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566056A - 一种公路隧道行车安全风险辨识与防控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公路隧道行车安全风险辨识与防控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566056A
CN114566056A CN202210189885.9A CN202210189885A CN114566056A CN 114566056 A CN114566056 A CN 114566056A CN 202210189885 A CN202210189885 A CN 202210189885A CN 114566056 A CN114566056 A CN 11456605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hicle
tunnel
personal computer
industrial personal
local industri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18988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566056B (zh
Inventor
韩坤林
金卫
孙铁元
缪庆旭
邢春超
桑晓玉
龚加兴
刘文韬
张朋
刘大洋
李仁富
张胜雨
伍仙桥
唐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Merchants Chongqing Highway Engineering Testing Cent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Merchants Chongqing Highway Engineering Testing Cent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Merchants Chongqing Highway Engineering Testing Cent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Merchants Chongqing Highway Engineering Testing Cent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189885.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566056B/zh
Publication of CN1145660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6605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56605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6605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GTRAFFIC CONTROL SYSTEMS
    • G08G1/00Traffic control systems for road vehicles
    • G08G1/01Detecting movement of traffic to be counted or controlled
    • G08G1/04Detecting movement of traffic to be counted or controlled using optical or ultrasonic detector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13/00Systems using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e.g. radar systems; Analogous systems using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waves whose nature or wavelength is irrelevant or unspecified
    • G01S13/02Systems using reflection of radio waves, e.g. primary radar systems; Analogous systems
    • G01S13/50Systems of measurement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of target
    • G01S13/58Velocity or trajectory determination systems; Sense-of-movement determination system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13/00Systems using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e.g. radar systems; Analogous systems using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waves whose nature or wavelength is irrelevant or unspecified
    • G01S13/86Combinations of radar systems with non-radar systems, e.g. sonar, direction finder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GTRAFFIC CONTROL SYSTEMS
    • G08G1/00Traffic control systems for road vehicles
    • G08G1/01Detecting movement of traffic to be counted or controlled
    • G08G1/017Detecting movement of traffic to be counted or controlled identifying vehicles
    • G08G1/0175Detecting movement of traffic to be counted or controlled identifying vehicles by photographing vehicles, e.g. when violating traffic rules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GTRAFFIC CONTROL SYSTEMS
    • G08G1/00Traffic control systems for road vehicles
    • G08G1/01Detecting movement of traffic to be counted or controlled
    • G08G1/052Detecting movement of traffic to be counted or controlled with provision for determining speed or overspeed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GTRAFFIC CONTROL SYSTEMS
    • G08G1/00Traffic control systems for road vehicles
    • G08G1/09Arrangements for giving variable traffic instruc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02Total factory control, e.g. smart factories,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o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Traffic Control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公路隧道行车安全风险辨识与防控系统,包括:入口环网交换机,设于隧道入口外的雷达测速仪、可见光红外一体机、情报板,设于隧道入口处的柔性水幕阻拦子系统,本地工控机根据车辆车速、车辆行车视频、车辆红外热成像图像对车辆是否存在异常状态进行识别;若存在异常,本地工控机向情报板、柔性水幕阻拦子系统推送告警信息,同时通过无线路由网关推送车辆车牌号和告警信息至云平台;本发明融合雷达测速、视频识别和热成像技术,可以解决目前不能从风险源上减少或阻止隧道洞内运营安全事故发生的技术问题,实现对具有潜在危险的异常车辆进行监测、预警和阻拦,可减少公路隧道内交通事故的发生。

Description

一种公路隧道行车安全风险辨识与防控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隧道运营安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公路隧道行车安全风险辨识与防控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截止2020年底,我国共有公路隧道21316处、2199.93万延米,是世界上隧道建设数量最多、里程最长的国家。隧道作为公路基础设施的关键构造物和咽喉工程,其运营安全与否,直接关系到公路路网的畅通与高效,对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有着重要影响。由于隧道结构具有封闭性,视线差、空间小、救援困难等特性,一旦发生突发事故,整个隧道段的通行能力和行车安全性都将受到影响,对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威胁很大,特别是火灾事故发生后,隧道腔体内极易产生高温、烟雾及有毒气体,致使车辆和人员难以有效疏散逃生,救援人员难以展开有效救援。
当前国内外关于隧道行车安全的研究主要关注点为隧道洞内突发事件的检测和应急处置,旨在通过科学的手段减少二次事故的发生和提高应急救援能力,尽可能地减少生命和财产损害,仅仅是一种事后的应急处理补救,并不能从风险源上减少或阻止隧道洞内运营安全事故的发生。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一种公路隧道行车安全风险辨识与防控方法及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能从风险源上减少或阻止隧道洞内运营安全事故发生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公路隧道行车安全风险辨识与防控系统,包括:
入口环网交换机,用于系统中各个部分的数据交换传输;
雷达测速仪,设于隧道入口外,通过入口环网交换机与本地工控机电连接,用于实时采集车辆车速;
可见光红外一体机,设于隧道入口外,通过入口环网交换机与本地工控机电连接,用于对车辆进行视频拍摄、红外热成像,得到车辆行车视频、车辆红外热成像图像;
本地工控机,与入口环网交换机电连接,通过车辆行车视频识别车辆车牌号、实时监测驾驶员行为,以及通过车辆红外热成像图像实时监测车辆温度;本地工控机根据车辆车速、车辆行车视频、车辆红外热成像图像对车辆是否存在异常状态进行识别;若存在异常,本地工控机向情报板、柔性水幕阻拦子系统推送告警信息,同时通过无线路由网关推送车辆车牌号和告警信息至云平台;
情报板,设于隧道入口外,通过入口环网交换机与本地工控机电连接,用于显示本地工控机推送的告警信息;
柔性水幕阻拦子系统,设于隧道入口处,用于接收本地工控机推送的告警信息,将告警信息投影到水幕上;
无线路由网关,分别与本地工控机、云平台电连接;及
云平台,与终端有线或无线通信连接,将本地工控机传输的告警信息推送至隧道监控管理人员。
进一步的,雷达测速仪、可见光红外一体机设于距离隧道入口3倍停车视距处,情报板设于距离隧道入口2倍停车视距处。
进一步的,可见光红外一体机安装于门架中间,门架的侧面加装有二可见光红外一体机、补光灯。
进一步的,本地工控机采用数据融合处理方法对车辆是否存在异常状态进行识别,包括:
获取多个可见光红外一体机从不同角度采集的同一区域的红外热成像图像;
判断区域内出现超温告警的车辆是否为同一车辆;
当判断结果为同一车辆时,将车辆和车辆特征信息关联,进行温度信息绑定;
通过采集的车速数据判断车辆速度是否符合交通安全规范,通过识别的驾驶人员行为判断驾驶人员行为是否符合交通安全规范。
进一步的,判断区域内出现超温告警的车辆是否为同一车辆,包括
提取车辆行车视频、车辆红外热成像图像二者图像的边缘特征信息;
根据豪斯多夫距离进行相似度匹配;
计算边缘对应面积;
缩放可见光图像;
提取缩放后的可见光图像边缘;
分别计算红外热成像图像与可见光图像的质心坐标位置并将两质心连接;
变换图像、求平移距离;
得到超温告警的车辆是否为同一车辆的匹配结果。
进一步的,获取红外热成像图像时,将红外触发区域相对于视频拍摄区域向远离隧道入口方向移动5-10m。
进一步的,车辆的车身或轮胎的超温告警温度设置为200摄氏度。
进一步的,柔性水幕阻拦子系统包括:依顺次相连接水箱、水泵、喷头,还包括通过入口环网交换机与本地工控机电连接的投影仪。
进一步的,还包括网络视频录像机,网络视频录像机通过入口环网交换机与可见光红外一体机电连接,实时录制可见光红外一体机采集的图像。
进一步的,还包括:卡口相机,卡口相机设在隧道出口处,通过出口环网交换机与本地工控机电连接;卡口相机用于采集隧道出口处的视频图像。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公路隧道行车安全风险辨识与防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对于进入触发区域的车辆,通过雷达测速仪采集车辆车速,通过可见光红外一体化机采集车辆行车视频图像、车辆红外热成像图像;
本地工控机根据车辆车速、车辆行车视频图像、车辆红外热成像图像,对车辆异常状态进行识别;若存在异常,本地工控机向情报板、柔性水幕阻拦子系统、云平台推送告警信息;
情报板显示异常车辆的车辆车牌、车辆类型以及车辆图片,提示驾驶员靠边停车检查;
柔性水幕阻拦子系统在隧道入口处形成带有告警信息的水幕投影,对异常车辆进行柔性紧急阻拦;本地工控机控制情报板显示提醒信息,提示过往车辆注意,推送提醒信息至云平台,提示隧道监控管理人员跟踪异常车辆。
第三方面,一种公路隧道行车安全风险辨识与防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本地工控机根据隧道出口处的视频图像识别进入隧道的异常车辆是否在预设时间内驶出隧道;
若在预设时间内异常车辆驶出隧道,本地工控机关闭情报板、柔性水幕阻拦子系统告警,并推送解除告警至云平台;
若在预设时间内异常车辆未驶出隧道,本地工控机进行第三次告警,控制情报板、柔性水幕阻拦子系统显示风险提示,提醒后续车辆隧道里可能存在风险,建议减速行驶,推送异常车辆未驶出隧道的告警信息至云平台,提醒的隧道监控管理人员启动应急预案进行应急处置。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如下:
融合雷达测速、视频识别和热成像技术,实现对具有潜在危险的异常车辆进行监测、预警和阻拦,可减少公路隧道内交通事故的发生。针对不同异常级别,依级别依次联动不同设备和告警,避免过度告警和不及时告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系统硬件拓扑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监测图像匹配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系统的工作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系统硬件拓扑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1、2的系统布设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车辆对比工作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发明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实施例1
隧道内绝大部分突发事件都由车辆异常引起,异常车辆在洞外行车时一定会有相关征兆,比如:隧道内自然车辆在洞外时的局部温度应远超正常值,即洞内突发事件必有洞外异常行车征兆。
本实施例提供的公路隧道行车安全风险辨识与防控系统,其系统硬件拓扑图如图1所示,系统布设图如6所示,具体包括:
入口环网交换机,用于系统中各个部分的数据交换传输。入口环网交换机的选用不作限定,以现有技术中可实现的方式实施,比如可选用摩莎EDS- 510A-3SFP-T。
雷达测速仪,设于隧道入口外,优选设于距离隧道入口3倍停车视距处,通过入口环网交换机与本地工控机电连接,用于实时采集车辆的速度,得到车辆车速。雷达测速仪的选用不作限定,以现有技术中可实现的方式实施,比如可选用海康威视SJT1。
可见光红外一体机,设于隧道入口外,优选设于距离隧道入口3倍停车视距处,通过入口环网交换机与本地工控机电连接,用于对车辆进行视频拍摄、红外热成像,得到车辆行车视频、车辆红外热成像图像。在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如图5所示,可见光红外一体机安装于门架1中间位置。可见光红外一体机的选用不作限定,以现有技术中可实现的方式实施,比如可选用海康威视 DS-2TD2673T-10/P。
为了获取更清晰的车辆行车视频、车辆红外热成像图像,在具体的实施方式中,优选的,在门架1的侧面加装有可见光红外一体机、补光灯,可从侧面对经过的车辆进行拍摄。
网络视频录像机,通过入口环网交换机与可见光红外一体机电连接,实时录制可见光红外一体机采集的图像,以供后期数据回放使用。网络视频录像机的选用不作限定,以现有技术中可实现的方式实施,比如可选用海康威视 DS-9616N-I8。
本地工控机,与入口环网交换机电连接,可通过车辆行车视频识别车辆车牌号、实时监测驾驶员行为,以及通过车辆红外热成像图像实时监测车辆温度。本地工控机的选用不作限定,以现有技术中可实现的方式实施,比如可选用研华MIC-7700。采用本地工控机处理,极大降低了报警延时,避免了数据远程传输所需大带宽和引入的延时。
本地工控机根据车辆车速、车辆行车视频、车辆红外热成像图像车辆是否存在异常状态进行识别,若存在异常,则本地工控机向情报板、柔性水幕阻拦子系统推送告警信息,同时通过无线路由网关推送车辆车牌号和告警信息至云平台。在本实施例中,车辆异常状态包括:超速、低速,行车压线、逆行、未保持安全车距、加塞、违章停车、右侧超车、飙车、连续变道、蛇形变道、大车占道,车辆高温,驾驶员吸烟、玩手机、安全带异常,等等。
在具体的实施方式中,采用数据融合处理方法对车辆是否存在异常状态进行分析,具体如下:
1、获取多个可见光红外一体机从不同角度采集的同一区域的红外热成像图像;
在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多个可见光红外一体机因设置的位置不同、镜头朝向不同,会采集到不同区域的红外热成像图像,这些红外热成像图像在物理空间位置上会有交叠,形成一个包含了多个可见光红外一体机采集到的红外热成像图像的共同区域。
2、判断区域内出现超温告警的车辆是否为同一车辆;
通过图像识别算法将热度图中的高温区域与可见光抓拍图像相匹配,通过处理多幅图像特征数据,辨识区域内出现超温告警的是否为同一车辆。图像算法采用基于图像边缘特征的配准方法:利用物体红外与可见光中边缘特征信息保持不变的特性,通过提取二者图像的边缘特征信息,以此作为两幅图像的配准参考,根据豪斯多夫(hausdor)距离进行相似度匹配,计算边缘对应面积,缩放可见光图像,提取缩放后的可见光图像边缘,分别计算红外热成像图像与可见光图像的质心坐标位置并将两质心连接,变换图像、求平移距离,得到超温告警的车辆是否为同一车辆的匹配结果。上述方法相对于基于图像灰度的配准方法,具有更高准确率,算法流程图如图2。
在本实施例中,车辆的车身或轮胎的超温告警温度设置为200摄氏度。
3、当判断结果为同一车辆时,将车辆和车辆特征信息关联,进行温度信息绑定;
在本实施例中,车辆特征信息包括车牌、车辆速度、驾驶人员行为、车辆温度、车辆类型,绑定的过程就是把红外热成像图像得到的温度数据与通过视频图像识别得到的车牌、车辆速度、驾驶人员行为、车辆类型关联起来。
4、通过采集的车速数据判断车辆速度是否符合交通安全规范,通过识别的驾驶人员行为判断驾驶人员行为是否符合交通安全规范。
在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将Opencv与TensorFlow相结合,OpenCV用于分割处理原始图像,提取目标信息,TensorFlow用于匹配图像特征,完成上述步骤的数据融合处理。
情报板,设于隧道入口外,优选设于距离隧道入口2倍停车视距处,通过入口环网交换机与本地工控机电连接,用于显示本地工控机推送的告警信息。情报板的选用不作限定,以现有技术中可实现的方式实施,比如可选用LED 显示屏。
柔性水幕阻拦子系统,设置在隧道入口处;柔性水幕阻拦子系统包括依顺次相连接水箱、水泵、喷头,还包括通过入口环网交换机与本地工控机电连接的投影仪。在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柔性水幕阻拦子系统为一水幕投影装置,包括当喷头打开后可以在隧道入口处形成一面与隧道横断面平行的水幕,投影仪用于接收本地工控机推送的告警信息,将告警信息投影到水幕上。
无线路由网关,分别与本地工控机、云平台电连接,将本地工控机传输的车辆车牌号和告警信息推送至云平台。无线路由网关的选用不作限定,以现有技术中可实现的方式实施,比如可选用宏电H7920。
云平台,与终端有线或无线通信连接,在具体的实施方式中,终端包括手机、PC机等;云平台可通过APP、WEB和短信等方式将本地工控机传输的告警信息推送至隧道监控管理人员,隧道监控管理人员可调用隧道的CCTV跟踪该异常车辆。
上述公路隧道行车安全风险辨识与防控系统,如图3所示,其工作流程方法具体如下:
S1、对于进入触发区域的车辆,通过雷达测速仪采集车辆车速,通过可见光红外一体化机采集车辆行车视频图像、车辆红外热成像图像
在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如图5所示,触发区域设为从隧道入口开始,到距离隧道入口为3倍停车视距的这一段区域。停车视距根据不同的道路限速进行设置。由于红外响应相对滞后,优选的,设置红外触发区域时,将红外触发区域相对于视频拍摄区域向远离隧道入口方向移动5-10m,以实现车辆行车视频图像和车辆红外热成像图像同步采集。
S2、本地工控机根据车辆车速、车辆行车视频图像、车辆红外热成像图像,对车辆异常状态进行识别;若存在异常,本地工控机向情报板、柔性水幕阻拦子系统、云平台推送告警信息
本地工控机根据车辆行车视频图像可捕获车辆特征信息,比如车牌、车辆类型、驾驶人员行为等;以及根据车辆红外热成像图像捕获触发区域温度、超温点的区域和温度;以及根据雷达测速仪捕获车辆速度;通过图像识别算法将热度图中的高温区域与可见光抓拍图像相匹配,辨识是否为同一车辆,然后确认该行车是否存在异常行为。
系统一旦监测到车辆异常,将立即进行第一次告警,本地工控机将告警信息推送至情报板,并通过无线路由网关推送车辆信息和告警信息至云平台,情报板展示告警信息,提示该告警车辆。云平台页面实时呈现告警提示,隧道监控管理人员可根据云平台通过APP、WEB和短信等方式推送的告警信息,查看具体异常事件,做好可能出现的应急情况准备。
S3、情报板显示异常车辆的车辆车牌、车辆类型以及车辆图片,提示驾驶员靠边停车检查
在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在隧道入口前划出紧急停车区,用于异常车辆紧急停车,起到预警控制作用。情报板上显示车辆图片比文字更醒目,可以起到更好的提醒作用。
S4、柔性水幕阻拦子系统在隧道入口处形成带有告警信息的水幕投影,对异常车辆进行柔性紧急阻拦;本地工控机控制情报板显示提醒信息,提示过往车辆注意,推送提醒信息至云平台,提示隧道监控管理人员跟踪异常车辆
当异常车辆未经停留越过紧急停车区后,系统进行第二次告警,在隧道入口处形成带有告警信息的水幕投影作为警示灯光带,可以对异常车辆进行隧道洞外柔性紧急阻拦,起到预警控制作用。同时,本地工控机控制情报板显示提醒信息,提示过往车辆注意,推送提醒信息至云平台,提示隧道监控管理人员跟踪异常车辆,隧道监控管理人员可调用隧道CCTV跟踪该异常车辆。
通过采用本实例的技术方案,融合雷达测速、视频识别和热成像技术,实现对具有潜在危险的异常车辆进行监测、预警和阻拦,可减少公路隧道内交通事故的发生。针对不同异常级别,依级别依次联动不同设备和告警,避免过度告警和不及时告警。
实施例2
在异常车辆实际行车时,可能会出现驾驶员没有注意到情报板上的告警信息,或者看到带有告警信息的水幕投影但是没有反应过来,驾驶员继续驱车开入隧道中,这样会在隧道中形成安全隐患。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优化,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如图4、图5所示,公路隧道行车安全风险辨识与防控系统还包括:
卡口相机,卡口相机设在隧道出口处,通过出口环网交换机与本地工控机电连接。在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如图5所示,在隧道出口处安装门架2,门架 2上安装卡口相机;优选的,在门架2上加装有补光灯。卡口相机的选用不作限定,以现有技术中可实现的方式实施,比如可选用海康威视IDS-TCV900- AE/25。
卡口相机用于采集隧道出口处的视频图像,本地工控机根据隧道出口处的视频图像识别进入隧道的异常车辆是否在预设时间内驶出隧道;
若在预设时间内异常车辆驶出隧道,本地工控机关闭情报板、柔性水幕阻拦子系统告警,并推送解除告警至云平台;
若在预设时间内异常车辆未驶出隧道,说明异常车辆可能已经在隧道内出现了安全事故;此时,本地工控机进行第三次告警,控制情报板、柔性水幕阻拦子系统显示风险提示,提醒后续车辆隧道里可能存在风险,建议减速行驶,推送异常车辆未驶出隧道的告警信息至云平台,用于提醒的隧道监控管理人员启动应急预案进行应急处置。
在具体的实施方式中,预设时间的设置根据隧道的长度和道路限速确定。
通过采用本实例的技术方案,在隧道出口布设卡口相机实现隧道出、入口车辆比对,以确认异常车辆在隧道内的驻留时间,若长于预设时间发出告警信息,通过情报板、柔性水幕阻拦子系统,提前提醒其他进入隧道的车辆。选用卡口相机而不是可见光红外一体机,可以节省整个系统进行图像处理的资源。
实施例3
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将隧道入口处门架1中间及侧面安装的可见光红外一体机,替换为卡口相机、红外热成像仪;卡口相机、红外热成像仪分别通过出口环网交换机与本地工控机电连接。
卡口相机用于拍摄车辆行车视频,红外热成像仪用于车辆红外热成像图像。分别采用卡口相机、红外热成像仪,可以获得更清晰的车辆行车视频、车辆红外热成像图像,使本地工控机对车辆异常状态的分析更加准确。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Claims (12)

1.一种公路隧道行车安全风险辨识与防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入口环网交换机,用于所述系统中各个部分的数据交换传输;
雷达测速仪,设于隧道入口外,通过入口环网交换机与本地工控机电连接,用于实时采集车辆车速;
可见光红外一体机,设于隧道入口外,通过入口环网交换机与本地工控机电连接,用于对车辆进行视频拍摄、红外热成像,得到车辆行车视频、车辆红外热成像图像;
本地工控机,与入口环网交换机电连接,通过车辆行车视频识别车辆车牌号、实时监测驾驶员行为,以及通过车辆红外热成像图像实时监测车辆温度;本地工控机根据车辆车速、车辆行车视频、车辆红外热成像图像对车辆是否存在异常状态进行识别;若存在异常,本地工控机向情报板、柔性水幕阻拦子系统推送告警信息,同时通过无线路由网关推送车辆车牌号和告警信息至云平台;
情报板,设于隧道入口外,通过入口环网交换机与本地工控机电连接,用于显示本地工控机推送的告警信息;
柔性水幕阻拦子系统,设于隧道入口处,用于接收本地工控机推送的告警信息,将告警信息投影到水幕上;
无线路由网关,分别与本地工控机、云平台电连接;及
云平台,与终端有线或无线通信连接,将本地工控机传输的告警信息推送至隧道监控管理人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公路隧道行车安全风险辨识与防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雷达测速仪、可见光红外一体机设于距离隧道入口3倍停车视距处,所述情报板设于距离隧道入口2倍停车视距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公路隧道行车安全风险辨识与防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见光红外一体机安装于门架中间,所述门架的侧面加装有第二可见光红外一体机、补光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公路隧道行车安全风险辨识与防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本地工控机采用数据融合处理方法对车辆是否存在异常状态进行识别,包括:
获取多个可见光红外一体机从不同角度采集的同一区域的红外热成像图像;
判断区域内出现超温告警的车辆是否为同一车辆;
当判断结果为同一车辆时,将车辆和车辆特征信息关联,进行温度信息绑定;
通过采集的车速数据判断车辆速度是否符合交通安全规范,通过识别的驾驶人员行为判断驾驶人员行为是否符合交通安全规范。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公路隧道行车安全风险辨识与防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区域内出现超温告警的车辆是否为同一车辆,包括
提取车辆行车视频、车辆红外热成像图像二者图像的边缘特征信息;
根据豪斯多夫距离进行相似度匹配;
计算边缘对应面积;
缩放可见光图像;
提取缩放后的可见光图像边缘;
分别计算红外热成像图像与可见光图像的质心坐标位置并将两质心连接;
变换图像、求平移距离;
得到超温告警的车辆是否为同一车辆的匹配结果。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公路隧道行车安全风险辨识与防控系统,其特征在于,获取所述红外热成像图像时,将红外触发区域相对于视频拍摄区域向远离隧道入口方向移动5-10m。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公路隧道行车安全风险辨识与防控系统,其特征在于,车辆的车身或轮胎的超温告警温度设置为200摄氏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公路隧道行车安全风险辨识与防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水幕阻拦子系统包括:依顺次相连接水箱、水泵、喷头,还包括通过入口环网交换机与本地工控机电连接的投影仪。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公路隧道行车安全风险辨识与防控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网络视频录像机,所述网络视频录像机通过入口环网交换机与可见光红外一体机电连接,实时录制可见光红外一体机采集的图像。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公路隧道行车安全风险辨识与防控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卡口相机,所述卡口相机设在隧道出口处,通过出口环网交换机与本地工控机电连接;所述卡口相机用于采集隧道出口处的视频图像。
11.一种公路隧道行车安全风险辨识与防控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公路隧道行车安全风险辨识与防控系统,包括以下步骤:
对于进入触发区域的车辆,通过雷达测速仪采集车辆车速,通过可见光红外一体化机采集车辆行车视频图像、车辆红外热成像图像;
本地工控机根据车辆车速、车辆行车视频图像、车辆红外热成像图像,对车辆异常状态进行识别;若存在异常,本地工控机向情报板、柔性水幕阻拦子系统、云平台推送告警信息;
情报板显示异常车辆的车辆车牌、车辆类型以及车辆图片,提示驾驶员靠边停车检查;
柔性水幕阻拦子系统在隧道入口处形成带有告警信息的水幕投影,对异常车辆进行柔性紧急阻拦;本地工控机控制情报板显示提醒信息,提示过往车辆注意,推送提醒信息至云平台,提示隧道监控管理人员跟踪异常车辆。
12.一种公路隧道行车安全风险辨识与防控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公路隧道行车安全风险辨识与防控系统,包括以下步骤:
本地工控机根据隧道出口处的视频图像识别进入隧道的异常车辆是否在预设时间内驶出隧道;
若在预设时间内异常车辆驶出隧道,本地工控机关闭情报板、柔性水幕阻拦子系统告警,并推送解除告警至云平台;
若在预设时间内异常车辆未驶出隧道,本地工控机进行第三次告警,控制情报板、柔性水幕阻拦子系统显示风险提示,提醒后续车辆隧道里可能存在风险,建议减速行驶,推送异常车辆未驶出隧道的告警信息至云平台,提醒的隧道监控管理人员启动应急预案进行应急处置。
CN202210189885.9A 2022-02-28 2022-02-28 一种公路隧道行车安全风险辨识与防控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1456605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189885.9A CN114566056B (zh) 2022-02-28 2022-02-28 一种公路隧道行车安全风险辨识与防控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189885.9A CN114566056B (zh) 2022-02-28 2022-02-28 一种公路隧道行车安全风险辨识与防控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566056A true CN114566056A (zh) 2022-05-31
CN114566056B CN114566056B (zh) 2023-01-24

Family

ID=817160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189885.9A Active CN114566056B (zh) 2022-02-28 2022-02-28 一种公路隧道行车安全风险辨识与防控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566056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55676A (zh) * 2022-06-16 2022-07-15 浙江宇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雷达视觉协同的目标跟踪方法及系统
CN115100811A (zh) * 2022-06-22 2022-09-23 招商局重庆公路工程检测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公路隧道火焰探测器的探测空间调试方法及装置
CN115497308A (zh) * 2022-09-13 2022-12-20 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 基于智能感知的一体化隧道入口柔性阻拦控制系统及方法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57522A (zh) * 2016-08-31 2016-11-23 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 基于热感成像的公路隧道车辆自燃预警系统及方法
CN106447685A (zh) * 2016-09-06 2017-02-22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红外跟踪方法
WO2017157119A1 (zh) * 2016-03-18 2017-09-2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异常行为的识别方法及装置
CN107273884A (zh) * 2017-05-05 2017-10-20 广州恒巨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移动终端摄像头的车辆牌照识别方法
CN109448401A (zh) * 2018-12-12 2019-03-08 徐州超伟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公路隧道路况的预警监控方法
CN111501620A (zh) * 2020-05-27 2020-08-07 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 基于水幕投影的公路隧道柔性阻拦系统
CN111508248A (zh) * 2020-04-14 2020-08-07 山东交通学院 一种隧道交通事故水幕警示方法及系统
CN112365669A (zh) * 2020-10-10 2021-02-12 北京索斯克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双波段远红外融叠成像及火灾预警方法及系统
CN112885100A (zh) * 2021-03-11 2021-06-01 湖南联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公路隧道运营管控系统
CN112967472A (zh) * 2021-04-15 2021-06-15 河北工业大学 多策略隧道光学拦截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N113076852A (zh) * 2021-03-30 2021-07-06 华录智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5g通信的占用公交车道车载抓拍处理系统
CN113596335A (zh) * 2021-07-31 2021-11-02 重庆交通大学 基于图像融合的公路隧道火灾监测系统及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157119A1 (zh) * 2016-03-18 2017-09-2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异常行为的识别方法及装置
CN106157522A (zh) * 2016-08-31 2016-11-23 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 基于热感成像的公路隧道车辆自燃预警系统及方法
CN106447685A (zh) * 2016-09-06 2017-02-22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红外跟踪方法
CN107273884A (zh) * 2017-05-05 2017-10-20 广州恒巨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移动终端摄像头的车辆牌照识别方法
CN109448401A (zh) * 2018-12-12 2019-03-08 徐州超伟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公路隧道路况的预警监控方法
CN111508248A (zh) * 2020-04-14 2020-08-07 山东交通学院 一种隧道交通事故水幕警示方法及系统
CN111501620A (zh) * 2020-05-27 2020-08-07 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 基于水幕投影的公路隧道柔性阻拦系统
CN112365669A (zh) * 2020-10-10 2021-02-12 北京索斯克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双波段远红外融叠成像及火灾预警方法及系统
CN112885100A (zh) * 2021-03-11 2021-06-01 湖南联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公路隧道运营管控系统
CN113076852A (zh) * 2021-03-30 2021-07-06 华录智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5g通信的占用公交车道车载抓拍处理系统
CN112967472A (zh) * 2021-04-15 2021-06-15 河北工业大学 多策略隧道光学拦截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N113596335A (zh) * 2021-07-31 2021-11-02 重庆交通大学 基于图像融合的公路隧道火灾监测系统及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沈?等: "路面车辆实时检测与跟踪的视觉方法", 《光学学报》 *
管志强等: "一种基于算法融合的红外目标跟踪方法", 《光学学报》 *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55676A (zh) * 2022-06-16 2022-07-15 浙江宇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雷达视觉协同的目标跟踪方法及系统
CN115100811A (zh) * 2022-06-22 2022-09-23 招商局重庆公路工程检测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公路隧道火焰探测器的探测空间调试方法及装置
CN115100811B (zh) * 2022-06-22 2024-01-30 招商局重庆公路工程检测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公路隧道火焰探测器的探测空间调试方法及装置
CN115497308A (zh) * 2022-09-13 2022-12-20 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 基于智能感知的一体化隧道入口柔性阻拦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15497308B (zh) * 2022-09-13 2023-12-05 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 基于智能感知的一体化隧道入口柔性阻拦控制系统及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566056B (zh) 2023-01-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566056B (zh) 一种公路隧道行车安全风险辨识与防控方法及系统
KR102189569B1 (ko) 다기능 스마트 객체인식 사고방지 표지 안내판 및 그것을 이용한 사고방지방법
WO2021253961A1 (zh) 一种智能视觉感知系统
KR101146583B1 (ko) 주차장 내 차량 인식용 스마트 컴퓨터 카메라
CN109146914B (zh) 一种高速公路基于视频分析的醉酒驾驶行为预警方法
KR101514696B1 (ko) 교량 안전사고 관리시스템
CN210899299U (zh) 一种隧道监控系统
CN105185114A (zh) 一种车辆违章变道行为取证装置及方法
CN111383429A (zh) 建筑工地工人着装检测方法、系统、装置、存储介质
CN104581081A (zh) 基于视频信息的客流分析方法
CN106529401A (zh) 一种车辆反跟踪方法、装置及系统
KR20080044812A (ko) 컴퓨터 영상 분석기술을 이용한 범죄 및 사고예방 자동경비 시스템
CN111445726A (zh) 基于分布式视频监测的桥梁防撞预警的系统及方法
CN114495011A (zh) 基于目标检测的非机动车和行人非法闯入识别方法、存储介质和计算机设备
JP2019079303A (ja) 道路設備点検システムおよび道路設備点検方法、ならびにそれに使用されるサーバ
CN211630273U (zh) 用于铁路环境的图像智能识别装置
CN116311727A (zh) 入侵响应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US20210383688A1 (en) Traffic monitoring and evidence collection system
CN210222962U (zh) 一种智能电子围栏系统
CN105303827A (zh) 一种交通违章图像取证装置及方法
CN110809137A (zh) 一种校园安全防踩踏监控系统及方法
CN112906664B (zh) 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隧道内异常事件检测方法及系统
CN217008371U (zh) 一种公路隧道行车安全风险辨识与防控系统
CN114283544A (zh)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铁路站台入侵监测系统及方法
CN116887057B (zh) 一种智能视频监控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