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560052B - 浮式储存再气化减摇装置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浮式储存再气化减摇装置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560052B
CN114560052B CN202011357296.4A CN202011357296A CN114560052B CN 114560052 B CN114560052 B CN 114560052B CN 202011357296 A CN202011357296 A CN 202011357296A CN 114560052 B CN114560052 B CN 11456005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oating storage
storage regasification
hull
stabilizer
water lev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35729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560052A (zh
Inventor
赵云鹤
马晓成
刘其民
孙翔
李国辉
杜伟娜
周晓东
康有为
马超
曹志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National Petroleum Corp
China Petroleum Pipeline Engineering Corp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National Petroleum Corp
China Petroleum Pipeline Engineering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National Petroleum Corp, China Petroleum Pipeline Engineering Corp filed Critical China National Petroleum Corp
Priority to CN202011357296.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560052B/zh
Publication of CN1145600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6005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56005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6005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B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EQUIPMENT FOR SHIPPING 
    • B63B39/00Equipment to decrease pitch, roll, or like unwanted vessel movements; Apparatus for indicating vessel attitude
    • B63B39/02Equipment to decrease pitch, roll, or like unwanted vessel movements; Apparatus for indicating vessel attitude to decrease vessel movements by displacement of masses
    • B63B39/03Equipment to decrease pitch, roll, or like unwanted vessel movements; Apparatus for indicating vessel attitude to decrease vessel movements by displacement of masses by transferring liqui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B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EQUIPMENT FOR SHIPPING 
    • B63B25/00Load-accommodating arrangements, e.g. stowing, trimming; Vessels characterised thereby
    • B63B25/02Load-accommodating arrangements, e.g. stowing, trimming; Vessels characterised thereby for bulk goods
    • B63B25/08Load-accommodating arrangements, e.g. stowing, trimming; Vessels characterised thereby for bulk goods flui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B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EQUIPMENT FOR SHIPPING 
    • B63B45/00Arrangements or adaptations of signalling or lighting devic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30/0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 Y02A30/3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in transportation, e.g. on roads, waterways or railway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Ocean & Marine Engineering (AREA)
  • Other Liquid Machine Or Engine Such As Wave Power Use (AREA)
  • Level Indicators Using A Float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浮式储存再气化减摇装置及方法,涉及船舶减摇领域。该浮式储存再气化减摇装置包括浮式储存再气化船体、固定组件、减摇桩;固定组件与浮式储存再气化船体固定连接,减摇桩用于与固定组件卡接;浮式储存再气化船体中包括压载舱,压载舱用于装载压载水;减摇桩的下端突出于浮式储存再气化船体的底面超出预设距离,在浮式储存再气化船体的不同船重状态下,减摇桩与泥底的相对位置不同。通过浮式储存再气化船体的不同船重状态,向压载舱内注入压载水使减摇桩进入泥底,固定船体达到浮式储存再气化船体减摇的目的。涉及的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便于拆卸,有效地减少了减摇成本,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经济效益。

Description

浮式储存再气化减摇装置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船舶减摇领域,特别涉及了一种浮式储存再气化减摇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天然气作为世界公认的清洁能源之一,其燃烧后对空气污染非常小、释放的热量大,已被很多国家采用。但近年来,随着人们绿色环保意识的不断加强,温室气体排放要求日趋严格以及相关环保法规(包括航运业在内的政策法规)颁布,使全球液态天然气(Liquefied Natural Gas,简称LNG)贸易量逐年增加。但国内运营的LNG站共有20余座,其中仅有一座为浮式液化天然气储存再气化装置(LNG-Floating Storage andRegasification Unit,简称LNG-FSRU)。
浮式液化天然气储存再气化船舶(Floating Storage and RegasificationUnit,简称FSRU)在受到环境载荷的影响下,不可避免的会发生各种摇荡,影响FSRU船舶的安全性以及正常的工作,降低其工作效率。目前,FSRU船舶减摇大多采用减摇水舱、减摇鳍等方式进行减摇。通过减摇水舱内水产生抵抗横摇的稳定力矩达到减摇目的,该减摇水舱会占用船舶较大空间,致使船舶可利用空间较低;减摇鳍通常设置于船舶两舷舭部(船舶上连接船底和船侧间的弯曲部分,称为舭部),通过操纵机转动减摇鳍,使水流产生作用力,形成减摇力矩,减小摇摆,而该装置仅适用于高速行驶的船舶,船速越高,减摇效果越好,但当船速较低或者无航速时,减摇效果急剧下降。
对于驳船式码头靠泊型FSRU在风浪流等环境载荷作用下,会发生横摇和纵摇运动,严重影响FSRU作业安全,降低其工作效率。目前,船舶减摇多采用减摇鳍、减摇水舱等,成本较高,且对于靠泊型FSRU减摇效果并不理想。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适用于驳船式码头靠泊型FSRU的减摇装置。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浮式储存再气化减摇装置及方法,能够使停泊状态的船只达到有效的减摇效果,且结构简单,拆卸方便。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浮式储存再气化减摇装置,该浮式储存再气化减摇装置包括:浮式储存再气化船体、固定组件、减摇桩;
固定组件与浮式储存再气化船体固定连接,减摇桩用于与固定卡接;
浮式储存再气化船体中包括压载舱,压载舱用于承载水;
减摇桩的下端突出于浮式储存再气化船体的底面超出预设距离,在浮式储存再气化船体的不同船重状态下,减摇桩与泥底的相对位置不同。
在一可选的实施例中,浮式储存再气化船体的预设位置具有竖直方向的固定槽;
固定组件通过固定方式设置于固定槽内。
在一可选的实施例中,预设位置设置于浮式储存再气化船体的四个边缘角位置处。
在一可选的实施例中,减摇桩的第一端呈圆柱形实心结构,减摇桩的第二端呈圆锥形实心结构;
圆柱形实心结构和圆锥形实心结构相接;或,圆柱形实心结构和圆锥形实心结构实现为一个柱形实体的两个部分。
在一可选的实施例中,固定组件中包括盖板和卡箍;
盖板为矩形实心结构,固定槽上端,盖板大小与固定槽上端大小对应;
卡箍包括第一卡箍和第二卡箍,第一卡箍中包括第一弧形卡箍段,第二卡箍中包括第二弧形卡箍段,第一弧形卡箍段和第二弧形卡箍段半环绕形成中空圆形结构,中空圆形结构的第一内径与减摇桩的第二内径对应;
减摇桩用于穿过中空圆形结构固定于固定组件中。
在一可选的实施例中,压载舱内包括监测器,浮式储存再气化船体还包括信号灯,监测器与信号灯电性连接;
压载舱内用于承载水;监测器用于检测压载舱内的水位状态,水位状态对应水位指示信号;
信号灯接收监测器发送的水位指示信号,并根据水位指示信号切换发光状态。
在一可选的实施例中,当压载舱内水位处于第一状态,信号灯处于第一发光状态;
当压载舱内水位处于第二状态,信号灯处于第二发光状态。
在一可选的实施例中,固定组件中还包括围井封板、橡胶圈;
围井封板位于固定槽内圈,橡胶圈位于围井封板内圈,围井封板用于密封所述减摇桩与所述固定槽之间的缝隙。
另一方面,提供可一种浮式储存再气化减摇方法,该方法应用控制上述实施例中的压载舱水位的计算机设备中,该方法包括:
接收监测器发送的水位指示信号,监测器位于压载舱内,压载舱用于装载压载水;
根据水位指示信号控制信号灯的发光状态,信号灯为浮式储存再气化船体设置的指示灯。
在一可选的实施例中,响应于所述水位指示信号用于指示所述压载舱内处于第一水位范围,基于所述水位指示信号控制所述压载舱内压载水的释放,直至所述水位指示信号用于指示所述压载舱内处于第二水位范围。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浮式储存再气化船体的不同船重状态,向压载舱内注入压载水使减摇桩进入泥底,固定船体达到浮式储存再气化船体减摇的目的。涉及的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便于拆卸,有效地减少了减摇成本,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浮式储存再气化减摇装置的示意图;
图2是浮式储存再气化减摇装置的横剖面的示意图;
图3是减摇桩的一种示例性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减摇桩的另一种示例性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浮式储存再气化减摇装置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实施例提供的卡箍结构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一种实施例提供的卡接结构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另一种实施例提供的浮式储存再气化减摇装置的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提供的围井封板的横剖面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浮式储存再气化减摇方法的流程框图。
附图中的各个标号说明如下:
1-浮式储存再气化船体,2-固定组件,3-减摇桩;
11-压载舱,12-固定槽,13-信号灯;
111-监测器;
21-盖板,22-卡箍,23-围井封板,24-橡胶圈;
221-第一卡箍段,222-第二卡箍段,中空圆形结构,224-第二螺纹区域;
第一弧形卡箍段;
第二弧形卡箍段;
31-圆柱形实心结构,32-圆锥形实心结构,33-第一螺纹区域,34-突出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申请实施例所用的所有技术术语均具有与本领域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的含义。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涉及的“第一端”、“第二端”为相对的两端,所涉及的“第一”“第二”为示意性描述,并不具体限定顺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方式做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浮式储存再气化装置通过固定连接的方式连接于浮式储存再气化船体上的,用于减小因环境因素或人为作业(进行货物装载或者卸载),靠泊型浮式储存再气化船体产生摇晃的影响,提高浮式储存再气化船体的工作效率。本申请对于浮式储存再气化减摇装置的实际用途不进行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的是,下文描述的浮式储存再气化减摇装置不仅适用于浮式储存再气化船体中,也适用于各种船只,本申请的保护对象是对各种落入本申请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浮式储存再气化减摇装置。
图1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浮式储存再气化减摇装置的示意图。请参考图1,该浮式储存再气化减摇装置包括浮式储存再气化船体1、固定组件2、减摇桩3;
固定组件2与浮式储存再气化船体1固定连接,减摇桩3与固定组件2卡接。
可选的,该固定组件2通过固定连接的方式设置于浮式储存再气化船体1上,其中,固定连接方式可以是机械连接、焊接或者粘接的方式,机械连接包括铆接、螺栓连接、键销连接及弹性卡扣连接等方式,焊接方式包括点焊、气焊、冷压焊等方式,粘接方式包括利用粘合剂粘接、溶剂粘接等方式。
如图2所示,图2示出了浮式储存再气化减摇装置的横剖面示意图;浮式储存再气化船体中还包括固定槽12,固定槽12通过固定连接的方式竖直固定于浮式储存再气化船体1的预设位置处,在固定组件2固定连接于固定槽12内,减摇桩3卡接在固定组件2中,其中,该预设位置处于浮式储存再气化船体1的四个边缘角位置处,在减摇桩3进入泥底时,能够更好地固定浮式储存再气化船体1达到减摇的目的。
减摇桩3为活动结构,卡接在固定组件2内;活动结构用于指示该减摇桩3可进行拆卸和重装,并在固定组件2内可进行上下移动。
减摇桩3的第一端呈圆柱形实心结构31,减摇桩3的第二端呈圆锥形实心结构32;或,减摇桩3的第一端呈圆柱形大壁厚空心结构,减摇桩的第二端呈圆锥形大壁厚空心结构。
如图3所示,图3示出了减摇桩3的一种示例性实现方式的示意图;当减摇桩3的第一端与第二端实现为拼接结构时,也即,圆柱形实心结构31和圆锥形实心结构32相接,其中,圆柱形实心结构31的截面的直径与圆锥形实心结构32的底面截面的直径对应;示意性的,圆柱形实心结构31与圆锥形实心结构32通过粘接的方式连接,形成柱形结构。
可选的,如图4所示,图4示出了减摇桩的另一种示例性实现方式的示意图;当减摇桩3的第一端与第二端实现为一个柱形实体时,也即,圆柱形实心结构31和圆锥形实心结构32实现为一个柱形实体的两个部分;示意性的,将圆柱形实心结构的下端通过尖削的方式削为圆锥形结构。
浮式储存再气化船体1中包括压载舱11,该压载舱11用于装载压载水,其中,浮式储存再气化船体1上可设置水泵,由该水泵提供压载水注入压载舱11内,或者,浮式储存再气化船体1与海水之间连接管道,通过管道将海水注入压载舱内。可选的,压载舱11内水位状态对应不同的船重状态。
减摇桩3的下端突出于浮式储存再气化船体1的底面超出预设距离。压载舱11内水位状态对应不同的船重状态,当浮式储存再气化船体1处于不同船重状态下,减摇桩3与泥底的相对位置不同。
浮式储存再气化船体1处于系泊状态时,也即,处于停滞状态时,浮式储存再气化船体1船重分为三种状态,三种状态用于指示浮式储存再气化船体1处于满载状态、浮式储存再气化船体1处于空载状态以及浮式储存再气化船体1处于气化外输状态。当船体处于满载装载时,船体载重量较大,压载舱11内的压载水较充盈,水位较高,此时,减摇桩3进入泥底固定船体;当船体处于空载状态时,船体载重量较小,压载舱11 内的压载水不足,水位较低,此时,减摇桩3超过水面,与泥底之间具有一定距离;当船体处于气化外输状态时,船重降低,压载舱11内的压载水水位状态由高至低,此时,减摇桩3由进入泥底的状态切换至拔出泥底(但仍没入水面)的状态。
示意性的,当浮式储存再气化船体1处于空载状态时,由于浮式储存再气化船体1载重量较小,容易受环境因素影响产生一定程度的横摇和纵摇运动,需要人工或者自动向压载舱11内注入压载水,使吃水量增大,浮式储存再气化船体1自动施压使减摇桩3进入泥底,固定浮式储存再气化船体1不受摇晃影响。
示意性的,当浮式储存再气化船体1处于满载状态时,由于浮式储存再气化船体1载重量较大,致使压载舱11内吃水量增大,浮式储存再气化船体1自动施压使减摇桩3进入泥底,固定浮式储存再气化船体1不受摇晃影响。
示意性的,当浮式储存再气化船体1处于气化外输状态时,浮式储存再气化船体1载重量减小,需要人工或自动向压载舱11内注入压载水使浮式储存再气化船体1吃水量增大,促使减摇桩3进入泥底,从而达到固定浮式储存再气化船体1达到减摇目的。
通过浮式储存再气化船体的不同船重状态,向压载舱内注入压载水使减摇桩进入泥底,固定船体达到浮式储存再气化船体减摇的目的。涉及的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便于拆卸,有效地较少了减摇成本,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经济效益。
图5示出了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浮式储存再气化减摇装置的示意图。
可选的,固定组件内还包括盖板21和卡箍22,该盖板结构为矩形实心结构,通过固定连接的方式固定于固定槽12上端,可选的,盖板21通过机械连接的方式固定于固定槽12上端,盖板21大小与固定槽12上端大小对应,可选的,盖板21大小可与固定槽12上端大小相等,或者,盖板21的宽度与固定槽12上端的宽度相等,但长度小于固定槽12上端的长度;防止在减摇桩3进入泥底的过程中发生上下移动的问题。可选的,盖板21可以实现为拆装结构,该拆装结构用于指示盖板21可以进行单独拆装,当浮式储存再气化船体1不需要减摇固定时,可打开盖板21,将减摇桩3取出。可选的,该拆装结构可以实现为框角连接结构、插接连接结构以及插挂连接结构;其中框角连接结构为在固定槽12上端的四个顶点处设置螺母结构,在盖板21对应的四个顶点处设置螺钉结构,盖板21与固定槽12通过螺钉、螺母进行连接;插接连接结构为在固定槽12上端与盖板21通过榫卯结构进行连接;插挂连接结构为在固定槽12上端的预设位置处设置插挂连接件,并在固定槽12上端预设位置对应盖板21的位置处设置插挂连接件,盖板21与固定槽12通过插挂连接件进行连接。可选的,当减摇桩3进入泥底,盖板21可以有效的固定减摇桩3,避免减摇桩3出现上下移动的情况,避免减摇效果不佳的问题。
如图6中的601b所示,而601a示出了卡箍的横剖面示意图。卡箍22包括第一卡箍221和第二卡箍222,其中第一卡箍221中包括第一弧形卡箍段,第二卡箍222中包括第二弧形卡箍段,第一弧形卡箍段和第二弧形卡箍段半环绕形成中空圆形结构,其中中空圆形结构的第一内径与减摇桩3的第二内径相对应,其中,减摇桩3的第二内径对应为圆柱形实心结构31和圆锥形实心结构32的内径,便于减摇桩3穿过并固定于固定组件2内。
如图7中的701a所示,在减摇桩3预设位置处设置第一螺纹区域33,卡箍22中的中空圆形结构处设置第二螺纹区域224,减摇桩3固定在固定组件2中,通过第一螺纹区域33和第二螺纹区域224进行卡合,实现固定;可选的,如图7中的701b采集卡箍22和盖板21之间的第一距离,减摇桩3可实现为在第一端对应的小于第一距离位置处设置突出结构34,该突出结构34可以实现为与减摇桩3一体,或者,可拆卸结构。
可选的,压载舱11用于装载压载水,在浮式储存再气化船体1处于不同船重状态时,压载舱11内的压载水水位状态不同,当浮式储存再气化船体1处于满载状态时,压载舱11内压载水较多,当浮式储存再气化船体1处于空载状态时,压载舱11内压载水较少。压载舱11内包括监测器111,浮式储存再气化船体1内还包括信号灯13,值得注意的是,图中所示的监测器111与信号灯13的位置仅为本实施例中示出的位置,具体位置还可以进行任意设置。其中,监测器111与信号灯13电性连接,可选的,压载舱11内在预设水位处设置左右对称的监测器111,用于更加准确地检测压载舱11内水位状态,该监测器111用于检测压载舱11内的水位状态,不通过的水位状态对应不同的水位指示信号,监测器111将水位指示信号传递至信号灯13,信号灯13根据水位指示信号切换不同的发光状态。
示意性的,当浮式储存再气化船体1处于第一船重状态时,该第一船重状态用于指示浮式储存再气化船体1处于空载状态;监测器111检测压载舱11内的水位状态处于第一状态,该第一状态用于指示水位状态处于第一水位范围内,该第一水位范围用于指示压载舱11内压载水较少,信号灯13接收监测器111传递的第一水位指示信号,并将发光状态切换至第一发光状态,此时,由于浮式储存再气化船体1处于空载状态,船载重量较小,工作人员根据信号灯13的第一发光状态,向压载舱11内注入压载水,由于压载舱11内压载水的增加,致使浮式储存再气化船体1吃水量增大,自动使减摇桩3的下端进入泥底。
示意性的,当浮式储存再气化船体1处于第二船重状态时,该第一船重状态用于指示浮式储存再气化船体1处于满载状态;监测器111检测压载舱11内的水位状态处于第二状态,该第二状态用于指示水位状态处于第二水位范围内,该第二水位范围用于指示压载舱11内压载水较多,信号灯13接收监测器111传递的第二水位指示信号,并将发光状态切换至第二发光状态,此时,由于浮式储存再气化船体1处于满载状态,船载重量较大,致使浮式储存再气化船体1吃水量增大,自动使减摇桩3的下端进入泥底,工作人员根据信号灯13的第二发光状态,判断此时不需要向压载舱11内注入压载水。
示意性的,当浮式储存再气化船体1处于第三船重状态时,第三船重状态用于指示浮式储存再气化船体1处于气化外输状态,监测器111检测压载舱11内的水位是逐渐减小的,也即,由第二水位范围逐渐减小至第一水位范围,监测器111实时检测压载舱11内的水位状态并向信号灯13发送对应的水位指示信号,工作人员看到信号灯13的发光状态从第二发光状态切换至第一发光状态,则向压载舱11内注入压载水,由于压载舱11内压载水的增加,致使浮式储存再气化船体1吃水量增大,自动使减摇桩3的下端进入泥底,当压载舱11内的压载水水位状态回调至第一水位状态,对应信号灯13的发光状态由第一发光状态切换至第二发光状态,工作人员停止向压载舱11内注入压载水。
综上所述,通过浮式储存再气化船体的不同船重状态,向压载舱内注入压载水使减摇桩进入泥底,固定船体达到浮式储存再气化船体减摇的目的。涉及的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便于拆卸,有效地较少了减摇成本,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经济效益。
图8示出了本申请另一种实施例提供的浮式储存再气化减摇装置的示意图。
如图9所示,图9示出了围井封板23区域的横剖面示意图。固定组件2中还包括围井封板23、橡胶圈24;可选的,将围井封板23固定设置于固定槽12下端,实现为中空圆形结构,减摇桩3进入泥底需穿过固定槽12下端设置的围井封板23,并将橡胶圈24通过粘接的方式设置在围井封板23内的中空圆形结构内侧,当减摇桩3穿过围井封板23时,围井封板23用于密封减摇桩3与固定槽12之间的缝隙,橡胶圈24用于保证浮式储存再气化船体1的密封性,防止海水进入浮式储存再气化船体1。
可选的,当浮式储存再气化船体1不需要进行减摇固定时,打开盖板21,将减摇桩3取出,并将围井封板23进行闭合,使固定槽12底部封闭,防止海水进入船体。
可选的,在实现闭合的过程中,可以选取与固定槽12大小对应的封板进行覆盖闭合,或者,选取胶体对围井封板23内的中空圆形结构进行填合。
通过浮式储存再气化船体的不同船重状态,向压载舱内注入压载水使减摇桩进入泥底,固定船体达到浮式储存再气化船体减摇的目的。涉及的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便于拆卸,有效地较少了减摇成本,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经济效益。
基于上述可选实施例,图10示出了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浮式储存再气化减摇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包括:
步骤1001,接收监测器发送的水位指示信号,监测器位于压载舱内,压载舱用于装载压载水。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浮式储存再气化船体1内包括压载舱11,该压载舱11用于装载压载水,在压载舱11内设置监测器111,该监测器111用于检测压载舱11内的水位状态,监测器111反映的不同水位状态,对应浮式储存再气化船体1具有不同的船重状态。
当浮式储存再气化船体1处于空载状态时,监测器111检测到压载舱11内的水位处于第一水位范围内。
当浮式储存再气化船体1处于满载状态时,监测器111检测到压载舱11内的水位处于第二水位范围内。
当浮式储存再气化船体1处于气化外输状态时,监测器111检测到压载舱11内的水位从第二水位范围变化至第一水位范围。
步骤1002,根据水位指示信号控制信号灯的发光状态,信号灯为浮式储存再气化船体上设置的指示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浮式储存再气化船体1还包括信号灯13,该信号灯13设置在浮式储存再气化船体1上的预设位置处,与监测器111电性连接,监测器111检测压载舱11内的水位状态,该水位状态对应不同的水位指示信号,信号灯13接收水位指示信号并切换发光状态。
当浮式储存再气化船体1处于空载状态时,监测器111检测到压载舱11内的水位处于第一水位范围内,并将第一水位指示信号传递至信号灯13,信号灯13根据该第一水位指示信号将发光状态切换至第一发光状态,工作人员观察信号灯13的发光状态,判断此时需要向压载舱11内注入压载水,使浮式储存再气化船体1吃水量增大,自动使减摇桩3进入泥底。
当浮式储存再气化船体1处于满载状态时,监测器111检测到压载舱11内的水位处于第二水位范围内,并将第二水位指示信号传递至信号灯13,信号灯13根据该第二水位指示信号将发光状态切换至第二发光状态,工作人员观察信号灯13的发光状态,判断此时不需要向压载舱11内注入压载水,由于浮式储存再气化船体1处于满载状态,船体自身载重量较大,吃水量增大,自动使减摇桩3进入泥底。
当浮式储存再气化船体1处于气化外输状态时,监测器111响应于水位指示信号用于指示所述压载舱11内处于第一水位范围,基于水位指示信号控制压载舱11内压载水的释放,直至水位指示信号用于指示所述压载舱内处于第二水位范围。
监测器111实时检测到压载舱11内的水位变化,并将对应的水位指示信号传递至信号灯13,信号灯13根据该水位指示信号切换发光状态,工作人员观察信号灯13的发光状态,当信号灯13的发光状态由第二发光状态切换至第一发光状态,也即压载舱11内的水位状态由第二水位范围减小至第二水位,判断此时浮式储存再气化船体1的载重量减小,压载舱11内压载水不足,需要向压载舱11内注入压载水,使浮式储存再气化船体1吃水量增大,自动使减摇桩3进入泥底,直至压载舱11内的压载水水位状态回调至第一水位状态,对应信号灯13的发光状态由第二发光状态切换至第一发光状态,工作人员停止向压载舱11内注入压载水。
当浮式储存再气化船体1不需要减摇固定时,工作人员可将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装置进行拆卸,取出减摇桩3。
通过浮式储存再气化船体的不同船重状态,向压载舱内注入压载水使减摇桩进入泥底,固定船体达到浮式储存再气化船体减摇的目的。涉及的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便于拆卸,有效地较少了减摇成本,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经济效益。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在浮式储存再气化船体停泊状态时,根据浮式储存再气化船体不同的船重情况,通过向压载舱内注入压载水,以使浮式储存再气化船体总体吃水量增加,自动使减摇桩进入泥底达到减摇的目的;当浮式储存再气化船体不需要进行减摇固定时,可以将减摇桩进行拆卸,实用方便,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经济效益。
上述所有可选技术方案,可以采用任意结合形成本申请的可选实施例,在此不再一一赘述。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可选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浮式储存再气化减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浮式储存再气化船体(1)、固定组件(2)、减摇桩(3);
所述固定组件(2)与所述浮式储存再气化船体(1)固定连接,所述减摇桩(3)用于与所述固定组件(2)卡接;
所述浮式储存再气化船体(1)中包括压载舱(11),所述压载舱(11)用于装载压载水;
所述减摇桩(3)的下端突出于所述浮式储存再气化船体(1)的底面超出预设距离,在所述浮式储存再气化船体(1)的不同船重状态下,所述减摇桩(3)与泥底的相对位置不同;
其中,所述压载舱(11)被配置为:当所述浮式储存再气化船体(1)处于气化外输状态时,注入压载水;
所述浮式储存再气化船体(1)的预设位置具有竖直方向的固定槽(12);
所述固定组件(2)通过固定连接方式设置于所述固定槽(12)内;
所述固定组件(2)中包括盖板(21)和卡箍(22);
所述盖板(21)为矩形实心结构,固定连接于所述固定槽(12)上端,所述盖板(21)大小与所述固定槽(12)上端大小对应;
所述卡箍(22)包括第一卡箍(221)和第二卡箍(222),所述第一卡箍(221)中包括第一弧形卡箍段,所述第二卡箍(222)中包括第二弧形卡箍段,所述第一弧形卡箍段和所述第二弧形卡箍段半环绕形成中空圆形结构,所述中空圆形结构的第一内径与所述减摇桩(3)的第二内径对应;
所述减摇桩(3)穿过所述中空圆形结构固定于所述固定组件(2)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式储存再气化减摇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预设位置设置于所述浮式储存再气化船体(1)的四个边缘角位置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式储存再气化减摇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减摇桩(3)的第一端呈圆柱形实心结构(31),所述减摇桩(3)的第二端呈圆锥形实心结构(32);
所述圆柱形实心结构(31)和所述圆锥形实心结构(32)相接;或,所述圆柱形实心结构(31)和所述圆锥形实心结构(32)实现为一个柱形实体的两个部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式储存再气化减摇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载舱(11)内包括监测器(111),所述浮式储存再气化船体(1)还包括信号灯(13),所述监测器(111)与所述信号灯(13)电性连接;
所述压载舱(11)内用于装载压载水;所述监测器(111)用于检测压载舱(11)内的水位状态,所述水位状态对应水位指示信号;
所述信号灯(13)接收所述监测器(111)发送的水位指示信号,并根据所述水位指示信号切换发光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浮式储存再气化减摇装置,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压载舱(11)内水位处于第一状态,所述信号灯(13)处于第一发光状态;
当所述压载舱(11)内水位处于第二状态,所述信号灯(13)处于第二发光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的浮式储存再气化减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2)中还包括围井封板(23)、橡胶圈(24);
所述围井封板(23)位于所述固定槽(12)内圈,所述橡胶圈(24)位于围井封板(23)内圈,所述围井封板(23)用于密封所述减摇桩(3)与所述固定槽(12)之间的缝隙。
7.一种浮式储存再气化减摇方法,所述方法应用在上述权利要求1至6任一所述的浮式储存再气化减摇装置中,具体的应用于控制压载舱(11)水位的计算机设备中,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监测器(111)发送的水位指示信号,所述监测器(111)位于所述压载舱(11)内,所述压载舱(11)用于装载压载水;
根据所述水位指示信号控制信号灯(13)的发光状态,所述信号灯(13)为浮式储存再气化船体(1)上设置的指示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所述水位指示信号用于指示所述压载舱(11)内处于第一水位范围,基于所述水位指示信号控制所述压载舱(11)内压载水的释放,直至所述水位指示信号用于指示所述压载舱(11)内处于第二水位范围。
CN202011357296.4A 2020-11-27 2020-11-27 浮式储存再气化减摇装置及方法 Active CN11456005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57296.4A CN114560052B (zh) 2020-11-27 2020-11-27 浮式储存再气化减摇装置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57296.4A CN114560052B (zh) 2020-11-27 2020-11-27 浮式储存再气化减摇装置及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560052A CN114560052A (zh) 2022-05-31
CN114560052B true CN114560052B (zh) 2023-07-25

Family

ID=817122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357296.4A Active CN114560052B (zh) 2020-11-27 2020-11-27 浮式储存再气化减摇装置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560052B (zh)

Citation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318933B1 (en) * 1993-08-31 2001-11-20 Petroleo Brasileiro S.A. Foundation system for tension leg platforms
CN103241348A (zh) * 2013-04-22 2013-08-14 哈尔滨工程大学 一种浮式平台减摇装置
CN105539752A (zh) * 2016-01-15 2016-05-04 宏华海洋油气装备(江苏)有限公司 一种自升式液化天然气平台
CN206598964U (zh) * 2017-02-28 2017-10-31 宁波大学 一种炸礁船减摇装置
KR102006891B1 (ko) * 2018-05-29 2019-08-02 삼성중공업 주식회사 선박 계류장치
KR20190119907A (ko) * 2018-04-13 2019-10-23 삼성중공업 주식회사 선박
KR20190129480A (ko) * 2018-05-11 2019-11-20 삼성중공업 주식회사 앵커를 이용한 부유식 구조물 계류 시스템 및 방법
KR20190130223A (ko) * 2018-05-14 2019-11-22 삼성중공업 주식회사 부유식 구조물
KR20190134358A (ko) * 2018-05-25 2019-12-04 삼성중공업 주식회사 부유식 구조물
KR20190135793A (ko) * 2018-05-29 2019-12-09 삼성중공업 주식회사 선박 계류장치
KR20190136513A (ko) * 2018-05-31 2019-12-10 삼성중공업 주식회사 부유식 구조물
KR20200001942A (ko) * 2018-06-28 2020-01-07 삼성중공업 주식회사 선박 계류장치
KR20200001808A (ko) * 2018-06-28 2020-01-07 삼성중공업 주식회사 계류용 파일 및 이의 설치 방법
KR20200002420A (ko) * 2018-06-29 2020-01-08 삼성중공업 주식회사 선체 계류 장치
KR20200003986A (ko) * 2018-07-03 2020-01-13 삼성중공업 주식회사 부유식 구조물 및 선체 계류용 조립체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512002U (zh) * 2013-05-21 2014-04-02 王力丰 船舶减摇装置
CN108298034A (zh) * 2018-03-02 2018-07-20 上海惠生海洋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海上坐底式天然气处理装置
CN208530799U (zh) * 2018-06-15 2019-02-22 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基于北斗定位的船舶定位桩升降机构
CN109018237B (zh) * 2018-06-19 2020-09-25 哈尔滨工程大学 一种船舶鳍/水舱联合减横摇智能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09567042U (zh) * 2018-12-29 2019-11-01 浙江东泰阀门有限公司 一种挖泥船定位桩
CN210761170U (zh) * 2019-11-11 2020-06-16 海南绿峰资源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船舶用定位桩装置
CN211778318U (zh) * 2020-03-10 2020-10-27 南通风电运维海洋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海上风电运维船定位管桩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318933B1 (en) * 1993-08-31 2001-11-20 Petroleo Brasileiro S.A. Foundation system for tension leg platforms
CN103241348A (zh) * 2013-04-22 2013-08-14 哈尔滨工程大学 一种浮式平台减摇装置
CN105539752A (zh) * 2016-01-15 2016-05-04 宏华海洋油气装备(江苏)有限公司 一种自升式液化天然气平台
CN206598964U (zh) * 2017-02-28 2017-10-31 宁波大学 一种炸礁船减摇装置
KR20190119907A (ko) * 2018-04-13 2019-10-23 삼성중공업 주식회사 선박
KR20190129480A (ko) * 2018-05-11 2019-11-20 삼성중공업 주식회사 앵커를 이용한 부유식 구조물 계류 시스템 및 방법
KR20190130223A (ko) * 2018-05-14 2019-11-22 삼성중공업 주식회사 부유식 구조물
KR20190134358A (ko) * 2018-05-25 2019-12-04 삼성중공업 주식회사 부유식 구조물
KR102006891B1 (ko) * 2018-05-29 2019-08-02 삼성중공업 주식회사 선박 계류장치
KR20190135793A (ko) * 2018-05-29 2019-12-09 삼성중공업 주식회사 선박 계류장치
KR20190136513A (ko) * 2018-05-31 2019-12-10 삼성중공업 주식회사 부유식 구조물
KR20200001942A (ko) * 2018-06-28 2020-01-07 삼성중공업 주식회사 선박 계류장치
KR20200001808A (ko) * 2018-06-28 2020-01-07 삼성중공업 주식회사 계류용 파일 및 이의 설치 방법
KR20200002420A (ko) * 2018-06-29 2020-01-08 삼성중공업 주식회사 선체 계류 장치
KR20200003986A (ko) * 2018-07-03 2020-01-13 삼성중공업 주식회사 부유식 구조물 및 선체 계류용 조립체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560052A (zh) 2022-05-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78291B (zh) 风力发电机海上运输安装的施工方法及其专用运输安装船
CN101915356A (zh) 用于柴油-lng混合动力船的lng储罐
CN105083477B (zh) Cng运输船的气瓶定位系统
WO2016206581A1 (zh) 一种cng安全高效运输船气货系统
CN109367710A (zh) Lng集装箱灌装分销船
CN110254615A (zh) 一种通海阀的水下拆换方法及应用在其的封堵工装
CN114560052B (zh) 浮式储存再气化减摇装置及方法
CN108194835B (zh) 船用lng燃料供气系统
KR20160084199A (ko) 선박의 연료탱크 설치구조
CN202320725U (zh) 一种液化气运输船舶
CN102271993B (zh) 起重系统
CN104925217A (zh) 一种游艇舱室排水装置
CN102806981B (zh) 一种节能型浮式海洋平台运动控制装置
KR20140041624A (ko) 에어 튜브를 이용한 슬로싱 저감장치 및 그 방법
KR20170032709A (ko) 해상 부유물 내 기계실의 배치 구조 및 배치 방법
CN201401548Y (zh) 一种浮子式水位调节器
CN110877663B (zh) 一种lng加注船液货舱及其止荡装置
KR101018741B1 (ko) 해상 제티 구조물을 이용한 엘엔지 재기화 설비
KR20080070412A (ko) Lng 재기화 선박용 모의 부이
CN103101604A (zh) 一种液化气运输船舶
EP1169216B1 (en) Anchoring system
WO2011074926A4 (ko) 쌍동선형 엘엔지 플로터
CN209241260U (zh) Lng集装箱灌装分销船
KR20220015559A (ko) 연료 탱크 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선박
CN112963291B (zh) 一种回收液货船中液货机械能的发电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