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571881A - 无墨打印系统 - Google Patents

无墨打印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571881A
CN114571881A CN202110956788.3A CN202110956788A CN114571881A CN 114571881 A CN114571881 A CN 114571881A CN 202110956788 A CN202110956788 A CN 202110956788A CN 114571881 A CN114571881 A CN 11457188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dio frequency
paper
color parameters
printer
photographic pap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956788.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拓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mp Tech Optical Fosha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Champ Tech Optical Fosha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mp Tech Optical Foshan Corp filed Critical Champ Tech Optical Foshan Corp
Priority to CN202110956788.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571881A/zh
Publication of CN1145718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7188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9/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41J29/38Drives, motors, controls or automatic cut-off devices for the entire printing mechanism
    • B41J29/393Devices for controlling or analysing the entire machine ; Controlling or analysing mechanical parameters involving printing of test patter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23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use a particular technique
    • G06F3/1237Print job management
    • G06F3/1253Configuration of print job parameters, e.g. using UI at the clien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7/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 G06K7/1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 G06K7/10009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sensing by radiation using wavelengths larger than 0.1 mm, e.g. radio-waves or microwav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Toxicolog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Accessory Devices And Overall Control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出一种无墨打印系统,包括:打印机及相纸,所述打印机包含射频识别读取器,所述射频识别读取器,用以向外发送无线射频信号;所述相纸包含电子标签,所述电子标签用以接收所述无线射频信号,并发送出响应无线射频信号至所述射频识别读取器,所述响应无线射频信号包含有色彩参数;所述射频识别读取器还用以读取所述响应无线射频信号的所述色彩参数,并将所述色彩参数用作所述打印机当前的标准色彩参数。

Description

无墨打印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打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墨打印系统。
背景技术
在无墨打印技术中,需要使用到特殊材质的相纸,且需要在打印前获得对应相纸的色彩参数。另外,特殊材质的相纸通常配备有蓝卡,蓝卡内包含了该批相纸的色彩参数,且每一批相纸有不同的色彩参数。因此,如果使用者想使用不同批号类别的相纸,往往需要重新读取对应的蓝卡,而读取蓝卡需要耗费较长时间,较为不便。再者,使用者在使用新的相纸时,也容易忘记使用对应的蓝卡对打印机的色彩参数进行更新。如果使用者不对色彩参数进行更新而强行打印,会造成打印出来的纸颜色产生偏差。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无墨打印系统,不需要在每次更换不同类型相纸时,重新对使用蓝卡进行颜色校准后才能使用。
本申请一实施方式提供的无墨打印系统,包括:打印机及相纸,所述打印机包含射频识别读取器,所述射频识别读取器,用以向外发送无线射频信号;所述相纸包含电子标签,所述电子标签用以接收所述无线射频信号,并发送出响应无线射频信号至所述射频识别读取器,所述响应无线射频信号包含有色彩参数;所述射频识别读取器还用以读取所述响应无线射频信号的所述色彩参数,并将所述色彩参数用作所述打印机当前的标准色彩参数。
可选地,所述电子标签包括:信号收发单元,用以接收所述射频识别读取器发出的所述无线射频信号,和发送所述响应无线射频信号至所述射频识别读取器;存储单元,用以存储所述色彩参数;第一控制单元,电连接于所述信号收发单元及所述存储单元,用以当所述信号收发单元接收到所述无线射频信号时,读取所述存储单元中所储存的所述色彩参数,并生成所述响应无线射频信号。
可选地,所述电子标签还包括电源感应单元,所述电源感应单元电连接于所述信号收发单元、所述第一控制单元及所述存储单元,用以当所述电子标签进入所述射频识别读取器的感应范围时产生一感应电流,所述感应电流用以供所述信号收发单元、所述控制单元及所述存储单元正常运作。
可选地,所述打印机包括:读取器模块,所述读取器模块包括天线单元及所述射频识别读取器,所述射频识别读取器还包括第二控制单元,所述第二控制单元与所述天线单元及所述数字信号处理器电连接,所述第二控制单元用以在接收到打印机的打印指令后,控制所述射频识别读取器生成所述无线射频信号,所述天线单元用以将所述射频识别读取器生成的所述无线射频信号向外发送,及接收所述响应无线射频信号并解析出所述响应无线射频信号中的所述色彩参数,然后将所述色彩参数发送至所述第二控制单元,所述第二控制单元还用以当接收到所述色彩参数后,将其发送至所述数字信号处理器,所述数字信号处理器还用以当所述打印机当前的标准色彩参数更新至与所述色彩参数一致后,根据所述标准色彩参数输出驱动信号;打印头,与所述数字信号处理器电连接,用以接收所述驱动信号,所述驱动信号用以驱动所述打印头产生热能,进而使所述相纸发生颜色变化。
可选地,所述数字信号处理器用以当接收到的所述色彩参数与当前所述打印机的所述标准色彩参数一致时,使用所述打印机的所述标准色彩参数进行打印作业,当接收到的所述色彩参数与当前所述打印机的所述标准色彩参数有差异时,将所述打印机的所述标准色彩参数调整到与接收到的所述色彩参数一致以进行打印作业。
可选地,每一所述电子标签具有唯一的识别编号,所述识别编号用以对应唯一的所述相纸;所述打印机包括纸槽,所述纸槽用以容纳所述相纸,所述射频识别读取器用以在感应距离范围内,同时识别多个所述纸槽内的所述相纸所对应的电子标签,并获取所述电子标签的所述识别编号。
可选地,所述射频识别读取器还用以根据所述识别编号的数量确定所述纸槽内的所述相纸的数量。
可选地,所述电子标签内还存储有相纸状态,所述相纸状态包括第一状态及第二状态,其中,所述第一状态为所述相纸未被打印过,所述第二状态为所述相纸已被打印过。
可选地,所述射频识别读取器用以感应所述感应距离范围内的所述电子标签,并获取所述电子标签的所述识别编号及每一所述识别编号所对应的电子标签所发出的所述响应无线射频信号的射频功率的强度;所述打印机用以根据所述射频功率的强度,确定当前正在移动的所述相纸;所述射频识别读取器还用以将当前正在移动的相纸的所述相纸状态变更为所述第二状态。
可选地,所述射频识别读取器还用以实时读取待打印相纸的相纸状态,当所述待打印相纸处于第一状态时,使用所述待打印相纸继续进行打印作业,当所述待打印相纸处于第二状态时,将所述待打印相纸卷出所述打印机。
本申请相比于现有技术,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通过在相纸上设置电子标签,且在打印机内设置射频识别读取器以读取所述电子标签内存储的相纸所对应的色彩参数,可在每一相纸打印前获取该相纸的色彩参数。根据所述色彩参数对应调整所述打印机的标准色彩参数,即可使最终打印出来的图像的色彩不会产生偏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无墨打印系统的模块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无墨打印系统中相纸的模块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无墨打印系统中打印机的模块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无墨打印系统中打印机与相纸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所示无墨打印系统中打印机与相纸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无墨打印系统 1000
打印机 100
射频识别读取器 110
第二控制单元 111
读取器模块 120
天线单元 130
数字信号处理器 140
打印头 150
纸槽 160
相纸 200
第一相纸 201
第二相纸 202
第三相纸 203
第四相纸 204
电子标签 210
信号收发单元 211
第一控制单元 212
存储单元 213
电源感应单元 214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申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无墨打印系统1000。所述无墨打印系统1000包括打印机100和相纸200。
所述打印机100包含射频识别读取器110及数字信号处理器140。所述射频识别读取器110与所述数字信号处理器140电连接。所述射频识别读取器110用以向外发送无线射频信号。
所述相纸200包含电子标签210。所述电子标签210内存储有相纸200所对应的色彩参数。电子标签210还用以当接收到射频识别读取器110发射的所述无线射频信号时,发送出响应无线射频信号至所述射频识别读取器110。其中,所述响应无线射频信号内包含有所述相纸200的色彩参数。如此,所述射频识别读取器110可通过读取所述响应无线射频信号,来获得相纸200的所述色彩参数。
所述射频识别读取器110还用以将所述色彩参数发送给所述数字信号处理器140。所述数字信号处理器140用以接收所述色彩参数,并将所述打印机100的当前的标准色彩参数更新至与所述色彩参数一致。
可以理解,本申请中的无墨打印系统1000通过在相纸200上设置电子标签210,且在打印机100内设置与电子标签210相应的射频识别读取器110,以读取所述电子标签210内存储的相纸200所对应的色彩参数,可在每一相纸200打印前获取该相纸200的色彩参数。数字信号处理器140再根据所述色彩参数对应调整所述打印机100的标准色彩参数,即可使最终打印出来的图像的色彩不会产生偏差。
请参阅图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子标签210包括信号收发单元211、第一控制单元212及存储单元213。
所述存储单元213用以储存相纸200的所述色彩参数。所述存储单元213,例如可以是,带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Memory,EEPROM)。
所述信号收发单元211用以接收所述射频识别读取器110发出的所述无线射频信号,和发送所述响应无线射频信号至所述射频识别读取器110。其中,所述响应无线射频信号是由所述第一控制单元212生成的。
所述第一控制单元212电连接于所述信号收发单元211及存储单元213。所述第一控制单元212用以当所述信号收发单元211接收到所述无线射频信号时,读取所述存储单元213中存储的所述色彩参数,并生成所述响应无线射频信号。
可以理解,当所述电子标签210工作时,首先所述信号收发单元211接收所述无线射频信号。接着所述第一控制单元212根据所述存储单元213中存储的所述色彩参数生成所述响应无线射频信号,然后所述信号收发单元211再将所述响应无线射频信号发送出去。
可以理解,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子标签210可以为主动式电子标签,即可设置电源模块(图未示)。电源模块用以为电子标签210进行供电。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电子标签210也可不设置电源模块,即电子标签210本身不设置有电源用以供电,电子标签210为被动式电子标签。对应地,在该种情况下,所述电子标签210还包括电源感应单元214。所述电源感应单元214例如可以是电源感应线圈。所述电源感应单元214电连接于所述信号收发单元211、第一控制单元212及存储单元213。当所述电子标签210进入所述射频识别读取器110的感应范围时,由于所述射频识别读取器110发出的所述无线射频信号为电磁波,因此可利用电源感应单元214的线圈的电磁感应效应而产生一感应电流。所述感应电流用以供所述电子标签210中所述信号收发单元211、第一控制单元212及存储单元213正常运作。
可以理解,通过将电子标签210设置成被动式(即不需要内部供电电源),可减小电子标签210的体积,减少成本,适合在所述相纸200上使用。
请参阅图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打印机100包括读取器模块120、所述数字信号处理器140及打印头150。
所述读取器模块120包括天线单元130及所述射频识别读取器110。所述射频识别读取器110还包括第二控制单元111。所述第二控制单元111与天线单元130及数字信号处理器140电连接。第二控制单元111用以在接收到打印机100的打印指令后,控制所述射频识别读取器110生成所述无线射频信号并由所述天线单元130向外发送。所述天线单元130用以在第二控制单元111的控制下发送所述无线射频信号。所述天线单元130还用以接收所述响应无线射频信号,并解析出所述响应无线射频信号中的所述色彩参数,然后将其输出至所述第二控制单元111。所述第二控制单元111用以在接收到所述色彩参数后,将其传输到所述数字信号处理器140,以提供打印机100内部的标准色彩参数的判断与调整。具体的,当数字信号处理器140接收到的所述色彩参数与当前所述打印机100内部的所述标准色彩参数一致时,则该次打印作业直接使用所述打印机100的所述标准色彩参数。当所述色彩参数与当前所述打印机100内部的标准色彩参数有差异时,则数字信号处理器140将所述打印机100的标准色彩参数调整到与接收到的所述色彩参数一致,以进行打印作业。
可以理解,数字信号处理器140还用以当所述打印机100当前的标准色彩参数更新至与所述色彩参数一致后,根据所述标准色彩参数输出驱动信号。
所述打印头150与数字信号处理器140电连接,用以接收所述驱动信号。所述驱动信号用以使所述打印头150产生热能,进而使所述相纸200发生颜色变化。
可以理解,所述数字信号处理器140除了上述功能外,还具有基本功能,例如根据所述打印机100的接收到的待打印的图像,进行图像处理运算等。
请参阅图4,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打印机100还包括纸槽160。所述纸槽160用以容纳所述相纸200。每一相纸200上均设置有所述电子标签210。每一所述电子标签210具有唯一识别编号,所述识别编号可以对应到唯一的所述相纸200。所述射频识别读取器110可以在一感应距离L范围内,识别多个在纸槽160内的相纸200所对应的电子标签210。
所述感应距离L可以进行调节,例如可以通过调整所述读取器模块120内天线单元130的相关耦合电路的电容电感来进行调节。通过将此感应距离L调节到与所述纸槽160的距离相当,即可实现所述射频识别读取器110在感应纸槽160内所有相纸200所对应的电子标签210,从而获得纸槽160内所有相纸200的电子标签210的所述识别编号,根据所述识别编号的数量即可确定纸槽160内的所述相纸200的数量。
请参阅图5,在本实施方式中,每一所述相纸200的电子标签210除了具有唯一的所述识别编号外,所述电子标签210的所述存储单元213(参图2)内还存储有相纸状态。所述相纸状态包括第一状态及第二状态,可以理解,所述第一状态为所述相纸200的“未打印”状态,所述第二状态为所述相纸200的“已打印”状态。所述相纸状态在出厂时已经写入所述相纸200对应的电子标签210内,或者默认处于“未打印”的相纸状态。
可以理解,位于所述纸槽160底部当前正在移动的相纸200(参图5中的201)为打印中的相纸200,而位于所述打印中相纸上方的一张相纸200为待打印的相纸200(参图5中的202)。所述射频识别读取器110用以实时读取处于纸槽160底部的待打印的所述相纸200的电子标签210,以确认该相纸200是否处于“已打印”的相纸状态,进而判断是否需要使用该相纸200进行打印作业。具体地,所述射频识别读取器110用以当待打印的相纸200处于“未打印”的相纸状态时,使用该待打印的相纸200继续进行打印作业,当待打印的相纸200处于“已打印”的相纸状态时,将该待打印的相纸200卷出所述打印机100。
通过对所述相纸200的所述相纸状态进行区分,将“已打印”的相纸200卷出打印机100,可避免相纸200被重复打印,造成图像重叠。
可以理解,所述射频识别读取器110可通过以下方式确认相纸200的状态。例如,当打印机100进入打印状态时,所述射频识别读取器110感应所述感应距离范围L内所有的相纸200,并获取所述相纸200的电子标签210的所述识别编号及每一所述识别编号所对应的电子标签210所发出的响应射频信号的射频功率的强度。所述打印机100再根据所述射频功率的强度的变化确定当前正在移动的相纸200。所述射频识别读取器110还用以在当前正在移动的相纸200内写入“已打印”的相纸状态。下面以所述纸槽160内具有四张所述相纸200为例,详细说明通过所述射频识别读取器110读取响应射频信号的射频功率的强度来确定当前正在移动的相纸200的原理。
假设所述四张相纸200从纸槽160内部由下往上依次是第一相纸201、第二相纸202、第三相纸203及第四相纸204。由于四张所述相纸200装在纸槽160内,且均在所述感应距离L范围内。因此,所述射频识别读取器110可同时读取每一所述相纸200的电子标签210,并获取识别编号及对应的射频功率。四张所述相纸200的射频功率由下往上依次是:第一功率、第二功率、第三功率及第四功率。由于所述电子标签210与所述射频识别读取器110相隔的距离越远,所述射频识别读取器110接收到的信号的强度越弱,所以,所述第一功率>所述第二功率>所述第三功率>所述第四功率。
当打印机100开始进行作业时,所述第一相纸201逐渐向外(向所述打印头150方向)移动。由于所述第一相纸201所对应的电子标签210离所述射频识别读取器110越来越远,所述第一功率也越来越小。所述射频识别读取器110感应到所述第一功率发生变化时,所述打印机100会判定所述第一相纸201当前正在移动,从而控制所述射频识别读取器110在所述第一相纸201所对应的电子标签210内写入“已打印”的相纸状态。
可以理解,所述射频识别读取器110用以在打印中的(当前正在移动的)相纸200内写入“已打印”的相纸状态,使得已经被打印的相纸200的打印状态由“未打印”状态更换为“已打印”状态。
本申请实施方式通过具有所述电子标签210的所述相纸200与具有所述射频识别读取器110的所述打印机100的配合,实现了在每一所述相纸200打印前获取其色彩参数,所述数字信号处理器140再根据所述色彩参数对应调整所述打印机100的标准色彩参数,从而使最终打印出来的图像的色彩不会产生偏差。
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方式仅是用来说明本申请,而并非用作为对本申请的限定,只要在本申请的实质精神范围之内,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适当改变和变化应该落在本申请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无墨打印系统,包括:打印机及相纸,其特征在于,
所述打印机包含射频识别读取器及数字信号处理器,所述射频识别读取器与所述数字信号处理器电连接,
所述射频识别读取器用以向外发送无线射频信号;
所述相纸包含电子标签,所述电子标签用以接收所述无线射频信号,并发送出响应无线射频信号至所述射频识别读取器,所述响应无线射频信号包含有所述相纸的色彩参数;
所述射频识别读取器还用以读取所述响应无线射频信号的所述色彩参数,并将所述色彩参数发送至所述数字信号处理器;
所述数字信号处理器用以接收所述色彩参数,并将所述打印机当前的标准色彩参数更新至与所述色彩参数一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标签包括:
信号收发单元,用以接收所述射频识别读取器发出的所述无线射频信号,和发送所述响应无线射频信号至所述射频识别读取器;
存储单元,用以存储所述色彩参数;
第一控制单元,电连接于所述信号收发单元及所述存储单元,用以当所述信号收发单元接收到所述无线射频信号时,读取所述存储单元中所储存的所述色彩参数,并生成所述响应无线射频信号。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标签还包括电源感应单元,所述电源感应单元电连接于所述信号收发单元、所述第一控制单元及所述存储单元,用以当所述电子标签进入所述射频识别读取器的感应范围时产生一感应电流,所述感应电流用以供所述信号收发单元、所述控制单元及所述存储单元正常运作。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打印机包括:
读取器模块,所述读取器模块包括天线单元及所述射频识别读取器,所述射频识别读取器还包括第二控制单元,所述第二控制单元与所述天线单元及所述数字信号处理器电连接,所述第二控制单元用以在接收到打印机的打印指令后,控制所述射频识别读取器生成所述无线射频信号,所述天线单元用以将所述射频识别读取器生成的所述无线射频信号向外发送,及接收所述响应无线射频信号并解析出所述响应无线射频信号中的所述色彩参数,然后将所述色彩参数发送至所述第二控制单元,所述第二控制单元还用以当接收到所述色彩参数后,将其发送至所述数字信号处理器,所述数字信号处理器还用以当所述打印机当前的标准色彩参数更新至与所述色彩参数一致后,根据所述标准色彩参数输出驱动信号;
打印头,与所述数字信号处理器电连接,用以接收所述驱动信号,所述驱动信号用以驱动所述打印头产生热能,进而使所述相纸发生颜色变化。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字信号处理器用以当接收到的所述色彩参数与当前所述打印机的所述标准色彩参数一致时,使用所述打印机的所述标准色彩参数进行打印作业,当接收到的所述色彩参数与当前所述打印机的所述标准色彩参数有差异时,将所述打印机的所述标准色彩参数调整到与接收到的所述色彩参数一致以进行打印作业。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电子标签具有唯一的识别编号,所述识别编号用以对应唯一的所述相纸;
所述打印机包括纸槽,所述纸槽用以容纳所述相纸,所述射频识别读取器用以在感应距离范围内,同时识别多个所述纸槽内的所述相纸所对应的电子标签,并获取所述电子标签的所述识别编号。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射频识别读取器用以根据所述识别编号的数量确定所述纸槽内的所述相纸的数量。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标签内还存储有相纸状态,所述相纸状态包括第一状态及第二状态,其中,所述第一状态为所述相纸未被打印过,所述第二状态为所述相纸已被打印过。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射频识别读取器用以感应所述感应距离范围内的所述电子标签,并获取所述电子标签的所述识别编号及每一所述识别编号所对应的电子标签所发出的所述响应无线射频信号的射频功率的强度;
所述打印机用以根据所述射频功率的强度,确定当前正在移动的所述相纸;
所述射频识别读取器还用以将当前正在移动的相纸的所述相纸状态变更为所述第二状态。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射频识别读取器还用以实时读取待打印相纸的相纸状态,当所述待打印相纸处于第一状态时,使用所述待打印相纸继续进行打印作业,当所述待打印相纸处于第二状态时,将所述待打印相纸卷出所述打印机。
CN202110956788.3A 2021-08-19 2021-08-19 无墨打印系统 Pending CN11457188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956788.3A CN114571881A (zh) 2021-08-19 2021-08-19 无墨打印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956788.3A CN114571881A (zh) 2021-08-19 2021-08-19 无墨打印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571881A true CN114571881A (zh) 2022-06-03

Family

ID=817683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956788.3A Pending CN114571881A (zh) 2021-08-19 2021-08-19 无墨打印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571881A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023516A1 (en) * 2005-07-26 2007-02-01 Chapman Theodore A Intelligent RFID tag and use for improved printing
CN1980310A (zh) * 2005-12-05 2007-06-13 国际商业机器公司 用于修改打印参数的设备、系统和方法
GB0819659D0 (en) * 2008-10-28 2008-12-03 Gsm Primographic Label printing
US20130021422A1 (en) * 2010-06-30 2013-01-24 Jinxiang Chen Inkless printing method with heating process and printing head unit therefor
CN103513943A (zh) * 2012-06-18 2014-01-15 深圳市博思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防伪打印方法和系统
CN208061181U (zh) * 2018-04-02 2018-11-06 鼎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打印机耗材组件管理系统及应用其的打印机与耗材组件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023516A1 (en) * 2005-07-26 2007-02-01 Chapman Theodore A Intelligent RFID tag and use for improved printing
CN1980310A (zh) * 2005-12-05 2007-06-13 国际商业机器公司 用于修改打印参数的设备、系统和方法
GB0819659D0 (en) * 2008-10-28 2008-12-03 Gsm Primographic Label printing
US20130021422A1 (en) * 2010-06-30 2013-01-24 Jinxiang Chen Inkless printing method with heating process and printing head unit therefor
CN103513943A (zh) * 2012-06-18 2014-01-15 深圳市博思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防伪打印方法和系统
CN208061181U (zh) * 2018-04-02 2018-11-06 鼎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打印机耗材组件管理系统及应用其的打印机与耗材组件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李敏: "RFID技术在打印机中的应用分析", 《信息通信》 *
王朝炜等: "《物联网无线传输技术与应用》", 31 August 2012, 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069025B2 (ja) Rfidタグ及び関連するブリッジアンテナをもつモジュール
JP5242926B2 (ja) Rfidブリッジアンテナ
CN101961960B (zh) 热敏印刷头、热敏印刷机和印刷机系统
US6584301B1 (en) Inductive reader device and method with integrated antenna and signal coupler
US7382990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11591040B (zh) 耗材芯片、成像盒、打印系统以及信号传输方法
JP4337383B2 (ja) 消耗品容器を搭載可能な装置
JP2006131414A (ja) 電子機器,電子機器の組み立て方法,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の組み立て方法
JP2018198036A (ja) ラベル処理装置
US8058995B2 (en) Multi-frequency RFID image forming techniques
CN212708591U (zh) 一种热敏纸rfid标签打印机
CN114571881A (zh) 无墨打印系统
EP3680803B1 (en) Data storage device and data storage method
JP2011239180A (ja) 非接触通信媒体読取データ変換装置
US20060251431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optimizing print conditions i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08885422B (zh) 图像形成装置、读写器以及色剂盒
JP2008078965A (ja) 非接触通信システム、非接触通信方法及びこ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装置
JP2020009046A (ja) データ書込装置及び処理方法
CN113114282A (zh) 读写设备、耗材芯片、耗材盒及耗材无线交互系统
CN215072369U (zh) 读写设备、耗材芯片、耗材盒及耗材无线交互系统
CN220053304U (zh) 一种耗材识别装置和打印机
JP2005047636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6211303A (ja) タグ・リーダ/ライタ及びプリンタ装置
JP2005259071A (ja)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通信制御方法
JP2016159480A (ja) 交換ユニッ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