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501409A - 通信交互方法及相关装置 - Google Patents

通信交互方法及相关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501409A
CN114501409A CN202210243337.XA CN202210243337A CN114501409A CN 114501409 A CN114501409 A CN 114501409A CN 202210243337 A CN202210243337 A CN 202210243337A CN 114501409 A CN114501409 A CN 11450140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frequency
communication
motion
lev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243337.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富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243337.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501409A/zh
Publication of CN1145014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0140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80Services using short range communication, e.g. near-field communication [NFC], 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or low energy commun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04W52/020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 H04W52/0225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using monitoring of external events, e.g. the presence of a sig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4Direct-mode setup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通信交互方法及相关装置,应用于第一终端,首先,可以与第二终端建立第一通信连接,所述第一通信连接用于在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第二终端之间同步第二通信连接的配置数据,所述配置数据包括第一频率;然后,根据所述配置数据与所述第二终端建立第二通信连接,并以所述第一频率执行第二通信交互流程;接着,通过所述第一通信连接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第一运动数据;然后,通过所述第一通信连接接收来自所述第二终端的第二频率;最后,与所述第二终端以所述第二频率执行所述第二通信交互流程。可以使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之间以符合其运动状态的频率执行通信交互流程,保证测量质量的同时降低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的功耗。

Description

通信交互方法及相关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通信交互方法及相关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的发展,利用短距离无线通信进行寻物已经越来越成熟,举例来说,测量设备可以与被测量设备建立超宽带通信连接来定位被测量设备,一般来说,测量设备与被测量设备进行一次超宽带通信交互流程就可以完成一次测量,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往往需要在一段时间内多次执行超宽带通信交互流程来进行准确定位,现有的通信方法每次超宽带通信交互流程之间的时间间隔都基本固定,频繁地执行超宽带通信交互流程并不会提升定位质量反而会浪费功耗。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通信交互方法及相关装置,可以在保证测量质量的同时降低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的功耗。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交互方法,应用于第一终端,所述方法包括:
与第二终端建立第一通信连接,所述第一通信连接用于在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第二终端之间同步第二通信连接的配置数据,所述配置数据包括第一频率,所述第一频率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第二终端在单位时间内执行第二通信交互流程的次数,所述第二通信交互流程用于使所述第一终端确定所述第二终端相对于所述第一终端的距离或角度;
根据所述配置数据与所述第二终端建立第二通信连接,并以所述第一频率执行所述第二通信交互流程;
通过所述第一通信连接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第一运动数据,所述第一运动数据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处于第一运动级别的状态;
通过所述第一通信连接接收来自所述第二终端的第二频率,所述第二频率用于指示处于所述第一运动级别的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第二终端在单位时间内执行所述第二通信交互流程的次数;
与所述第二终端以所述第二频率执行所述第二通信交互流程。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交互方法,应用于第二终端,所述方法包括:
与第一终端建立第一通信连接,所述第一通信连接用于在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第二终端之间同步第二通信连接的配置数据,所述配置数据包括第一频率,所述第一频率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第二终端在单位时间内执行第二通信交互流程的次数,所述第二通信交互流程用于使所述第一终端确定所述第二终端相对于所述第一终端的距离或角度;
根据所述配置数据与所述第一终端建立第二通信连接,并以所述第一频率执行所述第二通信交互流程;
通过所述第一通信连接接收来自所述第一终端的第一运动数据,所述第一运动数据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处于第一运动级别的状态;
根据所述第一运动数据确定第二频率,所述第二频率用于指示处于所述第一运动级别的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第二终端在单位时间内执行所述第二通信交互流程的次数;
与所述第一终端以所述第二频率执行所述第二通信交互流程。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交互装置,应用于第一终端,包括通信模块和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用于通过所述通信模块执行以下步骤:
与第二终端建立第一通信连接,所述第一通信连接用于在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第二终端之间同步第二通信连接的配置数据,所述配置数据包括第一频率,所述第一频率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第二终端在单位时间内执行第二通信交互流程的次数,所述第二通信交互流程用于使所述第一终端确定所述第二终端相对于所述第一终端的距离或角度;
根据所述配置数据与所述第二终端建立第二通信连接,并以所述第一频率执行所述第二通信交互流程;
通过所述第一通信连接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第一运动数据,所述第一运动数据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处于第一运动级别的状态;
通过所述第一通信连接接收来自所述第二终端的第二频率,所述第二频率用于指示处于所述第一运动级别的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第二终端在单位时间内执行所述第二通信交互流程的次数;
与所述第二终端以所述第二频率执行所述第二通信交互流程。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交互装置,应用于第二终端,包括通信模块和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用于通过所述通信模块执行以下步骤:
与第一终端建立第一通信连接,所述第一通信连接用于在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第二终端之间同步第二通信连接的配置数据,所述配置数据包括第一频率,所述第一频率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第二终端在单位时间内执行第二通信交互流程的次数,所述第二通信交互流程用于使所述第一终端确定所述第二终端相对于所述第一终端的距离或角度;
根据所述配置数据与所述第一终端建立第二通信连接,并以所述第一频率执行所述第二通信交互流程;
通过所述第一通信连接接收来自所述第一终端的第一运动数据,所述第一运动数据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处于第一运动级别的状态;
根据所述第一运动数据确定第二频率,所述第二频率用于指示处于所述第一运动级别的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第二终端在单位时间内执行所述第二通信交互流程的次数;
与所述第一终端以所述第二频率执行所述第二通信交互流程。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第一终端,包括处理器、存储器、通信接口以及一个或多个程序,其中,上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存储在上述存储器中,并且被配置由上述处理器执行,上述程序包括用于执行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中的步骤的指令。
第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第二终端,包括处理器、存储器、通信接口以及一个或多个程序,其中,上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存储在上述存储器中,并且被配置由上述处理器执行,上述程序包括用于执行本申请实施例第二方面中的步骤的指令。
第七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中,上述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用于电子数据交换的计算机程序,其中,上述计算机程序使得计算机执行如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或本申请实施例第二方面中所描述的部分或全部步骤。
第八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中,上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上述计算机程序可操作来使计算机执行如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中所描述的部分或全部步骤。
可见,通过上述通信交互方法及相关装置,应用于第一终端,首先,可以与第二终端建立第一通信连接,所述第一通信连接用于在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第二终端之间同步第二通信连接的配置数据,所述配置数据包括第一频率,所述第一频率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第二终端在单位时间内执行第二通信交互流程的次数,所述第二通信交互流程用于使所述第一终端确定所述第二终端相对于所述第一终端的距离或角度;然后,根据所述配置数据与所述第二终端建立第二通信连接,并以所述第一频率执行所述第二通信交互流程;接着,通过所述第一通信连接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第一运动数据,所述第一运动数据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处于第一运动级别的状态;然后,通过所述第一通信连接接收来自所述第二终端的第二频率,所述第二频率用于指示处于所述第一运动级别的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第二终端在单位时间内执行所述第二通信交互流程的次数;最后,与所述第二终端以所述第二频率执行所述第二通信交互流程。可以使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之间以符合其运动状态的频率执行通信交互流程,保证测量质量的同时降低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的功耗。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交互方法的系统架构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交互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通信交互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通信交互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二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交互装置的功能单元组成框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通信交互装置的功能单元组成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他步骤或单元。
应理解,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本申请实施例中出现的“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
本申请实施例中出现的“连接”是指直接连接或者间接连接等各种连接方式,以实现设备间的通信,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任何限定。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下面对本申请的背景技术及相关术语进行说明。
背景技术相关:
UWB通信:是一种不用载波,而采用时间间隔极短(小于1ns)的脉冲进行无线通信的方式。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进行UWB通信定位,包括利用UWB确定相对距离和利用UWB确定到达角度(Angle of Arrival,AOA);一般采用双向测距(Two-Way Ranging,TWR)进行测距,TWR包括单边双向测距(Single-Sided Two-Way Ranging,SS-TWR)算法和双边双向测距(Double-Sided Two-Way Ranging,DS-TWR)算法;计算AOA的方法一般采用到达相位差(Phase difference of arrival,PDOA)算法进行计算。
现有的UWB定位往往需要在一段时间内多次执行超宽带通信交互流程来进行准确定位,现有的通信方法每次超宽带通信交互流程之间的时间间隔都基本固定,频繁地执行超宽带通信交互流程并不会提升定位质量反而会浪费功耗。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通信交互方法及相关装置,可以在保证测量质量的同时降低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的功耗。
下面结合图1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一种通信交互方法的系统架构进行说明,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交互方法的系统架构图,包括第一终端110和第二终端120。
上述第一终端110和第二终端120可以具备通信功能,可以传输的信号包括但不限于4G信号、5G信号、WiFi信号、蓝牙信号、超宽带(Ultra Wide Band,UWB)信号、近场通信(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信号、短距传输zigbee信号等,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上述第一终端110和第二终端120可以建立第一通信连接和第二通信连接。
第一通信连接:包括蓝牙通信、Wi-Fi通信等,本申请中主要以蓝牙连接进行说明。
第二通信连接:包括超宽带UWB(Ultra Wide Band,UWB)通信、ZigBee通信等短距无线连接的通信连接,本申请中主要以UWB连接进行说明。
上述第一终端110和第二终端120在进行第二通信连接时可以以特定频率执行第二通信交互流程。
第二通信交互流程:本申请实施例中主要以UWB通信定位测量目标设备的距离和/或到达角度(Angle of Arrival,AOA)的过程进行说明。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SS-TWR算法中,一次第二通信交互流程包括:
第二终端120向第一终端110发送一次UWB信号,第一终端110响应该UWB信号向上述第一终端110反馈一次UWB信号,这个过程可以称为SS-TWR中的一次UWB通信交互流程,只需要电子设备和目标设备双方交换2条消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DS-TWR算法中,一次第二通信交互流程包括:
第二终端120向第一终端110发送一次UWB信号,第一终端110向第二终端120发送一次UWB信号,同时第一终端110也会响应第二终端120的UWB信号向第二终端120反馈一次UWB信号,接着第二终端120响应第一终端110发送的UWB信号向第一终端110反馈一次UWB信号,如此完成DS-TWR中的一次UWB通信交互,第一终端110和第二终端120双方需要交换4条消息,由于第一终端110发送UWB信号和响应第二终端120的UWB信号相继完成,所以这两条消息可以合并为一条信息,即第一终端110和第二终端120双方需要交换3条消息,由于流程上消息交换次数减少,从而一方面减小测距时间,另一方面降低测距功耗,且不影响测距精度。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到达角度(Angle-of-Arrival,AOA)测距算法中,一次第二通信交互流程包括:
第二终端120向第一终端110发送UWB信号,第一终端110接收来自第二终端120的UWB信号。
上述测距方法和到达角度测量方法可以参考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第一终端110为测量设备,上述第二终端120为被测量设备,上述第二终端120不要求支持对第一终端110进行测量的功能。
上述第一终端110和第二终端120执行第二通信交互流程的频率可以根据第一终端110的第一运动级别自适应调整,保证测量质量的同时降低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的功耗。
下面结合图2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一种通信交互方法进行说明,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交互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应用于第一终端,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01,与第二终端建立第一通信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通信连接用于在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第二终端之间同步第二通信连接的配置数据,所述配置数据包括第一频率,所述第一频率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第二终端在单位时间内执行第二通信交互流程的次数,所述第二通信交互流程用于使所述第一终端确定所述第二终端相对于所述第一终端的距离或角度。
具体的,第一终端可以与第二终端建立蓝牙通信,并通过蓝牙连接同步UWB通信的相关配置数据,配置数据可以包括第一频率、数据速率、数据包前导码的编码、数据包格式等,第一频率可以为每秒执行一次第二通信交互流程。即第一终端每秒接收一次来自第二终端的第二通信交互请求。
可见,通过与第二终端建立第一通信连接,可以先以预设的频率进行后续的第二通信连接并执行第二通信交互流程,提升定位效率。
步骤202,根据配置数据与所述第二终端建立第二通信连接,并以第一频率执行第二通信交互流程。
其中,第二通信连接可以为UWB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在第一终端需要测量第二终端相对于第一终端的距离时,第二通信交互流程可以包括DS-TWR流程或SS-TWR流程。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在第一终端需要测量第二终端相对于第一终端的到达角度时,第二通信交互流程可以包括AOA计算流程。在此不做赘述。
具体的,在第一频率为每秒执行一次第二通信交互流程时,可以第一终端可以每秒执行一次DS-TWR流程或SS-TWR流程或AOA计算流程,第一终端可以每秒确定一次第二终端相对于第一终端的距离或到达角度。
步骤203,通过所述第一通信连接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第一运动数据。
其中,所述第一运动数据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处于第一运动级别的状态。
其中,在通过所述第一通信连接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第一运动数据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第一终端的加速度数据和/或角速度数据,并根据所述加速度数据确定所述第一终端的移动速度,和/或,根据所述角速度数据确定所述第一终端的旋转速度,接着根据所述移动速度和/或所述旋转速度确定所述第一运动级别,所述第一运动级别包括快速级别、中速级别和慢速级别。
具体的,第一终端可以通过惯性测量单元(Inertial Measurement Unit,IMU)确定自身的加速度数据和/角速度数据,并进一步确定移动速度和/或旋转速度,可以理解的是,可以内置运动级别映射关系,不同的移动速度、旋转速度对应了不同的运动级别,在确定了移动速度和/或旋转速度的情况下,可以确定与其对应的第一运动级别为快速级别、中速级别还是慢速级别。第一终端可以通过蓝牙连接向第二终端传输该第一运动数据。
可见,通过所述第一通信连接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第一运动数据,可以基于第一终端的运动级别自适应调整执行第二通信交互流程的频率,使得第二通信交互流程的执行更加灵活,不影响测量质量的同时降低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的功耗。
步骤204,通过所述第一通信连接接收来自所述第二终端的第二频率。
其中,所述第二频率用于指示处于所述第一运动级别的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第二终端在单位时间内执行所述第二通信交互流程的次数。
具体的,如下表所示:
第一终端的第一运动级别 第二频率
快速级别 c
中速级别 b
慢速级别(包括静止) a
可见,在第一运动级别为慢速级别(包括静止)时,第二频率的值可以为a;在第一运动级别为中速级别时,第二频率的值可以为b;在第一运动级别为快速级别时,第二频率的值可以为c,其中,c>b>a。
通过所述第一通信连接接收来自所述第二终端的第二频率,可以根据第一终端的第一运动级别动态调整第二频率,保证测量质量的同时降低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的功耗。
步骤205,与所述第二终端以所述第二频率执行所述第二通信交互流程。
可见,可以根据第一终端的运动级别动态调整执行第二通信交互的频率,在第一终端快速移动时,提高执行第二通信交互的频率,提升定位精度,在第一终端慢速移动时,降低执行第二通信交互的频率,保证定位精度的同时降低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功耗。
下面结合图3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另一种通信交互方法进行说明,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通信交互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应用于第二终端,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01,与第一终端建立第一通信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通信连接用于在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第二终端之间同步第二通信连接的配置数据,所述配置数据包括第一频率,所述第一频率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第二终端在单位时间内执行第二通信交互流程的次数,所述第二通信交互流程用于使所述第一终端确定所述第二终端相对于所述第一终端的距离或角度。
具体的,第一终端可以与第二终端建立蓝牙通信,并通过蓝牙连接同步UWB通信的相关配置数据,配置数据可以包括第一频率、数据速率、数据包前导码的编码、数据包格式等,第一频率可以为每秒执行一次第二通信交互流程。即第二终端向第一终端每秒发起一次第二通信交互请求。
步骤302,根据配置数据与所述第一终端建立第二通信连接,并以第一频率执行第二通信交互流程。
步骤303,通过所述第一通信连接接收来自所述第一终端的第一运动数据。
其中,所述第一运动数据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处于第一运动级别的状态。
其中,第二终端可以通过蓝牙连接接收来自第一终端的第一运动数据。
步骤304,根据所述第一运动数据确定第二频率。
其中,所述第二频率用于指示处于所述第一运动级别的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第二终端在单位时间内执行所述第二通信交互流程的次数。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不同的第一运动级别对应了不同的第二频率。在所述第一运动级别为快速级别时,确定与所述快速级别的对应的快速频率为所述第二频率;在所述第一运动级别为中速级别时,确定与所述中速级别对应的中速频率为所述第二频率;在所述第一运动级别为慢速级别时,确定与所述慢速级别对应的慢速频率为所述第二频率,所述快速频率大于所述中速频率大于所述慢速频率。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可以先获取所述第二终端的运动状态;
在所述运动状态为静止状态且所述第一运动级别为快速级别时,确定与所述快速级别的对应的快速频率为所述第二频率;或,在所述运动状态为所述静止状态且所述第一运动级别为中速级别时,确定与所述中速级别对应的中速频率为所述第二频率;或,在所述运动状态为所述静止状态且在所述第一运动级别为慢速级别时,确定与所述慢速级别对应的慢速频率为所述第二频率,所述快速频率大于所述中速频率大于所述慢速频率;
在所述运动状态为移动状态时,确定所述快速频率为所述第二频率。
具体的,第二终端也可以具备惯性测量单元IMU,并获取到自身的运动状态。
在自身移动时,可以直接以快速级别对应的快速频率作为第二频率,这样可以尽可能保证第一终端对第二终端的测量质量。
步骤305,与所述第一终端以所述第二频率执行所述第二通信交互流程。
可见,通过上述方法,可以根据第一终端的运动级别动态调整执行第二通信交互的频率,在第二终端静止且第一终端快速移动时,提高执行第二通信交互的频率,提升定位精度,在第二终端静止且第一终端慢速移动时,降低执行第二通信交互的频率,在第二终端移动时提高执行第二通信交互的频率,提升定位精度,保证定位精度的同时降低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功耗。
上述未详细说明的步骤可以参见图2中的步骤的说明,在此不再赘述。
下面结合图4对本申请实施例中另一种通信交互方法进行举例说明,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通信交互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应用于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401,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建立蓝牙通信。
其中,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可以通过蓝牙通信同步UWB通信的相关配置,所述配置比如第一频率、数据速率、数据包前导码的编码,数据包格式等。
步骤402,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以第一频率建立超宽带连接。
其中,超宽带连接用于使第一终端以第一频率进行超宽带通信交互,即以第一频率测量第二终端相对于第一终端的距离和/或到达角度。
步骤403,第一终端获取自身的移动速度和/或角速度,以确定第一运动数据。
其中,移动速度和/或角速度与第一运动级别存在映射关系。
步骤404,第一终端向第二终端发送第一运动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步骤405,第二终端根据第一运动数据确定第二频率。
其中,第一运动数据中的第一运动级别与第二频率存在映射关系。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步骤406,第二终端获取自身的运动状态。
步骤407,第二终端根据自身的运动状态和所述第一运动数据确定第二频率。
步骤408,第二终端与第一终端以第二频率进行超宽带通信交互。
其中,即以第二频率测量第二终端相对于第一终端的距离和/或到达角度。
通过上述通信交互方法,可以根据第一终端的运动级别动态调整执行第二通信交互的频率,在第二终端静止且第一终端快速移动时,提高执行第二通信交互的频率,提升定位精度,在第二终端静止且第一终端慢速移动时,降低执行第二通信交互的频率,在第二终端移动时提高执行第二通信交互的频率,提升定位精度,保证定位精度的同时降低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功耗。
上述未详细说明的步骤可以参见图2、图3中的步骤的说明,在此不再赘述。
下面结合图5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一种第一终端进行说明,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终端的结构示意图,该第一终端500包括处理器501、通信接口502、存储器503、第一通信模块504、第二通信模块505、惯性测量单元506,所述处理器501、通信接口502、存储器503、第一通信模块504、第二通信模块505、惯性测量单元506相互连接,其中,第一终端500还可以包括总线507,处理器501、通信接口502、存储器503、第一通信模块504、第二通信模块505、惯性测量单元506之间可以通过总线507相互连接,总线507可以是外设部件互连标准(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简称PCI)总线或扩展工业标准结构(Extended 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简称EISA)总线等。总线507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5中仅用一条粗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所述存储器503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指令,所述处理器被配置用于调用所述程序指令,执行上述图2中所描述的全部或部分方法。
下面结合图6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一种第二终端进行说明,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二终端的结构示意图,该第二终端600包括处理器601、通信接口602、存储器603、第一通信模块604、第二通信模块605,所述处理器601、通信接口602、存储器603、第一通信模块604、第二通信模块605相互连接,其中,第二终端600还可以包括总线607和惯性测量单元606,处理器601、通信接口602、存储器603、第一通信模块604、第二通信模块605、惯性测量单元606之间可以通过总线607相互连接,总线607可以是外设部件互连标准(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简称PCI)总线或扩展工业标准结构(Extended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简称EISA)总线等。总线607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6中仅用一条粗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所述存储器603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指令,所述处理器被配置用于调用所述程序指令,执行上述图3中所描述的全部或部分方法。
上述主要从方法侧执行过程的角度对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案进行了介绍。可以理解的是,终端为了实现上述功能,其包含了执行各个功能相应的硬件结构和/或软件模块。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很容易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提供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本申请能够以硬件或硬件和计算机软件的结合形式来实现。某个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计算机软件驱动硬件的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根据上述方法示例对电子设备进行功能单元的划分,例如,可以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单元,也可以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功能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对单元的划分是示意性的,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
在采用集成的单元的情况下,下面结合图7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一种通信交互装置700进行详细说明,所述装置应用于第一终端,包括通信单元710和处理单元720,所述处理单元720用于通过所述通信单元710执行以下步骤:
与第二终端建立第一通信连接,所述第一通信连接用于在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第二终端之间同步第二通信连接的配置数据,所述配置数据包括第一频率,所述第一频率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第二终端在单位时间内执行第二通信交互流程的次数,所述第二通信交互流程用于使所述第一终端确定所述第二终端相对于所述第一终端的距离或角度;
根据所述配置数据与所述第二终端建立第二通信连接,并以所述第一频率执行所述第二通信交互流程;
通过所述第一通信连接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第一运动数据,所述第一运动数据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处于第一运动级别的状态;
通过所述第一通信连接接收来自所述第二终端的第二频率,所述第二频率用于指示处于所述第一运动级别的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第二终端在单位时间内执行所述第二通信交互流程的次数;
与所述第二终端以所述第二频率执行所述第二通信交互流程。
可见,通过上述通信交互方法及相关装置,应用于第一终端,首先,可以与第二终端建立第一通信连接,所述第一通信连接用于在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第二终端之间同步第二通信连接的配置数据,所述配置数据包括第一频率,所述第一频率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第二终端在单位时间内执行第二通信交互流程的次数,所述第二通信交互流程用于使所述第一终端确定所述第二终端相对于所述第一终端的距离或角度;然后,根据所述配置数据与所述第二终端建立第二通信连接,并以所述第一频率执行所述第二通信交互流程;接着,通过所述第一通信连接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第一运动数据,所述第一运动数据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处于第一运动级别的状态;然后,通过所述第一通信连接接收来自所述第二终端的第二频率,所述第二频率用于指示处于所述第一运动级别的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第二终端在单位时间内执行所述第二通信交互流程的次数;最后,与所述第二终端以所述第二频率执行所述第二通信交互流程。可以使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之间以符合其运动状态的频率执行通信交互流程,保证测量质量的同时降低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的功耗。
在采用集成的单元的情况下,下面结合图8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另一种通信交互装置800进行详细说明,所述装置应用于第二终端,包括通信单元810和处理单元820,所述处理单元820用于通过所述通信单元810执行以下步骤:
与第一终端建立第一通信连接,所述第一通信连接用于在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第二终端之间同步第二通信连接的配置数据,所述配置数据包括第一频率,所述第一频率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第二终端在单位时间内执行第二通信交互流程的次数,所述第二通信交互流程用于使所述第一终端确定所述第二终端相对于所述第一终端的距离或角度;
根据所述配置数据与所述第一终端建立第二通信连接,并以所述第一频率执行所述第二通信交互流程;
通过所述第一通信连接接收来自所述第一终端的第一运动数据,所述第一运动数据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处于第一运动级别的状态;
根据所述第一运动数据确定第二频率,所述第二频率用于指示处于所述第一运动级别的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第二终端在单位时间内执行所述第二通信交互流程的次数;
与所述第一终端以所述第二频率执行所述第二通信交互流程。
可见,通过上述通信交互方法及相关装置,应用于第二终端,首先,与第一终端建立第一通信连接,所述第一通信连接用于在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第二终端之间同步第二通信连接的配置数据,所述配置数据包括第一频率,所述第一频率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第二终端在单位时间内执行第二通信交互流程的次数,所述第二通信交互流程用于使所述第一终端确定所述第二终端相对于所述第一终端的距离或角度;然后,根据所述配置数据与所述第一终端建立第二通信连接,并以所述第一频率执行所述第二通信交互流程;接着,通过所述第一通信连接接收来自所述第一终端的第一运动数据,所述第一运动数据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处于第一运动级别的状态;接着,根据所述第一运动数据确定第二频率,所述第二频率用于指示处于所述第一运动级别的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第二终端在单位时间内执行所述第二通信交互流程的次数;最后,与所述第一终端以所述第二频率执行所述第二通信交互流程。可以根据第一终端的运动级别动态调整执行第二通信交互的频率,在第二终端静止且第一终端快速移动时,提高执行第二通信交互的频率,提升定位精度,在第二终端静止且第一终端慢速移动时,降低执行第二通信交互的频率,在第二终端移动时提高执行第二通信交互的频率,提升定位精度,保证定位精度的同时降低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功耗。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中,该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用于电子数据交换的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使得计算机执行如上述方法实施例中记载的任一方法的部分或全部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上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上述计算机程序可操作来使计算机执行如上述方法实施例中记载的任一方法的部分或全部步骤。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可以为一个软件安装包,上述计算机包括终端。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前述的各方法实施例,为了简单描述,故将其都表述为一系列的动作组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悉,本申请并不受所描述的动作顺序的限制,因为依据本申请,某些步骤可以采用其他顺序或者同时进行。其次,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悉,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均属于优选实施例,所涉及的动作和模块并不一定是本申请所必须的。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可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上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或其它的形式。
上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上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为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上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器包括:U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移动硬盘、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实施例的各种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该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存储器可以包括:闪存盘、只读存储器(英文:Read-Only Memory,简称:ROM)、随机存取器(英文: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RAM)、磁盘或光盘等。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通信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第一终端,所述方法包括:
与第二终端建立第一通信连接,所述第一通信连接用于在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第二终端之间同步第二通信连接的配置数据,所述配置数据包括第一频率,所述第一频率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第二终端在单位时间内执行第二通信交互流程的次数,所述第二通信交互流程用于使所述第一终端确定所述第二终端相对于所述第一终端的距离或角度;
根据所述配置数据与所述第二终端建立第二通信连接,并以所述第一频率执行所述第二通信交互流程;
通过所述第一通信连接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第一运动数据,所述第一运动数据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处于第一运动级别的状态;
通过所述第一通信连接接收来自所述第二终端的第二频率,所述第二频率用于指示处于所述第一运动级别的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第二终端在单位时间内执行所述第二通信交互流程的次数;
与所述第二终端以所述第二频率执行所述第二通信交互流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所述第一通信连接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第一运动数据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第一终端的加速度数据和/或角速度数据;
根据所述加速度数据确定所述第一终端的移动速度,和/或,根据所述角速度数据确定所述第一终端的旋转速度;
根据所述移动速度和/或所述旋转速度确定所述第一运动级别,所述第一运动级别包括快速级别、中速级别和慢速级别。
3.一种通信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第二终端,所述方法包括:
与第一终端建立第一通信连接,所述第一通信连接用于在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第二终端之间同步第二通信连接的配置数据,所述配置数据包括第一频率,所述第一频率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第二终端在单位时间内执行第二通信交互流程的次数,所述第二通信交互流程用于使所述第一终端确定所述第二终端相对于所述第一终端的距离或角度;
根据所述配置数据与所述第一终端建立第二通信连接,并以所述第一频率执行所述第二通信交互流程;
通过所述第一通信连接接收来自所述第一终端的第一运动数据,所述第一运动数据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处于第一运动级别的状态;
根据所述第一运动数据确定第二频率,所述第二频率用于指示处于所述第一运动级别的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第二终端在单位时间内执行所述第二通信交互流程的次数;
与所述第一终端以所述第二频率执行所述第二通信交互流程。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运动数据确定第二频率,包括:
在所述第一运动级别为快速级别时,确定与所述快速级别的对应的快速频率为所述第二频率;
在所述第一运动级别为中速级别时,确定与所述中速级别对应的中速频率为所述第二频率;
在所述第一运动级别为慢速级别时,确定与所述慢速级别对应的慢速频率为所述第二频率,所述快速频率大于所述中速频率大于所述慢速频率。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运动级别确定第二频率,包括:
获取所述第二终端的运动状态;
在所述运动状态为静止状态且所述第一运动级别为快速级别时,确定与所述快速级别的对应的快速频率为所述第二频率;或,在所述运动状态为所述静止状态且所述第一运动级别为中速级别时,确定与所述中速级别对应的中速频率为所述第二频率;或,在所述运动状态为所述静止状态且在所述第一运动级别为慢速级别时,确定与所述慢速级别对应的慢速频率为所述第二频率,所述快速频率大于所述中速频率大于所述慢速频率;
在所述运动状态为移动状态时,确定所述快速频率为所述第二频率。
6.一种通信交互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第一终端,所述装置包括通信单元和处理单元,所述处理单元用于通过所述通信单元执行以下步骤:
与第二终端建立第一通信连接,所述第一通信连接用于在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第二终端之间同步第二通信连接的配置数据,所述配置数据包括第一频率,所述第一频率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第二终端在单位时间内执行第二通信交互流程的次数,所述第二通信交互流程用于使所述第一终端确定所述第二终端相对于所述第一终端的距离或角度;
根据所述配置数据与所述第二终端建立第二通信连接,并以所述第一频率执行所述第二通信交互流程;
通过所述第一通信连接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第一运动数据,所述第一运动数据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处于第一运动级别的状态;
通过所述第一通信连接接收来自所述第二终端的第二频率,所述第二频率用于指示处于所述第一运动级别的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第二终端在单位时间内执行所述第二通信交互流程的次数;
与所述第二终端以所述第二频率执行所述第二通信交互流程。
7.一种通信交互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第二终端,所述装置包括通信单元和处理单元,所述处理单元用于通过所述通信模块执行以下步骤:
与第一终端建立第一通信连接,所述第一通信连接用于在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第二终端之间同步第二通信连接的配置数据,所述配置数据包括第一频率,所述第一频率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第二终端在单位时间内执行第二通信交互流程的次数,所述第二通信交互流程用于使所述第一终端确定所述第二终端相对于所述第一终端的距离或角度;
根据所述配置数据与所述第一终端建立第二通信连接,并以所述第一频率执行所述第二通信交互流程;
通过所述第一通信连接接收来自所述第一终端的第一运动数据,所述第一运动数据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处于第一运动级别的状态;
根据所述第一运动数据确定第二频率,所述第二频率用于指示处于所述第一运动级别的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第二终端在单位时间内执行所述第二通信交互流程的次数;
与所述第一终端以所述第二频率执行所述第二通信交互流程。
8.一种第一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惯性测量单元、处理器、存储器、通信接口、第一通信模块、第二通信模块以及一个或多个程序,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且被配置由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包括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中的步骤的指令。
9.一种第二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存储器、通信接口、第一通信模块、第二通信模块以及一个或多个程序,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且被配置由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包括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3-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中的步骤的指令。
10.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指令,所述程序指令当被处理器执行时使所述处理器执行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210243337.XA 2022-03-11 2022-03-11 通信交互方法及相关装置 Pending CN11450140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243337.XA CN114501409A (zh) 2022-03-11 2022-03-11 通信交互方法及相关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243337.XA CN114501409A (zh) 2022-03-11 2022-03-11 通信交互方法及相关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501409A true CN114501409A (zh) 2022-05-13

Family

ID=814868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243337.XA Pending CN114501409A (zh) 2022-03-11 2022-03-11 通信交互方法及相关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501409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948788B1 (en) Polled time-of-flight response
EP3087683B1 (en)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of bluetooth communication
EP3369215B1 (en) Bulk propagation timing measurement messaging
CN105980882A (zh) 接入点发起的飞行时间定位
US10386451B2 (en) Method for an enhanced time of arrival positioning system
CN102215564A (zh) 一种无线传感器网络定位系统及定位方法
EP3368915B1 (en) Bulk fine timing measurement message scheduling
CN108353002B (zh) 批量精细时序测量分配消息
CN111565357B (zh) 定位方法和终端
JP2019536016A (ja) 測位情報伝送方法、関連デバイス、およびシステム
CN114501409A (zh) 通信交互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6688491A (zh) 虚拟场景中的对象位置同步系统、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2073905B (zh) 距离差确定方法、数据帧传输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12050803B (zh) 室内逃生方法及相关装置
US20170118587A1 (en) Location detection using bulk fine timing
CN111465096B (zh) 无线定位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WO2017063177A1 (zh) 一种信号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15119186A (zh) 数据同步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5190585A (zh) 终端的定位方法、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CN113132894A (zh) 定位方法及装置、wlan设备、计算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401482A (zh) 终端设备定位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9906622A (zh) 一种定位方法及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