘油浓度达到5克/升,发酵结束,以生成上述1,3-丙二醇。
可选地,上述在温度为35摄氏度、酸碱度为6.5至6.8的条件下对接入一级种子或二级种子的发酵培养基进行发酵培养,以生成1,3-丙二醇,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响应于上述发酵培养基中的甘油浓度低于10克/升,补加甘油,使上述甘油浓度在10至50克/升之间。
第二步,响应于上述发酵培养的时间达到48小时,停止补加甘油。
第三步,响应于上述发酵培养基中的甘油浓度低于10克/升,发酵结束,以生成上述1,3-丙二醇。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技术细节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实施例1公开的1,3-丙二醇发酵的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克雷伯氏杆菌CGMCC 1.6366接入配制的种子培养基中,在培养温度35℃、摇床转速140rpm条件下培养14h得到一级种子。
第二步,将上述一级种子以1%(v/v)的接种量接入含80g/L甘油的发酵培养基中进行发酵培养生产1,3-丙二醇。
其中,发酵培养的温度为35℃,pH为6.5。首先,在发酵进行至7h时,控制发酵过程pH为7.5。然后,在发酵进行14h后,不再控制pH,待发酵液pH回落至初始控制的6.5时再控制pH为6.5至发酵结束。整个发酵过程中3-羟基丙醛积累最高不超过10毫摩尔(mmol),甘油消耗完全,1,3-丙二醇最终产量32.1g/L,甘油到1,3-丙二醇质量转化率为40.12%。
实施例2
实施例2公开的1,3-丙二醇发酵的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克雷伯氏杆菌CGMCC 1.6366接入配制的种子培养基中,在培养温度35℃、摇床转速140rpm条件下培养14h得到一级种子。
第二步,将上述一级种子以4%(v/v)的接种量接入含50g/L甘油的发酵培养基中进行发酵培养生产1,3-丙二醇。
其中,发酵培养的温度为35℃、pH为6.5。首先,在发酵进行至5h时,控制发酵过程pH为7.5。然后,在发酵进行14h后,不再控制pH,待发酵液pH回落至初始控制的6.5时再控制pH为6.5至发酵结束。整个发酵过程中3-羟基丙醛积累最高不超过8mmol,甘油消耗完全,1,3-丙二醇最终产量21.1g/L,甘油到1,3-丙二醇质量转化率42.2%。
实施例3
实施例3公开的1,3-丙二醇发酵的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成团泛菌CICC 20545接入配制的种子培养基中,在培养温度35℃、摇床转速140rpm条件下培养16h得到一级种子。
第二步,将上述一级种子以4%(v/v)的接种量接入含80g/L甘油的发酵培养基中进行发酵培养生产1,3-丙二醇。
其中,发酵培养的温度为35℃,pH为6.8。首先,在发酵进行至7h时,控制发酵过程pH为7.5。然后,在发酵进行14h后,不再控制pH,待发酵液pH回落至初始控制的6.8时再控制pH为6.8至发酵结束。整个发酵过程中3-羟基丙醛积累最高不超过8mmol,甘油消耗完全,1,3-丙二醇最终产量27.1g/L,甘油到1,3-丙二醇质量转化率33.9%。
实施例4
实施例4公开的1,3-丙二醇发酵的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克雷伯氏杆菌CGMCC 1.6366接入配制的种子培养基中,在培养温度35℃、摇床转速140rpm条件下培养14h得到一级种子。
第二步,将上述一级种子以1%(v/v)的接种量接入含80g/L甘油的发酵培养基中进行发酵培养生产1,3-丙二醇。
其中,发酵培养的温度为35℃,pH为6.5。首先,当发酵进行到7h时,一次性加入10g/L葡萄糖。然后,当甘油浓度降到10g/L时,补加甘油,控制发酵液中甘油浓度在10-50g/L之间。最后,在发酵进行48h后停止补加甘油,至甘油浓度低于10g/L时发酵结束。整个发酵进行60h,发酵过程中3-羟基丙醛积累最高不超过10mmol,甘油消耗98.4%,1,3-丙二醇最终产量87.1g/L,甘油到1,3-丙二醇质量转化率45.8%。
实施例5
实施例5公开的1,3-丙二醇发酵的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克雷伯氏杆菌CGMCC 1.6366接入配制的种子培养基中,在培养温度35℃、摇床转速140rpm条件下培养14h得到一级种子。
第二步,将一级种子接入配制种子培养基的发酵罐中,在35℃、搅拌转速150rpm、通气量0.2vvm的条件下,培养5h得到二级种子。
第三步,将上述二级种子以4%(v/v)的接种量接入含80g/L甘油的发酵培养基中进行发酵培养生产1,3-丙二醇。
其中,发酵培养的温度为35℃,pH为6.5。首先,在5-14h之间均匀加入15g/L葡萄糖。然后,发酵过程中当甘油浓度降到10g/L时,补加甘油,控制发酵液中甘油浓度在10-50g/L之间。最后,当发酵进行48h后停止补加甘油,至甘油浓度低于10g/L时发酵结束。整个发酵进行60h,发酵过程中3-羟基丙醛积累最高不超过10mmol,甘油消耗98.1%,1,3-丙二醇最终产量93.1g/L,甘油到1,3-丙二醇质量转化率46.5%。
实施例6
实施例6公开的1,3-丙二醇发酵的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克雷伯氏杆菌CGMCC 1.6366接入配制的种子培养基中,在培养温度35℃、摇床转速140rpm条件下培养14h得到一级种子。
第二步,将一级种子接入配制种子培养基的发酵罐中,在35℃、搅拌转速150rpm、通气量0.2vvm的条件下,培养5h得到二级种子。
第三步,将上述二级种子以4%(v/v)的接种量接入含30g/L甘油的发酵培养基中进行发酵培养生产1,3-丙二醇。
其中,发酵培养的温度为35℃,pH为6.5。首先,在5-14h之间均匀加入15g/L葡萄糖。然后,发酵过程中当甘油浓度降到10g/L时,补加甘油,控制发酵液中甘油浓度在10-50g/L之间。最后,当发酵进行48h后停止补加甘油,至甘油浓度低于10g/L时发酵结束。整个发酵进行60h,发酵过程中3-羟基丙醛积累最高不超过10mmol,甘油消耗98.3%,1,3-丙二醇最终产量97.1g/L,甘油到1,3-丙二醇质量转化率46.7%。
实施例7
实施例7公开的1,3-丙二醇发酵的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克雷伯氏杆菌CGMCC 1.6366接入配制的种子培养基中,在培养温度35℃、摇床转速140rpm条件下培养14h得到一级种子。
第二步,将一级种子接入配制种子培养基的发酵罐中,在35℃、搅拌转速60rpm、通气量0.5vvm的条件下,培养7h得到二级种子。
第三步,将上述二级种子以1%(v/v)的接种量接入含30g/L甘油的发酵培养基中进行发酵培养生产1,3-丙二醇。
其中,发酵培养的温度为35℃,pH为6.5。首先,当发酵进行到5h时,一次性加入10g/L葡萄糖。然后,当发酵过程中当甘油浓度降到10g/L时,补加甘油,控制发酵液中甘油浓度在10-50g/L之间。最后,当发酵进行48h后停止补加甘油,至甘油浓度低于10g/L时发酵结束。整个发酵进行60h,发酵过程中3-羟基丙醛积累最高不超过10mmol,甘油消耗97.7%,1,3-丙二醇最终产量90.1g/L,甘油到1,3-丙二醇质量转化率45.1%。
实施例8
实施例8公开的1,3-丙二醇发酵的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克雷伯氏杆菌CGMCC 1.6366接入配制的种子培养基中,在培养温度35℃、摇床转速140rpm条件下培养14h得到一级种子。
第二步,将一级种子接入配制种子培养基的发酵罐中,在35℃、搅拌转速60rpm、通气量0.5vvm的条件下,培养7h得到二级种子。
第三步,将上述二级种子以4%(v/v)的接种量接入含50g/L甘油的发酵培养基中进行发酵培养生产1,3-丙二醇。
其中,发酵培养的温度为35℃,pH为6.5。首先,在5-14h之间均匀加入15g/L葡萄糖。然后,发酵过程中当甘油浓度降到10g/L时,补加甘油,控制发酵液中甘油浓度在10-50g/L之间。最后,当发酵进行48h后停止补加甘油,至甘油浓度低于10g/L时发酵结束。整个发酵进行60h,发酵过程中3-羟基丙醛积累最高不超过10mmol,甘油消耗97.7%,1,3-丙二醇最终产量90.1g/L,甘油到1,3-丙二醇质量转化率45.1%。
实施例9
实施例9公开的1,3-丙二醇发酵的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克雷伯氏杆菌CGMCC 1.6366接入配制的种子培养基中,在培养温度35℃、摇床转速140rpm条件下培养14h得到一级种子。
第二步,将一级种子接入配制种子培养基的发酵罐中,在35℃、搅拌转速60rpm、通气量0.5vvm的条件下,培养7h得到二级种子。
第三步,将上述二级种子以4%(v/v)的接种量接入含80g/L甘油的发酵培养基中进行发酵培养生产1,3-丙二醇。
其中,发酵培养的温度为35℃,pH为6.5。首先,在发酵进行至7h时,控制发酵过程pH为7.5,14h后,不再控制pH,待发酵液pH回落至初始控制的6.5时再控制pH为6.5至发酵结束。其次,发酵过程中当甘油浓度降到10g/L时,补加甘油,控制发酵液中甘油浓度在10-50g/L之间。最后,发酵进行48h后停止补加甘油,至甘油浓度低于10g/L时发酵结束。整个发酵进行60h,发酵过程中3-羟基丙醛积累最高不超过10mmol,甘油消耗95.7%,1,3-丙二醇最终产量81.1g/L,甘油到1,3-丙二醇质量转化率43.1%。
实施例10
实施例10公开的1,3-丙二醇发酵的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成团泛菌CICC 20545接入配制的种子培养基中,在培养温度35℃、摇床转速140rpm条件下培养16h得到一级种子。
第二步,将上述一级种子以4%(v/v)的接种量接入含80g/L甘油的发酵培养基中进行发酵培养生产1,3-丙二醇。
其中,发酵培养的温度为35℃,pH为6.8。首先,在发酵进行至7h时,控制发酵过程pH为7.5,14h后,不再控制pH,待发酵液pH回落至初始控制的6.8时再控制pH为6.8至发酵结束。其次,当发酵过程中当甘油浓度降到10g/L时,补加甘油,控制发酵液中甘油浓度在10-50g/L之间。最后在发酵进行48h后停止补加甘油,至甘油浓度低于10g/L时发酵结束。整个发酵进行60h,发酵过程中3-羟基丙醛积累最高不超过8mmol,甘油消耗98.7%,1,3-丙二醇最终产量71.1g/L,甘油到1,3-丙二醇质量转化率38.1%。
实施例11
实施例11公开的1,3-丙二醇发酵的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成团泛菌CICC 20545接入配制的种子培养基中,在培养温度35℃、摇床转速140rpm条件下培养16h得到一级种子。
第二步,将上述一级种子以4%(v/v)的接种量接入含50g/L甘油的发酵培养基中进行发酵培养生产1,3-丙二醇。
其中,发酵培养的温度为35℃,pH为6.5。首先,在5-14h之间均匀加入15g/L葡萄糖。其次,发酵过程中当甘油浓度降到10g/L时,补加甘油,控制发酵液中甘油浓度在10-50g/L之间。最后,在发酵进行48h后停止补加甘油,至甘油浓度低于10g/L时发酵结束。整个发酵进行60h,发酵过程中3-羟基丙醛积累最高不超过8mmol,甘油消耗97.1%,1,3-丙二醇最终产量73.1g/L,甘油到1,3-丙二醇质量转化率40.1%。
实施例12
实施例12公开的1,3-丙二醇发酵的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成团泛菌CICC 20545接入配制的种子培养基中,在培养温度35℃、摇床转速140rpm条件下培养16h得到一级种子。
第二步,将上述一级种子以4%(v/v)的接种量接入含80g/L甘油的发酵培养基中进行发酵培养生产1,3-丙二醇。
其中,发酵培养的温度为35℃,pH为6.8。首先,当发酵进行到5h时,一次性加入10g/L葡萄糖。其次,发酵过程中当甘油浓度降到10g/L时,补加甘油,控制发酵液中甘油浓度在10-50g/L之间。最后,在发酵进行48h后停止补加甘油,至甘油浓度低于10g/L时发酵结束。整个发酵进行60h,发酵过程中3-羟基丙醛积累最高不超过8mmol,甘油消耗96.5%,1,3-丙二醇最终产量70.1g/L,甘油到1,3-丙二醇质量转化率39.7%。
以上描述仅为本公开的一些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公开的实施例中所涉及的发明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上述发明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公开的实施例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Claims (10)

1.一种1,3-丙二醇发酵方法,包括:
在35摄氏度、摇床转速140转/分的条件下将菌种在种子培养基中培养14至16小时,以得到一级种子;
将所述一级种子接入配制所述种子培养基的发酵罐中,以及在温度为35摄氏度、搅拌转速为60至150转/分、通气量为0.2至0.5立方米/(立方米*分钟)的条件下,培养所述一级种子5至10小时,以得到二级种子;
将所述一级种子或所述二级种子以体积比1%至4%的接种量接入发酵培养基中;
在温度为35摄氏度、酸碱度为6.5至6.8的条件下对接入所述一级种子或所述二级种子的发酵培养基进行发酵培养,以生成1,3-丙二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菌种为克雷伯氏杆菌或成团泛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在温度为35摄氏度、酸碱度为6.5至6.8的条件下对接入所述一级种子或所述二级种子的发酵培养基进行发酵培养,以生成1,3-丙二醇,包括:
响应于发酵培养时间达到5至7小时,将酸碱度控制为7.5;
响应于所述发酵培养时间达到14小时,不再控制酸碱度,以使所述酸碱度回落;
响应于所述酸碱度回落至6.5至6.8之间,控制酸碱度不变直至甘油浓度达到目标浓度,结束发酵过程,以生成所述1,3-丙二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响应于所述酸碱度回落至6.5至6.8之间,控制酸碱度不变直至甘油浓度达到目标浓度,结束发酵过程,以生成所述1,3-丙二醇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所述发酵培养基中的甘油浓度低于10克/升,补加甘油,以使所述甘油浓度在10至50克/升之间;
响应于所述发酵培养的时间达到48小时,停止补加甘油。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在温度为35摄氏度、酸碱度为6.5至6.8的条件下对接入所述一级种子或所述二级种子的发酵培养基进行发酵培养,以生成1,3-丙二醇,包括:
响应于所述发酵培养时间达到5至7小时,一次性加入10克/升葡萄糖。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在温度为35摄氏度、酸碱度为6.5至6.8的条件下对接入所述一级种子或所述二级种子的发酵培养基进行发酵培养,以生成1,3-丙二醇,包括:
响应于所述发酵培养时间在5至14小时之间,均匀加入15克/升葡萄糖。
7.根据权利要求5和6之一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在温度为35摄氏度、酸碱度为6.5至6.8的条件下对接入所述一级种子或所述二级种子的发酵培养基进行发酵培养,以生成1,3-丙二醇,还包括:
响应于所述发酵培养基中的甘油浓度达到5克/升,发酵结束,以生成所述1,3-丙二醇。
8.根据权利要求5和6之一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在温度为35摄氏度、酸碱度为6.5至6.8的条件下对接入所述一级种子或所述二级种子的发酵培养基进行发酵培养,以生成1,3-丙二醇,还包括:
响应于所述发酵培养基中的甘油浓度低于10克/升,补加甘油,使所述甘油浓度在10至50克/升之间;
响应于所述发酵培养的时间达到48小时,停止补加甘油;
响应于所述发酵培养基中的甘油浓度低于10克/升,发酵结束,以生成所述1,3-丙二醇。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种子培养基的成分包括:甘油25克/升、(NH4)3PO4 3克/升、酵母浸粉1克/升、MgSO4·7H2O 0.2克/升、微量元素1毫升/升和FeSO4溶液2毫升/升,其中,所述微量元素包括:ZnCl2 70毫克/升、MnCl2·4H2O 0.1克/升、H3BO3 60毫克/升、CoCl2·2H2O 0.2克/升、CuCl2·2H2O 20毫克/升、NiCl2·6H2O 25毫克/升、Na2MoO4·2H2O 35毫克/升和HCl 0.9毫克/升,所述FeSO4溶液包括:FeSO4·7H2O 5克/升和HCl 4毫升/升。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发酵培养基的成分包括:甘油30至80克/升、(NH4)3PO4 3克/升、酵母浸粉1.5克/升、MgSO4·7H2O 0.2克/升、微量元素1毫升/升和FeSO4溶液2毫升/升,其中,所述微量元素包括:ZnCl2 70毫克/升、MnCl2·4H2O 0.1克/升、H3BO360毫克/升、CoCl2·2H2O 0.2克/升、CuCl2·2H2O 20毫克/升、NiCl2·6H2O 25毫克/升、Na2MoO4·2H2O 35毫克/升和HCl 0.9毫克/升,所述FeSO4溶液包括:FeSO4·7H2O 5克/升和HCl 4毫升/升。
CN202111586199.7A 2021-12-22 2021-12-22 1,3-丙二醇发酵方法 Active CN11460627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86199.7A CN114606273B (zh) 2021-12-22 2021-12-22 1,3-丙二醇发酵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86199.7A CN114606273B (zh) 2021-12-22 2021-12-22 1,3-丙二醇发酵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606273A true CN114606273A (zh) 2022-06-10
CN114606273B CN114606273B (zh) 2023-12-22

Family

ID=818577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586199.7A Active CN114606273B (zh) 2021-12-22 2021-12-22 1,3-丙二醇发酵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606273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734764A1 (de) * 1987-10-14 1989-05-03 Huels Chemische Werke Ag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propandiol-(1,3)
CN1831116A (zh) * 2006-04-03 2006-09-13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一株成团泛菌及其发酵培养方法与应用
CN101457211A (zh) * 2008-08-04 2009-06-17 山东大学 一株肺炎克雷伯氏菌及其在制备2,3-丁二醇中的应用
CN101603057A (zh) * 2009-07-20 2009-12-16 北京理工大学 一种生物法合成1,3-丙二醇的方法
CN102071225A (zh) * 2010-11-23 2011-05-25 安徽立兴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细胞酶活性发酵生产1,3丙二醇的方法
KR20140085917A (ko) * 2012-12-28 2014-07-0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포도당 및 글리세롤을 이용한 3-히드록시프로피온산의 생산방법
CN106701844A (zh) * 2015-11-16 2017-05-24 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 克雷伯氏肺炎杆菌生产木糖酸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734764A1 (de) * 1987-10-14 1989-05-03 Huels Chemische Werke Ag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propandiol-(1,3)
CN1831116A (zh) * 2006-04-03 2006-09-13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一株成团泛菌及其发酵培养方法与应用
CN101457211A (zh) * 2008-08-04 2009-06-17 山东大学 一株肺炎克雷伯氏菌及其在制备2,3-丁二醇中的应用
CN101603057A (zh) * 2009-07-20 2009-12-16 北京理工大学 一种生物法合成1,3-丙二醇的方法
CN102071225A (zh) * 2010-11-23 2011-05-25 安徽立兴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细胞酶活性发酵生产1,3丙二醇的方法
KR20140085917A (ko) * 2012-12-28 2014-07-0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포도당 및 글리세롤을 이용한 3-히드록시프로피온산의 생산방법
CN106701844A (zh) * 2015-11-16 2017-05-24 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 克雷伯氏肺炎杆菌生产木糖酸的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F. BARBIRATO • C等: "Glycerol fermentation by a new 1,3-propanediol-producing microorganism:Enterobacter agglomerans", 《APPL MICROBIOL BIOTECHNOL》, vol. 46, pages 786 - 793 *
徐卫涛等: "pH值对克雷伯氏肺炎杆菌发酵甘油产1,3-丙二醇的影响与控制", 《化学与生物工程》, vol. 28, no. 8, pages 81 - 83 *
程可可等: "1,3一丙二醇分批发酵动力学模型", 《过程工程学报》, vol. 5, no. 4, pages 425 - 429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606273B (zh) 2023-12-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968319B2 (en) Method for producing 1,3-propanediol and 2,3-butanediol from raw starch material
Deckwer Microbial conversion of glycerol to 1, 3-propanediol
Svetlitchnyi et al. Single-step ethanol production from lignocellulose using novel extremely thermophilic bacteria
Haas et al. Production of PHB from chicory roots–comparison of three Cupriavidus necator strains
CN102212501B (zh) 一种重组大肠杆菌及应用其以单一碳源生产phbv的方法
Jiang et al. High tolerance to glycerol and high production of 1, 3‐propanediol in batch fermentations by microbial consortium from marine sludge
CN102174433B (zh) 一株高抗逆性贝氏梭菌及其应用
CN100491537C (zh) 微生物好氧发酵生产1,3-丙二醇的方法
Flores et al. Simultaneous saccharification and fermentation of Agave tequilana fructans by Kluyveromyces marxianus yeasts for bioethanol and tequila production
CN101781666B (zh) 一种利用麦秆/稻草生产细菌纤维素的方法
CN101307336B (zh) 构建基因工程菌发酵联产pdo、bdo和php的方法
CN104774879B (zh) 一种混菌发酵甘油生产1,3‑丙二醇的方法
CN106190936A (zh) 一种菌及其构建方法和应用
CN111349593A (zh) 鼠李糖乳杆菌和发酵产l-乳酸的方法及应用
CN114606273B (zh) 1,3-丙二醇发酵方法
CN106190901B (zh) 一种菌及其获取方法和应用
CN106148437B (zh) 一种转化脂肪酸衍生物生产长链二元酸的方法
CN110408553A (zh) 一种以棕榈废料为原料生产单细胞蛋白的方法
CN101805758B (zh) 一种双反应器系统循环发酵生产含d-乳酸发酵液的方法
CN109371069A (zh) 一种从木糖母液制备5-羟甲基糠醛和多元醇的方法
CN112226399B (zh) 一种克雷伯氏菌(Klebsiella. spp)菌株及工程菌和应用
CN110964754B (zh) 一种降低产琥珀酸放线杆菌丁二酸发酵副产物比例的方法
CN107177508A (zh) 一种生物法合成生产长链十二碳二元酸的方法
Adnan Production of bacterial cellulose using low-cost media
CN111909875A (zh) 一株柿葡糖酸醋杆菌及其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