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525573B - 一种用于表面处理的多功能夹持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表面处理的多功能夹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525573B
CN114525573B CN202210433309.4A CN202210433309A CN114525573B CN 114525573 B CN114525573 B CN 114525573B CN 202210433309 A CN202210433309 A CN 202210433309A CN 114525573 B CN114525573 B CN 11452557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amping
groove
movable
contact
fee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433309.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525573A (zh
Inventor
沈宇
王植
沈微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tong Bo Source Automotive Componen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tong Bo Source Automotive Componen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tong Bo Source Automotive Componen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tong Bo Source Automotive Componen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433309.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525573B/zh
Publication of CN1145255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2557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52557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2557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5ELECTROLYTIC OR ELECTROPHORETIC PROCESSES; APPARATUS THEREFOR
    • C25DPROCESSES FOR THE ELECTROLYTIC OR ELECTROPHORETIC PRODUCTION OF COATINGS; ELECTROFORMING; APPARATUS THEREFOR
    • C25D17/00Constructional parts, or assemblies thereof, of cells for electrolytic coating
    • C25D17/06Suspending or supporting devices for articles to be coated
    • C25D17/08Supporting racks, i.e. not for suspend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CAPPARATUS FOR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C13/00Means for manipulating or holding work, e.g. for separate articles
    • B05C13/02Means for manipulating or holding work, e.g. for separate articles for particular articl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Metallur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oating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表面处理的多功能夹持装置,包括夹篮、上下料触发体、环形夹持架、上料机构、以及下料机构,夹篮用于夹持汽车零件的两端,上下料触发体用于活动夹持夹篮的两端,环形夹持架能够间歇性自转,环形夹持架上地开设有活动套接槽,上下料触发体能够套接于活动套接槽内且能够与活动套接槽发生锁定或释放,上料机构用于放置上下料触发体至活动套接槽内且触发上下料触发体与活动套接槽之间的锁定,下料机构用于触发上下料触发体与活动套接槽之间的释放且将上下料触发体从活动套接槽移出;环形夹持架的底端形成有浸液池,本发明通过立向圆周状对汽车零件进行上料,且独立调整汽车零件的姿态,以节约厂房的占地面积。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表面处理的多功能夹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零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表面处理的多功能夹持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零件在冲压完成后,为了避免汽车零件发生氧化或被腐蚀,需要在汽车零件上进行涂装或对汽车零件的表面进行化学处理,例如电镀等。电镀的主要过程是将汽车零件放置在电镀池进行进行浸泡,然后再捞出,以完成电镀过程。
在现有技术中,一般是通过横向的传送装置实现汽车零件的逐个浸泡,其横向传送装置在电镀池处弯曲以没过汽车零件。但是,该方案的缺陷在于,横向设置传送机构占地空间较大,且现有技术中的一般横向传送装置使用锁钩将汽车零件锁住,以防止汽车零件脱离,在此过程汽车零件的姿态较为固定,从而导致不能在较长的传送过程中,对汽车零件进行其他工序的加工,而且汽车零件上的可能存在一些小孔以及间隙,在涂装过程中,小孔以及间隙容易藏匿空气,导致涂料无法进入,从而导致涂装不彻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表面处理的多功能夹持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占地面积较大、传送过程姿态单一不便进行其他工序的加工,并且姿态的固定容易导致涂料存在无法覆盖区域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具体提供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表面处理的多功能夹持装置,包括夹篮、上下料触发体、环形夹持架、上料机构、以及下料机构,所述夹篮用于夹持所述汽车零件的两端,所述上下料触发体用于活动夹持所述夹篮的两端,所述环形夹持架能够间歇性自转,所述环形夹持架上地开设有活动套接槽,所述上下料触发体能够套接于所述活动套接槽内且能够与所述活动套接槽发生锁定或释放,所述上料机构用于放置所述上下料触发体至所述活动套接槽内且触发所述上下料触发体与所述活动套接槽之间的锁定,所述下料机构用于触发所述上下料触发体与所述活动套接槽之间的释放且将所述上下料触发体从所述活动套接槽移出;
所述环形夹持架的底端形成有浸液池,所述环形夹持架通过自转以使每一个所述夹篮逐次通过所述浸液池,所述上下料触发体能够驱动所述夹篮在通过所述浸液池的过程中进行转动。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上下料触发体包括两个套置体,所述套置体用于嵌设在所述活动套接槽内,所述套置体上活动安装有锁定件,所述锁定件能够锁定或释放所述套置体与所述活动套接槽,所述夹篮的两端分别转动设置于两个所述套置体上,所述套置体上设置有驱动电机。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夹篮包括转轴、两个夹持端面板以及多个接触夹手,两个所述夹持端面板分别用于正对所述汽车零件的两个端面,沿着所述夹持端面板的延伸方向,多个所述接触夹手间隔设置于所述夹持端面板上,所述接触夹手具有张开状态和合拢状态,所述接触夹手能够在合拢状态下夹持所述汽车零件的端面两侧,所述接触夹手能够在张开状态下与所述汽车零件的端面两侧分离,所述转轴的一端安装于所述夹持端面板上,所述转轴的另一端转动安装于所述套置体上且与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夹持端面板上通过伸缩活动座以活动安装所述接触夹手,所述伸缩活动座具有伸展状态和收缩状态,所述接触夹手在对应的所述伸缩活动座处于收缩状态时,与所述汽车零件在水平面上的正投影不重合;
多个所述伸缩活动座通过交替进行伸缩以使多个所述接触夹手交替夹持在所述汽车零件上。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伸缩活动座包括伸缩筒以及第一弹性件,所述伸缩筒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夹持端面板上,所述伸缩筒的另一端与所述接触夹手连接,所述伸缩筒的内部形成有密封腔,所述第一弹性件设置于所述密封腔内,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两端均连接在所述伸缩筒的内壁上;
所述套置体上设置有环形凹槽,所述转轴上形成有膨胀旋转体,所述膨胀旋转体能够旋转嵌设于所述环形凹槽内,所述膨胀旋转体内环形地均匀开设有多个驱动内腔,所述驱动内腔均通过连通气道与所述密封腔相连通;
所述环形凹槽上设置有驱动挤压件,所述膨胀旋转体上设置有挤压传动组件,所述驱动挤压件能够驱动所述挤压传动组件对所述驱动内腔的容积进行压缩以间接改变所述密封腔内的容积。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膨胀旋转体的正对所述环形凹槽一侧开设有挤压环槽,所述膨胀旋转体的内壁上开设有多个滑动容纳槽,所述滑动容纳槽的一端与所述挤压环槽连通,所述滑动容纳槽的另一端与所述驱动内腔连通;
所述挤压传动组件包括多个挤压块,所述挤压块的设置数量与所述滑动容纳槽的设置数量相同,多个所述挤压块的一端均通过第二弹性件可滑动地嵌套于所述滑动容纳槽内,多个所述挤压块的另一端之间相互接触设置。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驱动挤压件是与所述挤压环槽的形状相互吻合的弧形板,所述弧形板的弧长等于至少三个相邻的所述挤压块的接触端组合后的弧长。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接触夹手包括连接板体、两块夹板以及两根联动杆,所述连接板体的中部安装在所述伸缩筒上,两块所述夹板分别铰接于所述连接板体的两端,所述夹板上设置有与所述汽车零件端面边缘相吻合的接触端;
两根所述联动杆的一端间通过铰接座相互转动连接,两根所述联动杆的另一端分别与两块所述夹板相互铰接,所述连接板体上活动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铰接座移动的驱动杆。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伸缩筒的靠近所述驱动杆的端面上开设有密封滑孔,所述驱动杆的一端与所述铰接座转动连接,所述驱动杆的另一端滑动嵌套至所述密封滑孔且与所述伸缩筒的远离所述连接板体一端的内壁铰接,所述驱动杆上套设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与所述驱动杆连接,所述复位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接板体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活动套接槽是U形凹槽,所述套置体是圆形板,所述U形凹槽的弧形部分上均匀开设有齿形槽,所述锁定件包括多个活动齿以及直线驱动器,所述活动齿的形状与所述齿形槽相吻合,多个所述活动齿环形地通过直线驱动器安装于所述圆形板上;
所述上料机构以及所述下料机构均是机械手臂。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在环形夹持架上设计多个上料的点位,并且通过环形夹持架的旋转能够实现多个汽车零件的有序加工;环形夹持架通过立向圆周状的载料方式,能够使得夹持过程向竖直方向延伸,以节约水平空间;并且,通过上下料触发体能够驱动夹篮转动,使得每一个汽车零件进行独立的转动,以便逐步地调整汽车零件的姿态,从而汽车零件旋转而倾倒藏匿其中空气,从而可以圆周状在环形夹持架的周边分布不同的工位,例如清洗、烘干、打磨以及抛光等,这种方式不经使得汽车零件有序地进行逐个工位的加工,还能避免工位设备的水平铺设,以节约厂房的占地面积。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接触夹手的剖面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套置体的截面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套置体的截面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夹持端面板的俯视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挤压环槽的俯视图。
图中的标号分别表示如下:
10-夹篮;20-上下料触发体;30-环形夹持架;40-上料机构;50-下料机构;60-活动套接槽;70-汽车零件;80-浸液池;
11-转轴;12-夹持端面板;13-接触夹手;14-伸缩活动座;15-膨胀旋转体;16-驱动内腔;17-连通气道;18-挤压传动组件;
141-伸缩筒;142-第一弹性件;143-密封腔;
181-挤压环槽;182-滑动容纳槽;183-挤压块;184-第二弹性件;
131-连接板体;132-夹板;133-联动杆;134-接触端;135-铰接座;136-复位弹簧;137-驱动杆;
21-套置体;22-锁定件;23-驱动电机;24-环形凹槽;25-驱动挤压件;
221-齿形槽;222-活动齿;223-直线驱动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6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表面处理的多功能夹持装置,包括夹篮10、上下料触发体20、环形夹持架30、上料机构40、以及下料机构50,所述夹篮10用于夹持所述汽车零件70的两端,所述上下料触发体20用于活动夹持所述夹篮10的两端,所述环形夹持架30能够间歇性自转,所述环形夹持架30上地开设有活动套接槽60,所述上下料触发体20能够套接于所述活动套接槽60内且能够与所述活动套接槽60发生锁定或释放,所述上料机构40用于放置所述上下料触发体20至所述活动套接槽60内且触发所述上下料触发体20与所述活动套接槽60之间的锁定,所述下料机构50用于触发所述上下料触发体20与所述活动套接槽60之间的释放且将所述上下料触发体20从所述活动套接槽60移出;所述环形夹持架30的底端形成有浸液池80,所述环形夹持架30通过自转以使每一个所述夹篮10逐次通过所述浸液池80,所述上下料触发体20能够驱动所述夹篮10在通过所述浸液池80的过程中进行转动。
在现有技术中,一般是通过横向的传送装置实现汽车零件的逐个浸泡,其横向传送装置在电镀池处弯曲以没过汽车零件。但是,该方案的缺陷在于,横向设置传送机构占地空间较大,且现有技术中的一般横向传送装置使用锁钩将汽车零件锁住,以防止汽车零件脱离,在此过程汽车零件的姿态较为固定,从而导致不能在较长的传送过程中,对汽车零件进行其他工序的加工,而且汽车零件上的可能存在一些小孔以及间隙,在涂装过程中,小孔以及间隙容易藏匿空气,导致涂料无法进入,从而导致涂装不彻底。
在本发明中,浸液池80即可以是电镀池也可以是涂料池。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上下料触发体20包括两个套置体21,所述套置体21用于嵌设在所述活动套接槽60内,所述套置体21上活动安装有锁定件22,所述锁定件22能够锁定或释放所述套置体21与所述活动套接槽60,所述夹篮10的两端分别转动设置于两个所述套置体21上,所述套置体21上设置有驱动电机23。
通过上料机构40放置套置体21于活动套接槽60,两者可自动锁定,从而套置体21与活动套接槽60保持相对固定,驱动电机23可驱动夹篮10在上下料触发体20内转动。
此设计的目的在于,通过设计在环形夹持架30上多个上料的点位,通过套置体21卡接的方式,实现多个点的上料,并且通过环形夹持架30的旋转能够实现多个汽车零件70的有序加工。
环形夹持架30通过立向圆周状的载料方式,能够使得夹持过程向竖直方向延伸,以节约水平空间。
并且,通过套置体21与活动套接槽60的锁定,能够使得驱动电机23可驱动夹篮10在上下料触发体20内转动,使得每一个汽车零件70进行独立的转动,以便逐步地调整汽车零件70的姿态。
以此为根据,可以圆周状在环形夹持架30的周边分布不同的工位,例如清洗、烘干、打磨以及抛光等,这种方式不经使得汽车零件70有序地进行逐个工位的加工,还能避免工位设备的水平铺设,以节约厂房的占地面积。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夹篮10包括转轴11、两个夹持端面板12以及多个接触夹手13,两个所述夹持端面板12分别用于正对所述汽车零件70的两个端面,沿着所述夹持端面板12的延伸方向,多个所述接触夹手13间隔设置于所述夹持端面板12上,所述接触夹手13具有张开状态和合拢状态,所述接触夹手13能够在合拢状态下夹持所述汽车零件70的端面两侧,所述接触夹手13能够在张开状态下与所述汽车零件70的端面两侧分离,所述转轴11的一端安装于所述夹持端面板12上,所述转轴11的另一端转动安装于所述套置体21上且与所述驱动电机23的输出轴连接。所述夹持端面板12上通过伸缩活动座14以活动安装所述接触夹手13,所述伸缩活动座14具有伸展状态和收缩状态,所述接触夹手13在对应的所述伸缩活动座14处于收缩状态时,与所述汽车零件70在水平面上的正投影不重合;多个所述伸缩活动座14通过交替进行伸缩以使多个所述接触夹手13交替夹持在所述汽车零件70上。
在图5中,接触夹手13的数量为6,在该汽车零件70进入浸液池80时,接触夹手13A、B、C夹持在该汽车零件70,而在环形夹持架30缓慢转动2-3min后,接触夹手13A、B松开,C保持夹持状态,然后再将D、E开启夹持状态,此时该汽车零件70由C、D、E进行夹持,在此过程中,由于C始终未松开,所以该汽车零件70能够保持与夹持端面板12保持原始的位置关系。
再然后,在环形夹持架30缓慢转动2-3min后,接触夹手13C、D松开,E保持夹持状态,然后再将F、A开启夹持状态,按此循环。
在上述循环过程中,接触夹手13能够相互配合交替进行夹持,一方面能保证该汽车零件70能够保持与夹持端面板12保持原始的位置关系,另一端方面,能够使得每一个接触夹手13均完成一个夹持状态和松开状态,使得对汽车零件的浸液过程无死角。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伸缩活动座14包括伸缩筒141以及第一弹性件142,所述伸缩筒141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夹持端面板12上,所述伸缩筒141的另一端与所述接触夹手13连接,所述伸缩筒141的内部形成有密封腔143,所述第一弹性件142设置于所述密封腔143内,所述第一弹性件142的两端均连接在所述伸缩筒141的内壁上;所述套置体21上设置有环形凹槽24,所述转轴11上形成有膨胀旋转体15,所述膨胀旋转体15能够旋转嵌设于所述环形凹槽24内,所述膨胀旋转体15内环形地均匀开设有多个驱动内腔16,所述驱动内腔16均通过连通气道17与所述密封腔143相连通;所述环形凹槽24上设置有驱动挤压件25,所述膨胀旋转体15上设置有挤压传动组件18,所述驱动挤压件25能够驱动所述挤压传动组件18对所述驱动内腔16的容积进行压缩以间接改变所述密封腔143内的容积。
进一步设置伸缩活动座14的目的在于,一旦伸缩活动座14能够伸缩,在伸缩活动座14进行收缩时,接触夹手13则无法对汽车零件70进行夹持,所以通过对伸缩活动座14的设置,接触夹手13只需通过直线电机等往复运动的设备驱动接触夹手13进行往复的夹持,从而无需特别对接触夹手13进行电子控制。
具体过程为:当接触夹手13夹持状态为三分钟,张开状态为三分钟,只需在接触夹手13张开状态时,通过伸缩活动座14进行收缩,且将伸缩活动座14的收缩时间控制为6分钟,在6分钟内接触夹手13继续按自己的规律进行夹持,但无法对汽车零件70进行夹持,从而对接触夹手13的夹持一次的时间进行控制。
为了使得伸缩活动座14与接触夹手13之间的配合更加自动化,比避免电子控制,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膨胀旋转体15的正对所述环形凹槽24一侧开设有挤压环槽181,所述膨胀旋转体15的内壁上开设有多个滑动容纳槽182,所述滑动容纳槽182的一端与所述挤压环槽181连通,所述滑动容纳槽182的另一端与所述驱动内腔16连通;所述挤压传动组件18包括多个挤压块183,所述挤压块183的设置数量与所述滑动容纳槽182的设置数量相同,多个所述挤压块183的一端均通过第二弹性件184可滑动地嵌套于所述滑动容纳槽182内,多个所述挤压块183的另一端之间相互接触设置。所述驱动挤压件25是与所述挤压环槽181的形状相互吻合的弧形板,所述弧形板的弧长等于至少三个相邻的所述挤压块183的接触端134组合后的弧长。所述接触夹手13包括连接板体131、两块夹板132以及两根联动杆133,所述连接板体131的中部安装在所述伸缩筒141上,两块所述夹板132分别铰接于所述连接板体131的两端,所述夹板132上设置有与所述汽车零件70端面边缘相吻合的接触端134;两根所述联动杆133的一端间通过铰接座135相互转动连接,两根所述联动杆133的另一端分别与两块所述夹板132相互铰接,所述连接板体131上活动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铰接座135移动的驱动杆137。
其中,所述伸缩筒141的靠近所述驱动杆137的端面上开设有密封滑孔,所述驱动杆137的一端与所述铰接座135转动连接,所述驱动杆137的另一端滑动嵌套至所述密封滑孔且与所述伸缩筒141的远离所述连接板体131一端的内壁铰接,所述驱动杆137上套设有复位弹簧136,所述复位弹簧136的一端与所述驱动杆137连接,所述复位弹簧136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接板体131连接。
驱动挤压件25能够嵌入挤压环槽181的弧形板。
以图6为例,驱动挤压件25一次能够恰好挤压,挤压块183a、b、c,则挤压块183a、b、c分别挤压各自对应的驱动内腔16的容积,由于驱动内腔16均通过连通气道17与密封腔143相互连通,所以驱动内腔16中被挤出的气体进入密封腔143内,从而密封腔143内气压升高,进而较高的气压驱动密封腔143左端向外侧移动,以增加密封腔143的体积。
在此基础之上,密封腔143的体积增大,伸缩筒141就对应进行伸展,从而接触夹手13靠近汽车零件70,由于伸缩筒141的左端向左侧移动,相当于驱动杆137被嵌入伸缩筒141的部分增加,从而使得驱动杆137在外部分减小,进而,驱动杆137相当于是使用其左端驱动铰接座135向右侧移动,而接触夹手13呈现夹持状态以夹持在汽车零件70上。
从而挤压块183a、b、c与接触夹手13A、B、C相互对应。
故,在驱动挤压件25逐渐旋转过程中,能够使得挤压块183a、b逐渐脱离压迫,而去逐渐压迫挤压块183d、e,同理直至完成图5过程。
上述的方案,自动化程度较高,配合更加协调,值得特别注意的是,需要驱动挤压件25自动在挤压块之间进行滑动,需要在驱动挤压件25的两侧设计成曲面,以避免对挤压块183的横向挤压,需要将挤压力的方向改为斜向。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活动套接槽60是U形凹槽,所述套置体21是圆形板,所述U形凹槽的弧形部分上均匀开设有齿形槽221,所述锁定件22包括多个活动齿222以及直线驱动器223,所述活动齿222的形状与所述齿形槽221相吻合,多个所述活动齿222环形地通过直线驱动器223安装于所述圆形板上;所述上料机构40以及所述下料机构50均是机械手臂。
通过活动齿222嵌入至齿形槽221的过程,能够对套置体21的位置进行一定程度的调整,使得放置套置体21更加牢固。
以上实施例仅为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例,不用于限制本申请,本申请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书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申请的实质和保护范围内,对本申请做出各种修改或等同替换,这种修改或等同替换也应视为落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用于表面处理的多功能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夹篮(10)、上下料触发体(20)、环形夹持架(30)、上料机构(40)、以及下料机构(50),所述夹篮(10)用于夹持汽车零件(70)的两端,所述上下料触发体(20)用于活动夹持所述夹篮(10)的两端,所述环形夹持架(30)能够间歇性自转,所述环形夹持架(30)上地开设有活动套接槽(60),所述上下料触发体(20)能够套接于所述活动套接槽(60)内且能够与所述活动套接槽(60)发生锁定或释放,所述上料机构(40)用于放置所述上下料触发体(20)至所述活动套接槽(60)内且触发所述上下料触发体(20)与所述活动套接槽(60)之间的锁定,所述下料机构(50)用于触发所述上下料触发体(20)与所述活动套接槽(60)之间的释放且将所述上下料触发体(20)从所述活动套接槽(60)移出;
所述环形夹持架(30)的底端形成有浸液池(80),所述环形夹持架(30)通过自转以使每一个所述夹篮(10)逐次通过所述浸液池(80),所述上下料触发体(20)能够驱动所述夹篮(10)在通过所述浸液池(80)的过程中进行转动;
所述上下料触发体(20)包括两个套置体(21),所述套置体(21)用于嵌设在所述活动套接槽(60)内,所述套置体(21)上活动安装有锁定件(22),所述锁定件(22)能够锁定或释放所述套置体(21)与所述活动套接槽(60),所述夹篮(10)的两端分别转动设置于两个所述套置体(21)上,所述套置体(21)上设置有驱动电机(23);
所述夹篮(10)包括转轴(11)、两个夹持端面板(12)以及多个接触夹手(13),两个所述夹持端面板(12)分别用于正对所述汽车零件(70)的两个端面,沿着所述夹持端面板(12)的延伸方向,多个所述接触夹手(13)间隔设置于所述夹持端面板(12)上,所述接触夹手(13)具有张开状态和合拢状态,所述接触夹手(13)能够在合拢状态下夹持所述汽车零件(70)的端面两侧,所述接触夹手(13)能够在张开状态下与所述汽车零件(70)的端面两侧分离,所述转轴(11)的一端安装于所述夹持端面板(12)上,所述转轴(11)的另一端转动安装于所述套置体(21)上且与所述驱动电机(23)的输出轴连接;
所述夹持端面板(12)上通过伸缩活动座(14)以活动安装所述接触夹手(13),所述伸缩活动座(14)具有伸展状态和收缩状态,所述接触夹手(13)在对应的所述伸缩活动座(14)处于收缩状态时,与所述汽车零件(70)在水平面上的正投影不重合;
多个所述伸缩活动座(14)通过交替进行伸缩以使多个所述接触夹手(13)交替夹持在所述汽车零件(70)上;
所述伸缩活动座(14)包括伸缩筒(141)以及第一弹性件(142),所述伸缩筒(141)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夹持端面板(12)上,所述伸缩筒(141)的另一端与所述接触夹手(13)连接,所述伸缩筒(141)的内部形成有密封腔(143),所述第一弹性件(142)设置于所述密封腔(143)内,所述第一弹性件(142)的两端均连接在所述伸缩筒(141)的内壁上;
所述套置体(21)上设置有环形凹槽(24),所述转轴(11)上形成有膨胀旋转体(15),所述膨胀旋转体(15)能够旋转嵌设于所述环形凹槽(24)内,所述膨胀旋转体(15)内环形地均匀开设有多个驱动内腔(16),所述驱动内腔(16)均通过连通气道(17)与所述密封腔(143)相连通;
所述环形凹槽(24)上设置有驱动挤压件(25),所述膨胀旋转体(15)上设置有挤压传动组件(18),所述驱动挤压件(25)能够驱动所述挤压传动组件(18)对所述驱动内腔(16)的容积进行压缩以间接改变所述密封腔(143)内的容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表面处理的多功能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膨胀旋转体(15)的正对所述环形凹槽(24)一侧开设有挤压环槽(181),所述膨胀旋转体(15)的内壁上开设有多个滑动容纳槽(182),所述滑动容纳槽(182)的一端与所述挤压环槽(181)连通,所述滑动容纳槽(182)的另一端与所述驱动内腔(16)连通;
所述挤压传动组件(18)包括多个挤压块(183),所述挤压块(183)的设置数量与所述滑动容纳槽(182)的设置数量相同,多个所述挤压块(183)的一端均通过第二弹性件(184)可滑动地嵌套于所述滑动容纳槽(182)内,多个所述挤压块(183)的另一端之间相互接触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表面处理的多功能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挤压件(25)是与所述挤压环槽(181)的形状相互吻合的弧形板,所述弧形板的弧长等于至少三个相邻的所述挤压块(183)的接触端(134)组合后的弧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表面处理的多功能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夹手(13)包括连接板体(131)、两块夹板(132)以及两根联动杆(133),所述连接板体(131)的中部安装在所述伸缩筒(141)上,两块所述夹板(132)分别铰接于所述连接板体(131)的两端,所述夹板(132)上设置有与所述汽车零件(70)端面边缘相吻合的接触端(134);
两根所述联动杆(133)的一端间通过铰接座(135)相互转动连接,两根所述联动杆(133)的另一端分别与两块所述夹板(132)相互铰接,所述连接板体(131)上活动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铰接座(135)移动的驱动杆(137)。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表面处理的多功能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筒(141)的靠近所述驱动杆(137)的端面上开设有密封滑孔,所述驱动杆(137)的一端与所述铰接座(135)转动连接,所述驱动杆(137)的另一端滑动嵌套至所述密封滑孔且与所述伸缩筒(141)的远离所述连接板体(131)一端的内壁铰接,所述驱动杆(137)上套设有复位弹簧(136),所述复位弹簧(136)的一端与所述驱动杆(137)连接,所述复位弹簧(136)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接板体(131)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表面处理的多功能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套接槽(60)是U形凹槽,所述套置体(21)是圆形板,所述U形凹槽的弧形部分上均匀开设有齿形槽(221),所述锁定件(22)包括多个活动齿(222)以及直线驱动器(223),所述活动齿(222)的形状与所述齿形槽(221)相吻合,多个所述活动齿(222)环形地通过直线驱动器(223)安装于所述圆形板上;
所述上料机构(40)以及所述下料机构(50)均是机械手臂。
CN202210433309.4A 2022-04-24 2022-04-24 一种用于表面处理的多功能夹持装置 Active CN11452557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433309.4A CN114525573B (zh) 2022-04-24 2022-04-24 一种用于表面处理的多功能夹持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433309.4A CN114525573B (zh) 2022-04-24 2022-04-24 一种用于表面处理的多功能夹持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525573A CN114525573A (zh) 2022-05-24
CN114525573B true CN114525573B (zh) 2022-07-19

Family

ID=816278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433309.4A Active CN114525573B (zh) 2022-04-24 2022-04-24 一种用于表面处理的多功能夹持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525573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079560B2 (ja) * 2013-10-28 2017-02-15 住友金属鉱山株式会社 化学処理装置
CN105734653B (zh) * 2016-01-19 2017-12-22 昆山东威电镀设备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料夹输送机构及电镀设备
JP6971780B2 (ja) * 2017-10-27 2021-11-24 上村工業株式会社 ワーク保持治具及びロードアンロード装置
CN111172574B (zh) * 2020-02-25 2023-07-07 爱柯迪股份有限公司 铝压铸件阳极氧化工序下料设备及下料方法
CN111118568B (zh) * 2020-02-25 2023-10-31 爱柯迪股份有限公司 铝压铸件阳极氧化工序上料设备及上料方法
CN112048753A (zh) * 2020-08-20 2020-12-08 昆山东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夹持固定机构及挂具
CN214140265U (zh) * 2020-11-24 2021-09-07 江西宇宙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活动式框架及挂具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525573A (zh) 2022-05-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293697A (en) Vacuum drying apparatus
CN114525573B (zh) 一种用于表面处理的多功能夹持装置
CN101386171A (zh) 拾取和放置工件翻转装置
CN109847985A (zh) 一种汽车灯具壳体生产用表面喷涂装置
JP2023532333A (ja) ロボット装置及びシステム、並びに電子デバイス製造において基板を移送する方法
JP2003124176A (ja) ウエハキャリア自動洗浄設備
US20230372964A1 (en) Immersion coating method utilizing multiple curing workstations
US20090061739A1 (en) Polish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olishing semiconductor wafers using load-unload stations
CN112893063B (zh) 一种断桥铝合金制造表面喷漆工艺
TWI641330B (zh) 鞋面之輸送機構
CN216608997U (zh) 一种螺栓抓取装置及机器人
CN211388846U (zh) 夹持机构、机器人及夹持装置
CN112476678B (zh) 一种制作秋千用松木原料的成型装置
RU2221683C1 (ru) Робототехнический комплекс для сварки подсборок кузова автомобиля
JPS6181311A (ja) 真空マイクロ波乾燥装置における搬送装置
CN210304250U (zh) 汽车门把手喷漆工装
CN217046483U (zh) 一种夹取组件及机械手
CN112025687A (zh) 一种带有底座的夹爪式机械手
CN219074832U (zh) 治具拆装夹设备
WO2009020339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ufacturing flat panel display
CN111299034B (zh) 一种对挂具进行装载腔体的方法
CN218173815U (zh) 一种自动上下料机械手
CN218110597U (zh) 装配辅助设备
CA1283369C (en) Vacuum treat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CN218784804U (zh) 一种化工设备视镜保护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