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536782A - 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电池壳体的热熔工艺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电池壳体的热熔工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536782A
CN114536782A CN202210435170.7A CN202210435170A CN114536782A CN 114536782 A CN114536782 A CN 114536782A CN 202210435170 A CN202210435170 A CN 202210435170A CN 114536782 A CN114536782 A CN 11453678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hot melting
fixedly connected
groups
bo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43517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536782B (zh
Inventor
王瑞荣
肖燕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tong Wanheng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tong Wanheng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tong Wanheng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tong Wanheng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435170.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536782B/zh
Publication of CN1145367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3678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53678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3678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65/00Joining or sealing of preformed parts, e.g. welding of plastics materials;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65/02Joining or sealing of preformed parts, e.g. welding of plastics materials; Apparatus therefor by heating, with or without pressure
    • B29C65/18Joining or sealing of preformed parts, e.g. welding of plastics materials; Apparatus therefor by heating, with or without pressure using heated too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65/00Joining or sealing of preformed parts, e.g. welding of plastics materials;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65/78Means for handling the parts to be joined, e.g. for making containers or hollow articles, e.g. means for handling sheets, plates, web-like materials, tubular articles, hollow articles or elements to be joined therewith; Means for discharging the joined articles from the joining apparatus
    • B29C65/7858Means for handling the parts to be joined, e.g. for making containers or hollow articles, e.g. means for handling sheets, plates, web-like materials, tubular articles, hollow articles or elements to be joined therewith; Means for discharging the joined articles from the joining apparatus characterised by the feeding movement of the parts to be join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66/00General aspects of processes or apparatus for joining preformed parts
    • B29C66/80General aspects of machine operations or constructions and parts thereof
    • B29C66/81General aspects of the pressing elements, i.e. the elements applying pressure on the parts to be joined in the area to be joined, e.g. the welding jaws or clamps
    • B29C66/816General aspects of the pressing elements, i.e. the elements applying pressure on the parts to be joined in the area to be joined, e.g. the welding jaws or clamps characterised by the mounting of the pressing elements, e.g. of the welding jaws or clamp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66/00General aspects of processes or apparatus for joining preformed parts
    • B29C66/80General aspects of machine operations or constructions and parts thereof
    • B29C66/82Pressure application arrangements, e.g. transmission or actuating mechanisms for joining tools or clamps
    • B29C66/824Actuating mechanisms
    • B29C66/8242Pneumatic or hydraulic driv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66/00General aspects of processes or apparatus for joining preformed parts
    • B29C66/80General aspects of machine operations or constructions and parts thereof
    • B29C66/83General aspects of machine operations or constructions and parts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the movement of the joining or pressing too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66/00General aspects of processes or apparatus for joining preformed parts
    • B29C66/90Measuring or controlling the joining proces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L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 B29C, RELATING TO PARTICULAR ARTICLES
    • B29L2031/00Other particular articles
    • B29L2031/34Electrical apparatus, e.g. sparking plugs or parts thereof
    • B29L2031/3468Batteries, accumulators or fuel cell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Sealing Battery Cases Or Jacke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电池壳体的热熔工艺,涉及电池加工技术领域,包括步骤一、将电池壳体与壳体固定箱进行组装;步骤二、将壳体推送架安装到壳体传送架中;步骤三、将壳体推送架进行固定,并将壳体固定箱转移到夹持结构中;步骤四:对电池壳体进行清理,并且将其进行热熔加工;步骤五:将电池壳体进行组装;步骤六:将壳体固定箱重新移动至壳体传送架中。本发明中的热熔工艺采用热熔装置,热熔装置中的热熔箱采用夹持机构对电池壳进行夹持固定,夹持机构可以将电池壳在壳体推送架和热熔器之间进行移动,并且在电池壳组装部位进行热熔后,还可以将电池壳的热熔部位进行组装,并且在组装后可以保持连接状态。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电池壳体的热熔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电池壳体的热熔工艺。
背景技术
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电池是新能源汽车中常用的能源之一,电池在生产时,其电池壳需要进行组装, 在电池壳的组装过程中,需要使用多个步骤,热熔是电池壳组装中的一个步骤, 热熔连接是指非金属与非金属之间的连接,是经过加热升温至熔点后的一种连接方式。
经检索,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电池壳体组立的热熔设备及热熔工艺(公开号:CN112092384B),该专利包括:底板,其上端设置有工件承载台;上板,其活动设置于底板上端,上板下端设置有热熔头,热熔头位于工件承载台上方,上板下端设置有定位柱,定位柱位于热熔头侧方,定位柱长度小于热熔头长度。
现有的电池壳组装工艺结构复杂,组装效率较差,同时电池壳在组装时的质量较低,在组装完成后,其热熔连接部位容易出现松动或者滑动的问题,导致连接部位容易开裂。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的电池壳组装工艺结构复杂,组装效率较差,同时电池壳在组装时的质量较低,在组装完成后,其热熔连接部位容易出现松动或者滑动的问题,导致连接部位容易开裂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电池壳体的热熔工艺。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电池壳体的热熔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待热熔处理的两组电池壳体分别安装到两组壳体固定箱中,再将两组壳体固定箱分别安装到热熔装置中同一壳体推送架内部的两组第一连接柱外侧,并将两组电池壳体中待热熔的部位面对面分布;
步骤二:将已安装电池壳体的壳体固定箱和壳体推送架通过连接杆悬挂到固定环的外侧,同理,将其余若干个已安装有电池壳体的壳体固定箱和壳体推送架依次悬挂到其余固定环的外侧;
步骤三:启动传送带,将壳体固定箱输送至夹持机构的一侧,启动第三气缸,将机械爪移动到连接杆的外侧,启动机械爪,将连接杆进行夹持固定,启动第四气缸,通过推板将壳体固定箱的嵌入柱嵌入到相邻夹持机构中的固定器内部,启动电磁铁,将壳体固定箱进行夹持固定,再启动第四气缸,将壳体固定箱与壳体推送架进行分离;
步骤四:启动第二气缸,带动出风架移动,对电池壳体的热熔部位进行清理,随后将出风架复位,启动第一气缸,将夹持机构中的两组壳体固定箱下降至热熔器的两侧,启动第一驱动电机,将两组壳体固定箱内部的电池壳体移动至热熔器的热熔部位中,启动热熔器,将电池壳体加工至熔融状态,随后再次启动第一驱动电机,将电池壳体从热熔器中取出,启动第一气缸,将夹持机构的高度复位;
步骤五:启动第一驱动电机,带动两组电池壳体移动,将两组电池壳体的熔融部位进行组装;
步骤六:启动第四气缸,将两组壳体固定箱安装到壳体推送架中的两组第二连接柱外侧,关闭电磁铁,壳体推送架将已组装后的电池壳体移动至壳体传送架的内部,启动传送带,将已组装后的电池壳体进行移动,并将未组装的电池壳体移动至热熔箱的一侧,进行下一批次的加工。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该热熔装置包括并排分布的基座和壳体传送架, 所述基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热熔箱,所述热熔箱的上侧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等距分布的第一气缸,若干个所述第一气缸的输出端均延伸至热熔箱的内部且固定连接有夹持机构,所述热熔箱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气缸,两组所述第二气缸的输出端均朝下且之间固定连接有水平的出风架,若干个所述夹持机构的两侧和出风架之间均滑动连接有限位架,若干个所述限位架的两端分别与热熔箱内部的上、下两侧固定连接,所述热熔箱内部底端靠近第一气缸的下侧均固定连接有热熔器;
所述壳体传送架内部的底端安装有与基座平行的传送带,所述传送带的外侧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等距分布的固定环,所述壳体传送架顶端朝向基座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与传送带平行的侧板,所述侧板朝向传送带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等距分布的加固机构,所述传送带下侧上的若干个固定环的外侧均悬挂有连接杆,若干个所述连接杆的底端均固定连接有壳体推送架,所述壳体推送架的内部均安装有两组壳体固定箱,所述壳体传送架内部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推动机构,若干个推动机构分别与若干个热熔器轴向分布。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若干个所述加固机构均包括两组第三气缸,两组所述第三气缸竖直分布,且两组所述第三气缸的输出端均朝向连接杆且均固定连接有机械爪,两组所述机械爪之间的间距小于连接杆的长度。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若干个所述推动机构均包括两组第四气缸,两组所述第四气缸竖直分布,且两组所述第四气缸的输出端均朝向壳体推送架且均固定连接有推板,两组所述推板之间间距的长度与壳体推送架长度的比值为0.5-0.8:1。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夹持机构包括与第一气缸输出端连接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朝向壳体传送架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驱动盒,所述驱动盒的内部转动连接有双向螺杆,且驱动盒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驱动电机,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延伸至驱动盒的内部且与双向螺杆传动连接,所述驱动盒朝向壳体传送架的一侧开设有两组矩形槽,所述双向螺杆的两端均传动连接有滑动架,两组所述滑动架分别延伸至两组矩形槽的外侧,所述驱动盒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竖板,所述竖板的侧面与驱动盒的下表面之间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加固杆,两组所述滑动架朝向竖板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滑杆,若干个所述滑杆均与竖板滑动连接,两组所述滑动架朝向壳体传送架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器。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器的内部均开设有连接槽,连接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电磁铁,所述电磁铁朝向固定器开口的一侧均开设有嵌入槽, 连接槽内部靠近电磁铁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若干个限位槽。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壳体固定箱的内部均安装有夹持结构,且壳体固定箱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嵌入柱,所述嵌入柱的侧面均固定连接有若干个限位杆,所述壳体固定箱远离嵌入柱的一侧开设有过盈连接槽;
所述嵌入柱的尺寸和连接槽与嵌入槽的尺寸相同;
所述限位杆的数量和尺寸均与限位槽的数量和尺寸相同。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壳体推送架包括基板,所述基板下表面朝向基座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且基板下表面靠近固定板的一侧开设有两组垂直分布的滑槽,两组所述滑槽之间滑动连接有与固定板平行的滑板,所述滑板与固定板之间固定连接有若干个伸缩杆和若干个复位弹簧,所述滑板朝向固定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两组第二连接柱和第一连接柱,两组所述第二连接柱以滑板侧面的中心线对称分布,两组所述第一连接柱等距分别在两组第二连接柱的两侧;
两组所述第一连接柱和两组第二连接柱的外侧均套设有膨胀套。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出风架包括连接盒,所述连接盒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盒,且连接盒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若干个转动盒,所述固定盒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二驱动电机,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第一传动杆,所述固定盒收纳在连接盒的内部且与相邻的转动盒固定连接, 若干个所述转动盒之间均通过第二传动杆传动连接,且若干个所述转动盒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高压风机,所述高压风机的出风口固定连接有两组出风管,两组所述出风管之间呈八字形分布。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该热熔装置中还设置有红外定位系统,红外定位系统包括若干个红外感应器和 PLC 控制器,红外感应器分为两组,两组红外感应器分别安装在壳体传送架内部的底端和各个壳体推送架的下侧,安装在壳体传送架内部底端的红外感应器分别与各个热熔器轴向分布,且该组红外感应器的输出端与PLC 控制器的输入端电性连接,PLC 控制器用于控制传送带的启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中的热熔工艺采用热熔装置,热熔装置中的热熔箱采用夹持机构对电池壳进行夹持固定,夹持机构可以将电池壳在壳体推送架和热熔器之间进行移动,并且在电池壳组装部位进行热熔后,还可以将电池壳的热熔部位进行组装,并且在组装后可以保持连接状态,防止电池壳的热熔部位出现开裂或者其余问题,从而可以提高热熔的加工效率,另一方面,壳体推送架中设置有两组连接柱,第一连接柱可以保持电池壳在分开时处于相同的间距,第二连接柱可以保持电池壳在组装后持续处于连接的状态,从而在移动电池壳时,可以充分保持电池壳处于良好的连接状态;
另一方面,本发明中的电池壳加工效率高,并且自动化和机械化程度高, 通过壳体推送架,可以将电池壳在壳体传送架和热熔箱之间进行移动,夹持机构中设置有固定器,可以对壳体固定箱进行固定;
同时,本热熔箱的内部还设置有清洁机构,可以在电池壳加工前,对其的表面进行清理。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图 1 是本发明中热熔箱的主视图;
图 2 是本发明中壳体传送架的侧剖视图;
图 3 是本发明中夹持结构的侧剖视图;
图 4 是本发明中壳体固定箱的俯剖视图;
图 5 是本发明中壳体推送架的俯视图;
图 6 是本发明中出风架的局部剖视图。
图中:1、基座;2、热熔箱;3、第一气缸;4、夹持机构;5、限位架;6、第二气缸;7、出风架;8、壳体传送架;9、传送带;10、固定环;11、侧板; 12、第三气缸;13、机械爪;14、连接杆;15、壳体推送架;16、壳体固定箱;
17、第四气缸;18、推板;19、热熔器;41、连接板;42、驱动盒;43、第一驱动电机;44、双向螺杆;45、竖板;46、加固杆;47、滑动架;48、滑杆;
49、固定器;491、电磁铁;492、嵌入槽;493、限位槽;71、固定盒;72、第二驱动电机;73、连接盒;74、第一传动杆;75、转动盒;76、高压风机;77、出风管;78、第二传动杆;161、夹持结构;162、嵌入柱;163、限位杆;164、过盈连接槽;151、基板;152、固定板;153、滑槽;154、滑板;155、伸缩杆; 156、复位弹簧;157、第一连接柱;158、第二连接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 1-6 所示,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电池壳体的热熔工艺, 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待热熔处理的两组电池壳体分别安装到两组壳体固定箱 16 中,再将两组壳体固定箱 16 分别安装到热熔装置中同一壳体推送架 15 内部的两组第一连接柱157 外侧,并将两组电池壳体中待热熔的部位面对面分布;
步骤二:将已安装电池壳体的壳体固定箱 16 和壳体推送架 15 通过连接杆14悬挂到固定环 10 的外侧,同理,将其余若干个已安装有电池壳体的壳体固定箱 16 和壳体推送架 15 依次悬挂到其余固定环 10 的外侧;
步骤三:启动传送带 9,将壳体固定箱 16 输送至夹持机构 4 的一侧,启动第三气缸 12,将机械爪 13 移动到连接杆 14 的外侧,启动机械爪 13,将连接杆14 进行夹持固定,启动第四气缸 17,通过推板 18 将壳体固定箱 16 的嵌入柱 162嵌入到相邻夹持机构 4 中的固定器 49 内部,启动电磁铁 491,将壳体固定箱 16进行夹持固定,再启动第四气缸17,将壳体固定箱16与壳体推送架15进行分离;
步骤四:启动第二气缸 6,带动出风架 7 移动,对电池壳体的热熔部位进行清理,随后将出风架 7 复位,启动第一气缸 3,将夹持机构 4 中的两组壳体固定箱 16 下降至热熔器 19 的两侧,启动第一驱动电机 43,将两组壳体固定箱 16 内部的电池壳体移动至热熔器 19 的热熔部位中,启动热熔器 19,将电池壳体加工至熔融状态,随后再次启动第一驱动电机 43,将电池壳体从热熔器 19 中取出, 启动第一气缸 3,将夹持机构 4 的高度复位;
步骤五:启动第一驱动电机 43,带动两组电池壳体移动,将两组电池壳体的熔融部位进行组装;
步骤六:启动第四气缸 17,将两组壳体固定箱 16 安装到壳体推送架 15 中的两组第二连接柱 158 外侧,关闭电磁铁 491,壳体推送架 15 将已组装后的电池壳体移动至壳体传送架 8 的内部,启动传送带 9,将已组装后的电池壳体进行移动,并将未组装的电池壳体移动至热熔箱 2 的一侧,进行下一批次的加工。
该热熔装置包括并排分布的基座 1 和壳体传送架 8,基座 1 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热熔箱 2,热熔箱 2 的上侧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等距分布的第一气缸 3,若干个第一气缸3 的输出端均延伸至热熔箱 2 的内部且固定连接有夹持机构 4,热熔箱 2 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气缸 6,两组第二气缸 6 的输出端均朝下且之间固定连接有水平的出风架 7,若干个夹持机构 4 的两侧和出风架 7 之间均滑动连接有限位架 5,若干个限位架 5 的两端分别与热熔箱 2 内部的上、下两侧固定连接,热熔箱 2 内部底端靠近第一气缸 3 的下侧均固定连接有热熔器 19;
壳体传送架 8 内部的底端安装有与基座 1 平行的传送带 9,传送带 9 的外侧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等距分布的固定环 10,壳体传送架 8 顶端朝向基座 1 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与传送带 9 平行的侧板 11,侧板 11 朝向传送带 9 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等距分布的加固机构,传送带 9 下侧上的若干个固定环 10 的外侧均悬挂有连接杆 14,若干个连接杆 14 的底端均固定连接有壳体推送架 15,壳体推送架 15 的内部均安装有两组壳体固定箱 16,壳体传送架 8 内部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推动机构,若干个推动机构分别与若干个热熔器 19 轴向分布。
若干个加固机构均包括两组第三气缸 12,两组第三气缸 12 竖直分布,且两组第三气缸 12 的输出端均朝向连接杆 14 且均固定连接有机械爪 13,两组机械爪 13 之间的间距小于连接杆 14 的长度。
若干个推动机构均包括两组第四气缸 17,两组第四气缸 17 竖直分布,且两组第四气缸 17 的输出端均朝向壳体推送架 15 且均固定连接有推板 18,两组推板 18 之间间距的长度与壳体推送架 15 长度的比值为 0.7:1,从而方便推板推动壳体推送架 15。
夹持机构 4 包括与第一气缸 3 输出端连接的连接板 41,连接板 41 朝向壳体传送架 8 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驱动盒 42,驱动盒 42 的内部转动连接有双向螺杆44,且驱动盒 42 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驱动电机 43,第一驱动电机 43 的输出端延伸至驱动盒 42 的内部且与双向螺杆 44 传动连接,驱动盒 42 朝向壳体传送架 8 的一侧开设有两组矩形槽,双向螺杆 44 的两端均传动连接有滑动架 47,两组滑动架 47 分别延伸至两组矩形槽的外侧,驱动盒 42 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竖板 45,竖板 45 的侧面与驱动盒 42的下表面之间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加固杆 46,两组滑动架 47 朝向竖板 45 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滑杆 48,若干个滑杆 48均与竖板 45 滑动连接,两组滑动架 47 朝向壳体传送架 8 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器 49。
固定器 49 的内部均开设有连接槽,连接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电磁铁 491, 电磁铁 491 朝向固定器 49 开口的一侧均开设有嵌入槽 492,连接槽内部靠近电磁铁 491 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若干个限位槽 493。
壳体固定箱 16 的内部均安装有夹持结构 161,且壳体固定箱 16 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嵌入柱 162,嵌入柱 162 的侧面均固定连接有若干个限位杆 163,壳体固定箱 16远离嵌入柱 162 的一侧开设有过盈连接槽 164;
嵌入柱 162 的尺寸和连接槽与嵌入槽 492 的尺寸相同;
限位杆 163 的数量和尺寸均与限位槽 493 的数量和尺寸相同;
在对接时,嵌入柱 162 嵌入到连接槽和嵌入槽 492 中,同时,限位杆 163同步嵌入到限位槽 493 中,从而可以保持壳体固定箱 16 的稳定性,防止在连接时出现晃动的问题。
壳体推送架 15 包括基板 151,基板 151 下表面朝向基座 1 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 152,且基板 151 下表面靠近固定板 152 的一侧开设有两组垂直分布的滑槽153,两组滑槽 153 之间滑动连接有与固定板 152 平行的滑板 154,滑板 154与固定板152 之间固定连接有若干个伸缩杆 155 和若干个复位弹簧 156,滑板154 朝向固定板152 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两组第二连接柱 158 和第一连接柱 157,两组第二连接柱 158 以滑板 154 侧面的中心线对称分布,两组第一连接柱 157等距分别在两组第二连接柱 158的两侧;
两组第一连接柱 157 和两组第二连接柱 158 的外侧均套设有膨胀套,膨胀套采用橡胶材质,在两组连接柱与过盈连接槽 164 组装时,通过膨胀套可以将其过盈连接,同时两组构件之间过盈连接的最大静摩擦力小于电磁铁 491 的磁力。
出风架 7 包括连接盒 73,连接盒 73 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盒 71,且连接盒73 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若干个转动盒 75,固定盒 71 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二驱动电机 72,第二驱动电机 72 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第一传动杆 74,固定盒 71 收纳在连接盒 73 的内部且与相邻的转动盒 75 固定连接,若干个转动盒 75 之间均通过第二传动杆 78 传动连接,且若干个转动盒 75 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高压风机 76,高压风机 76 的出风口固定连接有两组出风管 77,两组出风管 77 之间呈八字形分布。
该热熔装置中设置有红外定位系统,红外定位系统包括若干个红外感应器和PLC控制器,红外感应器分为两组,两组红外感应器分别安装在壳体传送架 8 内部的底端和各个壳体推送架 15 的下侧,安装在壳体推送架 15 内部底端的红外感应器分别与各个热熔器 19 轴向分布,且该组红外感应器的输出端与 PLC 控制器的输入端电性连接,PLC 控制器用于控制传送带 9 的启停。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
将待热熔处理的两组电池壳体分别安装到两组壳体固定箱 16 中,通过夹持结构161,可以将电池壳体进行夹持固定,再将两组壳体固定箱 16 分别安装到热熔装置中同一壳体推送架 15 内部的两组第一连接柱 157 外侧,在安装时,第一连接柱 157 外侧的膨胀套会嵌入到过盈连接槽 164 中,从而可以壳体固定箱16 进行固定,随后将两组电池壳体中待热熔的部位面对面分布;
将已安装电池壳体的壳体固定箱 16 和壳体推送架 15 通过连接杆 14 悬挂到固定环 10 的外侧,同理,将其余若干个已安装有电池壳体的壳体固定箱 16 和壳体推送架 15 依次悬挂到其余固定环 10 的外侧;
启动传送带 9,将壳体固定箱 16 输送至夹持机构 4 的一侧,启动第三气缸12,将机械爪 13 移动到连接杆 14 的外侧,启动机械爪 13,将连接杆 14 进行夹持固定,启动第四气缸 17,通过推板 18 将壳体固定箱 16 的嵌入柱 162 嵌入到相邻夹持机构 4中的固定器 49 内部,推板在推动壳体固定箱 16 时,通过压缩复位弹簧 156 和伸缩杆155,滑板 154 会沿着两组滑槽 153 进行滑动,在壳体固定箱 16 中的嵌入柱 162 嵌入到固定器 49 中后,启动电磁铁 491,将壳体固定箱16 进行夹持固定,再启动第四气缸17,将壳体固定箱 16 与壳体推送架 15 进行分离,复位弹簧 156 将滑板 154 复位;
启动第二气缸 6,带动出风架 7 移动,对电池壳体的热熔部位进行清理,启动第二驱动电机 72,可以通过第一传动杆 74 和第二传动杆 78 带动各个转动盒75 和高压风机 76 转动,从而可以调整出风的角度,随后将出风架 7 复位,启动第一气缸 3,将夹持机构 4 中的两组壳体固定箱 16 下降至热熔器 19 的两侧,启动第一驱动电机 43,将两组壳体固定箱 16 内部的电池壳体移动至热熔器 19 的热熔部位中,启动热熔器 19,将电池壳体加工至熔融状态,随后再次启动第一驱动电机 43,将电池壳体从热熔器 19 中取出,启动第一气缸 3,将夹持机构 4 的高度复位;
启动第一驱动电机 43,带动两组电池壳体移动,将两组电池壳体的熔融部位进行组装,启动第四气缸 17,将两组壳体固定箱 16 安装到壳体推送架 15 中的两组第二连接柱 158 外侧,关闭电磁铁 491,壳体推送架 15 将已组装后的电池壳体移动至壳体传送架8 的内部,启动传送带 9,将已组装后的电池壳体进行移动,并将未组装的电池壳体移动至热熔箱 2 的一侧,进行下一批次的加工。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 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发明所作的举例和说明,所属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发明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电池壳体的热熔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待热熔处理的两组电池壳体分别安装到两组壳体固定箱(16)中,再将两组壳体固定箱(16)分别安装到热熔装置中同一壳体推送架(15) 内部的两组第一连接柱(157)外侧,并将两组电池壳体中待热熔的部位面对面分布;
步骤二:将已安装电池壳体的壳体固定箱(16)和壳体推送架(15)通过连接杆(14)悬挂到固定环(10)的外侧,同理,将其余若干个已安装有电池壳体的壳体固定箱(16)和壳体推送架(15)依次悬挂到其余固定环(10)的外侧;
步骤三:启动传送带(9),将壳体固定箱(16)输送至夹持机构(4)的一侧,启动第三气缸(12),将机械爪(13)移动到连接杆(14)的外侧,启动机械爪(13),将连接杆(14)进行夹持固定,启动第四气缸(17),通过推板(18)将壳体固定箱(16)的嵌入柱(162)嵌入到相邻夹持机构(4)中的固定器(49)内部,启动电磁铁(491),将壳体固定箱(16)进行夹持固定, 再启动第四气缸(17),将壳体固定箱(16)与壳体推送架(15)进行分离;
步骤四:启动第二气缸(6),带动出风架(7)移动,对电池壳体的热熔部位进行清理,随后将出风架(7)复位,启动第一气缸(3),将夹持机构(4) 中的两组壳体固定箱(16)下降至热熔器(19)的两侧,启动第一驱动电机(43),将两组壳体固定箱(16)内部的电池壳体移动至热熔器(19)的热熔部位中, 启动热熔器(19),将电池壳体加工至熔融状态,随后再次启动第一驱动电机(43),将电池壳体从热熔器(19)中取出,启动第一气缸(3),将夹持机构(4)的高度复位;
步骤五:启动第一驱动电机(43),带动两组电池壳体移动,将两组电池壳体的熔融部位进行组装;
步骤六:启动第四气缸(17),将两组壳体固定箱(16)安装到壳体推送架(15)中的两组第二连接柱(158)外侧,关闭电磁铁(491),壳体推送架
(15)将已组装后的电池壳体移动至壳体传送架(8)的内部,启动传送带(9),将已组装后的电池壳体进行移动,并将未组装的电池壳体移动至热熔箱(2)的一侧,进行下一批次的加工。
2.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电池壳体的热熔工艺,其特征在于,该热熔装置包括并排分布的基座(1)和壳体传送架(8),所述基座
(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热熔箱(2),所述热熔箱(2)的上侧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等距分布的第一气缸(3),若干个所述第一气缸(3)的输出端均延伸至热熔箱(2)的内部且固定连接有夹持机构(4),所述热熔箱(2)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气缸(6),两组所述第二气缸(6)的输出端均朝下且之间固定连接有水平的出风架(7),若干个所述夹持机构(4)的两侧和出风架(7)之间均滑动连接有限位架(5),若干个所述限位架(5)的两端分别与热熔箱(2)内部的上、下两侧固定连接,所述热熔箱(2)内部底端靠近第一气缸(3)的下侧均固定连接有热熔器(19);
所述壳体传送架(8)内部的底端安装有与基座(1)平行的传送带(9), 所述传送带(9)的外侧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等距分布的固定环(10),所述壳体传送架(8)顶端朝向基座(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与传送带(9)平行的侧板(11),所述侧板(11)朝向传送带(9)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等距分布的加固机构, 所述传送带(9)下侧上的若干个固定环(10)的外侧均悬挂有连接杆(14), 若干个所述连接杆(14)的底端均固定连接有壳体推送架(15),所述壳体推送架(15)的内部均安装有两组壳体固定箱(16),所述壳体传送架(8)内部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推动机构,若干个推动机构分别与若干个热熔器(19)轴向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电池壳体的热熔工艺,其特征在于,若干个所述加固机构均包括两组第三气缸(12),两组所述第三气缸(12)竖直分布,且两组所述第三气缸(12)的输出端均朝向连接杆(14)且均固定连接有机械爪(13),两组所述机械爪(13)之间的间距小于连接杆(14) 的长度。
4.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电池壳体的热熔工艺,其特征在于,若干个所述推动机构均包括两组第四气缸(17),两组所述第四气缸(17)竖直分布,且两组所述第四气缸(17)的输出端均朝向壳体推送架(15) 且均固定连接有推板(18),两组所述推板(18)之间间距的长度与壳体推送架(15)长度的比值为 0.5-0.8:1。
5.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电池壳体的热熔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机构(4)包括与第一气缸(3)输出端连接的连接板(41), 所述连接板(41)朝向壳体传送架(8)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驱动盒(42),所述驱动盒(42)的内部转动连接有双向螺杆(44),且驱动盒(4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驱动电机(43),所述第一驱动电机(43)的输出端延伸至驱动盒(42)的内部且与双向螺杆(44)传动连接,所述驱动盒(42)朝向壳体传送架(8)的一侧开设有两组矩形槽,所述双向螺杆(44)的两端均传动连接有滑动架(47),两组所述滑动架(47)分别延伸至两组矩形槽的外侧,所述驱动盒(4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竖板(45),所述竖板(45)的侧面与驱动盒(42)的下表面之间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加固杆(46),两组所述滑动架(47)朝向竖板(45)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滑杆(48),若干个所述滑杆(48) 均与竖板(45)滑动连接,两组所述滑动架(47)朝向壳体传送架(8)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器(49)。
6.根据权利要求 5 所述的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电池壳体的热熔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器(49)的内部均开设有连接槽,连接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电磁铁(491),所述电磁铁(491)朝向固定器(49)开口的一侧均开设有嵌入槽(492),连接槽内部靠近电磁铁(491)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若干个限位槽(493)。
7.根据权利要求 6 所述的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电池壳体的热熔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固定箱(16)的内部均安装有夹持结构(161),且壳体固定箱(16)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嵌入柱(162),所述嵌入柱(162)的侧面均固定连接有若干个限位杆(163),所述壳体固定箱(16)远离嵌入柱(162)的一侧开设有过盈连接槽(164);
所述嵌入柱(162)的尺寸和连接槽与嵌入槽(492)的尺寸相同;
所述限位杆(163)的数量和尺寸均与限位槽(493)的数量和尺寸相同。
8.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电池壳体的热熔工艺,其特
征在于,所述壳体推送架(15)包括基板(151),所述基板(151)下表面朝向基座(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52),且基板(151)下表面靠近固定板(152)的一侧开设有两组垂直分布的滑槽(153),两组所述滑槽(153)之间滑动连接有与固定板(152)平行的滑板(154),所述滑板(154)与固定板(152)之间固定连接有若干个伸缩杆(155)和若干个复位弹簧(156),所述滑板(154)朝向固定板(15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两组第二连接柱(158)和第一连接柱(157),两组所述第二连接柱(158)以滑板(154)侧面的中心线对
称分布,两组所述第一连接柱(157)等距分别在两组第二连接柱(158)的两侧;
两组所述第一连接柱(157)和两组第二连接柱(158)的外侧均套设有膨胀套。
9.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电池壳体的热熔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架(7)包括连接盒(73),所述连接盒(7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盒(71),且连接盒(73)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若干个转动盒(75), 所述固定盒(7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二驱动电机(72),所述第二驱动电机(72)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第一传动杆(74),所述固定盒(71) 收纳在连接盒(73)的内部且与相邻的转动盒(75)固定连接,若干个所述转动盒(75)之间均通过第二传动杆(78)传动连接,且若干个所述转动盒(75) 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高压风机(76),所述高压风机(76)的出风口固定连接有两组出风管(77),两组所述出风管(77)之间呈八字形分布。
CN202210435170.7A 2022-04-24 2022-04-24 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电池壳体的热熔工艺 Active CN11453678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435170.7A CN114536782B (zh) 2022-04-24 2022-04-24 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电池壳体的热熔工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435170.7A CN114536782B (zh) 2022-04-24 2022-04-24 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电池壳体的热熔工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536782A true CN114536782A (zh) 2022-05-27
CN114536782B CN114536782B (zh) 2022-07-12

Family

ID=816674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435170.7A Active CN114536782B (zh) 2022-04-24 2022-04-24 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电池壳体的热熔工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536782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92384A (zh) * 2020-11-09 2020-12-18 浙江华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电池壳体组立的热熔设备及热熔工艺
CN212599532U (zh) * 2020-05-28 2021-02-26 保定大商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能源电池生产用热熔连接装置
CN113478850A (zh) * 2021-06-17 2021-10-08 东莞市振华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锂离子动力电池组高效热熔铆接装置
CN214605959U (zh) * 2020-12-22 2021-11-05 洛阳储变电系统有限公司 电芯保护膜热熔装置
CN216330173U (zh) * 2020-11-12 2022-04-19 襄阳中基创展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铝壳电池自动包膜热熔机构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2599532U (zh) * 2020-05-28 2021-02-26 保定大商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能源电池生产用热熔连接装置
CN112092384A (zh) * 2020-11-09 2020-12-18 浙江华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电池壳体组立的热熔设备及热熔工艺
CN216330173U (zh) * 2020-11-12 2022-04-19 襄阳中基创展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铝壳电池自动包膜热熔机构
CN214605959U (zh) * 2020-12-22 2021-11-05 洛阳储变电系统有限公司 电芯保护膜热熔装置
CN113478850A (zh) * 2021-06-17 2021-10-08 东莞市振华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锂离子动力电池组高效热熔铆接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536782B (zh) 2022-07-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806461B (zh) 一种叶片锁叶片自动装配设备上的叶片自动装配执行装置
CN101362239A (zh) 电路板元器件的自动拆解装置
CN103273399B (zh) 水晶坯件自动磨抛系统及其左右转移机构
WO2015068902A1 (ko) 몰드이송형 곡면유리 제조 장치
CN114536782A (zh) 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电池壳体的热熔工艺
CN104944156A (zh) 一种换热器芯体组装过程中的扁管输送机构
CN117286326A (zh) 一种轴承制造用热处理加工装置
CN111029883B (zh) 一种插座铜片自动装配设备
CN114852669B (zh) 一种上下夹取机构
CN111636058A (zh) 一种管式pecvd预热系统实验装置
CN213652261U (zh) 一种软化炉
CN112846689B (zh) 一种自行车加工流水线及其加工工艺
CN108246646B (zh) 一种用于pa制动管的自动化螺母插入成型检测系统
CN108911490B (zh) 热弯机及其拨料装置和冷却装置
CN107433437B (zh) 一种双工位自动一管式换热器组装设备
CN103273400B (zh) 水晶坯件自动磨抛系统及其磨抛机械
CN217780033U (zh) 一种钢化玻璃出炉运送设备
CN116277454A (zh) 一种流钢砖生产系统及方法
CN217945914U (zh) 一种加热盘管用支架
CN116461028B (zh) 一种环氧导热胶固化加工装置
CN114262147B (zh) 一种全自动玻璃条开介设备及工艺
CN213981513U (zh) 一种玻璃板的密封性好的安装结构
CN115255178B (zh) 一种用于铜管加工的端口扩孔装置
CN212311387U (zh) 一种固定支架与弱磁片的组装机构
CN111532771B (zh) 一种螺母、平垫、弹片的半自动化输送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