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526535B - 温度调节设备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温度调节设备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526535B
CN114526535B CN202011443905.8A CN202011443905A CN114526535B CN 114526535 B CN114526535 B CN 114526535B CN 202011443905 A CN202011443905 A CN 202011443905A CN 114526535 B CN114526535 B CN 11452653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mperature
current
determining
temperature regulating
regulating equip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44390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526535A (zh
Inventor
丁云霄
郑春元
吴锦桐
李冬冬
郭芳程
李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Heating and Ventilat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Heating and Ventilat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Heating and Ventilating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443905.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526535B/zh
Priority to PCT/CN2021/122364 priority patent/WO2022121477A1/zh
Priority to EP21902185.4A priority patent/EP4130594A4/en
Publication of CN1145265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26535A/zh
Priority to US17/992,803 priority patent/US20230085102A1/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52653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2653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3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for purposes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 of the system, e.g. for safety or monitor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4Electronic processing using pre-stored data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5Electronic processing for selecting an operating mod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72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 F24F11/74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for controlling air flow rate or air velocity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8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 F24F11/83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by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heat-exchange fluids to heat-exchang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88Electrical aspects, e.g. circui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1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air properties
    • F24F2110/10Temperatur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70Efficient control or regulation technologies, e.g. for control of refrigerant flow, motor or hea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uzzy System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温度调节设备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存储介质,方法包括:根据温度调节设备的运行参数,确定温度调节设备当前的运行状态;根据温度调节设备当前的运行状态,确定温度调节设备的共冷共热区域当前的需求负荷;根据当前的运行参数及需求负荷,确定温度调节设备的目标运行参数;根据目标运行参数,对温度调节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调整。该方法实现了根据温度调节设备当前的运行状态对负荷需求的确定,并根据负荷需求控制温度调节设备,从而不仅能够减少温度调节设备的启停次数,避免频繁启停现象,使温度调节设备节能运行,而且有利于避免运行限制导致的过调节现象、以及过调节引起的系统响应不及时的现象,提高了控制可靠性。

Description

温度调节设备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温度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温度调节设备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很多温度调节设备可实现变频输出运行,据统计温度调节设备,尤其是空调普遍存在由于输出与建筑负荷不匹配导致的频繁启停的现象(每小时停机一次以上的占比达到一半以上),频繁启停会导致更高的设备能耗,造成能量损失,在为了避免频繁启停二进行调节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运行状态限制而导致的过调节,引起后续系统发生变化时,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反馈调节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温度调节设备的控制方法,该方法实现了对共冷共热区域负荷需求的确定,并根据确定到的负荷需求控制温度调节设备,从而不仅能够减少温度调节设备的启停次数,避免频繁启停现象,使温度调节设备节能运行,而且有利于避免运行限制导致的过调节现象、以及过调节引起的系统响应不及时的现象,提高了控制可靠性。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温度调节设备的控制装置。
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本发明的第四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温度调节设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温度调节设备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所述温度调节设备的运行参数;根据所述温度调节设备的运行参数,确定所述温度调节设备当前的运行状态;根据所述温度调节设备当前的运行状态,确定所述温度调节设备的共冷共热区域当前的需求负荷;根据所述当前的运行参数及所述需求负荷,确定所述温度调节设备的目标运行参数;根据所述目标运行参数,对所述温度调节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调整。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温度调节设备的控制装置,包括: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温度调节设备的运行参数;第一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温度调节设备的运行参数,确定所述温度调节设备当前的运行状态;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温度调节设备当前的运行状态,确定所述温度调节设备的共冷共热区域当前的需求负荷;第三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当前的运行参数及所述需求负荷,确定所述温度调节设备的目标运行参数;第一调整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运行参数,对所述温度调节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调整。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三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提出的温度调节设备的控制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四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温度调节设备,包括本发明上述实施例提出的温度调节设备的控制装置。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根据温度调节设备当前的运行状态,确定共冷共热区域当前的需求负荷,根据需求负荷及运行参数,对温度调节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调整,实现了对共冷共热区域负荷需求的确定,并根据确定到的负荷需求控制温度调节设备,从而不仅能够减少温度调节设备的启停次数,避免频繁启停现象,使温度调节设备节能运行,而且有利于避免运行限制导致的过调节现象、以及过调节引起的系统响应不及时的现象,提高了控制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温度调节设备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基于第一规则确定当前的需求负荷的流程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基于第二规则确定当前的需求负荷的流程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一个示例的在启动时刻获取当前的需求负荷的流程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确定温度调节设备的目标运行参数的流程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一个示例的根据匹配度确定目标运行参数的流程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对温度调节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调整的流程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一个示例的确定外机的运行参数的流程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个示例的确定外机的运行参数的流程图;
图10是根据本发明一个示例的温度调节设备的示意图;
图1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温度调节设备的控制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1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温度调节设备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目前,很多温度调节设备(例如空调)可实现变频输出运行,据统计空调仍普遍存在由于系统输出与建筑负荷不匹配导致的频繁启停的现象(每小时停机一次以上的占比达到一半以上),频繁启停会导致更高的设备能耗。另外,空调设备的过输出是由于过高的冷凝温度(制热工况)或过低的蒸发温度(制冷工况)导致的,此时未使系统运行在满足负荷情况下的最佳能效点。由此看来,目前的温度调节设备仍未充分利用变频设备的能力实现更加高效的运行。
发明人发现,以上需要解决的最主要问题是:建筑需求负荷的获取、及负荷获取以后如何控制系统以实现匹配负荷的高效运行。相关技术中,主要通过吸入空气温度与此时设定温度的温差来计算室内要求的能力,但是该差值并不能反应室内达到设定温度时的负荷大小;或者通过复杂的模拟仿真进行负荷模拟。这些方法一方面不能实时检测建筑负荷,另一方面计算力和模型建立难度高难以在实际工程中应用。
可见,目前的技术并不能实现建筑需求负荷的实时追踪,进而通过实时追踪的负荷来控制温度调节设备,以使其运行于最佳能效。
为此,本发明实施例为了实现建筑需求负荷的实时追踪,进而通过实时追踪的负荷来控制温度调节设备,以及为了避免频繁启停二进行调节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可能会出现运行状态限制而导致的过调节,引起后续系统发生变化时,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反馈调节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温度调节设备的控制方法,实现对共冷共热区域负荷需求的检测,并根据检测到的负荷需求控制温度调节设备,避免温度调节设备频繁地启停,有利于使温度调节设备运行于最佳能效,同时,还避免了运行运行状态限制而导致的过调节的现象。
下面参照附图描述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温度调节设备及其控制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温度调节设备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1,获取温度调节设备当前的运行参数。
其中,当前的运行参数是表征温度调节设备实际运行情况的参数,例如当前环境温度、换热器的温度、内风机转速等。
具体地,在温度调节设备运行时,可实时检测温度调节设备当前的运行参数,以实现对运行参数的实时追踪。
S102,根据温度调节设备的运行参数,确定温度调节设备当前的运行状态。
具体地,在获取到温度调节设备的运行参数之后,根据温度调节设备的运行参数的大小,以确定温度调节设备当前的运行状态,其中,当前的运行状态可包括达到了运行上限、达到了运行下限或者未达到运行上下限。
例如,在内风机转速或者温度达到运行上限时,确定出温度调节设备达到了运行上限;在内风机转速或者温度达到运行下限时,确定出温度调节设备达到了运行下限;或者,在内风机转速或者温度未达到运行上限或下限时,确定出温度调节设备未达到运行上下限。
S103,根据温度调节设备当前的运行状态,确定温度调节设备的共冷共热区域当前的需求负荷。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可将温度调节设备所在的位置以及需要温度调节设备进行供冷和/或供热(即调节温度)的区域、或者温度调节设备所起作用的区域称为共冷共热区域。如此,能够更加清楚、可靠地说明温度调节设备运行时的作用区域。
也可以说,共冷共热区域是指温度调节设备所在的需要其进行供冷和/或供热的区域,例如需要温度调节设备调节温度的室内场所。当前的需求负荷是指当前所需的负荷,即目标负荷。
具体地,在确定出温度调节设备当前的运行状态之后,根据温度调节设备当前的运行状态,确定温度调节设备的共冷共热区域当前的需求负荷,以实现对需求负荷的实时追踪。
S104,根据当前的运行参数及需求负荷,确定温度调节设备的目标运行参数。
具体地,在获取到共冷共热区域当前的需求负荷及温度调节设备当前的运行参数之后,根据当前的运行参数及需求负荷,确定温度调节设备的目标运行参数,例如换热器的目标温度、内风机的目标转速等。
S105,根据目标运行参数,对温度调节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调整。
具体地,在确定出温度调节设备的目标运行参数之后,对温度调节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调节,以使温度调节设备的运行参数达到目标运行参数,使得在当前时刻,温度调节设备的运行参数与共冷共热区域的需求负荷匹配,避免因运行参数与需求负荷不匹配导致的温度调节设备频繁启停的现象,有利于使温度调节设备运行于当前需求负荷下的最佳能效。
而且,本发明实施例共冷共热区域当前的需求负荷根据温度调节设备当前的运行状态确定的,有利于避免温度调节设备的运行限制可能引起的过调节现象、以及进一步引起系统响应不及时的问题。例如,温度调节设备已经达到运行上限或者运行下限时,室温长期不能达到设定温度的情况下,在进行负荷追踪及根据负荷追踪进行调节时,导致的过调节,引起后续系统发生变化时,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反馈调节。而本发明实施例根据运行状态进行需求负荷的确定,有利于避免该问题。
由此,该方法根据温度调节设备当前的运行状态,确定共冷共热区域当前的需求负荷,根据需求负荷及运行参数,对温度调节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调整,实现了对共冷共热区域负荷需求的确定,并根据确定到的负荷需求控制温度调节设备,从而不仅能够减少温度调节设备的启停次数,避免频繁启停现象,使温度调节设备节能运行,而且有利于避免运行限制导致的过调节现象、以及过调节引起的系统响应不及时的现象,提高了控制可靠性。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步骤S102中根据温度调节设备的运行参数,确定温度调节设备当前的运行状态时,为了确保准确地获取,可将温度调节设备的当前工作模式予以考虑,并进一步根据换热器温度的变化值、内风机的转速确定运行状态。具体描述如下: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温度调节设备当前工作在制冷模式,温度调节设备的运行参数,包括:换热器温度变化值、变化值的第一持续时长、内风机当前的第一转速及第一转速的第二持续时长。
上述步骤S102,可包括:响应于换热器温度变化值大于或等于零、第一转速为最小值且第二持续时长为第一阈值,确定温度调节设备当前已达到运行下限;或者,响应于第一转速为最大值、换热器温度变化值为零且第一持续时长为第二阈值,确定温度调节设备当前已达到运行上限。
其中,第一阈值是指温度调节设备处于制冷模式下达到运行上限或者运行下限时、内风机转速为最小值时可持续的时间,第二阈值是指温度调节设备处于制冷模式下达到达到运行上限或者运行下限时、热水器变化值为零时可持续的时间。第一阈值、第二阈值可根据具体实际情况标定,二者可相同。
具体地,当温度调节设备当前工作在制冷模式时,获取换热器温度变化值ΔZ、变化值ΔZ的第一持续时长、内风机当前的第一转速及第一转速的第二持续时长,如果换热器温度变化值ΔZ大于或等于零,则进一步判断内风机当前的第一转速是否达到最小值,如果第一转速为最小值,则进一步判断第一转速的第二持续时长是否为第一阈值,如果第二持续时长为第一阈值,那么温度调节设备当前已达到运行下限,也就是说,温度调节设备当前的运行状态是运行下限;如果第一转速为最大值、换热器温度变化值ΔZ为零且第一持续时长为第二阈值,那么温度调节设备当前已达到运行上限,也就是说,温度调节设备当前的运行状态是运行上限。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温度调节设备当前工作在制热模式,温度调节设备的运行参数,包括:换热器温度变化值、变化值的第一持续时长、内风机当前的第一转速及第一转速的第二持续时长。
上述步骤S102,可包括:响应于换热器温度变化值小于或等于零、第一转速为最小值且第二持续时长为第三阈值,确定温度调节设备当前已达到运行下限;或者,响应于第一转速为最大值、换热器温度变化值为零且第一持续时长为第四阈值,确定温度调节设备当前已达到运行上限。
具体地,当温度调节设备当前工作在制热模式时,获取换热器温度变化值ΔZ、变化值ΔZ的第一持续时长、内风机当前的第一转速及第一转速的第二持续时长,如果换热器温度变化值ΔZ小于或等于零,则进一步判断内风机当前的第一转速是否达到最小值,如果第一转速为最小值,则进一步判断第一转速的第二持续时长是否为第三阈值,如果第二持续时长为第三阈值,那么温度调节设备当前已达到运行下限,也就是说,温度调节设备当前的运行状态是运行下限;如果第一转速为最大值、换热器温度变化值ΔZ为零且第一持续时长为第四阈值,那么温度调节设备当前已达到运行上限,也就是说,温度调节设备当前的运行状态是运行上限。
其中,第三阈值是指温度调节设备处于制热模式下达到运行上限或者运行下限时、内风机转速为最小值时可持续的时间,第四阈值是指温度调节设备处于制冷模式下达到达到运行上限或者运行下限时、热水器变化值为零时可持续的时间。第三阈值、第四阈值可根据具体实际情况标定,二者可相同。该实施例中,第一阈值、第二阈值、第三阈值及第四阈值可以相同。
由此,确定温度调节设备当前的运行状态时,将温度调节设备的当前工作模式予以考虑,并进一步根据换热器温度的变化值、内风机的转速确定运行状态,确保了运行状态的准确获取。
在上述步骤S103中,根据温度调节设备当前的运行状态,确定共冷共热区域当前的需求负荷时,其中当前的运行状态可包括达到了运行上限、达到了运行下限或者未达到运行上下限。因此,可在温度调节设备达到了运行上下限、未达到运行上下限时,分别通过不同的方式确定需求负荷。
即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上述步骤S103,可包括:响应于温度调节设备当前达到了运行上限或者运行下限,基于第一规则,确定温度调节设备的共冷共热区域当前的需求负荷;或者,响应于温度调节设备当前未达到运行上限或者运行下限,基于第二规则,确定温度调节设备的共冷共热区域当前的需求负荷。其中,第一规则与第二规则不同。
也就是说,在温度调节设备达到了运行上下限、未达到运行上下限时,基于不同的规则,确定共冷共热区域当前的需求负荷。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提高获取需求负荷的可靠性,可以将历史状态参数与当前状态参数结合起来获取当前的需求负荷,也就是说,可以根据共冷共热区域的历史需求负荷及温度调节设备当前的设置温度,确定第一规则以获取当前的需求负荷,其中,为了进一步提高需求负荷获取的可靠性,历史需求负荷可以是前一时刻的需求负荷。
即在一个示例中,如图2所示,基于第一规则,确定温度调节设备的共冷共热区域当前的需求负荷,可包括以下步骤:
S201,获取共冷共热区域前一时刻的需求负荷及温度调节设备当前的设置温度。
其中,可通过调用温度调节设备的历史状态参数,以获取共冷共热区域前一时刻的需求负荷Tload,r(n-1),可通过查看温度调节设备的显示器获取当前的设置温度Tset(n),其中,n为当前时刻,n-1为前一时刻。
S202,根据前一时刻的需求负荷及当前的设置温度,确定当前的需求负荷对应的温度。
可通过历史状态参数获取温度调节设备前一时刻的设置温度Tset(n-1),以根据前一时刻的需求负荷、前一时刻的设置温度及当前的设置温度,确定当前的需求负荷对应的温度。计算公式可以为:
Tload,r(n)= a2* Tload,r(n-1)+ b2*Tset(n)+c2* Tset(n-1)(1)
其中,Tload,r(n-1)为前一时刻的需求负荷,Tset(n)为当前的设置温度,Tset(n-1)为前一时刻的设置温度,a2、b2、c2是预先设置的已知的系数。
具体而言,如果温度调节设备当前达到了运行上限或者运行下限,那么基于上述公式(1)计算温度调节设备的共冷共热区域当前的需求负荷对应的温度。
需要说明的是,如果温度调节设备当前未达到运行上限或者运行下限,为了提高获取需求负荷的可靠性,可以将历史状态参数与当前状态参数结合起来获取当前的需求负荷,例如,可以根据温度调节设备的历史运行参数、共冷共热区域的历史需求负荷、温度调节设备当前的设置温度及共冷共热区域当前的实际温度,确定第二规则,其中,为了进一步提高需求负荷获取的可靠性,历史需求负荷可以是前一时刻的需求负荷。
即在一个示例中,如图3所示,基于第二规则,确定温度调节设备的共冷共热区域当前的需求负荷,可包括以下步骤:
S301,根据共冷共热区域前一时刻的需求负荷及预测温度,确定当前的预测温度。
具体地,可通过调用温度调节设备的历史状态参数,以获取温度调节设备共冷共热区域前一时刻的需求负荷及预测温度,以根据前一时刻的需求负荷即预测温度计算当前的预测温度。
计算当前的预测温度的公式(2)可以为:
Ts,ob(n)= Ts,ob(n-1)ε+(1-ε)Tload,r(n-1)(2)
其中,n为当前时刻,n-1为前一时刻,Ts,ob(n)为当前的预测温度,Ts,ob(n-1)为共冷共热区域前一时刻的预测温度,Tload,r(n-1)为共冷共热区域前一时刻的需求负荷,ε为线性系数,ε的取值范围可以是0<ε<1。
S302,获取共冷共热区域当前的第一实际温度及温度调节设备当前的设置温度。
具体地,可通过温度传感器检测共冷共热区域当前的第一实际温度T1(n),通过查看温度调节设备的显示器获取温度调节设备当前的设置温度Tset(n),其中,n为当前时刻。
需要说明的是,温度调节设备根据其设置温度Tset(n)运行,同时由于受到环境温度等其他因素的影响,使得共冷共热区域当前的第一实际温度为T1(n),而不是Tset(n)。
S303,根据当前的预测温度、第一实际温度及设置温度,确定当前的需求负荷对应的温度。
具体地,在获取到当前的预测温度Ts,ob(n)、共冷共热区域当前的第一实际温度T1(n)及温度调节设备当前的设置温度Tset(n)之后,根据Ts,ob(n)、T1(n)及Tset(n)确定当前的需求负荷对应的温度,其计算公式可以为:
Tload,r(n)= a1*Tset(n)+ b1*Ts,ob(n)+c1* T1(n)(3)
其中,Tload,r(n)为当前的需求负荷对应的温度,a1、b1、c1是预先设置的已知的系数。
也就是说,在温度调节设备在前一时刻就已经运行了的情况下,根据共冷共热区域前一时刻的需求负荷及预测温度、共冷共热区域当前的第一实际温度及温度调节设备当前的设置温度,计算出共冷共热区域当前的需求负荷对应的温度,保证了获取需求负荷对应温度的可靠性。
如上所述,在温度调节设备在前一时刻就已经运行了的情况下,即在温度调节设备已经运行了一段时间的情况下,根据前一时刻的运行状态参数与当前时刻的运行状态参数获取当前的需求负荷对应的温度。需要说明的是,在初始时刻,即在温度调节设备的启动时刻,也需获取需求负荷对应的温度以进行后续温度调节,此时,共冷共热区域的预测温度和需求负荷对应的温度均与共冷共热区域的实际温度,例如室内实际温度相等。基于此,在温度调节设备启动时刻,根据以下示例进行需求负荷对应的温度的获取:
在一个示例中,如图4所示,温度调节设备的控制方法,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401,获取共冷共热区域,在温度调节设备启动时刻的第二实际温度。
具体地,可实时监测温度调节设备的开启状态,在监测到温度调节设备启动时,可通过温度传感器及时获取共冷共热区域的第二实际温度。
S402,根据第二实际温度,确定共冷共热区域在启动时刻对应的预测温度及需求负荷对应的温度。
具体地,在获取到共冷共热区域,在温度调节设备的启动时刻的第二实际温度之后,由于共冷共热区域在启动时刻对应的预测温度及需求负荷对应的温度,均与第二实际温度相等,因此即可根据第二实际温度确定出共冷共热区域在启动时刻对应的预测温度及需求负荷对应的温度,以供后续对温度调节设备进行调节。
也就是说,在初始时刻,通过获取共冷共热区域的实际温度确定出共冷共热区域在启动时刻对应的预测温度及需求负荷对应的温度,以便根据需求负荷对应的温度进行温度调节设备的调整。
由此,不仅仅在温度调节设备的运行过程中进行需求负荷的追踪,还在温度调节设备开始启动时就进行需求负荷的追踪,实现了需求负荷的实时追踪,并根据需求负荷调整温度调节设备的状态参数,能够保证获取的需求负荷的可靠性,有效避免温度调节设备的频繁启停现象,有利于使温度调节设备运行于最佳能效状态。
如上所述,描述了上述步骤S103中在温度调节设备当前达到了运行上下限时,基于第一规则确定当前的需求负荷,以及未达到上下限时,基于第二规则确定当前的需求负荷对应的温度。然而,在温度调节设备达到运行上限或者运行下限时,需要对当前运行状态进行进一步校验或者修正。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上述步骤S104,可包括以下步骤:
S801,根据当前的运行参数,确定温度调节设备当前的输出能量。
其中,当前的输出能量是指温度调节设备因能量输入引起的温度变化值。
S802,根据输出能量与需求负荷的匹配度,确定温度调节设备的目标运行参数。
具体地,在获取到温度调节设备当前的输出能量,及共冷共热区域当前的需求负荷之后,可将温度调节设备因能量输入引起的温度变化值,与需求负荷对应的温度变化值,进行匹配,得到二者的匹配度,根据该匹配度确定温度调节设备的目标运行参数,从而使得温度调节设备当前的输出能量与共冷共热区域当前的需求负荷相匹配,也即二者相等,避免二者不匹配导致的温度调节设备频繁启停的现象。
在一个示例中,如图6所示,上述步骤S802,可包括以下步骤:
S901,确定温度调节设备中换热器当前的第三实际温度、内风机当前的第一转速。
可通过温度传感器检测换热器当前的第三实际温度Z(n),可通过速度传感器检测风机当前的第一转速vf(n)。
S902,根据第三实际温度、第一转速、第一实际温度、需求负荷及预设的温度变化系数,确定温度调节设备的内风机目标转速及换热器目标温度。
具体地,根据第三实际温度Z(n)及第一转速vf(n)计算出当前温度变化系数α(也可以写作α(n)),然后根据第一实际温度T1(n)、第三实际温度Z(n)及当前温度变化系数α计算出温度调节设备因能量输入导致的温度变化值;根据第一实际温度T1(n)、当前的需求负荷对应的温度Tload,r(n)及预设的温度变化系数β计算出需求负荷引起的温度变化值。
将能量输入导致的温度变化值与需求负荷引起的温度变化值进行比对,根据比对结果确定温度调节设备的内风机目标转速vf及换热器目标温度Z,根据目标转速vf对第一转速vf(n)进行调节进行调节,以使内风机当前的转速达到目标转速vf;根据换热器目标温度Z对第三实际温度Z(n) 进行调节,以使换热器当前的温度达到目标温度Z。
具体而言,能量输入导致的温度变化值与需求负荷引起的温度变化值之间的比对结果及相应的调节措施如下:
当能量输入导致的温度变化值大于负荷引起的温度变化值的情况下,减小内风机转速vf(n)及换热器当前的第三实际温度Z(n),以使内风机当前的转速达到目标转速vf、换热器当前的温度达到目标温度Z。
当能量输入导致的温度变化值小于负荷引起的温度变化值的情况下,增加内风机转速vf(n)及换热器当前的第三实际温度Z(n),以使内风机当前的转速达到目标转速vf、换热器当前的温度达到目标温度Z。
当能量输入导致的温度变化值与负荷引起的温度变化值相等的情况下,保持内风机当前的转速vf(n)及换热器当前的第三实际温度Z(n)。
通过上述调节方式,使得能量输入导致的温度变化值与需求负荷引起的温度变化值之间相匹配,即满足以下匹配公式:
(T1(n)- Z(n))(1-α(Z,vf))-(T1(n)-Tload,r(n)) *β=0(13)
其中,T1(n)为共冷共热区域当前的第一实际温度,Z(n)为换热器当前的第三实际温度,α为当前温度变化系数,Z为换热器的目标温度,vf为内风机目标转速,β为预设的温度变化系数,Tload,r(n)为当前的需求负荷对应的温度。
由此,根据计算出当前内风机需要的目标转速及换热器需要的目标温度,调节内风机及换热器,以使内风机和换热器满足各自需要的目标值,保证了温度调节设备运行于最佳能效状态,实现节能运行。
进一步地,温度调节设备的控制方法,还可包括:获取共冷共热区域当前的第一实际温度;根据第一实际温度、第三实际温度及当前的需求负荷,确定预设的温度变化系数β的当前值。
具体而言,可通过温度传感器获取共冷共热区域当前的第一实际温度T1(n)、通过温度传感器检测换热器当前的第三实际温度Z(n)、根据上述公式(1)获取当前的需求负荷Tload,r(n);以通过公式(13)根据第一实际温度T1(n)、第三实际温度Z(n)、当前的需求负荷Tload,r(n)计算预设的温度变化系数的当前值α(n)。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控制方法不仅适用于包括一个内机和一个外机的温度调节设备,而且还适用于包括多个内机和一个外机的温度调节设备,即多联机系统。
当温度调节设备包括一个内机和一个外机时,在计算出当前内风机需要的目标转速及换热器需要的目标温度之后,可根据内风机的目标转速和换热器的目标温度对温度调节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调整,例如,根据内风机的目标转速进行内风机风量调节,根据换热器的温度变化值(换热器的目标温度与第三温度之间差值)进行外机压缩机转速的调节,从而使得温度调节设备运行于最佳能效状态,实现节能运行。
当温度调节设备包括多个内机和一个外机时,根据以下实施例进行温度调节设备运行状态的调整: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温度调节设备包括多个内机和一个外机,如图7所示,上述步骤S105,可包括以下步骤:
S1001,根据温度调节设备中每个内机的目标运行参数,对每个内机的运行状态进行调整。
其中,每个内机的目标运行参数可以是内风机目标转速。
该示例中,可根据温度调节设备中每个内机的目标转速对对应的内机的运行状态进行调整。例如,根据每个内机的目标转速,确定每个内机的目标风量,进而根据每个目标风量对对应的内机风量进行调节,以使内机频率相对稳定,避免频繁启停。
S1002,根据多个内机分别对应的多个目标运行参数,确定外机的运行参数。
需要说明的是,在根据多个内机分别对应的多个目标运行参数,确定外机的运行参数时,可根据共冷共热区域的空间舒适度,确定外机的运行参数,还可根据换热器温度确定外机的运行参数,下面通过图8和图9所示的两个示例进行说明:
在一个示例中,如图8所示,上述步骤S1002,可包括以下步骤:
S1101,根据每个内机当前的运行参数、及对应的共冷共热区域的环境参数,确定每个内机的共冷共热区域的空间舒适度。
其中,内机当前的运行参数包括内机当前的风速,共冷共热区域的环境参数可为共冷共热区域的温度、湿度(即室内温度、室内湿度)、平均辐射温度、用户着衣量以及用户代谢率中的任意一种或者任意几种组合。
其中,内机当前的风速可以通过空调的风档进行换算;共冷共热区域的温度、湿度可以直接通过传感器测量得到;平均辐射温度可通过室内温度以及室外温度进行推算;用户的着衣量可通过近3天的室外温度推算;用户的代谢率可按建筑类型划分,例如办公建筑、住宅、学校的用户代谢率可为1.2met(Metabolic Equivalen,代谢当量),商场、实验室的用户代谢率可为1.6met。
具体地,在确定出上述参数之后,可根据舒适度方程计算每个内机的共冷共热区域的空间舒适度,舒适度方程如下:
(14)
其中,
(15)
(16)
(17)
其中,PMV(Predicted Mean Vote,预测平均投票)为(热)舒适度的量化指标。
S1102,根据舒适度小于阈值的各个内机分别对应的目标运行参数,确定外机的运行参数。
其中,阈值可根据建筑类型确定,不同的建筑类型对应的舒适度的阈值不同,或者,建筑所在的区域不同,对应的阈值也可以不同。
需要说明的是,舒适度小于阈值,即可说明不满足舒适度要求,需进行调节。具体地,在计算出每个内机的共冷共热区域的空间舒适度之后,可判断每个空间舒适度与阈值之间的大小关系,以确定出小于阈值的各个内机,并根据该各个内机分别对应的目标运行参数,确定外机的运行参数。
该示例中,可将舒适度的阈值范围可以为-0.5~0.5。例如,如果内机的空间舒适度不在范围-0.5~0.5之内,那么将该内机对应的目标运行参数,确定外机运行参数。之后,根据外机的运行参数,对外机的运行状态进行调整。
也就是说,如图10所示,可根据阈值将所有内机划分为舒适内机空间及非舒适内机空间,其中,舒适度小于阈值的各个内机(内机1、内机2、……、内机m)组成非舒适内机空间,舒适度大于或等于阈值的各个内机(内机m+1、……、内机n)组成舒适内机空间。其中,内机1的换热器的温度变化值为ΔZ1、内机2的换热器的温度变化值为ΔZ2、内机m的换热器的温度变化值为ΔZm,根据ΔZ1、ΔZ2、……、ΔZm确定外机的运行参数。
外机的运行参数可以包括外机压缩机的转速,即根据ΔZ1、ΔZ2、……、ΔZm确定外机压缩机的转速,从而根据该转速对外机压缩机进行调整。
在另一个示例中,如图9所示,上述步骤S1002,可包括以下步骤:
S1201,确定多个目标运行参数中的最大需求运行参数。
其中,最大需求运行参数是指所有内机中能力需求最大的内机对应的换热器温度变化值,换热器温度变化值是换热器的目标温度与第三温度之间差值ΔZ。
可以理解的是,在确定内机的能力需求时,为了提高准确性,需考虑温度调节设备是处于制冷工况还是制热工况下。
因此在该示例中,上述步骤S801可包括:在温度调节设备运行在制冷状态的情况下,将多个目标运行参数中的最小值min(ΔZn),确定为最大需求运行参数;在温度调节设备运行在制热状态的情况下,将多个目标运行参数中的最大值max(ΔZn),确定为最大需求运行参数。
也就是说,在温度调节设备运行在制冷状态、且内机1的换热器的温度变化值为ΔZ1、内机2的换热器的温度变化值为ΔZ2、内机n的换热器的温度变化值为ΔZn时,将最大需求运行参数确定为多个温度变化值中的最小值,即min(ΔZ1,ΔZ2,……,ΔZn);在温度调节设备运行在制热状态、且内机1的换热器的温度变化值为ΔZ1、内机2的换热器的温度变化值为ΔZ2、内机n的换热器的温度变化值为ΔZn时,将最大需求运行参数确定为多个温度变化值中的最大值,即max(ΔZ1,ΔZ2,……,ΔZn)。
S1202,根据最大需求运行参数,确定外机的运行参数。
其中,外机的运行参数可以包括外机压缩机的转速,即根据最大需求运行参数确定外机压缩机的转速,从而根据该转速对外机压缩机进行调整。
S1003,根据外机的运行参数,对外机的运行状态进行调整。
由此,根据空间舒适度或最大需求运行参数对外机压缩机的转速进行调整,以使温度调节设备处于满足负荷需求情况下的最佳能效点运行,并大大减少系统的启停次数,实现空调系统的真实运行节能。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温度调节设备的控制方法。
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在其上存储的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不仅能够减少温度调节设备的启停次数,避免频繁启停现象,使温度调节设备节能运行,而且有利于避免运行限制导致的过调节现象、以及过调节引起的系统响应不及时的现象,提高了控制可靠性。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温度调节设备的控制装置,图1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温度调节设备的控制装置的结构框图。
如图11所示,该温度调节设备的控制装置100包括:第一获取模块110、第一确定模块120、第二确定模块130、第三确定模块140和第一调整模块150。
其中,第一获取模块110,用于用于获取温度调节设备的运行参数;第一确定模块120,用于根据温度调节设备的运行参数,确定温度调节设备当前的运行状态;第二确定模块130,用于根据温度调节设备当前的运行状态,确定温度调节设备的共冷共热区域当前的需求负荷;第三确定模块140,用于根据当前的运行参数及需求负荷,确定温度调节设备的目标运行参数;第一调整模块150,用于根据目标运行参数,对温度调节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调整。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确定模块130,具体用于:响应于温度调节设备当前达到了运行上限或者运行下限,基于第一规则,确定温度调节设备的共冷共热区域当前的需求负荷;或者,响应于温度调节设备当前未达到运行上限或者运行下限,基于第二规则,确定温度调节设备的共冷共热区域当前的需求负荷。
在一个实施例中,温度调节设备当前工作在制冷模式,温度调节设备的运行参数,包括:换热器温度变化值、变化值的第一持续时长、内风机当前的第一转速及第一转速的第二持续时长,第一确定模块120,具体用于:响应于换热器温度变化值大于或等于零、第一转速为最小值且第二持续时长为第一阈值,确定温度调节设备当前已达到运行下限;或者,响应于第一转速为最大值、换热器温度变化值为零且第一持续时长为第二阈值,确定温度调节设备当前已达到运行上限。
在一个实施例中,温度调节设备当前工作在制热模式,温度调节设备的运行参数,包括:换热器温度变化值、变化值的第一持续时长、内风机当前的第一转速及第一转速的第二持续时长,第一确定模块120,具体用于:响应于换热器温度变化值小于或等于零、第一转速为最小值且第二持续时长为第三阈值,确定温度调节设备当前已达到运行下限;或者,响应于第一转速为最大值、换热器温度变化值为零且第一持续时长为第四阈值,确定温度调节设备当前已达到运行上限。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确定模块130,具体还用于:获取共冷共热区域前一时刻的需求负荷及温度调节设备当前的设置温度;根据前一时刻的需求负荷及当前的设置温度,确定当前的需求负荷对应的温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确定模块130,具体还用于:根据共冷共热区域前一时刻的需求负荷及预测温度,确定当前的预测温度;获取共冷共热区域当前的第一实际温度及温度调节设备当前的设置温度;根据当前的预测温度、第一实际温度及设置温度,确定当前的需求负荷对应的温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温度调节设备的控制装置100还可包括: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共冷共热区域,在温度调节设备启动时刻的第二实际温度;第四确定模块,用于根据第二实际温度,确定共冷共热区域在启动时刻对应的预测温度及需求负荷对应的温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温度调节设备的控制装置,还包括:第五确定模块,用于响应于温度调节设备当前达到了运行上限或者运行下限,确定温度调节设备前一时刻的运行状态;第六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温度调节设备前一时刻的运行状态,确定当前时刻温度系数参考值及规则标识位修正阈值;第七确定模块,用于根据当前时刻温度系数参考值及规则标识位修正阈值,确定当前的规则标识位取值,其中,规则标识位,用于指示计算当前的需求负荷时,基于的规则类型。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六确定模块,具体用于:响应于前一时刻的运行状态达到了运行上限或者运行下限,确定当前时刻的温度系数参考值与前一时刻的温度系数参考值相同、当前时刻的规则标识位修正阈值与前一时刻的规则标识位修正阈值相同;或者,响应于前一时刻的运行状态未达到运行上限或者运行下限,获取共冷共热区域当前的第一实际温度及温度调节设备中换热器当前的第三实际温度;根据第一实际温度、第三实际温度及当前的需求负荷,确定当前时刻的温度系数参考值;根据当前时刻的温度系数参考值,计算当前时刻的规则标识位修正阈值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三确定模块140,具体用于:根据当前的运行参数,确定温度调节设备当前的输出能量;根据输出能量与需求负荷的匹配度,确定温度调节设备的目标运行参数。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三确定模块140,具体还用于:确定温度调节设备中换热器当前的第三实际温度、内风机当前的第一转速;根据第三实际温度、第一转速、第一实际温度、需求负荷及预设的温度变化系数,确定温度调节设备的内风机目标转速及换热器目标温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温度调节设备的控制装置100,还包括:第三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共冷共热区域当前的第一实际温度;第八确定模块,用于根据第一实际温度、第三实际温度及当前的需求负荷,确定预设的温度变化系数的当前值
在一个实施例中,温度调节设备包括多个内机和一个外机,第一调整模块150,具体用于:根据温度调节设备中每个内机的目标运行参数,对每个内机的运行状态进行调整;根据多个内机分别对应的多个目标运行参数,确定外机的运行参数;根据外机的运行参数,对外机的运行状态进行调整。
在一个实施例中,一调整模块150,具体还用于:根据每个内机当前的运行参数、及对应的共冷共热区域的环境参数,确定每个内机的共冷共热区域的空间舒适度;根据舒适度小于阈值的各个内机分别对应的目标运行参数,确定外机的运行参数。
在一个实施例中,一调整模块150,具体还用于:确定多个目标运行参数中的最大需求运行参数;根据最大需求运行参数,确定外机的运行参数。
在一个实施例中,一调整模块150,具体还用于:在温度调节设备运行在制冷状态的情况下,将多个目标运行参数中的最小值,确定为最大需求运行参数;在温度调节设备运行在制热状态的情况下,将多个目标运行参数中的最大值,确定为最大需求运行参数。
需要说明的是,该温度调节设备的控制装置的其他具体实施方式可参见上述实施例的温度调节设备的控制方法的具体实施方式,为避免冗余,此处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的温度调节设备的控制装置,不仅能够减少温度调节设备的启停次数,避免频繁启停现象,使温度调节设备节能运行,而且有利于避免运行限制导致的过调节现象、以及过调节引起的系统响应不及时的现象,提高了控制可靠性。
图1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温度调节设备的结构框图。如图12所示,该温度调节设备1000包括上述实施例的温度调节设备的控制装置100。
本发明实施例的温度调节设备,通过本发明实施例的温度调节设备的控制装置,不仅能够减少温度调节设备的启停次数,避免频繁启停现象,使温度调节设备节能运行,而且有利于避免运行限制导致的过调节现象、以及过调节引起的系统响应不及时的现象,提高了控制可靠性。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 “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流程图中或在此以其他方式描述的任何过程或方法描述可以被理解为,表示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用于实现定制逻辑功能或过程的步骤的可执行指令的代码的模块、片段或部分,并且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的范围包括另外的实现,其中可以不按所示出或讨论的顺序,包括根据所涉及的功能按基本同时的方式或按相反的顺序,来执行功能,这应被本发明的实施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在流程图中表示或在此以其他方式描述的逻辑和/或步骤,例如,可以被认为是用于实现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的定序列表,可以具体实现在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中,以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如基于计算机的系统、包括处理器的系统或其他可以从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取指令并执行指令的系统)使用,或结合这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而使用。就本说明书而言,"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任何可以包含、存储、通信、传播或传输程序以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或结合这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而使用的装置。计算机可读介质的更具体的示例(非穷尽性列表)包括以下:具有一个或多个布线的电连接部(电子装置),便携式计算机盘盒(磁装置),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除可编辑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速存储器),光纤装置,以及便携式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另外,计算机可读介质甚至可以是可在其上打印所述程序的纸或其他合适的介质,因为可以例如通过对纸或其他介质进行光学扫描,接着进行编辑、解译或必要时以其他合适方式进行处理来以电子方式获得所述程序,然后将其存储在计算机存储器中。
应当理解,本发明的各部分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或它们的组合来实现。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多个步骤或方法可以用存储在存储器中且由合适的指令执行系统执行的软件或固件来实现。如,如果用硬件来实现和在另一实施方式中一样,可用本领域公知的下列技术中的任一项或他们的组合来实现:具有用于对数据信号实现逻辑功能的逻辑门电路的离散逻辑电路,具有合适的组合逻辑门电路的专用集成电路,可编程门阵列(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等。
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携带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包括方法实施例的步骤之一或其组合。
此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所述集成的模块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也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
上述提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8)

1.一种温度调节设备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所述温度调节设备当前的运行参数,其中,所述温度调节设备包括多个内机和一个外机;
根据所述温度调节设备当前的运行参数,确定所述温度调节设备当前的运行状态;
根据所述温度调节设备当前的运行状态,确定所述温度调节设备的供冷供热区域当前的需求负荷,其中:在所述温度调节设备当前达到了运行上限或者运行下限时,获取所述供冷供热区域前一时刻的需求负荷及所述温度调节设备当前的设置温度和前一时刻的设置温度,根据所述前一时刻的需求负荷及所述当前的设置温度和前一时刻的设置温度,确定所述温度调节设备的供冷供热区域当前的需求负荷对应的温度;在所述温度调节设备当前未达到运行上限或者运行下限时,根据所述供冷供热区域前一时刻的需求负荷及预测温度确定当前的预测温度,获取所述供冷供热区域当前的第一实际温度及所述温度调节设备当前的设置温度,根据所述当前的预测温度、所述第一实际温度及所述设置温度,确定所述温度调节设备的供冷供热区域当前的需求负荷对应的温度;
根据所述温度调节设备当前的运行参数及所述需求负荷,确定所述温度调节设备的目标运行参数;
根据所述温度调节设备中每个内机的目标运行参数对每个内机的运行状态进行调整,根据所述多个内机分别对应的多个目标运行参数确定所述外机的运行参数,根据所述外机的运行参数,对所述温度调节设备中外机的运行状态进行调整,其中,根据所述多个内机分别对应的多个目标运行参数确定所述外机的运行参数,包括:根据每个所述内机当前的运行参数、及对应的供冷供热区域的环境参数,确定每个所述内机的供冷供热区域的空间舒适度,根据舒适度小于阈值的各个内机分别对应的目标运行参数,确定所述外机的运行参数;或者确定所述多个目标运行参数中的最大需求运行参数,根据所述最大需求运行参数,确定所述外机的运行参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调节设备当前工作在制冷模式,所述温度调节设备当前的运行参数,包括:换热器温度变化值、变化值的第一持续时长、内风机当前的第一转速及所述第一转速的第二持续时长,所述根据所述温度调节设备当前的运行参数,确定所述温度调节设备当前的运行状态,包括:
响应于所述换热器温度变化值大于或等于零、所述第一转速为最小值且所述第二持续时长为第一阈值,确定所述温度调节设备当前已达到运行下限;
或者,
响应于所述第一转速为最大值、所述换热器温度变化值为零且所述第一持续时长为第二阈值,确定所述温度调节设备当前已达到运行上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调节设备当前工作在制热模式,所述温度调节设备当前的运行参数,包括:换热器温度变化值、变化值的第一持续时长、内风机当前的第一转速及所述第一转速的第二持续时长,所述根据所述温度调节设备当前的运行参数,确定所述温度调节设备当前的运行状态,包括:
响应于所述换热器温度变化值小于或等于零、所述第一转速为最小值且所述第二持续时长为第三阈值,确定所述温度调节设备当前已达到运行下限;
或者,
响应于所述第一转速为最大值、所述换热器温度变化值为零且所述第一持续时长为第四阈值,确定所述温度调节设备当前已达到运行上限。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获取所述供冷供热区域,在所述温度调节设备启动时刻的第二实际温度;
根据所述第二实际温度,确定所述供冷供热区域在启动时刻对应的预测温度及需求负荷对应的温度。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温度调节设备当前的运行参数及所述需求负荷,确定所述温度调节设备的目标运行参数,包括:
根据所述温度调节设备当前的运行参数,确定所述温度调节设备当前的输出能量;
根据所述输出能量与所述需求负荷的匹配度,确定所述温度调节设备的目标运行参数。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输出能量与所述需求负荷的匹配度,确定所述温度调节设备的目标运行参数,包括:
确定所述温度调节设备中换热器当前的第三实际温度、内风机当前的第一转速;
根据所述第三实际温度、所述第一转速、所述第一实际温度、所述需求负荷及预设的温度变化系数,确定所述温度调节设备的内风机目标转速及换热器目标温度。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获取所述供冷供热区域当前的第一实际温度;
根据所述第一实际温度、所述第三实际温度及所述当前的需求负荷,确定所述预设的温度变化系数的当前值。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多个目标运行参数中的最大需求运行参数,包括:
在所述温度调节设备运行在制冷状态的情况下,将所述多个目标运行参数中的最小值,确定为所述最大需求运行参数;
在所述温度调节设备运行在制热状态的情况下,将所述多个目标运行参数中的最大值,确定为所述最大需求运行参数。
9.一种温度调节设备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温度调节设备当前的运行参数,其中,所述温度调节设备包括多个内机和一个外机;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温度调节设备当前的运行参数,确定所述温度调节设备当前的运行状态;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温度调节设备当前的运行状态,确定所述温度调节设备的供冷供热区域当前的需求负荷,其中:在所述温度调节设备当前达到了运行上限或者运行下限时,获取所述供冷供热区域前一时刻的需求负荷及所述温度调节设备当前的设置温度和前一时刻的设置温度,根据所述前一时刻的需求负荷及所述当前的设置温度和前一时刻的设置温度,确定所述温度调节设备的供冷供热区域当前的需求负荷对应的温度;在所述温度调节设备当前未达到运行上限或者运行下限时,根据所述供冷供热区域前一时刻的需求负荷及预测温度确定当前的预测温度,获取所述供冷供热区域当前的第一实际温度及所述温度调节设备当前的设置温度,根据所述当前的预测温度、所述第一实际温度及所述设置温度,确定所述温度调节设备的供冷供热区域当前的需求负荷对应的温度;
第三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温度调节设备当前的运行参数及所述需求负荷,确定所述温度调节设备的目标运行参数;
第一调整模块,用于根据温度调节设备中每个内机的目标运行参数对每个内机的运行状态进行调整,根据所述多个内机分别对应的多个目标运行参数确定所述外机的运行参数,根据所述外机的运行参数,对所述温度调节设备中外机的运行状态进行调整,其中,根据所述多个内机分别对应的多个目标运行参数确定所述外机的运行参数,包括:根据每个所述内机当前的运行参数、及对应的供冷供热区域的环境参数,确定每个所述内机的供冷供热区域的空间舒适度,根据舒适度小于阈值的各个内机分别对应的目标运行参数,确定所述外机的运行参数;或者确定所述多个目标运行参数中的最大需求运行参数,根据所述最大需求运行参数,确定所述外机的运行参数。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调节设备当前工作在制冷模式,所述温度调节设备当前的运行参数,包括:换热器温度变化值、变化值的第一持续时长、内风机当前的第一转速及所述第一转速的第二持续时长,所述第一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响应于所述换热器温度变化值大于或等于零、所述第一转速为最小值且所述第二持续时长为第一阈值,确定所述温度调节设备当前已达到运行下限;
或者,
响应于所述第一转速为最大值、所述换热器温度变化值为零且所述第一持续时长为第二阈值,确定所述温度调节设备当前已达到运行上限。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调节设备当前工作在制热模式,所述温度调节设备当前的运行参数,包括:换热器温度变化值、变化值的第一持续时长、内风机当前的第一转速及所述第一转速的第二持续时长,所述第一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响应于所述换热器温度变化值小于或等于零、所述第一转速为最小值且所述第二持续时长为第三阈值,确定所述温度调节设备当前已达到运行下限;
或者,
响应于所述第一转速为最大值、所述换热器温度变化值为零且所述第一持续时长为第四阈值,确定所述温度调节设备当前已达到运行上限。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调节设备的控制装置,还包括: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供冷供热区域,在所述温度调节设备启动时刻的第二实际温度;
第四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二实际温度,确定所述供冷供热区域在启动时刻对应的预测温度及需求负荷对应的温度。
13.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温度调节设备当前的运行参数,确定所述温度调节设备当前的输出能量;
根据所述输出能量与所述需求负荷的匹配度,确定所述温度调节设备的目标运行参数。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确定模块,具体还用于:
确定所述温度调节设备中换热器当前的第三实际温度、内风机当前的第一转速;
根据所述第三实际温度、所述第一转速、所述第一实际温度、所述需求负荷及预设的温度变化系数,确定所述温度调节设备的内风机目标转速及换热器目标温度。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调节设备的控制装置,还包括:
第三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供冷供热区域当前的第一实际温度;
第八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实际温度、所述第三实际温度及所述当前的需求负荷,确定所述预设的温度变化系数的当前值。
16.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整模块,具体还用于:
在所述温度调节设备运行在制冷状态的情况下,将所述多个目标运行参数中的最小值,确定为所述最大需求运行参数;
在所述温度调节设备运行在制热状态的情况下,将所述多个目标运行参数中的最大值,确定为所述最大需求运行参数。
17.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温度调节设备的控制方法。
18.一种温度调节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9-16任一项所述的温度调节设备的控制装置。
CN202011443905.8A 2020-12-08 2020-12-08 温度调节设备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存储介质 Active CN11452653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443905.8A CN114526535B (zh) 2020-12-08 2020-12-08 温度调节设备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存储介质
PCT/CN2021/122364 WO2022121477A1 (zh) 2020-12-08 2021-09-30 温度调节设备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存储介质
EP21902185.4A EP4130594A4 (en) 2020-12-08 2021-09-30 TEMPERATURE ADJUSTMENT DEVICE, CONTROL METHOD THEREOF, CONTROL DEVICE THEREOF AND STORAGE MEDIUM
US17/992,803 US20230085102A1 (en) 2020-12-08 2022-11-22 Temperature Adjustment Device, Control Method Therefor, Control Apparatus Thereof, and Storage Medium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443905.8A CN114526535B (zh) 2020-12-08 2020-12-08 温度调节设备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526535A CN114526535A (zh) 2022-05-24
CN114526535B true CN114526535B (zh) 2024-05-07

Family

ID=816189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443905.8A Active CN114526535B (zh) 2020-12-08 2020-12-08 温度调节设备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526535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79183A (zh) * 2019-11-12 2020-02-11 广州华凌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运行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器以及存储介质
CN110843462A (zh) * 2019-12-03 2020-02-28 重庆超力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驻车空调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0887189A (zh) * 2019-12-03 2020-03-17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联机风机转速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器及存储介质
CN111121220A (zh) * 2019-12-31 2020-05-08 Tcl空调器(中山)有限公司 空调器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306728A (zh) * 2020-02-27 2020-06-19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空调系统风量调控的方法、装置及计算机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28425B (zh) * 2016-03-22 2018-07-01 新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冷凍空調主機之能源效率比值(eer)量測驗證及分析的方法
EP4123236B1 (en) * 2017-04-07 2023-09-13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Air conditioner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79183A (zh) * 2019-11-12 2020-02-11 广州华凌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运行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器以及存储介质
CN110843462A (zh) * 2019-12-03 2020-02-28 重庆超力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驻车空调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0887189A (zh) * 2019-12-03 2020-03-17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联机风机转速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器及存储介质
CN111121220A (zh) * 2019-12-31 2020-05-08 Tcl空调器(中山)有限公司 空调器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306728A (zh) * 2020-02-27 2020-06-19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空调系统风量调控的方法、装置及计算机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526535A (zh) 2022-05-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105546B2 (en) System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a variable-capacity compressor
US10488092B2 (en) System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a variable-capacity compressor
US10408517B2 (en) System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a variable-capacity compressor and a variable speed fan using a two-stage thermostat
CN107084479B (zh) 一种空调器制热运行控制方法
CN104613593A (zh) 空调器及其电加热控制方法
CN104110768A (zh) 空调器电子膨胀阀控制方法及控制电路
CN104110799A (zh) 空调器电子膨胀阀的综合控制方法及电路
CN107192085B (zh) 一种空调器制冷运行控制方法
CN110986300B (zh) 空调器的智能制热控制方法及空调器
CN111397115B (zh) 区域温度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7917516B (zh) 一种空调室外风机转速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5597203A (zh) 空调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处理器以及空调系统
CN114526535B (zh) 温度调节设备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存储介质
CN114608147B (zh) 温度调节设备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存储介质
CN114963467B (zh) 空调器制热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050438B (zh) 用于家电控制的方法、装置和家电
US11473806B2 (en) Proactive system control using humidity prediction
CN114963448A (zh) 一种空调器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器及存储介质
AU2013101086A4 (en)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and method of control in heat mode
CN113375311A (zh) 一种fcu末端的控制方法、装置、介质及电子设备
AU2013101085A4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over heat protection of an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WO2022121477A1 (zh) 温度调节设备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存储介质
CN115751517B (zh) 热泵型空调控制方法、装置、热泵型空调和存储介质
JP7507938B2 (ja) 空調装置
WO2023181358A1 (ja) 空気調和システ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