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568234A - 一种边宽窄插秧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边宽窄插秧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568234A
CN114568234A CN202210178605.4A CN202210178605A CN114568234A CN 114568234 A CN114568234 A CN 114568234A CN 202210178605 A CN202210178605 A CN 202210178605A CN 114568234 A CN114568234 A CN 11456823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nt
seedlings
seedling
group
ro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17860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栾翠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210178605.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568234A/zh
Publication of CN1145682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6823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22/00Cultivation of specific crops or pla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A01G22/20Cereals
    • A01G22/22Rice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Botany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Transplanting Machi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边宽窄插秧方法,其方案在于插秧时,水稻插秧时,每一排的起始株之后的一株秧苗开始,每三株为一组进行插秧,每一组的最后一株为下一组的起始株,每组秧苗的第一株与起始株之间的横向间距为14‑19cm,两者所在苗行之间构成窄行距;每组秧苗的第二株与第一株之间的横向间距为28‑35cm,两者所在的苗行之间构成宽行距;每组秧苗的第三株与第四株之间的横向间距为42‑58cm,两者所在的苗行之间构成边行距。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充分利用边际优势,使得产量进一步提高的边宽窄插秧方法。

Description

一种边宽窄插秧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农艺技术,尤其是涉及一种水稻插秧方法。
背景技术
宽窄行插秧的方法目前的农艺上已经得到了很大的运用,其增产的作用非常明显。宽窄行插秧就是指水稻插秧的行间距实行一宽一窄的种植方式,这种种植方式利用作物边际优势的增产原理,通过调整插秧的行间距,改善植株间通风、透光度,减轻病害,增加叶面积指数,延长叶片寿命,加速干物质积累,从而达到优质高产、节本增效的目的。
但是在水稻的种植中,其产量主要来源两个因素,一是单株产量,二是总株数,单株产量再高,总株数太少,其实际的总产量也不会高,所以宽行的行距也不能太大,以目前的宽行行距的水平,并不能充分达到完全的边际效应,在实践中,即使通过宽窄行插秧的水稻,其田中的产量仍然远比田边的产量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目前的宽窄行插秧技术不能充分利用水稻种植的边际优势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充分利用边际优势,使得产量进一步提高的边宽窄插秧方法。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一种边宽窄插秧方法,其方案在于插秧时,水稻插秧时,每一排的起始株之后的一株秧苗开始,每三株为一组进行插秧,每一组的最后一株为下一组的起始株,每组秧苗的第一株与起始株之间的横向间距为14-19cm,两者所在苗行之间构成窄行距;每组秧苗的第二株与第一株之间的横向间距为28-35cm,两者所在的苗行之间构成宽行距;每组秧苗的第三株与第四株之间的横向间距为42-58cm,两者所在的苗行之间构成边行距。 要完全实现水稻的边际优势,必须让水稻植株之间的间距足够使得植株的最下部的叶片得到充分的阳光照射。以目前水稻的高度和我国主要水稻产区的纬度而言,水稻植株之间的间距达到42cm以上可以满足上述要求,植株越高,可求的间距越大,58cm的上限设置,可以保证总植株数的要求。另外,由于边行的边际效应可以影响到与其相近的两到三行的植株,使其达到提高产量,三行以上,由于植株之间的相互遮挡,来自边行所带的优势就消失殆尽了。所以本技术方案采用三株为一组的方案进行种植。实际上就是把整片的稻田分割成以三行为一片的若干片田。
本技术方案的窄植株保证了插秧的总穴数的同时,其一侧为边行距,另一侧为宽行距,都充分保证了其边为边界的优势,因此其两株之间虽为窄行,两株之外侧却为宽行和边行,均可以实现边际效应的最大化。最大程度的提高了水稻的产量。
作为优选,所述的每组秧苗的第二株与第一株不在同一直线下,其处于本排秧苗与下一排秧苗的中间,本排秧苗的起始株、下一排对应的起始株以及本排所述的第二株秧苗构成等腰三角形。该技术方案使得每排秧苗的第二株与其对应的后一组秧苗的第二株实际上在同一单独的一排中,两者的实际横向间距远大于边行所需要的间距要求,所以可以进一步体现窄行处秧苗的边际优势。
本发明的带来的有益效果是,解决了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目前的宽窄行插秧技术不能充分利用水稻种植的边际优势的技术问题,实现了一种充分利用边际优势,使得产量进一步提高的边宽窄插秧方法。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一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二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发明是一种边宽窄插秧方法,其方案在于插秧时,水稻插秧时,每一排的起始株之后的一株秧苗1开始,每三株为一组进行插秧,每一组的最后一株为下一组的起始株,每组秧苗的第一株与起始株之间的横向间距为18cm,两者所在苗行之间构成窄行距2;每组秧苗的第二株与第一株之间的横向间距为28cm,两者所在的苗行之间构成宽行距3;每组秧苗的第三株与第四株之间的横向间距为45cm,两者所在的苗行之间构成边行距4。边行、宽行的植株的总高度越高,适合它的尺寸一般考虑相应加大,而窄行的大小主要是考虑总穴数的数量。因此,窄行、宽行、边行的间距可以考虑分别为14、35、58,或16、30、50等组合。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每组秧苗的第二株与第一株不在同一直线下,其处于本排秧苗与下一排秧苗的中间,本排秧苗的起始株、下一排对应的起始株以及本排所述的第二株秧苗构成等腰三角形。该技术方案使得每排秧苗的第二株与其对应的后一组秧苗的第二株实际上在同一单独的一排中,两者的实际横向间距远大于边行所需要的间距要求,所以可以进一步体现窄行处秧苗的边际优势。

Claims (2)

1.一种边宽窄插秧方法,其方案在于插秧时,水稻插秧时,每一排的起始株之后的一株秧苗开始,每三株为一组进行插秧,每一组的最后一株为下一组的起始株,每组秧苗的第一株与起始株之间的横向间距为14-19cm,两者所在苗行之间构成窄行距;每组秧苗的第二株与第一株之间的横向间距为28-35cm,两者所在的苗行之间构成宽行距;每组秧苗的第三株与第四株之间的横向间距为42-58cm,两者所在的苗行之间构成边行距。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边宽窄插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每组秧苗的第二株与第一株不在同一直线下,其处于本排秧苗与下一排秧苗的中间,本排秧苗的起始株、下一排对应的起始株以及本排所述的第二株秧苗构成等腰三角形。
CN202210178605.4A 2022-02-24 2022-02-24 一种边宽窄插秧方法 Pending CN11456823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178605.4A CN114568234A (zh) 2022-02-24 2022-02-24 一种边宽窄插秧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178605.4A CN114568234A (zh) 2022-02-24 2022-02-24 一种边宽窄插秧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568234A true CN114568234A (zh) 2022-06-03

Family

ID=817745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178605.4A Pending CN114568234A (zh) 2022-02-24 2022-02-24 一种边宽窄插秧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568234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267130A (zh) * 2022-12-01 2023-06-23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一种优质稻抗倒伏三行距插秧新技术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267130A (zh) * 2022-12-01 2023-06-23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一种优质稻抗倒伏三行距插秧新技术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50541B (zh) 小麦菠菜花生大葱四熟复种间套作垄畦结构节水增产栽培方法
CN102301893A (zh) 玉米条田宽窄行交替改行定量定位双株宽窄丛栽培方法
CN104145653B (zh) 低干桑一垄双行栽植套种疏菜的栽培方法
CN101715684A (zh) 玉米栽培方法
CN114568234A (zh) 一种边宽窄插秧方法
CN103181296A (zh) 一种水稻与玉米间作种植方法
CN103141253A (zh) 一种玉米三比空密疏密交错种植技术
CN102138417A (zh) 一种玉米高产种植方法
CN103114747A (zh) 生态种植园及种植方法
CN104106353B (zh) 一种提高杂交大豆制种产量的父母本种植方法
CN109997635B (zh) 迟机插杂交中籼稻三补优质稳产栽培方法
CN104541816A (zh) 玉米-绿豆间作种植的方法
CN101352125A (zh) 麦田套种玉米的双行稀植方法
CN103430828A (zh) 一种提高水稻高产稳产性的育种方法
CN207491604U (zh) 精准配光的照明装置
CN103461111B (zh) 一种高耐寒性水稻的选育方法
CN102696321B (zh) 可调式非同步插秧机构
CN113615576B (zh) 一种以杜鹃兰假鳞茎增节拔节提高增殖系数的方法
CN103181295A (zh) 一种水稻与高粱间作种植方法
CN102630420A (zh) 三围强化插植机构
CN114946567A (zh) 一种农作物高光效立体栽培方法
CN103181294A (zh) 一种水稻与大豆间作种植方法
Zhao et al. Effect of genotype and inflorescence developmental stage on callus induction and plant regeneration of Miscanthus lutarioripariu, a non-food biomass crop
CN202551665U (zh) 三围强化插植机构
CN105104176A (zh) 一种高产、稳产、抗稻瘟病水稻的育种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20603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