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571952B - 汽车的热管理系统及汽车 - Google Patents
汽车的热管理系统及汽车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4571952B CN114571952B CN202210332017.1A CN202210332017A CN114571952B CN 114571952 B CN114571952 B CN 114571952B CN 202210332017 A CN202210332017 A CN 202210332017A CN 114571952 B CN114571952 B CN 114571952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valve
- heat exchanger
- way valve
- electronic expansion
- interfa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9000003507 refrigera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92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12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7
- 238000005057 refriger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4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73
- 239000000110 cooling liqu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9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7
- 238000011084 recovery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5
- 239000002918 waste hea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4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6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6
- 238000007791 dehumidif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8000010257 thaw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0000017525 heat dissip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9
- 239000002826 cool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0
- 239000012809 cooling fl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9000007789 ga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1704 evapo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4378 air conditio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485 electric hea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9413 ins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321 preserv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2457 bidirection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613 environment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020 evapo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2530 fl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7791 liquid phas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08000019901 Anxiety disease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OKTJSMMVPCPJKN-UHFFFAOYSA-N Carbon Chemical compound [C] OKTJSMMVPCPJKN-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6506 anxie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99 carb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276 controll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65 energy consump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284 extrac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386 neutraliz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071 phas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746 pur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855 radi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126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3589 supplem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6200 vaporiz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32—Cooling devices
- B60H1/3204—Cooling devices using compression
- B60H1/3223—Cooling devices using compression characterised by the arrangement or type of the compressor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00357—Air-conditioning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vehicles
- B60H1/00385—Air-conditioning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vehicles for vehicles having an electrical drive, e.g. hybrid or fuel cell
- B60H1/00392—Air-conditioning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vehicles for vehicles having an electrical drive, e.g. hybrid or fuel cell for electric vehicles having only electric drive mea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00485—Valves for air-conditioning devices, e.g. thermostatic valv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32—Cooling devices
- B60H1/3204—Cooling devices using compression
- B60H1/3227—Cooling devices using compression characterised by the arrangement or the type of heat exchanger, e.g. condenser, evaporator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80—Technologies aiming to reduce greenhouse gasses emissions common to all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 Y02T10/88—Optimized components or subsystems, e.g. lighting, actively controlled glass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Sustainable Energy (AREA)
- Air-Condition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汽车热管理技术领域,公开了汽车的热管理系统及汽车。该热管理系统包括压缩机、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回热器、第一电子膨胀阀、车内蒸发器、第二电子膨胀阀、车内冷凝器和气液分离器;其中,响应于第一制冷指令,第一电子膨胀阀和第二电子膨胀阀开启,制冷剂循环流经压缩机、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回热器的高压侧、第一电子膨胀阀、车内蒸发器、第二电子膨胀阀、车内冷凝器、气液分离器和回热器的低压侧,且温度风门关闭,以使空气经过车内冷凝器和车内蒸发器进行换热,进而对汽车的乘员舱进行制冷。通过上述方式,能够实现车内冷凝器和车内蒸发器双芯体制冷,提高制冷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汽车热管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汽车的热管理系统及汽车。
背景技术
随着环保要求的提升以及碳中和战略的提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特别是纯电动汽车,已经成为现代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新能源汽车的整车热管理技术也越来越重要。由于对续航里程的焦虑,如何通过高效节能的热管理技术来提高电动车的续航里程也逐渐成为了大家重点研究的方向。目前电动汽车的采暖主要采用的是电加热或者热泵的方案,电池的加热主要以电加热为主。电加热效率较低,会导致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大幅缩减,常规热泵的工作温度下限较高,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大,一般-10℃以下就无法正常工作,加热效率也不高。如何更加经济有效地满足整车热管理需求,节约电池耗电量,提高整车续航里程,是目前电动汽车热管理的重点发展方向。
发明内容
本申请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汽车的热管理系统及汽车,能够实现车内冷凝器和车内蒸发器双芯体制冷,提高制冷效率。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采用的一种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汽车的热管理系统,该热管理系统包括:压缩机;第一换热器,第一换热器的第一换热通道的第一端连接压缩机的输出端;第二换热器,第二换热器的第一端连接第一换热器的第一换热通道的第二端;回热器,回热器的高压侧的第一端与第二换热器的第二端连接;第一电子膨胀阀,第一电子膨胀阀的第一端与回热器的高压侧的第二端连接;车内蒸发器,车内蒸发器的第一端与第一电子膨胀阀的第二端连接;第二电子膨胀阀,第二电子膨胀阀的第一端与车内蒸发器的第二端连接;车内冷凝器,车内冷凝器的第一端与第二电子膨胀阀的第二端连接;气液分离器,气液分离器的第一端与车内冷凝器的第二端连接,气液分离器的第二端与回热器的低压侧的第一端连接;回热器的低压侧的第二端连接压缩机的输入端;其中,响应于第一制冷指令,第一电子膨胀阀和第二电子膨胀阀开启,制冷剂循环流经压缩机、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回热器的高压侧、第一电子膨胀阀、车内蒸发器、第二电子膨胀阀、车内冷凝器、气液分离器、回热器的低压侧,且温度风门关闭,以使空气经过车内冷凝器和车内蒸发器进行换热,进而对汽车的乘员舱进行制冷。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采用的一种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汽车,该汽车包括如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热管理系统。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申请提供的汽车的热管理系统及汽车。该热管理系统包括:压缩机;第一换热器,第一换热器的第一换热通道的第一端连接压缩机的输出端;第二换热器,第二换热器的第一端连接第一换热器的第一换热通道的第二端;回热器,回热器的高压侧的第一端与第二换热器的第二端连接;第一电子膨胀阀,第一电子膨胀阀的第一端与回热器的高压侧的第二端连接;车内蒸发器,车内蒸发器的第一端与第一电子膨胀阀的第二端连接;第二电子膨胀阀,第二电子膨胀阀的第一端与车内蒸发器的第二端连接;车内冷凝器,车内冷凝器的第一端与第二电子膨胀阀的第二端连接;气液分离器,气液分离器的第一端与车内冷凝器的第二端连接,气液分离器的第二端与回热器的低压侧的第一端连接;回热器的低压侧的第二端连接压缩机的输入端;其中,响应于第一制冷指令,第一电子膨胀阀和第二电子膨胀阀开启,制冷剂循环流经压缩机、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回热器的高压侧、第一电子膨胀阀、车内蒸发器、第二电子膨胀阀、车内冷凝器、气液分离器、回热器的低压侧,且温度风门关闭,以使空气经过车内冷凝器和车内蒸发器进行换热,进而对汽车的乘员舱进行制冷。通过热管理系统流路的变化,可以将车内蒸发器利用起来,实现对空气的制冷功能,从而实现车内冷凝器和车内蒸发器双芯体制冷,提高制冷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其中:
图1是本申请提供的汽车的热管理系统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提供的汽车的热管理系统一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提供的汽车的热管理系统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提供的汽车的热管理系统另一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提供的汽车的热管理系统另一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提供的汽车的热管理系统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提供的汽车的热管理系统另一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提供的汽车的热管理系统另一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提供的汽车的热管理系统另一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提供的汽车的热管理系统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申请提供的汽车的热管理系统另一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12是本申请提供的汽车的热管理系统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申请提供的汽车的热管理系统另一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14是本申请提供的汽车的热管理系统另一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15是本申请提供的汽车的热管理系统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本申请提供的汽车的热管理系统另一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17是本申请提供的汽车的热管理系统另一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18是本申请提供的汽车的热管理系统另一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19是本申请提供的汽车的热管理系统另一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20是本申请提供的汽车的热管理系统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1是本申请提供的汽车的热管理系统另一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22是本申请提供的汽车的热管理系统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3是本申请提供的汽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非对本申请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申请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参阅图1,图1是本申请提供的汽车的热管理系统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该热管理系统包括:压缩机1、第一换热器7、第二换热器4、回热器、第一电子膨胀阀20、车内蒸发器3、第二电子膨胀阀19、车内冷凝器2和气液分离器8。
压缩机1是在制冷剂回路中起压缩驱动制冷剂的作用。压缩机1通常把制冷剂从低压区抽取来经压缩后送到高压区冷却凝结,通过散热片散发出热量到空气中,制冷剂也从气态变成液态,压力升高。
电子膨胀阀利用被调节参数产生的电信号,控制施加于膨胀阀上的电压或电流,进而达到调节供液量的目的。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控制第一电子膨胀阀20和第二电子膨胀阀19,可以控制制冷剂的流量。
蒸发是液态转化为气态的物理过程。一般而言,蒸发器即液态物质转化为气态的物体。工业上有大量的蒸发器,其中应用于制冷系统的蒸发器是其中一种。蒸发器是制冷四大件中很重要的一个部件,低温的冷凝液体通过蒸发器,与外界的空气进行热交换,气化吸热,达到制冷的效果。蒸发器主要由加热室和蒸发室两部分组成。加热室向液体提供蒸发所需要的热量,促使液体沸腾汽化;蒸发室使气液两相完全分离。
换热器(heat exchanger),是将热流体的部分热量传递给冷流体的设备,又称热交换器。换热器可作为加热器、冷却器、冷凝器、蒸发器和再沸器等。
饱和气体在降温或者加压过程中,一部分可凝气体组分会形成小液滴,随气体一起流动。气液分离器8的作用就是处理含有少量凝液的气体,实现凝液回收或者气相净化。其结构一般为一个压力容器,内部有相关进气构件、液滴捕集构件。一般气体由上部排出,液相由下部收集。由于在分离制冷剂液体过程中,冷冻油也会被分离出来并积存在汽液分离器底部,所以在汽液分离器出口管和底部会有一个油孔,保证冷冻油可以回到压缩机,从而避免压缩机缺油。
回热器又称气液热交换器。可以利用从蒸发器出来的制冷剂蒸汽去冷却进入蒸发器前的高压液体,使制冷剂液体过冷和蒸汽过热的一种热交换设备。
其中,第一换热器7的第一换热通道的第一端连接压缩机1的输出端。
第二换热器4的第一端连接第一换热器7的第一换热通道的第二端。其中,第二换热器4为车外换热器。
回热器的高压侧10的第一端与第二换热器4的第二端连接。
第一电子膨胀阀20的第一端与回热器的高压侧10的第二端连接。
车内蒸发器3的第一端与第一电子膨胀阀20的第二端连接。
第二电子膨胀阀19的第一端与车内蒸发器3的第二端连接。第一电子膨胀阀20和第二电子膨胀阀19可以是双向电子膨胀阀。
车内冷凝器2的第一端与第二电子膨胀阀19的第二端连接。
气液分离器8的第一端与车内冷凝器2的第二端连接,气液分离器8的第二端与回热器的低压侧9的第一端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将高压侧定义为第一压力侧,将低压侧定义为第二压力侧。其中第一压力侧的压力大于第二压力侧的压力。
回热器的低压侧9的第二端连接压缩机1的输入端。
其中,响应于第一制冷指令,第一电子膨胀阀20和第二电子膨胀阀19开启,压缩机1、第一换热器7、第二换热器4、回热器的高压侧10、第一电子膨胀阀20、车内蒸发器3、第二电子膨胀阀19、车内冷凝器2、气液分离器8和回热器的低压侧9构成制冷剂第一制冷回路。
如图2所示,响应于第一制冷指令,第一电子膨胀阀20和第二电子膨胀阀19开启,制冷剂从压缩机1出发,依次流经第一换热器7、第二换热器4、回热器的高压侧10、第一电子膨胀阀20、车内蒸发器3、第二电子膨胀阀19、车内冷凝器2、气液分离器8和回热器的低压侧9,再流回压缩机1,以此循环,即按照制冷剂第一制冷回路流动。
此时温度风门关闭,以使空气经过车内冷凝器2和车内蒸发器3进行换热,进而对汽车的乘员舱进行制冷。可以将制冷剂按照上述制冷剂第一制冷回路循环流动这种循环模式定义为乘员舱制冷模式。
在一应用场景中,用户可在汽车中选择乘员舱制冷模式,响应于乘员舱制冷模式,第一电子膨胀阀20和第二电子膨胀阀19开启,制冷剂按照上述制冷剂第一制冷回路循环流动,使空气经过车内冷凝器2和车内蒸发器3进行换热,进而对汽车的乘员舱进行制冷。
在本实施例中,利用压缩机1、第一换热器7、第二换热器4、回热器、第一电子膨胀阀20、车内蒸发器3、第二电子膨胀阀19、车内冷凝器2和气液分离器8的管路连接关系,其中,响应于第一制冷指令,第一电子膨胀阀20和第二电子膨胀阀19开启,制冷剂按照制冷剂第一制冷回路流动。此时温度风门关闭,以使空气经过车内冷凝器2和车内蒸发器3进行换热,进而对汽车的乘员舱进行制冷。通过热管理系统流路的变化,可以将车内蒸发器3利用起来,实现对空气的制冷功能,从而实现车内冷凝器2和车内蒸发器3双芯体制冷,提高制冷效率。
参阅图3,图3是本申请提供的汽车的热管理系统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该热管理系统包括:压缩机1、第一换热器7、第二换热器4、回热器、第一电子膨胀阀20、车内蒸发器3、第二电子膨胀阀19、车内冷凝器2、气液分离器8、第三电子膨胀阀21、第三换热器6、第一阀门25、第一电子水泵11、电加热器12和四通阀18。
其中,第三电子膨胀阀21的第一端与回热器的高压侧10的第二端连接。
第三换热器6的第一换热通道的第一端与第三电子膨胀阀21的第二端连接;第三换热器6的第一换热通道的第二端与气液分离器8的第一端连接,第三换热器6的第一换热通道的第二端通过第一阀门25与车内冷凝器2的第二端连接。
电加热器12的输入端连接第一电子水泵11的输出端;电加热器12的输出端连接第三换热器6的第二换热通道的第一端。
四通阀18的第一接口通过管路与第三换热器6的第二换热通道的第二端连接,且管路流经电池模块13;四通阀18的第二接口连接第一电子水泵11的输入端。
其中,响应于第二制冷指令,第三电子膨胀阀21开启,第一阀门25和第一电子膨胀阀20关闭。
压缩机1、第一换热器7、第二换热器4、回热器的高压侧10、第三电子膨胀阀21、第三换热器6的第一换热通道、气液分离器8和回热器的低压侧9构成制冷剂第二制冷回路。
第一电子水泵11、电加热器12、第三换热器6的第二换热通道、四通阀18的第一接口和四通阀18的第二接口构成冷却液第一制冷回路。
其中,响应于第三制冷指令,第一阀门25、第一电子膨胀阀20、第二电子膨胀阀19和第三电子膨胀阀21开启。
压缩机1、第一换热器7、第二换热器4、回热器的高压侧10、第三电子膨胀阀21、第三换热器6的第一换热通道、气液分离器8和回热器的低压侧9构成制冷剂第二制冷回路。
压缩机1、第一换热器7、第二换热器4、回热器的高压侧10、第一电子膨胀阀20、车内蒸发器3、第二电子膨胀阀19、车内冷凝器2、第一阀门25、气液分离器8和回热器的低压侧9构成制冷剂第三制冷回路。
第一电子水泵11、电加热器12、第三换热器6的第二换热通道、四通阀18的第一接口和四通阀18的第二接口构成冷却液第一制冷回路。
在一应用场景中,参阅图4,响应于第二制冷指令,第三电子膨胀阀21开启,第一阀门25和第一电子膨胀阀20关闭。制冷剂从压缩机1出发,依次流经第一换热器7、第二换热器4、回热器的高压侧10、第三电子膨胀阀21、第三换热器6的第一换热通道、气液分离器8和回热器的低压侧9,再流回压缩机1,以此循环,即按照制冷剂第二制冷回路流动。
且冷却液从第一电子水泵11出发,依次流经电加热器12、第三换热器6的第二换热通道、四通阀18的第一接口和四通阀18的第二接口,再流回第一电子水泵11,以此循环,即按照冷却液第一制冷回路流动。
且温度风门关闭,以在循环过程中利用第三换热器6对冷却液进行制冷,进而对电池模块13制冷。
可以将制冷剂按照上述制冷剂第二制冷回路流动以及冷却液按照冷却液第一制冷回路流动这种循环模式定义为电池冷却模式。
在本实施例中,利用压缩机1、第一换热器7、第二换热器4、回热器、第一电子膨胀阀20、车内蒸发器3、第二电子膨胀阀19、车内冷凝器2、气液分离器8、第三电子膨胀阀21、第三换热器6、第一阀门25、第一电子水泵11、电加热器12和四通阀18的管路连接关系,其中,响应于第二制冷指令,第三电子膨胀阀21开启,第一阀门25和第一电子膨胀阀20关闭。制冷剂按照制冷剂第二制冷回路流动。且冷却液按照冷却液第一制冷回路流动。且温度风门关闭,以在循环过程中利用第三换热器6对冷却液进行制冷,进而对电池模块13制冷。
在另一应用场景中,参阅图5,响应于第三制冷指令,第一阀门25、第一电子膨胀阀20、第二电子膨胀阀19和第三电子膨胀阀21开启。
制冷剂从压缩机1出发,依次流经第一换热器7、第二换热器4、回热器的高压侧10、第三电子膨胀阀21、第三换热器6的第一换热通道气液分离器8和回热器的低压侧9,再流回压缩机1,以此循环,即按照制冷剂第二制冷回路流动。
制冷剂还从压缩机1出发,依次流经第一换热器7、第二换热器4、回热器的高压侧10、第一电子膨胀阀20、车内蒸发器3、第二电子膨胀阀19、车内冷凝器2、第一阀门25、气液分离器8和回热器的低压侧9,再流回压缩机1,以此循环,即按照制冷剂第三制冷回路流动。可以理解,因制冷剂第二制冷回路和制冷剂第三制冷回路中部分器件重复,则在图5中重复部分以制冷剂第二制冷回路对应的线条表示。
且冷却液从第一电子水泵11出发,依次流经电加热器12、第三换热器6的第二换热通道、四通阀18的第一接口和四通阀18的第二接口,再流回第一电子水泵11,以此循环,即按照冷却液第一制冷回路流动。
且温度风门关闭,以在循环过程中利用第三换热器6对冷却液进行制冷,进而对电池模块13制冷,以及使空气经过车内冷凝器2和车内蒸发器3进行换热,进而对汽车的乘员舱进行制冷。
可以将制冷剂按照制冷剂第二制冷回路和制冷剂第三制冷回路流动以及冷却液按照冷却液第一制冷回路流动这种循环模式定义为乘员舱与电池同时冷却模式。
在本实施例中,利用压缩机1、第一换热器7、第二换热器4、回热器、第一电子膨胀阀20、车内蒸发器3、第二电子膨胀阀19、车内冷凝器2、气液分离器8、第三电子膨胀阀21、第三换热器6、第一阀门25、第一电子水泵11、电加热器12和四通阀18的管路连接关系,其中,响应于第三制冷指令,第一阀门25、第一电子膨胀阀20、第二电子膨胀阀19和第三电子膨胀阀21开启。制冷剂按照制冷剂第二制冷回路流动。制冷剂还按照制冷剂第三制冷回路流动。且冷却液按照冷却液第一制冷回路流动。且温度风门关闭,以在循环过程中利用第三换热器6对冷却液进行制冷,进而对电池模块13制冷,以及使空气经过车内冷凝器2和车内蒸发器3进行换热,进而对汽车的乘员舱进行制冷。
参阅图6,图6是本申请提供的汽车的热管理系统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该热管理系统包括:压缩机1、第一换热器7、第二换热器4、回热器、第一电子膨胀阀20、车内蒸发器3、第二电子膨胀阀19、车内冷凝器2、气液分离器8、第三电子膨胀阀21、第三换热器6、第一电子水泵11、第一阀门25、电加热器12、四通阀18、第二阀门23、第三阀门29、第四阀门22和第五阀门28。
其中,第二阀门23设置于第一换热器7的第一换热通道的第一端和压缩机1的输出端之间。
第三阀门29设置于第一换热器7的第一换热通道的第一端和气液分离器8的第一端之间。
第四阀门22设置于压缩机1的输出端和车内冷凝器2的第二端之间。
第五阀门28设置于第三换热器6的第一换热通道的第二端与气液分离器8的第一端之间。
其中,响应于第一制热指令,第一阀门25、第二阀门23和第五阀门28关闭,第四阀门22、第三阀门29、第一电子膨胀阀20和第二电子膨胀阀19开启。
压缩机1、第四阀门22、车内冷凝器2、第二电子膨胀阀19、车内蒸发器3、第一电子膨胀阀20、回热器的高压侧10、第二换热器4、第一换热器7、第三阀门29、气液分离器8和回热器的低压侧9构成制冷剂第一制热回路。
其中,响应于第二制热指令,第二阀门23、第五阀门28、第一电子膨胀阀20和第二电子膨胀阀19关闭,第一阀门25、第四阀门22、第三阀门29和第三电子膨胀阀21开启。
压缩机1、第四阀门22、第一阀门25、第三换热器6的第一换热通道、第三电子膨胀阀21、回热器的高压侧10、第二换热器4、第一换热器7、第三阀门29、气液分离器8和回热器的低压侧9构成制冷剂第二制热回路。
第一电子水泵11、电加热器12、第三换热器6的第二换热通道、四通阀18的第一接口和四通阀18的第二接口构成冷却液第一制热回路。
其中,响应于第三制热指令,第二阀门23和第五阀门28关闭,第一阀门25、第四阀门22、第三阀门29、第一电子膨胀阀20、第二电子膨胀阀19和第三电子膨胀阀21开启。
压缩机1、第四阀门22、车内冷凝器2、第二电子膨胀阀19、车内蒸发器3、第一电子膨胀阀20、回热器的高压侧10、第二换热器4、第一换热器7、第三阀门29、气液分离器8和回热器的低压侧9,构成制冷剂第一制热回路。
压缩机1、第四阀门22、第一阀门25、第三换热器6的第一换热通道、第三电子膨胀阀21、回热器的高压侧10、第二换热器4、第一换热器7、第三阀门29、气液分离器8和回热器的低压侧9构成制冷剂第二制热回路。
第一电子水泵11、电加热器12、第三换热器6的第二换热通道、四通阀18的第一接口和四通阀18的第二接口构成冷却液第一制热回路。
在一应用场景中,参阅图7,响应于第一制热指令,第一阀门25、第二阀门23和第五阀门28关闭,第四阀门22、第三阀门29、第一电子膨胀阀20和第二电子膨胀阀19开启。
制冷剂从压缩机1出发,依次流经第四阀门22、车内冷凝器2、第二电子膨胀阀19、车内蒸发器3、第一电子膨胀阀20、回热器的高压侧10、第二换热器4、第一换热器7、第三阀门29、气液分离器8和回热器的低压侧9,再流回压缩机1,以此循环,即按照制冷剂第一制热回路流动。
且温度风门开启,以使空气经过车内冷凝器2和车内蒸发器3进行换热,进而对汽车的乘员舱进行制热。
可以将制冷剂按照制冷剂第一制热回路流动定义为乘员舱热泵制热模式。
在本实施例中,利用压缩机1、第一换热器7、第二换热器4、回热器、第一电子膨胀阀20、车内蒸发器3、第二电子膨胀阀19、车内冷凝器2、气液分离器8、第三电子膨胀阀21、第三换热器6、第一电子水泵11、第一阀门25、电加热器12、四通阀18、第二阀门23、第三阀门29、第四阀门22和第五阀门28的管路连接关系,其中,响应于第一制热指令,第一阀门25、第二阀门23和第五阀门28关闭,第四阀门22、第三阀门29、第一电子膨胀阀20和第二电子膨胀阀19开启。制冷剂按照制冷剂第一制热回路流动。且温度风门开启,以使空气经过车内冷凝器2和车内蒸发器3进行换热,进而对汽车的乘员舱进行制热。
在另一应用场景中,参阅图8,响应于第二制热指令,第二阀门23、第五阀门28、第一电子膨胀阀20和第二电子膨胀阀19关闭,第一阀门25、第四阀门22、第三阀门29和第三电子膨胀阀21开启。
制冷剂从压缩机1出发,依次流经第四阀门22、第一阀门25、第三换热器6的第一换热通道、第三电子膨胀阀21、回热器的高压侧10、第二换热器4、第一换热器7、第三阀门29、气液分离器8和回热器的低压侧9,再流回压缩机1,以此循环,即按照制冷剂第二制热回路流动。
冷却液从第一电子水泵11出发,依次流经电加热器12、第三换热器6的第二换热通道、四通阀18的第一接口和四通阀18的第二接口,再流回第一电子水泵11,以此循环,即按照冷却液第一制热回路流动。
且温度风门关闭,以在循环过程中利用第三换热器6对冷却液和制冷剂进行换热,进而对电池模块13制热。
可以将制冷剂按照制冷剂第二制热回路流动以及冷却液按照冷却液第一制热回路流动定义为电池热泵制热模式。
在本实施例中,利用压缩机1、第一换热器7、第二换热器4、回热器、第一电子膨胀阀20、车内蒸发器3、第二电子膨胀阀19、车内冷凝器2、气液分离器8、第三电子膨胀阀21、第三换热器6、第一电子水泵11、第一阀门25、电加热器12、四通阀18、第二阀门23、第三阀门29、第四阀门22和第五阀门28的管路连接关系,其中,响应于第二制热指令,第二阀门23、第五阀门28、第一电子膨胀阀20和第二电子膨胀阀19关闭,第一阀门25、第四阀门22、第三阀门29和第三电子膨胀阀21开启。制冷剂按照制冷剂第二制热回路流动。冷却液按照冷却液第一制热回路流动。且温度风门关闭,以在循环过程中利用第三换热器6对冷却液和制冷剂进行换热,进而对电池模块13制热。
在另一应用场景中,参阅图9,响应于第三制热指令,第二阀门23和第五阀门28关闭,第一阀门25、第四阀门22、第三阀门29、第一电子膨胀阀20、第二电子膨胀阀19和第三电子膨胀阀21开启。
制冷剂从压缩机1出发,依次流经第四阀门22、车内冷凝器2、第二电子膨胀阀19、车内蒸发器3、第一电子膨胀阀20、回热器的高压侧10、第二换热器4、第一换热器7、第三阀门29、气液分离器8和回热器的低压侧9,再流回压缩机1,以此循环,即按照制冷剂第一制热回路流动。
制冷剂还从压缩机1出发,依次流经第四阀门22、第一阀门25、第三换热器6的第一换热通道、第三电子膨胀阀21、回热器的高压侧10、第二换热器4、第一换热器7、第三阀门29、气液分离器8和回热器的低压侧9,再流回压缩机1,以此循环,即按照制冷剂第二制热回路流动。可以理解,因制冷剂第一制热回路和制冷剂第二制热回路中部分器件重复,则在图9中重复部分以制冷剂第一制热回路对应的线条表示。
冷却液从第一电子水泵11出发,依次流经电加热器12、第三换热器6的第二换热通道、四通阀18的第一接口和四通阀18的第二接口,再流回第一电子水泵11,以此循环,即按照冷却液第一制热回路流动。
且温度风门开启,以使空气经过车内冷凝器2和车内蒸发器3进行换热,进而对汽车的乘员舱进行制热,以及在循环过程中利用第三换热器6对冷却液和制冷剂进行换热,进而对电池模块13制热。
可以将制冷剂按照制冷剂第一制热回路、按照制冷剂第二制热回路流动以及冷却液按照冷却液第一制热回路流动定义为乘员舱和电池同时热泵制热模式。
在本实施例中,利用压缩机1、第一换热器7、第二换热器4、回热器、第一电子膨胀阀20、车内蒸发器3、第二电子膨胀阀19、车内冷凝器2、气液分离器8、第三电子膨胀阀21、第三换热器6、第一电子水泵11、第一阀门25、电加热器12、四通阀18、第二阀门23、第三阀门29、第四阀门22和第五阀门28的管路连接关系,其中,响应于第三制热指令,第二阀门23和第五阀门28关闭,第一阀门25、第四阀门22、第三阀门29、第一电子膨胀阀20、第二电子膨胀阀19和第三电子膨胀阀21开启。制冷剂按照制冷剂第二制热回路流动。制冷剂还按照制冷剂第一制热回路流动。冷却液按照冷却液第一制热回路流动。且温度风门开启,以使空气经过车内冷凝器2和车内蒸发器3进行换热,进而对汽车的乘员舱进行制热,以及在循环过程中利用第三换热器6对冷却液和制冷剂进行换热,进而对电池模块13制热。
参阅图10,图10是本申请提供的汽车的热管理系统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该热管理系统包括:压缩机1、第一换热器7、第二换热器4、回热器、第一电子膨胀阀20、车内蒸发器3、第二电子膨胀阀19、车内冷凝器2、气液分离器8、第三电子膨胀阀21、第三换热器6、第一电子水泵11、第一阀门25、电加热器12、四通阀18、第二阀门23、第三阀门29、第四阀门22、第五阀门28、第二电子水泵14和散热器5。
其中,第二电子水泵14的输入端连接四通阀18的第四接口。
散热器5的第一端通过管路连接第二电子水泵14的输出端,且管路流经电控模块15,散热器5的第二端连接四通阀18的第三接口。散热器5为低温散热器。电控模块15可以包括电机以及电机的控制模组,电机以及电机的控制模组在工作时会产生热量。可以利用管路包覆电控模块15,则冷却液流过时可以吸收热量。
其中,响应于第一散热指令,第二电子水泵14开启。
第二电子水泵14、电控模块15、散热器5、四通阀18的第三接口和四通阀18的第四接口构成冷却液第二制冷回路。
在一应用场景中,参阅图11,响应于第一散热指令,第二电子水泵14开启。冷却液从第二电子水泵14出发,依次流经电控模块15、散热器5、四通阀18的第三接口和四通阀18的第四接口,再流回第二电子水泵14,以此循环,即按照冷却液第二制冷回路流动。以使冷却液在散热器5处散热,进而对电控模块15散热。
可以将冷却液按照冷却液第二制冷回路流动定义为电机散热模式。
在本实施例中,利用压缩机1、第一换热器7、第二换热器4、回热器、第一电子膨胀阀20、车内蒸发器3、第二电子膨胀阀19、车内冷凝器2、气液分离器8、第三电子膨胀阀21、第三换热器6、第一电子水泵11、第一阀门25、电加热器12、四通阀18、第二阀门23、第三阀门29、第四阀门22、第五阀门28、第二电子水泵14和散热器5的管路连接关系,其中,响应于第一散热指令,第二电子水泵14开启。冷却液按照冷却液第二制冷回路流动,以使冷却液在散热器5处散热,进而对电控模块15散热。
参阅图12,图12是本申请提供的汽车的热管理系统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该热管理系统包括:压缩机1、第一换热器7、第二换热器4、回热器、第一电子膨胀阀20、车内蒸发器3、第二电子膨胀阀19、车内冷凝器2、气液分离器8、第三电子膨胀阀21、第三换热器6、第一电子水泵11、第一阀门25、电加热器12、四通阀18、第二阀门23、第三阀门29、第四阀门22、第五阀门28、第二电子水泵14、散热器5和第一三通阀17。
其中,第一三通阀17的第一接口通过管路连接第二电子水泵14的输出端,第一三通阀17的第二接口连接散热器5的第一端,第一三通阀17的第三接口连接四通阀18的第三接口。第一三通阀17的第一接口与第二电子水泵14之间的管路流经电控模块15。
其中,响应于第一保温指令,电加热器12不加热,第一电子水泵11和第二电子水泵14开启,第一三通阀17的第一接口和第一三通阀17的第三接口导通,四通阀18的第三接口和四通阀18的第二接口导通以及四通阀18的第一接口和四通阀18的第四接口导通。
第一电子水泵11、电加热器12、第三换热器6的第二换热通道、四通阀18的第一接口、四通阀18的第四接口、第二电子水泵14、电控模块15、第一三通阀17、四通阀18的第三接口和四通阀18的第二接口构成冷却液第一保温回路。
其中,响应于第一余热回收指令,第一阀门25、第二阀门23和第三阀门29关闭,第四阀门22、第五阀门28、第一电子水泵11、第二电子水泵14、第一电子膨胀阀20、第二电子膨胀阀19和第三电子膨胀阀21开启,第一三通阀17的第一接口和第一三通阀17的第三接口导通,四通阀18的第三接口和四通阀18的第二接口导通以及四通阀18的第一接口和四通阀18的第四接口导通。
第一电子水泵11、电加热器12、第三换热器6的第二换热通道、四通阀18的第一接口、四通阀18的第四接口、第二电子水泵14、电控模块15、第一三通阀17、四通阀18的第三接口和四通阀18的第二接口构成冷却液第一余热回收回路。
压缩机1、第四阀门22、车内冷凝器2、第二电子膨胀阀19、车内蒸发器3、第一电子膨胀阀20、第三电子膨胀阀21、第三换热器6的第一换热通道、第五阀门28、气液分离器8和回热器的低压侧9构成制冷剂第一余热回收回路。
在一应用场景中,参阅图13,响应于第一保温指令,电加热器12不加热,第一电子水泵11和第二电子水泵14开启,第一三通阀17的第一接口和第一三通阀17的第三接口导通,四通阀18的第三接口和四通阀18的第二接口导通以及四通阀18的第一接口和四通阀18的第四接口导通。
冷却液从第一电子水泵11出发,依次流经电加热器12、第三换热器6的第二换热通道、四通阀18的第一接口、四通阀18的第四接口、第二电子水泵14、电控模块15、第一三通阀17、四通阀18的第三接口和四通阀18的第二接口,再流回第一电子水泵11,以此循环,即按照冷却液第一保温回路流动。以使冷却液吸收电控模块15的热量,并对电池模块13进行保温。
可以将冷却液按照冷却液第一保温回路流动定义为电机余热保温电池模式。
在本实施例中,利用压缩机1、第一换热器7、第二换热器4、回热器、第一电子膨胀阀20、车内蒸发器3、第二电子膨胀阀19、车内冷凝器2、气液分离器8、第三电子膨胀阀21、第三换热器6、第一电子水泵11、第一阀门25、电加热器12、四通阀18、第二阀门23、第三阀门29、第四阀门22、第五阀门28、第二电子水泵14、散热器5和第一三通阀17的管路连接关系,其中,响应于第一保温指令,电加热器12不加热,第一电子水泵11和第二电子水泵14开启,第一三通阀17的第一接口和第一三通阀17的第三接口导通,四通阀18的第三接口和四通阀18的第二接口导通以及四通阀18的第一接口和四通阀18的第四接口导通。冷却液按照冷却液第一保温回路流动。以使冷却液吸收电控模块15的热量,并对电池模块13进行保温。
在另一应用场景中,参阅图14,响应于第一余热回收指令,第一阀门25、第二阀门23和第三阀门29关闭,第四阀门22、第五阀门28、第一电子水泵11、第二电子水泵14、第一电子膨胀阀20、第二电子膨胀阀19和第三电子膨胀阀21开启,第一三通阀17的第一接口和第一三通阀17的第三接口导通,四通阀18的第三接口和四通阀18的第二接口导通以及四通阀18的第一接口和四通阀18的第四接口导通。
冷却液从第一电子水泵11出发,依次流经电加热器12、第三换热器6的第二换热通道、四通阀18的第一接口、四通阀18的第四接口、第二电子水泵14、电控模块15、第一三通阀17、四通阀18的第三接口和四通阀18的第二接口,再流回第一电子水泵11,以此循环,即按照冷却液第一余热回收回路流动。
制冷剂从压缩机1出发、依次流经第四阀门22、车内冷凝器2、第二电子膨胀阀19、车内蒸发器3、第一电子膨胀阀20、第三电子膨胀阀21、第三换热器6的第一换热通道、第五阀门28、气液分离器8和回热器的低压侧9,再流回压缩机1,以此循环,即按照制冷剂第一余热回收回路流动。
且温度风门开启,以冷却液和制冷剂在第三换热器6处进行换热,以回收冷却液的热量用于车内冷凝器2和车内蒸发器3加热,对乘员舱进行制热。
可以将冷却液按照冷却液第一余热回收回路流动以及制冷剂按照制冷剂第一余热回收回路流动定义为第一余热回收制热模式。
在本实施例中,利用压缩机1、第一换热器7、第二换热器4、回热器、第一电子膨胀阀20、车内蒸发器3、第二电子膨胀阀19、车内冷凝器2、气液分离器8、第三电子膨胀阀21、第三换热器6、第一电子水泵11、第一阀门25、电加热器12、四通阀18、第二阀门23、第三阀门29、第四阀门22、第五阀门28、第二电子水泵14、散热器5和第一三通阀17的管路连接关系,其中,响应于第一余热回收指令,第一阀门25、第二阀门23和第三阀门29关闭,第四阀门22、第五阀门28、第一电子水泵11、第二电子水泵14、第一电子膨胀阀20、第二电子膨胀阀19和第三电子膨胀阀21开启,第一三通阀17的第一接口和第一三通阀17的第三接口导通,四通阀18的第三接口和四通阀18的第二接口导通以及四通阀18的第一接口和四通阀18的第四接口导通。冷却液按照冷却液第一余热回收回路流动。制冷剂按照制冷剂第一余热回收回路流动。且温度风门开启,以冷却液和制冷剂在第三换热器6处进行换热,以回收冷却液的热量用于车内冷凝器2和车内蒸发器3加热,对乘员舱进行制热。
参阅图15,图15是本申请提供的汽车的热管理系统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该热管理系统包括:压缩机1、第一换热器7、第二换热器4、回热器、第一电子膨胀阀20、车内蒸发器3、第二电子膨胀阀19、车内冷凝器2、气液分离器8、第三电子膨胀阀21、第三换热器6、第一电子水泵11、第一阀门25、电加热器12、四通阀18、第二阀门23、第三阀门29、第四阀门22、第五阀门28、第二电子水泵14、散热器5、第一三通阀17和第二三通阀16。
其中,第二三通阀16的第一接口连接第一三通阀17的第二接口,第二三通阀16的第二接口连接散热器5的第一端,第二三通阀16的第三接口连接第一换热器7的第二换热通道的第一端。
第一换热器7的第二换热通道的第二端连接散热器5的第二端。
其中,响应于第二余热回收指令,第一阀门25和第二阀门23关闭,第三阀门29、第四阀门22、第五阀门28、第一电子水泵11、第二电子水泵14、第一电子膨胀阀20、第二电子膨胀阀19和第三电子膨胀阀21开启,第一三通阀17的第一接口和第一三通阀17的第二接口导通,四通阀18的第三接口和四通阀18的第四接口导通、四通阀18的第一接口和四通阀18的第二接口导通以及第二三通阀16的第一接口和第二三通阀16的第三接口导通。
第一电子水泵11、电加热器12、第三换热器6的第二换热通道、四通阀18的第一接口和四通阀18的第二接口构成冷却液第二余热回收回路。
第二电子水泵14、电控模块15、第一三通阀17、第二三通阀16、第一换热器7的第二换热通道、四通阀18的第三接口和四通阀18的第四接口构成冷却液第三余热回收回路。
压缩机1、第四阀门22、车内冷凝器2、第二电子膨胀阀19、车内蒸发器3、第一电子膨胀阀20、第三电子膨胀阀21、第三换热器6的第一换热通道、第五阀门28、气液分离器8和回热器的低压侧9构成制冷剂第二余热回收回路。
压缩机1、第四阀门22、车内冷凝器2、第二电子膨胀阀19、车内蒸发器3、第一电子膨胀阀20、回热器的高压侧10、第二换热器4、第一换热器7、第三阀门29、气液分离器8和回热器的低压侧9构成制冷剂第三余热回收回路。
其中,响应于第三余热回收指令,第一阀门25、第二阀门23、第五阀门28和第三电子膨胀阀21关闭,第三阀门29、第四阀门22、第一电子水泵11、第二电子水泵14、第一电子膨胀阀20、第二电子膨胀阀19开启,第一三通阀17的第一接口和第一三通阀17的第二接口导通,四通阀18的第三接口和四通阀18的第二接口导通、四通阀18的第一接口和四通阀18的第四接口导通以及第二三通阀16的第一接口和第二三通阀16的第三接口导通。
第一电子水泵11、电加热器12、第三换热器6的第二换热通道、四通阀18的第一接口、四通阀18的第四接口、第二电子水泵14、电控模块15、第一三通阀17、第二三通阀16、第一换热器7的第二换热通道、四通阀18的第三接口和四通阀18的第二接口构成冷却液第四余热回收回路。
压缩机1、第四阀门22、车内冷凝器2、第二电子膨胀阀19、车内蒸发器3、第一电子膨胀阀20、回热器的高压侧10、第二换热器4、第一换热器7、第三阀门29、气液分离器8和回热器的低压侧9构成制冷剂第四余热回收回路。
其中,响应于第四余热回收指令,第一阀门25、第二阀门23、第五阀门28和第三电子膨胀阀21关闭,第三阀门29、第四阀门22、第一电子水泵11、第二电子水泵14、第一电子膨胀阀20和第二电子膨胀阀19开启,第一三通阀17的第一接口和第一三通阀17的第二接口导通,四通阀18的第三接口和四通阀18的第四接口导通、四通阀18的第一接口和四通阀18的第二接口导通以及第二三通阀16的第一接口和第二三通阀16的第三接口导通。
第一电子水泵11、电加热器12、第三换热器6的第二换热通道、四通阀18的第一接口和四通阀18的第二接口构成冷却液第五余热回收回路。其中,电加热器12加热。
第二电子水泵14、电控模块15、第一三通阀17、第二三通阀16、第一换热器7的第二换热通道、四通阀18的第三接口和四通阀18的第四接口构成冷却液第六余热回收回路。
压缩机1、第四阀门22、车内冷凝器2、第二电子膨胀阀19、车内蒸发器3、第一电子膨胀阀20、回热器的高压侧10、第二换热器4、第一换热器7、第三阀门29、气液分离器8和回热器的低压侧9构成制冷剂第五余热回收回路。
其中,响应于除霜指令,第一阀门25和第三阀门29关闭,第二阀门23、第四阀门22、第五阀门28、第一电子水泵11、第二电子水泵14、第一电子膨胀阀20、第二电子膨胀阀19和第三电子膨胀阀21开启,第一三通阀17的第一接口和第一三通阀17的第三接口导通,四通阀18的第三接口和四通阀18的第二接口导通以及四通阀18的第一接口和四通阀18的第四接口导通。
第一电子水泵11、电加热器12、第三换热器6的第二换热通道、四通阀18的第一接口、四通阀18的第四接口、第二电子水泵14、电控模块15、第一三通阀17、四通阀18的第三接口和四通阀18的第二接口构成冷却液第七余热回收回路。电加热器12加热。
压缩机1、第四阀门22、车内冷凝器2、第二电子膨胀阀19、车内蒸发器3、第一电子膨胀阀20、第三电子膨胀阀21、第三换热器6的第一换热通道、第五阀门28、气液分离器8和回热器的低压侧9构成制冷剂第六余热回收回路。
压缩机1、第二阀门23、第一换热器7、第二换热器4、回热器的高压侧10、第三电子膨胀阀21、第三换热器6的第一换热通道、第五阀门28、气液分离器8和回热器的低压侧9构成制冷剂第七余热回收回路。
在一应用场景中,参阅图16,响应于第二余热回收指令,第一阀门25和第二阀门23关闭,第三阀门29、第四阀门22、第五阀门28、第一电子水泵11、第二电子水泵14、第一电子膨胀阀20、第二电子膨胀阀19和第三电子膨胀阀21开启,第一三通阀17的第一接口和第一三通阀17的第二接口导通,四通阀18的第三接口和四通阀18的第四接口导通、四通阀18的第一接口和四通阀18的第二接口导通以及第二三通阀16的第一接口和第二三通阀16的第三接口导通。
冷却液从第一电子水泵11出发、依次流经电加热器12、第三换热器6的第二换热通道、四通阀18的第一接口和四通阀18的第二接口,再流回第一电子水泵11,以此循环,即按照冷却液第二余热回收回路流动。
冷却液还从第二电子水泵14出发、依次流经电控模块15、第一三通阀17、第二三通阀16、第一换热器7的第二换热通道、四通阀18的第三接口和四通阀18的第四接口,再流回第二电子水泵14,以此循环,即按照冷却液第三余热回收回路流动。
制冷剂从压缩机1出发、依次流经第四阀门22、车内冷凝器2、第二电子膨胀阀19、车内蒸发器3、第一电子膨胀阀20、第三电子膨胀阀21、第三换热器6的第一换热通道、第五阀门28、气液分离器8和回热器的低压侧9,再流回压缩机1,以此循环,即按照制冷剂第二余热回收回路流动。
制冷剂还从压缩机1出发、依次流经第四阀门22、车内冷凝器2、第二电子膨胀阀19、车内蒸发器3、第一电子膨胀阀20、回热器的高压侧10、第二换热器4、第一换热器7、第三阀门29、气液分离器8和回热器的低压侧9,再流回压缩机1,以此循环,即按照制冷剂第三余热回收回路流动。
且温度风门开启,以冷却液和制冷剂在第三换热器6处和第一换热器7处进行换热,以回收冷却液的热量用于车内冷凝器2和车内蒸发器3加热,对乘员舱进行制热。
可以将冷却液按照冷却液第二余热回收回路和冷却液第三余热回收回路流动,以及制冷剂按照制冷剂第二余热回收回路和制冷剂第三余热回收回路流动定义为第二余热回收制热模式。
在本实施例中,利用压缩机1、第一换热器7、第二换热器4、回热器、第一电子膨胀阀20、车内蒸发器3、第二电子膨胀阀19、车内冷凝器2、气液分离器8、第三电子膨胀阀21、第三换热器6、第一电子水泵11、第一阀门25、电加热器12、四通阀18、第二阀门23、第三阀门29、第四阀门22、第五阀门28、第二电子水泵14、散热器5、第一三通阀17和第二三通阀16的管路连接关系,其中,响应于第二余热回收指令,第一阀门25和第二阀门23关闭,第三阀门29、第四阀门22、第五阀门28、第一电子水泵11、第二电子水泵14、第一电子膨胀阀20、第二电子膨胀阀19和第三电子膨胀阀21开启,第一三通阀17的第一接口和第一三通阀17的第二接口导通,四通阀18的第三接口和四通阀18的第四接口导通、四通阀18的第一接口和四通阀18的第二接口导通以及第二三通阀16的第一接口和第二三通阀16的第三接口导通。冷却液按照冷却液第二余热回收回路流动。冷却液还按照冷却液第三余热回收回路流动。制冷剂按照制冷剂第二余热回收回路流动。制冷剂还按照制冷剂第三余热回收回路流动。且温度风门开启,以冷却液和制冷剂在第三换热器6处和第一换热器7处进行换热,以回收冷却液的热量用于车内冷凝器2和车内蒸发器3加热,对乘员舱进行制热。
在另一应用场景中,参阅图17,响应于第三余热回收指令,第一阀门25、第二阀门23、第五阀门28和第三电子膨胀阀21关闭,第三阀门29、第四阀门22、第一电子水泵11、第二电子水泵14、第一电子膨胀阀20、第二电子膨胀阀19开启,第一三通阀17的第一接口和第一三通阀17的第二接口导通,四通阀18的第三接口和四通阀18的第二接口导通、四通阀18的第一接口和四通阀18的第四接口导通以及第二三通阀16的第一接口和第二三通阀16的第三接口导通。
冷却液从第一电子水泵11出发、依次流经电加热器12、第三换热器6的第二换热通道、四通阀18的第一接口、四通阀18的第四接口、第二电子水泵14、电控模块15、第一三通阀17、第二三通阀16、第一换热器7的第二换热通道、四通阀18的第三接口和四通阀18的第二接口,以此循环,即按照冷却液第四余热回收回路流动。
制冷剂从压缩机1出发、依次流经第四阀门22、车内冷凝器2、第二电子膨胀阀19、车内蒸发器3、第一电子膨胀阀20、回热器的高压侧10、第二换热器4、第一换热器7、第三阀门29、气液分离器8和回热器的低压侧9,再流回压缩机1,以此循环,即按照制冷剂第四余热回收回路流动。
且温度风门开启,以冷却液和制冷剂在第一换热器7处进行换热,以回收冷却液的热量用于车内冷凝器2和车内蒸发器3加热,对乘员舱进行制热。
可以将冷却液按照冷却液第四余热回收回路流动,以及制冷剂按照制冷剂第四余热回收回路流动定义为第三余热回收制热模式。
在本实施例中,利用压缩机1、第一换热器7、第二换热器4、回热器、第一电子膨胀阀20、车内蒸发器3、第二电子膨胀阀19、车内冷凝器2、气液分离器8、第三电子膨胀阀21、第三换热器6、第一电子水泵11、第一阀门25、电加热器12、四通阀18、第二阀门23、第三阀门29、第四阀门22、第五阀门28、第二电子水泵14、散热器5、第一三通阀17和第二三通阀16的管路连接关系,其中,响应于第三余热回收指令,第一阀门25、第二阀门23、第五阀门28和第三电子膨胀阀21关闭,第三阀门29、第四阀门22、第一电子水泵11、第二电子水泵14、第一电子膨胀阀20、第二电子膨胀阀19开启,第一三通阀17的第一接口和第一三通阀17的第二接口导通,四通阀18的第三接口和四通阀18的第二接口导通、四通阀18的第一接口和四通阀18的第四接口导通以及第二三通阀16的第一接口和第二三通阀16的第三接口导通。冷却液按照冷却液第四余热回收回路流动。制冷剂按照制冷剂第四余热回收回路流动。且温度风门开启,以冷却液和制冷剂在第一换热器7处进行换热,以回收冷却液的热量用于车内冷凝器2和车内蒸发器3加热,对乘员舱进行制热。
在另一应用场景中,参阅图18,响应于第四余热回收指令,第一阀门25、第二阀门23、第五阀门28和第三电子膨胀阀21关闭,第三阀门29、第四阀门22、第一电子水泵11、第二电子水泵14、第一电子膨胀阀20和第二电子膨胀阀19开启,第一三通阀17的第一接口和第一三通阀17的第二接口导通,四通阀18的第三接口和四通阀18的第四接口导通、四通阀18的第一接口和四通阀18的第二接口导通以及第二三通阀16的第一接口和第二三通阀16的第三接口导通。
冷却液从第一电子水泵11出发、依次流经电加热器12、第三换热器6的第二换热通道、四通阀18的第一接口和四通阀18的第二接口,再流回第一电子水泵11,以此循环,即按照冷却液第五余热回收回路流动。其中,电加热器12加热。
冷却液还从第二电子水泵14出发、依次流经电控模块15、第一三通阀17、第二三通阀16、第一换热器7的第二换热通道、四通阀18的第三接口和四通阀18的第四接口,再流回第二电子水泵14,以此循环,即按照冷却液第六余热回收回路流动。
制冷剂从压缩机1出发、依次流经第四阀门22、车内冷凝器2、第二电子膨胀阀19、车内蒸发器3、第一电子膨胀阀20、回热器的高压侧10、第二换热器4、第一换热器7、第三阀门29、气液分离器8和回热器的低压侧9,再流回压缩机1,以此循环,即按照制冷剂第五余热回收回路流动。
且温度风门开启,以冷却液和制冷剂在第一换热器7处进行换热,以回收冷却液的热量用于车内冷凝器2和车内蒸发器3加热,对乘员舱进行制热。
可以将冷却液按照冷却液第五余热回收回路和冷却液第六余热回收回路流动,以及制冷剂按照制冷剂第五余热回收回路流动定义为第四余热回收制热模式。
在本实施例中,利用压缩机1、第一换热器7、第二换热器4、回热器、第一电子膨胀阀20、车内蒸发器3、第二电子膨胀阀19、车内冷凝器2、气液分离器8、第三电子膨胀阀21、第三换热器6、第一电子水泵11、第一阀门25、电加热器12、四通阀18、第二阀门23、第三阀门29、第四阀门22、第五阀门28、第二电子水泵14、散热器5、第一三通阀17和第二三通阀16的管路连接关系,其中,响应于第四余热回收指令,第一阀门25、第二阀门23、第五阀门28和第三电子膨胀阀21关闭,第三阀门29、第四阀门22、第一电子水泵11、第二电子水泵14、第一电子膨胀阀20和第二电子膨胀阀19开启,第一三通阀17的第一接口和第一三通阀17的第二接口导通,四通阀18的第三接口和四通阀18的第四接口导通、四通阀18的第一接口和四通阀18的第二接口导通以及第二三通阀16的第一接口和第二三通阀16的第三接口导通。冷却液按照冷却液第五余热回收回路流动。其中,电加热器12加热。冷却液还按照冷却液第六余热回收回路流动。制冷剂按照制冷剂第五余热回收回路流动。且温度风门开启,以冷却液和制冷剂在第一换热器7处进行换热,以回收冷却液的热量用于车内冷凝器2和车内蒸发器3加热,对乘员舱进行制热。
在另一应用场景中,参阅图19,响应于除霜指令,第一阀门25和第三阀门29关闭,第二阀门23、第四阀门22、第五阀门28、第一电子水泵11、第二电子水泵14、第一电子膨胀阀20、第二电子膨胀阀19和第三电子膨胀阀21开启,第一三通阀17的第一接口和第一三通阀17的第三接口导通,四通阀18的第三接口和四通阀18的第二接口导通以及四通阀18的第一接口和四通阀18的第四接口导通。
冷却液从第一电子水泵11出发、依次流经电加热器12、第三换热器6的第二换热通道、四通阀18的第一接口、四通阀18的第四接口、第二电子水泵14、电控模块15、第一三通阀17、四通阀18的第三接口和四通阀18的第二接口,再流回第一电子水泵11,以此循环,即按照冷却液第七余热回收回路流动。且电加热器12加热。
制冷剂从压缩机1出发、依次流经第四阀门22、车内冷凝器2、第二电子膨胀阀19、车内蒸发器3、第一电子膨胀阀20、第三电子膨胀阀21、第三换热器6的第一换热通道、第五阀门28、气液分离器8和回热器的低压侧9,再流回压缩机1,以此循环,即按照制冷剂第六余热回收回路流动。
制冷剂还从压缩机1出发、依次流经第二阀门23、第一换热器7、第二换热器4、回热器的高压侧10、第三电子膨胀阀21、第三换热器6的第一换热通道、第五阀门28、气液分离器8和回热器的低压侧9,再流回压缩机1,以此循环,即按照制冷剂第七余热回收回路流动。
且温度风门开启,以对第二换热器4进行除霜,以及在第三换热器6处回收冷却液的热量用于车内冷凝器2和车内蒸发器3加热,对乘员舱进行制热。
可以将冷却液按照冷却液第七余热回收回路流动,以及制冷剂按照制冷剂第六余热回收回路和制冷剂第七余热回收回路流动定义为第四余热回收制热模式。
在本实施例中,利用压缩机1、第一换热器7、第二换热器4、回热器、第一电子膨胀阀20、车内蒸发器3、第二电子膨胀阀19、车内冷凝器2、气液分离器8、第三电子膨胀阀21、第三换热器6、第一电子水泵11、第一阀门25、电加热器12、四通阀18、第二阀门23、第三阀门29、第四阀门22、第五阀门28、第二电子水泵14、散热器5、第一三通阀17和第二三通阀16的管路连接关系,其中,响应于除霜指令,第一阀门25和第三阀门29关闭,第二阀门23、第四阀门22、第五阀门28、第一电子水泵11、第二电子水泵14、第一电子膨胀阀20、第二电子膨胀阀19和第三电子膨胀阀21开启,第一三通阀17的第一接口和第一三通阀17的第三接口导通,四通阀18的第三接口和四通阀18的第二接口导通以及四通阀18的第一接口和四通阀18的第四接口导通。冷却液按照冷却液第七余热回收回路流动。且电加热器12加热。制冷剂按照制冷剂第六余热回收回路流动。制冷剂还按照制冷剂第七余热回收回路流动。且温度风门开启,以对第二换热器4进行除霜,以及在第三换热器6处回收冷却液的热量用于车内冷凝器2和车内蒸发器3加热,对乘员舱进行制热。
参阅图20,图20是本申请提供的汽车的热管理系统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该热管理系统包括:压缩机1、第一换热器7、第二换热器4、回热器、第一电子膨胀阀20、车内蒸发器3、第二电子膨胀阀19、车内冷凝器2、气液分离器8、第三电子膨胀阀21、第三换热器6、第一电子水泵11、第一阀门25、电加热器12、四通阀18、第二阀门23、第三阀门29、第四阀门22、第五阀门28、第六阀门24、第七阀门27和第八阀门26。
其中,第六阀门24设置于车内蒸发器3的第一端和气液分离器8的第一端之间。
第七阀门27设置于第一电子膨胀阀20的第二端和车内冷凝器2的第一端之间。
第八阀门26设置于第一电子膨胀阀20的第二端和车内蒸发器3的第一端之间。
其中,响应于除湿指令,第二阀门23、第一阀门25、第五阀门28第八阀门26和第三电子膨胀阀21关闭,第四阀门22、第六阀门24、第七阀门27、第三阀门29、第一电子膨胀阀20、第二电子膨胀阀19开启。
压缩机1、第四阀门22、车内冷凝器2、第二电子膨胀阀19、车内蒸发器3、第六阀门24、气液分离器8和回热器的低压侧9构成第一除湿回路;
压缩机1、第四阀门22、车内冷凝器2、第七阀门27、第一电子膨胀阀20、回热器的高压侧10、第二换热器4、第一换热器7、第三阀门29、气液分离器8和回热器的低压侧9构成第二除湿回路。
在一应用场景中,参阅图21,响应于除湿指令,第二阀门23、第一阀门25、第五阀门28第八阀门26和第三电子膨胀阀21关闭,第四阀门22、第六阀门24、第七阀门27、第三阀门29、第一电子膨胀阀20、第二电子膨胀阀19开启。
制冷剂从压缩机1出发,依次流经第四阀门22、车内冷凝器2、第二电子膨胀阀19、车内蒸发器3、第六阀门24、气液分离器8和回热器的低压侧9,再流回压缩机1,以此循环,即按照第一除湿回路流动。
制冷剂从压缩机1出发,依次流经第四阀门22、车内冷凝器2、第七阀门27、第一电子膨胀阀20、回热器的高压侧10、第二换热器4、第一换热器7、第三阀门29、气液分离器8和回热器的低压侧9,再流回压缩机1,以此循环,即按照第二除湿回路流动。
且温度风门开启,以使车内蒸发器3制冷,制冷剂在第二换热器4处吸收热量,车内冷凝器2制热,进而进行除湿操作。
可以将制冷剂按照第一除湿回路和第二除湿回路流动定义为除湿模式。
在本实施例中,利用压缩机1、第一换热器7、第二换热器4、回热器、第一电子膨胀阀20、车内蒸发器3、第二电子膨胀阀19、车内冷凝器2、气液分离器8、第三电子膨胀阀21、第三换热器6、第一电子水泵11、第一阀门25、电加热器12、四通阀18、第二阀门23、第三阀门29、第四阀门22、第五阀门28、第六阀门24、第七阀门27和第八阀门26的管路连接关系,其中,响应于除湿指令,第二阀门23、第一阀门25、第五阀门28第八阀门26和第三电子膨胀阀21关闭,第四阀门22、第六阀门24、第七阀门27、第三阀门29、第一电子膨胀阀20、第二电子膨胀阀19开启。制冷剂按照第一除湿回路流动。制冷剂按照第二除湿回路流动。且温度风门开启,以使车内蒸发器3制冷,制冷剂在第二换热器4处吸收热量,车内冷凝器2制热,进而进行除湿操作。
参阅图22,图22是本申请提供的汽车的热管理系统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该热管理系统包括:压缩机1、第一换热器7、第二换热器4、回热器、第一电子膨胀阀20、车内蒸发器3、第二电子膨胀阀19、车内冷凝器2、气液分离器8、第三电子膨胀阀21、第三换热器6、第一电子水泵11、第一阀门25、电加热器12、四通阀18、第二阀门23、第三阀门29、第四阀门22、第五阀门28、第六阀门24、第七阀门27、第八阀门26、第二电子水泵14、散热器5、第一三通阀17、第二三通阀16、膨胀水箱30、电池模块13、电控模块15、鼓风机31和电子风扇32。膨胀水箱30与第一电子水泵11和第二电子水泵14连接。
其中,上述的第一阀门25、第二阀门23、第三阀门29、第四阀门22、第五阀门28、第六阀门24、第七阀门27和第八阀门26可以是电磁阀,电磁阀在接收到控制开启指令时开启,进而制冷剂或冷却液流过电磁阀。电磁阀在接收到控制关闭指令时关闭,进而阻止制冷剂或冷却液流过。
在本实施例中,以对应的标号进行说明,提供以下几种模式:
1.乘员舱制冷模式:制冷剂按照1-23-7-4-10-20-26-3-19-2-25-28-8-9-1循环流动,其余不相关的阀门关闭,HVAC的温度风门关闭。
2.电池冷却模式:制冷剂按照1-23-7-4-10-21-6-28-8-9-1循环流动,其余不相关的阀门关闭,HVAC的温度风门关闭。冷却液按照11-12-6-13-18-11循环流动,电加热器12不加热。
3.乘客舱与电池同时冷却模式:制冷剂按照1-23-7-4-10-20-26-3-19-2-25-28-8-9-1循环流动,其余不相关的阀门关闭,以及制冷剂按照1-23-7-4-10-21-6-28-8-9-1循环流动,其余不相关的阀门关闭,以及冷却液按照11-12-6-13-18-11循环流动,其余不相关的阀门关闭,HVAC温度风门关闭。
4.乘客舱热泵制热模式:制冷剂按照1-22-2-19-3-26-20-10-4-7-29-8-9-1循环流动,其余不相关的阀门关闭,HVAC温度风门打开。
5.电池热泵制热模式:制冷剂按照1-22-25-6-21-10-4-7-29-8-9-1循环流动,其余不相关的阀门关闭,以及冷却液按照11-12-6-13-18-11循环流动,其余不相关的阀门关闭,HVAC温度风门关闭。
6.乘客舱电池同时热泵制热模式:制冷剂按照1-22-2-19-3-26-20-10-4-7-29-8-9-1循环流动,其余不相关的阀门关闭,以及制冷剂按照1-22-25-6-21-10-4-7-29-8-9-1循环流动,其余不相关的阀门关闭,以及冷却液按照11-12-6-13-18-11循环流动,其余不相关的阀门关闭,HVAC温度风门打开。
7.电池电加热器制热模式:冷却液按照11-12-6-13-18-11循环流动,其余不相关的阀门关闭,电加热器12开启。
8.电机散热模式:冷却液按照14-15-17-16-5-18-14循环流动,其余不相关的阀门关闭,前端电子风扇按需开启。
9.电机余热保温电池模式:冷却液按照6-7-8-9-11-10-12-18-11-6水路四通阀切换。
10.电机余热回收制热+电池加热模式:制冷剂按照1-22-2-19-3-26-20-10-4-7-29-8-9-1循环流动,其余不相关的阀门关闭,以及冷却液按照14-15-17-16-7-18-14循环流动,其余不相关的阀门关闭,冷却液按照11-12-6-13-18-11循环流动,其余不相关的阀门关闭,电加热器12开启,HVAC温度风门打开。
11.电机电池同时串联余热回收制热(利用电机侧板换)模式:制冷剂按照
1-22-2-19-3-26-20-10-4-7-29-8-9-1循环流动,其余不相关的阀门关闭;冷却液按照11-12-6-13-18-14-15-17-16-7-18-11循环流动,其余不相关的阀门关闭,HVAC温度风门打开,水路四通阀切换。
12.电机电池分别余热回收制热模式:制冷剂按照1-22-2-19-3-26-20-10-4-7-29-8-9-1循环流动,其余不相关的阀门关闭,以及冷却液按照14-15-17-16-7-18-14循环流动,其余不相关的阀门关闭。制冷剂按照1-22-2-19-3-26-20-21-6-28-8-9-1循环流动,其余不相关的阀门关闭,以及冷却液按照11-12-6-13-18-11循环流动,其余不相关的阀门关闭,HVAC温度风门打开,电加热器12选择性打开。
13.电机电池同时串联余热回收制热(利用电池侧板换)模式:制冷剂按照
1-22-2-19-3-26-20-21-6-28-8-9-1循环流动,其余不相关的阀门关闭,以及冷却液按照
11-12-6-13-18-14-15-17-18-11循环流动,其余不相关的阀门关闭,HVAC温度风门打开,水路四通阀切换,电加热器12选择性打开。
14.制热除湿模式:制冷剂按照1-22-2-19-3-24-8-9-1循环流动,其余不相关的阀门关闭,以及制冷剂按照1-22-2-27-20-10-4-29-8-9-1循环流动,其余不相关的阀门关闭HVAC温度风门打开。
15.车外换热器除霜模式:制冷剂按照1-23-7-4-10-21-6-28-8-9-1循环流动,其余不相关的阀门关闭,以及制冷剂按照1-22-2-19-3-26-20-21-6-28-8-9-1循环流动,其余不相关的阀门关闭,以及冷却液按照11-12-6-13-18-14-15-17-18-11循环流动,其余不相关的阀门关闭,HVAC温度风门打开。水路四通阀切换,电加热器12开启。
在上述的模式中:
1、压缩机1与第二阀门23、第一换热器7、第二换热器4、回热器的高压侧10、第一电子膨胀阀20、第八阀门26、车内蒸发器3、电子膨胀阀19、车内冷凝器2、第一阀门25(或第三电子膨胀阀21、第三换热器6)、第五阀门28、气液分离器8、回热器的低压侧9用管路相连,形成一个制冷循环。制冷循环运行过程中可以制备冷量,可以用来冷却乘员舱和电池。此时,车内蒸发器3、车内冷凝器2、第三换热器6均作为蒸发器使用,可提供冷量。
2、压缩机1与第四阀门22、车内冷凝器2、第二电子膨胀阀19、车内蒸发器3、第八阀门26、第一电子膨胀阀20(或第一阀门25、第三换热器6、第三电子膨胀阀21)、回热器的高压侧10、第二换热器4、第一换热器7、第三阀门29、气液分离器8、回热器的低压侧9用管路相连接形成一个制热循环。制热循环运行过程中可以制备热量,可以用来加热乘员舱和电池。此时,车内蒸发器3、车内冷凝器2、第三换热器6均作为冷凝器使用,可提供热量。
3、压缩机1与第四阀门22、车内冷凝器2、第二电子膨胀阀19、车内蒸发器3、第八阀门26、第一电子膨胀阀20、回热器的高压侧10、第二换热器4、第一换热器7、第三阀门29、气液分离器8、回热器的低压侧9以及第二电子水泵14、电控模块15、第一三通阀17、第二三通阀16、第一换热器7、四通阀18分别用制冷管和水管连接,构成了电机余热回收制热回路,可以在温度较低时给乘员舱采暖。此时,车内蒸发器3、车内冷凝器2、作为冷凝器使用,可提供热量。第二换热器4、第一换热器7作为蒸发器使用,可以分别吸收环境和电机回路的热量。
4、压缩机1与第四阀门22、车内冷凝器2、第二电子膨胀阀19、车内蒸发器3、第八阀门26、第一电子膨胀阀20、第三电子膨胀阀21、第三换热器6、第五阀门28、气液分离器8、回热器的低压侧9以及第一电子水泵11、电加热器12、第三换热器6、电池模块13、四通阀18分别用制冷管和水管连接,构成了电池余热回收制热回路,可以在温度较低时给乘员舱采暖。此时,车内蒸发器3、车内冷凝器2、作为冷凝器使用,可提供热量。第三换热器6作为蒸发器使用,可以吸收电池回路的热量,电加热器12此时在水回路热量不足时选择性开启。
5、由车内冷凝器2、车内蒸发器3、第二电子膨胀阀19、鼓风机31等构成的HVAC主要是把制冷剂回路产生的冷量或热量与空气进行换热,根据乘客需求送入到乘员舱,起到降低或升高乘客舱的温度的目的。
6、第三换热器6为板式换热器,主要是在制冷时把制冷剂回路产生的冷量传递给电池回路,在制热时把制冷剂回路产生的热量传递给电池回路,或在余热回收制热时把电池或者电加热器12产生的热量传递给制冷剂回路。
7、第一换热器7为板式换热器,主要是在余热回收制热时把电机产生的热量传递给制冷剂回路。
8、车前端的散热器5主要是用来把电机侧多余的热量通过热交换排向大气中。
9、车前端的第二换热器4主要是用来把制冷时冷媒侧多余的热量通过热交换排向大气中,同时在制热时吸收大气中的热量。
10、各电子水泵和第一三通阀17和第二三通阀16、四通阀18按各循环要求进行控制和调节,达到实时模式切换的目的,膨胀水箱30在此系统中起溢水和补水作用。
11、电子风扇32和鼓风机31是分别用来为车前端第二换热器4和车内空调箱提供风量的。
参阅图23,图23是本申请提供的汽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该汽车200包括热管理系统100。该热管理系统100如上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热管理系统。
该汽车200可以是纯电动汽车,也可以是油电混合型汽车。
综上,本申请提供的热管理系统及汽车,通过系统流路的变化,可以实现以下功能:
1.在车内冷凝器2和车内蒸发器3之间串联了一个双向的第二电子膨胀阀19,可以将空调箱内的车内蒸发器3也实现对空气的加热功能,实现双芯体的加热,提高制热效率。
2.在车内冷凝器2和车内蒸发器3之间串联了一个双向的第二电子膨胀阀19,可以将空调箱内的车内冷凝器2也实现对空气的冷却功能,实现双芯体的制冷,提高制冷效率。
3.在制热除湿时可以无需电加热器12的辅助,在车内蒸发器3制冷,车内冷凝器2制热时实现车外换热器吸热。
4.可以利用热泵系统直接给电池模块13加热,摆脱电池加热对电加热器12的绝对依赖,更高效地节省电能消耗。
5.使用了三个双向电子膨胀阀,增强了系统功能,降低了阀件的数量。
6.利用旁通回路给室外换热器除霜,同时利用板式换热器吸收水侧的热量,可以在除霜时保证乘员舱的舒适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1)
1.一种汽车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理系统包括:
压缩机;
第一换热器,所述第一换热器的第一换热通道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压缩机的输出端;
第二换热器,所述第二换热器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换热器的第一换热通道的第二端;
回热器,所述回热器的高压侧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换热器的第二端连接;
第一电子膨胀阀,所述第一电子膨胀阀的第一端与所述回热器的高压侧的第二端连接;
车内蒸发器,所述车内蒸发器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电子膨胀阀的第二端连接;
第二电子膨胀阀,所述第二电子膨胀阀的第一端与所述车内蒸发器的第二端连接;
车内冷凝器,所述车内冷凝器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电子膨胀阀的第二端连接;
气液分离器,所述气液分离器的第一端与所述车内冷凝器的第二端连接,所述气液分离器的第二端与所述回热器的低压侧的第一端连接;
所述回热器的低压侧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压缩机的输入端;
其中,响应于第一制冷指令,所述第一电子膨胀阀和所述第二电子膨胀阀开启,制冷剂循环流经所述压缩机、所述第一换热器、所述第二换热器、所述回热器的高压侧、所述第一电子膨胀阀、所述车内蒸发器、所述第二电子膨胀阀、所述车内冷凝器、所述气液分离器和所述回热器的低压侧,且温度风门关闭,以使空气经过所述车内冷凝器和所述车内蒸发器均作为蒸发器进行双芯体换热制冷,进而对所述汽车的乘员舱进行制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理系统还包括:
第三电子膨胀阀,所述第三电子膨胀阀的第一端与所述回热器的高压侧的第二端连接;
第三换热器,所述第三换热器的第一换热通道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三电子膨胀阀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三换热器的第一换热通道的第二端与所述气液分离器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三换热器的第一换热通道的第二端通过第一阀门与所述车内冷凝器的第二端连接;
第一电子水泵;
电加热器,所述电加热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子水泵的输出端;所述电加热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三换热器的第二换热通道的第一端;
四通阀,所述四通阀的第一接口通过管路与所述第三换热器的第二换热通道的第二端连接,且所述管路流经电池模块;所述四通阀的第二接口连接所述第一电子水泵的输入端;
其中,响应于第二制冷指令,所述第三电子膨胀阀开启,所述第一阀门和所述第一电子膨胀阀关闭,所述制冷剂循环流经所述压缩机、所述第一换热器、所述第二换热器、所述回热器的高压侧、所述第三电子膨胀阀、所述第三换热器的第一换热通道、所述气液分离器和所述回热器的低压侧;且冷却液循环流经所述第一电子水泵、所述电加热器、所述第三换热器的第二换热通道、所述四通阀的第一接口、所述四通阀的第二接口,且所述温度风门关闭,以在循环过程中利用所述第三换热器对所述冷却液进行制冷,进而对所述电池模块制冷;
或者,响应于第三制冷指令,所述第一阀门、所述第一电子膨胀阀、所述第二电子膨胀阀和所述第三电子膨胀阀开启,所述制冷剂循环流经所述压缩机、所述第一换热器、所述第二换热器、所述回热器的高压侧、所述第三电子膨胀阀、所述第三换热器的第一换热通道、所述气液分离器和所述回热器的低压侧;所述制冷剂还循环流经所述压缩机、所述第一换热器、所述第二换热器、所述回热器的高压侧、所述第一电子膨胀阀、所述车内蒸发器、所述第二电子膨胀阀、所述车内冷凝器、所述第一阀门、所述气液分离器和所述回热器的低压侧;
且冷却液循环流经所述第一电子水泵、所述电加热器、所述第三换热器的第二换热通道、所述四通阀的第一接口和所述四通阀的第二接口,且所述温度风门关闭,以在循环过程中利用所述第三换热器对所述冷却液进行制冷,进而对所述电池模块制冷,以及使空气经过所述车内冷凝器和所述车内蒸发器进行换热,进而对所述汽车的乘员舱进行制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理系统还包括:
第二阀门,所述第二阀门设置于所述第一换热器的第一换热通道的第一端和所述压缩机的输出端之间;
第三阀门,所述第三阀门设置于所述第一换热器的第一换热通道的第一端和所述气液分离器的第一端之间;
第四阀门,所述第四阀门设置于所述压缩机的输出端和所述车内冷凝器的第二端之间;
第五阀门,所述第五阀门设置于所述第三换热器的第一换热通道的第二端与所述气液分离器的第一端之间;
其中,响应于第一制热指令,所述第一阀门、所述第二阀门和所述第五阀门关闭,所述第四阀门、所述第三阀门、所述第一电子膨胀阀和所述第二电子膨胀阀开启,所述制冷剂循环流经所述压缩机、所述第四阀门、所述车内冷凝器、所述第二电子膨胀阀、所述车内蒸发器、所述第一电子膨胀阀、所述回热器的高压侧、所述第二换热器、所述第一换热器、所述第三阀门、所述气液分离器和所述回热器的低压侧;且所述温度风门开启,以使空气经过所述车内冷凝器和所述车内蒸发器进行换热,进而对所述汽车的乘员舱进行制热;
或者,响应于第二制热指令,所述第二阀门、所述第五阀门、所述第一电子膨胀阀、所述第二电子膨胀阀关闭,所述第一阀门、所述第四阀门、所述第三阀门和所述第三电子膨胀阀开启,所述制冷剂循环流经所述压缩机、所述第四阀门、所述第一阀门、所述第三换热器的第一换热通道、所述第三电子膨胀阀、所述回热器的高压侧、所述第二换热器、所述第一换热器、所述第三阀门、所述气液分离器和所述回热器的低压侧;
且所述冷却液循环流经所述第一电子水泵、所述电加热器、所述第三换热器的第二换热通道、所述四通阀的第一接口和所述四通阀的第二接口,且所述温度风门关闭,以在循环过程中利用所述第三换热器对所述冷却液和所述制冷剂进行换热,进而对所述电池模块制热;
或者,响应于第三制热指令,所述第二阀门和所述第五阀门关闭,所述第一阀门、所述第四阀门、所述第三阀门、所述第一电子膨胀阀、所述第二电子膨胀阀和所述第三电子膨胀阀开启,所述制冷剂循环流经所述压缩机、所述第四阀门、所述车内冷凝器、所述第二电子膨胀阀、所述车内蒸发器、所述第一电子膨胀阀、所述回热器的高压侧、所述第二换热器、所述第一换热器、所述第三阀门、所述气液分离器和所述回热器的低压侧;所述制冷剂还循环流经所述压缩机、所述第四阀门、所述第一阀门、所述第三换热器的第一换热通道、所述第三电子膨胀阀、所述回热器的高压侧、所述第二换热器、所述第一换热器、所述第三阀门、所述气液分离器和所述回热器的低压侧;且所述冷却液循环流经所述第一电子水泵、所述电加热器、所述第三换热器的第二换热通道、所述四通阀的第一接口和所述四通阀的第二接口;
且所述温度风门开启,以使空气经过所述车内冷凝器和所述车内蒸发器进行换热,进而对所述汽车的乘员舱进行制热,以及在循环过程中利用所述第三换热器对所述冷却液和所述制冷剂进行换热,进而对所述电池模块制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理系统还包括:
第二电子水泵,所述第二电子水泵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四通阀的第四接口;
散热器,所述散热器的第一端通过管路连接所述第二电子水泵的输出端,且所述管路流经电控模块,所述散热器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四通阀的第三接口;
其中,响应于第一散热指令,所述第二电子水泵开启,所述冷却液循环流经所述第二电子水泵、所述电控模块、所述散热器、所述四通阀的第三接口和所述四通阀的第四接口,以使所述冷却液在所述散热器处散热,进而对所述电控模块散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理系统还包括:
第一三通阀,所述第一三通阀的第一接口通过管路连接所述第二电子水泵的输出端,所述第一三通阀的第二接口连接所述散热器的第一端,所述第一三通阀的第三接口连接所述四通阀的第三接口;
其中,响应于第一保温指令,所述电加热器不加热,所述第一电子水泵和所述第二电子水泵开启,所述第一三通阀的第一接口和所述第一三通阀的第三接口导通,所述四通阀的第三接口和所述四通阀的第二接口导通以及所述四通阀的第一接口和所述四通阀的第四接口导通,所述冷却液循环流经所述第一电子水泵、所述电加热器、所述第三换热器的第二换热通道、所述四通阀的第一接口、所述四通阀的第四接口、所述第二电子水泵、所述电控模块、所述第一三通阀、所述四通阀的第三接口和所述四通阀的第二接口,以使冷却液吸收所述电控模块的热量,并对所述电池模块进行保温;
或,响应于第一余热回收指令,所述第一阀门、所述第二阀门和所述第三阀门关闭,所述第四阀门、所述第五阀门、所述第一电子水泵、所述第二电子水泵、所述第一电子膨胀阀、所述第二电子膨胀阀和所述第三电子膨胀阀开启,所述第一三通阀的第一接口和所述第一三通阀的第三接口导通,所述四通阀的第三接口和所述四通阀的第二接口导通以及所述四通阀的第一接口和所述四通阀的第四接口导通,所述冷却液循环流经所述第一电子水泵、所述电加热器、所述第三换热器的第二换热通道、所述四通阀的第一接口、所述四通阀的第四接口、所述第二电子水泵、所述电控模块、所述第一三通阀、所述四通阀的第三接口和所述四通阀的第二接口,且所述制冷剂循环流经所述压缩机、所述第四阀门、所述车内冷凝器、所述第二电子膨胀阀、所述车内蒸发器、所述第一电子膨胀阀、所述第三电子膨胀阀、所述第三换热器的第一换热通道、所述第五阀门、所述气液分离器和所述回热器的低压侧;且所述温度风门开启,以所述冷却液和所述制冷剂在所述第三换热器处进行换热,以回收所述冷却液的热量用于所述车内冷凝器和所述车内蒸发器加热,对所述乘员舱进行制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理系统还包括:
第二三通阀,所述第二三通阀的第一接口连接所述第一三通阀的第二接口,所述第二三通阀的第二接口连接所述散热器的第一端,所述第二三通阀的第三接口连接所述第一换热器的第二换热通道的第一端;
所述第一换热器的第二换热通道的第二端连接所述散热器的第二端;
其中,响应于第二余热回收指令,所述第一阀门和所述第二阀门关闭,所述第三阀门、所述第四阀门、所述第五阀门、所述第一电子水泵、所述第二电子水泵、所述第一电子膨胀阀、所述第二电子膨胀阀和所述第三电子膨胀阀开启,所述第一三通阀的第一接口和所述第一三通阀的第二接口导通,所述四通阀的第三接口和所述四通阀的第四接口导通、所述四通阀的第一接口和所述四通阀的第二接口导通以及所述第二三通阀的第一接口和所述第二三通阀的第三接口导通;
所述冷却液循环流经所述第一电子水泵、所述电加热器、所述第三换热器的第二换热通道、所述四通阀的第一接口和所述四通阀的第二接口;所述冷却液还循环流经所述第二电子水泵、所述电控模块、所述第一三通阀、所述第二三通阀、所述第一换热器的第二换热通道、所述四通阀的第三接口和所述四通阀的第四接口;
且所述制冷剂循环流经所述压缩机、所述第四阀门、所述车内冷凝器、所述第二电子膨胀阀、所述车内蒸发器、所述第一电子膨胀阀、所述第三电子膨胀阀、所述第三换热器的第一换热通道、所述第五阀门、所述气液分离器和所述回热器的低压侧以及所述制冷剂还循环流经所述压缩机、所述第四阀门、所述车内冷凝器、所述第二电子膨胀阀、所述车内蒸发器、所述第一电子膨胀阀、所述回热器的高压侧、所述第二换热器、所述第一换热器、所述第三阀门、所述气液分离器和所述回热器的低压侧;
且所述温度风门开启,以所述冷却液和所述制冷剂在所述第三换热器处和所述第一换热器处进行换热,以回收所述冷却液的热量用于所述车内冷凝器和所述车内蒸发器加热,对所述乘员舱进行制热;
或,响应于第三余热回收指令,所述第一阀门、所述第二阀门、所述第五阀门和所述第三电子膨胀阀关闭,所述第三阀门、所述第四阀门、所述第一电子水泵、所述第二电子水泵、所述第一电子膨胀阀、所述第二电子膨胀阀开启,所述第一三通阀的第一接口和所述第一三通阀的第二接口导通,所述四通阀的第三接口和所述四通阀的第二接口导通、所述四通阀的第一接口和所述四通阀的第四接口导通以及所述第二三通阀的第一接口和所述第二三通阀的第三接口导通;
所述冷却液循环流经所述第一电子水泵、所述电加热器、所述第三换热器的第二换热通道、所述四通阀的第一接口、所述四通阀的第四接口、所述第二电子水泵、所述电控模块、所述第一三通阀、所述第二三通阀、所述第一换热器的第二换热通道、所述四通阀的第三接口和所述四通阀的第二接口;
所述制冷剂循环流经所述压缩机、所述第四阀门、所述车内冷凝器、所述第二电子膨胀阀、所述车内蒸发器、所述第一电子膨胀阀、所述回热器的高压侧、所述第二换热器、所述第一换热器、所述第三阀门、所述气液分离器和所述回热器的低压侧;
且所述温度风门开启,以所述冷却液和所述制冷剂在所述第一换热器处进行换热,以回收所述冷却液的热量用于所述车内冷凝器和所述车内蒸发器加热,对所述乘员舱进行制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理系统还包括:
响应于第四余热回收指令,所述第一阀门、所述第二阀门、所述第五阀门和所述第三电子膨胀阀关闭,所述第三阀门、所述第四阀门、所述第一电子水泵、所述第二电子水泵、所述第一电子膨胀阀和所述第二电子膨胀阀开启,所述第一三通阀的第一接口和所述第一三通阀的第二接口导通,所述四通阀的第三接口和所述四通阀的第四接口导通、所述四通阀的第一接口和所述四通阀的第二接口导通以及所述第二三通阀的第一接口和所述第二三通阀的第三接口导通;
所述冷却液循环流经所述第一电子水泵、所述电加热器、所述第三换热器的第二换热通道、所述四通阀的第一接口和所述四通阀的第二接口;其中,所述电加热器加热;
所述冷却液还循环流经所述第二电子水泵、所述电控模块、所述第一三通阀、所述第二三通阀、所述第一换热器的第二换热通道、所述四通阀的第三接口和所述四通阀的第四接口;
且所述制冷剂循环流经所述压缩机、所述第四阀门、所述车内冷凝器、所述第二电子膨胀阀、所述车内蒸发器、所述第一电子膨胀阀、所述回热器的高压侧、所述第二换热器、所述第一换热器、所述第三阀门、所述气液分离器和所述回热器的低压侧;
且所述温度风门开启,以所述冷却液和所述制冷剂在所述第一换热器处进行换热,以回收所述冷却液的热量用于所述车内冷凝器和所述车内蒸发器加热,对所述乘员舱进行制热。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理系统还包括:
响应于除霜指令,所述第一阀门和所述第三阀门关闭,所述第二阀门、所述第四阀门、所述第五阀门、所述第一电子水泵、所述第二电子水泵、所述第一电子膨胀阀、所述第二电子膨胀阀和所述第三电子膨胀阀开启,所述第一三通阀的第一接口和所述第一三通阀的第三接口导通,所述四通阀的第三接口和所述四通阀的第二接口导通以及所述四通阀的第一接口和所述四通阀的第四接口导通;
所述冷却液循环流经所述第一电子水泵、所述电加热器、所述第三换热器的第二换热通道、所述四通阀的第一接口、所述四通阀的第四接口、所述第二电子水泵、所述电控模块、所述第一三通阀、所述四通阀的第三接口和所述四通阀的第二接口,且所述电加热器加热;
所述制冷剂循环流经所述压缩机、所述第四阀门、所述车内冷凝器、所述第二电子膨胀阀、所述车内蒸发器、所述第一电子膨胀阀、所述第三电子膨胀阀、所述第三换热器的第一换热通道、所述第五阀门、所述气液分离器和所述回热器的低压侧,以及所述制冷剂还循环流经所述压缩机、所述第二阀门、所述第一换热器、所述第二换热器、所述回热器的高压侧、所述第三电子膨胀阀、所述第三换热器的第一换热通道、所述第五阀门、所述气液分离器和所述回热器的低压侧;
且所述温度风门开启,以对所述第二换热器进行除霜,以及在所述第三换热器处回收所述冷却液的热量用于所述车内冷凝器和所述车内蒸发器加热,对所述乘员舱进行制热。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理系统还包括:
第六阀门,所述第六阀门设置于所述车内蒸发器的第一端和所述气液分离器的第一端之间;
第七阀门,所述第七阀门设置于所述第一电子膨胀阀的第二端和所述车内冷凝器的第一端之间;
第八阀门,所述第八阀门设置于所述第一电子膨胀阀的第二端和所述车内蒸发器的第一端之间;
响应于除湿指令,所述第二阀门、所述第一阀门、所述第五阀门所述第八阀门和第三电子膨胀阀关闭,所述第四阀门、所述第六阀门、所述第七阀门、所述第三阀门、所述第一电子膨胀阀和所述第二电子膨胀阀开启;
所述制冷剂循环流经所述压缩机、所述第四阀门、所述车内冷凝器、所述第二电子膨胀阀、所述车内蒸发器、所述第六阀门、所述气液分离器和所述回热器的低压侧;
所述制冷剂还循环流经所述压缩机、所述第四阀门、所述车内冷凝器、所述第七阀门、所述第一电子膨胀阀、所述回热器的高压侧、所述第二换热器、所述第一换热器、所述第三阀门、所述气液分离器和所述回热器的低压侧;
且所述温度风门开启,以使所述车内蒸发器制冷,所述制冷剂在所述第二换热器处吸收热量,所述车内冷凝器制热,进而进行除湿操作。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理系统还包括:
膨胀水箱,与所述第一电子水泵和所述第二电子水泵连接。
11.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包括如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热管理系统。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332017.1A CN114571952B (zh) | 2022-03-30 | 2022-03-30 | 汽车的热管理系统及汽车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332017.1A CN114571952B (zh) | 2022-03-30 | 2022-03-30 | 汽车的热管理系统及汽车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571952A CN114571952A (zh) | 2022-06-03 |
CN114571952B true CN114571952B (zh) | 2023-11-03 |
Family
ID=817784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0332017.1A Active CN114571952B (zh) | 2022-03-30 | 2022-03-30 | 汽车的热管理系统及汽车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4571952B (zh) |
Citations (1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12158197A (ja) * | 2011-01-28 | 2012-08-23 |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 ヒートポンプ式車両用空調装置およびその除霜方法 |
CN106938601A (zh) * | 2017-03-23 | 2017-07-11 |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 一种电动汽车热泵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JP2017144951A (ja) * | 2016-02-19 | 2017-08-24 | 三菱重工オートモーティブサーマル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 車両用空調装置 |
CN108749518A (zh) * | 2018-08-02 | 2018-11-06 | 威马智慧出行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一种电动车辆的热管理系统 |
CN108749517A (zh) * | 2018-08-02 | 2018-11-06 | 威马智慧出行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一种电动车辆的热管理系统 |
CN109291761A (zh) * | 2018-11-09 | 2019-02-01 | 上海加冷松芝汽车空调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电动汽车热泵空调系统 |
CN209141848U (zh) * | 2018-12-01 | 2019-07-23 | 重庆精信汽车热能科技有限公司 | 用于新能源汽车的高效热管理系统 |
CN110254175A (zh) * | 2019-07-22 | 2019-09-20 | 南京协众汽车空调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余热回收式热泵热管理装置 |
CN209479474U (zh) * | 2018-11-29 | 2019-10-11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车辆热管理系统及车辆 |
CN110588280A (zh) * | 2019-08-26 | 2019-12-20 | 上海理工大学 | 集三热管理及余热回收功能的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 |
CN112339527A (zh) * | 2020-12-01 | 2021-02-09 | 南京协众汽车空调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
CN213920592U (zh) * | 2020-09-21 | 2021-08-10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车辆热管理系统及电动汽车 |
CN113400890A (zh) * | 2021-06-30 | 2021-09-17 | 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电动汽车热泵型热管理系统 |
CN113432340A (zh) * | 2021-07-14 | 2021-09-24 | 同济大学 | 一种多热源热泵型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 |
CN215096908U (zh) * | 2021-04-19 | 2021-12-10 | 埃斯创(常熟)汽车空调系统有限公司 | 一种电动汽车热泵空调系统 |
-
2022
- 2022-03-30 CN CN202210332017.1A patent/CN114571952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12158197A (ja) * | 2011-01-28 | 2012-08-23 |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 ヒートポンプ式車両用空調装置およびその除霜方法 |
JP2017144951A (ja) * | 2016-02-19 | 2017-08-24 | 三菱重工オートモーティブサーマル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 車両用空調装置 |
CN106938601A (zh) * | 2017-03-23 | 2017-07-11 |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 一种电动汽车热泵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CN108749518A (zh) * | 2018-08-02 | 2018-11-06 | 威马智慧出行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一种电动车辆的热管理系统 |
CN108749517A (zh) * | 2018-08-02 | 2018-11-06 | 威马智慧出行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一种电动车辆的热管理系统 |
CN109291761A (zh) * | 2018-11-09 | 2019-02-01 | 上海加冷松芝汽车空调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电动汽车热泵空调系统 |
CN209479474U (zh) * | 2018-11-29 | 2019-10-11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车辆热管理系统及车辆 |
CN209141848U (zh) * | 2018-12-01 | 2019-07-23 | 重庆精信汽车热能科技有限公司 | 用于新能源汽车的高效热管理系统 |
CN110254175A (zh) * | 2019-07-22 | 2019-09-20 | 南京协众汽车空调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余热回收式热泵热管理装置 |
CN110588280A (zh) * | 2019-08-26 | 2019-12-20 | 上海理工大学 | 集三热管理及余热回收功能的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 |
CN213920592U (zh) * | 2020-09-21 | 2021-08-10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车辆热管理系统及电动汽车 |
CN112339527A (zh) * | 2020-12-01 | 2021-02-09 | 南京协众汽车空调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
CN215096908U (zh) * | 2021-04-19 | 2021-12-10 | 埃斯创(常熟)汽车空调系统有限公司 | 一种电动汽车热泵空调系统 |
CN113400890A (zh) * | 2021-06-30 | 2021-09-17 | 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电动汽车热泵型热管理系统 |
CN113432340A (zh) * | 2021-07-14 | 2021-09-24 | 同济大学 | 一种多热源热泵型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571952A (zh) | 2022-06-0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2109521B (zh) | 一种纯电动汽车整车热管理系统 | |
CN110525169B (zh) | 纯电动汽车用集成乘员舱热泵空调及三电热管理系统 | |
CN106938601B (zh) | 一种电动汽车热泵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
CN114604058B (zh) | 汽车的热管理系统及汽车 | |
CN108749518A (zh) | 一种电动车辆的热管理系统 | |
CN102563943A (zh) | 汽车空调设备的制冷剂循环回路 | |
CN210821724U (zh) | 一种热管理系统及其新能源汽车 | |
KR20220040792A (ko) | 차량용 히트펌프 시스템 | |
CN109968940B (zh) | 一种应用于电动汽车的空调系统及电动汽车 | |
CN114571953B (zh) | 汽车的热管理系统及汽车 | |
CN113237249B (zh) | 一种热泵系统、热泵系统的节能控制方法及车辆 | |
CN113432340B (zh) | 一种多热源热泵型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 | |
CN112140831B (zh) | 热管理系统 | |
CN114905919A (zh) | 汽车的热管理系统及汽车 | |
CN113173049A (zh) | 热管理系统 | |
CN110186222B (zh) | 热泵空调系统及车辆 | |
CN206589618U (zh) | 一种电动汽车热泵空调系统 | |
CN113043808A (zh) | 一种纯电动工程机械冷暖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
CN114571952B (zh) | 汽车的热管理系统及汽车 | |
CN114987138A (zh) | 汽车的热管理系统及汽车 | |
CN214606989U (zh) | 一种纯电动工程机械冷暖空调系统 | |
CN114475161B (zh) | 汽车的热管理系统及汽车 | |
CN210122041U (zh) | 一种电动汽车电机余热回收热泵系统 | |
CN114905920B (zh) | 汽车的热管理系统及汽车 | |
CN221090418U (zh) | 间接式热泵热管理系统和车辆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