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449528A - 识别节点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识别节点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449528A
CN114449528A CN202011233774.0A CN202011233774A CN114449528A CN 114449528 A CN114449528 A CN 114449528A CN 202011233774 A CN202011233774 A CN 202011233774A CN 114449528 A CN114449528 A CN 11444952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node
information
base station
characterist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233774.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姜大洁
杨坤
袁璞
秦飞
孙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233774.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449528A/zh
Priority to PCT/CN2021/129118 priority patent/WO2022095979A1/zh
Priority to EP21888671.1A priority patent/EP4221296A4/en
Publication of CN11444952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449528A/zh
Priority to US18/140,608 priority patent/US20230261708A1/en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antenna switching
    • H04B7/0608Antenna selection according to transmission parameters
    • H04B7/061Antenna selection according to transmission parameters using feedback from receiving sid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16Discovering, processing 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6/00Network planning, e.g. coverage or traffic planning tools; Network deployment, e.g. resource partitioning or cells structures
    • H04W16/24Cell structures
    • H04W16/28Cell structures using beam steer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013Intelligent reflective surfa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91Signaling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divided pa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6/00Network planning, e.g. coverage or traffic planning tools; Network deployment, e.g. resource partitioning or cells structures
    • H04W16/02Resource partitioning among network components, e.g. reuse partitioning
    • H04W16/04Traffic adaptive resource partition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0Communication routing or communication path finding
    • H04W40/24Connectivity information management, e.g. connectivity discovery or connectivity update
    • H04W40/246Connectivity information discover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04L5/0007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02Hierarchically pre-organised networks, e.g. paging networks, cellular networks,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or WLL [Wireless Local Loop]
    • H04W84/04Large scale networks; Deep hierarchical networks
    • H04W84/042Public Land Mobile systems, e.g. cellular systems
    • H04W84/047Public Land Mobile systems, e.g. cellular systems using dedicated repeater sta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节点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与基站发送的信号相关;根据所述第一信息,确定基站关联的一个或多个节点。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可以识别出基站关联的一个或多个节点,协助基站更准确的调整每个节点的波束,从而提高终端信号的强度或者提高基于多个节点的定位精度。

Description

识别节点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识别节点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智能表面设备由大规模器件阵列和阵列控制模块构成。大规模器件阵列是在平面底板上规则的重复排列的大量器件单元。为达到可观的信号操控效果,通常需要几百或者几千个器件单元组成器件阵列。每个器件单元都具有可变的器件结构,例如,器件单元中包含一个正-本征-负(Positive Intrinsic-Negative,PIN)二极管,PIN二极管的开关状态决定了器件单元对外界无线信号的响应模式。智能表面的阵列控制模块可以控制每个器件单元的工作状态,从而动态或半静态的控制每个器件单元对无线信号的响应模式。大规模器件阵列的每个器件单元的无线响应信号互相叠加,在宏观上形成特定的波束传播特征。控制模块是智能表面设备的“大脑”,根据通信系统的需求确定智能表面的无线信号响应波束,使得原来静态的通信环境变得“智能”、“可控”。
目前,终端如何识别与基站关联的节点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节点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实现了终端识别与基站关联的节点。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节点识别方法,由终端执行,包括:
获取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与基站发送的信号相关;
根据所述第一信息,确定基站关联的一个或多个节点;
其中,所述节点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可重构智能表面节点;
中继节点;
IAB节点。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节点识别方法,由节点执行,包括:
改变或控制由所述节点关联的基站发送的第一信号的特征;
其中,所述第一信号的特征变化信息与所述节点的信息关联。
第三方面,提供一种节点识别方法,由基站执行,包括:
向所述基站关联的第一节点发送第二信号,所述第二信号的相关信息与所述第一节点对应。
第三方面,提供一种节点识别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与基站发送的信号相关;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信息,确定基站关联的一个或多个节点;
其中,所述节点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可重构智能表面节点;
中继节点;
IAB节点。
第四方面,提供一种节点识别装置,包括:
处理模块,用于改变或控制由所述节点关联的基站发送的第一信号的特征;
其中,所述第一信号的特征变化信息与所述节点的信息关联。
第五方面,提供一种节点识别装置,包括:
第四发送模块,用于向基站关联的第一节点发送第二信号,所述第二信号的相关信息与所述第一节点对应。
第六方面,提供一种终端,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所述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第七方面,提供一种网络侧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所述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二方面或第三方面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第八方面,提供一种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程序或指令,所述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第二方面或第三方面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第九方面,提供一种程序产品,所述程序产品被存储在非易失的存储介质中,所述程序产品被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如第一方面,第二方面或第三方面所述的处理的方法的步骤。
第十方面,提供了一种芯片,所述芯片包括处理器和通信接口,所述通信接口和所述处理器耦合,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程序或指令,实现如第一方面,第二方面或第三方面所述的处理的方法。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可以识别出基站关联的一个或多个节点,协助基站更准确的调整每个节点的波束,从而提高终端信号的强度或者提高基于多个节点的定位精度。
附图说明
图1是NR中的SSB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可应用的一种无线通信系统的框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中节点识别方法的示意图之一;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中节点识别方法的示意图之二;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中节点识别方法的示意图之一;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中节点用于relay的场景的示意图;
图7a和图7b是本申请实施例中UE通过检测SSB携带的相位变化特征确定SSB1/SSB2携带的特征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基站面向不同节点发送的信号中携带节点信息;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中节点识别装置的示意图之一;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中节点识别装置的示意图之二;
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中节点识别装置的示意图之二;
图12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的示意图;
图13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网络侧设备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用于描述指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本申请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且“第一”、“第二”所区别的对象通常为一类,并不限定对象的个数,例如第一对象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此外,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中“和”表示所连接对象的至少其中之一,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值得指出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所描述的技术不限于长期演进型(Long TermEvolution,LTE)/LTE的演进(LTE-Advanced,LTE-A)系统,还可用于其他无线通信系统,诸如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时分多址(Time DivisionMultiple Access,TDMA)、频分多址(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FDMA)、正交频分多址(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OFDMA)、单载波频分多址(Single-carrier 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 Access,SC-FDMA)和其他系统。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术语“系统”和“网络”常被可互换地使用,所描述的技术既可用于以上提及的系统和无线电技术,也可用于其他系统和无线电技术。然而,以下描述出于示例目的描述了新空口(New Radio,NR)系统,并且在以下大部分描述中使用NR术语,尽管这些技术也可应用于NR系统应用以外的应用,如第6代(6th Generation,6G)通信系统。
为了便于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下面先介绍以下技术点:
一、智能表面/超材料表面:
智能表面是一种新兴的技术,有如下多个相关的术语,它们表示的都是类似的技术或者实体,这些术语包括:
大型智能表面(Large Intelligent Surface,LIS);
智能反射阵列(Smart Reflect Array,SRA);
可配置反射阵列(Reconfigurable Reflect Array,RRA);
智能反射表面(Intelligent Reflecting Surface,IRS);
可重构智能表面(Reconfigurable Intelligent Surface,RIS)。
智能表面技术在多个技术领域有所应用,根据应用场景不同有很多种不同的设计方案。按照器件单元的物理原理分类包含可调谐谐振器(Tunable Resonator)可变电容型、导波(Guided Wave)波导型、元素旋转(Element Rotation)极化型等;按照无线信号输出形式,分为反射型智能表面和透射型智能表面;按照无线信号响应参数分类包括相位控制型智能表面,幅度控制型智能表面和幅度相位联合控制型智能表面;按照响应参数控制分类分为连续控制型和离散控制型;按照控制智能表面幅度和相位的频次或快慢分为静态,半静态/动态控制的智能表面,其中静态的智能表面目前就可以应用到已有系统中,例如,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fourth generation,4G)/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fifth-generation,5G)系统。考虑器件设计和制作的复杂度,学术界普遍选择使用单一无线信号响应参数的离散控制型器件单元进行研究。目前,学术界广泛讨论的智能反射表面(IntelligentReflecting Surface,IRS)就是一种基于信号反射的相位控制智能表面,通过1比特(bit)的指示信息控制器件单元的反射信号的相位,实现0或π的相位翻转。
得益于不需要射频和基带处理电路,智能表面设备相比与传统无线通信收发设备有几点优势:
(1)智能表面设备有更低的成本和实现复杂度;
(2)智能表面设备具有更低的功耗;
(3)智能表面不会引入额外的接收端热噪声;
(4)智能表面设备厚度薄、重量小,可以实现灵活的部署。
RIS反射单元种类的有以下几种:
(1)可调谐谐振器:一个可变电容器被整合到谐振器中,通过改变频率捷变(frequency-agile)贴片谐振器频率,产生相移。
(2)导波控制法:在这种情况下,到达的空间波被天线耦合到导波上,随后导波相移,再重新发射,形成了一个天线移相器。
(3)圆极化波的旋转技术:利用电磁波的反射规律进行设计。
从是否可动态控制的角度划分,反射阵列/智能表面分为两大类:
(1)静态的反射阵列/智能表面:反射阵列的结构和功能可以是固定的,对于一个角度的入射波,超表面单元导致入射波的幅度、相位、极化方式等特性发生固定的改变,得到相应的反射波。
(2)动态的反射阵列/智能表面:反射阵列的结构和功能是可以控制的,对于一个角度的入射波,可以通过可编程控制使得入射波的幅度、相位、极化方式等特性发生不同的改变,得到相应的反射波。对反射超表面实现可编程控制,须在反射单元中引入开关元件(如二极管等)。PIN二极管是目前控制可重构超表面的常见选择,PIN二极管具备较宽范围的射频阻抗,并且失真低,在微波射频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反射单元中的开关元件使其具有多个不同的状态,并且通过控制开关元件的通断可实现不同状态的切换。开关元件在通、断两种情况下,对应反射单元的结构和性能均有较大变化。即,不同状态的反射单元对入射波的幅度、相位、极化等特性有不同的调控模式。
二、智能表面对信号进行直接调制:
因为智能表面可以直接调控电磁信号的波前和各种电磁参数,例如相位、振幅、频率、甚至极化,而无需复杂的基带处理和射频收发操作,因而智能表面除了可以改变无线信道环境从而增强第三方信号的接收质量之外,还可以被用于对信号进行直接调制。
例如,调整智能表面电磁单元的反射相位/幅度不仅用于最大化入射电磁波的接收信噪比,还可用于LIS本身的信息传输。接收端通过检测智能表面反射信号的相位/幅度变化,来接收智能表面本身的信息。
三、无源智能表面:
由于智能表面由大量的器件单元构成并且没有射频和基带处理能力,因此称此类智能表面为无源智能表面。
四、有源无源结合的智能表面(或有源智能表面):
由于智能表面由大量的器件单元构成并且没有射频和基带处理能力,所以基站无法分别获得基站到智能表面以及智能表面到终端的信道信息。基站或终端的接收信号由大量的智能表面器件单元的响应信号叠加形成,改变一个或者少量的器件单元的工作状态并不能使接收信号产生明显的变化。一种可能的测量方案是在智能表面中安装少量有源器件单元,使得智能表面能够进行信道测量和反馈;基站使用压缩感知或者深度学习算法从有限的信道信息中推算出合理的智能表面配置参数。基于智能表面的通信系统需要一个高效的信道测量机制,在保证智能表面低复杂度的前提下,尽量提升端到端的信号质量。这种安装了部分有源器件的智能表面具备接收信号甚至发送信号的能力,是一种有源无源结合的智能表面(或有源智能表面)。
五、关于新空口(New Radio,NR)中的同步信号块(Synchronization Signal andPBCH block,SSB):
参见图1,NR中的一个SSB包括分布在连续的4个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OFDM)符号上的主同步信号(Primary SynchronisationSignal,PSS),辅同步信号(Secondary Synchronisation Signal,SSS)和物理广播信道(Physical broadcast channel,PBCH)。一个SSB突发集(burst set)周期中包括多个SSB(比如包括8个SSB),不同的SSB可以对应不同的波束方向。NR支持的SSB burst set周期为5毫秒(ms)、10ms、20ms等。
参见图2,图中示出本申请实施例可应用的一种无线通信系统的框图。无线通信系统包括终端21、网络侧设备22和智能表面设备23。其中,终端21也可以称作终端设备或者用户终端(User Equipment,UE),终端21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Tablet PersonalComputer)、膝上型电脑(Laptop Computer)或称为笔记本电脑、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Digital Assistant,PDA)、掌上电脑、上网本、超级移动个人计算机(ultra-mobilepersonal computer,UMPC)、移动上网装置(Mobile Internet Device,MID)、可穿戴式设备(Wearable Device)或车载设备(VUE)、行人终端(PUE)等终端侧设备,可穿戴式设备包括:手环、耳机、眼镜等。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并不限定终端21的具体类型。
网络侧设备22可以是基站或核心网,其中,基站可被称为节点B、演进节点B、接入点、基收发机站(Base TransceiverStation,BTS)、无线电基站、无线电收发机、基本服务集(BasicServiceSet,BSS)、扩展服务集(ExtendedServiceSet,ESS)、B节点、演进型B节点(eNB)、家用B节点、家用演进型B节点、WLAN接入点、WiFi节点、发送接收点(TransmittingReceiving Point,TRP)、无线接入网节点或所述领域中其他某个合适的术语,只要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所述基站不限于指定技术词汇,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仅以NR系统中的基站为例,但是并不限定基站的具体类型。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一些的实施例及其应用场景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节点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进行详细地说明。
参见图3,本申请提供一种节点识别方法,由终端执行,包括步骤301和步骤302。
步骤301:获取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与基站发送的信号相关;
步骤302:根据所述第一信息,确定基站关联的一个或多个节点;
其中,所述节点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可重构智能表面(Reconfigurable Intelligent Surface,RIS)节点;
中继节点;
接入和回传一体化(Integrated Access and Backhaul,IAB)节点。
比如,根据第一信息,识别或确定服务小区关联的一个或多个节点,或者确定邻区关联的一个或多个节点。
可以理解的是,该基站可以知晓是否存在所述节点,或所述节点的部署位置或节点的参数(比如,模式(pattern)集合,比特(bit)量化精度,操控信号特征等)。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识别不同节点的应用场景可以包括:
场景1:节点用于中继(relay)的场景:
也就是说,基站本身不能覆盖到终端,终端必须通过节点才能接入基站小区,参见图6,终端1位于基站和节点之间,终端1收到SSB2;终端2位于节点覆盖区,但是无法收到基站的信号;这样终端1只能收到基站发送的信号,终端2只能收到节点1改变的基站的信号。这样终端2识别节点1并上报给基站,基站可更准确的调整终端1和终端2的波束,例如通过基站和LIS的联合优化来增强终端2的信号,通过基站波束调整来增强终端1的信号。
场景2:UE覆盖增强场景:
当UE的数据业务速率超过当前信道容量时,系统通过节点提供更强的信号质量或者增加数据流复用,从而提高UE的数据通信速率。
可选的,小区可以为UE配置关联多个节点,UE能识别出多个节点,进一步地,该UE可以向基站反馈期望的每个节点的波束。
场景3:基于多个节点进行定位的场景:
UE能识别多个节点的信号,能提高基于节点的定位精度。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识别不同节点的应用场景并不限于以上三种场景。
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301包括:检测基站发送的第一信号;根据所述第一信号,确定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包括:所述第一信号的特征变化信息,所述第一信号的特征变化信息对应节点的信息(比如,节点的索引(index)),所述第一信号的特征变化是所述节点改变或控制的;步骤302包括:根据所述第一信号的特征变化信息,确定基站关联的一个或多个节点的信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检测基站发送的第一信号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确定所述终端是否能检测到所述节点发送的信号;如果所述终端能检测到所述节点发送的信号,则执行所述检测基站发送的第一信号的步骤。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发送所述第一信号的检测结果,所述检测结果包括:是否能检测到所述节点发送的信号(即所述节点配对是否成功),和/或,是否能确定基站关联的所述节点的信息(比如,所述节点的index)。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一信号的特征变化信息,确定基站关联的节点的信息,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信号的特征变化信息,以及第一关联关系,确定基站关联的节点的索引;其中,所述第一关联关系包括所述第一信号的特征变化规律与节点的索引的关联关系。
可选地,第一关联关系由协议约定或者由所述基站发送给所述终端的。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如果所述基站关联的节点被激活或者关闭,则通过接收基站发送的信令来获取所述被激活或者关闭的节点的信息;或者如果所述第一信号的特征变化规律与节点的索引的关联关系发生变更,则通过接收基站发送的信令来获取更新后的所述第一信号的特征变化规律与节点的索引的关联关系。
可选地,所述第一信号的特征可以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1)相位,(2)幅度,(3)极化方式,(4)频率,(5)轨道角动量(Orbital Angular Momentum,,OAM)方式。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信号的特征变化是所述节点改变或控制的,包括:
所述第一信号的相位,幅度,极化方式,频率和/或OAM方式的变化是调整所述节点关联的二极管的开或关来改变或控制的;
或者,
所述第一信号的相位,幅度,极化方式,频率和/或OAM方式的变化是为所述节点施加不同的电压改变或控制的。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信号的特征在时域和/或频域上变化。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信号的特征随时域资源变化的方式,变化的时域资源粒度,变化周期,变化的时间单元信息,以及变化周期的起始位置中的一项或多项是协议约定的或者由所述基站发送给所述终端的。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时域资源粒度是每M个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OFDM符号,M大于等于1;或者,每N个时隙,N大于等于1;或者,每K个同步信号块(Synchronization Signal and PBCH block,SSB)周期,K大于等于1。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信号的特征随频域资源变化的方式,变化的频域资源粒度中的一项或多项是协议约定的或者由所述基站发送给所述终端的。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频域资源粒度是是子载波,子载波组,带宽部分(Bandwidth Part,BWP),BWP组,无线承载(Radio Bearer,RB),RB束(bundle)或RB组。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信号包括以下至少一项:(1)SSB,(2)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Reference Signal,CSI-RS),(3)系统信息块(System Information Block,SIB)1,(4)解调参考信号(Demodulation ReferenceSignal,DMRS),(5)跟踪参考信号(tracking reference signal,TRS)。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步骤301中,接收基站向第一节点发送的第二信号,所述第二信号的相关信息与所述第一节点对应;根据所述第二信号,确定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包括:所述第二信号的相关信息;在步骤302中,根据所述第二信号的相关信息,确定基站关联的一个或多个节点。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信号的相关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序列格式,序列相位,初始序列,加扰序列,以及序列的正交掩码(Orthogonal Cover Code)。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二信号的相关信息,确定基站关联的一个或多个节点,包括:
根据所述第二信号的相关信息,以及第二关联关系,确定基站关联的节点的索引;其中,所述第二关联关系包括:所述第二信号的相关信息与节点的索引的关联关系。
可选地,所述第二关联关系由协议约定或者由所述基站发送给所述终端的。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信号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1)SSB、(2)CSI-RS,(3)DMRS,(4)消息2(MSG2),(5)消息4(MSG4),(6)消息B(MSGB)。可选地,CSI-RS或DMRS与SSB准共址。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步骤301中,接收基站发送的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指示第三关联关系,其中,所述第三关联关系包括第三信号与节点的索引的关联关系。
可选地,所述第三信号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1)SSB、(2)CSI-RS、(3)DMRS。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向网络侧发送所述终端识别的一个或多个节点的信息(例如节点的标识信息),可选地,所述一个或多个节点的信息用于网络侧调整与所述终端关联的节点的波束。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如果所述终端识别出多个节点,所述方法还包括:获取所述多个节点的信号;根据所述多个节点的信号,定位所述终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可以识别出基站关联的一个或多个节点,协助基站更准确的调整每个节点的波束,从而提高终端信号的强度或者提高基于多个节点的定位精度。
参见图4,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节点识别方法,由RIS执行,具体步骤包括:步骤401。
步骤401:改变或控制由所述节点关联的基站发送的第一信号的特征,其中,所述第一信号的特征变化信息与所述节点的信息关联。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信号的特征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1)相位,(2)幅度,(3)极化方式,(4)频率,(5)OAM方式。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改变或控制所述第一信号的特征,包括:
方式1:通过调整节点关联的二极管的开或关来改变或控制由所述节点关联的基站发送的第一信号的相位,幅度,极化方式,频率和/或OAM方式;
方式2:通过为节点施加不同的电压改变或控制由所述节点关联的基站发送的第一信号的相位,幅度,极化方式,频率和/或OAM方式。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信号的特征在时域和/或频域上变化。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信号的特征随时域资源变化的方式,变化的时域资源粒度,变化周期,变化的时间单元信息,以及变化周期的起始位置中的一项或多项是协议约定的或者由所述基站发送给所述终端的。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时域资源粒度是每M个OFDM符号,M大于等于1;或者,每N个时隙,N大于等于1;或者,每K个SSB周期,K大于等于1。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信号的特征随频域资源变化的方式,变化的频域资源粒度中的一项或多项是协议约定的或者由所述基站发送给所述终端的。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频域资源粒度是子载波,子载波组,BWP,BWP组,RB,RBbundle或RB组。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信号包括以下至少一项:(1)SSB,(2)CSI-RS,(3)SIB1,(4)DMRS,(5)TRS。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改变或控制由所述节点关联的基站发送的第一信号的特征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节点关联的基站发送的配置信息;
所述配置信息指示以下的一项或多项:
(1)第一关联关系;
(2)第二关联关系;
(3)第三关联关系;
(4)所述第一信号的特征随时域资源变化的时域资源粒度,变化周期,变化的时间单元信息,变化周期的起始位置中的至少一项;
(5)所述第一信号的特征随频域资源变化的方式,变化的频域资源粒度中的至少一项;
其中,所述第一关联关系包括所述第一信号的特征变化规律与节点的索引的关联关系;
所述第二关联关系包括:所述第二信号的相关信息与节点的索引的关联关系,所述第二信号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SSB、CSI-RS,DMRS,MSG2,MSG4,MSGB;
所述第三关联关系包括第三信号与节点的索引的关联关系,所述第三信号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SSB、CSI-RS、DMRS。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节点通过改变或控制基站信号的特征变化,隐式指示该节点的信息,比如节点的index,使得终端基于该信号的特征变化信息识别出与基站关联的一个或多个节点,协助基站更准确的调整每个节点的波束,从而提高终端信号的强度或者提高基于多个节点的定位精度。
参见图5,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节点识别方法,由基站执行,具体步骤包括:步骤501。
步骤501:向所述基站关联的第一节点发送第二信号,所述第二信号的相关信息与所述第一节点对应。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信号的相关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1)序列格式,(2)序列相位,(3)初始序列,(4)加扰序列,以及(5)序列的正交掩码。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信号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1)SSB、(2)CSI-RS,(3)DMRS,(4)MSG2,(5)MSG4,(6)MSGB。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第一节点发送配置信息;
其中,所述配置信息指示以下的一项或多项:
(1)第一关联关系;
(2)第二关联关系;
(3)第三关联关系;
(4)所述第一信号的特征随时域资源变化的时域资源粒度,变化周期,变化的时间单元信息,变化周期的起始位置中的至少一项;
(5)所述第一信号的特征随频域资源变化的方式,变化的频域资源粒度中的至少一项;
其中,所述第一关联关系包括所述第一信号的特征变化规律与节点的索引的关联关系;
所述第二关联关系包括:所述第二信号的相关信息与节点的索引的关联关系;
所述第三关联关系包括第三信号与节点的索引的关联关系,所述第三信号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SSB、CSI-RS、DMRS。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可以基于接收到的第二信号识别出基站关联的一个或多个节点,协助基站更准确的调整每个节点的波束,从而提高终端信号的强度或者提高基于多个节点的定位精度。
下面结合实施例1、实施例2和实施例3介绍本申请实施例,其中节点是RIS。
实施例1:RIS改变/控制第一信号特征来隐式指示RIS的信息
步骤1:基站发送配置消息,配置消息包含一下的一项或多项:
(1)第一信号的配置参数,信号标识相关参数,时频资源,周期或者非周期参数等;
(2)RIS的信号操控/信号调制的参数,RIS状态数量,编码调制方式(差分或者直接调制),RIS类型(操控信号特征,幅度/相位/极化方向等),RIS切换时机(在循环前缀(Cyclic prefix,CP)内进行切换或者在符号切换);
可选的,基站(通过基站与RIS的接口)发送相应的配置信息,指示第一信号的配置参数等。
RIS按照配置信息和RIS的索引或标识(index/ID)编码调制信息,确定第一信号的每一个符号或者每一个发送时机(occasion)对应的转发模式(pattern)。
其中,第一信号配置的符号或者发送时机数量不小于RIS需要传输的编码调制信息的数量。
步骤2:UE检测基站发送的第一信号;
所述第一信号包含了多个符号,或者多个发送时机;
基站使用相同的发送波束发送第一信号,RIS按照上一步骤中确定的转发pattern进行工作。
步骤3:UE根据所述第一信号的特征变化规律,和第一关联关系(RIS的编码调制方式),确定RIS的信息,例如RIS的index。
UE首先确定UE是否能够发现RIS信号(UE是否能与RIS配对);
如果可以检测到RIS信号,确定第一信号特征对应的RIS的index(或特征index)。
参见表1,特征变化规律X对应RIS的索引1,特征变化规律Y对应RIS的索引2,特征变化规律Z对应RIS的索引3。
表1
第一信号的特征变化规律 RIS的索引
特征变化规律X 1
特征变化规律Y 2
特征变化规律Z 3
其中,协议定义或基站通知终端第一信号的特征变化规律与RIS的index的关联关系。
可选地,第一信号包括如下至少一项:SSB,CSI-RS,SIB1,DMRS,TRS等或其他信号等。
可选地,所述第一信号的特征包括相位,幅度,极化方式,频率,OAM方式等至少一项随时间变化的特征。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RIS改变/控制第一信号特征的具体方法:
(1)RIS改变/控制第一信号的相位,幅度,极化方式,频率,OAM方式中的至少一项;
(2)RIS通过调整RIS单元关联的二极管开或关,或者为RIS单元施加不同的电压等方式来改变/控制第一信号的相位,幅度,极化方式,频率,OAM方式中的至少一项。
如果小区中增加或减少(激活或者关闭)RIS,则通过接收基站发送的信令来获取所述被激活或者关闭的节点的信息,或者,如果已有RIS与第一信号的特征的关联关系发生变更,则通过小区系统消息变更的方式通知UE,即基站通过寻呼(paging)消息通知UE发生系统消息变更,UE读取系统消息获取变更信息。
可选的,UE上报第一信号的检测结果,该检测结果指示UE是否检测到RIS,RISindex检测是否成功等。
方式1-1:第一信号的特征只在时域上变化。
所述第一信号的特征随时间变化的方式,变化的时间粒度,以及变化周期,以及变化周期的起始位置中的一项或多项,可以是协议定义的或者基站通知终端的。
RIS改变/控制第一信号特征的时间粒度可以是每M(M>=1)个OFDM符号,每N个(N>=1)时隙,每K(K>=1)个SSB周期。其中,SSB周期可以是5毫秒(ms),10ms,20ms,40ms等等,即每时间粒度可以改变基站的信号特征。
以第一信号为SSB为例,RIS通过改变SSB的信号特征隐式指示RIS的信息。
(1)变化的时间粒度:最快1个SSB突发集(burst set)周期变化一次;
(2)变化周期:4个SSB burst set周期;
(3)第一信号的特征随时间变化的方式:
第一种特征为:4个SSB burst set周期中每个SSB burst set的相位分别为相位1,相位2,相位1,相位2,参见图7a;
第二种特征为:4个SSB burst set周期中每个SSB burst set的相位分别为相位1,相位1,相位2,相位2,参见图7b;
第一种特征和第二种特征可以分别关联到RIS index 1和RIS index 2(或特征index 1和特征index 2)。
这样,UE通过检测SSB携带的相位变化特征就可以确定SSB1/SSB2携带的是哪一种特征,从而确定SSB1/SSB2关联的RIS的index。
方式1-2:第一信号的特征只在频域上变化。
所述第一信号的特征随频域资源不同变化的方式,变化的频域资源粒度,是协议定义的或者基站广播的。
RIS改变/控制第一信号特征的频域资源粒度可以是每M(M>=1)个子载波,RB,RBbundle,RB组(包含几个RB);即,每频域资源粒度可以改变基站的信号特征。
方式1-3:第一信号的特征在频域和时域上变化。
在本实施例中,RIS通过改变/控制基站发送的第一信号随时间和频域资源变化的特征,向UE隐式指示RIS相关的信息,如RIS的index。
实施例2:基站面向不同RIS发送的信号中携带RIS信息。
方法2-1:基站有5个SSB,其中SSB2,SSB3和SSB4是基站面向RIS 1发送的,SSB 0和SSB 1是另外的两个SSB。
参见图8,基站发送的面向RIS 1的SSB(SSB2,SSB3和SSB4)携带有与RIS1相关的信息,例如SSB2,SSB3和SSB4的PSS或者SSS的初始序列,加扰序列,或者cover code等与RIS 1相关。
其中,初始序列,加扰序列,或者cover code与RIS1的信息的关联关系可以是协议定义或者基站(例如通过SIB/MIB)指示UE的。
可选地,UE通过检测SSB,确定该SSB关联的RIS或者说该SSB覆盖范围内存在RIS可以使用。
可选地,UE在后续的基于RIS的波束训练中进一步确定UE是否需要RIS辅助。
方法2-2:SSB不携带与RIS1相关的信息,面向RIS发送的CSI-RS、DMRS、MSG2、MSG4或MSGB携带与RIS1相关的信息。
其中,CSI-RS或DMRS的初始序列,加扰序列,或者cover code等与RIS1相关。
可选地,初始序列,加扰序列,或者cover code与RIS1信息的关联关系是协议定义或者基站(例如通过SIB、主信息块(Master Information Block,MIB)、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信令、媒体接入控制层(media access control,mac)控制单元(control element,CE)或层1信令)指示UE的。
UE通过检测CSI-RS或DMRS,确定该UE关联的RIS的信息(参考信号中携带的RIS的index,RIS波束训练的初步结果)。
可选地,CSI-RS或DMRS与SSB准共址。
方法2-3:SSB和CSI-RS/DMRS等都携带与RIS1相关的信息。
如果小区中增加或减少RIS,或者小区中已有RIS与第一信号的特征的关联关系发生变更,则通过小区系统消息变更的方式通知UE,即基站通过paging通知UE发生系统消息变更,UE读取系统消息获取变更信息。
实施例3:基站直接指示哪些SSB与RIS关联。
比如,UE接收基站通知的SSB以及SSB关联的RIS的index,例如SSB1与RIS1关联,SSB2与RIS2关联,SSB3不与任何RIS关联;
UE接收基站通知的CSI-RS/DMRS以及CSI-RS/DMRS关联的RIS的index。
如果小区中增加或减少RIS,或者小区中已有RIS与第一信号的特征的关联关系发生变更,则通过小区系统消息变更的方式通知UE,即基站通过paging消息通知UE发生系统消息变更,UE读取系统消息获取变更信息。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三个实施例中的RIS也可以是某种relay,例如层1relay,层2relay,层3relay,或者集成接入和回传(Integrated Access and Bachhaul,IAB)节点。
参见图9,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节点识别装置,该装置900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901,用于获取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与基站发送的信号相关;
第一确定模块902,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信息,确定基站关联的一个或多个节点;其中,所述节点包括以下至少一项:可重构智能表面节点;中继节点;IAB节点。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获取模块901进一步用于:检测基站发送的第一信号;根据所述第一信号,确定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包括:所述第一信号的特征变化信息;
所述第一确定模块902进一步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信号的特征变化信息,确定基站关联的一个或多个节点的信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装置900还包括: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终端是否能检测到所述节点发送的信号;如果所述终端能检测到所述节点发送的信号,则触发根据所述第一信号,确定第一信息的步骤。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装置900还包括: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发送所述第一信号的检测结果,所述检测结果包括:是否能检测到节点发送的信号,和/或,是否能确定基站关联的节点的信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确定模块902进一步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信号的特征变化信息,以及第一关联关系,确定基站关联的节点的索引;其中,所述第一关联关系包括所述第一信号的特征变化规律与节点的索引的关联关系。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关联关系由协议约定或者由所述基站发送给所述终端的。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装置900还包括: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如果所述基站关联的节点被激活或者关闭,则通过接收基站发送的信令来获取所述被激活或者关闭的节点的信息;或者如果所述第一信号的特征变化规律与节点的索引的关联关系发生变更,则通过接收基站发送的信令来获取更新后的所述第一信号的特征变化规律与节点的索引的关联关系。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信号的特征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相位,幅度,极化方式,频率,OAM方式。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信号的特征变化是所述节点改变或控制的,包括:所述第一信号的相位,幅度,极化方式,频率和/或OAM方式的变化是调整所述节点关联的二极管的开或关来改变或控制的;或者,所述第一信号的相位,幅度,极化方式,频率和/或OAM方式的变化是为所述节点施加不同的电压改变或控制的。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信号的特征随时域资源变化的方式,变化的时域资源粒度,变化周期,变化的时间单元信息,以及变化周期的起始位置中的一项或多项是协议约定的或者由所述基站发送给所述终端的。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时域资源粒度是每M个OFDM符号,M大于等于1;或者,每N个时隙,N大于等于1;或者,每K个SSB周期,K大于等于1。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信号的特征随频域资源变化的方式,变化的频域资源粒度中的一项或多项是协议约定的或者由所述基站发送给所述终端的。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频域资源粒度是子载波,子载波组,BWP,BWP组,RB,RBbundle或RB组。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信号包括以下至少一项:SSB,CSI-RS,SIB1,DMRS,TRS。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获取模块901进一步用于:接收基站向第一节点发送的第二信号,所述第二信号的相关信息与所述第一节点对应;根据所述第二信号,确定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包括:所述第二信号的相关信息;
所述第一确定模块902进一步用于:根据所述第二信号的相关信息,确定基站关联的一个或多个节点。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信号的相关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序列格式,序列相位,初始序列,加扰序列,以及序列的正交掩码。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确定模块902进一步用于:根据所述第二信号的相关信息,以及第二关联关系,确定基站关联的节点的索引;
其中,所述第二关联关系包括:所述第二信号的相关信息与节点的索引的关联关系。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关联关系由协议约定或者由所述基站发送给所述终端的。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信号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SSB、CSI-RS,DMRS,MSG2,MSG4,MSGB。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获取模块901进一步用于:接收基站发送的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指示第三关联关系,其中,所述第三关联关系包括第三信号与节点的索引的关联关系。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第三信号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SSB、CSI-RS、DMRS。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装置900还包括: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向网络侧发送所述终端识别的一个或多个节点的信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装置900还包括:
第三发送模块,用于如果所述终端识别出一个或多个节点,向网络侧发送所述终端期望的一个或多个节点的波束。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装置能够实现图3所示的方法实施例实现的各个过程,并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参见图10,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节点识别装置,该装置1000包括:
处理模块1001,用于改变或控制由所述节点关联的基站发送的第一信号的特征;其中,所述第一信号的特征变化信息与所述节点的信息关联。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信号的特征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相位,幅度,极化方式,频率,OAM方式。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改变或控制由所述节点关联的基站发送的第一信号的特征,包括:
通过调整节点关联的二极管的开或关来改变或控制由所述节点关联的基站发送的第一信号的相位,幅度,极化方式,频率和/或OAM方式;
或者,
通过为节点施加不同的电压改变或控制由所述节点关联的基站发送的第一信号的相位,幅度,极化方式,频率和/或OAM方式。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信号的特征随时域资源变化的方式,变化的时域资源粒度,变化周期,变化的时间单元信息,以及变化周期的起始位置中的一项或多项是协议约定的或者由所述基站发送给所述终端的。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时域资源粒度是每M个OFDM符号,M大于等于1;或者,每N个时隙,N大于等于1;或者,每K个SSB周期,K大于等于1。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信号的特征随频域资源变化的方式,变化的频域资源粒度中的一项或多项是协议约定的或者由所述基站发送给所述终端的。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频域资源粒度是子载波,子载波组,BWP,BWP组,RB,RBbundle或RB组。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信号包括以下至少一项:SSB,CSI-RS,SIB1,DMRS,TRS。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装置1000还包括: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接收所述节点关联的基站发送的配置信息;
所述配置信息指示以下的一项或多项:
第一关联关系;
第二关联关系;
第三关联关系;
所述第一信号的特征随时域资源变化的时域资源粒度,变化周期,变化的时间单元信息,变化周期的起始位置中的至少一项;
所述第一信号的特征随频域资源变化的方式,变化的频域资源粒度中的至少一项;
其中,所述第一关联关系包括所述第一信号的特征变化规律与节点的索引的关联关系;
所述第二关联关系包括:所述第二信号的相关信息与节点的索引的关联关系,所述第二信号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SSB、CSI-RS,DMRS,MSG2,MSG4,MSGB;
所述第三关联关系包括第三信号与节点的索引的关联关系,所述第三信号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SSB、CSI-RS、DMRS。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装置能够实现图4所示的方法实施例实现的各个过程,并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参见图1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节点识别装置,该装置1100包括:
第四发送模块1101,用于向所述基站关联的第一节点发送第二信号,所述第二信号的相关信息与所述第一节点对应。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信号的相关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序列格式,序列相位,初始序列,加扰序列,以及序列的正交掩码。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信号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SSB、CSI-RS,DMRS,MSG2,MSG4,MSGB。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装置1100包括:
第五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第一节点发送配置信息;
其中,所述配置信息指示以下的一项或多项:
第一关联关系;
第二关联关系;
第三关联关系;
所述第一信号的特征随时域资源变化的时域资源粒度,变化周期,变化的时间单元信息,变化周期的起始位置中的至少一项;
所述第一信号的特征随频域资源变化的方式,变化的频域资源粒度中的至少一项;
其中,所述第一关联关系包括所述第一信号的特征变化规律与节点的索引的关联关系;
所述第二关联关系包括:所述第二信号的相关信息与节点的索引的关联关系;
所述第三关联关系包括第三信号与节点的索引的关联关系,所述第三信号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SSB、CSI-RS、DMRS。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装置能够实现图5所示的方法实施例实现的各个过程,并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图12为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终端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该终端1200包括但不限于:射频单元1201、网络模块1202、音频输出单元1203、输入单元1204、传感器1205、显示单元1206、用户输入单元1207、接口单元1208、存储器1209、以及处理器1210等部件。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终端1200还可以包括给各个部件供电的电源(比如电池),电源可以通过电源管理系统与处理器1210逻辑相连,从而通过电源管理系统实现管理充电、放电、以及功耗管理等功能。图12中示出的终端结构并不构成对终端的限定,终端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在此不再赘述。
应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输入单元1204可以包括图形处理器(GraphicsProcessing Unit,GPU)12041和麦克风12042,图形处理器12041对在视频捕获模式或图像捕获模式中由图像捕获装置(如摄像头)获得的静态图片或视频的图像数据进行处理。显示单元1206可包括显示面板12061,可以采用液晶显示器、有机发光二极管等形式来配置显示面板12061。用户输入单元1207包括触控面板12071以及其他输入设备12072。触控面板12071,也称为触摸屏。触控面板12071可包括触摸检测装置和触摸控制器两个部分。其他输入设备12072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物理键盘、功能键(比如音量控制按键、开关按键等)、轨迹球、鼠标、操作杆,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中,射频单元1201将来自网络侧设备的下行数据接收后,给处理器1210处理;另外,将上行的数据发送给网络侧设备。通常,射频单元1201包括但不限于天线、至少一个放大器、收发信机、耦合器、低噪声放大器、双工器等。
存储器1209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或指令以及各种数据。存储器1209可主要包括存储程序或指令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或指令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或指令(比如声音播放功能、图像播放功能等)等。此外,存储器1209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其中,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OM,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PROM,EEPROM)或闪存。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非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
处理器1210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可选的,处理器1210可集成应用处理器和调制解调处理器,其中,应用处理器主要处理操作系统、用户界面和应用程序或指令等,调制解调处理器主要处理无线通信,如基带处理器。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调制解调处理器也可以不集成到处理器1210中。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能够实现图3所示的方法实施例实现的各个过程,并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网络侧设备。如图13所示,该网络侧设备1300包括:天线1301、射频装置1302、基带装置1303。天线1301与射频装置1302连接。在上行方向上,射频装置1302通过天线1301接收信息,将接收的信息发送给基带装置1303进行处理。在下行方向上,基带装置1303对要发送的信息进行处理,并发送给射频装置1302,射频装置1302对收到的信息进行处理后经过天线1301发送出去。
上述频带处理装置可以位于基带装置1303中,以上实施例中网络侧设备执行的方法可以在基带装置1303中实现,该基带装置1303包括处理器1304和存储器1305。
基带装置1303例如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基带板,该基带板上设置有多个芯片,如图13所示,其中一个芯片例如为处理器1304,与存储器1305连接,以调用存储器1305中的程序,执行以上方法实施例中所示的网络设备操作。
该基带装置1303还可以包括网络接口1306,用于与射频装置1302交互信息,该接口例如为通用公共无线接口(common public radio interface,简称CPRI)。
具体地,本申请实施例的网络侧设备还包括:存储在存储器1305上并可在处理器1304上运行的指令或程序,处理器1304调用存储器1305中的指令或程序执行图10-图11所示各模块执行的方法,并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故不在此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程序产品,所述程序产品被存储在非易失的存储介质中,所述程序产品被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如图3-图5所述的处理的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程序或指令,该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图3-图5所示方法实施例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其中,所述处理器为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终端中的处理器。所述可读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如计算机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
本申请实施例另提供了一种芯片,所述芯片包括处理器和通信接口,所述通信接口和所述处理器耦合,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网络侧设备程序或指令,实现上述图3-图5所示方法实施例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提到的芯片还可以称为系统级芯片,系统芯片,芯片系统或片上系统芯片等。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此外,需要指出的是,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方法和装置的范围不限按示出或讨论的顺序来执行功能,还可包括根据所涉及的功能按基本同时的方式或按相反的顺序来执行功能,例如,可以按不同于所描述的次序来执行所描述的方法,并且还可以添加、省去、或组合各种步骤。另外,参照某些示例所描述的特征可在其他示例中被组合。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空调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申请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均属于本申请的保护之内。

Claims (42)

1.一种节点识别方法,由终端执行,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与基站发送的信号相关;
根据所述第一信息,确定基站关联的一个或多个节点;
其中,所述节点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可重构智能表面节点;
中继节点;
接入和回传一体化IAB节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第一信息,包括:
检测基站发送的第一信号;
根据所述第一信号,确定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包括:所述第一信号的特征变化信息;
所述根据所述第一信息,确定基站关联的节点的信息,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信号的特征变化信息,确定基站关联的一个或多个节点的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检测基站发送的第一信号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所述终端是否能检测到所述节点发送的信号;
如果所述终端能检测到所述节点发送的信号,则执行根据所述第一信号,确定第一信息的步骤。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发送所述第一信号的检测结果,所述检测结果包括:是否能检测到节点发送的信号,和/或,是否能确定基站关联的节点的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信号的特征变化信息,确定基站关联的节点的信息,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信号的特征变化信息,以及第一关联关系,确定基站关联的节点的索引;
其中,所述第一关联关系包括所述第一信号的特征变化规律与节点的索引的关联关系。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关联关系由协议约定或者由所述基站发送给所述终端的。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如果所述基站关联的节点被激活或者关闭,则通过接收基站发送的信令来获取所述被激活或者关闭的节点的信息;
或者,
如果所述第一信号的特征变化规律与节点的索引的关联关系发生变更,则通过接收基站发送的信令来获取更新后的所述第一信号的特征变化规律与节点的索引的关联关系。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号的特征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相位,幅度,极化方式,频率,轨道角动量OAM方式。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信号的相位,幅度,极化方式,频率和/或OAM方式的变化是通过所述节点关联的二极管的开或关来改变或控制的;
或者,
所述第一信号的相位,幅度,极化方式,频率和/或OAM方式的变化是通过为所述节点施加不同的电压改变或控制的。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号的特征随时域资源变化的方式,变化的时域资源粒度,变化周期,变化的时间单元信息,以及变化周期的起始位置中的一项或多项是协议约定的或者由所述基站发送给所述终端的。
11.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时域资源粒度是每M个正交频分复用符号,M大于等于1;或者,每N个时隙,N大于等于1;或者,每K个同步信号块SSB周期,K大于等于1。
12.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号的特征随频域资源变化的方式,变化的频域资源粒度中的一项或多项是协议约定的或者由所述基站发送给所述终端的。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频域资源粒度是子载波,子载波组,带宽部分BWP,BWP组,无线承载RB,RB束或RB组。
14.根据权利要求2-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号包括以下至少一项:SSB,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SI-RS,系统信息块1,解调参考信号DMRS,跟踪参考信号TRS。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第一信息,包括:
接收基站向第一节点发送的第二信号,所述第二信号的相关信息与所述第一节点对应;
根据所述第二信号,确定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包括:所述第二信号的相关信息;
所述根据所述第一信息,确定基站关联的一个或多个节点,包括:
根据所述第二信号的相关信息,确定基站关联的一个或多个节点。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信号的相关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序列格式,序列相位,初始序列,加扰序列,以及序列的正交掩码。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二信号的相关信息,确定基站关联的一个或多个节点,包括:
根据所述第二信号的相关信息,以及第二关联关系,确定基站关联的节点的索引;
其中,所述第二关联关系包括:所述第二信号的相关信息与节点的索引的关联关系。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关联关系由协议约定或者由所述基站发送给所述终端的。
19.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信号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SSB、CSI-RS,DMRS,消息2,消息4,消息B。
2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第一信息,包括:
接收基站发送的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指示第三关联关系,其中,所述第三关联关系包括第三信号与节点的索引的关联关系。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信号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SSB、CSI-RS、DMRS。
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网络侧发送所述终端识别的一个或多个节点的信息。
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所述终端识别出一个或多个节点,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网络侧发送所述终端期望的一个或多个节点的信息。
24.一种节点识别方法,由节点执行,其特征在于,包括:
改变或控制由所述节点关联的基站发送的第一信号的特征;
其中,所述第一信号的特征变化信息与所述节点的信息关联。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号的特征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相位,幅度,极化方式,频率,OAM方式。
26.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改变或控制由所述节点关联的基站发送的第一信号的特征,包括:
通过调整所述节点关联的二极管的开或关来改变或控制由所述节点关联的基站发送的第一信号的相位,幅度,极化方式,频率和/或OAM方式;
或者,
通过为所述节点施加不同的电压改变或控制由所述节点关联的基站发送的第一信号的相位,幅度,极化方式,频率和/或OAM方式。
27.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号的特征随时域资源变化的方式,变化的时域资源粒度,变化周期,变化的时间单元信息,以及变化周期的起始位置中的一项或多项是协议约定的或者由所述基站发送给终端的。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时域资源粒度是每M个正交频分复用符号,M大于等于1;或者,每N个时隙,N大于等于1;或者,每K个SSB周期,K大于等于1。
29.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号的特征随频域资源变化的方式,变化的频域资源粒度中的一项或多项是协议约定的或者由所述基站发送给终端的。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频域资源粒度是子载波,子载波组,BWP,BWP组,RB,RB束或RB组。
31.根据权利要求24-30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号包括以下至少一项:SSB,CSI-RS,系统信息块1,DMRS,TRS。
32.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改变或控制由所述节点关联的基站发送的第一信号的特征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节点关联的基站发送的配置信息;
所述配置信息指示以下的一项或多项:
第一关联关系;
第二关联关系;
第三关联关系;
所述第一信号的特征随时域资源变化的时域资源粒度,变化周期,变化的时间单元信息,变化周期的起始位置中的至少一项;
所述第一信号的特征随频域资源变化的方式,变化的频域资源粒度中的至少一项;
其中,所述第一关联关系包括所述第一信号的特征变化规律与节点的索引的关联关系;
所述第二关联关系包括:第二信号的相关信息与节点的索引的关联关系,所述第二信号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SSB、CSI-RS,DMRS,消息2,消息4,消息B;
所述第三关联关系包括第三信号与节点的索引的关联关系,所述第三信号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SSB、CSI-RS、DMRS。
33.一种节点识别方法,由基站执行,其特征在于,包括:
向所述基站关联的第一节点发送第二信号,所述第二信号的相关信息与所述第一节点对应。
34.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信号的相关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序列格式,序列相位,初始序列,加扰序列,以及序列的正交掩码。
35.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信号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SSB、CSI-RS,DMRS,消息2,消息4,消息B。
36.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第一节点发送配置信息;
其中,所述配置信息指示以下的一项或多项:
第一关联关系;
第二关联关系;
第三关联关系;
第一信号的特征随时域资源变化的时域资源粒度,变化周期,变化的时间单元信息,变化周期的起始位置中的至少一项,所述第一信号包括以下至少一项:SSB,CSI-RS,系统信息块1,DMRS,TRS;
所述第一信号的特征随频域资源变化的方式,变化的频域资源粒度中的至少一项;
其中,所述第一关联关系包括所述第一信号的特征变化规律与节点的索引的关联关系;
所述第二关联关系包括:所述第二信号的相关信息与节点的索引的关联关系;
所述第三关联关系包括第三信号与节点的索引的关联关系,所述第三信号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SSB、CSI-RS、DMRS。
37.一种节点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与基站发送的信号相关;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信息,确定基站关联的一个或多个节点;
其中,所述节点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可重构智能表面节点;
中继节点;
IAB节点。
38.一种节点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模块,用于改变或控制由所述节点关联的基站发送的第一信号的特征;
其中,所述第一信号的特征变化信息与所述节点的信息关联。
39.一种节点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四发送模块,用于向基站关联的第一节点发送第二信号,所述第二信号的相关信息与所述第一节点对应。
40.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所述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2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41.一种网络侧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所述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24至3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42.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程序或指令,所述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3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CN202011233774.0A 2020-11-06 2020-11-06 识别节点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444952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233774.0A CN114449528A (zh) 2020-11-06 2020-11-06 识别节点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PCT/CN2021/129118 WO2022095979A1 (zh) 2020-11-06 2021-11-05 识别节点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EP21888671.1A EP4221296A4 (en) 2020-11-06 2021-11-05 NODE IDENTIF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APPARATUS AND READABLE STORAGE MEDIUM
US18/140,608 US20230261708A1 (en) 2020-11-06 2023-04-27 Node identif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device, and readable storage medium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233774.0A CN114449528A (zh) 2020-11-06 2020-11-06 识别节点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449528A true CN114449528A (zh) 2022-05-06

Family

ID=813607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233774.0A Pending CN114449528A (zh) 2020-11-06 2020-11-06 识别节点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261708A1 (zh)
EP (1) EP4221296A4 (zh)
CN (1) CN114449528A (zh)
WO (1) WO2022095979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26667A1 (en) * 2022-08-02 2024-02-08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ordination between network devices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220322321A1 (en) * 2021-04-01 2022-10-06 Qualcomm Incorporated Reconfigurablle intelligent surface (ris) information update
CN117336819A (zh) * 2022-06-25 2024-01-02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Ssb传输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5361107B (zh) * 2022-10-20 2023-02-14 华南理工大学 信令指示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7202363B (zh) * 2023-11-03 2024-02-13 鹏城实验室 空口资源分配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501955B1 (en) * 2000-06-19 2002-12-31 Intel Corporation RF signal repeater, mobile unit position determination system using the RF signal repeater, and method of communication therefor
US7580672B2 (en) * 2003-06-27 2009-08-25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nthetic path diversity repeater
WO2020027713A1 (en) * 2018-07-30 2020-02-06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Iab nodes with multiple mts – multi-path connectivity
CN111436062B (zh) * 2019-01-11 2022-02-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同步信号发送和接收的方法及装置
CN111416646B (zh) * 2020-02-17 2021-07-06 北京大学 传播环境可调控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3382439B (zh) * 2020-03-09 2022-12-13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信息上报方法、接入方式确定方法、终端和网络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26667A1 (en) * 2022-08-02 2024-02-08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ordination between network device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2095979A1 (zh) 2022-05-12
US20230261708A1 (en) 2023-08-17
EP4221296A1 (en) 2023-08-02
EP4221296A4 (en) 2024-03-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449528A (zh) 识别节点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EP3494648B1 (en) 5g beam group discontinuous reception
EP4228097A1 (en) Operating mode indication method, apparatus, and device
CN108337729B (zh) 在周边感知联网(nan)中使用同步信标的系统、装置和方法
CA3175343A1 (en) Srs transmission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storage medium,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20230136962A1 (en) Terminal Information Obtaining Method, Terminal, and Network Side Device
CN114172773B (zh) 调制方法及装置、通信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JP2023537027A (ja) 情報報告方法、情報受信方法及び関連機器
US20180331730A1 (en) Technique for bi-static radar operation simultaneously with an active mmwave link
CN105337693A (zh) 下行信号预纠偏及纠偏方法、装置、系统和相关设备
KR20180136837A (ko) 랜덤억세스 및 핸드오버 수행 방식
US11659456B2 (en) Signal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device, and computer storage medium
US20230072085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cessing synchronous signal block,communications device, and readable storage medium
CN115190516A (zh) Ntn场景下的波束测量方法、配置方法及相关设备
WO2022247832A1 (zh) 无线通信方法、装置和设备
WO2024027538A1 (zh) 感知处理方法、装置、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WO2024027536A1 (zh) 感知处理方法、装置、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CN115396073B (zh) 无线通信方法、装置和设备
US20240073882A1 (en) Beam Control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telligent Surface Device and Electronic Device
WO2023088178A1 (zh) 波束确定方法、节点和存储介质
CN117729590A (zh) 切换处理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4158113A (zh) 工作状态的切换方法及装置、终端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7674918A (zh) 波束训练方法及设备
CN117295102A (zh) 参考信号接收、发送方法、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KR20230057976A (ko) 다중 안테나 시스템에서 데이터를 전송하는 장치 및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