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551208A - 一种等离子体与外电路的阻抗匹配方法及阻抗匹配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等离子体与外电路的阻抗匹配方法及阻抗匹配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551208A
CN114551208A CN202210171783.4A CN202210171783A CN114551208A CN 114551208 A CN114551208 A CN 114551208A CN 202210171783 A CN202210171783 A CN 202210171783A CN 114551208 A CN114551208 A CN 11455120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mpedance
impedance matching
matching network
plasma load
plasm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17178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姜巍
余世民
高嘉懋
王之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2210171783.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551208A/zh
Publication of CN1145512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5120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37/00Discharge tubes with provision for introducing objects or material to be exposed to the discharge, e.g. for the purpose of examination or processing thereof
    • H01J37/32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 H01J37/32009Arrangements for generation of plasma specially adapted for examination or treatment of objects, e.g. plasma sources
    • H01J37/32082Radio frequency generated discharge
    • H01J37/32174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rolling the RF discharge
    • H01J37/32183Matching circuit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30/00Energy generation of nuclear origin
    • Y02E30/10Nuclear fusion reacto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lasma & Fusion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Plasma Technolog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等离子体与外电路的阻抗匹配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确定阻抗匹配电路,给阻抗匹配网络的元件设定初始参数;对阻抗匹配电路进行放电模拟,对等离子体负载两端的电压波形和流过等离子体负载的电流波形分别做傅里叶变换,计算等离子体负载的阻抗;计算阻抗匹配网络的输入阻抗;计算阻抗匹配网络的反射系数,当反射系数小于等于设定阈值时,结束迭代;当反射系数大于设定阈值时,令射频电源的输出阻抗与阻抗匹配网络的输入阻抗相等,计算并更新阻抗匹配网络的参数值后,重新模拟放电并计算发射系数直至反射系数满足要求。本申请基于数值模拟的方法使等离子体设备实现阻抗匹配,能够使匹配快速达到最佳,并且结果准确可靠。

Description

一种等离子体与外电路的阻抗匹配方法及阻抗匹配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等离子体领域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等离子体与外电路的阻抗匹配方法及阻抗匹配系统。
背景技术
等离子体在微电子工业、气体放电、可控聚变、表面处理和灭菌消毒等领域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在各类等离子体设备中,射频电源经过匹配电路后作用到等离子体腔室上,等离子体腔室中的气体吸收电源传递过来的功率开始放电,最终形成稳定的等离子体。匹配电路的作用就是最大限度地提高传输到等离子体负载的功率,并使反射回电源的功率最小,对匹配电路结构和匹配调节方法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而通常情况下,匹配参数需要依据经验来设定和调节,或者在实际放电时引入检测模块来测量电信号并进行反馈调节,这种方法不仅耗时耗力,而且精度难以保证。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等离子体与外电路的阻抗匹配方法及阻抗匹配系统,其目的在于提高阻抗匹配速度和精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按照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等离子体与外电路的阻抗匹配方法,其中包括:
步骤1:确定阻抗匹配电路,包括射频电源、阻抗匹配网络和等离子体负载,给所述阻抗匹配网络的元件设定初始参数;
步骤2:对所述阻抗匹配电路进行放电模拟,直至放电达到稳定;
步骤3:对所述等离子体负载两端的电压波形和流过等离子体负载的电流波形分别做傅里叶变换,利用傅里叶变换后的最大电压幅值、最大电流幅值以及电压与电流之间的相位差,计算所述等离子体负载的阻抗;
步骤4:计算所述阻抗匹配网络的输入阻抗;
步骤5:计算所述阻抗匹配网络的反射系数,当所述反射系数小于等于设定阈值时,执行步骤7;当所述反射系数大于所述设定阈值时,执行步骤6;
步骤6:令所述射频电源的输出阻抗与所述阻抗匹配网络的输入阻抗相等,计算并更新所述阻抗匹配网络的参数值后,跳转至步骤2;
步骤7:确定当前阻抗匹配网络的参数为最佳参数。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步骤3中,计算所述等离子体负载的阻抗的公式为:
Figure BDA0003518462970000021
其中,Z为所述等离子体负载的阻抗,Um为所述等离子体负载的电压波形做傅里叶变换得到的最大电压幅值,Im为所述等离子体负载的电流波形做傅里叶变换得到的最大电流幅值,
Figure BDA0003518462970000022
是电压和电流之间的相位差,j为虚部单位,R为所述等离子体负载的阻抗实部,X为所述等离子体负载的阻抗虚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计算出所述等离子体负载的阻抗后,根据等离子体负载的特性,确定所述等离子体负载的等效电路:
当等离子体负载为容性时,等离子体负载等效为一个电阻和一个电容的串联;
当等离子体负载为感性时,等离子体负载等效为一个电阻和一个电感的串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阻抗匹配网络包括与所述射频电源并联的可变电容C1、串联于所述可变电容C1与等离子体负载之间的可变电容C2、可变电感L和阻抗匹配网络的损耗电阻Rm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步骤4中,计算所述阻抗匹配网络的输入阻抗的计算公式为:
Figure BDA0003518462970000031
其中,ZL为所述阻抗匹配网络的输入阻抗,Z1为所述可变电容器C1所在支路的支路阻抗,Z2为所述可变电容器C2所在支路的支路阻抗,
Figure BDA0003518462970000032
为所述可变电容C1的阻抗,
Figure BDA0003518462970000033
为所述可变电容C2的阻抗,ZL为所述可变电感L的阻抗,
Figure BDA0003518462970000034
为所述阻抗匹配网络损耗电阻Rm的阻抗,Z为所述等离子体负载的阻抗。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步骤5中,计算所述阻抗匹配网络的反射系数的公式为:
Figure BDA0003518462970000035
其中,Γ为阻抗匹配系数,ZL为所述阻抗匹配网络的输入阻抗,ZS为所述射频电源的输出阻抗。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步骤6中,更新所述阻抗匹配网络的可变电容C1和可变电容C2的值或更新所述阻抗匹配网络的可变电容C1和可变电感L的值,当可变电容C2的更新值大于零时,选择更新所述阻抗匹配网络的可变电容C1和可变电容C2的值;当可变电容C2的更新值小于或等于零时,选择更新所述阻抗匹配网络的可变电容C1和可变电感L的值。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步骤6中,令所述射频电源的输出阻抗与所述阻抗匹配网络的输入阻抗相等,其中,
ZL=RL+jXL
ZS=RS+jXS
ZL=ZS
RL=RS
XL=XS
其中,ZL为所述阻抗匹配网络的输入阻抗,ZS为所述射频电源的输出阻抗,RL为阻抗匹配网络输入阻抗ZL的实部,XL为阻抗匹配网络输入阻抗ZL的虚部,RS为射频电源输出阻抗ZS的实部,XS为射频电源输出阻抗ZS的虚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射频电源具有内阻Rs,所述阻抗匹配网络具有损耗电阻Rm,所述等离子体负载具有电阻Rc,满足:
Rs>Rm+Rc
按照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等离子体与外电路的阻抗匹配系统,其包括:
模型搭建模块,用于搭建阻抗匹配电路,包括射频电源、阻抗匹配网络和等离子体负载;
初始参数赋予模块,用于给所述阻抗匹配网络的元件设定初始参数;
放电模拟模块,用于所述阻抗匹配电路进行放电模拟;
傅里叶变换模块,用于在放电稳定期间获取所述等离子体负载两端的电压波形和流过等离子体负载的电流波形并分别做傅里叶变换;
计算模块,包括第一至第三计算子模块,其中,第一计算子模块用于提取傅里叶变换后的基频成分并根据最大电压幅值、最大电流幅值以及电压与电流之间的相位差计算所述等离子体负载的阻抗,第二计算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等离子体负载的阻抗和阻抗匹配网络的当前参数值计算所述阻抗匹配网络的输入阻抗,第三计算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阻抗匹配网络的输入阻抗和射频电源的输出阻抗计算所述阻抗匹配网络的反射系数;
判断模块,用于判断当前反射系数是否大于设定阈值,当所述反射系数小于等于设定阈值时,结束模拟并输出当前阻抗匹配网络的参数,当所述反射系数大于所述设定阈值时,启动更新模块;
更新模块,用于当所述反射系数大于所述设定阈值时,令所述射频电源的输出阻抗与所述阻抗匹配网络的输入阻抗相等,更新所述阻抗匹配网络的参数值并重新启动放电模拟模块重新放电模拟。
总体而言,本申请在射频电源的参数已知、阻抗匹配网络的结构已知的前提下,建立阻抗匹配电路,基于数值模拟的方法确定阻抗匹配网络中电容和电感的最佳参数。具体的,对阻抗匹配电路进行放电模拟,通过傅里叶变换计算等离子体负载的阻抗,继而计算当前阻抗匹配的反射系数,当反射系数不满足要求时,令射频电源的输出阻抗等于阻抗匹配网络的输入阻抗,并结合当前得到的等离子体负载阻抗更新阻抗匹配网络中电容、电感的参数,基于更新后的网络重新进行放电模拟直至反射系数满足条件,输出阻抗匹配网络的最佳参数。在本申请中,基于数值模拟的方法使等离子体设备实现阻抗匹配,不需要对实际装置引入任何检测模块,不会对放电产生额外影响,通过对负载的电压和电流波形做傅里叶变换,将其转换为一个等效电路模型,再根据匹配条件更新匹配电路的参数,使功率反射降到最低,采用本方法可以使匹配快速达到最佳,并且结果准确可靠,为等离子体刻蚀、清洗、镀膜等工艺提供可行性的应用方案。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一种等离子体与外电路的阻抗匹配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图2是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阻抗匹配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具有图2所示的阻抗匹配电路的阻抗匹配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图4是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容性耦合等离子体放电过程中的参数演化图;
图5是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容性耦合等离子体放电过程中反射系数和负载功率吸收效率随迭代次数的变化图;
图6是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一种等离子体与外电路的阻抗匹配系统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如图1所示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一种等离子体与外电路的阻抗匹配方法的步骤流程图,该方法包括:
步骤S100:确定阻抗匹配电路,给阻抗匹配网络的元件设定初始参数。
如图2所示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阻抗匹配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其包括射频电源、阻抗匹配网络以及等离子体负载。
其中,射频电源可以等效为一个电源RF和一个电源内阻Rs,电源可以是电压源或功率源,电源内阻为固定值,射频电源的参数为已知量,例如可以使电源RF取恒定为20W的功率源,交流频率为13.56MHz,射频电源的内阻Rs取50Ω。
其中,阻抗匹配网络的具体形式可能根据具体装置有所不同。在一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阻抗匹配网络至少包括可变电容C1、可变电容C2、可变电感L和阻抗匹配网络的损耗电阻Rm,并构成一个“T型”网络。其中,可变电容C1与射频电源并联,可变电容C2、可变电感L和损耗电阻Rm串联于可变电容C1一端与等离子体负载一端之间,等离子体负载的另一端与可变电容C1的另一端相连。可以理解的,阻抗匹配网络并不限于这一种结构,也可以是其他的结构。
其中,等离子体负载为电极驱动的容性或感性耦合等离子体,当等离子体负载为容性时,可以等效为一个电阻和一个电容的串联,当离子体负载为感性时,可以等效为一个电阻和一个电感的串联。确定电极驱动状态,例如,等离子体负载为电极驱动的容性耦合等离子体时,确定等离子体极板间距为0.03m,极板半径为0.1m。在搭建电路时,确保满足Rs>Rm+Rc或Rs>Rm+Ri的条件,否则后续步骤无法正常进行,这是因为当上述条件不成立时,匹配网络中可变电容将得不到有意义的值。
在以上建立的阻抗匹配电路中,阻抗匹配网络的参数(不包括损耗电阻Rm)、等离子体负载的等效电路参数为待求量。
在模拟之前,需要对阻抗匹配网络的可变元件赋予初始参数,该初始参数可以根据经验设定。例如,可以令阻抗匹配网络中的C1、C2、L和Rm分别取150pf、200pf、4.3μH和0.5Ω。其中,损耗电阻Rm为固定参数。回路电流Is和Ic初始值均为0,ZL是阻抗匹配网络输入端的阻抗,Uc是等离子体负载两端的电势差。
步骤S200:对阻抗匹配电路进行放电模拟,直至放电达到稳定。
电路的初始值均已经给定,模拟程序中等离子体部分采用一维隐格式的PIC-MCC(粒子模拟-蒙特卡洛碰撞)模型进行求解,外电路部分采用常微分方程求解器进行求解,等离子体和外电路通过边界处的电势、电荷密度和电流耦合起来,模拟的时间步长为1×10- 10s,放电气体为纯净的氩气,气压为200mTorr。给定参数后,大约运行2000个射频周期(约147μs)使放电达到稳态。
步骤S300:对等离子体负载两端的电压波形和流过等离子体负载的电流波形分别做傅里叶变换,计算等离子体负载的阻抗。
其中,快速傅里叶变换的计算公式如下:
Figure BDA0003518462970000071
式中,x(t)为待变换波形的时域表达式,X(ω)为待变换波形x(t)变换为频域的表达式,ω是角频率,变换之后只取各自的基频成分。
计算等离子体负载阻抗计算公式如下:
Figure BDA0003518462970000081
式中,Z为等离子体负载阻抗,Um为等离子体负载电压波形做傅里叶变换得到的最大幅值,Im为等离子体负载电流波形做傅里叶变换得到的最大幅值,
Figure BDA0003518462970000082
是电压和电流之间的相位差,j为虚部单位,R为等离子体负载阻抗的实部,X为等离子体负载阻抗的虚部。
式中,Z为等离子体负载阻抗,Um为等离子体负载电压波形做傅里叶变换得到的最大幅值,Im为等离子体负载电流波形做傅里叶变换得到的最大幅值,
Figure BDA0003518462970000083
是电压和电流之间的相位差,j为虚部单位,R为等离子体负载阻抗的实部,X为等离子体负载阻抗的虚部。
在计算出等离子体负载阻抗后,可以根据等离子体设备的特性得到等离子体负载结构,具体如下:
当等离子体负载为容性时,可以等效为一个电阻和一个电容的串联,等效电阻和电容的计算公式如下:
Rc=R……(3)
Figure BDA0003518462970000084
式中,Rc为等离子体负载等效电路中的电阻值,Cc为等离子体负载等效电路中的电容值,ω是射频电源的角频率,f是射频电源的频率。
当等离子体负载为感性时,可以等效为一个电阻和一个电感的串联,等效电阻和电感的计算公式如下:
Ri=R……(5)
Figure BDA0003518462970000085
式中,Ri为等离子体负载等效电路中的电阻值,Li为等离子体负载等效电路中的电感值。
步骤S400:计算阻抗匹配网络的输入阻抗。
在通过步骤S400计算出等离子体负载的阻抗时,结合阻抗匹配网络当前参数,计算阻抗匹配网络的输入阻抗。
以图2中的电路结构为例说明,阻抗匹配网络的输入阻抗的计算公式为
Figure BDA0003518462970000091
式中,ZL为整个负载的阻抗,即匹配网络的输入阻抗,Z1为可变电容器C1所在支路的支路阻抗,Z2为可变电容器C2所在支路的支路阻抗,
Figure BDA0003518462970000092
为可变电容C1的阻抗,
Figure BDA0003518462970000093
为可变电容C2的阻抗,ZL为可变电感L的阻抗,
Figure BDA0003518462970000094
为电阻Rm的阻抗,Z为等离子体负载阻抗。
步骤S500:计算阻抗匹配网络的反射系数,当反射系数小于等于设定阈值时,执行步骤S700;当反射系数大于设定阈值时,执行步骤S600。
在一实施例中,阻抗匹配网络的反射系数计算公式如下:
Figure BDA0003518462970000095
其中,Γ为电信号在阻抗匹配网络处的反射系数,Γ越小,表示反射功率越小,阻抗匹配效果越好,Γ=0时是理想的最佳匹配状态,ZL为匹配网络的输入阻抗,ZS为射频源的输出阻抗。
通过判断反射系数是否满足要求来决定是否需要重新迭代,若满足要求,则结束迭代,若不满足要求,则更新参数并继续模拟。
具体的,判断公式如下:
Γ≤ε……(9)
式中,Γ为反射系数,ε为设定的阈值,并且应当取为一个非负值,上述不等式判断为成立时不需要执行后续更新迭代步骤,上述不等式判断为不成立时继续执行后续更新迭代步骤。
步骤S600:令射频电源的输出阻抗与阻抗匹配网络的输入阻抗相等,计算并更新阻抗匹配网络的参数值后,跳转至步骤S200。
具体的,令等式为
ZL=ZS……(10)
RL=RS……(11)
XL=XS……(12)
式中,RL为匹配网络输入阻抗ZL的实部,XL为匹配网络输入阻抗ZL的虚部,此处的匹配网络输入阻抗ZL为带有需更新的未知参数的表达式。RS为射频电源输出阻抗ZS的实部,XS为射频电源输出阻抗ZS的虚部,当且仅当匹配网络输入阻抗ZL和射频电源输出阻抗ZS相等时,达到匹配状态。
通过式(10)~(12)求解出匹配网络输入阻抗ZL中需更新的参数值。
具体的,以图2中的阻抗匹配网络结构为例说明。
当等离子体负载确定为容性时,结合上述公式(3)、(4)、(10)~(12),可以求出可变电容C1的更新值C′1、可变电容C2的更新值C′2和可变电感L的更新值L′,具体如下:
Figure BDA0003518462970000101
式中,C′1为匹配状态下的C1电容值,f是射频电源的频率,RS为射频电源的电源内阻,Rm为匹配网络的损耗电阻,Rc为等离子体负载等效电路中的电阻。
Figure BDA0003518462970000102
式中,C′2为匹配状态下的C2电容值,C′1为匹配状态下的C1电容值,Cc为等离子体负载等效电路中的电容值,L为匹配调节之前的电感值。
Figure BDA0003518462970000103
式中,L′为匹配状态下的L电容值,C′1为匹配状态下的C1电容值,C2为匹配调节之前的C2电容值。
同理,当等离子体负载确定为感性时,结合上述公式(5)、(6)、(10)~(12),可以求出可变电容C1的更新值C′1和可变电容C2的更新值C′2,具体如下,
Figure BDA0003518462970000111
式中,C′1为匹配状态下的C1电容值,f是射频电源的频率,RS为射频电源的电源内阻,Rm为匹配网络的损耗阻抗,Ri为等离子体负载等效电路中的电阻。
Figure BDA0003518462970000112
式中,C′2为匹配状态下的C2电容值,C′1为匹配状态下的C1电容值,Li为等离子体负载等效电路中的电感值,L为匹配调节之前的电感值。
Figure BDA0003518462970000113
式中,L′为匹配状态下的L电容值,C′1为匹配状态下的C1电容值,C2为匹配调节之前的C2电容值。
可以仅调节可变电容C1和可变电容C2,也可以仅调节可变电容C1和电感L。在一实施例中,上述技术方案中,步骤i中根据新的C′2值决定要更新的元件参数,如果C′2为正则调节电容C1和电容C2,否则,调节电容C1和电感L。因为在实际应用中,电容的调节比电感的调节更加容易,因此优先考虑对两个电容的调节,当新的C′2值为正时,只需要通过调节两个电容即可实现阻抗匹配。当新的C′2值为负时,因为实际的电容值只能为正值,所以负的C′2值没有实际意义,这时只能通过调节电容C1和电感L来实现阻抗匹配。
在更新阻抗匹配网络的参数后,继续跳转至步骤S200,重新进行模拟。
步骤S700:确定当前阻抗匹配网络的参数为最佳参数。
当计算出的反射系数未超过设定阈值,说明当前阻抗匹配网络的阻抗匹配效果满足要求,确定当前阻抗匹配网络的参数为最佳参数,并投入实际操作中以形成等离子体。
以图2所示的阻抗匹配电路为例,进行阻抗匹配的步骤流程图如图3所示。
如图4所示是是容性耦合等离子体放电过程中的参数演化图,在图4中,(a)表示等离子体负载两端电压幅值和电源电压幅值随时间的演化;(b)表示等离子体负载电流幅值和电源电流幅值随时间的演化;(c)表示等离子体负载的有功功率值和电源的有功功率值随时间的演化;(d)表示等离子体芯部电子密度随时间的演化,横坐标均代表时间,每2000个射频周期(约147μs)调节一次匹配参数,从图中可以看出,通过上述方法迭代4次后各个参数就已经接近稳态了。
图5给出了容性耦合等离子体放电过程中负载功率吸收效率η和反射系数Γ随迭代次数的变化。横坐标表示迭代次数,纵坐标表示功率吸收效率η和反射系数Γ,是无量纲量。负载功率吸收效率定义为负载的有功功率比上电源的有功功率。反射系数越小,表示反射功率越少,匹配效果越好,理论上的最佳匹配状态下反射系数Γ=0,在本实例中,设定的阈值ε为0.001,在迭代7次后达到了设定匹配要求。
基于图4和图5,可以看出,本发明对容性耦合等离子体的阻抗匹配有着明显的帮助,使用本方法不仅响应快,而且精度高。此外,本发明不仅适用于常规的容性耦合等离子体,也适用于脉冲、双频、多频、射频-直流混合驱动的容性耦合等离子体,对于其它类型的等离子体负载如感应耦合等离子体、螺旋波等离子体等也同样适用,其应用也包括微电子工业中的等离子体刻蚀、沉积、清洗的工艺。
总的来说,本申请所涉及的等离子体与外电路的阻抗匹配方法,是以理论分析和模拟实验相结合的方法提出的,先确定一个阻抗匹配电路;给电路设定初值并使用模拟程序进行放电模拟;对等离子体负载的电压波形和电流波形做快速傅里叶变换;计算等离子体负载的阻抗值及其等效电路;计算匹配网络输入端的阻抗值ZL;计算匹配网络的反射系数Γ;根据反射系数Γ决定是否需要调整匹配网络中的参数;计算新的匹配参数;选择需要调节的元件,并根据新的匹配参数重新进行模拟,直至放电再次达到稳态,通过步骤S200至步骤S600的方法反复迭代,直至反射系数Γ不高于所设定的阈值。本申请中,通过迭代可以迅速提升匹配效果。本发明紧密联系等离子体设备中阻抗匹配的实际需求,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重大的工业应用价值,有助于改善各类等离子体装置的放电质量。
相应的,本申请还涉及一种等离子体与外电路的阻抗匹配系统,用于执行上述等离子体与外电路的阻抗匹配方法。如图6所示,该系统包括:
模型搭建模块,用于搭建阻抗匹配电路,包括射频电源、阻抗匹配网络和等离子体负载;
初始参数赋予模块,用于给阻抗匹配网络的元件设定初始参数;
放电模拟模块,用于阻抗匹配电路进行放电模拟;
傅里叶变换模块,用于在放电稳定期间获取等离子体负载两端的电压波形和流过等离子体负载的电流波形并分别做傅里叶变换;
计算模块,包括第一至第三计算子模块,其中,第一计算子模块用于提取傅里叶变换后的基频成分并根据最大电压幅值、最大电流幅值以及电压与电流之间的相位差计算等离子体负载的阻抗,第二计算子模块用于根据等离子体负载的阻抗和阻抗匹配网络的当前参数值计算阻抗匹配网络的输入阻抗,第三计算子模块用于根据阻抗匹配网络的输入阻抗和射频电源的输出阻抗计算阻抗匹配网络的反射系数;
判断模块,用于判断当前反射系数是否大于设定阈值,当反射系数小于等于设定阈值时,结束模拟并输出当前阻抗匹配网络的参数,当反射系数大于设定阈值时,启动更新模块;
更新模块,用于当反射系数大于设定阈值时,令射频电源的输出阻抗与阻抗匹配网络的输入阻抗相等,更新阻抗匹配网络的参数值并重新启动放电模拟模块重新放电模拟。
具体的,上述阻抗匹配系统用于执行上述阻抗匹配方法,阻抗匹配系统中的各个模块用于完成上述方法中对应的步骤,其功能与方法对应,具体可以参考上文,在此不再赘述。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等离子体与外电路的阻抗匹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1:确定阻抗匹配电路,包括射频电源、阻抗匹配网络和等离子体负载,给所述阻抗匹配网络的元件设定初始参数;
步骤2:对所述阻抗匹配电路进行放电模拟,直至放电达到稳定;
步骤3:对所述等离子体负载两端的电压波形和流过等离子体负载的电流波形分别做傅里叶变换,利用傅里叶变换后的最大电压幅值、最大电流幅值以及电压与电流之间的相位差,计算所述等离子体负载的阻抗;
步骤4:计算所述阻抗匹配网络的输入阻抗;
步骤5:计算所述阻抗匹配网络的反射系数,当所述反射系数小于等于设定阈值时,执行步骤7;当所述反射系数大于所述设定阈值时,执行步骤6;
步骤6:令所述射频电源的输出阻抗与所述阻抗匹配网络的输入阻抗相等,计算并更新所述阻抗匹配网络的参数值后,跳转至步骤2;
步骤7:确定当前阻抗匹配网络的参数为最佳参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体与外电路的阻抗匹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计算所述等离子体负载的阻抗的公式为:
Figure FDA0003518462960000011
其中,Z为所述等离子体负载的阻抗,Um为所述等离子体负载的电压波形做傅里叶变换得到的最大电压幅值,Im为所述等离子体负载的电流波形做傅里叶变换得到的最大电流幅值,
Figure FDA0003518462960000012
是电压和电流之间的相位差,j为虚部单位,R为所述等离子体负载的阻抗实部,X为所述等离子体负载的阻抗虚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体与外电路的阻抗匹配方法,其特征在于,计算出所述等离子体负载的阻抗后,根据等离子体负载的特性,确定所述等离子体负载的等效电路:
当等离子体负载为容性时,等离子体负载等效为一个电阻和一个电容的串联;
当等离子体负载为感性时,等离子体负载等效为一个电阻和一个电感的串联。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体与外电路的阻抗匹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抗匹配网络包括与所述射频电源并联的可变电容C1、串联于所述可变电容C1与等离子体负载之间的可变电容C2、可变电感L和阻抗匹配网络的损耗电阻Rm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等离子体与外电路的阻抗匹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计算所述阻抗匹配网络的输入阻抗的计算公式为:
Figure FDA0003518462960000021
其中,ZL为所述阻抗匹配网络的输入阻抗,Z1为所述可变电容器C1所在支路的支路阻抗,Z2为所述可变电容器C2所在支路的支路阻抗,
Figure FDA0003518462960000022
为所述可变电容C1的阻抗,
Figure FDA0003518462960000023
为所述可变电容C2的阻抗,ZL为所述可变电感L的阻抗,
Figure FDA0003518462960000024
为所述阻抗匹配网络损耗电阻Rm的阻抗,Z为所述等离子体负载的阻抗。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体与外电路的阻抗匹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计算所述阻抗匹配网络的反射系数的公式为:
Figure FDA0003518462960000025
其中,Γ为阻抗匹配系数,ZL为所述阻抗匹配网络的输入阻抗,ZS为所述射频电源的输出阻抗。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等离子体与外电路的阻抗匹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6中,更新所述阻抗匹配网络的可变电容C1和可变电容C2的值或更新所述阻抗匹配网络的可变电容C1和可变电感L的值,当可变电容C2的更新值大于零时,选择更新所述阻抗匹配网络的可变电容C1和可变电容C2的值;当可变电容C2的更新值小于或等于零时,选择更新所述阻抗匹配网络的可变电容C1和可变电感L的值。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体与外电路的阻抗匹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6中,令所述射频电源的输出阻抗与所述阻抗匹配网络的输入阻抗相等,其中,
ZL=RL+jXL
ZS=RS+jXS
ZL=ZS
RL=RS
XL=XS
其中,ZL为所述阻抗匹配网络的输入阻抗,ZS为所述射频电源的输出阻抗,RL为阻抗匹配网络输入阻抗ZL的实部,XL为阻抗匹配网络输入阻抗ZL的虚部,RS为射频电源输出阻抗ZS的实部,XS为射频电源输出阻抗ZS的虚部。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体与外电路的阻抗匹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射频电源具有内阻Rs,所述阻抗匹配网络具有损耗电阻Rm,所述等离子体负载具有电阻Rc,满足:
Rs>Rm+Rc
10.一种等离子体与外电路的阻抗匹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模型搭建模块,用于搭建阻抗匹配电路,包括射频电源、阻抗匹配网络和等离子体负载;
初始参数赋予模块,用于给所述阻抗匹配网络的元件设定初始参数;
放电模拟模块,用于所述阻抗匹配电路进行放电模拟;
傅里叶变换模块,用于在放电稳定期间获取所述等离子体负载两端的电压波形和流过等离子体负载的电流波形并分别做傅里叶变换;
计算模块,包括第一至第三计算子模块,其中,第一计算子模块用于提取傅里叶变换后的基频成分并根据最大电压幅值、最大电流幅值以及电压与电流之间的相位差计算所述等离子体负载的阻抗,第二计算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等离子体负载的阻抗和阻抗匹配网络的当前参数值计算所述阻抗匹配网络的输入阻抗,第三计算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阻抗匹配网络的输入阻抗和射频电源的输出阻抗计算所述阻抗匹配网络的反射系数;
判断模块,用于判断当前反射系数是否大于设定阈值,当所述反射系数小于等于设定阈值时,结束模拟并输出当前阻抗匹配网络的参数,当所述反射系数大于所述设定阈值时,启动更新模块;
更新模块,用于当所述反射系数大于所述设定阈值时,令所述射频电源的输出阻抗与所述阻抗匹配网络的输入阻抗相等,更新所述阻抗匹配网络的参数值并重新启动放电模拟模块重新放电模拟。
CN202210171783.4A 2022-02-24 2022-02-24 一种等离子体与外电路的阻抗匹配方法及阻抗匹配系统 Pending CN11455120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171783.4A CN114551208A (zh) 2022-02-24 2022-02-24 一种等离子体与外电路的阻抗匹配方法及阻抗匹配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171783.4A CN114551208A (zh) 2022-02-24 2022-02-24 一种等离子体与外电路的阻抗匹配方法及阻抗匹配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551208A true CN114551208A (zh) 2022-05-27

Family

ID=816773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171783.4A Pending CN114551208A (zh) 2022-02-24 2022-02-24 一种等离子体与外电路的阻抗匹配方法及阻抗匹配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551208A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882806A (zh) * 2023-02-22 2023-03-31 季华实验室 一种射频电源自动阻抗匹配装置、系统以及方法
CN116090385A (zh) * 2023-03-31 2023-05-09 南京米乐为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匹配网络设计方法及其装置
CN117459013A (zh) * 2023-12-22 2024-01-26 深圳新声半导体有限公司 一种片上阻抗匹配网络、方法、射频接收电路及发射电路
CN117459011A (zh) * 2023-12-22 2024-01-26 深圳市瀚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射频电路、射频电源设备及电抗补偿方法
CN117500138A (zh) * 2023-10-19 2024-02-02 北京核力同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低频、高能、强流加速器束流负载动态匹配方法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882806A (zh) * 2023-02-22 2023-03-31 季华实验室 一种射频电源自动阻抗匹配装置、系统以及方法
CN116090385A (zh) * 2023-03-31 2023-05-09 南京米乐为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匹配网络设计方法及其装置
CN117500138A (zh) * 2023-10-19 2024-02-02 北京核力同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低频、高能、强流加速器束流负载动态匹配方法
CN117500138B (zh) * 2023-10-19 2024-04-26 国电投核力同创(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低频、高能、强流加速器束流负载动态匹配方法
CN117459013A (zh) * 2023-12-22 2024-01-26 深圳新声半导体有限公司 一种片上阻抗匹配网络、方法、射频接收电路及发射电路
CN117459011A (zh) * 2023-12-22 2024-01-26 深圳市瀚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射频电路、射频电源设备及电抗补偿方法
CN117459011B (zh) * 2023-12-22 2024-04-09 深圳市瀚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射频电路、射频电源设备及电抗补偿方法
CN117459013B (zh) * 2023-12-22 2024-04-23 深圳新声半导体有限公司 一种片上阻抗匹配网络、方法、射频接收电路及发射电路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551208A (zh) 一种等离子体与外电路的阻抗匹配方法及阻抗匹配系统
KR102438859B1 (ko) Rf 송신 시스템 모델들을 개량하기 위한 시스템, 방법 및 장치
TWI446708B (zh) 射頻功率產生器及其運作方法
CN101552187B (zh) 等离子体处理装置和等离子体处理方法
TWI776184B (zh) 一種射頻電源系統、電漿處理器及其調頻匹配方法
EP2249372A1 (en) Method for controlling ion energy in radio frequency plasmas
CN110313049A (zh) 利用变频产生器的智能rf脉冲调谐
EP2675064B1 (en) Electrical circuit to impedance match a source and a load at multiple frequencies, method to design such a circuit
CN101437353A (zh) 一种匹配器及其匹配方法
EP4318547A1 (en) Upper electrode power supply power adjustment method, and semiconductor process device
CN111159637B (zh) 一种应用于磁化等离子体计算的电磁波时域精细积分方法
CN112487755B (zh) 一种fltd腔体中瞬态电磁场分布的数值计算方法
JP7085655B2 (ja) 無線周波数パルス整合方法およびそのデバイス、ならびに、パルスプラズマ生成システム
CN112836341B (zh) 基于阻抗拟合的参数未知并网逆变器的谐波劣化分析方法
CN111159881B (zh) 一种应用于毫米波扩展互作用振荡器的快速优化设计方法
CN101971714A (zh) 借助高频激励来产生等离子的方法和发生器电路
Liu et al. Nonlinear transmission line (NTL) model study of electromagnetic effects in high-frequency asymmetrically driven capacitive discharges
CN110557011A (zh) 一种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的llc系统及其谐振参数计算方法
Vuchev et al. State plane analysis of an LLC DC-DC converter operating above the resonant frequency
CN113868937B (zh) 基于动态空间映射的硅场效应管射频开关谐波预测方法
CN115051366A (zh) 一种基于粒子群算法的谐波电流抑制参数组寻优方法
CN116054581A (zh) 一种基于分数阶电容的双有源桥变换器分数阶建模方法
Wu et al.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remote plasma sources for semiconductor chamber cleaning
Zhou et al. Design and simulation of high-power RF power supply for ICP based on Simulink
CN113740609A (zh) 一种自适应电流源阻抗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