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504830A - 虚拟场景中的交互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虚拟场景中的交互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504830A
CN114504830A CN202210135475.6A CN202210135475A CN114504830A CN 114504830 A CN114504830 A CN 114504830A CN 202210135475 A CN202210135475 A CN 202210135475A CN 114504830 A CN114504830 A CN 11450483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rification
authentication
login account
identity
current log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13547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邹琴
玄立永
阎纲
涂海龙
郑中
郑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135475.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504830A/zh
Publication of CN1145048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0483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FCARD, BOARD, OR ROULETTE GAMES; INDOOR GAMES USING SMALL MOVING PLAYING BODIES; VIDEO GAMES; GAM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A63F13/00Video games, i.e. games using an electronically generated display having two or more dimensions
    • A63F13/70Game security or game management aspects
    • A63F13/79Game security or game management aspects involving player-related data, e.g. identities, accounts, preferences or play histori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30Authentication, i.e. establish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sation of security principals
    • G06F21/31User authentication
    • G06F21/316User authentication by observing the pattern of computer usage, e.g. typical user behaviou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30Authentication, i.e. establish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sation of security principals
    • G06F21/45Structures or tools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authentic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Multimedia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Social Psyc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虚拟场景中的交互处理方法、装置、设备、介质及计算机程序产品;方法包括:在虚拟场景的交互界面中,展示当前登录账号对应的虚拟对象在虚拟场景中进行交互操作的过程;其中,当前登录账号,关联有预先认证的对当前登录账号在虚拟场景中的交互行为不进行交互干预的认证身份类型;在展示交互操作的过程中,响应于当前登录账号的实际身份类型疑似与关联的认证身份类型不同,呈现身份验证入口、验证引导信息和验证参考文本;基于所述验证引导信息,接收到当前登录账号基于身份验证入口输入的验证目标文本;基于验证目标文本对实际身份类型进行验证,并当实际身份类型与认证身份类型不同时,对当前登录账号的交互行为进行交互干预。

Description

虚拟场景中的交互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人机交互技术,尤其涉及一种虚拟场景中的交互处理方法、装置、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及计算机程序产品。
背景技术
在虚拟场景(如游戏)应用中,为了改善未成年用户沉迷游戏的现状,大多游戏提供了游戏防沉迷服务,认证为未成年的用户仅可在固定时间段内进行游戏;在实际应用中,有些未成年用户为了绕过防沉迷,通常冒用成年人身份证进行实名认证以在游戏中不受限制。
相关技术中,在区分游戏中未成年用户和成年人用户时主要依赖人脸识别,但鉴于隐私大多用户不愿意进行人脸识别,而不进行人脸识别的成年人用户将自动归为未成年用户并被执行干预策略,严重影响了干预的精准度和针对性,进而影响成年人用户的游戏体验。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虚拟场景中的交互处理方法、装置、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及计算机程序产品,能够提升交互干预的精准度和针对性。
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虚拟场景中的交互处理方法,包括:
在虚拟场景的交互界面中,展示当前登录账号对应的虚拟对象在所述虚拟场景中进行交互操作的过程;
其中,所述当前登录账号,关联有预先认证的对所述当前登录账号在所述虚拟场景中的交互行为不进行交互干预的认证身份类型;
在展示所述交互操作的过程中,响应于所述当前登录账号的实际身份类型疑似与关联的所述认证身份类型不同,呈现身份验证入口、验证引导信息和验证参考文本;
基于所述验证引导信息,接收到所述当前登录账号基于所述身份验证入口输入的对应所述验证参考文本的验证目标文本;
基于所述验证目标文本对所述实际身份类型进行验证,并当所述实际身份类型与所述认证身份类型不同时,对所述当前登录账号的交互行为进行交互干预。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虚拟场景中的交互处理装置,包括:
第一呈现模块,用于在虚拟场景的交互界面中,展示当前登录账号对应的虚拟对象在所述虚拟场景中进行交互操作的过程;
其中,所述当前登录账号,关联有预先认证的对所述当前登录账号在所述虚拟场景中的交互行为不进行交互干预的认证身份类型;
第二呈现模块,用于在展示所述交互操作的过程中,响应于所述当前登录账号的实际身份类型疑似与关联的所述认证身份类型不同,呈现身份验证入口、验证引导信息和验证参考文本;
文本接收模块,用于基于所述验证引导信息,接收到所述当前登录账号基于所述身份验证入口输入的对应所述验证参考文本的验证目标文本;
交互干预模块,用于基于所述验证目标文本对所述实际身份类型进行验证,并当所述实际身份类型与所述认证身份类型不同时,对所述当前登录账号的交互行为进行交互干预。
上述方案中,所述身份验证模块,还用于对所述验证目标文本进行特征提取,得到所述验证目标文本对应的验证文本特征;获取所述当前登录账号输入的历史验证文本对应的历史文本特征,并将所述验证文本特征与所述历史文本特征进行匹配,得到验证结果;所述对所述当前登录账号的交互行为进行交互干预之前,所述装置还包括:结果判断模块,用于当所述验证结果表征所述验证文本特征与所述历史文本特征不匹配时,确定所述当前登录账号的所述实际身份类型与关联的所述认证身份类型不同。
上述方案中,所述展示当前登录账号对应的虚拟对象在所述虚拟场景中进行交互操作的过程之前,所述装置还包括:身份认证模块,用于在所述虚拟场景的认证界面中,呈现所述当前登录账号输入的身份信息、用于输入身份认证文本的身份认证入口、以及对应所述身份认证入口的认证引导信息;基于所述认证引导信息,接收到所述当前登录账号基于所述身份认证入口输入的身份认证文本;基于所述身份认证文本对所述当前登录账号进行身份类型识别,并当识别得到的身份类型与所述身份信息指示的身份类型相一致时,将所述身份信息指示的身份类型作为所述当前登录账号关联的所述认证身份类型。
上述方案中,所述身份认证模块,还用于对所述身份认证文本进行特征提取,得到所述身份认证文本对应的身份认证特征;获取所述身份信息指示的身份类型对应的登录账号输入的认证文本对应的参考认证特征;将所述身份认证特征与所述参考认证特征进行匹配,并当所述身份认证特征与所述参考认证特征相匹配时,确定识别得到的身份类型与所述身份信息指示的身份类型相一致。
上述方案中,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三呈现模块,用于当识别得到的身份类型与所述身份信息对应的身份类型不一致时,呈现拒绝认证指示信息或人工核验入口;其中,所述拒绝认证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当前登录账号的认证失败;所述人工核验入口,用于对所述当前登录账号的身份类型进行人工客服核验。
上述方案中,所述文本接收模块,还用于呈现第一类型的验证参考文本;当所述验证引导信息用于引导输入对应所述验证参考文本不同类型的文本时,接收到所述当前登录账号基于所述身份验证入口输入的第二类型的验证目标文本;其中,所述第一类型与所述第二类型不同。
上述方案中,所述文本接收模块,还用于当所述验证参考文本为与所述认证身份类型相适配的问题、且所述验证引导信息用于引导输入对应所述问题的答案时,接收到所述当前登录账号基于所述身份验证入口输入的对应所述验证参考文本的验证回答文本,并将所述验证回答文本作为所述验证目标文本。
上述方案中,所述身份验证模块,还用于将所述验证回答文本与所述验证参考文本对应的验证参考答案进行匹配,得到匹配结果;当所述匹配结果表征所述验证回答文本与所述验证参考答案不一致时,确定所述实际身份类型与所述认证身份类型不同。
上述方案中,所述文本接收模块,还用于呈现所述身份验证入口对应的验证引导信息,并周期性地更新呈现与所述验证引导信息相对应的验证参考文本。
上述方案中,所述文本接收模块,还用于周期性地更新呈现所述身份验证入口对应的验证引导信息、以及与所述验证引导信息相对应的验证参考文本。
上述方案中,所述呈现身份验证入口之前,所述装置还包括:身份识别模块,用于获取所述当前登录账号的交互操作对应的交互特征、以及各个参考认证身份类型对应的登录账号在所述虚拟场景中进行交互操作的第一参考交互特征;其中,所述交互特征包括以下至少之一:交互偏好、交互时间、交互习惯;分别将所述交互特征与各所述第一参考交互特征进行匹配,得到对应的匹配度;将匹配度最高的参考认证身份类型作为所述当前登录账号的实际身份类型。
上述方案中,所述呈现身份验证入口之前,所述装置还包括:身份判断模块,用于获取所述当前登录账号的交互操作对应的交互特征、以及所述当前登录账号关联的认证身份类型对应的登录账号在所述虚拟场景中进行交互操作的第二参考交互特征;对所述交互特征与所述第二参考交互特征进行匹配,并当所述交互特征与所述第二参考交互特征之间的匹配度低于匹配度阈值时,确定所述当前登录账号的实际身份类型疑似与关联的所述认证身份类型不同。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二呈现模块,还用于获取所述当前登录账号的交互操作对应的交互特征;基于所述交互特征,调用机器学习模型对是否需要对所述当前登录账号的身份类型进行验证进行预测,得到预测结果;当所述预测结果表征需要对所述当前登录账号的身份类型进行验证时,呈现所述身份验证入口。
上述方案中,所述交互干预模块,还用于对所述当前登录账号在所述虚拟场景中的交互行为进行交互干预;其中,所述交互行为包括以下至少之一:交互开始时间点、交互结束时间点、交互时长、虚拟资源的充值额度、虚拟资源的充值频率。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设备,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可执行指令;
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可执行指令时,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虚拟场景中的交互处理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可执行指令,用于引起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虚拟场景中的交互处理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或指令,所述计算机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虚拟场景中的交互处理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应用本申请实施例,在当前登录账号对应的虚拟对象在虚拟场景中进行交互操作的过程中,若当前登录账号的实际身份类型(如未成年人)疑似与该当前登录账号关联的认证身份类型(如成年人)不同时,显示身份验证入口、验证引导信息和验证参考文本,通过当前登录账号基于认证引导信息输入的对应验证参考文本的验证目标文本对当前登录账号的实际身份类型进行验证,由于输入的验证目标文本能够很好地表征相应身份类型的登录账号的书写行为,能够准确识别出实际身份类型与预先认证的认证身份类型不同的登录账号,及时发现未成年使用成年人的登录账号进行游戏的情况,并针对此种情况的用户进行交互干预,防止未成年人沉迷,并且,能够避免真正的成年人因未进行人脸识别被误判为未成年的情况发生,进而避免对成年人的不当干预,避免正常玩家流失,提高了交互干预的精准度、针对性以及用户留存率。
附图说明
图1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虚拟场景中的交互处理方法的应用模式示意图;
图1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虚拟场景中的交互处理方法的应用模式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400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虚拟场景中的交互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实名认证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身份验证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身份验证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身份验证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虚拟场景中的交互处理方法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虚拟场景中的交互处理方法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所描述的实施例不应视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以下的描述中,涉及到“一些实施例”,其描述了所有可能实施例的子集,但是可以理解,“一些实施例”可以是所有可能实施例的相同子集或不同子集,并且可以在不冲突的情况下相互结合。
在以下的描述中,所涉及的术语“第一\第二…”仅仅是区别类似的对象,不代表针对对象的特定排序,可以理解地,“第一\第二…”在允许的情况下可以互换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以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以外的顺序实施。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申请。
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之前,对本申请实施例中涉及的名词和术语进行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涉及的名词和术语适用于如下的解释。
1)客户端,终端中运行的用于提供各种服务的应用程序,例如视频播放客户端、游戏客户端等。
2)响应于,用于表示所执行的操作所依赖的条件或者状态,当满足所依赖的条件或状态时,所执行的一个或多个操作可以是实时的,也可以具有设定的延迟;在没有特别说明的情况下,所执行的多个操作不存在执行先后顺序的限制。
3)虚拟场景,是应用程序在终端上运行时显示(或提供)的虚拟场景,该虚拟场景可以是对真实世界的仿真环境,也可以是半仿真半虚构的虚拟环境,还可以是纯虚构的虚拟环境。虚拟场景可以是二维虚拟场景、2.5维虚拟场景或者三维虚拟场景中的任意一种,本申请实施例对虚拟场景的维度不加以限定。例如,该虚拟场景中可以包括天空、陆地、海洋等,该陆地可以包括沙漠、城市等环境元素,用户可以控制虚拟对象在该虚拟场景中进行移动。
4)虚拟对象,虚拟场景中可以进行交互的各种人和物的形象,或在虚拟场景中的可活动对象。该可活动对象可以是虚拟人物、虚拟动物、动漫人物等,比如在虚拟场景中显示的人物、动物等。该虚拟对象可以是该虚拟场景中的一个虚拟的用于代表用户的虚拟形象。虚拟场景中可以包括多个虚拟对象,每个虚拟对象在虚拟场景中具有自身的形状和体积,占据虚拟场景中的一部分空间。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虚拟场景中的交互处理方法、装置、终端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及计算机程序产品,能够提升交互干预的精准度和针对性。为便于更容易理解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虚拟场景中的交互处理方法,首先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虚拟场景中的交互处理方法的示例性实施场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虚拟场景中的交互处理方法中的虚拟场景可以完全基于终端设备输出,或者基于终端设备和服务器协同输出。
在一些实施例中,虚拟场景还可以是供游戏角色交互的环境,例如可以是供游戏角色在虚拟场景中进行对战,通过控制游戏角色的行动可以在虚拟场景中进行双方互动,从而使用户能够在游戏的过程中舒缓生活压力。
在一个实施场景中,参见图1A,图1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虚拟场景中的交互处理方法的应用模式示意图,适用于一些完全依赖于终端设备400的图形处理硬件计算能力即可完成虚拟场景100的相关数据计算的应用模式,例如单机版/离线模式的游戏,通过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虚拟现实/增强现实设备等各种不同类型的终端设备400完成虚拟场景的输出。作为示例,图形处理硬件的类型包括中央处理器(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和图形处理器(GPU,Graphics Processing Unit)。
当形成虚拟场景100的视觉感知时,终端设备400通过图形计算硬件计算显示所需要的数据,并完成显示数据的加载、解析和渲染,在图形输出硬件输出能够对虚拟场景形成视觉感知的视频帧,例如,在智能手机的显示屏幕呈现二维的视频帧,或者,在增强现实/虚拟现实眼镜的镜片上投射实现三维显示效果的视频帧;此外,为了丰富感知效果,终端设备400还可以借助不同的硬件来形成听觉感知、触觉感知、运动感知和味觉感知的一种或多种。
作为示例,终端设备400上运行有客户端410(例如单机版的游戏应用),在客户端410的运行过程中输出包括有角色扮演的虚拟场景100,虚拟场景100可以是供游戏角色交互的环境,例如可以是用于供游戏角色进行对战的平原、街道、山谷等等;虚拟场景100中包括虚拟对象110,虚拟对象110可以是受当前登录账号对应的用户(或称玩家)控制的游戏角色,即虚拟对象110受控于真实用户,将响应于真实用户针对控制器(包括触控屏、声控开关、键盘、鼠标和摇杆等)的操作而在虚拟场景中运动,例如当真实用户向左移动摇杆时,虚拟对象110将在虚拟场景中向左部移动,还可以保持原地静止、跳跃以及使用各种功能(如技能和道具)。
作为示例,终端设备在虚拟场景的交互界面中,展示当前登录账号对应的虚拟对象在虚拟场景中进行交互操作的过程;其中,当前登录账号,关联有预先认证的对当前登录账号在虚拟场景中的交互行为不进行交互干预的认证身份类型(如成年人);在展示交互操作的过程中,响应于当前登录账号的实际身份类型(如未成年人)疑似与关联的认证身份类型不同,呈现身份验证入口、验证引导信息和验证参考文本;基于验证引导信息,接收到当前登录账号基于身份验证入口输入的验证目标文本;基于验证目标文本对实际身份类型进行验证,当实际身份类型与认证身份类型不同时,对当前登录账号的交互行为进行交互干预;由于输入的验证目标文本能够很好地表征相应身份类型的登录账号的相关特征,故能够准确识别出实际身份类型与预先认证的认证身份类型不同的登录账号,提高了交互干预的精准度和针对性,进而尽可能的避免玩家流失,提高了用户留存率。
在另一个实施场景中,参见图1B,图1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虚拟场景中的交互处理方法的应用模式示意图,应用于终端设备400和服务器200,适用于依赖于服务器200的计算能力完成虚拟场景计算、并在终端设备400输出虚拟场景的应用模式。以形成虚拟场景100的视觉感知为例,服务器200进行虚拟场景相关显示数据(例如场景数据)的计算并通过网络300发送到终端设备400,终端设备400依赖于图形计算硬件完成计算显示数据的加载、解析和渲染,依赖于图形输出硬件输出虚拟场景以形成视觉感知,例如可以在智能手机的显示屏幕呈现二维的视频帧,或者,在增强现实/虚拟现实眼镜的镜片上投射实现三维显示效果的视频帧;对于虚拟场景的形式的感知而言,可以理解,可以借助于终端设备400的相应硬件输出,例如使用麦克风形成听觉感知,使用振动器形成触觉感知等等。
作为示例,终端设备400上运行有客户端410(例如单机版的游戏应用),在客户端410的运行过程中输出包括有角色扮演的虚拟场景100,虚拟场景100可以是供游戏角色交互的环境,例如可以是用于供游戏角色进行对战的平原、街道、山谷等等;虚拟场景100中包括虚拟对象110,虚拟对象110可以是受当前登录账号对应的用户(或称玩家)控制的游戏角色,即虚拟对象110受控于真实用户,将响应于真实用户针对控制器(包括触控屏、声控开关、键盘、鼠标和摇杆等)的操作而在虚拟场景中运动,例如当真实用户向左移动摇杆时,虚拟对象110将在虚拟场景中向左部移动,还可以保持原地静止、跳跃以及使用各种功能(如技能和道具)。
作为示例,终端设备在虚拟场景的交互界面中,展示当前登录账号对应的虚拟对象在虚拟场景中进行交互操作的过程;其中,当前登录账号,关联有预先认证的对当前登录账号在虚拟场景中的交互行为不进行交互干预的认证身份类型(如成年人);在展示交互操作的过程中,响应于当前登录账号的实际身份类型(如未成年人)疑似与关联的认证身份类型不同,呈现身份验证入口、验证引导信息和验证参考文本;基于验证引导信息,接收到当前登录账号基于身份验证入口输入的验证目标文本;基于验证目标文本对实际身份类型进行验证,当实际身份类型与认证身份类型不同时,对当前登录账号的交互行为进行交互干预;由于输入的验证目标文本能够很好地表征相应身份类型的登录账号的相关特征,故能够准确识别出实际身份类型与预先认证的认证身份类型不同的登录账号,提高了交互干预的精准度和针对性,进而尽可能的避免玩家流失,提高了用户留存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终端设备400可以通过运行计算机程序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虚拟场景中的交互处理方法,例如,计算机程序可以是操作系统中的原生程序或软件模块;可以是本地(Native)应用程序(APP,APPlication),即需要在操作系统中安装才能运行的程序,例如射击类游戏APP(即上述的客户端410);也可以是小程序,即只需要下载到浏览器环境中就可以运行的程序;还可以是能够嵌入至任意APP中的游戏小程序。总而言之,上述计算机程序可以是任意形式的应用程序、模块或插件。
以计算机程序为应用程序为例,在实际实施时,终端设备400安装和运行有支持虚拟场景的应用程序。该应用程序可以是第一人称射击游戏(FPS,First-Person Shootinggame)、第三人称射击游戏、虚拟现实应用程序、三维地图程序或者多人枪战类生存游戏中的任意一种。用户使用终端设备400操作位于虚拟场景中的虚拟对象进行交互操作,该交互操作包括但不限于:虚拟对象在虚拟场景中移动(如调整身体姿态、爬行、奔跑、骑行、驾驶、拾取、射击、攻击、投掷、建造虚拟建筑等中的至少一种)、与其他虚拟对象在虚拟场景中交战、在聊天区域中聊天或充值购买虚拟道具等。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本申请实施例还可以借助于云技术(Cloud Technology)实现,云技术是指在广域网或局域网内将硬件、软件、网络等系列资源统一起来,实现数据的计算、储存、处理和共享的一种托管技术。
示例的,图1B中的服务器200可以是独立的物理服务器,也可以是多个物理服务器构成的服务器集群或者分布式系统,还可以是提供云服务、云数据库、云计算、云函数、云存储、网络服务、云通信、中间件服务、域名服务、安全服务、CDN、以及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平台等基础云计算服务的云服务器。终端设备400可以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台式计算机、智能音箱、智能手表等,但并不局限于此。终端设备400以及服务器200可以通过有线或无线通信方式进行直接或间接地连接,本申请实施例中不做限制。
下面对图1A中示出的终端设备400的结构进行说明。参见图2,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400的结构示意图,图2所示的终端设备400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420、存储器460、至少一个网络接口430和用户接口440。终端设备400中的各个组件通过总线系统450耦合在一起。可理解,总线系统450用于实现这些组件之间的连接通信。总线系统450除包括数据总线之外,还包括电源总线、控制总线和状态信号总线。但是为了清楚说明起见,在图2中将各种总线都标为总线系统450。
处理器420可以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例如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or),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其中,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用户接口440包括使得能够呈现媒体内容的一个或多个输出装置441,包括一个或多个扬声器和/或一个或多个视觉显示屏。用户接口440还包括一个或多个输入装置442,包括有助于用户输入的用户接口部件,比如键盘、鼠标、麦克风、触屏显示屏、摄像头、其他输入按钮和控件。
存储器460可以是可移除的,不可移除的或其组合。示例性的硬件设备包括固态存储器,硬盘驱动器,光盘驱动器等。存储器460可选地包括在物理位置上远离处理器420的一个或多个存储设备。
存储器460包括易失性存储器或非易失性存储器,也可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储器两者。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OM,Read Only Memory),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本申请实施例描述的存储器460旨在包括任意适合类型的存储器。
在一些实施例中,存储器460能够存储数据以支持各种操作,这些数据的示例包括程序、模块和数据结构或者其子集或超集,下面示例性说明。
操作系统461,包括用于处理各种基本系统服务和执行硬件相关任务的系统程序,例如框架层、核心库层、驱动层等,用于实现各种基础业务以及处理基于硬件的任务;
网络通信模块462,用于经由一个或多个(有线或无线)网络接口430到达其他计算设备,示例性的网络接口430包括:蓝牙、无线相容性认证(WiFi)、和通用串行总线(USB,Universal Serial Bus)等;
呈现模块463,用于经由一个或多个与用户接口440相关联的输出装置441(例如,显示屏、扬声器等)使得能够呈现信息(例如,用于操作外围设备和显示内容和信息的用户接口);
输入处理模块464,用于对一个或多个来自一个或多个输入装置442之一的一个或多个用户输入或互动进行检测以及翻译所检测的输入或互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虚拟场景中的交互处理装置可以采用软件方式实现,图2示出了存储在存储器460中的虚拟场景中的交互处理装置465,其可以是程序和插件等形式的软件,包括以下软件模块:第一呈现模块4651、第二呈现模块4652、文本接收模块4653和交互干预模块4654,这些模块是逻辑上的,因此根据所实现的功能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或进一步拆分,将在下文中说明各个模块的功能。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虚拟场景中的交互处理装置可以采用硬件方式实现,作为示例,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虚拟场景中的交互处理装置可以是采用硬件译码处理器形式的处理器,其被编程以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虚拟场景中的交互处理方法,例如,硬件译码处理器形式的处理器可以采用一个或多个应用专用集成电路(ASIC,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DSP、可编程逻辑器件(PLD,ProgrammableLogic Device)、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CPLD,Complex 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或其他电子元件。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虚拟场景中的交互处理方法进行具体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虚拟场景中的交互处理方法可以由图1A中的终端设备400单独执行,也可以由图1B中的终端设备400和服务器200协同执行。
下面,以由图1A中的终端设备400单独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虚拟场景中的交互处理方法为例进行说明。参见图3,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虚拟场景中的交互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将结合图3示出的步骤进行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图3示出的方法可以由终端设备400上运行的各种形式的计算机程序执行,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客户端410,还可以是上文所述的操作系统461、软件模块和脚本,因此客户端不应视为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定。
步骤101:终端设备在虚拟场景的交互界面中,展示当前登录账号对应的虚拟对象在虚拟场景中进行交互操作的过程。
其中,当前登录账号关联有预先认证的对当前登录账号在虚拟场景中的交互行为不进行交互干预的认证身份类型(如认证身份类型为成年人),若当前登录账号关联的认证身份类型为未成年人,则需对该当前登录账号在虚拟场景中的交互行为进行交互干预。交互操作是指当前登录账号对应的虚拟对象在虚拟场景中所有交互行为,包括但不限于:虚拟对象在虚拟场景中移动(如调整身体姿态、爬行、奔跑、骑行、驾驶、拾取、射击、攻击、投掷等中的至少一种)、与其他登录账号对应的虚拟对象在虚拟场景中进行交战、在聊天区域中聊天或充值购买虚拟道具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在展示当前登录账号对应的虚拟对象在虚拟场景中进行交互操作的过程之前,还可通过如下方式对当前登录账号进行实名认证:在虚拟场景的认证界面中,呈现当前登录账号输入的身份信息、用于输入认证文本的身份认证入口、以及对应身份认证入口的认证引导信息;基于认证引导信息,接收到当前登录账号基于身份认证入口输入的身份认证文本;基于身份认证文本对当前登录账号进行身份类型识别,并当识别得到的身份类型与身份信息指示的身份类型相一致时,将身份信息指示的身份类型作为当前登录账号关联的认证身份类型。
这里,在当前登录账号在虚拟场景中进行交互操作前,需对当前登录账号进行实名认证,在实名认证过程中,若当前登录账号输入的身份信息是有效信息时,可基于该身份信息初步确定当前登录账号对应的身份类型,如是成年人还是未成年人;为了提高认证准确度,可呈现用于输入身份认证文本的身份认证入口,当前登录账号可按照认证引导信息的指示,在身份认证入口中输入相应的身份认证文本,并通过输入的身份认证文本对当前登录账号的身份类型进一步识别,当识别得到的身份类型与先前输入的身份信息所指示的身份类型相一致时,即可认为认证通过,并建立当前登录账号与当前登录账号输入的身份信息所指示的身份类型之间的关联关系,即将识别得到的身份类型(也即身份信息所指示的身份类型)确定为当前登录账号关联的认证身份类型;例如,在身份认证阶段,当前登录账号输入的身份信息所指示的身份类型为成年人,则认证通过后,认为当前登录账号关联的预先认证的认证身份类型为成年人;如此,在实名认证阶段,对当前登录账号的身份类型进行双重验证,提高了认证的准确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实名认证过程中,当前登录账号可通过身份认证入口输入身份信息,如姓名和证件号码,当输入的姓名与证件号码关联的姓名相一致时,认为该身份信息是有效的,如输入的姓名为张A,证件号码关联的姓名也为张A,而且证件号码所指示张A的年龄为20岁,此时,可认为基于该身份信息确定的当前登录账号的身份类型为成年人;为了避免未成年冒用成年人的证件号码进行实名认证,进一步呈现身份认证入口、相应的认证引导信息,其中,认证引导信息可包括认证参考文本,用于引导用户基于认证参考文本输入相应的身份认证文本,当然,在实际应用中,认证引导信息和认证参考文本还可独立存在。当前登录账号可基于认证引导信息和认证参考文本,通过身份认证入口输入相应的身份认证文本,并通过输入的身份认证文本对当前登录账号的身份类型进一步识别,当识别得到的身份类型与先前输入的身份信息所指示的身份类型相一致时,即可认为认证通过,并将识别得到的身份类型(也即身份信息所指示的身份类型)确定为当前登录账号关联的认证身份类型;如此,在实名认证阶段,对当前登录账号的身份类型进行双重验证,提高了认证的准确度。
参见图4,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实名认证示意图,在虚拟场景的认证界面中呈现用于输入身份信息的身份认证入口401,通过身份认证入口401可编辑输入姓名和证件号码,当用户点击提交按键时,终端设备即可接收到针对编辑输入的姓名和证件号码的确定操作,并响应于该确定操作,判断输入的姓名与证件号码关联的姓名是否一致,当两者一致时,认为该身份信息是有效的,此时呈现身份认证入口402、认证引导信息403和认证参考文本404,当前登录账号基于认证引导信息403和认证参考文本404,通过身份认证入口402输入相应的身份认证文本,当用户点击提交按键时,终端设备即可接收到针对身份认证文本的验证指令,并响应于该验证指令,基于身份认证文本对当前登录账号进行身份类型识别,并当基于身份认证文本识别得到的身份类型与证件号码指示的身份类型相一致时,建立当前登录账号与当前登录账号输入的证件号码指示的身份类型之间的关联关系,即当前登录账号关联的预先认证的认证身份类型即为当前登录账号输入的证件号码指示的身份类型。
在一些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可通过如下方式基于身份认证文本对当前登录账号进行身份类型识别:对身份认证文本进行特征提取,得到身份认证文本对应的身份认证特征;获取身份信息指示的身份类型对应的登录账号输入的身份认证文本对应的参考认证特征;将身份认证特征与参考认证特征进行匹配,并当身份认证特征与参考认证特征相匹配时,确定识别得到的身份类型与身份信息指示的身份类型相一致。
其中,参考认证特征能够表征相应的身份认证文本对应的签名人(如当前登录账号对应的用户)的签写特点或输入行为特征,如书写速度、书写压力、书写笔(或手指)的斜度、形状、尺度比例、连写等特征;通常情况下,不同认证身份类型的用户所对应参考认证特征是不同的,如未成人、成年人等不同年龄段用户的输入速度、书写力度、触摸面积等输入行为是不同的,可将各种不同认证身份类型的用户所对应的参考认证特征存储至特征库中,用于身份认证或验证。
这里,终端设备获取身份认证文本后,对身份认证文本进行特征提取,得到对应的身份认证特征,并将身份认证特征与特征库中的参考认证特征(与当前登录账号输入的身份信息(如年龄、证件号码)指示的身份类型对应的登录账号相对应)进行匹配,如当前登录账号输入的身份信息指示的身份类型为成年人,则将身份认证特征与成年人的参考认证特征进行匹配,如计算身份认证特征与成年人的参考认证特征之间的相似度(如余弦相似度),当相似度值高于相似度阈值时,认为身份认证特征与参考认证特征相匹配,此时确定基于身份认证文本识别得到的身份类型与身份信息指示的身份类型相一致。当相似度值低于相似度阈值时,认为身份认证特征与参考认证特征不匹配,即确定基于身份认证文本识别得到的身份类型与身份信息指示的身份类型不一致,此种情况下,呈现拒绝认证指示信息或人工核验入口。
其中,拒绝认证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当前登录账号的认证失败;人工核验入口用于对当前登录账号的身份类型进行人工客服核验。如此,在实名认证阶段,对于基于身份认证文本识别得到的身份类型与基于身份信息得到的身份类型不一致的登录账号拒绝认证,或引导此类登录账号到人工客服进行核验,能够从根源上避免未成年冒用成年人用户进行实名认证的情况发生。
步骤102:在展示交互操作的过程中,响应于当前登录账号的实际身份类型疑似与关联的认证身份类型不同,呈现身份验证入口、验证引导信息和验证参考文本。
其中,身份验证入口用于在当前登录账号的实际身份类型疑似与当前登录账号关联的认证身份类型不同时,对当前登录账号的实际身份类型进行验证;验证引导信息和验证参考文本,用于引导用户基于参考引导信息输入验证参考文本对应的验证目标文本,即验证参考文本和验证目标文本是成对的,具有一定的对应关系,验证目标文本与验证参考文本的对应关系由验证引导信息决定,例如,假设验证参考文本为“游戏实名认证”这一简体中文,若验证引导信息为“请手写输入上述简体中文内容”时,则当前登录账号按照验证引导信息的输入用户手写的“游戏实名认证”这一简体中文即可得到验证目标文本;若验证引导信息为“请手写输入上述简体中文对应的繁体中文”,则当前登录账号按照验证引导信息的输入用户手写的“游戏实名认证”这一简体中文对应的繁体中文即可得到验证目标文本;又例如,假设验证参考文本为“Which university you study in?”这一英文,若验证引导信息为“请手写输入上述英文对应的中文”时,则当前登录账号按照验证引导信息的输入用户手写的“你在哪个大学上学”这一中文即可得到验证目标文本。
在一些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在呈现身份验证入口之前,可通过如下方式确定当前登录账号的实际身份类型:获取当前登录账号的交互操作对应的交互特征、以及各个参考认证身份类型对应的登录账号在虚拟场景中进行交互操作的第一参考交互特征;其中,交互特征包括以下至少之一:交互偏好、交互时间、交互习惯;分别将交互特征与各第一参考交互特征进行匹配,得到对应的匹配度;将匹配度最高的第一参考交互特征对应的参考认证身份类型作为当前登录账号的实际身份类型。
这里,在实际应用中,可根据当前登录账号在虚拟场景的交互操作的交互特征,如交互偏好、交互时间、交互习惯中的至少之一,来识别当前登录对象对应的实际身份类型。其中,参考认证身份类型为不同类型的用户对应的认证身份类型,以参考认证身份类型包括成年人和未成年人为例,在匹配时,将当前登录账号对应的交互特征与成年人对应的登录账号在虚拟场景中的第一参考交互特征进行匹配,得到第一匹配度,并将当前登录账号对应的交互特征与未成年人对应的登录账号在虚拟场景中的第一参考交互特征进行匹配,得到第二匹配度,若第一匹配度大于第二匹配度,则认为当前登录账号的实际身份类型为成年人,若第一匹配度小于第二匹配度,则认为当前登录账号的实际身份类型为未成年人;如此,在当前登录账号在虚拟场景中进行交互操作的过程中,实时或周期性地基于交互操作的相关特征,对当前登录账号的实际表现的身份类型进行识别,以将识别出的实际身份类型与预先认证的认证身份类型进行比对,能够及时发现未成年使用成年人的登录账号进行游戏的情况,并对此种登录账号进行交互干预,能够提高干预及时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在呈现身份验证入口之前,可通过如下方式确定当前登录账号的实际身份类型疑似与关联的认证身份类型不同:获取当前登录账号的交互操作对应的交互特征、以及当前登录账号关联的认证身份类型对应的登录账号在虚拟场景中进行交互操作的第二参考交互特征;对交互特征与第二参考交互特征进行匹配,并当交互特征与第二参考交互特征之间的匹配度低于匹配度阈值时,确定当前登录账号的实际身份类型疑似与关联的认证身份类型不同。
例如,在实名认证阶段,当前登录账号关联的认证身份类型为预先认证的成年人,在当前登录账号在虚拟场景进行交互操作的过程中,将当前登录账号的交互操作对应的交互特征与成年人这一认证身份类型对应的登录账号在虚拟场景中的第二参考交互特征进行匹配,当得到的匹配度低于匹配度阈值(可根据实际情况设置)时,确定当前登录账号的实际身份类型疑似与关联的认证身份类型不同。
在一些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可通过如下方式呈现身份验证入口:获取当前登录账号的交互操作对应的交互特征;基于交互特征,调用机器学习模型对是否需要对当前登录账号的身份类型进行验证进行预测,得到预测结果;当预测结果表征需要对当前登录账号的身份类型进行验证时,呈现身份验证入口。
其中,机器学习模型是基于登录账号样本在虚拟场景中的交互操作对应的交互特征、以及标注的是否需要对登录账号样本的身份类型进行验证的标签(1表示需要对登录账号样本的身份类型进行验证,此时呈现身份验证入口,0表示无需对登录账号样本的身份类型进行验证,此时不呈现身份验证入口)训练得到的。在实际应用中,在当前登录账号在虚拟场景中进行交互操作的过程中,基于采集的交互操作的交互特征,通过基于人工智能算法的机器学习模型来预测是否需要对当前登录账号的身份类型进行验证,能够使预测结果更加准确,进而使得在需要对当前登录账号的身份类型进行验证时,才显示相应的身份验证入口,如此,既保证了身份验证的及时性和准确性,也避免身份验证入口呈现时机不准给用户带来干扰。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机器学习模型可以是神经网络模型(例如卷积神经网络、深度卷积神经网络、或者全连接神经网络等)、决策树模型、梯度提升树、多层感知机、以及支持向量机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机器学习模型的类型不作具体限定。
步骤103:基于所述验证引导信息,接收到当前登录账号基于身份验证入口输入的对应所述验证参考文本的验证目标文本。
在一些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可通过如下方式呈现验证参考文本:呈现第一类型的验证参考文本;相应的,终端设备可通过如下方式接收到当前登录账号基于身份验证入口输入的对应验证参考文本的验证目标文本:当验证引导信息用于引导输入对应验证参考文本不同类型的文本时,接收到当前登录账号基于身份验证入口输入的第二类型的验证目标文本;其中,第一类型与第二类型不同。
这里,考虑到不同认证身份类型的用户的学识和常识等有所不同,可通过检测当前登录账号是否能够在不同类型的字体间或不同语种间字体成功转换,识别出当前登录账号的实际身份类型,如以第一类型为简体中文,第二类型为繁体中文为例,现在大多未成年用户不认识繁体字,而成年人用户相对对繁体字比较熟悉,故基于此,通过检测当前登录账号是否能够对简体中文和繁体中文之间进行成功转换签写,可识别出当前登录账号的实际身份类型。
参见图5,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身份验证示意图,图5中,验证参考文本501的字体类型为繁体中文,验证引导信息502为“请手写输入以上繁体字对应的简体字内容”,在当前登录账号按照验证引导信息502的引导,输入用户手写对应验证参考文本501的验证目标文本后,终端设备基于验证引导信息,对验证参考文本和验证目标文本进行比对,只有该验证目标文本的字体类型为简体中文,且该验证参考文本与验证目标文本中相对应的各个字互为繁体-简体关系(语义相同)时,才能确定当前登录账号的实际身份类型与关联的预先认证的认证身份类型是相同的,若该验证参考文本与验证目标文本中相对应的各个字中存在不属于繁体-简体关系(语义不同)的字时,即可确定当前登录账号的实际身份类型与关联的预先认证的认证身份类型是不同的。
可以理解的是,鉴于不同认证身份类型的用户对于键盘输入的键盘输入特征是存在差异的,例如,较为幼龄的未成年人,对于键盘的使用(包括但不限于键盘的切换,如数字-拼音-标点之间的切换,9键或26键的使用)通常是不熟练的,故可通过检测当前登录账号对应的键盘输入特征识别出当前登录账号的实际身份类型,如若当前登录账号对应的键盘输入特征与成年人账号对应的键盘输入特征相匹配,则可确定当前登录账号对应的实际身份类型为成年人;若当前登录账号对应的键盘输入特征与未成年人账号对应的键盘输入特征相匹配,则可确定当前登录账号对应的实际身份类型为未成年人。
在一些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可通过如下方式基于验证引导信息,接收到当前登录账号基于身份验证入口输入的对应验证参考文本的验证目标文本:当验证参考文本为与认证身份类型相适配的问题、且验证引导信息用于引导输入对应问题的答案时,接收到当前登录账号基于身份验证入口输入的对应验证参考文本的验证回答文本,并将验证回答文本作为验证目标文本。
这里,可通过检测当前登录账号是否能够成功回答与当前登录账号关联的预先认证的认证身份类型相适配的问题,来验证当前登录账号的实际身份类型与当前登录账号关联的认证身份类型是否相同。例如,当前登录账号对应的用特征为28岁,理工科硕士,擅长人工智能技术,其关联的预先认证的认证身份类型为成年人,故在怀疑当前登录账号的实际身份类型疑似与关联的认证身份类型不同的情况下,对实际身份类型进行身份验证时,可呈现与当前登录账号对应的特征相适配的问题(如关于人工智能技术的问题)作为验证参考文本,验证引导信息用于引导用户回答上述问题,在终端设备接收到当前登录账号输入对应上述问题的验证回答文本时,将接收到的验证回答文本作为验证目标文本,以用于身份验证。
在一些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可通过如下方式实现基于验证目标文本对实际身份类型进行验证:将验证回答文本与验证参考文本对应的验证参考答案进行匹配,得到匹配结果;当匹配结果表征验证回答文本与验证参考答案不一致时,确定实际身份类型与认证身份类型不同。
这里,当验证参考文本是与认证身份类型相适配的问题时,终端设备接收到当前登录账号输入对应上述问题的验证回答文本时,将接收到的验证回答文本与该验证参考文本对应的验证参考答案进行比对,若两者不一致时,确定当前登录账号的实际身份类型与当前登录账号关联的认证身份类型是不同的,若两者一致时,确定当前登录账号的实际身份类型与当前登录账号关联的认证身份类型是相同的;此外,若两者一致时,还可进一步提取当前登录账号输入的验证回答文本(即验证目标文本)对应的身份认证特征,将提取的身份认证特征与当前登录账号关联的认证身份类型对应的登录账号的参考认证特征进行匹配,并当提取的身份认证特征与当前登录账号关联的认证身份类型对应的登录账号对应的参考认证特征相匹配时,确定当前登录账号的实际身份类型与当前登录账号关联的认证身份类型是相同的;当提取的身份认证特征与当前登录账号关联的认证身份类型对应的登录账号对应的参考认证特征不匹配时,确定当前登录账号的实际身份类型与当前登录账号关联的认证身份类型是不同的;如此,在当前登录账号在虚拟场景中进行交互操作的过程中,对当前登录账号的实际身份类型进行双重验证,提高了认证的准确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可通过如下方式呈现身份验证入口对应的验证引导信息和验证参考文本:呈现身份验证入口对应的验证引导信息,并周期性地更新呈现与验证引导信息相对应的验证参考文本。
这里,在当前登录账号在虚拟场景中进行交互操作的过程中,对当前登录账号的实际身份类型进行验证时,终端设备所呈现的验证引导信息可维持不变,而验证参考文本可周期性更新呈现,例如,参见图6,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身份验证示意图,验证引导信息是:“请手写输入上述繁体字的验证参考文本对应的简体字内容”,并周期地(如每隔50秒)刷新验证参考文本,使得验证参考文本处于周期更新中,如动态更新繁体中文以供用户输入对应的简体中文,避免未成年用户找他人帮忙签写,能够提高针对当前登录账号的实际身份类型的认证准确度,进而避免不当干预,提高交互干预的精准度和针对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可通过如下方式呈现身份验证入口对应的验证引导信息和验证参考文本:周期性地更新呈现身份验证入口对应的验证引导信息、以及与验证引导信息相对应的验证参考文本。
这里,在当前登录账号在虚拟场景中进行交互操作的过程中,对当前登录账号的实际身份类型进行验证时,终端设备所呈现的验证引导信息和验证参考文本均可周期性更新,其中,验证引导信息的更新周期与验证参考文本的更新周期可相同也可不同,当更新周期相同时,验证引导信息与验证参考文本同步去更新;当更新周期不相同时,验证引导信息的更新周期大于验证参考文本的更新周期,即在同一个验证引导信息下,与验证引导信息相对应的验证参考文本处于周期更新中,例如,假设验证引导信息的更新周期为3分钟,而验证参考文本的更新周期为1分钟,此种情况类似为每3分钟更新一次“题型”(即验证引导信息),在某一“题型”下,每1分钟更新一次“题目”(即验证参考文本)。
作为示例,参见图7,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身份验证示意图,在0-3分钟之间,验证引导信息1为“请手写输入上述繁体字的验证参考文本对应的简体字内容”,每隔1分钟更新一次验证参考文本(即更新繁体中文);在3-6分钟之间,将验证引导信息1更新为验证引导信息2,如验证引导信息2一直是“请手写输入对应验证参考文本的答案”,每隔1分钟更新一次验证参考文本(即更新问题);如此,避免未成年用户找他人帮忙签写,有利于提高针对当前登录账号的实际身份类型的认证准确度;如此,验证引导信息和验证参考文本均处于周期更新变化中,避免未成年用户找他人帮忙签写,能够提高针对当前登录账号的实际身份类型的认证准确度,进而避免不当干预,提高交互干预的精准度和针对性。
步骤104:基于验证目标文本对实际身份类型进行验证,当实际身份类型与认证身份类型不同时,对当前登录账号的交互行为进行交互干预。
在一些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可通过如下方式基于验证目标文本对实际身份类型进行验证,得到验证结果:对验证目标文本进行特征提取,得到验证目标文本对应的验证文本特征;获取当前登录账号输入的历史验证文本对应的历史文本特征,并将验证文本特征与历史文本特征进行匹配,得到验证结果;相应的,终端设备在当前登录账号的交互行为进行交互干预之前,当验证结果表征验证文本特征与历史文本特征不匹配时,确定当前登录账号的实际身份类型与关联的认证身份类型不同。
这里,历史验证文本是当前登录账号以往输入的文本,通过将当前登录账号当前输入的验证目标文本对应的验证文本特征与以往输入的历史验证文本的历史文本特征进行匹配,来判断当前登录账号的实际身份类型与关联的认证身份类型是否相同,如计算验证文本特征与历史文本特征之间的相似度(如余弦相似度),当相似度值高于相似度阈值(可根据实际情况而设置)时,认为验证文本特征与历史文本特征相匹配,此时确定当前登录账号的实际身份类型与关联的认证身份类型相同;当相似度值低于相似度阈值时,认为验证文本特征与历史文本特征不匹配,确定当前登录账号的实际身份类型与关联的认证身份类型不同。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将验证文本特征与历史文本特征进行匹配之前,还可先获取当前登录账号关联的预先认证的认证身份类型对应的登录账号的参考认证特征,并先将验证文本特征与参考认证特征进行匹配,当验证文本特征与参考认证特征不匹配时,直接确定当前登录账号的实际身份类型与关联的认证身份类型不同;当验证文本特征与参考认证特征相匹配时,进一步将验证文本特征与历史文本特征进行匹配,当验证文本特征与历史文本特征不匹配时,确定当前登录账号的实际身份类型与关联的认证身份类型不同;当验证文本特征与历史文本特征匹配时,确定当前登录账号的实际身份类型与关联的认证身份类型相同,也即只有当验证文本特征与参考认证特征相匹配、且验证文本特征与历史文本特征也匹配时,才认为当前登录账号的实际身份类型与关联的认证身份类型相同,否则,认为当前登录账号的实际身份类型与关联的认证身份类型不同;如此,在当前登录账号在虚拟场景中进行交互操作的过程中,对当前登录账号的实际身份类型进行双重验证,提高了认证的准确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验证结果表征当前登录账号的实际身份类型与其关联的预先认证的认证身份类型不同时,可对当前登录账号在虚拟场景中的交互行为进行交互干预;其中,交互行为包括以下至少之一:交互开始时间点、交互结束时间点、交互时长、虚拟资源的充值额度、虚拟资源的充值频率。
这里,在当前登录账号在虚拟场景中进行交互操作的过程中,若当前登录账号的实际表现出的实际身份类型与预先认证的认证身份类型不同,对当前登录账号在虚拟场景中的交互行为进行交互干预。例如,在实名认证阶段,当前登录账号认证的认证身份类型为成年人,而在游戏过程中,当前登录账号的实际表现出的实际身份类型为未成年人,则对该当前登录账号按照当地对未成年人管理机理或管理政策进行在线游戏时间管控或充值限制,例如,只允许当前登录账号在周五、周六、周日和法定节假日每日的20时至21时进行游戏,或者只允许当前登录账号在游戏中的充值额度低于规定的充值阈值,等等。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涉及到的当前登录账号的交互操作对应的交互特征、输入的身份信息、输入的验证文本或认证文本以及相应的特征等实质是用户的相关数据,当本申请实施例运用到具体产品或技术中时,需要获得用户许可或者同意,且相关数据的收集、使用和处理需要遵守相关国家和地区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
下面,将说明本申请实施例在一个实际的应用场景中的示例性应用。以虚拟场景为游戏、当前登录账号关联的预先认证的身份认证类型为成年人、对未成年用户的游戏行为进行干预为例,继续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虚拟场景中的交互处理方法进行说明。相关技术中的防沉迷方案在抓取未成年用户的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缺点:1)主要在游戏中抓取疑似未成年,但在实名认证阶段缺乏减少未成年冒用成年人身份的有效手段;2)在区分未成年和成年用户时,主要依赖人脸识别技术,但鉴于隐私大多用户不愿意进行人脸识别,而不进行人脸识别的成年人用户将自动归为未成年用户并被执行干预策略,这会导致在抓取未成年用户的过程中,真正的成年人用户被误判为未成年用户,严重影响了干预的精准度和针对性,进而影响成年人用户的游戏体验。
为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虚拟场景中的交互处理方法主要涉及两部分:1)在实名认证阶段,采用该方法拦截未成年人冒用成年人身份证件完成账号的实名认证;2)在游戏过程中,采用输入手写的认证文本的方式,识别冒用他人身份证信息,区分未成年人和成年人用户。
在实际应用中,可事先根据不同认证身份类型(如成年人、未成年人)的书写习惯,创建不同认证身份类型(如成年人、未成年人)的特征库,特征库中存储着不同认证身份类型的用户群体针对高频汉字书写文本对应的书写特征(即上述的参考认证特征),其中,书写特征能够表征相应书写文本对应的签名人(如当前登录账号对应的用户)书写特点,如书写速度、书写压力、书写笔(或手指)的斜度度、字形、笔顺、触摸面积、尺度比例、连写等特征;通常情况下,不同认证身份类型对应的书写特征是不同的,故可先将不同认证身份类型的用户群体针对高频汉字书写文本对应的书写特征,如成年人的书写特征和未成年人的书写特征,作为参考认证特征存储至特征库中,以用于身份认证或验证。
接下来将分别从实名认证阶段拦截未成年人冒用成年人身份证件完成账号的实名认证、游戏过程中区分未成年人和成年人用户,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虚拟场景中的交互处理方法进行说明。
参见图8,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虚拟场景中的交互处理方法示意图,在实名认证阶段,采用该方法进行实名认证的处理流程如下:在当前登录账号提交身份信息进行实名认证时,防沉迷系统后台下发随机汉字(即上述的认证参考文本)和认证引导信息,认证引导信息引导当前登录账号的用户手写输入指定汉字,其中,每次下发的汉字都是随机的汉字,保证一个用户每次遇到的汉字都不重复;而且前端展示的汉字要周期更新(如每分钟刷新),以避免未成年人找他人帮忙;并且考虑到现在很多未成年人完全不认识繁体字,可适当下发繁体汉字,要求用户写出对应的简体汉字,以提高识别准确度;当前登录账号对应的用户需要手写最近一次的汉字信息(即上述的身份认证文本)并提交给防沉迷系统后台进行认证。
防沉迷系统后台对当前登录账号提交的身份信息(如姓名和证件号码)进行校验,如将提交的身份信息中的姓名与证件号码关联的姓名进行比对,当提交的姓名与证件号码关联的姓名相一致时,认为该提交的身份信息校验通过,并确定证件号码所指示的身份类型,如输入的姓名为张A,证件号码关联的姓名也为张A,而且证件号码所指示张A的年龄为20岁,则张A的身份类型为成年人;同时,防沉迷系统后台对当前登录账号提交的身份认证文本进行特征提取,得到身份认证文本对应的身份认证特征,基于身份认证文本对当前登录账号进行身份类型识别,例如,将身份认证特征分别与特征库中各个认证身份类型(如成年人、未成年人)的参考认证特征进行匹配,得到对应的匹配度,从中选择匹配度最高的参考认证特征对应的认证身份类型,作为基于身份认证文本识别得到的身份类型;然后,结合提交的证件号码所指示的身份类型与基于身份认证文本识别得到的身份类型,得到验证结果,如将基于身份认证文本识别得到的身份类型与提交的证件号码所指示的身份类型进行比对,若基于身份认证文本识别得到的身份类型与提交的证件号码所指示的身份类型相一致,则认为验证通过,并可建立当前登录账号与当前登录账号输入的证件号码指示的身份类型之间的关联关系,即当前登录账号关联的预先认证的认证身份类型即为当前登录账号输入的证件号码指示的身份类型;若基于身份认证文本识别得到的身份类型与提交的证件号码所指示的身份类型不一致,则认为验证失败,并拒绝当前登录账号进行认证,或引导当前登录账号到人工客服进行核验,如此,能够从根源上避免未成年冒用成年人用户进行实名认证的情况发生。
参见图9,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虚拟场景中的交互处理方法示意图,在游戏过程中,采用该方法识别冒用他人身份信息的处理流程如下:
步骤201:终端设备在游戏过程中,判断当前登录账号的实际身份类型是否疑似为未成年人。
在实际应用中,由于需要对未成年冒用成年人身份信息的游戏行为进行干预,故按照上述实名认证方法,假设该当前登录账号关联的预先认证的认证身份类型是成年人,在当前登录账号在游戏中进行交互操作的过程中,可根据当前登录账号在虚拟场景的交互操作的交互特征,如交互偏好、交互时间中的至少之一,来识别当前登录对象对应的实际身份类型是否是未成年人,例如,将当前登录账号对应的交互特征与指纹特征库中成年人对应的登录账号在游戏中的参考交互特征进行匹配,得到第一匹配度,并将当前登录账号对应的交互特征与指纹特征库中未成年人对应的登录账号在游戏中的参考交互特征进行匹配,得到第二匹配度,若第一匹配度大于第二匹配度,则认为当前登录账号的实际身份类型疑似为成年人,结束流程;若第一匹配度小于第二匹配度,则认为当前登录账号的实际身份类型疑似为未成年人,执行步骤202。
步骤202:呈现身份验证入口、验证参考文本和验证引导信息。
这里,当前登录账号的实际身份类型疑似为未成年人时,防沉迷系统后台下发随机汉字(即上述的验证参考文本)和验证引导信息至终端设备中进行显示,验证引导信息引导当前登录账号的用户手写输入指定汉字,其中,每次下发的汉字都是随机的汉字,保证一个用户每次遇到的汉字都不重复;而且前端展示的汉字要周期更新(如每分钟刷新),以避免未成年人找他人帮忙;并且考虑到现在很多未成年人完全不认识繁体字,可适当下发繁体汉字,要求用户写出对应的简体汉字,以提高识别准确度。
步骤203:接收到当前登录账号基于身份验证入口输入的验证目标文本。
这里,当前登录账号对应的用户需要手写最近一次的汉字信息(即上述的验证目标文本)并提交给防沉迷系统后台进行身份验证。
步骤204:基于验证目标文本对当前登录账号的实际身份类型进行验证,得到验证结果。
这里,在验证时,对验证目标文本进行特征提取,得到验证目标文本对应的验证文本特征,并从指纹特征库中获取当前登录账号关联的预先认证的认证身份类型(即成年人)对应的登录账号的参考认证特征,先将验证文本特征与参考认证特征进行匹配,当验证文本特征与参考认证特征不匹配时,直接确定当前登录账号的实际身份类型与关联的认证身份类型不同;当验证文本特征与参考认证特征相匹配时,进一步从指纹特征库中获取当前登录账号以往输入的历史验证文本的历史文本特征,并将验证文本特征与历史文本特征进行匹配,当验证文本特征与历史文本特征不匹配时,确定当前登录账号的实际身份类型与关联的认证身份类型不同,即当前登录账号的实际身份类型为未成年人;当验证文本特征与历史文本特征匹配时,确定当前登录账号的实际身份类型与关联的认证身份类型相同,即当前登录账号的实际身份类型为成年人。
在实际应用中,当验证参考文本为与认证身份类型相适配的问题、且验证引导信息用于引导输入对应问题的答案时,接收到当前登录账号基于身份验证入口输入的对应验证参考文本的验证回答文本,并将验证回答文本作为验证目标文本进行验证,其中,可根据不同身份类型的用户设置不同难度的问题,如先引导当前登录账号回答高中阶段的相关问题(如高三才能学习到的数学公式),若当前登录账号回答不正确,则进一步引导当前登录账号回答初中阶段的相关问题,若当前登录账号回答正确,则可确定当前登录账号的实际身份类型为初中生(未成年人),对此需执行交互干预,若当前登录账号回答不正确,则进一步引导当前登录账号回答小学阶段的相关问题,若当前登录账号回答正确,可确定当前登录账号的实际身份类型为小学生(未成年人),对此需执行交互干预,若当前登录账号回答不正确,可确定当前登录账号的实际身份类型为基础文化水平较低的成年人,可对此不执行交互干预。
此外,在以上回答问题的基础上,还可进一步提取当前登录账号输入的答案对应的书写特征(即上述的身份认证特征),将提取的书写特征与当前登录账号关联的认证身份类型对应的登录账号的参考认证特征进行匹配,并当提取的书写特征与当前登录账号关联的认证身份类型对应的登录账号对应的参考认证特征相匹配时,确定当前登录账号的实际身份类型与当前登录账号关联的认证身份类型是相同的;当提取的书写特征与当前登录账号关联的认证身份类型对应的登录账号对应的参考认证特征不匹配时,确定当前登录账号的实际身份类型与当前登录账号关联的认证身份类型是不同的;如此,在当前登录账号在虚拟场景中进行交互操作的过程中,对当前登录账号的实际身份类型进行双重验证,提高了认证的准确度。
步骤205:当验证结果表征当前登录账号的实际身份类型与认证身份类型不同时,对当前登录账号的交互行为进行交互干预。
这里,当验证结果表征实际身份类型与认证身份类型不同,也即,在实名认证阶段,当前登录账号认证的认证身份类型为成年人,而在游戏过程中,当前登录账号的实际身份类型为未成年人时,对该当前登录账号按照未成年人管理机理进行交互干预,如对在线游戏时间进行管控或对充值进行限制,例如,只允许当前登录账号在周五、周六、周日和法定节假日每日的20时至21时进行游戏。
通过上述方式,在当前登录账号在游戏中进行交互操作的过程中,实时或周期性地基于交互操作的相关特征对当前登录账号的实际表现的身份类型进行识别,以将识别出的实际身份类型与预先认证的认证身份类型进行比对,能够及时发现未成年使用成年人的登录账号进行游戏的情况,并针对此种情况的用户进行交互干预,防止未成年人沉迷游戏,提高了交互干预的精准度和针对性,相较于基于人脸识别方法区分未成年人和成年人而言,既能减少用户针对隐私泄露的担忧,又能避免真正的成年人因未进行人脸识别被误判为未成年的情况发生,进而避免对正常成年人的不当干预,避免正常玩家流失,提高了用户留存率。
下面继续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虚拟场景中的交互处理装置465的实施为软件模块的示例性结构,在一些实施例中,存储在图2中存储器460的虚拟场景中的交互处理装置465中的软件模块可以包括:
第一呈现模块4651,用于在虚拟场景的交互界面中,展示当前登录账号对应的虚拟对象在所述虚拟场景中进行交互操作的过程;其中,所述当前登录账号,关联有预先认证的对所述当前登录账号在所述虚拟场景中的交互行为不进行交互干预的认证身份类型;第二呈现模块4652,用于在展示所述交互操作的过程中,响应于所述当前登录账号的实际身份类型疑似与关联的所述认证身份类型不同,呈现身份验证入口、验证引导信息和验证参考文本;文本接收模块4653,用于基于所述验证引导信息,接收到所述当前登录账号基于所述身份验证入口输入的验证目标文本;交互干预模块4654,用于基于所述验证目标文本对所述实际身份类型进行验证,并当所述实际身份类型与所述认证身份类型不同时,对所述当前登录账号的交互行为进行交互干预。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身份验证模块,还用于对所述验证目标文本进行特征提取,得到所述验证目标文本对应的验证文本特征;获取所述当前登录账号输入的历史验证文本对应的历史文本特征,并将所述验证文本特征与所述历史文本特征进行匹配,得到验证结果;所述对所述当前登录账号的交互行为进行交互干预之前,所述装置还包括:结果判断模块,用于当所述验证结果表征所述验证文本特征与所述历史文本特征不匹配时,确定所述当前登录账号的所述实际身份类型与关联的所述认证身份类型不同。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展示当前登录账号对应的虚拟对象在所述虚拟场景中进行交互操作的过程之前,所述装置还包括:身份认证模块,用于在所述虚拟场景的认证界面中,呈现所述当前登录账号输入的身份信息、用于输入身份认证文本的身份认证入口、以及对应所述身份认证入口的认证引导信息;基于所述认证引导信息,接收到所述当前登录账号基于所述身份认证入口输入的身份认证文本;基于所述身份认证文本对所述当前登录账号进行身份类型识别,并当识别得到的身份类型与所述身份信息指示的身份类型相一致时,将所述身份信息指示的身份类型作为所述当前登录账号关联的所述认证身份类型。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身份认证模块,还用于对所述身份认证文本进行特征提取,得到所述身份认证文本对应的身份认证特征;获取所述身份信息指示的身份类型对应的登录账号输入的身份认证文本对应的参考认证特征;将所述身份认证特征与所述参考认证特征进行匹配,并当所述身份认证特征与所述参考认证特征相匹配时,确定识别得到的身份类型与所述身份信息指示的身份类型相一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三呈现模块,用于当识别得到的身份类型与所述身份信息对应的身份类型不一致时,呈现拒绝认证指示信息或人工核验入口;其中,所述拒绝认证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当前登录账号的认证失败;所述人工核验入口,用于对所述当前登录账号的身份类型进行人工客服核验。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文本接收模块,还用于在呈现所述身份验证入口的同时,呈现所述身份验证入口对应的验证引导信息和验证参考文本;基于所述验证引导信息,接收到所述当前登录账号基于所述身份验证入口输入的对应所述验证参考文本的验证目标文本,并将接收到的所述验证目标文本作为所述验证目标文本。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文本接收模块,还用于呈现第一类型的验证参考文本;当所述验证引导信息用于引导输入对应所述验证参考文本不同类型的文本时,接收到所述当前登录账号基于所述身份验证入口输入的第二类型的验证目标文本;其中,所述第一类型与所述第二类型不同。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文本接收模块,还用于当所述验证参考文本为与所述认证身份类型相适配的问题、且所述验证引导信息用于引导输入对应所述问题的答案时,接收到所述当前登录账号基于所述身份验证入口输入的对应所述验证参考文本的验证回答文本,并将所述验证回答文本作为所述验证目标文本。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身份验证模块,还用于将所述验证回答文本与所述验证参考文本对应的验证参考答案进行匹配,得到匹配结果;当所述匹配结果表征所述验证回答文本与所述验证参考答案不一致时,确定所述实际身份类型与所述认证身份类型不同。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文本接收模块,还用于呈现所述身份验证入口对应的验证引导信息,并周期性地更新呈现与所述验证引导信息相对应的验证参考文本。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文本接收模块,还用于周期性地更新呈现所述身份验证入口对应的验证引导信息、以及与所述验证引导信息相对应的验证参考文本。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呈现身份验证入口之前,所述装置还包括:身份识别模块,用于获取所述当前登录账号的交互操作对应的交互特征、以及各个参考认证身份类型对应的登录账号在所述虚拟场景中进行交互操作的第一参考交互特征;其中,所述交互特征包括以下至少之一:交互偏好、交互时间、交互习惯;分别将所述交互特征与各所述第一参考交互特征进行匹配,得到对应的匹配度;将匹配度最高的参考认证身份类型作为所述当前登录账号的实际身份类型。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呈现身份验证入口之前,所述装置还包括:身份判断模块,用于获取所述当前登录账号的交互操作对应的交互特征、以及所述当前登录账号关联的认证身份类型对应的登录账号在所述虚拟场景中进行交互操作的第二参考交互特征;对所述交互特征与所述第二参考交互特征进行匹配,并当所述交互特征与所述第二参考交互特征之间的匹配度低于匹配度阈值时,确定所述当前登录账号的实际身份类型疑似与关联的所述认证身份类型不同。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呈现模块,还用于获取所述当前登录账号的交互操作对应的交互特征;基于所述交互特征,调用机器学习模型对是否需要对所述当前登录账号的身份类型进行验证进行预测,得到预测结果;当所述预测结果表征需要对所述当前登录账号的身份类型进行验证时,呈现所述身份验证入口。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交互干预模块,还用于对所述当前登录账号在所述虚拟场景中的交互行为进行交互干预;其中,所述交互行为包括以下至少之一:交互开始时间点、交互结束时间点、交互时长、虚拟资源的充值额度、虚拟资源的充值频率。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或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产品或计算机程序包括计算机指令,该计算机指令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计算机设备的处理器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读取该计算机指令,处理器执行该计算机指令,使得该计算机设备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上述的虚拟场景中的交互处理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存储有可执行指令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存储有可执行指令,当可执行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将引起处理器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虚拟场景中的交互处理方法,例如,如图3示出的方法。
在一些实施例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FRAM、ROM、PROM、EPROM、EEPROM、闪存、磁表面存储器、光盘、或CD-ROM等存储器;也可以是包括上述存储器之一或任意组合的各种设备。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执行指令可以采用程序、软件、软件模块、脚本或代码的形式,按任意形式的编程语言(包括编译或解释语言,或者声明性或过程性语言)来编写,并且其可按任意形式部署,包括被部署为独立的程序或者被部署为模块、组件、子例程或者适合在计算环境中使用的其它单元。
作为示例,可执行指令可以但不一定对应于文件系统中的文件,可以可被存储在保存其它程序或数据的文件的一部分,例如,存储在超文本标记语言(HTML,Hyper TextMarkup Language)文档中的一个或多个脚本中,存储在专用于所讨论的程序的单个文件中,或者,存储在多个协同文件(例如,存储一个或多个模块、子程序或代码部分的文件)中。
作为示例,可执行指令可被部署为在一个计算设备上执行,或者在位于一个地点的多个计算设备上执行,又或者,在分布在多个地点且通过通信网络互连的多个计算设备上执行。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8)

1.一种虚拟场景中的交互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在虚拟场景的交互界面中,展示当前登录账号对应的虚拟对象在所述虚拟场景中进行交互操作的过程;
其中,所述当前登录账号,关联有预先认证的对所述当前登录账号在所述虚拟场景中的交互行为不进行交互干预的认证身份类型;
在展示所述交互操作的过程中,响应于所述当前登录账号的实际身份类型疑似与关联的所述认证身份类型不同,呈现身份验证入口、验证引导信息和验证参考文本;
基于所述验证引导信息,接收到所述当前登录账号基于所述身份验证入口输入的对应所述验证参考文本的验证目标文本;
基于所述验证目标文本对所述实际身份类型进行验证,并当所述实际身份类型与所述认证身份类型不同时,对所述当前登录账号的交互行为进行交互干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验证目标文本对所述实际身份类型进行验证,得到验证结果,包括:
对所述验证目标文本进行特征提取,得到所述验证目标文本对应的验证文本特征;
获取所述当前登录账号输入的历史验证文本对应的历史文本特征,并将所述验证文本特征与所述历史文本特征进行匹配,得到验证结果;
所述对所述当前登录账号的交互行为进行交互干预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验证结果表征所述验证文本特征与所述历史文本特征不匹配时,确定所述当前登录账号的所述实际身份类型与关联的所述认证身份类型不同。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展示当前登录账号对应的虚拟对象在所述虚拟场景中进行交互操作的过程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虚拟场景的认证界面中,呈现所述当前登录账号输入的身份信息、用于输入身份认证文本的身份认证入口、以及对应所述身份认证入口的认证引导信息;
基于所述认证引导信息,接收到所述当前登录账号基于所述身份认证入口输入的身份认证文本;
基于所述身份认证文本对所述当前登录账号进行身份类型识别,并当识别得到的身份类型与所述身份信息指示的身份类型相一致时,将所述身份信息指示的身份类型作为所述当前登录账号关联的所述认证身份类型。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身份认证文本对所述当前登录账号进行身份类型识别,包括:
对所述身份认证文本进行特征提取,得到所述身份认证文本对应的身份认证特征;
获取所述身份信息指示的身份类型对应的登录账号输入的认证文本对应的参考认证特征;
将所述身份认证特征与所述参考认证特征进行匹配,并当所述身份认证特征与所述参考认证特征相匹配时,确定识别得到的身份类型与所述身份信息指示的身份类型相一致。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识别得到的身份类型与所述身份信息对应的身份类型不一致时,呈现拒绝认证指示信息或人工核验入口;
其中,所述拒绝认证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当前登录账号的认证失败;所述人工核验入口,用于对所述当前登录账号的身份类型进行人工客服核验。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呈现身份验证入口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当前登录账号的交互操作对应的交互特征、以及各个参考认证身份类型对应的登录账号在所述虚拟场景中进行交互操作的第一参考交互特征;
其中,所述交互特征包括以下至少之一:交互偏好、交互时间、交互习惯;
分别将所述交互特征与各所述第一参考交互特征进行匹配,得到对应的匹配度;
将匹配度最高的参考认证身份类型作为所述当前登录账号的实际身份类型。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呈现身份验证入口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当前登录账号的交互操作对应的交互特征、以及所述当前登录账号关联的认证身份类型对应的登录账号在所述虚拟场景中进行交互操作的第二参考交互特征;
对所述交互特征与所述第二参考交互特征进行匹配,并当所述交互特征与所述第二参考交互特征之间的匹配度低于匹配度阈值时,确定所述当前登录账号的实际身份类型疑似与关联的所述认证身份类型不同。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呈现身份验证入口,包括:
获取所述当前登录账号的交互操作对应的交互特征;
基于所述交互特征,调用机器学习模型对是否需要对所述当前登录账号的身份类型进行验证进行预测,得到预测结果;
当所述预测结果表征需要对所述当前登录账号的身份类型进行验证时,呈现所述身份验证入口。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呈现验证参考文本,包括:
呈现第一类型的验证参考文本;
所述接收到所述当前登录账号基于所述身份验证入口输入的对应所述验证参考文本的验证目标文本,包括:
当所述验证引导信息用于引导输入对应所述验证参考文本不同类型的文本时,接收到所述当前登录账号基于所述身份验证入口输入的第二类型的验证目标文本,所述第一类型与所述第二类型不同。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验证引导信息,接收到所述当前登录账号基于所述身份验证入口输入的对应所述验证参考文本的验证目标文本,包括:
当所述验证参考文本为与所述认证身份类型相适配的问题、且所述验证引导信息用于引导输入对应所述问题的答案时,接收到所述当前登录账号基于所述身份验证入口输入的对应所述验证参考文本的验证回答文本,并将所述验证回答文本作为所述验证目标文本。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验证目标文本对所述实际身份类型进行验证,包括:
将所述验证回答文本与所述验证参考文本对应的验证参考答案进行匹配,得到匹配结果;
当所述匹配结果表征所述验证回答文本与所述验证参考答案不一致时,确定所述实际身份类型与所述认证身份类型不同。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呈现验证引导信息和验证参考文本,包括:
呈现所述身份验证入口对应的验证引导信息,并周期性地更新呈现与所述验证引导信息相对应的验证参考文本。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呈现验证引导信息和验证参考文本,包括:
周期性地更新呈现所述身份验证入口对应的验证引导信息、以及与所述验证引导信息相对应的验证参考文本。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当前登录账号的交互行为进行交互干预,包括:
对所述当前登录账号在所述虚拟场景中的交互行为进行交互干预;
其中,所述交互行为包括以下至少之一:交互开始时间点、交互结束时间点、交互时长、虚拟资源的充值额度、虚拟资源的充值频率。
15.一种虚拟场景中的交互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呈现模块,用于在虚拟场景的交互界面中,展示当前登录账号对应的虚拟对象在所述虚拟场景中进行交互操作的过程;
其中,所述当前登录账号,关联有预先认证的对所述当前登录账号在所述虚拟场景中的交互行为不进行交互干预的认证身份类型;
第二呈现模块,用于在展示所述交互操作的过程中,响应于所述当前登录账号的实际身份类型疑似与关联的所述认证身份类型不同,呈现身份验证入口、验证引导信息和验证参考文本;
文本接收模块,用于基于所述验证引导信息,接收到所述当前登录账号基于所述身份验证入口输入的对应所述验证参考文本的验证目标文本;
交互干预模块,用于基于所述验证目标文本对所述实际身份类型进行验证,并当所述实际身份类型与所述认证身份类型不同时,对所述当前登录账号的交互行为进行交互干预。
16.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可执行指令;
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可执行指令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14任一项所述的虚拟场景中的交互处理方法。
17.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存储有可执行指令,用于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14任一项所述的虚拟场景中的交互处理方法。
18.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14任一项所述的虚拟场景中的交互处理方法。
CN202210135475.6A 2022-02-14 2022-02-14 虚拟场景中的交互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450483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135475.6A CN114504830A (zh) 2022-02-14 2022-02-14 虚拟场景中的交互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135475.6A CN114504830A (zh) 2022-02-14 2022-02-14 虚拟场景中的交互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504830A true CN114504830A (zh) 2022-05-17

Family

ID=815519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135475.6A Pending CN114504830A (zh) 2022-02-14 2022-02-14 虚拟场景中的交互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504830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108266A (zh) * 2022-12-13 2023-05-12 星络家居云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互识功能的虚拟现实交互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108266A (zh) * 2022-12-13 2023-05-12 星络家居云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互识功能的虚拟现实交互系统
CN116108266B (zh) * 2022-12-13 2023-09-29 星络家居云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互识功能的虚拟现实交互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661180B2 (en) Method and system modeling social identity in digital media with dynamic group membership
US10776715B2 (en) Artificial intelligent cognition threshold
WO2023082927A1 (zh) 虚拟场景中任务引导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及程序产品
US11449682B2 (en) Adjusting chatbot conversation to user personality and mood
CN111686450B (zh) 游戏的剧本生成及运行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2684970B (zh) 虚拟场景的适配显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KR102549681B1 (ko) 게임내 자원 서페이싱 플랫폼
US20230092494A1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 and method for judging whether to allow a mobile medium to move within a virtual space
KR102510023B1 (ko) 사용자의 행동 데이터 또는 입력 데이터를 이용하여 사용자의 심리 상태를 판별하는 방법 및 컴퓨터 프로그램
US20150005065A1 (en) Information-processing system, server device, information-processing device, storage medium, and information-processing method
CN109154948B (zh) 用于提供内容的方法和装置
WO2023088024A1 (zh) 虚拟场景的交互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及计算机程序产品
CN115470381A (zh) 信息交互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4504830A (zh) 虚拟场景中的交互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US11068284B2 (en) System for managing user experience and method therefor
KR20200112796A (ko) 게임 캐릭터 동작 가이드 정보 제공 시스템, 서버 및 게임 캐릭터 동작 가이드 정보 제공 방법
CN111968621B (zh) 一种音频测试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WO2024060888A1 (zh) 虚拟场景的交互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及计算机程序产品
KR20200029852A (ko) 게임 캐릭터 동작 가이드 정보 제공 시스템, 서버 및 게임 캐릭터 동작 가이드 정보 제공 방법
CN116821693B (zh) 虚拟场景的模型训练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US20240024778A1 (en) Updating gameplay parameters based on parameters shown in gameplay video
WO2024051398A1 (zh) 虚拟场景的互动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6955598A (zh) 事件总结文本的生成方法、装置、设备、介质及程序产品
CN114344887A (zh) 基于虚拟场景的操作识别方法、装置、设备、介质及产品
CN117932165A (zh) 个性化社交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