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509043B - 空间对象编码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 Google Patents

空间对象编码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509043B
CN114509043B CN202210138444.6A CN202210138444A CN114509043B CN 114509043 B CN114509043 B CN 114509043B CN 202210138444 A CN202210138444 A CN 202210138444A CN 114509043 B CN114509043 B CN 11450904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patial
space
target space
building
fea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13844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509043A (zh
Inventor
请求不公布姓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Xumi Yuntu Spac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Xumi Yuntu Spac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Xumi Yuntu Spac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Xumi Yuntu Spac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138444.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509043B/zh
Publication of CN1145090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0904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50904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0904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CMEASURING DISTANCES, LEVELS OR BEARINGS; SURVEYING; NAVIGATION; GYROSCOPIC INSTRUMENTS; PHOTOGRAMMETRY OR VIDEOGRAMMETRY
    • G01C1/00Measuring angl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BMEASURING LENGTH, THICKNESS OR SIMILAR LINEAR DIMENSIONS; MEASURING ANGLES; MEASURING AREAS; MEASURING IRREGULARITIES OF SURFACES OR CONTOURS
    • G01B21/00Measuring arrangements or details thereof, where the measuring technique is not covered by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unspecified or not relevant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BMEASURING LENGTH, THICKNESS OR SIMILAR LINEAR DIMENSIONS; MEASURING ANGLES; MEASURING AREAS; MEASURING IRREGULARITIES OF SURFACES OR CONTOURS
    • G01B21/00Measuring arrangements or details thereof, where the measuring technique is not covered by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unspecified or not relevant
    • G01B21/28Measuring arrangements or details thereof, where the measuring technique is not covered by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unspecified or not relevant for measuring area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 Processing Or Creating Image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空间对象编码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涉及空间对象标识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目标空间的空间特征信息,其中,所述目标空间内包括:至少一个空间构件;根据所述空间特征信息生成所述目标空间的空间特征码;获取所述目标空间内所述至少一个空间构件的空间特征属性信息;根据所述目标空间的空间特征码和所述至少一个空间构件的空间特征属性信息,生成所述至少一个空间构件的空间特征码。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空间对象编码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采用空间对象的几何特征属性来表达纯粹的物理空间,空间构件继承目标空间的空间特征码,以生成唯一的标识,保证编码的唯一性,解决了跨阶段空间编码传递问题,使多源软件编码统一。

Description

空间对象编码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空间对象标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间对象编码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智慧城市、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发展,预示着智能时代即将到来,建筑物信息的作用也就显得越来越重要。建筑物信息时空编码作为大数据时代重要的空间信息,是智慧城市的基础,其蕴涵在各种结构化和非结构化的数据中,是多源数据的泛在属性,不仅具有定位功能,还起到沟通各类信息资源的“桥梁”作用,有利于实现多源信息整合、交换与共享,是实现社会资源互操作的需要。
但是,目前建筑物信息离智能时代要求具有较大差距,主要存在部门间建筑物信息数据管理单元及编码方式不统一,行政区划间没有统一标准及只考虑自己行政区划,编码方式未面向全球,造成了众多的“数据孤岛”、“信息孤岛”、“知识孤岛”,数据难以融合。同时,建筑物信息数组存在组织、表达方式多样、对空间对象的定义不一致,依赖地理空间参考、服务方式难以扩展等瓶颈,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时空信息的纵向综合分析和横向共享关联。因此,急需构建一个统一的、全球化、多类型、多尺度、多时相、考虑三维空间的建筑物信息时空编码体系,形成一个独立于具体数据的基础框架,以实现数据之间的融会贯通。
从设计、建造、交付直至运营四个阶段,建筑物均是围绕空间进行展开的,所以需要建立一个统一的空间身份编码,以整合不同阶段基于空间的建筑物信息。
在相关技术中,通常采用数据库的GUID、软件内控件对象属性作为指纹、或者人工编码方式对建筑物进行统一的空间身份编码。在各编码方式中,采用数据库的GUID方式在一定时空范围内编码唯一,无对象依赖问题,然而,该方式无法解决跨阶段的空间编码传递、多源软件的统一编码、模型重载造成ID变化、以及同一模型多次生成的空间编码的问题;对于软件内的空间对象属性作为指纹的方式,未依赖对象、同一模型多次生成编码唯一,然而,无法解决多源软件的统一编码、模型重载造成ID变化、跨阶段的空间编码传递问题;现有人工编码能够解决跨阶段空间编码传递、多源软件的编码统一及空间多次生成的编码问题,然而,对于同一个规则,不同人的理解不一致,造成编号变差或重码、人工工作量过大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公开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发明内容
本公开提供一种空间对象编码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克服相关技术中提供的同一空间对象跨阶段编码一致性的问题。
本公开的其他特性和优点将通过下面的详细描述变得显然,或部分地通过本公开的实践而习得。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空间对象编码方法,包括:
获取目标空间的空间特征信息,其中,所述目标空间内包括:至少一个空间构件;
根据所述空间特征信息生成所述目标空间的空间特征码;
获取所述目标空间内所述至少一个空间构件的空间特征属性信息;
根据所述目标空间的空间特征码和所述至少一个空间构件的空间特征属性信息,生成所述至少一个空间构件的空间特征码。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目标空间内包含的至少一个空间构件具有层级关系,其中,父级空间构件和子级空间构件之间具有映射关系。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子级空间构件的空间特征码包括第一空间特征码和第二空间特征码,所述第一空间特征码为所述父级空间构件的空间特征码,所述第二空间特征码为根据所述子级空间构件的空间特征属性信息生成的空间特征码。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目标空间包括一个或多个地块,所述目标空间的空间特征信息包括地块的边界线;
所述根据所述空间特征信息生成所述目标空间的空间特征码,包括:
根据各个地块的边界线,计算各地块的几何中心坐标,根据各地块的几何中心坐标计算目标空间的几何中心坐标;
根据各个地块的边界线,计算所有地块的面积总和,得到所述目标空间的地块总面积;
分别输出所述目标空间的几何中心坐标和地块总面积,生成目标空间的空间特征码。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空间构件包括所述目标空间内的楼栋,所述楼栋的空间特征属性信息包括楼栋的几何中心坐标和楼栋面积;
所述根据所述目标空间的空间特征码和所述至少一个空间构件的空间特征属性信息,生成所述至少一个空间构件的空间特征码,包括:
建立以所述目标空间的几何中心坐标为原点的全局坐标系,将所述楼栋的几何中心坐标进行坐标转换,得到所述楼栋在全局坐标系下的楼栋中心坐标;
分别输出所述目标空间的空间特征码、楼栋中心坐标和楼栋面积,生成楼栋的空间特征码。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空间构件为目标空间内的场地,所述场地的空间特征属性信息包括场地边界线;
所述根据所述目标空间的空间特征码和所述至少一个空间构件的空间特征属性信息,生成所述至少一个空间构件的空间特征码,包括:
根据场地边界线计算场地中心点坐标和场地面积;
建立以所述目标空间的几何中心坐标为原点的全局坐标系,计算场地中心点坐标在全局坐标系下的场地相对坐标;
分别输出所述目标空间的空间特征码、场地相对坐标和场地面积,生成场地的空间特征码。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目标空间包括至少一个楼栋,所述目标空间的空间特征信息为各个楼栋的经纬度信息;
所述根据所述空间特征信息生成所述目标空间的空间特征码,包括:
根据各个楼栋的经纬度信息计算所述目标空间的几何中心经纬度;
输出所述目标空间的几何中心经纬度,生成所述目标空间的空间特征码。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空间构件为所述目标空间内的楼栋,待编码楼栋的空间特征属性信息为待编码楼栋的经纬度信息;
所述根据所述目标空间的空间特征码和所述至少一个空间构件的空间特征属性信息,生成所述至少一个空间构件的空间特征码,包括:
分别输出所述目标空间的空间特征码和待编码楼栋的经纬度信息,生成待编码楼栋的空间特征码。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空间构件还包括楼栋内的楼层,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楼层相对标高线的楼层标高差;
输出楼栋的空间特征码和楼层标高差,生成楼层的空间特征码。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空间构件还包括楼层内的房间,所述方法还包括:
选取楼层的相对坐标系,获取在相对坐标系下房间的各交点坐标;
根据各所述交点坐标计算在相对坐标系下房间的几何中心相对坐标和房间的面积;
分别输出楼层的空间特征码、房间的几何中心相对坐标和房间面积,生成房间的空间特征码。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空间对象编码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目标空间的空间特征信息,其中,所述目标空间内包括:至少一个空间构件;
第一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空间特征信息生成目标空间的空间特征码;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目标空间内所述至少一个空间构件的空间特征属性信息;
第二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空间的空间特征码和所述至少一个空间构件的空间特征属性信息,生成所述至少一个空间构件的空间特征码。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以及存储器,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的可执行指令;其中,所述处理器配置为经由执行所述可执行指令来执行上述的空间对象编码方法。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的空间对象编码方法。
本公开的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空间对象编码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通过采用空间对象的几何特征属性来表达纯粹的物理空间,空间构件继承目标空间的空间特征码,以生成全阶段唯一的标识,从而保证编码的唯一性,解决了跨阶段空间编码传递问题,使多源软件编码统一,不依赖空间对象。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出本公开实施例中一种空间对象编码方法流程图;
图2示出本公开实施例中一种目标空间为地块时的红线坐标图;
图3示出本公开实施例中空间构件为物理楼栋时的示意图;
图4示出本公开实施例中基于地块的红线坐标对物理楼栋进行坐标转换示意图;
图5示出本公开实施例中一种空间构件为楼层时标识示意图;
图6示出本公开实施例中一种空间构件为单个房间时标识示意图;
图7示出本公开实施例中空间构件为房间组合时标识示意图;
图8示出本公开又一实施例中空间构件为房屋组合时标识示意图;
图9示出本公开实施例中空间构件为场地时标识示意图;
图10示出本公开实施例中一种空间对象编码装置示意图;
图11示出本公开实施例中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范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公开将更加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实施方式中。
此外,附图仅为本公开的示意性图解,并非一定是按比例绘制。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分,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重复描述。附图中所示的一些方框图是功能实体,不一定必须与物理或逻辑上独立的实体相对应。可以采用软件形式来实现这些功能实体,或在一个或多个硬件模块或集成电路中实现这些功能实体,或在不同网络和/或处理器装置和/或微控制器装置中实现这些功能实体。
在建筑物建造过程中,由于地产项目的分阶段空间生产特性,不同阶段生产的空间对象,在跨阶段的空间编码传递时,同一个空间对象编码需要手动挂接,其中,空间对象可分为项目空间、物理楼栋、楼层、房间、房间组合、场地等。
在地产项目的不同阶段,会基于基于CAD,REVIT,sketchup进行生产。如果编码基于软件自有特性的编码,则会导致同一个对象的编码不同,造成多源软件的编码统一问题;进一步的,同一个软件的模型操作带来的编码不一致问题,例如,revit模型,如果基于revitID生成编码,一旦重载模型,就会造成编码的不同。
另外,还存在人为误差带来的问题,例如,对于房间对象,直接采用Pline线作为输入串,则不同的人来布置同一个房间,得到的ID也不同。
除此之外,还存在避免同级对象依赖造成的编码问题。例如,如果采用人为编码规则,有些楼栋编码会采用从小区入口顺时针编号,则小区入口变化,或减少或增加楼栋时,也会造成楼栋的编码发生变化。
为了解决上述各方面的问题,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空间对象编码方法,通过采用空间对象的几何特征属性来表达纯粹的物理空间,空间构件继承目标空间的空间特征码,以生成全阶段唯一的标识,从而保证编码的唯一性,解决了跨阶段空间编码传递问题,使多源软件编码统一,不依赖空间对象。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示例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首先,本公开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空间对象编码方法,该方法可以由任意具备计算处理能力的电子设备执行。
图1示出本公开实施例中一种空间对象编码方法流程图,如图1所示,本公开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空间对象编码方法,包括:
S102、获取目标空间的空间特征信息,其中,目标空间内包括:至少一个空间构件。
具体的,上述S102中的目标空间为项目起始时的空间,即项目的范围,在地产项目中,目标空间可为一个或多个地块对应的占地空间,也可为一个或多个楼栋对应的占地空间。
进一步的,目标空间内包括至少一个空间构件,空间构件为建设在目标空间内的场地、楼栋等,楼栋又包括多个单元、楼层、房间等,例如,目标空间为多个地块对应的占地空间,在地块上建设多个物理楼栋,物理楼栋包括多个楼层、单元、房间。
上述目标空间的空间特征信息根据目标空间的类型不同采用不同的空间特征信息进行表征,例如,目标空间为地块时,可采用地块的边界线划定目标空间的区域,其中,地块的边界线采用用地红线,用地红线的围起某个地块的一些坐标点连成的线,红线内土地面积就是取得使用权的用地范围,是各类建筑工程项目用地的使用权属范围的边界线;当目标空间为多个楼栋时,可采用楼栋的经纬度信息进行表征,楼栋的经纬度信息可在地图上直接获取。
S104、根据空间特征信息生成目标空间的空间特征码。
本实施例的目标空间的空间特征码通过空间特征信息生成,综合考量目标空间的区域、容差度等,使空间特征码作为目标空间唯一的空间身份ID,以使该目标空间的空间特征码跨阶段传递。
S106、获取目标空间内至少一个空间构件的空间特征属性信息。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步骤S106中的目标空间内各个空间构件的空间特征属性信息为用于表征空间构件的边界范围、形状、结构、容差度等方面的参数。
例如,待编码的空间构件为楼栋,可通过楼栋的轮廓坐标、几何中心相对坐标、楼栋的轮廓面积等参数进行表征。
S108、根据目标空间的空间特征码和至少一个空间构件的空间特征属性信息,生成至少一个空间构件的空间特征码。
本实施例空间构件的空间特征码包括两部分,其中一部分根据目标空间的空间特征码生成,用于继承目标空间的空间信息,另一部分根据空间构件自身的空间特征属性信息生成,用以表征该空间构件自身的空间信息,以确保各个空间构件在项目进行的全阶段采用统一的编码。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空间对象编码方法,通过采用空间对象的几何特征属性来表达纯粹的物理空间,空间构件继承目标空间的空间特征码,以生成全阶段唯一的标识,从而保证编码的唯一性,解决了跨阶段空间编码传递问题,使多源软件编码统一,不依赖空间对象。
作为一个可选的实施例,目标空间内包含的至少一个空间构件具有层级关系,其中,父级空间构件和子级空间构件之间具有映射关系。
在对各空间对象进行编码前,建立各空间构件之间、以及空间构件和目标空间之间的父级和子级对象的映射关系,从而确保空间对象的编码信息跨阶段传递的一致性。
如,目标空间为地块时,地块内的空间构件包括楼栋、楼层、房间或多个房间的组合,其中,顶层的父级空间构件为楼栋,与楼栋对应的子级空间构件为楼层;以楼层为父级空间构件,对应的子级空间构件为一个房间,或者多个房间的组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子级空间构件的空间特征码包括第一空间特征码和第二空间特征码,第一空间特征码为父级空间构件的空间特征码,第二空间特征码为根据子级空间构件的空间特征属性信息生成的空间特征码。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空间对象编码方法,通过将父级空间构件和子级空间构件之间建立映射关系,子级空间构件继承父级空间构件的空间特征码,从而保证跨阶段空间编码传递的一致性,以及多源软件编码的统一性。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目标空间包括一个或多个地块,目标空间的空间特征信息包括地块的边界线;
S104根据空间特征信息生成目标空间的空间特征码,包括:
根据各个地块的边界线,计算各地块的几何中心坐标,根据各地块的几何中心坐标计算目标空间的几何中心坐标;
根据各个地块的边界线,计算所有地块的面积总和,得到目标空间的地块总面积;
分别输出目标空间的几何中心坐标和地块总面积,生成目标空间的空间特征码。
具体的,地块的边界线可取用地红线或建筑红线,在本公开中,地块的边界线采用用地红线进行说明。
图2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中一种目标空间为地块时的红线坐标图,如图2所示,目标空间包括m个地块,地块可为矩形、正方形或者其他不规则形状,第i个地块的n个边界点的坐标分别为Pi1~Pin,根据各边界点的坐标计算第i个地块的几何中心坐标为POi,表1示出了各地块的几何中心坐标的坐标值。
表1
地块几何中心点 X坐标 Y坐标
PO1 x1 y1
PO2 x2 y2
POn xn yn
目标空间的几何中心坐标的X值为各地块的几何中心点X坐标的平均值,并按照预设的容差度向下取整得到的值;目标空间的几何中心坐标的Y坐标为各地块的几何中心点Y坐标的平均值,并按预设的容差度向下取整得到的数值。通常的,预设的容差度可为1米。
根据地块的边界线的坐标,计算各地块的地块面积,目标空间的地块总面积为目标空间内所有地块的地块面积之和,并按预设的容差度向下取整得到的数值,其中,地块总面积对应预设的容差度为1平方米。
综上,可得到目标空间为地块时,目标空间的空间特征码采用如下格式进行表示:
{
目标空间的几何中心坐标:(X0,Y0)
地块总面积:S0
}。
进一步的,空间构件包括目标空间内的楼栋,楼栋的空间特征属性信息包括楼栋的几何中心坐标和楼栋面积;
S108根据目标空间的空间特征码和至少一个空间构件的空间特征属性信息,生成至少一个空间构件的空间特征码,包括:
建立以目标空间的几何中心坐标为原点的全局坐标系,将楼栋的几何中心坐标进行坐标转换,得到楼栋在全局坐标系下的楼栋中心坐标;
分别输出目标空间的空间特征码、楼栋中心坐标和楼栋面积,生成楼栋的空间特征码。
图3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中空间构件为物理楼栋时的示意图,如图3所示,目标空间的几何中心坐标为PO,以及标识出正北方向,目标空间中包括W1~Wi个楼栋,分别获取在X0Y坐标系下每个楼栋的外墙Pline线坐标值,计算楼栋的外墙Pline线坐标值的几何平均值得到楼栋的几何中心坐标值,以Wi为例,如图3所示,Wi楼栋的几何中心坐标值为(12342,54512)。
如图4所示,全局坐标系X′0′Y′的原点为目标空间的几何中心坐标PO,以正北方向为全局坐标系Y′轴的正方向,以正东方向为全局坐标系X′轴的正方向。
计算X0Y坐标系与全局坐标系X′0′Y′的转换系数,进而得到Wi楼栋在全局坐标系下的几何中心坐标W′i,并向下按1米的容差度取整,作为楼栋中心坐标,其中,坐标转换的转换系数为现有技术,本申请不再赘述。
根据楼栋的外墙Pline线坐标值计算楼栋面积。
综上,可得到楼栋的空间特征码采用如下格式进行表示:
{
目标空间的几何中心坐标:(X0,Y0)
地块总面积:S0
楼栋中心坐标:(X1,Y1)
楼栋面积:S1
}。
在得到楼栋的空间特征码后,还需要对楼栋内的楼层进行编码,在本实施例中,空间构件还包括楼栋内的楼层,该方法还包括:
获取楼层相对标高线的楼层标高差;
输出楼栋的空间特征码和楼层标高差,生成楼层的空间特征码。
图5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中空间构件为楼层时标识示意图,如图5所示,每个楼层均与某个标高线一一对应,每个楼栋均由设计设确定楼栋±0的标高线,获取所有标高线的标高后,选择±0的标高线,并计算各楼层相对±0的标高线在Y方向的标高差,并按0.1米的容差度向下取整,得到每个楼层对应的楼层相对标高。
综上,可得到楼层的空间特征码采用如下格式进行表示:
{
目标空间的几何中心坐标:(X0,Y0)
地块总面积:S0
楼栋中心坐标:(X1,Y1)
楼栋面积:S1
楼层相对标高:H1
}。
需要说明的是,楼层内包括至少一个房间,在对房间进行编码时,编码对象可为单独的一个房间,或者多个房间的组合。在本实施例中,空间构件还包括楼层内的房间,该方法还包括:
选取楼层的相对坐标系,获取在相对坐标系下房间的各交点坐标;
根据各交点坐标计算在相对坐标系下房间的几何中心相对坐标和房间的面积;
分别输出楼层的空间特征码、房间的几何中心相对坐标和房间面积,生成房间的空间特征码。
如图6所示,在楼层的相对坐标系中,假定已给定轴网,且轴网相对不发生变化,则按照以下原则设置楼层的相对坐标系:
1.计算±0层的楼层相对坐标系,具体方法包括:
选中±0层的轴线图层和所有竖向构件图层,如墙、柱等;
筛选所有与竖向构件图层相交的轴线对象;
计算所有轴线对象与竖向构件图层之间的交点;
选择上述交点的最左下方的点作为基准点L0,向右为X轴正方向,向上为Y轴正方向。
2.将±0层的楼层相对坐标系作为其他楼层的相对坐标系。
在此基础上,获取待编码房间的几何中心坐标Si的绝对坐标(Xi,Yi),计算Si到L0的相对坐标,并向下按1米的容差度取整,得到房间的几何中心相对坐标;获取房间面积,采用房间默认的投影面积,按照1平方米的容差度向下取整,得到房间面积。
综上,可得到单个房间的空间特征码采用如下格式进行表示:
{
目标空间的几何中心坐标:(X0,Y0)
地块总面积:S0
楼栋中心坐标:(X1,Y1)
楼栋面积:S1
楼层相对标高:H1,
房间的几何中心相对坐标:(X2,Y2);
房间面积:S2
}。
此外,如图7所示,对于每户或者某个公区,包括多个房间,如图7中的W1~W6,在此情况中,可以分别获取每个房间中心点编码,采用房间空间编码的集合以表征空间组合的空间特征码。
多个房间的空间特征码可采用如下格式进行表示:
如图8所示,对于由多个房间形成的空间组合W1′W2′W3′W4′,计算空间组合围合边界,并计算空间组合围合边界的集合中心坐标,以及几何中心坐标在楼层的相对坐标系下的空间组合中心相对坐标,可通过空间组合中心相对坐标以及空间组合面积进行表征,如下所示:
{
目标空间的几何中心坐标:(X0,Y0)
地块总面积:S0
楼栋中心坐标:(X1,Y1)
楼栋面积:S1
楼层相对标高:H1,
空间组合中心相对坐标:(X2,Y2);
空间组合面积:S3
}。
本公开提供的空间对象编码方法,通过地块的边界线计算目标空间的几何中心坐标和地块总面积,作为目标空间的空间特征码,进而采用目标空间的空间特征码和楼栋的中心坐标和楼栋面积生成楼栋的空间特征码,实现对楼栋的唯一标识,保证跨阶段空间对象传递的一致性。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目标空间包括至少一个楼栋,目标空间的空间特征信息为各个楼栋的经纬度信息;
S104根据空间特征信息生成目标空间的空间特征码,包括:
根据各个楼栋的经纬度信息计算所述目标空间的几何中心经纬度;
输出目标空间的几何中心经纬度,生成目标空间的空间特征码。
具体的,楼栋的经纬度信息可通过百度地图坐标拾取网站,选中楼栋特征点Wi,楼栋特征点的选择方法如下:
首选楼栋最北侧点;
若最北侧点的数量多于1个,则选择这些点中最东侧的点,作为楼栋的特征点。
进一步的,读取楼栋特征点Wi的经纬度坐标,计算所有特征点的几何中心点PO,并向下取整,作为目标空间的空间特征码,采用如下方式表示目标空间的空间特征码:
{
目标空间的几何中心经纬度:(x1,y1)
}。
作为一个可选实施例,空间构件为目标空间内的楼栋,待编码楼栋的空间特征属性信息为待编码楼栋的经纬度信息;
S108根据目标空间的空间特征码和至少一个空间构件的空间特征属性信息,生成至少一个空间构件的空间特征码,包括:
分别输出目标空间的空间特征码和待编码楼栋的经纬度信息,生成待编码楼栋的空间特征码。
采用如下方式表示待编码楼栋的空间特征码:
{
目标空间的几何中心经纬度:(x1,y1),
待编码楼栋的经纬度:(x2,y2)
}。
对于楼层、房间、房间组合等子级空间构件的编码方法与上述实施例中描述的相同,因此该实施例的实施可以参见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实施,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本公开提供的空间对象编码方法,通过楼栋的经纬度信息计算目标空间的几何中心经纬度,作为目标空间的空间特征码,进而采用目标空间的空间特征码和待编码楼栋的经纬度信息生成楼栋的空间特征码,实现对楼栋的唯一标识,保证跨阶段空间对象传递的一致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空间构件为地块内的场地,场地的空间特征属性信息包括场地边界线的情况下,上述S108可通过如下步骤来实现:
根据场地边界线计算场地中心点坐标和场地面积;
建立以目标空间的几何中心坐标为原点的全局坐标系,计算场地中心点坐标在全局坐标系下的场地相对坐标;
分别输出所述目标空间的空间特征码、场地相对坐标和场地面积,生成场地的空间特征码。
具体的,如图9所示,场地的边界线的几何坐标分别为Pi1~Pin,场地中心点坐标Di。全局坐标系X′0′Y′的原点为目标空间的几何中心坐标PO,以正北方向为全局坐标系Y′轴的正方向,以正东方向为全局坐标系X′轴的正方向。
计算场地中心点坐标Di在全局坐标系下的场地相对坐标D′i,并将场地相对坐标按米向下取整,将场地面积Dmi按10平方米向下取整,计算方法为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赘述。
场地的空间标识码采用以下方式表示:
{
目标空间的几何中心坐标:(X0,Y0)
地块总面积:S0
场地相对坐标:D′i
场地面积:Dmi
}。
本公开提供的空间对象编码方法,空间构件为地块内的场地,通过计算场地中心点坐标和场地面积,进而采用地块的空间特征码和场地的中心点坐标、场地面积生成楼栋的空间特征码,实现对场地的唯一标识,保证跨阶段空间对象传递的一致性。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公开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空间对象编码装置示意图,如下面的实施例所述。由于该装置实施例解决问题的原理与上述方法实施例相似,因此该装置实施例的实施可以参见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实施,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图10示出本公开实施例中一种空间对象编码装置示意图,如图10所示,该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1001,用于获取目标空间的空间特征信息,其中,目标空间内包括:至少一个空间构件;
第一生成模块1002,用于根据空间特征信息生成目标空间的空间特征码;
第二获取模块1003,用于获取目标空间内至少一个空间构件的空间特征属性信息;
第二生成模块1004,用于根据目标空间的空间特征码和至少一个空间构件的空间特征属性信息,生成至少一个空间构件的空间特征码。
具体的,目标空间内包含的至少一个空间构件具有层级关系,其中,父级空间构件和子级空间构件之间具有映射关系。
进一步的,子级空间构件的空间特征码包括第一空间特征码和第二空间特征码,第一空间特征码为父级空间构件的空间特征码,第二空间特征码为根据子级空间构件的空间特征属性信息生成的空间特征码。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目标空间包括一个或多个地块,目标空间的空间特征信息包括地块的边界线;
第一生成模块1002包括未显示在附图中的第一计算子模块和第一输出子模块,
第一计算子模块,用于根据各个地块的边界线,计算各地块的几何中心坐标,根据各地块的几何中心坐标计算目标空间的几何中心坐标;
根据各个地块的边界线,计算所有地块的面积总和,得到目标空间的地块总面积;
第一输出子模块,用于分别输出目标空间的几何中心坐标和地块总面积,生成目标空间的空间特征码。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空间构件包括目标空间内的楼栋,楼栋的空间特征属性信息包括楼栋的几何中心坐标和楼栋面积;
第二生成模块1004包括未显示在附图中的坐标转换子模块和第二输出子模块,其中,
坐标转换子模块,用于建立以目标空间的几何中心坐标为原点的全局坐标系,将楼栋的几何中心坐标进行坐标转换,得到楼栋在全局坐标系下的楼栋中心坐标;
第二输出子模块,用于分别输出目标空间的空间特征码、楼栋中心坐标和楼栋面积,生成楼栋的空间特征码。
作为另一个可选的实施例,空间构件为目标空间内的场地,场地的空间特征属性信息包括场地边界线;
第二生成模块1004包括未显示在附图中的第二计算子模块和第二输出子模块,
第二计算子模块,用于根据场地边界线计算场地中心点坐标和场地面积;
建立以所述目标空间的几何中心坐标为原点的全局坐标系,计算场地中心点坐标在全局坐标系下的场地相对坐标;
第二输出子模块,用于分别输出所述目标空间的空间特征码、场地相对坐标和场地面积,生成场地的空间特征码。
需要注意的是,目标空间包括至少一个楼栋,目标空间的空间特征信息为各个楼栋的经纬度信息;
第二计算子模块,用于根据各个楼栋的经纬度信息计算目标空间的几何中心经纬度;
第二输出子模块,用于输出目标空间的几何中心经纬度,生成目标空间的空间特征码。
进一步的,空间构件为目标空间内的楼栋,待编码楼栋的空间特征属性信息为待编码楼栋的经纬度信息;
第二输出子模块,还用于分别输出目标空间的空间特征码和待编码楼栋的经纬度信息,生成待编码楼栋的空间特征码。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空间构件还包括楼栋内的楼层,
第二获取模块1003,还用于获取楼层相对标高线的楼层标高差;
第二输出子模块,还用于输出楼栋的空间特征码和楼层标高差,生成楼层的空间特征码。
进一步的,空间构件还包括楼层内的房间,
第二获取模块1003,还用于选取楼层的相对坐标系,获取在相对坐标系下房间的各交点坐标;
根据各交点坐标计算在相对坐标系下房间的几何中心相对坐标和房间的面积;
第二输出子模块,还用于分别输出楼层的空间特征码、房间的几何中心相对坐标和房间面积,生成房间的空间特征码。
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发明的各个方面可以实现为系统、方法或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的各个方面可以具体实现为以下形式,即:完全的硬件实施方式、完全的软件实施方式(包括固件、微代码等),或硬件和软件方面结合的实施方式,这里可以统称为“电路”、“模块”或“系统”。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空间对象编码方法、装置,通过采用空间对象的几何特征属性来表达纯粹的物理空间,空间构件继承目标空间的空间特征码,以生成全阶段唯一的标识,从而保证编码的唯一性,解决了跨阶段空间编码传递问题,使多源软件编码统一,不依赖空间对象。
下面参照图11来描述根据本发明的这种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1100。图11显示的电子设备1100仅仅是一个示例,不应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功能和使用范围带来任何限制。
如图11所示,电子设备1100以通用计算设备的形式表现。电子设备1100的组件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上述至少一个处理单元1110、上述至少一个存储单元1120、连接不同系统组件(包括存储单元1120和处理单元1110)的总线1130。
其中,所述存储单元存储有程序代码,所述程序代码可以被所述处理单元1110执行,使得所述处理单元1110执行本说明书上述“示例性方法”部分中描述的根据本发明各种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步骤。例如,所述处理单元1110可以执行如图1中所示的获取目标空间的空间特征信息,其中,目标空间内包括:至少一个空间构件;根据空间特征信息生成目标空间的空间特征码;获取目标空间内至少一个空间构件的空间特征属性信息;根据目标空间的空间特征码和至少一个空间构件的空间特征属性信息,生成至少一个空间构件的空间特征码。
存储单元1120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单元形式的可读介质,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单元(RAM)11201和/或高速缓存存储单元11202,还可以进一步包括只读存储单元(ROM)11203。
存储单元1120还可以包括具有一组(至少一个)程序模块11205的程序/实用工具11204,这样的程序模块11205包括但不限于:操作系统、一个或者多个应用程序、其它程序模块以及程序数据,这些示例中的每一个或某种组合中可能包括网络环境的实现。
总线1130可以为表示几类总线结构中的一种或多种,包括存储单元总线或者存储单元控制器、外围总线、图形加速端口、处理单元或者使用多种总线结构中的任意总线结构的局域总线。
电子设备1100也可以与一个或多个外部设备1140(例如键盘、指向设备、蓝牙设备等)通信,还可与一个或者多个使得用户能与该电子设备1100交互的设备通信,和/或与使得该电子设备1100能与一个或多个其它计算设备进行通信的任何设备(例如路由器、调制解调器等等)通信。这种通信可以通过输入/输出(I/O)接口1150进行。并且,电子设备1100还可以通过网络适配器1160与一个或者多个网络(例如局域网(LAN),广域网(WAN)和/或公共网络,例如因特网)通信。如图所示,网络适配器1160通过总线1130与电子设备1100的其它模块通信。应当明白,尽管图中未示出,可以结合电子设备1100使用其它硬件和/或软件模块,包括但不限于:微代码、设备驱动器、冗余处理单元、外部磁盘驱动阵列、RAID系统、磁带驱动器以及数据备份存储系统等。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易于理解,这里描述的示例实施方式可以通过软件实现,也可以通过软件结合必要的硬件的方式来实现。因此,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一个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可以是CD-ROM,U盘,移动硬盘等)中或网络上,包括若干指令以使得一台计算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终端装置、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的方法。
在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能够实现本说明书上述方法的程序产品。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本发明的各个方面还可以实现为一种程序产品的形式,其包括程序代码,当所述程序产品在终端设备上运行时,所述程序代码用于使所述终端设备执行本说明书上述“示例性方法”部分中描述的根据本发明各种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步骤。
描述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用于实现上述方法的程序产品,其可以采用便携式紧凑盘只读存储器(CD-ROM)并包括程序代码,并可以在终端设备,例如个人电脑上运行。然而,本发明的程序产品不限于此,在本文件中,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
所述程序产品可以采用一个或多个可读介质的任意组合。可读介质可以是可读信号介质或者可读存储介质。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为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非穷举的列表)包括: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其中承载了可读程序代码。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可读信号介质还可以是可读存储介质以外的任何可读介质,该可读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
可读介质上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无线、有线、光缆、RF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可以以一种或多种程序设计语言的任意组合来编写用于执行本发明操作的程序代码,所述程序设计语言包括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诸如Java、C++等,还包括常规的过程式程序设计语言—诸如“C”语言或类似的程序设计语言。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地在用户计算设备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设备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执行、部分在用户计算设备上部分在远程计算设备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设备或服务器上执行。在涉及远程计算设备的情形中,远程计算设备可以通过任意种类的网络,包括局域网(LAN)或广域网(WAN),连接到用户计算设备,或者,可以连接到外部计算设备(例如利用因特网服务提供商来通过因特网连接)。
应当注意,尽管在上文详细描述中提及了用于动作执行的设备的若干模块或者单元,但是这种划分并非强制性的。实际上,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上文描述的两个或更多模块或者单元的特征和功能可以在一个模块或者单元中具体化。反之,上文描述的一个模块或者单元的特征和功能可以进一步划分为由多个模块或者单元来具体化。
此外,尽管在附图中以特定顺序描述了本公开中方法的各个步骤,但是,这并非要求或者暗示必须按照该特定顺序来执行这些步骤,或是必须执行全部所示的步骤才能实现期望的结果。附加的或备选的,可以省略某些步骤,将多个步骤合并为一个步骤执行,以及/或者将一个步骤分解为多个步骤执行等。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易于理解,这里描述的示例实施方式可以通过软件实现,也可以通过软件结合必要的硬件的方式来实现。因此,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一个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可以是CD-ROM,U盘,移动硬盘等)中或网络上,包括若干指令以使得一台计算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移动终端、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的方法。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指出。

Claims (12)

1.一种空间对象编码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对建造过程中的空间对象进行跨阶段的空间编码传递,包括:
获取目标空间的空间特征信息,其中,所述目标空间内包括:至少一个空间构件;
根据所述空间特征信息生成所述目标空间的空间特征码,其中,所述目标空间包括一个或多个地块,所述目标空间的空间特征码包括所述目标空间的几何中心坐标和地块总面积;或者,所述目标空间包括至少一个楼栋,所述目标空间的空间特征码包括所述目标空间的几何中心经纬度;
获取所述目标空间内所述至少一个空间构件的空间特征属性信息;
根据所述目标空间的空间特征码和所述至少一个空间构件的空间特征属性信息,生成所述至少一个空间构件的空间特征码;
将所述目标空间的空间特征编码和/或所述至少一个空间构件的空间特征码进行跨阶段的空间编码传递,所述目标空间内包含的至少一个空间构件具有层级关系,其中,父级空间构件和子级空间构件之间具有映射关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子级空间构件的空间特征码包括第一空间特征码和第二空间特征码,所述第一空间特征码为所述父级空间构件的空间特征码,所述第二空间特征码为根据所述子级空间构件的空间特征属性信息生成的空间特征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空间包括一个或多个地块,所述目标空间的空间特征信息包括地块的边界线;
所述根据所述空间特征信息生成所述目标空间的空间特征码,包括:
根据各个地块的边界线,计算各地块的几何中心坐标,根据各地块的几何中心坐标计算目标空间的几何中心坐标;
根据各个地块的边界线,计算所有地块的面积总和,得到所述目标空间的地块总面积;
分别输出所述目标空间的几何中心坐标和地块总面积,生成目标空间的空间特征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空间构件包括所述目标空间内的楼栋,所述楼栋的空间特征属性信息包括楼栋的几何中心坐标和楼栋面积;
所述根据所述目标空间的空间特征码和所述至少一个空间构件的空间特征属性信息,生成所述至少一个空间构件的空间特征码,包括:
建立以所述目标空间的几何中心坐标为原点的全局坐标系,将所述楼栋的几何中心坐标进行坐标转换,得到所述楼栋在全局坐标系下的楼栋中心坐标;
分别输出所述目标空间的空间特征码、楼栋中心坐标和楼栋面积,生成楼栋的空间特征码。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空间构件为目标空间内的场地,所述场地的空间特征属性信息包括场地边界线;
所述根据所述目标空间的空间特征码和所述至少一个空间构件的空间特征属性信息,生成所述至少一个空间构件的空间特征码,包括:
根据场地边界线计算场地中心点坐标和场地面积;
建立以所述目标空间的几何中心坐标为原点的全局坐标系,计算场地中心点坐标在全局坐标系下的场地相对坐标;
分别输出所述目标空间的空间特征码、场地相对坐标和场地面积,生成场地的空间特征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空间包括至少一个楼栋,所述目标空间的空间特征信息为各个楼栋的经纬度信息;
所述根据所述空间特征信息生成所述目标空间的空间特征码,包括:
根据各个楼栋的经纬度信息计算所述目标空间的几何中心经纬度;
输出所述目标空间的几何中心经纬度,生成所述目标空间的空间特征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空间构件为所述目标空间内的楼栋,待编码楼栋的空间特征属性信息为待编码楼栋的经纬度信息;
所述根据所述目标空间的空间特征码和所述至少一个空间构件的空间特征属性信息,生成所述至少一个空间构件的空间特征码,包括:
分别输出所述目标空间的空间特征码和待编码楼栋的经纬度信息,生成待编码楼栋的空间特征码。
8.根据权利要求4-7任一项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空间构件还包括楼栋内的楼层,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楼层相对标高线的楼层标高差;
输出楼栋的空间特征码和楼层标高差,生成楼层的空间特征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空间构件还包括楼层内的房间,所述方法还包括:
选取楼层的相对坐标系,获取在相对坐标系下房间的各交点坐标;
根据各所述交点坐标计算在相对坐标系下房间的几何中心相对坐标和房间的面积;
分别输出楼层的空间特征码、房间的几何中心相对坐标和房间面积,生成房间的空间特征码。
10.一种空间对象编码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对建造过程中的空间对象进行跨阶段的空间编码传递,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目标空间的空间特征信息,其中,所述目标空间内包括:至少一个空间构件;
第一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空间特征信息生成目标空间的空间特征码,其中,所述目标空间包括一个或多个地块,所述目标空间的空间特征码包括所述目标空间的几何中心坐标和地块总面积;或者,所述目标空间包括至少一个楼栋,所述目标空间的空间特征码包括所述目标空间的几何中心经纬度;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目标空间内所述至少一个空间构件的空间特征属性信息;
第二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空间的空间特征码和所述至少一个空间构件的空间特征属性信息,生成所述至少一个空间构件的空间特征码;
所述装置还用于将所述目标空间的空间特征编码和/或所述至少一个空间构件的空间特征码进行跨阶段的空间编码传递,所述目标空间内包含的至少一个空间构件具有层级关系,其中,父级空间构件和子级空间构件之间具有映射关系。
1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以及存储器,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的可执行指令;其中,所述处理器配置为经由执行所述可执行指令来执行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空间对象编码方法。
12.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空间对象编码方法。
CN202210138444.6A 2022-02-15 2022-02-15 空间对象编码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Active CN11450904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138444.6A CN114509043B (zh) 2022-02-15 2022-02-15 空间对象编码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138444.6A CN114509043B (zh) 2022-02-15 2022-02-15 空间对象编码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509043A CN114509043A (zh) 2022-05-17
CN114509043B true CN114509043B (zh) 2024-04-30

Family

ID=815517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138444.6A Active CN114509043B (zh) 2022-02-15 2022-02-15 空间对象编码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509043B (zh)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56375A (zh) * 2004-01-08 2004-12-22 陈阿林 对城市及周边地区地理寻址对象进行编码标示的方法
CA2583616A1 (en) * 2006-03-31 2007-09-30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map locations in user applications using url strings
JP2007293537A (ja) * 2006-04-24 2007-11-08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プレゼンス管理方法及びプレゼンスサーバ装置
CN104573014A (zh) * 2015-01-09 2015-04-29 广东建邦计算机软件有限公司 社区网格信息处理方法和系统
RU2013158054A (ru) * 2011-07-01 2015-08-10 Долби Лабораторис Лайсэнзин Корпорейшн Система и способ для генерирования, кодирования и представления данных адаптивного звукового сигнала
CN106485632A (zh) * 2016-09-14 2017-03-08 齐鲁工业大学 一种智慧城市建筑选址方法
CN109670264A (zh) * 2018-12-28 2019-04-23 江苏艾佳家居用品有限公司 一种强化学习家居布局优化方法和系统
CN109813273A (zh) * 2019-03-19 2019-05-28 中电科卫星导航运营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空间分析的农机重复作业面积判定方法
CN109947876A (zh) * 2018-07-19 2019-06-28 北京大学 基于地理网格的倒损房屋编码标识方法和统计方法
CN110428218A (zh) * 2019-07-12 2019-11-08 中航物业管理有限公司 一种项目地址结构化智慧物业管理系统及其管理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3051683A1 (en) * 2018-09-10 2020-03-10 Mappedin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reating electronic indoor maps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56375A (zh) * 2004-01-08 2004-12-22 陈阿林 对城市及周边地区地理寻址对象进行编码标示的方法
CA2583616A1 (en) * 2006-03-31 2007-09-30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map locations in user applications using url strings
JP2007293537A (ja) * 2006-04-24 2007-11-08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プレゼンス管理方法及びプレゼンスサーバ装置
RU2013158054A (ru) * 2011-07-01 2015-08-10 Долби Лабораторис Лайсэнзин Корпорейшн Система и способ для генерирования, кодирования и представления данных адаптивного звукового сигнала
CN104573014A (zh) * 2015-01-09 2015-04-29 广东建邦计算机软件有限公司 社区网格信息处理方法和系统
CN106485632A (zh) * 2016-09-14 2017-03-08 齐鲁工业大学 一种智慧城市建筑选址方法
CN109947876A (zh) * 2018-07-19 2019-06-28 北京大学 基于地理网格的倒损房屋编码标识方法和统计方法
CN109670264A (zh) * 2018-12-28 2019-04-23 江苏艾佳家居用品有限公司 一种强化学习家居布局优化方法和系统
CN109813273A (zh) * 2019-03-19 2019-05-28 中电科卫星导航运营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空间分析的农机重复作业面积判定方法
CN110428218A (zh) * 2019-07-12 2019-11-08 中航物业管理有限公司 一种项目地址结构化智慧物业管理系统及其管理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509043A (zh) 2022-05-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979006B (zh) 室内路网模型构建方法及装置
Tran et al. Shape grammar approach to 3D modeling of indoor environments using point clouds
Amirebrahimi et al. A BIM-GIS integration method in support of the assessment and 3D visualisation of flood damage to a building
Sriram et al. DICE: An object-oriented programming environment for cooperative engineering design
CN113902605A (zh) 一种基于cⅰm架构的智慧园区运维管理模式
CN112784002A (zh) 一种虚拟场景生成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0188151A (zh) 一种基于cad和gis生成室内地图的方法及电子装置
CN113255282A (zh) 一种射频微系统设计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CN111859503A (zh) 图纸审查方法、电子设备与图形服务器
CN115033380A (zh) 基于bim技术的建筑工程智能一体化云平台
CN114509043B (zh) 空间对象编码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7079148B (zh) 城市功能区的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CN113063427A (zh) 一种室内高精地图生产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313809A (zh) 一种渲染方法和装置
CN112948518B (zh) 对象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5687587A (zh) 一种基于位置信息的物联设备与空间对象关联匹配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US20210156694A1 (en) Geo-location structure mapping
CN115080001A (zh) 物联网系统的项目开发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US20220083703A1 (en) Customizable reinforcement learning of column placement in structural design
Atila et al. Integration of CityGML and Oracle Spatial for implementing 3D network analysis solutions and routing simulation within 3D-GIS environment
Lee et al. Developing data fusion method for indoor space modeling based on IndoorGML core module
CN117422810B (zh) 结构与参数引导的室内要素规则化与关系推理方法及终端
CN114863075B (zh) 基于多传感器的消防疏散路径规划方法、装置、设备
Domínguez-Martín Methods to process low-level CAD plans and creative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s (BIM)
Lee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 and knowledge managemen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