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515387A - 除颤仪、除颤仪的自检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除颤仪、除颤仪的自检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515387A
CN114515387A CN202011315129.3A CN202011315129A CN114515387A CN 114515387 A CN114515387 A CN 114515387A CN 202011315129 A CN202011315129 A CN 202011315129A CN 114515387 A CN114515387 A CN 11451538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lf
defibrillator
checking
test
ho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31512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启
杨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Mindray Bio Medical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Mindray Bio Medical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Mindray Bio Medical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Mindray Bio Medical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315129.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515387A/zh
Publication of CN1145153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1538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NELECTROTHERAPY; MAGNETOTHERAPY; RADIATION THERAPY; ULTRASOUND THERAPY
    • A61N1/00Electrotherapy; Circuits therefor
    • A61N1/18Applying electric currents by contact electrodes
    • A61N1/32Applying electric currents by contact electrodes alternating or intermittent currents
    • A61N1/38Applying electric currents by contact electrodes alternating or intermittent currents for producing shock effects
    • A61N1/39Heart defibrillato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NELECTROTHERAPY; MAGNETOTHERAPY; RADIATION THERAPY; ULTRASOUND THERAPY
    • A61N1/00Electrotherapy; Circuits therefor
    • A61N1/18Applying electric currents by contact electrodes
    • A61N1/32Applying electric currents by contact electrodes alternating or intermittent currents
    • A61N1/38Applying electric currents by contact electrodes alternating or intermittent currents for producing shock effects
    • A61N1/39Heart defibrillators
    • A61N1/3925Monitoring; Protecting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ardi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Radiology & Medical Imag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Electrotherapy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除颤仪、除颤仪的自检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该除颤仪包括:主机;电源模块,所述电源模块设置在所述主机内,用于对所述除颤仪供电;体外电极板,所述体外电极板通过线缆连接到所述主机,以实现电除颤;功能按键,所述功能按键包括至少两套互为备份的第一功能按键和第二功能按键;主控电路,所述主控电路设置在所述主机内,用于根据预设的除颤仪自检策略,对所述除颤仪进行自检。避免了除颤仪出现故障后不能及时发现并处理,导致除颤仪存在临床使用隐患的问题。因此,提高了除颤仪使用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除颤仪、除颤仪的自检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除颤仪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除颤仪、除颤仪的自检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除颤仪,是一个不经常使用的高风险急救设备,主要用于对心脏室颤,房颤等危险病症进行除颤治疗。在实际临床中,除颤仪绝大部分时间处于待机状态,需要进行抢救工作时才将除颤仪拿出进行除颤操作。由于需要确保除颤仪一拿出来就可用,因而对除颤仪的日常维护要求很高。
而实际情况当中,由于人员配置不足和对除颤仪操作使用不熟悉,常常存在除颤仪维护操作不到位或无人维护的情况,从而导致除颤仪出现故障后,并不能及时发现并处理,存在较大的临床使用隐患。因此,如何提高除颤仪使用的安全性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除颤仪、除颤仪的自检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实现除颤仪自检,从而提高除颤仪使用的安全性。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除颤仪,所述除颤仪包括:
主机;
电源模块,所述电源模块设置在所述主机内,用于对所述除颤仪供电;
体外电极板,所述体外电极板通过线缆连接到所述主机,以实现电除颤;
功能按键,所述功能按键包括至少两套互为备份的第一功能按键和第二功能按键;
主控电路,所述主控电路设置在所述主机内,用于根据预设的除颤仪自检策略,对所述除颤仪进行自检。
第二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除颤仪的自检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根据预设的除颤仪自检策略,判断当前是否达到所述自检策略中的自检触发条件;
若达到所述自检触发条件,则根据所述自检策略中的自检对象以及自检顺序,按照所述自检顺序对所述自检对象进行自检。
第三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使所述处理器实现如上述的除颤仪的自检方法。
本申请公开的除颤仪、除颤仪的自检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除颤仪包括主机、电源模块、体外电极板、功能按键以及主控电路,其中,电源模块设置在主机内,用于对除颤仪供电,体外电极板通过线缆连接到主机,以实现电除颤,功能按键包括至少两套互为备份的第一功能按键和第二功能按键,主控电路设置在主机内,用于根据预设的除颤仪自检策略对除颤仪进行自检。一方面,通过至少两套互为备份的功能按键,使得即使其中的某套功能按键异常时,可以继续通过备份的正常功能按键实现除颤仪功能;另一方面,通过除颤仪自检,避免了除颤仪出现故障后不能及时发现并处理,导致除颤仪存在临床使用隐患的问题。因此,提高了除颤仪使用的安全性。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除颤仪的结构示意性框图;
图2是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除颤仪功能按键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自检设置界面的示意图;
图4是是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除颤仪的自检方法的示意流程图;
图5是是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除颤仪的自检方法的示意流程图;
图6是是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根据所述自检策略中的自检对象以及自检顺序,按照所述自检顺序对所述自检对象进行自检步骤的示意流程图;
图7是是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除颤仪的自检方法的示意流程图;
图8是是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除颤仪的自检方法的示意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附图中所示的流程图仅是示例说明,不是必须包括所有的内容和操作/步骤,也不是必须按所描述的顺序执行。例如,有的操作/步骤还可以分解、组合或部分合并,因此实际执行的顺序有可能根据实际情况改变。
应当理解,在此本申请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仅仅是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并不意在限制本申请。如在本申请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那样,除非上下文清楚地指明其它情况,否则单数形式的“一”、“一个”及“该”意在包括复数形式。
还应当进理解,在本申请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相关联列出的项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何组合以及所有可能组合,并且包括这些组合。
除颤仪,是一个不经常使用的高风险急救设备,主要用于对心脏室颤,房颤等危险病症进行除颤治疗。在实际临床中,除颤仪绝大部分时间处于待机状态,需要进行抢救工作时才将除颤仪拿出进行除颤操作。由于需要确保除颤仪一拿出来就可用,因而对除颤仪的日常维护要求很高。
而实际情况当中,由于人员配置不足和对除颤仪操作使用不熟悉,常常存在除颤仪维护操作不到位或无人维护的情况,从而导致除颤仪出现故障后,并不能及时发现并处理,存在较大的临床使用隐患。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除颤仪、除颤仪的自检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除颤仪的自检方法可应用于除颤仪,用于实现除颤仪自检,从而提高除颤仪使用的安全性。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请参阅图1,图1为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除颤仪的结构示意框图。该除颤仪100用于执行本申请实例提供的除颤仪的自检方法,以提高除颤仪使用的安全性。
如图1所示,该除颤仪100可以包括主机10、电源模块20、体外电极板30、主控电路40以及功能按键50。电源模块20设置在主机10内,用于对除颤仪100供电;体外电极板30通过线缆连接到主机10,以实现电除颤;功能按键50包括至少两套互为备份的第一功能按键51和第二功能按键52;主控电路40设置在主机10内,用于根据预设的除颤仪自检策略,对除颤仪100进行自检。
示例性的,电源模块20包括但不限于电池,如锂电池等。
示例性的,功能按键50包括主机功能按键和/或电极板功能按键。例如,如图2所示,功能按键50包括主机功能按键和电极板功能按键,其中,主机功能按键包括但不限于开关机按键、模式切换按键、第一能量调节按键、第一充电按键、第一放电按键等,电极板功能按键包括但不限于第二能量调节按键、第二充电按键、第二放电按键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功能按键50包括主机功能按键时,主机功能按键包括设置在主机内的至少两套互为备份的第一主机功能按键和第二主机功能按键。
示例性的,互为备份的第一主机功能按键和第二主机功能按键不同,比如,采用两个不同厂家的高可靠性主机功能按键做备份,当其中的某个主机功能按键异常时,比如第一主机功能按键异常时,或第二主机功能按键异常时,使用正常的第二主机功能按键,或使用正常的第一主机功能按键,从而确保按键功能正常,可避免由于物料批次变异而导致的按键功能失效。
示例性的,考虑到按键失效机理,大部分按键为接触阻抗变大或开路失效,预设主机功能按键的接触阻抗对应的阻抗阈值,比如设置阻抗阈值为2k欧姆,需要说明的是,该阻抗阈值的具体数值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设置,在此不作具体限制。当主机功能按键的接触阻抗小于或等于阻抗阈值时,主机功能按键正常;反之,当主机功能按键的接触阻抗大于阻抗阈值时,主机功能按键异常。例如,设置主机功能按键的接触阻抗在2k欧姆左右时,主机功能按键功能仍正常,保证主机功能按键在产品有效期内满足免维护要求。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功能按键50包括电极板功能按键时,电极板功能按键包括设置在体外电极板内的至少两套互为备份的第一电极板功能按键和第二电极板功能按键。
示例性的,互为备份的第一电极板功能按键和第二电极板功能按键不同,比如,采用两个不同厂家的高可靠性电极板功能按键做备份,当其中的某个电极板功能按键异常时,比如当第一电极板功能按键异常时,或第二电极板功能按键异常时,使用正常的第二电极板功能按键,或使用正常的第一电极板功能按键,从而确保按键功能正常,可避免由于物料批次变异而导致的按键功能失效。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确保除颤仪的可靠性,将体外电极板30与主机10之间传输的关键信号进行备份,其中,关键信号包括但不限于人体的心电信号、放电按键控制回路信号等,放电按键控制回路信号包括第一放电按键和/或第二放电按键对应的放电按键控制回路信号。并且,体外电极板30连接到主机10的线缆中包括备份信号传输线路,通过备份信号传输线路传输备份的关键信号。从而保证单一故障情况下,信号依旧能正常传输,不影响除颤仪功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除颤仪还可以包括输出装置,其中,输出装置可为显示屏,如触摸显示屏、液晶显示屏、LED显示屏或OLED显示屏等。需要说明的是,显示屏也可以是独立于除颤仪100之外的液晶显示屏、电视机或独立显示设备,也可为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上的显示屏等等。通过显示屏显示除颤仪自检结果,比如在显示屏显示自检报告。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输出装置可为语音装置,如扬声器等,通过语音装置输出除颤仪自检结果,比如输出语音自检结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主控电路40判断当前是否达到除颤仪100对应的自检策略中的自检触发条件。若达到自检触发条件,则根据自检策略中的自检对象以及自检顺序,按照自检顺序对自检对象进行自检。
示例性的,除颤仪自检策略包括除颤仪进行自检对应的至少一个自检对象、自检对象对应的自检顺序、以及除颤仪进行自检操作对应的自检触发条件等。其中,除颤仪100的自检对象包括除颤仪100的最小系统、体外电极板30、除颤仪100的基本除颤功能、功能按键50、除颤仪100的电池、除颤仪100的放电回路中至少一种。除颤仪100的最小系统是使除颤仪100开机或运行的最基本的硬件和软件环境。
示例性的,多个自检对象对应的自检顺序可以包括:最小系统→体外电极板30→基本除颤功能→功能按键50→电池→放电回路。也即,在执行自检操作时,按照最小系统、体外电极板30、基本除颤功能、功能按键50、电池、放电回路的先后顺序,依次对各个自检对象进行检测。
在一些实施例中,除颤仪100的自检策略在出厂前即设置好,在除颤仪100使用的过程中,可直接根据预先设置好的自检策略进行除颤仪100的自检。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用户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除颤仪进行自检对应的自检对象、自检对象对应的自检顺序、以及自检触发条件等信息进行灵活设置。示例性的,当用户开启自检策略设置功能时,主控电路40控制在除颤仪100的显示屏上显示相应的自检设置界面,例如,如图3所示,该自检设置界面包括自检对象设置项、自检对象对应的自检顺序设置项、以及自检触发条件设置项等。用户可以基于自检对象设置项选择需要进行自检的自检对象,基于自检顺序设置项设置所选择的自检对象对应的自检顺序,以及基于自检触发条件设置项设置自检触发条件。
需要说明的是,用户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除颤仪的自检对象、自检对象对应的自检顺序、以及自检触发条件进行灵活设置,在此不作具体限制。
当接收到用户基于自检设置界面操作确定的自检对象、自检对象对应的自检顺序、以及自检触发条件等信息时,主控电路40根据自检对象、自检对象对应的自检顺序、以及自检触发条件等信息生成除颤仪100进行自检对应的自检策略。
在一些实施例中,若当前时间在预设时间段内,则主控电路40判定达到自检触发条件;或者若当前时间距上一次自检时间达到预设检测周期,则主控电路40判定达到自检触发条件。
示例性的,预先设置除颤仪进行自检的预设时间段,比如预设时间段为晚间12点至早间6点之间,则在当前时间处于晚间12点至早间6点之间时,判定达到自检触发条件,执行自检操作。需要说明的是,预设时间段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设置,在此不作具体限制。
示例性的,预先设置除颤仪进行自检的预设检测周期,比如,预设检测周期为2天,则每间隔2天,也即当前时间距上一次完成自检的时间达到2天时,判定达到自检触发条件,执行自检操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判定达到自检触发条件时,比如当前时间在预设时间段内,或者当前时间距上一次自检时间达到预设检测周期,主控电路40首先启动除颤仪100的最小系统自检,并记录除颤仪100的最小系统的自检结果。在除颤仪100的最小系统自检完成后,启动体外电极板30是否在位自检,也即判断体外电极板30是否放置于正确的位置。进一步地,记录体外电极板30是否在位的自检结果。在体外电极板30自检完成后,接着启动除颤仪100的基本除颤功能自检,也即对除颤仪100执行基本除颤操作的基本除颤功能模块进行自检,并相应记录自检结果。在除颤仪100的基本除颤功能自检完成后,启动主机功能按键和/或电极板功能按键的黏连自检,也即对主机10中的开关机按键、第一能量调节按键、第一充电按键、第一放电按键等主机功能按键进行按键的黏连自检;或者对体外电极板30中的第二能量调节按键、第二充电按键、第二放电按键等电极板功能按键进行按键的黏连自检;又或者对开关机按键、第一能量调节按键、第一充电按键、第一放电按键等主机功能按键、以及第二能量调节按键、第二充电按键、第二放电按键等电极板功能按键均进行按键的黏连自检。在主机功能按键和/或电极板功能按键的黏连自检完成后,记录主机功能按键和/或电极板功能按键的自检结果。在主机功能按键和/或电极板功能按键的黏连自检完成后,启动电池自检。示例性的,电池自检包括检测电池的当前电量,自检结果即为电池的当前电量。或者,检测电池是否电量不足,自检结果即为电池电量充足或电池电量不足等。在电池自检完成后,启动放电回路自检。示例性的,将体外电极板30放置在除颤仪100的电极座中,通过电极座中的负载电阻,比如50欧姆的负载电阻模拟连接人体,进行例如10J的外放电,从而保证放电回路的功能正常。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完成自检之后,主控电路40输出自检结果。示例性的,根据每个自检对象对应的自检结果,生成自检报告,并输出该自检报告。例如,在除颤仪100的显示屏上显示每个自检对象对应的自检结果,如在显示屏上显示自检报告。
或者,预先将除颤仪100与相应的终端进行关联,其中,终端包括但不限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个人计算机等设备。在完成自检之后,发送每个自检对象对应的自检结果至与除颤仪100关联的终端,比如,发送自检报告至除颤仪100关联的终端。
又或者,在除颤仪100的显示屏上显示自检结果,同时将自检结果发送至与除颤仪100关联的终端。用户通过除颤仪100的显示屏或者除颤仪100关联的终端均可以查看到除颤仪100的自检结果。若自检结果中指明存在自检对象异常,则用户可以及时进行异常处理操作,从而保证除颤仪100使用的安全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输出自检结果之后,主控电路40控制除颤仪关机,从而降低除颤仪100的耗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完成自检之后,主控电路40根据自检结果,控制除颤仪100的状态指示灯开启/关闭,以通过状态指示灯提示除颤仪的异常/正常状态。例如,若自检结果为每个自检对象都正常,则控制状态指示灯关闭;若自检结果为存在自检对象异常,则控制状态指示灯开启,以通过状态指示灯提示用户除颤仪出现异常。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主控电路40也可以根据自检结果,控制除颤仪100的状态指示灯显示不同颜色。例如,若自检结果为每个自检对象都正常,则控制状态指示灯显示为绿色,以提示用户除颤仪正常;若自检结果为存在自检对象异常,则控制状态指示灯显示为红色,以提示用户除颤仪出现异常。从而提醒用户及时进行异常处理操作,从而保证除颤仪100使用的安全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主控电路40可以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其中,处理器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该处理器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其中,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存储器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volatile memory),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 Memory,RAM);或者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ROM),快闪存储器(flash memory),硬盘(Hard Disk Drive,HDD)或固态硬盘(Solid-State Drive,SSD);或者以上种类的存储器的组合。存储器用于向处理器提供指令和数据。
其中,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在存储器的计算机程序指令并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实现本实施例提供的任意一种除颤仪的自检方法的步骤。从而实现对除颤仪100进行自检,提高除颤仪100使用的安全性。
一方面,通过除颤仪100自检,当检测出现异常时及时通知用户进行相应的维修操作处理;另一方面,对于自检无法覆盖的方面通过设计来提高可靠性,比如将主机功能按键、电极板功能按键进行备份,将线缆设置备份信号传输线路等。通过这两方面保证除颤仪100随时处于ready状态,提高其使用的安全性。
以下将结合除颤仪100的工作原理,对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除颤仪的自检方法进行详细介绍。
请参阅图4,图4是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除颤仪的自检方法的示意流程图。该方法可以应用在上述的除颤仪,用于实现除颤仪自检,从而提高除颤仪使用的安全性。
如图4所示,该除颤仪的自检方法具体包括步骤S101和步骤S102。
S101、根据预设的除颤仪自检策略,判断当前是否达到所述自检策略中的自检触发条件;若是,则执行步骤S102;若否,则返回继续执行步骤S101;
示例性的,除颤仪自检策略包括除颤仪进行自检对应的至少一个自检对象、自检对象对应的自检顺序、以及除颤仪进行自检操作对应的自检触发条件等。其中,除颤仪的自检对象包括除颤仪的最小系统、体外电极板、除颤仪的基本除颤功能、功能按键、除颤仪的电池、除颤仪的放电回路中至少一种。
除颤仪的最小系统是使除颤仪开机或运行的最基本的硬件和软件环境。除颤仪的功能按键包括主机功能按键、电极板功能按键等。主机功能按键包括但不限于开关机按键、第一能量调节按键、第一充电按键、第一放电按键等;电极板功能按键包括但不限于第二能量调节按键、第二充电按键、第二放电按键等。
示例性的,主机功能按键包括至少两套互为备份的设置在除颤仪主机内的第一主机功能按键和第二主机功能按键;电极板功能按键包括至少两套互为备份的设置在体外电极板内的第一电极板功能按键和第二电极板功能按键。
示例性的,多个自检对象对应的自检顺序可以包括:最小系统→体外电极板→基本除颤功能→功能按键→电池→放电回路。也即,在执行自检操作时,按照最小系统、体外电极板、基本除颤功能、功能按键、电池、放电回路的先后顺序,依次对各个自检对象进行检测。
在一些实施例中,判断当前是否达到自检策略中的自检触发条件可以包括:若当前时间在预设时间段内,则判定达到所述自检触发条件;或者若当前时间距上一次自检时间达到预设检测周期,则判定达到所述自检触发条件。
示例性的,预先设置除颤仪进行自检的预设时间段,比如预设时间段为晚间12点至早间6点之间,则在当前时间处于晚间12点至早间6点之间时,判定达到自检触发条件,执行自检操作。需要说明的是,预设时间段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设置,在此不作具体限制。
示例性的,预先设置除颤仪进行自检的预设检测周期,比如,预设检测周期为2天,则每间隔2天,也即当前时间距上一次完成自检的时间达到2天时,判定达到自检触发条件,执行自检操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除颤仪的自检策略在出厂前即设置好,在除颤仪使用的过程中,可直接根据预先设置好的自检策略进行除颤仪自检。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步骤S101之前可以包括步骤S103和步骤S104。
S103、控制在所述除颤仪的显示屏上显示自检设置界面,以供用户基于所述自检设置界面选择自检对象、设置选择的所述自检对象对应的自检顺序、以及设置自检触发条件;
S104、根据选择的所述自检对象、设置的所述自检顺序、以及设置的所述自检触发条件,生成所述自检策略。
也即,用户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除颤仪进行自检对应的自检对象、自检对象对应的自检顺序、以及自检触发条件等信息进行灵活设置。示例性的,当用户开启自检策略设置功能时,在除颤仪的显示屏上显示相应的自检设置界面,例如,如图3所示,该自检设置界面包括自检对象设置项、自检对象对应的自检顺序设置项、以及自检触发条件设置项等。用户可以基于自检对象设置项选择需要进行自检的自检对象,基于自检顺序设置项设置所选择的自检对象对应的自检顺序,以及基于自检触发条件设置项设置自检触发条件。
需要说明的是,用户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除颤仪的自检对象、自检对象对应的自检顺序、以及自检触发条件进行灵活设置,在此不作具体限制。
当接收到用户基于自检设置界面操作确定的自检对象、自检对象对应的自检顺序、以及自检触发条件等信息时,根据自检对象、自检对象对应的自检顺序、以及自检触发条件等信息生成除颤仪进行自检对应的自检策略。
在除颤仪使用的过程中,根据用户所设置的自检策略,判断当前是否达到自检策略中的自检触发条件。具体操作过程参考前述实施例中所述,在此不再赘述。
S102、根据所述自检策略中的自检对象以及自检顺序,按照所述自检顺序对所述自检对象进行自检。
当判定未达到自检触发条件时,比如当前时间不在预设时间段内,则返回循环执行步骤S101中的操作,继续根据预设的除颤仪自检策略,判断当前是否达到自检策略中的自检触发条件。
当判定达到自检触发条件时,比如当前时间在预设时间段内,或者当前时间距上一次自检时间达到预设检测周期,则基于自检策略中的自检对象、以及自检对象对应的自检顺序,按照该自检顺序对自检对象进行自检。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步骤S102可以包括子步骤S1021至子步骤S1026。
S1021、若达到所述自检触发条件,则启动所述最小系统自检;
S1022、在所述最小系统自检完成后,启动所述体外电极板是否在位自检;
S1023、在所述体外电极板自检完成后,启动所述除颤仪的基本除颤功能自检;
S1024、在所述除颤仪的基本除颤功能自检完成后,启动所述主机功能按键和/或所述电极板功能按键的黏连自检;
S1025、在所述主机功能按键和/或所述电极板功能按键的黏连自检完成后,启动所述电池自检;
S1026、在所述电池自检完成后,启动所述放电回路自检。
也即,在该实施例中,对除颤仪的最小系统、体外电极板、基本除颤功能、主机功能按键和/或电极板功能按键、电池、放电回路等进行自检。当判定达到自检触发条件时,比如当前时间在预设时间段内,或者当前时间距上一次自检时间达到预设检测周期,首先启动除颤仪的最小系统自检,并记录除颤仪的最小系统的自检结果。在除颤仪的最小系统自检完成后,启动体外电极板是否在位自检,也即判断体外电极板是否放置于正确的位置。进一步地,记录体外电极板是否在位的自检结果。在体外电极板自检完成后,接着启动除颤仪的基本除颤功能自检,也即对除颤仪执行基本除颤操作的基本除颤功能模块进行自检,并相应记录自检结果。在除颤仪的基本除颤功能自检完成后,启动主机功能按键和/或电极板功能按键的黏连自检,也即对主机中的开关机按键、第一能量调节按键、第一充电按键、第一放电按键等主机功能按键进行按键的黏连自检;或者对体外电极板中的第二能量调节按键、第二充电按键、第二放电按键等电极板功能按键进行按键的黏连自检;又或者对开关机按键、第一能量调节按键、第一充电按键、第一放电按键等主机功能按键、以及第二能量调节按键、第二充电按键、第二放电按键等电极板功能按键均进行按键的黏连自检。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在按键的黏连自检前后增加按键接触不良进行自检。在主机功能按键和/或电极板功能按键的黏连自检完成后,记录主机功能按键和/或电极板功能按键的自检结果。在主机功能按键和/或电极板功能按键的黏连自检完成后,启动电池自检。示例性的,电池自检包括检测电池的当前电量,自检结果即为电池的当前电量。或者,检测电池是否电量不足,自检结果即为电池电量充足或电池电量不足等。在电池自检完成后,启动放电回路自检。在一些实施例中,启动放电回路自检包括:控制所述放电回路进行放电,以获取所述放电回路的放电采样信号;根据所述放电采样信号计算所述除颤设备的放电能量精度;根据所述放电能量精度执行对应的提示操作。示例性的,将体外电极板放置在电极座中,通过电极座中的负载电阻,比如50欧姆的负载电阻模拟连接人体,进行例如10J的外放电,从而保证放电回路的功能正常。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极板包括电路板和电极组件,主机10包括用于放置电极组件的电极放置位,电极放置位包括导电部。电路板用于向位于电极放置位的导电部输出第一电信号,电路板还用于检测电极组件上的第二电信号,以及根据检测结果判断电极组件是否置于电极放置位。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电信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方波、正弦波、三角波、锯齿波、可变PWM波、自定义波形。示例性的,第一电信号可以包括固定周期波形的信号和/或可变周期波形的信号。示例性的,若电路板检测电极组件上的第二电信号包括与第一电信号相同的波形信号,则可以判定电极组件已置于电极放置位;若电路板检测电极组件上的第二电信号不包括与第一电信号相同的波形信号,则可以判定电极组件未置于电极放置位。
可以理解的,当电极组件置于电极放置位时,电极组件的导电部分与电极放置位的导电部连接,电路板向导电部输出的第一电信号可以通过电极组件的导电部分传输到主机10的处理器,而当电极组件未置于电极放置位时,电极组件的导电部分与导电部连接,电路板向导电部输出的第一电信号不能通过电极组件传输到主机10的处理器。因此可以根据电极组件上的第二电信号判断电极组件是否置于电极放置位。
示例性的,电路板包括信号生成电路,信号生成电路连接导电部,向导电部输出第一电信号,例如输出方波、正弦波、三角波、锯齿波、可变PWM波、自定义波形中的至少一种。例如,信号生成电路例如可以包括正弦波生成电路和/或三角波生成电路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按键功能自检包括:
对功能按键进行按键功能状态检测;若检测到功能按键的功能状态为功能异常状态,则向用户发出警报。
按键功能自检方式可以有两种,一种是用户参与的自检方式,另一种是用户不参与的自检方式。在用户参与的自检方式下,除颤设备发出触发按键的提示,接收到电平状态,并根据电平状态确定功能按键的功能状态。在一些实施例中,功能状态包括功能正常状态和功能异常状态,其中,功能异常状态进一步包括按键粘连状态和按键接触不良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通过预设时长内,根据按键的电平状态来进行功能按键的按键粘连自检。在按键未被按压的时,在预设时长内,电平状态与预先设置的按键按压后的预设电平状态一致即可判定发生按键粘连。在一些实施例中,功能按键在预设时长内持续输出低电平,例如,在10秒内一直持续输出低电平,则证明功能按键出现粘连,需要维修更换。在一些实施例中,按压功能按键也可以设置为输出高电平,在此不做限定。通过对功能按键进行按键粘连检测,当功能按键出现故障时提前报警检修,可以降低临床风险。在一些实施例中,用户无需按下按键即可进行按键粘连自检,按键粘连时,相当于按键被按下,按下按键后的信号通路如上述所述。在一些实施例中,检测的电平为功能按键与主控电路40之间的电平。
在一些实施例中,说明检测按键接触不良状态的过程。预先设置按键按压后的预设电平状态,按压功能按键后,功能按键输出的电平不满足预设电平状态,则证明功能按键接触不良,需要维修更换。例如,预设电平状态为0V-0.2V,当功能按键按下后,功能按键输出的电平高于0.2V,则判定开机按键11接触不良。在一些实施例中,检测的电平为功能按键与主控电路40之间的电平。进一步,可以理解地,当按压按键后,按键输出的电平状态与预设电平状态不一致即可判定按键功能状态为功能失常状态。通过对功能按键进行按键接触不良检测,当功能按键出现故障时提前报警检修,可以降低临床风险。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步骤S102之后可以包括步骤S105。
S105、输出自检结果。
在完成每个自检对象的自检之后,输出每个自检对象对应的自检结果。示例性的,根据每个自检对象对应的自检结果,生成自检报告,并输出该自检报告。
示例性的,在除颤仪的显示屏上显示每个自检对象对应的自检结果,比如,在显示屏上显示自检报告。可以理解地,上述的自检对象可以由用户进行设置,使得自检报告仅显示用户关注的自检结果。
或者,预先将除颤仪与相应的终端进行关联,其中,终端包括但不限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个人计算机等设备。在完成每个自检对象的自检之后,发送每个自检对象对应的自检结果至与除颤仪关联的终端,比如,发送自检报告至除颤仪关联的终端。
又或者,在除颤仪的显示屏上显示每个自检对象对应的自检结果,同时将自检结果发送至与除颤仪关联的终端。用户通过除颤仪的显示屏或者除颤仪关联的终端均可以查看到除颤仪的自检结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步骤S105之后可以包括步骤S106。
S106、根据所述自检结果,控制所述除颤仪的状态指示灯开启/关闭,以通过所述状态指示灯提示所述除颤仪的异常/正常状态。
示例性的,在输出自检结果之后,控制除颤仪关机,并基于自检结果,控制除颤仪的状态指示灯开启或者关闭。例如,若自检结果为每个自检对象都正常,则控制状态指示灯关闭;若自检结果为存在自检对象异常,则控制状态指示灯开启,以通过状态指示灯提示用户除颤仪出现异常。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根据自检结果,控制除颤仪的状态指示灯显示不同颜色。例如,若自检结果为每个自检对象都正常,则控制状态指示灯显示为绿色,以提示用户除颤仪正常;若自检结果为存在自检对象异常,则控制状态指示灯显示为红色,以提示用户除颤仪出现异常。
上述各实施例提供的除颤仪的自检方法,通过根据预设的除颤仪自检策略,判断当前是否达到自检策略中的自检触发条件,若达到自检触发条件,则根据自检策略中的自检对象以及自检顺序,按照自检顺序对自检对象进行自检,从而实现除颤仪的自动检测,避免了除颤仪出现故障后不能及时发现并处理,导致除颤仪存在临床使用隐患的问题,因此,提高了除颤仪使用的安全性。
本申请的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中包括程序指令,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指令,实现本申请任一实施例提供的除颤仪的自检方法。
其中,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前述实施例所述的除颤仪的内部存储单元,例如所述除颤仪的硬盘或内存。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也可以是所述除颤仪的外部存储设备,例如所述除颤仪上配备的插接式硬盘,智能存储卡(Smart Media Card,SMC),安全数字(Secure Digital,SD)卡,闪存卡(Flash Card)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各种等效的修改或替换,这些修改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25)

1.一种除颤仪,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机;
电源模块,所述电源模块设置在所述主机内,用于对所述除颤仪供电;
体外电极板,所述体外电极板通过线缆连接到所述主机,以实现电除颤;
功能按键,所述功能按键包括至少两套互为备份的第一功能按键和第二功能按键;
主控电路,所述主控电路设置在所述主机内,用于根据预设的除颤仪自检策略,对所述除颤仪进行自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颤仪,其特征在于,包括:
当所述功能按键包括主机功能按键时,所述主机功能按键包括至少两套互为备份的第一主机功能按键和第二主机功能按键,所述第一主机功能按键和所述第二主机功能按键设置在所述主机内;
当所述功能按键包括电极板功能按键时,所述电极板功能按键包括至少两套互为备份的第一电极板功能按键和第二电极板功能按键,所述第一电极板功能按键和所述第二电极板功能按键设置在所述体外电极板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颤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电路用于:
判断当前是否达到所述自检策略中的自检触发条件;
若达到所述自检触发条件,则根据所述自检策略中的自检对象以及自检顺序,按照所述自检顺序对所述自检对象进行自检。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除颤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自检对象包括所述除颤仪的最小系统、所述体外电极板、所述除颤仪的基本除颤功能、所述功能按键、所述除颤仪的电池、所述除颤仪的放电回路中至少一种,其中,所述功能按键包括主机功能按键、电极板功能按键中至少一种,所述最小系统是使所述除颤仪开机或运行的最基本的硬件和软件环境。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除颤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电路用于:
若达到所述自检触发条件,则启动所述最小系统自检;
在所述最小系统自检完成后,启动所述体外电极板是否在位自检;
在所述体外电极板自检完成后,启动所述除颤仪的基本除颤功能自检;
在所述除颤仪的基本除颤功能自检完成后,启动所述主机功能按键和/或所述电极板功能按键的黏连自检;
在所述主机功能按键和/或所述电极板功能按键的黏连自检完成后,启动所述电池自检;
在所述电池自检完成后,启动所述放电回路自检。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除颤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电路用于:
若当前时间在预设时间段内,则判定达到所述自检触发条件;或者
若当前时间距上一次自检时间达到预设检测周期,则判定达到所述自检触发条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颤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电路还用于:
控制在所述除颤仪的显示屏上显示自检设置界面,以供用户基于所述自检设置界面选择自检对象、设置选择的所述自检对象对应的自检顺序、以及设置自检触发条件;
根据选择的所述自检对象、设置的所述自检顺序、以及设置的所述自检触发条件,生成所述自检策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颤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电路还用于:
输出自检结果。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除颤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电路用于:
在所述除颤仪的显示屏上显示所述自检结果;和/或
发送所述自检结果至与所述除颤仪关联的终端。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除颤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电路还用于:
输出所述自检结果后,控制所述除颤仪关机。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除颤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电路还用于:
根据所述自检结果,控制所述除颤仪的状态指示灯开启/关闭,以通过所述状态指示灯提示所述除颤仪的异常/正常状态。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任一项所述的除颤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模块包括电池,所述主控电路用于对所述电池进行自检。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除颤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电路用于:
检测所述电池的当前电量;或者
检测所述电池是否电量不足。
1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除颤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机功能按键和所述第二主机功能按键不同,以当所述第一主机功能按键或所述第二主机功能按键异常时,使用正常的所述第二主机功能按键或所述第一主机功能按键;所述第一电极板功能按键和所述第二电极板功能按键不同,以当所述第一电极板功能按键或所述第二电极板功能按键异常时,使用正常的所述第二电极板功能按键或所述第一电极板功能按键。
1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除颤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功能按键的接触阻抗小于或等于阻抗阈值时,所述主机功能按键正常;所述主机功能按键的接触阻抗大于所述阻抗阈值时,所述主机功能按键异常。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颤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包括备份信号传输线路,以通过所述备份信号传输线路传输备份的关键信号,所述关键信号包括放电按键控制回路信号。
17.一种除颤仪的自检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除颤仪为如权利要求1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除颤仪,所述方法包括:
根据预设的除颤仪自检策略,判断当前是否达到所述自检策略中的自检触发条件;
若达到所述自检触发条件,则根据所述自检策略中的自检对象以及自检顺序,按照所述自检顺序对所述自检对象进行自检。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自检对象包括所述除颤仪的最小系统、所述体外电极板、所述除颤仪的基本除颤功能、所述功能按键、所述除颤仪的电池、所述除颤仪的放电回路中至少一种,其中,所述功能按键包括主机功能按键、电极板功能按键中至少一种,所述最小系统是使所述除颤仪开机或运行的最基本的硬件和软件环境。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自检策略中的自检对象以及自检顺序,按照所述自检顺序对所述自检对象进行自检,包括:
若达到所述自检触发条件,则启动所述最小系统自检;
在所述最小系统自检完成后,启动所述体外电极板是否在位自检;
在所述体外电极板自检完成后,启动所述除颤仪的基本除颤功能自检;
在所述除颤仪的基本除颤功能自检完成后,启动所述主机功能按键和/或所述电极板功能按键的黏连自检;
在所述主机功能按键和/或所述电极板功能按键的黏连自检完成后,启动所述电池自检;
在所述电池自检完成后,启动所述放电回路自检。
20.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当前是否达到所述自检策略中的自检触发条件,包括:
若当前时间在预设时间段内,则判定达到所述自检触发条件;或者
若当前时间距上一次自检时间达到预设检测周期,则判定达到所述自检触发条件。
21.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预设的除颤仪自检策略,判断当前是否达到所述自检策略中的自检触发条件之前,包括:
控制在所述除颤仪的显示屏上显示自检设置界面,以供用户基于所述自检设置界面选择自检对象、设置选择的所述自检对象对应的自检顺序、以及设置自检触发条件;
根据选择的所述自检对象、设置的所述自检顺序、以及设置的所述自检触发条件,生成所述自检策略。
22.根据权利要求17至21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按照所述自检顺序对所述自检对象进行自检之后,包括:
输出自检结果。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自检结果,包括:
在所述除颤仪的显示屏上显示所述自检结果;和/或
发送所述自检结果至与所述除颤仪关联的终端。
24.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自检结果之后,包括:
根据所述自检结果,控制所述除颤仪的状态指示灯开启/关闭,以通过所述状态指示灯提示所述除颤仪的异常/正常状态。
25.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使所述处理器实现如权利要求17至24中任一项所述的除颤仪的自检方法。
CN202011315129.3A 2020-11-20 2020-11-20 除颤仪、除颤仪的自检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451538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15129.3A CN114515387A (zh) 2020-11-20 2020-11-20 除颤仪、除颤仪的自检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15129.3A CN114515387A (zh) 2020-11-20 2020-11-20 除颤仪、除颤仪的自检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515387A true CN114515387A (zh) 2022-05-20

Family

ID=815942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315129.3A Pending CN114515387A (zh) 2020-11-20 2020-11-20 除颤仪、除颤仪的自检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515387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517396B2 (ja) 医用デバイスの適応セルフテスト及びストレス解析
EP3240608B1 (en) Advanced warning indicator for emergency medical devices
US5929601A (en) Battery management apparatus for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s
US6223077B1 (en) Automatic power switching in a defibrillator
US5899925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periodic self-testing of a defibrillator
US20090248100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ditioning a Lithium Battery in an Automatic External Defibrillator
WO2008103760A2 (en) Master/slave processor configuration with fault recovery
CN101119766A (zh) 在自动外部除颤器内进行自测试的系统和方法
TWI639017B (zh) 備用電源模組健康狀態的檢測系統及檢測電路
CN106374152B (zh) 一种电池异常处理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和系统
EP3722820B1 (en) Test board, test system and test method for charging device
US10776128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low power power-on processing
US7580688B2 (en) Weak battery warning circuit
CN114515387A (zh) 除颤仪、除颤仪的自检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8802627A (zh) Bbu独立供电的测试方法、装置、系统及可读存储介质
JPH08292825A (ja) マイクロプロセッサ応用機器システム
US6957161B2 (en) Information handling system including power supply self diagnostics
JP2015008582A (ja) 電子機器
JP5084647B2 (ja) 電池装置
CN107145402A (zh) 一种检测软件宕机的方法和电子设备
EP3698846A1 (en) Defibrillator, state detection management method, state detection management system and device
CN108243358A (zh) 可插拔业务板
GB2584760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onitoring the condition of power cells of a battery pack
JPS62216018A (ja) バツテリ−バツクアツプ方式
JP2015208526A (ja) 医療機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