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500584B - 车载中继装置、车载中继方法以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车载中继装置、车载中继方法以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500584B
CN114500584B CN202111186038.9A CN202111186038A CN114500584B CN 114500584 B CN114500584 B CN 114500584B CN 202111186038 A CN202111186038 A CN 202111186038A CN 114500584 B CN114500584 B CN 11450058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vehicle
unit
transmission request
cache memo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18603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500584A (zh
Inventor
山田晃由
石野正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yota Moto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yota Moto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yota Motor Corp filed Critical Toyota Motor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45005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0058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50058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0058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2/00Accessing, addressing or allocating within memory systems or architectures
    • G06F12/02Addressing or allocation; Relocation
    • G06F12/08Addressing or allocation; Relocation in hierarchically structured memory systems, e.g. virtual memory systems
    • G06F12/0802Addressing of a memory level in which the access to the desired data or data block requires associative addressing means, e.g. cach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2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oprietary or special-purpose networking environments, e.g. medical networks, sensor networks, networks in vehicles or remote metering network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6/00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6/02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lectric constitutive elemen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12/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accessing, addressing or allocation within memory systems or architectures
    • G06F2212/10Providing a specific technical effect
    • G06F2212/1016Performance improvement
    • G06F2212/1024Latency reduc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12/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accessing, addressing or allocation within memory systems or architectures
    • G06F2212/60Details of cache memor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 Traffic Control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车载中继装置、车载中继方法以及存储介质。车载中继装置具备:受理部,从请求方受理数据的发送请求;数据识别部,对从发送方接收到的接收数据是可变数据与固定数据中的哪一个进行判定;高速缓冲存储器部,暂时记录作为固定数据的接收数据;以及发送部,在高速缓冲判定部判定为在高速缓冲存储器部记录有从请求方存在发送请求的发送请求数据时,该发送部将记录于高速缓冲存储器部的接收数据作为发送请求数据发送至请求方。

Description

车载中继装置、车载中继方法以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车载中继装置、车载中继方法以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日本特开2012-048489号公报中公开了一种能够与其他车辆以及外部服务器通信的车辆。该车辆具有暂时记录数据的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 memory)。例如,其他车辆能够通过通信来取得暂时记录于高速缓冲存储器的数据。
另外,有时对车辆的控制装置追加安装应用软件(以下,在本说明书中将应用软件简称为应用)。若被追加安装了应用,则车内网络中的通信量容易增加。
能够在追加安装了应用的车内网络中应用日本特开2012-048489号公报的技术思想。即,能够在控制装置设置高速缓冲存储器。
该情况下,需要取得被记录于高速缓冲存储器的数据的应用不和连接于控制装置的ECU通信,而访问高速缓冲存储器来取得该数据。因此,由于应用与ECU之间的通信量减少,所以可抑制车内网络中的通信量的增加。
对于被记录于控制装置的高速缓冲存储器的数据而言,若从数据的生成时刻起的经过时间变长,则存在利用价值变无的可能性。因此,若不考虑数据的特性就将各种数据记录于高速缓冲存储器,则存在访问了高速缓冲存储器的应用会取得无利用价值的数据的担忧。
发明内容
本公开是考虑上述事实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获得没有数据的请求方从高速缓冲存储器部取得无利用价值的数据的担忧且能够抑制数据的请求方与发送方之间的通信量的增加的车载中继装置、车载中继方法以及存储介质。
本公开的第1方式所涉及的车载中继装置具备:受理部,从一个以上ECU以及一个以上应用软件的至少一方亦即请求方受理数据的发送请求;数据识别部,对从与所述请求方不同的至少一个所述ECU亦即发送方接收到的数据亦即接收数据是可变数据和固定数据中的哪一个进行判定,所述可变数据是表示内容伴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可变值的数据,所述固定数据是表示即便时间变化内容也不变的固定值的数据;高速缓冲存储器部,暂时记录作为所述固定数据的所述接收数据;高速缓冲判定部,对在所述高速缓冲存储器部中是否记录有从所述请求方存在发送请求的数据亦即发送请求数据进行判定;以及发送部,在所述高速缓冲判定部判定为所述发送请求数据是记录于所述高速缓冲存储器部的所述接收数据时,将记录于所述高速缓冲存储器部的所述接收数据作为所述发送请求数据发送至所述请求方。
本公开的第1方式所涉及的车载中继装置具有高速缓冲存储器部,该高速缓冲存储器部暂时记录作为固定数据的接收数据。例如,从请求方存在发送请求的数据亦即发送请求数据有时是被记录于高速缓冲存储器的接收数据(固定数据)的情况。该情况下,请求方不与发送请求数据的发送方通信,访问高速缓冲存储器来取得该接收数据。因此,可抑制请求方与发送方之间的通信量的增加。
并且,本公开的第1方式所涉及的车载中继装置具有数据识别部,该数据识别部对接收数据是可变数据与固定数据中的哪一个进行判定,所述可变数据是表示内容伴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可变值的数据,所述固定数据是表示即便时间变化内容也不变的固定值的数据。并且,高速缓冲存储器部暂时记录作为固定数据的接收数据。因此,请求方不从高速缓冲存储器取得从生成时刻起的经过时间长且无利用价值的可变数据。因此,能够消除请求方从高速缓冲存储器部取得无利用价值的数据的担忧。
本公开的第2方式所涉及的车载中继装置是在第1方式的基础上完成的,具备对特定条件是否成立进行判定的车辆判定部,该特定条件在车辆状态以及车辆周边环境的至少一方与由上述可变数据构成的作为上述发送请求数据的对象数据的种类成为规定的组合时关于上述对象数据成立,在上述车辆判定部判定为上述特定条件成立时,上述高速缓冲存储器部暂时记录上述对象数据。
在本公开的第2方式中,车辆判定部对特定条件是否成立进行判定,该特定条件在车辆状态以及车辆周边环境的至少一方与由可变数据构成的作为发送请求数据的对象数据的种类为规定的组合时关于对象数据成立。在规定的条件下,存在经过时间长的对象数据具有利用价值的情况。即,在特定条件成立时,即便是经过时间长的情况,对象数据也具有利用价值。另一方面,在特定条件不成立时,经过时间长的对象数据不具有利用价值。在第2方式中,当车辆判定部判定为特定条件成立时,高速缓冲存储器部暂时记录对象数据。因此,能够消除请求方从高速缓冲存储器部取得无利用价值的数据的担忧。
本公开的第3方式所涉及的车载中继装置是在第2方式的基础上完成的,在上述车辆判定部判定为上述特定条件不成立时,上述数据识别部对从上述对象数据的生成时刻起至当前时刻为止的时间亦即经过时间是否为规定的阈值以下进行判定,在上述数据识别部判定为上述经过时间为上述阈值以下时,上述高速缓冲存储器部暂时记录上述对象数据。
在本公开的第3方式中,当车辆判定部判定为特定条件不成立时,数据识别部对从对象数据的生成时刻起至当前时刻为止的时间亦即经过时间是否为规定的阈值以下进行判定。而且,在数据识别部判定为经过时间为阈值以下时,高速缓冲存储器部暂时记录对象数据。因此,能够消除请求方从高速缓冲存储器部取得无利用价值的数据的担忧。
本公开的第4方式所涉及的车载中继装置是在第3方式的基础上完成的,具有在上述数据识别部判定为上述经过时间超过上述阈值时从上述发送方接收上述发送请求数据的接收部,上述发送部将上述接收部接收到的上述发送请求数据发送至上述请求方。
在本公开的第4方式中,请求方能够接收经过时间短且有利用价值的作为可变数据的发送请求数据。
本公开的第5方式所涉及的车载中继装置是在第2方式~第4方式中的任一方式的基础上完成的,在上述车辆判定部判定为上述特定条件成立时,上述发送部将记录在上述高速缓冲存储器部的上述对象数据作为上述发送请求数据发送至上述请求方。
在本公开的第5方式中,当车辆判定部判定为特定条件成立时,发送部将记录于高速缓冲存储器部的对象数据作为发送请求数据发送至请求方。如上述那样,在特定条件成立时,即便是经过时间长的情况,对象数据也具有利用价值。因此,请求方能够从高速缓冲存储器部取得具有利用价值的数据。并且,可进一步抑制请求方与发送方之间的通信量的增加。
本公开的第6方式所涉及的车载中继装置是在第2方式~第5方式中的任一方式的基础上完成的,在车辆正执行规定的驾驶辅助控制时,上述车辆判定部对于规定的上述对象数据判定为上述特定条件成立。
在本公开的第6方式中,当车辆正执行规定的驾驶辅助控制时,车辆判定部对于规定的对象数据判定为特定条件成立。如上述那样,在特定条件成立时,即便是经过时间长的情况,对象数据也具有利用价值。因此,在车辆正执行规定的驾驶辅助控制时,能够消除请求方从高速缓冲存储器部取得无利用价值的数据的担忧。并且,可进一步抑制请求方与发送方之间的通信量的增加。
本公开的第7方式所涉及的车载中继装置是在第2方式~第5方式中的任一方式的基础上完成的,当车辆在规定的时间段行驶时,上述车辆判定部对于规定的上述对象数据判定为上述特定条件成立。
在本公开的第7方式中,当车辆在规定的时间段行驶时,车辆判定部对于规定的对象数据判定为特定条件成立。如上述那样,在特定条件成立时,即便是经过时间长的情况,对象数据也具有利用价值。因此,当车辆在规定的时间段行驶时,能够消除请求方从高速缓冲存储器部取得无利用价值的数据的担忧。并且,可进一步抑制请求方与发送方之间的通信量的增加。
本公开的第8方式所涉及的车载中继装置是在第2方式~第5方式中的任一方式的基础上完成的,当车辆正在不拥堵的高速道路高速行驶时,上述车辆判定部对于规定的上述对象数据判定为上述特定条件成立。
在本公开的第8方式中,当车辆正在不拥堵的高速道路高速行驶时,车辆判定部对于规定的对象数据判定为特定条件成立。如上述那样,在特定条件成立时,即便是经过时间长的情况,对象数据也具有利用价值。因此,当车辆正在不拥堵的高速道路高速行驶时,能够消除请求方从高速缓冲存储器部取得无利用价值的数据的担忧。并且,可进一步抑制请求方与发送方之间的通信量的增加。
如以上说明那样,本公开所涉及的车载中继装置、车载中继方法以及存储介质具有消除数据的请求方从高速缓冲存储器部取得无利用价值的数据的担忧、且能够抑制数据的请求方与发送方之间的通信量的增加这一优良的效果。
附图说明
根据以下的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详细地进行说明,其中:
图1是表示具备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载中继装置的车辆的网络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车辆的控制框图。
图3是图1所示的车载中继装置的功能框图。
图4是图1所示的车辆所具备的ECU的功能框图。
图5是表示图1所示的ECU所生成的帧(数据)的图。
图6是表示被记录于图1所示的车载中继装置的ROM的帧列表的图。
图7是表示对记录于图1所示的车载中继装置的ROM的帧的种类与阈值的关系进行表示的一维映射的图。
图8是表示对记录于图1所示的车载中继装置的ROM的帧的种类与特定条件的关系进行表征的二维映射的图。
图9是表示图1所示的车载中继装置所进行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10是表示图1所示的车载中继装置所进行的处理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1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公开所涉及的车载中继装置10、车载中继方法以及存储介质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表示了具备实施方式的车载中继装置10的车辆12。车辆12具有车载中继装置10、车内网络14、第1ECU(Electronic Control Unit)16A、第2ECU16B、第3ECU16C以及第4ECU16D。具有作为网关的功能的车载中继装置10与第1ECU16A、第2ECU16B、第3ECU16C以及第4ECU16D经由车内网络14相互连接。具体而言,车载中继装置10与第1ECU16A通过第1总线14A连接。车载中继装置10与第2ECU16B通过第2总线14B连接。车载中继装置10与第3ECU16C通过第3总线14C连接。车载中继装置10与第4ECU16D通过第4总线14D连接。车内网络14例如是Ethernet(注册商标)、CAN(Controller Area Network)或者Flex Ray(注册商标)。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第1ECU16A连接有车轮速传感器20。车轮速传感器20按照规定周期向第1ECU16A发送与所取得的车轮速相关的信息。
在第2ECU16B连接有照相机21。照相机21具备对位于车辆12的周边(外部)的被拍摄体进行拍摄的周边照相机以及拍摄车内的被拍摄体的车内照相机。各照相机21按照规定周期向第2ECU16B发送所取得的拍摄数据。
在第3ECU16C连接有挡位传感器22。挡位传感器22取得设置于车内的变速杆(省略图示)的挡位,按照规定周期向第3ECU16C发送与所取得的挡位相关的信息。变速杆例如能够移动至D(前进)挡、1st挡、2nd挡、R(倒车)挡、P(驻车)挡以及N(空)挡各挡位。即,车辆12为自动变速器车辆(AT车辆)。
在第4ECU16D连接有GPS接收机23、显示器24(触摸面板)以及无线通信装置25。GPS接收机23基于从人造卫星发送出的GPS信号来按照规定周期取得车辆12正行驶的地点的位置信息(纬度、经度等),并按照规定周期向第4ECU16D发送所取得的位置信息。显示器24具备触摸面板。显示器24向第4ECU16D发送经由触摸面板输入的信息。例如,利用触摸面板来输入驾驶员的个人信息。所输入的驾驶员的个人信息被记录于第4ECU16D的ROM。无线通信装置25经由因特网等与外部的通信装置无线通信。无线通信装置25按照规定周期向第4ECU16D发送通过无线通信取得的信息。例如,无线通信装置25能够与智能手机40(参照图1)以及路边机45(参照图1)无线通信。例如,若车辆12的乘员操作了显示器24的触摸面板或者智能手机40,则无线通信装置25与路边机45执行无线通信。
如图2所示,车载中继装置10是ECU。因此,以下将车载中继装置10称为中继ECU10。中继ECU10构成为包括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处理器)10A、作为存储器(存储介质)的ROM(Read Only Memory)10B、作为存储器(存储介质)的RAM(Random Access Memory)10C、作为存储器(存储介质)的储存器10D、通信I/F(Inter Face)10E以及输入输出I/F10F。CPU10A、ROM10B、RAM10C、储存器10D、通信I/F10E以及输入输出I/F10F经由总线10Z连接为相互能够通信。中继ECU10能够从计时器(省略图示)取得与时刻相关的信息。此外,虽省略图示,但第1ECU16A、第2ECU16B、第3ECU16C以及第4ECU16D的硬件结构与中继ECU10相同。
在车辆12的仪表板(省略图示)设置有驾驶辅助开关26。驾驶辅助开关26与中继ECU10连接。在由车辆12的乘员接通操作了驾驶辅助开关26时,执行各种驾驶辅助控制。并且,乘员通过操作驾驶辅助开关26,能够使车辆12执行特定的驾驶辅助控制。在由乘员断开操作了驾驶辅助开关26时,中继ECU10不执行驾驶辅助控制。中继ECU10例如通过操作方向盘、制动踏板、加速踏板以及方向指示器(均省略图示)来执行各种驾驶辅助控制。该驾驶辅助控制例如包括ACC(追随车间距离控制)、LTA(车道跟踪辅助控制)以及LCA(车道变更辅助控制)。
CPU10A是中央运算处理单元,执行各种程序、控制各部。即,CPU10A从ROM10B或者储存器10D读出程序,将RAM10C作为工作区域来执行程序。CPU10A根据记录于作为存储器的ROM10B或者储存器10D的程序来进行各构成的控制以及各种运算处理。即,例如CPU10A进行用于执行驾驶辅助控制的方向盘、制动踏板、加速踏板及方向指示器的控制以及各种运算处理。
ROM10B储存各种程序以及各种数据。例如,在ROM10B安装有操作系统(OS)。并且,如图1所示,在ROM10B安装有各种应用AP1、AP2、AP3、AP4。例如,在车辆12的制造后借助利用了无线通信装置25的因特网通信来从外部服务器(省略图示)向ROM10B下载这些应用AP1、AP2、AP3、AP4。
RAM10C作为工作区域暂时存储程序或者数据。储存器10D由HDD(Hard DiskDrive)或者SSD(Solid State Drive)等存储装置构成,储存各种程序以及各种数据。通信I/F10E是用于供中继ECU10与其他设备通信的接口。通信I/F10E与车内网络14连接。输入输出I/F10F是用于与搭载于车辆12的各装置通信的接口。例如,在中继ECU10的输入输出I/F10F连接有驾驶辅助开关26。
在图3中用框图表示了中继ECU10的功能结构的一个例子。中继ECU10具有发送请求部101、发送部102、接收部103、受理部104、数据识别部105、高速缓冲存储器部106、高速缓冲判定部107以及车辆判定部108作为功能结构。发送请求部101、发送部102、接收部103、受理部104、数据识别部105、高速缓冲存储器部106、高速缓冲判定部107以及车辆判定部108通过CPU10A读出存储于ROM10B的程序并执行来实现。
在正执行应用AP1、AP2、AP3、AP4时,由应用AP1、AP2、AP3、AP4控制的发送请求部101能够生成发送请求。对于受理部104进行发送请求部101生成的发送请求。该发送请求是将第1ECU16A、第2ECU16B、第3ECU16C以及第4ECU16D的数据生成部17(后述)生成了的帧27(后述)或者记录于高速缓冲存储器部106的帧27发送给应用AP1、AP2、AP3、AP4(RAM10C)的请求。
发送部102将发送请求部101生成了的发送请求以及由中继ECU10生成的其他信息(例如与驾驶辅助控制相关的信息)向第1总线14A、第2总线14B、第3总线14C以及第4总线14D的至少一个发送。并且,发送部102能够将接收部103从第1总线14A、第2总线14B、第3总线14C以及第4总线14D的至少一个接收到的帧27向与供该帧27流动来的总线(例如第1总线14A)不同的总线(例如第2总线14B)或者应用AP1、AP2、AP3、AP4(RAM10C)发送。
接收部103能够接收第1ECU16A、第2ECU16B、第3ECU16C以及第4ECU16D的至少一个生成且向第1总线14A、第2总线14B、第3总线14C以及第4总线14D的至少一个发送出的帧27。
受理部104能够接收从发送请求部101、第1ECU16A、第2ECU16B、第3ECU16C以及第4ECU16D的至少一个发送出的发送请求。
高速缓冲存储器部106能够记录满足后述的规定的条件的帧27。高速缓冲存储器部106是易失性存储器。即,若车辆12的点火开关从断开切换为接通,则高速缓冲存储器部106能够记录数据,若点火开关断开,则记录于高速缓冲存储器部106的数据被消除。
高速缓冲判定部107能够对作为存在发送请求的帧27的发送请求数据是否记录于高速缓冲存储器部106进行判定。
车辆判定部108对当前时刻的“车辆状态”以及“车辆周边环境”进行判定。“车辆状态”例如包括车辆12的车速、挡位、驾驶辅助状态、蓄电池的状态、空调的状态、方向盘的转向操纵角以及乘员的状态。并且,“乘员的状态”例如包括乘员的总数以及驾驶员的驾驶技能等级。“车辆周边环境”例如包括车辆12行驶过程中的国家的名称、道路的种类(普通道路、高速道路)、道路的拥挤状况、车辆12与位于车辆12紧前的其他车辆的车间距离、天气以及时间段。
在图4中用框图表示了第1ECU16A、第2ECU16B、第3ECU16C以及第4ECU16D的功能结构的一个例子。第1ECU16A、第2ECU16B、第3ECU16C以及第4ECU16D具有数据生成部17、发送部18以及接收部19作为功能结构。数据生成部17、发送部18以及接收部19是通过安装于第1ECU16A、第2ECU16B、第3ECU16C以及第4ECU16D的1个以上应用使第1ECU16A、第2ECU16B、第3ECU16C以及第4ECU16D的CPU执行的处理而实现的功能。
在第4ECU16D的ROM中记录有导航系统的应用、与数个国家的道路交通相关的法律以及与规则相关的信息(以下称为交通法规信息)。交通法规信息例如包括与限制速度相关的信息。并且,限制速度的内容根据国家以及道路的种类(普通道路、高速道路)而不同。
第1ECU16A、第2ECU16B、第3ECU16C以及第4ECU16D的数据生成部17能够利用从车轮速传感器20、照相机21、挡位传感器22、GPS接收机23、显示器24以及无线通信装置25的至少一个接收到的信息来生成消息。数据生成部17将所生成的消息分割成规定的尺寸的多个片段(segment)。而且,数据生成部17生成包括分割出的各片段的与Ethernet等对应的帧27(参照图5)。
数据生成部17能够生成各种帧27(数据)。如图5所示,帧27包括表示帧27的种类的识别码亦即ID。该帧27中包括与帧27的生成日期时间相关的信息以及表示帧27的数据内容的信息。
在中继ECU10的ROM10B中记录有帧列表28(参照图6)。帧列表28表示了帧27的ID(帧的种类)、记录于各帧27的数据(信息)的内容、数据的属性以及各帧27的生成主体。
如帧列表28所示,第1ECU16A的数据生成部17基于从车轮速传感器20发送的信息而生成的ID为“100”的帧27包括车速信息。
第2ECU16B的数据生成部17基于从照相机21发送的图像信息而生成的ID为“110”的帧27包括图像信息(例如,车辆12的周边的被拍摄体图像)。
第2ECU16B的数据生成部17基于从照相机21(周边照相机)发送的图像信息而生成的ID为“120”的帧27包括与车辆12和位于该车辆12紧前的其他车辆(省略图示)的车间距离相关的信息。
第2ECU16B的数据生成部17基于从照相机21(车内照相机)发送的图像信息而生成的ID为“130”的帧27包括与存在于车辆12的内部的乘员的数量相关的信息。
第3ECU16C的数据生成部17基于从挡位传感器22发送的信息而生成的ID为“140”的帧27包括与挡位相关的信息。
第4ECU16D的数据生成部17基于从GPS接收机23发送的信息而生成的ID为“150”的帧27包括车辆12的位置信息。
第4ECU16D的数据生成部17基于记录于第4ECU16D的ROM的信息而生成的ID为“160”的帧27包括驾驶员的个人信息。该个人信息例如包括“驾驶员的姓名”、“驾驶员的出生年月日”以及“驾驶员的驾驶技能等级”等信息。
第4ECU16D的数据生成部17基于经由无线通信装置25向第4ECU16D输入的信息而生成的ID为“170”的帧27包括车辆12正行驶的道路的拥堵信息。
第4ECU16D的数据生成部17基于记录于第4ECU16D的ROM的交通法规信息而生成的ID为“180”的帧27包括与道路的限制速度相关的信息。
帧列表28表示了“车速信息”、“图像信息”、“挡位信息”、“位置信息”、“车间距离信息”、“乘员数信息”、“拥堵信息”、“限制速度信息”是可变数据且“(驾驶员的)个人信息”是固定数据。可变数据是表示内容伴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可变值的数据。固定数据是表示即便时间变化内容也不变的固定值的数据。其中,内容可能伴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且基于乘员(人)的意思输入的数据是固定数据。例如,乘员使用显示器(触摸面板)24或者智能手机40输入的、内容可能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数据是固定数据。这样的固定数据例如包括乘员的驾驶技能等级、乘员的住所、乘员的体重、乘员的电话号码、乘员的邮件地址。
在中继ECU10的受理部104接收到发送请求时,中继ECU10的数据识别部105基于帧列表28以及发送请求所包括的(帧27的)ID信息来识别发送请求的对象亦即帧27的数据内容、数据的属性以及生成主体。
第1ECU16A的发送部18按照规定周期向第1总线14A发送ID为100的帧27。另外,在从照相机21接收到图像数据时,第2ECU16B的发送部18向第2总线14B发送ID为110、120以及130的帧27。另外,在从挡位传感器22接收到信号时,第3ECU16C的发送部18向第3总线14C发送ID为140的帧27。另外,第4ECU16D的发送部18按照规定周期向第4总线14D发送ID为150、160、170、180的帧27。
并且,第1ECU16A、第2ECU16B、第3ECU16C以及第4ECU16D的发送部18能够生成发送请求且能够向中继ECU10的受理部104发送。发送部18生成的发送请求是一个ECU(例如第1ECU16A)对于中继ECU10的受理部104进行的、将其他ECU(例如第2ECU16B)生成的帧27向该一个ECU转送的请求。
接收部19接收在自身所连接的总线中流动的信息。例如,第1ECU16A的接收部19接收从车轮速传感器20输送的信号以及来自中继ECU10的通信内容(例如发送请求、其他ECU生成的帧27)。
接着,使用图9的流程图对本实施方式的中继ECU10进行的处理的流程进行说明。每当经过规定时间,中继ECU10反复执行图9的流程图的处理。
首先,在步骤S10中,中继ECU10对受理部104是否从应用AP1、AP2、AP3、AP4、第1ECU16A、第2ECU16B、第3ECU16C以及第4ECU16D的至少一个亦即请求方受理到发送请求进行判定。该发送请求包括被请求进行发送的帧27的ID信息。
当在步骤S10中判定为“是”时,中继ECU10进入至步骤S11。进入至步骤S11的中继ECU10的数据识别部105基于发送请求所包括的ID信息以及图6的帧列表28来对存在发送请求的帧27(发送请求数据)是否为固定数据进行判定。
当在步骤S11中判定为“是”时,中继ECU10进入至步骤S12。进入至步骤S12的中继ECU10的高速缓冲判定部107参照发送请求所包括的ID信息以及记录于高速缓冲存储器部106的数据(帧)的ID信息来对存在发送请求的帧27(发送请求数据)是否记录于高速缓冲存储器部106进行判定。
当在步骤S12中判定为“是”时,中继ECU10进入至步骤S13。进入至步骤S13的中继ECU10的发送部102向请求方发送记录于高速缓冲存储器部106且存在发送请求的帧27(发送请求数据)。
另一方面,当在步骤S11中判定为“否”时,中继ECU10进入至步骤S14,车辆判定部108基于车辆状态以及车辆周边环境的至少一方与由可变数据构成的作为发送请求数据的对象数据来对于对象数据判定规定的特定条件是否成立。此时,车辆判定部108例如基于车辆12的车速、挡位、驾驶辅助状态以及乘员的状态来识别车辆状态。车辆判定部108例如基于车辆12行驶中的国家的名称、道路的种类、道路的拥挤状况、车辆12与位于车辆12紧前的其他车辆的车间距离、天气以及时间段来识别车辆周边环境。并且,车辆判定部108参照图8中记载且记录于ROM10B的二维映射32对特定条件是否成立进行判定。从二维映射32可知,通过车辆状态以及车辆周边环境的至少一方与对象数据的组合来决定特定条件是否成立。例如,当车辆12在高速道路行驶的情况下,关于作为规定的对象数据的对象数据A,特定条件成立。另一方面,当车辆12在高速道路行驶的情况下,关于作为规定的对象数据的对象数据B,有时特定条件不成立。
在特定条件成立时,无论从生成时刻至当前时刻为止的时间亦即经过时间的长度如何,作为可变数据的帧27(对象数据)均具有利用价值。换言之,该情况下,可认为作为可变数据的帧27的数据内容在经过时间的期间实际不变化。即,该情况下,作为可变数据的帧27的数据内容完全不变化,或者仅在对请求方的处理而言能够允许的范围内变化。另一方面,在特定条件不成立时,经过时间长的作为可变数据的帧27(对象数据)不具有利用价值。换言之,该情况下,可认为作为可变数据的帧27的数据内容在经过时间的期间实际变化。即,该情况下,作为可变数据的帧27的数据内容变化而超过对请求方的处理而言能够允许的范围。在特定条件成立时,中继ECU10在步骤S14中判定为“是”并进入至步骤S12。
另一方面,当在步骤S14中判定为“否”时,中继ECU10进入至步骤S15。进入至步骤S15的中继ECU10的数据识别部105参照图7所示且记录于ROM10B的一维映射30。在该一维映射30中,按帧27的每个种类(ID)设定有与从帧27的生成时刻至当前时刻为止的时间亦即经过时间相关的阈值。数据识别部105基于在点火开关从断开切换为接通之后且比当前时刻靠前接收部103接收到相同种类的帧27时的时刻(以下,称为上次接收时刻)以及一维映射30对存在发送请求的作为可变数据的帧27(发送请求数据)的经过时间与阈值进行比较。其中,上次接收时刻与接收部103在上次接收时刻接收到的帧27的生成时刻实际相同。而且,若数据识别部105判定为帧27的经过时间为阈值以下(步骤S15:是),则中继ECU10进入至步骤S12。此外,当在点火开关从断开切换为接通之后接收部103未接收到相同种类的帧27的情况下,数据识别部105在步骤S15中判定为“否”。
若高速缓冲判定部107在步骤S12中判定为“是”,则在步骤S13中,发送部102向请求方发送记录于高速缓冲存储器部106且存在发送请求的帧27(发送请求数据)。
另一方面,当在步骤S15中判定为“否”时或者在步骤12中判定为“否”时,中继ECU10进入至步骤S16。进入至步骤S16的中继ECU10的数据识别部105基于帧列表28来确定是第1ECU16A、第2ECU16B、第3ECU16C以及第4ECU16D的至少一个且能够生成存在发送请求的作为可变数据的帧27(发送请求数据)的发送方。并且,数据识别部105请求发送方向中继ECU10的接收部103发送该帧27。
结束了步骤S16的处理的中继ECU10进入至步骤S17。在步骤S17中,中继ECU10对接收部103是否从发送方接收到存在发送请求的帧27(发送请求数据)进行判定。
当在步骤S17中判定为“是”时,中继ECU10进入至步骤S18。进入至步骤S18的中继ECU10的发送部102向请求方发送从接收部103接收到的帧27(接收数据)。另一方面,当在步骤S17中判定为“否”时,中继ECU10再次进行步骤S17的处理。
在结束了步骤S13或步骤S18的处理时或者在步骤S10中判定为“否”时,中继ECU10暂时结束流程图的处理。
并且,每当经过规定时间时,中继ECU10反复执行图10的流程图的处理。
首先,在步骤S20中,中继ECU10对接收部103是否从发送方接收到某些数据(帧27)进行判定。
当在步骤S20中判定为“是”时,中继ECU10进入至步骤S21。进入至步骤S21的中继ECU10的数据识别部105参照帧列表28对接收到的帧27是否为固定数据进行判定。
当在步骤S21中判定为“是”时,中继ECU10进入至步骤S22。在步骤S22中,中继ECU10对该帧27(固定数据)是否已经记录在高速缓冲存储器部106中进行判定。
当在步骤S22中判定为“否”时,中继ECU10进入至步骤S23。在步骤S23中,中继ECU10的高速缓冲存储器部106记录该帧27(固定数据)。
另一方面,当在步骤S21中判定为“否”时,中继ECU10进入至步骤S24。步骤S24的处理与步骤S14相同。
当在步骤S24中判定为“否”时,中继ECU10进入至步骤S25。进入至步骤S25的中继ECU10的数据识别部105进行与步骤S15相同的处理。而且,若数据识别部105判定为帧27的经过时间为阈值以下(步骤S25:是),则中继ECU10进入至步骤S23。
进入至步骤S23的中继ECU10的高速缓冲存储器部106记录作为可变数据的该帧27。此外,当已经在高速缓冲存储器部106记录有相同的ID的帧27(可变数据)的情况下,与该帧27相关的高速缓冲存储器部106的记录内容被更新。
另一方面,当在步骤S24中判定为“是”时,中继ECU10进入至步骤S22。
当结束了步骤S23的处理时、当在步骤S20或者步骤S25中判定为“否”时以及当在步骤S22中判定为“是”时,中继ECU10暂时结束流程图的处理。
(作用及效果)
接下来,基于以下说明的各情形来对本实施方式的作用及效果进行说明。
〈情形1A〉
设想被作为请求方的应用AP1控制了的发送请求部101对于受理部104发出发送请求且该发送请求包括ID为“140”的帧27以及ID为“130”的帧27的ID信息的情况。该情况下,在图9的步骤S14中,中继ECU10的车辆判定部108基于二维映射32来对于作为对象数据的ID为“140”的帧27以及ID为“130”的帧27判定特定条件是否成立。
这里,设想车辆12正在普通道路行驶的情况。在正执行导航系统的应用时,车辆判定部108基于从第4ECU16D接收到的ID为“150”的帧27识别为车辆12正在普通道路行驶。该情况下,车辆判定部108基于二维映射32判定为特定条件不成立。即,车辆判定部108在步骤S14中判定为“否”。该情况下,车辆12的变速杆的位置可能在短时间的期间内变化。并且,乘坐于车辆12的乘员的至少一人可能在该普通道路的规定的场所从车辆12下车。即,该情况下,表示与挡位相关的信息的ID为“140”的帧27以及表示与乘员数量相关的信息的ID为“130”的帧27的数据的内容可能被变更。
接着,在图9的步骤S15中,中继ECU10的数据识别部105对ID为“140”的帧27的经过时间是否为阈值E以下进行判定。并且,数据识别部105对ID为“130”的帧27的经过时间是否为阈值D以下进行判定。当在步骤S15中判定为“否”的情况下,从作为发送方的第2ECU16B以及第3ECU16C向中继ECU10输送这些帧27(步骤S16、步骤S17:是),通过发送部102向作为请求方的应用AP1发送这些帧27(步骤S18)。其中,在本说明书中,“通过发送部向作为请求方的应用发送帧”这一说明及与其类似的说明是指“发送部向RAM发送帧并且通知给应用,接受到通知的应用访问RAM”。
并且,当在步骤S17中判定为“是”之后,中继ECU10在步骤S20中判定为“是”。并且,由于中继ECU10在步骤S21、S24以及S25中判定为“否”,所以作为可变数据的这些帧27未被记录于高速缓冲存储器部106。
在该情形1A中,刚刚生成后的作为可变数据的帧27被从第2ECU16B以及第3ECU16C经由中继ECU10向作为请求方的应用AP1发送。因此,应用AP1能够执行使用记录了有利用价值的数据的帧27的处理。
〈情形1B〉
设想被作为请求方的应用AP1控制了的发送请求部101在规定的第1时刻对于受理部104发出发送请求且该发送请求包括ID为“140”的帧27以及ID为“130”的帧27的ID信息的情况。并且,设想车辆12正在不拥堵的高速道路高速(例如80km/h以上)行驶的情况。并且,设想被作为请求方的应用AP2控制了的发送请求部101在比第1时刻靠前的第2时刻对于受理部104发出发送请求且该发送请求包括ID为“140”的帧27以及ID为“130”的帧27的ID信息的情况。并且,设想从第3ECU16C向中继ECU10发送出的ID为“140”的帧27被向应用AP2发送且记录于高速缓冲存储器部106的情况。并且,设想从第2ECU16B向中继ECU10发送出的ID为“130”的帧27被向应用AP2发送且记录于高速缓冲存储器部106的情况。
该情况下,在图9的步骤S14中,中继ECU10的车辆判定部108基于二维映射32对于作为对象数据的ID为“140”的帧27以及ID为“130”的帧27判定特定条件是否成立。在正执行导航系统的应用时,车辆判定部108基于从第1ECU16A接收到的ID为“100”的帧27、和从第4ECU16D接收到的ID为“150”的帧27以及ID为“170”的帧27识别为车辆12正在不拥堵的高速道路高速行驶。该情况下,车辆判定部108基于二维映射32判定为特定条件成立。即,车辆判定部108在步骤S14中判定为“是”。该情况下,车辆12的变速杆的位置不从D挡变化的可能性高。并且,乘坐于车辆12的乘员不下车的可能性高。即,该情况下,表示与挡位相关的信息的ID为“140”的帧27以及表示与乘员数量相关的信息的ID为“130”的帧27的数据的内容发生变更的可能性低。
接着,在图9的步骤S12中,中继ECU10的数据识别部105对在高速缓冲存储器部106是否记录有这些帧27进行判定。该情况下,由于在高速缓冲存储器部106记录有这些帧27(步骤S12:是),所以在步骤S13中,发送部102向作为请求方的应用AP1发送记录于高速缓冲存储器部106的ID为“140”的帧27以及ID为“130”的帧27。
在该情形1B中,由于作为请求方的应用AP1从高速缓冲存储器部106取得ID为“140”的帧27以及ID为“130”的帧27,所以不需要第2ECU16B以及第3ECU16C与应用AP1之间的通信。因此,可抑制车内网络14中的通信量的增加。并且,若考虑车辆状态以及车辆周边环境,则记录于高速缓冲存储器部106的帧27(可变数据)是对于应用AP1而言有利用价值的数据。因此,应用AP1能够执行使用记录了有利用价值的数据的帧27的处理。
〈情形2A〉
设想被作为请求方的应用AP2控制了的发送请求部101对于受理部104发出发送请求且该发送请求包括ID为“170”的帧27的ID信息的情况。该情况下,在图9的步骤S14中,中继ECU10的车辆判定部108基于二维映射32对于作为对象数据的ID为“170”的帧27判定特定条件是否成立。
这里,设想车辆判定部108基于与从计时器取得的当前时刻相关的信息识别为当前的时间段是白天的时间段的情况。该情况下,车辆判定部108基于二维映射32判定为特定条件不成立。即,车辆判定部108在步骤S14中判定为“否”。该情况下,车辆12正行驶的道路的拥挤状况可能对于请求方的处理而言大幅度变化而超过可允许的范围。即,该情况下,表示拥堵信息的ID为“170”的帧27的数据的内容可能变更。
接着,在图9的步骤S15中,中继ECU10的数据识别部105对ID为“170”的帧27的经过时间是否为阈值G以下进行判定。当在步骤S15中判定为“否”的情况下,从作为发送方的第4ECU16D的发送部18向接收部103发送作为该可变数据的帧27(步骤S16、步骤S17:是),从发送部102向作为请求方的应用AP2发送该帧27(步骤S18)。并且,当在步骤S17中判定为“是”之后,中继ECU10在步骤S20中判定为“是”。并且,由于中继ECU10在步骤S21、S24以及S25中判定为“否”,所以作为可变数据的该帧27未被记录于高速缓冲存储器部106。
在该情形2A中,刚刚生成后的作为可变数据的帧27被从第4ECU16D向作为请求方的应用AP2发送。因此,应用AP2能够执行使用记录了有利用价值的数据的帧27的处理。
〈情形2B〉
设想被作为请求方的应用AP2控制了的发送请求部101在规定的第1时刻对于受理部104发出发送请求且该发送请求包括ID为“170”的帧27的ID信息的情况。
该情况下,在图9的步骤S14中,中继ECU10的车辆判定部108基于二维映射32来对于作为对象数据的ID为“170”的帧27判定特定条件是否成立。这里,设想车辆判定部108基于与从计时器取得的当前时刻相关的信息识别为当前的时间段为深夜的时间段的情况。该情况下,车辆判定部108基于二维映射32判定为特定条件成立。即,车辆判定部108在步骤S14中判定为“是”。该情况下,可推测为车辆12正行驶的道路的拥挤状况几乎不可能大幅度变化而超过对请求方的处理而言可允许的范围。即,可推测为道路维持为不产生拥堵的状态。即,在该情况下,表示拥堵信息的ID为“170”的帧27的数据的内容发生变更的可能性低。
接着,在图9的步骤S12中,中继ECU10的数据识别部105对在高速缓冲存储器部106是否记录有该帧27进行判定。这里,设想在高速缓冲存储器部106未记录该帧27的情况(步骤S12:否)。该情况下,从作为发送方的第4ECU16D向中继ECU10的接收部103发送该帧27(步骤S16、步骤S17:是),通过发送部102向作为请求方的应用AP2发送该帧27(步骤S18)。并且,在比第1时刻靠后的第3时刻,中继ECU10在步骤S20中判定为“是”,在步骤S21中判定为“否”,在步骤S24中判定为“是”,在步骤S22中判定为“否”。因此,在步骤S23中,高速缓冲存储器部106记录作为可变数据的该帧27。
在该情形2B中,作为请求方的应用AP2从第4ECU16D取得ID为“170”的帧27。因此,应用AP2能够执行使用刚刚生成之后且记录了有利用价值的可变数据的帧27的处理。
〈情形3A〉
设想被作为请求方的应用AP3控制了的发送请求部101对于受理部104发出发送请求且该发送请求包括ID为“120”的帧27的ID信息的情况。该情况下,在图9的步骤S14中,中继ECU10的车辆判定部108基于二维映射32对于作为对象数据的ID为“120”的帧27判定特定条件是否成立。
这里,设想车辆判定部108基于从驾驶辅助开关26发送的信号判定为未进行驾驶辅助控制的情况。换言之,设想车辆判定部108判定为车辆12处于通常行驶模式的情况。该情况下,车辆判定部108基于二维映射32判定为特定条件不成立。即,车辆判定部108在步骤S14中判定为“否”。该情况下,车辆12与位于紧前的其他车辆的车间距离可能大幅度变化而超过对请求方的处理而言可允许的范围。即,该情况下,表示与车间距离相关的信息的ID为“120”的帧27的数据的内容可能发生变更。
接着,在图9的步骤S15中,中继ECU10的数据识别部105对ID为“120”的帧27的经过时间是否为阈值C以下进行判定。这里,设想在步骤S15中判定为“是”且在步骤S12中判定为“否”的情况。该情况下,作为该可变数据的帧27被从作为发送方的第2ECU16B向中继ECU10输送(步骤S16、步骤S17:是),该帧27被从发送部102向作为请求方的应用AP3发送(步骤S18)。并且,当在步骤S17中判定为“是”之后,中继ECU10在步骤S20中判定为“是”。并且,中继ECU10在步骤S21、S24中判定为“否”,在步骤S25中判定为“是”。因此,在步骤S23中,作为可变数据的该帧27被记录于高速缓冲存储器部106。
在该情形3A中,刚刚生成之后的作为可变数据的帧27从第2ECU16B向作为请求方的应用AP3发送。因此,应用AP3能够执行使用记录了有利用价值的数据的帧27的处理。
〈情形3B〉
设想被作为请求方的应用AP3控制了的发送请求部101在规定的第1时刻对于受理部104发出发送请求且该发送请求包括ID为“120”的帧27的ID信息的情况。并且,设想被作为请求方的应用AP4控制了的发送请求部101在比第1时刻靠前的第2时刻对于受理部104发出发送请求且该发送请求包括ID为“120”的帧27的ID信息的情况。并且,设想从第2ECU16B向中继ECU10发送的ID为“120”的帧27被从发送部102向应用AP4发送且记录于高速缓冲存储器部106的情况。
该情况下,在图9的步骤S14中,中继ECU10的车辆判定部108基于二维映射32来对于作为对象数据的ID为“120”的帧27判定特定条件是否成立。这里,设想车辆判定部108基于从驾驶辅助开关26发送的信号识别为正执行作为驾驶辅助控制之一的ACC(追随车间距离控制)的情况。该情况下,车辆判定部108基于二维映射32判定为特定条件成立。即,车辆判定部108在步骤S14中判定为“是”。该情况下,车辆12与其他车辆的车间距离保证为大致恒定,几乎不存在超过对请求方的处理而言可允许的范围地变化的担忧。即,该情况下,表示与车间距离相关的信息的ID为“120”的帧27的数据的内容发生变更的可能性低。
接着,在图9的步骤S12中,中继ECU10的数据识别部105对在高速缓冲存储器部106是否记录有该帧27进行判定。该情况下,由于在高速缓冲存储器部106记录有该帧27(步骤S12:是),所以在步骤S13中,发送部102将记录于高速缓冲存储器部106的ID为“120”的帧27向作为请求方的应用AP3发送。
在该情形3B中,作为请求方的应用AP3从高速缓冲存储器部106取得ID为“120”的帧27。因此,可抑制车内网络14中的通信量的增加。并且,若考虑车辆状态以及车辆周边环境,则记录于高速缓冲存储器部106的帧27(可变数据)是对应用AP3而言有利用价值的数据。因此,应用AP3能够执行使用记录了有利用价值的数据的帧27的处理。
〈情形4〉
应用AP3对从ID为“120”的帧27获得的车间距离信息与规定的车间距离阈值进行比较,在车间距离为车间距离阈值以下时,使显示器24显示警告显示。并且,该车间距离阈值包括与驾驶员的驾驶技能等级对应的多个车间距离阈值。应用AP3选择与驾驶技能等级对应的车间距离阈值,将所选择的车间距离阈值与车间距离进行比较。
设想被作为请求方的应用AP3控制了的发送请求部101在规定的第1时刻对于受理部104发出发送请求且该发送请求包括ID为“160”的帧27的ID信息的情况。
并且,设想被作为请求方的应用AP4控制了的发送请求部101在比第1时刻靠前的第2时刻对于受理部104发出发送请求且该发送请求包括ID为“160”的帧27的ID信息的情况。并且,设想从第4ECU16D向接收部103发送的ID为“160”的帧27被从发送部102向应用AP4发送且记录于高速缓冲存储器部106的情况。
此外,例如可以在点火开关从断开切换为接通之后,每经过规定时间,照相机21的车内照相机便拍摄驾驶员的脸部,每经过规定时间第2ECU16B将拍摄数据向中继ECU10发送。该情况下,例如中继ECU10在上述第2时刻基于从第2ECU16B接收的拍摄数据来确定驾驶员。并且,中继ECU10在上述第2时刻将与确定出的驾驶员对应的ID为“160”的帧27的发送请求向第4ECU16D发出,将接收到的ID为“160”的帧27记录于高速缓冲存储器部106。
通常,在从车辆12的点火开关由断开切换为接通时至点火开关由接通切换为断开为止的期间,车辆12的驾驶员不会变。因此,如图6所示,ID为“160”的帧27是固定数据。该情况下,中继ECU10的数据识别部105在第1时刻在图9的步骤S11以及步骤S12中判定为“是”。并且,在步骤S13中,发送部102将记录于高速缓冲存储器部106的ID为“160”的帧27向作为请求方的应用AP3发送。
在该情形4中,作为请求方的应用AP3从高速缓冲存储器部106取得ID为“160”的帧27。因此,可抑制车内网络14中的通信量的增加。并且,记录于高速缓冲存储器部106的帧27是固定数据,即便时间变化,内容也不变。因此,应用AP3能够执行使用记录了有利用价值的数据的帧27的处理。
〈情形5A〉
设想被作为请求方的应用AP4控制了的发送请求部101对于受理部104发出发送请求且该发送请求包括ID为“180”的帧27的ID信息的情况。该情况下,在图9的步骤S14中,中继ECU10的车辆判定部108基于二维映射32来对于作为对象数据的ID为“180”的帧27判定特定条件是否成立。
这里,设想车辆12正在与其他国家接壤且具有普通道路以及高速道路的国家(以下,称为特定国家)的道路行驶的情况。在正执行导航系统的应用时,车辆判定部108基于从第4ECU16D接收到的ID为“150”的帧27识别为车辆12正在特定国家的道路行驶。该情况下,车辆判定部108基于二维映射32判定为特定条件不成立。即,车辆判定部108在步骤S14中判定为“否”。该情况下,存在车辆12在特定国家的普通道路与高速道路之间移动或者车辆12在与特定国家邻接的其他国家的道路行驶的可能性。即,该情况下,表示与限制速度相关的信息的ID为“180”的帧27的数据的内容可能发生变更。
接着,在图9的步骤S15中,中继ECU10的数据识别部105对ID为“180”的帧27的经过时间是否为阈值H以下进行判定。当在步骤S15中判定为“否”的情况下,作为可变数据的帧27被从作为发送方的第4ECU16D向接收部103输送(步骤S16、步骤S17:是),该帧27被从发送部102向作为请求方的应用AP4发送(步骤S18)。并且,当在步骤S17中判定为“是”之后,中继ECU10在步骤S20中判定为“是”。并且,由于中继ECU10在步骤S21、S24以及S25中判定为“否”,所以作为可变数据的该帧27未被记录于高速缓冲存储器部106。
在该情形5A中,作为刚刚生成之后的可变数据的帧27从第4ECU16D经由中继ECU10向作为请求方的应用AP4发送。因此,应用AP4能够执行使用记录了有利用价值的数据的帧27的处理。
〈情形5B〉
设想被作为请求方的应用AP4控制了的发送请求部101在规定的第1时刻对于受理部104发出发送请求且该发送请求包括ID为“180”的帧27的ID信息的情况。并且,设想被作为请求方的应用AP1控制了的发送请求部101在比第1时刻靠前的第2时刻对于受理部104发出发送请求且该发送请求包括ID为“180”的帧27的ID信息的情况。并且,设想从第4ECU16D向接收部103发送出的ID为“180”的帧27被从发送部102向应用AP1发送且记录于高速缓冲存储器部106的情况。
该情况下,在图9的步骤S14中,中继ECU10的车辆判定部108基于二维映射32来对于作为对象数据的ID为“180”的帧27判定特定条件是否成立。这里,设想车辆12正在位于属于某个国家的一部分且周围被海围起的岛的普通道路行驶的情况。并且,假设在该岛不存在高速道路。在正执行导航系统的应用时,车辆判定部108基于从第4ECU16D接收到的ID为“150”的帧27识别为车辆12正在该岛的普通道路行驶。该情况下,车辆判定部108基于二维映射32判定为特定条件成立。即,车辆判定部108在步骤S14中判定为“是”。该情况下,不存在车辆12向该岛以外的道路移动或者车辆12在高速道路行驶的可能性。即,该情况下,表示与限制速度相关的信息的ID为“180”的帧27的数据的内容不可能发生变更。
接着,在图9的步骤S12中,中继ECU10的数据识别部105对在高速缓冲存储器部106是否记录有该帧27进行判定。该情况下,由于在高速缓冲存储器部106记录有该帧27(步骤S12:是),所以在步骤S13中,发送部102将记录于高速缓冲存储器部106的ID为“180”的帧27向作为请求方的应用AP4发送。
在该情形5B中,作为请求方的应用AP4从高速缓冲存储器部106取得ID为“180”的帧27。因此,可抑制车内网络14中的通信量的增加。并且,若考虑车辆状态以及车辆周边环境,则记录于高速缓冲存储器部106的帧27(可变数据)是对应用AP4而言有利用价值的数据。因此,应用AP4能够执行使用记录了有利用价值的数据的帧27的处理。
如以上基于各情形说明那样,本实施方式的高速缓冲存储器部106暂时记录作为固定数据的发送请求数据。并且,在特定条件成立时,高速缓冲存储器部106暂时记录对象数据(作为可变数据的发送请求数据)。因此,请求方不从高速缓冲存储器部106取得从生成时刻起的经过时间长且无利用价值的可变数据。因此,能够消除请求方从高速缓冲存储器部106取得无利用价值的数据的担忧。
并且,在特定条件成立时,发送部102将记录于高速缓冲存储器部106的对象数据作为发送请求数据发送至请求方。在特定条件成立时,无论经过时间的长度如何,对象数据均具有利用价值。因此,能够消除请求方从高速缓冲存储器部取得无利用价值的数据的担忧。
在特定条件不成立时,高速缓冲存储器部106暂时记录数据识别部105判定为经过时间是阈值以下的作为可变数据的帧27(对象数据)。这样的对象数据因经过时间短所以具有利用价值。因此,能够消除请求方从高速缓冲存储器部取得无利用价值的数据的担忧。
并且,在数据识别部105判定为发送请求数据的经过时间超过了阈值时,发送部102将从发送方对接收部103发送出的发送请求数据向请求方发送。因此,请求方能够接收经过时间短且有利用价值的作为可变数据的发送请求数据。
并且,在发送请求数据为固定数据、特定条件成立的可变数据以及特定条件不成立且经过时间为阈值以下的可变数据中的任一数据的情况下,记录于高速缓冲存储器部106的固定数据以及可变数据被发送至请求方。各请求方例如有时在1秒钟发出几十次以上的发送请求。因此,在第1ECU16A、第2ECU16B、第3ECU16C以及第4ECU16D将全部的发送请求数据向中继ECU10发送的情况下,车内网络14的通信量变得极多。然而,若如本实施方式那样,将记录于高速缓冲存储器部106的固定数据以及可变数据发送至请求方,则可抑制车内网络14中的通信量的增加。
以上,对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中继ECU10、车载中继方法以及存储介质进行了说明,但中继ECU10、车载中继方法以及存储介质能够在不脱离本公开主旨的范围内适当地进行设计变更。
与中继ECU10连接的ECU以及应用的数量只要为一个以上即可,可以为几个。
本公开也可以接收来自GPS以外的全地球导航卫星系统(例如伽利略)的卫星的信息来取得车辆12的位置信息。
上述的特定条件成立的车辆状态以及车辆周边环境的至少一方与对象数据的组合例只是一个例子,特定条件也可以在其他组合成立时成立。例如,在正执行ACC以外的驾驶辅助控制时,可以关于规定的对象数据特定条件成立。另外,也可以根据车辆状态与对象数据的组合来决定特定条件是否成立。同样,也可以根据车辆周边环境与对象数据的组合来决定特定条件是否成立。
固定数据并不限定于上述数据。例如,固定数据也可以包括车辆的构成部件的产品编号的信息。
可变数据并不限定于上述数据。例如,可变数据可以包括方向盘的转向操纵角信息、发动机的运转状态信息(转速、冷却水温等)、雨刷器的工作状态信息、胎压信息、门开闭状态信息、在驾驶辅助控制中使用的控制用参数信息以及通货信息。
高速缓冲存储器部106可以是非易失性存储器。

Claims (9)

1.一种车载中继装置,其中,具备:
受理部,从一个以上ECU以及一个以上应用软件的至少一方亦即请求方受理数据的发送请求;
数据识别部,对从与所述请求方不同的至少一个的所述ECU亦即发送方接收到的数据亦即接收数据是可变数据与固定数据中的哪一个进行判定,所述可变数据是表示内容伴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可变值的数据,所述固定数据是表示即便时间变化内容也不变的固定值的数据;
高速缓冲存储器部,暂时记录作为所述固定数据的所述接收数据;
高速缓冲判定部,对在所述高速缓冲存储器部是否记录有从所述请求方存在发送请求的数据亦即发送请求数据进行判定;以及
发送部,当所述高速缓冲判定部判定为所述发送请求数据是记录于所述高速缓冲存储器部的所述接收数据时,将记录于所述高速缓冲存储器部的所述接收数据作为所述发送请求数据发送至所述请求方,
具备对特定条件是否成立进行判定的车辆判定部,该特定条件在车辆状态以及车辆周边环境的至少一方与由所述可变数据构成的作为所述发送请求数据的对象数据的种类为规定的组合时成立,
在所述车辆判定部判定为所述特定条件成立时,所述高速缓冲存储器部暂时记录所述对象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中继装置,其中,
在所述车辆判定部判定为所述特定条件不成立时,所述数据识别部对从所述对象数据的生成时刻至当前时刻为止的时间亦即经过时间是否为规定的阈值以下进行判定,
在所述数据识别部判定为所述经过时间是所述阈值以下时,所述高速缓冲存储器部暂时记录所述对象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载中继装置,其中,
具有在所述数据识别部判定为所述经过时间超过所述阈值时从所述发送方接收所述发送请求数据的接收部,
所述发送部将所述接收部接收到的所述发送请求数据发送至所述请求方。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载中继装置,其中,
在所述车辆判定部判定为所述特定条件成立时,所述发送部将记录于所述高速缓冲存储器部的所述对象数据作为所述发送请求数据发送至所述请求方。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载中继装置,其中,
在车辆正执行规定的驾驶辅助控制时,所述车辆判定部对于规定的所述对象数据判定为所述特定条件成立。
6.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载中继装置,其中,
当车辆在规定的时间段行驶时,所述车辆判定部对于规定的所述对象数据判定为所述特定条件成立。
7.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载中继装置,其中,
当车辆正在不拥堵的高速道路高速行驶时,所述车辆判定部对于规定的所述对象数据判定为所述特定条件成立。
8.一种车载中继方法,其中,具有:
从一个以上ECU以及一个以上应用软件的至少一方亦即请求方受理数据的发送请求的步骤;
对从与所述请求方不同的至少一个的所述ECU亦即发送方接收到的数据亦即接收数据是可变数据与固定数据中的哪一个进行判定的步骤,所述可变数据是表示内容伴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可变值的数据,所述固定数据是表示即便时间变化内容也不变的固定值的数据;
将作为所述固定数据的所述接收数据暂时记录于高速缓冲存储器部的步骤;
对在所述高速缓冲存储器部是否记录有从所述请求方存在发送请求的数据亦即发送请求数据进行判定的步骤;以及
在判定为所述发送请求数据是记录于所述高速缓冲存储器部的所述接收数据时,将记录于所述高速缓冲存储器部的所述接收数据作为所述发送请求数据发送至所述请求方的步骤,
具备对特定条件是否成立进行判定的车辆判定步骤,该特定条件在车辆状态以及车辆周边环境的至少一方与由所述可变数据构成的作为所述发送请求数据的对象数据的种类为规定的组合时成立,
在所述车辆判定步骤判定为所述特定条件成立时,所述高速缓冲存储器部暂时记录所述对象数据。
9.一种存储介质,存储有程序且能够被计算机读取,其中,
在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执行:
从一个以上ECU以及一个以上应用软件的至少一方亦即请求方受理数据的发送请求的步骤;
对从与所述请求方不同的至少一个的所述ECU亦即发送方接收到的数据亦即接收数据是可变数据与固定数据中的哪一个进行判定的步骤,所述可变数据是表示内容伴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可变值的数据,所述固定数据是表示即便时间变化内容也不变的固定值的数据;
将作为所述固定数据的所述接收数据暂时记录于高速缓冲存储器部的步骤;
对在所述高速缓冲存储器部是否记录有从所述请求方存在发送请求的数据亦即发送请求数据进行判定的步骤;以及
在判定为所述发送请求数据是记录于所述高速缓冲存储器部的所述接收数据时,将记录于所述高速缓冲存储器部的所述接收数据作为所述发送请求数据发送至所述请求方的步骤,
具备对特定条件是否成立进行判定的车辆判定步骤,该特定条件在车辆状态以及车辆周边环境的至少一方与由所述可变数据构成的作为所述发送请求数据的对象数据的种类为规定的组合时成立,
在所述车辆判定步骤判定为所述特定条件成立时,所述高速缓冲存储器部暂时记录所述对象数据。
CN202111186038.9A 2020-11-12 2021-10-12 车载中继装置、车载中继方法以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450058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188876A JP7447768B2 (ja) 2020-11-12 2020-11-12 車載中継装置
JP2020-188876 2020-11-12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500584A CN114500584A (zh) 2022-05-13
CN114500584B true CN114500584B (zh) 2023-12-12

Family

ID=814545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186038.9A Active CN114500584B (zh) 2020-11-12 2021-10-12 车载中继装置、车载中继方法以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860779B2 (zh)
JP (1) JP7447768B2 (zh)
CN (1) CN114500584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74570A (zh) * 2010-06-08 2012-05-23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信息显示装置、显示控制用集成电路及显示控制方法
CN106603620A (zh) * 2015-10-20 2017-04-26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载记录系统以及车载控制装置
CN110533795A (zh) * 2018-05-23 2019-12-03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数据记录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614176B2 (ja) 2010-08-26 2014-10-29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キャッシュ管理装置およびデータ配信システム
JP5741066B2 (ja) 2011-03-01 2015-07-01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車両用データ記録装置
JP5598491B2 (ja) * 2012-03-28 2014-10-01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車両用データ出力装置
JP6347834B2 (ja) * 2014-06-18 2018-06-27 日立オートモティブ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車載プログラム書込み装置および地図データ書込み装置
US10169928B2 (en) * 2015-12-09 2019-01-01 Hitachi, Lt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data to a hardware-in-the-loop simulator
JP6743763B2 (ja) 2017-05-31 2020-08-19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記録制御装置
US10547502B2 (en) * 2017-08-10 2020-01-28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Vehicle communications
EP3848813B1 (en) * 2020-01-10 2023-03-08 NXP USA, Inc. Embedded inform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memory management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74570A (zh) * 2010-06-08 2012-05-23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信息显示装置、显示控制用集成电路及显示控制方法
CN106603620A (zh) * 2015-10-20 2017-04-26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载记录系统以及车载控制装置
CN110533795A (zh) * 2018-05-23 2019-12-03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数据记录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7447768B2 (ja) 2024-03-12
US20220147454A1 (en) 2022-05-12
JP2022077839A (ja) 2022-05-24
CN114500584A (zh) 2022-05-13
US11860779B2 (en) 2024-01-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159853B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dvanced driver assistance analytics
US10895465B2 (en) Optimizing a route selection for a highly autonomous vehicle
JP6402684B2 (ja) 表示装置
JP2019192225A (ja) 協働知覚のためのマルチレベルハイブリッドv2x通信
US10088844B2 (en) Wearable computer in an autonomous vehicle
JP6439735B2 (ja) 運転支援用装置
US10583841B2 (en) Driving support method, data processor using the same, and driving support system using the same
US20210258973A1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nd server apparatus
US20220089171A1 (en) Method, device, computer program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operating a driver assistance function of a vehicle
US20210122392A1 (en) Method for operating at least one automated vehicle
US20170168484A1 (en)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receiving and processing data values, and a transmission device and receiving device
JP2017058773A (ja) 交通情報提供システム、交通情報提供装置及び車載通信装置
CN114500584B (zh) 车载中继装置、车载中继方法以及存储介质
JP6866821B2 (ja) サーバ装置および車両システム
US11979805B2 (en) Control method, communication terminal,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1948407B2 (en) Method for adapting a driving behavior of a motor vehicle
CN115802311A (zh) 用于通信网络中车辆的适应性通信
CN114827912A (zh) 车辆中面向服务的架构
US20190139408A1 (en) Device, server, and method for determining a case of wrong-way driving and for providing a warning about the wrong-way driving
JP2020161087A (ja) 車両制御装置および車両制御方法
CN115136578B (zh) 用于控制摄像机的方法和控制单元
US20240105056A1 (en) Electronic device, vehicle, display control method, and storage medium
US10922968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indicating traffic information in a vehicle
US20240035850A1 (en) Device,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for managing map information, and map server
CN116324924A (zh) 通信管理装置、通信管理方法以及通信管理程序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