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561710B - 一种复合型无纺布生产用热风输送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复合型无纺布生产用热风输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561710B
CN114561710B CN202210056809.0A CN202210056809A CN114561710B CN 114561710 B CN114561710 B CN 114561710B CN 202210056809 A CN202210056809 A CN 202210056809A CN 114561710 B CN114561710 B CN 11456171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in shell
shell
plate
wall
ma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05680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561710A (zh
Inventor
上官碧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nping Hongli Nonwoven Produc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Enping Hongli Nonwoven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nping Hongli Nonwoven Produc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Enping Hongli Nonwoven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056809.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561710B/zh
Publication of CN1145617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6171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56171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6171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DMECHANICAL METHODS OR APPARATUS IN THE MANUFACTURE OF ARTIFICIAL FILAMENTS, THREADS, FIBRES, BRISTLES OR RIBBONS
    • D01D5/00Formation of filaments, threads, or the like
    • D01D5/08Melt spinning methods
    • D01D5/084Heating filaments, threads or the like, leaving the spinnerett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Drying Of Solid Materials (AREA)
  • Nonwoven Fabric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复合型无纺布生产用热风输送装置,包括:防烫组件,热风输送箱的前侧外表面于管道外等邻环绕固定安装有若干个可以防止操作人员拆卸过滤网时被热风输送箱前侧表面烫伤的防烫组件,防烫组件包括有:主壳、副壳、可以引导出一类降温物料的下导料组件和可以引导出另一类降温物料的上导料组件。该种复合型无纺布生产用热风输送装置,可以起到使热风输送箱位于管道一侧表面上具备防烫功能,当对管道内长时间使用过的过滤网进行更换时,输送过热风的管道也不会使热风输送箱的该侧温度持续较高,能及时对该侧热量进行散发,消除了工作人员在拆取过滤网时与其表面发生误接触时被烫伤的安全隐患的作用。

Description

一种复合型无纺布生产用热风输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纺布生产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复合型无纺布生产用热风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无纺布生产热风输送装置一般直接将装置与墙面固定或放置在地面,从而使热风输送装置的占地面积较大,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无纺布生产场地的空间,从而降低了使用率,且现有的热风输送装置在对其固定安装时,缺少对其定位固定的组件,从而使热风输送箱的固定和安装更为困难,降低了安装的工作效率。
针对上述问题,关于现有的热风输送装置占地面积大、安装效率低的技术问题而言,经过大量的检索,查询到专利号为CN201911322723.2的一种无纺布生产用热风输送装置,包括热风输送箱、第二支撑板、第一支撑板、固定架和基座,第一支撑板安装于第二支撑板上表面,热风输送箱设置于第一支撑板上表面,基座上安装有至少两个第一支撑杆,固定架的一端与第二支撑板下表面连接,另一端与第一支撑杆固定连接,第一支撑板靠近挡板的端面上开有与卡块对应的卡槽,卡块一端与挡板固定连接,另一端用于嵌入第一支撑板的卡槽内;热风输送箱的一个端面上设置有一管道,此管道一端与热风输送箱连接,另一端连接有一连接管;该发明通过在连接罩的内部设置过滤网,对经过气流中的部分灰尘进行过滤,从而使经过的气流纯度更高。
但是该专利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对于热风输送箱位于管道一侧表面上不具备防烫功能,当对管道内长时间使用过的过滤网进行更换时,因输送过热风的管道使热风输送箱的该侧温度较高,若未能及时对该侧热量进行散发,工作人员在拆取过滤网时存在与其表面发生误接触时被烫伤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于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复合型无纺布生产用热风输送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复合型无纺布生产用热风输送装置,包括:
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底侧外表面四角位置固定安装有固定柱,所述支撑板的顶侧外表面固定安装有热风输送箱,所述热风输送箱的前端中央位置呈前后水平方向内外贯穿固定安装有管道,所述管道的内壁贯穿固定连通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外表面中端位置环绕固定安装有连接罩,所述连接管的内壁前端位置活动安装有过滤网;
防烫组件,所述热风输送箱的前侧外表面于所述管道外等邻环绕固定安装有若干个可以防止操作人员拆卸所述过滤网时被所述热风输送箱前侧表面烫伤的防烫组件,所述防烫组件包括有:主壳、副壳、可以引导出一类降温物料的下导料组件和可以引导出另一类降温物料的上导料组件;
所述热风输送箱的前侧外表面于所述管道外等邻环绕固定安装有若干个主壳,所述主壳的外观在一个纵截面上呈内部中空、前后顶底封闭的字母“B”形状,所述主壳内部自上而下分为上下两个相等容积的空腔,所述主壳的内部上下两个空腔为上下可贯通状态,所述主壳的左端上下两部位置分别开设有左右贯穿的入口和出口,所述主壳的右端中偏上部位置开设有左右贯穿的通孔,所述主壳的后侧外表面固定安装于所述热风输送箱的前侧外表面;
所述主壳的右侧外表面上至下端之间位置固定安装有副壳,所述副壳的外观在一个纵截面上呈内部中空、前后封闭的内角为120°的“>”折板形状,所述副壳的左侧顶底两端外表面分别固定安装于所述主壳的右侧上下两端外表面,所述主壳的右侧下端外表面与所述副壳的左侧下端外表面之间位置预装有清水,所述清水的预装份量的最高水位线低于所述主壳的通孔最低位置处的水平线;
所述主壳与所述副壳的内部中端位置活动安装有下导料组件;
所述主壳的内部上端至其左下外端之间位置活动安装有上导料组件。
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下导料组件包括有:
下转轴,所述主壳的内部中央偏左上端位置呈前后水平方向旋转安装有下转轴,所述下转轴位于所述主壳的通孔的左上端位置,所述下转轴的前后两端旋转安装于所述主壳的前后内壁中央偏左上端位置;
导料槽,所述下转轴的底侧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导料槽,所述导料槽的外观在一个纵截面上呈内部中空、首尾贯穿的短平行直板形状,所述导料槽在正常情况下处于上下竖直静止平衡状态,所述导料槽的右侧上端外表面在正常情况下静止贴合于所述主壳的右内壁中端表面,所述导料槽的底端尾部出口延伸至所述主壳的下端空腔内,所述导料槽的右端顶部入口朝向所述主壳的通孔。
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下导料组件还包括有:
引料槽,所述导料槽的右端顶部位置贯穿固定连通有引料槽,所述引料槽的外观在一个纵截面上呈内部中空、首尾贯穿的长平行直板形状,所述引料槽在正常情况下处于水平静止平衡状态,所述引料槽的左右长度大于所述导料槽的上下长度,所述引料槽的左端尾部出口与所述导料槽的右端顶部入口契合对接,所述引料槽的顶侧中偏左侧外表面在正常情况下静止贴合于所述主壳的通孔顶内壁表面,所述引料槽的右端首部入口在正常情况下位于所述副壳内部右上端位置且同所述副壳的左侧上端外表面之间存有距离。
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下导料组件还包括有:
限位板,所述主壳的右内壁下端位置固定安装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外观在一个纵截面上呈左高右低的倾斜字母“L”形状,所述限位板的内壁同所述主壳的右内壁中偏下端表面之间存有距离。
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下导料组件还包括有:
下气囊,所述限位板的内壁与所述主壳的右内壁中偏下端表面之间位置嵌装有下气囊,所述下气囊的左侧外表面固定贴合于导料槽的右侧中端外表面,所述下气囊的其余顶底右三侧外表面同所述限位板的内壁及所述主壳的右内壁中偏下端表面活动贴合。
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上导料组件包括有:
上转轴,所述主壳的内部上端中偏左部位置呈前后水平方向旋转安装有上转轴,所述上转轴的前后两端旋转安装于所述主壳的前后内壁上端中偏左部位置;
平衡板,所述上转轴的外表面环绕固定安装有平衡板,所述平衡板在正常情况下处于水平静止平衡状态,所述平衡板的右端重量大于其左端重量,所述平衡板的左右两侧外表面在正常情况下分别同所述主壳的左右内壁上端表面静止贴合,所述平衡板的左端尾部位于所述主壳的上端入口的上方位置。
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上导料组件还包括有:
上气囊,所述平衡板的底侧右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上气囊,所述上气囊的外观在一个纵截面上呈内部中空的矩形状。
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上导料组件还包括有:
固定板,所述主壳的右内壁位于所述平衡板的右端尾部上方位置斜向固定安装有左低右高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同水平面的夹角为30°。
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上导料组件还包括有:
支撑板,所述主壳的右内壁位于所述固定板的右端尾部上方位置斜向固定安装有左低右高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同水平面的夹角也为30°,所述支撑板的左右长度大于所述固定板的左右长度,所述支撑板的底侧左端外表面在正常情况下同所述平衡板的顶侧左端外表面静止贴合,所述支撑板的左端尾侧外表面同所述主壳的左内壁表面之间存有间隔,所述间隔在正常情况下被所述平衡板的顶侧左侧尾部外表面所封闭,所述支撑板的顶侧外表面与所述主壳的内壁之间位置预装有硝酸铵粉末。
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上导料组件还包括有:
外壳,所述主壳的入口至出口之间位置固定安装有外壳,所述外壳的外观在一个纵截面上呈内部中空、前后封闭、首尾贯穿的字母“C”形状,所述外壳的右侧外表面同所述主壳的左内壁持平,所述外壳的顶端入口内壁表面斜向固定安装有左低右高的斜板,所述斜板同水平面的夹角也为30°,所述斜板的右端顶部位于所述平衡板的左端尾部下方位置。
有益效果:
1.该种复合型无纺布生产用热风输送装置,通过设置有防烫组件,利用热胀冷缩、杠杆和虹吸原理,当输送过热风的连接管使热风输送箱的前侧表面温度升高时,该部分高温热量会传至防烫组件的主壳内部;当使主壳内部下端空腔内的温度升高时,在热胀冷缩原理的作用下,会使防烫组件的下导料组件发生形变;进而在杠杆原理的作用下,使下导料组件发生活动;接着在虹吸原理的作用下,使防烫组件的副壳与主壳之间预装的成分为清水的降温物料自右向左导出至主壳内部底端处;当使主壳内部上端空腔内的温度升高时,在热胀冷缩原理的作用下,会使防烫组件的上导料组件发生形变;进而在杠杆原理的作用下,使上导料组件发生活动,以将其内预装的另一部分降温物料也导入至主壳内部底端;该部分降温物料与下导料组件导出的清水发生接触后,会吸收主壳内的高温热量,产生冷温,并将冷温陆续传至热风输送箱的表面;如此在多个防烫组件的连续共同配合作用下,可以防止操作人员拆卸过滤网时被热风输送箱前侧表面烫伤;
2.该种复合型无纺布生产用热风输送装置,通过设置有下导料组件,利用热胀冷缩、杠杆和虹吸原理,当主壳内部温度正常时,下导料组件的导料槽处于上下竖直静止平衡状态,其右侧上端外表面静止贴合于主壳的右内壁中端表面;下导料组件的引料槽处于水平静止平衡状态,其顶侧中偏左侧外表面静止贴合于主壳的通孔顶内壁表面,其右端首部入口位于副壳内部右上端位置;下导料组件的下气囊处于自然膨胀未变形状态;但当主壳内部温度升高时,会逐渐打破这种状态,即如上述般在使主壳内部下端空腔内的温度升高时,该部分热量会传至下气囊表面,在热胀冷缩原理的作用下,使其左侧受热发生向左的膨胀伸展形变;接着在杠杆原理的作用下,下气囊推动导料槽发生朝左上的顺时针转动,以同步带动引料槽发生向下的顺时针转动,以将引料槽的右端首部入口插入清水中;然后在虹吸原理的作用下,引料槽将清水自其右端首部入口向上导入,并经导料槽向下导出至主壳底端内,以与上导料组件导出的另一部分降温物料混合后吸热降温;如此以实现将一类降温物料的引导出,便于防烫;
3.该种复合型无纺布生产用热风输送装置,通过设置有上导料组件,利用热胀冷缩和杠杆原理,当主壳内部温度正常时,上导料组件的平衡板处于水平静止平衡状态,其左右两侧外表面分别同主壳的左右内壁上端表面静止贴合;上导料组件的上气囊处于自然膨胀未变形状态;上导料组件的支撑板的底侧左端外表面同平衡板的顶侧左端外表面静止贴合,其左端尾侧外表面同主壳的左内壁表面之间开设的间隔被平衡板的顶侧左侧尾部外表面所封闭,其内预装的成分为硝酸铵粉末的另一类降温物料未溢出;但当主壳内部温度升高时,会逐渐打破这种状态,即如上述般在使主壳内部上端空腔内的温度升高时,该部分热量会传至上气囊表面,在热胀冷缩原理的作用下,使其受热发生膨胀,自身浮力增加,以向上推动平衡板发生逆时针转动,进而打开支撑板下的间隔,将其内的硝酸铵粉末经此间隔沿平衡板顶侧左端表面向下滑至上导料组件的斜板上,并最终经上导料组件的外壳陆续导入主壳底端,以与下导料组件导出的清水接触后吸热降温;如此以实现将另一类降温物料引导出,便于防烫;
4.综上所述,该种复合型无纺布生产用热风输送装置,通过防烫组件、下导料组件和上导料组件等的共同配合作用,可以使热风输送箱位于管道一侧表面上具备防烫功能,当对管道内长时间使用过的过滤网进行更换时,输送过热风的管道也不会使热风输送箱的该侧温度持续较高,能及时对该侧热量进行散发,消除了工作人员在拆取过滤网时与其表面发生误接触时被烫伤的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防烫组件的立体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图2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图2中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下导料组件与上导料组件处于活动状态时的防烫组件立体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防烫组件的立体剖视爆炸图;
图1-6中:1-支撑板;2-固定柱;3-热风输送箱;4-管道;5-连接管;6-连接罩;7-过滤网;8-防烫组件;9-主壳;10-副壳;11-下导料组件;12-上导料组件;13-下转轴;14-导料槽;15-引料槽;16-限位板;17-下气囊;18-上转轴;19-平衡板;20-上气囊;21-固定板;22-支撑板;23-斜板;24-外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1-图6,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2,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复合型无纺布生产用热风输送装置,包括:
支撑板1,支撑板1的底侧外表面四角位置固定安装有固定柱2,支撑板1的顶侧外表面固定安装有热风输送箱3,热风输送箱3的前端中央位置呈前后水平方向内外贯穿固定安装有管道4,管道4的内壁贯穿固定连通有连接管5,连接管5的外表面中端位置环绕固定安装有连接罩6,连接管5的内壁前端位置活动安装有过滤网7;
防烫组件8,热风输送箱3的前侧外表面于管道4外等邻环绕固定安装有若干个可以防止操作人员拆卸过滤网7时被热风输送箱3前侧表面烫伤的防烫组件8,防烫组件8包括有:主壳9、副壳10、可以引导出一类降温物料的下导料组件11和可以引导出另一类降温物料的上导料组件12;
此处的防烫组件8,是为便于将连接管5将热温传至热风输送箱3前侧表面时,将高温热量传至主壳9内,使其内的下导料组件11与上导料组件12发生形变活动,将两类不同成分的降温物料分别导至主壳9内部底端汇集,二者混合后吸热产生冷温,将热风输送箱3前侧表面的热温散去,防止操作人员误接触后被烫伤;
热风输送箱3的前侧外表面于管道4外等邻环绕固定安装有若干个主壳9,主壳9的外观在一个纵截面上呈内部中空、前后顶底封闭的字母“B”形状,主壳9内部自上而下分为上下两个相等容积的空腔,主壳9的内部上下两个空腔为上下可贯通状态,主壳9的左端上下两部位置分别开设有左右贯穿的入口和出口,主壳9的右端中偏上部位置开设有左右贯穿的通孔,主壳9的后侧外表面固定安装于热风输送箱3的前侧外表面;
此处的主壳9且外观在一个纵截面上设为内部中空、前后顶底封闭的字母“B”形状,是为便于分别装纳下导料组件11和上导料组件12,在其内温度升高后将两类降温物料导至其底端汇集降温;
主壳9的右侧外表面上至下端之间位置固定安装有副壳10,副壳10的外观在一个纵截面上呈内部中空、前后封闭的内角为120°的“>”折板形状,副壳10的左侧顶底两端外表面分别固定安装于主壳9的右侧上下两端外表面,主壳9的右侧下端外表面与副壳10的左侧下端外表面之间位置预装有清水,清水的预装份量的最高水位线低于主壳9的通孔最低位置处的水平线;
此处的副壳10且外观在一个纵截面上设为内部中空、前后封闭的内角为120°的“>”折板形状,是为便于与主壳9共同配合装纳清水,在主壳9内温度升高后将该部分成分为清水的降温物料导入主壳9底端,以与另一部分降温物料发生混合接触吸热降温;
主壳9与副壳10的内部中端位置活动安装有下导料组件11;
此处的下导料组件11,是为便于利用热胀冷缩、杠杆和虹吸原理,在主壳9内下端空腔内温度升高后,使下导料组件11及时发生形变活动,将清水导入主壳9底端;
主壳9的内部上端至其左下外端之间位置活动安装有上导料组件12;
此处的上导料组件12,是为便于利用热胀冷缩和杠杆原理,在主壳9内上端空腔内温度升高后,使上导料组件12及时发生形变活动,以将其内预装的另一部分降温物料导入主壳9底端,与清水发生混合接触后吸热降温。
该种复合型无纺布生产用热风输送装置,通过设置有防烫组件8,利用热胀冷缩、杠杆和虹吸原理,当输送过热风的连接管5使热风输送箱3的前侧表面温度升高时,该部分高温热量会传至防烫组件8的主壳9内部;当使主壳9内部下端空腔内的温度升高时,在热胀冷缩原理的作用下,会使防烫组件8的下导料组件11发生形变;进而在杠杆原理的作用下,使下导料组件11发生活动;接着在虹吸原理的作用下,使防烫组件8的副壳10与主壳9之间预装的成分为清水的降温物料自右向左导出至主壳9内部底端处;当使主壳9内部上端空腔内的温度升高时,在热胀冷缩原理的作用下,会使防烫组件8的上导料组件12发生形变;进而在杠杆原理的作用下,使上导料组件12发生活动,以将其内预装的另一部分降温物料也导入至主壳9内部底端;该部分降温物料与下导料组件11导出的清水发生接触后,会吸收主壳9内的高温热量,产生冷温,并将冷温陆续传至热风输送箱3的表面;如此在多个防烫组件8的连续共同配合作用下,可以防止操作人员拆卸过滤网7时被热风输送箱3前侧表面烫伤。
实施例2
请参阅图2-3和图5-6,本发明实施例相对于实施例1,其区别之处在于:下导料组件11包括有:
下转轴13,主壳9的内部中央偏左上端位置呈前后水平方向旋转安装有下转轴13,下转轴13位于主壳9的通孔的左上端位置,下转轴13的前后两端旋转安装于主壳9的前后内壁中央偏左上端位置;
导料槽14,下转轴13的底侧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导料槽14,导料槽14的外观在一个纵截面上呈内部中空、首尾贯穿的短平行直板形状,导料槽14在正常情况下处于上下竖直静止平衡状态,导料槽14的右侧上端外表面在正常情况下静止贴合于主壳9的右内壁中端表面,导料槽14的底端尾部出口延伸至主壳9的下端空腔内,导料槽14的右端顶部入口朝向主壳9的通孔;
此处的导料槽14且外观在一个纵截面上设为内部中空、首尾贯穿的短平行直板形状,是为便于杠杆原理,将主壳9内部下端空腔内温度升高后,发生朝左上的顺时针转动,并随后利用虹吸原理将副壳10内的清水向下导出至主壳9底端。
本发明实施例中,下导料组件11还包括有:
引料槽15,导料槽14的右端顶部位置贯穿固定连通有引料槽15,引料槽15的外观在一个纵截面上呈内部中空、首尾贯穿的长平行直板形状,引料槽15在正常情况下处于水平静止平衡状态,引料槽15的左右长度大于导料槽14的上下长度,引料槽15的左端尾部出口与导料槽14的右端顶部入口契合对接,引料槽15的顶侧中偏左侧外表面在正常情况下静止贴合于主壳9的通孔顶内壁表面,引料槽15的右端首部入口在正常情况下位于副壳10内部右上端位置且同副壳10的左侧上端外表面之间存有距离;
此处的引料槽15且外观在一个纵截面上设为内部中空、首尾贯穿的长平行直板形状,是为便于利用杠杆原理,在导料槽14发生顺时针转动后,同步使引料槽15发生向下的顺时针转动,以使其右端首部入口向下插入清水中,并利用虹吸原理将该部分清水向上引至导料槽14中导出。
本发明实施例中,下导料组件11还包括有:
限位板16,主壳9的右内壁下端位置固定安装有限位板16,限位板16的外观在一个纵截面上呈左高右低的倾斜字母“L”形状,限位板16的内壁同主壳9的右内壁中偏下端表面之间存有距离;
此处的限位板16且外观在一个纵截面上设为左高右低的倾斜字母“L”形状,是为便于支撑限位下气囊17,在主壳9内部下端空腔内温度升高后,使下气囊17受热膨胀后得以顺利向左推动导料槽14朝左上发生顺时针转动。
本发明实施例中,下导料组件11还包括有:
下气囊17,限位板16的内壁与主壳9的右内壁中偏下端表面之间位置嵌装有下气囊17,下气囊17的左侧外表面固定贴合于导料槽14的右侧中端外表面,下气囊17的其余顶底右三侧外表面同限位板16的内壁及主壳9的右内壁中偏下端表面活动贴合;
此处的下气囊17,是为便于利用热胀冷缩原理,在主壳9内部下端空腔内温度升高后,其左端部分发生向左的膨胀伸展,以顺利推动导料槽14发生朝左上的顺时针转动。
该种复合型无纺布生产用热风输送装置,通过设置有下导料组件11,利用热胀冷缩、杠杆和虹吸原理,当主壳9内部温度正常时,下导料组件11的导料槽14处于上下竖直静止平衡状态,其右侧上端外表面静止贴合于主壳9的右内壁中端表面;下导料组件11的引料槽15处于水平静止平衡状态,其顶侧中偏左侧外表面静止贴合于主壳9的通孔顶内壁表面,其右端首部入口位于副壳10内部右上端位置;下导料组件11的下气囊17处于自然膨胀未变形状态;但当主壳9内部温度升高时,会逐渐打破这种状态,即如上述般在使主壳9内部下端空腔内的温度升高时,该部分热量会传至下气囊17表面,在热胀冷缩原理的作用下,使其左侧受热发生向左的膨胀伸展形变;接着在杠杆原理的作用下,下气囊17推动导料槽14发生朝左上的顺时针转动,以同步带动引料槽15发生向下的顺时针转动,以将引料槽15的右端首部入口插入清水中;然后在虹吸原理的作用下,引料槽15将清水自其右端首部入口向上导入,并经导料槽14向下导出至主壳9底端内,以与上导料组件12导出的另一部分降温物料混合后吸热降温;如此以实现将一类降温物料的引导出,便于防烫。
实施例3
请参阅图2和图4-6,本发明实施例相对于实施例1,其区别之处在于:上导料组件12包括有:
上转轴18,主壳9的内部上端中偏左部位置呈前后水平方向旋转安装有上转轴18,上转轴18的前后两端旋转安装于主壳9的前后内壁上端中偏左部位置;
平衡板19,上转轴18的外表面环绕固定安装有平衡板19,平衡板19在正常情况下处于水平静止平衡状态,平衡板19的右端重量大于其左端重量,平衡板19的左右两侧外表面在正常情况下分别同主壳9的左右内壁上端表面静止贴合,平衡板19的左端尾部位于主壳9的上端入口的上方位置;
此处的平衡板19是为便于利用杠杆原理,在主壳9内部上端空腔内温度升高后,发生逆时针转动,以将支撑板22内的另一部分降温物料导出。
本发明实施例中,上导料组件12还包括有:
上气囊20,平衡板19的底侧右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上气囊20,上气囊20的外观在一个纵截面上呈内部中空的矩形状;
此处的上气囊20且外观在一个纵截面上设为内部中空的矩形状,是为便于利用热胀冷缩原理,在主壳9内部上端空腔内温度升高后,受热发生膨胀,自身浮力提高,向上推动平衡板19右端发生向上的逆时针转动,以使平衡板19左端尾部打开支撑板22与主壳9之间的间隔,释放出另一部分降温物料。
本发明实施例中,上导料组件12还包括有:
固定板21,主壳9的右内壁位于平衡板19的右端尾部上方位置斜向固定安装有左低右高的固定板21,固定板21同水平面的夹角为30°;
此处的左低右高的固定板21,是为便于与斜板23共同配合,以对平衡板19的右端尾部进行限位,使支撑板22内流出的降温物料可顺利沿平衡板19顶侧向下导出。
本发明实施例中,上导料组件12还包括有:
支撑板22,主壳9的右内壁位于固定板21的右端尾部上方位置斜向固定安装有左低右高的支撑板22,支撑板22同水平面的夹角也为30°,支撑板22的左右长度大于固定板21的左右长度,支撑板22的底侧左端外表面在正常情况下同平衡板19的顶侧左端外表面静止贴合,支撑板22的左端尾侧外表面同主壳9的左内壁表面之间存有间隔,间隔在正常情况下被平衡板19的顶侧左侧尾部外表面所封闭,支撑板22的顶侧外表面与主壳9的内壁之间位置预装有硝酸铵粉末;
此处的支撑板22,是为便于同主壳9内壁共同预装另一部分成分为硝酸铵粉末的降温物料,在平衡板19左端尾部发生向下的逆时针转动时,开启支撑板22与主壳9之间的间隔,使硝酸铵粉末沿此间隔向外导出。
本发明实施例中,上导料组件12还包括有:
外壳24,主壳9的入口至出口之间位置固定安装有外壳24,外壳24的外观在一个纵截面上呈内部中空、前后封闭、首尾贯穿的字母“C”形状,外壳24的右侧外表面同主壳9的左内壁持平,外壳24的顶端入口内壁表面斜向固定安装有左低右高的斜板23,斜板23同水平面的夹角也为30°,斜板23的右端顶部位于平衡板19的左端尾部下方位置;
此处的外壳24且外观在一个纵截面上设为内部中空、前后封闭、首尾贯穿的字母“C”形状,是为便于与斜板23共同配合,当平衡板19左端尾部发生向下转动导出硝酸铵粉末时,斜板23可对平衡板19左端尾部进行限位,使该部分降温物料沿斜板23顺利流入外壳24内,并经外壳24底端出口流入主壳9内部下端空腔内,与导料槽14导出的清水发生接触后吸热降温。
该种复合型无纺布生产用热风输送装置,通过设置有上导料组件12,利用热胀冷缩和杠杆原理,当主壳9内部温度正常时,上导料组件12的平衡板19处于水平静止平衡状态,其左右两侧外表面分别同主壳9的左右内壁上端表面静止贴合;上导料组件12的上气囊20处于自然膨胀未变形状态;上导料组件12的支撑板22的底侧左端外表面同平衡板19的顶侧左端外表面静止贴合,其左端尾侧外表面同主壳9的左内壁表面之间开设的间隔被平衡板19的顶侧左侧尾部外表面所封闭,其内预装的成分为硝酸铵粉末的另一类降温物料未溢出;但当主壳9内部温度升高时,会逐渐打破这种状态,即如上述般在使主壳9内部上端空腔内的温度升高时,该部分热量会传至上气囊20表面,在热胀冷缩原理的作用下,使其受热发生膨胀,自身浮力增加,以向上推动平衡板19发生逆时针转动,进而打开支撑板22下的间隔,将其内的硝酸铵粉末经此间隔沿平衡板19顶侧左端表面向下滑至上导料组件12的斜板23上,并最终经上导料组件12的外壳24陆续导入主壳9底端,以与下导料组件11导出的清水接触后吸热降温;如此以实现将另一类降温物料引导出,便于防烫。

Claims (1)

1.一种复合型无纺布生产用热风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撑板(1),所述支撑板(1)的底侧外表面四角位置固定安装有固定柱(2),所述支撑板(1)的顶侧外表面固定安装有热风输送箱(3),所述热风输送箱(3)的前端中央位置呈前后水平方向内外贯穿固定安装有管道(4),所述管道(4)的内壁贯穿固定连通有连接管(5),所述连接管(5)的外表面中端位置环绕固定安装有连接罩(6),所述连接管(5)的内壁前端位置活动安装有过滤网(7);
防烫组件(8),所述热风输送箱(3)的前侧外表面于所述管道(4)外等邻环绕固定安装有若干个可以防止操作人员拆卸所述过滤网(7)时被所述热风输送箱(3)前侧表面烫伤的防烫组件(8),所述防烫组件(8)包括有:主壳(9)、副壳(10)、可以引导出一类降温物料的下导料组件(11)和可以引导出另一类降温物料的上导料组件(12);
所述热风输送箱(3)的前侧外表面于所述管道(4)外等邻环绕固定安装有若干个主壳(9),所述主壳(9)的外观在一个纵截面上呈内部中空、前后顶底封闭的字母“B”形状,所述主壳(9)内部自上而下分为上下两个相等容积的空腔,所述主壳(9)的内部上下两个空腔为上下可贯通状态,所述主壳(9)的左端上下两部位置分别开设有左右贯穿的入口和出口,所述主壳(9)的右端中偏上部位置开设有左右贯穿的通孔,所述主壳(9)的后侧外表面固定安装于所述热风输送箱(3)的前侧外表面;
所述主壳(9)的右侧外表面上至下端之间位置固定安装有副壳(10),所述副壳(10)的外观在一个纵截面上呈内部中空、前后封闭的内角为120°的“>”折板形状,所述副壳(10)的左侧顶底两端外表面分别固定安装于所述主壳(9)的右侧上下两端外表面,所述主壳(9)的右侧下端外表面与所述副壳(10)的左侧下端外表面之间位置预装有清水,所述清水的预装份量的最高水位线低于所述主壳(9)的通孔最低位置处的水平线;
所述主壳(9)与所述副壳(10)的内部中端位置活动安装有下导料组件(11);
所述主壳(9)的内部上端至其左下外端之间位置活动安装有上导料组件(12);
所述下导料组件(11)包括有:
下转轴(13),所述主壳(9)的内部中央偏左上端位置呈前后水平方向旋转安装有下转轴(13),所述下转轴(13)位于所述主壳(9)的通孔的左上端位置,所述下转轴(13)的前后两端旋转安装于所述主壳(9)的前后内壁中央偏左上端位置;
导料槽(14),所述下转轴(13)的底侧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导料槽(14),所述导料槽(14)的外观在一个纵截面上呈内部中空、首尾贯穿的短平行直板形状,所述导料槽(14)处于上下竖直静止平衡状态,所述导料槽(14)的右侧上端外表面静止贴合于所述主壳(9)的右内壁中端表面,所述导料槽(14)的底端尾部出口延伸至所述主壳(9)的下端空腔内,所述导料槽(14)的右端顶部入口朝向所述主壳(9)的通孔;
所述下导料组件(11)还包括有:
引料槽(15),所述导料槽(14)的右端顶部位置贯穿固定连通有引料槽(15),所述引料槽(15)的外观在一个纵截面上呈内部中空、首尾贯穿的长平行直板形状,所述引料槽(15)处于水平静止平衡状态,所述引料槽(15)的左右长度大于所述导料槽(14)的上下长度,所述引料槽(15)的左端尾部出口与所述导料槽(14)的右端顶部入口契合对接,所述引料槽(15)的顶侧中偏左侧外表面静止贴合于所述主壳(9)的通孔顶内壁表面,所述引料槽(15)的右端首部入口位于所述副壳(10)内部右上端位置且同所述副壳(10)的左侧上端外表面之间存有距离;
所述下导料组件(11)还包括有:
限位板(16),所述主壳(9)的右内壁下端位置固定安装有限位板(16),所述限位板(16)的外观在一个纵截面上呈左高右低的倾斜字母“L”形状,所述限位板(16)的内壁同所述主壳(9)的右内壁中偏下端表面之间存有距离;
所述下导料组件(11)还包括有:
下气囊(17),所述限位板(16)的内壁与所述主壳(9)的右内壁中偏下端表面之间位置嵌装有下气囊(17),所述下气囊(17)的左侧外表面固定贴合于导料槽(14)的右侧中端外表面,所述下气囊(17)的其余顶底右三侧外表面同所述限位板(16)的内壁及所述主壳(9)的右内壁中偏下端表面活动贴合;
所述上导料组件(12)包括有:
上转轴(18),所述主壳(9)的内部上端中偏左部位置呈前后水平方向旋转安装有上转轴(18),所述上转轴(18)的前后两端旋转安装于所述主壳(9)的前后内壁上端中偏左部位置;
平衡板(19),所述上转轴(18)的外表面环绕固定安装有平衡板(19),所述平衡板(19)处于水平静止平衡状态,所述平衡板(19)的右端重量大于其左端重量,所述平衡板(19)的左右两侧外表面分别同所述主壳(9)的左右内壁上端表面静止贴合,所述平衡板(19)的左端尾部位于所述主壳(9)的上端入口的上方位置;
所述上导料组件(12)还包括有:
上气囊(20),所述平衡板(19)的底侧右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上气囊(20),所述上气囊(20)的外观在一个纵截面上呈内部中空的矩形状;
所述上导料组件(12)还包括有:
固定板(21),所述主壳(9)的右内壁位于所述平衡板(19)的右端尾部上方位置斜向固定安装有左低右高的固定板(21),所述固定板(21)同水平面的夹角为30°;
所述上导料组件(12)还包括有:
支撑板(22),所述主壳(9)的右内壁位于所述固定板(21)的右端尾部上方位置斜向固定安装有左低右高的支撑板(22),所述支撑板(22)同水平面的夹角也为30°,所述支撑板(22)的左右长度大于所述固定板(21)的左右长度,所述支撑板(22)的底侧左端外表面同所述平衡板(19)的顶侧左端外表面静止贴合,所述支撑板(22)的左端尾侧外表面同所述主壳(9)的左内壁表面之间存有间隔,所述间隔被所述平衡板(19)的顶侧左侧尾部外表面所封闭,所述支撑板(22)的顶侧外表面与所述主壳(9)的内壁之间位置预装有硝酸铵粉末;
所述上导料组件(12)还包括有:
外壳(24),所述主壳(9)的入口至出口之间位置固定安装有外壳(24),所述外壳(24)的外观在一个纵截面上呈内部中空、前后封闭、首尾贯穿的字母“C”形状,所述外壳(24)的右侧外表面同所述主壳(9)的左内壁持平,所述外壳(24)的顶端入口内壁表面斜向固定安装有左低右高的斜板(23),所述斜板(23)同水平面的夹角也为30°,所述斜板(23)的右端顶部位于所述平衡板(19)的左端尾部下方位置。
CN202210056809.0A 2022-01-18 2022-01-18 一种复合型无纺布生产用热风输送装置 Active CN11456171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056809.0A CN114561710B (zh) 2022-01-18 2022-01-18 一种复合型无纺布生产用热风输送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056809.0A CN114561710B (zh) 2022-01-18 2022-01-18 一种复合型无纺布生产用热风输送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561710A CN114561710A (zh) 2022-05-31
CN114561710B true CN114561710B (zh) 2023-06-30

Family

ID=817115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056809.0A Active CN114561710B (zh) 2022-01-18 2022-01-18 一种复合型无纺布生产用热风输送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561710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0031416A (ja) * 2008-07-29 2010-02-12 Denki Kagaku Kogyo Kk アルミナ質繊維集合体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211595855U (zh) * 2020-01-17 2020-09-29 福建永荣锦江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网状双筒圆柱形静电纺丝装置的喷头
CN212316295U (zh) * 2019-12-20 2021-01-08 江苏维特思无纺布有限公司 无纺布生产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BR112017025543A2 (pt) * 2015-05-29 2018-08-07 Oil States Industries, Inc. junta de cano flexível tendo uma bota flexível anelar isolando térmica ou quimicamente um elemento flexível elastomérico anelar
CN109131649A (zh) * 2018-08-21 2019-01-04 湖南高福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降温除尘环保节能装置
CN113005538A (zh) * 2019-12-20 2021-06-22 江苏维特思无纺布有限公司 无纺布生产用热风输送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0031416A (ja) * 2008-07-29 2010-02-12 Denki Kagaku Kogyo Kk アルミナ質繊維集合体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212316295U (zh) * 2019-12-20 2021-01-08 江苏维特思无纺布有限公司 无纺布生产装置
CN211595855U (zh) * 2020-01-17 2020-09-29 福建永荣锦江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网状双筒圆柱形静电纺丝装置的喷头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561710A (zh) 2022-05-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047234B (zh) 一种非能动安全壳热量导出系统和压水反应堆
CN114561710B (zh) 一种复合型无纺布生产用热风输送装置
JPS6080790A (ja) 原子炉設備
CN111023843B (zh) 红丹氧化炉出料冷却装置
CN104582540B (zh) 冷却支架装置
CN109113538A (zh) 一种自闭式防火门
CN107731321A (zh) 一种非能动安全壳热量导出系统防护装置
CN108338669A (zh) 用于食品烹饪、蒸煮的高温、高压热蒸设备
CN116231501B (zh) 一种具有温度调节功能的密闭式配电柜
CN114423241B (zh) 一种用于图形工作站的节能液冷模组
CN209026866U (zh) 模块化可翻转灶具
CN207815532U (zh) 空调室外机及空调机组
CN215260113U (zh) 空调器室内机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16557838U (zh) 制冷机组及具有其的制冷设备
CN206670137U (zh) 一种整体式的制冷机组
CN115111887A (zh) 一种真空烤箱热风循环内外加热装置
CN209151459U (zh) 送风装置
CN109930369B (zh) 一种防尘烘衣箱
CN205999668U (zh) 干衣机或洗干一体机
CN2937889Y (zh) 一种面板自动开闭的空调室内机
CN207555753U (zh) 一种冷冻水盘管
CN210035927U (zh) 一种用于虹吸式制冷系统的立式循环桶
CN105423519B (zh) 空调柜机及空调器
CN214070427U (zh) 一种防尘型网络服务器
CN220956181U (zh) 具备降温功能的消防风机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605

Address after: 529000 Plant 4, No. 39, Zone F, Dakualang, Dong'an, Enping, Jiangmen, Enping

Applicant after: Enping Hongli Nonwoven Products Co.,Ltd.

Address before: 744024 Qingfu shopping center, Shilipu Town, Kongtong District, Pingliang City, Gansu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ShangGuan Bifeng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