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575901A - 一种可让压u型钢支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让压u型钢支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4575901A CN114575901A CN202210137037.3A CN202210137037A CN114575901A CN 114575901 A CN114575901 A CN 114575901A CN 202210137037 A CN202210137037 A CN 202210137037A CN 114575901 A CN114575901 A CN 11457590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haped
- rod
- rods
- groove
- yield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4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4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5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8000009826 distribu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3139 buffer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9000002689 soi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9000011435 rock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210000003781 tooth socket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1125 extru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ZZUFCTLCJUWOSV-UHFFFAOYSA-N furosemide Chemical compound C1=C(Cl)C(S(=O)(=O)N)=CC(C(O)=O)=C1NCC1=CC=CO1 ZZUFCTLCJUWOSV-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261 resistance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57 optimiz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21—EARTH OR ROCK DRILLING; MINING
- E21D—SHAFTS; TUNNELS; GALLERIES; LARGE UNDERGROUND CHAMBERS
- E21D15/00—Props; Chocks, e.g. made of flexible containers filled with backfilling material
- E21D15/14—Telescopic props
- E21D15/16—Telescopic props with parts held together by positive means, with or without relative sliding movement when the prop is subject to excessive pressure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21—EARTH OR ROCK DRILLING; MINING
- E21D—SHAFTS; TUNNELS; GALLERIES; LARGE UNDERGROUND CHAMBERS
- E21D15/00—Props; Chocks, e.g. made of flexible containers filled with backfilling material
- E21D15/14—Telescopic props
- E21D15/46—Telescopic props with load-measuring devices; with alarm device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ochemistry & Mineralogy (AREA)
- Geology (AREA)
- Clamps And Clip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型钢支架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可让压U型钢支架,包括支撑杆与U型杆,两组所述支撑杆上端活动安装有U型杆,所述U型杆与支撑杆连接处设置有连接机构,两组所述支撑杆底端活动套接有固定块,所述U型杆内侧两边水平固定安装有横杆一与横杆二,所述横杆一与横杆二之间设置有报警机构,且所述横杆一与横杆二位于两组所述连接机构的上方,通过设置连接机构,当U型杆插入到连接机构时,连接机构内部的L型卡板会与U型杆卡合,增加U型杆与连接机构的稳固性,当U型杆受到巷道压力过大时,U型杆会进一步深度下移并触碰到增阻机构,增阻机构在外力作用下会伸出增阻块并插入到巷道侧壁,达到了借助巷道内壁使U型支架更加稳固的目的。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型钢支架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可让压U型钢支架。
背景技术
U型钢可缩型金属支架,作为传统的被动支护形式,依靠其高阻可缩、低阻滑移的工作原理,通过型钢间弹塑性变形和结构性变形来调节载荷,保证支架在缩动变形过程中,仍对巷道围岩提供较大的支护阻力,对矿压显现较强烈的巷道具有较强的适应性,U型钢支架以其具有强初撑、急增阻、高阻力、护表性好和一定的可缩性等优点已经在各大矿井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U型钢支架在使用过程中,支架外部会受到巷道围岩的压力,尤其是U型支架顶部受到的压力会更大,导致U型支架顶部与两侧支杆的连接块处受力较大,容易产生支架散坏事故,现有的U型钢支架尽管在支架顶部与两侧支杆的连接处做了一些优化,但还是无法满足人们的安全需求。
为此,提出一种可让压U型钢支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让压U型钢支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让压U型钢支架,包括支撑杆与U型杆,两组所述支撑杆上端活动安装有U型杆,所述U型杆与支撑杆连接处设置有连接机构,两组所述支撑杆底端活动套接有固定块,所述U型杆内侧两边水平固定安装有横杆一与横杆二,所述横杆一与横杆二之间设置有报警机构,且所述横杆一与横杆二位于两组所述连接机构的上方。
优选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长槽、卡槽、L型卡板、连接块、扭力弹簧、限位槽,所述支撑杆上端面固定安装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内部开设有长槽,所述长槽内表面四周均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底部活动安装有L型卡板,所述L型卡板拐角处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并且套接有扭力弹簧,且L型卡板在卡槽内旋转移动,所述连接块的环形外表面对应长槽拐角处的位置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内部贯穿设置有螺栓,且U型杆与连接块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L型卡板与U型杆的相邻面设置有齿牙,所述U型杆与L型卡板上齿牙对应位置开设有齿槽,且齿牙与齿槽相匹配,所述L型卡板有四组,分别卡合在U型杆的四侧面。
优选的,所述U型杆外表面底部与卡槽对应位置固定安装有楔形块,所述卡槽底部贯穿连接有增阻机构。
优选的,所述增阻机构包括矩形槽、横板、横槽、阻力块、复位弹簧、竖板,所述连接块内部开设有矩形槽,且矩形槽位于卡槽底部且与卡槽贯穿连接,所述U型杆底端面中心处固定连接有竖板,所述竖板底部延伸至矩形槽内部,所述竖板与矩形槽相匹配并滑动连接,所述连接块的内部底端开设有横槽,所述横槽与矩形槽垂直连通,所述横槽内部活动安装有横板,所述横板的外表面与横槽内表面之间套接有复位弹簧,所述横板与竖板的接触面均呈四十五度倾斜设计。
优选的,所述横板远离竖板的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阻力块,且阻力块数量为两组对称分布,八字型结构设计,经横槽左侧开口延伸。
优选的,所述报警机构包括报警器、连接杆、电极块一、弹簧一、电极块二、缓冲槽一,所述横杆一右端面固定安装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内开设有缓冲槽一,所述横杆二左端面固定安装有电极块二,所述缓冲槽一与电极块二之间设置有弹簧一,所述缓冲槽一左端面固定安装有电极块一,且电极块一位于弹簧一中心内部,所述连接杆上端面固定安装有报警器,且报警器与电极块一和电极块二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U型杆内侧面安装有斜杆一与斜杆二,所述斜杆一与斜杆二均呈倾斜状态且斜杆一套接在斜杆二的上端内部,两者的连接处设置有缓冲机构,所述斜杆二与U型杆的连接处位于横杆一与横杆二的上方,两组所述斜杆二成交叉状态且交叉处贯穿活动安装有铰接杆。
优选的,所述缓冲机构包括缓冲槽二与弹簧二,所述斜杆二上端开设有缓冲槽二,所述缓冲槽二底部固定安装有弹簧二,所述斜杆一与缓冲槽二相匹配并滑动连接,且斜杆一与斜杆二之间成T型结构连接。
优选的,所述固定块底部成圆盘状且与支撑杆螺纹连接,两组所述支撑杆底端为锥形结构设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连接机构,当U型杆插入到连接机构时,连接机构内部的L型卡板会与U型杆卡合,增加U型杆与连接机构的稳固性,当U型杆受到巷道压力过大时,U型杆会进一步深度下移并触碰到增阻机构,增阻机构在外力作用下会伸出增阻块并插入到巷道侧壁,达到了借助巷道内壁使U型支架更加稳固的目的。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视图;
图2为本发明的图1的正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缓冲机构的剖面图;
图4为本发明的连接机构的剖面图;
图5为本发明的图4中的B-B处的剖面图;
图6为本发明的图4中的C-C处的剖面图;
图7为本发明的图6的D-D的剖面图;
图8为本发明的图2的A的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支撑杆;2、U型杆;3、连接机构;31、长槽;32、齿槽;33、卡槽;34、L型卡板;35、连接块;36、扭力弹簧;37、限位槽;4、固定块;5、报警机构;51、报警器;52、连接杆;53、电极块二;54、弹簧一;55、电极块一;56、缓冲槽一;6、铰接杆;7、斜杆一;8、斜杆二;9、缓冲机构;91、缓冲槽二;92、弹簧二;10、横杆一;11、横杆二;12、楔形块;13、增阻机构;130、矩形槽;131、横板;132、横槽;133、阻力块;134、复位弹簧;135、竖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至图8,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可让压U型钢支架,包括支撑杆1与U型杆2,两组所述支撑杆1上端活动安装有U型杆2,所述U型杆2与支撑杆1连接处设置有连接机构3,两组所述支撑杆1底端活动套接有固定块4,所述U型杆2内侧两边水平固定安装有横杆一10与横杆二11,所述横杆一10与横杆二11之间设置有报警机构5,且所述横杆一10与横杆二11位于两组所述连接机构3的上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连接机构3,当U型杆2插入到连接机构3时,连接机构3内部的L型卡板34会与U型杆2卡合,增加U型杆2与连接机构3的稳固性,当U型杆2受到巷道压力过大时,U型杆2会进一步深度下移并触碰到增阻机构13,增阻机构13在外力作用下会伸出增阻力块133并插入到巷道侧壁,达到了借助巷道内壁使U型支架的更加稳固性的目的。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如图1、图2、图4、图5、图6与图7所示,所述连接机构3包括长槽31、卡槽33、L型卡板34、连接块35、扭力弹簧36、限位槽37,所述支撑杆1上端面固定安装有连接块35,所述连接块35内部开设有长槽31,所述长槽31内表面四周均开设有卡槽33,所述卡槽33底部活动安装有L型卡板34,所述L型卡板34拐角处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并且套接有扭力弹簧36,且L型卡板34在卡槽33内旋转移动,所述连接块35的环形外表面对应长槽31拐角处的位置开设有限位槽37,所述限位槽37内部贯穿设置有螺栓,且U型杆2与连接块35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L型卡板34与U型杆2的相邻面设置有齿牙,所述U型杆2与L型卡板34上齿牙对应位置开设有齿槽32,且齿牙与齿槽32相匹配,所述L型卡板34有四组,分别卡合在U型杆2的四侧面,所述U型杆2外表面底部与卡槽33对应位置固定安装有楔形块12,所述卡槽33底部贯穿连接有增阻机构13。
所述增阻机构13包括矩形槽130、横板131、横槽132、阻力块133、复位弹簧134、竖板135,所述连接块35内部开设有矩形槽130,且矩形槽130位于卡槽33底部且与卡槽33贯穿连接,所述U型杆2底端面中心处固定连接有竖板135,所述竖板135底部延伸至矩形槽130内部,所述竖板135与矩形槽130相匹配并滑动连接,所述连接块35的内部底端开设有横槽132,所述横槽132与矩形槽130垂直连通,所述横槽132内部活动安装有横板131,所述横板131的外表面与横槽132内表面之间套接有复位弹簧134,所述横板131与竖板135的接触面均呈四十五度倾斜设计,所述横板131远离竖板135的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阻力块133,且阻力块133数量为两组对称分布,八字型结构设计,经横槽132左侧开口延伸。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装置在使用时,初始状态下四组L型卡板34在扭力弹簧36的作用下向四周呈张开状态并与卡槽33内壁贴合,将U型杆2两端插入到与支撑杆1固定连接的连接块35中,在此过程中U型杆2底端若压碰到卡槽33底部的L型卡板34,L型卡板34在受到U型杆2的向下挤压力时会在卡槽33内相向旋转并与U型杆2底部抱死卡合,由于L型卡板34上的齿牙与U型杆2上的齿槽32相匹配吻合,增加了U型杆2与连接块35连接的稳固性,在U型杆2插入连接块35内的长槽31时,U型杆2上固定安装的楔形块12会插到对应的卡槽33中,起到增大U型杆2下移阻力的作用,使连接机构3更加稳固,连接块35上与开设有限位槽37,U型杆2插入连接块35内部时,从限位槽37处把螺栓拧到U型杆2上并使螺帽处于限位槽37外部,U型杆2可带动螺栓在限位槽37内上下移动,螺栓在限位槽37内可起到对U型杆2限位作用;
当U型杆2受到巷道压力过大时,U型杆2会继续在长槽31内下位移,楔形块12会继续插接伸入连接块35内,并且楔形块12底部伸入卡槽33顶端与连接块35内壁之间,迫使卡槽33顶端继续增加咬合U型杆2的力度,增加稳定性,U型杆2向下位移时其底端面固定连接的竖板135会向下移动并触碰到横板131,两者接触并且在倾斜面的导向挤压作用下竖板135会把横板131向外推动,此时横板131上固定连接的阻力块133会从横槽132内伸出并插入到巷道侧壁中,增大了U型支架与巷道的贴合力度,使支架更加稳固,在支架拆卸时,U型杆2从连接机构3中拔出,竖板135在U型杆2的带动下向上位移,横板131会在复位弹簧134的作用下向内伸缩,此时阻力块133会从巷道侧壁拔出。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如图1、图2与图8所示,所述报警机构5包括报警器51、连接杆52、电极块一55、弹簧一54、电极块二53、缓冲槽一56,所述横杆一10右端面固定安装有连接杆52,所述连接杆52内开设有缓冲槽一56,所述横杆二11左端面固定安装有电极块二53,所述缓冲槽一56与电极块二53之间设置有弹簧一54,所述缓冲槽一56左端面固定安装有电极块一55,且电极块一55位于弹簧一54中心内部,所述连接杆52上端面固定安装有报警器51,且报警器51与电极块一55和电极块二53电性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U型杆2受到外部两侧以及上方的外力时,U型杆2内侧两边固定连接的横杆一10和横杆二11会受到向内的推力,此时横杆二11会在缓冲槽一56内向左移动,当横杆二11向左移动到一定位置时,会接触到与弹簧一54,弹簧一54起到了缓冲作用从而降低横杆二11向左移动的速度,同时也给予了横杆二11一个向外的推力以降低U型杆2向内变形的趋势,当U型杆2两侧受到的压力过大时,横杆二11会挤压弹簧一54并继续向左运动,当横杆二11向左运动到极致时,横杆二11左端面固定安装的电极块二53会与电极块一55接触,电极块一55与电极块二53接触后通电,使报警器51对外发出警报,这样可以给工作人员传达支架受力过大的信号,及时应对处理可避免工作事故的发生。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如图1、图2与图3所示,所述U型杆2内侧面安装有斜杆一7与斜杆二8,所述斜杆一7与斜杆二8均呈倾斜状态且斜杆一7套接在斜杆二8的上端内部,两者的连接处设置有缓冲机构9,所述斜杆二8与U型杆2的连接处位于横杆一10与横杆二11的上方,两组所述斜杆二8成交叉状态且交叉处贯穿活动安装有铰接杆6,所述缓冲机构9包括缓冲槽二91与弹簧二92,所述斜杆二8上端开设有缓冲槽二91,所述缓冲槽二91底部固定安装有弹簧二92,所述斜杆一7与缓冲槽二91相匹配并滑动连接,且斜杆一7与斜杆二8之间成T型结构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U型杆2内侧安装两组倾斜状态的斜杆一7与斜杆二8,当U型支架上部的U型杆2受到巷道围岩的压力时,U型杆2会产生向内变形的趋势,U型杆2内侧固定安装的斜杆一7会受到向内的推力,从而使斜杆一7在斜杆二8内向斜下方移动,斜杆一7在运动过程中会与弹簧二92接触,弹簧二92可起到缓冲的作用以降低斜杆一7向下运动的速度,当斜杆一7受力过大时会把弹簧二92压缩到极点,此时斜杆一7与斜杆二8呈压紧状态并抵在U型杆2的内侧两端,对U型杆2起到支撑作用防止U型杆2受到压力而变形,且斜杆一7与斜杆二8分别有两组并对称分布整体成交叉状态,此结构的设计可更对U型杆2左右两边均起到支撑防护作用。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如图1与图2所示,所述固定块4底部成圆盘状且与支撑杆1螺纹连接,两组所述支撑杆1底端为锥形结构设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装置在使用时,可以将支撑杆1插入到土壤中,支撑杆1底端为锥形结构使插入土壤过程更易于进行,插入土壤后支撑杆1充分与土壤接触,初步增加了支撑杆1底部的稳固性,固定块4与支撑杆1螺纹连接,可以上下调节固定块4的高度,同时也调节了支撑架距离地面的高度,以适应不同高度的巷道围岩,固定块4底部成圆盘状可增加与地面接触面积,同时也防止了支撑杆1受到上方向下压力时过度在土壤中下移,增加了支撑杆1底部水平和竖直方向的稳定性。
工作原理:该装置在使用时,可先将支撑杆1插入到土壤中,支撑杆1底端为锥形结构使插入土壤过程更易于进行,插入土壤后支撑杆1充分与土壤接触,初步增加了支撑杆1底部的稳固性,固定块4与支撑杆1螺纹连接,可以上下调节固定块4的高度,同时也调节了支撑架距离地面的高度,以适应不同高度的巷道围岩,固定块4底部成圆盘状可增加与地面接触面积,同时也防止了支撑杆1受到上方向下压力时过度在土壤中下移,增加了支撑杆1底部水平和竖直方向的稳定性。
初始状态下四组L型卡板34在扭力弹簧36的作用下向四周呈张开状态并与卡槽33内壁贴合,然后将U型杆2两端插入到与支撑杆1固定连接的连接块35中,在此过程中U型杆2底端若压碰到卡槽33底部的L型卡板34,L型卡板34受到U型杆2的向下挤压力时会在卡槽33内相向旋转并与U型杆2底部抱死卡合,由于L型卡板34上的齿牙与U型杆2上的齿槽32相匹配吻合,增加了U型杆2与连接块35连接的稳固性,在U型杆2插入连接块35内的长槽31时,U型杆2上固定安装的楔形块12会插到对应的卡槽33中,起到增大U型杆2下移阻力的作用,使连接机构3更加稳固,连接块35上与开设有限位槽37,U型杆2插入连接块35内部时,从限位槽37处把螺栓拧到U型杆2上并使螺帽处于限位槽37外部,U型杆2可带动螺栓在限位槽37内上下移动,螺栓在限位槽37内可起到对U型杆2限位作用。
当U型杆2受到巷道压力过大时,U型杆2会继续在长槽31内下位移,楔形块12会继续插接伸入连接块35内,并且楔形块12底部伸入卡槽33顶端与连接块35内壁之间,迫使卡槽33顶端继续增加咬合U型杆2的力度,增加稳定性,U型杆2向下位移时其底端面固定连接的竖板135会向下移动并触碰到横板131,两者接触并且在倾斜面的导向挤压作用下竖板135会把横板131向外推动,此时横板131上固定连接的阻力块133会从横槽132内伸出并插入到巷道侧壁中,增大了U型支架与巷道的贴合力度,使支架更加稳固,在支架拆卸时,U型杆2从连接机构3中拔出,竖板135在U型杆2的带动下向上位移,横板131会在复位弹簧134的作用下向内伸缩,此时阻力块133会从巷道侧壁拔出。
通过在U型杆2内侧安装两组倾斜状态的斜杆一7与斜杆二8,当U型支架上部的U型杆2受到巷道围岩的压力时,U型杆2会产生向内变形的趋势,U型杆2内侧固定安装的斜杆一7会受到向内的推力,从而使斜杆一7在斜杆二8开设的缓冲槽二91内向斜下方移动,斜杆一7在运动过程中会与缓冲槽二91内固定安装的弹簧二92接触,弹簧二92可起到缓冲的作用以降低斜杆一7向下运动的速度,当斜杆一7受力过大时会把弹簧二92压缩到极点,此时斜杆一7与斜杆二8呈压紧状态并抵在U型杆2的内侧两端,对U型杆2起到支撑状态防止U型杆2受到压力而变形,且斜杆一7与斜杆二8分别有两组并对称分布整体成交叉状态,此结构的设计可更对U型杆2左右两边均起到支撑防护作用。
当U型杆2受到外部两侧的外力时,U型杆2内侧两边固定连接的横杆一10和横杆二11会受到向内的推力,此时横杆二11会在与横杆一10固定连接的连接杆52内部开设的缓冲槽一56内向左移动,当横杆二11向左移动到一定位置时,会接触到与缓冲槽一56左端面固定连接的弹簧一54,弹簧一54起到了缓冲作用从而降低横杆二11向左移动的速度,同时也给予了横杆二11一个向外的推力以降低U型杆2向内变形的趋势,当U型杆2两侧受到的压力过大时,横杆二11会挤压弹簧一54并继续向左运动,当横杆二11向左运动到极致时,横杆二11左端面固定安装的电极块二53会与电极块一55接触,电极块一55与电极块二53接触后通电,使报警器51对外发出警报,这样可以给工作人员传达支架受力过大的信号,及时应对处理从而避免了工作事故的发生。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可让压U型钢支架,包括支撑杆(1)与U型杆(2),两组所述支撑杆(1)上端活动安装有U型杆(2);
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杆(2)与支撑杆(1)连接处设置有连接机构(3),两组所述支撑杆(1)底端活动套接有固定块(4);
所述U型杆(2)内侧两边水平固定安装有横杆一(10)与横杆二(11),所述横杆一(10)与横杆二(11)之间设置有报警机构(5),且所述横杆一(10)与横杆二(11)位于两组所述连接机构(3)的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让压U型钢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3)包括长槽(31)、卡槽(33)、L型卡板(34)、连接块(35)、扭力弹簧(36)、限位槽(37);
所述支撑杆(1)上端面固定安装有连接块(35),所述连接块(35)内部开设有长槽(31),所述长槽(31)内表面四周均开设有卡槽(33),所述卡槽(33)底部活动安装有L型卡板(34),所述L型卡板(34)拐角处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并且套接有扭力弹簧(36),且L型卡板(34)在卡槽(33)内旋转移动;
所述连接块(35)的环形外表面对应长槽(31)拐角处的位置开设有限位槽(37),所述限位槽(37)内部贯穿设置有螺栓,且U型杆(2)与连接块(35)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让压U型钢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L型卡板(34)与U型杆(2)的相邻面设置有齿牙,所述U型杆(2)与L型卡板(34)上齿牙对应位置开设有齿槽(32),且齿牙与齿槽(32)相匹配,所述L型卡板(34)有四组,分别卡合在U型杆(2)的四侧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让压U型钢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杆(2)外表面底部与卡槽(33)对应位置固定安装有楔形块(12),所述卡槽(33)底部贯穿连接有增阻机构(1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让压U型钢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增阻机构(13)包括矩形槽(130)、横板(131)、横槽(132)、阻力块(133)、复位弹簧(134)、竖板(135);
所述连接块(35)内部开设有矩形槽(130),且矩形槽(130)位于卡槽(33)底部且与卡槽(33)贯穿连接,所述U型杆(2)底端面中心处固定连接有竖板(135),所述竖板(135)底部延伸至矩形槽(130)内部,所述竖板(135)与矩形槽(130)相匹配并滑动连接;
所述连接块(35)的内部底端开设有横槽(132),所述横槽(132)与矩形槽(130)垂直连通,所述横槽(132)内部活动安装有横板(131),所述横板(131)的外表面与横槽(132)内表面之间套接有复位弹簧(134),所述横板(131)与竖板(135)的接触面均呈四十五度倾斜设计。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可让压U型钢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板(131)远离竖板(135)的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阻力块(133),且阻力块(133)数量为两组对称分布,八字型结构设计,经横槽(132)左侧开口延伸。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让压U型钢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报警机构(5)包括报警器(51)、连接杆(52)、电极块一(55)、弹簧一(54)、电极块二(53)、缓冲槽一(56);
所述横杆一(10)右端面固定安装有连接杆(52),所述连接杆(52)内开设有缓冲槽一(56),所述横杆二(11)左端面固定安装有电极块二(53),所述缓冲槽一(56)与电极块二(53)之间设置有弹簧一(54),所述缓冲槽一(56)左端面固定安装有电极块一(55),且电极块一(55)位于弹簧一(54)中心内部,所述连接杆(52)上端面固定安装有报警器(51),且报警器(51)与电极块一(55)和电极块二(53)电性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让压U型钢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杆(2)内侧面安装有斜杆一(7)与斜杆二(8),所述斜杆一(7)与斜杆二(8)均呈倾斜状态且斜杆一(7)套接在斜杆二(8)的上端内部;
两者的连接处设置有缓冲机构(9),所述斜杆二(8)与U型杆(2)的连接处位于横杆一(10)与横杆二(11)的上方,两组所述斜杆二(8)成交叉状态且交叉处贯穿活动安装有铰接杆(6)。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可让压U型钢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机构(9)包括缓冲槽二(91)与弹簧二(92),所述斜杆二(8)上端开设有缓冲槽二(91),所述缓冲槽二(91)底部固定安装有弹簧二(92),所述斜杆一(7)与缓冲槽二(91)相匹配并滑动连接,且斜杆一(7)与斜杆二(8)之间成T型结构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让压U型钢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4)底部成圆盘状且与支撑杆(1)螺纹连接,两组所述支撑杆(1)底端为锥形结构设计。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137037.3A CN114575901A (zh) | 2022-02-15 | 2022-02-15 | 一种可让压u型钢支架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137037.3A CN114575901A (zh) | 2022-02-15 | 2022-02-15 | 一种可让压u型钢支架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575901A true CN114575901A (zh) | 2022-06-03 |
Family
ID=817742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0137037.3A Pending CN114575901A (zh) | 2022-02-15 | 2022-02-15 | 一种可让压u型钢支架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4575901A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7533957A (zh) * | 2023-12-27 | 2024-02-09 | 广东金志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航车车架变形监控装置 |
-
2022
- 2022-02-15 CN CN202210137037.3A patent/CN114575901A/zh active Pending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7533957A (zh) * | 2023-12-27 | 2024-02-09 | 广东金志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航车车架变形监控装置 |
CN117533957B (zh) * | 2023-12-27 | 2025-05-16 | 广东金志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航车车架变形监控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4575901A (zh) | 一种可让压u型钢支架 | |
CN112392527B (zh) | 一种防冲击煤矿矿井支护框架及使用方法 | |
CN214169488U (zh) | 一种装配式钢结构厂房支撑架 | |
CN105839617B (zh) | 一种高稳固建筑桩 | |
CN112377225A (zh) | 一种适用多形状巷道的横向变形支护装置 | |
CN213478358U (zh) | 一种新型煤矿掘进用支护装置 | |
CN113089845A (zh) | 一种高稳定性的装配式建筑固定基座 | |
CN221779451U (zh) | 一种煤矿安全巷道支护 | |
CN111594234A (zh) | 一种适用于大变形公路隧道的钢架接头 | |
CN105862857B (zh) | 一种宽度可调的建筑桩 | |
CN105862726B (zh) | 一种带有侧桩的建筑桩 | |
CN115450316A (zh) | 装配式建筑框架 | |
CN212537165U (zh) | 一种对破机的减震底座 | |
CN214479059U (zh) | 一种电力工程施工用电缆安装调节架 | |
CN215441960U (zh) | 一种预埋式露天矿边坡支护装置 | |
CN215042633U (zh) | 一种汽车后桥支架 | |
CN117464294B (zh) | 一种用于重型钢结构焊接的辅助定位装置 | |
CN218714340U (zh) | 装配式钢结构建筑柱脚翼缘处的新型加劲节点结构 | |
CN109518951B (zh) | 一种半固态成型的集成式支撑装置 | |
CN115059492B (zh) | 一种大倾角采煤工作面超前液压支架 | |
CN218257585U (zh) | 一种碎木机的牵引机构 | |
CN215979423U (zh) | 一种高度可调的机械工程用隧道支撑装置 | |
CN217500793U (zh) | 一种具有防弯曲的钢结构安装用承重支撑结构 | |
CN216276200U (zh) | 基于立柱的用于提高横梁承受力的承托构件 | |
CN215577565U (zh) | 一种安全工程用警示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