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591605B - 聚酯膜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聚酯膜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591605B
CN114591605B CN202111512134.8A CN202111512134A CN114591605B CN 114591605 B CN114591605 B CN 114591605B CN 202111512134 A CN202111512134 A CN 202111512134A CN 114591605 B CN114591605 B CN 11459160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film
polyester base
polyester
film
rel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51213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591605A (zh
Inventor
柳雅林
金建旭
李世喆
李善基
崔相珉
朴珍奭
刘仲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isikai Mcwoo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isikai Mcwoo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200171223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102309520B1/ko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210097041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102471683B1/ko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210097042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102389773B1/ko
Application filed by Aisikai Mcwoo Co ltd filed Critical Aisikai Mcwoo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45916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9160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59160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9160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8/00Extrusion moulding, i.e. expressing the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die or nozzle which imparts the desired form;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8/001Combinations of extrusion moulding with other shaping operations
    • B29C48/0018Combinations of extrusion moulding with other shaping operations combined with shaping by orienting, stretching or shrinking, e.g. film blow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DPROCESSES FOR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D7/00Processes, other than flock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applying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to particular surfaces or for applying particular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 B05D7/02Processes, other than flock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applying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to particular surfaces or for applying particular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to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e.g. rubber
    • B05D7/04Processes, other than flock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applying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to particular surfaces or for applying particular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to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e.g. rubber to surfaces of films or shee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7/00Chemical treatment or coating of shaped articles made of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 C08J7/04Coating
    • C08J7/0427Coating with only one layer of a composition containing a polymer bind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8/00Extrusion moulding, i.e. expressing the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die or nozzle which imparts the desired form;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8/022Extrusion moulding, i.e. expressing the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die or nozzle which imparts the desired form; Apparatus therefor characterised by the choice of materi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55/00Shaping by stretching, e.g. drawing through a die;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55/02Shaping by stretching, e.g. drawing through a die; Apparatus therefor of plates or sheets
    • B29C55/10Shaping by stretching, e.g. drawing through a die; Apparatus therefor of plates or sheets multiaxial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7/00Chemical treatment or coating of shaped articles made of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 C08J7/04Coating
    • C08J7/046Forming abrasion-resistant coatings; Forming surface-hardening coating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DPROCESSES FOR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D1/00Processes for applying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 B05D1/32Processes for applying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using means for protecting parts of a surface not to be coated, e.g. using stencils, resists
    • B05D1/322Removable films used as masks
    • B05D1/325Masking layer made of peelable film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DPROCESSES FOR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D2201/00Polymeric substrate or laminate
    • B05D2201/02Polymeric substrat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DPROCESSES FOR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D2252/00Shee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DPROCESSES FOR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D2252/00Sheets
    • B05D2252/10Applying the material on both sid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DPROCESSES FOR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D2502/00Acrylic polym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DPROCESSES FOR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D2503/00Polyurethan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DPROCESSES FOR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D2701/00Coatings being able to withstand changes in the shape of the substrate or to withstand welding
    • B05D2701/30Coatings being able to withstand changes in the shape of the substrate or to withstand welding withstanding bend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DPROCESSES FOR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D5/00Processes for applying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to obtain special surface effects, finishes or structures
    • B05D5/10Processes for applying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to obtain special surface effects, finishes or structures to obtain an adhesive surfac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DPROCESSES FOR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D7/00Processes, other than flock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applying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to particular surfaces or for applying particular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 B05D7/50Multilayers
    • B05D7/52Two layers
    • B05D7/53Base coat plus clear coat type
    • B05D7/536Base coat plus clear coat type each layer being cured, at least partially, separatel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8/00Extrusion moulding, i.e. expressing the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die or nozzle which imparts the desired form;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8/03Extrusion moulding, i.e. expressing the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die or nozzle which imparts the desired form; Apparatus therefor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of the extruded material at extrusion
    • B29C48/07Flat, e.g. panels
    • B29C48/08Flat, e.g. panels flexible, e.g. film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K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B29B, B29C OR B29D, RELATING TO MOULDING MATERIALS OR TO MATERIALS FOR MOULDS, REINFORCEMENTS, FILLERS OR PREFORMED PARTS, e.g. INSERTS
    • B29K2067/00Use of polyester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as moulding materi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K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B29B, B29C OR B29D, RELATING TO MOULDING MATERIALS OR TO MATERIALS FOR MOULDS, REINFORCEMENTS, FILLERS OR PREFORMED PARTS, e.g. INSERTS
    • B29K2995/00Properties of moulding materials, reinforcements, fillers, preformed parts or moulds
    • B29K2995/0018Properties of moulding materials, reinforcements, fillers, preformed parts or moulds having particular optical properties, e.g. fluorescent or phosphorescent
    • B29K2995/0026Transparen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K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B29B, B29C OR B29D, RELATING TO MOULDING MATERIALS OR TO MATERIALS FOR MOULDS, REINFORCEMENTS, FILLERS OR PREFORMED PARTS, e.g. INSERTS
    • B29K2995/00Properties of moulding materials, reinforcements, fillers, preformed parts or moulds
    • B29K2995/0037Other properties
    • B29K2995/0046Elastic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K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B29B, B29C OR B29D, RELATING TO MOULDING MATERIALS OR TO MATERIALS FOR MOULDS, REINFORCEMENTS, FILLERS OR PREFORMED PARTS, e.g. INSERTS
    • B29K2995/00Properties of moulding materials, reinforcements, fillers, preformed parts or moulds
    • B29K2995/0037Other properties
    • B29K2995/005Orient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K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B29B, B29C OR B29D, RELATING TO MOULDING MATERIALS OR TO MATERIALS FOR MOULDS, REINFORCEMENTS, FILLERS OR PREFORMED PARTS, e.g. INSERTS
    • B29K2995/00Properties of moulding materials, reinforcements, fillers, preformed parts or moulds
    • B29K2995/0037Other properties
    • B29K2995/0077Yield strength; Tensile strength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L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 B29C, RELATING TO PARTICULAR ARTICLES
    • B29L2007/00Flat articles, e.g. films or shee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L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 B29C, RELATING TO PARTICULAR ARTICLES
    • B29L2031/00Other particular articles
    • B29L2031/34Electrical apparatus, e.g. sparking plugs or parts thereof
    • B29L2031/3475Displays, monitors, TV-sets, computer scree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2367/00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olyester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carboxylic est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J2367/02Polyesters derived from dicarboxylic acids and dihydroxy compou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2475/00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olyureas or polyurethanes;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J2475/04Polyurethan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 Manufacture Of Macromolecular Shaped Articles (AREA)
  • Polarising Elements (AREA)
  • Medicinal Preparation (AREA)
  • Materials For Medical Use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方案涉及一种具有优异的耐刮擦性、耐久度、透明度和可见度的聚酯基膜和一种用于制备该聚酯基膜的方法。由于该聚酯基膜包含基层和在该基层的至少一侧上的涂层,其中根据关系式1的光通过率为91%以上,或对380nm‑780nm的光的总透射率为92%以上,因此该聚酯基膜具有优异的光学性能、耐久度、可见度和可靠性。因此,该聚酯基膜可应用于显示设备诸如智能手机、平板PC和笔记本电脑以表现出优异的特性。此外,在根据一个实施方案的聚酯基膜中,相对于拉伸载荷的应变满足特定范围,从而可以实现即使在长时间保持一定载荷时也几乎不引起变形的柔性。因此,该聚酯基膜可应用于柔性显示设备,特别是可折叠显示设备以表现出优异的特性。

Description

聚酯膜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实施方案涉及一种聚酯基膜和一种用于制备该聚酯基膜的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通过诸如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和平板PC等显示设备进行电子商务和网上银行等商业交易变得越来越普遍,通过使用能够识别生物特征信息的传感器来增强安全性的研究仍在继续。
指纹识别作为使用这种生物特征信息的方法得到了广泛应用。指纹识别方法包括光学法、超声波法、电容法、电场测量法、热感测法等。在这些指纹识别方法中,光学指纹识别方法利用的原理是,使用光源诸如LED(发光二极管)在设备内部照射光,并通过图像传感器感测由指纹反射的光。所述光学指纹识别方法是,通过获取在光中反射的指纹图像,将其与预先登记的指纹信息进行比较的方法。因此,由于通过设备照射和反射的光量足够大,并且由于照射和反射的光没有畸变,从而可以提高指纹识别率。
然而,在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和平板PC的显示设备上粘附有保护膜以增强它们的耐久度,该保护膜减少了光照射和反射的量,并且引起照射和反射光的畸变,从而使指纹识别率降低。特别地,由于保护膜的厚度可随使用和需要而变化,因此光的量和可见度可根据膜的厚度而降低。因此,针对具有量足够大的照射和反射光以及优异的可见度、而不降低耐久度和透明度以能够提高指纹识别率的保护膜的研究还在继续。
例如,韩国公开专利公布第2020-0125466号公开了一种保护膜,该保护膜通过将面内延迟降低至25nm以下而具有提高的指纹识别率。然而,为了显著降低如上所述的延迟,需要高度精确地控制拉伸过程;因此,膜的加工成本可能增加,并且生产率可能降低。
同时,随着IT设备的发展,显示设备技术在需求的驱动下持续发展。关于曲面显示器和弯曲显示器等的技术已经实现了商业化。近年来,在同时需要大屏幕和便携性的移动设备的领域中,优选能够响应于外力而灵活弯曲或折叠的柔性显示设备。特别地,可折叠显示设备具有很大的优势,即,在不使用时将其折叠成小尺寸以增强其便携性,而在使用时将其展开以形成大屏幕。
柔性显示设备主要使用透明聚酰亚胺膜或超薄玻璃(UTG)作为覆盖窗。透明聚酰亚胺膜容易受到来自外部的刮擦,并且超薄玻璃存在防散射特性差的问题;因此,在其表面上应用保护膜。在应用于可折叠显示设备的保护膜中,拉伸载荷持续施加到处于折叠状态的膜。因此会存在一个问题,即,折叠部分中的膜可能分层或可能出现裂纹。
例如,韩国公开专利公布第2014-0104175号公开了一种柔性硬涂层膜,该柔性硬涂层膜通过聚合含有脂环族环氧基团的低聚硅氧烷而具有增强的柔性。这种柔性程度不足以应用于可折叠显示器,并且膜的可见度无法得到充分的保证,使得指纹识别率低。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韩国公开专利公布第2020-0125466号
(专利文献2)韩国公开专利公布第2014-0104175号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因此,实施方案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优异的可见度和可靠性而不降低耐久度和透明度的聚酯基膜,以及用于制备该聚酯基膜的方法。
此外,提供了一种具有优异的柔性,从而即使在长时间保持一定的载荷后也几乎不产生变形,同时具有优异的耐刮擦性、耐久度、透明度和可见度的聚酯基膜,以及用于制备该聚酯基膜的方法。
问题的解决方案
根据一个实施方案的聚酯基膜包含基层;和在该基层的至少一侧上的涂层,其中根据以下关系式1的光通过率为91%以上,或对380nm-780nm的光的总透射率为92%以上。
[关系式1]
在关系式1中,A是530nm的光通过两个平行的偏光板透射时的亮度(lux),并且B是530nm的光在将该聚酯基膜置于这两个偏光板之间后透射时的亮度(lux),其中该聚酯基膜的横向方向(TD)与这两个偏光板的光轴(b)成45°角定位。
根据另一个实施方案的聚酯基膜在平面中的第一方向上满足以下关系式2。
[关系式2]
0.5≤|S1–S2|≤3.1
在关系式2中,S1是N1%保持20分钟后的最终拉伸率(%),并且S2是N2%保持20分钟后的最终拉伸率(%),其中,N1%是将该聚酯基膜在该第一方向上拉伸1%的载荷,并且N2%是将该聚酯基膜在该第一方向上拉伸2%的载荷。
根据又一个实施方案的用于制备聚酯基膜的方法包括制备基层;以及在该基层的至少一侧上形成涂层,其中该聚酯基膜根据上述关系式1的光通过率为91%以上,或者其对380nm-780nm的光的总透射率为92%以上。
根据又一个实施方案的用于制备聚酯基膜的方法包括熔融挤出聚酯基树脂以制备未拉伸片材;在70℃-125℃下,将该未拉伸片材在第一方向上拉伸1倍-1.5倍,并在垂直于该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上拉伸3倍-5倍以制备拉伸膜;以及在160℃-230℃下,将该拉伸膜热定形以制备聚酯基膜,并且该聚酯基膜在平面内的第一方向上满足上述关系式2。
根据又一个实施方案的显示设备包括显示面板;和设置在该显示面板的一侧上的聚酯基膜,其中该聚酯基膜包含基层和在该基层的至少一侧上的涂层,并且该聚酯基膜根据上述关系式1的光通过率为91%以上,或者其对380nm-780nm的光的总透射率为92%以上。
根据又一个实施方案的保护膜包含聚酯基膜;和设置在该聚酯基膜的一侧上的可固化树脂层,其中该聚酯基膜在平面内的第一方向上满足上述关系2。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由于根据实施方案的聚酯基膜包含基层和在该基层的至少一侧上的涂层,其中根据关系式1的光通过率为91%以上,或对380nm-780nm的光的总透射率为92%以上,所以其可见度优异。此外,由于取向角的偏差和取向角相对于厚度的变化率也非常低,因此可见度和其可靠性更优异。
此外,由于聚酯基膜满足面内延迟、厚度方向延迟、透湿度和冲击强度的优选范围,因此其具有优异的耐久度和尺寸稳定性。
因此,当根据实施方案的聚酯基膜用作显示设备诸如智能手机、平板PC、笔记本电脑等的保护膜时,它们的光学性能和耐久度优异,并且它们的可见度和指纹识别率可提高。
在根据另一个实施方案的聚酯基膜中,相对于拉伸载荷的应变满足特定范围,从而可以同时实现即使在长时间保持一定载荷时也几乎不引起变形的柔性和对外部按压冲击的耐受性。
因此,当该聚酯基膜用作柔性显示设备,特别是可折叠显示设备的保护膜时,即使折叠数万次也几乎不产生由于分层导致的白化或裂纹。
此外,由于根据实施方案的聚酯基膜具有在优选范围内的取向角、光通过率、光透射率和透湿度,因此可以确保优异的可见度、透明度和耐久度。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实施例1-1的聚酯基膜在横向方向上的取向角的测量结果。
图2示出了实施例1-3的聚酯基膜在横向方向上的取向角的测量结果。
图3示出了实施例1-5的聚酯基膜在横向方向上的取向角的测量结果。
图4示出了比较例1-4的聚酯基膜在横向方向上的取向角的测量结果。
图5示出了测量聚酯基膜的光通过率的方法。
图6示出了根据一个实施方案的可折叠显示设备。
图7是沿线X-X’截取的图6的可折叠显示设备的截面图。
图8示出了内折型可折叠显示设备的横截面图。
图9示出了外折型可折叠显示设备的横截面图。
图10示出了根据一个实施方案的保护膜。
图11示出了根据另一个实施方案的保护膜。
图12示出了拉伸率(%)相对于在纵向方向(MD)上施加到实施例2-1的聚酯基膜的载荷(N)的曲线。
图13示出了拉伸率(%)相对于在45°方向上施加到聚酯基膜的载荷(N)的曲线。
图14示出了在纵向方向(MD)上施加到实施例2-1和比较例2-1的聚酯基膜的一定载荷的情况下,拉伸率(%)相对于时间(s)的曲线。
图15示出了在横向方向(TD)上施加到实施例2-1和比较例2-1的聚酯基膜的一定载荷的情况下,拉伸率(%)相对于时间(s)的曲线。
图16示出了在45°方向上施加到实施例2-1和比较例2-1的聚酯基膜的一定载荷的情况下,拉伸率(%)相对于时间(s)的曲线。
<附图标记说明>
10:发光装置
21:第一偏光板
22:第二偏光板
30:照度计
a:光的方向
b:光轴
1:可折叠显示设备
2:内折型可折叠显示设备
3:外折型可折叠显示设备
c:内折点
d:外折点
100:保护膜
110:聚酯基膜
120:可固化树脂层
130:硬涂层
140:粘合层
150:脱模层
200:覆盖窗
300:显示面板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本发明的最佳模式
下面将参照实施方案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实施方案不限于以下描述的那些实施方案。相反,只要不改变本发明的要旨,这些实施方案可修改为各种形式。
在本说明书通篇中,当一个部件被称为“包含”一个元件时,应当理解为,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可以包含其他元件,而不是排除其他元件。
除非另有说明,否则与本文所用的组分的量、反应条件等相关的所有数字和表达应理解为由术语“约”修饰。
在本说明书通篇中,术语第一、第二等用于描述各种组分。但是这些组分不应受到这些术语的限制。这些术语仅用于将一种组分与另一种组分区分开。
在本说明书中,在提及每个膜、层等形成在另一个膜、层等“之上”或“之下”的情况时,不仅意味着一个元件直接形成在另一个元件之上或之下,而且意味着一个元件间接形成在另一个元件之上或之下,同时其他元件插入在它们之间。
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各个元件的尺寸可能被夸大地描绘,并且它们可能与实际尺寸不同。
聚酯基膜
根据一个实施方案的聚酯基膜包含基层;和在该基层的至少一侧上的涂层,其中根据以下关系式1的光通过率为91%以上。
[关系式1]
在所述关系式1中,A是530nm的光通过两个平行的偏光板透射时的亮度(lux),并且B是530nm的光在将该聚酯基膜置于这两个偏光板之间后透射时的亮度(lux),其中该聚酯基膜的横向方向(TD)与这两个偏光板的光轴(b)成45°角定位。
在光学指纹识别方法中,在设备内部利用诸如LED等光源照射光,并且通过图像传感器感测由指纹反射的光,将其与预先登记的指纹信息进行比较。因此,由于通过设备照射和反射的光量足够大,并且由于照射和反射的光没有畸变,因此可以提高指纹识别率。
由于根据一个实施方案的聚酯基膜满足根据关系式1的91%以上的光通过率,因此可以充分确保照射和反射的光量,从而产生优异的可见度。因此,当该聚酯基膜用作显示设备诸如智能手机、平板PC、笔记本电脑等以及光学传感器诸如条形码读取器的保护膜时,它们的可见度优异,这可以增强产品信息(诸如条形码)并提高指纹识别率。
具体地,聚酯基膜可具有根据关系式1的91%以上的光通过率。例如,光通过率可以是91%以上、91.2%以上、92%以上、或92.5%以上,以及91%-98%、91%-96%、91%-93%、91.2%-93%或92%-93%。由于根据关系式1的光通过率满足上述范围,因此可以充分地确保通过膜照射和反射的光量,从而可以提高可见度。
可以使用照度计测量光通过率。例如,照度计可以是通过以特定间隔平行布置两个偏光板,在这两个偏光板之间放置聚酯基膜,并且供应和透射光来测量亮度的设备。
图5示出了测量聚酯基膜的光通过率的方法。
具体地,如图5所示,发光装置(10)定位在下部位置,并且第一偏光板(21)和第二偏光板(22)在该发光装置上方彼此间隔一定距离平行放置。此处,发光装置(10)和第一偏光板(21)之间的距离可以短于发光装置(10)和第二偏光板(22)之间的距离,但不限于此。
例如,发光装置(10)和第一偏光板(21)之间的距离可以是1cm-10cm、1.2cm-8cm、1.4cm-6.5cm、1.5cm-6cm、1.8cm-5.5cm或2cm-5cm,并且发光装置(10)和第二偏光板(22)之间的距离可以是5cm-30cm、7cm-28cm、8cm-25cm、9cm-23cm或10cm-20cm。
此后,在将聚酯基膜(110)插入第一偏光板(21)和第二偏光板(22)之间之前和之后,从发光装置(10)以12V提供530nm的光(a:光方向)并透射以测量各亮度(lux),并根据关系式1计算光通过率。
此外,聚酯基膜可以在180°内旋转并定位。本说明书中的光通过率是在将膜的横向方向(TD)与两个偏光板的光轴(b)成45°角定位之后测量的。
根据另一个实施方案的聚酯基膜包含基层;和在该基层的至少一侧上的涂层,其中对380nm-780nm的光的总透射率为92%以上。
由于根据一个实施方案的聚酯基膜满足92%以上的对380nm-780nm的光的总透射率,因此可以充分地确保照射和反射的光量,从而产生优异的可见度。因此,当该聚酯基膜用作显示设备诸如智能手机、平板PC、笔记本电脑等以及光学传感器诸如条形码读取器的保护膜时,它们的可见度优异,这可以增强产品信息(诸如条形码)并提高指纹识别率。
例如,聚酯基膜对380nm-780nm的可见光的总透射率可以是92%以上、92.2%以上、92.5%以上或92.6%以上。由于总透射率满足上述范围,因此可以充分地确保通过膜照射和反射的光量,从而可以提高可见度。
可以使用分光光度计测量总透射率。例如,使380nm-780nm的光入射到膜表面上,每10nm测量一次总透射率,并且总透射率可根据JIS R-3106计算。
根据另一个实施方案的聚酯基膜在平面中的第一方向上满足以下关系式2。
[关系式2]
0.5≤|S1–S2|≤3.1
在关系式2中,S1是N1%保持20分钟后的最终拉伸率(%),并且S2是N2%保持20分钟后的最终拉伸率(%),其中N1%是将该聚酯基膜在该第一方向上拉伸1%的载荷,并且N2%是将该聚酯基膜在该第一方向上拉伸2%的载荷。
图6示出了根据一个实施方案的可折叠显示设备(1)。具体地,图6示出了可折叠显示设备(1),该可折叠显示设备包括显示面板(300)、设置在该显示面板上的覆盖窗(200)和设置在该覆盖窗上的保护膜(100)。保护膜(100)可定位在覆盖窗(200)的前侧上。
图7是沿线X-X'截取的图6的可折叠显示设备(1)的截面图。具体地,图7示出了具有显示面板(300)、覆盖窗(200)和保护膜(100)顺序层压的结构的可折叠显示设备(1)。
具体地,可折叠显示设备(1)根据折叠方向可以是内折型或外折型。图8示出了内折型可折叠显示设备(2)的横截面图。图9示出了外折型可折叠显示设备(3)的横截面图。
在如图8所示的内折型中,由于施加到向内折叠的点(c)的载荷,保护膜(100)可能发生变形。在如图9所示的外折型中,由于施加到向外折叠的点(d)的载荷,保护膜(100)可能发生变形。
当膜的模量在室温下较小时,这种白化或裂纹通常可以解决。常规的聚酯基膜在室温下通常具有大的模量,因此它们存在一个问题,即,当应用于可折叠显示设备时,由于分层而容易产生白化或裂纹。
然而,根据一个实施方案的聚酯基膜可通过将相对于拉伸载荷的应变调节至特定范围来实现柔性显示设备,特别是可折叠显示设备的保护膜所需的柔性、耐刮擦性和耐久度。因此,当根据一个实施方案的聚酯基膜用作可折叠显示设备的保护膜时,即使折叠数万次,也几乎不产生白化或裂纹,同时保持其原始特性,诸如柔性、耐刮擦性和耐久度。
此外,就方法而言,根据一个实施方案的聚酯基膜比常规使用的弹性体基聚合物膜更方便。此外,与仅为了提高柔性而改性的聚酯基膜相比,根据实施方案的聚酯基膜可以同时实现柔性和对外部挤压冲击的强抗性。
具体地,为了防止由于将膜应用于可折叠显示设备时可能发生的分层而引起的白化或裂纹,通常使用弹性体基聚合物膜或改性聚酯基膜作为柔性材料。
然而,出现的问题在于,弹性体聚合物基膜具有粘性的特性,这使得方法控制困难,难以制备无缺陷的透明膜,导致覆盖窗有异质感,难以制备膜,并且其容易因外部冲击诸如挤压而变形。
此外,常规的聚酯基膜的柔性不佳,即,可折叠显示器应用所需的弹性恢复能力较差。因此,尽管可以对聚酯基膜进行改性以提高柔性,但是这样改性的聚酯基膜存在一个问题,即,在膜的生产或使用过程中会发生由于异物或外力而导致的外观缺陷,诸如凹痕。
然而,在根据一个实施方案的聚酯基膜中,相对于拉伸载荷的应变满足特定范围,从而可以同时实现即使在长时间保持一定载荷时也几乎不引起变形的柔性和对外部挤压的冲击的耐受性。此外,由于根据一个实施方案的聚酯基膜具有在优选范围内的取向角、光通过率、光透射率和透湿度,因此可以确保优异的可见度、透明度和耐久度。
因此,当该聚酯基膜用作柔性显示设备,特别是可折叠显示设备的保护膜时,其可以表现出优异的特性。
具体地,在室温下测量关系式2中的拉伸率和拉伸载荷,并且测得聚酯基膜的样品(长50mm×宽10mm)的拉伸率为50mm/分钟。
具体地,S1是N1%在根据一个实施方案的聚酯基膜的平面中在第一方向上保持20分钟后的最终拉伸率(%),并且S2是N2%在根据一个实施方案的聚酯基膜的平面中在第一方向上保持20分钟后的最终拉伸率(%)。
更具体地,测量S1的方法如下。
首先,(1)在室温下以50mm/分钟的拉伸率在第一方向上拉伸长度为50mm并且宽度为10mm的聚酯基膜的样品,以获得拉伸率相对于载荷的曲线。(2)从该拉伸率曲线获得当长度相对于初始长度增加1%时的载荷(N1%)。(3)当N1%载荷在样品的第一方向上连续施加20分钟时,样品的增加长度与初始长度之比为S1,作为最终拉伸率(%)。
在本说明书中,第一方向可以是横向方向(TD)或纵向方向(MD)。具体地,第一方向可以是纵向方向(MD),并且垂直于该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可以是横向方向(TD)。更具体地,第二方向可以是主收缩方向。
此外,测定S2的方法如下。
首先,(1)在室温下以50mm/分钟的拉伸率在第一方向上拉伸长度为50mm并且宽度为10mm的聚酯基膜的样品,以获得拉伸率相对于载荷的曲线。(2)从该拉伸率曲线获得当长度相对于初始长度增加2%时的载荷(N2%)。(3)当N2%载荷在样品的第一方向上连续施加20分钟时,样品的增加长度与初始长度之比为S2,作为最终拉伸率(%)。
根据关系式2的值可以是0.5-3.1、0.7-2.8、0.9-2.5、1-2或1.2-1.8。由于满足关系式2,因此,当聚酯基膜用作可折叠显示设备的保护膜时,即使折叠数万次也几乎不产生由于分层导致的白化或裂纹。
S1可以是0.1-2.5,并且S2可以是1.5-4.5。例如,S1可以是0.1-2.5、0.1-2.3、0.3-1.8、0.5-1.6或0.8-1.2,并且S2可以是1.5-4.5、1.5-4、1.8-3.5、1.8-3、2-3或2.2-2.7。由于S1和S2满足上述范围,因此,当聚酯基膜用作可折叠显示设备的保护膜时,即使折叠数万次也几乎不产生由于分层导致的白化或裂纹。
此外,第一方向上的N1%可以是10N-25N,第一方向上的N2%可以是28N-50N。例如,第一方向上的N1%可以是10N-25N、28N-45N、30N-43N或33N-40N,第一方向上的N2%可以是28N-50N、28N-45N、30N-43N或33N-40N。
此外,根据一个实施方案的聚酯基膜在垂直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上满足以下关系式3。
[关系式3]
0.5≤|S3–S4|≤5.2
在关系式3中,S3是N1%保持20分钟后的最终拉伸率(%),并且S4是N2%保持20分钟后的最终拉伸率(%),其中N1%是将该聚酯基膜在第二方向上拉伸1%的载荷,并且N2%是将该聚酯基膜在第二方向上拉伸2%的载荷。
测量S3和S4的方法与测量S1和S2的方法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拉伸是在第二方向而非第一方向上进行。
根据关系式3的值可以是0.5-5.2、0.7-5、0.7-4.5、1-4、1.2-3.3、1.5-2.8、1.7-2.5或2-2.3。由于满足关系式3,因此,当聚酯基膜用作可折叠显示设备的保护膜时,即使折叠数万次也几乎不产生由于分层导致的白化或裂纹。
S3可以是0.8-2.4,并且S4可以是2.3-7.5。例如,S3可以是0.8-2.4、1-2.4、1.2-2.4、1.6-2.2或1.8-2.2,并且4可以是2.3-7.5、2.8-7、2.8-6.5、3-6、3.5-5.8或4.1-5.2。由于S3和S4满足上述范围,因此,当聚酯基膜用作可折叠显示设备的保护膜时,即使折叠数万次也几乎不产生由于分层导致的白化或裂纹。
此外,第二方向上的N1%可以是25N-45N,第二方向上的N2%可以是50N-70N,例如,第二方向上的N1%可以是25N-45N、28N-45N、30N-43N、33N-40N或33N-38N,第二方向上的N2%可以是50N-70N、50N-65N、52N-63N或57N-63N。
此外,根据一个实施方案的聚酯基膜在与第一方向成45°的第三方向上满足以下关系式4。
[关系式4]
0.5≤|S5–S6|≤7.2
在关系式4中,S5是N1%保持20分钟后的最终拉伸率(%),并且S6是N2%保持20分钟后的最终拉伸率(%),其中N1%是将该聚酯基膜在该第三方向上拉伸1%的载荷,并且N2%是将该聚酯基膜在该第三方向上拉伸2%的载荷。
测量S5和S6的方法与测量S1和S2的方法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在拉伸是在与第一方向成45°的第三方向而非第一方向上进行。
根据关系式4的值可以是0.5-7.2、0.7-6.5、0.7-5.8、0.9-5、0.9-4、1.1-3.5、1.1-2.8、1.1-2.3、1.2-1.8或1.2-1.6。由于满足关系式4,因此,当聚酯基膜用作可折叠显示设备的保护膜时,即使折叠数万次也几乎不产生由于分层导致的白化或裂纹。
S5可以是0.1-5.5,并且S6可以是1.5-12.5。例如,S5可以是0.1-5.5、0.1-5、0.1-4.5、0.2-4.3、0.2-4、0.5-3.3、0.5-2.8、0.7-2.3、0.7-1.8、0.9-1.6或0.9-1.3,并且S6-可以是1.5-12.5、1.5-10、1.5-8.5、1.8-7、1.8-6.5、2-6、2-5、2-4、2.2-3.3、2.2-3或2.2-2.7。由于S5和S6满足上述范围,因此,当聚酯基膜用作可折叠显示设备的保护膜时,即使折叠数万次也几乎不产生由于分层导致的白化或裂纹。
此外,第三方向上的N1%可以是10N-25N,第三方向上的N2%可以是28N-50N,例如,第三方向上的N1%可以是10N-25N、28N-45N、30N-43N或33N-40N,第三方向上的N2%可以是28N-50N、28N-45N、30N-43N或33N-40N。
S1:S3可以是0.4-0.7:1,并且S2:S4可以是0.4-0.7:1。例如,S1:S3可以是0.4-0.7:1、0.45-0.65:1或0.45-0.6:1,并且S2:S4可以是0.4-0.7:1、0.45-0.65:1或0.45-0.6:1。由于S1与S3和S2与S4的比率均满足上述范围,因此可以防止分层,由此即使折叠数万次也几乎不产生由于分层导致的白化或裂纹。
S3:S5可以是0.4-0.7:1,并且S4:S6可以是0.4-0.7:1。例如,S3:S5可以是0.4-0.7:1、0.45-0.65:1或0.45-0.6:1,并且S4:S6可以是0.4-0.7:1、0.45-0.65:1或0.45-0.6:1。由于S3与S5和S4与S6的比率均满足上述范围,因此可以防止分层,由此即使折叠数万次也几乎不产生由于分层导致的白化或裂纹。
S1:S5可以是1:0.8-1.4,并且S2:S6可以是1:0.8-1.4。例如,S1:S5可以是1:0.8-1.4、1:0.85-1.3、1:0.9-1.2或1:0.95-1.1,并且S2:S6可以是1:0.8-1.4、1:0.85-1.3、1:0.9-1.2或1:0.95-1.1。由于S1与S5和S2与S6的比率均满足上述范围,因此可以防止分层,由此即使折叠数万次也几乎不产生由于分层导致的白化或裂纹。
第一方向上的N1%:N2%可以是1:1.5-3。例如,第一方向上的N1%:N2%可以是1:1.5-2.8、1:1.5-2.3或1:1.6-2.1。
第二方向上的N1%:N2%可以是1:1.1-2.5。例如,第二方向上的N1%:N2%可以是1:1.1-2.5、1:1.2-2.3、1:1.3-2.1或1:1.5-2。
第三方向上的N1%:N2%可以是1:1.5-3。例如,第三方向上的N1%:N2%可以是1:1.5-2.8、1:1.5-2.5或1:1.6-2.2。
由于第一至第三方向上N1%与N2%之比均满足上述范围,因此可以防止分层,由此即使折叠数万次也几乎不产生由于分层导致的白化或裂纹。
同时,在光学指纹识别方法中,获取在光中反射的指纹图像,将其与预先登记的指纹信息进行比较。因此,为了提高光学指纹识别方法的指纹识别率,指纹识别后不应存在反射光的畸变。因此,由于粘附到显示设备(诸如智能手机)表面的保护膜的取向角和取向角的偏差较小,因此可以提高指纹识别率并增强防止指纹识别错误的作用。
根据一个实施方案的聚酯基膜具有优异的耐久度和透明度,以及优异的指纹识别率(具有防止指纹识别错误的作用)。
聚酯基膜的总宽度为50cm-6,000cm。例如,聚酯基膜的总宽度可以是50cm-6,000cm、50cm-5,500cm、50cm-5,000cm、50cm-4,000cm、50cm-3,000cm、50cm-2,500cm、50cm-2,300cm、50cm-2,000cm、50cm-1,800cm、50cm-1,500cm、50cm-1,300cm、50cm-1,000cm、50cm-800cm、70cm-800cm或90cm-700cm。
此外,聚酯基膜在总宽度上的取向角的偏差可以在±5°内。具体地,根据测得的膜的总宽度上的取向角的平均值,取向角偏差可以在±5°内、±4.5°内、±4°内、±3.5°内、±3°内、±2.8°内、±2.5°内、±2°内、±1.5°内、±1.2°内、±1°内、±0.9°内或±0.7°内。由于在总宽度上的取向角偏差满足上述范围,因此在膜的任何位置都可以确保优异的可见度,从而使可见度的可靠性非常优异。
此外,在总宽度的90%以上的取向角在横向方向上可以在±5°内。例如,聚酯基膜在总宽度的90%以上、95%以上、98%以上、99%以上或100%的取向角在横向方向上可以在±5°内、±4°内、±3.8°内、±3.5°内、±3.3°内、±3°内、±2.8°内、±2.5°内、±2°内、±1.5°内、±1.2°内、±1°内、±0.9°内或±0.8°内。由于取向角满足上述范围,因此照射和反射的光的畸变低,从而使可见度和可靠性增强。因此,指纹识别率和防止指纹识别错误的作用是优异的。
尽管根据一个实施方案的聚酯基膜具有50cm-6,000cm的宽度,但是其总宽度的90%以上的取向角满足在横向方向±5°内的范围,同时光通过率不降低。因此,照射和反射的光的畸变低,从而产生优异的可见度和可靠性。
此外,总宽度上的取向角与光通过率之比可以是1:50至155。例如,总宽度上的取向角与光通过率之比可以是1:50-155、1:55-152、1:60-90、1:50-110、1:50-100、1:52-95、1:55-90、1:60-85、1:130-160、1:130-155或1:130-152。由于总宽度上的取向角与光通过率之比满足上述范围,因此可以充分地确保透过膜照射和反射的光量,同时可以进一步提高可见度。
此外,聚酯基膜取向角在横向方向上的变化率可以是3°/10cm以下。例如,当在横向方向上以10cm的间隔切割聚酯基膜并且测量每个取向角时,取向角的变化率可以是3°/10cm以下、2.5°/10cm以下、2.3°/10cm以下、2°/10cm以下、1.5°/10cm以下、1.3°/10cm以下、1°/10cm以下、0.8°/10cm以下、0.6°/10cm以下、0.5°/10cm以下、0.3°/10cm以下或0.2°/10cm以下。由于取向角的变化率满足上述范围,因此在膜的任意位置都可以确保优异的可见度,从而使可见度的可靠性非常优异。
聚酯基膜在总宽度上的取向角的偏差可以在±5°内。具体地,根据测得的膜的总宽度上的取向角的平均值,取向角偏差可以在±5°内、±4.5°内、±4°内、±3.5°内、±3°内、±2.8°内、±2.5°内、±2°内、±1.5°内、±1.2°内、±1°内、±0.9°内或±0.7°内。由于在总宽度上的取向角偏差满足上述范围,因此在膜的任何位置都可以确保优异的可见度,从而使可见度的可靠性非常优异。
此外,取向角在横向方向上在距聚酯基膜的中心轴±2,000mm内的偏差可以在±2.5°内。例如,取向角在横向方向上距聚酯基膜的中心轴±2,000mm内的偏差可以在±2.5°内、±2°内、±1.5°内、±1.2°内、±1°内、±0.9°内或±0.7°内。
此外,取向角在横向方向上超过聚酯基膜的中心轴±2,000mm的偏差可以在±5°内。例如,取向角在横向方向上超过聚酯基膜的中心轴±2,000mm的偏差可以在±5°内、±4.5°内、±4°内、±3.5°内、±3°内、±2.8°内、±2.5°内、±2°内、±1.5°内、±1.2°内、±1°内、±0.9°内或±0.7°内。
在聚酯基膜的任何点处的该取向角(θ1)与在位于距上述点±2,000mm内的点处的该取向角(θ2)之间的差值(θ1–θ2)可以在±5°内。例如,在聚酯基膜的任何点处的该取向角(θ1)与在位于距上点±2,000mm内、±1,800mm内、±1,500mm内、±1,300mm内、±1,000mm内、±800mm内、±500mm内、±300mm内、±100mm内或±50mm内的点处的该取向角(θ2)之间的差值(θ1–θ2)可以在±5°内、±4.5°内、±4°内、±3.5°内、±3°内、±2.8°内、±2.5°内、±2°内、±1.5°内、±1.2°内、±1°内、±0.9°内、±0.7°内、±0.5°内、±0.4°内、±0.2°内、±0.1°内或±0.05°内。
聚酯基膜的厚度可以是30μm-150μm。例如,聚酯基膜的厚度可以是30μm-150μm、40μm-150μm、45μm-145μm、50μm-140μm、55μm-135μm或55μm-130μm。聚酯基膜的厚度可以根据需要(诸如增强成型性或耐久度)在上述范围内选择。具体地,如果聚酯基膜的厚度小于30μm,则其成型性可能优异,而其耐久度可能低。如果其厚度超过150μm,则其耐久度优异,而成型性差,因此用作保护膜时质量差。
特别地,由于聚酯基膜在取向角、取向角的变化率和取向角的偏差方面不受其厚度的影响,因此可以在不降低性能(诸如透明度、成型性和耐久度)的情况下确保优异的可见度。
此外,聚酯基膜的厚度偏差可以是5μm以下。例如,聚酯基膜的厚度偏差可以是5μm以下、4μm以下、3μm以下、2.5μm以下、2μm以下或1.8μm以下,以及0.05μm-5μm、0.1μm-4μm、0.1μm-3μm、0.3μm-2μm或0.3μm-1.8μm。由于厚度偏差满足上述范围,因此可以具有均匀的可见度和适当的延迟偏差。
具体地,厚度偏差可以通过以下等式A来计算。
[等式A]
厚度偏差(μm)=横向方向上的最大厚度(μm)–横向方向上的最小厚度(μm)
在聚酯基膜的任何点处的该厚度(D1)与在位于距上述点±2,000mm内的点处的该厚度(D2)之间的差值(D1–D2)可以在±4μm内。例如,在聚酯基膜的任何点的该厚度(D1)与在位于距上述点±2,000mm内、±1,800mm内、±1,500mm内、±1,300mm内、±1,000mm内、±800mm内、±500mm内、±300mm内、±100mm内或±50mm内的点处的该厚度(D2)之间的差值(D1–D2)可以在±4μm内、±3.5μm内、±3μm内、±2.5μm内、±2.3μm内、±2μm内、±1.8μm内、±1μm内或±0.8μm内。
聚酯基膜的面内延迟(Re,550nm)可以是5,000nm-13,000nm。例如,聚酯基膜在550nm波长下的面内延迟(Re)可以是5,000nm-13,000nm、5,500nm-12,500nm、5,700nm-12,000nm、6,000nm-12,000nm、7,000nm-13,000nm、8,000nm-13,000或8,500nm-12,500nm。由于面内延迟满足上述范围,因此可以提高耐久度,并且第一方向和垂直于该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之间的折射率的差值最大化,使得光的畸变无法被识别,从而确保优异的可见度。
具体地,面内延迟(Re)是由膜平面内两个相互垂直的轴的折射率(Nx,Ny)的各向异性(ΔNxy=|Nx–Ny|)与膜厚度d(nm)的乘积所定义的参数,其是光学各向同性和各向异性程度的量度。更具体地,面内延迟(Re)可以通过以下等式B来计算。
[等式B]
Re=ΔNxy×d
在等式B中,d是膜的厚度,ΔNxy是Nx和Ny之差的绝对值(ΔNxy=|Nx–Ny|),Nx是面内慢轴方向上的折射率,并且Ny是面内快轴方向上的折射率。具体地,Nx可以是纵向方向(MD)上的折射率,并且Ny可以是横向方向(TD)上的折射率。
两个轴的折射率(Nx,Ny)可以使用Otsuka折射计(RETS-100,测量波长550nm)测量,但不限于此。
此外,聚酯基膜的面内延迟(Re)的偏差可以是600nm/m以下。例如,聚酯基膜的面内延迟(Re)的偏差可以是600nm/m以下、500nm/m以下、400nm/m以下、300nm/m以下或200nm/m以下,以及5nm/m-600nm/m、5nm/m-500nm/m、10nm/m-400nm/m、10nm/m-350nm/m、10nm/m-300nm/m或10nm/m-200nm/m。由于面内延迟的偏差满足上述范围,因此可以提高耐久度,并且第一方向和垂直于该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之间的折射率的差值最大化,使得光的畸变无法被识别,从而确保优异的可见度。
此外,厚度方向延迟(Rth,550nm)是由在膜厚度方向的截面上观察到的两个双折射ΔNxz(=|Nx–Nz|)和ΔNyz(=|Ny–Nz|)与膜厚d(nm)的乘积得到的值的平均值所定义的参数。具体地,厚度方向延迟(Rth)可以通过以下等式C计算。
[等式C]
在等式C中,d是膜的厚度,ΔNxz是Nx和Nz之差的绝对值(ΔNxz=|Nx–Nz|),ΔNyz是Ny和Nz之差的绝对值(ΔNyz=|Ny–Nz|)。Nx是面内慢轴方向的折射率,Ny是面内快轴方向的折射率,并且Nz是厚度方向的折射率。具体地,Nx可以是纵向方向(MD)上的折射率,并且Ny可以是横向方向(TD)上的折射率。
聚酯基膜厚度方向延迟(Rth)可以是8,000nm-14,000nm。例如,聚酯基膜在550nm波长下的厚度方向延迟(Rth)可以是8,000nm-14,000nm、8,000nm-13,500nm、8,500nm-13,000nm或8,500nm-12,800nm。由于厚度方向延迟满足上述范围,因此可以提高耐久度,并且第一方向和垂直于与该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之间的折射率的差值最大化,使得光的畸变无法被识别,从而确保优异的可见度。
此外,聚酯基膜的透湿度可以是每天20g/m2以下。例如,聚酯基膜的透湿度可以是每天20g/m2以下、每天18g/m2以下、每天15g/m2以下、每天12g/m2以下或每天10g/m2以下,以及每天0.1g/m2-每天20g/m2以下、每天0.5g/m2-每天18g/m2、每天1g/m2-每天15g/m2、每天3g/m2-每天13g/m2、每天4g/m2-每天11g/m2、每天4.5g/m2-每天10g/m2或每天4.8g/m2-每天10g/m2
由于透湿度满足上述范围,因此可以确保优异的耐久度。具体地,与用作常规保护膜的TAC膜相比,透湿度在上述范围内的聚酯基膜在透湿度和尺寸稳定性方面显著优异。当聚酯基膜用作显示设备的保护膜时,可以有效地保护显示设备免受外部潮湿环境的影响。
聚酯基膜在第一方向上的折射率和在垂直于该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上的折射率之间的差值可以是0.08-0.14。例如,聚酯基膜在第一方向和垂直于该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上的折射率之间的差值可以是0.08-0.14、0.08-0.13、0.08-0.125、0.083-0.115或0.085-0.11。由于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的折射率之间的差值满足上述范围,因此光的畸变无法被识别,从而可以确保良好的可见度。根据以下等式D,聚酯基膜在纵向方向(MD)上的UV耐久度(TSMUV)为80%以上。
[等式D]
在等式D中,TSMUV是MD方向上的UV耐久度(%),TSM1是MD方向上的初始拉伸强度,TSM2是在0.68W/m2的剂量下暴露于UV光48小时后测量的MD方向上的拉伸强度。
例如,根据等式D的UV耐久度(TSMUV)可以是80%以上或82%以上,并且可以是80%-100%或80%-95%。
另选地,根据以下等式E,聚酯基膜在横向方向(TD)上的UV耐久度(TSTUV)为80%以上。
[等式E]
在等式E中,TSTUV是TD方向上的UV耐久度(%),TST1是TD方向上的初始拉伸强度,TST2是在0.68W/2的剂量下暴露于UV光48小时后测量的TD方向上的拉伸强度。
例如,根据等式E的UV耐久度(TSTUV)可以是80%以上、85%以上或者88%以上,并且可以是80%-100%或80%-95%。
具体地,基于拉伸强度评价UV耐久度。由于聚酯基膜是拉伸膜,因此它可以根据方向而具有不同的UV耐久度。
由于根据一个实施方案的聚酯基膜在MD方向上的UV耐久度(TSMUV)和在TD方向上的UV耐久度(TSTUV)都满足80%以上,因此它即使在反复的强UV光照射下也能保持优异的耐久度。
此外,聚酯基膜可以包含聚酯基树脂。
具体地,该聚酯基树脂可以是均聚物树脂或二羧酸和二醇缩聚的共聚物树脂。此外,该聚酯基树脂可以是混合有均聚物树脂或共聚物树脂的共混树脂。更具体地,该聚酯基树脂可以是摩尔比为1:1的二羧酸和二醇的混合物。
该二羧酸可以是对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邻苯二甲酸、2,5-萘二甲酸、2,6-萘二甲酸、1,4-萘二甲酸、1,5-萘二甲酸、二苯基羧酸、二苯氧基乙烷二甲酸、二苯基磺酸、蒽二甲酸、1,3-环戊烷二甲酸、1,3-环己烷二甲酸、1,4-环己烷二甲酸、六氢对苯二甲酸、六氢间苯二甲酸、丙二酸、二甲基丙二酸、琥珀酸、3,3-二乙基琥珀酸、戊二酸、2,2-二甲基戊二酸、己二酸、2-甲基己二酸、庚二酸、壬二酸、癸二酸、辛二酸或十二碳二酸。
此外,该二醇可以是乙二醇、丙二醇、己二醇、新戊二醇、1,2-环己烷二甲醇、1,4-环己烷二甲醇、癸二醇、1,3-丙二醇、1,4-丁二醇、1,5-戊二醇、1,6-己二醇、2,2-双(4-羟基苯基)丙烷或双(4-羟基苯基)砜。
优选地,聚酯基树脂可以是具有优异结晶度的芳族聚酯基树脂。具体地,它可以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树脂作为主要组分。例如,聚酯基膜可以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膜。
例如,聚酯基膜可以包含85重量%以上,更具体地90重量%以上、95重量%以上或99重量%以上的量的聚酯基树脂,具体地,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
另选地,聚酯基膜可以包含除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之外的聚酯基树脂。具体地,聚酯基膜可以包含两种聚酯基树脂。更具体地,聚酯基膜可以包含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和除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之外的聚酯基树脂。
例如,聚酯基膜可以包含15重量%以下、0.1%重量-10%重量或0.1%重量-5%重量的量的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
此外,例如,聚酯基膜可以包含85%重量以上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和15%重量以下的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树脂。更具体的,聚酯基膜可以包含85%重量以上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和0.1%重量-10%重量或0.1%重量-5%重量的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由于聚酯基膜满足上述组成和含量,因此可以在其制备方法诸如加热、拉伸等中提高其机械性能,诸如拉伸强度。
基层
根据一个实施方案的聚酯基膜包含基层和在该基层的至少一侧上的涂层。
基层可以包含聚酯基树脂。关于聚酯基树脂的细节如上所述。
基层的厚度可以是30μm-145μm。例如,基层的厚度可以是30μm-145μm、35μm-140μm、40μm-135μm、45μm-130μm或50μm-130μm。基层的厚度可以根据需要(诸如增强成型性或耐久度)在上述范围内选择。具体地,如果基层的厚度小于30μm,则其成型性可能优异,而其耐久度可能低。如果其厚度超过145μm,则其耐久度优异,而成型性差,因此用作保护膜时质量差。
涂层
根据一个实施方案的聚酯基膜包含在基层的至少一侧上的涂层。
具体地,涂层可以包含选自聚氨酯基、酯基树脂和丙烯酸基树脂中的至少一种。由于聚酯基膜包含在基层的至少一侧上的涂层,该涂层包含选自聚氨酯基、酯基树脂和丙烯酸基树脂中的至少一种,因此可以在不降低光通过率、总透射率和取向角特性的情况下增强耐久度和折叠性。
例如,涂层可以包含选自聚氨酯基、酯基树脂和丙烯酸基树脂中的至少一种,其量为45重量%-65重量%或50重量%-60重量%。
根据一个实施方案,涂层可以仅设置在基层的一侧上,或者其可以设置在基层的两侧上。
具体地,涂层可以包含设置在基层的一侧上的第一涂层,或者其可以包含设置在基层的一侧上的第一涂层和设置在基层的另一侧上的第二涂层。
根据一个实施方案,第一涂层中包含的树脂和第二涂层中包含的树脂可以根据需要相同或不同。
此外,第一涂层和第二涂层的厚度可各自为50nm-100nm。例如,第一涂层的厚度可以是50nm-100nm、55nm-95nm、60nm-85nm、65nm-80nm或67nm-75nm,并且第二涂层的厚度可以是50nm-100nm、55nm-95nm、60nm-85nm、65nm-80nm或67nm-75nm。
由于第一涂层和第二涂层的厚度满足上述范围,因此可以在不降低光通过率、总透射率和取向角特性的情况下使增强耐久度和折叠性的作用最大化。
此外,第一涂层与第二涂层的厚度比可以是1:0.5-2.0。例如,第一涂层与第二涂层的厚度比可以是1:0.5-2.0、1:0.7-1.6、1:0.8-1.3、1:0.9-1.1或1:0.95-1.05。
可固化树脂层
根据另一个实施方案,在基层的至少一侧上还可包括可固化树脂层。具体地,可固化树脂层可以设置在基层的一侧或涂层的一侧上。
更具体地,聚酯基膜可以包含在基层的一侧上形成的涂层和在基层的另一侧上形成的可固化树脂层。
另选地,聚酯基膜可以包含在基层的两侧上形成的第一涂层和第二涂层,以及在该第一涂层和该第二涂层的一侧上形成的可固化树脂层。具体地,在聚酯基膜中,可固化树脂层、第一涂层、基层、第二涂层和可固化树脂层可以顺序层压,或者可固化树脂层、第一涂层、基层和第二涂层可以顺序层压。
关于基层和涂层的细节如上所述。
可固化树脂层可以包含可光固化树脂或热固性树脂。例如,可光固化树脂可以包含聚氨酯丙烯酸酯低聚物、环氧丙烯酸酯低聚物或它们的混合物,并且热固性树脂可以包含聚氨酯丙烯酸酯多元醇、三聚氰胺丙烯酸酯多元醇、环氧丙烯酸酯多元醇或它们的混合物。例如,可固化树脂层可以包含聚氨酯丙烯酸酯基树脂。
此外,可固化树脂层还可包含选自交联剂、抗静电剂和消泡剂中的至少一种添加剂。例如,交联剂可以是硅烷基交联剂,该硅烷基交联剂可以是烷氧基硅烷,诸如乙烯基乙氧基硅烷、乙烯基-三-(β-甲氧基乙氧基)硅烷、甲基丙烯酰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γ-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γ-巯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甲基三乙氧基硅烷和三甲氧基硅烷;环氧硅烷,诸如三环氧硅烷;氨基硅烷,诸如丁基氨基硅烷和环氧氨基硅烷;烷基硅烷,诸如甲基硅烷、二甲基硅烷、乙烯基甲基二甲基环三硅氧烷、二甲基硅烷-氧环戊烷、环己基硅烷和环己基二硅烷;或硅烷或乙硅烷,但不限于此。
可固化树脂层的厚度可以是10μm-200μm。例如,可固化树脂层的厚度可以是20nm-200nm、35nm-180nm、50nm-150nm、50nm-130nm、60nm-120nm或80nm-100nm。
根据另一个实施方案的聚酯基膜还可包含在聚酯基膜的至少一侧上的选自由硬涂层和有机硅粘合层(如果需要)中的至少一种。
用于制备聚酯基膜的方法
根据另一个实施方案的用于制备聚酯基膜的方法包括制备基层;以及在该基层的至少一侧上形成涂层,其中该聚酯基膜根据上述关系式1的光通过率为91%以上,或者其对380nm-780nm的光的总透射率为92%以上。
可以调节组分和方法条件,使得通过上述方法最终生产的聚酯基膜满足如上所述的特性,诸如光通过率、总透射率和取向角。具体地,为了使最终的聚酯基膜满足上述特性,调节聚酯基树脂的组成,调节挤出温度、拉伸时的预热温度、各个方向上的拉伸率、拉伸温度、拉伸速度等,或者在拉伸后进行热定形和松弛,同时调节热定形温度和松弛速率。
首先,制备基层。
具体地,制备基层的步骤可以包括熔融挤出聚酯基树脂以制备未拉伸片材;在70℃-90℃下,将该未拉伸片材预热;在70℃-125℃下,将该未拉伸片材在第一方向上拉伸1倍-1.5倍,并且在垂直于该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上拉伸3倍-5倍以制备拉伸片材;以及在160℃-230℃下,将该拉伸片材热定形。
关于聚酯基树脂的细节如上所述。
具体地,可以在260℃-300℃、270℃-290℃或275℃-285℃的温度下熔融挤出聚酯基树脂,然后冷却以获得未拉伸片材。
此后,可以在70℃-90℃、75℃-90℃或78℃-87℃下将未拉伸片材预热。由于预热温度满足上述范围,因此可以通过在不降低光通过率和总透射率的情况下增强柔性来确保优异的折叠性,并有效地防止在随后的拉伸步骤中的破裂。
然后,可以在70℃-125℃下,将未拉伸片材在第一方向上拉伸1倍-1.5倍,并且在与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上拉伸3倍-5倍以制备拉伸片。此处,拉伸可以通过在输送该未拉伸片材的同时使其通过辊来进行。可以控制该未拉伸片材的输送速度和排出速率以将基层调节至期望的厚度。
具体地,拉伸可以在70℃-125℃、75℃-120℃、80℃-105℃、90℃-100℃或92℃-98℃下进行。由于拉伸温度满足上述范围,因此可以有效地防止在拉伸步骤中的断裂。
更具体地,第一方向上的拉伸温度可以是75℃-100℃或85℃-98℃,并且第二方向上的拉伸温度可以是90℃-120℃或92℃-105℃。
此外,拉伸速度可以是1m/分钟-8m/分钟、1.3m/分钟-5m/分钟、1.5m/分钟-3m/分钟或1.5m/分钟-2m/分钟。
第一方向上的拉伸率可以是1倍-1.5倍、1倍-1.3倍、1倍-1.2倍或1.1倍-1.15倍,并且垂直于该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上的拉伸率可以是3倍-5倍、3.3倍-4.8倍、3.5-至4.8倍、4倍-4.8倍或4.2倍-4.5倍。
此外,第一方向上的拉伸率与所述第二方向上的拉伸率之比可以是1:3-4.5。例如,第一方向上的拉伸率与第二方向上的拉伸率之比可以是1:3-4.5、1:3-4.4或1:3.1-4.3。由于第一方向上的拉伸率与第二方向上的拉伸率之比满足上述范围,因此可以通过在不降低光通过率和总透射率的情况下增强柔性来确保优异的折叠性。
然后,在160℃至230℃下,将拉伸片材热定形以制备聚酯基膜。
具体地,热定形可以是退火,并且在165℃-210℃、170℃-205℃或175℃-205℃下进行0.5分钟-8分钟、0.5分钟-5分钟、0.5分钟-3分钟或1分钟-2分钟。在完成热定形后,可以分阶段降低温度。
此外,上述方法还可包括在热定形步骤之后的松弛步骤。
可以在第一方向上或在垂直于该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上进行松弛。另选地,可以在第一方向上进行作为第一松弛的松弛,然后在第二方向上进行作为第二松弛的松弛。
具体地,松弛可以在60℃-180℃、80℃-150℃、80℃-120℃或90℃-110℃的温度下,以5%以下、4%以下、3%以下、0.1%-5%、0.5%-4%、1%-3%或2%-3%的松弛率进行。
然后,在该基层的至少一侧上形成涂层。
具体地,将包含选自聚氨酯基、酯基树脂和丙烯酸基树脂中的至少一种的用于涂层的组合物涂覆在基层的至少一侧上,然后干燥以形成涂层。
用于涂层的组合物可以包含选自聚氨酯基、酯基树脂和丙烯酸基树脂中的至少一种,其量为基于用于涂层的组合物的总重量计45重量%-65%重量或50%重量-60%重量。
此外,干燥可以在90℃-140℃、95℃-130℃、100℃-120℃或105℃-115℃下进行。
根据另一个实施方案,可以在该基层的至少一侧上形成可固化树脂层。关于可固化树脂层的细节如上所述。
具体地,将包含可光固化树脂或热固性树脂的用于固化树脂层的组合物涂覆在基层的一侧或涂层的一侧上以形成可固化树脂层。
更具体地,用于固化层的组合物可以包含可光固化树脂或热固性树脂,并且还可包含选自交联剂、抗静电剂和消泡剂中的至少一种添加剂。关于可光固化树脂、热固性树脂和添加剂的细节如上所述。
此外,可以通过辊涂法、凹印涂法、喷涂法等进行涂覆,但不限于此。
根据另一个实施方案的用于制备聚酯基膜的方法包括熔融挤出聚酯基树脂以制备未拉伸片材;在70℃-125℃下,将该未拉伸片材在第一方向上拉伸1倍-1.5倍,并在垂直于该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上拉伸3倍-5倍以制备拉伸膜;以及在160℃-230℃下,将该拉伸膜热定形以制备聚酯基膜,并且该聚酯基膜在平面内的第一方向上满足上述关系式2。
首先,将聚酯基树脂熔融挤出以形成未拉伸片材
关于聚酯基树脂的细节如上所述。
具体地,可以在260℃-300℃或270℃-290℃的温度下熔融挤出聚酯基树脂,然后冷却以获得未拉伸片材。
然后,在输送该未拉伸片材的同时使其通过辊。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控制该未拉伸片材的输送速度和排出速率以将未拉伸片材调节至期望的厚度。
然后,在70℃-125℃下对该未拉伸片材进行拉伸以形成拉伸膜。
根据另一个实施方案,方法还可包括在拉伸步骤之前对未拉伸片材进行预热的步骤。
预热温度满足以聚酯基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为基准的Tg+5℃-Tg+50℃,同时确定满足70℃-90℃。当预热温度满足上述范围时,该膜可以足够软以便于拉伸,并且也可以有效地防止在其拉伸过程中的断裂现象。
同时,拉伸可以在70℃-125℃、75℃-120℃、80℃-110℃、85℃-100℃或80℃-100℃下进行。如果拉伸温度在上述范围之外,则可能发生断裂。
更具体地,第一方向上的拉伸温度可以是75℃-90℃或75℃-85℃,并且第二方向上的拉伸温度可以是80℃-110℃或80℃-120℃。如果拉伸温度在上述范围之外,则可能发生断裂。
拉伸可以在第一方向上以1倍-1.5倍或1倍-1.45倍的拉伸率进行,并且在垂直于该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上以3倍-5倍、3.3倍-4.8倍、3.5倍-4.8倍、4倍-4.8倍或4.2倍-4.5倍的拉伸率进行。
第一方向上的拉伸率与第二方向上的拉伸率之比可以是1:1.5-5.5。例如,第一方向上的拉伸率与第二方向上的拉伸率之比可以是1:2-5、1:2.5-4.5或1:3.5-4.5。由于第一方向上的拉伸率与第二方向上的拉伸率之比满足上述范围,因此可以进一步提高耐久度和曲率均匀性。
此外,在拉伸后,还可以进行涂覆步骤。具体地,还可以在第一方向上拉伸之前或在第一方向上拉伸之后在第二方向上拉伸之前进行涂覆步骤。更具体地,还可进一步进行涂覆步骤以形成能够赋予膜以功能性(诸如抗静电等)的促进层等。涂覆步骤可以通过旋涂或在线涂覆进行,但不限于此。
然后,在160℃至230℃下,将拉伸膜热定形以制备聚酯基膜。
具体地,热定形可以是退火,并且在165℃-210℃、170℃-200℃、170℃-190℃或175℃-185℃下进行0.5分钟-8分钟、0.5分钟-5分钟、0.5分钟-3分钟或1分钟-2分钟。在完成热定形后,可以分阶段降低温度。
此外,上述方法还可包括在拉伸步骤之后的松弛步骤。
可以在第一方向上或在垂直于该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上进行松弛。具体地,松弛可以在60℃-180℃、80℃-150℃、80℃-120℃或90℃-110℃下以5%以下的松弛率进行。例如,松弛率可以是5%以下、4%以下或3%以下,以及0.1%-5%、0.5%-4%或1%-3%。
保护膜
根据另一个实施方案的保护膜包含聚酯基膜;和设置在该聚酯基膜的一侧上的可固化树脂层,其中该聚酯基膜在平面内的第一方向上满足上述关系式2。
关于聚酯基膜的细节如上所述。
根据一个实施方案的保护膜包含在聚酯基膜的一侧上的可固化树脂层,由此该保护膜具有减震的有利效果。
图10示出了根据一个实施方案的保护膜。具体地,图10示出了保护膜(100),该保护膜由聚酯基膜(110)和设置在聚酯基膜(110)的一侧上的可固化树脂层(120)构成。
关于可固化树脂层的细节如上所述。
此外,该保护膜还可以包含选自硬涂层、粘合层和脱模层中的至少一种。
图11示出了根据另一个实施方案的保护膜。具体地,图11示出了保护膜(100),该保护膜包含聚酯基膜(110)、设置在该聚酯基膜的一侧上的可固化树脂层(120)、设置在可固化树脂层(120)的一侧上的硬涂层(130)、设置在聚酯基膜(110)的另一侧上的粘合层(140)和设置在粘合剂层(140)的一侧上的脱模层(150)。
该硬涂层可以包含可光固化树脂。由于该保护膜包括硬涂层,因此它可以增强膜表面硬度,从而可以具有优异的耐刮擦性。
可光固化树脂的示例包括具有一个或两个以上不饱和键的化合物,诸如具有丙烯酸酯基官能团的化合物。具有一个不饱和键的化合物的示例包括(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乙基己酯、苯乙烯、甲基苯乙烯、N-乙烯基吡咯烷酮等。具有两个不饱和键的化合物的示例包括聚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三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二甘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三(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四(甲基)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六(甲基)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五(甲基)丙烯酸酯、1,6-己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新戊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等。如本文所用,“(甲基)丙烯酸酯”是指甲基丙烯酸酯和丙烯酸酯。
粘合层可以包含粘合树脂。该粘合树脂可以通过例如选自丙烯酸单体和含有羧基的不饱和单体中的至少一种的聚合形成。丙烯酸单体的示例包括(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二甲基氨基乙酯、(甲基)丙烯酸异丁酯、(甲基)丙烯酸2-羟丙酯、(甲基)丙烯酸甘油酯、(甲基)丙烯酸聚(乙二醇)甲基醚、甲氧基三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二环戊酯等。此外,含羧基不饱和单体的示例包括丙烯酸、甲基丙烯酸、衣康酸和马来酸。
脱模层可以是聚酯基膜,诸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膜、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膜、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膜或聚萘二甲酸丙二醇酯膜,但不限于此。
用于制备保护膜的方法
根据另一个实施方案的用于制备保护膜的方法包括制备聚酯基膜;以及在该聚酯基膜的一侧上形成可固化树脂层,其中该聚酯基膜在平面内的第一方向上满足上述关系式2。
关于聚酯基膜及其制备工艺的细节如上所述。
具体地,形成可固化树脂层的步骤包括在聚酯基膜的一侧上涂覆底漆组合物。具体地,该底漆组合物可以包含可光固化树脂或热固性树脂,并且还可包含选自交联剂、抗静电剂和消泡剂的至少一种添加剂。关于可光固化树脂、热固性树脂和添加剂的细节如上所述。
可以通过辊涂法、凹印涂法、喷涂法等进行涂覆,但不限于此。
显示设备
根据另一个实施方案的显示设备包括显示面板;和设置在该显示面板的一侧上的聚酯基膜,其中该聚酯基膜包含基层和在该基层的至少一侧上的涂层,并且该聚酯基膜根据上述关系式1的光通过率为91%以上,或者其对380nm-780nm的光的总透射率为92%以上。
根据另一个实施方案的显示设备包括显示面板;和设置在该显示面板的一侧上的聚酯基膜,其中该聚酯基膜在平面内的第一方向上满足上述关系式2。
关于聚酯基膜的细节如上所述。
具体地,通过根据其制备方法的条件调节其尺寸,该聚酯基膜可以实现柔性显示设备或可折叠显示设备的保护膜所需的特性。更具体地,当聚酯基膜应用于柔性显示设备或可折叠显示设备时,即使折叠多次也几乎不产生由于分层导致的白化或裂纹,同时保持耐久度、透明度和可见度。
下面将参考以下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更详细的描述。然而,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说明本发明而提出的,并且本发明的范围并不限于此。
用于实施本发明的实施例
下面将参照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然而,以下实施例是为了说明本发明,并且本发明的范围并不仅限于此。
聚酯基膜的制备
实施例1-1
(1)基层的制备
将乙二醇和对苯二甲酸以1:1的摩尔比(生产商:SKC)使用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通过挤出机在280℃熔融挤出,然后在流延辊上在35℃冷却以制备未拉伸片材。
然后,将未拉伸片材在85℃下预热,在95℃下沿MD方向拉伸1.1倍,沿TD方向拉伸4.3倍,然后在180℃下热定形90秒。此处,TD方向的拉伸速度为约1.9m/分钟。然后,在100℃下在TD方向上以2.5%的松弛率松弛,制作平均厚度为125μm的基层。
(2)膜的制备
将含有55重量%的聚氨酯基树脂的涂料组合物涂覆在基层的两侧并干燥,以制备具有第一涂层(厚度:70nm)和第二涂层(厚度:70nm)的聚酯基膜。
实施例1-2至1-6和比较例1-1至1-6
以与实施例1-1相同的方式制备聚酯基膜,不同之处在于在表1所示的工艺条件下,聚酯基膜的厚度如下表1所示。
[表1]
[试验例]
试验例1-1:厚度偏差
使用电子测微计(商品名:Militron 1245D,制造商:Fineryuf)在横向方向上以5cm的间隔测量实施例1-1至1-6和比较例1-1至1-6中制备的聚酯基膜的厚度。根据以下等式A计算厚度偏差。
[等式A]
厚度偏差(μm)=横向方向上的最大厚度(μm)–横向方向上的最小厚度(μm)
试验例1-2:面内延迟和厚度方向延迟
测量实施例1-1至1-6和比较例1-1至1-6中制备的聚酯基膜的面内延迟和厚度方向延迟。
具体地,使用Otsuka的折射计(RETS-100,测量波长550nm),在25℃下测量聚酯基膜的两个相互垂直的轴的折射率(nx,Ny)和厚度方向的折射率。使用电子测微计(商品名:Militron 1245D,制造商:Fineryuf)测量膜的厚度D(nm),将其转化为nm单位。
根据以下等式B和C,通过将测量的ΔNxy(=|Nx–Ny|)乘以膜厚度d(nm)来计算面内延迟(Re),并且厚度方向延迟(Rth)计算为通过将测量的ΔNxz(=|Nx–Nz|)和ΔNyz(=|Ny–Nz|)乘以膜厚度d(nm)获得的值的平均值。
[等式B]
Re=ΔNxy×d
[等式C]
试验例1-3:取向角、取向角的偏差和取向角的变化率
使用Otsuka的折射计(RETS-100,测量波长550nm)测量实施例1-1至1-6和比较例1-1至1-6中制备的聚酯基膜的总宽度上的取向角。
此外,在测量结果中,在从膜的中心轴起的横向方向上在±2,000mm的范围内测量取向角的平均值,并且相应地计算取向角的偏差。
此外,将实施例1-1、1-3、1-5和比较例1-4的聚酯基膜沿横向方向(TD)以10cm或30cm的间隔切割,测量取向角,并相应地计算取向角的变化率。
图1至4分别示出了实施例1-1、1-3和1-5以及比较例1-4的聚酯基膜在横向方向上的取向角的测量结果。
试验例1-4:光通过率
使用TES数字照度计(商品名:TES-1334A,制造商:TES)测量实施例1-1至1-6和比较例1-1至1-6中制备的聚酯基膜的光通过率。
具体地,如图5所示,发光装置(10)定位在下部位置,并且第一偏光板(21)和第二偏光板(22)在该发光装置上方彼此间隔一定距离平行放置。此处,发光装置(10)和第一偏光板(21)之间的距离为约2.5cm,并且发光装置(10)和第二偏光板(22)之间的距离为约20cm。
在将聚酯基膜插入第一偏光板和第二偏光板之间之前和之后,以12V提供530nm的光(a:光方向)并使用发光装置(10)透射以测量各亮度(lux),并且根据以下关系式1计算光通过率。
[关系式1]
在关系式1中,A是530nm的光通过两个平行的偏光板透射时的亮度(lux),并且B是530nm的光在将该聚酯基膜置于这两个偏光板之间后透射时的亮度(lux),其中该聚酯基膜的横向方向(TD)与这两个偏光板的光轴(b)成45°角定位。
此外,计算在测试实施例1-4中测量的光通过率与取向角的比率。
试验例1-5:总透射率
根据ASTM D1003,使用浊度计(Gardner BYK)测量实施例1-1至1-6和比较例1-1至1-6中制备的聚酯基膜的总透射率。
试验例1-6:透湿度
根据ISO2528(1995),使用透湿度测试仪(商品名:PERMATRAN_W,制造商:Mocon)测量实施例1-1至1-6和比较例1-1至1-6中制备的聚酯基膜的透湿度(g/m2每天)。
试验例1-7:冲击强度
使分别粘附了实施例1-1至1-6和比较例1-1至1-6中制备的聚酯基膜作为保护膜的移动设备从80cm掉落10次。根据以下标准评价由对液晶的冲击引起的破损程度。
◎:10次均不破损。
○:7-9次不破损。
△:1-6次不破损。
×:10次均破损。
试验例1-8:折叠性
根据ASTM D 2176和TAPPI T 511,使用耐折度测试仪(商品名:MIT-DA,制造商:Toyoseiki)对实施例1-1至1-6和比较例1-1至1-6中制备的聚酯基膜进行MIT耐折度测试。
具体地,在折叠试验中,用光学透明粘合剂(OCA)将超薄玻璃层压在膜的上下两侧以制备层压材料,并将该层压材料以1.5mm的曲率半径在MD方向、TD方向和相对于TD方向的45°方向上重复折叠15,000次。观察层间是否存在分层。
○:层间分层。
×:层间没有分层。
试验例1-9:虹现象
将实施例1-1至1-6和比较例1-1至1-6中制备的各聚酯基膜的一侧涂黑,并用肉眼在极角下评价虹现象的可见度。此处,在暗室中在三波长灯下根据以下标准进行评价。
0:没有虹现象,颜色均匀。
1:有轻微虹现象,颜色均匀。
2:有轻微虹现象,颜色不均匀。
3:强虹现象,颜色浓烈。
[表2]
[表3]
[表4]
/>
[表5]
取向角的偏差 取向角的变化率
实施例1-1 0.57° 0.16°/10cm
实施例1-3 0.62° 0.15°/10cm
实施例1-5 0.34° 0.13°/30cm
比较例1-4 10.42° 2.06°/30cm
如上表2至5所示,与比较例1-1至1-6的聚酯基膜相比,实施例1-1至1-6的聚酯基膜具有优异的耐久度、可靠性和可见度。
具体地,实施例1-1至1-6的聚酯基膜具有优异的光学性能,特别是优异的光通过率和总透射率,具有低的厚度偏差,并且具有满足优选范围的取向角,从而具有优异的可见度。
特别地,如示出了实施例1-1、1-3和1-5的聚酯基膜沿横向方向的取向角测量结果的图1至3所示,实施例1-1、1-3和1-5的膜具有非常低的取向角偏差和取向角相对于膜厚度的比率,并且还具有优异的总透射率、折叠性和虹可见度。因此,它们的可见度和可靠性非常优异。
此外,由于实施例1-1至1-6的聚酯基膜在面内延迟、厚度方向延迟、透湿度和冲击强度方面显示出优选的结果,因此它们具有优异的耐久度和尺寸稳定性。因此,当实施例1-1至1-6的聚酯基膜各自用作显示设备(诸如智能手机)的保护膜时,它们的光学性能和耐久度将是优异的,并且它们的可见度和指纹识别率可提高。
相比之下,比较例1-1至1-6的膜具有高的取向角或低的光通过率和总透射率,导致差的可见度。特别地,如示出了比较例1-4的聚酯基膜沿横向方向的取向角测量结果的图4所示,比较例1-4的膜具有非常高的取向角偏差和取向角相对于膜厚度的变化率,并且总透射率、折叠性和虹可见度不佳。因此,它们的可见度和可靠性非常差。
此外,尽管比较例1-5和1-6的膜在取向角、透湿度和冲击强度方面具有与实施例1-4类似的水平,但涂层的厚度在优选范围之外,使得取向角的偏差、取向角的变化率、光通过率和光学性能诸如总透射率降低。
[实施例]
聚酯基膜的制备
实施例2-1
将乙二醇和对苯二甲酸以1:1的摩尔比(生产商:SKC)使用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通过挤出机在280℃熔融挤出,然后在流延辊上在35℃冷却以制备未拉伸片材。
然后,将未拉伸片材在95℃下沿MD方向拉伸1.1倍,沿TD方向拉伸4.3倍,然后在180℃下热定形90秒。然后,在130℃下在TD方向以2%的松弛率,制成厚度125μm的聚酯基膜。
实施例2-2
将乙二醇和对苯二甲酸以1:1的摩尔比(生产商:SKC)使用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通过挤出机在280℃熔融挤出,然后在流延辊上在35℃冷却以制备未拉伸片材。
然后,将未拉伸片材在95℃下沿MD方向拉伸1.1倍,沿TD方向拉伸4.3倍,然后在200℃下热定形90秒。然后,在130℃下在TD方向以2%的松弛率,制成厚度80μm的聚酯基膜。
比较例2-1
将乙二醇和对苯二甲酸以1:1的摩尔比(生产商:SKC)使用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通过挤出机在280℃熔融挤出,然后在流延辊上在35℃冷却以制备未拉伸片材。
然后,将未拉伸片材在135℃下沿MD方向拉伸1.1倍,沿TD方向拉伸4.3倍,然后在230℃下热定形90秒。然后,在130℃下在TD方向以2%的松弛率,制成厚度50μm的聚酯基膜。
[试验例]
试验例2-1:拉伸率
使用拉伸强度计(UTM)在下列条件下测量实施例2-1和2-2以及比较例2-1的聚酯基膜的拉伸率。
-样品长度:50mm
-样品宽度:10mm
-样品厚度:50μm
-测量温度:室温环境
-拉伸速度:50mm/分钟
-拉伸方向:横向方向(TD)、纵向方向(MD)和45°方向
(1)通过初始拉伸率测量载荷
首先,测定实施例2-1、2-2和比较例2-1的聚酯基膜的样品的三个拉伸方向的拉伸相对于初期尺寸的1%或2%的载荷(N1%和N2%)。
图12示出了拉伸率(%)相对于在纵向方向(MD)上施加到实施例2-1的聚酯基膜的载荷(N)的曲线。图13示出了拉伸率(%)相对于在45°方向上施加到聚酯基膜的载荷(N)的曲线。N1%和N2%的载荷分别由相对于载荷的拉伸率曲线确定。
(2)持续载荷下最终拉伸率的测量
然后,分别在三个方向上对样品施加上述测量的各载荷20分钟。然后,测定相对于样品的初期尺寸的最终拉伸率(%)即S1至S6
具体地,S1是N1%在MD方向上保持20分钟后的最终拉伸率(%),S2是N2%在MD方向上保持20分钟后的最终拉伸率(%),S3是N1%在TD方向上保持20分钟后的最终拉伸率(%),S4是N2%在TD方向上保持20分钟后的最终拉伸率(%),S5是N1%在45°方向上保持20分钟后的最终拉伸率(%),并且S6是N2%在45°方向上保持20分钟后的最终拉伸率(%)。
图14示出了在纵向方向(MD)上施加到实施例2-1和比较例2-1的聚酯基膜的一定载荷的情况下,拉伸率(%)相对于时间(s)的曲线。
图15示出了在横向方向(TD)上施加到实施例2-1和比较例2-1的聚酯基膜的一定载荷的情况下,拉伸率(%)相对于时间(s)的曲线。
图16示出了在45°方向上施加到实施例2-1和比较例2-1的聚酯基膜的一定载荷的情况下,拉伸率(%)相对于时间(s)的曲线。
(3)关系式2至4
根据在上述部分(2)中获得的最终拉伸率计算关系式2与4。
[关系式2]
0.5≤|S1–S2|≤3.1
[关系式3]
0.5≤|S3–S4|≤5.2
[关系式4]
0.5≤|S5–S6|≤7.2
试验例2-2:折叠试验
根据ASTM D 2176和TAPPI T 511,使用耐折度试验机(商品名:MIT-DA,制造商:Toyoseiki)对实施例2-1和2-2以及比较例2-1的聚酯基膜样品进行MIT耐折度试验。
具体地,在折叠试验中,用光学透明粘合剂(OCA)将超薄玻璃层压在膜样品的上下面以制备层压材料,并将该层压材料以1.5mm的曲率半径重复折叠15,000次。观察层间是否存在分层。
○:层间分层。
×:层间没有分层。
试验例2-3:凹痕评价
将实施例2-1和2-2以及比较例2-1的聚酯基膜样品各自以辊的形式缠绕在芯上。一周后,检查在展开过程中在膜样品的表面上是否产生点状凹痕。
○:有凹痕。
×:没有凹痕。
[表6]
[表7]
如上面的表6和7以及图14至16中所示,实施例2-1和2-2的聚酯基膜满足关系式2至4,同时在各个方向上具有相对于拉伸载荷的低应变率。因此,它们具有优异的柔性。此外,实施例2-1和2-2的聚酯基膜即使在重复折叠15,000次后在膜表面上也没有分层和凹痕。因此,它们同时具有高柔性和优异的外观特性。
与此相对,比较例2-1的聚酯基膜在各方向的拉伸载荷下具有高应变速度。此外,比较例2-1的聚酯基膜在重复折叠15,000次后在膜表面上具有分层和凹痕。因此,它们具有不良的柔性和外观特性。
试验例2-4:厚度偏差
使用Otsuka的折射计(RETS-100,测量波长550nm)测量实施例2-1和2-2以及比较例2-1中制备的聚酯基膜的厚度。相应地计算厚度偏差。
试验例2-5:面内延迟和厚度方向延迟
测量实施例2-1和2-2以及比较例2-1中制备的聚酯基膜的面内延迟和厚度方向延迟。
具体地,使用Otsuka的折射计(RETS-100,测量波长550nm)测量聚酯基膜的两个相互垂直的轴的折射率(nx,Ny)和厚度方向的折射率。使用电子测微计(商品名:Militron1245D,制造商:Fineryuf)测量膜的厚度D(nm),将其转化为nm单位。
根据以下等式B和C,通过将测量的ΔNxy(=|Nx–Ny|)乘以膜厚度d(nm)来计算面内延迟(Re),并且厚度方向延迟(Rth)计算为通过将测量的ΔNxz(=|Nx–Nz|)和ΔNyz(=|Ny–Nz|)乘以膜厚度d(nm)获得的值的平均值。
[等式B]
Re=ΔNxy×d
[等式C]
试验例2-6:光通过率
使用TES的数字照度计(334A)测量实施例2-1、2-2和比较例2-1的聚酯基膜的光通过率。
试验例2-7:光透射率
使用Shimatsu的分光光度计(UV2600,测量波长:380nm)测量实施例2-1和2-2以及比较例2-1的聚酯基膜的光透射率。
试验例2-8:透湿度
使用Mocon的透湿度测试仪(PERMATRAN_W)测量实施例2-1和2-2以及比较例2-1的聚酯基膜的透湿度。
试验例2-9:冲击强度
使分别粘附了实施例2-1和2-2以及比较例2-1的聚酯基膜作为保护膜的移动设备从80cm掉落10次。评价由对液晶的冲击引起的破损程度。
◎:10次均不破损。
○:7-9次不破损。
△:1-6次不破损。
×:10次均破损。
[表8]
如表8所示,实施例2-1和2-2的聚酯基膜与比较例2-1的聚酯基膜相比具有优异的耐久度和透明度。
具体地,实施例2-1和2-2的聚酯基膜具有满足优选范围的厚度偏差、延迟、光通过率、光透射率和透湿度,并具有优异的冲击强度,导致优异的耐久度和透明度。

Claims (6)

1.一种聚酯基膜,所述聚酯基膜在平面中的第一方向上满足以下关系式2:
[关系式2]
1.3≤|S1–S2|≤3.1
在关系式2中,S1是N1%保持20分钟后的最终拉伸率,并且S2是N2%保持20分钟后的最终拉伸率,其中N1%是将所述聚酯基膜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拉伸1%的载荷,并且N2%是将所述聚酯基膜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拉伸2%的载荷,
所述聚酯基膜在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上满足以下关系式3:
[关系式3]
0.5≤|S3–S4|≤5.2
在关系式3中,S3是N1%保持20分钟后的最终拉伸率,并且S4是N2%保持20分钟后的最终拉伸率,其中N1%是将所述聚酯基膜在所述第二方向上拉伸1%的载荷,并且N2%是将所述聚酯基膜在所述第二方向上拉伸2%的载荷,
所述聚酯基膜在与所述第一方向成45°的第三方向上满足以下关系式4:
[关系式4]
0.5≤|S5–S6|≤7.2
在关系式4中,S5是N1%保持20分钟后的最终拉伸率,并且S6是N2%保持20分钟后的最终拉伸率,其中N1%是将所述聚酯基膜在所述第三方向上拉伸1%的载荷,并且N2%是将所述聚酯基膜在所述第三方向上拉伸2%的载荷,
其中所述聚酯基膜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
其中基于50μm的厚度测量所述聚酯基膜的S1~S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酯基膜,其中S1为0.1-2.5,S2为1.5-4.5,S3为0.8-2.4,并且S4为2.3-7.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酯基膜,其中S1:S3为0.4-0.7:1,并且S2:S4为0.4-0.7: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酯基膜,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上的N1%为10N-25N,所述第一方向上的N2%为28N-50N,所述第二方向上的N1%为25N-45N,并且所述第二方向上的N2%为50N-70N。
5.一种用于制备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酯基膜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熔融挤出聚酯基树脂以制备未拉伸片材;
在70℃-125℃下,将所述未拉伸片材在第一方向上拉伸1倍-1.5倍,并且在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上拉伸3倍-5倍以制备拉伸膜;以及
在160℃-230℃下,将所述拉伸膜热定形以制备聚酯基膜,
第一方向上的拉伸率与第二方向上的拉伸率之比是1:3.5-4.5,
所述聚酯基膜在平面内的所述第一方向上满足以下关系式2:
[关系式2]
1.3≤|S1–S2|≤3.1
在关系式2中,S1是N1%保持20分钟后的最终拉伸率,并且S2是N2%保持20分钟后的最终拉伸率,其中N1%是将所述聚酯基膜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拉伸1%的载荷,并且N2%是将所述聚酯基膜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拉伸2%的载荷,
所述聚酯基膜在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上满足以下关系式3:
[关系式3]
0.5≤|S3–S4|≤5.2
在关系式3中,S3是N1%保持20分钟后的最终拉伸率,并且S4是N2%保持20分钟后的最终拉伸率,其中N1%是将所述聚酯基膜在所述第二方向上拉伸1%的载荷,并且N2%是将所述聚酯基膜在所述第二方向上拉伸2%的载荷,
所述聚酯基膜在与所述第一方向成45°的第三方向上满足以下关系式4:
[关系式4]
0.5≤|S5–S6|≤7.2
在关系式4中,S5是N1%保持20分钟后的最终拉伸率,并且S6是N2%保持20分钟后的最终拉伸率,其中N1%是将所述聚酯基膜在所述第三方向上拉伸1%的载荷,并且N2%是将所述聚酯基膜在所述第三方向上拉伸2%的载荷,
其中所述聚酯基膜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
其中基于50μm的厚度测量所述聚酯基膜的S1~S6
6.一种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膜包括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酯基膜;
和设置在该聚酯基膜的一侧上的可固化树脂层,
所述聚酯基膜在平面中的第一方向上满足以下关系式2:
[关系式2]
1.3≤|S1–S2|≤3.1在关系式2中,S1是N1%保持20分钟后的最终拉伸率,并且S2是N2%保持20分钟后的最终拉伸率,其中N1%是将所述聚酯基膜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拉伸1%的载荷,并且N2%是将所述聚酯基膜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拉伸2%的载荷,
所述聚酯基膜在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上满足以下关系式3:
[关系式3]
0.5≤|S3–S4|≤5.2
在关系式3中,S3是N1%保持20分钟后的最终拉伸率,并且S4是N2%保持20分钟后的最终拉伸率,其中N1%是将所述聚酯基膜在所述第二方向上拉伸1%的载荷,并且N2%是将所述聚酯基膜在所述第二方向上拉伸2%的载荷,
所述聚酯基膜在与所述第一方向成45°的第三方向上满足以下关系式4:
[关系式4]
0.5≤|S5–S6|≤7.2
在关系式4中,S5是N1%保持20分钟后的最终拉伸率,并且S6是N2%保持20分钟后的最终拉伸率,其中N1%是将所述聚酯基膜在所述第三方向上拉伸1%的载荷,并且N2%是将所述聚酯基膜在所述第三方向上拉伸2%的载荷,
其中所述聚酯基膜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
其中基于50μm的厚度测量所述聚酯基膜的S1~S6
CN202111512134.8A 2020-12-07 2021-12-07 聚酯膜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1459160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0)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20-0169508 2020-12-07
KR20200169508 2020-12-07
KR10-2020-0171223 2020-12-09
KR10-2020-0171208 2020-12-09
KR20200171208 2020-12-09
KR1020200171223A KR102309520B1 (ko) 2020-12-09 2020-12-09 폴리에스테르계 필름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KR10-2021-0097041 2021-07-23
KR10-2021-0097042 2021-07-23
KR1020210097041A KR102471683B1 (ko) 2020-12-07 2021-07-23 폴리에스테르계 필름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KR1020210097042A KR102389773B1 (ko) 2020-12-09 2021-07-23 폴리에스테르계 필름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591605A CN114591605A (zh) 2022-06-07
CN114591605B true CN114591605B (zh) 2023-08-08

Family

ID=818039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512134.8A Active CN114591605B (zh) 2020-12-07 2021-12-07 聚酯膜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642825B2 (zh)
JP (1) JP7212750B2 (zh)
CN (1) CN114591605B (zh)
TW (1) TWI772231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8059078A (ja) * 2016-09-30 2018-04-12 東レ株式会社 ポリエステルフィルム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表示装置
WO2018159285A1 (ja) * 2017-03-02 2018-09-07 東洋紡株式会社 折りたたみ型ディスプレイの表面保護フィルム用ポリエステルフィルムとその用途
CN111909404A (zh) * 2019-05-08 2020-11-10 Skc株式会社 聚酯膜及包含其的柔性显示装置
CN111909403A (zh) * 2019-05-08 2020-11-10 Skc株式会社 聚酯膜及包含其的柔性显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804311B2 (ja) * 1997-12-18 2006-08-02 東レ株式会社 ポリエステルフィルムおよびその製造法
EP0924050B1 (en) 1997-12-18 2003-03-26 Toray Industries, Inc. Production method for a polyester film
US7888405B2 (en) * 2004-01-30 2011-02-15 E. 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Aliphatic-aromatic polyesters, and articles made therefrom
KR101482687B1 (ko) 2013-02-20 2015-01-16 한국과학기술원 투명 플렉시블 하드코팅 필름,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KR20160117152A (ko) 2015-03-31 2016-10-10 코오롱인더스트리 주식회사 폴리에스테르 필름, 이의 제조방법 및 이를 이용한 편광판
KR101605410B1 (ko) * 2015-07-17 2016-03-22 에스케이씨 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용 응력 부여 필름,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편광판 및 디스플레이 장치
JP6957885B2 (ja) * 2017-01-31 2021-11-02 東レ株式会社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表示装置用フィルムおよび積層シート
KR102275644B1 (ko) * 2018-11-08 2021-07-09 에스케이씨 주식회사 플렉서블 디스플레이 장치를 위한 폴리에스테르 보호 필름
KR102061215B1 (ko) * 2018-12-28 2019-12-31 에스케이씨 주식회사 광학용 폴리에스테르 필름
KR102052843B1 (ko) 2019-01-07 2019-12-06 도레이첨단소재 주식회사 편광자 보호용 폴리에스테르 필름과 그 제조방법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편광판
JP7438766B2 (ja) 2019-04-25 2024-02-27 恵和株式会社 指紋認証装置を備えたoledディスプレイ用の保護フィルム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8059078A (ja) * 2016-09-30 2018-04-12 東レ株式会社 ポリエステルフィルム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表示装置
WO2018159285A1 (ja) * 2017-03-02 2018-09-07 東洋紡株式会社 折りたたみ型ディスプレイの表面保護フィルム用ポリエステルフィルムとその用途
CN111909404A (zh) * 2019-05-08 2020-11-10 Skc株式会社 聚酯膜及包含其的柔性显示装置
CN111909403A (zh) * 2019-05-08 2020-11-10 Skc株式会社 聚酯膜及包含其的柔性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772231B (zh) 2022-07-21
JP7212750B2 (ja) 2023-01-25
CN114591605A (zh) 2022-06-07
TW202222555A (zh) 2022-06-16
JP2022090636A (ja) 2022-06-17
US20220176605A1 (en) 2022-06-09
US11642825B2 (en) 2023-05-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363956B1 (ko) 플렉서블 디스플레이 장치를 위한 폴리에스테르 보호 필름
CN108292002B (zh) 光学层叠体及图像显示装置
TWI824033B (zh) 附相位差層之偏光板及使用其之影像顯示裝置
CN112840245B (zh) 带相位差层的偏光板及使用其的图像显示装置
KR102575489B1 (ko) 플렉서블 디스플레이 장치를 위한 폴리에스테르 보호 필름
US20220276411A1 (en) Polyester protection film for flexible display device
CN114591605B (zh) 聚酯膜及其制备方法
KR102309520B1 (ko) 폴리에스테르계 필름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KR102287246B1 (ko) 보호 필름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KR102389773B1 (ko) 폴리에스테르계 필름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KR102471683B1 (ko) 폴리에스테르계 필름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JP7151444B2 (ja) ポリエステルフィルム、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曲面ガラス複合体
CN112840250B (zh) 带相位差层的偏光板及使用其的图像显示装置
CN114591604A (zh) 聚酯薄膜、保护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KR20210071999A (ko) 위상차층 부착 편광판 및 이를 이용한 화상 표시 장치
KR102315905B1 (ko) 폴리에스테르계 필름,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장치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CN113429614B (zh) 聚酯膜及其制造方法
CN115236785B (zh) 带相位差层的偏光板及使用其的图像显示装置
TWI833820B (zh) 附相位差層之偏光板及使用其之影像顯示裝置
WO2022024493A1 (ja) 偏光子保護用ポリエステルフィルム、および該ポリエステルフィルムを含む偏光板
KR102277010B1 (ko) 플렉서블 디스플레이 장치를 위한 폴리에스테르 보호 필름
WO2022044415A1 (ja) 位相差フィルム、積層位相差フィルム、位相差層付偏光板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CN117999596A (zh) 微型led图像显示装置
CN116324604A (zh) 带相位差层的偏振片及图像显示装置
KR20210071965A (ko) 위상차층 부착 편광판 및 이를 이용한 화상 표시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628

Address after: Gyeonggi Do, South Korea

Applicant after: Aisikai McWoo Co.,Ltd.

Address before: Gyeonggi Do, South Korea

Applicant before: SKC Co.,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