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449915A - 鞋 - Google Patents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449915A
CN114449915A CN201980100766.8A CN201980100766A CN114449915A CN 114449915 A CN114449915 A CN 114449915A CN 201980100766 A CN201980100766 A CN 201980100766A CN 114449915 A CN114449915 A CN 11444991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rip
band
base end
shoe
end s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100766.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立野谦太
藤田久范
矢野晴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sic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Asic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sics Corp filed Critical Asics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44499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44991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3FOOTWEAR
    • A43BCHARACTERISTIC FEATURES OF FOOTWEAR; PARTS OF FOOTWEAR
    • A43B23/00Uppers; Boot legs; Stiffeners; Other single parts of footwear
    • A43B23/02Uppers; Boot legs
    • A43B23/0245Uppers; Boot leg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structive form
    • A43B23/0265Uppers; Boot leg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structive form having different properties in different direc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3FOOTWEAR
    • A43CFASTENINGS OR ATTACHMENTS OF FOOTWEAR; LACES IN GENERAL
    • A43C1/00Shoe lacing fastenings
    • A43C1/06Shoe lacing fastenings tightened by draw-string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3FOOTWEAR
    • A43CFASTENINGS OR ATTACHMENTS OF FOOTWEAR; LACES IN GENERAL
    • A43C1/00Shoe lacing fastenings
    • A43C1/04Shoe lacing fastenings with rings or loop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3FOOTWEAR
    • A43CFASTENINGS OR ATTACHMENTS OF FOOTWEAR; LACES IN GENERAL
    • A43C11/00Other fasten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hoes
    • A43C11/02Button fastenings

Abstract

鞋(100)具备:鞋底(10);鞋面(20),设置于鞋底(10)的上方并具有穿入口(20b);第一条带(30),具有固定于鞋面(20)与鞋底(10)的边界部(Bp)的比穿入口(20b)靠前方处的第一基端部(32),并从该第一基端部(32)向斜上方延伸到鞋面(20)的穿入口(20b)的后侧;第二条带(40),其具有固定于边界部(Bp)的第二基端部(42),并从该第二基端部(42)向穿入口(20b)的前方延伸,在与第一条带(30)交叉的部分使该第一条带(30)与鞋面(20)抵接;以及紧固部(60),其为了紧固鞋面(20)而对第二条带(40)施加紧固力。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鞋。
背景技术
已知具有能够紧固鞋面的紧固材料的鞋类。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具有紧固鞋面的带状的紧固材料的鞋类。在该鞋类中,在鞋底形成有沿宽度方向延伸的槽或贯通孔。带状的紧固材料沿着该贯通孔等和脚的侧面卷绕,在脚背上下倾斜地折回而形成卡合部。卡合部通过鞋带被紧固。紧固材料通过这样安装而将鞋底的上表面按压于足底表面。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08-131201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实用新型登记第3038156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7-94125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表2016-50729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本发明人关于具有紧固鞋面的紧固材料的鞋的合脚性,得到了以下的认识。从确保施加宽度方向的高的负荷时的支撑性的观点出发,优选高负荷时的脚位置相对于鞋底的变化小。但是,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鞋类中,紧固鞋面的紧固材料能够在鞋底的槽内移动,因此在高负荷时紧固材料移动而相对于鞋底的脚位置容易变化。
若为了抑制脚位置的变化而将紧固材料强力地紧固,则在穿入口的前侧紧固力变得过大,穿着舒适性变差。另外,若前侧的紧固力变大,则在穿入口的后侧合脚性降低而破坏前后平衡。由此,本发明人认识到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鞋类在确保施加高负荷时的合脚性的观点上存在应改善的余地。
本发明是鉴于这样的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合脚性的前后平衡优异的鞋。
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鞋具备:鞋底;鞋面,其设置于鞋底的上方,并具有穿入口;第一条带,其具有固定于鞋面与鞋底的边界部的比穿入口靠前方处的第一基端部,并从该第一基端部向斜上方延伸到鞋面的穿入口的后侧;第二条带,其具有固定于边界部的第二基端部,并从该第二基端部延伸到穿入口的前方,在与第一条带交叉的部分使该第一条带与鞋面抵接;以及紧固部,其为了紧固鞋面而对第二条带施加紧固力。
此外,以上的任意组合、将本发明的构成要素或表现在方法、装置、程序、记录有程序的暂时性或非暂时性的存储介质、系统等之间相互置换的方式作为本发明的方式也是有效的。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合脚性的前后平衡优异的鞋。
附图说明
图1是概略地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鞋的侧视图。
图2是概略地表示图1的鞋的俯视图。
图3是概略地表示图1的鞋的其他的侧视图。
图4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鞋中的条带的变形例的侧视图。
图5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鞋中的条带的变形例的侧视图。
图6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鞋中的条带的变形例的侧视图。
图7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鞋中的条带的变形例的侧视图。
图8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鞋中的条带的变形例的侧视图。
图9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鞋中的条带的变形例的侧视图。
图10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鞋中的条带的变形例的侧视图。
图11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鞋中的条带的变形例的侧视图。
图12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鞋中的条带的变形例的侧视图。
图13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鞋中的条带的变形例的侧视图。
图14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鞋中的条带的变形例的侧视图。
图15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鞋中的条带的变形例的侧视图。
图16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鞋中的条带的变形例的侧视图。
图17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鞋中的条带的变形例的侧视图。
图18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鞋中的条带的变形例的侧视图。
图19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鞋中的条带的变形例的侧视图。
图20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鞋中的条带的变形例的侧视图。
图21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鞋中的条带的变形例的侧视图。
图22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鞋中的条带的变形例的侧视图。
图23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鞋中的条带的变形例的侧视图。
图24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鞋中的条带的变形例的侧视图。
图25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鞋中的条带的变形例的侧视图。
图26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鞋中的条带的变形例的侧视图。
图27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鞋中的条带的变形例的侧视图。
图28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鞋中的条带的变形例的侧视图。
图29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鞋中的条带的变形例的侧视图。
图30是概略地表示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鞋的侧视图。
图31是概略地表示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鞋的侧视图。
图32是概略地表示图31的鞋的俯视图。
图33是概略地表示图31的鞋的其他的侧视图。
图34是概略地表示图31的鞋的后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优选的实施方式,参照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说明。在实施方式、变形例中,对相同或等同的构成要素、部件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适当省略重复的说明。另外,各附图中的部件的尺寸为了容易理解而适当放大、缩小地示出。另外,在各附图中,省略表示在说明实施方式方面不重要的部件的一部分。
另外,包含第一、第二等序数的用语用于说明多种构成要素,但该用语仅用于将一个构成要素与其他构成要素区别开的目的,构成要素并不受该用语限定。
[第一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鞋100的结构进行说明。图1是概略地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鞋100的侧视图。该图是从外脚侧观察鞋100的图。包括图1在内,在以下的图中,只要没有特别说明,表示左脚用的鞋,在本说明书的说明也同样适用于右脚用的鞋。图2是概略地表示鞋100的俯视图。图3是概略地表示鞋100的从内脚侧观察的侧视图。
本实施方式的鞋100例如能够用作步行或跑步用的鞋、网球、篮球等运动用的鞋。鞋100具备鞋底10和设置于鞋底10的上方且具有穿入口20b的鞋面20。鞋底10是用于与地面接触的部分。鞋底10可以由外底、中底、内底等多个部件构成,也可以由单独的原材料构成。鞋面20通过粘接等方法固定于鞋底10的上方。
以下,在将鞋100载置于水平面的状态(以下,称为“水平状态”)下,将鞋面20的宽度方向简称为“宽度方向”,将沿着鞋面20的宽度方向中心线La的方向称为“前后方向”,将铅垂的方向称为“上下方向”。宽度方向、前后方向以及上下方向相互正交。
另外,将沿着宽度方向中心从鞋面20的脚后跟朝向脚尖侧的方向称为“前侧”、“前方”,将其相反方向称为“后侧”、“后方”。另外,将沿着宽度方向从外脚侧朝向内脚侧的方向称为“内侧”、“内方”,将其相反方向称为“外侧”、“外方”。另外,将沿着上下方向从鞋底10朝向鞋面20的方向称为“上侧”、“上方”,将其相反侧称为“下侧”、“下方”。
另外,将鞋面20的中心线La的内侧称为内脚部28j,将中心线La的外侧称为外脚部28e。另外,在前后方向上,将鞋面20的与中脚骨对应的部分称为中脚部,将鞋面20的比中脚部靠前侧的部分称为前脚部,将鞋面20的比中脚部靠后侧的部分称为后脚部。前脚部大致与指骨对应,后脚部大致与脚根骨对应。
如图1~图3所示,鞋100具备第一条带30、第二条带40以及紧固部60。
(第一条带)
第一条带(band)30是从第一基端部32向后方延伸的条带状的部件。第一条带30可以呈直线状延伸,也可以向上弯曲成凸状而延伸,也可以向下弯曲成凸状而延伸。第一基端部32固定于鞋面20与鞋底10的边界部Bp的比穿入口20b靠前方处。此外,在具有多个第一条带30的情况下,只要一个第一基端部32固定于该范围即可,其他的第一基端部32的固定位置没有限定。在该例子中,在将鞋面20的前后长度设为100%时,第一基端部32固定于距脚尖15%~35%的位置。第一条带30沿着鞋面20的外脚部28e从第一基端部32向后方延伸,并延伸到鞋面20的脚后跟部24的第一条带接触区域24s。第一条带30的延伸端34与第一条带接触区域24s接触。即,第一条带30从第一基端部32向斜上方延伸到鞋面20的穿入口20b的后侧。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鞋面20的内脚部28j也设置有从固定于边界部Bp的比穿入口20b靠前方处的基端部沿着内脚部28j延伸到第一条带接触区域24s的内脚侧第一条带30。在以下的说明中,有时将外脚部28e的第一条带30记为外脚侧第一条带。外脚侧第一条带30的延伸端34与内脚侧第一条带30的延伸端34在第一条带接触区域24s连接。即,第一条带30是由彼此相连的外脚侧第一条带30和内脚侧第一条带30构成的一体的条带。在本实施方式中,外脚侧第一条带30和内脚侧第一条带30的延伸端34、34通过粘接、缝合等而固定于第一条带接触区域24s,但它们也可以不固定。
(条带接触区域)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条带接触区域24s设置于脚后跟部24的最后部24a的上侧。在该情况下,在第一条带30由于张力而对脚后跟部24作用向斜前下方的力,第一条带接触区域24s有可能因该力而发生变形。从顺畅地进行脱穿的观点出发,优选第一条带接触区域24s的变形小。因此,本实施方式的第一条带接触区域24s设置有与周围相比被强化的加强结构26。作为一个例子,第一条带接触区域24s可以由比周围厚的原材料、比周围高刚性的原材料、或者比周围硬的原材料形成,也可以形成为比周围多层,还可以将这些结构组合而形成。
(第二条带)
第二条带40是从第二基端部42向穿入口20b的前方延伸的条带状的部件。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基端部42在比第一基端部32靠后方处固定于边界部Bp。在将鞋面20的前后长度设为100%时,第二基端部42在前后方向上在距脚尖35%~90%的范围内固定于边界部Bp。第二条带40沿着鞋面20的外脚部28e从第二基端部42向斜前上方延伸到穿入口20b的前方区域。即,第二条带40的前端部44位于穿入口20b的前方。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鞋面20的内脚部28j也设置有从固定于边界部Bp的第二基端部42沿着内脚部28j向穿入口20b的前方延伸的内脚侧第二条带40。在以下的说明中,有时将外脚侧第二条带40记作外脚侧第二条带40。在外脚侧第二条带40的前端部44及内脚侧第二条带40的前端部44设置有用于与紧固部60卡合的卡合部44b。外脚侧及内脚侧的卡合部44b相互在宽度方向上分离。
紧固部60为了紧固鞋面20而对第二条带40施加紧固力。在本实施方式中,紧固部60是鞋带,卡合部44b是供紧固部60通过的穿绳孔。通过将紧固部60进行紧固,从而对外脚侧及内脚侧的卡合部44b向相互接近的方向作用张力。此时,从第二基端部42朝向前端部44的张力作用于外脚侧第二条带40及内脚侧第二条带40。通过对第二条带40作用张力,第二条带40与鞋面20抵接而将鞋面20朝向脚紧固。
对第二条带40与第一条带30交叉的交叉部进行说明。以下,将第一条带30及第二条带40的交叉部中的、第二条带40通过第一条带30的与鞋面20相反一侧(以下,有时称为“表面侧”)而交叉的交叉部用“符号F+数字”表示,将第二条带40通过第一条带30与鞋面20之间而交叉的交叉部用“符号R+数字”表示。第二条带40在与第一条带30交叉的交叉部F使第一条带30与鞋面20抵接。此外,在统称交叉部F+数字时称为交叉部F,在统称交叉部R+数字时称为交叉部R。
通过这样构成,鞋面20不仅被第二条带40支承,也被第一条带30支承,因此鞋面20的合脚性的前后平衡提高。
第二条带40也可以设置多个。为了区别多个第二条带40,在符号的末尾如“-1”那样标注连字符和数字来表示。在本实施方式中,设置有两个第二条带40-1、40-2。第二条带40-2在第二条带40-1的后方与第二条带40-1大致平行地配置。第二条带40-1在第一条带30的交叉部F1与第一条带30交叉。第二条带40-2在第一条带30的交叉部R1与第一条带30交叉。第一条带30在交叉部R1通过第二条带40-2的表面侧而使第二条带40-2与鞋面20抵接。
在该情况下,第一条带和第二条带在多个位置相互按压,因此能够适当地作用紧固力。另外,能够使紧固的范围前后分散。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多个交叉部中的最前方的交叉部F1,第二条带40通过第一条带30的表面侧。在该情况下,在最前方的交叉部F1,第二条带40能够按压第一条带30。
第一条带30及第二条带40(以下,在统称时简记作“条带”)可以构成为包括具有给定宽度的面状的部件,例如也可以是带状的部件。条带的宽度没有限定,但若条带的宽度过小,则容易切断,若过大,则设计、制造变得困难。关于条带宽度,发明人得到如下启示:3mm以上且30mm以下的范围是实用的,优选为5mm以上且20mm以下的范围,更优选为7mm以上且14mm以下的范围。本实施方式的条带是宽度为8mm以上且12mm以下的带状的部件。在该情况下,与条带为绳状的情况相比,能够分散紧固力,鞋面20的顺脚性变得良好,紧固力不易局部地集中。
条带可以构成为包含绳状或线状的部件(以下,有时称为“绳或线”),也可以构成为包含多个绳状或线状的部件,也可以包含由沿着鞋面20的表面扩展的多个线条体构成的部分。第一条带30和第二条带40可以由相同形状的部件构成,也可以由不同形状的部件构成。也可以是,第一条带30和第二条带40中的一方包括由具有给定宽度的面状的部件构成的部分,第一条带30和第二条带40中的另一方包括由比给定宽度细的绳状或线状的部件构成的部分。
本实施方式的条带由具有在穿戴时与鞋面20抵接的程度的伸缩性的原材料构成。在该情况下,能够适当地作用紧固力。作为一个例子,条带能够由伸缩性、弹性模量比鞋面20小的片状的原材料形成。条带可以由公知的各种原材料构成。该例子的条带由人造皮革形成。与第一、第二条带30、40的形态特征相关的这些说明也适用于后述的第三条带50及辅助条带70。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条带30及第二条带40能够采用各种方式。以下,参照图4~图30对条带的变形例进行说明。图4~图30是表示条带的变形例的侧视图,与图1对应。
对第二条带40的变形例进行说明。条带的紧固力优选沿鞋面20的表面分散。因此,在鞋100中,也可以在内脚侧和外脚侧的至少一方设置3个以上的第二条带40。图4是表示设置有3个第二条带40-1、40-2、40-3的例子的侧视图。图5是表示设置有4个第二条带40-1、40-2、40-3、40-4的例子的侧视图。图6是表示设置有5个第二条带40-1、40-2、40-3、40-4、40-5的例子的侧视图。
第二条带40-3在第二条带40-2的后方与第二条带40-2大致平行地配置。第二条带40-4在第二条带40-3的后方与第二条带40-3大致平行地配置。第二条带40-5在第二条带40-4的后方与第二条带40-4大致平行地配置。
第二条带40-3在交叉部F2通过第一条带30的表面侧而使第一条带30与鞋面20抵接。第二条带40-4在交叉部R2通过第一条带30的鞋面20侧,被第一条带30按压而与鞋面20侧抵接。换言之,第一条带30在交叉部R2通过第二条带40-4的表面侧而使第二条带40-4与鞋面20抵接。第二条带40-5在交叉部F3通过第一条带30的表面侧而使第一条带30与鞋面20抵接。虽然没有限定,但该例的交叉部F和交叉部R交替地排列。这样,通过在前后形成多个交叉部,能够使紧固力前后分散。
对第二条带40的其他的变形例进行说明。多个第二条带40例如也可以如A字状、V字状、W字状、H字状或M字状等那样,在基端侧、前端侧或它们的中间的1个以上的部位相互连接。另外,多个第二条带40例如也可以如数字的0字状那样在基端侧和前端侧分别连接。另外,第二条带40也可以在基端侧、前端侧或它们的中间的1以上的部位分支为多个分支部,该多个分支部也可以在远离分支点的位置连接。
图7~图9是表示多个第二条带的一部分相互连接的例子的侧视图。图7的例子包括2个第二条带40-1、40-2,2个第二条带40-1、40-2在前端侧相互连接。在该例子中,将与紧固部60(鞋带)卡合的多个条带的卡合部44b在上端侧汇集,将2个第二条带40-1、40-2构成为反向的V字状。在该情况下,能够使紧固力高效地沿前后方向分散。即,能够将紧固力从1个力点(卡合部44b)向多个方向分散。第二条带40-1形成通过第一条带30的表面侧的交叉部F1,第二条带40-2形成通过第一条带30的鞋面20侧的交叉部R1。
图8的例子包括2个第二条带40-1、40-2,2个第二条带40-1、40-2在基端侧相互连接。在该例子中,将多个条带的第二基端部42在下端侧汇集,将2个第二条带40-1、40-2构成为V字状。在该情况下,能够将紧固力集中于脚底的拱形部分等需要提拉的部分。即,能够将来自多个力点(卡合部44b)的紧固力向一个方向集结。第二条带40-1形成通过第一条带30的表面侧的交叉部F1,第二条带40-2形成通过第一条带30的鞋面20侧的交叉部R1。
图9的例子包括3个第二条带40-1、40-2、40-3,2个第二条带40-1、40-2在基端侧及前端侧相互连接。在该例子中,将多个条带的卡合部44b在上端侧汇集,将多个条带的基端部42在下端侧汇集,构成为0字状或D字状。在该情况下,能够使紧固力从1个力点向多个方向分散,并且集中于脚底的拱形部分等需要提拉的部分。第二条带40-1形成通过第一条带30的表面侧的交叉部F1,第二条带40-2形成通过第一条带30的鞋面20侧的交叉部R1,第二条带40-3形成通过第一条带30的表面侧的交叉部F2。
进一步,对第二条带40的变形例进行说明。上述的第二条带40及其变形例能够与其他的第二条带40或其变形例任意地组合。例如,能够在图7~图9的第二条带40的变形例中进一步组合其他的第二条带40。图10~图14是表示在第二条带40的变形例中设置其他的第二条带40的例子的侧视图。
图10的例子包括在前端侧相互连接的倒V字状的第二条带40-1、40-2和I字状的第二条带40-3。第二条带40-3在第二条带40-2的后方与第二条带40-2大致平行地延伸。第二条带40-3形成通过第一条带30的表面侧的交叉部F2。
图11的例子包括倒V字状的第二条带40-1、40-2和I字状的第二条带40-3、40-4。第二条带40-3在第二条带40-2的后方与第二条带40-2大致平行地延伸,第二条带40-4在第二条带40-3的后方与第二条带40-3大致平行地延伸。第二条带40-3形成通过第一条带30的表面侧的交叉部F2。第二条带40-4形成通过第一条带30的鞋面20侧的交叉部R2。
如图10、图11的例子那样,通过倒V字状第二条带与I字状第二条带的组合,能够在适当的范围提供更强的绳紧固效果。例如,通过在穿入口20b的周围配置I字状第二条带,能够对脚踝周围提供较强的绳紧固效果。
图12的例子包括倒V字状的第二条带40-1、40-2和倒V字状的第二条带40-3、40-4。即,包括多个倒V字状的第二条带。第二条带40-3在第二条带40-2的后方与第二条带40-2大致平行地延伸。第二条带40-4在第二条带40-3的后方与第二条带40-3非平行地延伸。第二条带40-3形成通过第一条带30的表面侧的交叉部F2。第二条带40-4形成通过第一条带30的鞋面20侧的交叉部R2。通过具备多个倒V字状的第二条带,能够使紧固力相对于前后方向更阶段性地分散。
图13的例子包括在前端侧相互连接的倒V字状的第二条带40-1、40-2和I字状的第二条带40-3。第二条带40-3形成通过第二条带40-2的鞋面20侧的交叉部P2。另外,第二条带40-3形成通过第一条带30的表面侧的交叉部F2。交叉部P2位于交叉部R1及交叉部F2的下方。
图14的例子包括相互交叉的多个倒V字状的第二条带。具体而言,包括倒V字状的第二条带40-1、40-2和倒V字状的第二条带40-3、40-4。第二条带40-1、40-2及第二条带40-3、40-4与图7的例子同样地与第一条带30交叉。第二条带40-2形成通过第二条带40-3的表面侧的交叉部F2。交叉部F2位于交叉部R1及交叉部F1的下方。
如图13、图14的例子那样,通过多个第二条带40彼此一部分交叉,由此对于重叠的部分提高紧固力。特别是,脚尖侧的倒V字状第二条带40-2在相邻的第二条带40-3的表面侧重叠,由此对于该范围提高紧固力。
接下来,对第一条带30的变形例进行说明。第一条带30也可以设置多个。图15、图16是表示设置多个第一条带30的例子的侧视图。在该例子中,多个第一条带30上下排列。在该情况下,能够沿上下方向分散紧固力。图15、图16的例子包括第二条带40-1、配置于其后方的第二条带40-2、第一条带30-1、以及配置于其下方的第一条带30-2。第一条带30-1、30-2相互大致平行地排列,各第一条带与各第二条带交叉。
在图15的例子中,第二条带40-1形成通过第一条带30-1、30-2的表面侧的交叉部F1、F2,第二条带40-2形成通过第一条带30-1、30-2的鞋面20侧的交叉部R1、R2。即,1个第二条带仅通过多个第一条带的表面侧或仅通过鞋面20侧。在该情况下,能够使紧固力沿上下方向更阶段性地分散。
在图16的例子中,第二条带40-1形成通过第一条带30-1的表面侧的交叉部F1,并且形成通过第一条带30-2的鞋面20侧的交叉部R1。另外,第二条带40-2形成通过第一条带30-1的鞋面20侧的交叉部R2,并且形成通过第一条带30-2的表面侧的交叉部F2。即,1个第二条带交错地通过一个第一条带的表面侧和另一个第一条带的鞋面20侧。在该情况下,能够使第一、第二条带分别交错地交叉,将交叉部F和交叉部R在前后方向及上下方向上交替地配置,因此能够使紧固力进一步阶段性地分散。
多个第一条带30也可以在基端侧、前端侧或它们的中间的1个以上的部位相互连接。另外,第一条带30也可以在基端侧、前端侧或它们的中间的1个以上的部位分支为多个分支部,该多个分支部也可以在远离分支点的位置连接。图17~图19是表示多个第一条带30在基端侧、前端侧或它们的中间相互连接的例子的侧视图。
图17~图19的例子包括第二条带40-1及配置于其后方的第二条带40-2、和第一条带30-1及配置于其下方的第一条带30-2。在图17~图19的例子中,第二条带40-1形成通过第一条带30-1、30-2的表面侧的交叉部F1、F2,第二条带40-2形成通过第一条带30-1、30-2的鞋面20侧的交叉部R1、R2。此外,在图17~图19的例子中,也可以如图16的例子那样使第一、第二条带交错地交叉。
在图17的例子中,第一条带30-1、30-2的各基端部32前后分离地固定于边界部Bp,延伸端34相互连接。在该情况下,越向后方则紧固力的传递效率越高,能够提高穿入口20b周围的保持性。
在图18的例子中,第一条带30-1、30-2的各基端部32相互连接而固定于边界部Bp,各延伸端34相互上下分离配置。在该情况下,越向前方则紧固力的传递效率越高,能够提高前脚部周围的保持性。
在图19的例子中,第一条带30-1、30-2的各基端部32相互连接而固定于边界部Bp,各延伸端34相互连接。在该情况下,越向前方及后方则紧固力的传递效率越高,能够提高穿入口20b周围及前脚部周围的保持性。
接下来,对条带形态的变形例进行说明。图20~图27是表示条带形态的变形例的侧视图。
在图20的例子中,第一条带30形成为绳状。第一条带30不需要全部的条带为相同形状,也可以是条带的一部分为带状,另一部分为绳状等其他形状。
在图21的例子中,第一条带30形成为宽幅的带状。第一条带30的宽度可以形成为第二条带的宽度的1.5倍以上或2倍以上。第一条带30不需要全部条带为相同的宽度,也可以是,条带的一部分为宽幅,另一部分具有不同的宽度。
在图22的例子中,第二条带40-1、40-2形成为绳状。第二条带40不需要全部条带为相同形状,也可以是条带的一部分为带状,另一部分为绳状等其他形状。
在图23的例子中,第二条带40形成为宽幅的带状。第二条带40不需要全部条带为相同的宽度,也可以是,条带的一部分为宽幅,另一部分具有不同的宽度。
如图20~图23所示,通过使第一条带30、第二条带40变细或变粗,能够调整紧固力。通过在曲率小的范围内使用细的条带、绳,能够提高顺脚性。在球场运动等要求向横向的保持性的情况下,通过使用粗的条带,能够提高制动方面的保持性。
在图24、图25的例子中,第一条带30由多个绳状或线状的部件构成。第一条带30的被捆束的多个线条体沿着鞋面20的表面扩展。在图24的例子中,多个线条体在交叉部F1通过第二条带40-1的鞋面20侧,在交叉部R1通过第二条带40-2的表面侧。通过第一条带30由局部细的绳或线构成,能够实现更良好的顺脚的合脚性。
在图25的例子中,多个线条体包括在交叉部S1、S2通过第二条带40-1的鞋面20侧的线条体和通过表面侧的线条体。此外,各线条体也可以交替地通过多个第二条带40的表面侧和鞋面侧。由细的绳或线构成的部分与第二条带40交错地交叉,由此能够使紧固力更阶段性地分散。
在图26、图27的例子中,第二条带40由多个绳状或线状的部件构成。第二条带40由沿着鞋面20的表面排列的多个线条体构成。在图26的例子中,多个线条体在交叉部S1通过第一条带30的表面侧,在交叉部S2通过第一条带30的鞋面20侧。通过第二条带40由局部细的绳或线构成,能够实现更良好的顺脚的合脚性。
在图27的例子中,多个线条体包括在交叉部S1、S2通过第一条带30的鞋面20侧的线条体和通过表面侧的线条体。此外,通过鞋面20侧的线条体和通过表面侧的线条体也可以交替地排列。通过使由局部细的绳或线构成的部分交错地与第一条带交叉,能够进一步提高向第一条带30的紧固力的传递效率。
进一步,对第一条带30的变形例进行说明。图28、图29是表示第一条带30的变形例的侧视图。
在图28的例子中,在第一条带30设置有用于与紧固部60卡合的卡合部36b。通过具有卡合部36b,能够提高向前后方向的紧固力。该例子的卡合部36b设置于从第一条带30向上方突出的突出部36的突出端。卡合部36b是供紧固部60(鞋带)通过的穿绳孔,具有与卡合部44b相同的结构。卡合部36b也以设置一个或多个,在该例子中,设置于第二条带40-1的前方和第二条带40-2的后方这两个部位。
在上述的说明中,示出了第一条带30设置为曲线状的例子,但第一条带30也可以以直线状延伸。在图29的例子中,第一条带30以直线状延伸。通过将第一条带30设为直线状,能够更高效地将紧固力沿前后方向传递。第一条带30的基端部32优选在避开MP关节的附近的位置固定于边界部Bp。
接下来,对本发明的第二、第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第二、第三实施方式的附图及说明中,对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或同等的结构要素、部件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适当省略与第一实施方式重复的说明,对于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的机构,重点地进行说明。
[第二实施方式]
对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鞋100的结构进行说明。图30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鞋100的侧视图,与图1对应。本实施方式在具备第三条带50并且具有第二条带40-3这一点上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
(第三条带)
第三条带50具有固定于边界部Bp的第三基端部52,是从该第三基端部52向后方延伸的条带状的部件。第三基端部52在比第一基端部32靠后方的范围内固定于边界部Bp。在图30的例子中,第三基端部52在穿入口20b的前后范围内固定于边界部Bp。第三条带50沿着鞋面20的外脚部28e从第三基端部52向后方延伸,并延伸到鞋面20的脚后跟部24的第一条带接触区域24s。即,第三条带50从第三基端部52向斜上方延伸到鞋面20的穿入口20b的后侧。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鞋面20的内脚部28j也设置有内脚侧第三条带50,内脚侧第三条带50从固定于边界部Bp的比穿入口20b靠前方处的第三基端部52沿着内脚部28j延伸到第一条带接触区域24s。在以下的说明中,有时将外脚部28e的第三条带50记作外脚侧第三条带。外脚侧第三条带50的延伸端54与内脚侧第三条带50的延伸端54在第一条带接触区域24s连接。即,第三条带50是由相互连接的外脚侧第三条带50和内脚侧第三条带50构成的一体的条带。外脚侧第三条带50及内脚侧第三条带50的延伸端54在第一条带接触区域24s覆盖第一条带30。在该情况下,能够抑制第一条带30的位置偏移。
第二条带40-3配置于多个第二条带中的最接近穿入口20b的位置。在本实施方式的第二条带40-3中,第二基端部42在比第三基端部52靠后方处固定于边界部Bp,前端部44向穿入口20b的近前延伸。第二条带40-3与第一条带30在交叉部F2交叉,与第三条带50在交叉部R2交叉。第二条带40-3在交叉部F2通过第一条带30的表面侧,按压第一条带30。第三条带50在交叉部R2通过第二条带40-3的表面侧,按压第二条带40-3。
第二实施方式起到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作用、效果。此外,在第二实施方式中,通过第三条带50按压最接近穿入口20b的第二条带40-3,能够使紧固力作用于脚踝周围,能够在跑步时实现有效的保持性。另外,通过使交叉部分散,能够缓和紧固力的集中。
[第三实施方式]
对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鞋100的结构进行说明。图31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鞋100的侧视图,与图1对应。图32是概略地表示鞋100的俯视图。图33是概略地表示鞋100的从内脚侧观察的侧视图。图34是概略地表示鞋100的后视图。本实施方式在具备辅助条带70并且交叉的条带具有在其交叉部相互连接的部分这一点上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
本实施方式具备第一条带30-1、30-2、第二条带40-1~40-7、第三条带50-1、50-2以及辅助条带70。这些条带以网眼状交错地交叉。
辅助条带70是从内脚部28j的边界部Gp延伸至外脚部28e的边界部Gp的条带状的部件。在本实施方式中,设置有多个辅助条带70,多个辅助条带70相互交叉而形成网眼构造。多个辅助条带70可以在交叉部相互连接,也可以为非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辅助条带70与第二条带40在多个交叉部交叉。辅助条带70与第二条带40的交叉部可以相互连接,也可以为非连接。辅助条带70也可以与第一条带30交叉。
本实施方式具有提带72和绳限位器62。绳限位器62设置于紧固部60。提带72设置于鞋面20的穿入口20b的后端。绳限位器62及提带72也能够应用于其他实施方式。
第三实施方式起到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作用、效果。此外,第三实施方式通过具有辅助条带70,能够抑制第一条带30、第二条带40的位置的偏移,由此能够缓和紧固力的集中。另外,通过辅助条带70,改善条带的不均匀所带来的外观的平衡,抑制美观降低。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例子详细地进行说明。上述的实施方式均只不过示出了实施本发明时的具体例。实施方式的内容并不限定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在不脱离请求包含的范围所规定的发明的思想的范围内,能够进行构成要素的变更、追加、删除等多种设计变更。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关于能够进行这样的设计变更的内容,标注“实施方式的”、“在实施方式中”等标记进行了说明,但并不意味着对没有这样的标记的内容不允许设计变更。
[变形例]
以下,对变形例进行说明。在变形例的附图及说明中,对与实施方式相同或同等的结构要素、部件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适当省略与实施方式重复的说明,对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重点地进行说明。
在实施方式的说明中,示出了各条带不固定于鞋面20的表面的例子,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各条带的一部分也可以固定于鞋面20的表面。另外,各条带彼此也可以部分地固定。例如,第一条带彼此、第二条带彼此或者第一、第三条带和第二条带也可以部分地固定。
在实施方式的说明中,示出了卡合部44b、36b为供紧固部60(鞋带)通过的穿绳孔的例子,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卡合部44b、36b只要是使鞋带通过的结构即可,也可以代替孔而是钩等的挂绳部。卡合部44b、36b的孔缘可以设置加强部件而被加强,也可以通过孔锁边等使孔的边缘比周围厚。
在实施方式的说明中,示出了紧固部60为1根鞋带的例子,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紧固部可以包括多个鞋带。另外,在儿童用、高龄者用的鞋等重视穿着容易性的情况下,鞋带能够由伸缩性高的原材料构成。另一方面,在运动用等重视稳定性的情况下,鞋带能够由伸缩性低的原材料构成。
上述的各变形例起到与上述的实施方式相同的作用、效果。
上述实施方式和变形例的任意组合也作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是有用的。通过组合而产生的新的实施方式兼具所组合的各实施方式及变形例各自的效果。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与鞋相关,能够用于鞋。
符号说明
10:鞋底,20:鞋面,20b:穿入口,24:脚后跟部,24a:最后部,24s:第一条带接触区域,26:加强结构,30:第一条带,30:第二条带,32:基端部,32:第一基端部,36b:卡合部,40:第二条带,42:基端部,42:第二基端部,44:前端部,44b:卡合部,50:第三条带,52:第三基端部,60:紧固部,100:鞋。

Claims (13)

1.一种鞋,其特征在于,具备:
鞋底;
鞋面,其设置于所述鞋底的上方,并具有穿入口;
第一条带,其具有固定于所述鞋面与所述鞋底的边界部的比所述穿入口靠前方处的第一基端部,并从该第一基端部向斜上方延伸到所述鞋面的所述穿入口的后侧;
第二条带,其具有固定于所述边界部的第二基端部,并从该第二基端部向所述穿入口的前方延伸,在与所述第一条带交叉的部分使该第一条带与所述鞋面抵接;以及
紧固部,其为了紧固所述鞋面而对所述第二条带施加紧固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鞋,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二条带的前端部设置有用于与所述紧固部卡合的卡合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鞋,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条带与所述第一条带在多个交叉位置交叉,具有通过所述第一条带与所述鞋面之间的部分、以及通过所述第一条带的与所述鞋面相反一侧的部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鞋,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多个交叉位置中的最前方的交叉位置,所述第二条带通过所述第一条带的与所述鞋面相反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鞋,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基端部包括在前后方向上从脚尖到本鞋的全长的35%以上且90%以下的范围内固定于所述边界部的部分。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鞋,其特征在于,
所述鞋具备多个所述第二条带,多个所述第二条带在该条带的基端侧、前端侧或该基端侧与前端侧的中间相互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鞋,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条带在该条带的基端侧、前端侧或该基端侧与前端侧的中间分支为多个。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鞋,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条带在该条带的基端侧、前端侧或该基端侧与前端侧的中间分支为多个。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鞋,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条带与设置于所述鞋面的脚后跟部的最后部的上侧的第一条带接触区域接触,
所述第一条带接触区域设置有与周围相比被强化的加强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鞋,其特征在于,
所述鞋具备第三条带,该第三条带具有在比所述第一基端部靠后方处固定于所述边界部的第三基端部,并从该第三基端部延伸,
所述第三条带在所述第一条带接触区域覆盖所述第一条带。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鞋,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条带与所述第二条带交叉而使该第二条带与所述鞋面抵接。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鞋,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条带和所述第二条带中的一方包括由具有给定宽度的面状的部件构成的部分,所述第一条带和所述第二条带中的另一方包括由比所述给定宽度细的绳状或线状的部件构成的部分。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鞋,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条带或所述第二条带由伸缩性比所述鞋面的原材料低的原材料形成。
CN201980100766.8A 2019-09-27 2019-09-27 Pending CN11444991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9/038265 WO2021059503A1 (ja) 2019-09-27 2019-09-27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449915A true CN114449915A (zh) 2022-05-06

Family

ID=751668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100766.8A Pending CN114449915A (zh) 2019-09-27 2019-09-27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312899A1 (zh)
EP (1) EP4029397A4 (zh)
JP (1) JP7352641B2 (zh)
CN (1) CN114449915A (zh)
WO (1) WO2021059503A1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4403043A1 (de) * 1993-01-29 1994-08-04 Asics Corp Schuh mit einem gerippeförmigen äußeren Oberteil
US6128835A (en) * 1999-01-28 2000-10-10 Mark Thatcher Self adjusting frame for footwear
WO2008047659A1 (fr) * 2006-10-19 2008-04-24 Asics Corporation Chaussure de sport présentant un ajustement amélioré de la partie de tige
WO2015140957A1 (ja) * 2014-03-19 2015-09-24 株式会社アシックス 靴のアッパー
US20160174661A1 (en) * 2013-08-07 2016-06-23 Asics Corporation Shoes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832684B2 (ja) 1994-11-07 1998-12-09 株式会社アシックス 履 物
JP3038156U (ja) 1996-11-26 1997-06-06 オカモト株式会社 運動靴
JP2002306204A (ja) * 2001-04-11 2002-10-22 Mizuno Corp 陸上競技用シューズ
CN102821635B (zh) * 2010-01-21 2015-10-14 博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系带系统的引导装置
US9364046B2 (en) 2010-11-10 2016-06-14 Fit Squared Shoes, Llc Single pull and double pull fit adjustment systems for shoes
US9265305B2 (en) 2013-01-17 2016-02-23 Nike, Incorporated Easy access articles of footwear
US20170027286A1 (en) * 2015-07-31 2017-02-02 Under Armour, Inc. Article of footwear with dynamic tensioning system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4403043A1 (de) * 1993-01-29 1994-08-04 Asics Corp Schuh mit einem gerippeförmigen äußeren Oberteil
US6128835A (en) * 1999-01-28 2000-10-10 Mark Thatcher Self adjusting frame for footwear
WO2008047659A1 (fr) * 2006-10-19 2008-04-24 Asics Corporation Chaussure de sport présentant un ajustement amélioré de la partie de tige
US20160174661A1 (en) * 2013-08-07 2016-06-23 Asics Corporation Shoes
WO2015140957A1 (ja) * 2014-03-19 2015-09-24 株式会社アシックス 靴のアッパー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4029397A4 (en) 2022-08-24
JPWO2021059503A1 (zh) 2021-04-01
EP4029397A1 (en) 2022-07-20
WO2021059503A1 (ja) 2021-04-01
US20220312899A1 (en) 2022-10-06
JP7352641B2 (ja) 2023-09-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826390B1 (en) Lace-up fitting structure
CN109349732B (zh) 具有分离鞋帮的鞋类物件
EP2563176B1 (en) Cable tightening system for an article of footwear
US10165830B2 (en) Shoe upper
US8051581B2 (en) Article of footwear construction with binding portions
US20020078591A1 (en) Dance shoe with tri-split
US10582739B2 (en) Skate boot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e
EP3056106B1 (en) Exercise shoe
EP3275329A1 (en) Upper structure for shoe and shoe
EP3130247B1 (en) Shoe upper
JP7336516B2 (ja)
CN114449915A (zh)
US10212989B2 (en) Shoe having upper and sole
EP4265142A1 (en) Upper and shoe comprising same
US20240074538A1 (en) Footwear
EP4241608A1 (en) Upper and shoe equipped with same
CN115769931A (zh) 鞋面以及鞋子
JP2024050971A (ja) シュー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