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484396A - 蒸汽发生器及其控制方法和家用电器 - Google Patents

蒸汽发生器及其控制方法和家用电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484396A
CN114484396A CN202011276139.0A CN202011276139A CN114484396A CN 114484396 A CN114484396 A CN 114484396A CN 202011276139 A CN202011276139 A CN 202011276139A CN 114484396 A CN114484396 A CN 11448439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eam
heating
steam valve
steam generator
val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27613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484396B (zh
Inventor
姚亮
朱广清
曾雪妍
肖伏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Midea Consumer Electric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Midea Consumer Electric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Midea Consumer Electric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Midea Consumer Electric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276139.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484396B/zh
Publication of CN1144843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48439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48439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48439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2STEAM GENERATION
    • F22BMETHODS OF STEAM GENERATION; STEAM BOILERS
    • F22B1/00Methods of steam generation characterised by form of heating method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27/00Cooking-vessels
    • A47J27/04Cooking-vessels for cooking food in steam; Devices for extracting fruit juice by means of steam ; Vacuum cooking vessel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2STEAM GENERATION
    • F22BMETHODS OF STEAM GENERATION; STEAM BOILERS
    • F22B35/00Control systems for steam boil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2STEAM GENERATION
    • F22BMETHODS OF STEAM GENERATION; STEAM BOILERS
    • F22B37/00Component parts or details of steam boilers
    • F22B37/02Component parts or details of steam boilers applicable to more than one kind or type of steam boiler
    • F22B37/10Water tub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2STEAM GENERATION
    • F22BMETHODS OF STEAM GENERATION; STEAM BOILERS
    • F22B37/00Component parts or details of steam boilers
    • F22B37/02Component parts or details of steam boilers applicable to more than one kind or type of steam boiler
    • F22B37/42Applications, arrangements, or dispositions of alarm or automatic safety devices
    • F22B37/47Applications, arrangements, or dispositions of alarm or automatic safety devices responsive to abnormal temperature, e.g. actuated by fusible plug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Sustainable Energ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蒸汽发生器以及控制方法和家用电器,其中,蒸汽发生器包括:加热管道,所述加热管道开设有进水口和出汽口,以及位于所述进水口和所述出汽口之间的至少一中间口;至少一蒸汽阀,所述蒸汽阀设于所述加热管道,并具有开启位和关闭位;所述蒸汽阀位于所述开启位时,可导通其上游的所述加热管道和所述中间口,并封堵其下游的所述加热管道;所述蒸汽阀位于所述关闭位时,所述蒸汽阀可导通其上游和下游的所述加热管道,并封堵所述中间口;以及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连接所述蒸汽阀,并驱动的蒸汽阀位于开启位或关闭位。本发明技术方案旨在使所述蒸汽发生器具有多种工作模式,以提供不同的蒸汽量或不同蒸汽温度。

Description

蒸汽发生器及其控制方法和家用电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蒸汽发生器及其控制方法和家用电器。
背景技术
利用蒸汽加工食物可以保证食材的营养成分流失较少,且较油炸方式加工的食物热量大大降低,是很多健康人士追求的烹饪方式。
蒸汽类产品主要是利用蒸汽发生器来产生蒸汽对食物进行加工,目前蒸汽类产品中的蒸汽发生器在生产出来后,流道的直径和长度是固定的,在蒸汽发生器工作过程中,蒸汽发生器产生的蒸汽温度或者蒸汽量是固定的,无法根据不同的使用需求进行调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蒸汽发生器,旨在使所述蒸汽发生器具有多种工作模式,以提供不同的蒸汽量或不同蒸汽温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的蒸汽发生器,包括:
加热管道,所述加热管道开设有进水口和出汽口,以及位于所述进水口和所述出汽口之间的至少一中间口;
至少一蒸汽阀,所述蒸汽阀设于所述加热管道,并具有开启位和关闭位;所述蒸汽阀位于所述开启位时,可导通其上游的所述加热管道和所述中间口,并封堵其下游的所述加热管道;所述蒸汽阀位于所述关闭位时,所述蒸汽阀可导通其上游和下游的所述加热管道,并封堵所述中间口;以及
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连接所述蒸汽阀,并驱动的蒸汽阀位于开启位或关闭位。
可选地,所述加热管道包括至少两导流管段,以及连通两所述导流管段的过渡管段,所述进水口设于一所述导流管段,所述出汽口设于另一所述导流管段,所述中间口设于所述过渡管段。
可选地,两所述导流管段平行设置。
可选地,所述过渡管段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导流管段的延伸方向一致。
可选地,所述过渡管段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导流管段的延伸方向呈夹角设置。
可选地,两所述导流管段的延伸方向一致。
可选地,两所述导流管段的延伸方向相反。
可选地,所述加热管道设有至少两中间口,两所述中间口沿所述加热管道的延伸方向上间隔设置;
所述蒸汽发生器包括至少两所述蒸汽阀,两所述蒸汽阀分别对应两所述中间口设置。
可选地,所述加热管道上还设有至少两个温度传感器,一所述温度传感器对所述中间口处的蒸汽温度进行检测,另一所述温度传感器对所述出汽口处的蒸汽温度进行检测,所述加热管道根据所述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温度值调节发热量。
可选地,所述蒸汽发生器设有供水机构,所述供水机构连接所述加热管道,并连通所述进水口;
所述温度传感器连接所述供水机构,所述供水机构根据所述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温度值调节供水流速和/或供水流量。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家用电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和蒸汽发生器;
所述蒸汽发生器包括:
加热管道,所述加热管道开设有进水口和出汽口,以及位于所述进水口和所述出汽口之间的至少一中间口;
至少一蒸汽阀,所述蒸汽阀设于所述加热管道,并具有开启位和关闭位;所述蒸汽阀位于所述开启位时,可导通其上游的所述加热管道和所述中间口,并封堵其下游的所述加热管道;所述蒸汽阀位于所述关闭位时,所述蒸汽阀可导通其上游和下游的所述加热管道,并封堵所述中间口;以及
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连接所述蒸汽阀,并驱动的蒸汽阀位于开启位或关闭位;
所述外壳内形成有烹饪空间,所述蒸汽发生器连接于所述外壳,所述蒸汽发生器的中间口及所述出汽口连通至所述烹饪空间内。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蒸汽发生器的控制方法,
所述蒸汽发生器包括:
加热管道,所述加热管道开设有进水口和出汽口,以及位于所述进水口和所述出汽口之间的至少一中间口;
至少一蒸汽阀,所述蒸汽阀设于所述加热管道,并具有开启位和关闭位;所述蒸汽阀位于所述开启位时,可导通其上游的所述加热管道和所述中间口,并封堵其下游的所述加热管道;所述蒸汽阀位于所述关闭位时,所述蒸汽阀可导通其上游和下游的所述加热管道,并封堵所述中间口;以及
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连接所述蒸汽阀,并驱动的蒸汽阀位于开启位或关闭位;
所述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判断所述加热管道的中间口的蒸汽温度是否大于预设温度T1;
若是,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蒸汽阀位于所述开启位。
可选地,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若否,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蒸汽阀位于所述关闭位,加热管道继续加热至预设时间t1后,检测出汽口处温度是否大于预设温度T1,若大于预设温度T1,则控制出汽口打开;
若小于预设温度T1,则控制加热管道继续加热。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蒸发器中,加热管道上设有至少一蒸汽阀,该蒸汽阀具有开启位和关闭位。当蒸汽阀位于开启位时,该蒸汽阀能将其上游的加热管道和中间口进行导通,并将其下游的加热管道进行封堵,使加热管道内加热形成的蒸汽仅由该蒸汽阀所对应的中间口排出。该过程中,中间口排出的蒸汽为进水口至中间口之间的加热管道对其内部液体进行加热而产生的蒸汽。
当蒸汽阀位于关闭位时,该蒸汽阀还能将其上游和下游的加热管道进行导通,并封堵中间口,使加热管道内加热形成的蒸汽仅由加热管道上的出汽口排出。该过程中,出汽口排出的蒸汽为进水口至出汽口之间的加热管道对其内部液体进行加热而产生的蒸汽。中间口排出的蒸汽与出汽口排出的蒸汽是经由不同长度的加热管道所加热形成的,可以使用户可选择单独利用中间口排出蒸汽,或单独利用出汽口排出蒸汽,而获得不同的使用效果。
由于中间口可将加热管道划分为不同的长度,位于中间口处的蒸汽阀能够控制蒸汽发生器所排出的蒸汽是由不同长度的加热管道所加热而生成的,使得该蒸汽发生器单独由中间口排出蒸汽,或单独由出汽口排出蒸汽,能够获得不同温度的蒸汽,或能够获得不同的蒸汽量,以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蒸汽发生器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蒸汽发生器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蒸汽发生器又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蒸汽阀位于开启位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蒸汽阀位于关闭位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蒸汽阀位于开启位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蒸汽发生器设有两蒸汽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蒸汽发生器为短流道模式下的蒸汽走向;
图9为本发明蒸汽发生器为中流道模式下的蒸汽走向;
图10为本发明蒸汽发生器为长流道模式下的蒸汽走向。
附图标号说明:
Figure BDA0002777691120000041
Figure BDA0002777691120000051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发明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参见图1,本发明提出一种蒸汽发生器100,该蒸汽发生器100可应用于蒸箱或蒸锅等利用水蒸气对食材进行加工的家用电器。
本发明实施例的蒸汽发生器100包括加热管道10,加热管道10开设有进水口111和出汽口115,以及位于进水口111和出汽口115之间的至少一中间口113;
蒸汽发生器100还包括至少一蒸汽阀30,该蒸汽阀30设于加热管道10,并位于中间口113处。该蒸汽阀30与中间口113的数量一致,且一一对应设置。当加热管道10上的中间口113为一个时,蒸汽发生器100包括一个蒸汽阀30,当加热管道10上的中间口113为两个或两个以上时,蒸汽发生器100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蒸汽阀30,一个蒸汽阀30对应一个中间口113设置。
水流由进水口111进入加热管道10内,并在加热管道10的导向下依次流经中间口113和出气口115,在该过程中加热管道10内的水逐渐被加热进行汽化。根据水流流经的先后位置定义为上游或下游,以下描述中,蒸汽阀30的上游,即,水流在流经蒸汽阀30之前所流经位置;蒸汽阀30的下游,即,水流在流经蒸汽阀30之后所流经的位置。同理,若描述为其他结构的上游,则表示水流在流经该其他结构之前所流经的位置,若描述为其他结构的下游,则表示水流在流经该其他结构之后所流经的位置。
该蒸汽阀30可以导通其上游加热管道10和中间口113,并封堵其下游的加热管道10;或,蒸汽阀30可导通其上游和下游的加热管道10,并封堵中间口113。
蒸汽发生器100还包括驱动机构,驱动机构连接蒸汽阀30,且可驱动蒸汽阀30位于开启位或关闭位。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蒸汽发生器100中,加热管道10能对其内部的液体进行加热。该加热管道10可由耐热的管道和围设于管道外侧的导热介质组成,该导热介质可以自行发热也可以由加热件对其进行加热。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蒸发器中,加热管道10上设有至少一中间口113,该中间口113位于进水口111和出汽口115之间,蒸汽发生器100还设有至少一蒸汽阀30,该蒸汽阀30设于加热管道10,并位于中间口113处。
蒸汽阀30具有开启位和关闭位。当蒸汽阀30位于开启位时,该蒸汽阀30能将其上游的加热管道10和中间口113进行导通,并将其下游的加热管道10进行封堵,使加热管道10内加热形成的蒸汽仅由该蒸汽阀30所对应的中间口113排出。该过程中,中间口113排出的蒸汽为进水口111至中间口113之间的加热管道10对其内部液体进行加热而产生的蒸汽。
当蒸汽阀30位于关闭位时,该蒸汽阀30还能将其上游和下游的加热管道10进行导通,并封堵中间口113,使加热管道10内加热形成的蒸汽仅由加热管道10上的出汽口115排出。该过程中,出汽口115排出的蒸汽为进水口111至出汽口115之间的加热管道10对其内部液体进行加热而产生的蒸汽。中间口113排出的蒸汽与出汽口115排出的蒸汽是经由不同长度的加热管道10所加热形成的,可以使用户可选择单独利用中间口113排出蒸汽,或单独利用出汽口115排出蒸汽,而获得不同的使用效果。
本发明技术方案中,由于中间口113可将加热管道10划分为不同的长度,位于中间口113处的蒸汽阀30能够控制蒸汽发生器100所排出的蒸汽是由不同长度的加热管道10所加热而生成的,使得该蒸汽发生器100单独由中间口113排出蒸汽,或单独由出汽口115排出蒸汽,能够获得不同温度的蒸汽,或能够获得不同的蒸汽量,以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
当仅有一个中间口113和一个蒸汽阀30时,可以控制中间口113和出汽口115排出的蒸汽量或蒸汽温度不同,以满足用户的不同使用需求。当有多个中间口113和多个蒸汽阀30时,可控制每个中间口113以及出汽口115排出的蒸汽温度不同,也可以控制每个中间口113以及出汽口115排出的蒸汽量不同。
上述实施例中,蒸汽阀30可以仅为一堵头,该堵头容置于加热管道10内,利用驱动机构控制该堵头封闭其下游的加热管道10,或者,利用驱动机构控制该堵头封闭中间口113。该蒸汽阀30也可以由第一封堵件和第二封堵件组成,该第一封堵件和第二封堵件均容置于加热管道10内,第一封堵件在相应的驱动件的驱动下可以开启或封堵中间口113,第二封堵件在相应的驱动件的驱动先可以开启或封堵其下游的加热管道10。第一封堵件和第二封堵件均可以通过移动或转动的方式进行两个状态的切换。
本发明技术方案可以将加热管道10上设有中间口113的部分定义为过渡管段13,而将位于中间口113上游和下游的加热管道10分别定义为导流管段11。当加热管道10设有至少一中间口113,以及蒸汽发生器100包括至少一蒸汽阀30时,加热管道10包括至少两导流管段11,以及连通两导流管段11的过渡管段13,进水口111设于一导流管段11,出汽口115设于另一导流管段11,中间口113设于过渡管段13。
本发明技术方案中的两导流管段11可以为平行设置。平行设置的导流管段11使蒸汽发生器100整体结构规范,使用安全性能高。具体地,两导流管段11为水平设置,以使导流管段11对其内部的液体加热效果均匀。
过渡管段13的延伸方向与导流管段11的延伸方向可以一致,也可以呈夹角设置。
如图1所示,当导流管段11与过渡管段13的延伸方向一致时,该加热管道10可以呈“一”字形,使得蒸汽发生器100的中间口113或出汽口115可延伸至更大范围进行排出蒸汽。
当导流管段11与过渡管段13呈夹角设置时,如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两导流管段11的延伸方向一致时,加热管道10可以大致呈“Z”字形延伸,如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当两导流管段11的延伸方向相反时,加热管道10可以大致呈“U”字形延伸。当加热管道10设有多个中间口113时,加热管道10可以为多个“Z”字形依次相连接的结构,或为多个“U”字形依次反向连接的结构。当加热管道10呈“Z”字形延伸时,蒸汽发生器100的中间口113或出汽口115可延伸至更大范围进行排出蒸汽。当加热管道10呈“U”字形延伸时,该结构的蒸汽发生器100的结构更加紧凑,使得应用该蒸汽发生器100的家用电器结构紧凑、体积小巧。
参见图4和图5,加热管道10还可以包括安装通道15,该安装通道15连通过渡管段13和中间口113,蒸汽阀30可活动地容置于驱动机构;蒸汽阀30伸入过渡管段13内,以导通其上游的导流管段11和该蒸汽阀30所对应的中间口113,并封堵其下游的导流管段11;蒸汽阀30至少部分退出过渡管段13,以导通其上游和下游的导流管段11,并封堵其对应的中间口113。
蒸汽阀30上设有蒸汽入口31和蒸汽出口33,以及连通该蒸汽入口31和蒸汽出口33的蒸汽通道35。当驱动机构驱动蒸汽阀30伸入过渡管段13内时,蒸汽阀30位于开启位,蒸汽阀30上的蒸汽入口31连通其上游的加热管道10,蒸汽阀30上的蒸汽出口33连通中间口113;当驱动机构驱动蒸汽阀30退出至安装通道15时,蒸汽阀30位于关闭位,该蒸汽阀30可将安装通道15进行封堵。具体地,蒸汽阀30具有长度方向,该长度方向与安装通道15的轴线方向一致,蒸汽入口31位于蒸汽阀30的长度方向的侧面,蒸汽出口33位于蒸汽阀30长度方向上的端部,当蒸汽阀30长度较安装通道15的长度短时,蒸汽出口33位于安装通道15内,当蒸汽阀30的长度较安装通道15的长度长时,蒸汽出口33可经安装通道15伸出于中间口113外侧。
安装通道15的轴线方向与过渡管段13的轴线方向可以一致,也可以呈夹角设置。
当导流管段11与过渡管段13的延伸方向一致时,也即,加热管道10呈“一”字型延伸。安装通道15的轴线与过渡管段13的轴线呈夹角设置,可以为两者相互垂直。
当导流管段11与过渡管段13的延伸方向呈夹角设置时,也即,加热管道10呈“Z”字形延伸,或加热管道10呈“U”字形延伸。安装通道15的轴线方向与过渡管段13的轴线呈夹角设置,也可以为安装通道15的轴线方向与过渡管段13的轴线方向一致。
上述可选方案,使得蒸汽发生器100可以根据不同的场合设置中间口113的位置,以满足不同场合下对蒸汽排出方向要求的不同。
如图4和图5所示,该实施例中,导流管段11可以沿水平方向延伸设置,连接相邻两导流管段11的过渡管段13可以沿竖直方向设置,而安装通道15的轴线方向可与过渡管段13的轴线方向一致,而使安装通道15可开设于过渡管段13的上方,使得经加热管道10加热后形成的水蒸气能够向上排出于中间口113,有利于提高水蒸气的排出效率。
参见图6所示的实施例中,安装通道15可以沿水平方向设置,而使安装通道15可开设于过渡管段13的侧向,使得经加热管道10加热后形成的水蒸气能够沿侧向排出于中间口113,有利于蒸汽发生器100实现不同方向的蒸汽排出。
蒸汽阀30位于开启位时,蒸汽入口31连通位于上游的导流管段11,蒸汽出口33连通中间口113;进水口111至中间口113方向导通,由进水口111进入导流管段11内的液体经导流管段11加热后形成的水蒸气,经蒸汽入口31进入蒸汽通道35,并进一步导通至蒸汽出口33,经中间口113排出。
蒸汽阀30位于关闭位时,蒸汽阀30封堵中间口113。进水口111至出汽口115由过渡管段13导通,由进水口111进入导流管段11内的液体经上游的导流管段11加热后经过渡管段13流动至下游的导流管段11,得到进一步的加热后,形成的水蒸气由出汽口115排出。
蒸汽阀30的一端的设有蒸汽入口31,另一端设有蒸汽出口33,该蒸汽入口31具体可以位于蒸汽阀30端部的侧面。蒸汽阀30设有蒸汽出口33的一端可伸出于中间口113外侧,使蒸汽出口33位于安装通道15的外侧,蒸汽直接由蒸汽出口33排出,蒸汽阀30伸出于中间口113的外侧,便于驱动机构对蒸汽阀30的连接,从而使驱动机构能够驱动蒸汽阀30的运动。该蒸汽阀30设有蒸汽出口33的一端还可以不伸出于中间口113外侧,而位于安装通道15内部,蒸汽由中间口113排出。
进一步地,蒸汽阀30的外侧套设有第一密封圈41,第一密封圈41位于蒸汽入口31远离蒸汽出口33的一侧;
蒸汽阀30位于开启位时,蒸汽阀30上的蒸汽入口31连通上游的导流通道,第一密封圈41密封蒸汽阀30与过渡管段13,防止蒸汽由蒸汽阀30与过渡管段13之间的区域泄露至下游的导流通道内,保证蒸汽发生器100排出蒸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过渡管段13上设有台阶部,该台阶部可与第一密封圈41相配合,使得蒸汽阀30与过渡管段13之间的密封效果更好。
蒸汽阀30位于关闭位时,蒸汽阀30的蒸汽入口31位于安装通道15内,第一密封圈41密封蒸汽阀30与安装通道15,以使防止蒸汽由中间口113处泄露。安装通道15上也设有台阶部,该台阶部可与第一密封圈41相配合,使得蒸汽阀30与安装通道15之间的密封效果更好。
蒸汽阀30的外侧还套设有第二密封圈43,第二密封圈43位于蒸汽入口31靠近蒸汽出口33的一侧,第二密封圈43密封于安装通道15与蒸汽阀30之间。当蒸汽阀30位于开启位时,该第二蒸汽阀30对安装通道15与蒸汽阀30之间进行密封,防止蒸汽由安装通道15与蒸汽阀30之间的间隙泄露,使得蒸汽仅有蒸汽阀30上的蒸汽出口33排出。
为了便于对蒸汽阀30的控制,蒸汽发生器100还包括驱动机构,驱动机构连接蒸汽阀30,并驱动蒸汽阀30沿安装通道15的延伸方向往复运动。该驱动机构可以电性连接至蒸汽发生器100的控制器,用户通过操作控制器即可实现对蒸汽阀30的控制,便于用户的选择和操作。
该驱动机构为能实现往复运动的机构,具体可以为直线电机、液压缸或气缸等常用的往复运动驱动机构,再此不做限制。
本发明技术方案中,加热管道10设有至少两中间口113,两中间口113沿加热管道10的延伸方向上间隔设置,两中间口113将加热管道10划分为至少三导流管段11。蒸汽发生器100包括至少两蒸汽阀30,两蒸汽阀30分别对应该两中间口113设置。每一蒸汽阀30均可导通其上游的加热管道10至该蒸汽阀30相对应的中间口113,或者,所述蒸汽阀30可导通其上游和下游的所述加热管道10且关闭相应的所述中间口113。
上述方案中,蒸汽发生器100可以有三种不同的排出蒸汽的方式,可以将这三种排出蒸汽的方式分别定义为:短流道模式、中流道模式和长流道模式。短流道模式中对应的加热管道10的加热长度最短,即为,位于上游的中间口113处排出蒸汽的模式。中流道模式对应的加热管道10的加热长度较短流道模式的加热长度要长,即为,位于下游的中间口113处排出蒸汽的模式。长流道模式对应的加热管道10的加热长度最长,即为,出汽口115排出蒸汽的模式。该三种出汽模式可以为用户提供更多样性的选择。
可以理解地,加热管道10上还可以设置有更多的中间口113,相应地,蒸汽发生器100对应设有更多个蒸汽阀30,使蒸汽发生器100的加热管道10可以划分为更多段的导流管段11,使得蒸汽发生器100的排出蒸汽的模式更多样,以满足更多的使用需求。
加热管道10上还设有至少两个温度传感器50,一温度传感器50对中间口113处的蒸汽温度进行检测,另一温度传感器50对出汽口115处的蒸汽温度进行检测,加热管道10根据温度传感器50检测到的温度值调节发热量。
两温度传感器50可分别设于两导流管道,也可分别设置于蒸汽阀30的蒸汽出口33和加热管道10的出汽口115处,使得该温度传感器50检测到的温度值更接近排出水蒸气的温度。
根据温度传感器50反馈的温度值,加热管道10可调节对液体加热的温度,从而可以控制中间口113和出汽口115的水蒸气温度,以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
蒸汽发生器100设有供水机构,供水机构连接加热管道10,并连通进水口111。
除了以上方式可对排汽温度进行调节以外,还可以将温度传感器50连接供水机构,供水机构根据温度传感器50检测到的温度值调节供水流速和/或供水流量。调节不同的供水流速和供水流量,也可以使排汽口和出汽口115的水蒸气温度或出汽量达到不同的需求。
参见图8,短流道模式下,控制上游的蒸汽阀30位于开启位,该蒸汽阀30导通其上游的导流管段11和该蒸汽阀30处的中间口113,当蒸汽阀30的结构为由中间口113伸出的情况时,可以为该蒸汽阀30导通其上游的导流管段11和该蒸汽阀30上的蒸汽出口33,该蒸汽阀30下游的导流管段11由该蒸汽阀30进行封堵,使加热管道10于进水口111至上游的中间口113处的部分对液体进行加热,使得蒸汽仅由位于上游的中间口113处排出,不会流入位于该蒸汽阀30下游的导流管段11内,蒸汽发生器100具有短流道模式。用于对液体进行加热的加热管道10为进水口111至上游的中间口113处。位于下游的中间口113和出汽口115可以被封堵也可以不被封堵,当然,在该下游的中间口113和出汽口115被封堵的情况下,蒸汽发生器100使用安全性能更高。
参见图9,中流道模式下,控制上游的蒸汽阀30位于关闭位,该上游的蒸汽阀30导通其上游和下游的导流管段11,并封堵该上游的蒸汽阀30对应的中间口113时,控制下游的蒸汽阀30位于开启位,该位于下游的蒸汽阀30导通其上游的导流管段11和其所对应的中间口113,该蒸汽阀30下游的导流管段11由该蒸汽阀30进行封堵,使加热管道10于进水口111至下游的中间口113处的部分对液体进行加热,使得蒸汽仅有位于下游的中间口113处排出。该中流道模式下,用于对液体进行加热的加热管道10相较于短流道模式下较长。
参见图10,长流道模式下,控制上游的蒸汽阀30位于关闭位,该上游的蒸汽阀30导通其上游和下游的导流管段11,并封堵该上游的蒸汽阀30对应的中间口113;控制下游的蒸汽阀30位于关闭位,该位于下游的蒸汽阀30导通其上游和下游的导流管段11,并封堵该下游的蒸汽阀30对应的中间口113,加热管道10于进水口111至出汽口115处的部分对液体进行加热,使得蒸汽仅由出汽口115排出。该长流道模式下,用于对液体进行加热的加热管道10相较于中流道模式下更长。
可以在每个导流管段11上设置温度传感器50,以根据检测到的温度调节加热管道10的发热量或调节供水机构的供水。
上述短流道模式、中流道模式和长流道模式下,加热管道10用于对液体加热的管道长度不同,用户可根据不同的使用需求选择不同的工作模式,以使蒸汽发生器100具有更多的使用功能,满足用户更多的使用需求。
进一步地,可以在加热管道10的出汽口115处也设置相应的阀体,用以对出汽口115进行开启或封堵,使得出汽口115在不使用的情况下进行关闭,对加热管道10进行保护,还可以防止加热管道10内的液体或蒸汽泄露,保证蒸汽发生器100使用的安全性。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家用电器,该家用电器包括外壳和蒸汽发生器100,该蒸汽发生器100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家用电器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其中,外壳内形成有烹饪空间,蒸汽发生器100连接于外壳,蒸汽发生器100的中间口113及出汽口115连通至烹饪空间内。
该家用电器的外壳内还进一步设置有内胆,该内胆围合形成烹饪空间。当中间口113为向上排出蒸汽时,可将中间口113设置于内胆的底部,使得该家用电器可以从底部对食物加热更充分。当中间口113为侧向排出蒸汽时,可将中间口113设置于内胆的侧壁,使家用电器能够从各个方向对食物进行加热。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蒸汽发生器100的控制方法,该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判断加热管道10的中间口113的出汽温度是否大于预设温度T1;
若是,驱动机构驱动控制蒸汽阀30位于开启位。
加热管道10内的蒸汽可由中间口排出,以供用户使用。
若否,驱动机构驱动蒸汽阀位于关闭位,加热管道继续加热至预设时间t1后,检测出汽口处温度是否大于预设温度T1,若大于预设温度T1,则控制出汽口打开,加热管道10内的蒸汽可有出汽口排出,以供用户使用。
若小于预设温度T1,则控制加热管道继续加热,使加热管道内的蒸汽温度继续上升至满足要求。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可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发明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3)

1.一种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加热管道,所述加热管道开设有进水口和出汽口,以及位于所述进水口和所述出汽口之间的至少一中间口;
至少一蒸汽阀,所述蒸汽阀设于所述加热管道,并具有开启位和关闭位;所述蒸汽阀位于所述开启位时,可导通其上游的所述加热管道和所述中间口,并封堵其下游的所述加热管道;所述蒸汽阀位于所述关闭位时,所述蒸汽阀可导通其上游和下游的所述加热管道,并封堵所述中间口;以及
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连接所述蒸汽阀,并驱动的蒸汽阀位于开启位或关闭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管道包括至少两导流管段,以及连通两所述导流管段的过渡管段,所述进水口设于一所述导流管段,所述出汽口设于另一所述导流管段,所述中间口设于所述过渡管段。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两所述导流管段平行设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管段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导流管段的延伸方向一致。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管段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导流管段的延伸方向呈夹角设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两所述导流管段的延伸方向一致。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两所述导流管段的延伸方向相反。
8.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管道设有至少两中间口,两所述中间口沿所述加热管道的延伸方向上间隔设置;
所述蒸汽发生器包括至少两所述蒸汽阀,两所述蒸汽阀分别对应两所述中间口设置。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管道上还设有至少两个温度传感器,一所述温度传感器对所述中间口处的蒸汽温度进行检测,另一所述温度传感器对所述出汽口处的蒸汽温度进行检测,所述加热管道根据所述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温度值调节发热量。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发生器设有供水机构,所述供水机构连接所述加热管道,并连通所述进水口;
所述温度传感器连接所述供水机构,所述供水机构根据所述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温度值调节供水流速和/或供水流量。
11.一种家用电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如权利要求1至10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蒸汽发生器,所述外壳内形成有烹饪空间,所述蒸汽发生器连接于所述外壳,所述蒸汽发生器的中间口及所述出汽口连通至所述烹饪空间内。
12.一种蒸汽发生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发生器为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蒸汽发生器,所述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判断所述加热管道的中间口的蒸汽温度是否大于预设温度T1;
若是,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蒸汽阀位于所述开启位。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蒸汽发生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若否,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蒸汽阀位于所述关闭位,加热管道继续加热至预设时间t1后,检测出汽口处温度是否大于预设温度T1,若大于预设温度T1,则控制出汽口打开;
若小于预设温度T1,则控制加热管道继续加热。
CN202011276139.0A 2020-11-13 2020-11-13 蒸汽发生器及其控制方法和家用电器 Active CN11448439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276139.0A CN114484396B (zh) 2020-11-13 2020-11-13 蒸汽发生器及其控制方法和家用电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276139.0A CN114484396B (zh) 2020-11-13 2020-11-13 蒸汽发生器及其控制方法和家用电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484396A true CN114484396A (zh) 2022-05-13
CN114484396B CN114484396B (zh) 2024-05-28

Family

ID=814906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276139.0A Active CN114484396B (zh) 2020-11-13 2020-11-13 蒸汽发生器及其控制方法和家用电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484396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89707663A (en) * 1897-03-24 1898-03-19 Hubert Higgins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Cooking by Steam.
CN204410570U (zh) * 2014-12-31 2015-06-24 吉诺工业有限公司 蒸气及热水供应装置
US20160178190A1 (en) * 2013-08-06 2016-06-23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Once-through steam generator
CN109681855A (zh) * 2018-12-17 2019-04-26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洗涤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蒸汽发生器组件和家用电器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89707663A (en) * 1897-03-24 1898-03-19 Hubert Higgins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Cooking by Steam.
US20160178190A1 (en) * 2013-08-06 2016-06-23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Once-through steam generator
CN204410570U (zh) * 2014-12-31 2015-06-24 吉诺工业有限公司 蒸气及热水供应装置
CN109681855A (zh) * 2018-12-17 2019-04-26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洗涤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蒸汽发生器组件和家用电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484396B (zh) 2024-05-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828733U (zh) 电饭煲
US7418960B2 (en) Steam cooker and related superheater
CN207113207U (zh) 一种除垢换热的电热水器
CN103712329A (zh) 一种强排式预热的燃气热水器
CN207379049U (zh) 一种加热装置
EP2942583B1 (en) Enbloc support body for a hydraulic valve group for use in a wall-mounted boiler
KR20070000493U (ko) 무구동 온수 순환 시스템
CN214094411U (zh) 蒸汽发生器和家用电器
CN114484396A (zh) 蒸汽发生器及其控制方法和家用电器
CN208551531U (zh) 物料清洗装置及烹饪器具
CN203687329U (zh) 一种强排式预热的燃气热水器
CN109099576B (zh) 一种燃气热水器
CN201828095U (zh) 一种快速加制冷剂装置
CN210141615U (zh) 新型取暖器
CN214840715U (zh) 蒸汽发生装置和蒸汽电器
CN215838409U (zh) 一种储热式饮水机系统及储热式饮水机
CN106958935A (zh) 电热水器
CN221005160U (zh) 烹饪设备
CN110973984B (zh) 泄压结构、泄压控制系统及蒸汽炉
CN220529775U (zh) 一种具有蒸功能的烹饪内胆结构及烹饪设备
CN221005158U (zh) 烹饪设备
CN215337040U (zh) 热水器
CN219656318U (zh) 电热水器
CN221005159U (zh) 烹饪设备
CN212339657U (zh) 一种混水装置及燃气热水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