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902605A - 一种基于cⅰm架构的智慧园区运维管理模式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cⅰm架构的智慧园区运维管理模式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902605A
CN113902605A CN202111216846.5A CN202111216846A CN113902605A CN 113902605 A CN113902605 A CN 113902605A CN 202111216846 A CN202111216846 A CN 202111216846A CN 113902605 A CN113902605 A CN 11390260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management
platform
intelligent
par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21684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洪磊
郭巍
郭爱涛
吴开达
李向昆
潘玉珀
房海波
吕令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cond Construction Co Ltd of China Construction Eighth Engineering Divis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econd Construction Co Ltd of China Construction Eighth Engineering Divis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cond Construction Co Ltd of China Construction Eighth Engineering Divis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Second Construction Co Ltd of China Construction Eighth Engineering Divis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216846.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902605A/zh
Publication of CN1139026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0260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10Services
    • G06Q50/26Government or public servic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5Integrating or interfacing systems involving 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10Office automation; Time managemen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17/00Three dimensional [3D] modelling, e.g. data description of 3D objec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Econom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Marketing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Computer Graphics (AREA)
  • Geometry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CⅠM架构的智慧园区运维管理模式,基础层为获取到的园区基础数据,基础数据主要包含整个园区区域内当前所有已完成、在建及规划项目从规划、设计、施工和运营管理过程中所有的数据,数据需要数据打通、连接整个园区各项目的基础数据;整合层将海量基础数据进行处理,进行处理为具体指标及可视化手段对数据进行量化和直观显现,对接不同领域的数据,形成一个系统性的数据库;应用层为数据库数据通过多项目的场景化应用。建立CIM架构的统一标准,采用开放的、统一的系统集成技术,提升运维服务质量、降低运维服务成本、挖掘运维服务数据价值,为智慧园区全生命周期管理提供切实有效的信息化管理手段。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CⅠM架构的智慧园区运维管理模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大数据智慧园区领域,确切地说是一种基于CⅠM架构的智慧园区运维管理模式。
背景技术
CIM中文译为“城市信息模型,BIM+GIS+IOT城市信息模型是大场景GIS+小场景BIM+IOT的有机综合体。BIM与GIS可以在大范围的自然环境里提供不同尺度的建筑对象可视化,而IOT可以将实时的信息流反馈到数字模型当中,使CIM平台呈现客观世界所有的状态,即我们经常说到的“数字孪生”概念,IBMS全称Intelligent Building ManagementSystem,中文名叫智能化集成系统,是指在BAS的基础上更进一步的与通信网络系统、信息网络系统实现更高一层的建筑集成管理系统。通过结合 BIM、GIS、AIoT、大数据技术,开发基于CIM架构的智慧园区运维管理模式,建立统一的运维管理体系,支持多园区的创建和管理,实现由管理部门统一监控、设施主体独立运维的一体化运维管理模式,为建设基于CIM架构的智慧园区运维管理提供基础和支撑。建立CIM架构的统一标准,采用开放的、统一的系统集成技术,辅助规范智慧园区基础设施及公共建筑的运维服务流程,提升运维服务质量、降低运维服务成本、挖掘运维服务数据价值,为智慧园区全生命周期管理提供切实有效的信息化管理手段。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
1.充分共享应用智慧园区现有数据资源:
三维模型数据(包括 3DMax 建模数据、智慧园区白模、倾斜摄影、地质分层、地下空间、地下管网等数据)和部分楼宇 BIM 数据,部分信息资源未能及时有效共享使用,形成了信息孤岛,未能充分应用智慧园区 BIM 模型数据和三维模型数据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资源浪费,增加劳动投入,降低工作效率,还可能降低判断的准确度,影响工作质量,加大智慧园区管理运维成本。
2.缺少承载 BIM 模型的统一平台:
由不断积攒的BIM模型,可以实现从单体建筑扩展到园区,将公共管理、公共服务工作中需要所有的建筑、部件、事件、数据整合起来,促使从单体建筑走向全系统运行管理,是智慧园区运维管理的核心基础。随着 BIM 技术在建筑行业的深入应用,越来越多的项目在规划、设计、施工、运营等全生命周期采用 BIM 技术,这些项目 BIM 模型分散在规划、勘察、设计、施工等单位,缺少一个统一的平台来承载这些项目的 BIM 模型。另一方面利用统一平台不断接入各阶段的BIM模型,实景三维可以实现动态更新,避免智慧园区更新后需要重新采集现状三维模型。
3.智慧园区BIM\CIM 数据使用缺少共享交换标准:
首先,国内外在学术上对“CIM”的定义有不同观点;其次,市场上成熟的BIM建模软件有很多,存在不同行业使用不同建模工具的问题,不同类型的BIM彼此不通,实现不同类型的BIM集合存在技术难度。同时,数据量过于庞大,图形引擎效率不够理想;数据标准难以统一,不同机构、行业、部门、智慧园区等都有不同的规划建设运营标准。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手段:
一种基于CⅠM架构的智慧园区运维管理模式,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层级的智慧园区,多个层级的智慧园区包括基础层、整合层和应用层,所述基础层为获取到的园区基础数据,所述基础数据包括整个园区区域内当前所有已完成、在建及规划项目从规划、设计、施工和运营管理过程中的所有数据,上述所有数据需要数据打通、连接整个园区内各项目的所有数据能够打通连接基础数据;所述整合层能够将海量的基础数据进行处理,所述处理包括通过具体指标和可视化手段对基础数据进行量化和直观显现,以对接不同领域的数据来形成系统性的数据库;所述应用层为数据库的数据通过多项目的场景化应用。
作为优选,本发明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
所述基础层获取基础数据技术手段包括CIM数据平台和BIM+GIS+IOT。
所述整个园区内各项目的所有数据的打通连接通过CIM数据引擎实现。
所述整合层中不同领域的数据包括园区类安防数据、交通数据和政务数据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CIM数据平台集成汇总数据并处理,处理方式包括:三维展示,CIM数据平台通过构建的虚拟仿真三维模型,能够实现展馆、建筑、楼层、房间、设备的逐级三维可视,建立直观视图。
所述智慧园区采用开源CIM数据平台、大数据分析平台、人工智能分析平台、智慧管理子系统和算法自研相结合的技术方案,所述技术方案通过智能传感器、物联网、自动化控制、BIM+GIS二三维一体可视化技术实现。
所述智慧园区设有指挥调度中心、管控平台、集成检测和统一体系中的至少一个。
所述指挥调度中心为监控中心;所述管控平台包括综合管控平台、运维管理平台、智慧运营服务平台、能耗管理、应急指挥平台、大数据分析与展示平台、应用维护系统和后台支撑服务中的至少一者;所述集成检测包括环境监测、设备监测、公共安全、结构健康监测、人员、视频、消防、入侵、门禁、照明、能源和智慧巡检中的至少一者;所述统一体系包括:统一标准规范体系,所述标准规范体系包括数据接口标准、基础数据标准和制度规范标准中的至少一者;统一支撑环境体系,所述统一支撑环境体系包括数据服务总线、数据交换接口、工作流、用户权限管理、BIM系统、GIS系统和配套硬件支撑中的至少一者;统一业务功能体系,所述统一业务功能体系包括综合监管业务、运维业务、应急指挥、运营服务、大数据分析及可视化中的至少一者;统一对外服务体系,所述统一对外服务体系包括数据服务、租赁服务和应用服务中的至少一者。
所述CIM数据平台集成汇总数据并处理包括运维管理,CIM数据平台利用其三维可视化运维系统,能够将产业园区内各种状况直观呈现在三维模型中;设备管理,CIM数据平台对园区内设备进行实时监控,当设备发生故障报警时,通过CIM数据平台内嵌系统采集分析的障点位,同时清晰呈现在三维BIM场景中。
所述CIM数据平台集成汇总数据并处理包括运维管理,安全监控管理,视频监控功能基于BIM模型和摄像头点位呈现,通过视频监控功能,多形式自由组合重点关注区域,辅助工程师查看现场视频;能耗管理,通过ibms数据进行能耗管理与分析,至少从耗电和耗水来构建能耗模型,并且能耗模型程度包括多个指标,多个指标包括节能、耗能和浪费;地下管网管理,通过综合管廊对整个园区类地下管网进行集中管理;移动应用,通过移动运维APP进行,其中,移动运维APP的使用者包括项目中心内部用户。
本发明具备如下特点:
1.大数据底层数据架构搭建:
通过研究多层次通用空间数据标准,并建立数据存储标准,实现多模态数据的融合表达,将BIM模型、GIS、激光点云、图像、视频及多源传感器数据,建立不同类型、不同信息系统所需的信息资源统一的时空框架,做到空间定位、编码一致并在智慧园区信息模型中建立起有机联系,实现多源信息准确集成与定位,满足CIM系统信息资源共享与空间定位查询的需要。
2.BIM+GIS+AIoT的CIM架构智慧园区信息管理平台研发:
以BIM、GIS、IoT等数据为主的CIM研发实现三维可视化、数据建模与分析、数据融合、数据标准、数据交换、数据共享、数据运营、数据资产管理、数据服务门户等。
3. CIM模型数据集成与展示:
建筑、场地、室外管线等BIM模型,GIS模型、倾斜摄影模型的处理,研究BIM-GIS数据集成接口,研发数据转换模块,实现BIM-GIS数据高度集成。
4.智慧管理子系统研发:
园区管理中智慧运维、设备管理、安全监控等子系统的功能设计与开发,并与CIM模型集成,达到三维可视化、智能化管理的目的。
5. AIoT数据集成和服务开发:
选择代表性的智慧监控、智慧工地等专项系统,接入CIM平台,综合展示监测与运行数据,实现BIM+GIS+IoT集成,并提供快速集成开发服务模块。
6. 基于CIM架构的智慧园区运营建设:
依托底层计算资源,实现对园区运维中大数据快速检索、各类数据模型的分析处理能力,运用大数据分析,将园区智慧运维应用过程中的重要功能和核心要素通过大屏中心集中展示,为相关部门业务监管应用和应急指挥应用提供支撑。
专利产品所具有的显著特点或优点是:
(1)通过BIM+GIS 的结合对智慧园区智能空间场景进行构件级仿真:
从三维数字智慧园区场景物理特性角度对平台进行仿真建模,基于实际性能数据运用效能对模型进行校核,实现准确描述和仿真,有效提高平台综合性能式验数据的可信度。
(2)通过Web+BIM技术搭建基于事件的多线程并发引擎设计:
以Web+BIM技术为方法,改变以往点对点集成方式,利用服务总线平台将异构系统的应用接口转换成为同一种基于服务的接口,从而实现了异构系统之间数据的互通共享,有效的实现了系统之间的整合和信息的可视化,为智慧园区规划、建设、运营等管理,打造智慧园区级协同创新环境,为各参与各方提供了集合项目、成员、数据、流程、应用为一体的集成化数据管理平台。
(3)基于“智能空间数据包”模型轻量化和渲染技术:
在文件格式转换的过程中,对模型数据的空间索引结构进行设计,对构件坐标系进行坐标转换,划分合理的LOD层级,保证了BIM数据以3D Tiles的文件格式在WebGL平台上实现快速渲染加载,局限在由于未提取不同精度的IFC模型文件,因此LOD层级在转换过程中只能采取ADD,未采取 REPLACE 的转换方法。改变模型轻量化的处理思路,以BIM文件格式转换为三维瓦片数据的方式完成BIM数据在三维WebGIS框架下的渲染展示,为BIM和GIS的数据集成和信息交互提供完整可行的实施方案。
(4)解决CIM模型中需要集成多源异构数据的问题:
BIM模型、GIS、激光点云、图像、视频及多源传感器数据,这些数据格式多样,几何精度不一致,存在跨度大、数据不确定性等问题。通过研究多层次通用空间数据标准,并建立数据存储标准,实现多模态数据的融合表达。在既有空间坐标框架、时间框架等标准的基础上,进行扩展,并结合对象类型、高程、内部结构、时序信息等信息,建立不同类型、不同信息系统所需的信息资源统一的时空框架,做到空间定位、编码一致并在智慧园区信息模型中建立起有机联系,实现多源信息准确集成与定位,满足CIM系统信息资源共享与空间定位查询的需要。同时在数据层建立多源数据接入服务标准,基于云平台,构建微服务架构的跨行业数据实时接入服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智慧园区的设计图。
图2为本发明数据安全体系-规范标准体系图。
图3为本发明统一体系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具体实施例1:
参见图1、图2可知,本发明一种基于CⅠM架构的智慧园区运维管理模式;智慧园区构建主要分为基础层、整合层、应用层三个层级。基础层即通过CIM数据平台和BIM+GIS+IOT的技术手段获取到的园区基础数据,主要包含整个园区区域内当前所有已完成、在建及规划项目从规划、设计、施工和运营管理过程中所有的数据,同时需具备核心CIM数据引擎把所有数据打通,连接园区内各项目的基础数据。整合层即将基础数据层提供的海量数据进行详细的处理,通过具体指标及可视化手段对数据进行量化和直观显现,从而更加方便快捷对接不同领域(园区类安防、交通、政务等)的数据,形成一个系统性的数据库,最后通过多项目的场景化应用将这些数据应用到不同的场景中。
具体实施例2:
参见图1、图2可知,本发明一种基于CⅠM架构的智慧园区运维管理模式;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通过CIM平台集成汇总各类数据并做相应处理,实现多项目应用,从而达到高效精准管理的目的。
1.三维展示。平台通过构建的虚拟仿真三维模型,可以实现展馆、建筑、楼层、房间、设备的逐级三维可视,建立直观视图,熟悉项目中心的环境,改善信息交互效率。
2.运维管理。在传统的产业园区管理中,设计施工阶段所使用的管路图纸,在运营阶段日常检修时,理解门槛较高,不利于工作效率的保障。通过CIM平台,利用其三维可视化运维系统,能够将产业园区内各种状况直观呈现在三维模型中,帮助管理和维修人员更加高效、安全的工作,从而实现园区“智能化”运维管理。
3.设备管理。利用CIM平台对园区内设备进行实时监控,当设备发生故障报警时,通过CIM平台内嵌系统采集分析的障点位,同时清晰呈现在三维BIM场景中,从而管理人员能够迅速判断故障影响范围,定位故障根源,为运维人员的思考判断,提供直观的分析判断,提升运维排障效率。
4.安全监控管理。通过视频监控功能,多形式自由组合重点关注区域,辅助工程师便捷的查看现场视频,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最大程度降低现场的风险。此外,视频监控功能基于BIM模型和摄像头点位呈现,有利于持续优化视频监控的建设分布,改善视频监控的管理水平。例如在发生消防报警的时候,系统能够调出关联的监控视频,便于管理者准确了解现场情况。
5. 能耗管理。通过ibms数据进行能耗管理与分析,能耗主要从耗电,耗水这几个指标,利用逻辑回归,构建能耗模型,能耗模型程度分为:节能,耗能,浪费三个指标,最终实现精确化能耗管理。
6.地下管网管理。通过综合管廊对园区类地下管网进行集中管理,能够将管路直观呈现在三维模型中,帮助管路检修工作更加高效、安全的进行。
7.移动应用。移动运维APP的使用者为项目中心内部用户(包括:运维人员、运维管理人员、物业安保保洁等),移动运维APP能够跨越空间的限制,帮助内部用户在信息实时性、有效性、一致性的基础上,保证运维信息的共享;更为便捷、快速地完成日常运维、保障工作。
具体实施例3:
参见图1、图2可知,本发明一种基于CⅠM架构的智慧园区运维管理模式;采用开源平台+大数据分析平台+人工智能分析平台+智慧管理子系统和算法自研的技术方案。平台采用业内通用的软件开发架构,通过智能传感器、物联网、自动化控制、BIM+GIS二三维一体可视化等技术,构建“一中心”、“一平台”,“N集成”(即“1+1+N”)的智慧运维系统,实现标准规范、支持环境、业务功能和对外服务四个统一的体系。
1.一个中心为指挥调度中心(监控中心)。通过在总控中心搭建大数据分析和展示,依托底层计算资源,实现对智慧园区运维中大数据快速检索、各类数据模型的分析处理能力,并提供标准的接口服务,为相关部门业务监管应用和应急指挥应用提供支撑。
2.一个平台为统一管控平台,包含综合管控平台、运维管理平台、智慧运营服务平台、能耗管理、应急指挥平台、大数据分析与展示平台、应用维护系统、后台支撑服务等。将智慧园区关键设施设备运行信息、环境信息、安全防范信息、结构健康监测信息、视频图像、预警报警信号、巡检信息等内容进行融合,统一在空间可视化平台进行集中展现,实现智慧园区一体化的立体监控、运维管理、应急指挥、智慧运营、大数据分析等。
3.N个集成包括各种环境监测、设备监测、公共安全、结构健康监测、人员、视频、消防、入侵、门禁、照明、能源、智慧巡检等,并能够进行系统间的联动报警和联动控制。
4.四个统一体系:一是统一标准规范体系(数据接口标准、基础数据标准、制度规范标准等);二是统一支撑环境体系(数据服务总线、数据交换接口、工作流、用户权限管理、BIM系统、GIS系统、配套硬件支撑等)﹔三是统一业务功能体系(综合监管业务、运维业务、应急指挥、运营服务、大数据分析及可视化等);四是统一对外服务体系(数据服务、租赁服务、应用服务等)。
具体实施例4:
参见图1、图2可知,本发明一种基于CⅠM架构的智慧园区运维管理模式;
建立 CIM 智慧园区信息管理建设的标准框架体系:
统筹建立完善CIM智慧园区信息管理平台的管理制度、技术标准、平台搭建规则,包括 BIM、GIS、FM 等相关的智慧园区空间数据编码、数据存储等标准以及数据采集接口规范、数据服务接口规范等。并向各方提供一套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CIM要素体系,严格遵照执行、协同联动,为开展工作提供指引。未来智慧园区运维管理应充分利用这一体系标准,将CIM的理念、技术、方法与规划建设相互融合,从而推动智慧园区建设的进一步发展。
具体实施例5:
参见图1、图2可知,本发明一种基于CⅠM架构的智慧园区运维管理模式;
健全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
在现有人才梯队的基础,与专业软件公司合作,整合高校师资力量,完善研发团队构成,并建立人才培养体系,保障项目的实施和后续人才的积淀
具体实施例6:
参见图1、图2可知,本发明一种基于CⅠM架构的智慧园区运维管理模式;
构建自主可控的服务体系:建设自主可控的产业体系,努力实现在信息技术领域和行业不受制于人并拥有相对独立性,打造一套可以自主决策、把控的产业体系。
具体实施例7:
参见图1、图2可知,本发明一种基于CⅠM架构的智慧园区运维管理模式;进行智慧园区数据交换与交付标准研究。基于 BIM 的智慧园区数字建筑、基于 GIS 的数字地理空间等数据的交换格式、交付格式及要求等。
具体实施例8:
参见图1、图2可知,本发明一种基于CⅠM架构的智慧园区运维管理模式;建设智慧园区信息的大数据平台架构。架构支持各种异构多源的数据管理,包含数据采集、数据交换、数据存储与管理(包含结构化数据管理、半/非结构化数据管理、数据存储等)、数据清洗加工、数据计算和查询等方面的内容。并支持后续结合机器学习、图像识别、NLP 分析、知识图谱等技术,为智慧园区智慧运维提供模型分析和预测服务,逐步形成专业化的运维诊断技术标准和方法体系。
具体实施例9:
参见图1、图2可知,本发明一种基于CⅠM架构的智慧园区运维管理模式;研究CIM智慧园区模型展示技术。整合运用 BIM/GIS 等最新技术,建设统一的智慧园区 CIM 融合图形平台,为 CIM 智慧园区信息管理基础设施运维管理提供良好的 3D 空间分析和可视化交互能力,融合智慧园区基础设施的地理信息、数字模型、倾斜摄像、激光点云、图形图像等多源异构信息,并能承载基础设施运维管理的各种信息交互模式。
具体实施例10:
参见图1、图2可知,本发明一种基于CⅠM架构的智慧园区运维管理模式;建设智慧园区基础设施物联网平台。为智慧园区基础设施物联网设备终端提供安全可靠的通信能力,建立规范化、开放性的接口数据标准,向下连接海量设备,支撑异构网络环境下多种类设施结构、设备、环境及运行监测等智能感知终端的数据采集,以及数据标准化、设备管理、规则引擎、数据存储等功能,为各类基础设施运维场景和相关应用赋能。
具体实施例11:
参见图1、图2可知,本发明一种基于CⅠM架构的智慧园区运维管理模式;CIM 平台智慧园区技术示范应用。选择示范项目,进行园区的三维展示、运维管理、设备管理、安全监控管理、能耗管理、地下管网管理、移动应用等多个方面实践,实现园区状态精准感知、数据实时分析、故障精准预测、运维精细高效。
具体实施例12:
参见图1、图2可知,本发明一种基于CⅠM架构的智慧园区运维管理模式;通过CIM平台信息汇聚能力和服务能力,将信息融合一体化,智慧园区管理精细化,项目审批智能化,智慧应用生态化。将已有基于文或二维的管理系统提升到三维,让信息能够更加直观、形象的展现在决策者面前。将各类部件、各类物联网感知数据纳入平台进行统一管控,利用数字孪生理念使智慧园区浓缩于一个平台,更加便捷、准确、实时的掌控园区运营。建立统一的审查规则库,通过CIM平台实现方案内审查和大场景下周边协调审查,使设计方案符合园区设计、管控。基于CIM平台构建面向各区(园区),夯实一个平台,N个应用的CIM+应用体系,在规划自然资源管理、不动产登记、智慧园区等方面的应用。
具体实施例13:
参见图1、图2、图3可知,本发明一种基于CⅠM架构的智慧园区运维管理模式;产品的使用方法和过程;
(1)建立 CIM 智慧园区信息管理建设的标准框架体系
统筹建立完善CIM智慧园区信息管理平台的管理制度、技术标准、平台搭建规则,包括 BIM、GIS、FM 等相关的智慧园区空间数据编码、数据存储等标准以及数据采集接口规范、数据服务接口规范等。并向各方提供一套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CIM要素体系,严格遵照执行、协同联动,为开展工作提供指引。未来智慧园区运维管理应充分利用这一体系标准,将CIM的理念、技术、方法与规划建设相互融合,从而推动智慧园区建设的进一步发展。
(2)健全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
在现有人才梯队的基础,与专业软件公司合作,整合高校师资力量,完善研发团队构成,并建立人才培养体系,保障项目的实施和后续人才的积淀
(3)构建自主可控的服务体系
建设自主可控的产业体系,努力实现在信息技术领域和行业不受制于人并拥有相对独立性,打造一套可以自主决策、把控的产业体系。
(4)进行智慧园区数据交换与交付标准研究。基于 BIM 的智慧园区数字建筑、基于 GIS 的数字地理空间等数据的交换格式、交付格式及要求等
(5)建设智慧园区信息的大数据平台架构。架构支持各种异构多源的数据管理,包含数据采集、数据交换、数据存储与管理(包含结构化数据管理、半/非结构化数据管理、数据存储等)、数据清洗加工、数据计算和查询等方面的内容。并支持后续结合机器学习、图像识别、NLP 分析、知识图谱等技术,为智慧园区智慧运维提供模型分析和预测服务,逐步形成专业化的运维诊断技术标准和方法体系。
(6)研究CIM 智慧园区模型展示技术。整合运用 BIM/GIS 等最新技术,建设统一的智慧园区 CIM 融合图形平台,为 CIM 智慧园区信息管理基础设施运维管理提供良好的3D 空间分析和可视化交互能力,融合智慧园区基础设施的地理信息、数字模型、倾斜摄像、激光点云、图形图像等多源异构信息,并能承载基础设施运维管理的各种信息交互模式。
(7)建设智慧园区基础设施物联网平台。为智慧园区基础设施物联网设备终端提供安全可靠的通信能力,建立规范化、开放性的接口数据标准,向下连接海量设备,支撑异构网络环境下多种类设施结构、设备、环境及运行监测等智能感知终端的数据采集,以及数据标准化、设备管理、规则引擎、数据存储等功能,为各类基础设施运维场景和相关应用赋能。
(8)CIM 平台智慧园区技术示范应用。选择示范项目,进行园区的三维展示、运维管理、设备管理、安全监控管理、能耗管理、地下管网管理、移动应用等多个方面实践,实现园区状态精准感知、数据实时分析、故障精准预测、运维精细高效。
通过CIM平台信息汇聚能力和服务能力,将信息融合一体化,智慧园区管理精细化,项目审批智能化,智慧应用生态化。将已有基于文或二维的管理系统提升到三维,让信息能够更加直观、形象的展现在决策者面前。将各类部件、各类物联网感知数据纳入平台进行统一管控,利用数字孪生理念使智慧园区浓缩于一个平台,更加便捷、准确、实时的掌控园区运营。建立统一的审查规则库,通过CIM平台实现方案内审查和大场景下周边协调审查,使设计方案符合园区设计、管控。基于CIM平台构建面向各区(园区),夯实一个平台,N个应用的CIM+应用体系,在规划自然资源管理、不动产登记、智慧园区等方面的应用。
具体实施例14:
参见图1、图2、图3可知,本发明一种基于CⅠM架构的智慧园区运维管理模式;技术方案;
(1)智慧园区构建主要分为基础层、整合层、应用层三个层级(图)。基础层即通过CIM数据平台和BIM+GIS+IOT的技术手段获取到的园区基础数据,主要包含整个园区区域内当前所有已完成、在建及规划项目从规划、设计、施工和运营管理过程中所有的数据,同时需具备核心CIM数据引擎把所有数据打通,连接园区内各项目的基础数据。整合层即将基础数据层提供的海量数据进行详细的处理,通过具体指标及可视化手段对数据进行量化和直观显现,从而更加方便快捷对接不同领域(园区类安防、交通、政务等)的数据,形成一个系统性的数据库,最后通过多项目的场景化应用将这些数据应用到不同的场景中。
(2)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通过CIM平台集成汇总各类数据并做相应处理,实现多项目应用,从而达到高效精准管理的目的。
1.三维展示。平台通过构建的虚拟仿真三维模型,可以实现展馆、建筑、楼层、房间、设备的逐级三维可视,建立直观视图,熟悉项目中心的环境,改善信息交互效率。
2.运维管理。在传统的产业园区管理中,设计施工阶段所使用的管路图纸,在运营阶段日常检修时,理解门槛较高,不利于工作效率的保障。通过CIM平台,利用其三维可视化运维系统,能够将产业园区内各种状况直观呈现在三维模型中,帮助管理和维修人员更加高效、安全的工作,从而实现园区“智能化”运维管理。
3.设备管理。利用CIM平台对园区内设备进行实时监控,当设备发生故障报警时,通过CIM平台内嵌系统采集分析的障点位,同时清晰呈现在三维BIM场景中,从而管理人员能够迅速判断故障影响范围,定位故障根源,为运维人员的思考判断,提供直观的分析判断,提升运维排障效率。
4.安全监控管理。通过视频监控功能,多形式自由组合重点关注区域,辅助工程师便捷的查看现场视频,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最大程度降低现场的风险。此外,视频监控功能基于BIM模型和摄像头点位呈现,有利于持续优化视频监控的建设分布,改善视频监控的管理水平。例如在发生消防报警的时候,系统能够调出关联的监控视频,便于管理者准确了解现场情况。
5. 能耗管理。通过ibms数据进行能耗管理与分析,能耗主要从耗电,耗水这几个指标,利用逻辑回归,构建能耗模型,能耗模型程度分为:节能,耗能,浪费三个指标,最终实现精确化能耗管理。
6.地下管网管理。通过综合管廊对园区类地下管网进行集中管理,能够将管路直观呈现在三维模型中,帮助管路检修工作更加高效、安全的进行。
7.移动应用。移动运维APP的使用者为项目中心内部用户(包括:运维人员、运维管理人员、物业安保保洁等),移动运维APP能够跨越空间的限制,帮助内部用户在信息实时性、有效性、一致性的基础上,保证运维信息的共享;更为便捷、快速地完成日常运维、保障工作。
(3)采用开源平台+大数据分析平台+人工智能分析平台+智慧管理子系统和算法自研的技术方案。平台采用业内通用的软件开发架构,通过智能传感器、物联网、自动化控制、BIM+GIS二三维一体可视化等技术,构建“一中心”、“一平台”,“N集成”(即“1+1+N”)的智慧运维系统,实现标准规范、支持环境、业务功能和对外服务四个统一的体系。
1.一个中心为指挥调度中心(监控中心)。通过在总控中心搭建大数据分析和展示,依托底层计算资源,实现对智慧园区运维中大数据快速检索、各类数据模型的分析处理能力,并提供标准的接口服务,为相关部门业务监管应用和应急指挥应用提供支撑。
2.一个平台为统一管控平台,包含综合管控平台、运维管理平台、智慧运营服务平台、能耗管理、应急指挥平台、大数据分析与展示平台、应用维护系统、后台支撑服务等。将智慧园区关键设施设备运行信息、环境信息、安全防范信息、结构健康监测信息、视频图像、预警报警信号、巡检信息等内容进行融合,统一在空间可视化平台进行集中展现,实现智慧园区一体化的立体监控、运维管理、应急指挥、智慧运营、大数据分析等。
3.N个集成包括各种环境监测、设备监测、公共安全、结构健康监测、人员、视频、消防、入侵、门禁、照明、能源、智慧巡检等,并能够进行系统间的联动报警和联动控制。
4.四个统一体系:一是统一标准规范体系(数据接口标准、基础数据标准、制度规范标准等);二是统一支撑环境体系(数据服务总线、数据交换接口、工作流、用户权限管理、BIM系统、GIS系统、配套硬件支撑等)﹔三是统一业务功能体系(综合监管业务、运维业务、应急指挥、运营服务、大数据分析及可视化等);四是统一对外服务体系(数据服务、租赁服务、应用服务等)。
由于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不限于此,任何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能想到本技术方案技术特征的等同的变化或替代,都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基于CⅠM架构的智慧园区运维管理模式,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层级的智慧园区,多个层级的智慧园区包括基础层、整合层和应用层,所述基础层为获取到的园区基础数据,所述基础数据包括整个园区区域内当前所有已完成、在建及规划项目从规划、设计、施工和运营管理过程中的所有数据,上述所有数据需要数据打通、连接整个园区内各项目的所有数据能够打通连接基础数据;所述整合层能够将海量的基础数据进行处理,所述处理包括通过具体指标和可视化手段对基础数据进行量化和直观显现,以对接不同领域的数据来形成系统性的数据库;所述应用层为数据库的数据通过多项目的场景化应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CⅠM架构的智慧园区运维管理模式,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层获取基础数据技术手段包括CIM数据平台和BIM+GIS+IOT。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CⅠM架构的智慧园区运维管理模式,其特征在于:所述整个园区内各项目的所有数据的打通连接通过CIM数据引擎实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CⅠM架构的智慧园区运维管理模式,其特征在于:所述整合层中不同领域的数据包括园区类安防数据、交通数据和政务数据中的至少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CⅠM架构的智慧园区运维管理模式,其特征在于:所述CIM数据平台集成汇总数据并处理,处理方式包括:三维展示,CIM数据平台通过构建的虚拟仿真三维模型,能够实现展馆、建筑、楼层、房间、设备的逐级三维可视,建立直观视图。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CⅠM架构的智慧园区运维管理模式,其特征在于:所述智慧园区采用开源CIM数据平台、大数据分析平台、人工智能分析平台、智慧管理子系统和算法自研相结合的技术方案,所述技术方案通过智能传感器、物联网、自动化控制、BIM+GIS二三维一体可视化技术实现。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CⅠM架构的智慧园区运维管理模式,其特征在于:所述智慧园区设有指挥调度中心、管控平台、集成检测和统一体系中的至少一个。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基于CⅠM架构的智慧园区运维管理模式,其特征在于:所述指挥调度中心为监控中心;所述管控平台包括综合管控平台、运维管理平台、智慧运营服务平台、能耗管理、应急指挥平台、大数据分析与展示平台、应用维护系统和后台支撑服务中的至少一者;所述集成检测包括环境监测、设备监测、公共安全、结构健康监测、人员、视频、消防、入侵、门禁、照明、能源和智慧巡检中的至少一者;所述统一体系包括:统一标准规范体系,所述标准规范体系包括数据接口标准、基础数据标准和制度规范标准中的至少一者;统一支撑环境体系,所述统一支撑环境体系包括数据服务总线、数据交换接口、工作流、用户权限管理、BIM系统、GIS系统和配套硬件支撑中的至少一者;统一业务功能体系,所述统一业务功能体系包括综合监管业务、运维业务、应急指挥、运营服务、大数据分析及可视化中的至少一者;统一对外服务体系,所述统一对外服务体系包括数据服务、租赁服务和应用服务中的至少一者。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CⅠM架构的智慧园区运维管理模式,其特征在于:所述CIM数据平台集成汇总数据并处理包括运维管理,CIM数据平台利用其三维可视化运维系统,能够将产业园区内各种状况直观呈现在三维模型中;设备管理,CIM数据平台对园区内设备进行实时监控,当设备发生故障报警时,通过CIM数据平台内嵌系统采集分析的障点位,同时清晰呈现在三维BIM场景中。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CⅠM架构的智慧园区运维管理模式,其特征在于:所述CIM数据平台集成汇总数据并处理包括运维管理,安全监控管理,视频监控功能基于BIM模型和摄像头点位呈现,通过视频监控功能,多形式自由组合重点关注区域,辅助工程师查看现场视频;能耗管理,通过ibms数据进行能耗管理与分析,至少从耗电和耗水来构建能耗模型,并且能耗模型程度包括多个指标,多个指标包括节能、耗能和浪费;地下管网管理,通过综合管廊对整个园区类地下管网进行集中管理;移动应用,通过移动运维APP进行,其中,移动运维APP的使用者包括项目中心内部用户。
CN202111216846.5A 2021-10-19 2021-10-19 一种基于cⅰm架构的智慧园区运维管理模式 Pending CN11390260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16846.5A CN113902605A (zh) 2021-10-19 2021-10-19 一种基于cⅰm架构的智慧园区运维管理模式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16846.5A CN113902605A (zh) 2021-10-19 2021-10-19 一种基于cⅰm架构的智慧园区运维管理模式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02605A true CN113902605A (zh) 2022-01-07

Family

ID=791929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216846.5A Pending CN113902605A (zh) 2021-10-19 2021-10-19 一种基于cⅰm架构的智慧园区运维管理模式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902605A (zh)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11281A (zh) * 2022-01-11 2022-05-17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基于cim的设计方案辅助审查方法及系统
CN114708699A (zh) * 2022-06-01 2022-07-05 天津理工大学 基于cim的建筑运维监控报警系统及方法
CN115063531A (zh) * 2022-05-31 2022-09-16 中建八局第二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智慧园区空间数据包轻量化处理和渲染方法
CN115357127A (zh) * 2022-10-24 2022-11-18 青岛高科技工业园声海电子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数字孪生智慧建筑脑机装置及系统
CN115421394A (zh) * 2022-09-20 2022-12-02 浪潮通信信息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智慧家庭架构中构建标准模型的方法及装置
CN115439618A (zh) * 2022-04-28 2022-12-06 朱俊丰 智慧园区信息模型系统
CN115687480A (zh) * 2022-10-31 2023-02-03 朱俊丰 一种装配式智慧园区一张图系统
CN117057126A (zh) * 2023-08-11 2023-11-14 上海电气集团智慧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园区节能管控系统和节能管控方法
CN117251492A (zh) * 2023-09-20 2023-12-19 怀宁县政通中小企业服务中心 智慧园区产业集群数据对比分析系统及方法
CN117390590A (zh) * 2023-12-07 2024-01-12 江苏天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cim模型的数据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17459556A (zh) * 2023-11-16 2024-01-26 北京城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竞技体育智慧场馆运行服务系统
WO2024040738A1 (zh) * 2022-08-23 2024-02-29 刘铄 智慧园区管理方法及管理平台

Cited B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11281A (zh) * 2022-01-11 2022-05-17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基于cim的设计方案辅助审查方法及系统
CN115439618A (zh) * 2022-04-28 2022-12-06 朱俊丰 智慧园区信息模型系统
CN115063531A (zh) * 2022-05-31 2022-09-16 中建八局第二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智慧园区空间数据包轻量化处理和渲染方法
CN114708699A (zh) * 2022-06-01 2022-07-05 天津理工大学 基于cim的建筑运维监控报警系统及方法
CN114708699B (zh) * 2022-06-01 2022-08-12 天津理工大学 基于cim的建筑运维监控报警系统及方法
WO2024040738A1 (zh) * 2022-08-23 2024-02-29 刘铄 智慧园区管理方法及管理平台
CN115421394A (zh) * 2022-09-20 2022-12-02 浪潮通信信息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智慧家庭架构中构建标准模型的方法及装置
CN115357127B (zh) * 2022-10-24 2023-03-03 青岛高科技工业园声海电子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数字孪生智慧建筑脑机装置及系统
CN115357127A (zh) * 2022-10-24 2022-11-18 青岛高科技工业园声海电子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数字孪生智慧建筑脑机装置及系统
CN115687480A (zh) * 2022-10-31 2023-02-03 朱俊丰 一种装配式智慧园区一张图系统
CN117057126A (zh) * 2023-08-11 2023-11-14 上海电气集团智慧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园区节能管控系统和节能管控方法
CN117251492A (zh) * 2023-09-20 2023-12-19 怀宁县政通中小企业服务中心 智慧园区产业集群数据对比分析系统及方法
CN117459556A (zh) * 2023-11-16 2024-01-26 北京城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竞技体育智慧场馆运行服务系统
CN117459556B (zh) * 2023-11-16 2024-05-24 北京城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竞技体育智慧场馆运行服务系统
CN117390590A (zh) * 2023-12-07 2024-01-12 江苏天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cim模型的数据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17390590B (zh) * 2023-12-07 2024-02-20 江苏天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cim模型的数据管理方法及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902605A (zh) 一种基于cⅰm架构的智慧园区运维管理模式
CN109977182B (zh) 一种基于cim的城市信息系统
CN107862153A (zh) 一种变电站数字化管控系统
CN104680331A (zh) 一种基于ifc的输变电工程三维数字化管理平台
CN109460834A (zh) 建筑运维管理系统及其管理方法
Srivastava et al. Imperative role of technology intervention and implementation for automation in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Yu et al. RIOMS: An intelligent system for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of urban roads using spatio-temporal data in smart cities
CN109887068B (zh) 一种3d可视化机房
CN103118114A (zh) 一种基于云服务器的bim协同设计系统
CN108664666A (zh) 一种地下综合管廊三维设备巡检系统
CN102982209A (zh) 基于hla的空间网络可视化仿真系统及仿真方法
CN104200331A (zh) 一种电力系统的电网模型拼接方法及系统
CN113722797A (zh) 轻量化bim的预制构件全生命周期综合信息管理系统
CN112988865A (zh) 工业互联网业务管理系统
CN112365246A (zh) 一种基于ai+gis+bim的智慧管廊综合管理平台
Bi et al. Research on the construction of City information modelling basic platform based on multi-source data
CN115033380A (zh) 基于bim技术的建筑工程智能一体化云平台
CN211180586U (zh) 综合管廊运维系统
Jianfeng et al. Construction of intelligent building design system based on BIM and AI
CN116826970A (zh) 基于bim、gis和iot技术的源网荷储型智慧园区集成管理系统
Yang et al. [Retracted] 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for Smart Community Development Based on Urban Renewal
CN112328666A (zh) 一种基于云平台技术的智慧建筑监管运维系统
Gao et al. Research on integrated management platform of smart park based on CIM
Adeel et al.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 an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based smart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Materials and electrical
Yuan et al. City information modeling and the sustainable city: now and beyond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