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501222A - 一种可收纳耳机线的防缠绕式耳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收纳耳机线的防缠绕式耳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501222A
CN114501222A CN202210211204.4A CN202210211204A CN114501222A CN 114501222 A CN114501222 A CN 114501222A CN 202210211204 A CN202210211204 A CN 202210211204A CN 114501222 A CN114501222 A CN 11450122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arphone
block
winding
wire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21120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501222B (zh
Inventor
陈冰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eshe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esheng Electronics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esheng Electronics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Desheng Electronics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211204.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501222B/zh
Publication of CN1145012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0122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50122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0122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04R1/10Earpieces; Attachments therefor ; Earphones; Monophonic headphones
    • H04R1/1033Cables or cables storage, e.g. cable ree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04R1/10Earpieces; Attachments therefor ; Earphones; Monophonic headphones
    • H04R1/1008Earpieces of the supra-aural or circum-aural typ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Storing, Repeated Paying-Out, And Re-Storing Of Elongated Articles (AREA)
  • Headphones And Earpho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缠绕式耳机,尤其涉及一种可收纳耳机线的防缠绕式耳机。需要设计一种既能够对耳机线进行收纳,还能避免耳机线缠绕影响后续使用的可收纳耳机线的防缠绕式耳机。一种可收纳耳机线的防缠绕式耳机,包括有耳梁、耳机总成和耳机线等,耳梁底部两端都安装有耳机总成,左侧耳机总成上安装有耳机线。本发明先拉动调节机构带动放线机构向上移动一定距离,再推动放线机构向内移动一定距离,放线机构向内移动一定距离将耳机线放松,即可拉动耳机线向下移动进行放线,无需使用时,拉动放线机构向外移动带动耳机线向上移动进行收线,如此,能将耳机线收纳,可避免耳机线出现缠绕现象影响后续使用。

Description

一种可收纳耳机线的防缠绕式耳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缠绕式耳机,尤其涉及一种可收纳耳机线的防缠绕式耳机。
背景技术
日常生活中,部分人们会使用耳机听音乐,但人们无需使用耳机时,则需要将耳机收纳起来,方便耳机的后续使用。
申请号为CN202122037167.3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轻便的头戴式有线耳机,包括耳带本体及对称连接在该耳带本体两端的耳塞本体,所述耳带本体由调整部及插入该调整部两端伸缩的滑动部组成,所述调整部呈波浪形反复弯折结构,所述调整部两端均设有与滑动部匹配的滑动槽,所述耳塞本体通过连接柱固定在滑动部末端内侧,所述耳塞本体包括有壳体及装配在该壳体内部的电路板,所述电路板焊接有电性连接的扬声器,所述壳体下方嵌入装配与电路板电性连接的耳机接头,所述耳机接头内插入匹配的耳机连接线。利用滑动部与滑动槽的位置关系,通过两侧掰开调整部的距离,可以满足不同人的使用需求,灵活性更好,灵活轻便,上述专利虽然能够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但耳机线收纳在一起时,耳机线容易缠绕在一起影响后续使用。
本发明旨在解决上述专利中存在的问题,为此,提出一种既能够对耳机线进行收纳,还能避免耳机线缠绕影响后续使用的可收纳耳机线的防缠绕式耳机。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专利虽然能够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但耳机线收纳在一起时,耳机线容易缠绕在一起影响后续使用的缺点,本发明提供一种既能够对耳机线进行收纳,还能避免耳机线缠绕影响后续使用的可收纳耳机线的防缠绕式耳机。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途径实现:
一种可收纳耳机线的防缠绕式耳机,包括有耳梁、耳机总成、耳机线、外壳、壳体、放线机构和调节机构,耳梁底部两端都安装有耳机总成,左侧耳机总成上安装有耳机线,左侧耳机总成左侧面沿周向固接有外壳,外壳左侧中部与左侧耳机总成左侧面中部之间固接有壳体,耳机线尾端贯穿左侧壳体底部,壳体左侧面开有条形长孔,壳体上安装有用于将耳机线放松的放线机构,耳机线绕在放线机构上,放线机构与壳体之间安装有用于对耳机线放出的长度进行调节的调节机构。
进一步的说明,放线机构包括有绕线柱、推块、方框、导向板和方块,壳体内右侧面下部前后两侧都均匀间隔的滑动式连接有六块方块,方块左侧面固接有用于对耳机线进行放松的绕线柱,绕线柱左端贯穿壳体左侧,绕线柱与壳体滑动连接,耳机线依次绕过前后两侧绕线柱,绕线柱左端嵌入式的固接有推块,壳体左侧面中部滑动式的穿接有用于对绕线柱进行限位的方框,方框外前后两侧面分别与前后两侧绕线柱接触,方框上部左端与调节机构连接,壳体内底部右侧固接有用于对绕线柱进行导向的导向板,绕线柱贯穿导向板。
进一步的说明,调节机构包括有按钮、第一弹簧、卡块和第二弹簧,壳体左侧面上部中间均匀间隔的前后对称开有十二个卡槽,方框上部左端前后对称嵌入式的滑动连接有用于起限位作用的卡块,卡块外端位于卡槽内,前后两侧卡块内端之间上下对称连接有第一弹簧,方框上部左端嵌入式的滑动连接有用于对卡块进行限位的按钮,按钮右侧与前后两侧卡块接触,按钮右端与方框内侧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
进一步的说明,还包括有用于使绕线柱同步向外移动的收线机构,收线机构包括有驱动块、拉线、导线轮、转轴和推杆,壳体内右侧面下部前后对称均匀间隔的转动式连接有六根转轴,转轴右侧固定套装有导线轮,壳体内右侧面上部前后对称滑动式的连接有推杆,推杆与壳体之间有阻尼感,推杆底部右侧连接有用于带动方块向外移动的六根拉线,六根拉线尾端分别绕过同一侧的导线轮,六根拉线尾端分别与六块方块外侧面固定连接,外壳左侧上部前后对称滑动式的穿接有用于带动推杆向上移动的驱动块,驱动块右端与推杆左端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说明,还包括有用于将耳机线压紧的压紧机构,压紧机构包括有下压块、第三弹簧、上压块、连接杆和滚轮,壳体外底部中间右侧固接有用于对耳机线进行限位的上压块,上压块外右侧面与耳机线接触,壳体前后两侧之间滑动式的穿接有用于对耳机线进行限位的下压块,下压块左侧面下部中间与耳机线接触,下压块右侧面与壳体内侧之间连接有四根第三弹簧,方框右侧面上部中间嵌入式的滑动连接有连接杆,连接杆左端与按钮右端固定连接,连接杆右端前后对称转动式的连接有用于带动下压块向右移动的滚轮,滚轮与下压块左侧面接触。
进一步的说明,还包括有用于避免灰尘掉落至壳体内的防尘机构,防尘机构包括有长块、滑轮和圆轴,前后两侧绕线柱内侧面左侧固接有用于对灰尘进行挡住的长块,前后两侧长块顶部内侧与底部内侧都嵌入式的转动式连接有四根圆轴,圆轴中部固定套装有用于起导向作用的滑轮,滑轮与壳体内侧接触。
进一步的说明,还包括有用于将杂质清除的清洁机构,清洁机构包括有固定板、圆杆、毛刷、橡胶轮、齿轮和底块,壳体外底部中间右侧固接有固定板,左侧耳机总成左侧面下部中间固接有底块,底块左侧面与固定板右侧面下部之间前后对称转动式的连接有两根圆杆,耳机线位于前后两侧圆杆之间,上方两根圆杆中部都固定套装有用于对耳机线进行导向的橡胶轮,橡胶轮与耳机线接触,下方两根圆杆中部都固定套装有用于将耳机线上的杂质清除的毛刷,四根圆杆右侧都固定套装有齿轮,前侧两个齿轮相啮合,后侧两个齿轮相啮合。
进一步的说明,驱动块左侧面开有凹槽。
本发明其显著进步在于:
1、先拉动调节机构带动放线机构向上移动一定距离,再推动放线机构向内移动一定距离,放线机构向内移动一定距离将耳机线放松,即可拉动耳机线向下移动进行放线,无需使用时,拉动放线机构向外移动带动耳机线向上移动进行收线,如此,能将耳机线收纳,可避免耳机线出现缠绕现象影响后续使用。
2、在收线机构的作用下,每当需要将耳机线收起进行收纳时,拉动收纳机构运作带动方块向外移动复位,也就使得绕线柱向外移动将耳机线收起,如此,可使得每侧六根绕线柱同步的向外移动复位,比较方便。
3、在压紧机构的作用下,能在耳机线无需使用时,压紧机构可以将耳机线压紧固定,如此,无需使用耳机线时,可避免耳机线被拉出导致缠绕在一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第一种部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第二种部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B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第三种部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C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的第四种部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D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的第五种部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的第六种部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E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的含义:1:耳梁,2:耳机总成,3:耳机线,4:外壳,41:壳体,5:放线机构,51:绕线柱,52:推块,53:方框,54:导向板,55:方块,6:调节机构,61:按钮,62:第一弹簧,63:卡块,64:第二弹簧,65:卡槽,7:收线机构,71:驱动块,72:拉线,73:导线轮,74:转轴,75:推杆,8:压紧机构,81:下压块,82:第三弹簧,83:上压块,84:连接杆,85:滚轮,9:防尘机构,91:长块,92:滑轮,93:圆轴,10:清洁机构,101:固定板,102:圆杆,103:毛刷,104:橡胶轮,105:齿轮,106:底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并结合说明书附图给出本发明的实施例。
实施例1
一种可收纳耳机线的防缠绕式耳机,包括有耳梁1、耳机总成2、耳机线3、外壳4、壳体41、放线机构5和调节机构6,请参阅图1、图2、图3、图5、图7、图8和图11所示,耳梁1底部两端都安装有耳机总成2,左侧耳机总成2上安装有耳机线3,左侧耳机总成2左侧面沿周向固接有外壳4,外壳4左侧中部与左侧耳机总成2左侧面中部之间固接有壳体41,耳机线3尾端贯穿左侧壳体41底部,壳体41左侧面开有条形长孔,壳体41上安装有放线机构5,耳机线3绕在放线机构5上,当操作人员拉动放线机构5向内移动时,放线机构5可实现将耳机线3放松,放线机构5与壳体41之间安装有调节机构6,调节机构6可实现对耳机线3放出的长度进行调节。
放线机构5包括有绕线柱51、推块52、方框53、导向板54和方块55,请参阅图2、图3、图7和图8所示,壳体41内右侧面下部前后两侧都均匀间隔的滑动式连接有六块方块55,方块55左侧面通过焊接连接的方式安装有绕线柱51,绕线柱51左端贯穿壳体41左侧,绕线柱51与壳体41滑动连接,耳机线3依次绕过前后两侧绕线柱51,当绕线柱51向内移动时,绕线柱51可实现对耳机线3进行放松,绕线柱51左端嵌入式的通过焊接连接的方式安装有推块52,壳体41左侧面中部滑动式的穿接有方框53,方框53外前后两侧面分别与前后两侧绕线柱51接触,方框53可实现对绕线柱51进行限位,方框53上部左端与调节机构6连接,壳体41内底部右侧固接有导向板54,绕线柱51贯穿导向板54,导向板54可实现对绕线柱51进行导向。
调节机构6包括有按钮61、第一弹簧62、卡块63和第二弹簧64,请参阅图2、图3、图5和图11所示,壳体41左侧面上部中间均匀间隔的前后对称开有十二个卡槽65,方框53上部左端前后对称嵌入式的滑动连接有卡块63,卡块63外端位于卡槽65内,卡块63可实现对方框53进行限位,前后两侧卡块63内端之间上下对称连接有第一弹簧62,方框53上部左端嵌入式的滑动连接有按钮61,按钮61右侧与前后两侧卡块63接触,按钮61可实现对卡块63进行限位,按钮61右端与方框53内侧之间通过焊接连接的方式安装有第二弹簧64。
首先操作人员根据需求拉动调节机构6向上移动,调节机构6向上移动带动放线机构5向上移动,调节机构6向上移动至需求放线的长度时,停止拉动调节机构6向上移动,拉动放线机构5向内移动至合适的位置,放线机构5向内移动将耳机线3放松,操作人员即可拉动耳机线3向下移动进行放线,再将耳机线3尾端插在指定位置,再通过耳梁1将耳机总成2戴在头上,耳机总成2与耳朵接触,即可开始使用,当操作人员无需使用时,拉动耳梁1带动耳机总成2与耳朵脱离接触,再拉动放线机构5向外移动复位,放线机构5向外移动带动耳机线3向上移动复位进行收线,耳机线3复位后,拉动调节机构6带动放线机构5向下移动复位。如此,既能对耳机线3进行收纳,还可避免耳机线3缠绕在一起影响后续使用。
首先操作人员拉动调节机构6向上移动,调节机构6向上移动带动方框53向上移动,方框53向上移动至需求放线的长度时,方框53不对绕线柱51进行限位,停止拉动调节机构6带动方框53向上移动,再推动推块52向内移动,推块52向内移动带动绕线柱51向内移动,导向板54对绕线柱51进行导向,绕线柱51向内移动带动方块55向内移动,绕线柱51向内移动不对耳机线3进行限位,绕线柱51向内移动至最大行程时,停止推动推块52带动绕线柱51向内移动,再拉动耳机线3向下移动进行放线,将耳机线3尾端插在指定位置,即可开始对耳机总成2进行使用。当无需使用时,拉动推块52向外移动复位带动绕线柱51向外移动,绕线柱51向外移动复位带动方块55向外移动复位,绕线柱51向外移动复位带动耳机线3向上移动复位进行收线,绕线柱51复位后,停止拉动推块52,拉动调节机构6带动方框53向下移动复位,方框53向下移动复位与绕线柱51接触,方框53继续对绕线柱51进行限位,停止拉动调节机构6。
初始时,第一弹簧62为拉伸状态,首先操作人员推动按钮61向右移动,第二弹簧64被压缩,按钮61向右移动不对卡块63进行限位,因第一弹簧62的作用,卡块63向内移动与卡槽65脱离接触,再拉动按钮61向上移动,按钮61向上移动带动方框53向上移动,方框53向上移动至合适的位置时,方框53与绕线柱51脱离接触,方框53停止对绕线柱51进行限位,再松开按钮61,因第二弹簧64的作用,按钮61向左移动复位带动卡块63向外移动复位,卡块63向外移动插入卡槽65内,卡块63对方框53进行限位,即可开始推动推块52带动绕线柱51向内移动至最大行程,绕线柱51停止对耳机线3进行限位,即可拉动耳机线3向下移动进行放线,当无需使用耳机线3时,拉动推块52带动绕线柱51向外移动复位,耳机线3也就向上移动被收线,再推动按钮61向内移动不对卡块63进行限位,卡块63向内移动与卡槽65脱离接触,拉动按钮61带动方框53向下移动复位,方框53复位继续对绕线柱51进行限位,松开按钮61复位,按钮61复位带动卡块63向外移动复位,卡块63继续通过卡槽65对方框53进行限位。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还包括有收线机构7,收线机构7包括有驱动块71、拉线72、导线轮73、转轴74和推杆75,请参阅图2、图6、图7和图8所示,壳体41内右侧面下部前后对称均匀间隔的转动式连接有六根转轴74,转轴74右侧固定套装有导线轮73,壳体41内右侧面上部前后对称滑动式的连接有推杆75,推杆75与壳体41之间有阻尼感,推杆75底部右侧连接有六根拉线72,六根拉线72尾端分别绕过同一侧的六个导线轮73,六根拉线72尾端分别与六块方块55外侧面固定连接,当拉线72向上移动时,拉线72可实现带动方块55向外移动,外壳4左侧上部前后对称滑动式的穿接有驱动块71,驱动块71左侧面开有凹槽,驱动块71右端与推杆75左端通过焊接连接的方式安装,当操作人员推动驱动块71向上移动时,驱动块71可实现带动推杆75向上移动。
还包括有压紧机构8,压紧机构8包括有下压块81、第三弹簧82、上压块83、连接杆84和滚轮85,请参阅图2、图6、图9、图10、图11、图12和图13所示,壳体41外底部中间右侧通过焊接连接的方式安装有上压块83,上压块83外右侧面与耳机线3接触,上压块83可实现对耳机线3进行限位,壳体41前后两侧之间滑动式的穿接有下压块81,下压块81左侧面下部中间与耳机线3接触,下压块81可实现对耳机线3进行限位,下压块81右侧面与壳体41内侧之间连接有四根第三弹簧82,方框53右侧面上部中间嵌入式的滑动连接有连接杆84,连接杆84左端与按钮61右端通过焊接连接的方式安装,连接杆84右端前后对称转动式的连接有滚轮85,滚轮85与下压块81左侧面接触,当滚轮85向右移动时,滚轮85可实现带动下压块81向右移动。
当操作人员拉动推块52带动绕线柱51向内移动时,绕线柱51向内移动带动方块55向内移动,方块55向内移动带动拉线72向内移动,拉线72向内移动通过导线轮73带动推杆75向下移动,推杆75向下移动带动驱动块71向下移动,进而绕线柱51向内移动至最大行程时,绕线柱51停止带动方块55向内移动,方块55停止带动拉线72向内移动,拉线72停止带动推杆75向下移动,推杆75也就停止带动驱动块71向下移动,当需要将耳机线3收起时,拉动驱动块71向上移动,由于驱动块71左侧面开有凹槽,能增大与手的摩擦力,能稳固的推动驱动块71,驱动块71向上移动带动推杆75向上移动,推杆75向上移动带动拉线72向上移动,拉线72向上移动通过导线轮73带动方块55向外移动,方块55向外移动带动绕线柱51向外移动,绕线柱51向外移动带动耳机线3向上移动进行收线,驱动块71向上移动复位时,停止拉动驱动块71向上移动,驱动块71停止带动推杆75向上移动,推杆75停止带动拉线72向上移动,拉线72停止带动方块55向外移动,绕线柱51也就停止向外移动。如此,可使得每侧六根绕线柱51同步的向外移动复位,比较方便。
当操作人员推动按钮61向右移动,按钮61向右移动还带动连接杆84向右移动,连接杆84向右移动带动滚轮85向右移动,滚轮85向右移动带动下压块81向右移动,第三弹簧82被压缩,下压块81向右移动与耳机线3脱离接触,即可拉动按钮61带动方框53向上移动至合适的位置,再推动推块52向内移动带动绕线柱51向内移动至最大行程时,拉动耳机线3向下移动至合适的长度,即可松开按钮61向左移动复位,按钮61复位带动连接杆84向左移动复位,连接杆84向左移动复位带动滚轮85向左移动复位,滚轮85复位不对下压块81进行限位,因第三弹簧82的作用,下压块81向左移动复位与耳机线3接触,下压块81与上压块83配合将耳机线3压紧。当需要将耳机线3收起时,推动按钮61向右移动带动连接杆84向右移动,连接杆84向右移动带动滚轮85向右移动,滚轮85向右移动带动下压块81向右移动,下压块81向右移动与耳机线3脱离接触,即可拉动驱动块71向上移动带动推块52和绕线柱51向外移动将耳机线3收起,耳机线3收起复位后,拉动按钮61带动方框53向下移动复位,松开按钮61向左移动复位,按钮61向左移动复位带动连接杆84向左移动复位,连接杆84向左移动复位带动滚轮85向左移动复位,滚轮85向左移动复位不对下压块81进行限位,因第三弹簧82的作用,下压块81向左移动复位通过上压块83将耳机线3压紧。如此,无需使用耳机线3时,可避免耳机线3被拉出导致缠绕在一起。
实施例3
在实施例1和实施例2的基础上,还包括有防尘机构9,防尘机构9包括有长块91、滑轮92和圆轴93,请参阅图2、图3和图5所示,前后两侧绕线柱51内侧面左侧通过焊接连接的方式安装有长块91,长块91可将条形长孔挡住,实现对灰尘进行遮挡,前后两侧长块91顶部内侧与底部内侧都嵌入式的转动式连接有四根圆轴93,圆轴93中部固定套装有滑轮92,滑轮92与壳体41内侧接触,滑轮92用于起导向作用。
还包括有清洁机构10,清洁机构10包括有固定板101、圆杆102、毛刷103、橡胶轮104、齿轮105和底块106,请参阅图2、图3和图4所示,壳体41外底部中间右侧通过焊接连接的方式安装有固定板101,左侧耳机总成2左侧面下部中间固接有底块106,底块106左侧面与固定板101右侧面下部之间前后对称转动式的连接有两根圆杆102,耳机线3位于前后两侧圆杆102之间,上方两根圆杆102中部都固定套装有橡胶轮104,橡胶轮104与耳机线3接触,橡胶轮104可实现对耳机线3进行导向,下方两根圆杆102中部都固定套装有毛刷103,当毛刷103转动时,毛刷103可实现将耳机线3上的杂质清除,四根圆杆102右侧都固定套装有齿轮105,前侧两个齿轮105相啮合,后侧两个齿轮105相啮合。
当操作人员推动推块52带动绕线柱51向内移动时,绕线柱51还带动长块91向内移动,长块91向内移动通过圆轴93带动滑轮92向内移动,滑轮92向内移动在壳体41内滑动,进而当操作人员拉动推块52带动绕线柱51向外移动复位时,绕线柱51向外移动带动长块91向外移动复位,长块91向外移动通过圆轴93带动滑轮92向外移动复位,长块91复位则将壳体41上的条形长孔挡住。如此,可避免外来灰尘掉落至壳体41内影响耳机线3的放置。
当操作人员拉动耳机线3向下移动时,耳机线3带动橡胶轮104向内转动,橡胶轮104向内转动带动上方圆杆102向内转动,上方圆杆102向内转动带动上方齿轮105向内转动,上方齿轮105向内转动带动下方齿轮105向外转动,下方齿轮105向外转动带动下方圆杆102向外转动,下方圆杆102向外转动带动毛刷103向外转动,毛刷103向外转动将耳机线3上的杂质清除,耳机线3向下移动至合适的长度后,停止拉动耳机线3向下移动,耳机线3停止带动橡胶轮104向内转动,橡胶轮104停止带动上方圆杆102向内转动,毛刷103也就停止向外转动,当耳机线3向上移动被收起时,耳机线3带动橡胶轮104向外转动,橡胶轮104向外转动通过上方圆杆102带动上方齿轮105向外转动,上方齿轮105向外转动带动下方齿轮105向内转动,下方齿轮105向内转动带动下方毛刷103向内转动,下方毛刷103向内转动再次对耳机线3上的杂质清除,耳机线3被收起复位后,耳机线3停止带动橡胶轮104向外转动,毛刷103也就停止向内转动。如此,可避免耳机线3上有杂质影响后续使用。
最后,有必要说明的是:上述内容仅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发明的上述内容所做出的非本质改进和调整,均属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Claims (8)

1.一种可收纳耳机线的防缠绕式耳机,包括有耳梁(1)、耳机总成(2)、耳机线(3)、外壳(4)和壳体(41),耳梁(1)底部两端都安装有耳机总成(2),左侧耳机总成(2)上安装有耳机线(3),左侧耳机总成(2)左侧面沿周向固接有外壳(4),外壳(4)左侧中部与左侧耳机总成(2)左侧面中部之间固接有壳体(41),耳机线(3)尾端贯穿左侧壳体(41)底部,壳体(41)左侧面开有条形长孔,其特征是,还包括有放线机构(5)和调节机构(6),壳体(41)上安装有用于将耳机线(3)放松的放线机构(5),耳机线(3)绕在放线机构(5)上,放线机构(5)与壳体(41)之间安装有用于对耳机线(3)放出的长度进行调节的调节机构(6)。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收纳耳机线的防缠绕式耳机,其特征是,放线机构(5)包括有绕线柱(51)、推块(52)、方框(53)、导向板(54)和方块(55),壳体(41)内右侧面下部前后两侧都均匀间隔的滑动式连接有六块方块(55),方块(55)左侧面固接有用于对耳机线(3)进行放松的绕线柱(51),绕线柱(51)左端贯穿壳体(41)左侧,绕线柱(51)与壳体(41)滑动连接,耳机线(3)依次绕过前后两侧绕线柱(51),绕线柱(51)左端嵌入式的固接有推块(52),壳体(41)左侧面中部滑动式的穿接有用于对绕线柱(51)进行限位的方框(53),方框(53)外前后两侧面分别与前后两侧绕线柱(51)接触,方框(53)上部左端与调节机构(6)连接,壳体(41)内底部右侧固接有用于对绕线柱(51)进行导向的导向板(54),绕线柱(51)贯穿导向板(54)。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收纳耳机线的防缠绕式耳机,其特征是,调节机构(6)包括有按钮(61)、第一弹簧(62)、卡块(63)和第二弹簧(64),壳体(41)左侧面上部中间均匀间隔的前后对称开有十二个卡槽(65),方框(53)上部左端前后对称嵌入式的滑动连接有用于起限位作用的卡块(63),卡块(63)外端位于卡槽(65)内,前后两侧卡块(63)内端之间上下对称连接有第一弹簧(62),方框(53)上部左端嵌入式的滑动连接有用于对卡块(63)进行限位的按钮(61),按钮(61)右侧与前后两侧卡块(63)接触,按钮(61)右端与方框(53)内侧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64)。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收纳耳机线的防缠绕式耳机,其特征是,还包括有用于使绕线柱(51)同步向外移动的收线机构(7),收线机构(7)包括有驱动块(71)、拉线(72)、导线轮(73)、转轴(74)和推杆(75),壳体(41)内右侧面下部前后对称均匀间隔的转动式连接有六根转轴(74),转轴(74)右侧固定套装有导线轮(73),壳体(41)内右侧面上部前后对称滑动式的连接有推杆(75),推杆(75)与壳体(41)之间有阻尼感,推杆(75)底部右侧连接有用于带动方块(55)向外移动的六根拉线(72),六根拉线(72)尾端分别绕过同一侧的导线轮(73),六根拉线(72)尾端分别与六块方块(55)外侧面固定连接,外壳(4)左侧上部前后对称滑动式的穿接有用于带动推杆(75)向上移动的驱动块(71),驱动块(71)右端与推杆(75)左端固定连接。
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收纳耳机线的防缠绕式耳机,其特征是,还包括有用于将耳机线(3)压紧的压紧机构(8),压紧机构(8)包括有下压块(81)、第三弹簧(82)、上压块(83)、连接杆(84)和滚轮(85),壳体(41)外底部中间右侧固接有用于对耳机线(3)进行限位的上压块(83),上压块(83)外右侧面与耳机线(3)接触,壳体(41)前后两侧之间滑动式的穿接有用于对耳机线(3)进行限位的下压块(81),下压块(81)左侧面下部中间与耳机线(3)接触,下压块(81)右侧面与壳体(41)内侧之间连接有四根第三弹簧(82),方框(53)右侧面上部中间嵌入式的滑动连接有连接杆(84),连接杆(84)左端与按钮(61)右端固定连接,连接杆(84)右端前后对称转动式的连接有用于带动下压块(81)向右移动的滚轮(85),滚轮(85)与下压块(81)左侧面接触。
6.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可收纳耳机线的防缠绕式耳机,其特征是,还包括有用于避免灰尘掉落至壳体(41)内的防尘机构(9),防尘机构(9)包括有长块(91)、滑轮(92)和圆轴(93),前后两侧绕线柱(51)内侧面左侧固接有用于对灰尘进行挡住的长块(91),前后两侧长块(91)顶部内侧与底部内侧都嵌入式的转动式连接有四根圆轴(93),圆轴(93)中部固定套装有用于起导向作用的滑轮(92),滑轮(92)与壳体(41)内侧接触。
7.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可收纳耳机线的防缠绕式耳机,其特征是,还包括有用于将杂质清除的清洁机构(10),清洁机构(10)包括有固定板(101)、圆杆(102)、毛刷(103)、橡胶轮(104)、齿轮(105)和底块(106),壳体(41)外底部中间右侧固接有固定板(101),左侧耳机总成(2)左侧面下部中间固接有底块(106),底块(106)左侧面与固定板(101)右侧面下部之间前后对称转动式的连接有两根圆杆(102),耳机线(3)位于前后两侧圆杆(102)之间,上方两根圆杆(102)中部都固定套装有用于对耳机线(3)进行导向的橡胶轮(104),橡胶轮(104)与耳机线(3)接触,下方两根圆杆(102)中部都固定套装有用于将耳机线(3)上的杂质清除的毛刷(103),四根圆杆(102)右侧都固定套装有齿轮(105),前侧两个齿轮(105)相啮合,后侧两个齿轮(105)相啮合。
8.按照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可收纳耳机线的防缠绕式耳机,其特征是,驱动块(71)左侧面开有凹槽。
CN202210211204.4A 2022-03-05 2022-03-05 一种可收纳耳机线的防缠绕式耳机 Active CN11450122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211204.4A CN114501222B (zh) 2022-03-05 2022-03-05 一种可收纳耳机线的防缠绕式耳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211204.4A CN114501222B (zh) 2022-03-05 2022-03-05 一种可收纳耳机线的防缠绕式耳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501222A true CN114501222A (zh) 2022-05-13
CN114501222B CN114501222B (zh) 2022-11-22

Family

ID=814860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211204.4A Active CN114501222B (zh) 2022-03-05 2022-03-05 一种可收纳耳机线的防缠绕式耳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501222B (zh)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9055251A (ja) * 2007-08-24 2009-03-12 Sony Corp ヘッドホン装置
JP2009089431A (ja) * 2008-12-18 2009-04-23 Sony Corp ヘッドホン
CN105263080A (zh) * 2015-11-06 2016-01-20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隐藏式防缠绕耳机
CN205378188U (zh) * 2016-01-30 2016-07-06 深圳市适科金华电子有限公司 耳机
CN206775679U (zh) * 2017-04-05 2017-12-19 吉安万瑞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防缠绕耳机
CN108966064A (zh) * 2017-05-17 2018-12-07 河南靓之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携带且自带收纳功能的线控耳机
CN209375880U (zh) * 2019-02-25 2019-09-10 东莞市盛家橡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弹性头戴式耳机
CN209642933U (zh) * 2019-05-16 2019-11-15 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 一种防止耳机线缠绕的导游讲解仪结构
CN210247015U (zh) * 2019-09-23 2020-04-03 深圳市比方创展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进行收纳的耳机
CN112788464A (zh) * 2021-01-22 2021-05-11 大余县和锋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带耳机线自动收纳装置的耳机
CN112788462A (zh) * 2021-01-14 2021-05-11 大余县鑫发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避免耳朵酸痛的入耳式耳机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9055251A (ja) * 2007-08-24 2009-03-12 Sony Corp ヘッドホン装置
JP2009089431A (ja) * 2008-12-18 2009-04-23 Sony Corp ヘッドホン
CN105263080A (zh) * 2015-11-06 2016-01-20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隐藏式防缠绕耳机
CN205378188U (zh) * 2016-01-30 2016-07-06 深圳市适科金华电子有限公司 耳机
CN206775679U (zh) * 2017-04-05 2017-12-19 吉安万瑞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防缠绕耳机
CN108966064A (zh) * 2017-05-17 2018-12-07 河南靓之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携带且自带收纳功能的线控耳机
CN209375880U (zh) * 2019-02-25 2019-09-10 东莞市盛家橡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弹性头戴式耳机
CN209642933U (zh) * 2019-05-16 2019-11-15 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 一种防止耳机线缠绕的导游讲解仪结构
CN210247015U (zh) * 2019-09-23 2020-04-03 深圳市比方创展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进行收纳的耳机
CN112788462A (zh) * 2021-01-14 2021-05-11 大余县鑫发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避免耳朵酸痛的入耳式耳机
CN112788464A (zh) * 2021-01-22 2021-05-11 大余县和锋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带耳机线自动收纳装置的耳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501222B (zh) 2022-11-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788523B (zh) 带有塞绳收线装置的耳机
JP2845791B2 (ja) 光コネクタ端面清掃器
KR101187262B1 (ko) 핸드폰용 이어폰 권취장치
CN114501222B (zh) 一种可收纳耳机线的防缠绕式耳机
CN101388535A (zh) 收线器
CN103318717A (zh) 一种单向收线器及其收线方法
CN213085089U (zh) 一种电力施工用电缆放线装置
CN212659764U (zh) 一种配电控制设备充电连接装置
CN217894779U (zh) 一种便携式充电数据线
CN117060163A (zh) 一种高性能网关
KR20090003689A (ko) 이어폰 수납장치
CN211606772U (zh) 一种防缠线耳机
CN216302965U (zh) 一种具有自动收卷功能的中高档车充
CN115442645A (zh) 一种长线束收纳用机顶盒装置
CN113573201A (zh) 一种具有蓝牙耳机收纳和充电功能的可穿戴电子设备
CN212462843U (zh) 一种移动式手机充电器
CN210536904U (zh) 一种英语听力用耳麦线收放装置
CN108449671A (zh) 一种塑性记忆棉可收缩耳机
CN215647280U (zh) 一种具有蓝牙耳机收纳和充电功能的可穿戴电子设备
CN2932924Y (zh) 可携式电子装置的收线结构
CN215867767U (zh) 一种带有理线功能的计算机防断电装置
CN208079340U (zh) 一种塑性记忆棉可收缩耳机
CN216852302U (zh) 一种耳机线收纳盒、耳机及助听器
KR101185806B1 (ko) 꼬임 방지 기능을 갖는 이어폰
CN211207300U (zh) 一种鼠标线自容纳的鼠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1206

Address after: Room 3205, Building 4, Phase II, Tianan Yungu Industrial Park, Gangtou Community, Bantian Street, Longgang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518129

Patentee after: Deshe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Shenzhen)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129 3203, building 4, phase II, Tianan Yungu Industrial Park, Gangtou community, Bantian street, Longgang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Desheng Electronics (Shenzhen)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