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561667A - 一种可再生能源制氢系统及其制氢设备启停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再生能源制氢系统及其制氢设备启停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561667A
CN114561667A CN202210372318.7A CN202210372318A CN114561667A CN 114561667 A CN114561667 A CN 114561667A CN 202210372318 A CN202210372318 A CN 202210372318A CN 114561667 A CN114561667 A CN 11456166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ydrogen production
renewable energy
mode
production equipment
pow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372318.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士环
李江松
柏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nshine Hydrogen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nshine Hydrogen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nshine Hydrogen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nshine Hydrogen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372318.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561667A/zh
Publication of CN1145616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6166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5ELECTROLYTIC OR ELECTROPHORETIC PROCESSES; APPARATUS THEREFOR
    • C25BELECTROLYTIC OR ELECTROPHORETIC PROCESS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COMPOUNDS OR NON-METALS; APPARATUS THEREFOR
    • C25B15/00Operating or servicing cells
    • C25B15/02Process control or regula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5ELECTROLYTIC OR ELECTROPHORETIC PROCESSES; APPARATUS THEREFOR
    • C25BELECTROLYTIC OR ELECTROPHORETIC PROCESS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COMPOUNDS OR NON-METALS; APPARATUS THEREFOR
    • C25B1/00Electrolytic production of inorganic compounds or non-metals
    • C25B1/01Products
    • C25B1/02Hydrogen or oxyge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5ELECTROLYTIC OR ELECTROPHORETIC PROCESSES; APPARATUS THEREFOR
    • C25BELECTROLYTIC OR ELECTROPHORETIC PROCESS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COMPOUNDS OR NON-METALS; APPARATUS THEREFOR
    • C25B15/00Operating or servicing cells
    • C25B15/02Process control or regulation
    • C25B15/023Measuring, analysing or testing during electrolytic produc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5ELECTROLYTIC OR ELECTROPHORETIC PROCESSES; APPARATUS THEREFOR
    • C25BELECTROLYTIC OR ELECTROPHORETIC PROCESS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COMPOUNDS OR NON-METALS; APPARATUS THEREFOR
    • C25B9/00Cells or assemblies of cells; Constructional parts of cells; Assemblies of constructional parts, e.g. electrode-diaphragm assemblies; Process-related cell features
    • C25B9/60Constructional parts of cells
    • C25B9/65Means for supplying current; Electrode connections; Electric inter-cell connec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2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emical industry
    • Y02P20/10Process efficiency
    • Y02P20/133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e.g. sunlight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可再生能源制氢系统及其制氢设备启停控制方法,该方法在判断是否需要调整制氢设备的运行数量之后,若需要调整运行数量,则确定调整个数,并根据可再生能源制氢系统的当前状态,确定调整方式为次数优先方式或者时长优先方式;其中,次数优先方式可以平衡系统内各制氢设备的启停次数,而时长优先方式可以平衡系统内各制氢设备的运行时长;根据系统的当前状态确定此刻需要采用的调整方式,可以综合考虑启停次数和运行时长对于使用寿命的影响;此后,再按照调整方式,控制相应制氢设备动作,进而可以比现有技术更好的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从而提高了系统整体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可再生能源制氢系统及其制氢设备启停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新能源制氢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再生能源制氢系统及其制氢设备启停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以可再生能源制氢为特征的能源系统,将是今后能源互联网建设的重要方向之一。但是新能源发电具有间歇性和不确定性,随着发电功率的变动,制氢设备需要频繁的进行启停操作;而启停次数越多,设备的使用寿命就会越短,进而会降低系统的经济性。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当前主要是依靠尽量平均全部制氢设备的启停次数,以期减少系统平均启停次数;但这一方案对于制氢设备使用寿命的优化效果有限。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可再生能源制氢系统及其制氢设备启停控制方法,对制氢设备的启停次数和运行时长分别进行优化,提高系统使用寿命和经济效益。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可再生能源制氢系统的制氢设备启停控制方法,包括:
判断是否需要调整制氢设备的运行数量;
若需要调整所述运行数量,则确定调整个数;
根据所述可再生能源制氢系统的当前状态,确定调整方式为以平均全部制氢设备启停次数为目标的次数优先方式,或者,为以平均全部制氢设备运行时长为目标的时长优先方式;
按照所述调整方式,控制所述调整个数的相应制氢设备动作。
可选的,根据所述可再生能源制氢系统的当前状态,确定调整方式为以平均全部制氢设备启停次数为目标的次数优先方式,或者,为以平均全部制氢设备运行时长为目标的时长优先方式,包括:
根据所述可再生能源制氢系统当前所处的时间段,确定其在预设时间段划分结果中所对应的方式作为所述调整方式。
可选的,所述预设时间段划分结果中,所述次数优先方式和所述时长优先方式所对应的时间段交替出现。
可选的,根据所述可再生能源制氢系统当前所处的时间段,确定其在预设时间段划分结果中所对应的方式作为所述调整方式,包括:
根据所述可再生能源制氢系统当前所处的时间段,判断其在预设时间段划分结果中所对应的方式是否为所述次数优先方式;
若其在所述预设时间段划分结果中所对应的方式是所述次数优先方式,则以所述次数优先方式作为所述调整方式;
若其在所述预设时间段划分结果中所对应的方式不是所述次数优先方式,则以所述时长优先方式作为所述调整方式。
可选的,根据所述可再生能源制氢系统的当前状态,确定调整方式为以平均全部制氢设备启停次数为目标的次数优先方式,或者,为以平均全部制氢设备运行时长为目标的时长优先方式,包括:
确定所述可再生能源制氢系统当前全部制氢设备的启停次数不平衡度和运行时长不平衡度;
若所述启停次数不平衡度大于所述运行时长不平衡度,则确定所述调整方式为所述次数优先方式;
若所述启停次数不平衡度小于所述运行时长不平衡度,则确定所述调整方式为所述时长优先方式。
可选的,按照所述调整方式,控制所述调整个数的相应制氢设备动作,包括:
若所述调整方式为次数优先方式,则按照以启停次数最少为优先的顺序,控制所述调整个数的相应制氢设备依次动作;
若所述调整方式为时长优先方式,则按照以运行时长最短为优先的启动顺序,或者,按照以运行时长最长为优先的停机顺序,控制所述调整个数的相应制氢设备依次动作。
可选的,判断是否需要调整制氢设备的运行数量,包括:
对所述可再生能源制氢系统中的电源供电功率,与当前运行数量下制氢功率的上下限值进行比较;
若所述电源供电功率大于所述当前运行数量下制氢功率的上限值,则判定需要增大所述运行数量;
若所述电源供电功率小于所述当前运行数量下制氢功率的下限值,则判定需要减小所述运行数量。
可选的,所述电源供电功率为:对所述可再生能源制氢系统中可再生电源下一时刻输出功率的预测值。
本申请第二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可再生能源制氢系统,包括:控制系统、可再生电源、功率变换模块及至少两个制氢设备;
所述可再生电源通过所述功率变换模块,为各所述制氢设备供电;
所述控制系统用于控制所述功率变换模块工作,并执行如上述第一方面任一种所述的可再生能源制氢系统的制氢设备启停控制方法。
可选的,所述功率变换模块包括:至少两个功率变换器,其输入端并联至所述可再生电源的输出端,其输出端分别连接至各自对应的所述制氢设备。
可选的,所述控制系统包括:各所述功率变换器的第一控制器,和,各所述制氢设备的第二控制器;
所述第一控制器与对应所述第二控制器通信连接;
各所述第一控制器通信连接,其中的通信主机用于执行所述制氢设备启停控制方法。
可选的,所述控制系统包括:系统控制器,各所述功率变换器的第一控制器,以及,各所述制氢设备的第二控制器;
所述第一控制器与对应所述第二控制器通信连接;
各所述第一控制器均与所述系统控制器通信连接,所述系统控制器用于执行所述制氢设备启停控制方法。
本申请提供的可再生能源制氢系统的制氢设备启停控制方法,其在判断是否需要调整制氢设备的运行数量之后,若需要调整运行数量,则确定调整个数,并根据可再生能源制氢系统的当前状态,确定调整方式为次数优先方式或者时长优先方式;其中,次数优先方式可以平衡系统内各制氢设备的启停次数,而时长优先方式可以平衡系统内各制氢设备的运行时长;根据系统的当前状态确定此刻需要采用的调整方式,可以综合考虑启停次数和运行时长对于使用寿命的影响;此后,再按照调整方式,控制相应制氢设备动作,进而可以比现有技术更好的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从而提高了系统整体的使用寿命,可以取得巨大的经济价值。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可再生能源制氢系统的制氢设备启停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可再生能源制氢系统的制氢设备启停控制方法的另一流程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预设时间段划分结果的示意图;
图4和图5分别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可再生能源制氢系统的制氢设备启停控制方法的另外两种流程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次数优先方式下的制氢设备启停顺序示意图;
图7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时长优先方式下的制氢设备启动顺序示意图;
图7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时长优先方式下的制氢设备停机顺序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可再生能源制氢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发明人经研究发现,制氢设备的启停次数和运行时间,均与其使用寿命有关;具体的,启停次数越多其使用寿命越短,而使用时间越长其使用寿命也越短。因此,要提高整个可再生能源制氢系统的工作寿命,就要分别减少启停次数和运行时长,具体可以通过平均各制氢设备的启停次数和运行时长来实现。然而,现有技术中一般仅针对其启停次数进行优化,即便有对运行时长进行优化的方案,也没有同时考虑优化两者的方案,难免顾此失彼。
因此,本申请提供一种可再生能源制氢系统的制氢设备启停控制方法,对制氢设备的启停次数和运行时长分别进行优化,以提高系统使用寿命和经济效益。
该可再生能源制氢系统的制氢设备启停控制方法,如图1所示,具体包括:
S101、判断是否需要调整制氢设备的运行数量。
实际应用中,可以对该可再生能源制氢系统中的电源供电功率,与当前运行数量下制氢功率的上下限值进行比较;其中,当前运行数量下制氢功率的上限值,是指当前处于运行状态下的各制氢设备总共可以消纳的功率上限值;而该当前运行数量下制氢功率的下限值,是指使当前处于运行状态下的各制氢设备可以维持运行的功率下限值;而该电源供电功率,可以是指对该可再生能源制氢系统中可再生电源下一时刻输出功率的预测值,也可以是该可再生电源的实时功率值,参见现有技术即可,均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比如,系统采用风电、光伏等构成的可再生电源进行变功率制氢,在开启制氢设备的阶段,当光伏、风电的发电功率增加后,系统制氢功率随之增加,当前运行的制氢设备不能完全消纳新增的制氢功率,也即电源供电功率大于当前运行数量下制氢功率的上限值,从而判定需要增加制氢设备的运行数量;而在关闭制氢设备阶段,当光伏、风电的发电功率减少后,系统制氢功率随之减少,制氢功率不能维持当前的运行数量,也即电源供电功率小于当前运行数量下制氢功率的下限值,从而判定需要减少制氢设备的运行数量。
不论是增大还是减小运行数量,只要是需要调整运行数量,则执行步骤S102。而若不需要调整运行数量,则维持当前状态即可。
S102、确定调整个数。
若需要增加制氢设备的运行数量,则此时需要确定要开启的制氢设备数量;若需要减少制氢设备的运行数量,则此时需要确定要关闭的制氢设备数量。其具体的计算方式可以参见现有技术,此处不再一一赘述。
S103、根据可再生能源制氢系统的当前状态,确定调整方式为次数优先方式或时长优先方式。
其中,次数优先方式以平均全部制氢设备启停次数为目标,可以平衡系统内各制氢设备的启停次数,而时长优先方式以平均全部制氢设备运行时长为目标,可以平衡系统内各制氢设备的运行时长。
根据系统的当前状态,确定此时需要采用的具体方式,可以保证系统在不同状态下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而分别对制氢设备的启停次数和运行时长进行优化,延长制氢设备的使用寿命。
S104、按照调整方式,控制调整个数的相应制氢设备动作。
值得说明的是,图1中对于步骤S102、S103及S104的执行顺序仅为一种示例,实际应用中,步骤S102和S103的执行顺序也可以互换或者同时执行,只要在两者均完成之后再执行步骤S104即可。
本实施例提供的该可再生能源制氢系统的制氢设备启停控制方法,根据系统的当前状态确定此刻需要采用的调整方式,可以综合考虑启停次数和运行时长对于使用寿命的影响;此后,再按照调整方式,控制相应制氢设备动作,进而可以比现有技术更好的延长制氢设备的使用寿命,从而提高系统整体的使用寿命,可以取得巨大的经济价值。
在上一实施例的基础之上,本实施例对于该可再生能源制氢系统的制氢设备启停控制方法中的步骤S103给出了一些具体的可选实现方案,比如:
(1)该步骤S103,可以具体包括:根据可再生能源制氢系统当前所处的时间段,确定其在预设时间段划分结果中所对应的方式作为调整方式。
更进一步的,这一步骤具体可以包括图2中所示的:
S201、根据可再生能源制氢系统当前所处的时间段,判断其在预设时间段划分结果中所对应的方式是否为次数优先方式。
若其在预设时间段划分结果中所对应的方式是次数优先方式,则执行步骤S202;若其在预设时间段划分结果中所对应的方式不是次数优先方式,则执行步骤S203。
S202、以次数优先方式作为调整方式。
S203、以时长优先方式作为调整方式。
实际应用中,可以提前在执行该方法的控制器中设置好该预设时间段划分结果;并且,优选的,该预设时间段划分结果中,次数优先方式和时长优先方式所对应的时间段交替出现,使两个方式出现的几率相近,确保对于启停次数和运行时长这两种参数的优化都有机会实现。
具体可以参见图3,将整个系统运行的时间划分为若干个时间段,并在时间段1设置整个系统执行次数优先方式,在时间段2设置系统执行时长优先方式,以此类推,交替进行。
本方案中,设置次数优先方式和时长优先方式每隔一段时间交替执行,通过次数优先方式平均各制氢设备的启停次数,通过时长优先方式平均各制氢设备的运行时长,以同时关注各制氢设备的启停次数和各制氢设备的运行时长,兼顾两者对于各制氢设备使用寿命的延长作用,从而提高整个系统的使用寿命和经济效益。
(2)实际应用中,该步骤S103还可以包括图4中所示的:
S204、确定可再生能源制氢系统当前全部制氢设备的启停次数不平衡度和运行时长不平衡度。
两种不平衡度都是为了实现对于各制氢设备的相应参数与对应平均值之间偏差程度之和的表征,其具体计算方式并不做限定,能够表征各制氢设备对于两种参数的总偏差程度即可。
若启停次数不平衡度大于运行时长不平衡度,则执行步骤S205;若启停次数不平衡度小于运行时长不平衡度,则执行步骤S206。
S205、确定调整方式为次数优先方式。
S206、确定调整方式为时长优先方式。
其中,方式(2)能够时刻确保两种参数的优化效果,但是由于需要对于两种参数的实时计算,所以控制速度不如方式(1)快,且增加控制复杂度,因此实际应用中可以优选方式(1);实际应用中,可以视其具体应用环境而定,均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之上,该可再生能源制氢系统的制氢设备启停控制方法中,其步骤S104、按照调整方式,控制调整个数的相应制氢设备动作,具体可以包括图5(以在图2的基础上为例进行展示)中所示的:
若调整方式为次数优先方式,则执行步骤S301;若调整方式为时长优先方式,则执行步骤S302。
S301、按照以启停次数最少为优先的顺序,控制调整个数的相应制氢设备依次动作。
假设系统内有n台制氢设备,按照启停次数从少到多对各制氢设备进行排序,当系统开机后,优先启动启停次数最少的制氢设备,随着风光等可再生电源发电功率的增加,制氢功率随之增加,按照顺序依次开启启停次数第二少的制氢设备、启停次数第三少的制氢设备,直到所有制氢设备均开启;随着风光等可再生电源发电功率的减少,制氢功率随之减少,优先关闭启停次数最少的制氢设备,按照顺序依次关闭启停次数第二少的制氢设备、启停次数第三少的制氢设备,直到所有制氢设备均关闭。
值得说明的是,实际应用中,假设系统中各制氢设备的布局如图6所示,在系统首次开机运行时,若按照制氢设备1、制氢设备2、制氢设备3…制氢设备n的顺序控制各制氢设备依次开启,并在制氢功率减少时,按照制氢设备1、制氢设备2、制氢设备3…制氢设备n的顺序控制各制氢设备依次关闭,且往后每次开启和关闭都能保持从制氢设备1到制氢设备n的完整过程,则系统可以一直以该顺序进行启停控制;但若任意一次启停仅执行了上述完整过程中的一部分,则会对该顺序造成影响;比如某一次开机,可再生电源发电功率的增加,仅够支持制氢设备1和制氢设备2开启,而后再生电源发电功率即发生了减少,导致制氢设备1和制氢设备2又关闭,则下次开机将会从制氢设备3开始开启;其他情况与此类似,不再一一赘述。
S302、按照以运行时长最短为优先的启动顺序,或者,按照以运行时长最长为优先的停机顺序,控制调整个数的相应制氢设备依次动作。
同样假设系统内有n台制氢设备,首先对各制氢设备的运行时长进行排序,当风光等可再生电源的发电功率增加,制氢功率随之增加,根据图7a所示的顺序,优先启动运行时长最短的制氢设备T1,再依次控制启动运行时长第二短的制氢设备T2、启动运行时长第三短的制氢设备T3…启动运行时长最长的制氢设备Tn;当风光等可再生电源的发电功率减少,制氢功率随之减少,根据图7b所示的顺序,优先关闭运行时长最长的制氢设备T1’,再依次控制启动运行时长第二长的制氢设备T2’、启动运行时长第三长的制氢设备T3’…启动运行时长最短的制氢设备Tn’。
其他步骤及原理参见上述实施例即可,此次不再一一赘述。
本申请另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可再生能源制氢系统,如图8所示,包括:控制系统(图中未展示)、可再生电源10、功率变换模块20及至少两个制氢设备30;其中:
可再生电源10通过功率变换模块20,为各制氢设备30供电。该制氢设备30可以是指当前常用的电解槽,但并不仅限于此。
该控制系统用于控制功率变换模块20工作,并执行如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可再生能源制氢系统的制氢设备启停控制方法。该制氢设备启停控制方法的过程及原理参见上述实施例即可,此处不再一一赘述。
实际应用中,如图8所示,该功率变换模块20中可以包括:至少两个功率变换器201,各功率变换器201的输入端并联至可再生电源10的输出端,各功率变换器201的输出端分别连接至各自对应的制氢设备30。
并且,该控制系统中,可以包括:各功率变换器201的第一控制器,和,各制氢设备30的第二控制器;其中,各第一控制器分别与其所对应的第二控制器通信连接;各第一控制器通信连接,而且其中的通信主机用于执行该制氢设备启停控制方法。
或者,该控制系统中也可以包括:系统控制器,各功率变换器201的第一控制器,以及,各制氢设备30的第二控制器;其中,各第一控制器分别与其所对应的第二控制器通信连接;各第一控制器均与该系统控制器通信连接,该系统控制器用于执行该制氢设备启停控制方法。
该控制系统的具体实现方式,可以视其具体应用环境而定,此处不做限定,均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系统或系统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得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以上所描述的系统及系统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专业人员还可以进一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现,为了清楚地说明硬件和软件的可互换性,在上述说明中已经按照功能一般性地描述了各示例的组成及步骤。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本说明书中各实施例中记载的特征可以相互替换或者组合,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2)

1.一种可再生能源制氢系统的制氢设备启停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判断是否需要调整制氢设备的运行数量;
若需要调整所述运行数量,则确定调整个数;
根据所述可再生能源制氢系统的当前状态,确定调整方式为以平均全部制氢设备启停次数为目标的次数优先方式,或者,为以平均全部制氢设备运行时长为目标的时长优先方式;
按照所述调整方式,控制所述调整个数的相应制氢设备动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再生能源制氢系统的制氢设备启停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可再生能源制氢系统的当前状态,确定调整方式为以平均全部制氢设备启停次数为目标的次数优先方式,或者,为以平均全部制氢设备运行时长为目标的时长优先方式,包括:
根据所述可再生能源制氢系统当前所处的时间段,确定其在预设时间段划分结果中所对应的方式作为所述调整方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再生能源制氢系统的制氢设备启停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时间段划分结果中,所述次数优先方式和所述时长优先方式所对应的时间段交替出现。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再生能源制氢系统的制氢设备启停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可再生能源制氢系统当前所处的时间段,确定其在预设时间段划分结果中所对应的方式作为所述调整方式,包括:
根据所述可再生能源制氢系统当前所处的时间段,判断其在预设时间段划分结果中所对应的方式是否为所述次数优先方式;
若其在所述预设时间段划分结果中所对应的方式是所述次数优先方式,则以所述次数优先方式作为所述调整方式;
若其在所述预设时间段划分结果中所对应的方式不是所述次数优先方式,则以所述时长优先方式作为所述调整方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再生能源制氢系统的制氢设备启停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可再生能源制氢系统的当前状态,确定调整方式为以平均全部制氢设备启停次数为目标的次数优先方式,或者,为以平均全部制氢设备运行时长为目标的时长优先方式,包括:
确定所述可再生能源制氢系统当前全部制氢设备的启停次数不平衡度和运行时长不平衡度;
若所述启停次数不平衡度大于所述运行时长不平衡度,则确定所述调整方式为所述次数优先方式;
若所述启停次数不平衡度小于所述运行时长不平衡度,则确定所述调整方式为所述时长优先方式。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可再生能源制氢系统的制氢设备启停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所述调整方式,控制所述调整个数的相应制氢设备动作,包括:
若所述调整方式为次数优先方式,则按照以启停次数最少为优先的顺序,控制所述调整个数的相应制氢设备依次动作;
若所述调整方式为时长优先方式,则按照以运行时长最短为优先的启动顺序,或者,按照以运行时长最长为优先的停机顺序,控制所述调整个数的相应制氢设备依次动作。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可再生能源制氢系统的制氢设备启停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判断是否需要调整制氢设备的运行数量,包括:
对所述可再生能源制氢系统中的电源供电功率,与当前运行数量下制氢功率的上下限值进行比较;
若所述电源供电功率大于所述当前运行数量下制氢功率的上限值,则判定需要增大所述运行数量;
若所述电源供电功率小于所述当前运行数量下制氢功率的下限值,则判定需要减小所述运行数量。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再生能源制氢系统的制氢设备启停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供电功率为:对所述可再生能源制氢系统中可再生电源下一时刻输出功率的预测值。
9.一种可再生能源制氢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系统、可再生电源、功率变换模块及至少两个制氢设备;
所述可再生电源通过所述功率变换模块,为各所述制氢设备供电;
所述控制系统用于控制所述功率变换模块工作,并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可再生能源制氢系统的制氢设备启停控制方法。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可再生能源制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功率变换模块包括:至少两个功率变换器,其输入端并联至所述可再生电源的输出端,其输出端分别连接至各自对应的所述制氢设备。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可再生能源制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系统包括:各所述功率变换器的第一控制器,和,各所述制氢设备的第二控制器;
所述第一控制器与对应所述第二控制器通信连接;
各所述第一控制器通信连接,其中的通信主机用于执行所述制氢设备启停控制方法。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可再生能源制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系统包括:系统控制器,各所述功率变换器的第一控制器,以及,各所述制氢设备的第二控制器;
所述第一控制器与对应所述第二控制器通信连接;
各所述第一控制器均与所述系统控制器通信连接,所述系统控制器用于执行所述制氢设备启停控制方法。
CN202210372318.7A 2022-04-11 2022-04-11 一种可再生能源制氢系统及其制氢设备启停控制方法 Pending CN11456166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372318.7A CN114561667A (zh) 2022-04-11 2022-04-11 一种可再生能源制氢系统及其制氢设备启停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372318.7A CN114561667A (zh) 2022-04-11 2022-04-11 一种可再生能源制氢系统及其制氢设备启停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561667A true CN114561667A (zh) 2022-05-31

Family

ID=817213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372318.7A Pending CN114561667A (zh) 2022-04-11 2022-04-11 一种可再生能源制氢系统及其制氢设备启停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561667A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99879A (zh) * 2018-12-10 2019-04-09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考虑储能设备充放电次数优化的配电网有功功率调度方法
CN109617183A (zh) * 2018-12-30 2019-04-12 郑力文 一种多电池系统的智能供电方法
CN109958573A (zh) * 2017-12-22 2019-07-02 北京金风科创风电设备有限公司 风力发电机组的启停机控制方法和装置
KR102049020B1 (ko) * 2018-06-21 2019-11-27 (주)지필로스 수전해장치용 풍력발전전력의 전력제어장치 및 풍력발전전력 기반 수소변환시스템
CN111463826A (zh) * 2020-04-13 2020-07-28 同济大学 一种风电制氢碱性电解槽阵列配置及优化控制方法、系统
CN112104079A (zh) * 2020-09-15 2020-12-18 北京光华世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远程控制太阳能与燃料电池的综合控制器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58573A (zh) * 2017-12-22 2019-07-02 北京金风科创风电设备有限公司 风力发电机组的启停机控制方法和装置
KR102049020B1 (ko) * 2018-06-21 2019-11-27 (주)지필로스 수전해장치용 풍력발전전력의 전력제어장치 및 풍력발전전력 기반 수소변환시스템
CN109599879A (zh) * 2018-12-10 2019-04-09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考虑储能设备充放电次数优化的配电网有功功率调度方法
CN109617183A (zh) * 2018-12-30 2019-04-12 郑力文 一种多电池系统的智能供电方法
CN111463826A (zh) * 2020-04-13 2020-07-28 同济大学 一种风电制氢碱性电解槽阵列配置及优化控制方法、系统
CN112104079A (zh) * 2020-09-15 2020-12-18 北京光华世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远程控制太阳能与燃料电池的综合控制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Zhang et al. A stochastic MPC based approach to integrated energy management in microgrids
US11201491B2 (en) Method for balancing frequency instability on an electric grid using networked distributed energy storage systems
US10756543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tabalizing power on an electrical grid using networked distributed energy storage systems
US8816531B2 (en) Systems,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integrated volt/VAR control in power distribution networks
JP5756348B2 (ja) 発電システム及び発電装置
CN102097827B (zh) 可再生可变发电系统的功率斜坡率控制
US20140074311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amping power oscillations on an electrical grid using networked distributed energy storage systems
EP2521237B1 (en) Systems,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integrated volt/VAR control in power distribution networks
JP2009131045A (ja) 分散エネルギーシステム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WO2018174027A1 (ja) アグリゲーションシステム及びその制御方法並びに複合型電力変換装置
JP2012039802A (ja) 風力発電システムの発電出力スケジュール制御方法
JP2016194849A (ja) 潮流計算装置、潮流計算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10189056A (zh) 一种电力系统调度的方法、系统及设备
CN114561667A (zh) 一种可再生能源制氢系统及其制氢设备启停控制方法
CN112054556B (zh) 一种多微网分布式交互运行优化控制方法与系统
CN104701870B (zh) 一种电力系统储能优化方法
Xie et al. Optimized dispatch of wind farms with power control capability for power system restoration
EP4239825A1 (en) Electrolyzer production control methods
JP2018014775A (ja) 統括制御装置、統括制御システム、統括制御方法および統括制御プログラム
JP2014068426A (ja) エネルギー需給バランス維持システム
JP6593000B2 (ja) エネルギー需給計画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WO2017212506A1 (en) Energy management system, guide server and energy management method
CN111404195B (zh) 一种基于智能网关的含分布式电源微电网的调度方法
JP2023528409A (ja) エネルギー管理システムのための負荷検出および優先順位付け
CN110535148A (zh) 一种可用性备用的优化配置方法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