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595903B - 一种基于bim的施工现场布局优化系统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bim的施工现场布局优化系统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595903B
CN114595903B CN202210501470.0A CN202210501470A CN114595903B CN 114595903 B CN114595903 B CN 114595903B CN 202210501470 A CN202210501470 A CN 202210501470A CN 114595903 B CN114595903 B CN 11459590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ea
equipment
layout
region
constru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50147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595903A (zh
Inventor
史亚红
才继超
路层书
焦秀丽
周玉荣
甄树春
陈向辉
靳彦青
安敏
杜腾
张成龙
於万梅
孙凯
蔡春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Zhixiangyu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Zhixiangyu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Zhixiangyu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Zhixiangyu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501470.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595903B/zh
Publication of CN1145959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9590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59590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9590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4Forecasting or optimis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or management purposes, e.g. linear programming or "cutting stock problem"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1Resource planning, allocation, distributing or scheduling for enterprises or organisations
    • G06Q10/06312Adjustment or analysis of established resource schedule, e.g. resource or task levelling, or dynamic reschedul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08Construction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Econom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Marketing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BIM的施工现场布局优化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区域划分模块、设备分析模块、布局优化模块和区域分析模块,所述区域划分模块依据建筑信息对施工现场进行划分,得到若干个布局区域,所述区域分析模块用于对施工现场的各个布局区域进行分析,分析得到布局区域的区域等级,所述设备分析模块用于对施工现场的施工设备进行分析,分析得到布局区域内施工设备的设备使用值,所述布局优化模块用于对施工现场的施工设备进行布局优化;本发明依据施工现场的区域位置、设备数据、施工要求等因素实现施工设备的科学布局。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BIM的施工现场布局优化系统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施工领域,涉及布局优化技术,具体是一种基于BIM的施工现场布局优化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建筑施工是指工程建设实施阶段的生产活动,是各类建筑物的建造过程,也可以说是把设计图纸上的各种线条,在指定的地点,变成实物的过程。它包括基础工程施工、主体结构施工、屋面工程施工、装饰工程施工等。施工作业的场所称为建筑施工现场或施工现场,也叫工地。
现有技术中,施工现场的施工设备常常随意放置,没有根据施工要求进行科学布局和放置,后续施工使用时,需要再次调换施工设备的位置,费时费力,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基于BIM的施工现场布局优化系统及方法。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BIM的施工现场布局优化系统及方法。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
如何基于区域位置、设备数据、施工要求等因素将施工设备科学布置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基于BIM的施工现场布局优化系统,包括数据采集模块、区域划分模块、设备分析模块、布局优化模块、区域分析模块、用户终端以及服务器,用户终端用于工作人员输入施工现场的建筑信息模型,并将建筑信息模型发送至服务器内存储;所述区域划分模块依据建筑信息模型将施工现场进行划分,划分得到若干个布局区域并发送至服务器;
所述数据采集模块用于采集布局区域的设备数据和区域数据,并将设备数据和区域数据发送至服务器,所述服务器将区域数据发送至区域分析模块,所述服务器将设备数据发送至设备分析模块;
所述区域分析模块用于对施工现场的各个区域进行分析,分析得到布局区域的区域等级反馈至服务器,所述服务器将布局区域的区域等级发送至布局优化模块;所述设备分析模块用于对施工现场的施工设备进行分析,分析得到布局区域内施工设备的设备使用值反馈至服务器,所述服务器将布局区域内施工设备的设备使用值发送至布局优化模块;
所述布局优化模块依据所述设备使用值和所述区域等级对施工设备进行布局优化,生成设备调换信号或设备匹配信号反馈至服务器;
服务器设置有所述区域等级对应的预设区域离散系数和设备使用阈值;
若服务器接收到设备匹配信号,则不进行任何操作;
若服务器接收到设备调换信号,则将设备调换信号对应的施工设备标记为调换施工设备,依据调换施工设备的设备使用值比对所述区域等级对应的设备使用阈值,进而得到对应的预设区域离散系数,选取符合预设区域离散系数的布局区域并标定为目标布局区域,将调换施工设备调换至目标布局区域。进一步地,所述区域划分模块将施工现场进行划分,划分得到若干个布局区域u,u=1,2,……,z,z为正整数。
进一步地,设备数据为布局区域中的设备数、以及设备的上一次使用时间、使用时长、单位时间内使用频率;
区域数据为布局区域的区域面积和区域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区域分析模块的分析过程具体如下:
步骤一:获取施工现场的整体平面图,以整体平面图为基准划定两条相互垂直的中轴线,两条中轴线的相交点为施工现场的中心点;
步骤二:获取布局区域距离中心点的间隔距离,并将间隔距离标记为JJu
步骤三:获取布局区域的区域面积,并将区域面积标记为QMu
步骤四:通过公式
Figure 703791DEST_PATH_IMAGE001
计算得到布局区域的区域等级值QDu;式中,a1、a2和a3均为固定数值的比例系数,且a1、a2和a3的取值均大于零;
步骤五:获取服务器中存储的区域等级阈值X1和X2,将区域等级值与区域等级阈值进行比对;
步骤六:若QDu<X1,则布局区域的区域等级为第三等级区域;
若X1≤QDu<X2,则布局区域的区域等级为第二等级区域;
若X2≤QDu,则布局区域的区域等级为第一等级区域。
进一步地,所述设备分析模块的分析过程具体如下:
步骤S1:将布局区域内的施工设备标记为Sui,i=1,2,……,x,x为正整数,i代表布局区域中施工设备的编号;
步骤S2:获取布局区域中施工设备上一次的使用时间,利用服务器当前减去上一次的使用时间,得到布局区域中施工设备的使用间隔时间TJui
步骤S3:获取单位时间内布局区域中施工设备的使用次数,使用次数比对单位时间得到布局区域中施工设备的使用频率SPui
步骤S4:获取布局区域中施工设备的使用时长,并将使用时长标记为TSui
步骤S5:通过公式
Figure 902691DEST_PATH_IMAGE002
计算得到布局区域内的设备使用值SSui;式中,b1和b2均为固定数值的比例系数,且b1和b2的取值均大于零,e为自然常数。
进一步地,所述布局优化模块的布局优化过程具体如下:
步骤SS1:获取布局区域的区域等级,依据区域等级为布局区域设定对应的区域离散系数;
步骤SS2:获取服务器中施工现场的布局优化表,布局优化表包括预设区域离散系数以及预设区域离散系数对应的设备使用阈值;
步骤SS3:根据区域离散系数确定符合的预设区域离散系数,并将预设区域离散系数对应的设备使用阈值与设备使用值进行比对;
步骤SS4:若不匹配,则生成设备调换信号;若相匹配,则生成设备匹配信号。
进一步地,第三等级区域的区域离散系数大于第二等级区域的区域离散系数,第二等级区域的区域离散系数大于第一等级区域的区域离散系数。
一种基于BIM的施工现场布局优化方法,使用上述施工现场布局优化系统,包括:
步骤S101,用户终端输入施工现场的建筑信息模型,区域划分模块依据建筑信息模型将施工现场进行划分得到若干个布局区域;
步骤S102,数据采集模块采集布局区域的设备数据和区域数据,区域数据发送至区域分析模块,设备数据发送至设备分析模块;
步骤S103,利用区域分析模块对施工现场的各个区域进行分析,计算得到布局区域的区域等级值并比对区域等级阈值,得到布局区域的区域等级并发送至布局优化模块;
步骤S104,通过设备分析模块对施工现场的施工设备进行分析,依据使用间隔时间、使用时长和使用频率得到布局区域内的设备使用值,并将设备使用值发送至布局优化模块;
步骤S105,布局优化模块对施工现场的施工设备进行布局优化,结合布局优化表并根据所述设备使用值和所述区域等级生成设备调换信号或设备匹配信号,若生成设备调换信号,则将与设备调换信号对应的施工设备标记为调换施工设备,并将该调换施工设备调换至对应的目标布局区域。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通过区域分析模块对施工现场的各个区域进行分析,得到布局区域的区域等级值,区域等级值比对区域等级阈值后得到布局区域的区域等级发送至布局优化模块,再通过设备分析模块对施工现场的施工设备进行分析依据使用间隔时间、使用时长和使用频率计算得到布局区域内的设备使用值发送至布局优化模块,最后通过布局优化模块对施工现场的施工设备进行布局优化,结合布局优化表生成设备调换信号或设备匹配信号,若生成设备调换信号,则将与设备调换信号对应的施工设备标记为调换施工设备,并将该调换施工设备调换至对应的目标布局区域即可,本发明依据施工现场的区域位置、设备数据、施工要求等因素,从而实现施工设备的科学布置。
附图说明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系统框图;
图2为本发明的工作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所示,一种基于BIM的施工现场布局优化系统,包括数据采集模块、区域划分模块、设备分析模块、布局优化模块、区域分析模块、用户终端以及服务器;
在具体实施时,施工现场可以为某个小区的施工场所,也可以是某个产业园工厂的施工场所,在本实施例中,施工现场为小区的施工场所;
所述用户终端用于工作人员输入个人信息后注册登录系统,并将个人信息发送至服务器内存储;所述用户终端可以是移动手机;
其中,个人信息包括工作人员的姓名、实名认证的手机号码等;
注册登录成功后,用户终端用于工作人员输入施工现场的建筑信息模型,并将建筑信息模型发送至服务器内存储;
所述区域划分模块依据建筑信息模型将施工现场进行划分,划分得到若干个布局区域u并发送至服务器,u=1,2,……,z,z为正整数;
其中,建筑信息模型是建筑学、工程学及土木工程的新工具,BIM的核心是通过建立虚拟的建筑工程三维模型,利用数字化技术,为这个模型提供完整的、与实际情况一致的建筑工程信息库。该信息库不仅包含描述建筑物构件的几何信息、专业属性及状态信息,还包含了非构件对象(如空间、运动行为)的状态信息,在具体实施时,可以根据功能区域、边界线等将建筑信息模型中的区域进行划分。
所述数据采集模块用于采集布局区域的设备数据和区域数据,并将设备数据和区域数据发送至服务器;
需要具体说明的是,设备数据为布局区域中的设备数、以及设备的上一次使用时间、使用时长、单位时间内使用频率等;区域数据为布局区域的区域面积、区域位置等;
所述服务器将区域数据发送至区域分析模块,所述服务器将设备数据发送至设备分析模块;
具体的,所述区域分析模块用于对施工现场的各个区域进行分析,区域分析模块的分析过程为:获取施工现场的整体平面图,以整体平面图为基准划定两条相互垂直的中轴线,两条中轴线的相交点为施工现场的中心点;获取布局区域距离中心点的间隔距离JJu和布局区域的区域面积QMu;通过公式计算得到布局区域的区域等级值QDu;获取服务器中存储的区域等级阈值,将区域等级值与区域等级阈值进行比对得到布局区域的区域等级;
其中,区域等级越高表示所述区域相对于中心点越分散。
在一个实施例中,区域分析模块分析过程具体如下:
步骤一:获取施工现场的整体平面图,以整体平面图为基准划定两条相互垂直的中轴线,两条中轴线的相交点为施工现场的中心点;
步骤二:获取布局区域距离中心点的间隔距离,并将间隔距离标记为JJu
步骤三:获取布局区域的区域面积,并将区域面积标记为QMu
步骤四:通过公式
Figure 384619DEST_PATH_IMAGE003
计算得到布局区域的区域等级值QDu;式中,a1、a2和a3均为固定数值的比例系数,且a1、a2和a3的取值均大于零,在具体的一个实施例中,a1的取值可以为0.1,a2的取值可以为3,a3的取值可以为2,即在确定区域等级值时选取间隔距离的权重影响较大,区域面积的权重影响较小,此时,区域等级值越小表明该区域相对中心点位置越远,可以放置不常使用的设备。
步骤五:获取服务器中存储的区域等级阈值X1和X2,将区域等级值与区域等级阈值进行比对;
步骤六:若QDu<X1,则布局区域的区域等级为第三等级区域;
若X1≤QDu<X2,则布局区域的区域等级为第二等级区域;
若X2≤QDu,则布局区域的区域等级为第一等级区域;
其中,X1和X2均为固定数值的区域等级阈值,且X1<X2,在具体实施时,X1的取值可以为0.1,X2的取值可以为0.5,X1和X2的取值可以根据施工现场情况进行实际设置;
所述区域分析模块将布局区域的区域等级反馈至服务器,所述服务器将布局区域的区域等级发送至布局优化模块;
具体的,所述设备分析模块用于对施工现场的施工设备进行分析,设备分析模块的分析过程为:设备分析模块将布局区域内的施工设备标记为Sui;获取布局区域中施工设备的使用间隔时间TJui、使用频率SPui和使用时长TSui;通过公式计算得到布局区域内的设备使用值SSui
在一个实施例中,设备分析模块的具体分析过程如下:
步骤S1:将布局区域内的施工设备标记为Sui,i=1,2,……,x,x为正整数,i代表布局区域中施工设备的编号;
步骤S2:获取布局区域中施工设备上一次的使用时间,利用服务器当前减去上一次的使用时间,得到布局区域中施工设备的使用间隔时间TJui
步骤S3:获取单位时间内布局区域中施工设备的使用次数,使用次数比对单位时间得到布局区域中施工设备的使用频率SPui
步骤S4:获取布局区域中施工设备的使用时长,并将使用时长标记为TSui
步骤S5:通过公式
Figure 377983DEST_PATH_IMAGE004
计算得到布局区域内的设备使用值SSui;式中,b1和b2均为固定数值的比例系数,且b1和b2的取值均大于零,e为自然常数,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b1的取值可以为2,b2的取值可以为3.2,设备使用值越小表示该设备相对利用率较低,可以布置在远离中心点的分布区域,设备使用值越大表明该设备利用率高,侧重于设备使用时长久,可以布置在中心点周边位置。
所述设备分析模块将布局区域内施工设备的设备使用值SSui反馈至服务器,所述服务器将布局区域内施工设备的设备使用值SSui发送至布局优化模块;
所述布局优化模块用于对施工现场的施工设备进行布局优化,布局优化过程为:布局优化模块获取布局区域的区域等级,依据区域等级为布局区域设定对应的区域离散系数;获取服务器中施工现场的布局优化表;将预设区域离散系数对应的设备使用阈值与设备使用值进行比对;若不匹配,则生成设备调换信号,若相匹配,则生成设备匹配信号;
在一个实施例中,布局优化模块的具体优化过程如下:
步骤SS1:获取布局区域的区域等级,依据区域等级为布局区域设定对应的区域离散系数;
需要具体说明的是,第三等级区域的区域离散系数大于第二等级区域的区域离散系数,第二等级区域的区域离散系数大于第一等级区域的区域离散系数;
步骤SS2:获取服务器中施工现场的布局优化表,布局优化表包括预设区域离散系数以及预设区域离散系数对应的设备使用阈值;
步骤SS3:根据区域离散系数确定符合的预设区域离散系数,并将预设区域离散系数对应的设备使用阈值与设备使用值进行比对;
步骤SS4:若不匹配,则生成设备调换信号;
若相匹配,则生成设备匹配信号;
所述布局优化模块将设备调换信号或设备匹配信号反馈至服务器;
若服务器接收到设备匹配信号,则不进行任何操作;
若服务器接收到设备调换信号,则将设备调换信号对应的施工设备标记为调换施工设备,依据调换施工设备的设备使用值比对所述区域等级对应的设备使用阈值,进而得到对应的预设区域离散系数,选取符合预设区域离散系数的布局区域并标定为目标布局区域,将调换施工设备调换至目标布局区域。
其中,需要说明的是,在对施工设备进行分析时,会根据设备的使用间隔时间,使用时长以及使用频率等来综合考量,例如挖掘机、推土机等大型设备,其相较于常规使用的钢筋折弯、混凝土搅拌等设备而言,其使用周期以及使用时长是存在较大差异的,因此采用该方案进行布局分析后,会根据其优先等级进行布局或调度,尤其是适用一些大型的工地使用。
请参阅图2所示,基于同一发明的又一构思,现提出一种基于BIM的施工现场布局优化方法,方法具体如下:
步骤S101,用户终端输入施工现场的建筑信息模型,区域划分模块依据建筑信息模型将施工现场进行划分得到若干个布局区域;
步骤S102,数据采集模块采集布局区域的设备数据和区域数据,区域数据发送至区域分析模块,设备数据发送至设备分析模块;
步骤S103,利用区域分析模块对施工现场的各个区域进行分析,计算得到布局区域的区域等级值并比对区域等级阈值,得到布局区域的区域等级并发送至布局优化模块;
步骤S104,通过设备分析模块对施工现场的施工设备进行分析,依据使用间隔时间、使用时长和使用频率得到布局区域内的设备使用值,并将设备使用值发送至布局优化模块;
步骤S105,布局优化模块对施工现场的施工设备进行布局优化,结合布局优化表并根据所述设备使用值和所述区域等级生成设备调换信号或设备匹配信号,若生成设备调换信号,则将与设备调换信号对应的施工设备标记为调换施工设备,并将该调换施工设备调换至对应的目标布局区域。
上述公式中的预设参数由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权重系数和比例系数的大小是为了将各个参数进行量化得到的一个具体的数值,便于后续比较,而权重系数和比例系数的大小则根据施工现场情况设置。
以上公开的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发明仅为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发明。本发明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Claims (5)

1.一种基于BIM的施工现场布局优化系统,其特征在于,系统包括数据采集模块、区域划分模块、设备分析模块、布局优化模块、区域分析模块、用户终端以及服务器,用户终端用于工作人员输入施工现场的建筑信息模型,并将建筑信息模型发送至服务器内存储;区域划分模块依据建筑信息模型对施工现场进行划分,得到若干个布局区域并发送至服务器;
所述数据采集模块用于采集所述布局区域的设备数据和区域数据,并将设备数据和区域数据发送至服务器,然后由所述服务器将区域数据发送至区域分析模块,将设备数据发送至设备分析模块;
所述区域分析模块用于对施工现场的各个布局区域进行分析,获取布局区域的区域等级并反馈至服务器,所述服务器将所述区域等级发送至布局优化模块;所述设备分析模块用于对施工现场的施工设备进行分析,获取布局区域内施工设备的设备使用值并反馈至服务器,所述服务器将所述设备使用值发送至布局优化模块;
所述布局优化模块依据所述设备使用值和所述区域等级对施工设备进行布局优化,生成设备调换信号或设备匹配信号反馈至服务器;
所述服务器设置有所述区域等级对应的预设区域离散系数和设备使用阈值;
若服务器接收到设备匹配信号,则不进行任何操作;
若服务器接收到设备调换信号,则将设备调换信号对应的施工设备标记为调换施工设备,依据调换施工设备的设备使用值比对所述区域等级对应的设备使用阈值,进而得到对应的预设区域离散系数,选取符合预设区域离散系数的布局区域并标定为目标布局区域,将调换施工设备调换至目标布局区域;
所述区域分析模块的分析过程具体如下:
步骤一:获取施工现场的整体平面图,以整体平面图为基准划定两条相互垂直的中轴线,两条中轴线的相交点为施工现场的中心点;
步骤二:获取布局区域距离中心点的间隔距离,并将间隔距离标记为JJu;
步骤三:获取布局区域的区域面积,并将区域面积标记为QMu;
步骤四:通过公式
Figure 642697DEST_PATH_IMAGE001
计算得到布局区域的区域等级值QDu;式中,a1、a2和a3均为固定数值的比例系数,且a1、a2和a3的取值均大于零;
步骤五:获取服务器中存储的区域等级阈值X1和X2,将计算的区域等级值与区域等级阈值进行比对;
步骤六:若QDu<X1,则布局区域的区域等级为第三等级区域;
若X1≤QDu<X2,则布局区域的区域等级为第二等级区域;
若X2≤QDu,则布局区域的区域等级为第一等级区域;
区域等级越高表示所述布局区域相对于中心点越分散;
所述设备分析模块的分析过程具体如下:
步骤S1:将布局区域内的施工设备标记为Sui,i=1,2,……,x,x为正整数,i代表布局区域中施工设备的编号;
步骤S2:获取布局区域中施工设备上一次的使用时间,利用服务器当前时间减去上一次的使用时间,得到布局区域中施工设备的使用间隔时间TJui;
步骤S3:获取单位时间内布局区域中施工设备的使用次数,使用次数比对单位时间得到布局区域中施工设备的使用频率SPui;
步骤S4:获取布局区域中施工设备的使用时长,并将使用时长标记为TSui;
步骤S5:通过公式
Figure 90995DEST_PATH_IMAGE002
计算得到布局区域内的设备使用值SSui;式中,b1和b2均为固定数值的比例系数,且b1和b2的取值均大于零,e为自然常数;
所述布局优化模块的布局优化过程具体如下:
步骤SS1:获取布局区域的区域等级,依据区域等级为布局区域设定对应的区域离散系数;
步骤SS2:获取服务器中施工现场的布局优化表,布局优化表包括预设区域离散系数以及预设区域离散系数对应的设备使用阈值;
步骤SS3:根据区域离散系数确定符合的预设区域离散系数,并将预设区域离散系数对应的设备使用阈值与设备使用值进行比对;
步骤SS4:若不匹配,则生成设备调换信号;
若相匹配,则生成设备匹配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BIM的施工现场布局优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区域划分模块将施工现场进行划分得到若干个布局区域u,u=1,2,……,z,z为正整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BIM的施工现场布局优化系统,其特征在于,设备数据为布局区域中的设备数、以及设备的上一次使用时间、使用时长、单位时间内使用频率;区域数据为布局区域的区域面积和区域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BIM的施工现场布局优化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三等级区域的区域离散系数大于第二等级区域的区域离散系数,第二等级区域的区域离散系数大于第一等级区域的区域离散系数。
5.一种基于BIM的施工现场布局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施工现场布局优化系统,包括:
步骤S101,用户终端输入施工现场的建筑信息模型,区域划分模块依据建筑信息模型将施工现场进行划分得到若干个布局区域;
步骤S102,数据采集模块采集布局区域的设备数据和区域数据,区域数据发送至区域分析模块,设备数据发送至设备分析模块;
步骤S103,利用区域分析模块对施工现场的各个区域进行分析,计算得到布局区域的区域等级值并比对区域等级阈值,得到布局区域的区域等级并发送至布局优化模块;
步骤S104,通过设备分析模块对施工现场的施工设备进行分析,依据使用间隔时间、使用时长和使用频率得到布局区域内的设备使用值,并将设备使用值发送至布局优化模块;
步骤S105,布局优化模块对施工现场的施工设备进行布局优化,结合布局优化表并根据所述设备使用值和所述区域等级生成设备调换信号或设备匹配信号,若生成设备调换信号,则将与设备调换信号对应的施工设备标记为调换施工设备,并将该调换施工设备调换至对应的目标布局区域。
CN202210501470.0A 2022-05-10 2022-05-10 一种基于bim的施工现场布局优化系统及方法 Active CN11459590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501470.0A CN114595903B (zh) 2022-05-10 2022-05-10 一种基于bim的施工现场布局优化系统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501470.0A CN114595903B (zh) 2022-05-10 2022-05-10 一种基于bim的施工现场布局优化系统及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595903A CN114595903A (zh) 2022-06-07
CN114595903B true CN114595903B (zh) 2022-07-29

Family

ID=818218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501470.0A Active CN114595903B (zh) 2022-05-10 2022-05-10 一种基于bim的施工现场布局优化系统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595903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197732B2 (en) * 2004-12-14 2007-03-27 Fujitsu Limited Layout-driven, area-constrained design optimization
JP4771804B2 (ja) * 2005-12-20 2011-09-14 富士通株式会社 レイアウト解析プログラム、レイアウト解析装置、レイアウト解析方法
CN109388902A (zh) * 2018-10-26 2019-02-26 中铁八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bim技术的场地布置施工方法
CN109537896B (zh) * 2018-11-22 2021-04-30 中铁上海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bim的施工场地电箱智能化布置方法及系统
CN112364414B (zh) * 2020-10-26 2023-12-22 中能建建筑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bim技术的三维施工场地布置方法
CN114169044A (zh) * 2021-11-19 2022-03-11 中海建筑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bim+gis的施工场地布置优化方法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595903A (zh) 2022-06-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991990A (zh) 一种工程项目造价管理系统
CN111143923A (zh) 模型处理方法及相关装置
TWI788650B (zh) 用於半導體加工調度的方法、半導體加工調度系統和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儲存介質
CN110991985A (zh) 一种项目进度数据处理方法
CN102521706A (zh) Kpi 数据的分析方法及装置
CN110930044A (zh) 一种施工组织资源快速配置方法及系统
CN115238430A (zh) 基于物联网的基建工程现场监测系统
CN110852593A (zh) 任务处理方法、设备、存储介质及装置
CN115862823A (zh) 一种基于移动网络的设备智能调度方法及系统
CN114595903B (zh) 一种基于bim的施工现场布局优化系统及方法
KR20100052634A (ko) 공장 상황 시뮬레이션을 위한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10490976A (zh) 基于bim技术的四电设备族库建模方法及装置
CN109344439A (zh) 一种基于bim的建筑模块式建模及其模拟施工方法
CN117687356A (zh) 生产调度方法、终端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6630082A (zh) 生产资源的分配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3605866A (zh) 一种配电网工程设计仿真培训系统及方法
CN115619146A (zh) 基于bim的建筑施工监管方法、系统、介质及设备
CN113449352B (zh) 一种设备布局方法及系统
CN104240029A (zh) 基于引擎扫描的业务积分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14003939A (zh) 一种用于纵向联邦场景的多重共线性分析方法
CN111882165A (zh) 一种综合项目造价分析数据拆分装置及方法
Teufl et al. Optimised–developing a state of the art system for production planning for industry 4.0 in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using simulation-based optimisation
CN109885286A (zh) 一种松下插件机的程序线外编程设计方法
CN115529566B (zh) 基于预定义Urr的计费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5239216B (zh) 生产资源的预防性计划保养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