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566378B - 一种电容器用散热保护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容器用散热保护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566378B
CN114566378B CN202210264499.1A CN202210264499A CN114566378B CN 114566378 B CN114566378 B CN 114566378B CN 202210264499 A CN202210264499 A CN 202210264499A CN 114566378 B CN114566378 B CN 11456637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connected
air
capacitor
plate
plat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26449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566378A (zh
Inventor
何锦鹏
余耀国
周嘉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uhua Guangdong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uhua Guangdong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uhua Guangdong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Juhua Guangdong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264499.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566378B/zh
Publication of CN1145663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6637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56637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6637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GCAPACITORS; CAPACITORS, RECTIFIERS, DETECTORS, SWITCHING DEVICES OR LIGHT-SENSITIVE DEVICES, OF THE ELECTROLYTIC TYPE
    • H01G2/00Details of capacitor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1G4/00-H01G11/00
    • H01G2/08Cooling arrangements; Heating arrangements; Ventilating arrangement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KMEASURING TEMPERATURE; MEASURING QUANTITY OF HEAT; THERMALLY-SENSITIVE ELEME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K5/00Measuring temperature based on the expansion or contraction of a material
    • G01K5/02Measuring temperature based on the expansion or contraction of a material the material being a liquid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40/00Technologies for an efficient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40/30Reactive power compens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容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容器用散热保护装置。要解决的问题是:现有设备采用单一的风冷散热,耗能大,而且无法满足散热需求,影响电容器正常工作。本发明的技术实施方案是:一种电容器用散热保护装置,包括有第一安装板和固定板等;第一安装板上表面固接有两个前后对称的固定板。本发明实现了采用水银温检的方式,实现对电容器的发热情况进行检测,并且根据检测结果,对电容器采用水冷循环和风冷循环两种方式进行散热,而且散热过程中,无需外接任何电源,整个散热过程绿色环保,节约能源,同时无需人工进行调节,整个装置自行调节,确保对电容器散热的效果,延长了电容器使用寿命,降低散热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电容器用散热保护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容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容器用散热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电容器是一种容纳电荷的器件,一般由两个相互靠近的导体在中间夹一层不导电的绝缘介质构成。当体积较大的电容器在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产生的热量导致电容器内部零部件温度升高,进而使得电容器发生损坏,缩短使用寿命,现有设备在对电容器进行降温散热时,一般采用换气扇进行散热,即加速空气流通速度实现散热,但是该散热方式无法随时根据电容器的升温情况自动进行处理,而且在散热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电力资源,并且单一的风冷散热方式无法满足对电容器的散热需求,导致电容器的温度持续升高,影响电容器正常工作。
因此,针对上述问题,现提出一种电容器用散热保护装置。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设备采用单一的风冷散热,耗能大,而且无法满足散热需求,影响电容器正常工作的缺点,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容器用散热保护装置。
本发明的技术实施方案是:一种电容器用散热保护装置,包括有第一安装板、固定板、第二安装板、温控散热系统和水冷循环系统;第一安装板上表面固接有两个前后对称的固定板;第一安装板上表面中部固接有第二安装板;第二安装板上表面安装有电容器;两个固定板上表面安装有温控散热系统,温控散热系统用于监控电容器的温度,根据电容器的升温情况进行调节散热;温控散热系统上安装有水冷循环系统,水冷循环系统利用水冷对电容器进行散热降温。
可选地,温控散热系统包括有热传导架、分隔板、第一排气管、第一气囊、第二排气管、第二气囊、安装架、T形块、第一导热板、第二导热板、第一弹性件、推板、循环水管、第一进气管、第一分流气管、第二进气管、密闭柱和储水器;两个固定板上表面中部各固接有一个热传导架;两个热传导架内部各设置有一个分隔板,并且两个分隔板将相邻的热传导架分隔为上下互不相通的两个空间;两个热传导架均连接水冷循环系统;两个分隔板上表面各固接有一个密闭柱;两个热传导架上侧各连通有两个第一排气管;四个第一排气管下侧各连通有一个第一气囊;四个第一气囊下侧各连通有一个第二排气管;四个第一气囊后侧各连通有一个第二进气管;位于前方的两个第二排气管之间连通有一个第二气囊;位于后方的两个第二排气管之间连通有另一个第二气囊;两个第二气囊均连接水冷循环系统;两个固定板上表面各固接有两个安装架;四个安装架内部由上至下各固接有若干个T形块;四个安装架内部由上至下各设置有若干个第一导热板,并且若干个第一导热板之间通过T形块进行连接;若干个第一导热板上各固接有一个循环水管;若干个第一导热板内部各固接有一个储水器;若干个循环水管与相邻的储水器进行连通;若干个储水器内部各固接有一个第一弹性件;若干个第一弹性件上各固接有一个推板;若干个储水器上各连通有一个第一进气管;若干个第一进气管与相邻的第一导热板进行固接;位于同一个安装架内部的若干个第一进气管连通有第一分流气管;四个第二进气管分别与相邻的第一分流气管进行连通。
可选地,若干个第一导热板的一侧均设置为弧面。
可选地,若干个循环水管上侧均设置为斜坡状。
可选地,两个密闭柱上侧均设置为圆台状。
可选地,水冷循环系统包括有连接管、连接板、连接杆、密闭环、转向板、第三进气管、密闭框、第二弹性件、滑板、推杆、第一空心柱、滑杆、第四进气管、第二空心柱、第三弹性件、第二限位杆和第一限位杆;两个第二气囊上各固接有一个连接管;两个热传导架下侧各固接有一个连接板;两个连接板上各转动连接有一个连接杆;两个连接杆外表面各固接有一个密闭环;两个连接杆外表面下侧各固接有一个转向板;两个转向板与相邻的连接板之间各交活动连接有一个扭力弹簧;两个连接板上各固接有一个第三进气管;两个第三进气管一端分别与相邻的第二气囊进行连通;两个连接板右侧各固接有一个密闭框;两个连接板右侧各固接有一个密闭框;两个连接板左侧各固接有一个第一空心柱;两个连接板上各固接有一个第二空心柱;两个第三进气管的另一端分别与相邻的密闭框进行连通;两个密闭框内部各固接有一个第二弹性件;两个第二弹性件左端各固接有一个滑板;两个滑板分别与相邻的密闭框进行滑动连接;两个滑板上表面左侧各固接有一个第一限位杆;两个滑板左侧面各固接有一个推杆;两个推杆左端面各固接有一个滑杆;两个滑杆分别与相邻的第一空心柱进行滑动连接;两个第一空心柱与相邻的第二空心柱之间各连通有一个第四进气管;两个第四进气管内部各固接有一个第三弹性件;两个第三弹性件上端各固接有一个第二限位杆;两个第二限位杆分别与相邻的第二空心柱进行滑动连接;位于前方的第二限位杆和第一限位杆分别与相邻的转向板接触。
可选地,初始状态下,两个转向板与相邻连接板之间的扭力弹簧处于扭转状态。
可选地,还包括有风冷系统,风冷系统,风冷系统包括有第三排气管、第二分流气管、第一导气板、第二导气板、第三导气板和换气管;两个第二气囊上各连通有两个第三排气管;四个第三排气管分别与相邻的安装架进行固接;四个第三排气管上由上至下各设置有若干个第二分流气管;若干个第二分流气管上各连通有若干个换气管;四个安装架上由上至下各设置有若干个第一导气板;若干个第一导气板上各固接有一个第三导气板。
可选地,若干个第一导气板均设置为倾斜状。
可选地,若干个第三导气板一侧均设置为V形。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本发明实现了采用水银温检的方式,实现对电容器的发热情况进行检测,并且根据检测结果,对电容器采用水冷循环和风冷循环两种方式进行散热,而且散热过程中,无需外接任何电源,整个散热过程绿色环保,节约能源,同时无需人工进行调节,整个装置自行调节,确保对电容器散热的效果,延长了电容器使用寿命,降低散热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电容器用散热保护装置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电容器用散热保护装置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电容器用散热保护装置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的温控散热系统第一种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的温控散热系统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温控散热系统A区放大图;
图7为本发明的水冷循环系统第一种剖视图;
图8为本发明的水冷循环系统第二种剖视图;
图9为本发明的水冷循环系统第三种剖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的水冷循环系统第四种剖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的风冷系统第一种侧视图;
图12为本发明的风冷系统第二种侧视图;
图13为本发明的风冷系统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零部件的标记如下:1-第一安装板,2-固定板,3-第二安装板,4-电容器,201-热传导架,201a-水银存放处,201b-气压稳定孔,202-分隔板,203-第一排气管,204-第一气囊,205-第二排气管,206-第二气囊,207-安装架,208-T形块,209-第一导热板,20901-第二导热板,2010-第一弹性件,2011-推板,2012-循环水管,2013-第一进气管,2014-第一分流气管,2015-第二进气管,2016-密闭柱,2016a-封堵部,2017-储水器,301-连接管,302-连接板,303-连接杆,304-密闭环,305-转向板,306-第三进气管,307-密闭框,308-第二弹性件,309-滑板,3010-推杆,3011-第一空心柱,3012-滑杆,3013-第四进气管,3014-第二空心柱,3015-第三弹性件,3016-第二限位杆,3017-第一限位杆,401-第三排气管,402-第二分流气管,403-第一导气板,40301-第二导气板,404-第三导气板,405-换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上述方案做进一步说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是用于说明本申请而不限于限制本申请的范围。实施例中采用的实施条件可以根据具体厂家的条件做进一步调整,未注明的实施条件通常为常规实验中的条件。
第一弹性件2010、第二弹性件308和第三弹性件3015是弹簧。
实施例1
一种电容器4用散热保护装置,如图1-图10所示,包括有第一安装板1、固定板2、第二安装板3、温控散热系统和水冷循环系统;第一安装板1上表面焊接有两个前后对称的固定板2;第一安装板1上表面中部螺栓连接有第二安装板3;第二安装板3上表面安装有电容器4;两个固定板2上表面安装有温控散热系统;温控散热系统上安装有水冷循环系统。
温控散热系统包括有热传导架201、分隔板202、第一排气管203、第一气囊204、第二排气管205、第二气囊206、安装架207、T形块208、第一导热板209、第二导热板20901、第一弹性件2010、推板2011、循环水管2012、第一进气管2013、第一分流气管2014、第二进气管2015、密闭柱2016和储水器2017;两个固定板2上表面中部各固接有一个热传导架201;两个热传导架201内部各设置有一个分隔板202,并且两个分隔板202将相邻的热传导架201分隔为上下互不相通的两个空间;两个热传导架201均连接水冷循环系统;两个分隔板202上表面各固接有一个密闭柱2016;两个热传导架201上侧各连通有两个第一排气管203;四个第一排气管203下侧各连通有一个第一气囊204;四个第一气囊204下侧各连通有一个第二排气管205;四个第一气囊204后侧各连通有一个第二进气管2015;位于前方的两个第二排气管205之间连通有一个第二气囊206;位于后方的两个第二排气管205之间连通有另一个第二气囊206;两个第二气囊206均连接水冷循环系统;两个固定板2上表面各固接有两个安装架207;四个安装架207内部由上至下各固接有若干个T形块208;四个安装架207内部由上至下各设置有若干个第一导热板209,并且若干个第一导热板209之间通过T形块208进行连接;若干个第一导热板209上各固接有一个循环水管2012;若干个第一导热板209内部各固接有一个储水器2017;若干个循环水管2012与相邻的储水器2017进行连通;若干个储水器2017内部各固接有一个第一弹性件2010;若干个第一弹性件2010上各固接有一个推板2011;若干个储水器2017上各连通有一个第一进气管2013;若干个第一进气管2013与相邻的第一导热板209进行固接;位于同一个安装架207内部的若干个第一进气管2013连通有第一分流气管2014;四个第二进气管2015分别与相邻的第一分流气管2014进行连通。
若干个第一导热板209的一侧均设置为弧面。
若干个循环水管2012上侧均设置为斜坡状。
两个密闭柱2016上侧均设置为圆台状。
水冷循环系统包括有连接管301、连接板302、连接杆303、密闭环304、转向板305、第三进气管306、密闭框307、第二弹性件308、滑板309、推杆3010、第一空心柱3011、滑杆3012、第四进气管3013、第二空心柱3014、第三弹性件3015、第二限位杆3016和第一限位杆3017;两个第二气囊206上各固接有一个连接管301;两个热传导架201下侧各固接有一个连接板302;两个连接板302上各转动连接有一个连接杆303;两个连接杆303外表面各固接有一个密闭环304;两个连接杆303外表面下侧各固接有一个转向板305;两个转向板305与相邻的连接板302之间各交铰接有一个扭力弹簧;两个连接板302上各固接有一个第三进气管306;两个第三进气管306一端分别与相邻的第二气囊206进行连通;两个连接板302右侧各固接有一个密闭框307;两个连接板302右侧各固接有一个密闭框307;两个连接板302左侧各固接有一个第一空心柱3011;两个连接板302上各固接有一个第二空心柱3014;两个第三进气管306的另一端分别与相邻的密闭框307进行连通;两个密闭框307内部各固接有一个第二弹性件308;两个第二弹性件308左端各固接有一个滑板309;两个滑板309分别与相邻的密闭框307进行滑动连接;两个滑板309上表面左侧各固接有一个第一限位杆3017;两个滑板309左侧面各固接有一个推杆3010;两个推杆3010左端面各固接有一个滑杆3012;两个滑杆3012分别与相邻的第一空心柱3011进行滑动连接;两个第一空心柱3011与相邻的第二空心柱3014之间各连通有一个第四进气管3013;两个第四进气管3013内部各固接有一个第三弹性件3015;两个第三弹性件3015上端各固接有一个第二限位杆3016;两个第二限位杆3016分别与相邻的第二空心柱3014进行滑动连接;位于前方的第二限位杆3016和第一限位杆3017分别与相邻的转向板305接触。
初始状态下,两个转向板305与相邻连接板302之间的扭力弹簧处于扭转状态。
准备工作前,将电容器4安装在第二安装板3,然后再将第二安装板3安装在第一安装板1上,最后再通过将第一安装板1安装到指定位置,完成对电容器4的安装,当电容器4在工作过程中,电容器4会产生一定的热量,导致电容器4本身温度升高,当电容器4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后,会对其内部的零部件造成损害,甚至是直接损坏,因此,当电容器4开始工作且其自身温度逐渐升高时,位于电容器4前侧和后侧的热传导架201逐渐吸收电容器4散发的热量,由于两个热传导架201下方的水银存放处201a事先存放有一定的水银,随着水银温度不断上升,水银体积不断增大,进而将两个分隔板202逐渐向上推起,即通过两个分隔板202带动两个密闭柱2016向上移动,以下为了方便描述,具有多组的相同零件,且功能一致,均只描述其中一组。
当密闭柱2016向上移动时,在热传导架201上表面开设有一个气压稳定孔201b,而且由于密闭柱2016上侧均设置为圆台状,且气压稳定孔201b的直径与封堵部2016a直径相等,因此当密闭柱2016向上移动时,密闭柱2016逐渐将气压稳定孔201b封堵,使得热传导架201被分隔板202分隔出的上方空间处于密闭状态,与此同时,随着分隔板202持续向上移动,热传导架201被分隔板202分隔出的上方空间内部气压不断增大,而且同步将空气压入到第一排气管203内部,然后再从第一排气管203进入到第一气囊204和第二排气管205内部,最终从第二排气管205进入到第二气囊206内部,使得第二气囊206内部气压同步增大,与此同时,当第一气囊204内部气压增大时,第一气囊204同步将空气压缩到第二进气管2015内部,进而通过第二进气管2015使得第一分流气管2014内部气压增大,即通过第一分流气管2014使得第一进气管2013内部气压增大,然后通过第一进气管2013使得储水器2017内部气压增大,而且由于推板2011将储水器2017分隔为互不相通的左右两个空间,而第一进气管2013则使得储水器2017被分隔出的右部空间内部气压增大,而储水器2017被分隔出的左部空间内存储有冷水,而且循环水管2012内部也存放有适量的冷水,在初始状态下,由于循环水管2012上侧均设置为斜坡状,进而使得冷水将储水器2017被分隔出的左部空间完全填满,由于在循环水管2012内部存有一定量冷水,当电容器4温度逐渐升高时,由于第一导热板209具有一定的导热功能,因此,第一导热板209吸收的热量均通过储水器2017内部的冷水进行吸收,随着储水器2017内部冷水吸收的热量逐渐增多,储水器2017内部冷水温度升高,为了使得储水器2017内部冷水更好的对第一导热板209吸收的热量进行吸收,因此,需要使得循环水管2012内部的水与储水器2017内部的水进行流通,即使得水在储水器2017和循环水管2012之间有序流通,进而起到循环水冷的效果,因此,当分隔板202向上移动,储水器2017右部空间气压增大时,推板2011在气压作用下,逐渐向左移动,移动的同时,同步拉伸第一弹性件2010,当推板2011向左移动时,将储水器2017左部空间的水逐渐向左压,使得循环水管2012内部的被逐渐推动,即逐渐沿着循环水管2012上侧向右移动,使得循环水管2012内部的水逐渐流动至循环水管2012最高点,并且从最高点流入到储水器2017左部空间,进而实现第一次循环水冷。
当第二气囊206内部气压逐渐增大,通过第三进气管306使得密闭框307气压同步增大,当密闭框307内部气压增大时,滑板309在密闭框307逐渐向左滑动,并且通过滑板309拉伸第二弹性件308,而且滑板309同步带动推杆3010和第一限位杆3017向左移动,当推杆3010向左移动时,同步带动滑杆3012向左移动,使得滑杆3012逐渐从第一空心柱3011内滑出,进而使得第一空心柱3011内部气压逐渐减小,当第一空心柱3011内部逐渐减小时,通过第四进气管3013使得第二空心柱3014内部气压同步减小,当第二空心柱3014内部气压减小时,外界气压大于第二空心柱3014内部气压,进而将第二限位杆3016逐渐向下压动,即使得第二限位杆3016在第二空心柱3014内逐渐向下滑动,并且压缩第三弹性件3015,此时的第一限位杆3017在逐渐向左移动,而第二限位杆3016在逐渐向下移动,当第一限位杆3017向左移动至转向板305左侧,以从上向下看为基准,第一限位杆3017向左移动至不会阻碍转向板305逆时针转动九十度的位置时,第二限位杆3016刚好向下移动至与转向板305分离,由于转向板305与连接板302之间的扭力弹簧处于扭转状态,而且转向板305失去第二限位杆3016和第一限位杆3017的限位后,转向板305在扭力弹簧的作用下,逆时针转动九十度,进而使得连接杆303和密闭环304逆时针转动九十度,使得第二气囊206与外界连通,进而直接释放气压,随着第二气囊206内部气压逐渐释放,密闭框307内部气压同步降低,而在第二弹性件308回弹力作用下,使得滑板309和第一限位杆3017逐渐恢复原位,当第一限位杆3017逐渐恢复原位时,同步挤压转向板305,使得扭力弹簧再次扭转,逐渐恢复至初始状态,与此同时,随着滑板309的复位,滑杆3012同步恢复至初始状态,进而使得第二空心柱3014内部气压逐渐恢复,同时在第三弹性件3015回弹力作用下,使得第二限位杆3016逐渐向上移动恢复原位,当第二气囊206内部气压释放完成,恢复至初始状态后,密闭环304同步恢复至初始状态,使得第二气囊206再次处于密闭状态,继续下一次增压。
当第二气囊206释放气压时,储水器2017右部空间气压同步降低,进而在第一弹性件2010回弹力作用下,将推板2011带回原位,而当第二气囊206二次增压时,再次使得循环水管2012和储水器2017内部的冷水形成循环,起到吸收热量,散热的效果,因此,当电容器4温度升高,水银存放处201a的水银逐渐膨胀时,第二气囊206实现多次增压和释放气压的过程,进而实现持续的水冷循环过程。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如图1和图11-图13所示,还包括有风冷系统,风冷系统,风冷系统包括有第三排气管401、第二分流气管402、第一导气板403、第二导气板40301、第三导气板404和换气管405;两个第二气囊206上各连通有两个第三排气管401;四个第三排气管401分别与相邻的安装架207进行固接;四个第三排气管401上由上至下各设置有若干个第二分流气管402;若干个第二分流气管402上各连通有若干个换气管405;四个安装架207上由上至下各设置有若干个第一导气板403;若干个第一导气板403上各固接有一个第三导气板404。
若干个第一导气板403均设置为倾斜状。
若干个第三导气板404一侧均设置为V形。
当第二气囊206在释放气压时,通过第三排气管401将空气排出,进而通过第三排气管401将空气排出到第二分流气管402,然后再从第二分流气管402分流到若干个换气管405内,最后通过若干个换气管405将空气排出,即使得空气从相邻第一导气板403上侧排出,对电容器4外侧起到换气的效果,空气流通加速热量散发,由于第一导气板403一侧设置为V形,进而使得空气沿着第一导气板403V形一侧流通,由于第一导热板209的一侧设置为弧面,在增大导热面积的同时,使得流通至第一导气板403V形一侧的空气继续沿着第一导热板209的弧面流通,然后再沿着第二导气板40301流通,进而将携带热量的空气排出,起到换气散热的效果。
当第二气囊206释放气压时,储水器2017右部空间气压同步降低,进而在第一弹性件2010回弹力作用下,将推板2011带回原位,而当第二气囊206二次增压时,再次使得循环水管2012和储水器2017内部的冷水形成循环,起到吸收热量,散热的效果,因此,当电容器4温度升高,水银存放处201a的水银逐渐膨胀时,第二气囊206实现多次增压和释放气压的过程,进而实现持续的水冷循环过程。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子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原则之内,所作的等同替换,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发明未作详细阐述的内容属于本专业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已有技术。

Claims (9)

1.一种电容器用散热保护装置,包括有第一安装板(1)、固定板(2)和第二安装板(3);第一安装板(1)上表面固接有两个前后对称的固定板(2);第一安装板(1)上表面中部固接有第二安装板(3);第二安装板(3)上表面安装有电容器(4);其特征是:还包括有温控散热系统和水冷循环系统;两个固定板(2)上表面安装有温控散热系统,温控散热系统用于监控电容器(4)的温度,根据电容器(4)的升温情况进行调节散热;温控散热系统上安装有水冷循环系统,水冷循环系统利用水冷对电容器(4)进行散热降温;
温控散热系统包括有热传导架(201)、分隔板(202)、第一排气管(203)、第一气囊(204)、第二排气管(205)、第二气囊(206)、安装架(207)、T形块(208)、第一导热板(209)、第二导热板(20901)、第一弹性件(2010)、推板(2011)、循环水管(2012)、第一进气管(2013)、第一分流气管(2014)、第二进气管(2015)、密闭柱(2016)和储水器(2017);两个固定板(2)上表面中部各固接有一个热传导架(201);两个热传导架(201)内部各设置有一个分隔板(202),并且两个分隔板(202)将相邻的热传导架(201)分隔为上下互不相通的两个空间;两个热传导架(201)均连接水冷循环系统;两个分隔板(202)上表面各固接有一个密闭柱(2016);两个热传导架(201)上侧各连通有两个第一排气管(203);四个第一排气管(203)下侧各连通有一个第一气囊(204);四个第一气囊(204)下侧各连通有一个第二排气管(205);四个第一气囊(204)后侧各连通有一个第二进气管(2015);位于前方的两个第二排气管(205)之间连通有一个第二气囊(206);位于后方的两个第二排气管(205)之间连通有另一个第二气囊(206);两个第二气囊(206)均连接水冷循环系统;两个固定板(2)上表面各固接有两个安装架(207);四个安装架(207)内部由上至下各固接有若干个T形块(208);
四个安装架(207)内部由上至下各设置有若干个第一导热板(209),并且若干个第一导热板(209)之间通过T形块(208)进行连接;若干个第一导热板(209)上各固接有一个循环水管(2012);若干个第一导热板(209)内部各固接有一个储水器(2017);若干个循环水管(2012)与相邻的储水器(2017)进行连通;若干个储水器(2017)内部各固接有一个第一弹性件(2010);若干个第一弹性件(2010)上各固接有一个推板(2011);若干个储水器(2017)上各连通有一个第一进气管(2013);若干个第一进气管(2013)与相邻的第一导热板(209)进行固接;位于同一个安装架(207)内部的若干个第一进气管(2013)连通有第一分流气管(2014);四个第二进气管(2015)分别与相邻的第一分流气管(2014)进行连通;
热传导架(201)下方设有水银存放处(201a);热传导架(201)上表面开设有气压稳定孔(201b)。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容器用散热保护装置,其特征是:若干个第一导热板(209)的一侧均设置为弧面。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容器用散热保护装置,其特征是:若干个循环水管(2012)上侧均设置为斜坡状。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容器用散热保护装置,其特征是:两个密闭柱(2016)上侧均设置为圆台状。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容器用散热保护装置,其特征是:水冷循环系统包括有连接管(301)、连接板(302)、连接杆(303)、密闭环(304)、转向板(305)、第三进气管(306)、密闭框(307)、第二弹性件(308)、滑板(309)、推杆(3010)、第一空心柱(3011)、滑杆(3012)、第四进气管(3013)、第二空心柱(3014)、第三弹性件(3015)、第二限位杆(3016)和第一限位杆(3017);两个第二气囊(206)上各固接有一个连接管(301);两个热传导架(201)下侧各固接有一个连接板(302);两个连接板(302)上各转动连接有一个连接杆(303);两个连接杆(303)外表面各固接有一个密闭环(304);两个连接杆(303)外表面下侧各固接有一个转向板(305);两个转向板(305)与相邻的连接板(302)之间各交活动连接有一个扭力弹簧;两个连接板(302)上各固接有一个第三进气管(306);两个第三进气管(306)一端分别与相邻的第二气囊(206)进行连通;两个连接板(302)右侧各固接有一个密闭框(307);两个连接板(302)右侧各固接有一个密闭框(307);两个连接板(302)左侧各固接有一个第一空心柱(3011);两个连接板(302)上各固接有一个第二空心柱(3014);两个第三进气管(306)的另一端分别与相邻的密闭框(307)进行连通;两个密闭框(307)内部各固接有一个第二弹性件(308);两个第二弹性件(308)左端各固接有一个滑板(309);两个滑板(309)分别与相邻的密闭框(307)进行滑动连接;两个滑板(309)上表面左侧各固接有一个第一限位杆(3017);两个滑板(309)左侧面各固接有一个推杆(3010);两个推杆(3010)左端面各固接有一个滑杆(3012);两个滑杆(3012)分别与相邻的第一空心柱(3011)进行滑动连接;两个第一空心柱(3011)与相邻的第二空心柱(3014)之间各连通有一个第四进气管(3013);两个第四进气管(3013)内部各固接有一个第三弹性件(3015);两个第三弹性件(3015)上端各固接有一个第二限位杆(3016);两个第二限位杆(3016)分别与相邻的第二空心柱(3014)进行滑动连接;位于前方的第二限位杆(3016)和第一限位杆(3017)分别与相邻的转向板(305)接触。
6.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电容器用散热保护装置,其特征是:初始状态下,两个转向板(305)与相邻连接板(302)之间的扭力弹簧处于扭转状态。
7.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容器用散热保护装置,其特征是:还包括有风冷系统,风冷系统,风冷系统包括有第三排气管(401)、第二分流气管(402)、第一导气板(403)、第二导气板(40301)、第三导气板(404)和换气管(405);两个第二气囊(206)上各连通有两个第三排气管(401);四个第三排气管(401)分别与相邻的安装架(207)进行固接;四个第三排气管(401)上由上至下各设置有若干个第二分流气管(402);若干个第二分流气管(402)上各连通有若干个换气管(405);四个安装架(207)上由上至下各设置有若干个第一导气板(403);若干个第一导气板(403)上各固接有一个第三导气板(404)。
8.按照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电容器用散热保护装置,其特征是:若干个第一导气板(403)均设置为倾斜状。
9.按照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电容器用散热保护装置,其特征是:若干个第三导气板(404)一侧均设置为V形。
CN202210264499.1A 2022-03-17 2022-03-17 一种电容器用散热保护装置 Active CN11456637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264499.1A CN114566378B (zh) 2022-03-17 2022-03-17 一种电容器用散热保护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264499.1A CN114566378B (zh) 2022-03-17 2022-03-17 一种电容器用散热保护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566378A CN114566378A (zh) 2022-05-31
CN114566378B true CN114566378B (zh) 2024-02-06

Family

ID=817196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264499.1A Active CN114566378B (zh) 2022-03-17 2022-03-17 一种电容器用散热保护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566378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9012697A (ja) * 2007-07-09 2009-01-22 Toyota Motor Corp 車両用の蓄電装置の温度調節構造
CN201975263U (zh) * 2011-04-18 2011-09-14 佛山市顺德区巨华电力电容器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单相大电流电容器保护装置
CN207427616U (zh) * 2017-10-25 2018-05-29 天津巨华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散热性能良好的电子元器件外壳
CN215870777U (zh) * 2021-08-25 2022-02-18 巨华(广东)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补偿装置及电性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683783B1 (en) * 1997-03-07 2004-01-27 William Marsh Rice University Carbon fibers formed from single-wall carbon nanotubes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9012697A (ja) * 2007-07-09 2009-01-22 Toyota Motor Corp 車両用の蓄電装置の温度調節構造
CN201975263U (zh) * 2011-04-18 2011-09-14 佛山市顺德区巨华电力电容器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单相大电流电容器保护装置
CN207427616U (zh) * 2017-10-25 2018-05-29 天津巨华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散热性能良好的电子元器件外壳
CN215870777U (zh) * 2021-08-25 2022-02-18 巨华(广东)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补偿装置及电性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566378A (zh) 2022-05-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427831B2 (en) Server system with heat dissipation apparatus
CN111935941B (zh) 一种基于5g信号传输的控制装置
CN212573404U (zh) 一种用于计算机的主机安装柜
CN115397219B (zh) 一种基于大数据处理的自适应调节系统
CN114566378B (zh) 一种电容器用散热保护装置
CN102958319A (zh) 具有散热部件的伺服驱动控制器
CN210534680U (zh) 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大数据用主机箱
CN111698894B (zh) 一种扶梯机房强迫油冷系统
CN116520134A (zh) 一种温控测试系统
CN215599082U (zh) 一种防高温式液相色谱仪
CN212746767U (zh) 一种扶梯机房强迫油冷装置
CN212084079U (zh) 一种带有多向调节的笔记本计算机散热器
CN216218522U (zh) 一种变频器散热机构
CN114942677B (zh) 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工控机
CN214281137U (zh) 一种发电机组散热装置
CN211625858U (zh) 一种月饼包装盒印刷设备用冷却装置
CN214852201U (zh) 一种应用于高压输入防反接电路控制器防护装置
CN213341356U (zh) 一种电气设备用散热型配电柜
CN108323106A (zh) 用于交换机的快速降温装置
CN117254374B (zh) 一种电力调度自动化控制调度器
CN220022067U (zh) 一种散热孔面积可调的低压配电柜
CN219203371U (zh) 一种散热效果好的新能源电池支撑结构
CN220210836U (zh) 均温式热管排布散热模组
CN216083632U (zh) 一种散热装置
CN216357939U (zh) 一种服务器电源保护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