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141253A - 一种玉米三比空密疏密交错种植技术 - Google Patents
一种玉米三比空密疏密交错种植技术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141253A CN103141253A CN2013100729676A CN201310072967A CN103141253A CN 103141253 A CN103141253 A CN 103141253A CN 2013100729676 A CN2013100729676 A CN 2013100729676A CN 201310072967 A CN201310072967 A CN 201310072967A CN 103141253 A CN103141253 A CN 103141253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idge
- planting
- ridges
- density
- cor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40000008042 Zea mays Speci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4
- 235000002017 Zea mays subsp mays Nutrition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4
- 235000005824 Zea mays ssp. parviglumis Nutrition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0
- 235000005822 corn Nutrition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0
- 241000196324 Embryophyta Speci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5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4
- 238000009331 sow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9826 distribu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899 nucle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2513 implant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4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3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0
- 241000217377 Amblema plicata Speci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8000009423 ventila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5000016383 Zea mays subsp huehuetenangensi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3306 harves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5000009973 maize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1282 treat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364 cultiv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313 farm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70 limi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360 pr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689 soi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125000006850 spacer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Cultivation Of Pla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玉米三比空密疏密交错种植方法,是一种在玉米生长过程中,创造边行效应和增产效应的种植技术,在不改变目前生产上常规的垄作栽培形式的基础上,将植株科学的进行田间排布,既以4垄作为一个循环,种植三垄,空一垄,种植的3垄玉米的株距靠空垄的两个边垄株距为中间垄的1/2,增加田间每个单株的边行空间,使每个单体植株的通风透光条件大大改善,在生产成本不增加,操作简单的情况下,该项技术比现有的常规种植方式增产10%以上,比现有的其他种植方式增产5%以上。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玉米种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玉米三比空密疏密交错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玉米是一种具有边行效应的作物,目前玉米生产技术的研究都集中在如何改善玉米群体中的单株通风透光环境,以提高边际产量,从而达到提高总产的目的。国内外现有的玉米种植技术一般都采用常规垄作、大垄双行、比空种植等栽培形式,这些种植形式对玉米产量的提高都做出了很大贡献,但这些种植形式对边行效应的发挥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其缺点在于(1)常规垄作是将植株均匀在田间排布,没有边行效应,而大垄双行虽然增加了边行效应,但由于窄行的距离小(一般40-45厘米),也不利于边行效应的充分发挥。目前常用的二比空和四比空种植虽然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边行效应,但二比空由于两个种植行在增加密度后,两行中间的郁闭性强,生长失衡,容易引起倒伏;四比空则中间两行的边行效应差。对产量的提高都有一定的限制作用;(2)部分栽培形式需要特殊的整地和播种机械,增加了生产技术和生产成本的投入;(3)不能充分发挥单株个体的增产潜力。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玉米三比空密疏密交错种植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玉米三比空密疏密交错种植方法,以4行为一个循环,连续种植3行空1行,种植的3行的植株的密度分布为两边行密度为中间行的2倍。
进一步,该种植方法采用单垄植株数量的分配原则:根据所选用的玉米品种的种植密度,将所计划的4垄栽培株数有计划的分配到其余3垄上,各垄的栽植密度分配如下:靠空垄的两条垄的每垄株数为原计划4垄的总株数2/5,中间垄的株数为原计划4垄的总株数的1/5。
进一步,播种方式为:机械播种:根据所选的品种的种植密度,计算“三比空”栽培的两个靠边行的栽培株数,制作播种盘,中间垄的播盘株距增加一倍,或以同样的播种盘,在中间垄定苗时,隔株去除;人工播种则按照计算的两个边行株距播种边行,中间行株距加倍。
本发明提供的“玉米三比空密疏密交错”栽培法是一种在玉米生长过程中,创造边行效应和增产效应的种植技术,在不改变目前生产上常规的垄作栽培形式的基础上,将植株科学的进行田间排布,既以4垄作为一个循环,种植三垄,空一垄,种植的3垄玉米的株距靠空垄的两个边垄株距为中间垄的1/2,增加田间每个单株的边行空间,使每个单体植株的通风透光条件大大改善,在生产成本不增加,操作简单的情况下,该项技术比现有的常规种植方式增产10%以上,比现有的其他种植方式增产5%以上。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三比空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三比空密疏密交错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可以通过以下实施例实现:
实施例1
(1)、在沈阳地区,选择3种类型的玉米品种:矮秆耐密性品种辽单565、中等耐密中穗型品种丹玉39、高秆大穗型辽单526。
(2)种植方式设计为:常规垄作种植(垄距60厘米,均匀田间排布)、大垄双行种植(大垄距80厘米、小垄距40厘米)、密疏密交错种植(垄上植株密度排布为密垄为疏垄的2倍)、三比空种植(垄距60厘米,植株均匀排布)、三比空密疏密交错种植(种3垄,空1垄,垄上植株密度为中间的疏垄密度为两边密垄的1/2)。
(3)每个品种的种植时间、播种后的栽培管理及收获,按现有的常规技术操作,所有处理间的管理技术一致。
实施例2
(1)、在铁岭地区,选择3种类型的玉米品种:矮秆耐密性品种辽单565、中等耐密中穗型品种丹玉39、高秆大穗型辽单526。
(2)种植方式设计为:常规垄作种植(垄距60厘米,均匀田间排布)、大垄双行种植(大垄距80厘米、小垄距40厘米)、密疏密交错种植(垄上植株密度排布为密垄为疏垄的2倍)、三比空种植(垄距60厘米,植株均匀排布)、三比空密疏密交错种植(种3垄,空1垄,垄上植株密度为中间的疏垄密度为两边密垄的1/2)。
(3)每个品种的种植时间、播种后的栽培管理及收获,按现有的常规技术操作,所有处理间的管理技术一致。
实施例3
(1)、在锦州地区,选择3种类型的玉米品种:矮秆耐密性品种辽单565、中等耐密中穗型品种丹玉39、高秆大穗型辽单526。
(2)种植方式设计为:常规垄作种植(垄距55厘米,均匀田间排布)、大垄双行种植(大垄距70厘米、小垄距40厘米)、密疏密交错种植(垄上植株密度排布为密垄为疏垄的2倍)、三比空种植(垄距55厘米,植株均匀排布)、三比空密疏密交错种植(种3垄,空1垄,垄上植株密度为中间的疏垄密度为两边密垄的1/2)。
(3)每个品种的种植时间、播种后的栽培管理及收获,按现有的常规技术操作,所有处理间的管理技术一致。
实施例4
(1)在丹东地区,选择3种类型的玉米品种:矮秆耐密性品种辽单565、中等耐密中穗型品种丹玉39、高秆大穗型辽单526。
(2)种植方式设计为:常规垄作种植(垄距63厘米,均匀田间排布)、大垄双行种植(大垄距86厘米、小垄距40厘米)、密疏密交错种植(垄上植株密度排布为密垄为疏垄的2倍)、三比空种植(垄距63厘米,植株均匀排布)、三比空密疏密交错种植(种3垄,空1垄,垄上植株密度为中间的疏垄密度为两边密垄的1/2)。
(3)每个品种的种植时间、播种后的栽培管理及收获,按现有的常规技术操作,所有处理间的管理技术一致。
辽单565三比空密疏密交错栽培增产效果
丹玉39三比空密疏密交错栽培增产效果
辽单526三比空密疏密交错栽培增产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3)
1.一种玉米三比空密疏密交错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以4行为一个循环,连续种植3行空1行,种植的3行的植株的密度分布为两边行密度为中间行的2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玉米三比空密疏密交错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种植方法采用单垄植株数量的分配原则:根据所选用的玉米品种的种植密度,将所计划的4垄栽培株数有计划的分配到其余3垄上,各垄的栽植密度分配如下:靠空垄的两条垄的每垄株数为原计划4垄的总株数2/5,中间垄的株数为原计划4垄的总株数的1/5。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玉米三比空密疏密交错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播种方式方式为:机械播种:根据所选的品种的种植密度,计算“三比空”栽培的两个靠边行的栽培株数,制作播种盘,中间垄的播盘株距增加一倍,或以同样的播种盘,在中间垄定苗时,隔株去除;人工播种则按照计算的两个边行株距播种边行,中间行株距加倍。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100729676A CN103141253A (zh) | 2013-03-07 | 2013-03-07 | 一种玉米三比空密疏密交错种植技术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100729676A CN103141253A (zh) | 2013-03-07 | 2013-03-07 | 一种玉米三比空密疏密交错种植技术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141253A true CN103141253A (zh) | 2013-06-12 |
Family
ID=485398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100729676A Pending CN103141253A (zh) | 2013-03-07 | 2013-03-07 | 一种玉米三比空密疏密交错种植技术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3141253A (zh) |
Cited B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103852A (zh) * | 2015-08-03 | 2015-12-02 | 丹东农业科学院 | 一种玉米四比空密疏疏密种植方法 |
CN106342520A (zh) * | 2016-08-26 | 2017-01-25 | 赵振吉 | 玉米单垄双播休耕轮作技术 |
CN106797872A (zh) * | 2017-01-12 | 2017-06-06 |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 一种控制林木栽植位置点的控位造林方法 |
CN109220630A (zh) * | 2018-09-19 | 2019-01-18 | 吴忠市伊禾农机作业服务有限公司 | 一种小麦间作宽幅玉米套种蔬菜的种植方法 |
CN109220636A (zh) * | 2018-08-02 | 2019-01-18 |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 利用波浪型种植鲜食玉米的新技术 |
CN116671403A (zh) * | 2023-06-27 | 2023-09-01 | 东北农业大学 | 一种省种省肥的玉米条带休闲间作种植方法 |
CN118786795A (zh) * | 2024-07-23 | 2024-10-18 |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 保护性耕作不等行距疏密种植模式及配套装置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849468A (zh) * | 2009-03-31 | 2010-10-06 | 赵明 | 玉米大小行双季交错种植方法 |
CN102119613A (zh) * | 2010-11-22 | 2011-07-13 | 李治国 | 玉米宽窄行一体化种植方法 |
-
2013
- 2013-03-07 CN CN2013100729676A patent/CN103141253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849468A (zh) * | 2009-03-31 | 2010-10-06 | 赵明 | 玉米大小行双季交错种植方法 |
CN102119613A (zh) * | 2010-11-22 | 2011-07-13 | 李治国 | 玉米宽窄行一体化种植方法 |
Non-Patent Citations (5)
Title |
---|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121231 于江等 玉米"二比空"栽培技术及增产原理浅析 1-3 , * |
《辽宁农业科学》 20111213 杨克强 玉米"二比空"配套栽培技术 1-3 , 第2期 * |
于江等: "玉米"二比空"栽培技术及增产原理浅析", 《农业技术与装备》 * |
杨克强: "玉米"二比空"配套栽培技术", 《辽宁农业科学》 * |
马彦军: "玉米三比空密疏密交错种植技术", 《新农业》 * |
Cited By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103852A (zh) * | 2015-08-03 | 2015-12-02 | 丹东农业科学院 | 一种玉米四比空密疏疏密种植方法 |
CN106342520A (zh) * | 2016-08-26 | 2017-01-25 | 赵振吉 | 玉米单垄双播休耕轮作技术 |
CN106797872A (zh) * | 2017-01-12 | 2017-06-06 |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 一种控制林木栽植位置点的控位造林方法 |
CN109220636A (zh) * | 2018-08-02 | 2019-01-18 |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 利用波浪型种植鲜食玉米的新技术 |
CN109220630A (zh) * | 2018-09-19 | 2019-01-18 | 吴忠市伊禾农机作业服务有限公司 | 一种小麦间作宽幅玉米套种蔬菜的种植方法 |
CN116671403A (zh) * | 2023-06-27 | 2023-09-01 | 东北农业大学 | 一种省种省肥的玉米条带休闲间作种植方法 |
CN118786795A (zh) * | 2024-07-23 | 2024-10-18 |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 保护性耕作不等行距疏密种植模式及配套装置 |
CN118786795B (zh) * | 2024-07-23 | 2025-05-06 |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 保护性耕作不等行距疏密种植模式及配套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141253A (zh) | 一种玉米三比空密疏密交错种植技术 | |
CN103355074B (zh) | 日光温室葡萄草莓立体栽培方法 | |
CN105393750B (zh) | 一种玉米与辣椒复合立体生态套种的栽培方法 | |
CN103141281A (zh) | 特大垄双行三株玉米密植栽培方法 | |
CN103460963A (zh) | 一种低纬高海拔地区旱地一年四熟的耕作方法 | |
CN103931378A (zh) | 玉米与秸秆种还分离轮作耕作制 | |
CN103229656A (zh) | 一种玉米-大豆间套作的种植方法 | |
CN106134747A (zh) | 玉米与大豆窄条带间作种植方法 | |
CN105075591A (zh) | 一种冬小麦、夏玉米轮作种植栽培方法 | |
CN103125370A (zh) | 一种适合多季栽培的高产、高抗大葱品种的选育方法 | |
CN102422772A (zh) | 一种小麦-玉米套作种植方法 | |
CN102640658A (zh) | 甘蔗健康种茎双芽斜播繁殖方法 | |
CN104641843A (zh) | 一种作物变株距行行交错种植方法 | |
CN109005728A (zh) | 一种西红花小种球复壮种用繁殖方法 | |
CN209517990U (zh) | 一种便于调节的家用培育装置 | |
CN105981548A (zh) | 一种火龙果间种香茅草方法 | |
CN102293114A (zh) | 一种秤锤树大树的快速培育方法 | |
CN104396550A (zh) | 一种小麦菠菜豌豆玉米间套作种的方法 | |
CN103371035A (zh) | 一种玉米与黄豆的全覆膜间作种植方法 | |
CN105103913A (zh) | 一种马铃薯的双行交错种植方法 | |
CN103181281A (zh) | 一种苹果套种红芪栽培方法 | |
CN104620809A (zh) | 一种改良番茄育种田土壤同时提高复种指数的方法 | |
CN101258808A (zh) | 一种玉米增产种植方法 | |
Huang et al. | No-till direct seeding for energy-saving rice production in China | |
CN105265116A (zh) | 一种玉米的种植栽培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2 |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306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