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480215A - 一种复合微生物菌剂及其在沼渣高温好氧堆肥中的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复合微生物菌剂及其在沼渣高温好氧堆肥中的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480215A
CN114480215A CN202210219276.3A CN202210219276A CN114480215A CN 114480215 A CN114480215 A CN 114480215A CN 202210219276 A CN202210219276 A CN 202210219276A CN 114480215 A CN114480215 A CN 11448021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icrobial agent
geobacillus
pantoea
compound microbial
tempera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21927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480215B (zh
Inventor
刘莉
赵玥
史吉平
吉雨霁
王娜
杨宁
王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Advanced Research Institute of CAS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Advanced Research Institute of C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Advanced Research Institute of CAS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Advanced Research Institute of CAS
Priority to CN202210219276.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480215B/zh
Publication of CN1144802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48021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48021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48021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NMICROORGANISMS OR ENZYMES;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PAGATING, PRESERVING, OR MAINTAINING MICROORGANISMS;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CULTURE MEDIA
    • C12N1/00Microorganisms, e.g. protozoa;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cesses of propagating, maintaining or preserving microorganisms or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cesses of preparing or isolating a composition containing a microorganism; Culture media therefor
    • C12N1/20Bacteria; Culture media therefo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5FERTILIS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C05FORGANIC FERTILISER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5B, C05C, e.g. FERTILISERS FROM WASTE OR REFUSE
    • C05F9/00Fertilisers from household or town refuse
    • C05F9/04Biological compost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1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agriculture
    • Y02A40/20Fertilizers of biological origin, e.g. guano or fertilizers made from animal corps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40Bio-organic fraction processing; Production of fertilisers from the organic fraction of waste or refuse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Zoology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Genetics & Genom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Virology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Tropical Medicine & Parasitology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Fertilizers (AREA)
  • Processing Of Solid Wastes (AREA)
  • Micro-Organisms Or Cultivation Processe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环境微生物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复合微生物菌剂及其在沼渣高温好氧堆肥中的应用。所述复合微生物菌剂包括立陶宛地芽孢杆菌Geobacillus lituanicus G6‑1、皮特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pittii AP‑16、泛菌属Pantoea sp.BK‑PP311和嗜热地芽孢杆菌Geobacillus kaustophilus FWGK‑JYJ1。所述复合微生物菌剂用于沼渣高温好氧堆肥,能够提高堆体的最高温度,延长高温期,快速分解有机物,缩短堆肥时间,提高物料腐熟度和有机肥质量,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Description

一种复合微生物菌剂及其在沼渣高温好氧堆肥中的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境微生物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复合微生物菌剂及其在沼渣高温好氧堆肥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随着垃圾分类工作的推进,我国湿垃圾产量与日俱增。目前湿垃圾的主流处理技术为厌氧消化。但厌氧消化会产生大量的副产物——沼渣,每处理一吨湿垃圾将产生25公斤左右的沼渣。沼渣的处理技术主要为干化焚烧。焚烧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湿垃圾厌氧消化产生大量沼渣的负担,但是焚烧不仅会造成能源损耗和资源浪费,而且还会把沼渣中的有机碳转为碳排放。据统计,1公斤沼渣中的碳将产生3.6-3.7公斤的碳排放,按照一个湿垃圾处理项目800吨/天的处理规模计算,如果沼渣全部焚烧,则仅此一项就会增加二氧化碳排放约10万吨/年。为了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寻求沼渣焚烧替代技术,开展沼渣低碳高值化利用,对于助力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沼渣含有大量的有机物等营养成分,具有很高的再利用价值。将沼渣通过好氧堆肥制备有机肥料,可替代化肥中的氮肥与磷肥使用,不仅提升了沼渣的资源化利用价值,也能实现碳中和。沼渣堆肥一般是将沼渣和一些辅料以合适的比例混合,在好氧条件下,利用原料中的内源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将其中的有机物分解转化成腐殖质的过程,并杀死其中的病原微生物,经过堆肥化过程转化成具有一定肥效的有机肥产品,是一种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的处理技术。
然而,堆肥技术目前仍存在堆肥周期长、堆体温度低、有机物腐熟不彻底等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微生物菌剂及其在沼渣高温好氧堆肥中的应用,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复合微生物菌剂,所述复合微生物菌剂包括立陶宛地芽孢杆菌Geobacillus lituanicus G6-1、皮特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pittii AP-16、泛菌属Pantoea sp.BK-PP311和嗜热地芽孢杆菌Geobacillus kaustophilus FWGK-JYJ1。
所述复合微生物菌剂为液体复合微生物菌剂或固体复合微生物菌剂。
本发明还提供所述液体复合微生物菌剂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立陶宛地芽孢杆菌Geobacillus lituanicus G6-1、皮特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pittii AP-16、泛菌属Pantoea sp.BK-PP311和嗜热地芽孢杆菌Geobacilluskaustophilus FWGK-JYJ1的发酵液混合即得到所述液体复合微生物菌剂。
本发明还提供所述固体复合微生物菌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所述液体复合微生物菌剂与载体按照质量比为10:1~1:1混合、干燥,即得到固体复合微生物菌剂。
本发明还提供所述复合微生物菌剂在沼渣好氧堆肥中的应用。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沼渣好氧堆肥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沼渣与辅料混合得到混合物料;
2)将所述复合微生物菌剂与步骤1)得到的混合物料混合后进行高温好氧堆肥。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一种复合微生物菌剂及其在沼渣高温好氧堆肥中的应用,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的复合微生物菌剂能够提高堆体的最高温度,可使物料最高温度达83℃左右,延长堆肥过程中的高温期,快速分解有机物,加快沼渣堆肥进程,缩短堆肥时间,提高物料腐熟度和有机肥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复合微生物菌剂在沼渣和水稻秸秆高温好氧堆肥过程中堆体温度的变化。
图2为复合微生物菌剂在沼渣和水稻秸秆高温好氧堆肥过程中C/N的变化。
图3为复合微生物菌剂在沼渣和水稻秸秆高温好氧堆肥过程中种子发芽指数(GI)的变化。
图4为复合微生物菌剂在沼渣和木屑高温好氧堆肥过程中堆体温度的变化。
图5为复合微生物菌剂在沼渣和木屑高温好氧堆肥过程中C/N的变化。
图6为复合微生物菌剂在沼渣和木屑高温好氧堆肥过程中种子发芽指数(GI)的变化。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一种复合微生物菌剂,所述复合微生物菌剂包括立陶宛地芽孢杆菌Geobacillus lituanicus G6-1、皮特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pittii AP-16、泛菌属Pantoea sp.BK-PP311和嗜热地芽孢杆菌Geobacillus kaustophilus FWGK-JYJ1。
所述立陶宛地芽孢杆菌Geobacillus lituanicus G6-1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CCTCC,菌种名称为Geobacillus lituanicus G6-1,保藏日期为2022.1.5,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22027,保藏地址为中国.武汉.武汉大学。
所述皮特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pittii AP-16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CCTCC,菌种名称为Acinetobacter pittii AP-16,保藏日期为2020.12.28,保藏编号为CCTCC NO:M2020972,保藏地址为中国.武汉.武汉大学。
所述泛菌属Pantoea sp.BK-PP311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CCTCC,菌种名称为Pantoea sp.BK-PP311,保藏日期为2020.12.28,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20973,保藏地址为中国.武汉.武汉大学。
所述嗜酷热地芽孢杆菌Geobacillus kaustophilus FWGK-JYJ1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CCTCC,菌种名称为Geobacillus kaustophilus FWGK-JYJ1,保藏日期为2020.12.28,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20974,保藏地址为中国.武汉.武汉大学。
所述复合微生物菌剂为液体复合微生物菌剂或固体复合微生物菌剂。
所述固体复合微生物菌剂中还包括载体。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载体为固相载体。所述载体选自可溶性淀粉、环糊精、木屑、稻壳、秸秆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固体复合微生物菌剂的含水率为10%以下。
所述液体复合微生物菌剂中活菌数至少为1×108CFU/mL。所述固体复合微生物菌剂中活菌数至少为1×108CFU/g。
所述复合微生物菌剂中各菌株之间的比例不做特别限定。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复合微生物菌剂中立陶宛地芽孢杆菌Geobacillus lituanicus G6-1、皮特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pittii AP-16、泛菌属Pantoea sp.BK-PP311和嗜热地芽孢杆菌Geobacillus kaustophilus FWGK-JYJ1的活菌数比例为1:1:1:1。
本发明还提供所述液体复合微生物菌剂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立陶宛地芽孢杆菌Geobacillus lituanicus G6-1、皮特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pittii AP-16、泛菌属Pantoea sp.BK-PP311和嗜热地芽孢杆菌Geobacilluskaustophilus FWGK-JYJ1的发酵液混合即得到所述液体复合微生物菌剂。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立陶宛地芽孢杆菌Geobacillus lituanicus G6-1、皮特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pittii AP-16、泛菌属Pantoea sp.BK-PP311和嗜热地芽孢杆菌Geobacillus kaustophilus FWGK-JYJ1的发酵液均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将立陶宛地芽孢杆菌Geobacillus lituanicus G6-1、皮特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pittii AP-16、泛菌属Pantoea sp.BK-PP311和嗜热地芽孢杆菌Geobacillus kaustophilus FWGK-JYJ1的纯菌种接种于液体培养基培养,培养结束后即各菌的发酵液。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将各菌的纯菌种接种至液体培养基中培养后,再将培养液接种至另一液体培养基扩大培养,经过多次扩大培养结束后获得发酵液。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培养的温度为40~60℃。具体的,培养温度例如为45~55℃、47~53℃。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培养的搅拌速度为150~200r/min。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将各菌的纯菌种接种至液体培养基中培养10~18h后再接种至另一液体培养基中扩大培养。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经过4~6次扩大培养即可得到该菌株的发酵液。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液体培养基为CYS液体培养基。
CYS液体培养基成分为:蛋白胨3g/L、酵母提取物2g/L、可溶性淀粉1g/L、NaCl 3g/L、MgCl2 0.125g/L、CaCl2 0.5g/L、FeSO4·7H2O 0.01g/L、微量元素溶液(Na2MoO4 12g/L、MnCl25g/L、ZnSO4·7H2O 0.6g/L、CuSO4·5H2O 0.15g/L、CoCl2·6H2O 8g/L、NiCl2·6H2O0.2g/L)100μL/L,pH值调节为7~7.5。
本发明还提供所述固体复合微生物菌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所述液体复合微生物菌剂与载体按照质量比为10:1~1:1混合、干燥,即得到固体复合微生物菌剂。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液体复合微生物菌剂与载体的质量比为7:1~3:1。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干燥至混合物的含水率为10%以下。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载体为固相载体。所述载体选自可溶性淀粉、环糊精、木屑、稻壳、秸秆中的一种或几种。
本发明还提供所述复合微生物菌剂在沼渣高温好氧堆肥中的应用。
沼渣是指有机物质厌氧发酵后剩余的固形物质,主要是由难降解的纤维素和大量厌氧微生物组成。
所述高温好氧堆肥(或简称为好氧堆肥)选自密闭式、条垛式、槽式中的任意一种。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沼渣高温好氧堆肥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沼渣与辅料混合得到混合物料;
2)将所述复合微生物菌剂与步骤1)得到的混合物料混合后进行高温好氧堆肥。
步骤1)中,所述辅料选自秸秆、稻壳、麦麸、木屑、食用菌菌渣、园林垃圾、畜禽粪便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辅料的质量为沼渣质量的10~30%。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混合物料的初始含水率为55~65%;初始pH为7.0~7.5;初始C/N为25~30。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复合微生物菌剂的质量为混合物料质量的0.1%-10%。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高温好氧堆肥过程中通风、搅拌。较佳的,定期对物料进行通风搅拌或1~3天翻堆一次。通风搅拌可保证物料温度均匀且在好氧条件下进行。
高温好氧堆肥发酵时间可根据物料的不同具体确定,种子发芽指数达到标准后即可停止发酵。在一种实施方式中,高温好氧堆肥发酵的时间为10天以上。好氧发酵时间例如为10~15天、15~20天、20~25天或更长时间。
用所述复合微生物菌剂对沼渣好氧堆肥时,30天种子发芽指数为121%。
用所述复合微生物菌剂对沼渣好氧堆肥时,最高堆体温度为83℃。用所述复合微生物菌剂对沼渣好氧堆肥时,相对高温维持期为7天。到达最高堆体温度所用的时间比对照组缩短3天。
所述最高堆体温度为用所述复合微生物菌剂对沼渣好氧堆肥时堆体能达到的最高温度。
所述高温维持期是指堆体温度达到55℃以上的天数。所述相对高温维持期是指实验组的高温维持期比对照组的高温维持期延长的天数。
所述30天种子发芽指数、最高堆体温度、相对高温维持期通过以下步骤得到:
1)将餐厨垃圾厌氧发酵的沼渣与木屑按照10:3的质量比混合得到混合物料,将液体复合微生物菌剂与前述混合物料混合,液体复合微生物菌剂的质量为混合物料质量的1%;
2)置于好氧发酵设备中发酵,发酵过程中每天对物料搅拌一次,通风速率为20L/(kg·min);
3)发酵过程中,每天同一时间点测量堆体中心的温度并取样测定种子发芽指数。对照组除不加液体复合微生物菌剂外,其他操作完全相同。
用所述液体复合微生物菌剂对沼渣好氧堆肥时,30天相对碳氮比(C/N)下降率为24.13%。
所述30天相对碳氮比下降率通过以下步骤得到:
1)将餐厨垃圾厌氧发酵的沼渣与水稻秸秆按照10:3的质量比混合得到混合物料,将固体复合微生物菌剂与前述混合物料混合,固体复合微生物菌剂的质量为混合物料质量的0.5%;
2)置于好氧发酵设备中发酵,发酵过程中每天对物料搅拌一次,通风速率为20L/(kg·min);
3)发酵过程中,每天同一时间点取样测定碳氮比。对照组除不加固体复合微生物菌剂外,其他操作完全相同;
碳氮比(C/N)通过下述公式计算:
碳氮比(C/N)=TOC/TN
其中,物料TOC利用TOC分析仪采用燃烧法测定,TN采用凯氏定氮法测定。
所述碳氮比下降率通过下述公式计算:
碳氮比下降率=(C/N0-C/Ni)/(C/N0)×100%
其中,C/N0为物料堆肥初始碳氮比,C/Ni为物料堆肥至第i天的碳氮比。
相对碳氮比下降率=第i天实验组的碳氮比下降率-第i天对照组的碳氮比下降率
30天相对碳氮比下降率=第30天实验组的碳氮比下降率-第30天对照组的碳氮比下降率。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发明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发明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
在进一步描述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之前,应理解,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下述特定的具体实施方案;还应当理解,本发明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为了描述特定的具体实施方案,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在本发明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除非文中另外明确指出,单数形式“一个”、“一”和“这个”包括复数形式。
当实施例给出数值范围时,应理解,除非本发明另有说明,每个数值范围的两个端点以及两个端点之间任何一个数值均可选用。除非另外定义,本发明中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与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意义相同。除实施例中使用的具体方法、设备、材料外,根据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现有技术的掌握及本发明的记载,还可以使用与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的方法、设备、材料相似或等同的现有技术的任何方法、设备和材料来实现本发明。
实施例1:复合微生物菌剂的制备
液体复合微生物菌剂的制备:将立陶宛地芽孢杆菌Geobacillus lituanicus G6-1、皮特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pittii AP-16、泛菌属Pantoea sp.BK-PP311、嗜热地芽孢杆菌Geobacillus kaustophilus FWGK-JYJ1四株菌的纯菌种分别接种于5mL CYS液体培养基,于50℃、180r/min的条件下培养12~16h;以体积比1%的接种量接入相同的CYS液体培养基中进行逐级扩大培养,在相同的条件下培养结束后,分别得到四株菌的发酵液;将该四株菌的发酵液按照体积比1:1:1:1的比例均匀混合,即可得到液体复合微生物菌剂。
CYS液体培养基成分为:蛋白胨3g/L、酵母提取物2g/L、可溶性淀粉1g/L、NaCl 3g/L、MgCl2 0.125g/L、CaCl2 0.5g/L、FeSO4·7H2O 0.01g/L、微量元素溶液(Na2MoO4 12g/L、MnCl2 5g/L、ZnSO4·7H2O 0.6g/L、CuSO4·5H2O 0.15g/L、CoCl2·6H2O 8g/L、NiCl2·6H2O0.2g/L)100μL/L,pH值调节为7~7.5。
固体液体复合微生物菌剂的制备:将液体菌剂和载体可溶性淀粉按照质量比为5:1混合,喷雾干燥至混合物含水率为10%以下,即可得到固体复合微生物菌剂。
实施例2:复合微生物菌剂强化沼渣和水稻秸秆高温好氧堆肥的效果
取餐厨垃圾厌氧发酵的沼渣10kg、水稻秸秆3kg,置于保温性能良好的好氧发酵设备中,混合均匀后得到混合物料共13kg,按照质量比0.5%添加固体复合微生物菌剂65g,搅拌均匀。此时物料的初始C/N为26,调节物料的初始含水率为60%,初始pH值为7.0。随后开始进行物料的好氧发酵,过程中不间断的通风,每天对物料搅拌一次。同时设置不添加复合微生物菌剂的对照组,采用相同的物料和条件进行好氧堆肥。每天同一时间测定堆体温度并取样测定其他理化指标,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堆肥过程中各指标的变化情况。理化指标中种子发芽指数的检测方法根据《有机肥料》(NY525-2021)中的规定进行。
堆体温度变化如图1所示。两组的堆体温度都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两组的堆体起始温度均在32℃左右,实验组加入固体复合微生物菌剂后,堆体温度迅速升高,最高温度为82℃,达到最高温度所需的时间为5d;对照组最高温度为61℃,达到最高温度所需的时间9d,实验组比对照组达到最高温度的时间缩短了4d。堆肥过程中,实验组高温期(≥55℃)维持时间为12d,对照组为3d,实验组比对照组高温期维持时间延长了9d。这说明接种复合微生物菌剂可以提高沼渣好氧堆肥过程中的堆体的最高温度,延长高温期的持续时间。
C/N变化如图2所示。两组堆体中C/N的变化趋势均不断下降,对照组C/N由25.6降至20.5,添加复合微生物菌剂的实验组由25.2降至14.1。这是因为随着堆肥的进行,堆体中的有机物不断被微生物分解利用。其中,添加复合微生物菌剂的实验组中C/N下降率比对照组高24.13%,说明实验组堆体中微生物代谢速率更快。
GI变化如图3所示。两组堆体的种子发芽指数均不断上升,起始GI均为20%左右,对照组在堆肥第30天时上升至42%;添加菌剂的实验组在堆肥第15天时GI已达到77%,符合《有机肥料》(NY525-2021)中发芽指数的指标,在第30天时上升至117%,达到完全腐熟。由此可见,本发明的复合微生物菌剂具有快速腐熟能力,能明显促进沼渣堆肥发酵。
堆肥结束后,对两组实验得到的有机肥产品进行有机质、总养分等理化指标的测定,结果显示:添加复合微生物菌剂的实验组有机肥产品的有机质(以烘干基计)为82%,总养分(N+P2O5+K2O)(以烘干基计)为10.2%;不添加菌剂的对照组有机肥产品的有机质(以烘干基计)为64%,总养分(N+P2O5+K2O)(以烘干基计)为7.1%。两组得到的有机肥产品指标都优于《有机肥料》(NY525-2021)中要求的有机质的质量分数(以烘干基计)≥30%,总养分(N+P2O5+K2O)的质量分数(以烘干基计)≥4.0%的标准。结果表明,实验组有机肥产品的有机质、总养分含量均高于对照组,产品质量有所提高。
实施例3:复合微生物菌剂强化沼渣和木屑高温好氧堆肥的效果
取餐厨垃圾厌氧发酵的沼渣10kg、木屑3kg,置于保温性能良好的好氧发酵设备中,混合均匀后得到混合物料共13kg,按照质量比1%添加液体复合微生物菌剂130g,搅拌均匀。此时物料的初始C/N为25,调节物料的初始含水率为63%,初始pH值为7.0。随后开始进行物料的好氧发酵,过程中不间断的通风,每天对物料搅拌一次。同时设置不添加菌剂的对照组,采用相同的物料和条件进行好氧堆肥。每天同一时间测定堆体温度并取样测定其他理化指标,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堆肥过程中各指标的变化情况。
堆体温度变化如图4所示。两组的堆体温度都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两组的堆体起始温度均在33℃左右,实验组加入固体复合微生物菌剂后,堆体温度迅速升高,最高温度为83℃,达到最高温度所需的时间为6d;对照组最高温度为63℃,达到最高温度所需的时间9d,实验组比对照组达到最高温度的时间缩短了3d。堆肥过程中,实验组高温期(≥55℃)维持时间为11d,对照组为4d,实验组比对照组高温期维持时间延长了7d。这说明接种复合微生物菌剂可以提高沼渣好氧堆肥过程中的堆体的最高温度,延长高温期的持续时间。
C/N变化如图5所示。两组堆体中C/N的变化趋势均不断下降,对照组C/N由25.6降至20.2,添加复合微生物菌剂的实验组由25.3降至14.3。这是因为随着堆肥的进行,堆体中的有机物不断被微生物分解利用。其中,添加复合微生物菌剂的实验组中C/N下降率比对照组高22.39%,说明实验组堆体中微生物代谢速率更快。
GI变化如图6所示。两组堆体的种子发芽指数均不断上升,起始GI均为20%左右,对照组在堆肥第30天时上升至45%;添加菌剂的实验组在堆肥第12天时GI已达到71%,符合《有机肥料》(NY525-2021)中发芽指数的指标,在第30天时上升至121%,达到完全腐熟。由此可见,本发明的复合微生物菌剂具有快速腐熟能力,能明显促进沼渣堆肥发酵。
堆肥结束后,对两组实验得到的有机肥产品进行有机质、总养分等理化指标的测定,结果显示:添加复合微生物菌剂的实验组有机肥产品的有机质(以烘干基计)为86%,总养分(N+P2O5+K2O)(以烘干基计)为9.3%;不添加菌剂的对照组有机肥产品的有机质(以烘干基计)为62%,总养分(N+P2O5+K2O)(以烘干基计)为7.5%。两组得到的有机肥产品指标都优于《有机肥料》(NY525-2021)中要求的有机质的质量分数(以烘干基计)≥30%,总养分(N+P2O5+K2O)的质量分数(以烘干基计)≥4.0%的标准。结果表明,实验组有机肥产品的有机质、总养分含量均高于对照组,产品质量有所提高。
综上所述,在沼渣好氧堆肥过程中添加本发明提供的由立陶宛地芽孢杆菌Geobacillus lituanicus G6-1、皮特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pittii AP-16、泛菌属Pantoea sp.BK-PP311、嗜热地芽孢杆菌Geobacillus kaustophilus FWGK-JYJ1制成的复合微生物菌剂,能有效促进堆肥中有机物的降解,加快堆肥进程,提高堆肥的腐熟度和有机肥品质。
以上的实施例是为了说明本发明公开的实施方案,并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本文所列出的各种修改以及发明中方法的变化,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的前提下对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虽然已结合本发明的多种具体优选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具体的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发明不应仅限于这些具体实施例。事实上,各种如上所述的对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修改来获取发明都应包括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复合微生物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微生物菌剂包括立陶宛地芽孢杆菌(Geobacillus lituanicus)G6-1、皮特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pittii)AP-16、泛菌属(Pantoea sp.)BK-PP311和嗜热地芽孢杆菌(Geobacillus kaustophilus)FWGK-JYJ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微生物菌剂,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特征中的一项或多项:
1)所述立陶宛地芽孢杆菌(Geobacillus lituanicus)G6-1保藏编号为CCTCC NO:M2022027;
2)所述皮特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pittii)AP-16保藏编号为CCTCC NO:M2020972;
3)所述泛菌属(Pantoea sp.)BK-PP311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20973;
4)所述嗜酷热地芽孢杆菌(Geobacillus kaustophilus)FWGK-JYJ1保藏编号为CCTCCNO:M 202097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微生物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微生物菌剂为液体复合微生物菌剂,和/或,所述液体复合微生物菌剂中活菌数至少为1×108CFU/mL。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微生物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微生物菌剂为固体复合微生物菌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复合微生物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固体复合微生物菌剂还包括以下特征中的一项或多项:
1)所述固体复合微生物菌剂还包括载体;
2)所述固体复合微生物菌剂的含水率为10%以下;
3)所述固体复合微生物菌剂中活菌数至少为1×108CFU/g。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微生物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微生物菌剂中立陶宛地芽孢杆菌(Geobacillus lituanicus)G6-1、皮特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pittii)AP-16、泛菌属(Pantoea sp.)BK-PP311和嗜热地芽孢杆菌(Geobacillus kaustophilus)FWGK-JYJ1的活菌数比例为1:1:1:1。
7.如权利要求3所述复合微生物菌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立陶宛地芽孢杆菌(Geobacillus lituanicus)G6-1、皮特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pittii)AP-16、泛菌属(Pantoea sp.)BK-PP311和嗜热地芽孢杆菌(Geobacillus kaustophilus)FWGK-JYJ1的发酵液混合即得。
8.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复合微生物菌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将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合微生物菌剂与载体按照质量比为10:1~1:1混合、干燥后即得。
9.如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复合微生物菌剂在沼渣好氧堆肥中的应用。
10.一种沼渣好氧堆肥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沼渣与辅料混合得到混合物料;
2)将所述复合微生物菌剂与步骤1)得到的混合物料混合后进行好氧堆肥。
CN202210219276.3A 2022-03-08 2022-03-08 一种复合微生物菌剂及其在沼渣高温好氧堆肥中的应用 Active CN11448021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219276.3A CN114480215B (zh) 2022-03-08 2022-03-08 一种复合微生物菌剂及其在沼渣高温好氧堆肥中的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219276.3A CN114480215B (zh) 2022-03-08 2022-03-08 一种复合微生物菌剂及其在沼渣高温好氧堆肥中的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480215A true CN114480215A (zh) 2022-05-13
CN114480215B CN114480215B (zh) 2022-11-11

Family

ID=814869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219276.3A Active CN114480215B (zh) 2022-03-08 2022-03-08 一种复合微生物菌剂及其在沼渣高温好氧堆肥中的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480215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43678A (zh) * 2022-07-15 2022-09-13 山东鼎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沼渣固态发酵生物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064358A1 (en) * 2014-10-24 2016-04-28 Bi̇o Ha Us Bi̇yoteknoloji̇ Maki̇na Paz. Ltd. Şti. Method for conversion of organic substances and biological activator
CN112608875A (zh) * 2021-03-08 2021-04-06 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 一种易腐有机固废生物干化菌种及其应用
CN112760274A (zh) * 2021-04-07 2021-05-07 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 一种有机固废高温好氧堆肥菌种及其应用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064358A1 (en) * 2014-10-24 2016-04-28 Bi̇o Ha Us Bi̇yoteknoloji̇ Maki̇na Paz. Ltd. Şti. Method for conversion of organic substances and biological activator
CN112608875A (zh) * 2021-03-08 2021-04-06 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 一种易腐有机固废生物干化菌种及其应用
CN112760274A (zh) * 2021-04-07 2021-05-07 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 一种有机固废高温好氧堆肥菌种及其应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43678A (zh) * 2022-07-15 2022-09-13 山东鼎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沼渣固态发酵生物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480215B (zh) 2022-11-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951474B (zh) 猪粪发酵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7586745B (zh) 一种畜禽粪便堆肥除臭保氮菌株、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1333510B (zh) 一种处理污泥制备生物有机肥料的方法及其专用发酵剂
CN109437989B (zh) 一种利用山核桃壳为原料制备栽培基质的方法
CN101024591A (zh) 利用微生物菌剂快速发酵猪粪生产商品有机肥的方法
CN107176891A (zh) 一种能促进秸秆快速降解的生物制剂及其生产工艺
CN113444657A (zh) 一种促进餐厨垃圾好氧堆肥的固态微生物复合菌剂及其制备和应用
CN110627543B (zh) 一种微生物预处理促进畜禽粪便堆肥腐熟的方法
CN114480215B (zh) 一种复合微生物菌剂及其在沼渣高温好氧堆肥中的应用
Rao et al. A comprehensive review on the decentralized composting systems for household biodegradable waste management
CN102219575B (zh) 以腐熟牛粪为原料生产生物肥料接种剂的工业方法
CN109516873A (zh) 沼渣专用发酵腐熟剂及其制备方法
WO2014032314A1 (zh) 棕油副产品生物腐植酸及其生产方法和所用的生物腐植酸转化剂
CN112898057A (zh) 一种基于餐厨垃圾二次发酵制备有机肥的方法
CN115125173B (zh) 生物炭基微生物菌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1565331A (zh) 一种猪粪生产生物有机肥的方法
CN116240144A (zh) 一种溶磷细菌芽孢杆菌dppg-26及其处理废蘑菇基质的方法
CN103570384B (zh) 一种复合微生物肥料及其生产方法
CN101993831A (zh) 一种用于生活垃圾堆肥处理的复合菌剂及应用方法
CN113956104A (zh) 一种生物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9134125A (zh) 一种生物强化堆肥快速制备土壤调理剂的方法
CN113548916A (zh) 含增氧剂和腐植酸的笼养鸡粪专用腐熟剂及其应用
CN106554226A (zh) 一种葡萄种植用复合微生物肥料及其生产方法
CN106927955B (zh) 一种用于土壤培肥的生物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14456985B (zh) 一种沼渣高温好氧堆肥的微生物菌种及其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