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498959A - 无线电能传输装置的异物检测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无线电能传输装置的异物检测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498959A
CN114498959A CN202011260413.5A CN202011260413A CN114498959A CN 114498959 A CN114498959 A CN 114498959A CN 202011260413 A CN202011260413 A CN 202011260413A CN 114498959 A CN114498959 A CN 11449895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mperature
current
reference value
unit
transmitting co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26041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刚
廖永恺
徐雪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elta Electronics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elta Electronics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elta Electronics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Delta Electronics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260413.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498959A/zh
Priority to US17/447,292 priority patent/US11670971B2/en
Publication of CN1144989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49895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50/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50/1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using inductive coupling
    • H02J50/12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using inductive coupling of the resonant type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50/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50/6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responsive to the presence of foreign objects, e.g. detection of living being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VGEOPHYSICS; GRAVITATIONAL MEASUREMENTS; DETECTING MASSES OR OBJECTS; TAGS
    • G01V3/00Electric or magnetic prospecting or detecting; Measuring magnetic fiel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arth, e.g. declination, deviation
    • G01V3/02Electric or magnetic prospecting or detecting; Measuring magnetic fiel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arth, e.g. declination, deviation operating with propagation of electric current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50/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50/1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using inductive coupl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ology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ophysics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无线电能传输装置的异物检测方法和装置。该方法包括:获取所述无线电能传输装置的发射单元的输入电流,以及所述发射单元中发射线圈的温度;根据所述发射线圈的温度,确定所述发射线圈的温度对应的第一电流参考值;根据所述输入电流以及所述发射线圈的温度对应的第一电流参考值,确定异物检测结果,所述异物检测结果用于指示所述无线电能传输装置的传输空间中是否存在异物。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检测无线电能传输装置中发射单元的输入电流来判断发射线圈上是否存在异物,并加入温度检测单元,根据线圈温度调整电流阈值,实现更精确的异物检测。

Description

无线电能传输装置的异物检测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异物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线电能传输装置的异物检测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在感应式无线电能传输装置中,能量通过交变磁场在发射线圈和接收线圈之间传递,如果有异物(包括金属,铁磁性材料等)存在于两个线圈之间,会由于交变磁场产生涡流损耗和磁滞损耗,引起温升甚至严重的安全事故。为了避免出现上述情况,通常需要在发射线圈开始传递能量之前,进行异物检测,一旦发现发射线圈上有金属异物,则禁止功率传输。
相关技术中,通过检测发射线圈的Q值判断是否存在金属异物应用比较广泛。计算线圈Q值时,需要令谐振网络(如谐振电容和线圈电感)工作在固有谐振频率,通过检测发射线圈两端电压V2和谐振网络输入电压V1,根据Q=V2/V1,计算得到线圈Q值。当发射线圈附近有金属异物存在时,检测计算得到的Q值将减小。由于在固有谐振频率下,发射线圈两端的电压非常高,通常还需要调节谐振网络的输入电压到较小值。因此,该方案需要设计额外的调压电路,且通过扫频找到固有谐振频率的时间较长。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无线电能传输装置的异物检测方法和装置,以实现较为精确的异物检测方法,实现复杂度较低,无需增加硬件结构。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无线电能传输装置的异物检测方法,包括:
获取所述无线电能传输装置的发射单元的输入电流,以及所述发射单元中发射线圈的温度;
根据所述发射线圈的温度,确定所述发射线圈的温度对应的第一电流参考值;
根据所述输入电流以及所述发射线圈的温度对应的第一电流参考值,确定异物检测结果,所述异物检测结果用于指示所述无线电能传输装置的传输空间中是否存在异物。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无线电能传输装置,包括发射单元,以及分别与所述发射单元连接的电流检测单元、温度检测单元和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分别与所述电流检测单元和所述温度检测单元连接,其中,
所述电流检测单元,用于获取所述发射单元的输入电流;
所述温度检测单元,用于获取所述发射单元中发射线圈的温度;
所述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温度检测单元提供的所述发射线圈的温度,确定对应的第一电流参考值;并且根据所述电流检测单元提供的所述输入电流以及所述第一电流参考值,确定异物检测结果,所述异物检测结果用于指示所述无线电能传输装置的传输空间中是否存在异物。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无线电能传输装置的异物检测方法和装置,获取所述无线电能传输装置的发射单元的输入电流,以及所述发射单元中发射线圈的温度;根据发射线圈的温度,确定发射线圈的温度对应的第一电流参考值,通过检测无线电能传输装置中发射单元的输入电流以及发射线圈的温度对应的第一电流参考值,来判断无线电能传输装置的传输空间中是否存在异物,还根据发射线圈的温度确定了该温度对应的第一电流参考值,即电流阈值,在不增加硬件结构的基础上,实现了更精确的异物检测。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图1为相关技术中异物检测的原理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提供的无线电能传输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提供的无线电能传输装置的异物检测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提供的发射单元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提供的发射单元一实施例的等效电路图;
图6是本申请提供的发射单元另一实施例的等效电路图;
图7是本申请提供的无线电能传输装置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无线电能传输装置的一种具体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提供的发射单元间歇工作示意图。
通过上述附图,已示出本公开明确的实施例,后文中将有更详细的描述。这些附图和文字描述并不是为了通过任何方式限制本公开构思的范围,而是通过参考特定实施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说明本公开的概念。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所述附图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首先,对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应用场景进行介绍。
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应用于无线电能传输装置,对线电能传输装置的传输空间中是否存在异物进行检测。
相关技术中,通过检测无线电能传输装置中发射线圈的Q值判断是否存在金属异物。其中,Q值是指电感在某一频率的交流电压下工作时,所呈现的感抗与其等效损耗电阻之比。如图1所示,计算线圈Q值时,需要令谐振网络(如谐振电容C和发射线圈电感L)工作在固有谐振频率
Figure BDA0002774454770000031
通过检测发射线圈两端电压V2和谐振网络输入电压V1,根据
Figure BDA0002774454770000032
计算得到线圈Q值。当有金属异物存在时,检测计算得到的Q值将减小。由于在固有谐振状态下,发射线圈两端的电压非常高,通常还需要调节谐振网络的输入电压到较小值。因此,该方案需要设计额外的调压电路,且通过扫频找到固有谐振频率的时间较长。
如图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的无线电能传输装置包括:发射单元,以及分别与发射单元连接的电流检测单元、温度检测单元和控制单元,控制单元分别与电流检测单元和温度检测单元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通过检测发射单元的电气参数,如输入电流,与没有异物时的电流参数相比较,判断发射线圈上是否存在异物。在不增加额外硬件结构的条件下,实现异物的检测。
下面以具体的实施例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下面这几个具体的实施例可以相互结合,对于相同或相似的概念或过程可能在某些实施例不再赘述。
图3是本申请提供的无线电能传输装置的异物检测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包括:
步骤101:获取无线电能传输装置的发射单元的输入电流,以及发射单元中发射线圈的温度;
具体的,可通过电流检测单元检测得到无线电能传输装置的发射单元的输入电流,通过温度检测单元检测发射单元中发射线圈的温度。
步骤102:根据发射线圈的温度,确定发射线圈的温度对应的第一电流参考值。
具体的,控制单元从电流检测单元获取发射单元的输入电流,控制单元通过温度检测单元检测得到发射线圈的温度T,并且计算出当前温度T对应的第一电流参考值Iref
步骤103:根据输入电流以及发射线圈的温度对应的第一电流参考值,确定异物检测结果,异物检测结果用于指示无线电能传输装置的传输空间中是否存在异物。
其中,异物例如为金属异物、磁性材料等。
以下以补偿电路为串联电容为例来介绍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实现原理。
其中,图4是本申请提供的发射单元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发射单元包括:逆变电路、谐振补偿电路和发射线圈,谐振补偿电路一端连接逆变电路,另一端连接发射线圈。无异物存在时,发射单元接收输入电压Vin和输入电流Iin,该发射单元的等效电路图如图5所示,其中r是逆变电路的线路等效阻抗,C是补偿电容,rL是发射线圈内阻,L是发射线圈的感值。
发射线圈上存在异物时,交变磁场会在金属异物内部产生损耗,在电路上等效于增加了一电阻rFo,等效电路如下图6所示。
Iin经过低通滤波后可以得到其平均值Iin(av)。当发射线圈上有异物时,异物上的损耗导致Iin(av)增大。同时,一般地,温度也会通过影响r或rL的大小,来影响Iin(av)的大小。因此,通过判断Iin(av)与预设电流参考值或根据线圈温度确定的电流阈值的关系,可以实现发射线圈上异物的检测。
本实施例的方法,获取所述无线电能传输装置的发射单元的输入电流,以及所述发射单元中发射线圈的温度;根据发射线圈的温度,确定发射线圈的温度对应的第一电流参考值,通过检测无线电能传输装置中发射单元的输入电流以及发射线圈的温度对应的第一电流参考值,来判断无线电能传输装置的传输空间中是否存在异物。本案根据发射线圈的温度确定了该温度对应的第一电流参考值,在不增加硬件结构的基础上,消除了温度可能引起的误差,实现了更精确的异物检测。
在一实施例中,步骤102具体可以通过如下方式实现:
获取预设温度对应的预设电流参考值;
根据发射线圈的温度,对预设电流参考值进行更新,得到第一电流参考值。
具体的,控制单元使能发射单元中的逆变电路,使其以一预设频率工作,使发射线圈被激励。因此逆变电路的输入电流Iin得以产生。电流检测单元获取输入电流,并传递给控制单元。进一步的,控制单元获取预设温度Tinitial,以及预设温度Tinitial对应的预设电流参考值Iinitial。并且根据发射线圈的温度T,对预设电流参考值Iinitial进行更新,得到第一电流参考值Iref
在一实施例中,对预设电流参考值进行更新,得到第一电流参考值进一步的具体包括:确定比例系数;根据比例系数、预设温度、预设电流参考值以及发射线圈的温度,计算得到所述第一电流参考值。
具体的,可以设置比例系数k;根据比例系数k、预设温度Tinitial、预设电流参考值Iinitial以及发射线圈的温度T,计算得到第一电流参考值Iref。在一实施例中,第一电流参考值的计算公式:
Iref=k×(T-Tinitial)+Iinitial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公式也可以进行变形,本申请实施例对此并不限定。
上述实施方式中,通过比例系数,以及预设温度、预设电流参考值以及发射线圈的温度,计算得到第一电流参考值,可有效降低或避免环境温度变化对检测精度的影响,而且可有效降低或避免参数公差对检测精度的影响。
进一步的,在一些实施例中,比例系数k可以为一预设值,并且可以人为提前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定。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比例系数k可以为不同的两个温度下得到的两个输入电流的平均值的差值与两个温度差值的比值。
其中,比例系数k的计算公式为:
Figure BDA0002774454770000061
其中,T1和T2为线圈处于的两个不同的温度,Iinitial1和Iinitial2为两个不同温度下对应的输入电流的平均值。
例如,无线电能传输装置进入校正状态中,电流检测单元获取发射单元的输入电流的平均值,温度检测单元获取发射线圈的温度,分别为Iinitial1及T1
进一步地,可使该无线电能传输装置工作一段时间,令发射线圈的温度上升至另一温度T2,电流检测单元获取此时发射单元的输入电流的平均值Iinitial2;根据T1、T2、Iinitial1、Iinitial2,即可计算比例系数k。
在一实施例中,步骤103具体可以通过如下方式实现:
根据第一电流参考值确定电流阈值;
获取输入电流的平均值,将输入电流的平均值,与电流阈值进行比较,确定异物检测结果。
其中,若输入电流的平均值,大于电流阈值,则异物检测结果用于指示无线电能传输装置的传输空间中存在异物。
具体的,根据第一电流参考值Iref计算电流阈值Ith。例如通过Ith=Iref+a或Ith=Iref×(1+b%)计算取得。其中a,b均为预设的常数。
获取输入电流的平均值Iin(av),比较Iin(av)和Ith,确定异物检测结果。
若满足Iin(av)>Ith,则判断发射线圈上存在异物,控制单元终止逆变电路工作,即终止发射单元工作。
上述实施方式中,通过检测逆变单元输入电流平均值的变化能够反映异物的损耗,从而快速确定是否有异物存在,实现复杂度低,检测精度高。
图2为本申请提供的无线电能传输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无线电能传输装置,包括:
发射单元,以及分别与发射单元连接的电流检测单元、温度检测单元和控制单元,控制单元分别与电流检测单元和温度检测单元连接,其中,
电流检测单元,用于获取发射单元的输入电流;
温度检测单元,用于获取发射单元中发射线圈的温度;
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温度检测单元提供的发射线圈的温度,确定对应的第一电流参考值;并且根据电流检测单元提供的输入电流以及第一电流参考值,确定异物检测结果,异物检测结果用于指示无线电能传输装置的传输空间中是否存在异物。
本申请实施例的无线电能传输装置,通过检测发射单元的电气参数,如输入电流,与没有异物时的电流参数相比较,判断发射线圈上是否存在异物。在不增加额外硬件结构的条件下,实现异物的检测。
具体的,控制单元可通过电流检测单元检测得到无线电能传输装置的发射单元的输入电流Iin,通过温度检测单元检测发射单元中发射线圈的温度T。进一步,控制单元通过温度检测单元检测得到发射线圈的温度T,计算出当前温度T对应的第一电流参考值Iref,用于确定是否存在异物。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如图7所示,该装置还包括存储单元,存储单元与控制单元连接,其中,
存储单元,用于存储预设温度及与预设温度对应的预设电流参考值;
控制单元从存储单元获取预设电流参考值,并根据发射线圈的温度,对预设电流参考值进行更新,得到所述第一电流参考值。
具体的,控制单元使能发射单元中的逆变电路,使其以一预设频率工作,使发射线圈被激励。因此逆变电路的输入电流Iin得以产生。电流检测单元获取输入电流,并传递给控制单元。其中,控制单元从存储单元中获取预设温度Tinitial,以及预设温度Tinitial对应的预设电流参考值Iinitial
控制单元根据温度检测单元检测得到的发射线圈的温度T,对预设电流参考值Iinitial进行更新。具体的,控制单元根据比例系数k、预设温度Tinitial、预设电流参考值Iinitial以及发射线圈的温度T,计算得到第一电流参考值Iref。在一实施例中,第一电流参考值Iref的计算公式:
Iref=k×(T-Tinitial)+Iinitial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公式也可以进行变形,本申请实施例对此并不限定。
上述实施方式中,通过比例系数,以及预设温度、预设电流参考值以及发射线圈的温度,计算得到第一电流参考值,可有效降低或避免环境温度变化对检测精度的影响,而且可有效降低或避免参数公差对检测精度的影响。
其中,存储单元可以为非易失性存储单元。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比例系数k也提前存储在存储单元中。其中,在一些实施例中,比例系数为一预设值,可以人为提前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定,具体的,可以直接将设定的预设值写入存储单元中。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在出厂测试中,通过校正,将实际情况下计算得到的比例系数写入存储单元。
进一步的,在一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电流检测单元包含低通滤波器,低通滤波器用于获取输入电流的平均值Iin(av)
控制单元根据第一电流参考值确定电流阈值Ith
将输入电流的平均值Iin(av),与电流阈值进行比较,确定异物检测结果。
若输入电流的平均值,大于电流阈值,则异物检测结果用于指示无线电能传输装置的传输空间中存在异物。
具体的,计算电流阈值Ith。例如通过Ith=Iref+a或Ith=Iref*(1+b%)计算取得。其中a,b均为预设的常数。
获取输入电流的平均值Iin(av),比较Iin(av)和Ith,确定异物检测结果。
若满足Iin(av)>Ith,则判断发射线圈上存在异物,控制单元终止逆变电路工作。
图7是本申请提供的无线电能传输装置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该装置还包括接口单元,接口单元与控制单元连接,其中,
接口单元,用于控制装置进入校正状态;
控制单元,用于获取第一温度对应的电流平均值,并将第一温度作为预设温度,以及对应的电流平均值作为预设电流参考值存入存储单元中。
在一实施例中,控制单元,还用于获取第二温度对应的电流平均值,并根据第一温度对应的电流平均值,以及第二温度对应的电流平均值,确定比例系数,并将比例系数存入存储单元中。其中,比例系数为第一温度对应的电流平均值和第二温度对应的电流平均值的差值与第一温度和第二温度差值的比值。
具体的,接口单元可以是人机接口单元,由操作或测试人员确认发射线圈上没有异物,对接口单元进行操作,使无线电能传输装置进入校正状态。对接口单元的操作可以通过如下几种方式实现:
一种方式:对某一机械按钮的按压或释放操作。
另一种方式:对接口单元中的通信接口(以太网Ethernet接口,控制器局域网总线(Controller Area Network-BUS,CAN-Bus)接口等)发送某一通信指令。
其中,无线电能传输装置进入校正状态,电流检测单元获取发射单元的输入电流的平均值,作为预设电流参考值Iinitial1,温度检测单元获取发射线圈的第一温度T1,将第一温度T1作为预设温度Tinitial,并存入存储单元中。
进一步地,可使该无线电能传输装置工作一段时间,令发射线圈的温度上升至另一第二温度T2,电流检测单元获取此时发射单元的输入电流的平均值,即第二温度T2对应的电流平均值Iinitial2,根据T1、T2、Iinitial1、Iinitial2,则可计算比例系数k,
Figure BDA0002774454770000091
并将其写入存储单元中。
存储完成后,无线电能传输装置退出校正状态,控制单元停止使能逆变电路。校正状态可在需要的数值被存储后自动退出,也可由操作或测试人员对人机接口单元进行操作后退出。
上述实施方式中,通过校正功能,可有效降低或避免参数公差对检测精度的影响。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无线电能传输装置的一种具体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通过S1、S2、S3和S4组成了全桥逆变电路,逆变电路输入端连接稳压电容Cin;谐振补偿电路电连接于逆变电路和发射线圈,用于补偿发射线圈的部分无功功率,发射线圈用于发射交流电磁能量。如图8所示,谐振补偿电路通过谐振电容实现,本案不以此为限,谐振补偿电路还可以是其他形式,例如电感加电容形式。另外,逆变电路可以为半桥逆变电路、全桥逆变电路,本案对逆变电路的形式也不做限定。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发射单元还可以包含变压器,变压器实现电压的变换,变压器可以设置在逆变电路之前或者之后。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进行异物检测时,控制单元设置逆变电路的工作频率为一预设频率,其中,预设频率大于固有谐振频率。其中,固有谐振频率为
Figure BDA0002774454770000101
其中,L为发射线圈电感,C为谐振电容。
本申请实施例中,逆变电流的工作频率大于固有谐振频率,当有异物存在于线圈上时,谐振电流几乎不变,发射单元固有损耗不变,检测逆变电路输入电流的变化能够反映异物的存在,检测精度高。
进一步的,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异物检测阶段,控制单元控制逆变电路间歇工作。具体的,在异物检测阶段,若未检测到异物,逆变电路被使能则意味着电能的持续消耗。因此,可选的,控制单元可使能逆变电路间歇工作,如图9所示,只在使能阶段进行异物检测,在未使能阶段停止逆变电路工作,从而降低损耗。
本实施例的装置,可以用于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控制单元执行时实现前述方法实施例中对应的方法,其具体实施过程可以参见前述方法实施例,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书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来限制。

Claims (20)

1.一种无线电能传输装置的异物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所述无线电能传输装置的发射单元的输入电流,以及所述发射单元中发射线圈的温度;
根据所述发射线圈的温度,确定所述发射线圈的温度对应的第一电流参考值;
根据所述输入电流以及所述发射线圈的温度对应的第一电流参考值,确定异物检测结果,所述异物检测结果用于指示所述无线电能传输装置的传输空间中是否存在异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发射线圈的温度,确定所述发射线圈的温度对应的第一电流参考值,包括:
获取预设温度对应的预设电流参考值;
根据所述发射线圈的温度,对所述预设电流参考值进行更新,得到所述第一电流参考值。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发射线圈的温度,对所述预设电流参考值进行更新,得到所述发射线圈的温度对应的第一电流参考值,包括:
确定比例系数;
根据所述比例系数、所述预设温度、所述预设电流参考值以及所述发射线圈的温度,计算得到所述第一电流参考值。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流参考值的计算公式:
Iref=k×(T-Tinitial)+Iinitial
其中,Iref为所述第一电流参考值,Iinitial为所述预设电流参考值,k为比例系数,Tinitial为所述预设温度,T为所述发射线圈的温度。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比例系数为不同的两个温度下得到的两个输入电流的平均值的差值与所述两个温度差值的比值。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输入电流以及所述发射线圈的温度对应的第一电流参考值,确定所述异物检测结果,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电流参考值确定电流阈值;
获取所述输入电流的平均值,将所述输入电流的平均值,与所述电流阈值进行比较,确定所述异物检测结果。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输入电流的平均值,与所述电流阈值进行比较,确定所述异物检测结果,包括:
若所述输入电流的平均值,大于所述电流阈值,则所述异物检测结果用于指示所述无线电能传输装置的传输空间中存在异物。
8.一种无线电能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发射单元,以及分别与所述发射单元连接的电流检测单元、温度检测单元和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分别与所述电流检测单元和所述温度检测单元连接,其中,
所述电流检测单元,用于获取所述发射单元的输入电流;
所述温度检测单元,用于获取所述发射单元中发射线圈的温度;
所述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温度检测单元提供的所述发射线圈的温度,确定对应的第一电流参考值;并且根据所述电流检测单元提供的所述输入电流以及所述第一电流参考值,确定异物检测结果,所述异物检测结果用于指示所述无线电能传输装置的传输空间中是否存在异物。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存储单元,所述存储单元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其中,
所述存储单元,用于存储预设温度及与所述预设温度对应的预设电流参考值;
所述控制单元从所述存储单元获取所述预设电流参考值,并根据所述发射线圈的温度,对所述预设电流参考值进行更新,得到所述第一电流参考值。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存储单元,还用于存储比例系数;
所述控制单元从所述存储单元获取所述比例系数,并根据所述比例系数、所述预设温度、所述预设电流参考值以及所述发射线圈的温度,计算得到所述第一电流参考值。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流参考值的计算公式:
Iref=k×(T-Tinitial)+Iinitial
其中,Iref为所述第一电流参考值,Iinitial为所述预设电流参考值,k为比例系数,Tinitial为所述预设温度,T为所述发射线圈的温度。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比例系数为不同的两个温度下得到的两个输入电流平均值的差值与所述两个温度差值的比值。
13.根据权利要求8-12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流检测单元包含低通滤波器,用于获取所述输入电流的平均值;
所述控制单元根据所述第一电流参考值确定电流阈值;
将所述输入电流的平均值,与所述电流阈值进行比较,确定所述异物检测结果。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若所述输入电流的平均值,大于所述电流阈值,则所述异物检测结果用于指示所述无线电能传输装置的传输空间中存在异物。
15.根据权利要求10-12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接口单元,所述接口单元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其中,
所述接口单元,用于控制所述装置进入校正状态;
所述控制单元,用于获取第一温度对应的电流平均值,并将所述第一温度作为预设温度,以及对应的电流平均值作为所述预设电流参考值存入所述存储单元中。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单元,还用于获取第二温度对应的电流平均值,并根据所述第一温度对应的电流平均值,以及所述第二温度对应的电流平均值,确定所述比例系数,并将所述比例系数存入所述存储单元中。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比例系数为所述第一温度对应的电流平均值和所述第二温度对应的电流平均值的差值与所述第一温度和所述第二温度差值的比值。
18.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单元包括:依次连接的逆变电路、谐振补偿电路和所述发射线圈,所述逆变电路分别与所述电流检测单元和所述控制单元连接;其中,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逆变电路将输入的直流电能转换为交流电能,并通过所述发射线圈发射交流电能。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检测所述发射单元输入电流时,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逆变电路的工作频率为一预设频率,所述预设频率大于谐振频率。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异物检测阶段,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逆变电路间歇工作。
CN202011260413.5A 2020-11-12 2020-11-12 无线电能传输装置的异物检测方法和装置 Pending CN11449895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260413.5A CN114498959A (zh) 2020-11-12 2020-11-12 无线电能传输装置的异物检测方法和装置
US17/447,292 US11670971B2 (en) 2020-11-12 2021-09-10 Wireless power transmission device and foreign object detection method thereof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260413.5A CN114498959A (zh) 2020-11-12 2020-11-12 无线电能传输装置的异物检测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498959A true CN114498959A (zh) 2022-05-13

Family

ID=814538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260413.5A Pending CN114498959A (zh) 2020-11-12 2020-11-12 无线电能传输装置的异物检测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11670971B2 (zh)
CN (1) CN114498959A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554889B1 (ko) * 2005-03-21 2006-03-03 주식회사 한림포스텍 무접점 충전 시스템
JP2011211760A (ja) * 2010-03-26 2011-10-20 Panasonic Electric Works Co Ltd 非接触給電装置及び非接触充電システム
JP2013059236A (ja) 2011-09-09 2013-03-28 Sony Corp 検知装置、受電装置、送電装置、非接触電力伝送システム及び検知方法
KR102053462B1 (ko) 2013-02-14 2019-12-06 지이 하이브리드 테크놀로지스, 엘엘씨 무선 전력 전송 시스템에서 이물질 감지 장치 및 방법
US9352661B2 (en) * 2013-04-29 2016-05-31 Qualcomm Incorporated Induction power transfer system with coupling and reactance selection
CN106165244A (zh) * 2014-05-30 2016-11-23 株式会社Ihi 非接触供电系统、受电装置及送电装置
CN104201738B (zh) * 2014-08-20 2017-01-11 南京中兴软件有限责任公司 电子设备的无线充电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
KR102296857B1 (ko) 2014-11-21 2021-09-01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무선 전력 송신 장치 및 그의 이물질 검출 방법
JP6394632B2 (ja) * 2016-03-22 2018-09-26 Tdk株式会社 ワイヤレス電力伝送システム
JP2019526220A (ja) * 2016-07-01 2019-09-12 エルジー イノテック カンパニー リミテッド 異物質検出方法及びそのための装置及びシステム
DE102017214741A1 (de) * 2017-02-10 2018-08-16 Robert Bosch Gmbh Verfahren zur drahtlosen Energieübertragung von einer Energiesendevorrichtung zu einem Verbraucher sowie drahtlose Energiesendevorrichtung zur Durchführung des Verfahrens
JP2019097274A (ja) * 2017-11-21 2019-06-20 ローム株式会社 ワイヤレス送電装置、異物検出方法、ワイヤレス充電器
CN108375796B (zh) 2018-02-26 2021-01-22 中惠创智无线供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异物检测系统
EP3874281B1 (en) * 2018-11-01 2024-04-10 Witricity Corpor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etermining coil current in wireless power systems
US11056922B1 (en) * 2020-01-03 2021-07-06 Nucurrent, Inc. Wireless power transfer system for simultaneous transfer to multiple devices
US11757307B2 (en) * 2020-01-03 2023-09-12 Nucurrent,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ynamically tuning a wireless power transfer system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1670971B2 (en) 2023-06-06
US20220149667A1 (en) 2022-05-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391697B (zh) 执行异物检测的方法和装置
EP3393009B1 (en) Detecting foreign objects in wireless power transfer systems
EP3351423B1 (en) Power transmitting device and power transmission system
US20210210990A1 (en) Detecting foreign objects in wireless power transfer systems
CN112737142A (zh) 无线充电系统的互感检测方法、控制方法及相应的系统
US20140354075A1 (en) Electric power transmission system and power transmission device
JPH10322247A (ja) ワイヤレス伝送装置
CN114498959A (zh) 无线电能传输装置的异物检测方法和装置
CN114678965B (zh) 一种基于参数联合辨识的ipt系统及充电控制方法
JP6707526B2 (ja) コンバータ及び受電装置
CN115693982A (zh) 无线充电发射端的金属异物检测方法
US11515731B2 (en) Contactless power transmission system for transmitting power from power transmitter apparatus to power receiver apparatus, and detecting foreign object
JP2021114358A (ja) 誘導加熱装置
CN113452161B (zh) 无线充电装置及其金属异物检测方法、无线充电系统
CN218867985U (zh) 宽偏移范围的无线充电发射端
US11515730B2 (en) Contactless power transmission system for transmitting power from power transmitter apparatus to power receiver apparatus, and supplying load device with desired voltage
EP4050756A1 (en) Wireless power transfer
US20240055899A1 (en) Wireless power transfer
CN112757924B (zh) 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原副边偏移量检测方法及装置
JP6988643B2 (ja) ワイヤレス受電装置、及びワイヤレス電力伝送システム
CN116111741A (zh) 无线充电发射端的控制方法
CN111279578A (zh) 从能量发送设备至用电器的无线能量传输的方法以及执行该方法的无线能量发送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