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469294B - 一种用于下胫腓联合分离的复位固定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下胫腓联合分离的复位固定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469294B
CN114469294B CN202210099633.7A CN202210099633A CN114469294B CN 114469294 B CN114469294 B CN 114469294B CN 202210099633 A CN202210099633 A CN 202210099633A CN 114469294 B CN114469294 B CN 11446929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vity
fixing
rod
rods
fixing bol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09963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469294A (zh
Inventor
朱佳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ngde Hospital of Zhejiang Province
Original Assignee
Tongde Hospital of Zhejiang Provinc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ngde Hospital of Zhejiang Province filed Critical Tongde Hospital of Zhejiang Province
Priority to CN202210099633.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469294B/zh
Publication of CN1144692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46929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46929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46929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56Surgical instruments or methods for treatment of bones or joints;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61B17/58Surgical instruments or methods for treatment of bones or joints;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for osteosynthesis, e.g. bone plates, screws, setting implements or the like
    • A61B17/60Surgical instruments or methods for treatment of bones or joints;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for osteosynthesis, e.g. bone plates, screws, setting implements or the like for external osteosynthesis, e.g. distractors, contractors
    • A61B17/66Alignment, compression or distraction mechanism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30Against vector-borne diseases, e.g. mosquito-borne, fly-borne, tick-borne or waterborne diseases whose impact is exacerbated by climate change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rthopedic Medicine & Surger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rger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下胫腓联合分离的复位固定装置及其方法,其中装置包括角度盘,角度盘两侧对称设有第一固定杆,第一固定杆内设有第一空腔,第一空腔内设有第一移动杆,第一移动杆延伸至第一空腔外并连接有第一竖杆,第一竖杆内设有第三空腔,第三空腔内设有第一滑动杆,第一滑动杆延伸至第三空腔外并连接有空心导向器,空心导向器内设有内腔;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纵向预定位、横向预定位与横向固定。本发明可对下胫腓联合分离进行不同维度的精准复位及固定,符合生物力学的要求,也可同时对外踝骨折进行复位固定。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下胫腓联合分离的复位固定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下胫腓联合分离的复位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下胫腓联合分离在临床上较为多见,常伴随外踝骨折,处理得好坏直接影响踝关节的功能。传统处理方式采用点式复位钳夹住下胫腓联合进行复位,然后从外踝向胫骨远端打入1枚或2枚固定螺钉,如合并外踝骨折时则通常复位外踝骨折再复位下胫腓联合分离,但在复位下胫腓联合分离的过程中由于外踝受力不均匀而可能出现下胫腓联合分离复位欠佳甚至外踝骨折移位,以及传统点式复位钳在复位过程中易出现钳臂夹伤皮肤尤其是对于粗壮的腿,且对于固定螺钉的进针点在距离踝关节平面长度是粗略估计的,固定钉的位置如不符合生物力学要求,导致固定效果不佳甚至出现断钉现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下胫腓联合分离的复位固定装置。本发明可对下胫腓联合分离进行不同维度的精准复位及固定,符合生物力学的要求,也可同时对外踝骨折进行复位固定。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用于下胫腓联合分离的复位固定装置,包括角度盘,角度盘两侧对称设有第一固定杆,第一固定杆内设有第一空腔,第一空腔内设有第一移动杆,第一移动杆延伸至第一空腔外并连接有第一竖杆,第一竖杆内设有第三空腔,第三空腔内设有第一滑动杆,第一滑动杆延伸至第三空腔外并连接有空心导向器,空心导向器内设有内腔,其中一个空心导向器的端面设有外踝复位固定夹,所述外踝复位固定夹由记忆合金制成;另一个空心导向器的端面设有防滑齿;所述角度盘上侧设有第二固定杆,第二固定杆内设有第二空腔,第二空腔内设有第二移动杆,第二移动杆延伸至第二空腔外并连接有第二竖杆,第二竖杆内设有第四空腔,第四空腔内设有第二滑动杆,第二滑动杆延伸至第四空腔外并连接有穿刺针。
前述的用于下胫腓联合分离的复位固定装置中,所述第一固定杆上设有第一固定螺栓,第一固定螺栓延伸至第一空腔内;所述第二固定杆上设有第二固定螺栓,第二固定螺栓延伸至第二空腔内。
前述的用于下胫腓联合分离的复位固定装置中,所述第一竖杆上设有第三固定螺栓,第三固定螺栓延伸至第三空腔内;所述第二竖杆上设有第四固定螺栓,第四固定螺栓延伸至第四空腔内。
前述的用于下胫腓联合分离的复位固定装置中,所述内腔的外壁设有外螺纹,外踝复位固定夹与内腔的外螺纹连接。
前述的用于下胫腓联合分离的复位固定装置中,所述第一移动杆位于第一空腔内的一端设有第一限位板,第一限位板与第一空腔滑动配合;所述第二移动杆位于第二空腔内的一端设有第二限位板,第二限位板与第二空腔滑动配合;所述第一滑动杆上端设有第三限位板,第三限位板与第三空腔滑动配合;所述第二滑动杆上端设有第四限位板,第四限位板与第四空腔滑动配合。
根据上述的用于下胫腓联合分离的复位固定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纵向预定位:将第二固定螺栓拧松,滑动第二移动杆,带动第二竖杆移动,进而带动穿刺针移动,将第四固定螺栓拧松,滑动第二滑动杆,进而带动穿刺针移动,调整好位置后,将穿刺针刺入患肢的踝关节,紧贴胫骨远端关节面,按照下胫腓螺钉的操作规则,在距离胫骨远端的3cm的精准位置上然后拧紧第二固定螺栓与第四固定螺栓,对第二移动杆与第二滑动杆的位置进行固定;
S2,横向预定位:将两侧的第一固定螺栓拧松,然后滑动相应的第一移动杆,带动第一竖杆移动,拧松第三固定螺栓,滑动第一滑动杆,进而带动相应的空心导向器移动;其中一侧的空心导向器的防滑齿与病人内踝部初步贴合,另一侧的空心导向器设置外踝复位固定夹,转动角度盘,带动防滑齿的移动,从而使两侧的空心导向器连线形成外低内高的30度角,此时通过外踝复位固定夹夹住外踝,温盐水使外踝复位固定夹牢固固定外踝,而防滑齿与病人内踝部紧密贴合,防滑齿与外踝复位固定夹相向收紧,此时外踝受力均匀,从而使下胫腓联合复位并固定,再拧紧第一固定螺栓与第三固定螺栓,对第一移动杆与第一滑动杆的位置进行固定;
S3,横向固定:如需要钻透四层皮质时,将钻头放置入内腔中,钻头沿着内腔依次钻入病人的腓骨和胫骨,形成螺钉通道;再用固定钉沿着内腔依次拧进腓骨和胫骨远端的钉道内,从而实现对下胫腓联合的固定,如只需要钻透三层皮质时,在胫骨远端内侧的内腔处放置软组织推筒,软组织推筒抵住病人胫骨远端内侧皮质,再将钻头放置于另一侧内腔中,用钻头进行钻孔,钻头受到软组织推筒的阻挡无法钻透第四层皮质,钉道形成后,维持软组织推筒位置,拧入固定钉。
前述的用于下胫腓联合分离的复位固定方法中在S2阶段,如合并外踝骨折时,则先复位外踝骨折及放置钢板在合理区域后,然后应用外踝复位固定夹对外踝骨折及钢板进行预固定,温盐水使外踝复位固定夹牢固固定该区域的骨折及钢板,再与对侧的防滑齿一起使下胫腓联合进行复位并固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在一侧的空心导向器末端设置有外踝复位固定夹,外踝复位固定夹由记忆合金制成,具有遇热夹紧、遇冷松开的效果,尤其对于伴外踝骨折的下胫腓联合分离的患者,不仅避免了外踝部位因受力不均匀引起下胫腓分离复位效果差、骨折移位等情况,同时可以对外踝骨折及钢板区域进行固定,从而提高对下胫腓联合分离的复位及固定效果。
2、本发明通过设置可移动的第一移动杆,带动第一竖杆与空心导向器移动,能够调节两个空心导向器之间的距离,再通过拧紧第一固定螺栓能够对第一移动杆的位置进行固定,从而实现对不同尺寸患肢的横向固定,避免了对粗壮的小腿在应用传统点式复位钳进行复位过程中出现钳臂夹伤皮肤的情况。
3、本发明通过设置第二移动杆,带动第二竖杆与穿刺针的移动,使穿刺针刺入患肢的踝关节,紧贴胫骨远端关节面,在距离胫骨远端的3cm的位置上实现纵向的精准固定;同时调整角度盘的角度,通过双侧空心导向器的防滑齿、外踝复位固定夹的移动实现横向的精准固定,使下胫腓螺钉更符合生物力学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A处结构放大图;
图3是本发明的B-B向截面图;
图4是本发明中外踝复位固定夹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1-角度盘;2-第一固定杆;3-第一移动杆;4-第一竖杆;5-空心导向器;6-外踝复位固定夹;7-防滑齿;8-内腔;9-第一空腔;10-第一限位板;11-第二移动杆;12-穿刺针;13-第二固定杆;14-第二空腔;15-第二限位板;16-第二竖杆;17-第一固定螺栓;18-第二固定螺栓;19-第一滑动杆;20-第三限位板;21-第三空腔;22-第三固定螺栓;23-第四空腔;24-第四限位板;25-第四固定螺栓;26-第二滑动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发明限制的依据。
实施例:一种用于下胫腓联合分离的复位固定装置,如附图1和附图2所示,包括角度盘1,角度盘1呈圆弧状结构,角度盘1两侧均设有第一固定杆2,第一固定杆2内设有第一空腔9,第一空腔9内设有第一移动杆3,所述第一固定杆2上设有第一固定螺栓17,第一固定螺栓17延伸至第一空腔9内,设置第一固定螺栓17用于对第一移动杆3的位置进行固定,所述第一移动杆3位于第一空腔9内的一端设有第一限位板10,第一限位板10与第一空腔9滑动配合,设置第一限位板10能够防止第一移动杆3从第一空腔9中完全抽出,第一移动杆3延伸至第一空腔9外并连接有第一竖杆4,第一竖杆4内设有第三空腔21,第三空腔21内设有第一滑动杆19,所述第一竖杆4上设有第三固定螺栓22,第三固定螺栓22延伸至第三空腔21内,设置第三固定螺栓22用于对第一滑动杆19的位置进行固定,所述第一滑动杆19上端设有第三限位板20,第三限位板20与第三空腔21滑动配合,第三限位板20能够防止第一滑动杆19从第三空腔21内完全抽出,第一滑动杆19延伸至第三空腔21外并连接有空心导向器5,空心导向器5内设有内腔8,其中一个空心导向器5的端面设有外踝复位固定夹6,所述内腔8外壁设有外螺纹,外踝复位固定夹6与内腔8的外螺纹连接,如附图4所示,外踝复位固定夹6由记忆合金制成,能够遇热夹紧、遇冷松开,便于患者外踝部的固定和夹紧,尤其对于伴有外踝骨折的下胫腓联合分离,不仅避免了外踝部位因受力不均匀引起下胫腓分离复位效果差、骨折移位等情况,同时可以对外踝骨折及钢板区域进行固定,另一个空心导向器5的端面设有防滑齿7,能够在夹持住患者的胫骨远端起到防滑作用,从而保证装置的复位固定效果。
如附图3所示,所述角度盘1上侧设有第二固定杆13,第二固定杆13内设有第二空腔14,第二空腔14内设有第二移动杆11,所述第二固定杆13上设有第二固定螺栓18,第二固定螺栓18延伸至第二空腔14内,第二固定螺栓18用于对第二移动杆11的位置进行固定,所述第二移动杆11位于第二空腔14内的一端设有第二限位板15,第二限位板15与第二空腔14滑动配合,第二限位板15能够防止第二移动杆11从第二空腔14内完全抽出,第二移动杆11延伸至第二空腔14外并连接有第二竖杆16,第二竖杆16内设有第四空腔23,第四空腔23内设有第二滑动杆26,所述第二竖杆16上设有第四固定螺栓25,第四固定螺栓25延伸至第四空腔23内,第四固定螺栓25用于对第二滑动杆26的位置进行固定,所述第二滑动杆26上端设有第四限位板24,第四限位板24与第四空腔23滑动配合,第四限位板24能够防止第二滑动杆26从第四空腔23内完全抽出,第二滑动杆26延伸至第四空腔23外并连接有穿刺针12。
进一步地,可在第二移动杆11表面设置刻度线,第二固定杆13边缘所指示的刻度线的位置表示角度盘1距离患者踝关节的长度,从而方便手术医生更精准地进行定位。
根据上述的用于下胫腓联合分离的复位固定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纵向预定位:将第二固定螺栓18拧松,滑动第二移动杆11,带动第二竖杆16移动,进而带动穿刺针12移动,将第四固定螺栓25拧松,滑动第二滑动杆26,进而带动穿刺针12移动,调整好位置后,将穿刺针12刺入患肢的踝关节,紧贴胫骨远端关节面,按照下胫腓螺钉的操作规则,在距离胫骨远端的3cm的精准位置上然后拧紧第二固定螺栓18与第四固定螺栓25,对第二移动杆11与第二滑动杆26的位置进行固定;
S2,横向预定位:将两侧的第一固定螺栓17拧松,然后滑动相应的第一移动杆3,带动第一竖杆4移动,拧松第三固定螺栓22,滑动第一滑动杆19,进而带动相应的空心导向器5移动;其中一侧的空心导向器5的防滑齿7与病人内踝部初步贴合,另一侧的空心导向器5设置外踝复位固定夹6,转动角度盘1,带动防滑齿7的移动,从而使两侧的空心导向器5连线形成外低内高的30度角,此时通过外踝复位固定夹6夹住外踝,温盐水使外踝复位固定夹6牢固固定外踝,而防滑齿7与病人内踝部紧密贴合,防滑齿7与外踝复位固定夹6相向收紧,此时外踝受力均匀,从而使下胫腓联合复位并固定,再拧紧第一固定螺栓17与第三固定螺栓22,对第一移动杆3与第一滑动杆19的位置进行固定;
S3,横向固定:如需要钻透四层皮质时,将钻头放置入内腔8中,钻头沿着内腔8依次钻入病人的腓骨和胫骨,形成螺钉通道;再用固定钉沿着内腔8依次拧进腓骨和胫骨远端的钉道内,从而实现对下胫腓联合的固定,如只需要钻透三层皮质时,在胫骨远端内侧的内腔8处放置软组织推筒,软组织推筒抵住病人胫骨远端内侧皮质,再将钻头放置于另一侧内腔8中,用钻头进行钻孔,钻头受到软组织推筒的阻挡无法钻透第四层皮质,钉道形成后,维持软组织推筒位置,拧入固定钉。
工作原理:先滑动第二移动杆11,带动第二竖杆16移动,然后滑动第二滑动杆26,带动穿刺针12移动,当穿刺针12移动到患肢踝关节时,将穿刺针12刺入患者的踝关节,使穿刺针12紧贴胫骨远端关节面,再拧紧第二固定螺栓18与第四固定螺栓,对第二移动杆11与第二滑动杆26的位置进行固定,从而实现纵向的精准定位。
进行穿刺固定时,将第一固定螺栓17与第三固定螺栓22拧松,通过滑动第一移动杆3带动第一竖杆4移动,再滑动第一滑动杆19,带动空心导向器5移动,其中一侧的空心导向器5的防滑齿7与病人内踝部初步贴合,另一侧的空心导向器5设置外踝复位固定夹6,转动角度盘1,带动防滑齿7的移动,从而使两侧的空心导向器5连线形成外低内高的30度角,此时通过外踝复位固定夹6夹住外踝,温盐水使外踝复位固定夹6牢固固定外踝,而防滑齿7与病人内踝部紧密贴合,防滑齿7与外踝复位固定夹6相向收紧,此时外踝受力均匀,从而使下胫腓联合复位并固定,拧紧第一固定螺栓17与第三固定螺栓22,对第一移动杆3与第一滑动杆19的位置进行固定,从而实现横向的精准复位、定位。
如需要钻透四层皮质时,将钻头放置入内腔8中,钻头沿着内腔8依次钻入病人的腓骨和胫骨,形成螺钉通道;再用固定钉沿着内腔8依次拧进腓骨和胫骨远端的钉道内,从而实现对下胫腓联合的固定,如只需要钻透三层皮质时,在胫骨远端内侧的内腔8处放置软组织推筒,软组织推筒抵住病人胫骨远端内侧皮质,再将钻头放置于另一侧内腔8中,用钻头进行钻孔,钻头受到软组织推筒的阻挡无法钻透第四层皮质,钉道形成后,维持软组织推筒位置,拧入固定钉。
综上,通过上述操作即可实现对下胫腓联合分离进行不同维度的精准复位及固定,符合生物力学的要求,也可同时对外踝骨折进行复位固定,而且,通过可滑动的第一移动杆3能够根据病人的腿部粗细来对两个空心导向器5之间的距离进行调节,便于装置适应对不同粗细程度的踝部复位固定。

Claims (5)

1.一种用于下胫腓联合分离的复位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角度盘(1),角度盘(1)两侧对称设有第一固定杆(2),第一固定杆(2)内设有第一空腔(9),第一空腔(9)内设有第一移动杆(3),第一移动杆(3)延伸至第一空腔(9)外并连接有第一竖杆(4),第一竖杆(4)内设有第三空腔(21),第三空腔(21)内设有第一滑动杆(19),第一滑动杆(19)延伸至第三空腔(21)外并连接有空心导向器(5),空心导向器(5)内设有内腔(8),其中一个空心导向器(5)的端面设有外踝复位固定夹(6),所述外踝复位固定夹(6)由记忆合金制成,另一个空心导向器(5)的端面设有防滑齿(7);所述角度盘(1)上侧设有第二固定杆(13),第二固定杆(13)内设有第二空腔(14),第二空腔(14)内设有第二移动杆(11),第二移动杆(11)延伸至第二空腔(14)外并连接有第二竖杆(16),第二竖杆(16)内设有第四空腔(23),第四空腔(23)内设有第二滑动杆(26),第二滑动杆(26)延伸至第四空腔(23)外并连接有穿刺针(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下胫腓联合分离的复位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杆(2)上设有第一固定螺栓(17),第一固定螺栓(17)延伸至第一空腔(9)内;所述第二固定杆(13)上设有第二固定螺栓(18),第二固定螺栓(18)延伸至第二空腔(14)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下胫腓联合分离的复位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竖杆(4)上设有第三固定螺栓(22),第三固定螺栓(22)延伸至第三空腔(21)内;所述第二竖杆(16)上设有第四固定螺栓(25),第四固定螺栓(25)延伸至第四空腔(23)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下胫腓联合分离的复位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腔(8)外壁设有外螺纹,外踝复位固定夹(6)与内腔(8)的外螺纹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下胫腓联合分离的复位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移动杆(3)位于第一空腔(9)内的一端设有第一限位板(10),第一限位板(10)与第一空腔(9)滑动配合;所述第二移动杆(11)位于第二空腔(14)内的一端设有第二限位板(15),第二限位板(15)与第二空腔(14)滑动配合;所述第一滑动杆(19)上端设有第三限位板(20),第三限位板(20)与第三空腔(21)滑动配合;所述第二滑动杆(26)上端设有第四限位板(24),第四限位板(24)与第四空腔(23)滑动配合。
CN202210099633.7A 2022-01-27 2022-01-27 一种用于下胫腓联合分离的复位固定装置 Active CN11446929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099633.7A CN114469294B (zh) 2022-01-27 2022-01-27 一种用于下胫腓联合分离的复位固定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099633.7A CN114469294B (zh) 2022-01-27 2022-01-27 一种用于下胫腓联合分离的复位固定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469294A CN114469294A (zh) 2022-05-13
CN114469294B true CN114469294B (zh) 2023-06-23

Family

ID=814759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099633.7A Active CN114469294B (zh) 2022-01-27 2022-01-27 一种用于下胫腓联合分离的复位固定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469294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998516A (zh) * 2006-12-29 2007-07-18 赵斌修 骨间联合分离外固定器
EP3178424A1 (en) * 2015-12-08 2017-06-14 Arthrex Inc Bone fixation plate for the distal fibula and device for distal tibiofibular syndesmosis fixation
CN108742820B (zh) * 2018-09-06 2020-03-24 山东威高骨科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下胫腓联合固定用导向装置
CN109620387A (zh) * 2018-12-25 2019-04-16 苏日宝 一种下胫腓联合复位置钉器
CN109875673B (zh) * 2019-03-28 2020-08-18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 下胫腓联合复位及螺钉置入导向装置
CN209826925U (zh) * 2019-04-29 2019-12-24 姜烈宝 一种下胫腓联合复位固定装置
CN210521084U (zh) * 2019-07-08 2020-05-15 宁波市第一医院 一种下胫腓关节螺钉、带袢钢板置入的导航器
CN212679234U (zh) * 2020-05-14 2021-03-12 昆山市第二人民医院 踝关节骨折术中牵引复位器
CN212755859U (zh) * 2020-05-15 2021-03-23 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连云港市临床肿瘤研究所) 一种用于下胫腓联合手术的器械
CN112971961B (zh) * 2021-02-03 2022-12-27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 下胫腓联合分离捆绑弹性固定导向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469294A (zh) 2022-05-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0301033B1 (en) Disposable fixing means especially for fixing fractured small tubular bones externally
US4573459A (en) Thumb and finger extension device
US7785326B2 (en) System for intramedullary rod fixation and method therefor
US4281649A (en) Osteosynthesis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ducing a bone fracture
CA2805109A1 (en) Assemblies for aligning a bone fixation plate
US20240090930A1 (en) Orthopaedic bone stabilisation device
EP1354562A1 (de) Knochenfixierungssystem
CN114469294B (zh) 一种用于下胫腓联合分离的复位固定装置
CN201861747U (zh) 可同时完成钻孔和紧固的骨科用固定螺栓
CN102028525A (zh) 骨科手术辅助器
AU2021102305A4 (en) Osteotomy guide apparatus for knee replacement based 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ded design and 3d printing
CN213249632U (zh) 一种微创经皮螺钉取出用撑开器
CN210749457U (zh) 一种定位准确的创伤骨科用固定钳
RU2672926C1 (ru) Способ и пластина для остеосинтеза переломов грудины
CN219661876U (zh) 一种组合式骨折复位加压器
Mennen A new bone holding clamp for use during internal fixation of fractures
TW201711642A (zh) 一種含具有複數螺紋區之骨螺釘的骨板組
CN201131787Y (zh) 持骨复位固定器
CN212165878U (zh) 一种用于骨科医疗的手术取钉装置
CN217014139U (zh) 一种用于骨科手术的开放复位截骨导向器
CN215018768U (zh) 一种通用型骨折固定机构
TWI773142B (zh) 骨骼鎖定系統及方法
RU2281716C1 (ru) Аппарат внешней фиксации
CN210204886U (zh) 一种骨延长、骨搬移、骨畸形纠正器
CN209826921U (zh) 一种下颌骨骨折外固定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