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554274A - 一种基于WiFi的车载端投屏系统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WiFi的车载端投屏系统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554274A
CN114554274A CN202011341244.8A CN202011341244A CN114554274A CN 114554274 A CN114554274 A CN 114554274A CN 202011341244 A CN202011341244 A CN 202011341244A CN 114554274 A CN114554274 A CN 11455427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hicle
multimedia
terminal
wifi
handheld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34124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蒋涛
李维晋
冯烙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anxi Heavy Duty Automobi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anxi Heavy Duty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anxi Heavy Duty Automobi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anxi Heavy Duty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341244.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554274A/zh
Publication of CN1145542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5427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3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g. demultiplexing additional data from a digital video stream; Elementary client operations, e.g. monitoring of home network or synchronising decoder's clock; Client middleware
    • H04N21/436Interfacing a local distribution network, e.g. communicating with another STB or one or more peripheral devices inside the hom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6/00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6/02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lectric constitutive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1Structure of client; Structure of client peripherals
    • H04N21/4104Peripherals receiving signals from specially adapted client devices
    • H04N21/4122Peripherals receiving signals from specially adapted client devices additional display device, e.g. video projecto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1Structure of client; Structure of client peripherals
    • H04N21/414Specialised client platforms, e.g. receiver in car or embedded in a mobile appliance
    • H04N21/41422Specialised client platforms, e.g. receiver in car or embedded in a mobile appliance located in transportation means, e.g. personal vehicl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3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g. demultiplexing additional data from a digital video stream; Elementary client operations, e.g. monitoring of home network or synchronising decoder's clock; Client middleware
    • H04N21/436Interfacing a local distribution network, e.g. communicating with another STB or one or more peripheral devices inside the home
    • H04N21/4363Adapting the video stream to a specific local network, e.g. a Bluetooth® network
    • H04N21/43637Adapting the video stream to a specific local network, e.g. a Bluetooth® network involving a wireless protocol, e.g. Bluetooth, RF or wireless LAN [IEEE 802.11]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3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 H04W4/4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for vehicles, e.g. vehicle-to-pedestrians [V2P]
    • H04W4/48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for vehicles, e.g. vehicle-to-pedestrians [V2P] for in-vehicle commun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4Direct-mode setup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ultimedia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wo-Way Televisions, Distribution Of Moving Picture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WiFi的车载端投屏系统和方法,其中所述系统,包括手持终端、车载多媒体端和车载其他显示端,所述手持终端和车载多媒体端通过WiFi进行网络连接,所述车载多媒体端和车载其他显示端相互连接,所述车载其他显示端包括若干个显示设备;所述车载其他显示端用于在所述多媒体端的选择指定下通过指定的显示设备显示所述多媒体内容。本申请基于无线WiFi通过手持终端将多媒体内容投屏到车载多媒体端,然后车载多媒体端再投屏到车载电视、后座娱乐等设备,不仅丰富了投屏内容,而且还实现了二次投屏,扩展了投屏的方法和范围,提升了车载娱乐性。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WiFi的车载端投屏系统和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车载互联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WiFi的车载端投屏系统和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车载领域汽车多媒体显示屏逐渐成为车辆的标配,而多媒体显示屏除了传统的导航功能、控制功能外,越来越趋向成为车内的娱乐交互中心。因此近年来车载多媒体朝着更大、更快、更清晰的发展方向迭代,为用户提供更多的应用场景。目前车载多媒体显示屏系统相对封闭,车载系统资源和服务内容相比手持终端较少,且比较难扩展。同时,现有的几种投屏功能仅支持导航和在线音乐,不能全方位的满足用户的娱乐需求。因此,如何扩展车载多媒体的显示内容以丰富用户体验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出一种基于WiFi的车载端投屏系统和方法,以扩展车载多媒体端的显示内容,全方位满足用户的娱乐需求。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WiFi的车载端投屏系统,包括手持终端、车载多媒体端和车载其他显示端,所述手持终端和车载多媒体端通过WiFi进行网络连接,所述车载多媒体端和车载其他显示端相互连接,所述车载其他显示端包括若干个显示设备;
所述手持终端用于将获取的多媒体内容发送给车载多媒体端;
所述多媒体终端用于将接收的多媒体内容进行显示,并同时选择指定车载其他显示端中的显示设备显示所述多媒体内容;
所述车载其他显示端用于在所述多媒体端的选择指定下通过指定的显示设备显示所述多媒体内容。
可选的,所述显示设备包括后座显示设备和车载电视设备。
可选的,所述车载多媒体端和车载其他显示端之间通过高清数字接口连接。
可选的,所述手持终端包括第一WiFi互联模块、第一通道建立模块和第一交互模块,所述车载多媒体端包括第二WiFi互联模块、第二通道建立模块和第二交互模块;
所述第一WiFi互联模块和第二WiFi互联模块用于建立手持终端和车载多媒体端之间的WiFi连接,所述第一通道建立模块和第二通道建立模块用于建立手持终端和车载多媒体端之间的媒体链路;
所述第一交互模块用于发送多媒体内容,所述第二交互模块用于接收从所述第一交互模块发送的所述多媒体内容。
可选的,所述手持终端还包括多媒体获取单元、多媒体数据库和移动网络单元,所述多媒体获取单元用于生成或下载多媒体内容,所述多媒体内容包括视频、音频、图片和文本;所述手持终端内的移动网络单元用于作为网络服务和下载多媒体内容的通道,所述多媒体数据库用于存储所述生成或下载的多媒体内容。
可选的,所述手持终端还包括编码单元,所述车载多媒体端还包括存储单元和解码单元,所述编码单元用于对需要发送的多媒体内容进行编码,所述解码单元用于对接收的多媒体内容进行解码,所述存储单元用于存储所述第二交互模块接收的多媒体内容。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WiFi的车载端投屏方法,包括:
手持终端和车载多媒体端之间建立WiFi连接;
所述手持终端和车载多媒体端之间建立媒体链路;
所述手持终端通过所述媒体链路将多媒体内容发送至所述车载多媒体端;
所述车载多媒体端接收所述多媒体内容后进行显示,并选择指定车载其他显示端中的显示设备显示所述多媒体内容,所述显示设备包括后座显示屏和车载电视。
可选的,所述手持终端和车载多媒体端之间建立WiFi连接具体包括:
当所述手持终端提供WiFi热点时,所述车载多媒体端为热点接入端;
当所述车载多媒体端提供WiFi热点时,所述手持终端为热点接入端;
当第三方设备提供WiFi热点时,所述手持终端与所述车载多媒体端为热点接入端;
可选的,所述手持终端和车载多媒体端之间建立媒体链路时的点对点认证配对流程包括:
车载多媒体端实时监控网络状态,判断是否有手持终端接入网络环境;
若是,则车载多媒体端主动广播自身的特征信息;
手持终端接收所述特征信息,并发送握手信号至所述车载多媒体端;
所述车载多媒体端接收所述握手信号,并将所述握手信号反馈至所述手持终端;
所述手持终端判断所述握手信号是否正常;
若是,则发送媒体链路请求至所述车载多媒体端;
所述车载多媒体端接收所述媒体链路请求,并发送连接确认消息至所述手持终端;
所述车载多媒体端和手持终端建立媒体链路成功。
可选的,所述手持终端通过所述媒体链路将多媒体内容发送至所述车载多媒体端之前还包括:所述手持终端对所述多媒体内容进行编码;所述车载多媒体端接收所述多媒体内容后还包括:所述车载多媒体端对所述多媒体内容进行解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1)本申请基于无线WiFi通过手持终端将多媒体内容投屏到车载多媒体端,然后车载多媒体端再投屏到车载电视、后座娱乐等设备,不仅丰富了投屏内容,而且还实现了二次投屏,扩展了投屏的方法和范围,提升了车载娱乐性;
(2)车载多媒体端二次投屏到车载电视、后座娱乐等其他显示端时,可通过车载多媒体端选择指定需要进行多媒体内容显示的显示设备,因此实现了在满足用户需求的同时,尽可能节约系统资源,提高了系统的运行的灵活性。
(3)本申请基于无线WiFi通过手持终端将多媒体内容投屏到车载多媒体端,实现方法简单,成本较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WiFi的车载端投屏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2(a)为一实施例提供的手持终端的结构框图;
图2(b)为一实施例提供的车载多媒体端的结构框图;
图3为本申请投屏原理图;
图4为建立媒体链路时的点对点认证配对流程图;
图5为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WiFi的车载端投屏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图1为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WiFi的车载端投屏系统的结构框图,如图1所示,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WiFi的车载端投屏系统,包括手持终端10、车载多媒体端20和车载其他显示端30,所述手持终端10和车载多媒体端20通过WiFi进行网络连接,所述车载多媒体端20和车载其他显示端30相互连接,所述车载其他显示端30包括若干个显示设备;
所述手持终端10用于将获取的多媒体内容发送给车载多媒体端20;
所述多媒体终端20用于将接收的多媒体内容进行显示,并同时选择指定车载其他显示端30中的显示设备显示所述多媒体内容;
所述车载其他显示端30用于在所述多媒体端的选择指定下通过指定的显示设备显示所述多媒体内容。
具体的,所述手持终端10可为智能手机、iPad、MP4或其他手持移动设备;所述车载多媒体端20通常位于驾驶座附近的仪表台上,所述车载其他显示端30包括若干个车内其他位置的显示设备,该显示设备可为后座娱乐显示设备、车载电视设备、HUD显示设备、仪表显示设备或其他显示设备。
在具体实施时,所述手持终端10和所述车载多媒体端20之间通过WiFi网络连接时,接入端通过扫描无线热点的服务集标识(SSID),可选WEP、WPA、WPA2等加密方法,接入端通过密码验证接入到WiFi热点。
需要说明的是,网络环境不限于车载多媒体端20提供的热点环境,还包含手持终端10,或其他第三方设备提供的热点环境。当所述手持终端10提供WiFi热点时,所述车载多媒体端为热点接入端;当所述车载多媒体端20提供WiFi热点时,所述手持终端为热点接入端;当第三方设备提供WiFi热点时,所述手持终端与所述车载多媒体端为热点接入端。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车载多媒体端和车载其他显示端之间通过高清数字接口连接,所述高清数字接口包括HDMI(High Definition Multimedia Interface,高清多媒体接口)和LVDS(Low-Voltage Differential Signaling,低电压差分信号)传输接口。车载多媒体端20通过高清数字接口与车载其他显示端进行通讯,可以实现车载其他显示端中显示设备的热插拔检测。
同时,本申请的所述车载多媒体终端20配置为可选择指定车载其他显示端30中的显示设备显示所述多媒体内容,也即车载其他显示端30有多个显示设备,如图3所示,在车载多媒体终端20将多媒体内容二次投屏到车载其他显示端30时,可使得所有的显示设备都显示所述多媒体内容,也可通过所述多媒体终端的选择控制,指定其中的部分显示设备显示多媒体内容,例如根据某些场景需要,车载多媒体终端20控制选择只在车载电视设备和后座显示设备上显示所述多媒体内容,而HUD显示设备和仪表显示设备等其他显示设备则不显示。
在进行二次投屏时,可通过硬件虚拟技术,将车载其他显示端30的所有显示设备抽象成统一接口,所述的车载多媒体端20通过获取挂载的显示设备信息,根据不同的显示设备编号,调用Presentation函数将音视频信号等控制显示到不同的显示设备进行展示,实现指定设备的投屏功能。
综上,本申请基于无线WiFi通过手持终端将多媒体内容投屏到车载多媒体端,然后车载多媒体端再投屏到车载电视、后座娱乐等设备,不仅丰富了投屏内容,而且还实现了二次投屏,扩展了投屏的方法和范围,提升了车载娱乐性;此外,车载多媒体端二次投屏到车载电视、后座娱乐等其他显示端时,可通过车载多媒体端选择指定需要进行多媒体内容显示的显示设备,使得不需要显示的显示设备处于待机或休眠状态,从而在满足用户需求的同时,节约了系统资源,减少了电力耗费,并且提高了系统运行的灵活性。
图2(a)为一实施例提供的手持终端的结构框图,图2(b)为一实施例提供的车载多媒体端的结构框图,如图2(a)和2(b)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投屏系统中,所述手持终端10包括第一WiFi互联模块11、第一通道建立模块12和第一交互模块13,所述车载多媒体端20包括第二WiFi互联模块21、第二通道建立模块22、第二交互模块23和显示单元24;
所述第一WiFi互联模块11和第二WiFi互联模块21用于建立手持终端10和车载多媒体端20之间的WiFi连接,所述第一通道建立模块12和第二通道建立模块22用于建立手持终端10和车载多媒体端20之间的媒体链路;
所述第一交互模块13用于发送多媒体内容,所述第二交互模块23用于接收从所述第一交互模块13发送的所述多媒体内容;所述显示单元24用于显示所述第二交互模块23接收的所述多媒体内容。
图4为建立媒体链路时的点对点认证配对流程图,所述第一通道建立模块12和第二通道建立模块22按照图4所示的点对点认证配对流程建立媒体链路,并通过DLAN(DIGITAL LIVING NETWORK ALLIANCE,数字生活网络联盟)的解决方式,实现手持设备中的视频资源共享到车载多媒体。
手持终端上的主流媒体播放器都支持DLAN技术,为实现良好的兼容性,在DLAN协议的基础上进行优化和扩展,手持终端10充当DMS(Digital Media Server),即服务器,车载多媒体端20充当DMC(Digital Media Controller)和DMR(Digital MediaPlayer),即控制端和播放端。当上述设备通过支持802.11/a/b/g/n/ac协议的无线网络连接时,形成完整的DLAN体系。
当手持终端10与车载多媒体端20通过所述第一通道建立模块12和第二通道建立模块22建立媒体链路后,手持终端10打开媒体播放器,然后即可启动流媒体投屏,此时,所述第一交互模块13发送多媒体内容至所述车载多媒体端20,所述车载多媒体端20的所述第二交互模块23接收从所述第一交互模块13发送的所述多媒体内容,实现手持终端10中的多媒体资源共享到车载多媒体端20。其中,所述启动流媒体投屏可通过配置触摸屏输入、语音控制、软键盘输入等控制方式实现。
所述手持终端10还包括多媒体获取单元14、多媒体数据库15和移动网络单元16,所述多媒体获取单元14用于生成或下载多媒体内容,所述多媒体内容包括视频、音频、图片和文本;所述手持终端10内的移动网络单元16用于作为网络服务和下载多媒体内容的通道,所述多媒体数据库15用于存储所述生成或下载的多媒体内容。
其中,所述移动网络单元包括但不限于2G、3G和4G通信网络。
所述手持终端10还包括编码单元17,所述车载多媒体端20还包括存储单元25和解码单元26,所述编码单元17用于对需要发送的多媒体内容进行编码,所述解码单元26用于对接收的多媒体内容进行解码,所述存储单元25用于存储所述第二交互模块23接收的多媒体内容。
其中,所述编码单元17使用的视频编码格式包括但不限于MPEG2、MPEG-1、MPEG-4*、AVC、WMV9编码;使用的音频编码格式包括但不限于LPCMAAC、AC-3、ATRAC、3plus、MP3、WMA9编码。所述解码单元25可为实时解码器,并且可设计双缓冲池,以保证播放流畅性。
另外,所述存储单元25除了用于存储所述第二交互模块23接收的多媒体内容之外,还可用于提供软件安装空间、软件运行空间以及用于缓存视频数据等。
图5为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WiFi的车载端投屏方法的流程图。如图5所示,所述一种基于WiFi的车载端投屏方法,包括:
S501:手持终端和车载多媒体端之间建立WiFi连接;
具体的,所述手持终端可为智能手机、iPad、MP4或其他手持移动设备;所述车载多媒体端通常位于驾驶座附近的仪表台上,在具体实施时,所述手持终端和所述车载多媒体端之间建立WiFi网络连接时,接入端通过扫描无线热点的服务集标识(SSID),可选WEP、WPA、WPA2等加密方法,接入端通过密码验证接入到WiFi热点。
需要说明的是,网络环境不限于车载多媒体端提供的热点环境,还包含手持终端,或其他第三方设备提供的热点环境。当所述手持终端提供WiFi热点时,所述车载多媒体端为热点接入端;当所述车载多媒体端提供WiFi热点时,所述手持终端为热点接入端;当第三方设备提供WiFi热点时,所述手持终端与所述车载多媒体端为热点接入端。
S502:所述手持终端和车载多媒体端之间建立媒体链路;
参见图4,所述手持终端和车载多媒体端之间建立媒体链路时的点对点认证配对流程包括:
a.车载多媒体端实时监控网络状态,判断是否有手持终端接入网络环境;
b.若是,则车载多媒体端主动广播自身的特征信息;
c.手持终端接收所述特征信息,并发送握手信号至所述车载多媒体端;
d.所述车载多媒体端接收所述握手信号,并将所述握手信号反馈至所述手持终端;
e.所述手持终端判断所述握手信号是否正常;
f.若是,则发送媒体链路请求至所述车载多媒体端;
g.所述车载多媒体端接收所述媒体链路请求,并发送连接确认消息至所述手持终端;
h.所述车载多媒体端和手持终端建立媒体链路成功。
手持终端上的主流媒体播放器都支持DLAN(DIGITAL LIVING NETWORK ALLIANCE,数字生活网络联盟)技术,在具体实施时,可采用DLAN的解决方式,实现手持设备中的视频资源共享到车载多媒体。为实现良好的兼容性,在DLAN协议的基础上进行优化和扩展,手持终端充当DMS(Digital Media Server),即服务器,车载多媒体端充当DMC(Digital MediaController)和DMR(Digital MediaPlayer),即控制端和播放端。当上述设备通过支持802.11/a/b/g/n/ac协议的无线网络连接时,形成完整的DLAN体系。
S503:所述手持终端通过所述媒体链路将多媒体内容发送至所述车载多媒体端;
当手持终端与车载多媒体端建立媒体链路后,手持终端打开媒体播放器,然后即可启动流媒体投屏,通过所述媒体链路实现手持终端中的多媒体资源共享到车载多媒体端。
此外,在多媒体内容传输过程中,可不断在命令控制层检测多媒体数据流状态,以保证数据流状态的一致性和实时性。
S504:所述车载多媒体端接收所述多媒体内容后进行显示,并选择指定车载其他显示端中的显示设备显示所述多媒体内容,所述显示设备包括后座显示屏和车载电视。
所述车载其他显示端包括若干个车内其他位置的显示设备,该显示设备可为后座显示设备、车载电视设备、HUD显示设备、仪表显示设备或其他显示设备。
此外,本申请的所述车载多媒体终端配置为可选择指定车载其他显示端中的显示设备显示所述多媒体内容,也即车载其他显示端有多个显示设备,如图3所示,在车载多媒体终端将多媒体内容二次投屏到车载其他显示端时,可使得所有的显示设备都显示所述多媒体内容,也可通过所述多媒体终端的选择控制,指定其中的部分显示设备显示多媒体内容,例如根据某些场景需要,车载多媒体终端控制选择只在车载电视设备和后座显示设备上显示所述多媒体内容,而HUD显示设备和仪表显示设备等其他显示设备则不显示。
在进行二次投屏时,可通过硬件虚拟技术,将车载其他显示端的所有显示设备抽象成统一接口,所述的车载多媒体端通过获取挂载的显示设备信息,根据不同的显示设备编号,调用Presentation函数将音视频信号等控制显示到不同的显示设备进行展示,实现指定设备的投屏功能。
综上,本申请基于无线WiFi通过手持终端将多媒体内容投屏到车载多媒体端,然后车载多媒体端再投屏到车载电视、后座娱乐等设备,不仅丰富了投屏内容,而且还实现了二次投屏,扩展了投屏的方法和范围,提升了车载娱乐性;此外,车载多媒体端二次投屏到车载电视、后座娱乐等其他显示端时,可通过车载多媒体端选择指定需要进行多媒体内容显示的显示设备,使得不需要显示的显示设备处于待机或休眠状态,从而在满足用户需求的同时,节约了系统资源,减少了电力耗费,并且提高了系统运行的灵活性。
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手持终端通过所述媒体链路将多媒体内容发送至所述车载多媒体端之前还包括:所述手持终端对所述多媒体内容进行编码;所述车载多媒体端接收所述多媒体内容后还包括:所述车载多媒体端对所述多媒体内容进行解码。
其中,当对视频进行编码时,使用的视频编码格式包括但不限于MPEG2、MPEG-1、MPEG-4*、AVC和WMV9编码;当对音频进行编码时,使用的音频编码格式包括但不限于LPCMAAC、AC-3、ATRAC、3plus、MP3和WMA9编码。
上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基于WiFi的车载端投屏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持终端、车载多媒体端和车载其他显示端,所述手持终端和车载多媒体端通过WiFi进行网络连接,所述车载多媒体端和车载其他显示端相互连接,所述车载其他显示端包括若干个显示设备;
所述手持终端用于将获取的多媒体内容发送给车载多媒体端;
所述多媒体终端用于将接收的多媒体内容进行显示,并同时选择指定车载其他显示端中的显示设备显示所述多媒体内容;
所述车载其他显示端用于在所述多媒体端的选择指定下通过指定的显示设备显示所述多媒体内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WiFi的车载端投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设备包括后座显示设备和车载电视设备。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WiFi的车载端投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多媒体端和车载其他显示端之间通过高清数字接口连接。
4.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基于WiFi的车载端投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持终端包括第一WiFi互联模块、第一通道建立模块和第一交互模块,所述车载多媒体端包括第二WiFi互联模块、第二通道建立模块和第二交互模块;
所述第一WiFi互联模块和第二WiFi互联模块用于建立手持终端和车载多媒体端之间的WiFi连接,所述第一通道建立模块和第二通道建立模块用于建立手持终端和车载多媒体端之间的媒体链路;
所述第一交互模块用于发送多媒体内容,所述第二交互模块用于接收从所述第一交互模块发送的所述多媒体内容。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WiFi的车载端投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持终端还包括多媒体获取单元、多媒体数据库和移动网络单元,所述多媒体获取单元用于生成或下载多媒体内容,所述多媒体内容包括视频、音频、图片和文本;所述手持终端内的移动网络单元用于作为网络服务和下载多媒体内容的通道,所述多媒体数据库用于存储所述生成或下载的多媒体内容。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WiFi的车载端投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持终端还包括编码单元,所述车载多媒体端还包括存储单元和解码单元,所述编码单元用于对需要发送的多媒体内容进行编码,所述解码单元用于对接收的多媒体内容进行解码,所述存储单元用于存储所述第二交互模块接收的多媒体内容。
7.一种基于WiFi的车载端投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手持终端和车载多媒体端之间建立WiFi连接;
所述手持终端和车载多媒体端之间建立媒体链路;
所述手持终端通过所述媒体链路将多媒体内容发送至所述车载多媒体端;
所述车载多媒体端接收所述多媒体内容后进行显示,并选择指定车载其他显示端中的显示设备显示所述多媒体内容,所述显示设备包括后座显示屏和车载电视。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基于WiFi的车载端投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持终端和车载多媒体端之间建立WiFi连接具体包括:
当所述手持终端提供WiFi热点时,所述车载多媒体端为热点接入端;
当所述车载多媒体端提供WiFi热点时,所述手持终端为热点接入端;
当第三方设备提供WiFi热点时,所述手持终端与所述车载多媒体端为热点接入端。
9.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一种基于WiFi的车载端投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持终端和车载多媒体端之间建立媒体链路时的点对点认证配对流程包括:
车载多媒体端实时监控网络状态,判断是否有手持终端接入网络环境;
若是,则车载多媒体端主动广播自身的特征信息;
手持终端接收所述特征信息,并发送握手信号至所述车载多媒体端;
所述车载多媒体端接收所述握手信号,并将所述握手信号反馈至所述手持终端;
所述手持终端判断所述握手信号是否正常;
若是,则发送媒体链路请求至所述车载多媒体端;
所述车载多媒体端接收所述媒体链路请求,并发送连接确认消息至所述手持终端;
所述车载多媒体端和手持终端建立媒体链路成功。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基于WiFi的车载端投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持终端通过所述媒体链路将多媒体内容发送至所述车载多媒体端之前还包括:所述手持终端对所述多媒体内容进行编码;所述车载多媒体端接收所述多媒体内容后还包括:所述车载多媒体端对所述多媒体内容进行解码。
CN202011341244.8A 2020-11-25 2020-11-25 一种基于WiFi的车载端投屏系统和方法 Pending CN11455427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41244.8A CN114554274A (zh) 2020-11-25 2020-11-25 一种基于WiFi的车载端投屏系统和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41244.8A CN114554274A (zh) 2020-11-25 2020-11-25 一种基于WiFi的车载端投屏系统和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554274A true CN114554274A (zh) 2022-05-27

Family

ID=816600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341244.8A Pending CN114554274A (zh) 2020-11-25 2020-11-25 一种基于WiFi的车载端投屏系统和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554274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61762A (zh) * 2022-06-07 2022-09-16 阿波罗智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页面的展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介质
CN115460442A (zh) * 2022-08-11 2022-12-09 北京罗克维尔斯科技有限公司 投屏切换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可读存储介质和车辆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56715A (zh) * 2008-08-21 2010-02-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媒体旁路的方法、系统和装置
CN103955338A (zh) * 2014-04-15 2014-07-30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车载多媒体终端的应用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4333844A (zh) * 2014-11-12 2015-02-04 沈阳美行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车载终端与智能手机的互联方法
CN110659007A (zh) * 2019-08-22 2020-01-07 上海赫千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汽车的多屏互动方法
CN210536833U (zh) * 2019-08-22 2020-05-15 上海赫千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终端与车载娱乐设备的投屏互动系统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56715A (zh) * 2008-08-21 2010-02-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媒体旁路的方法、系统和装置
CN103955338A (zh) * 2014-04-15 2014-07-30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车载多媒体终端的应用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4333844A (zh) * 2014-11-12 2015-02-04 沈阳美行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车载终端与智能手机的互联方法
CN110659007A (zh) * 2019-08-22 2020-01-07 上海赫千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汽车的多屏互动方法
CN210536833U (zh) * 2019-08-22 2020-05-15 上海赫千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终端与车载娱乐设备的投屏互动系统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61762A (zh) * 2022-06-07 2022-09-16 阿波罗智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页面的展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介质
CN115460442A (zh) * 2022-08-11 2022-12-09 北京罗克维尔斯科技有限公司 投屏切换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可读存储介质和车辆
CN115460442B (zh) * 2022-08-11 2024-02-20 北京罗克维尔斯科技有限公司 投屏切换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可读存储介质和车辆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593257B1 (ko) 통신 시스템 및 방법
KR102306258B1 (ko) 정보 처리 장치, 정보 처리 시스템 및 정보 처리 방법
JP6402723B2 (ja) 復号装置、復号方法、符号化装置及び符号化方法
AU2015386336B2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program
US10805672B2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KR102210956B1 (ko) 영상표시장치 및 영상표시장치의 구동방법, 이동단말장치 및 이동단말장치의 구동방법
US9357215B2 (en) Audio output distribution
KR20130095519A (ko) 스크린 미러링 방법 및 그 장치
KR20140110047A (ko) 멀티스크린 서비스를 이용한 무선 디스플레이
EP2664133A1 (en) Output of content from the internet on a media rendering device
JPWO2014020641A1 (ja) データ提供システム、提供装置、実行装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
KR101914117B1 (ko) 휴대 단말들 간에 무선 랜 링크를 형성하는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JP6646991B2 (ja) 情報処理システム、情報処理方法、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情報処理プログラム
CN111263233A (zh) 电视多窗口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4554274A (zh) 一种基于WiFi的车载端投屏系统和方法
CN102065340A (zh) 实现多媒体同步交互的系统和方法
CN112272319A (zh) 音视频数据的传输方法、装置、存储介质与电子设备
KR101218293B1 (ko) 이동 단말기 및 이의 화면 공유 방법
JP2008160301A (ja) コンテンツ配信装置、ネットワーク端末及びコンテンツ配信システム
WO2017018042A1 (ja) 情報処理装置及び情報処理方法、並びにソース機器
JP4628030B2 (ja) マルチメディアコンテンツ提供システム、視聴デバイス及びカーナビゲーション装置
KR101462857B1 (ko) Cpns 프로토콜이 탑재된 컨텐츠 재생 동글 및 그 동글의 컨텐츠 재생 방법
US20110183656A1 (en) System for sending internet based content to a media device through a mobile phone
WO2014180233A1 (zh) 一种实现资源共享的方法、装置及终端
JP5811426B1 (ja) 音声データ送受信システ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