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541029A - 透气不透视的经编织物 - Google Patents

透气不透视的经编织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541029A
CN114541029A CN202210222065.5A CN202210222065A CN114541029A CN 114541029 A CN114541029 A CN 114541029A CN 202210222065 A CN202210222065 A CN 202210222065A CN 114541029 A CN114541029 A CN 11454102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rp
yarns
yarn
fabric
k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22206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郝萌萌
胡军岩
陈长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st Pacific Textile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st Pacific Textile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st Pacific Textile Ltd filed Critical Best Pacific Textile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222065.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541029A/zh
Priority to PCT/CN2022/083429 priority patent/WO2023168766A1/zh
Publication of CN1145410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4102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21/00Warp knitting process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fabrics or articles not dependent on the use of particular machines; Fabrics or articles defined by such processes
    • D04B21/10Open-work fabrics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21/00Warp knitting process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fabrics or articles not dependent on the use of particular machines; Fabrics or articles defined by such processes
    • D04B21/10Open-work fabrics
    • D04B21/12Open-work fabrics characterised by thread material
    • DTEXTILES; PAPER
    • D10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LASSES OF SECTION D, RELATING TO TEXTILES
    • D10B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LASSES OF SECTION D, RELATING TO TEXTILES
    • D10B2501/00Wearing apparel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 Y02P70/62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related technologies for production or treatment of textile or flexible materials or products thereof, including footwea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Knitting Of Fabric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透气不透视的经编织物,其包括织物本体,所述织物本体包括非弹性纱线和弹性纱线,所述非弹性纱线和所述弹性纱线以经编穿纱的方式进行编织形成编织结构,所述编织结构中所述非弹性纱线呈大于等于三针的第一经平组织结构,所述编织结构中所述弹性纱线呈第二经平组织结构,所述第一、二经平组织结构呈同向设置,所述编织结构中具有空穿结构。本发明的经编织物的非弹性纱线和弹性纱线以经编穿纱的方式进行编织形成编织结构,本发明弹性纱线的收缩、经平组织结构及空穿结构,实现了良好的透气效果及防透视的效果。

Description

透气不透视的经编织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纺织面料,尤其涉及一种既能透气又不透视的经编织物。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用于运动/打底裤的面料克重大部分都在180gsm(克/平方米)以上,在炎热的夏天穿着时会感觉很闷、透气性不足;而克重低于180gsm(克/平方米)的面料用于面料又会因为太薄,在运动中容易漏底看到里面的裤子而尴尬,同时不利于保护运动者的隐私,例如:中国专利申请CN210501675U公开了“防透吸湿异机能针织面料,包括本体,所述本体的内表面通过粘合剂连接有亲肤棉面料层,所述亲肤棉面料层的外表面通过粘合剂连接有纯棉纤维面料层,所述纯棉纤维面料层的表面通过粘合剂连接有尼龙吸湿排汗面料层。本实用新型通过亲肤棉面料层,起到了穿着舒适的效果,当流淌汗液时,汗液通过亲肤棉面料层进入纯棉纤维面料层、尼龙吸湿排汗面料层和涤纶吸湿排汗面料层的内腔中,起到了吸湿的效果,通过纺织物面料层,起到了传输汗液的效果,通过无弹吸湿排汗布料层,起到了排汗的效果,通过透气孔,起到了快速干燥的效果,解决了现有的针织面料不具备吸湿的功能,导致人们在穿着时汗液不能及时排出的问题”。此申请由亲肤棉面料层、纯棉纤维面料层、尼龙吸湿排汗面料层、涤纶吸湿排汗面料层、纺织物面料层和无弹吸湿排汗布料层多层构成,而且还使用了粘合剂连接,因此面料十分厚,使用范围极具限制。
另,中国专利申请CN113832592A公开了”一种蜂巢结构透气凉爽针织面料及服装包括有用于面料纺织成型使用的编织线条,所述编织线条之间缠绕纺织构成面板,所述编织线条设置为可用于散热的线条,所述面板内相邻的编织线条之间相互串套构成有蜂窝槽,所述面板上设置有用以蜂窝槽韧性防形变的抗拉伸结构。该申请设计编织线条的线体具有散热结构,且每个编织线条折弯纺织构成连续的蜂窝槽编织线条连续折弯纺织时自我缠绕使得本身具有了抗拉伸变形的效果,相邻编织线条之间的通过蜂窝模进行串套纺织并于线体之间缠绕构成互编绕接点,相邻编织线条之间缠绕接点构成菱形的抗拉伸槽,使得面料具有高强度的抗拉伸效果,证了蜂窝结构的稳定性,以便面料制成的服装透气凉爽使用”。此申请通过以若干等间距的蜂窝槽表现为蜂窝结构,以便通气散热使用;虽然在透气性方面比较良好;但由于蜂窝结构,此面料在运动中容易漏底,防透视性能不好。
因此,亟需一种既既能透气又不透视的经编织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透气不透视的经编织物,该经编织物既具有良好透气性,又具有良好的防透视效果,确保了在透气的情况下还不透视。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透气不透视的经编织物,其包括织物本体,所述织物本体包括非弹性纱线和弹性纱线,所述非弹性纱线和所述弹性纱线以经编穿纱方式进行编织形成编织结构,所述编织结构中所述非弹性纱线呈大于等于三针的第一经平组织结构,所述编织结构中所述弹性纱线呈第二经平组织结构,所述第一经平组织结构和第二经平组织结构呈同向设置,所述编织结构中具有空穿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经编织物由于具有非弹性纱线和弹性纱线,该非弹性纱线和弹性纱线以经编穿纱方式进行编织形成编织结构,并且该编织结构中非弹性纱线呈大于等于三针的第一经平组织结构,同时该编织结构中弹性纱线呈第二经平组织结构,且第一经平组织结构和第二经平组织结构还呈同向设置;因此本发明的经编织物中弹性纱线的收缩,使得非弹性纱线延展线部分在弹性纱线力的作用下弯曲拱起,纱线与纱线之间相互靠拢,同时由于具有经平组织结构,使得多针经平,部分结构在相邻线圈纵行之间有多条延展线,从而实现了防透视的效果。与此同时,本发明的经编织物中具有空穿结构,因此在非弹性纱线和弹性纱线以经编穿纱方式进行编织时采用了空穿方式,在空穿位置,纱线和纱线之间的距离在横向上比满穿的要大,形成较小的织物横向密度,横向稀松,从而实现了具有良好的透气效果。与此同时,本发明非弹性纱线、弹性纱线、经平组织结构及空穿结构的相互结合运用,使得在连续穿纱位置密度较大,空穿位置密度较小,疏密相间,除了能有效的平衡透气和透视性能,也降低了织物单位面积的重量,所以相较于满穿织物本发明的经编织物结构具有轻量化特点。
较佳地,本发明的透气不透视的经编织物的所述非弹性纱线和所述弹性纱线以0≤i≤10针的经编穿纱方式进行编织形成所述编织结构,i为空针数。
较佳地,本发明的透气不透视的经编织物的所述织物本体经编穿纱方式满足公式如下公式:
Figure BDA0003533959990000031
其中,i为所述空针数,m为穿针数,n为经平跨针数,a为正整数,1≤i≤10。
较佳地,本发明的透气不透视的经编织物的所述经平跨针数为3≤n≤7。
较佳地,本发明的透气不透视的经编织物的所述编织结构中的所述非弹性纱线和所述弹性纱线还呈同针距经平结构设置,所述非弹性纱线和所述弹性纱线空穿方式相同且梳栉相对对针。
较佳地,本发明的透气不透视的经编织物的所述非弹性纱线包括粗纱线和细纱线,所述粗纱线和所述细纱线直径不同,所述编织结构中所述粗纱线和所述细纱线呈空穿搭配结构。
较佳地,本发明的透气不透视的经编织物的所述非弹性纱线和所述弹性纱线以i=0针的经编穿纱方式进行编织形成所述编织结构,所述非弹性纱线包括粗纱线和细纱线,所述粗纱线和所述细纱线直径不同。
较佳地,本发明的透气不透视的经编织物的相邻两所述粗纱线之间的所述细纱线的根数为A,A≤3;所述粗纱线的直径为B,所述细纱线的直径为C,B:C≥1.1。
较佳地,本发明的透气不透视的经编织物的所述粗纱线与所述细纱线送纱量之比为α,0.7≤α≤1.5。
较佳地,本发明的透气不透视的经编织物的所述编织结构满足如下公式:D=-1.44G+77.25;其中,D为达到功能之最低纱线的纤度,D的单位为旦尼尔(英文:DENIER,简称:旦);G为织机针数。
较佳地,本发明的透气不透视的经编织物的所述第一经平组织结构与所述第二经平组织结构呈全开口经平组织结构、全闭口经平组织结构、一开一闭经平组织结构其中之一或任意组合。
较佳地,本发明的透气不透视的经编织物的所述织物本体的面料克重为E,50gsm≤E≤250gsm。
较佳地,本发明的透气不透视的经编织物的所述织物本体一英寸内的针数为F,28针≤F≤50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5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6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7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8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9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10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对比例5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Y1为粗纱线、Y2为细纱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事例和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对本发明技术方案进行阐述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现在参考附图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标号代表类似的元件。
本发明的透气不透视的经编织物包括织物本体,该织物本体包括非弹性纱线和弹性纱线,非弹性纱线和弹性纱线以经编穿纱方式进行编织形成编织结构,所述编织结构中所述非弹性纱线呈大于等于三针的第一经平组织结构,所述编织结构中所述弹性纱线呈第二经平组织结构,该第一经平组织结构与第二经平组织结构呈同向设置,所述编织结构中具有空穿结构。由此可见,本发明的经编织物由于具有非弹性纱线和弹性纱线,该非弹性纱线和弹性纱线以经编穿纱方式进行编织形成编织结构,并且该编织结构中非弹性纱线呈大于等于三针的第一经平组织结构,同时该编织结构中弹性纱线呈第二经平组织结构,第一经平组织结构与第二经平组织结构还呈同向设置;因此本发明的经编织物中弹性纱线的收缩,使得非弹性纱线延展线部分在弹性纱线力的作用下弯曲拱起,纱线与纱线之间相互靠拢,同时由于具有经平组织结构,使得多针经平,部分结构在相邻线圈纵行之间有多条延展线,从而实现了防透视的效果。与此同时,本发明的经编织物中具有空穿结构,因此在非弹性纱线和弹性纱线以经编穿纱方式进行编织时采用了空穿方式,在空穿位置,纱线和纱线之间的距离在横向上比满穿的要大,形成较小的织物横向密度,横向稀松,从而实现了具有良好的透气效果。与此同时,本发明非弹性纱线、弹性纱线、经平组织结构及空穿结构的相互结合运用,使得在连续穿纱位置密度较大,空穿位置密度较小,疏密相间,除了能有效的平衡透气和透视性能,也降低了织物单位面积的重量,所以相较于满穿织物本发明的经编织物结构具有轻量化特点。
为了进一步的提高本发明的透气性和防透视效果,较佳者,本发明的透气不透视的经编织物的织物本体经编穿纱方式满足公式如下公式:
Figure BDA0003533959990000051
其中,i为空针数,m为穿针数,n为经平跨针数,a为正整数,1≤i≤10。
更具体地,选取非弹性纱线和弹性纱线以1≤i≤10针的经编穿纱方式进行编织形成的编织结构的透气性和防透视效果更为显著,同时还能确保织物本体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实用性。进一步地,本发明的透气不透视的经编织物的编织结构中的非弹性纱线和弹性纱线还呈同针距设置,且该非弹性纱线和弹性纱线空穿方式相同且梳栉相对对针。优选地,本发明的透气不透视的经编织物的所述非弹性纱线包括粗纱线和细纱线,所述粗纱线和所述细纱线直径不同,所述编织结构中所述粗纱线和所述细纱线呈空穿搭配结构;本发明的非弹性纱线采用粗纱线和细纱线的搭配使用,选用现有的粗纱线与细纱线的合适送纱量之比即可,合适的送纱量之比将使得细纱线容纱空间小,多余的空间形成孔隙,增加了透气效果,同时粗纱线和细纱线搭配相较于现有的同样规格的纱线的搭配使用具有有更大的织物表面蒸发面积,从而使得本发明的经编织物在具有良好透气性和防透视效果的作用下,还具有良好的快干效果。同时粗纱线和细纱线空穿搭配在空穿位置加入细纱进去能够进一步的提高遮蔽效果。
更具体地,本发明的透气不透视的经编织物的所述非弹性纱线和所述弹性纱线以i=0针的经编穿纱方式进行编织形成所述编织结构,所述非弹性纱线包括粗纱线和细纱线,所述粗纱线和所述细纱线直径不同。本发明的非弹性纱线采用粗纱线和细纱线的搭配使用,选用粗纱线与细纱线送纱量之比为α,0.7≤α≤1.5,选用该范围内的送纱量之比将使得细纱线容纱空间小,多余的空间形成孔隙,增加了透气效果,同时粗纱线和细纱线搭配相较于现有的同样规格的纱线的搭配使用具有有更大的织物表面蒸发面积,从而使得本发明的经编织物在具有良好透气性和防透视效果的作用下,还具有良好的快干效果。同时,粗纱线和细纱线空穿搭配在空穿位置加入细纱进去能够进一步的提高遮蔽效果。
进一步的为了提供本发明的透气性、防透视效果及快干效果;优选地,本发明的透气不透视的经编织物的所述n≤7。本发明的透气不透视的经编织物的所述编织结构满足如下公式:D=-1.44G+77.25;其中,D为达到功能之最低纱线的纤度,D的单位为旦尼尔(英文:DENIER,简称:旦);G为织机针数。
较佳者,本发明的透气不透视的经编织物的所述第一经平组织结构与所述第二经平组织结构呈全开口经平组织结构、全闭口经平组织结构、一开一闭经平组织结构其中之一或任意组合。
较佳者,本发明的透气不透视的经编织物的所述织物本体的面料克重为E,50gsm≤E≤250gsm。
较佳者,本发明的透气不透视的经编织物的所述织物本体一英寸内的针数为F,28针≤F≤50针。
为了进一步的对本发明作详细的说明及其实施方式的理解,下文中将非弹性纱线及弹性纱线采用本领域内技术人员所悉知的符号进行代替,即:非弹性纱线用GB1表示,弹性纱线用GB2表示;非弹性纱线和弹性纱的位置可以互换。
同时。下文中,FD FDY尼龙(其中:FD为英文full dull的简称,中文翻译为:全消光;FDY为英文Fully drawn yarn的简称,中文翻译为:全拉伸丝);SD DTY尼龙(其中:SD为英文semi-dull的简称,中文翻译为:半消光;DTY为英文Draw texturing yarn的简称,中文翻译为:拉伸变形丝)。
结合图1-图9及表一对本发明的透气不透视的经编织物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本发明的对比列中,具体编织时,我们选用外观一样,透视性好的平布分别和本发明的透气不透视的经编织物做透气性对比,并对透气性进行评估;选用现有透气性能优异的网布同本发明的透气不透视的经编织物做透视性对比,并对透视性进行评估。
实施例1:用40针经编机(即,针数F=40针),GB1采用50D/48F SD DTY尼龙,垫纱数码1-0/2-3//,1穿1空,送纱量1200mm/腊克,GB2采用30D氨纶,垫纱数码0-1/3-2//,1穿1空,送纱量890mm/腊克,GB1、GB2相对对针。
实施例2:用32针经编机(即,针数F=32针),GB1采用100D/72F SD DTY涤纶,垫纱数码1-0/2-3//,1穿1空,送纱量1620mm/腊克,GB2采用70D氨纶,垫纱数码0-1/3-2//,1穿1空,送纱量1010mm/腊克,GB1、GB2相对对针。
对比例1:用40针经编机,GB1采用20D/34F FD FDY尼龙,垫纱数码0-1/2-1//,满穿,送纱量910mm/腊克,GB2采用30D氨纶,垫纱数码0-1/2-1//,满穿,送纱量500mm/腊克。
对比例2:用32针经编机,GB1采用50D/96F SD DTY尼龙,垫纱数码0-1/2-1//,满穿,送纱量970mm/腊克,GB2采用30D氨纶,垫纱数码0-1/2-1//,满穿送纱量550mm/腊克。
对比例3:用32针经编机,GB1采用40D/34F FD FDY尼龙(非弹性纱线),垫纱数码1-0/1-2/2-3/2-1//,1穿1空,送纱量1100mm/腊克,GB2采用40D/34FFD FDY尼龙(非弹性纱线),垫纱数码2-3/2-1/1-0/1-2//,1穿1空,送纱量1100mm/腊克,GB3采用30D氨纶(弹性纱线),垫纱数码1-0/1-2/2-3/2-1//,1穿1空,送纱量650mm/腊克,GB4采用30D氨纶,垫纱数2-3/2-1/1-0/1-2//,1穿1空,送纱量650mm/腊克,GB4为弹性纱线。
对比例4:用28针经编机,GB1采用40D/48F FD FDY尼龙(非弹性纱线),垫纱数码1-0/1-2/2-1/2-3/2-1/1-2//,1穿1空,送纱量930mm/腊克,GB2采用40D/48F FD FDY尼龙(非弹性纱线),垫纱数码2-3/2-1/1-2/1-0/1-2/2-1//,1穿1空,送纱量930mm/腊克,GB3采用420D氨纶(弹性纱线),垫纱数码0-0/1-1//*3,1空1穿,送纱量85mm/腊克,GB4采用420D氨纶(弹性纱线),垫纱数码1-1/0-0//*3,1空1穿,送纱量85mm/腊克。
取样:本次实验,从50码布卷中,取前、中、后3段,各0.5码布办,取2份,1份用来做透气性测试,1份用来做透视性测试。
透气性测试:采用JIS L 1096 Method A,对其中1份试样的3块面料,每块面料左、中、右进行透气性测试,求取平均值作为每块的透气值结果;3块面料的透气值再进行求取平均值作为该面料的最终透气值。
防透视测试:根据国标委综合[2018]68号文《关于下达2018年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参考由全国纺织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全国纺织品标委会基础标准分会执行,牵头起草单位为上海海关工业品与原材料检测技术中心起草的《纺织品防透视性能的检测和评价》(计划编号:20183027--608),进行测试评定。
采用《纺织品防透视性能的检测和评价》推荐的仪器法,使用D65 10 Deg光源,测试中需要用到色度仪校准用的白板和黑板。选用遮盖率程序,可以直接测出防透视指数S,为试样背衬黑板明度值和试样背衬白板明度值的比值。实验中对另外1份试样的3块面料,每块面料左、中、右进行测试,求取平均值作为每块面料的防透视指数S值;3块面料的再进行求取平均值作为该面料的最终防透视指数S值。
评价指标:对一些涤氨或者锦氨贴身面料穿着体验感统计,当透气值≥70时,对应透气性能良好;当70>透气值≥50时,透气性能一般;当透气值<50时,透气性较差。
防透视值S分为三个等级较差、一般、良好,分别对应的S值范围S≤93,93<S<97,S≥97,防透视值越大,防透视效果越好。透气性与透视性对比如下:
Figure BDA0003533959990000091
综上所述,分析可知,本发明的透气不透视的经编织物对平布透气性能有明显改善,且透气性能良好,对网布透视效果有明显改善,且透视性能良好,所以具有良好的透气不透视效果。为了进步的阐述本发明的透气不透视的经编织物,以下继续例举实施例进一步的阐述。
实施例3:如图1所示,梳栉GB1采用7针闭口经平,垫纱数码1-0/6-7//,4穿2空,梳栉GB2采用7针开口经平,垫纱数码0-1/7-6//,4穿2空,GB1和GB2相对对针,使得GB2始终和GB1纱线在相同针上进行编织。
实施例4:如图2所示,梳栉GB1采用7针闭口经平,垫纱数码1-0/6-7//,2穿1空,梳栉GB2采用7针开口经平,垫纱数码0-1/7-6//,2穿1空,GB1和GB2相对对针,使得GB2始终和GB1纱线在相同针上进行编织。
实施例5:如图3所示,梳栉GB1采用6针闭口经平,垫纱数码1-0/5-6//,4穿1空,梳栉GB2采用6针开口经平,垫纱数码0-1/6-5//,4穿1空,GB1和GB2相对对针,使得GB2始终和GB1纱线在相同针上进行编织。
实施例6:如图4所示,梳栉GB1采用6针闭口经平,垫纱数码1-0/5-6//,3穿2空,梳栉GB2采用6针开口经平,垫纱数码0-1/6-5//,3穿2空,GB1和GB2相对对针,使得GB2始终和GB1纱线在相同针上进行编织。
实施例7:如图5所示,梳栉GB1采用5针闭口经平,垫纱数码1-0/4-5//,3穿1空,梳栉GB2采用5针开口经平,垫纱数码0-1/5-4//,3穿1空,GB1和GB2相对对针,使得GB2始终和GB1纱线在相同针上进行编织。
实施例8:如图6所示,梳栉GB1采用4针闭口经平,垫纱数码1-0/3-4//,2穿1空,梳栉GB2采用4针开口经平,垫纱数码0-1/4-3//,2穿1空,GB1和GB2相对对针,使得GB2始终和GB1纱线在相同针上进行编织。
实施例9:如图7所示,梳栉GB1采用3针闭口经平,垫纱数码1-0/2-3//,1穿1空,梳栉GB2采用3针开口经平,垫纱数码0-1/3-2//,1穿1空,GB1和GB2相对对针,使得GB2始终和GB1纱线在相同针上进行编织。
实施例10:如图8所示线圈图,采用3把梳栉,梳栉GB1为非弹性纱,纱线为粗纱Y1,垫纱数码1-0/2-3//,1穿1空,梳栉GB2为非弹性纱,纱线为细纱Y2,垫纱数码1-0/2-3//,1空1穿,GB1、GB2梳栉相对对针,GB3为氨纶(弹性纱线),垫纱数码1-0/1-2//,满穿,该方式形成面料A,面料A的GB3纱线隐藏在GB1、GB2下面。
对比例5:采用两把梳,GB1采用粗纱Y1,垫纱数码1-0/2-3//,满穿,GB2采用氨纶,垫纱数码1-0/1-2//,满穿,形成面料B。
当面料A和面料B密度相同时,面料A有更大的孔隙,比面料B透气性能更好;面料A采用的经绒平结构,和实施例9结构形成的双经平外观对比,在合理工艺范围内,纱线覆盖面更大,防透视效果更好。
值得注意的是,以上述实施例9为例对公式
Figure BDA0003533959990000111
经常详细阐述,实施例9中描述了“梳栉GB1采用3针闭口经平,垫纱数码1-0/2-3//,1穿1空,梳栉GB2采用3针开口经平”,其中,穿针数m=1(即1穿),空针数i=1(即1空),经平跨针数n=3(即3针闭口经平),最后求的a=1。在此基础上,以此类推其它实施例即可,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此基础上,针对其它实施例的理解不需任何创造性的劳动即可实施,因此不在作赘述。
另,本发明所涉及的材料、垫纱数码、梳栉及经平组织结构等其结构及其原理,均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在此不再作详细的说明。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因此,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发明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11)

1.一种透气不透视的经编织物,其特征在于,包括织物本体,所述织物本体包括非弹性纱线和弹性纱线,所述非弹性纱线和所述弹性纱线以经编穿纱方式进行编织形成编织结构,所述编织结构中所述非弹性纱线呈大于等于三针的第一经平组织结构,所述编织结构中所述弹性纱线呈第二经平组织结构,所述第一经平组织结构和所述第二经平组织结构呈同向设置,所述编织结构中具有空穿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气不透视的经编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非弹性纱线和所述弹性纱线以0≤i≤10针的经编穿纱方式进行编织形成所述编织结构,i为空针数。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透气不透视的经编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织物本体经编穿纱方式满足公式如下公式:
Figure FDA0003533959980000011
其中,i为空针数,m为穿针数,n为经平跨针数,a为正整数,1≤i≤10。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透气不透视的经编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经平跨针数为3≤n≤7。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透气不透视的经编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织结构中的所述非弹性纱线和所述弹性纱线还呈同针距经平结构设置,所述非弹性纱线和所述弹性纱线空穿方式相同且梳栉相对对针。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透气不透视的经编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非弹性纱线包括粗纱线和细纱线,所述粗纱线和所述细纱线直径不同,所述编织结构中所述粗纱线和所述细纱线呈空穿搭配结构。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透气不透视的经编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非弹性纱线和所述弹性纱线以i=0针的经编穿纱方式进行编织形成所述编织结构,所述非弹性纱线包括粗纱线和细纱线,所述粗纱线和所述细纱线直径不同。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透气不透视的经编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粗纱线与所述细纱线送纱量之比为α,0.7≤α≤1.5。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透气不透视的经编织物,其特征在于,相邻两所述粗纱线之间的所述细纱线的根数为A,A≤3;所述粗纱线的直径为B,所述细纱线的直径为C,B:C≥1.1。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气不透视的经编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织结构满足如下公式:D=-1.44G+77.25;其中,D为达到功能之最低纱线的纤度,D的单位为旦尼尔;G为织机针数。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气不透视的经编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经平组织结构与所述第二经平组织结构呈全开口经平组织结构、全闭口经平组织结构、一开一闭经平组织结构其中之一或任意组合。
CN202210222065.5A 2022-03-07 2022-03-07 透气不透视的经编织物 Pending CN11454102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222065.5A CN114541029A (zh) 2022-03-07 2022-03-07 透气不透视的经编织物
PCT/CN2022/083429 WO2023168766A1 (zh) 2022-03-07 2022-03-28 一种透气不透视的经编织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222065.5A CN114541029A (zh) 2022-03-07 2022-03-07 透气不透视的经编织物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541029A true CN114541029A (zh) 2022-05-27

Family

ID=816638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222065.5A Pending CN114541029A (zh) 2022-03-07 2022-03-07 透气不透视的经编织物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4541029A (zh)
WO (1) WO2023168766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945115B2 (ja) * 2005-11-07 2012-06-06 株式会社ワコール 経編地および該経編地を有する衣料
JP5443412B2 (ja) * 2011-03-09 2014-03-19 東洋紡Stc株式会社 伸縮性たて編地
CN105220332A (zh) * 2014-06-04 2016-01-06 东丽纤维研究所(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轻薄针织面料
CN207828515U (zh) * 2017-12-11 2018-09-07 浙江德俊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弹性经编细密网眼面料
CN109881350A (zh) * 2019-03-12 2019-06-14 互太(番禺)纺织印染有限公司 一种自由裁经编弹性面料及其生产方法
CN211227579U (zh) * 2019-04-25 2020-08-11 东莞超盈纺织有限公司 一种多梳任意裁经编弹性织物
CN110396761B (zh) * 2019-07-29 2021-08-10 互太(番禺)纺织印染有限公司 一种隐横条自由裁经编织物及其编织工艺和用途
CN110387638A (zh) * 2019-07-29 2019-10-29 互太(番禺)纺织印染有限公司 一种免缝边经编弹性织物及其编织工艺和用途
CN212404414U (zh) * 2019-10-23 2021-01-26 东莞超盈纺织有限公司 大开度、高回复经编面料
CN217324523U (zh) * 2022-03-07 2022-08-30 东莞超盈纺织有限公司 透气不透视的经编织物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3168766A1 (zh) 2023-09-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714556B (zh) 吸水速乾針織面料及其用途
CN108193337A (zh) 一种高仿真羊绒混纺包芯复合纱及其织物
TW201608074A (zh) 一種輕薄針織面料
CN202849672U (zh) 一种抗紫外线弹性织物
CN217324523U (zh) 透气不透视的经编织物
CN102505256A (zh) 一种包芯纱织造的面料
CN201588054U (zh) 一种对热湿具有双向调节功能的织物
CN113186632B (zh) 一种兼具凉感与透气功能的机织面料
CN102260954B (zh) 一种含有火山灰微晶体颗粒的针织面料及其制备方法
CN204898224U (zh) 一种抑菌除臭面料
CN114541029A (zh) 透气不透视的经编织物
CN217459757U (zh) 一种轻薄不透视快干透气面料
CN208201244U (zh) 一种超柔软的双层莫代尔面料
CN106120128A (zh) 一种多功能服装材料及其制造方法
CN206416600U (zh) 复杂结构的色织家纺面料
CN113279123B (zh) 一种透气楼梯布及其制作方法和应用
JP2004183167A (ja) 抗ピリング性編地
CN209010704U (zh) 一种家居服用舒适性面料
JP7291544B2 (ja) 透け感抑制生地及びこれを用いた被服
CN209211018U (zh) 一种双层石墨烯家纺面料
CN203977032U (zh) 一种吸湿透气梭织面料
Senthilkumar et al. Elastic properties of spandex plated cotton knitted fabric
CN212021891U (zh) 一种耐磨针织面料及服装
CN102330245A (zh) 一种金属面料
JP2020190053A (ja) 通気性を有するuv−a遮蔽性編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