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550580A - 移动终端及其壳体 - Google Patents

移动终端及其壳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550580A
CN114550580A CN202011335044.1A CN202011335044A CN114550580A CN 114550580 A CN114550580 A CN 114550580A CN 202011335044 A CN202011335044 A CN 202011335044A CN 114550580 A CN114550580 A CN 11455058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 frame
sliding
housing
frame
sup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33504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松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Royole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Royole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Royole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Royole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335044.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550580A/zh
Publication of CN1145505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5058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1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flexible foldable or roll-able electronic displays, e.g. thin LCD, OLED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5/00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5/02Details
    • H05K5/0217Mechanical details of casing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壳体,用于支撑柔性件,所述壳体包括固定框、设置于所述固定框一侧的展开机构,以及设置于所述展开机构的正面的支撑件,所述支撑件的一侧连接于所述固定框,所述展开机构用于支撑所述支撑件,所述支撑件随所述展开机构的收缩或展开而同步弯曲或展平,所述支撑件在展平状态时,所述支撑件的正面与所述固定框的正面共面。因此,柔性件的背面能完全贴合于所述支撑件及所述固定框的正面,免避所述柔性件的鼓起,防止所述柔性件的损坏。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设置有所述壳体的移动终端。

Description

移动终端及其壳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柔性件支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壳体及设有所述壳体的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电子产品如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均包括壳体及设置于所述壳体上的显示屏,随着柔性屏技术的发展,目前已经出现有可弯曲、可折叠的移动终端。具有可折叠的柔性屏的移动终端更加轻薄而方便使用;功耗较低,有助于提升移动终端的续航能力。要实现柔性屏的折叠功能,除了柔性屏本身之外,还需要壳体支撑所述柔性屏,现有的柔性屏的打开方式包括但不限于内折式、外折式或抽拉式的展开方式。现有的抽拉式的壳体结构一般包括固定框及可滑动地抽插于所述固定框的滑动框,柔性屏覆盖于所述固定框和滑动框上。然而,现有的抽拉式的壳体结构不仅占用空间较大,且所述固定框与所述滑动框具有高度差,会导致柔性屏无法完全贴合于所述固定框与所述滑动框而容易鼓起,损坏柔性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防止柔性件鼓起或损坏的壳体及设有所述壳体的移动终端。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壳体,用于支撑柔性件,所述壳体包括固定框、设置于所述固定框一侧的展开机构,以及设置于所述展开机构的正面的支撑件,所述支撑件的一侧连接于所述固定框,所述展开机构用于支撑所述支撑件,所述支撑件随所述展开机构的收缩或展开而同步弯曲或展平,所述支撑件在展平状态时,所述支撑件的正面与所述固定框的正面共面。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包括壳体及柔性件,所述壳体包括固定框、设置于所述固定框一侧的展开机构,以及设置于所述展开机构的正面的支撑件,所述柔性件包括非折弯区域及可折弯区域,所述非折弯区域贴合于所述壳体的固定框的正面,所述可折弯区域覆盖于所述壳体的支撑件的正面。
本发明的移动终端的壳体包括固定框、展开机构及可折弯机构,所述展开机构的一侧连接于所述固定框,所述展开机构远离所述固定框的一侧能相对于所述固定框远离或靠近,所述支撑件的一侧连接于所述固定框,所述展开机构用于支撑所述支撑件。所述支撑件随所述展开机构的收缩或展开而同步弯曲或展平。当所述支撑件在展平状态时,所述支撑件的正面与所述固定框的正面共面。所述柔性件的非折弯区域贴合于所述固定框的正面,所述柔性件的可折弯区域覆盖于所述支撑件的正面。由于所述支撑件在展平状态时,所述支撑件的正面与所述固定框的正面之间无高度差,因此,所述柔性件在展平状态时,所述柔性件的背面完全贴合于所述支撑件的正面及所述固定框的正面,免避所述柔性件的鼓起,防止所述柔性件的损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的移动终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移动终端的另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的移动终端的柔性件与壳体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4是图3中的柔性件与壳体的另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2中的移动终端的进一步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6是图5中的移动终端的另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5中的移动终端的进一步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8是图7中的移动终端的另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7中的展开机构、传动组件与支撑件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10是图9中的展开机构、传动组件与支撑件的另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9中的展开机构和传动组件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12是图10中的展开机构和传动组件的另一视角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13是图1中的移动终端的侧视图;
图14是图1中沿XIV-XIV线的剖视图;
图15是图1中沿XV-XV线的剖视图;
图16是图1中的移动终端的收缩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7是图16中的移动终端的侧视图;
图18是图16中沿XVIII-XVIII线的剖视图;
图19是图16中沿XIX-XIX线的剖视图;
图20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中的移动终端隐藏了部分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1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中的移动终端的柔性件展开状态的剖视图;
图22是图21中的移动终端的柔性件折叠状态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持的范围。
此外,以下各实施方式的说明是参考附加的图示,用以例示本发明可用以实施的特定实施方式。本发明中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前”、“后”、“左”、“右”、“内”、“外”、“侧面”等,仅是参考附加图式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为了更好、更清楚地说明及理解本发明,而不是指示或暗指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设置在……上”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地连接,或者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6,本发明的其中一实施例中的移动终端100包括一壳体20及设置于壳体20上的一柔性件30,壳体20用于支撑柔性件30。本实施例中,壳体20包括固定框21、设置于固定框21一侧的展开机构23,以及设置于展开机构13的正面的支撑件25。支撑件25的一侧连接于固定框21,展开机构23用于支撑所述支撑件25。柔性件30包括非折弯区域32及可折弯区域34,非折弯区域32贴合于壳体23的固定框21的正面,可折弯区域34覆盖于壳体20的支撑件25的正面。支撑件25随展开机构23的收缩或展开而同步弯曲或展平,支撑件25在展平状态时,支撑件25的正面与固定框21的正面共面。本实施例中,柔性件30为柔性屏。
本实施例中的所述正面指与所述柔性屏的出光面朝向相同的面,背面指与所述柔性屏的出光面朝向背离的面。移动终端100例如是,但不局限于手机、平板电脑、显示器、液晶面板、OLED面板、电视、智慧手表、VR头戴显示器、车载显示器等其它任何具有显示功能的产品和部件。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的“连接”是包括直接连接和间接连接两种情况,比如A和B连接包括A和B直接连接或者通过第三个元件C或更多的其他元件连接。连接还包括一体化连接和非一体化连接两种情况,一体化连接是指A和B是一体形成并连接,非一体化连接是指A和B是非一体化形成并连接。
本发明的移动终端100的壳体20包括固定框21、展开机构23及可折弯机构25,展开机构23的一侧连接于所述固定框21,展开机构23远离固定框21的一侧能相对于固定框21远离或靠近,支撑件25的一侧连接于固定框21,展开机构23用于支撑支撑件25。支撑件25随展开机构23的收缩或展开而同步弯曲或展平,当支撑件25在展平状态时,支撑件25的正面与固定框21的正面共面。柔性件30的非折弯区域32贴合于固定框21的正面,柔性件30的可折弯区域34覆盖于支撑件25的正面。由于支撑件25在展平状态时,支撑件25的正面与固定框21的正面之间无高度差,因此,柔性件30在展平状态时,柔性件30的背面完全贴合于支撑件25的正面及固定框21的正面,免避柔性件30的鼓起,防止柔性件30的损坏。
如图7及图8所示,固定框21包括第一固定壳211及连接于第一固定壳211的第二固定壳215,展开机构23的一侧连接于第一固定壳211,且展开机构23能收纳至固定框21内。支撑件25的一侧连接于第一固定壳211,并支撑件25能至少部分容置于第一固定壳211与第二固定壳215之间。具体地,第一固定壳211包括支撑壁2110、设于支撑壁2110背面相对两端的端壁2112、设于支撑壁2110靠近展开机构23一侧的连接壁2113,以及远离展开机构23一侧的侧壁2114;支撑壁2110、两个端壁2112、连接壁2113及侧壁2114围成收容空间2115,收容空间2115用于容置主控板、电池等电子器件。支撑壁2110包括正面21102,所述正面21102用于支撑柔性件30。支撑壁2110靠近支撑件25的一侧凸设连接条21102,连接条21102相对的两端面分别设有轴孔21104,两个所述轴孔21104沿连接条21102的长度方向延伸,且两个所述轴孔21104共轴心线。支撑壁2110相对的两端分别凸出两个端壁2112而形成两个第一导轨21106,每一导滑条21106沿垂直于轴孔21104的轴心线方向延伸。
连接壁2113与支撑壁2110远离侧壁2114的一侧围设收容腔2116,所述收容腔2116用于收纳展开机构23。连接壁2113连接于两个端壁2112的端部处分别向收容空间2115内凹形成两个连接部2117,每一连接部2117的内腔与收容腔2116连通。每一连接部2117开设平行间隔的两对连接孔21170,每一对连接孔21170中的其中一连接孔21170设于对应的端壁2112,另一连接孔21170设于连接壁2113。
第二固定壳215包括背板2150、设于背板2150正面相对两端的两个端板2152,以及设于背面2150一侧的侧板2154,所述背板2150、两个端板2152及侧板2154共同围成插接空间2155。每一端板2152远离背板2150的一侧向插接空间2155内凸设第二导轨2156,所述第二导轨2156沿端板2152的长度方向延伸,每一第二导轨2156与对应的端板2152及背板2150围成滑槽2157,所述滑槽2157沿第二导轨2156延伸。侧板2154的内表面相对的两端分别设有卡接条21540,所述卡接条21540用于将第一固定壳211和第二固定壳215固定连接。
壳体20还包括滑动框26,所述滑动框26沿所述展开机构23的展开方向滑动地连接于固定框21,所述展开机构23远离所述固定框21的一侧连接于所述滑动框26,所述滑动框26相对于所述固定框21滑动以带动所述展开机构23收缩或展开,所述支撑件25远离所述固定框21的一则滑动连接于滑动框26。具体地,滑动框26包括基板261、设于所述基板261相对两端的滑动板263,以及设于基板261远离固定框21一侧的侧缘265。滑动框26设有收容槽266,具体地,基板261、两个滑动板263及侧缘265围成所述收容槽266,所述收容槽266用于收纳支撑件25及柔性件30的可折弯区域34。两个滑动板263远离侧缘265的端部沿滑动板263的长度方向向外凸出,以形成搭接部2630。每一滑动板263面朝收容槽266的侧面远离所述基板261的一侧设有第一导槽2631,所述第一导槽2631沿滑动板263的长度方向延伸。两个第一滑动板263面朝收容槽266的侧面靠近侧缘265的端部分别设有轴筒2632,两个所述轴筒2632的轴心线共线,且所述轴心线垂直于第一导槽2631的延伸方向。每一轴筒2632背离基板261的一侧设有缺口2633。滑动框26的基板261背离收容槽266的表面设有容置槽267,所述容置槽267的一侧延伸至侧缘265,所述容置槽267相对的两端分别延伸至滑动板263的中部位置。每一滑动板263背朝收容槽266的侧面中部设有第二导槽2635,所述第二导槽2635沿滑动板263的长度方向延伸,且第二导槽2635连通容置槽267。基板261远离侧缘265的一侧向收容槽266内凸设止挡条2612。
优选地,滑动框26于所述收容槽266内设有防尘件268,所述防尘件268用于填充于所述柔性件30与滑动框26之间的空隙,以防止灰尘或液体等杂质从柔性件30与滑动框26之间的空隙进入壳体20的内腔。本实施例中,防尘件268是贴合于所述基板261及侧缘265面朝收容槽266的表面的防尘片。所述防尘件268的材料可以是但不限于硅胶、耐磨橡胶等。
如图5至图10所示,本实施例中,支撑件25是铰链层,所述铰链层包括相互铰接的若干铰节251,所述铰链层的一侧连接于所述固定框21,若干所述铰节251通过所述展开机构23实现弯曲或展平。具体地,每一铰节251包括中部连杆2511、位于相对两端的两个端部连杆2512、连接于每一端部连杆2512与中部连杆2511之间的第一铰接部2514,以及位于每一端部连杆2512远离中部连杆的端部的第二铰接部2516,每一第一铰接部2514用于铰接相邻的两个中部连杆2511与对应的两个端部连杆2512,每一第二铰接部2516铰接于相邻的两个端部连杆2512。支撑件25的一侧通过连接轴2517连接于固定框21,具体的,所述铰链层连接于固定框21的一侧相对的两端分别设有连接轴2517,每一连接轴2517的轴向平行于所述铰链层的弯折轴线。支撑件25远离连接轴2517的一侧设有包覆部253,所述包覆部253方便所述铰链层的弯曲或展平。
所述展开机构23为叉臂式结构,所述叉臂式结构的一侧连接于所述固定框21,所述支撑件25连接于所述叉臂式结构,所述叉臂式结构向远离所述固定框21的一侧展开以带动所述支撑件25展平,所述叉臂式结构向靠近所述固定框21的一侧收缩以带动所述支撑件25弯曲。具体地,所述铰链层远离固定框21的一侧连接于所述叉臂式结构,当所述叉臂式结构向靠近所述固定框21的一侧收缩时,所述叉臂式结构带动所述铰链层远离所述固定框21的一侧向所述固定框21弯曲;当所述叉臂式结构向远离所述固定框21的一侧展开时,所述叉臂式结构带动所述铰链层远离所述固定框21的一侧向远离所述固定框21的一侧展平。可以理解的是,上述支撑件25或铰链层的展平或弯曲并不是仅指支撑件25或铰链层整体的展平或弯曲,可以是部分区域的展平或弯曲。例如,在壳体20的收缩状态时,支撑件25或铰链层的弯曲部分区域的面积达到最大;在壳体20的展开状态时,支撑件25或铰链层的展平部分区域的面积达到最大。
可选的,支撑件25包括连接于固定框21的第一侧、远离所述第一侧的第二侧以及位于所述第一侧和所述第二侧之间的弯曲位置。当壳体20处于收缩状态时,所述弯曲位置相比所述第二侧更加靠近所述第一侧;当壳体20处于展开状态时,所述弯曲位置相比所述第一侧更加靠近所述第二侧。当壳体20从收缩状态向所述展开状态切换时,所述弯曲位置向所述第二侧的方向移动;当壳体20从展开状态向所述收缩状态切换时,所述弯曲位置向所述第一侧的方向移动。可以理解的是,当壳体20处于展开状态或收缩状态,弯曲位置更加靠近支撑件25的哪一侧可根据需要设置。
请一并参阅图5-图12所示,壳体20还包括用于拉紧所述支撑件25的传动组件27,传动组件27直接或间接连接于滑动框26远离固定框21的一端;展开机构23的一侧连接于固定框21,展开机构23的另一侧连接于传动组件27。本实施例中,展开机构23包括双叉臂231,传动组件27设置于双叉臂231远离所述固定框21一侧,所述双叉臂231远离所述传动组件27的一侧可滑动地连接于所述固定框21,所述双叉臂231向远离所述固定框21的一侧展开通过所述传动组件27带动所述支撑件25展平。具体地,当双叉臂231向远离固定框21的一侧展开或收缩时,传动组件27相对于支撑件25滑动以带动所述支撑件25的弯曲位置移动。
双叉臂231包括中部相互铰接的两个叉臂2310,两个所述叉臂2310其中一侧的端部分别可滑动地连接于所述固定框21,另一侧的端部分别可滑动地连接于所述传动组件27,所述叉臂2310与所述固定框21之间的滑动方向平行于所述叉臂2310与所述传动组件27之间的滑动方向。具体地,两个叉臂2310其中一侧的两个端部分别可滑动地连接于第一固定壳211,叉臂2310与所述固定框21之间的滑动方向平行于支撑件25的弯折轴线,叉臂2310与所述传动组件27之间的滑动方向也平行于支撑件25的弯折轴线。
所述展开机构23还包括至少一第一弹性件232,所述第一弹性件232设置于所述叉臂2310与所述固定框21之间,所述双叉臂231在收缩状态下,所述第一弹性件232的弹性力方向平行于两个所述叉臂2310的延伸方向;此时,第一弹性件232的弹性力不会驱动双叉臂231展开,从而使双叉臂231形成自锁状态。当所述第一弹性件232的弹性力方向与两个所述叉臂2310的延伸方向不平行时,所述第一弹性件232弹性抵推所述叉臂2310使所述双叉臂231展开。每一叉臂2310靠近固定框21的一端设有滑动块233及滑动轴234,滑动块233套设于滑动轴234,每一滑动块233与固定框21之间设有第一弹性件232。滑动块233与固定框21之间通过滑动轴234连接,第一弹性件232被弹性夹持于滑动块233与固定框21之间,第一弹性件232能推动滑动块233在滑动轴234上滑动以使所述双叉臂231展开。
具体地,当第一弹性件232的弹性力方向与两个所述叉臂2310的延伸方向不平行时,第一弹性件232弹性推动滑动块233在滑动轴234上滑动,以带动双叉臂231展开。本实施例中,每一滑动块233套设于平行间隔的两个滑动轴234上,每一滑动轴234平行于支撑件25的弯折轴线。每一滑动块233一端的侧部铰接于叉臂2310,滑动块233沿其滑动方向开设间隔平行的两个导滑孔2331,两个滑动轴234滑动地插设于两个导滑孔2331中,且其中一滑动轴234上套设有第一弹性件232。本实施例中,第一弹性件232为弹簧,所述弹簧套设于远离叉臂2310一侧的导滑孔2331中。
每一叉臂2310靠近传动组件27的一端设有导滑筒2312,所述导滑筒2312一端的侧部设有铰接于叉臂2310的凸耳,所述导滑筒2312用于滑动地连接于传动组件27。
所述传动组件27包括连接轴270及套设于所述连接轴270的转动件272,两个所述叉臂2310远离所述固定框21的一侧的端部分别可滑动地连接于所述连接轴270,所述支撑件25在弯曲过程或展平过程中带动所述转动件272相对于所述连接轴270转动。具体地,连接轴270上转动地套设有两个转动件272,支撑件25绕设于转动件272,支撑件25在弯曲或展开过程中带动每一转动件相对于连接轴270转动。
可选地,每一转动件272与所述连接轴270之间通过螺纹可转动地连接,所述转动件272为链轮,所述链轮啮合于支撑件25对应的铰节251之间的间隔。具体地,连接轴270相对的两端分别设有外螺纹273,两个所述链轮分别设有配合于外螺纹273的内螺纹;所述链轮的外周面沿其周向设有若干凸齿,若干所述凸齿分别啮合于对应的铰节251之间的间隔。支撑件25在展平过程中带动所述链轮向所述连接轴270的中部转动,所述支撑件25在弯曲过程中带动所述链轮向远离所述连接轴270的中部转动。本实施例中,支撑件25在展平过程中带动两个所述链轮同步在连接轴270上转动并相互靠近,支撑件25在弯曲过程中带动两个所述链轮同步在连接轴270上转动并相互远离。具体地,连接轴270包括位于相对两端的导滑段274及位于两个导滑段274之间的定位套275,每一导滑段274的外周面靠近定位套275处设有所述外螺纹273,两个导滑段274上的外螺纹273旋向相反,即支撑件25在展平或弯曲过程中,带动两个转动件272同步在连接轴270上转动并使两个转动件272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
优选地,传动组件27还包括第二弹性件276,所述第二弹性件276用于弹性驱动若干所述铰节251之间保持拉伸状态。具体地,第二弹性件276弹性抵顶转动件272,所述第二弹性件276使对应的转动件272具有使支撑件25沿壳体20展开的方向滑动的扭力,所述扭力指所述转动件272具有向远离固定框21的一侧抵推所述支撑件25的力。因此,支撑件25在展平或弯曲过程中,转动件272保持向远离固定框21的一侧抵推对应的铰节251,使固定框21与转动件272之间的铰节251保持绷紧状态,防止铰节251拱起。
本实施例中,第二弹性件276是套设于导滑段274上的弹簧,每一转动件272与定位套275之间夹持有第二弹性件276。每一第二弹性件276在弹性抵顶转动件272的同时提供向外的扭力,以使转动件272向远离固定框21的一侧抵推对应的铰节251。
请一并参阅图9-图12,安装展开机构23时,将两个第二弹性件276分别套设于连接轴270的两个导滑段274上;将两个转动件272分别螺接于连接轴270的两个外螺纹273上,使每一第二弹性件276被弹性夹持于对应的转动件272与定位套275之间;将连接轴270的两个导滑段274分别滑动地插设于两个导滑筒2312中,连接轴270沿其轴向能相对于导滑筒2312滑动,连接轴270相对于导滑筒2312不转动;再将滑动轴234分别可滑动地插设于导滑孔2331中,使每一滑动块233滑动地套接于两个滑动轴234上,在每一滑动块233的其中一滑动轴234上套设第一弹性件232,具体地,每一滑动块233上远离叉臂2310的滑动轴234上套设第一弹性件232。
请一并参阅图3至图10,组装移动终端100时,将支撑件25远离包覆部253一侧的两个连接轴2517分别插接于第一固定壳211的两个轴孔21104中;将展开机构23的两个滑动块233及每一滑动块233上的滑动轴234分别容置于第一固定壳211的两个连接部2117的内腔中,使每一滑动轴234相对的两端分别插接于对应的连接孔21170中,且每一第一弹性件232弹性抵顶于对应的滑动块233与端壁2112之间。将柔性屏30的非折弯区域32的背面贴合于第一固定壳211的正面21102,将柔性屏30的可折弯区域34的背面与支撑件25的正面为可滑动贴合,二者可通过弹性的胶体粘接。将主控板及电池等电子器件安装于第二固定壳215的收容空间2115内,再将第二固定壳215扣合于第一固定壳211上,使第二固定壳215的侧板2154扣合于第一固定壳211的侧壁2114,卡接条21540卡接于第一固定壳211,第二固定壳215的两个端板2152分别覆连接于第一固定壳211的两个端壁2112。将支撑件25覆盖于双叉臂231上,且设有包覆部253的一侧绕过传动组件27,使两个链轮啮合于对应的铰节251之间的间隔,第二弹性件276呈压缩状态。将滑动框26的两个搭接部2630分别插入第一固定壳211的两个端壁2112与第二固定壳215的两个端板2152之间,使滑动框26的两个滑动板263分别可滑动地收容于第二固定壳215的两个滑槽2157内,第一固定壳211的两个第一导轨21106分别可滑动地收容于滑动框26的两个第一导槽2631内,且第二固定壳215上的两个第二导轨2156分别滑动地收容于滑动框26的两个第二导槽2635内;将连接轴270相对的两端分别自滑动框26的两个缺口2633分别插入两个轴筒2632中,且支撑件25设有包覆部253的一侧及柔性件30的可折弯区域34远离滑动框26的一侧均收容于滑动框26的收容槽266。此时,支撑件25的正面与固定框21的正面共面。
当推动滑动框26向固定框21滑动,使双叉臂231向靠近固定框21的一侧收缩,所述铰链层弯曲而带动转动件272相对于连接轴270转动,所述支撑件25设有包覆部253的一侧滑动地收容于收容槽266内,支撑件25带动可折弯区域34弯曲,直至包覆部253止挡于滑动框26的止挡条2612及双叉臂231收纳于第一固定壳211的收容腔2116内。此时,支撑件25及柔性件30处于层叠状态,第一弹性件232被挤压,且第一弹性件232的弹性力方向平行于两个所述叉臂2310的延伸方向,即第一弹性件232没有向外抵推叉臂2310的分力,双叉臂231形成自锁状态。由于双叉臂231收容于第一固定壳211的收容腔2116内,因此,双叉臂231减少占用壳体20的内部空间,以便于其他元件的布局。
当拉动滑动框26向远离固定框21滑动,使所述第一弹性件232的弹性力方向与两个所述叉臂2310的延伸方向不平行,第一弹性件232弹性抵推所述滑动块233沿对应的滑动轴234滑动,使两个叉臂2310转动地展开而带动支撑件25展平,所述支撑件25带动转动件272相对于连接轴270转动,支撑件25带动可折弯区域34展平,直至可折弯区域34完全展平。在支撑件25的弯曲和展平过程中,转动件272一直具有向远离固定框21的一侧抵推对应的铰节251的扭力,使固定框21与转动件272之间的铰节251保持绷紧状态,从而使可折弯区域34处于绷紧状态,防止可折弯区域34拱起;另外,可折弯区域34与支撑件25的正面之间沿展开机构23的展开方向滑动连接。
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弹性件276也可以是设置于连接轴270与转动件272之间的扭簧,所述扭簧弹性抵推转动件272,使转动件272向远离固定框21的一侧抵推对应的铰节251,从而使固定框21与转动件272之间的铰节251保持绷紧状态,防止铰节251拱起。
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弹性件276也可以是设置于所述固定框21与所述支撑件25远离所述固定框21一侧之间的拉簧。支撑件25在展平或弯曲过程中,所述拉簧拉住所述支撑件25远离固定框21的一侧,使支撑件25的铰节251保持绷紧状态,防止铰节251拱起。
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叉臂式结构包括多叉臂及设置于所述多叉臂远离所述固定框一侧的传动组件27,所述多叉臂远离所述传动组件27的一侧可滑动地连接于所述固定框21,所述多叉臂向远离所述固定框21的一侧展开通过所述传动组件27带动所述铰链层展平;所述多叉臂向靠近所述固定框21的一侧收缩通过所述传动组件27带动所述铰链层折叠。
请一并参阅图1-图2及图13至图15,当需要展平柔性件30时,在滑动框26与固定框21之间施加一个使两者相对远离滑动的助动力,使展开机构23收开,当双叉臂231开始展开后,第一弹性件232的弹性力方向与两个所述叉臂2310的延伸方向不平行,此时,可以解除所述助动力,两个第一弹性件232弹性复位而分别抵推两个所述滑动块233沿对应的滑动轴234相互靠近地滑动,使两个叉臂2310转动地展开而带动连接轴270向远离固定框21的一侧移动,转动件272相对于连接轴270转动,从而带动支撑件25展平,可折弯区域34随支撑件25同步展平,直至可折弯区域34完全展平。在支撑件25的展平过程中,转动件272在对应的第二弹性件276的弹性抵持下具有向远离固定框21的一侧抵推对应的铰节251的扭力,使固定框21与转动件272之间的铰节251保持绷紧状态,从而使可折弯区域34处于绷紧状态,防止可折弯区域34拱起。
请一并参阅图1-图2及图16至图19,当需要折叠柔性件30时,在滑动框26与固定框21之间施加一个使两者相对靠近滑动的助动力,使双叉臂231向靠近固定框21的一侧收缩而带动连接轴270向固定框21的一侧移动,所述铰链层弯曲而带动转动件272相对于连接轴270转动,双叉臂231收纳于收容腔2116内,所述支撑件25设有包覆部253的一侧滑动地收容于收容槽266内,可折弯区域34随支撑件25的弯曲而同步弯曲,直至可折弯区域34折叠完成。
在其他实施例中,支撑件25可以是软胶片、硅胶片或柔性金属片等可弯曲的支撑片。
请参阅图20,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中的移动终端的结构与第一实施例相似,不同之处在于:第二实施例中的展开机构23a还包括电控的驱动件237,所述驱动件237用于驱动所述展开机构23a自动收缩或展开。本实施例中,驱动件237是电机,所述电机驱动滑动块233沿滑动轴234滑动,从而实现所述展开机构23a的自动收缩或展开。具体地,其中至少一滑动块233与驱动件237之间通过丝杆2371与螺纹孔的配合,即滑动块233沿其滑动方向设有螺纹孔,丝杆2371螺接于所述螺纹孔中,且驱动件237用于驱动所述丝杆2371旋转而带动滑动块233沿丝杆2371滑动,从而实现双叉臂231的自动收缩或展开,以带动支撑件25折叠或展平。
第二实施例中的移动终端的主控板控制驱动件237驱动滑动块233滑动。具体地,主控板接收用户作用于所述移动终端的操作而触发的指令,该指令包括柔性件折叠指令或者柔性件展平指令,所述主控板接收所述柔性件折叠指令或者柔性件展平指令并控制驱动件237驱动滑动块233滑动,从而使展开机构23a自动收缩或展开,以带动支撑件25折叠或展平。
所述柔性件折叠指令或者柔性件展平指令可以是通过折叠应用程序或展平应用程序触发的,即所述移动终端可以通过所述折叠应用程序或展平应用程序控制驱动件237。所述折叠应用程序或展平应用程序可以是操作系统自带的应用程序,也可以是第三方提供的应用程序,本公开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上述第三方提供的折叠应用程序或展平应用程序可以是操作系统携带安装的,也可以是用户自行下载安装的。如用户可以通过点击移动终端中安装的折叠应用程序或展平应用程序的图标,以在移动终端运行所述折叠应用程序或展平应用程序。此外,用户还可以采用语音的方式运行所述折叠应用程序或展平应用程序,如用户录入音频“折叠显示屏”或“展平显示屏”,所述移动终端在采集到所述语音之后,运行上述折叠应用程序或展平应用程序;所述移动终端在运行上述折叠应用程序或展平应用程序后,可以通过所述主控板控制驱动件237驱动滑动块233滑动。
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通过设置在所述移动终端上的实体或触控按键,或者通过用户的语音、手势触发等运行折叠应用程序或展平应用程序,以触发所述柔性件折叠指令或者柔性件展平指令。
请一并参阅图21及图22,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中的移动终端100b的结构与第一实施例相似,不同之处在于:第三实施例中的展开机构23b与第一实施例不同。具体地,在第二实施例中的展开机构23b为滑动件,所述滑动件滑动地连接于固定框21,所述滑动件向远离所述固定框21的一侧滑动以带动所述支撑件25展平;当所述滑动件23b向靠近所述固定框21的一侧滑动以带动所述支撑件25折叠。具体地,所述滑动件远离固定框21的一侧设有传动组件27,当推动滑动框26向固定框21滑动,使所述滑动件向靠近固定框21的一侧滑动,所述支撑件25弯曲而带动转动件272相对于连接轴270转动,所述支撑件25远离固定框21的一侧滑动地收容于收容槽266内,支撑件25带动可折弯区域34弯曲而折叠。此时,支撑件25及柔性件30的可折弯区域34均处于层叠状态。当拉动滑动框26向远离固定框21滑动,使所述滑动件向远离固定框21的一侧滑动而带动支撑件25展平,所述支撑件25带动转动件272相对于连接轴270转动,支撑件25带动可折弯区域34展平,直至可折弯区域34完全展平。在支撑件25的弯曲和展平过程中,转动件272一直具有向远离固定框21的一侧抵推对应的铰节251的扭力,使固定框21与转动件272之间的铰节251保持绷紧状态,从而使可折弯区域34处于绷紧状态,防止可折弯区域34拱起。
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滑动件远离固定框21的一侧设有滚轮,即第三实施例中的所述传动组件27可以通过所述滚轮取代,所述支撑件25在展平或弯曲的过程中带动所述滚轮转动。
以上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实施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持范围。

Claims (22)

1.一种壳体,用于支撑柔性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固定框、设置于所述固定框一侧的展开机构,以及设置于所述展开机构的正面的支撑件,所述支撑件的一侧连接于所述固定框,所述展开机构用于支撑所述支撑件,所述支撑件随所述展开机构的收缩或展开而同步弯曲或展平,所述支撑件在展平状态时,所述支撑件的正面与所述固定框的正面共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是铰链层,所述铰链层包括相互铰接的若干铰节,所述铰链层的一侧连接于所述固定框,若干所述铰节通过所述展开机构实现弯曲或展平。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还包括滑动框,所述滑动框沿所述展开机构的展开方向滑动地连接于所述固定框,所述展开机构远离所述固定框的一侧连接于所述滑动框,所述滑动框相对于所述固定框滑动以带动所述展开机构收缩或展开,所述铰链层的另一侧滑动连接于所述滑动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还包括用于拉紧所述支撑件的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直接或间接连接于所述滑动框远离所述固定框的一端;所述展开机构的一侧连接于所述固定框,所述展开机构的另一侧连接于所述传动组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包括连接轴及套设于所述连接轴的转动件,所述展开机构远离所述固定框的一侧可滑动地连接于所述连接轴,所述支撑件在弯曲过程或展平过程中带动所述转动件相对于所述连接轴转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件与所述连接轴之间通过螺纹可转动地连接,所述转动件为链轮,所述链轮啮合于对应的铰节之间的间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在展平过程中带动所述链轮向所述连接轴的中部转动,所述支撑件在弯曲过程中带动所述链轮向远离所述连接轴的中部转动。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还包括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用于弹性驱动若干所述铰节之间保持拉伸状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弹性件弹性抵顶所述转动件,以使所述转动件具有使所述支撑件沿所述壳体展开的方向滑动的扭力。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展开机构为叉臂式结构,所述叉臂式结构的一侧连接于所述固定框,所述支撑件连接于所述叉臂式结构,所述叉臂式结构向远离所述固定框的一侧展开以带动所述铰链层展平,所述叉臂式结构向靠近所述固定框的一侧收缩以带动所述铰链层弯曲。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叉臂式结构包括相互铰接的双叉臂,所述双叉臂包括中部相互铰接的两个叉臂,两个所述叉臂其中一侧的端部分别可滑动地连接于所述固定框,另一侧的端部分别可滑动地连接于所述传动组件,所述叉臂与所述固定框之间的滑动方向平行于所述叉臂与所述传动组件之间的滑动方向。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叉臂式结构还包括至少一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设置于所述叉臂与所述固定框之间,所述双叉臂在收缩状态下,所述第一弹性件的弹性力方向平行于两个所述叉臂的延伸方向;当所述第一弹性件的弹性力方向与两个所述叉臂的延伸方向不平行时,所述第一弹性件弹性抵推所述叉臂使所述双叉臂展开。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叉臂靠近所述固定框的一端设有滑动块,所述滑动块与所述固定框之间通过滑动轴连接,所述第一弹性件被弹性夹持于所述滑动块与所述固定框之间,所述第一弹性件推动所述滑动块在滑动轴上滑动以使所述双叉臂展开。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叉臂式结构包括多叉臂,及,所述多叉臂远离所述固定框一侧连接于所述传动组件,所述多叉臂远离所述传动组件的一侧可滑动地连接于所述固定框,所述多叉臂向远离所述固定框的一侧展开通过所述传动组件带动所述铰链层展平。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展开机构为滑动件,所述滑动件滑动地连接于所述固定框,所述滑动件向远离所述固定框的一侧滑动以带动所述支撑件展平,所述滑动件向靠近所述固定框的一侧滑动以带动所述支撑件弯曲。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件远离所述固定框的一侧设有滚轮,所述支撑件在展平或弯曲的过程中带动所述滚轮转动。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展开机构还包括驱动件,所述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展开机构自动收缩或展开。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框设有收容腔,所述收容腔用于收纳所述展开机构。
19.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18任意一项所述的壳体及柔性件,所述柔性件包括非折弯区域及可折弯区域,所述非折弯区域贴合于所述壳体的固定框的正面,所述可折弯区域覆盖于所述壳体的支撑件的正面。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折弯区域与所述支撑件的正面之间沿所述支撑件的延伸方向滑动连接。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框设有收容槽,所述收容槽用于收纳所述支撑件及所述柔性件的可折弯区域。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框于所述收容槽内设有防尘件,所述防尘件填充于所述柔性件与滑动框之间的空隙。
CN202011335044.1A 2020-11-24 2020-11-24 移动终端及其壳体 Pending CN11455058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35044.1A CN114550580A (zh) 2020-11-24 2020-11-24 移动终端及其壳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35044.1A CN114550580A (zh) 2020-11-24 2020-11-24 移动终端及其壳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550580A true CN114550580A (zh) 2022-05-27

Family

ID=816604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335044.1A Pending CN114550580A (zh) 2020-11-24 2020-11-24 移动终端及其壳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550580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20314400A1 (en) * 2011-06-07 2012-12-13 Microsoft Corporation Flexible display extendable assembly
KR20140054498A (ko) * 2012-10-28 2014-05-09 임유섭 플렉시블 표시장치
CN205140419U (zh) * 2015-10-13 2016-04-06 浙江海洋学院东海科学技术学院 一种户外led屏幕
CN108259649A (zh) * 2018-02-09 2018-07-06 西安中兴新软件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控制系统和控制方法
CN211124794U (zh) * 2019-11-25 2020-07-28 许仁杰 可收卷的穿戴显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20314400A1 (en) * 2011-06-07 2012-12-13 Microsoft Corporation Flexible display extendable assembly
KR20140054498A (ko) * 2012-10-28 2014-05-09 임유섭 플렉시블 표시장치
CN205140419U (zh) * 2015-10-13 2016-04-06 浙江海洋学院东海科学技术学院 一种户外led屏幕
CN108259649A (zh) * 2018-02-09 2018-07-06 西安中兴新软件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控制系统和控制方法
CN211124794U (zh) * 2019-11-25 2020-07-28 许仁杰 可收卷的穿戴显示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411420B (zh) 移动终端
CN211123831U (zh) 折叠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0138916B (zh) 一种旋转装置以及移动终端
CN108259649B (zh) 一种移动终端、控制系统和控制方法
CN113833741B (zh) 一种折叠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8776508B (zh) 显示系统
CN108665809B (zh) 柔性显示装置及其折叠机构
CN113938542B (zh) 柔性屏用折叠装置及移动终端
JP2020525816A (ja) 折り畳み可能移動端末
CN111885859B (zh) 可折叠壳体组件和可折叠电子设备
CN113534891A (zh) 可折叠的电子设备
CN114900572A (zh) 壳体组件及电子设备
CN211378428U (zh) 覆盖机构、折叠装置及电子设备
CN213751699U (zh) 覆盖机构、可折叠装置及电子设备
US20220019270A1 (en) Foldable device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
CN111828460A (zh) 折叠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3643609B (zh) 显示装置
CN115539490A (zh) 转轴机构和电子设备
CN112230714A (zh) 电子设备
CN113643610B (zh) 显示装置
CN212484807U (zh) 柔性屏幕支架及显示装置
CN114550580A (zh) 移动终端及其壳体
CN114373383A (zh) 可折叠显示设备
CN113938543A (zh) 折叠组件、折叠显示终端
CN113719523A (zh) 铰链机构、折叠装置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