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466343A - 设备连接方法、装置、计算机存储介质以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设备连接方法、装置、计算机存储介质以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466343A
CN114466343A CN202210131261.1A CN202210131261A CN114466343A CN 114466343 A CN114466343 A CN 114466343A CN 202210131261 A CN202210131261 A CN 202210131261A CN 114466343 A CN114466343 A CN 11446634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uetooth
bluetooth device
connection
connection state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13126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鹏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Haiyi Zhixi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Haiyi Zhixi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Haiyi Zhixi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Haiyi Zhixi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131261.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466343A/zh
Publication of CN1144663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46634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80Services using short range communication, e.g. near-field communication [NFC], 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or low energy commun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4Direct-mode setup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设备连接方法、装置、计算机存储介质以及电子设备。该方法包括:基于专用查询码查询预设距离范围内的第二蓝牙设备,然后获取所述第一蓝牙设备的第一连接状态,并获取所述第二蓝牙设备的第二连接状态,基于所述第一连接状态以及所述第二连接状态,建立与所述第二蓝牙设备的蓝牙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状态用于指示所述第一蓝牙设备是否连接至终端,所述第二连接状态用于指示所述第二蓝牙设备是否连接至终端,实现了蓝牙设备间的自动连接。

Description

设备连接方法、装置、计算机存储介质以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设备连接方法、装置、计算机存储介质以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科技的进步总能带动人们生活水平以及生活质量的提升,真无线立体声(TWS,True Wireless Stereo)蓝牙耳机自面世以来,以其极为便利的优点,迅速风靡市场,深受消费者的喜爱。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设备连接方法、装置、计算机存储介质以及电子设备,可以实现蓝牙设备的自动配对连接。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设备连接方法,应用于第一蓝牙设备,该方法包括:
基于专用查询码查询预设距离范围内的第二蓝牙设备;
获取所述第一蓝牙设备的第一连接状态,并获取所述第二蓝牙设备的第二连接状态;
基于所述第一连接状态以及所述第二连接状态,建立与所述第二蓝牙设备的蓝牙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状态用于指示所述第一蓝牙设备是否连接至终端,所述第二连接状态用于指示所述第二蓝牙设备是否连接至终端。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设备连接装置,包括:
设备查询模块,用于基于专用查询码查询预设距离范围内的第二蓝牙设备;
状态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第一蓝牙设备的第一连接状态,并获取所述第二蓝牙设备的第二连接状态;
连接建立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第一连接状态以及所述第二连接状态,建立与所述第二蓝牙设备的蓝牙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状态用于指示所述第一蓝牙设备是否连接至终端,所述第二连接状态用于指示所述第二蓝牙设备是否连接至终端。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所述至少一条指令适于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上述的方法步骤。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可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其中,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所述至少一条指令适于由所述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上述的方法步骤。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
采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设备连接方法,通过采用专用查询码查询预设距离范围内的第二蓝牙设备,并获取第一蓝牙设备的第一连接状态以及第二蓝牙设备的第二连接状态,基于第一连接状态以及第二连接状态,第一蓝牙设备和第二蓝牙设备建立连接;通过专用查询码来查询蓝牙设备的方式,无需物理接口或手动操作,根据连接状态信息即可实现蓝牙设备间的自动连接,且专用查询码提高了蓝牙设备间的查询速度,进而提升了连接速度。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设备连接方法的系统架构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设备连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设备连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设备连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设备连接的举例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设备连接的举例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设备连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设备连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连接建立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方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申请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申请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范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申请将更加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实施方式中。在下面的描述中,提供许多具体细节从而给出对本申请的实施方式的充分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意识到,可以实践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省略所述特定细节中的一个或更多,或者可以采用其它的方法、组元、装置、步骤等。在其它情况下,不详细示出或描述公知技术方案以避免喧宾夺主而使得本申请的各方面变得模糊。
此外,附图仅为本申请的示意性图解,并非一定是按比例绘制。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分,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重复描述。附图中所示的一些方框图是功能实体,不一定必须与物理或逻辑上独立的实体相对应。可以采用软件形式来实现这些功能实体,或在一个或多个硬件模块或集成电路中实现这些功能实体,或在不同网络和/或处理器装置和/或微控制器装置中实现这些功能实体。
现有技术中,TWS蓝牙耳机连接方案主要通过以下两种方式:
第一种方式,左右耳的TWS蓝牙耳机之间通过物理接口进行MAC地址信息的交换,然后再进行配对,这种方式需要耳机增加额外的接口、对应的硬件电路以及设计相应的软件以支持TWS蓝牙耳机之间相互通讯,增加了耳机在外观设计、内部电路设计以及软件设计上的复杂度。
第二种方式,左右耳的TWS蓝牙耳机之间通过BLE广播进行配对密钥的交互,这种方式需要手动触发TWS蓝牙耳机之间的配对,并且如果周围存在相同的蓝牙耳机时,存在误配对的情况。
基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设备连接方法,采用专用查询码查询预设距离范围内的第二蓝牙设备,并获取第一蓝牙设备的第一连接状态以及第二蓝牙设备的第二连接状态,基于第一连接状态以及第二连接状态,第一蓝牙设备和第二蓝牙设备建立连接,通过专用查询码来查询蓝牙设备的方式,无需物理接口或手动操作,根据连接状态信息即可实现蓝牙设备间的自动连接,且专用查询码提高了蓝牙设备间的查询速度,进而提升了连接速度。
请参见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设备连接方法的系统架构图。如图1所示,所示系统架构可以包括第一蓝牙设备001、无线通讯链路002、第二蓝牙设备003以及终端004。
第一蓝牙设备001可以通过无线通讯链路002与第二蓝牙设备003和终端004之间进行数据的传输。应理解,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对第一蓝牙设备001和第二蓝牙设备003并无具体限定,第一蓝牙设备001和第二蓝牙设备003均为具有蓝牙通讯功能的设备。
所述终端004可以是硬件,也可以是软件。当终端004为硬件时,可以是各种电子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智能手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膝上型便携式计算机和台式计算机等具有蓝牙通讯功能的设备。
根据图1所示的系统架构,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申请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申请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附图中所示的流程图仅是示例性说明,不是必须按照所示步骤执行。例如,有的步骤是并列的,在逻辑上并没有严格的先后关系,因此实际执行顺序是可变的。
请参见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设备连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应用于第一蓝牙设备,如图2所示,所述设备连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101,基于专用查询码查询预设距离范围内的第二蓝牙设备;
可以理解的是,蓝牙设备开机后会搜索查询附近有无可配对连接的蓝牙设备,以便于和可配对连接的蓝牙设备建立蓝牙连接。例如,双耳蓝牙耳机,左右耳蓝牙耳机在开机后会互相搜索查询彼此。
具体的,第一蓝牙设备采用预定义的专用查询码查询预设距离范围内的第二蓝牙设备。
专用查询码用于查询一定范围内的蓝牙设备,只有使用相同的专用查询码的蓝牙设备才可以被彼此查询到。一般来讲,蓝牙设备通常使用通用查询码进行蓝牙设备的查询功能,区别于通用查询码,使用专用查询码可以使得蓝牙设备在查询连接的过程中,避免查询到无意义的蓝牙设备,而是直接查询到使用相同专用查询码的蓝牙设备,查询速度更快。例如,第一蓝牙设备和第二蓝牙设备为使用专用查询码的蓝牙设备,在一个场景中,在第一蓝牙设备的查询范围内包括第二蓝牙设备以及第二蓝牙设备之外的其它蓝牙设备,此时第一蓝牙设备基于专用查询码查询附近的蓝牙设备,会直接查询到使用了相同专用蓝牙查询码的第二蓝牙设备,而不会查询到第二蓝牙设备之外的其它蓝牙设备。
专用查询码为蓝牙设备开发人员在为蓝牙设备进行软件设计时预定义的专用查询码。
预设距离范围可以为第一蓝牙设备所能查询的最大范围。
应理解,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蓝牙设备和第二蓝牙设备并无实质区别,在两个需要配对连接的蓝牙设备查询彼此时,先查询到对方的蓝牙设备定义为第一蓝牙设备,先被查询到的蓝牙设备为第二蓝牙设备。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蓝牙设备基于专用查询码查询预设距离范围内的蓝牙设备,当第一蓝牙设备基于专用查询码在预设距离范围内查询到的蓝牙设备包括多个时,根据查询到的各蓝牙设备的信号强度,选择信号强度最强的蓝牙设备作为第二蓝牙设备。
S102,获取第一蓝牙设备的第一连接状态,并获取第二蓝牙设备的第二连接状态;
S103,基于第一连接状态以及第二连接状态,建立与第二蓝牙设备的蓝牙连接,第一连接状态用于指示第一蓝牙设备是否连接至终端,第二连接状态用于指示第二蓝牙设备是否连接至终端。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蓝牙设备获取自身的第一连接状态以及获取第二蓝牙设备的第二连接状态,根据第一连接状态以及第二连接状态确定是否可以和第二蓝牙设备建立蓝牙连接。其中,第一连接状态用于指示第一蓝牙设备是否连接至终端,第二连接状态用于指示第二蓝牙设备是否连接至终端。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蓝牙设备在连接至终端后,会将连接状态通过蓝牙服务发现协议(SDP,Service Discovery Protocol)注册至该设备特定的通用唯一识别码(UUID,Universally Unique Identifier)对应的服务记录信息中,以便于本端蓝牙设备或对端蓝牙设备通过查询特定的UUID对应的服务记录信息,查询到蓝牙设备的连接状态。
采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设备连接方法,通过专用查询码查询预设距离范围内的第二蓝牙设备,并获取第一蓝牙设备的第一连接状态以及第二蓝牙设备的第二连接状态,基于第一连接状态以及第二连接状态,第一蓝牙设备和第二蓝牙设备建立连接,通过专用查询码来查询蓝牙设备的方式,无需物理接口或手动操作,根据连接状态信息即可实现蓝牙设备间的自动连接,且专用查询码提高了蓝牙设备间的查询速度,进而提升了连接速度。
请参见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设备连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3所示,所述设备连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201,判断是否存在与第一蓝牙设备已配对的第二蓝牙设备;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蓝牙设备开机后,查询配对连接记录中是否存在已配对的第二蓝牙设备。
不难理解,蓝牙设备的设备信息以及MAC地址信息为固定不变的信息,若第二蓝牙设备曾经和第一蓝牙设备配对连接过,则第一蓝牙设备会记录有第二蓝牙设备的设备信息以及MAC地址信息,基于第一蓝牙设备中记录的第二蓝牙设备的设备信息以及MAC地址信息,第一蓝牙设备可以无需查询直接向第二蓝牙设备发起重连。
S202,若存在与第一蓝牙设备已配对的第二蓝牙设备,则重连第二蓝牙设备;
在一个实施例中,若第一蓝牙设备重连第二蓝牙设备成功,则执行步骤S206。
在一个实施例中,若第一蓝牙设备重连第二蓝牙设备失败,则执行步骤S204。
可选的,若第一蓝牙设备重连第二蓝牙设备多次均失败,则执行步骤S204。
S203,若不存在与第一蓝牙设备已配对的第二蓝牙设备,则执行步骤S204;
S204,基于专用查询码查询预设距离范围内的至少一个蓝牙设备;
具体的,第一蓝牙设备基于专用查询码查询附近的可查询到的使用相同专用查询码的蓝牙设备。
S205,获取各蓝牙设备的信号强度,将信号强度最强的蓝牙设备作为第二蓝牙设备;
具体的,根据查询到的与第一蓝牙设备使用相同专用查询码的蓝牙设备的信号强度,将信号强度最强的蓝牙设备作为第二蓝牙设备。
可以理解的是,为避免第一蓝牙设备误连接第二蓝牙设备之外的蓝牙设备,将查询到的蓝牙设备中信号强度最强的蓝牙设备作为第二蓝牙设备。一般来讲,用户在进行左右耳蓝牙耳机的配对连接时,用户周围可能存在使用相同蓝牙耳机的其他用户,但用户自己使用的两只蓝牙耳机的距离是相对于其他用户的蓝牙耳机来说是比较近的,这样在用户的其中一个蓝牙耳机(相当于第一蓝牙设备)查询到多只蓝牙耳机时,可以根据查询到的信号强度的强弱,判断哪一个蓝牙耳机时距离本端较近的蓝牙耳机,即信号强度最强的蓝牙耳机为距离较近的蓝牙耳机(相当于第二蓝牙设备),也为需要进行配对连接的目标蓝牙耳机。
S206,获取第一蓝牙设备的第一连接状态,并获取第二蓝牙设备的第二连接状态;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蓝牙设备在连接至终端后,会将连接状态通过蓝牙服务发现协议(SDP,Service Discovery Protocol)注册至该设备特定的通用唯一识别码(UUID,Universally Unique Identifier)对应的服务记录信息中,以便于本端蓝牙设备或对端蓝牙设备通过查询特定的UUID对应的服务记录信息,查询到蓝牙设备的连接状态。
具体的,第一蓝牙设备通过查询本地的服务记录信息,获知第一蓝牙设备的第一连接状态,第一连接状态包括第一蓝牙设备已连接至终端或第一蓝牙设备未连接至终端中的一种;第一蓝牙设备通过服务发现协议查询第二蓝牙设备中定制通用唯一识别码对应的服务记录信息,获知第二蓝牙设备的第二连接状态,第二连接状态包括第二蓝牙设备已连接至终端或第二蓝牙设备未连接至终端中的一种。
定制通用唯一识别码用于标识保存了蓝牙连接状态的服务记录信息。
S207,若所述第一连接状态指示所述第一蓝牙设备未连接至终端和/或所述第二连接状态指示所述第二蓝牙设备未连接至终端,则建立与所述第二蓝牙设备的蓝牙连接;
具体的,第一蓝牙设备根据第一蓝牙设备的连接状态以及第二蓝牙设备的连接状态,与第二蓝牙设备建立蓝牙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若第一连接状态指示第一蓝牙设备已连接至终端,第二连接状态指示第二蓝牙设备未连接至终端,则第一蓝牙设备与第二蓝牙设备建立蓝牙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若第一连接状态指示第一蓝牙设备未连接至终端,第二连接状态指示第二蓝牙设备已连接至终端,则第一蓝牙设备与第二蓝牙设备建立蓝牙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若第一连接状态指示第一蓝牙设备未连接至终端且第二连接状态指示第二蓝牙设备未连接至终端,即第一蓝牙设备以及第二蓝牙设备均未连接至终端,则第一蓝牙设备与第二蓝牙设备建立蓝牙连接。
S208,若所述第一连接状态指示所述第一蓝牙设备已连接至终端以及所述第二连接状态指示所述第二蓝牙设备已连接至终端,则不建立与所述第二蓝牙设备的蓝牙连接。
具体的,若第一连接状态指示第一蓝牙设备已连接至终端,第二连接状态指示第二蓝牙设备已连接至终端,则第一蓝牙设备以及第二蓝牙设备不能建立蓝牙连接。
采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设备连接方法,在蓝牙设备开机后,首先判断是否存在与第一蓝牙设备已配对的第二蓝牙设备,若存在,则重连曾经配对过的第二蓝牙设备,若重连成功,则无需执行基于专用查询码查询的操作,直接执行获取第二蓝牙设备的第二连接状态步骤;若重连失败或不存在与第一蓝牙设备已配对的第二蓝牙设备,则基于专用查询码查询预设距离范围内的至少一个蓝牙设备,并将至少一个蓝牙设备中信号强度最强的蓝牙设备作为第二蓝牙设备,然后获取第一蓝牙设备的第一连接状态,并获取第二蓝牙设备的第二连接状态,根据第一连接状态以及第二连接状态,若第一蓝牙设备以及第二蓝牙设备中至少一个未连接至终端,则建立与第二蓝牙设备的蓝牙连接,若第一蓝牙设备以及第二蓝牙设备均已连接至终端,则不建立与第二蓝牙设备的蓝牙连接;通过专用查询码来查询蓝牙设备的方式,无需物理接口或手动操作,实现了蓝牙设备间的自动连接,在查询蓝牙设备时将信号强度最强的蓝牙设备作为第二蓝牙设备,有效防止蓝牙设备间的误连接。
请参见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设备连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4所示,所述设备连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301,基于专用查询码查询预设距离范围内的第二蓝牙设备;
S302,获取第一蓝牙设备的第一连接状态,并获取第二蓝牙设备的第二连接状态;
S303,若第一连接状态指示第一蓝牙设备已连接至终端以及第二连接状态指示第二蓝牙设备未连接至终端,则向第二蓝牙设备发起免提协议连接,第一蓝牙设备为主设备,第二蓝牙设备为从设备;
具体的,根据第一连接状态以及第二连接状态的指示信息,在第一蓝牙设备和第二蓝牙设备建立蓝牙连接之后,若此时第一蓝牙设备、第二蓝牙设备与终端的连接情况为第一蓝牙设备连接至终端,第二蓝牙设备未连接至终端,则由第一蓝牙设备向第二蓝牙设备发起免提协议(HFP,Hands-Free Profile)连接,其中第一蓝牙设备在HFP连接中为音频网关(AG,Audio Gateway)角色,第一蓝牙设备为主设备,第二蓝牙设备在HFP连接中为免提组件(HF,Hands-Free unit)角色,第二蓝牙设备为从设备。
S304,若第一连接状态指示第一蓝牙设备未连接至终端以及第二连接状态指示第二蓝牙设备已连接至终端,则接收第二蓝牙设备发起的免提协议连接,第二蓝牙设备为主设备,第一蓝牙设备为从设备;
具体的,根据第一连接状态以及第二连接状态的指示信息,在第一蓝牙设备和第二蓝牙设备建立蓝牙连接之后,若此时第一蓝牙设备、第二蓝牙设备与终端的连接情况为第一蓝牙设备未连接至终端,第二蓝牙设备连接至终端,则由第二蓝牙设备向第一蓝牙设备发起免提协议(HFP,Hands-Free Profile)连接,其中第二蓝牙设备在HFP连接中为音频网关(AG,Audio Gateway)角色,第二蓝牙设备为主设备,第一蓝牙设备在HFP连接中为免提组件(HF,Hands-Free unit)角色,第一蓝牙设备为从设备。
S305,若第一连接状态指示第一蓝牙设备未连接至终端以及第二连接状态指示第二蓝牙设备未连接至终端,则与终端建立蓝牙连接,并向第二蓝牙设备发起免提协议连接,第一蓝牙设备为主设备,第二蓝牙设备为从设备;
S306,若第一连接状态指示第一蓝牙设备未连接至终端以及第二连接状态指示第二蓝牙设备未连接至终端,第二蓝牙设备为主设备,第一蓝牙设备为从设备,第二蓝牙设备在发起免提协议连接之前与终端建立蓝牙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若第一连接状态指示第一蓝牙设备未连接至终端且第二连接状态指示第二蓝牙设备未连接至终端,在第一蓝牙设备和第二蓝牙设备建立蓝牙连接之后,由第一蓝牙设备和第二蓝牙设备中的任一蓝牙设备与终端建立蓝牙连接。
可选的,由第一蓝牙设备和第二蓝牙设备中的任一蓝牙设备与终端建立蓝牙连接,可以是,第一蓝牙设备和第二蓝牙设备同时向终端发起连接,若其中一个蓝牙设备先于终端建立蓝牙连接,则另一个蓝牙设备停止与终端建立蓝牙连接。例如,第一蓝牙设备首先与终端建立蓝牙连接,则第二蓝牙设备停止与终端建立蓝牙连接。
一个实施例中,若第一蓝牙设备首先与终端建立蓝牙连接,则由第一蓝牙设备向第二蓝牙设备发起免提协议(HFP,Hands-Free Profile)连接,其中第一蓝牙设备在HFP连接中为音频网关(AG,Audio Gateway)角色,第一蓝牙设备为主设备,第二蓝牙设备在HFP连接中为免提组件(HF,Hands-Free unit)角色,第二蓝牙设备为从设备。
一个实施例中,若第二蓝牙设备首先与终端建立蓝牙连接,则由第二蓝牙设备向第一蓝牙设备发起免提协议(HFP,Hands-Free Profile)连接,其中第二蓝牙设备在HFP连接中为音频网关(AG,Audio Gateway)角色,第二蓝牙设备为主设备,第一蓝牙设备在HFP连接中为免提组件(HF,Hands-Free unit)角色,第一蓝牙设备为从设备。
可选的,在蓝牙设备对应的定制通用唯一识别码对应的服务记录信息中还包括蓝牙设备的设备信息,设备信息可以包括电量信息。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蓝牙设备可通过服务发现协议查询第二蓝牙设备中定制通用唯一识别码对应的服务记录信息,获知第二蓝牙设备的电量信息,同样的,第二蓝牙设备也可以通过服务发现协议查询第一蓝牙设备中定制通用唯一识别码对应的服务记录信息,获知第一蓝牙设备的电量信息,第一蓝牙设备和第二蓝牙设备分别将自身的电量信息和对方的电量信息进行比较,使用剩余电量较多的蓝牙设备和终端建立蓝牙连接。
值得一提的,蓝牙设备每次与终端建立连接或与终端断开连接,都会将连接状态通过蓝牙服务发现协议(SDP,Service Discovery Protocol)注册至该设备特定的通用唯一识别码(UUID,Universally Unique Identifier)对应的服务记录信息中,以更新特定的通用唯一识别码对应的服务记录信息中保存的连接状态信息。特定的通用唯一识别码即定制通用唯一识别码。
采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设备连接方法,通过专用查询码查询预设距离范围内的第二蓝牙设备,然后获取第一蓝牙设备的第一连接状态,并获取第二蓝牙设备的第二连接状态,最后根据第一连接状态以及第二连接状态,若第一蓝牙设备以及第二蓝牙设备中至少一个未连接至终端,则建立与第二蓝牙设备的蓝牙连接,通过专用查询码来查询蓝牙设备的方式,无需物理接口或手动操作,实现了蓝牙设备间的自动连接;并在第一蓝牙设备和第二蓝牙设备建立蓝牙连接之后,可以根据第一蓝牙设备的第一连接状态以及第二蓝牙设备的第二连接状态,将连接至终端的蓝牙设备自动确定为主设备,由主设备主动向从设备发起HFP连接,简化了现有技术中确定主从设备的逻辑。
在本申请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第一蓝牙设备和第二蓝牙设备为相同的蓝牙设备,两个蓝牙设备在开机后都会执行上述实施例提供的设备连接方法中的方法步骤,为了进行区分,将两个蓝牙设备在使用专用查询码查询蓝牙设备,先搜索到对方的蓝牙设备作为第一蓝牙设备。
在本申请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第一蓝牙设备和第二蓝牙设备为相互独立的蓝牙设备,当不存在第二蓝牙设备时,第一蓝牙设备可以单独和终端建立蓝牙连接并使用。例如,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蓝牙设备开机后,首先判断是否存在已配对的第二蓝牙设备,若存在,则尝试重连已配对的第二蓝牙设备,在重连失败或不存在已配对的第二蓝牙设备时,第一蓝牙设备使用专用查询码查询搜索附近的第二蓝牙设备,第一蓝牙设备在预设时长内没有搜索到第二蓝牙设备时,第一蓝牙设备可以单独和终端建立蓝牙连接并使用。
在本申请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第一蓝牙设备和第二蓝牙设备可以是彼此间先建立蓝牙连接,而后第一蓝牙设备和第二蓝牙设备中的其中一个蓝牙设备和终端建立蓝牙连接,也可以是第一蓝牙设备和第二蓝牙设备中的其中一个蓝牙设备先和终端建立蓝牙连接,再和另外一个蓝牙设备建立蓝牙连接。例如,请参见图5,第一蓝牙设备在开机后,未查询到附近有可以配对连接的第二蓝牙设备,第一蓝牙设备首先和终端建立了蓝牙连接,当第二蓝牙设备出现时,第一蓝牙设备再和第二蓝牙设备建立蓝牙连接。
在本申请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第一蓝牙设备和第二蓝牙设备中只能有一个蓝牙设备和终端建立蓝牙连接,若第一蓝牙设备和第二蓝牙设备分别和不同的终端建立了蓝牙连接,则第一蓝牙设备和第二蓝牙设备之间不能再建立蓝牙连接。具体的,请参见图6。
在本申请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第一蓝牙设备和第二蓝牙设备建立蓝牙连接后,其中,只有连接了终端的蓝牙设备可以作为主设备,另一个蓝牙设备只能作为从设备。
下述为本申请装置实施例,可以用于执行本申请方法实施例。对于本申请装置实施例中未披露的细节,请参照本申请方法实施例。
请参见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设备连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该设备连接装置1可以通过软件、硬件或者两者的结合实现成为发送端的全部或一部分。根据一些实施例,该设备连接装置1包括:设备查询模块11、状态获取模块12以及连接建立模块13,具体包括:
设备查询模块11,用于基于专用查询码查询预设距离范围内的第二蓝牙设备;
状态获取模块12,用于获取所述第一蓝牙设备的第一连接状态,并获取所述第二蓝牙设备的第二连接状态;
连接建立模块13,用于基于所述第一连接状态以及所述第二连接状态,建立与所述第二蓝牙设备的蓝牙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状态用于指示所述第一蓝牙设备是否连接至终端,所述第二连接状态用于指示所述第二蓝牙设备是否连接至终端。
可选的,请参见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设备连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所述装置还包括配对设备判断模块14。
所述配对设备判断模块14,具体用于:
判断是否存在与所述第一蓝牙设备已配对的第二蓝牙设备;
若不存在与所述第一蓝牙设备已配对的第二蓝牙设备,则执行所述基于专用查询码查询预设距离范围内的第二蓝牙设备的步骤;
若存在与所述第一蓝牙设备已配对的第二蓝牙设备,则重连所述第二蓝牙设备;
若重连成功,则执行所述获取所述第一蓝牙设备的第一连接状态,并获取所述第二蓝牙设备的第二连接状态的步骤;
若重连失败,则执行所述基于专用查询码查询预设距离范围内的第二蓝牙设备的步骤。
可选的,所述设备查询模块11,具体用于:
基于专用查询码查询预设距离范围内的至少一个蓝牙设备;
获取各所述蓝牙设备的信号强度,将信号强度最强的蓝牙设备作为第二蓝牙设备。
可选的,所述状态获取模块12,具体用于:
基于蓝牙服务发现协议获取所述第二蓝牙设备的定制通用唯一识别码;
获取所述定制通用唯一识别码对应的服务记录信息,基于所述服务记录信息查询所述第二蓝牙设备的第二连接状态。
可选的,请参见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连接建立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如图9所示,所述连接建立模块13,包括:
第一连接单元131,用于若所述第一连接状态指示所述第一蓝牙设备已连接至终端以及所述第二连接状态指示所述第二蓝牙设备已连接至终端,则不建立与所述第二蓝牙设备的蓝牙连接;
第二连接单元132,用于若所述第一连接状态指示所述第一蓝牙设备未连接至终端和/或所述第二连接状态指示所述第二蓝牙设备未连接至终端,则建立与所述第二蓝牙设备的蓝牙连接。
可选的,所述第二连接单元132,具体用于:
若所述第一连接状态指示所述第一蓝牙设备已连接至终端以及所述第二连接状态指示所述第二蓝牙设备未连接至终端,则向所述第二蓝牙设备发起免提协议连接,所述第一蓝牙设备为主设备,所述第二蓝牙设备为从设备;
若所述第一连接状态指示所述第一蓝牙设备未连接至终端以及所述第二连接状态指示所述第二蓝牙设备已连接至终端,则接收所述第二蓝牙设备发起的免提协议连接,所述第二蓝牙设备为主设备,所述第一蓝牙设备为从设备;
若所述第一连接状态指示所述第一蓝牙设备未连接至终端以及所述第二连接状态指示所述第二蓝牙设备未连接至终端,则与所述终端建立蓝牙连接,并向所述第二蓝牙设备发起免提协议连接,所述第一蓝牙设备为主设备,所述第二蓝牙设备为从设备;
若所述第一连接状态指示所述第一蓝牙设备未连接至终端以及所述第二连接状态指示所述第二蓝牙设备未连接至终端,所述第二蓝牙设备为主设备,所述第一蓝牙设备为从设备,所述第二蓝牙设备在发起免提协议连接之前与所述终端建立蓝牙连接。
可选的,如图8所示,所述装置还包括连接状态注册模块15,所述连接状态注册模块15,具体用于:
所述第一蓝牙设备与终端建立蓝牙连接后,基于蓝牙服务发现协议将第一连接状态注册到所述第一蓝牙设备对应的定制通用唯一识别码。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提供的设备连接装置在执行设备连接方法时,仅以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设备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另外,上述实施例提供的设备连接装置与设备连接方法实施例属于同一构思,其体现实现过程详见方法实施例,这里不再赘述。
上述本申请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专用查询码查询预设距离范围内的第二蓝牙设备,并获取第一蓝牙设备的第一连接状态以及第二蓝牙设备的第二连接状态,基于第一连接状态以及第二连接状态,第一蓝牙设备和第二蓝牙设备建立连接,通过专用查询码来查询蓝牙设备的方式,无需物理接口或手动操作,根据连接状态信息即可实现蓝牙设备间的自动连接,且专用查询码提高了蓝牙设备间的查询速度,进而提升了连接速度;通过设置定制通用唯一识别码对应的服务记录信息保存蓝牙设备的连接状态,便于在连接之前蓝牙设备的状态检查确认,保证了蓝牙设备的状态准确可靠。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可以存储有多条指令,所述指令适于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如上述图1~图6所示实施例的所述设备连接方法,具体执行过程可以参见图1~图6所示实施例的具体说明,在此不进行赘述。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所述至少一条指令由所述处理器加载并执行如上述图1~图6所示实施例的所述设备连接方法,具体执行过程可以参见图1~图6所示实施例的具体说明,在此不进行赘述。
请参考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方框图。本申请中的电子设备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如下部件:处理器110、存储器120、输入装置130、输出装置140和总线150。处理器110、存储器120、输入装置130和输出装置140之间可以通过总线150连接。
处理器110可以包括一个或者多个处理核心。处理器110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电子设备内的各个部分,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120内的指令、程序、代码集或指令集,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120内的数据,执行电子设备100的各种功能和处理数据。可选地,处理器110可以采用数字信号处理(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DSP)、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可编程逻辑阵列(programmable logicArray,PLA)中的至少一种硬件形式来实现。处理器110可集成中央处理器(centralprocessing unit,CPU)、图像处理器(graphics processing unit,GPU)和调制解调器等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其中,CPU主要处理操作系统、用户界面和应用程序等;GPU用于负责显示内容的渲染和绘制;调制解调器用于处理无线通信。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调制解调器也可以不集成到处理器110中,单独通过一块通信芯片进行实现。
存储器120可以包括随机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也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可选地,该存储器120包括非瞬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non-transitory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存储器120可用于存储指令、程序、代码、代码集或指令集。
其中,输入装置130用于接收输入的指令或数据,输入装置130包括但不限于键盘、鼠标、摄像头、麦克风或触控设备。输出装置140用于输出指令或数据,输出装置140包括但不限于显示设备和扬声器等。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输入装置130可以为蓝牙天线模块,用于接收向电子设备发送的信息和指令。输出装置140可以为扬声器,用于输出音频信号。
除此之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附图所示出的电子设备的结构并不构成对电子设备的限定,电子设备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比如,电子设备中还包括射频电路、输入单元、传感器、音频电路、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模块、电源、蓝牙模块等部件,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各步骤的执行主体可以是上文介绍的电子设备。可选地,各步骤的执行主体为电子设备的操作系统。操作系统可以是安卓系统,也可以是IOS系统,或者其它操作系统,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在图10所示的电子设备中,处理器110可以用于调用存储器120中存储的设备连接程序,并执行以实现如本申请各个方法实施例所述的设备连接方法。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专用查询码查询预设距离范围内的第二蓝牙设备,并获取第一蓝牙设备的第一连接状态以及第二蓝牙设备的第二连接状态,基于第一连接状态以及第二连接状态,第一蓝牙设备和第二蓝牙设备建立连接,通过专用查询码来查询蓝牙设备的方式,无需物理接口或手动操作,根据连接状态信息即可实现蓝牙设备间的自动连接,且专用查询码提高了蓝牙设备间的查询速度,进而提升了连接速度;通过设置定制通用唯一识别码对应的服务记录信息保存蓝牙设备的连接状态,便于在连接之前蓝牙设备的状态检查确认,保证了蓝牙设备的状态准确可靠。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可借助软件和/或硬件来实现。本说明书中的“单元”和“模块”是指能够独立完成或与其他部件配合完成特定功能的软件和/或硬件,其中硬件例如可以是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Array,FPGA)、集成电路(Integrated Circuit,IC)等。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前述的各方法实施例,为了简单描述,故将其都表述为一系列的动作组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悉,本申请并不受所描述的动作顺序的限制,因为依据本申请,某些步骤可以采用其他顺序或者同时进行。其次,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悉,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均属于优选实施例,所涉及的动作和模块并不一定是本申请所必须的。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可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服务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实施例的各种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进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该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存储器可以包括:闪存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器(Random AccessMemory,RAM)、磁盘或光盘等。
以上所述者,仅为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例,不能以此限定本申请的范围。即但凡依本申请教导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仍属本申请涵盖的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的公开后,将容易想到本申请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申请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申请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申请未记载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申请的范围和精神由权利要求限定。

Claims (11)

1.一种设备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第一蓝牙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基于专用查询码查询预设距离范围内的第二蓝牙设备;
获取所述第一蓝牙设备的第一连接状态,并获取所述第二蓝牙设备的第二连接状态;
基于所述第一连接状态以及所述第二连接状态,建立与所述第二蓝牙设备的蓝牙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状态用于指示所述第一蓝牙设备是否连接至终端,所述第二连接状态用于指示所述第二蓝牙设备是否连接至终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专用查询码查询预设距离范围内的第二蓝牙设备之前,还包括:
判断是否存在与所述第一蓝牙设备已配对的第二蓝牙设备;
若不存在与所述第一蓝牙设备已配对的第二蓝牙设备,则执行所述基于专用查询码查询预设距离范围内的第二蓝牙设备的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存在与所述第一蓝牙设备已配对的第二蓝牙设备,则重连所述第二蓝牙设备;
若重连成功,则执行所述获取所述第一蓝牙设备的第一连接状态,并获取所述第二蓝牙设备的第二连接状态的步骤;
若重连失败,则执行所述基于专用查询码查询预设距离范围内的第二蓝牙设备的步骤。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专用查询码查询预设距离范围内的第二蓝牙设备,包括:
基于专用查询码查询预设距离范围内的至少一个蓝牙设备;
获取各所述蓝牙设备的信号强度,将信号强度最强的蓝牙设备作为第二蓝牙设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第二蓝牙设备的第二连接状态,包括:
基于蓝牙服务发现协议获取所述第二蓝牙设备的定制通用唯一识别码;
获取所述定制通用唯一识别码对应的服务记录信息,基于所述服务记录信息查询所述第二蓝牙设备的第二连接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第一连接状态以及所述第二连接状态,建立与所述第二蓝牙设备的蓝牙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状态指示所述第一蓝牙设备是否连接至终端,所述第二连接状态指示所述第二蓝牙设备是否连接至终端,包括:
若所述第一连接状态指示所述第一蓝牙设备已连接至终端以及所述第二连接状态指示所述第二蓝牙设备已连接至终端,则不建立与所述第二蓝牙设备的蓝牙连接;
若所述第一连接状态指示所述第一蓝牙设备未连接至终端和/或所述第二连接状态指示所述第二蓝牙设备未连接至终端,则建立与所述第二蓝牙设备的蓝牙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若所述第一连接状态指示所述第一蓝牙设备未连接至终端和/或所述第二连接状态指示所述第二蓝牙设备未连接至终端,则建立与所述第二蓝牙设备的蓝牙连接,包括:
若所述第一连接状态指示所述第一蓝牙设备已连接至终端以及所述第二连接状态指示所述第二蓝牙设备未连接至终端,则向所述第二蓝牙设备发起免提协议连接,所述第一蓝牙设备为主设备,所述第二蓝牙设备为从设备;
若所述第一连接状态指示所述第一蓝牙设备未连接至终端以及所述第二连接状态指示所述第二蓝牙设备已连接至终端,则接收所述第二蓝牙设备发起的免提协议连接,所述第二蓝牙设备为主设备,所述第一蓝牙设备为从设备;
若所述第一连接状态指示所述第一蓝牙设备未连接至终端以及所述第二连接状态指示所述第二蓝牙设备未连接至终端,则与所述终端建立蓝牙连接,并向所述第二蓝牙设备发起免提协议连接,所述第一蓝牙设备为主设备,所述第二蓝牙设备为从设备;
若所述第一连接状态指示所述第一蓝牙设备未连接至终端以及所述第二连接状态指示所述第二蓝牙设备未连接至终端,所述第二蓝牙设备为主设备,所述第一蓝牙设备为从设备,所述第二蓝牙设备在发起免提协议连接之前与所述终端建立蓝牙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蓝牙设备与终端建立蓝牙连接后,基于蓝牙服务发现协议将第一连接状态注册到所述第一蓝牙设备对应的定制通用唯一识别码。
9.一种设备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设备查询模块,用于基于专用查询码查询预设距离范围内的第二蓝牙设备;
状态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第一蓝牙设备的第一连接状态,并获取所述第二蓝牙设备的第二连接状态;
连接建立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第一连接状态以及所述第二连接状态,建立与所述第二蓝牙设备的蓝牙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状态用于指示所述第一蓝牙设备是否连接至终端,所述第二连接状态用于指示所述第二蓝牙设备是否连接至终端。
10.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1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其中,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适于由所述处理器加载并执行如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CN202210131261.1A 2022-02-10 2022-02-10 设备连接方法、装置、计算机存储介质以及电子设备 Pending CN11446634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131261.1A CN114466343A (zh) 2022-02-10 2022-02-10 设备连接方法、装置、计算机存储介质以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131261.1A CN114466343A (zh) 2022-02-10 2022-02-10 设备连接方法、装置、计算机存储介质以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466343A true CN114466343A (zh) 2022-05-10

Family

ID=814137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131261.1A Pending CN114466343A (zh) 2022-02-10 2022-02-10 设备连接方法、装置、计算机存储介质以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466343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551670B (zh) 一种蓝牙连接方法、装置及智能终端
EP3629562B1 (en) Data transmitting method and system
CN107277754B (zh) 一种蓝牙连接的方法及蓝牙外围设备
CN110650408B (zh) 一种耳机及防丢方法、系统、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11368777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upgrading program of TWS headset, and TWS headset
CN111629366B (zh) 蓝牙设备间的交互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US11930542B2 (en) Source device switching method and device through Bluetooth connection information sharing
EP3476109A1 (en) Wireless audio source switching
KR102335903B1 (ko) 전자 장치들 간에 통신 방법 및 장치
JP2022512019A (ja) ブルートゥース機器に用いられる拡張接続方法及び拡張接続システム
US10321494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mmunicating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WO2019019050A1 (zh) 无线通信配对方法、无线接收设备和无线发射设备、系统
CN114499587A (zh) 音频同步的通信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
CN110602683B (zh) 蓝牙控制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2789934A (zh) 一种蓝牙服务的查询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5119190A (zh) 蓝牙连接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WO2016106737A1 (zh) 一种呼叫转移的方法和终端
WO2017223165A1 (en) Wireless audio source switching
CN113498045A (zh) 通信设备配对连接方法、通信终端和具有存储功能的装置
KR20210020648A (ko) 블루투스 네트워크 환경에서 사전 동작을 수행하기 위한 전자 장치 및 그에 관한 방법
CN112492433A (zh) 一种充电盒、无线耳机与无线耳机充电系统
CN114466343A (zh) 设备连接方法、装置、计算机存储介质以及电子设备
CN113810887B (zh) 蓝牙协议连接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相关设备
CN113286281A (zh) 紧急呼叫方法和相关装置
KR20200106744A (ko) 블루투스 네트워크에서 채널 정보를 공유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전자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