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515987A - 砂光机 - Google Patents

砂光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515987A
CN114515987A CN202011298291.9A CN202011298291A CN114515987A CN 114515987 A CN114515987 A CN 114515987A CN 202011298291 A CN202011298291 A CN 202011298291A CN 114515987 A CN114515987 A CN 11451598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eight
fan
motor
sander
bottom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29829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锐
付祥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Chervon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Chervon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Chervon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jing Chervon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298291.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515987A/zh
Priority to PCT/CN2021/130880 priority patent/WO2022105741A1/zh
Priority to EP21893888.4A priority patent/EP4230346A4/en
Publication of CN1145159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15987A/zh
Priority to US18/314,233 priority patent/US20230271296A1/en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4GRINDING; POLISHING
    • B24BMACHINES, DEVICES, OR PROCESSES FOR GRINDING OR POLISHING; DRESSING OR CONDITIONING OF ABRADING SURFACES; FEEDING OF GRINDING, POLISHING, OR LAPPING AGENTS
    • B24B23/00Portable grinding machines, e.g. hand-guided; Accessories therefor
    • B24B23/02Portable grinding machines, e.g. hand-guided; Accessories therefor with rotating grinding tools; Accessories therefor
    • B24B23/03Portable grinding machines, e.g. hand-guided; Accessories therefor with rotating grinding tools; Accessories therefor the tool being driven in a combined movemen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4GRINDING; POLISHING
    • B24BMACHINES, DEVICES, OR PROCESSES FOR GRINDING OR POLISHING; DRESSING OR CONDITIONING OF ABRADING SURFACES; FEEDING OF GRINDING, POLISHING, OR LAPPING AGENTS
    • B24B23/00Portable grinding machines, e.g. hand-guided; Accessories therefor
    • B24B23/04Portable grinding machines, e.g. hand-guided; Accessories therefor with oscillating grinding tools; Accessories there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4GRINDING; POLISHING
    • B24BMACHINES, DEVICES, OR PROCESSES FOR GRINDING OR POLISHING; DRESSING OR CONDITIONING OF ABRADING SURFACES; FEEDING OF GRINDING, POLISHING, OR LAPPING AGENTS
    • B24B23/00Portable grinding machines, e.g. hand-guided; Accessories therefor
    • B24B23/02Portable grinding machines, e.g. hand-guided; Accessories therefor with rotating grinding tools; Accessories there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4GRINDING; POLISHING
    • B24BMACHINES, DEVICES, OR PROCESSES FOR GRINDING OR POLISHING; DRESSING OR CONDITIONING OF ABRADING SURFACES; FEEDING OF GRINDING, POLISHING, OR LAPPING AGENTS
    • B24B41/00Component parts such as frames, beds, carriages, headstocks
    • B24B41/04Headstocks; Working-spindles; Features relating thereto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4GRINDING; POLISHING
    • B24BMACHINES, DEVICES, OR PROCESSES FOR GRINDING OR POLISHING; DRESSING OR CONDITIONING OF ABRADING SURFACES; FEEDING OF GRINDING, POLISHING, OR LAPPING AGENTS
    • B24B41/00Component parts such as frames, beds, carriages, headstocks
    • B24B41/04Headstocks; Working-spindles; Features relating thereto
    • B24B41/042Balancing mechanism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4GRINDING; POLISHING
    • B24BMACHINES, DEVICES, OR PROCESSES FOR GRINDING OR POLISHING; DRESSING OR CONDITIONING OF ABRADING SURFACES; FEEDING OF GRINDING, POLISHING, OR LAPPING AGENTS
    • B24B47/00Drives or gearings; Equipment therefor
    • B24B47/10Drives or gearings; Equipment therefor for rotating or reciprocating working-spindles carrying grinding wheels or workpieces
    • B24B47/12Drives or gearings; Equipment therefor for rotating or reciprocating working-spindles carrying grinding wheels or workpieces by mechanical gearing or electric pow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4GRINDING; POLISHING
    • B24BMACHINES, DEVICES, OR PROCESSES FOR GRINDING OR POLISHING; DRESSING OR CONDITIONING OF ABRADING SURFACES; FEEDING OF GRINDING, POLISHING, OR LAPPING AGENTS
    • B24B55/00Safety devices for grinding or polishing machines; Accessories fitted to grinding or polishing machines for keeping tools or parts of the machine in good working condi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4GRINDING; POLISHING
    • B24BMACHINES, DEVICES, OR PROCESSES FOR GRINDING OR POLISHING; DRESSING OR CONDITIONING OF ABRADING SURFACES; FEEDING OF GRINDING, POLISHING, OR LAPPING AGENTS
    • B24B55/00Safety devices for grinding or polishing machines; Accessories fitted to grinding or polishing machines for keeping tools or parts of the machine in good working condition
    • B24B55/06Dust extraction equipment on grinding or polishing machines
    • B24B55/10Dust extraction equipment on grinding or polishing machin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portable grinding machines, e.g. hand-guided
    • B24B55/102Dust extraction equipment on grinding or polishing machin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portable grinding machines, e.g. hand-guided with rotating too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Finish Polishing, Edge Sharpening, And Grinding By Specific Grind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砂光机,包括:机壳;电机,至少部分设置于机壳内,用于提供动力来源,电机轴包括绕电机轴线转动的电机轴;风扇组件,包括与电机连接的风扇;偏心元件,由电机驱动,偏心元件具有一个与电机轴线偏离设置的中心轴线;底板组件,包括底板、固定于底板下表面上的打磨件以及用于支撑偏心元件的支承件,支承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第二端面相对于第一端面设置在靠近下表面的一侧;砂光机还包括平衡块,与偏心元件连接由电机驱动围绕中心轴线旋转;平衡块的质心至底板下表面的距离与支承件第一端面至底板下表面距离的比例在20%到40%之间。该砂光机重量轻、操作手感好。

Description

砂光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动工具,具体涉及一种砂光机。
背景技术
砂光机作为一种打磨抛光类工具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从功能上,其主要用于机械、建筑装修、家具油漆等表面的清理、去毛、大平面工作整平磨光;从结构上,其通常包括:机壳、电机、风扇组件、偏心元件、底板组件等。机壳用于容纳电机、风扇组件和偏心元件,底板组件至少部分置于机壳外,底板组件上用来连接砂纸。偏心元件驱动底板组件以电机的电机轴线运动,从而实现砂纸对待磨件的打磨和抛光,风扇组件用于在电机运行时,产生集尘气流和扇热气流。
目前市面上现有的砂光机为了减小机器运行时,产生的震动,往往会设置平衡结构,用来平衡底板组件,在设置平衡结构时,为了便于安装、简化结构,会直接将平衡结构与偏心元件和/或风扇组件固定连接或者一体成型,但是这样设置往往会使平衡结构的质心偏高,进而平衡结构的质心至底板组件的质心之间的距离增大,增加了质心之间的扭矩,为了平衡扭矩,则需增加额外的配重来平衡扭矩,保证机器运行的平稳,如此会使增大砂光机的重量,影响砂光机的操作手感。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轻便的砂光机。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砂光机,包括:机壳;电机,至少部分设置于机壳内,用于提供动力来源,电机轴包括绕电机轴线转动的电机轴;风扇组件,包括与电机连接的风扇;偏心元件,由电机驱动,偏心元件具有一个与电机轴线偏离设置的中心轴线;底板组件,包括底板、固定于底板下表面上的打磨件以及用于支撑偏心元件的支承件,支承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第二端面相对于第一端面设置在靠近下表面的一侧;砂光机还包括平衡块,与偏心元件连接并由电机驱动围绕中心轴线旋转;平衡块的质心至底板下表面的距离与支承件的第一端面至底板下表面距离的比例在20%到40%之间。
进一步地,平衡块包括质心调节部,用于调节平衡块的质心,质心调节部与平衡块固定连接或者一体成型。
进一步地,底板组件还包括安装支承件的支承座,支承座与底板固定连接,支承座包括允许平衡块转动的避让槽。
进一步地,底板包括允许平衡件运动的凹槽,平衡块与底板在其轴向上至少部分重叠。
进一步地,凹槽为与中心轴线同轴的圆形凹槽,凹槽内径与底板外径的比例在25%到40%之间。
进一步地,平衡块包括增重部和减重部,减重部设置于平衡块朝向底板的一侧,增重部设置于平衡块朝向风扇的一侧;或者减重部设置于平衡块朝向风扇的一侧,增重部设置于平衡块朝向底板的一侧。
进一步地,风扇的重量与风扇外径的平方的乘积的范围大于等于40 kg/cm²小于等于200 kg/cm²。
进一步地,风扇重量与电机的质量的比值范围大于等于3%且小于等于25%。
一种砂光机,包括:机壳;电机,至少部分设置于机壳内,用于提供动力来源,电机轴包括绕电机轴线转动的电机轴;风扇组件,包括与电机连接的风扇;偏心元件,由电机驱动,偏心元件具有一个与电机轴线偏离设置的中心轴线;底板组件,包括底板、固定于底板下表面上的打磨件以及用于支撑偏心元件的支承件,支承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第二端面相对于第一端面设置在靠近下表面的一侧;砂光机还包括平衡块,与偏心元件连接由电机驱动围绕中心轴线旋转;平衡块的质心至底板下表面的距离与支承件第一端面至底板下表面距离的比例在20%到40%之间;风扇的重量与风扇外径的平方的乘积的范围大于等于40 kg/cm²小于等于200 kg/cm²。
进一步地,风扇在沿电机轴线的方向上位于平衡块的上侧,其中风扇的密度小于6.5 g/cm3。
进一步地,底板包括允许平衡件运动的凹槽,平衡块与底板在其轴向上至少部分重叠。
进一步地,凹槽为与中心轴线同轴的圆形凹槽,凹槽内径与底板外径的比例在25%到40%之间。
进一步地,风扇重量与电机的质量的比值范围大于等于3%且小于等于25%。
进一步地,平衡块包括增重部和减重部,减重部设置于平衡块朝向底板的一侧,增重部设置于平衡块朝向风扇的一侧;或者减重部设置于平衡块朝向风扇的一侧,增重部设置于平衡块朝向底板的一侧。
本发明的有益之处在于:通过将平衡块的质心邻近底板的下底面设置,减少平衡块质心与底板组件质心的两者之间的扭矩,从而减小了平衡块的重量,减轻了砂光机的重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示砂光机的立体图;
图2为图1所示砂光机的动力组件、风扇组件和底板组件的结构平面图;
图3为图2所示的结构沿电机轴线的剖视图;
图4为图2所示结构的爆炸图;
图5为图2所示结构的另一视角的爆炸图;
图6为图4所示结构中风扇的立体图;
图7为图4所示结构中风扇的另一视角的立体图;
图8为图4所示结构中平衡块的立体图;
图9为图4所示结构中平衡块的另一视角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所示为砂光机100,其可以驱动功能元件运动,该功能元件可以为砂纸,这样砂光机100就可以通过功能元件对各种材料的工件表面进行砂磨、光整等。
可以理解的,该砂光机100具体可以为圆砂、三角砂、方砂的等。为了方便描述技术方案,本申请具体以圆砂为例。
为了方便说明,定义如图1所示的上、下、前、后、左和右。
如图1至图5所示,砂光机100包括:机壳10、开关111、底板组件40、动力组件20、风扇组件30、偏心元件50和能量源(图中未示出)。
其中,机壳10作为砂光机100的外形部分,机壳10至少形成有把手部110、容纳部120和支架部130。把手部110用于供用户握持,把手部110一端与容纳部120连接,另一端可以用于连接外部电源线缆,也可以是形成连接座用于安装电池包之类的便携式直流电源。容纳部120位于把手部110和支架部130之间,容纳部120内部形成容纳腔,动力组件20至少部分设置容纳腔内。支架部130用于覆盖风扇组件30和至少部分底板组件40。
开关111可以安装在机壳10上,具体的,开关111安装在把手部110上,这样设置,当用户握持在把手部110时,能够相对方便的触发开关111。
动力组件20包括电机21,电机21作为砂光机100的原动机,设置在机壳10内。电机21包括用于将动力传递至风扇组件30的电机轴211,电机轴211绕电机轴线101转动。其中电机轴线101基本沿上下方向延伸。
风扇组件30包括风扇31,风扇31能被电机轴211驱动从而绕电机轴线101转动,风扇31被电机轴211驱动从而转动时,风扇31能够产生气流。
偏心元件50围绕电机轴211,且偏心元件50相对电机轴211偏心设置。偏心元件50安装至电机轴211上并与电机轴211固定连接。其中需要说明的是,偏心元件50与电机轴211偏心设置指的是,偏心元件50具有一个中心轴线102,中心轴线102与电机轴211的电机轴线101相互平行且两者之间还存在一个距离D。距离D的存在使得当电机轴211转动时,偏心元件50能够将电机轴211的自转传递成与偏心元件50连接的其他零部件的自转和公转。
电机轴211能够驱动底板组件40,从而使底板组件40能够相对于机壳10摆动。具体的,底板组件40与偏心元件50固定连接,也就是说电机轴211通过偏心元件50将动力传递至底板组件40。底板组件40包括底板41,底板41包括相对设置的上表面411和下表面412,下表面412相对于上表面411设置在远离偏心元件50的一侧,其中下表面412用于安装砂纸等功能元件。在电机轴211与偏心元件50的驱动下,底板41能够做偏心运动。当底板41做偏心运动时,砂纸能够在待磨工件的表面上不断的摩擦,从而实现对待磨工件的打磨、抛光等功能。
能量源用于给砂光机100提供能量来源,能量源可以是交流电,也可以是直流电,如电池包等便携式移动电源。在本实施例中,能量源采用的是交流电。
如图4至图5所示,底板组件40还包括支承件42和支承座43。支承件42用于减小电机轴211与和设置于电机轴211上的偏心元件50转动时的摩擦系数,保证电机轴211的回转精度和平行度。支承件42套设在偏心元件50上,并与偏心元件50固定连接。具体的,支承件42为滚动轴承,滚动轴承42包括外圈、内圈和滚珠。其中内圈套设在电机轴211上,并与电机轴211固定连接。外圈与支承座43固定连接,并围绕内圈设置。滚珠设置在外圈与内圈之间,用于使外圈能够相对内圈运动。
支承座43用于安装支承件42。支承座43与支承件42外圈固定连接,即支承件42外圈与支承座43构成同步连接。支承座43与底板41固定连接,也就是说底板41能够与支承座43和支承件42的外圈构成同步运动。
如图4、图5、图8和图9所示,砂光机100还包括平衡组件60,用于平衡底板组件40。平衡组件60包括平衡块61,在沿电机轴线101的方向上,平衡块61位于在风扇31与底板41之间,平衡块61与偏心元件50为可拆卸的固定连接,也就是说偏心元件50与平衡块61构成同步运动,且平衡块61能够随偏心元件50绕中心轴线102转动。需要说明的是,平衡块61与偏心元件50为可拆卸的固定连接指的是,平衡块61与偏心元件50为两个可分离的零部件,两者之间可以采用螺钉连接、螺纹连接或者是卡扣连接等连接方式固定在一起,以使两者之间能够构成同步转动。在本申请中,平衡块61与偏心元件50采用螺钉连接,具体的,平衡组件60至少包括一个固定件,固定件具体为定位螺钉,定位螺钉穿过平衡块61上的连接孔,使平衡块61抵接至支承件42的内圈,最后将平衡块61锁定至偏心元件50上,从而实现平衡块61与偏心元件50的同步转动,也可以理解为固定件从平衡块61靠近底板41的一侧穿入平衡块61的连接孔,从而与偏心元件50固定,即构成同步转动。通过采用平衡块61来支撑支承件42的内圈,也就是说可以不用设置额外的定位挡圈,就能防止砂光机100在运行的过程中,支承件42的内圈出现脱离支承件42外圈的情况,简化了结构的同时又使整机结构更加紧凑。
在本实施中,支承件42还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面421和第二端面422,第二端面422相对于第一端面421设置在靠近底板41下表面412的一侧。也就是说,在沿电机轴线101的方向上,第一端面421设置在第二端面422的上侧。其中,平衡块61的质心A至底板41下表面412的距离占支承件42的第一端面421至底板41下表面412的距离的比例在20%到40%之间。平衡块61的质心A邻近底板41设置,将平衡块61的质心A位置设置在上述范围内,以使平衡块61的质心A靠近底板组件40的质心B设置,这样可以减少平衡块61的质心A与底板组件40的质心B之间的间距,从而可以大大的减少平衡块61的重量,进而减小砂光机100整机的重量。
进一步的,如图3所示,平衡块61的质心A位于底板41和支承件42之间,其中,在沿电机轴线101的方向上,平衡块61的质心A至底板组件40的质心B的距离D1大于等于0mm小于等于2mm。平衡块61用于实现底板组件40的质量平衡和扭矩平衡的双重平衡,通过上述设置,使平衡块61的质心A临近底板组件40的质心B,减小了平衡块61的质心A至底板组件40质心B的距离,减小了两者之间的扭矩,即平衡块61就可以减少了用来平衡扭矩的重量。我们也可以理解为不需要设置其他的重量块来平衡扭矩,这样我们就可以避免为了配平其他的重量块,而在平衡块61上增加重量以用来配平其他重量块的情况。或者说只需要配置其他很轻的重量块就可以抵消扭矩,这样也只需要在平衡块61上格外配置与其他重量块重量一致的格外重量块即可,由此我们可知,通过上述设置,可以使平衡块61的重量能够大幅度的减小,进而减小了砂光机100的重量,方便用户操作,减轻了整机的重量,减少用户的疲劳感。进一步的,平衡块61的质心A至底板组件40的质心B的距离D1大于等于0mm小于等于1mm,在上述范围内,效果更好。
平衡块61还包括质心调节部62,质心调节部62与平衡块61固定连接或者一体成型。在本实施例中,质心调节部62与平衡块61一体成型。具体的,质心调节部62包括增重部和减重部,增重部用于增加平衡块61的重量,减重部用于减小平衡块61的重量。减重部设置于平衡块61朝向底板41的一侧,增重部设置于平衡块61朝向风扇31的一侧。 当然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减重部设置于平衡块61朝向风扇31的一侧,增重部设置于平衡块61朝向底板41的一侧。上述设置,即在平衡块61上设置一个质心调节部62,可以根据底板组件40的重量、偏心距等不同,通过对增重部、减重部做出相应的调整,以此来调节质心的位置,从而实现对底板组件40的重量与扭矩的平衡。例如设置向上延伸的用来增加平衡块61重量的质心调节部62,也可以是向下延伸的用来减轻平衡块61重量的质心调节部62。
如图3至图5所示,平衡块61位于支承座43和底板41之间,且平衡块61至少部分设置在底板41内。平衡块61包括有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611和第二表面612,第一表面611相对于第二表面612远离底板41设置,第二表面612在沿电机轴线101的方向上位于固定件的下侧。也就是说,第一表面611至少部分与支承件42内圈抵接,第二表面612邻近底板41的上表面411设置。其中,底板41的上表面411向下凹陷形成有可供平衡块61活动的凹槽413,平衡块61的第二表面612朝向凹槽413凹陷方向延伸,也可以说是,平衡块61与底板41在其轴向上部分重叠。在本实施例中,凹槽413为与中心轴线102同轴的圆形凹槽,凹槽413的内径占底板41的外径的比例在25%到40%之间。进一步地,凹槽413为的半径C大于等于16mm小于等于50mm,一方面,通过将凹槽413的半径C设置在上述合理范围内,既能保证平衡块61具有足够的活动空间,同时又避免凹槽413的半径过大,增加了传动组件在径向上的尺寸的情况。另一方面,通过在在底板41上设置向下凹陷的凹槽413,使平衡块61尽可能的临近底板41设置,从而使平衡块61的质心A更加靠近底板41,在缩短扭矩的同时还能缩短整机在上下方向上尺寸,进而不但使整机结构更加紧凑,还能减轻整机的重量。
平衡块61至少部分设置在支承座43内,支承座43形成有避让槽431和容纳槽432,在垂直于电机轴线101的径向上,避让槽431位于容纳槽432的外侧,避让槽431与容纳槽432由支承座43靠近底板41上表面411的端面向上凹陷形成。容纳槽432用于容纳支承件42,其中容纳槽432的壁面至少部分与支承件42的外圈接触。其中,避让槽431与支承件42在轴向上部分重叠。避让槽431用于供平衡块61活动,其中,避让槽431的半径E大于等于20mm,通过这样设置,在保证平衡块61具有足够的活动空间的情况下,又能使整机结构在上下方向上更加紧凑,从而给用户提供一个结构小巧、又轻便的砂光机100。
第二表面612第一表面611第一表面611偏心元件50与风扇31固定连接或者一体成型。在本实施例中,偏心元件50与风扇31一体成型,即风扇31上形成有偏心元件50。风扇31安装在电机轴211上,并能被电机轴211驱动从而转动。当然也可以说,风扇31就是偏心元件50。
进一步的,风扇31的重量与电机21的重量的比值范围大于等于3%且小于等于25%。在电机21的重量一定的情况下,风扇31重量占电机21重量越小,意味着风扇31的重量越轻,即风扇31在转动时产生的转动惯量越小,进而能大大提高用户的操作感。另一方面,风扇31的重量越轻,即减轻了砂光机100整机的重量,进而便于用户握持。
在本实施例中,风扇31采用密度小于6.5 g/cm3的材料,因重量与密度成正比,即密度越小,风扇31的重量也越小,即有效的减轻了风扇31的重量,从而减小砂光机100的重量。优选的,风扇31采用密度大于等于1 g/cm3小于等于3 g/cm3的材料时,在满足结构强度的同时,又能减轻风扇31的重量。更进一步的,可以采用铝材料制成的风扇31,在减轻风扇31重量的同时,又能节省成本。当砂光机100如图1放置时,电机21驱动风扇31转动时,风扇31会产生转动惯量,也就是数说使风扇31转动时会形成使风扇31保持绕电机轴线101(也就是上下方向)转动的约束力,该约束力会在砂光机100有沿与上下方向倾斜相交的某一方向运动的趋势时约束砂光机100使其继续绕上下方向转动,也就是说用户对将砂光机100施加一个使砂光机100沿与上下方向倾斜相交的某一方向运动的力时,约束力会使砂光机100有沿砂光机100运动方向相反运动的趋势,这样就需要用户施加更多的力,以克服该约束力,从而造成操作不便,而且长时间这样操作,会使用户很容易产生疲劳感,影响工作效率。转动惯量与重量成正比,当风扇31的重量越大时,转动惯量越大,对用户产生的影响也越大,因此通过上述设置,能够减小转动惯量,从而提高用户的体验感。
进一步地,风扇31的重量与外径的平方的乘积的比值范围大于等于40 kg/cm²小于等于200 kg/cm²。其中外径指的是风扇31的外边缘的半径。通过将风扇31的重量与外径的平方的乘积的比值设置在上述范围内,则能有效的减小风扇31在转动时产生的转动惯量,减小用户操作时约束力的影响,进而提高工作效率。
更进一步地,风扇31的重量与电机21重量的总重量小于等于400g。砂光机100内部结构中,电机21、风扇31的重量相对于其他零部件的重量而言是比较重的,也就是说砂光机100的重量主要集中于电机21和风扇31。通过对平衡组件60与风扇组件30的结构以及位置的设置,使得风扇31的重量大大的降低,从而获得一个转动惯量较小的、重量较轻的砂光机100。在本实施例中,风扇31的重量小于等于80g。
如图1所示,机壳10上形成有进风口、出风口和出尘口。风扇31固定连接至电机轴211,即电机21转动时,风扇31随之运行。当风扇31转动时,气流从进风口进入,流经电机21与其他零部件,最终从出风口流出,从而达到对电机21与机壳10内其他零部件进行散热的效果。另一方面,气流还能有效的将底板41上的尘屑吹至出尘口,最终进入集尘盒(图中未示出),从而集尘的效果。
如图6至图7所示,风扇31还包括支架311、导风部312和吸尘部313。支架311大致呈环形结构,支架311包括有相对设置的上表面321、下表面331和贯穿孔341。上表面321相对于下表面331设置在远离底板41的一侧。支架311与电机轴211固定连接,即支架311的贯穿孔341套设在电机轴211的外圈上。当然,在支架311的贯穿孔341与电机轴211的外圈之间还可以设有中间件,在此并不限制支架311贯穿孔341与电机轴211外圈之间的具体连接方式,只要能够实现同步转动即可。风扇31上包括有至少两个的导风部312,导风部312分布在支架311的上表面321,导风部312与支架311一体成型,当然也可以分别成型。支架311呈环形,即支架311相对沿电机轴线101基本对称设置,导风部312沿电机轴线101的圆周方向均匀分布在支架311的上表面321,导风部312沿电机轴线101方向向上延伸。在本实施例中,导风部312具体为弧形的扇热叶片,其中,风扇31上的扇热叶片数大于等于20片,使风扇31在转动时,产生的风量越大,以此使风扇31的扇热效果更好。进一步地,扇热叶片的弧长大于13mm,进而使风扇31在转动时,风量越大,从而提高风扇31的扇热效果。风扇31上包括有至少两个的吸尘部313,吸尘部313分布在支架311的下表面331,即吸尘部313与导风部312相对设置在支架311的两侧,其中吸尘部313邻近底板41设置。吸尘部313与支架311一体成型,当然也可以分别成型。吸尘部313沿电机轴线101的圆周方向均匀分布在支架311的下表面331,吸尘部313沿电机轴线101方向向下延伸。在本实施例中,吸尘部313具体为弧形的吸尘叶片。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上述实施例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发明,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方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4)

1.一种砂光机,包括:
机壳;
电机,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机壳内,用于提供动力来源,所述电机轴包括绕电机轴线转动的电机轴;
风扇组件,包括与所述电机连接的风扇;
偏心元件,由所述电机驱动,所述偏心元件具有一个与所述电机轴线偏离设置的中心轴线;
底板组件,包括底板、固定于所述底板下表面上的打磨件以及用于支撑所述偏心元件的支承件,所述支承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所述第二端面相对于所述第一端面设置在靠近所述下表面的一侧;
其特征在于:
所述砂光机还包括平衡块,与所述偏心元件连接并由所述电机驱动围绕所述中心轴线旋转;
所述平衡块的质心至所述底板下表面的距离与所述支承件的第一端面至所述底板下表面距离的比例在20%到40%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砂光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平衡块包括质心调节部,用于调节所述平衡块的质心,所述质心调节部与所述平衡块固定连接或者一体成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砂光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板组件还包括安装所述支承件的支承座,所述支承座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所述支承座包括允许所述平衡块转动的避让槽。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砂光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板包括允许所述平衡件运动的凹槽,所述平衡块与所述底板在其轴向上至少部分重叠。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砂光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凹槽为与所述中心轴线同轴的圆形凹槽,所述凹槽内径与所述底板外径的比例在25%到40%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砂光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平衡块包括增重部和减重部,所述减重部设置于所述平衡块朝向所述底板的一侧,所述增重部设置于所述平衡块朝向所述风扇的一侧;
或者所述减重部设置于所述平衡块朝向所述风扇的一侧,所述增重部设置于所述平衡块朝向所述底板的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砂光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风扇的重量与所述风扇外径的平方的乘积的范围大于等于40 kg/cm²小于等于200 kg/cm²。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砂光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风扇重量与所述电机的质量的比值范围大于等于3%且小于等于25%。
9.一种砂光机,包括:
机壳;
电机,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机壳内,用于提供动力来源,所述电机轴包括绕电机轴线转动的电机轴;
风扇组件,包括与所述电机连接的风扇;
偏心元件,由所述电机驱动,所述偏心元件具有一个与所述电机轴线偏离设置的中心轴线;
底板组件,包括底板、固定于所述底板下表面上的打磨件以及用于支撑所述偏心元件的支承件,所述支承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所述第二端面相对于所述第一端面设置在靠近所述下表面的一侧;
其特征在于:
所述砂光机还包括平衡块,与所述偏心元件连接由所述电机驱动围绕所述中心轴线旋转;
所述平衡块的质心至所述底板下表面的距离与所述支承件第一端面至所述底板下表面距离的比例在20%到40%之间;所述风扇的重量与所述风扇外径的平方的乘积的范围大于等于40 kg/cm²小于等于200 kg/cm²。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砂光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风扇在沿所述电机轴线的方向上位于所述平衡块的上侧,其中所述风扇的密度小于6.5 g/cm3。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砂光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板包括允许所述平衡件运动的凹槽,所述平衡块与所述底板在其轴向上至少部分重叠。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砂光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凹槽为与所述中心轴线同轴的圆形凹槽,所述凹槽内径与所述底板外径的比例在25%到40%之间。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砂光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风扇重量与所述电机的质量的比值范围大于等于3%且小于等于25%。
14.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砂光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平衡块包括增重部和减重部,所述减重部设置于所述平衡块朝向所述底板的一侧,所述增重部设置于所述平衡块朝向风扇的一侧;
或者减重部设置于所述平衡块朝向风扇的一侧,所述增重部设置于所述平衡块朝向所述底板的一侧。
CN202011298291.9A 2020-11-19 2020-11-19 砂光机 Pending CN11451598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298291.9A CN114515987A (zh) 2020-11-19 2020-11-19 砂光机
PCT/CN2021/130880 WO2022105741A1 (zh) 2020-11-19 2021-11-16 砂光机
EP21893888.4A EP4230346A4 (en) 2020-11-19 2021-11-16 GRINDING MACHINE
US18/314,233 US20230271296A1 (en) 2020-11-19 2023-05-09 Sander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298291.9A CN114515987A (zh) 2020-11-19 2020-11-19 砂光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515987A true CN114515987A (zh) 2022-05-20

Family

ID=815949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298291.9A Pending CN114515987A (zh) 2020-11-19 2020-11-19 砂光机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271296A1 (zh)
EP (1) EP4230346A4 (zh)
CN (1) CN114515987A (zh)
WO (1) WO2022105741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620136C5 (de) * 1986-06-14 2007-01-11 Robert Bosch Gmbh Motorisch angetriebene Handschleifmaschine mit einem Exzenterantrieb
ITVI20040090A1 (it) * 2004-04-16 2004-07-16 Positec Group Ltd Dispositivo antivibrante per macchina levigatrice motorizzata, e macchina levigatrice incorporante tale dispositivo
CN101172331A (zh) * 2006-11-02 2008-05-07 苏州宝时得电动工具有限公司 多功能砂光机
EP2127808A1 (en) * 2008-05-29 2009-12-02 Black & Decker, Inc. Power tool
CN207841048U (zh) * 2017-11-16 2018-09-11 苏州宝时得电动工具有限公司 磨砂装置
CN208231559U (zh) * 2018-05-22 2018-12-14 张勇 一种打磨机的偏心组件
CN211916459U (zh) * 2019-12-07 2020-11-13 徐子扬 打磨抛光一体化装置
CN211940308U (zh) * 2019-12-30 2020-11-17 江苏金鼎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平衡结构砂光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30271296A1 (en) 2023-08-31
EP4230346A1 (en) 2023-08-23
EP4230346A4 (en) 2024-05-15
WO2022105741A1 (zh) 2022-05-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H11333692A (ja) 手持ち式電動工具
US20130146320A1 (en) Counterbalance for Eccentric Shafts
US9561569B2 (en) Wobble drive for an oscillating tool
CN209868288U (zh) 打磨工具
EP3074177B1 (en) Sander having two-piece fan
CN113043133B (zh) 打磨工具
US4242839A (en) High-speed power tool
CN103862351A (zh) 偏心旋转摆动类工具
CN1899765B (zh) 具有至少两个平衡配重的装置、偏心刀具及手持式工具机
CN103537752B (zh) 便携式切割机
US20200398393A1 (en) Reciprocating tool having planetary gear assembly and counterweighting assembly
CN114515987A (zh) 砂光机
CN103862379B (zh) 偏心旋转摆动类工具
WO2019154292A1 (zh) 打磨工具
CN221020359U (zh) 轨道式砂光机
CN211029448U (zh) 打磨工具
CN211940308U (zh) 一种新型平衡结构砂光机
CN220051255U (zh) 砂光机
CN110014190A (zh) 便携式切割机
CN110142672B (zh) 一种打磨工具
CN117001486A (zh) 砂光机
CN103862378B (zh) 偏心旋转摆动类工具
CN212496885U (zh) 直流砂墙机
US20230302601A1 (en) Portable electric tool
CN218927351U (zh) 一种多头旋转型抛光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211106 No. 529, 159, Jiangjun Avenue, Jiangning District, Nanjing, Jiangsu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Nanjing Quanfeng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No. 529, Jiangjun Avenue, Jiangning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Nanjing, Jiangsu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NANJING CHERVON INDUSTRY Co.,Ltd.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