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554355A - 一种车载沉浸式音频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车载沉浸式音频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554355A
CN114554355A CN202210262497.9A CN202210262497A CN114554355A CN 114554355 A CN114554355 A CN 114554355A CN 202210262497 A CN202210262497 A CN 202210262497A CN 114554355 A CN114554355 A CN 11455435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udio
timestamp
power amplifier
time
sen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26249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士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keleo Changshu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ongkeleo Changsh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ngkeleo Changshu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ongkeleo Changsh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262497.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554355A/zh
Publication of CN1145543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5435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3/00Circuits for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04R3/12Circuits for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for distributing signals to two or more loudspeak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3/00Time-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 H04J3/02Details
    • H04J3/06Synchronising arrangements
    • H04J3/0635Clock or time synchronisation in a network
    • H04J3/0638Clock or time synchronisation among nodes; Internode synchronisation
    • H04J3/0658Clock or time synchronisation among packet nodes
    • H04J3/0661Clock or time synchronisation among packet nodes using timestamps
    • H04J3/0667Bidirectional timestamps, e.g. NTP or PTP for compensation of clock drift and for compensation of propagation delay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3/00Time-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 H04J3/02Details
    • H04J3/06Synchronising arrangements
    • H04J3/0635Clock or time synchronisation in a network
    • H04J3/0682Clock or time synchronisation in a network by delay compensation, e.g. by compensation of propagation delay or variations thereof, by rang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08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 H04L43/0852Delays
    • H04L43/0858One way delay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tolaryngolog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Amplifiers (AREA)

Abstract

本文提供了一种车载沉浸式音频的传输方法及装置,应用于音频处理器,包括:获取音频数据;其中,所述音频数据包括多组数据包,每组数据包对应一个音频通道;根据音频通道预设时间偏差,发送所述数据包至功放,实现了消除现有技术中的双音频通道传输传播32通道及以上时,会出现通道与通道间音频延迟,进而令音频播放出现“回声”的现象,实现了将音频通道的传播延迟消除,避免出现“回声”的现象。

Description

一种车载沉浸式音频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音频传输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车载沉浸式音频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进入沉浸式音频时代后,车和功放之间的音频传输,以及功放和扬声器的音频传输,通道数可以达到32或者更多,因此使用数字传输技术成为必然。
现有的音频传输技术,需要满足如下条件,1、多通道传输,且不能使用多条线缆传输。2、传输距离足够长,适合大小不同的车型。3、没有干扰。4、各个音频传输通道严格同步。
由于沉浸式音频需要车内所有扬声器同步发声,而I2S以及TDM只能适用于双声道传输,当应用于多声道时,现有技术的音频传输技术会出现声音在不同声道延迟的现象,因此现有的音频传输方式,已经无法满足音频传输的需要。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本文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载沉浸式音频的传输方法及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音频传输技术会出现声音在不同声道延迟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文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方面,本文提供一种车载沉浸式音频的传输方法,应用于音频处理器,包括:
获取音频数据;其中,所述音频数据包括多组数据包,每组数据包对应一个音频通道;
根据音频通道预设时间偏差,发送所述数据包至功放。
作为本文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预设时间偏差通过以下方法获得:
确定发送若干测试报文的所述音频处理器,和接收若干所述测试报文的所述功放的往返延时;
根据所述往返延时,确定所述预设时间偏差。
作为本文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确定发送若干测试报文的所述音频处理器,和接收若干所述测试报文的所述功放的往返延时,进一步包括:
向所述功放发送第一测试报文,并记录发送时间为第一时间戳;
所述功放接收到所述第一测试报文后,记录接收时间为第二时间戳;
向所述功放发送第二测试报文并携带所述第一时间戳;
所述功放向所述音频处理器发送第三测试报文,并记录发送时间为第三时间戳;
所述音频处理器接收到所述第三测试报文后,记录接收时间为第四时间戳;
所述音频处理器向所述功放发送第四测试报文并携带所述第四时间戳;
所述功放根据所述第二时间戳和所述第一时间戳的时间间隔,以及所述第四时间戳和所述第三时间戳的时间间隔,确定所述往返延时。
作为本文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根据所述往返延时,确定所述预设时间偏差,进一步包括:
根据公式[(t2–t1)+(t4–t3)]/2,确定所述音频处理器和所述功放的单向延时,其中t1为所述第一时间戳,t2为所述第二时间戳,t3为所述第三时间戳,t4为所述第四时间戳;
根据公式Offset=(t2–t1)-[(t2–t1)+(t4–t3)]/2=[(t2–t1)-(t4–t3)]/2,确定所述预设时间偏差,其中Offset为所述预设时间偏差。
作为本文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确定发送若干测试报文的所述音频处理器,和接收若干所述测试报文的所述功放的往返延时,进一步包括:
向所述功放发送第一测试报文,并记录发送时间为第一时间戳;
所述功放接收到所述第一测试报文后,记录接收时间为第二时间戳;
向所述功放发送第二测试报文并携带所述第一时间戳;
所述功放向所述音频处理器发送第三测试报文,并记录发送时间为第三时间戳;
所述音频处理器接收到所述第三测试报文后,记录接收时间为第四时间戳;
向所述功放发送第四测试报文并携带所述第四时间戳,记录发送时间为第五时间戳;
所述功放接收到所述第四测试报文后,记录接收时间为第六时间戳;
向所述功放发送第五测试报文并携带所述第五时间戳;
所述功放根据所述第四时间戳和所述第三时间戳的时间间隔,以及所述第六时间戳和所述第五时间戳的时间间隔,确定所述往返延时。
作为本文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根据所述往返延时,确定所述预设时间偏差,进一步包括:
根据公式[(t4–t3)+(t6–t5)]/2,确定所述音频处理器和所述功放的单向延时,其中t3为所述第三时间戳,t4为所述第四时间戳,t5为所述第五时间戳,t6为所述第六时间戳;
根据公式Offset=(t2–t1)-[(t4–t3)+(t6–t5)]/2,确定所述预设时间偏差,其中Offset为所述预设时间偏差,t1为所述第一时间戳,t2为所述第二时间戳。
作为本文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获取音频数据,进一步包括:
确定所述音频通道与网络端口的对应关系;
根据所述对应关系由所述网络端口获取多组数据包;
其中,每一组数据包携带有与所述音频通道对应的通道标签;
根据所述通道标签,将每组数据包发送至对应的所述音频通道。
作为本文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根据音频通道预设时间偏差,发送所述数据包至功放,进一步包括:
确定所述音频数据的分包时间;
将所述分包时间、所述时间偏差和主时钟时间的和作为所述时间戳,并将所述数据包和所述时间戳发送至所述功放。
本文还提供一种车载沉浸式音频的传输方法,应用于功放,包括:
确定每组数据包携带的时间戳与本地时间是否一致,若一致,则所述功放播放组数据包对应的音频。
本文还提供一种车载沉浸式音频的传输装置,包括:
音频处理器,用于获取音频数据,其中,所述音频数据包括多组数据包,每组数据包对应一个音频通道,根据音频通道预设时间偏差,发送所述数据包至功放;
所述功放,用于确定每组数据包携带的时间戳与本地时间是否一致,若一致,则播放组数据包对应的音频。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实现了获取音频数据;其中,所述音频数据包括多组数据包,每组数据包对应一个音频通道,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的双音频通道传输音频,本文的音频通道可以达到32个及以上,真正意义上的实现了沉浸式音频;根据音频通道预设时间偏差,发送所述数据包至功放,将现有技术中,传播双通道的方法用来传播32通道及以上时,会出现通道与通道间音频延迟,进而令音频播放出现“回声”的现象,而本文中,可以将音频通道的传播延迟消除,避免“回声”的现象。
为让本文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文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文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文实施例一种车载沉浸式音频的整体系统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文实施例一种车载沉浸式音频的音频处理器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文实施例一种车载沉浸式音频的音频处理器传输方法的步骤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文实施例预设时间偏差的计算方式示意图;
图5示出了本文实施例一种车载沉浸式音频的传输装置的示意图;
图6示出了本文实施例一种车载沉浸式音频的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7示出了本文实施例一种计算机设备示意图。
附图符号说明:
11、功放;
12、音频处理器;
121、CPU;
122、交换机;
702、计算机设备;
704、处理器;
706、存储器;
708、驱动机构;
710、输入/输出模块;
712、输入设备;
714、输出设备;
716、呈现设备;
718、图形用户接口;
720、网络接口;
722、通信链路;
724、通信总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文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文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文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文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文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文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装置、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所涉及的用户信息(包括但不限于用户设备信息、用户个人信息等)和数据(包括但不限于用于分析的数据、存储的数据、展示的数据等),均为经用户授权或者经过各方充分授权的信息和数据。
如图1所示一种车载沉浸式音频的整体系统示意图,包括:功放11、音频处理器12。
在本文实施例中,功放11,可以在车内布置,本文中可以布置32个功放11,并在车内以六边形排布,其中音频处理器12可以布置在六边形的中心位置,以降低音频通道的长度,音频处理器12与所有的功放11都通过音频通道建立交互关系。
如图2所示一种车载沉浸式音频的音频处理器示意图,音频处理器12,包括CPU121和交换机122,其中CPU121用于与网络接口连接,获取网络中的音频资源,并按照音频协议将音频资源打包并附上时间戳,并且CPU121中存储由网络接口与交换机122对应端口的映射关系。
交换机122,用于与音频通道相连,将打包后的每组数据包发送至音频通道,以通过音频通道发送至功放11。
功放11,用于将数据包进行数模转换,并进行播放。
本文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载沉浸式音频的传输方法,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音频传输技术会出现声音在不同声道延迟的问题,图3是本文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载沉浸式音频的音频处理器传输方法的步骤示意图,本说明书提供了如实施例或流程图所述的方法操作步骤,但基于常规或者无创造性的劳动可以包括更多或者更少的操作步骤。实施例中列举的步骤顺序仅仅为众多步骤执行顺序中的一种方式,不代表唯一的执行顺序。在实际中的系统或装置产品执行时,可以按照实施例或者附图所示的方法顺序执行或者并行执行。具体的如图3所示,所述方法应用于音频处理器,可以包括:
步骤301、获取音频数据;其中,所述音频数据包括多组数据包,每组数据包对应一个音频通道。
步骤302、根据音频通道预设时间偏差,发送所述组数据包至功放。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实现了获取音频数据;其中,所述音频数据包括多组数据包,每组数据包对应一个音频通道,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的双音频通道传输音频,本文的音频通道可以达到32个及以上,真正意义上的实现了沉浸式音频;根据音频通道预设时间偏差,发送所述数据包至功放,将现有技术中,传播双通道的方法用来传播32通道及以上时,会出现通道与通道间音频延迟,进而令音频播放出现“回声”的现象,而本文中,可以将音频通道的传播延迟消除,避免“回声”的现象。
在本步骤中,音频数据可以由音频处理器在网络端口获取,在网络端口中,整段的音频被按照频率分割为若干个组数据包,在本文中,音频处理器可以用一个,网络端口可以有4个,音频通道可以有32个,那么相对应的功放可以有32个,可以举例说明的是,将网络端口分为第一网络端口、第二网络端口、第三网络端口和第四网络端口,将音频通道分为第一音频通道、第二音频通道和第三音频通道等……,那么为了保证数据传输不会出现错误,可以令第一网络端口与第一音频通道至第八音频通道对应,令第二网络端口与第九音频通道至第十六音频通道对应,类似的,将第三网络端口和第四网络端口也与剩余的音频通道进行连接。
通过上述方式,可以更便捷的对音频数据进行分包,并将音频数据由网络端口分别发送至对应的音频通道,避免音频数据的丢失,并且,本文中的音频数据时由若干组数据包组成的,每一组数据包都由对应的一个音频通道发送至功放。
为了消除由于音频通道长度不一所引起的音频播放延迟,本文中的音频处理器在接收到需要在相同时间点播放的一系列数据包时,按照各个音频通道对于音频数据播放的延迟,将延迟较大的数据包(一组数据包)优先发送,将延迟较小的数据包(一组数据包)延后发送,即计算音频处理器与各个功放之间的时间偏差。计算得到时间偏差后,将时间偏差预设到各个音频通道。
通过上述方式,可以实现消除沉浸式音响中,由于配置较多的功放,导致功放间出现“回声”的问题。
如图4所示预设时间偏差的计算方式示意图,作为本文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预设时间偏差通过以下方法获得:
步骤401、确定发送若干测试报文的所述音频处理器,和接收若干所述测试报文的所述功放的往返延时。
步骤402、根据所述往返延时,确定所述预设时间偏差。
在本步骤中,可以将音频处理器作为主时钟,将功放作为从时钟,在一定的周期下,例如以一个小时作为一个周期,到满足周期条件时,主时钟/音频处理器发送测试报文,功放接收测试报文并记录时间,计算多次测试报文在音频通道内的传播时间,可以确定音频通道的延时。可以将主时钟向从时钟发送的测试报文时间作为第一延时,将从时钟接收测试报文并返回响应的时间作为第二延时,若音频通道为对称的,则第一延时和第二延时即为预设时间偏差,若音频通道为非对称的,则第一延时和第二延时的和的一半为预设时间偏差。
采用主从握手的测试报文方式,可以比较准确计算出从处理器到功放的延时、功放到处理器的延时以及功放响应的延时,以此在计算音频数据发送时间时可以更加准确,保证各个通道之间的延时尽可能小,保证强同步。
作为本文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确定发送若干测试报文的所述音频处理器,和接收若干所述测试报文的所述功放的往返延时,进一步包括:
向所述功放发送第一测试报文,并记录发送时间为第一时间戳;
所述功放接收到所述第一测试报文后,记录接收时间为第二时间戳;
向所述功放发送第二测试报文并携带所述第一时间戳;
所述功放向所述音频处理器发送第三测试报文,并记录发送时间为第三时间戳;
所述音频处理器接收到所述第三测试报文后,记录接收时间为第四时间戳;
所述音频处理器向所述功放发送第四测试报文并携带所述第四时间戳;
所述功放根据所述第二时间戳和所述第一时间戳的时间间隔,以及所述第四时间戳和所述第三时间戳的时间间隔,确定所述往返延时。
通过上述方式,可以令从时钟/功放拥有四个时间戳,功放通过第一时间戳和第二时间戳的时间间隔,可以确定正向传输的延时时间,即由音频处理器发送至功放的过程,然后在利用第三时间戳和第四时间戳,可以确定反向传输的延时时间,即由功放发送至音频处理器的过程,将二者进行计算,即可得到链路的延时时间,即预设时间偏差。
具体计算过程为:根据公式[(t2–t1)+(t4–t3)]/2,确定所述音频处理器和所述功放的单向延时,其中t1为所述第一时间戳,t2为所述第二时间戳,t3为所述第三时间戳,t4为所述第四时间戳;
根据公式Offset=(t2–t1)-[(t2–t1)+(t4–t3)]/2=[(t2–t1)-(t4–t3)]/2,确定所述预设时间偏差,其中Offset为所述预设时间偏差。
通过在音频播放过程中,发送若干测试报文的方式,可以应对由电磁干扰、交换机工作状态变化导致的延时变动引起的各通道间的延时变化,从而让系统的鲁棒性更强,保证系统各通道同步的稳定性。
作为本文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确定发送若干测试报文的所述音频处理器,和接收若干所述测试报文的所述功放的往返延时,进一步包括:
向所述功放发送第一测试报文,并记录发送时间为第一时间戳;
所述功放接收到所述第一测试报文后,记录接收时间为第二时间戳;
向所述功放发送第二测试报文并携带所述第一时间戳;
所述功放向所述音频处理器发送第三测试报文,并记录发送时间为第三时间戳;
所述音频处理器接收到所述第三测试报文后,记录接收时间为第四时间戳;
向所述功放发送第四测试报文并携带所述第四时间戳,记录发送时间为第五时间戳;
所述功放接收到所述第四测试报文后,记录接收时间为第六时间戳;
向所述功放发送第五测试报文并携带所述第五时间戳;
所述功放根据所述第四时间戳和所述第三时间戳的时间间隔,以及所述第六时间戳和所述第五时间戳的时间间隔,确定所述往返延时。
通过上述方式,可以令从时钟/功放拥有六个时间戳,功放通过第一时间戳和第二时间戳的时间间隔,可以确定音频通道传输一组数据包/测试报文的总时间,然后功放通过第四时间戳和第三时间戳,可以确定正向传输的延迟,再通过第六时间戳和第五时间戳,可以确定反向传输的延迟,通过正向传输的延迟和反向传输的延迟,确定音频通道的单向延迟,将音频通道发送数据包/测试报文的总时间减去单向延迟,可以确定功放相对于音频处理器的时间偏差。
具体计算过程为,根据公式[(t4–t3)+(t6–t5)]/2,确定所述音频处理器和所述功放的单向延时,其中t3为所述第三时间戳,t4为所述第四时间戳,t5为所述第五时间戳,t6为所述第六时间戳;
根据公式Offset=(t2–t1)-[(t4–t3)+(t6–t5)]/2,确定所述预设时间偏差,其中Offset为所述预设时间偏差,t1为所述第一时间戳,t2为所述第二时间戳。
作为本文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获取音频数据,进一步包括:
确定所述音频通道与网络端口的对应关系;
根据所述对应关系由所述网络端口获取多组数据包;
其中,每一组数据包携带有与所述音频通道对应的通道标签;
根据所述通道标签,将每组数据包发送至对应的所述音频通道。
在本步骤中,每组数据包的都有其特定的通道标签,例如在数据包的名称表头可以对应一个音频通道,当音频管理器接收到该数据包时,可以按照表头发送至对应的音频通道。
音频管理器中可以包括有CPU和交换机,CPU可以将数据包进行解码和编码,并可以获取网络端口中的音频数据,而交换机可以实现解析通道标签,在本文实施例中,交换机存储有通道-端口映射字典,该字典为交换机定义产生,在CPU存储,其表明了音频通道和网络端口的对应关系,交换机的每一个通道都与音频通道相对应,以实现将每组数据包根据通道标签发送至音频通道。
并且本文中的不同的音频通道可以对用户实现不同的音频感知,通过同时解析并播放数据包,可以令人耳复合空间沉浸式音频的感知,具体为符合人耳接收各个音频通道,在某个时刻发送的声音是对齐的,而不是各个通道之间有100ms以上延时。
作为本文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根据音频通道预设时间偏差,发送所述数据包至功放,进一步包括:
确定所述音频数据的分包时间。
将所述分包时间、所述时间偏差和主时钟时间的和作为所述时间戳,并将所述数据包和所述时间戳发送至所述功放。
在本步骤中,可以将音频数据以20ms为一帧进行切分,并且加入协议中的DATA部分打包发送。
在本步骤中,音频处理器记录音频数据的分包时间,将接收分段后的音频数据记作分包时间,在将分段的音频打包为数据包时,可以按照RTP、RTSP或者HTTP协议将音频打包,在每一组的数据包中,其除了音频数据外,还应该包括顺序号、时间戳、音频数据编码格式、编码后的音频数据,并根据预设时间偏差向各个音频通道发送。以保证每一组的数据包都不会出错,也不会重复播放。
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车载沉浸式音频的功放传输方法,本方法应用于功放,包括:
确定每组数据包携带的时间戳与本地时间是否一致,若一致,则所述功放播放组数据包对应的音频。
在本步骤中,通过该方式可以更进一步的确保在播放音频是不会出现“回声”的现象,通过各个音频通道的功放的CPU对每组数据包进行解包,并且根据其中的时间戳和本地的时钟时间对比,只有当本地时钟时间和时间戳匹配,且顺序号S和前一个数据包顺序号S’的关系为S=S’+1时,才解码音频数据,并转换为模拟信号放大后送入音箱播放。
当每组数据包携带的时间戳与本地时间不一致时,将该组数据包删除。
如图5所示,本文还提供一种车载沉浸式音频的传输装置的示意图,包括:
音频处理器12,用于获取音频数据,其中,所述音频数据包括多组数据包,每组数据包对应一个音频通道,根据音频通道预设时间偏差,发送所述数据包至功放;
所述功放11,用于确定每组数据包携带的时间戳与本地时间是否一致,若一致,则播放组数据包对应的音频。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实现了获取音频数据;其中,所述音频数据包括多组数据包,每组数据包对应一个音频通道,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的双音频通道传输音频,本文的音频通道可以达到32个及以上,真正意义上的实现了沉浸式音频;根据音频通道预设时间偏差,发送所述数据包至功放,将现有技术中,传播双通道的方法用来传播32通道及以上时,会出现通道与通道间音频延迟,进而令音频播放出现“回声”的现象,而本文中,可以将音频通道的传播延迟消除,避免“回声”的现象。
如图6所示,一种车载沉浸式音频的传输方法的流程图,包括:
步骤601、确定音频通道和网络端口的对应关系。
步骤602、预设音频处理器和各个功放之间的音频通道的时间偏差。
步骤603、音频处理器获取音频数据。
步骤604、音频处理器根据各个音频通道时间偏差,发送数据包至功放。
步骤605、功放判断每组数据包携带的时间戳与本地时间是否一致,若一致,则执行步骤606。
步骤606、功放将每组数据包进行数模转换,并播放。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实现了获取音频数据;其中,所述音频数据包括多组数据包,每组数据包对应一个音频通道,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的双音频通道传输音频,本文的音频通道可以达到32个及以上,真正意义上的实现了沉浸式音频;根据音频通道预设时间偏差,发送所述数据包至功放,将现有技术中,传播双通道的方法用来传播32通道及以上时,会出现通道与通道间音频延迟,进而令音频播放出现“回声”的现象,而本文中,可以将音频通道的传播延迟消除,避免“回声”的现象。
如图7所示,为本文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计算机设备,所述计算机设备70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704,诸如一个或多个中央处理单元,每个处理单元可以实现一个或多个硬件线程。计算机设备702还可以包括任何存储器707,其用于存储诸如代码、设置、数据等之类的任何种类的信息。非限制性的,比如,存储器707可以包括以下任一项或多种组合:任何类型的RAM,任何类型的ROM,闪存设备,硬盘,光盘等。更一般地,任何存储器都可以使用任何技术来存储信息。进一步地,任何存储器可以提供信息的易失性或非易失性保留。进一步地,任何存储器可以表示计算机设备702的固定或可移除部件。在一种情况下,当处理器704执行被存储在任何存储器或存储器的组合中的相关联的指令时,计算机设备702可以执行相关联指令的任一操作。计算机设备702还包括用于与任何存储器交互的一个或多个驱动机构708,诸如硬盘驱动机构、光盘驱动机构等。
计算机设备702还可以包括输入/输出模块710(I/O),其用于接收各种输入(经由输入设备712)和用于提供各种输出(经由输出设备714))。一个具体输出机构可以包括呈现设备717和相关联的图形用户接口(GUI)718。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不包括输入/输出模块710(I/O)、输入设备712以及输出设备714,仅作为网络中的一台计算机设备。计算机设备702还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网络接口720,其用于经由一个或多个通信链路722与其他设备交换数据。一个或多个通信总线724将上文所描述的部件耦合在一起。
通信链路722可以以任何方式实现,例如,通过局域网、广域网(例如,因特网)、点对点连接等、或其任何组合。通信链路722可以包括由任何协议或协议组合支配的硬连线链路、无线链路、路由器、网关功能、名称服务器等的任何组合。
对应于图2-图4和图6中的方法,本文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运行时执行上述方法的步骤。
本文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指令,其中当处理器执行所述指令时,其中的程序使得处理器执行如图2-图4和图6所示的方法。
应理解,在本文的各种实施例中,上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文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还应理解,在本文实施例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现,为了清楚地说明硬件和软件的可互换性,在上述说明中已经按照功能一般性地描述了各示例的组成及步骤。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文的范围。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了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文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外,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也可以是电的,机械的或其它的形式连接。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文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文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文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文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本文中应用了具体实施例对本文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文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文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文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车载沉浸式音频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音频处理器,包括:
获取音频数据;其中,所述音频数据包括多组数据包,每组数据包对应一个音频通道;
根据音频通道预设时间偏差,发送所述数据包至功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沉浸式音频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时间偏差通过以下方法获得:
确定发送若干测试报文的所述音频处理器,和接收若干所述测试报文的所述功放的往返延时;
根据所述往返延时,确定所述预设时间偏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载沉浸式音频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发送若干测试报文的所述音频处理器,和接收若干所述测试报文的所述功放的往返延时,进一步包括:
向所述功放发送第一测试报文,并记录发送时间为第一时间戳;
所述功放接收到所述第一测试报文后,记录接收时间为第二时间戳;
向所述功放发送第二测试报文并携带所述第一时间戳;
所述功放向所述音频处理器发送第三测试报文,并记录发送时间为第三时间戳;
所述音频处理器接收到所述第三测试报文后,记录接收时间为第四时间戳;
所述音频处理器向所述功放发送第四测试报文并携带所述第四时间戳;
所述功放根据所述第二时间戳和所述第一时间戳的时间间隔,以及所述第四时间戳和所述第三时间戳的时间间隔,确定所述往返延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载沉浸式音频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往返延时,确定所述预设时间偏差,进一步包括:
根据公式[(t2–t1)+(t4–t3)]/2,确定所述音频处理器和所述功放的单向延时,其中t1为所述第一时间戳,t2为所述第二时间戳,t3为所述第三时间戳,t4为所述第四时间戳;
根据公式Offset=(t2–t1)-[(t2–t1)+(t4–t3)]/2=[(t2–t1)-(t4–t3)]/2,确定所述预设时间偏差,其中Offset为所述预设时间偏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载沉浸式音频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发送若干测试报文的所述音频处理器,和接收若干所述测试报文的所述功放的往返延时,进一步包括:
向所述功放发送第一测试报文,并记录发送时间为第一时间戳;
所述功放接收到所述第一测试报文后,记录接收时间为第二时间戳;
向所述功放发送第二测试报文并携带所述第一时间戳;
所述功放向所述音频处理器发送第三测试报文,并记录发送时间为第三时间戳;
所述音频处理器接收到所述第三测试报文后,记录接收时间为第四时间戳;
向所述功放发送第四测试报文并携带所述第四时间戳,记录发送时间为第五时间戳;
所述功放接收到所述第四测试报文后,记录接收时间为第六时间戳;
向所述功放发送第五测试报文并携带所述第五时间戳;
所述功放根据所述第四时间戳和所述第三时间戳的时间间隔,以及所述第六时间戳和所述第五时间戳的时间间隔,确定所述往返延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载沉浸式音频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往返延时,确定所述预设时间偏差,进一步包括:
根据公式[(t4–t3)+(t6–t5)]/2,确定所述音频处理器和所述功放的单向延时,其中t3为所述第三时间戳,t4为所述第四时间戳,t5为所述第五时间戳,t6为所述第六时间戳;
根据公式Offset=(t2–t1)-[(t4–t3)+(t6–t5)]/2,确定所述预设时间偏差,其中Offset为所述预设时间偏差,t1为所述第一时间戳,t2为所述第二时间戳。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沉浸式音频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音频数据,进一步包括:
确定所述音频通道与网络端口的对应关系;
根据所述对应关系由所述网络端口获取多组数据包;
其中,每一组数据包携带有与所述音频通道对应的通道标签;
根据所述通道标签,将每组数据包发送至对应的所述音频通道。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沉浸式音频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音频通道预设时间偏差,发送所述数据包至功放,进一步包括:
确定所述音频数据的分包时间;
将所述分包时间、所述时间偏差和主时钟时间的和作为时间戳,并将所述数据包和所述时间戳发送至所述功放。
9.一种车载沉浸式音频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功放,包括:
确定每组数据包携带的时间戳与本地时间是否一致,若一致,则所述功放播放组数据包对应的音频。
10.一种车载沉浸式音频的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音频处理器,用于获取音频数据,其中,所述音频数据包括多组数据包,每组数据包对应一个音频通道,根据音频通道预设时间偏差,发送所述数据包至功放;
所述功放,用于确定每组数据包携带的时间戳与本地时间是否一致,若一致,则播放组数据包对应的音频。
CN202210262497.9A 2022-03-17 2022-03-17 一种车载沉浸式音频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Pending CN11455435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262497.9A CN114554355A (zh) 2022-03-17 2022-03-17 一种车载沉浸式音频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262497.9A CN114554355A (zh) 2022-03-17 2022-03-17 一种车载沉浸式音频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554355A true CN114554355A (zh) 2022-05-27

Family

ID=816641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262497.9A Pending CN114554355A (zh) 2022-03-17 2022-03-17 一种车载沉浸式音频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554355A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10015769A1 (en) * 2008-03-12 2011-01-20 Genelec Oy Data transfer method and system for loudspeakers in a digital sound reproduction system
CN110430104A (zh) * 2019-09-18 2019-11-08 北京云中融信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音频传输延迟的测试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US20200336857A1 (en) * 2019-04-17 2020-10-22 Lg Electronics Inc. Audio device, audio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multi-channel audio signal to plurality of speakers
US20210067874A1 (en) * 2019-08-26 2021-03-04 Bestechnic (Shanghai) Co., Ltd. Method, device, loudspeaker equipment and wireless headset for playing audio synchronously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10015769A1 (en) * 2008-03-12 2011-01-20 Genelec Oy Data transfer method and system for loudspeakers in a digital sound reproduction system
US20200336857A1 (en) * 2019-04-17 2020-10-22 Lg Electronics Inc. Audio device, audio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multi-channel audio signal to plurality of speakers
US20210067874A1 (en) * 2019-08-26 2021-03-04 Bestechnic (Shanghai) Co., Ltd. Method, device, loudspeaker equipment and wireless headset for playing audio synchronously
CN110430104A (zh) * 2019-09-18 2019-11-08 北京云中融信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音频传输延迟的测试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068429B2 (en) Transmit scheduling
JP5149012B2 (ja) ネットワーク上のマルチチャネルスピーカの同期
JP4559050B2 (ja) メディアデータパケットの同期再生
JP4640824B2 (ja) 通信環境の測定方法、受信装置、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EP1838048B1 (en) Repeating method, repeater,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computer program
AU2009335873B2 (en) Synchronization of a plurality of data streams
JP2015506626A (ja) 時間認識デバイス間で時間情報を通信する方法および装置
JP2020078057A (ja) パケットフロー監視装置、パケットデータ抽出装置、抽出データ集計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JP6127476B2 (ja) ネットワーク音楽セッションにおける遅延測定方法及び装置
WO2017096994A1 (zh) 一种时钟同步的方法、设备和系统、存储介质
CN104243133B (zh) 一种同步方法及装置
CN111162971A (zh) 一种时延确定方法及装置
JP4522164B2 (ja) 通信特性測定方法、測定装置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US20130336129A1 (en) Multipurpose Use of Delay Measurement Message Buffer for Software Processing of Delay Measurement Response
CN101567853B (zh) 音频媒体发包控制装置、方法及音频媒体服务器
CN114554355A (zh) 一种车载沉浸式音频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8111365B (zh) 一种时延测量处理方法及系统
US11876847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synchronizing networked rendering devices
WO2011140901A1 (zh) 一种移动视频业务时延的评估方法和装置
US20230031866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mote audio recording
JP2763153B2 (ja) 音声パケット通信方式および装置
KR101627796B1 (ko) 네트워크 기반 av 시스템에서 디바이스 상태 정보 전송 방법
KR102251148B1 (ko) 오디오-비디오 동기화 처리 방법
WO2020095692A1 (ja) パケットフロー監視装置、パケットデータ抽出装置、抽出データ集計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US10425311B2 (en) Packet monitoring apparatus, method of monitoring packet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