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567162B - 一种具有最大值选择和软启动功能的误差放大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最大值选择和软启动功能的误差放大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567162B
CN114567162B CN202210234738.9A CN202210234738A CN114567162B CN 114567162 B CN114567162 B CN 114567162B CN 202210234738 A CN202210234738 A CN 202210234738A CN 114567162 B CN114567162 B CN 11456716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ube
electrode
pmos tube
resistor
np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23473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567162A (zh
Inventor
甄少伟
吴东铭
刘子意
李柯宇
杨芮
张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Original Assignee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filed Critical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Priority to CN202210234738.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567162B/zh
Publication of CN1145671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6716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56716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6716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3/00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1/00Details of 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 H02M1/08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generation of control voltages f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incorporated in static converters
    • H02M1/088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generation of control voltages f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incorporated in static converters for the simultaneous control of series or parallel connected semiconductor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1/00Details of 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 H02M1/32Means for protecting converters other than automatic disconnection
    • H02M1/34Snubber circuit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1/00Details of 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 H02M1/36Means for starting or stopping converter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FAMPLIFIERS
    • H03F3/00Amplifiers with only discharge tubes or only semiconductor devices as amplifying elements
    • H03F3/68Combinations of amplifiers, e.g. multi-channel amplifiers for stereophonic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70/00Technologies for an efficient end-user side electric power management and consumption
    • Y02B70/10Technologies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by using switched-mode power supplies [SMPS], i.e. efficient power electronics conversion e.g. power factor correction or reduction of losses in power supplies or efficient standby mod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Dc-Dc Convert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集成电路领域,公开了一种具有最大值选择和软启动功能的误差放大器,能够在第二级折叠运放的反相输入端实现对电压最大值的选择,然后对电压信号进行放大,使得误差放大器存在两条不同增益的放大路径,在应用于DC‑DC变换器时能够实现恒流模式和恒压模式之间的平滑转换。同时,误差放大器的输出电压存在软启动钳位,误差放大器运用于DC‑DC变换器时,输出电压能够缓慢上升,能有效抑制DC‑DC变换器在启动时的浪涌电流,简化设计。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最大值选择和软启动功能的误差放大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集成电路领域,更具体的来说,涉及一种具有最大值选择和软启动功能的误差放大器。
背景技术
消费电子、电信、汽车终端等的不断发展推动着电源管理IC技术的不断革新。DC-DC变换器可以将固定直流电压经变换后输出成可变的直流电压,是重要的电源管理IC类型。
相对于低压差线性稳压器,DC-DC变换器具有更高的转换效率,适用于电池充电领域。锂电池充分泄放后,电池电压很低,内阻很小,需要采用恒流充电方式,以避免烧毁电池;电池电压上升后,需采用恒压充电方式,以避免电池过热等。通常设计不同的误差放大器电路和补偿网络以满足变换器在恒流模式和恒压模式下环路稳定性的不同需求,并使用二极管进行切换选择,但该设计较为复杂。
当变换器启动时,若不对误差放大器的输出电压做限制,变换器会工作在最大电流和最大占空比状态,会产生浪涌电流,造成输入电压欠压或者芯片损坏。此时需要设计软启动电路,以限制误差放大器输出电压的上升速度。一般采用电流源对电容缓慢充电和运放钳位的方式,让误差放大器的输入参考电压或者输出电压缓慢上升,实现变换器的软启动,抑制变换器的浪涌电流,但该设计也较为复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最大值选择和软启动的误差放大器电路。该电路可以在第二级折叠运放的反相输入端实现对电压最大值的选择,然后对电压信号进行放大,使得误差放大器存在两条不同增益的放大路径,且两者之间能平滑转换,能应用于DC-DC变换器恒流模式和恒压模式之间的转换。同时,误差放大器的输出电压存在软启动钳位,误差放大器运用于DC-DC变换器时,输出电压能够缓慢上升,能有效抑制DC-DC变换器在启动时的浪涌电流,简化了设计。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具有最大值选择和软启动的误差放大器,包括第一跨导放大器A1、第二跨导放大器A2;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第一NPN管Q1、第二NPN管Q2、第三NPN管Q3、第四NPN管Q4、第五PNP管Q5、第六PNP管Q6;第一NMOS管M1、第二NMOS管M2、第三NMOS管M3、第四NMOS管M4、第五NMOS管M5、第六NMOS管M6、第七NMOS管M7、第八NMOS管M8、第九PMOS管M9、第十PMOS管M10、第十一PMOS管M11、第十二PMOS管M12、第十三PMOS管M13、第十四PMOS管M14、第十五PMOS管M15、第十六PMOS管M16、第十七PMOS管M17、第十八NMOS管M18;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第一电流源I1。
具体的,第一跨导放大器A1的正相输入端连接反馈电压VFB,反相输入端连接参考电压VREF1,输出端连接第一电阻R1的一端和第三NPN管Q3的基极。
第二跨导放大器A2的正相输入端连接输出电流检测电压VMON,反相输入端连接参考电压VREF2,输出端连接第四NPN管Q4的基极和第二电阻R2的一端。
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第一NPN管Q1的发射极和第二NPN管Q2的基极。
第三电阻R3的一端连接第四电阻R4的一端、第五电阻R5的一端、第二NMOS管M2的漏极,另一端连接第二NPN管Q2的发射极。
第四电阻R4的另一端连接第三NPN管Q3的发射极。
第五电阻R5的另一端连接第四NPN管Q4的发射极。
第六电阻R6的一端连接误差放大器输出端VC、第五PNP管Q5的发射极、第六PNP管Q6的发射极、第十一PMOS管M11的漏极、第六NMOS管M6的漏极、第二电容C2的一端,另一端连接第三电容C3的一端。
第一NPN管Q1的基极连接参考电压VREF2,集电极连接电源电压VDD。
第二NPN管Q2的集电极连接第九PMOS管M9的源极和第十PMOS管M10的漏极。
第三NPN管Q3的集电极连接第十一PMOS管M11的源极、第十二PMOS管M12的漏极和第四NPN管Q4的集电极。
第五PNP管Q5的集电极接地,基极连接第十六PMOS管M16的栅极、第十七PMOS管M17的漏极、第十八NMOS管M18的漏极。
第六PNP管Q6的基极连接参考电压VREF1,集电极接地。
第一NMOS管M1的源极接地,栅极连接第二NMOS管M2的栅极和偏置电压VBIAS2,漏极连接M2的源极。
第三NMOS管M3的源极接地,栅极连接第四NMOS管M4的栅极和漏极、第九PMOS管M9的漏极、第五NMOS管M5的栅极、第六NMOS管M6的栅极、第七NMOS管M7的栅极、第八NMOS管M8的栅极,漏极连接第四NMOS管M4的源极。
第五NMOS管M5的源极接地,漏极连接第六NMOS管M6的源极、第十六PMOS管M16的漏极。
第七NMOS管M7的源极接地,漏极连接第八NMOS管M8的源极。
第八NMOS管M8的漏极连接第十六PMOS管M16的源极、第十五PMOS管M15的漏极。
第九PMOS管M9的栅极连接第十PMOS管M10的栅极、第十一PMOS管M11的栅极、第十二PMOS管M12的栅极、第十三PMOS管M13的栅极、第十四PMOS管M14的栅极和偏置电压VBIAS1
第十PMOS管M10的源极连接电源电压VDD、第十二PMOS管M12的源极、第十三PMOS管M13的源极。
第十三PMOS管M13的漏极连接第十四PMOS管M14的源极。
第十四PMOS管M14的漏极连接第十五PMOS管M15的源极。
第十五PMOS管M15的栅极连接使能信号/EN。
第十七PMOS管M17的源极连接电源电压VDD,栅极连接使能信号EN和第十八NMOS管M18的栅极。
第十八NMOS管M18的源极连接第一电容C1的一端和第一电流源I1的一端。
第一电容C1的另一端接地。
第二电容C2的另一端接地。
第三电容C3的另一端接地。
第一电流源I1的另一端连接电源电压VDD。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通过在折叠运放输入端加入最大值选择电路,能自动选择前级跨导运放构成误差放大器,实现误差放大器放大路径和增益的变化,能够应用于DC-DC变换器恒流模式与恒压模式的平滑转换。同时,在误差放大器输出端利用三极管对输出电压进行钳位,使其在应用于DC-DC变换器启动过程中输出端电压能缓慢上升,实现软启动,有效抑制变换器启动时的输出浪涌电流,简化了设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带最大值选择和软启动的误差放大器电路的原理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方案的工作波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描述: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带最大值选择和软启动的误差放大器电路的原理图,包括第一跨导放大器A1、第二跨导放大器A2;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第一NPN管Q1、第二NPN管Q2、第三NPN管Q3、第四NPN管Q4、第五PNP管Q5、第六PNP管Q6;第一NMOS管M1、第二NMOS管M2、第三NMOS管M3、第四NMOS管M4、第五NMOS管M5、第六NMOS管M6、第七NMOS管M7、第八NMOS管M8、第九PMOS管M9、第十PMOS管M10、第十一PMOS管M11、第十二PMOS管M12、第十三PMOS管M13、第十四PMOS管M14、第十五PMOS管M15、第十六PMOS管M16、第十七PMOS管M17、第十八NMOS管M18;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第一电流源I1。
第二NPN管Q2、第三NPN管Q3、第四NPN管Q4、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第一NMOS管M1、第二NMOS管M2、第三NMOS管M3、第四NMOS管M4、第五NMOS管M5、第六NMOS管M6、第九PMOS管M9、第十PMOS管M10、第十一PMOS管M11、第十二PMOS管M12构成折叠式共源共栅运放。Q2、Q3、Q4为折叠运放的输入对管,Q2的基极为其正相输入端,Q3、Q4的基极为其反相输入端。Q3和Q4中基极电位较高的将正常工作,基极电位较低的将关断,实现最大值选择。R3、R4、R5的一端分别连接Q2、Q3、Q4的发射极,作为负反馈电阻,实现跨导可调。M1和M2的栅极接偏置电压VBIAS2,作为折叠运放的尾电流源。M9、M10、M11、M12的栅极连接偏置电压VBIAS1,作为电流源。M3、M4与M5、M6构成电流镜,作为有源负载。M6和M11的漏极相连,作为折叠运放的输出端VC
第一跨导运放A1正相输入端连接DC-DC变换器输出端的反馈电压VFB,反相输入端连接参考电压VREF1,将VFB与VREF1的差值转换为电流,该电流流过第一电阻R1并产生压降,作为折叠运放的输入电压。第二跨导运放A2的正相输入端连接DC-DC变换器输出端电流检测放大器的输出电压VMON,反相输入端连接参考电压VREF1,将VMON与VREF1的差值转换为电流,该电流流过第二电阻R2并产生压降,作为折叠运放的输入电压。第一NPN管Q1提供R1与R2所需的电流,其基极连接参考电压VREF2,将第二NPN管Q2的基极电压固定为VREF2-VBE,其中VBE为Q1基极-发射极结电压。当DC-DC变换器刚启动时,变换器输出反馈电压VFB较低,而变换器输出电流检测放大电压VMON较高,此时有
gm1·(VREF1-VFB)·R1>gm2·(VREF1-VMON)·R2
其中gm1为A1的跨导,gm2为A2的跨导。这样,Q3关断,Q4导通,误差放大器由A2和折叠运放构成,在变换器工作于恒流模式时起作用。同理,当DC-DC变换器输出端电压逐渐升高到预设值后,其输出反馈电压VFB较高,而变换器输出电流检测放大电压VMON较低,这样,Q4关断,Q3导通,误差放大器由A1和折叠运放构成,在变换器工作于恒压模式时起作用。通过Q3、Q4的选择,变换器可以实现恒流模式与恒压模式的平滑切换。通过调节R1、R2的值和gm1、gm2的值,可以调节恒流模式和恒压模式下误差放大器的增益,使得变换器在不同模式下环路稳定。
第六电阻R6、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的一端连接误差放大器的输出端VC,构成误差放大器的II型补偿,提供一个零点和两个极点。
第十三PMOS管M13、第十四PMOS管M14、第十六PMOS管M16、第七NMOS管M7、第八NMOS管M8、第十七PMOS管M17、第十八NMOS管M18、第五PNP管Q5、第一电容C1、第一电流源I1构成了误差放大器输出VC的软启钳位电路。M13、M14的栅极连接偏置电压VBIAS1,作为所在支路电流源。C1为软启电容,I1为给软启电容C1充电的软启电流,Q5为钳位管,M7、M8与M3、M4构成电流镜。EN信号为使能信号,/EN信号为EN信号的反相。M15栅极连接使能信号/EN,为使能管。
EN信号在DC-DC变换器刚启动时为高电平,此时M18导通、M17关断、M15导通,电流源I1开始给C1充电,M16的栅极、Q5的基极和M18的漏极的电压跟随C1上的电压从零开始逐渐缓慢升高。M7上的电流小于M13上的电流,M8的漏极和M16的源极的电位将被拉高,则M16导通。DC-DC变换器刚启动时,Q3、Q4的基极电位均较低,VC端所接的补偿电容C2、C3会被迅速充电,其充电电流大小为M11上的电流加上M16上的电流减去M5上的电流,该电流大于I1的电流,其中M16上的这股电流起到给补偿电容C2、C3加速充电的作用,且随着M16栅极电压的上升而减小。若没有钳位,VC会被迅速拉高,由于Q5的发射极连接VC,基极连接M18的漏极,Q5发射极电位高于基极电位,所以Q5会导通,从而将误差放大器输出端电压VC钳位,其值为
VC=VC1+Veb,Q5
其中VC1为C1上的电压,Veb,Q5为Q5的发射极-基极结电压。这样,误差放大器的输出电压VC也将跟随C1上的电压从0.6V左右开始缓慢上升。当C1电压逐渐上升使得VC不再比Q5的基极大一个发射极-基极电压时,Q5关断,VC电压不再被钳位,误差放大器的输出由输入决定。当C1上的电压上升到1.75V时,EN信号变为低电平,从而M17导通,M15关断,M17和M18的漏极电位被拉高,M16也关断。在误差放大器正常工作时,第六PNP管Q6同样作为钳位管,防止误差放大器输出端VC的电压过高,其最大值为
VC,MAX=VREF1+Veb,Q6
其中Veb,Q6为Q6的发射极-基极结电压。
附图2为误差放大器的关键节点随着输入电压VMON和VFB变化时的仿真波形。设置VDD为3V,VREF1为1.2V,VMON电压在2ms内从0V上升到1.2V并保持,在8ms时降为0V,设置VFB在8ms内从0V上升到1.2V并保持,以此来模拟误差放大器应用于DC-DC变换器启动过程中的情形。附图2中VB,Q3为Q3的基极电压,VB,Q4为Q4的基极电压,IQ3为Q3的集电极电流,IQ4为Q4的集电极电流,EN为输入使能信号,VC1为软启电容C1上的电压。可以看到,在刚开始EN为0V,在VREF1和VMON均较低时,误差放大器的输出VC被软启电路钳位,跟随VC1的上升而上升,VC比VC1大0.6V左右,等于PNP管的发射极-基极结电压,直到VC上升到1.2V附近,此时钳位管Q5关断,VC不再被钳位。在VFB小于VMON时,对应变换器恒流模式,此时Q4的基极电压VB,Q4大于Q3的基极电压VB,Q3,Q4作为折叠运放的正相输入端,Q3关断,IQ3为0。随着变换器输出电压的建立,VFB逐渐大于VMON,Q3的基极电压VB,Q3逐渐大于Q4的基极电压VB,Q4,Q3作为折叠运放的正相输入端,Q4关断,IQ4为0,对应变换器的恒压模式。EN信号在VC1达到1.75V后变为高电平3V。由此可以看出误差放大器的输出电压能被很好的钳位实现缓慢上升,且折叠Cascode运放能够应对输入电压变化对最大值进行选择,切换平滑。
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可知: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带最大值选择和软启动的误差放大器电路,能够在第二级折叠运放的反相输入端实现对电压最大值的选择,然后对电压信号进行放大,使得误差放大器存在两条不同增益的放大路径,在应用于DC-DC变换器时能够实现恒流模式和恒压模式之间的平滑转换。同时,误差放大器的输出电压存在软启动钳位,误差放大器运用于DC-DC变换器时,输出电压能够缓慢上升,能有效抑制DC-DC变换器在启动时的浪涌电流,简化了设计。

Claims (1)

1.一种具有最大值选择和软启动功能的误差放大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跨导放大器A1、第二跨导放大器A2;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第一NPN管Q1、第二NPN管Q2、第三NPN管Q3、第四NPN管Q4、第五PNP管Q5、第六PNP管Q6;第一NMOS管M1、第二NMOS管M2、第三NMOS管M3、第四NMOS管M4、第五NMOS管M5、第六NMOS管M6、第七NMOS管M7、第八NMOS管M8、第九PMOS管M9、第十PMOS管M10、第十一PMOS管M11、第十二PMOS管M12、第十三PMOS管M13、第十四PMOS管M14、第十五PMOS管M15、第十六PMOS管M16、第十七PMOS管M17、第十八NMOS管M18;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第一电流源I1;
具体的,第一跨导放大器A1的正相输入端连接反馈电压VFB,反相输入端连接第一参考电压VREF1,输出端连接第一电阻R1的一端和第三NPN管Q3的基极;
第二跨导放大器A2的正相输入端连接输出电流检测电压VMON,反相输入端连接第二参考电压VREF2,输出端连接第四NPN管Q4的基极和第二电阻R2的一端;
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第一NPN管Q1的发射极和第二NPN管Q2的基极;
第三电阻R3的一端连接第四电阻R4的一端、第五电阻R5的一端、第二NMOS管M2的漏极,另一端连接第二NPN管Q2的发射极;
第四电阻R4的另一端连接第三NPN管Q3的发射极;
第五电阻R5的另一端连接第四NPN管Q4的发射极;
第六电阻R6的一端连接误差放大器输出端VC、第五PNP管Q5的发射极、第六PNP管Q6的发射极、第十一PMOS管M11的漏极、第六NMOS管M6的漏极、第二电容C2的一端,另一端连接第三电容C3的一端;
第一NPN管Q1的基极连接第二参考电压VREF2,集电极连接电源电压VDD;
第二NPN管Q2的集电极连接第九PMOS管M9的源极和第十PMOS管M10的漏极;
第三NPN管Q3的集电极连接第十一PMOS管M11的源极、第十二PMOS管M12的漏极和第四NPN管Q4的集电极;
第五PNP管Q5的集电极接地,基极连接第十六PMOS管M16的栅极、第十七PMOS管M17的漏极、第十八NMOS管M18的漏极;
第六PNP管Q6的基极连接参考电压VREF1,集电极接地;
第一NMOS管M1的源极接地,栅极连接第二NMOS管M2的栅极和第二偏置电压VBIAS2,漏极连接M2的源极;
第三NMOS管M3的源极接地,栅极连接第四NMOS管M4的栅极和漏极、第九PMOS管M9的漏极、第五NMOS管M5的栅极、第六NMOS管M6的栅极、第七NMOS管M7的栅极、第八NMOS管M8的栅极,漏极连接第四NMOS管M4的源极;
第五NMOS管M5的源极接地,漏极连接第六NMOS管M6的源极、第十六PMOS管M16的漏极;
第七NMOS管M7的源极接地,漏极连接第八NMOS管M8的源极;
第八NMOS管M8的漏极连接第十六PMOS管M16的源极、第十五PMOS管M15的漏极;
第九PMOS管M9的栅极连接第十PMOS管M10的栅极、第十一PMOS管M11的栅极、第十二PMOS管M12的栅极、第十三PMOS管M13的栅极、第十四PMOS管M14的栅极和第一偏置电压VBIAS1
第十PMOS管M10的源极连接电源电压VDD、第十二PMOS管M12的源极、第十三PMOS管M13的源极;
第十三PMOS管M13的漏极连接第十四PMOS管M14的源极;
第十四PMOS管M14的漏极连接第十五PMOS管M15的源极;
第十五PMOS管M15的栅极连接使能信号EN的反向信号;
第十七PMOS管M17的源极连接电源电压VDD,栅极连接使能信号EN和第十八NMOS管M18的栅极;
第十八NMOS管M18的源极连接第一电容C1的一端和第一电流源I1的一端;
第一电容C1的另一端接地;
第二电容C2的另一端接地;
第三电容C3的另一端接地;
第一电流源I1的另一端连接电源电压VDD;
其中,第一NPN管Q1、第二NPN管Q2、第三NPN管Q3、第四NPN管Q4、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一跨导运放A1、第二跨导运放A2构成最大值选择电路,能够在第三NPN管Q3、第四NPN管Q4的基极实现对电压最大值的选择,使误差放大器能根据输入电压条件选择放大路径,实现最大值选择功能;
第十三PMOS管M13、第十四PMOS管M14、第十六PMOS管M16、第七NMOS管M7、第八NMOS管M8、第十七PMOS管M17、第十八NMOS管M18、第五PNP管Q5、第一电容C1、第一电流源I1构成误差放大器输出电压的软启动钳位电路,抑制DC-DC变换器的浪涌电流,实现软启动功能。
CN202210234738.9A 2022-03-09 2022-03-09 一种具有最大值选择和软启动功能的误差放大器 Active CN11456716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234738.9A CN114567162B (zh) 2022-03-09 2022-03-09 一种具有最大值选择和软启动功能的误差放大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234738.9A CN114567162B (zh) 2022-03-09 2022-03-09 一种具有最大值选择和软启动功能的误差放大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567162A CN114567162A (zh) 2022-05-31
CN114567162B true CN114567162B (zh) 2023-05-05

Family

ID=817169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234738.9A Active CN114567162B (zh) 2022-03-09 2022-03-09 一种具有最大值选择和软启动功能的误差放大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567162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58244A (zh) * 2014-08-06 2014-11-19 上海凌阳科技有限公司 一阶恒流模式充电电路及恒流-恒压模式可切换充电电路
CN105610319A (zh) * 2014-11-17 2016-05-25 凹凸电子(武汉)有限公司 直流/直流转换器、电池充电控制器以及电池充电控制方法
EP3151369A1 (en) * 2014-05-27 2017-04-05 Fuji Electric Co., Ltd. Battery charger
CN111114384A (zh) * 2020-02-27 2020-05-08 上海电机学院 一种用于电动汽车动力锂电池的充电控制方式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02380B (zh) * 2016-04-22 2017-10-11 立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充電裝置及其充電控制電路與控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151369A1 (en) * 2014-05-27 2017-04-05 Fuji Electric Co., Ltd. Battery charger
CN104158244A (zh) * 2014-08-06 2014-11-19 上海凌阳科技有限公司 一阶恒流模式充电电路及恒流-恒压模式可切换充电电路
CN105610319A (zh) * 2014-11-17 2016-05-25 凹凸电子(武汉)有限公司 直流/直流转换器、电池充电控制器以及电池充电控制方法
CN111114384A (zh) * 2020-02-27 2020-05-08 上海电机学院 一种用于电动汽车动力锂电池的充电控制方式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DC-DC转换器高集成度片上软启动电路;杨骁;李靖坤;徐锦里;陈国晏;娄付军;李浩;;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第01期);全文 *
一种外部可调限流型恒流/恒压DC-DC转换系统;文常保;贾亚飞;李演明;巨永锋;;微电子学(第06期);全文 *
一种车用恒流/恒压模式的四开关Buck-Boost变换器控制策略研究;吴东铭等;微电子学;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567162A (zh) 2022-05-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599728B (zh) 一种具有限流和钳位功能的误差放大器
CN109660917B (zh) 一种高压数字音频功放系统
KR20060085166A (ko) 출력 커패시터값의 광범위에 걸쳐 안정성을 제공하는 보상기술
WO2016119658A1 (zh) 功率因数校正电路、乘法器及电压前馈电路
CN115459564A (zh) 开关变换器的控制电路以及开关变换器
CN114204805A (zh) 用于高压Buck变换器的电源轨电路
CN114567162B (zh) 一种具有最大值选择和软启动功能的误差放大器
US6498517B2 (en) Peak hold circuit
CN112202427A (zh) 一种翻转点可调的比较器
CN217183181U (zh) 恒压电源电路
WO2016119661A1 (zh) 功率因数校正电路及乘法器
CN110879626A (zh) 一种低电源电压下的基准电路
CN112904931B (zh) 电压电流转换电路及集成电路芯片
CN113411055B (zh) 偏置电流控制装置、射频放大器、电子设备及芯片
CN111934653B (zh) 一种电压模式pwm调制前馈电路
JP5707922B2 (ja) 電源コントローラ、および電子機器
CN115037118B (zh) 一种高精度高速电流比较器
CN111464141A (zh) 一种数字音频功率放大器及电子设备
CN110266281B (zh) 应用于boost电流型电流运算的带隙跨导放大器
CN117294142B (zh) 电压转换电路
CN113900470B (zh) 一种解决线性稳压器反馈回路响应慢的方法与电路
CN117134713B (zh) 一种带修调的高增益快响应误差放大器及其控制方法
CN218162198U (zh) 应用于降压型dc-dc转换器的基准补偿电路
CN220492867U (zh) 一种负载检测电路及开关变换器
CN111404499A (zh) 一种数字音频功率放大器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