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1005160U - 烹饪设备 - Google Patents

烹饪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1005160U
CN221005160U CN202322740880.3U CN202322740880U CN221005160U CN 221005160 U CN221005160 U CN 221005160U CN 202322740880 U CN202322740880 U CN 202322740880U CN 221005160 U CN221005160 U CN 22100516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as
cooking
outlet
heat exchange
flue ga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740880.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随晶侠
梅媚
郑志伟
张炳卫
杨一川
卢力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u Midea Smart Kitchen Appliance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u Midea Smart Kitchen Appliance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u Midea Smart Kitchen Appliance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u Midea Smart Kitchen Appliance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740880.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100516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100516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100516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烹饪设备,包括:烹饪装置,所述烹饪装置具有介质入口和废水出口;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具有换热流道,所述加热装置配置为利用燃气加热所述换热流道内的介质,所述换热流道与所述介质入口相连,并向所述介质入口供应蒸汽或热水;水泵,所述水泵与所述换热流道相连,以驱动流体流入所述换热流道;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水泵信号传输,以调节所述水泵的泵送流量。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烹饪设备,可以利用燃气加热产生蒸汽或热水,以满足烹饪装置使用蒸汽或使用热水的需求,通过利用燃气加热,可以突破电加热的限制,可以大大地提高功率。

Description

烹饪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电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烹饪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主流集成灶主要集成包括燃气灶、烟机和蒸烤箱,目前蒸烤一体的容积大约60L左右,容积比普通蒸锅要大很多,但是受到电功率的限制,整机电功率在3kW以内,产生蒸汽的蒸汽发生器功率一般在2.5kW以内。这么大容积下,蒸汽发生器的电功率这么小,就会导致食材的加热速度变慢,口感变差,烹饪体验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烹饪设备,可以利用燃气加热产生蒸汽或热水,以满足烹饪装置使用蒸汽或使用热水的需求,通过利用燃气加热,可以突破电加热的限制,可以大大地提高功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烹饪设备,包括:烹饪装置,所述烹饪装置具有介质入口和废水出口;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具有换热流道,所述加热装置配置为利用燃气加热所述换热流道内的介质,所述换热流道与所述介质入口相连,并向所述介质入口供应蒸汽或热水;水泵,所述水泵与所述换热流道相连,以驱动流体流入所述换热流道;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水泵信号传输,以调节所述水泵的泵送流量。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烹饪设备,可以利用燃气加热产生蒸汽或热水,以满足烹饪装置使用蒸汽或使用热水的需求,通过利用燃气加热,可以突破电加热的限制,可以大大地提高功率。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的烹饪设备,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烹饪设备还包括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配置为检测所述换热流道送出的流体的温度,其中,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温度传感器信号传送,并配置为根据所述温度传感器的检测调节所述水泵的泵送流量。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器与所述加热装置信号传输,并配置为根据所述温度传感器的检测调节所述加热装置的功率。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烹饪装置还具有介质出口,所述介质出口与所述介质入口连通,所述烹饪装置内设有储液容器,所述介质出口与所述储液容器相对,以向所述储液容器内供热水。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烹饪装置还具有第一介质出口和第二介质出口,所述烹饪装置还包括第三换向组件,所述第三换向组件分别与所述介质入口、所述第一介质出口和所述第二介质出口相连,以使流入所述介质入口的介质选择性地流向所述第一介质出口或第二介质出口。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加热装置包括燃烧室、燃烧器和换热件,所述燃烧室具有排烟通道,所述燃烧器设于所述燃烧室,所述换热件与所述燃烧室换热配合,并具有换热流道,所述换热流道与所述介质入口相连,以向所述烹饪设备供应蒸汽。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燃烧室沿上下方向布置,且所述燃烧器设于所述燃烧室的下部空间,所述排烟通道连通所述燃烧室的上部空间,所述燃烧器生成的高温烟气在自下而上的流通过程中与所述换热件换热。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燃烧室沿上下方向布置,所述燃烧器设于所述燃烧室的上部空间,所述排烟通道连通所述燃烧室的下部空间,所述燃烧器生成的高温烟气在自上而下的流通过程中与所述换热件换热。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烹饪装置还包括烟气通道和烹饪腔,所述烟气通道与所述烹饪腔隔开并换热配合,所述烟气通道具有烟气入口和烟气出口,所述烟气入口与所述燃烧室连通,用于引入烟气以加热食材,所述烟气出口用于排出烟气。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烹饪设备还包括燃气流道,所述燃气流道具有燃气进口和多个燃气出口,所述燃气进口分别与所述多个燃气出口相连,所述烹饪装置与多个所述燃气出口中的一部分相连。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烹饪设备还包括燃气灶,所述多个燃气出口包括第一出口和第二出口,所述第一出口连接所述加热装置,所述第二出口连接所述燃气灶。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燃气流道包括:第一换向组件,所述第一换向组件分别与所述燃气进口和所述多个燃气出口相连,并配置为选择性地控制所述燃气进口流入的燃气流向所述多个燃气出口中的一个或多个。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多个燃气出口包括第一出口和第二出口,所述第一换向组件包括第一开关阀,所述第一开关阀连接于所述燃气进口和所述第一出口之间;和/或第二开关阀,所述第二开关阀连接于所述燃气进口和所述第二出口之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烹饪设备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烹饪设备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烹饪设备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烹饪设备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烹饪设备的流路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烹饪设备的加热装置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烹饪设备的加热装置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烹饪设备的流路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烹饪设备的流路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烹饪设备的流路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烹饪设备的加热装置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烹饪设备的流路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烹饪设备的烹饪装置的示意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烹饪设备的烹饪装置的示意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烹饪设备的烹饪装置的示意图。
图16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烹饪设备的烹饪装置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烹饪设备100,柜体10,排烟口101,烹饪装置20,介质入口201,蒸汽出口202,蒸汽腔203,烹饪腔204,烟气通道205,烟气入口206,烟气出口207,废水出口208,内胆21,罩壳22,隔板23,加热装置30,燃烧室31,排烟通道3101,燃烧器32,引射管321,第一燃气入口3201,第一空气入口3202,第一风机322,换热件33,换热流道3301,水管33a,换热管段331a,连接管段332a,烟气流道3302,壳体331b,烟管332b,预混组件34,第二燃气入口3401,第二空气入口3402,混合气出口3403,调节阀341,文丘里管342,第二风机343,第二换向组件35,第三开关阀351,第四开关阀352,燃气流道40,燃气进口401,燃气出口402,第一出口402a,第二出口402b,第一换向组件41,第一开关阀411,第二开关阀412,水泵50,燃气灶6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解决相关技术中蒸汽发生器的功率难以满足大容积的烹饪需求,本实用新型中提供了一种烹饪设备,可以利用燃气加热产生蒸汽,本实用新型中的烹饪设备尤其适用于集成灶,集成灶相对于嵌入式蒸烤箱而言,有燃气管道供应给燃气灶燃烧,燃气燃烧是重要的热量来源。本实用新型专利就是通过燃气燃烧产生的热量而使水蒸发产生蒸汽,供应给蒸箱,满足蒸烹饪需求。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和图5,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烹饪设备,包括烹饪装置,烹饪装置具有介质入口和废水出口208;该烹饪装置20内可以放置待烹饪的食材,并通过加热来进行食物烹饪,其中,该烹饪装置20可以具有介质入口201,该介质入口201可以引入蒸汽来对待烹饪的食材进行加热烹饪,也可以引入热水来实现其他目的,例如,通入热水实现利用热水烹饪、解冻等,也可以通入热水用于烹饪装置20进行清洗等。
另外,该烹饪设备100还可以包括加热装置30,加热装置30具有换热流道3301,加热装置30连接介质入口201,加热装置30配置为利用燃气加热,以加热换热流道3301内的介质,换热流道3301可以与介质入口相连,并向介质入口供应蒸汽或热水。
另外,该烹饪设备100还可以包括水泵50,水泵50与换热流道3301相连,以驱动流体流入换热流道。从而可以通过水泵50来驱动水进入到换热流道,方便加热装置30对水进行加热,并通过加热产生蒸汽或热水。
该烹饪设备100还可以包括控制器,控制器与水泵50信号传输,以调节水泵的泵送流量。可以通过控制器的调节作用,来调节水泵50的流量,从而调节换热流道3301的出口介质温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烹饪设备100,可以利用燃气加热产生蒸汽或热水,并对烹饪装置20提供蒸汽或热水,以便于加热装置30的烹饪。通过利用燃气加热产生蒸汽,可以突破电加热的限制,可以大大地提高加热装置30的功率,从而提高烹饪的效率和效果。另外,在实际烹饪的过程中,烹饪温度对食物的口感影响比较大,通过提升烹饪的功率,能够优化烹饪食物的口感。
另外,本实用新型中的烹饪装置中可以设置喷淋结构等,可以将热水通入到喷淋结构后,利用喷淋结构对烹饪装置的内表面进行清洗,并在清洗后通过废水出口送出。
本实用新型中的烹饪设备100提供了新的燃烧换热系统,通过燃气燃烧后产生的高温烟气与水的换热产生水蒸气,水蒸气通入蒸烤箱,满足蒸烹饪需求。燃气蒸发器的功率不再受到电功率的限制,可以为4kW,甚至更大。燃气进入加热装置30燃烧,并且燃烧过程中补充充分的空气,燃烧产生的高温烟气对常温水进行加热,使水变成蒸汽,换热后的高温烟气温度降低,通过集成灶的排烟通道3101排出,而水蒸气通入蒸箱给食材加热,来不及换热的蒸汽从蒸汽出口202通入排烟通道3101排出。打破电功率的限制,使用燃气燃烧产生蒸汽,给食材加热。通过设计燃气燃烧的功率和高温烟气与水的换热效率实现不同的蒸汽量。
本实用新型的烹饪设备可以为集成灶,该集成灶的燃气系统,除了供燃气灶使用外,另外一个通路为新的燃烧换热系统,通过燃气燃烧后产生的高温烟气与水的换热产生水蒸气,水蒸气通入蒸烤箱,满足蒸烹饪需求。燃气蒸发器的功率不再受到电功率的限制,可以为4kW,甚至更大。
管道燃气进入集成灶后除了供燃气灶使用外,另外增加一条燃气支路。工作模式包括蒸汽烹饪模式和蒸烤箱清洁模式,通过调节水泵的流量实现。该支路经阀体控制后,进入燃烧器燃烧,并且燃烧过程中补充充分的空气,燃烧产生的高温烟气对水管内的水进行加热,此时的水为水管管道,通过调节水泵流量调整蒸汽/热水出口温度,水泵流量越小,热水/蒸汽温度越高;水泵流量越大,蒸汽/热水温度越低。在蒸烹饪时,为过热蒸汽,烹饪效果更好,在清洗时,为蒸汽与水的混合物,能够达到更好的清洗效果。
换热后的高温烟气温度降低,通过集成灶的排烟通道排出,而水蒸气通入蒸箱给食材加热,换热后蒸汽从蒸汽出口通入排烟通道排出,清洗后废水通过废水通道排出。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烹饪设备还包括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配置为检测换热流道送出的流体的温度,其中,控制器与温度传感器信号传送,并配置为根据温度传感器的检测调节水泵的泵送流量。通过温度传感器的检测,能够获取到换热流道的出口温度,在需要通过加热装置向烹饪装置提供热水时,温度传感器的检测结果应当不高于热水的沸腾温度(常温常压下为100℃);而当需要加热装置向烹饪装置提供蒸汽时,温度传感器的检测结果应当不低于热水的沸腾温度。通过对换热流道的出口温度检测,能够判断出口温度是否达到目的,并在没有达到目的是调节水泵的流量,实现温度的快速调节。
具体而言,以向烹饪设备供应蒸汽为例,可以将蒸汽的预设温度设为105℃-106℃的范围内,通过温度传感器检测换热流道的出口温度,当出口温度低于105℃时,可以适当地降低水泵的流量(或增大加热装置的功率);当出口温度高于106℃时,可以适当地增大水泵的流量(或降低加热装置的功率)。当然,向烹饪设备内供热水的方案,以上述方案类似,本申请不在详细说明。
该温度传感器可以设于换热流道的出口处,也可以设于烹饪装置上,并适于检测介质入口或烹饪腔内部的温度。
另外,本实用新型中还可以通过调节加热装置的功率调节换热流道的出口温度,控制器与加热装置信号传输,并配置为根据温度传感器的检测调节加热装置的功率。通过温度传感器的检测,能够获取到换热流道的出口温度。通过对换热流道的出口温度检测,能够判断出口温度是否达到目的,并在没有达到目的是调节加热装置的功率,实现温度的快速调节。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烹饪装置还具有介质出口,介质出口与介质入口连通,烹饪装置内设有储液容器,介质出口与储液容器相对,以向储液容器内供热水。通过该储液容器,能够承接加热装置向烹饪装置提供的热水,以满足烹饪装置的使用需求。
另外,本实用新型中的介质出口可以为一个,也可以包括多个,在介质出口为一个时,热水和蒸汽均可以通过一个介质出口送入到烹饪装置;在介质出口为多个时,多个介质出口可以分别用于向烹饪装置通入蒸汽和热水,也可以为每个介质出口均可以向烹饪装置供应蒸汽或热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烹饪装置还具有第一介质出口和第二介质出口,烹饪装置还包括第三换向组件,第三换向组件分别与介质入口、第一介质出口和第二介质出口相连,以使流入介质入口的介质选择性地流向第一介质出口或第二介质出口。通过设置第三换向组件,能够调节介质的流向,方便根据介质的类型等目的调节第一介质出口或第二介质出口接通介质入口,其中,第三换热组件可以与控制器信号传送,例如,根据介质的类型(蒸汽或热水)来确定介质的流向;或根据介质的温度来确定介质的流向;或根据需要介质的位置来确定介质的流向等。
本实用新型中的加热装置可以为烹饪装置提供热水,也可以为烹饪装置提供蒸汽,本实用新型主要以向烹饪装置提供蒸汽为例进行说明,这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中的烹饪设备100利用燃气加热产生蒸汽,其中烹饪设备100中可以具有燃气流道40,该燃气流道40可以专门向烹饪装置20供应燃气,该燃气流道40也可以具有多个支路,多个支路可以分别向不同的烹饪器具提供燃气,以便于利用燃气完成食物的烹饪、加热、解冻或杀菌消毒等目的。
如图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烹饪设备100具有燃气流道40,燃气流道40具有燃气进口401和多个燃气出口402,多个燃气出口402与燃气进口401相连,烹饪装置20与多个燃气出口402中的一部分相连,燃气可以通过燃气进口401进入燃气流道40,并接入加热装置30,以为加热装置30提供燃气。
其中烹饪装置2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烹饪装置20可以为蒸箱、蒸烤箱、电饭煲等。
多个燃气出口402包括第一出口402a,第一出口402a连接加热装置30。第一出口402a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例如,可以设置多个第一出口402a连接同一个烹饪装置20,以利用多个第一出口402a向同一个烹饪装置20提供燃气;或者设置多个烹饪装置20,并将多个第一出口402a与多个烹饪装置20相连,以对多个烹饪装置20提供燃气;或者设置多个烹饪装置20,并将多个烹饪装置20连接同一个第一出口402a,以利用该第一出口402a同时向多个烹饪装置20提供燃气。
另外,如图3,烹饪设备100还包括燃气灶60,多个燃气出口402还包括第二出口402b,第二出口402b连接燃气灶60。可以通过燃气流道40向燃气灶60或烹饪装置20供应燃气,满足不同的烹饪器具同时或分别工作,满足不同的烹饪需求。
其中,第二出口402b也可以设置为一个或多个,例如,可以设置多个第二出口402b连接同一个燃气灶60,以利用多个第二出口402b向同一个燃气灶60提供燃气;或者设置多个燃气灶60,并将多个第二出口402b与多个燃气灶60相连,以对多个燃气灶60提供燃气;或者设置多个燃气灶60,并将多个燃气灶60连接同一个第二出口402b,以利用该第二出口402b同时向多个燃气灶60提供燃气。
另外,燃气灶60或烹饪装置20中可以集成截止和接通的功能,以便于控制燃气是否通入到燃气灶60和烹饪装置20。当然,为了提高烹饪设备100的安全性,本实用新型中的燃气流道40中还设置了换向结构,以便于切换燃气的流向。
如图4所示,燃气流道40包括第一换向组件41,第一换向组件41分别与燃气进口401和多个燃气出口402相连,并配置为选择性地控制燃气进口401流入的燃气流向多个燃气出口402中的一个或多个。通过第一换向组件41可以调整燃气流道40中的燃气流向,从而方便对燃气的流向进行调整,有效的提高燃气流道40的安全性,避免产生燃气泄露的风险。
其中,如图5,第一换向组件41包括第一开关阀411,第一开关阀411连接于燃气进口401和第一出口402a之间。通过第一开关阀411,能够实现燃气进口401与第一出口402a之间的通断,从而方便控制是否向烹饪装置20供应燃气,提高安全性和稳定性,方便用户控制烹饪设备100。
另外,如图5,第一换向组件41还包括第二开关阀412,第二开关阀412连接于燃气进口401和第二出口402b之间。通过第二开关阀412,能够实现燃气进口401与第二出口402b之间的通断,从而方便控制是否向烹饪装置20供应燃气,提高安全性和稳定性,方便用户控制燃气灶60。
结合前述,如图5,第一换向组件41包括了第一开关阀411和第二开关阀412,第一开关阀411连接于燃气进口401和第一出口402a之间,第二开关阀412连接于燃气进口401和第二出口402b之间,这样,能够通过第一开关阀411和第二开关阀412分别控制多个燃气出口402与燃气进口401的通断,实现对支路的分别控制,避免燃气灶60和烹饪装置20之间的相互干扰,提高燃气流道40的稳定性。另外,第一换向组件41也可以设置为三通换向阀、比例阀等。另外,第一开关阀411和第二开关阀412可以设置为具有开关控制功能的截止阀,也可以为具有流量调节功能的流量调节阀341等。
如图1至图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烹饪设备100还包括柜体10,烹饪装置20集成安装于柜体10。另外,烹饪设备100还包括燃气灶60,燃气灶60可以设于柜体10上,从而可以通过柜体10来将燃气灶60、烹饪装置20等集成在一起。
如图5和图6,加热装置30包括燃烧室31、燃烧器32和换热件33,其中燃烧器32设于燃烧室31并配置为利用燃气加热,换热件33与燃烧室31换热配合,从而可以利用燃烧器32加热经过换热件33的流体,其中换热件33内具有换热流道3301,该换热流道3301具有流体入口和流体出口,通过燃烧器32的加热作用,能够让换热流道3301的流体出口送出蒸汽,另外,该换热流道3301与介质入口201相连,以便于将经过燃烧器32加热后产生的蒸汽提供给向烹饪设备100,以便于烹饪设备100能够通过蒸汽进行加热、烹饪、消毒、解冻等操作。其中,该换热流道3301的流体入口可以通入水等液体,从而利用燃烧器32的加热产生蒸汽,也可以通入蒸汽,并利用燃烧器32的加热产生过热蒸汽。
本实用新型中的燃烧器32可以为大气式燃烧器32,也可以为预混式燃烧器32。
以燃烧器32为大气式燃烧器32为例,如图5、图9和图10,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燃烧器32包括引射管321,引射管321具有第一燃气入口3201和第一空气入口3202,燃气可以通过第一燃气入口3201通入到引射管321,同时空气也可以通过第一空气入口3202进入到引射管321,燃气在一定压力下,以一定流速从喷嘴喷出,进入吸气收缩管,燃气靠本身的能量吸入一次空气。在引射器内燃气和一次空气混合,然后,经头部火孔流出,进行燃烧,形成本生火焰。
另外,如图5,燃烧器32还包括第一风机322,第一风机322与第一空气入口3202相连,并驱动气流从第一空气入口3202流入引射管321。通过设置第一风机322,能够提高空气的通入量,从而可以提高燃烧器32的燃烧效率,提高燃气的利用率和燃烧率,从而提高能效,降低能耗,节能环保。
以燃烧器32为预混式燃烧器32为例,如图8,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加热装置30还包括预混组件34,预混组件34具有第二燃气入口3401、第二空气入口3402和混合气出口3403,混合气出口3403与燃烧器32相连,并为燃烧器32提供空气与燃气的混合气。通过预混组件34将燃气和空气混合后通入到燃烧器32,能够提高燃气与空气的混合程度,便于燃气和空气的均匀混合,从而提高了燃烧器32的燃烧效率和能效,优化燃气的利用率,节能环保。
其中,如图8,预混组件34包括调节阀341,调节阀341的一端与第二燃气入口3401相连,并配置为调节通入预混组件34的燃气的流量。调节阀341可以调节第二燃气入口3401的燃气流量,从而实现对燃气和空气的混合情况进行调整,以方便对混合气的浓度进行调节,以针对于不同的燃烧需求,提供不同的燃气和空气比,进一步地提高燃烧效率。
如图8,调节阀341配置为开度根据混合气出口3403的燃气浓度调节。可以通过混合气出口3403的燃气浓度来燃气的通入流量,从而实现燃气浓度的闭环调节,可以使得混合气出口3403中的燃气浓度,能更快地达到预设地浓度范围,优化燃烧效率。
如图8,预混组件34还包括文丘里管342,文丘里管342的一端连接调节阀341的另一端,通过文丘里管342能够通过文丘里效应实现燃气和空气的混合,提高燃气、空气的混合滤,从而为混合气出口3403提供混合均匀的气流,以便于燃烧器32燃烧,提高燃气的利用率。
另外,预混组件34还可以包括第二风机343,第二风机343的入口连接第二空气入口3402和文丘里管342的另一端,第二风机343的出口连接混合气出口3403。通过第二风机343,能够进一步地提高燃气和空气的混合均匀性,并为燃烧器32提供更多的空气,方便燃气的彻底燃烧,提高燃气的利用率。
在前述实施例中,燃烧器32燃烧过程中,会产生烟气,因此需要设置排烟通道3101来进行排烟,其中如图5至图9,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燃烧室31具有排烟通道3101,排烟通道3101用于加热装置30排烟,换热件33的至少一部分设于燃烧室31,并位于燃烧器32和排烟通道3101之间。通过排烟通道3101,能够排除燃烧器32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烟气,并在烟气流向排烟通道3101的过程中,会与换热件33换热,从而实现对换热件33内的流体加热,以便于换热件33内生成蒸汽。
另外,在烹饪装置20中,蒸汽通入到烹饪装置20内,以供对烹饪装置20内的食材等提供蒸汽用于加热,流入到烹饪装置20内的蒸汽中的一部分在经过换热后排出烹饪装置20,为此,本实用新型的烹饪装置20具有蒸汽出口202,蒸汽出口202与排烟通道3101连通。通过蒸汽出口202,能够排出未液化的蒸汽,避免蒸汽影响烹饪装置20内电子器件的运行,提高烹饪装置20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另外,从蒸汽出口202送出的蒸汽可以通过排烟通道3101排放,从而提高烹饪设备100内的管路集成度,实现蒸汽的快速排放。
为了方便蒸汽的排放,可以在蒸汽出口202与排烟通道3101之间设置阀门,并将该阀门设置成从蒸汽出口202到排烟通道3101单向流通,且从排烟通道3101到蒸汽出口202的方向截止的形式。
如图5、图8、图9和图10,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排烟通道3101可以设置与燃烧室31的上部空间相连,从而方便燃烧器32产生的高温烟气向上流通,并在与换热件33换热后从排烟通道3101流出,其中,燃烧室31沿上下方向布置,且燃烧器32设于燃烧室31的下部空间,排烟通道3101连通燃烧室31的上部空间,燃烧器32生成的高温烟气在自下而上的流通过程中与换热件33换热。将燃烧器32设于燃烧室31的下部,能够提高燃气与空气之间的混合均匀性,从而方便燃气的均匀有效的燃烧,提高燃烧的效率。另外,燃烧器32燃烧产生的高温烟气会由于温度较高而更容易向上流通,这样就能够实现烟气的快速稳定的排放。
如图12,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中,燃烧室31沿上下方向布置,燃烧器32设于燃烧室31的上部空间,排烟通道3101连通燃烧室31的下部空间,燃烧器32生成的高温烟气在自上而下的流通过程中与换热件33换热。在高温烟气自上而下的流通过程中,能够实现与换热件33的稳定换热提高换热效率。
其中,该燃烧器32优选地为预混式,燃气和空气在进入燃烧器32前完成混合,能够使得进入燃烧器32的燃气和空气混合完成,这样,通入到燃烧器32的流体已经混合均匀,能够方便燃烧器32的稳定运行,避免了空气和燃气在燃烧器32内分层而导致无法完全混合的问题,提高了燃气的燃烧效率和效果。
另外,通过将燃烧器32上置,相对于燃烧器32下置的方案,高温烟气流向排烟通道3101的时间更长,从而能够给高温烟气提供更多的时间来与换热件33换热,从而提高烟气与换热件33的换热时长,以便于烟气将更多的热量传导至换热件33,以实现能量的充分利用,降低热量的浪费,节能环保。
结合前述,本实用新型中的烹饪装置20具有蒸汽烹饪的功能,如图1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烹饪装置20具有蒸汽腔203和烹饪腔204,蒸汽腔203与烹饪腔204连通,介质入口201连通蒸汽腔203。通过蒸汽腔203可以引入蒸汽进入到烹饪装置20内用于烹饪,其中,蒸汽腔203可以与烹饪腔204分隔开,从而利用蒸汽的热量来加热烹饪腔204的壁,进而加热烹饪腔204内的食材;蒸汽腔203也可以与烹饪腔204连通,从而可以通过蒸汽腔203向烹饪腔204内通入蒸汽,为烹饪腔204提供蒸汽用于烹饪,提高蒸汽烹饪效果。
如图1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蒸汽腔203和烹饪腔204之间由隔板23分隔,且隔板23上设有连通蒸汽腔203和烹饪腔204的通孔。通过隔板23将蒸汽腔203和烹饪腔204封开,并在其上设置通孔,能够方便蒸汽从蒸汽腔203流入到烹饪腔204,以便于利用蒸汽进行烹饪。
其中,隔板23可以设置为孔板状,其上排布有多个通孔,以便于蒸汽腔203内的蒸汽能够更加均匀地流入到烹饪腔204内,提高烹饪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隔板23配置为孔板状,隔板23上的开孔密度不小于0.01个/mm2,且不大于1个/mm2。这样,能够在隔板23上均匀地布置通孔,提高从蒸汽腔203送入烹饪腔204的蒸汽均匀性,从而进一步地提高烹饪效果。其中,隔板23上的开孔密度可以设置为0.01个/mm2、0.05个/mm2、0.1个/mm2、0.85个/mm2或1个/mm2等,其中,开孔密度体现了在相同大小的区域内设置的通孔数量,例如,开孔密度为0.01个/mm2是指隔板23上每平方毫米设置有0.01个通孔,也就是说,每100平方毫米设置有一个通孔;开孔密度为1个/mm2是指隔板23上每平方毫米设置有1个通孔。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将介质入口201连通烹饪腔204。其中烹饪装置20具有烹饪腔204,用于放入待烹饪的食材,介质入口201也可以将蒸汽导入到烹饪腔204内,用于烹饪。
如图14,本实用新型中的烹饪装置20还可以设置为利用烟气加热的烤箱,该烹饪设备100可以包括加热装置30和烹饪装置20,加热装置30可以包括燃烧室31和燃烧器32,燃烧器32设于燃烧室31内,用于利用燃气加热,烹饪装置20还包括烟气通道205,烟气通道205具有烟气入口206和烟气出口207,烟气入口206与燃烧室31连通,用于引入烟气以加热食材,烟气出口207用于排出烟气。从而可以将燃烧室31内的烟气引导入烟气通道205内,并在烟气通道205内与烹饪装置20的烹饪腔204进行换热配合,从而实现利用烟气通道205加热烹饪腔204内食材的目的。通过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利用烟气煎烤的目的,扩展了烹饪设备100的烹饪方式,进一步地满足不同的烹饪需求,从而提升烹饪食物的口感。
另外,烹饪设备100具有用于烟气排放的排烟口101,烟气出口207与排烟口101相连。该排烟口101可以用于烹饪设备100的排烟,烟气出口207可以与排烟口101相连,从而可以利用排烟口101排烟,可以提高烹饪设备100中的烟道的集成度,以便于简化烹饪设备100的结构,并方便烹饪设备100的排烟。
如图10,燃烧室31具有入口连接燃烧室31的内腔、出口连接排烟口101的排烟通道3101。可以通过排烟通道3101将燃烧室31内换热后的烟气排出,提高加热装置30的稳定性。
其中,排烟通道3101与烟气通道205并联。也就是说,燃烧室31内的烟气将可以通过排烟通道3101排放,或通过烟气通道205对烹饪装置20加热,而经过排烟通道3101的烟气和经过烟气通道205烟气,将通过排烟口101排放,简化了烹饪设备100内的烟道,减少烹饪设备100中烟道的连接点数量,避免烟气泄露,从而提高烹饪设备100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为了方便选择烟气的流通方向,加热装置30还包括第二换向组件35,第二换向组件35分别与燃烧室31和烟气通道205相连,并控制燃烧室31内的烟气选择性地通过烟气通道205。通过第二换向组件35,能够选择燃烧室31内的烟气流向,从而方便对烟气的流向进行调整,有效的提高烟道的安全性,避免产生烟气泄露的风险。
如图10,第二换向组件35包括第三开关阀351,第三开关阀351的一端连接燃烧室31,且另一端连接烟气入口206。通过第三开关阀351,能够实现燃烧室31与烟气入口206之间的通断,从而方便控制是否向烹饪装置20供应烟气,提高安全性和稳定性,方便用户控制烹饪设备100。
如图10,第三开关阀351的一端连接燃烧室31的位于换热件33下游的空间。从而可以有效的利用经过换热件33的烟气,以便于充分地利用燃烧室31的烟气的热量,提高能源利用率,节能环保。另外,还可以避免将未经过换热件33的烟气排出,导致影响换热件33的换热效率,降低对换热件33的加热效率的影响。当然,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三开关阀351的一端也可以连接至燃烧室31的与换热件33对应的位置,甚至可以设置于燃烧室31的位于换热件33上游的空间。
如图10,烹饪设备100具有排烟口101,第二换向组件35还包括:第四开关阀352,第四开关阀352的一端连接燃烧室31的排烟通道3101的出口,且另一端连接排烟口101。通过第四开关阀352,能够实现排烟通道3101与排烟口101的通断,从而使排烟通道3101与排烟口101接通或断开,在排烟通道3101与排烟口101断开时,原本需要通过排烟通道3101排出的烟气,将会通过烟气通道205排放,以实现利用烟气的热量来加热烹饪装置20;在排烟通道3101与排烟口101接通时,能够将烟气通过排烟通道3101排出,以便于烹饪过程中的烟气快速排放,提高排放的效率等,从而提高烹饪设备100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如图10,烟气出口207连接排烟口101,烟气出口207可以连接于第四开关阀352与排烟口101之间,这样,能够方便通入到烟气通道205内的烟气,通过排烟口101快速地排放,可以提高烹饪设备100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避免烟气影响食物的口感等。
烹饪装置20还包括烹饪腔204,烹饪腔204用于烹饪食材,烟气通道205与烹饪腔204隔开并换热配合。通过将烟气通道205与烹饪腔204隔开,能够方便烟气加热食材,又可以避免烟气与食材接触而影响食材的口感,从而可以有效地提高食物的烹饪效果。优化烹饪食材的口感,满足多种烹饪需求。
如图14至图16,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烹饪装置20还包括罩壳22,罩壳22内侧形成封闭的内腔,烟气通道205设于内腔内。能够将烟气封闭于罩壳22内,避免烟气泄露。
其中,罩壳22可以层叠于烹饪腔204的壁上,可以利用罩壳22对烹饪腔204的壁进行加热,从而可以利用烟气直接加热烹饪腔204的壁,方便对食材进行加热,并可以提供相比于蒸汽加热温度更高的烹饪方式,优化多样化的烹饪方式,满足不同的口感需求。
另外,如图15,还可以将罩壳22穿设于烹饪腔204内。从而可以利用罩壳22的多个表面在烹饪腔204内加热,可以提高对烹饪腔204内的加热效率,便于对烹饪腔204内的食材加热,同时,可以将罩壳22设置呈可以多面放置食材进行烹饪,优化烹饪的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罩壳22盖在烹饪腔204的壁上,罩壳22与烹饪腔204的壁之间构造出内腔。这样,烹饪腔204的壁可以直接与烟气接触,以利用烟气直接加热烹饪腔204的壁,提高加热温度和加热效率,减少因导热引起的热量浪费,节能环保。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在罩壳22内部构造出内腔,也就是说,罩壳22自身形成有内腔,用于烟气流通,这样,相比于罩壳22与烹饪腔204的壁之间形成内腔而言,能够提高内腔的密封性能。
如图6和图7,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换热件33包括水管33a,水管33a的至少一部分设于燃烧室31内,且水管33a内形成换热流道3301,从而可以使通入到水管33a的流体能够穿过燃烧室31,以吸收燃烧室31内的热量。水管33a内可以通入水,并在水流流过水管33a时,可以在燃烧室31内被加热,并在加热产生蒸汽后,从水管33a的出口排出,并送往烹饪装置20,结构简单,方便实现快速地生成高温蒸汽,提高烹饪设备100的加热效率。
如图如图6和图7,水管33a包括多个换热管段331a,换热管段331a穿设于燃烧室31。多个换热管段331a可以与燃烧室31的内部烟气换热,可以提高水管33a的加热效率。其中,多个换热管段331a可以设置为并联或串联的形式,在多个换热管段331a并联时,能够提高换热流道3301的总面积,从而提高通流面积,方便提高加热效率。在多个换热管段331a串联时,能够提高换热流道3301的长度,且流体可以通过多个换热管段331a进行加热,从而延长了流体的加热时长,从而提高加热效率和蒸汽温度。
换热管段331a的两端分别连接燃烧室31的相对侧壁。可以通过燃烧室31的相对侧壁对换热管段331a提供支撑,可以提高换热管段331a的稳定性,以便于换热管段331a能够稳定地安装在燃烧室31,提高加热装置30的结构稳定性,并提高烹饪设备100的使用寿命。
如图6和图7,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水管33a还包括连接管段332a,多个换热管段331a通过连接管段332a首尾相接呈迂回延伸的管状。从而可以延长水管33a的长度,以延长流体在水管33a内的流通时间,方便更好地加热,有效的提高加热效率以及蒸汽的温度,方便提供更好的烹饪效果。
如图6,连接管段332a设于燃烧室31外。从而可以方便加热装置30的生产、加工和维护,在加热装置30的制作过程中,可以将换热管段331a穿设于燃烧室31,并与燃烧室31的侧壁焊接连接,随后并将连接管段332a设于燃烧室31外,并与换热管段331a焊接连接,与实现多个换热管段331a之间的连接,这样,可以方便换热管段331a与燃烧室31的侧壁的焊接,避免出现漏焊等问题。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多个换热管段331a沿上下方向并排且前后错位排布,相邻的换热管段331a之间具有间隙用于烟气通过。从而可以方便烟气与换热管段331a换热,提高烟气与换热管段331a的换热效率和换热稳定性,方便提供更多蒸汽。
在前述实施例中,将流体通入到水管33a中,并利用烟气对水管33a进行加热,从而可以将通过水管33a的流体能够与烟气进行快速地温度交换,提高对流体的加热效率,并简化了加热装置30的结构,本实用新型中,还可以将烟气设于管道内,并在烟气通过管道式对设置于换热件33内的流体进行换热,同样能够实现对流体进行加热产生蒸汽的目的。
如图1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换热件33的至少一部分设于燃烧室31内,且换热件33位于燃烧室31内的部分设有烟气流道3302,烟气流道3302被构造成适于燃烧器32产生的烟气通过,并在烟气通过烟气流道3302流通时,烟气与换热流道3301内的流体换热。通过烟气流道3302,能够方便烟气通过,并在烟气通过时对流体进行加热,可以有效的提高对流体的加热效率。
如图11,燃烧室31具有相对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燃烧器32设于第一部分,第二部分连接有排烟通道3101,换热件33的至少一部分设于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之间,且烟气流道3302连通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在燃烧器32产生烟气后,烟气将在经过烟气流道3302与换热流道3301内的流体换热后,通过排烟通道3101排出。
其中,烟气流道3302构造成沿从第一部分到第二部分的方向延伸。方便烟气通过烟气流道3302,避免烟气在加热装置30内堆积导致燃烧室31内气压过高,可以提高加热装置30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烟气流道3302的第一端用于进烟,烟气流道3302的第一端连通燃烧室31内设置燃烧器32的部分,且烟气流道3302的第一端在进烟方向上逐渐内缩。烟气流道3302第一端逐渐内缩的结构,可以形成对烟气的导流效果从而可以方便烟气能够顺利地进入到烟气流道3302内,方便烟气的流通,提高烟气与换热件33的换热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烟气流道3302的第二端用于出烟,烟气流道3302的第二端连通燃烧室31的排烟通道3101,且烟气流道3302的第二端在出烟方向上逐渐外扩。烟气流道3302第二端逐渐外扩的结构,可以形成对烟气的导流效果,从而可以方便烟气能够顺利流出烟气流道3302,方便烟气的流通,避免烟气排出烟气流道3302后产生紊流,提高烟气流通的顺畅和稳定性。
其中,换热件33在燃烧室31内沿烟气流动方向延伸。可以简化加热装置30的结构,方便加热装置30的装配、维护和拆卸。
如图11,在一些实施例中,换热件33包括壳体331b和烟管332b,壳体331b内构造出换热流道3301,烟管332b穿设于壳体331b,且两端分别连通壳体331b的相对两侧。可以方便烟气通过烟管332b,并在通过烟管332b的过程中与换热流道3301内的流体换热。
其中,壳体331b的相对侧壁上分别设有过孔,且壳体331b的两端周缘分别与相对侧壁相连,并与对应位置的过孔周缘相连。可以简化换热件33的结构,提高换热件33的结构稳定性,同时能够方便烟气通过烟管332b流通,提高换热效率和能效。
其中,换热件33套设于燃烧室31的周壁内侧,并沿燃烧室31内的烟气流向延伸。从而可以方便烟气流通,提高烟气与换热流道3301内的流体的热交换效率,提高能效。
在一些实施例中,烟气流道3302包括多个。从而可以将烟气流道3302分散开,为换热件33提供更多的加热点(每个烟气流道3302构成一个加热点),从而可以提高对换热流道3301内流体的加热效果和加热功率等。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多个烟气流道3302相互平行。可以方便烟气流通,同时能够方便换热件33的加工和生产。
一些实施例中,在垂直于燃烧室31内烟气流向的横截面中,多个烟气流道3302构造成网孔状。其中,可以将多个烟气流道3302围绕出多个区域,且多个烟气流道3302可以对其围绕的区域进行加热,从而可以提高流体与烟气流道3302的壁的接触面积,并通过绕设的多个烟气流道3302的加热,大大地提高对流体的加热效果。
一些实施例中,烟气流道3302呈沿燃烧室31内的排烟方向延伸的长条形,烟气流道3302被构造直线通道、曲线通道或折线通道。本实用新型最好能够的烟气流道3302可以具有多种形式,可以通过将烟气流道3302设置为曲线或折线的形式来延长烟气的流通路径,并提高烟气与换热件33内流体的换热时长,以提高换热效率和加热功能。另外,也可以将烟气流道3302设置为直线路径,从而可以方便烟气的流通,以便于烟气能够快速流通,而避免由于烟气流通不畅影响燃烧器32的运行,同时,直线型的烟气流道3302,还可以简化换热件33的结构,方便加热装置30的生产和加工。
一些实施例中,在垂直于燃烧室31内烟气流向的横截面中,烟气流道3302的总面积与换热件33的总面积的比值在0.1到0.9的范围内。例如,该比值可以为0.1、0.2、0.35、0.46、0.51、0.68、0.85、0.9等。优选地,该比值在0.3到0.5的范围内。其中,可以避免由于烟气流道3302的面积过大影响换热件33内的流体容积,也可以避免影响换热件33的结构强度。同时,也能够保证烟气流道3302与换热流道3301内的流体之间具有较大的换热面积,有效的提高换热效率。
一些实施例中,其特征在于,在垂直于燃烧室31内烟气流向的横截面中,烟气流道3302的布置密度不小于0.01个/mm2,且不大于1个/mm2。举例而言,烟气流道3302的布置密度可以设置为0.01个/mm2、0.05个/mm2、0.1个/mm2、0.85个/mm2或1个/mm2等,其中,烟气流道3302的布置密度体现了在相同大小的区域内设置的烟气流道3302的数量,例如,开孔密度为0.01个/mm2是指每平方毫米设置有0.01个烟气流道3302,也就是说,每100平方毫米设置有一个烟气流道3302;烟气流道3302的布置密度为1个/mm2是指每平方毫米设置有1个通孔。
如图5至图1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为了方便流体通过换热流道3301,烹饪设备100还包括:水泵50,水泵50与加热装置30相连,以驱动流体流入加热装置30,并适于控制通入加热装置30的流体流量,其中,水泵50可以设置成根据加热装置30送出的流体温度,控制通入水泵50的泵送流量。通过水泵50,能够将流体稳定地送入到换热流道3301内进行加热,提高了流体流通的稳定性。另外,水泵50还可以对泵入到换热流道3301内的流体的流量、流速等进行调节,以便于调节换热流道3301的出口处的流体温度。
一些实施例中,烹饪设备100还包括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配置为检测换热流道3301送出的流体的温度,且水泵50的泵送流量适于根据温度传感器的检测调节。从而可以通过温度传感器的检测调节水泵50的泵送流量,方便对换热流道3301的出口温度进行调节,方便对烹饪设备100进行控制,有效的提高烹饪设备100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烹饪设备100还包括: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配置为检测换热流道3301送出的流体的温度,且燃烧器32的通入燃气量适于根据温度传感器的检测调节。也就是说,也可以通过调节燃气的流量来对换热流道3301出口处的流体温度进行调节。当然,也可以同时对燃气的流量、泵入换热流道3301的流体流量进行调节,来对换热流道3301的出口温度进行调节。
在一些实施例中,换热流道3301的进水口低于出蒸汽口,从而可以方便流体具有更长的加热时间,避免流体在重力作用下快速地流出换热流道3301,提高流体的加热时长,并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另外,还可以将换热流道3301的出蒸汽口设于换热流道3301的上部。从而可以提高蒸汽的温度。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2)

1.一种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烹饪装置,所述烹饪装置具有介质入口和废水出口;
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具有换热流道,所述加热装置配置为利用燃气加热所述换热流道内的介质,所述换热流道与所述介质入口相连,并向所述介质入口供应蒸汽或热水;
水泵,所述水泵与所述换热流道相连,以驱动流体流入所述换热流道;
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水泵信号传输,以调节所述水泵的泵送流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设备还包括:
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配置为检测所述换热流道送出的流体的温度,
其中,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温度传感器信号传送,并配置为根据所述温度传感器的检测调节所述水泵的泵送流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与所述加热装置信号传输,并配置为根据所述温度传感器的检测调节所述加热装置的功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装置还具有介质出口,所述介质出口与所述介质入口连通,所述烹饪装置内设有储液容器,所述介质出口与所述储液容器相对,以向所述储液容器内供热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装置还具有第一介质出口和第二介质出口,所述烹饪装置还包括第三换向组件,所述第三换向组件分别与所述介质入口、所述第一介质出口和所述第二介质出口相连,以使流入所述介质入口的介质选择性地流向所述第一介质出口或第二介质出口。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包括燃烧室、燃烧器和换热件,所述燃烧室具有排烟通道,所述燃烧器设于所述燃烧室,所述换热件与所述燃烧室换热配合,并具有换热流道,所述换热流道与所述介质入口相连,以向所述烹饪设备供应蒸汽。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室沿上下方向布置,且所述燃烧器设于所述燃烧室的下部空间,所述排烟通道连通所述燃烧室的上部空间,所述燃烧器生成的高温烟气在自下而上的流通过程中与所述换热件换热;
或,所述燃烧室沿上下方向布置,所述燃烧器设于所述燃烧室的上部空间,所述排烟通道连通所述燃烧室的下部空间,所述燃烧器生成的高温烟气在自上而下的流通过程中与所述换热件换热。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装置还包括烟气通道和烹饪腔,所述烟气通道与所述烹饪腔隔开并换热配合,所述烟气通道具有烟气入口和烟气出口,所述烟气入口与所述燃烧室连通,用于引入烟气以加热食材,所述烟气出口用于排出烟气。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设备还包括燃气流道,所述燃气流道具有燃气进口和多个燃气出口,所述燃气进口分别与所述多个燃气出口相连,所述烹饪装置与多个所述燃气出口中的一部分相连。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设备还包括燃气灶,所述多个燃气出口包括第一出口和第二出口,所述第一出口连接所述加热装置,所述第二出口连接所述燃气灶。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气流道包括:
第一换向组件,所述第一换向组件分别与所述燃气进口和所述多个燃气出口相连,并配置为选择性地控制所述燃气进口流入的燃气流向所述多个燃气出口中的一个或多个。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燃气出口包括第一出口和第二出口,所述第一换向组件包括:
第一开关阀,所述第一开关阀连接于所述燃气进口和所述第一出口之间;和/或
第二开关阀,所述第二开关阀连接于所述燃气进口和所述第二出口之间。
CN202322740880.3U 2023-10-11 2023-10-11 烹饪设备 Active CN22100516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740880.3U CN221005160U (zh) 2023-10-11 2023-10-11 烹饪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740880.3U CN221005160U (zh) 2023-10-11 2023-10-11 烹饪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1005160U true CN221005160U (zh) 2024-05-24

Family

ID=911196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740880.3U Active CN221005160U (zh) 2023-10-11 2023-10-11 烹饪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100516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4127726A1 (zh) 鼓风式全预混集成灶
EP0097198A1 (en) Forced circulation gas oven
KR930000929B1 (ko) 가스가열조리기
CN100543372C (zh) 组合储热采暖炉灶及其操作方法
JP2003199677A (ja) 液体加熱調理器
US3590803A (en) Food-treatment apparatus with gas-circulating means
CN221005160U (zh) 烹饪设备
CN221005159U (zh) 烹饪设备
CN221005158U (zh) 烹饪设备
US5724887A (en) Frying device
CN102813446A (zh) 蒸箱
KR20070076914A (ko) 버너 시스템 및 그 제어방법
CN107340736B (zh) 蒸柜的控制系统
CN107477871B (zh) 换热器、全预混热水锅炉及其控制方法
KR100829628B1 (ko) 가열조리기기
CN215914136U (zh) 一种拥有燃气蒸汽发生器的高效率蒸箱
CN211977242U (zh) 燃气热水设备
CN220471903U (zh) 燃气热水器
CN211345295U (zh) 一种无级变速燃烧器
CN220103199U (zh) 燃气灶
CN113864773B (zh) 燃烧器和燃气热水器
EP4170238A1 (en) Cooking oven heated by premixed gas
CN217978936U (zh) 电气两用的组合灶具
EP4170239A1 (en) Gas fired cooking oven
CN217978937U (zh) 气电两用的组合灶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