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453837A - 转换节点的制作方法、转换单元的制作方法以及转换单元 - Google Patents

转换节点的制作方法、转换单元的制作方法以及转换单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453837A
CN114453837A CN202210113233.7A CN202210113233A CN114453837A CN 114453837 A CN114453837 A CN 114453837A CN 202210113233 A CN202210113233 A CN 202210113233A CN 114453837 A CN114453837 A CN 11445383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bstrate
conversion
basic model
preset contour
pres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11323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黎健
黄远锋
张勇亮
刘传钦
陈恩
杨高阳
李保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Construction Steel Structure Wuhan Corp Ltd
China Construction Steel Structure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Construction Steel Structure Wuhan Corp Ltd
China Construction Steel Structure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Construction Steel Structure Wuhan Corp Ltd, China Construction Steel Structure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Construction Steel Structure Wuhan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113233.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453837A/zh
Publication of CN1144538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45383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P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OMBINED OPERATIONS; UNIVERSAL MACHINE TOOLS
    • B23P15/00Making specific metal objects by operation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ther subclass or a group in this subclas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Branch Pipes, Bends, And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转换节点的制作方法、转换单元的制作方法以及转换单元,包括:取能够按照预设方式组合形成两端敞口的锥体结构的第一基板、第二基板、第三基板以及第四基板;按照第一预设轮廓切割第一基板的一侧以形成第一侧板;按照第二预设轮廓切割第二基板的一侧以形成第二侧板;按照第三预设轮廓切割第三基板的一侧以形成第三侧板;按照第四预设轮廓切割第四基板的一侧以形成第四侧板;将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以及第四侧板按照预设方式组合成转换节点;在圆管的其中一端按照第五预设轮廓进行切割,以形成所述圆管转换结构;将箱体、转换节点以及圆管组装形成转换单元。本发明能够使得转换节点的制作过程较为简单,加工较为容易。

Description

转换节点的制作方法、转换单元的制作方法以及转换单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钢结构制作方法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转换节点的制作方法、转换单元的制作方法以及转换单元。
背景技术
在钢结构的制作方法中,转换节点是制作的重难点,对于不同构件形式有不同的转换节点,针对箱型和圆管转换节点,传统的制作方法通常是采用焊接球转换节点或“天圆地方”转换节点,焊接球转换节点以及“天圆地方”转换节点在放样之后都需要通过液压机对钢材进行压制,得到相应的形状通过液压机反复进行校正后再进行焊接成型,其工序较为复杂,加工较为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转换节点的制作方法,能够使得转换节点的制作过程较为简单,加工较为容易。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包括上述转换节点的制作方法的转换单元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通过上述转换单元的制作方法制作而成的转换单元。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的一种转换节点的制作方法,包括:取第一基板、第二基板、第三基板以及第四基板,其中,所述第一基板、所述第二基板、所述第三基板以及所述第四基板能够按照预设方式组合形成两端敞口的锥体结构;在所述第一基板用于形成所述锥体结构的第一端的一侧按照第一预设轮廓进行切割,以形成第一侧板;在所述第二基板用于形成所述锥体结构的第一端的一侧按照第二预设轮廓进行切割,以形成第二侧板;在所述第三基板用于形成所述锥体结构的第一端的一侧按照第三预设轮廓进行切割,以形成第三侧板;在所述第四基板用于形成所述锥体结构的第一端的一侧按照第四预设轮廓进行切割,以形成第四侧板;将所述第一侧板、所述第二侧板、所述第三侧板以及所述第四侧板按照预设方式组合成转换节点。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转换节点的制作方法,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在上述的转换节点的制作方法中,取第一基板、第二基板、第三基板以及第四基板,且第一基板、第二基板、第三基板以及第四基板能够按照预设方式组合形成两端敞口的锥体结构,两端敞口的锥体结构在进行制作时,只需要制作出该锥体结构的各侧面,再将各侧面进行组装即可得到锥体结构,因此锥体结构在制作时具有制作工序简单的优点,从而能够简化转换节点的制作过程。
另外,由于第一侧板由第一基板用于形成锥体结构的第一端的一侧按照第一预设轮廓切割形成,第二侧板由第二基板用于形成锥体结构的第一端的一侧按照第二预设轮廓切割形成,第三侧板由第三基板用于形成锥体结构的第一端的一侧按照第三预设轮廓切割形成,第四侧板由第四基板用于形成锥体结构的第一端的一侧按照第四预设轮廓切割形成,且将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以及第四侧板按照预设方式能够组合成转换节点,因此在制作转换节点时只需要通过切割将第一侧板的形状按照第一预设轮廓制作完成,将第二侧板的形状按照第二预设轮廓制作完成,将第三侧板的形状按照第三预设轮廓制作完成,以及将第四侧板的形状按照第四预设轮廓制作完成,最后将制作完成的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以及第四侧板按照预设方式组合成转换节点,即可完成转换节点的制作,该制作过程中无需通过液压机对锥体结构的第一端进行压制,既达到了省略工序,简化制作过程的目的,同时也无需通过液压机对锥体结构的第一端进行反复校正,只需将锥体结构的第一端进行切割校正即可,提高了锥体结构的第一端的校正效率。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转换节点的制作方法还包括:
按照箱体的截面轮廓建立矩形C1C2C3C4,所述矩形C1C2C3C4的四个顶点分别为C1,C2,C3以及C4
按照圆管的截面轮廓建立圆形O;
将所述圆形O与所述矩形C1C2C3C4放置于同一平面内,并使所述圆形O的圆心与所述矩形C1C2C3C4的中心重合;
建立所述圆形O的内接矩形A1A2A3A4,所述内接矩形A1A2A3A4的四个顶点分别为A1,A2,A3以及A4,其中,所述A1朝向所述C1,所述A2朝向所述C2,所述A3朝向所述C3,所述A4朝向所述C4
依次连接所述C1,所述C2,所述A2,所述A1以及所述C1形成第一基板的沿所述锥体结构的高度方向的投影模型C1C2A2A1;依次连接所述C1,所述A1,所述A4,所述C4以及所述C1形成第二基板的沿所述锥体结构的高度方向的投影模型C1A1A4C4;依次连接所述C4,所述A4,所述A3,所述C3以及所述C4形成第三基板的沿所述锥体结构的高度方向的投影模型C4A4A3C3;依次连接所述C3,所述A3,所述A2,所述C2以及所述C3形成第四基板的沿所述锥体结构的高度方向的投影模型C3A3A2C2
根据所述第一基板的投影模型C1C2A2A1获得所述第一基板的基本模型,根据所述第二基板的投影模型C1A1A4C4获得所述第二基板的基本模型;根据所述第三基板的投影模型C4A4A3C3获得所述第三基板的基本模型;根据所述第四基板的投影模型C3A3A2C2获得所述第四基板的基本模型。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转换节点的制作方法还包括:
建立圆管的基本模型;
将所述第一基板的基本模型、所述第二基板的基本模型、所述第三基板的基本模型以及所述第四基板的基本模型按照预设方式组合建立所述锥体结构的基本模型;
在将所述圆管的基本模型与所述锥体结构的基本模型同轴放置的情况下,所述圆管的基本模型与所述锥体结构的基本模型的相贯线形成所述第一预设轮廓、所述第二预设轮廓、所述第三预设轮廓以及所述第四预设轮廓。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基板的基本模型与所述圆管的基本模型的相贯线为所述第一预设轮廓,所述第二基板的基本模型与所述圆管的基本模型的相贯线为所述第二预设轮廓,所述第三基板的基本模型与所述圆管的基本模型的相贯线为所述第三预设轮廓,所述第四基板的基本模型与所述圆管的基本模型的相贯线为所述第四预设轮廓。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锥体结构的高度根据所述箱体的截面轮廓的对角线的长度以及所述圆管的截面轮廓的半径决定。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锥体结构的高度计算公式为:
Figure BDA0003494771110000041
其中,所述H为所述锥体结构的高度,所述L为所述箱体的截面轮廓的对角线的长度,所述R为所述圆管的截面轮廓的半径。
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的一种转换单元的制作方法,包括:转换节点的制作步骤、圆管转换结构的制作步骤以及组装步骤;所述转换节点的制作步骤包含如上所述转换节点的制作方法的所有步骤;所述圆管转换结构的制作步骤包括:在圆管的其中一端按照第五预设轮廓进行切割,以形成所述圆管转换结构,其中,所述第五预设轮廓的形状与所述第一预设轮廓、所述第二预设轮廓、所述第三预设轮廓以及所述第四预设轮廓依次首尾相连后的形状相同;所述组装步骤包括:将所述转换节点按照所述第一预设轮廓、所述第二预设轮廓、所述第三预设轮廓以及所述第四预设轮廓被切割的一端与所述圆管按照所述第五预设轮廓被切割的一端组装。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转换单元的制作方法,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在上述的转换单元的制作方法中,首先完成对转换节点的制作,转换节点的制作步骤包含上述转换节点的制作方法的所有步骤,通过该转换节点的制作方法所制作出来的转换节点在制作时具有制作过程较为简单,加工较为容易的优点。其次完成对圆管转换结构的制作,圆管转换结构的制作步骤包括:在圆管的其中一端按照第五预设轮廓进行切割,以形成圆管转换结构,通过该圆管转换结构的制作步骤所制作出来的圆管转换结构在制作过程中只需进行切割下料即可得到,因此该圆管转换结构在制作时同样具有制作过程较为简单,加工较为容易的优点。进一步地,完成转换节点与圆管的组装,在制作完圆管转换结构之后即可得到圆管,将上述的转换节点按照第一预设轮廓、第二预设轮廓、第三预设轮廓以及第四预设轮廓被切割的一端与圆管按照第五预设轮廓被切割的一端进行组装。由于第一预设轮廓、第二预设轮廓、第三预设轮廓以及第四预设轮廓依次首尾相连后的形状与第五预设轮廓的形状相同,因此通过该组装步骤所得到的转换单元具有加工过程简单、组装方便的优点。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组装步骤还包括:
将箱体与所述转换节点远离所述圆管转换结构的一端组装。
根据本发明第三方面实施例的一种转换单元,采用如上所述的转换单元的制作方法制作而成。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转换单元,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采用如上所述的转换单元的制作方法制作而成的转换单元通过将进行切割加工制作而成的转换节点与箱体以及圆管进行焊接组装得到,通过该转换单元的制作方法制作而成的转换单元具有制作工序简单、便于大量加工的优点。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转换单元的基本模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转换单元的基本模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箱体、转换节点以及圆管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第一预设轮廓的形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第二预设轮廓的形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第三预设轮廓的形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第四预设轮廓的形成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箱体;
200、圆管;210、第五预设轮廓;
300、转换节点;310、第一侧板;311、第一预设轮廓;3111、第一相交线;3112、第二相交线;3113、第三相交线;3114、第四相交线;3115、第一拟合点;3116、第二拟合点;3117、第三拟合点;3118、第四拟合点;320、第二侧板;321、第二预设轮廓;3211、第五相交线;3212、第六相交线;3213、第七相交线;3214、第八相交线;3215、第五拟合点;3216、第六拟合点;3217、第七拟合点;3218、第八拟合点;330、第三侧板;331、第三预设轮廓;3311、第九相交线;3312、第十相交线;3313、第十一相交线;3314、第十二相交线;3315、第九拟合点;3316、第十拟合点;3317、第十一拟合点;3318、第十二拟合点;340、第四侧板;341、第四预设轮廓;3411、第十三相交线;3412、第十四相交线;3413、第十五相交线;3414、第十六相交线;3415、第十三拟合点;3416、第十四拟合点;3417、第十五拟合点;3418、第十六拟合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图2以及图3所示,一实施例所涉及的转换节点的制作方法,包括:
S110,取第一基板、第二基板、第三基板以及第四基板,其中,第一基板、第二基板、第三基板以及第四基板能够按照预设方式组合形成两端敞口的锥体结构。
具体地,第一基板的形状、第二基板的形状、第三基板的形状以及第四基板的形状均为梯形,将第一基板的一侧腰与第二基板的一侧腰连接,第二基板的另一侧腰与第三基板的一侧腰连接,第三基板的另一侧腰与第四基板的一侧腰连接,第四基板的另一侧腰与第一基板的另一侧腰连接,从而能够组合形成两端敞口的锥体结构。
S120,在第一基板用于形成锥体结构的第一端的一侧按照第一预设轮廓311进行切割,以形成第一侧板310;在第二基板用于形成锥体结构的第一端的一侧按照第二预设轮廓321进行切割,以形成第二侧板320;在第三基板用于形成锥体结构的第一端的一侧按照第三预设轮廓331进行切割,以形成第三侧板330;在第四基板用于形成锥体结构的第一端的一侧按照第四预设轮廓341进行切割,以形成第四侧板340。
具体地,锥体结构的第一端为锥体结构的开口较小的一端,即由第一基板、第二基板、第三基板以及第四基板的上底首尾相连所形成的一端,在第一基板用于形成锥体结构的开口较小的一端的一侧按照第一预设轮廓311进行切割,以形成第一侧板310;在第二基板用于形成锥体结构的开口较小的一端的一侧按照第二预设轮廓321进行切割,以形成第二侧板320;在第三基板用于形成锥体结构的开口较小的一端的一侧按照第三预设轮廓331进行切割,以形成第三侧板330;在第四基板用于形成锥体结构的开口较小的一端的一侧按照第四预设轮廓341进行切割,以形成第四侧板340。
S130,将第一侧板310、第二侧板320、第三侧板330以及第四侧板340按照预设方式组合成转换节点300。
具体地,将第一侧板310的一侧腰与第二侧板320的一侧腰连接,第二侧板320的另一侧腰与第三侧板330的一侧腰连接,第三侧板330的另一侧腰与第四侧板340的一侧腰连接,第四侧板340的另一侧腰与第一侧板310的另一侧腰连接,从而组合形成转换节点300。
在上述的转换节点的制作方法中,取第一基板、第二基板、第三基板以及第四基板,且第一基板、第二基板、第三基板以及第四基板能够按照预设方式组合形成两端敞口的锥体结构,两端敞口的锥体结构在进行制作时,只需要制作出该锥体结构的各侧面,再将各侧面进行组装即可得到锥体结构,因此锥体结构在制作时具有制作工序简单的优点,从而能够简化转换节点的制作过程。
另外,由于第一侧板310由第一基板用于形成锥体结构的第一端的一侧按照第一预设轮廓311切割形成,第二侧板320由第二基板用于形成锥体结构的第一端的一侧按照第二预设轮廓321切割形成,第三侧板330由第三基板用于形成锥体结构的第一端的一侧按照第三预设轮廓331切割形成,第四侧板340由第四基板用于形成锥体结构的第一端的一侧按照第四预设轮廓341切割形成,且将第一侧板310、第二侧板320、第三侧板330以及第四侧板340按照预设方式能够组合成转换节点300,因此在制作转换节点300时只需要按照第一预设轮廓311的形状完成对第一侧板310的切割,按照第二预设轮廓321的形状完成对第二侧板320的切割,按照第三预设轮廓331的形状完成对第三侧板330的切割,按照第四预设轮廓341的形状完成对第四侧板340的切割,最后将完成切割的第一侧板310的一侧腰与第二侧板320的一侧腰连接,第二侧板320的另一侧腰与第三侧板330的一侧腰连接,第三侧板330的另一侧腰与第四侧板340的一侧腰连接,第四侧板340的另一侧腰与第一侧板310的另一侧腰连接,从而组合形成转换节点300,即可完成转换节点的制作。该制作过程中无需通过液压机对锥体结构的第一端进行压制,既达到了省略工序,简化制作过程的目的,同时也无需通过液压机对锥体结构的第一端进行反复校正,只需将锥体结构的第一端进行切割校正即可,提高了锥体结构的第一端的校正效率。
如图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步骤S110之前,转换节点的制作方法还包括:
按照箱体100的截面轮廓建立四个顶点分别为C1,C2,C3以及C4的矩形C1C2C3C4
按照圆管200的截面轮廓建立圆形O;
将圆形O与矩形C1C2C3C4放置于同一平面内,并使圆形O的圆心与矩形C1C2C3C4的中心重合;
建立圆形O的内接矩形A1A2A3A4,内接矩形A1A2A3A4的四个顶点分别为A1,A2,A3以及A4,且A1朝向C1,A2朝向C2,A3朝向C3,A4朝向C4
依次连接C1,C2,A2,A1以及C1以形成第一基板的沿锥体结构的高度方向的投影模型C1C2A2A1;依次连接C1,A1,A4,C4以及C1以形成第二基板的沿锥体结构的高度方向的投影模型C1A1A4C4;依次连接C4,A4,A3,C3以及C4以形成第三基板的沿锥体结构的高度方向的投影模型C4A4A3C3;依次连接C3,A3,A2,C2以及C3以形成第四基板的沿锥体结构的高度方向的投影模型C3A3A2C2
根据第一基板的投影模型C1C2A2A1获得第一基板的基本模型,根据第二基板的投影模型C1A1A4C4获得第二基板的基本模型;根据第三基板的投影模型C4A4A3C3获得第三基板的基本模型;根据第四基板的投影模型C3A3A2C2获得第四基板的基本模型。
具体地,在CAD制图软件中,将所得到的第一基板的投影模型C1C2A2A1、第二基板的投影模型C1A1A4C4、第三基板的投影模型C4A4A3C3以及第四基板的投影模型C3A3A2C2定义为在主视图视角下的第一基板的模型、第二基板的模型、第三基板的模型以及第四基板的模型,将主视图视角下的第一基板的模型、第二基板的模型、第三基板的模型以及第四基板的模型进行视图的视角转化,即可得到第一基板的基本模型、第二基板的基本模型、第三基板的基本模型以及第四基板的基本模型。
通过所得到的第一基板的基本模型、第二基板的基本模型、第三基板的基本模型以及第四基板的基本模型能够按照预设方式组合形成两端敞口的锥体结构的基本模型,根据该椎体结构的基本模型所形成的两端敞口的锥体结构实现既能够与箱体100连接,又能够与圆管200连接的目的。
如图3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步骤S110之前,且在获得第一基板的基本模型、第二基板的基本模型、第三基板的基本模型以及第四基板的基本模型之后,转换节点的制作方法还包括:
建立圆管200的基本模型;
将第一基板的基本模型、第二基板的基本模型、第三基板的基本模型以及第四基板的基本模型按照预设方式组合建立锥体结构的基本模型;
在将圆管200的基本模型与锥体结构的基本模型同轴放置的情况下,圆管200的基本模型与锥体结构的基本模型的相贯线形成第一预设轮廓311、第二预设轮廓321、第三预设轮廓331以及第四预设轮廓341。
如此,通过上述方法,即可得到第一预设轮廓311、第二预设轮廓321、第三预设轮廓331以及第四预设轮廓341。
如图1、图3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基板的基本模型与圆管200的基本模型的相贯线为第一预设轮廓311,第二基板的基本模型与圆管200的基本模型的相贯线为第二预设轮廓321,第三基板的基本模型与圆管200的基本模型的相贯线为第三预设轮廓331,第四基板的基本模型与圆管200的基本模型的相贯线为第四预设轮廓341。
具体地,如图4所示,B1为圆弧A2A1的最高点,B4为圆弧A1A4的最高点,B3为圆弧A4A3的最高点,B2为圆弧A3A2的最高点,将B4到圆形O的内接矩形A1A2A3A4之间的距离进行三等分,将所得到的两条三等分线通过锥体结构的母线C1A1进行折射得到第一相交线3111以及第二相交线3112,第一相交线3111以及第二相交线3112均垂直于圆管200的基本模型的中心轴线。
进一步地,将圆形O的内接矩形A1A2A3A4的其中一条边A1A4到圆形O的圆心之间的距离进行三等分,将所得到的两条三等分线在原位置上沿垂直于圆管200的基本模型的中心轴线的方向上按照二分之一倍的三等分距离靠近B4移动得到第三相交线3113以及第四相交线3114,第三相交线3113与第四相交线3114均与圆管200的基本模型的中心轴线平行。
更进一步地,第二相交线3112与第四相交线3114相交得到第一拟合点3115,第一相交线3111与第三相交线3113相交得到第二拟合点3116。
更进一步地,将第一拟合点3115以及第二拟合点3116以圆管200的基本模型的中心轴线进行镜像,得到第三拟合点3117以及第四拟合点3118。
更进一步地,依次连接A1、第一拟合点3115、第二拟合点3116、B1、第三拟合点3117、第四拟合点3118以及A2得到第一预设轮廓311。
同样地,如图5所示,将B3到圆形O的内接矩形A1A2A3A4之间的距离进行三等分,将所得到的两条三等分线通过锥体结构的母线C4A4进行折射得到第五相交线3211以及第六相交线3212,第五相交线3211以及第六相交线3212均垂直于圆管200的基本模型的中心轴线。
进一步地,将圆形O的内接矩形A1A2A3A4的其中一条边A4A3到圆形O的圆心之间的距离进行三等分,将所得到的两条三等分线在原位置上沿垂直于圆管200的基本模型的中心轴线的方向上按照二分之一倍的三等分距离靠近B3移动得到第七相交线3213以及第八相交线3214,第七相交线3213与第八相交线3214均与圆管200的基本模型的中心轴线平行。
更进一步地,第六相交线3212与第八相交线3214相交得到第五拟合点3215,第五相交线3211与第七相交线3213相交得到第六拟合点3216。
更进一步地,将第五拟合点3215以及第六拟合点3216以圆管200的基本模型的中心轴线进行镜像,得到第七拟合点3217以及第八拟合点3218。
更进一步地,依次连接A4、第五拟合点3215、第六拟合点3216、B4、第七拟合点3217、第八拟合点3218以及A1得到第二预设轮廓321。
同样地,如图6所示,将B2到圆形O的内接矩形A1A2A3A4之间的距离进行三等分,将所得到的两条三等分线通过锥体结构的母线C3A3进行折射得到第九相交线3311以及第十相交线3312,第九相交线3311以及第十相交线3312均垂直于圆管200的基本模型的中心轴线。
进一步地,将圆形O的内接矩形A1A2A3A4的其中一条边A3A2到圆形O的圆心之间的距离进行三等分,将所得到的两条三等分线在原位置上沿垂直于圆管200的基本模型的中心轴线的方向上按照二分之一倍的三等分距离靠近B2移动得到第十一相交线3313以及第十二相交线3314,第十一相交线3313以及第十二相交线3314均与圆管200的基本模型的中心轴线平行。
更进一步地,第十相交线3312与第十二相交线3314相交得到第九拟合点3315,第九相交线3311与第十一相交线3313相交得到第十拟合点3316。
更进一步地,将第九拟合点3315以及第十拟合点3316以圆管200的基本模型的中心轴线进行镜像,得到第十一拟合点3317以及第十二拟合点3318。
更进一步地,依次连接A3、第九拟合点3315、第十拟合点3316、B3、第十一拟合点3317、第十二拟合点3318以及A4得到第三预设轮廓331。
同样地,如图7所示,将B1到圆形O的内接矩形A1A2A3A4之间的距离进行三等分,将所得到的两条三等分线通过锥体结构的母线C2A2进行折射得到第十三相交线3411以及第十四相交线3412,第十三相交线3411以及第十四相交线3412均垂直于圆管200的基本模型的中心轴线。
进一步地,将圆形O的内接矩形A1A2A3A4的其中一条边A2A1到圆形O的圆心之间的距离进行三等分,将所得到的两条三等分线在原位置上沿垂直于圆管200的基本模型的中心轴线的方向上按照二分之一倍的三等分距离靠近B1移动得到第十五相交线3413以及第十六相交线3414,第十五相交线3413以及第十六相交线3414均与圆管200的基本模型的中心轴线平行。
更进一步地,第十四相交线3412与第十六相交线3414相交得到第十三拟合点3415,第十三相交线3411与第十五相交线3413相交得到第十四拟合点3416。
更进一步地,将第十三拟合点3415以及第十四拟合点3416以圆管200的基本模型的中心轴线进行镜像,得到第十五拟合点3417以及第十六拟合点3418。
更进一步地,依次连接A2、第十三拟合点3415、第十四拟合点3416、B2、第十五拟合点3417、第十六拟合点3418以及A3得到第四预设轮廓341。
综上所述,将第一基板的基本模型按照以此所得到的第一预设轮廓311进行切割即可得到第一侧板310的基本模型,将第二基板的基本模型按照以此得到的第二预设轮廓321进行切割即可得到第二侧板320的基本模型,将第三基板的基本模型按照以此得到的第三预设轮廓331进行切割即可得到第三侧板330的基本模型,将第四基板的基本模型按照以此得到的第四预设轮廓341进行切割即可得到第四侧板340的基本模型,通过此方法所得到的第一侧板310的基本模型、第二侧板320的基本模型、第三侧板330的基本模型以及第四侧板340的基本模型具有便于加工,易于校正的优点。
如图1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锥体结构的高度根据箱体100的截面轮廓的对角线的长度以及圆管200的截面轮廓的半径决定。
具体地,锥体结构的高度影响了第一预设轮廓311、第二预设轮廓321、第三预设轮廓331以及第四预设轮廓341的弧度,一般情况下,锥体结构的高度与箱体100的截面轮廓的对角线的长度以及圆管200的截面轮廓的半径相关。
更具体地,在一些实施例中,锥体结构的高度计算公式为:
Figure BDA0003494771110000131
其中,H为锥体结构的高度,L为箱体100的截面轮廓的对角线的长度,R为圆管200的截面轮廓的半径。
如图1、图3所示,一实施例所涉及的转换单元的制作方法,包括:转换节点的制作步骤、圆管转换结构的制作步骤以及组装步骤。
S210,转换节点的制作步骤包含上述的转换节点的制作方法的所有步骤。
S220,圆管转换结构的制作步骤包括:在圆管200的其中一端按照第五预设轮廓210进行切割,以形成圆管200转换结构,其中,第五预设轮廓210的形状与第一预设轮廓311、第二预设轮廓321、第三预设轮廓331以及第四预设轮廓341依次首尾相连后的形状相同。
S230,组装步骤包括:将上述的转换节点300按照第一预设轮廓311、第二预设轮廓321、第三预设轮廓331以及第四预设轮廓341被切割的一端与圆管200按照第五预设轮廓210被切割的一端组装。
在上述的转换单元的制作方法中,首先完成对转换节点的制作,转换节点的制作步骤包含上述转换节点的制作方法的所有步骤,通过该转换节点的制作方法所制作出来的转换节点300在制作时具有制作过程较为简单,加工较为容易的优点。其次完成对圆管转换结构的制作,圆管转换结构的制作步骤包括:在圆管200的其中一端按照第五预设轮廓210进行切割,以形成圆管转换结构,通过该圆管转换结构的制作步骤所制作出来的圆管转换结构在制作过程中只需进行切割下料即可得到,因此该圆管转换结构在制作时同样具有制作过程较为简单,加工较为容易的优点。进一步地,完成转换节点300与圆管200的组装,在制作完成圆管转换结构之后即可得到圆管200,将上述的转换节点300按照第一预设轮廓311、第二预设轮廓321、第三预设轮廓331以及第四预设轮廓341被切割的一端与圆管200按照第五预设轮廓210被切割的一端进行组装。由于第一预设轮廓311、第二预设轮廓321、第三预设轮廓331以及第四预设轮廓341依次首尾相连后的形状与第五预设轮廓210的形状相同,因此通过该组装步骤所得到的转换单元具有加工过程简单、组装方便的优点。
如图3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转换单元的组装步骤还包括:
S231,将箱体100与转换节点300远离圆管转换结构的一端组装。
具体地,箱体100根据其四个侧板进行组装,将组装好的箱体100与转换节点300远离圆管转换结构的一端进行组装。
更具体地,在一些实施例中,箱体100的组装、转换节点300的组装以及转换单元的组装均采用焊接进行组装。
由于箱体100、转换节点300以及转换单元均只需通过焊接进行组装,因此组装过程具有简单易操作的优点,从而便于转换单元进行大量加工。
如图3所示,一实施例所涉及的转换单元,采用如上所述的转换单元的制作方法制作而成。
采用如上所述的转换单元的制作方法制作而成的转换单元通过将进行切割加工制作而成的转换节点300与箱体100以及圆管200进行焊接组装得到,通过该转换单元的制作方法制作而成的转换单元具有制作工序简单、便于大量加工的优点。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9)

1.一种转换节点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取第一基板、第二基板、第三基板以及第四基板,其中,所述第一基板、所述第二基板、所述第三基板以及所述第四基板能够按照预设方式组合形成两端敞口的锥体结构;
在所述第一基板用于形成所述锥体结构的第一端的一侧按照第一预设轮廓进行切割,以形成第一侧板;在所述第二基板用于形成所述锥体结构的第一端的一侧按照第二预设轮廓进行切割,以形成第二侧板;在所述第三基板用于形成所述锥体结构的第一端的一侧按照第三预设轮廓进行切割,以形成第三侧板;在所述第四基板用于形成所述锥体结构的第一端的一侧按照第四预设轮廓进行切割,以形成第四侧板;
将所述第一侧板、所述第二侧板、所述第三侧板以及所述第四侧板按照预设方式组合成转换节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换节点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按照箱体的截面轮廓建立矩形C1C2C3C4,所述矩形C1C2C3C4的四个顶点分别为C1,C2,C3以及C4
按照圆管的截面轮廓建立圆形O;
将所述圆形O与所述矩形C1C2C3C4放置于同一平面内,并使所述圆形O的圆心与所述矩形C1C2C3C4的中心重合;
建立所述圆形O的内接矩形A1A2A3A4,所述内接矩形A1A2A3A4的四个顶点分别为A1,A2,A3以及A4,其中,所述A1朝向所述C1,所述A2朝向所述C2,所述A3朝向所述C3,所述A4朝向所述C4
依次连接所述C1,所述C2,所述A2,所述A1以及所述C1形成第一基板的沿所述锥体结构的高度方向的投影模型C1C2A2A1;依次连接所述C1,所述A1,所述A4,所述C4以及所述C1形成第二基板的沿所述锥体结构的高度方向的投影模型C1A1A4C4;依次连接所述C4,所述A4,所述A3,所述C3以及所述C4形成第三基板的沿所述锥体结构的高度方向的投影模型C4A4A3C3;依次连接所述C3,所述A3,所述A2,所述C2以及所述C3形成第四基板的沿所述锥体结构的高度方向的投影模型C3A3A2C2
根据所述第一基板的投影模型C1C2A2A1获得所述第一基板的基本模型,根据所述第二基板的投影模型C1A1A4C4获得所述第二基板的基本模型;根据所述第三基板的投影模型C4A4A3C3获得所述第三基板的基本模型;根据所述第四基板的投影模型C3A3A2C2获得所述第四基板的基本模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转换节点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建立圆管的基本模型;
将所述第一基板的基本模型、所述第二基板的基本模型、所述第三基板的基本模型以及所述第四基板的基本模型按照预设方式组合建立所述锥体结构的基本模型;
在将所述圆管的基本模型与所述锥体结构的基本模型同轴放置的情况下,所述圆管的基本模型与所述锥体结构的基本模型的相贯线形成所述第一预设轮廓、所述第二预设轮廓、所述第三预设轮廓以及所述第四预设轮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换节点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板的基本模型与所述圆管的基本模型的相贯线为所述第一预设轮廓,所述第二基板的基本模型与所述圆管的基本模型的相贯线为所述第二预设轮廓,所述第三基板的基本模型与所述圆管的基本模型的相贯线为所述第三预设轮廓,所述第四基板的基本模型与所述圆管的基本模型的相贯线为所述第四预设轮廓。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换节点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锥体结构的高度根据所述箱体的截面轮廓的对角线的长度以及所述圆管的截面轮廓的半径决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转换节点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锥体结构的高度计算公式为:
Figure FDA0003494771100000021
其中,所述H为所述锥体结构的高度,所述L为所述箱体的截面轮廓的对角线的长度,所述R为所述圆管的截面轮廓的半径。
7.一种转换单元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转换节点的制作步骤、圆管转换结构的制作步骤以及组装步骤;
所述转换节点的制作步骤包含如上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的所述转换节点的制作方法的所有步骤;
所述圆管转换结构的制作步骤包括:在圆管的其中一端按照第五预设轮廓进行切割,以形成所述圆管转换结构,其中,所述第五预设轮廓的形状与所述第一预设轮廓、所述第二预设轮廓、所述第三预设轮廓以及所述第四预设轮廓依次首尾相连后的形状相同;
所述组装步骤包括:将所述转换节点按照所述第一预设轮廓、所述第二预设轮廓、所述第三预设轮廓以及所述第四预设轮廓被切割的一端与所述圆管按照所述第五预设轮廓被切割的一端组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转换单元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组装步骤还包括:
将箱体与所述转换节点远离所述圆管转换结构的一端组装。
9.一种转换单元,其特征在于,采用如上权利要求7至8任一项所述的转换单元的制作方法制作而成。
CN202210113233.7A 2022-01-29 2022-01-29 转换节点的制作方法、转换单元的制作方法以及转换单元 Pending CN11445383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113233.7A CN114453837A (zh) 2022-01-29 2022-01-29 转换节点的制作方法、转换单元的制作方法以及转换单元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113233.7A CN114453837A (zh) 2022-01-29 2022-01-29 转换节点的制作方法、转换单元的制作方法以及转换单元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453837A true CN114453837A (zh) 2022-05-10

Family

ID=814112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113233.7A Pending CN114453837A (zh) 2022-01-29 2022-01-29 转换节点的制作方法、转换单元的制作方法以及转换单元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453837A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513316A (en) * 1938-03-25 1939-10-10 John Arthur Dove Improvements in the method of jointing sheet metal
US20020079106A1 (en) * 1998-12-22 2002-06-27 Simpson Neil Andrew Abercrombie Procedures and equipment for profiling and jointing of pipes
CN202494326U (zh) * 2012-03-29 2012-10-17 甘肃土木工程科学研究院 一种新型方圆变换管
CN109138450A (zh) * 2018-10-19 2019-01-04 防城港中重工有限公司 变径管空间对接口相贯线定位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513316A (en) * 1938-03-25 1939-10-10 John Arthur Dove Improvements in the method of jointing sheet metal
US20020079106A1 (en) * 1998-12-22 2002-06-27 Simpson Neil Andrew Abercrombie Procedures and equipment for profiling and jointing of pipes
CN202494326U (zh) * 2012-03-29 2012-10-17 甘肃土木工程科学研究院 一种新型方圆变换管
CN109138450A (zh) * 2018-10-19 2019-01-04 防城港中重工有限公司 变径管空间对接口相贯线定位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机械工业部统: "《冷作工操作技能与考核(中级工适用)》", 30 June 1996, 机械工业出版社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016519B2 (ja) ハニカム構造及びその形成方法
JP6461789B2 (ja) 格子型骨組用の節点構造体
CN107742014A (zh) 基于增材制造的相变储能装置点阵夹层结构的设计方法
US20130102220A1 (en) Construction toy
EP1229975A2 (en) Block toy
CA2168746A1 (en) Radiator tube an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orming same
KR101199606B1 (ko) 3차원 격자 트러스 구조체와 그 제조 방법
CN106513572A (zh) 3d打印砂型及其制造方法
CN114453837A (zh) 转换节点的制作方法、转换单元的制作方法以及转换单元
CN202650554U (zh) 一种便于加工制造的核燃料组件上管座
US4746056A (en) Method of joining tubular steel lattice members and a device for use in the execution of the method
CN109290750B (zh) 方圆节制作方法
CN107012958B (zh) 一种包容式圆管相贯节点及制作方法
CN113982128B (zh) 一种外框圆管网格节点及椭圆截面喇叭仿形管制作方法
CN215063875U (zh) 换热器
JP2024520255A (ja) 接続ジョイントチューブ、及びそれを有する熱交換器
CN113428316A (zh) 一种铁舾管放样展开方法
CN210637535U (zh) 一种球阀阀芯
CN210976078U (zh) 一种圆形钢管的y形连接节点
CN217378846U (zh) 预制桩端板、连接器、连接结构和预制桩
CN201367645Y (zh) 连接不同形状钢管柱的空心钢节点
CN212042290U (zh) 一种拼接式胀管模具
CN217414360U (zh) 一种弧形垫板及异型截面预制件模具
CN214083999U (zh) 一种侧翻自卸车轻量化前挡板结构
JPH03285713A (ja) 角鋼管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2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