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238545A - 二三维园区一体化展示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 Google Patents

二三维园区一体化展示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238545A
CN114238545A CN202210169500.2A CN202210169500A CN114238545A CN 114238545 A CN114238545 A CN 114238545A CN 202210169500 A CN202210169500 A CN 202210169500A CN 114238545 A CN114238545 A CN 11423854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database
land
dimensional
plan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16950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林
杨相展
赵安华
王颖
曹煌
杨娜娜
朱宇
兰云龙
欧阳利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uang Hui Da Desig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uang Hui Da Desig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uang Hui Da Design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uang Hui Da Desig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169500.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238545A/zh
Publication of CN1142385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3854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9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databas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11/002D [Two Dimensional] image generation
    • G06T11/20Drawing from basic elements, e.g. lines or circles
    • G06T11/206Drawing of charts or graph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17/00Three dimensional [3D] modelling, e.g. data description of 3D objects
    • G06T17/05Geographic mode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Geometry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Graphics (AREA)
  • Processing Or Creating Imag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二三维园区一体化展示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园区二维数据,将土地信息数据、规划成果数据以及基础设施数据按照数据类型进行分类,得到矢量数据图网、规划数据信息、栅格数据信息和土地实时数据信息,对矢量数据图网、规划数据信息、栅格数据信息和土地实时数据信息分别进行数据整合后,建立矢量数据库、规划数据库、栅格数据库以及土地实时数据库;获取园区三维数据;将矢量数据库、规划数据库、栅格数据库以及土地实时数据库、园区地面倾斜影像、三维地下管网以及BIM模型进行一体化展示。采用本方法能够实现园区土地的全生命周期管理。

Description

二三维园区一体化展示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地图数据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二三维园区一体化展示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背景技术
二维地理信息系统和三维地理信息系统都有着独一无二的优势,在各自的应用领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同时,它们也都有着各自的劣势,主要表现在二维地理系统缺少对于地理空间中第三个维度空间数据的描述,在展示客观世界的功能上有着不足,不能够满足用户对于创建一个具有空间展示能力的三维地理空间的要求;三维地理信息系统虽然具有三维空间的展示功能,能够显示空间实体在三维空间中的相互关系,拥有非常出色的客观世界表达能力,应用者根据自己的需求做出决断,有着良好的交互体验。
目前,对于园区的展示,往往都是以二维形式或者三维形式进行展示,只停留于简单的展示作用,而无法进行园区土地全生命周期的管理。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够对园区土地全生命周期管理的二三维园区一体化展示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一种二三维园区一体化展示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园区二维数据;所述园区二维数据包括:土地信息数据、规划成果数据以及基础设施数据;
将所述土地信息数据、规划成果数据以及基础设施数据按照数据类型进行分类,得到矢量数据图网、规划数据信息、栅格数据信息和土地实时数据信息;
对所述矢量数据图网、规划数据信息、栅格数据信息和土地实时数据信息分别进行数据整合后,建立矢量数据库、规划数据库、栅格数据库以及土地实时数据库;其中,所述矢量数据库、规划数据库、栅格数据库以及土地实时数据库中的数据经过统一的坐标转换、数据分层、要素分类以及属性结构设置;
获取园区三维数据;所述园区三维数据包括:园区地面倾斜影像、三维地下管网以及BIM模型;所述三维地下管网是根据所述矢量数据图网进行三维化生成的;
将所述矢量数据库、规划数据库、栅格数据库以及土地实时数据库、园区地面倾斜影像、三维地下管网以及BIM模型进行一体化展示。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矢量数据图网包括:比例地形图、路网、电网以及管网;还包括:对所述比例地形图、路网、电网以及管网的数据属性进行分析,确定数据分层标准、要素分类标准以及属性结构标准;
根据所述数据分层标准、要素分类标准以及属性结构标准对所述比例地形图、路网、电网以及管网进行坐标系统一转换、数据接边融合、数据要素代码重构、数据图层规范化处理以及数据属性项定义完善,得到标准化数据;
对所述标准化数据进行数据结构重构、数据拓扑重构、数据格式转换以及属性录入,建立矢量数据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规划数据信息包括:城规总规、土规总规、城规控规、生态红线、绿心规划以及重要公共资源;还包括:确定所述城规总规、土规总规、城规控规、生态红线、绿心规划以及重要公共资源的数据分层标准、属性结构标准以及制图配置标准;
根据所述数据分层标准、属性结构标准以及制图配置标准,形成CAD标准化图像数据;
将所述CAD标准化图像数据转化为SHP格式图像数据;
将所述SHP格式图像数据通过图层处理,进行GIS入库;
通过数据符号化以及图像相关设置,得到规划数据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栅格数据信息包括:遥感正射影像;还包括:获取航拍测量数据,以及航拍测量时的控制数据;
对所述测量数据和所述控制数据进行空三加密,并通过影像匹配,得到遥感正射影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土地实时数据信息包括:土地批地台账、土地供应台账、土地批地红线以及土地供应红线;还包括:对所述土地批地台账、土地供应台账、土地批地红线以及土地供应红线进行数据分析,得到空间数据和非空间数据;其中空间数据为界址点和DWG格式图像,非空间数据为表格台账;
对所述空间数据和非空间数据进行标准化分析,得到数据格式定义标准、数据描述定义标准以及属性结构定义标准;
根据所述数据格式定义标准、数据描述定义标准以及属性结构定义标准,对所述空间数据和非空间数据进行坐标系统一转换、数据格式转换、数据整合关联以及数据属性项完善,得到土地实时数据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根据所述矢量数据库,进行管网定位信息建库、数据结构重构、管网分类建模以及管网基本属性录入,建模得到三维地下管网。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根据所述三维地下管网和所述矢量数据库,将园区二维数据和园区三维数据的平面坐标进行对齐,从而进行一体化展示。
一种二三维园区一体化展示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二维数据生成模块,用于获取园区二维数据;所述园区二维数据包括:土地信息数据、规划成果数据以及基础设施数据;将所述土地信息数据、规划成果数据以及基础设施数据按照数据类型进行分类,得到矢量数据图网、规划数据信息、栅格数据信息和土地实时数据信息;
二维数据处理模块,用于对所述矢量数据图网、规划数据信息、栅格数据信息和土地实时数据信息分别进行数据整合后,建立矢量数据库、规划数据库、栅格数据库以及土地实时数据库;其中,所述矢量数据库、规划数据库、栅格数据库以及土地实时数据库中的数据经过统一的坐标转换、数据分层、要素分类以及属性结构设置;
三维数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园区三维数据;所述园区三维数据包括:园区地面倾斜影像、三维地下管网以及BIM模型;所述三维地下管网是根据所述矢量数据图网进行三维化生成的;
一体化展示模块,用于将所述矢量数据库、规划数据库、栅格数据库以及土地实时数据库、园区地面倾斜影像、三维地下管网以及BIM模型进行一体化展示。
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获取园区二维数据;所述园区二维数据包括:土地信息数据、规划成果数据以及基础设施数据;
将所述土地信息数据、规划成果数据以及基础设施数据按照数据类型进行分类,得到矢量数据图网、规划数据信息、栅格数据信息和土地实时数据信息;
对所述矢量数据图网、规划数据信息、栅格数据信息和土地实时数据信息分别进行数据整合后,建立矢量数据库、规划数据库、栅格数据库以及土地实时数据库;其中,所述矢量数据库、规划数据库、栅格数据库以及土地实时数据库中的数据经过统一的坐标转换、数据分层、要素分类以及属性结构设置;
获取园区三维数据;所述园区三维数据包括:园区地面倾斜影像、三维地下管网以及BIM模型;所述三维地下管网是根据所述矢量数据图网进行三维化生成的;
将所述矢量数据库、规划数据库、栅格数据库以及土地实时数据库、园区地面倾斜影像、三维地下管网以及BIM模型进行一体化展示。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获取园区二维数据;所述园区二维数据包括:土地信息数据、规划成果数据以及基础设施数据;
将所述土地信息数据、规划成果数据以及基础设施数据按照数据类型进行分类,得到矢量数据图网、规划数据信息、栅格数据信息和土地实时数据信息;
对所述矢量数据图网、规划数据信息、栅格数据信息和土地实时数据信息分别进行数据整合后,建立矢量数据库、规划数据库、栅格数据库以及土地实时数据库;其中,所述矢量数据库、规划数据库、栅格数据库以及土地实时数据库中的数据经过统一的坐标转换、数据分层、要素分类以及属性结构设置;
获取园区三维数据;所述园区三维数据包括:园区地面倾斜影像、三维地下管网以及BIM模型;所述三维地下管网是根据所述矢量数据图网进行三维化生成的;
将所述矢量数据库、规划数据库、栅格数据库以及土地实时数据库、园区地面倾斜影像、三维地下管网以及BIM模型进行一体化展示。
上述二三维园区一体化展示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为了实现对园区土地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在二维数据上,获取了土地信息数据、规划成果数据以及基础设施数据,然后为了二维数据标准化展示,将上述二维数据进行分类,得到矢量数据图网、规划数据信息、栅格数据信息和土地实时数据信息,通过上述信息,可以反映园区土地当前的情况以及未来规划情况,为了实现二三维一体化展示,分别对矢量数据图网、规划数据信息、栅格数据信息和土地实时数据信息进行建库,以及对矢量数据库、规划数据库、栅格数据库以及土地实时数据库中的数据经过统一的坐标转换、数据分层、要素分类以及属性结构设置,从而形成完整的二维数据,三维数据采用的是园区地面倾斜影像、三维地下管网以及BIM模型,并且以三维地下管网和矢量数据图网的对应关系,确定二三维的对应关系,从而在可视化界面进行一体化展示。
附图说明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二三维园区一体化展示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二三维园区一体化展示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3为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设备的内部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提供了一种二三维园区一体化展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2,获取园区二维数据。
园区二维数据包括:土地信息数据、规划成果数据以及基础设施数据。
值得说明的是,土地资源作为稀缺的不可再生资源,是园区经济发展的基础,对土地信息的统筹管理将直观展现园区土地基本信息和开发利用现状,极大提升园区土地管理水平。规划作为城市建设和发展的龙头,是统筹城市建设的蓝图。以“规划统筹,统筹规划”为原则,收集园区核心规划数据成果,包括土地利用规划、城乡规划(含控规)、绿心规划等,形成融合的数据体系,各类规划成果可实时调阅及叠加查看,有效解决以往规划成果难查找、成果版本难统一、不同规划难比对等问题,极大提高园区规划管控水平。基础设施作为保证园区社会经济活动正常进行的公共服务系统,是园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一般物质条件。整合园区各类基础设施信息,包括路网、电网(主干)、管网(主干)及重要公共资源(如学校、医院等),利用信息系统展示园区基础设施现况,有效提升园区基础设施精细化管理水平。
步骤104,将土地信息数据、规划成果数据以及基础设施数据按照数据类型进行分类,得到矢量数据图网、规划数据信息、栅格数据信息和土地实时数据信息。
矢量数据图网是园区二维基础信息建设中的矢量数据,主要为*.dwg格式,因此,本步骤主要针对*.dwg 格式的矢量数据进行处理。
规划数据信息,是对规划成果数据进行梳理得到的,主要为土地各类规划数据。
栅格数据信息为影像数据,是通过航拍得到的。
土地实时数据信息为各类台账信息,分为空间相关和空间无关。
通过对土地信息数据、规划成果数据以及基础设施数据进行分类,可以设置对应的标准,进行数据处理。
步骤106,对矢量数据图网、规划数据信息、栅格数据信息和土地实时数据信息分别进行数据整合后,建立矢量数据库、规划数据库、栅格数据库以及土地实时数据库。
矢量数据库、规划数据库、栅格数据库以及土地实时数据库中的数据经过统一的坐标转换、数据分层、要素分类以及属性结构设置。
步骤108,获取园区三维数据。
园区三维数据包括:园区地面倾斜影像、三维地下管网以及BIM模型;三维地下管网是根据矢量数据图网进行三维化生成的。
步骤110,将矢量数据库、规划数据库、栅格数据库以及土地实时数据库、园区地面倾斜影像、三维地下管网以及BIM模型进行一体化展示。
上述二三维园区一体化展示方法中,为了实现对园区土地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在二维数据上,获取了土地信息数据、规划成果数据以及基础设施数据,然后为了二维数据标准化展示,将上述二维数据进行分类,得到矢量数据图网、规划数据信息、栅格数据信息和土地实时数据信息,通过上述信息,可以反映园区土地当前的情况以及未来规划情况,为了实现二三维一体化展示,分别对矢量数据图网、规划数据信息、栅格数据信息和土地实时数据信息进行建库,以及对矢量数据库、规划数据库、栅格数据库以及土地实时数据库中的数据经过统一的坐标转换、数据分层、要素分类以及属性结构设置,从而形成完整的二维数据,三维数据采用的是园区地面倾斜影像、三维地下管网以及BIM模型,并且以三维地下管网和矢量数据图网的对应关系,确定二三维的对应关系,从而在可视化界面进行一体化展示。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矢量数据图网包括:比例地形图、路网、电网以及管网,对比例地形图、路网、电网以及管网的数据属性进行分析,确定数据分层标准、要素分类标准以及属性结构标准;根据数据分层标准、要素分类标准以及属性结构标准对比例地形图、路网、电网以及管网进行坐标系统一转换、数据接边融合、数据要素代码重构、数据图层规范化处理以及数据属性项定义完善,得到标准化数据;对标准化数据进行数据结构重构、数据拓扑重构、数据格式转换以及属性录入,建立矢量数据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规划数据信息包括:城规总规、土规总规、城规控规、生态红线、绿心规划以及重要公共资源,确定城规总规、土规总规、城规控规、生态红线、绿心规划以及重要公共资源的数据分层标准、属性结构标准以及制图配置标准;根据数据分层标准、属性结构标准以及制图配置标准,形成CAD标准化图像数据;将CAD标准化图像数据转化为SHP格式图像数据;将SHP格式图像数据通过图层处理,进行GIS入库;通过数据符号化以及图像相关设置,得到规划数据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栅格数据信息包括:遥感正射影像,获取航拍测量数据,以及航拍测量时的控制数据;对测量数据和控制数据进行空三加密,并通过影像匹配,得到遥感正射影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土地实时数据信息包括:土地批地台账、土地供应台账、土地批地红线以及土地供应红线,对土地批地台账、土地供应台账、土地批地红线以及土地供应红线进行数据分析,得到空间数据和非空间数据;其中空间数据为界址点和DWG格式图像,非空间数据为表格台账;对空间数据和非空间数据进行标准化分析,得到数据格式定义标准、数据描述定义标准以及属性结构定义标准;根据数据格式定义标准、数据描述定义标准以及属性结构定义标准,对空间数据和非空间数据进行坐标系统一转换、数据格式转换、数据整合关联以及数据属性项完善,得到土地实时数据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根据矢量数据库,进行管网定位信息建库、数据结构重构、管网分类建模以及管网基本属性录入,建模得到三维地下管网。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根据三维地下管网和矢量数据库,将园区二维数据和园区三维数据的平面坐标进行对齐,从而进行一体化展示。
应该理解的是,虽然图1的流程图中的各个步骤按照箭头的指示依次显示,但是这些步骤并不是必然按照箭头指示的顺序依次执行。除非本文中有明确的说明,这些步骤的执行并没有严格的顺序限制,这些步骤可以以其它的顺序执行。而且,图1中的至少一部分步骤可以包括多个子步骤或者多个阶段,这些子步骤或者阶段并不必然是在同一时刻执行完成,而是可以在不同的时刻执行,这些子步骤或者阶段的执行顺序也不必然是依次进行,而是可以与其它步骤或者其它步骤的子步骤或者阶段的至少一部分轮流或者交替地执行。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提供了一种二三维园区一体化展示装置,包括:二维数据生成模块202、二维数据处理模块204、三维数据获取模块206和一体化展示模块208,其中:
二维数据生成模块,用于获取园区二维数据;园区二维数据包括:土地信息数据、规划成果数据以及基础设施数据;将土地信息数据、规划成果数据以及基础设施数据按照数据类型进行分类,得到矢量数据图网、规划数据信息、栅格数据信息和土地实时数据信息;
二维数据处理模块,用于对矢量数据图网、规划数据信息、栅格数据信息和土地实时数据信息分别进行数据整合后,建立矢量数据库、规划数据库、栅格数据库以及土地实时数据库;其中,矢量数据库、规划数据库、栅格数据库以及土地实时数据库中的数据经过统一的坐标转换、数据分层、要素分类以及属性结构设置;
三维数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园区三维数据;园区三维数据包括:园区地面倾斜影像、三维地下管网以及BIM模型;三维地下管网是根据矢量数据图网进行三维化生成的;
一体化展示模块,用于将矢量数据库、规划数据库、栅格数据库以及土地实时数据库、园区地面倾斜影像、三维地下管网以及BIM模型进行一体化展示。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二维数据处理模块204还用于对比例地形图、路网、电网以及管网的数据属性进行分析,确定数据分层标准、要素分类标准以及属性结构标准;
根据数据分层标准、要素分类标准以及属性结构标准对比例地形图、路网、电网以及管网进行坐标系统一转换、数据接边融合、数据要素代码重构、数据图层规范化处理以及数据属性项定义完善,得到标准化数据;
对标准化数据进行数据结构重构、数据拓扑重构、数据格式转换以及属性录入,建立矢量数据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二维数据处理模块204还用于确定城规总规、土规总规、城规控规、生态红线、绿心规划以及重要公共资源的数据分层标准、属性结构标准以及制图配置标准;
根据数据分层标准、属性结构标准以及制图配置标准,形成CAD标准化图像数据;
将CAD标准化图像数据转化为SHP格式图像数据;
将SHP格式图像数据通过图层处理,进行GIS入库;
通过数据符号化以及图像相关设置,得到规划数据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二维数据处理模块204还用于获取航拍测量数据,以及航拍测量时的控制数据;
对测量数据和控制数据进行空三加密,并通过影像匹配,得到遥感正射影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二维数据处理模块204还用于对土地批地台账、土地供应台账、土地批地红线以及土地供应红线进行数据分析,得到空间数据和非空间数据;其中空间数据为界址点和DWG格式图像,非空间数据为表格台账;
对空间数据和非空间数据进行标准化分析,得到数据格式定义标准、数据描述定义标准以及属性结构定义标准;
根据数据格式定义标准、数据描述定义标准以及属性结构定义标准,对空间数据和非空间数据进行坐标系统一转换、数据格式转换、数据整合关联以及数据属性项完善,得到土地实时数据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三维数据获取模块206还用于根据矢量数据库,进行管网定位信息建库、数据结构重构、管网分类建模以及管网基本属性录入,建模得到三维地下管网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一体化展示模块208还用于根据三维地下管网和矢量数据库,将园区二维数据和园区三维数据的平面坐标进行对齐,从而进行一体化展示。
关于二三维园区一体化展示装置 的具体限定可以参见上文中对于二三维园区一体化展示方法的限定,在此不再赘述。上述二三维园区一体化展示装置中的各个模块可全部或部分通过软件、硬件及其组合来实现。上述各模块可以硬件形式内嵌于或独立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处理器中,也可以以软件形式存储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存储器中,以便于处理器调用执行以上各个模块对应的操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该计算机设备可以是终端,其内部结构图可以如图3所示。该计算机设备包括通过系统总线连接的处理器、存储器、网络接口、显示屏和输入装置。其中,该计算机设备的处理器用于提供计算和控制能力。该计算机设备的存储器包括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内存储器。该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存储有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该内存储器为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的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的运行提供环境。该计算机设备的网络接口用于与外部的终端通过网络连接通信。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以实现一种二三维园区一体化展示方法。该计算机设备的显示屏可以是液晶显示屏或者电子墨水显示屏,该计算机设备的输入装置可以是显示屏上覆盖的触摸层,也可以是计算机设备外壳上设置的按键、轨迹球或触控板,还可以是外接的键盘、触控板或鼠标等。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3中示出的结构,仅仅是与本申请方案相关的部分结构的框图,并不构成对本申请方案所应用于其上的计算机设备的限定,具体的计算机设备可以包括比图中所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具有不同的部件布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该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实施例中方法的步骤。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实施例中方法的步骤。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本申请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对存储器、存储、数据库或其它介质的任何引用,均可包括非易失性和/或易失性存储器。非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只读存储器(ROM)、可编程ROM(PROM)、电可编程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M)或者外部高速缓冲存储器。作为说明而非局限,RAM以多种形式可得,诸如静态RAM(SRAM)、动态RAM(DRAM)、同步DRAM(SDRAM)、双数据率SDRAM(DDRSDRAM)、增强型SDRAM(ESDRAM)、同步链路(Synchlink) DRAM(SLDRAM)、存储器总线(Rambus)直接RAM(RDRAM)、直接存储器总线动态RAM(DRDRAM)、以及存储器总线动态RAM(RDRAM)等。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园区二三维一体化展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园区二维数据;所述园区二维数据包括:土地信息数据、规划成果数据以及基础设施数据;
将所述土地信息数据、规划成果数据以及基础设施数据按照数据类型进行分类,得到矢量数据图网、规划数据信息、栅格数据信息和土地实时数据信息;
对所述矢量数据图网、规划数据信息、栅格数据信息和土地实时数据信息分别进行数据整合后,建立矢量数据库、规划数据库、栅格数据库以及土地实时数据库;其中,所述矢量数据库、规划数据库、栅格数据库以及土地实时数据库中的数据经过统一的坐标转换、数据分层、要素分类以及属性结构设置;
获取园区三维数据;所述园区三维数据包括:园区地面倾斜影像、三维地下管网以及BIM模型;所述三维地下管网是根据所述矢量数据图网进行三维化生成的;
将所述矢量数据库、规划数据库、栅格数据库以及土地实时数据库、园区地面倾斜影像、三维地下管网以及BIM模型进行一体化展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矢量数据图网包括:比例地形图、路网、电网以及管网;
对矢量数据图网进行数据整合,建立矢量数据库的步骤包括:
对所述比例地形图、路网、电网以及管网的数据属性进行分析,确定数据分层标准、要素分类标准以及属性结构标准;
根据所述数据分层标准、要素分类标准以及属性结构标准对所述比例地形图、路网、电网以及管网进行坐标系统一转换、数据接边融合、数据要素代码重构、数据图层规范化处理以及数据属性项定义完善,得到标准化数据;
对所述标准化数据进行数据结构重构、数据拓扑重构、数据格式转换以及属性录入,建立矢量数据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规划数据信息包括:城规总规、土规总规、城规控规、生态红线、绿心规划以及重要公共资源;
对规划数据信息进行数据整合,建立规划数据库的步骤包括:
确定所述城规总规、土规总规、城规控规、生态红线、绿心规划以及重要公共资源的数据分层标准、属性结构标准以及制图配置标准;
根据所述数据分层标准、属性结构标准以及制图配置标准,形成CAD标准化图像数据;
将所述CAD标准化图像数据转化为SHP格式图像数据;
将所述SHP格式图像数据通过图层处理,进行GIS入库;
通过数据符号化以及图像相关设置,得到规划数据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栅格数据信息包括:遥感正射影像;
对所述栅格数据信息进行数据整合,建立栅格数据库的步骤包括:
获取航拍测量数据,以及航拍测量时的控制数据;
对所述测量数据和所述控制数据进行空三加密,并通过影像匹配,得到遥感正射影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土地实时数据信息包括:土地批地台账、土地供应台账、土地批地红线以及土地供应红线;
对土地实时数据信息进行数据整合,建立土地实时数据库的步骤包括:
对所述土地批地台账、土地供应台账、土地批地红线以及土地供应红线进行数据分析,得到空间数据和非空间数据;其中空间数据为界址点和DWG格式图像,非空间数据为表格台账;
对所述空间数据和非空间数据进行标准化分析,得到数据格式定义标准、数据描述定义标准以及属性结构定义标准;
根据所述数据格式定义标准、数据描述定义标准以及属性结构定义标准,对所述空间数据和非空间数据进行坐标系统一转换、数据格式转换、数据整合关联以及数据属性项完善,得到土地实时数据库。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三维地下管网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矢量数据库,进行管网定位信息建库、数据结构重构、管网分类建模以及管网基本属性录入,建模得到三维地下管网。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矢量数据库、规划数据库、栅格数据库以及土地实时数据库、园区地面倾斜影像、三维地下管网以及BIM模型进行一体化展示,包括:
根据所述三维地下管网和所述矢量数据库,将园区二维数据和园区三维数据的平面坐标进行对齐,从而进行一体化展示。
8.一种园区二三维一体化展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二维数据生成模块,用于获取园区二维数据;所述园区二维数据包括:土地信息数据、规划成果数据以及基础设施数据;将所述土地信息数据、规划成果数据以及基础设施数据按照数据类型进行分类,得到矢量数据图网、规划数据信息、栅格数据信息和土地实时数据信息;
二维数据处理模块,用于对所述矢量数据图网、规划数据信息、栅格数据信息和土地实时数据信息分别进行数据整合后,建立矢量数据库、规划数据库、栅格数据库以及土地实时数据库;其中,所述矢量数据库、规划数据库、栅格数据库以及土地实时数据库中的数据经过统一的坐标转换、数据分层、要素分类以及属性结构设置;
三维数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园区三维数据;所述园区三维数据包括:园区地面倾斜影像、三维地下管网以及BIM模型;所述三维地下管网是根据所述矢量数据图网进行三维化生成的;
一体化展示模块,用于将所述矢量数据库、规划数据库、栅格数据库以及土地实时数据库、园区地面倾斜影像、三维地下管网以及BIM模型进行一体化展示。
9.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CN202210169500.2A 2022-02-24 2022-02-24 二三维园区一体化展示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Pending CN11423854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169500.2A CN114238545A (zh) 2022-02-24 2022-02-24 二三维园区一体化展示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169500.2A CN114238545A (zh) 2022-02-24 2022-02-24 二三维园区一体化展示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38545A true CN114238545A (zh) 2022-03-25

Family

ID=807479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169500.2A Pending CN114238545A (zh) 2022-02-24 2022-02-24 二三维园区一体化展示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238545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337103A (zh) * 2023-05-17 2023-06-27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基于区域分类的分层泛在导航方法、装置及计算机设备
CN117078470A (zh) * 2023-10-12 2023-11-17 贵州交建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bim+gis的三维征拆管理系统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30419A (zh) * 2009-08-13 2010-01-20 苏州市数字城市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城市综合管网三维可视化系统的架构方法
CN109977182A (zh) * 2019-03-06 2019-07-05 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 一种基于cim的城市信息系统
CN110929227A (zh) * 2019-11-27 2020-03-27 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土地资源信息管理系统
CN112052508A (zh) * 2020-09-17 2020-12-08 正元地理信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三维gis平台中数据无缝融合方法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30419A (zh) * 2009-08-13 2010-01-20 苏州市数字城市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城市综合管网三维可视化系统的架构方法
CN109977182A (zh) * 2019-03-06 2019-07-05 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 一种基于cim的城市信息系统
CN110929227A (zh) * 2019-11-27 2020-03-27 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土地资源信息管理系统
CN112052508A (zh) * 2020-09-17 2020-12-08 正元地理信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三维gis平台中数据无缝融合方法及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王昌翰等: "二维GIS与三维仿真结合的城市规划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城市勘测》 *
王星捷等: "基于ArcScene平台的三维管网系统的研究", 《计算机技术与发展》 *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337103A (zh) * 2023-05-17 2023-06-27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基于区域分类的分层泛在导航方法、装置及计算机设备
CN116337103B (zh) * 2023-05-17 2023-08-29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基于区域分类的分层泛在导航方法、装置及计算机设备
CN117078470A (zh) * 2023-10-12 2023-11-17 贵州交建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bim+gis的三维征拆管理系统
CN117078470B (zh) * 2023-10-12 2023-12-15 贵州交建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bim+gis的三维征拆管理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711893B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processing geological information
US20230074265A1 (en) Virtual scenario gene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computer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KR102199940B1 (ko) 3d 엔진을 통한 모바일 3d 디지털 트윈의 3d 지도 구축 방법
CN110321443B (zh) 三维实景模型数据库构建方法、装置及数据服务系统
CN114238545A (zh) 二三维园区一体化展示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CN113268531B (zh) 一种基于bim与gis技术的cim系统工作方法
CN111914047B (zh) 基于二维码门牌的地理实体网格生成方法、装置及介质
CN114692236B (zh) 一种面向大数据的国土空间规划底图底数处理方法
CN114077764A (zh) 基于三维gis与bim集成的临建模型建立方法及应用
CN111401726A (zh) 一种建筑设计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Neene et al. Development of a mobile GIS property mapping application using mobile cloud computing
CN111858821A (zh) 空间分析任务的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3051637A (zh) 一种关于公共医疗建筑的bim建模方法
KR101063827B1 (ko) 한국토지정보시스템 연속지적도와 수치지형도의 기하학적 지도 변환을 위한 반자동화된 공액점 쌍 추출방법
Liu et al. An IoT-based intelligent geological disaster application using open-source software framework
CN114238528A (zh) 一种地图加载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490907A (zh) 名城管理数据库的构建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Tiwari et al. 3D city model enabled e-governance for sustainable urbanization
CN108132992A (zh) 一种人员信息基础地址编码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
Chio et al. The establishment of 3D LOD2 objectivization building models based on data fusion
CN103678588A (zh) 空间数据化简方法和装置
Bariar et al. Development of GIS based spatial data infrastructure for micro-level planning
CN117272491B (zh) 一种基于ai绘图模型的快速建模方法、设备及介质
Chen et al. Application of data fusion in the production and updating of spatial data
Mascitelli et al. A complete fos approach for indoor crowdsourced mapping: Case study on Sapienza University of Rome faculti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2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