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449132B - 一种基于光纤的图像拍摄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光纤的图像拍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449132B
CN114449132B CN202210273287.XA CN202210273287A CN114449132B CN 114449132 B CN114449132 B CN 114449132B CN 202210273287 A CN202210273287 A CN 202210273287A CN 114449132 B CN114449132 B CN 11444913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tical fiber
fiber assembly
sub
optical
camer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273287.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449132A (zh
Inventor
谭光耀
徐向阳
邓泽方
黄桂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Geniu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Geniu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Geniu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Geniu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273287.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449132B/zh
Publication of CN1144491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44913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44913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44913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5/00Circuitry of solid-state image sensors [SSIS]; Control thereof
    • H04N25/60Noise processing, e.g. detecting, correcting, reducing or removing nois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25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fibre transmiss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04M1/0264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for a camera module assembl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7Mechanical or electrical 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being embedded in other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2250/00Details of telephonic subscriber devices
    • H04M2250/52Details of telephonic subscriber devices including functional features of a camera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Optical Couplings Of Light Guid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光纤的图像拍摄装置,图像拍摄装置包括屏幕模组,包括:光纤组件,光纤组件包括光纤,光纤组件集成于屏幕模组上,光纤组件的光线入射面与屏幕模组的表面之间形成夹角,光纤组件的光线出射面朝向相机,光纤组件用于将输入光线入射面的光信号传送至相机;相机用于接收光纤组件传送的光信号,根据光信号生成图像。本申请通过在图像拍摄装置的屏幕模组上集成光纤组件,使得相机可采集到较多位置上的光信号,扩大了相机的拍摄范围,实现全局的实时拍照效果,同时,通过光纤组件中不同位置的光纤采集到的光信号可以矫正图像的畸变以及提高图像的清晰度,提高成像效果,解决了目前摄像头所拍摄到的图像的成像效果较差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光纤的图像拍摄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图像拍摄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光纤的图像拍摄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电子设备被应用在教学当中,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一定的帮助。目前,通常是在例如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上,设置升降旋转摄像头或者是设置反光镜结合摄像头的装置,从使得电子设备在立式状态下使用时,电子设备也能够对练习本或者书本等目标进行拍照。然而,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通过这种方式所拍摄得到的照片成像效果比较差。例如,受限于摄像头的视场角,这种方式所能够拍照的区域有限;受限于摄像头景深,这种方式不适合书本厚度不均、被拍摄物不平或大角度拍较远端等场景;受限于摄像头畸变,这种方式拍摄得到的图片的边缘畸变会比较严重。当被拍照物体的尺寸较大或被拍物体距离摄像头的距离较远,这种方式拍摄得到的照片不清晰且畸变严重,严重影响了拍照准确度,从而影响后续的学习效果。同时,在单一镜头拍摄时,拍摄物变形明显,且拍摄得到的字体较小,不容易分辨。
综上所述,如何改善电子设备的摄像头所拍摄到的图像的成像效果,成为了目前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光纤的图像拍摄装置,能够改善摄像头所拍摄到的图像的成像效果,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摄像头所拍摄到的图像的成像效果较差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光纤的图像拍摄装置,所述图像拍摄装置包括屏幕模组,包括:
光纤组件,所述光纤组件包括光纤,所述光纤组件集成于所述屏幕模组上,所述光纤组件的光线入射面与所述屏幕模组的表面之间形成夹角,所述光纤组件的光线出射面朝向相机,所述光纤组件用于将输入所述光线入射面的光信号传送至所述相机;
所述相机,用于接收所述光纤组件传送的光信号,根据所述光信号生成图像。
优选的,所述光纤包括芯料以及皮料,所述皮料覆盖于所述芯料的外表面上,所述芯料的折射率位于第一预设范围内,所述皮料的折射率位于第二预设范围内。
优选的,所述第一预设范围为大于1.8小于2,所述第二预设范围为大于1.43小于1.5。
优选的,所述光纤组件的光线入射面与所述屏幕模组的表面所在的平面相交。
优选的,所述屏幕模组包括显示区与非显示区,所述光纤组件集成于所述非显示区上。
优选的,所述光纤组件包括位于所述非显示区的顶边的第一子光纤组件、位于所述非显示区的两个侧边的第二子光纤组件以及位于所述非显示区的底边的第三子光纤组件中的至少一个子光纤组件。
优选的,所述第一子光纤组件包括对称集成在所述顶边的两侧的子区域光纤组件以及集成在所述顶边的中点的子区域光纤组件;所述第二子光纤组件包括对称集成在所述两个侧边中点的子区域光纤组件,所述第三子光纤组件包括集成在所述底边中点的子区域光纤组件。
优选的,每个所述子区域光纤组件至少包括一根光纤。
优选的,所述光纤组件的光线出射面朝向所述相机的位置根据对应的光线入射面集成于所述屏幕模组的位置进行设置。
优选的,所述屏幕模组包括有显示屏;
所述相机还用于根据所述光纤组件每根光纤的光线出射面所朝向的位置,将不同光纤的光信号所对应的图像在所述显示屏的不同区域中进行显示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光纤的图像拍摄装置,图像拍摄装置包括屏幕模组,光纤组件,光纤组件包括光纤,光纤组件集成于屏幕模组上,光纤组件的光线入射面与屏幕模组的表面之间形成夹角,光纤组件的光线出射面朝向相机,光纤组件用于将输入光线入射面的光信号传送至相机;相机,用于接收光纤组件传送的光信号,根据光信号生成图像。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在图像拍摄装置的屏幕模组上集成光纤组件,通过光纤组件来采集需要拍摄的区域的光信号,并将采集到的光信号传送到相机中,相机根据光信号生成对应的图像。通过将光纤组件采集到的光信号发送给相机,使得相机可采集到较多位置上的光信号,扩大了相机的拍摄范围,实现全局的实时拍照效果,同时,通过光纤组件中不同位置的光纤采集到的光信号可以矫正图像的畸变以及提高图像的清晰度,并且实现景深也可以随着光纤的位置进行变化,从而增大景深范围,提高成像效果,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摄像头所拍摄到的图像的成像效果较差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图像拍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光纤组件采集需要拍摄的区域的光信号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光纤组件集成在屏幕模组中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光纤传播光信号的原理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屏幕模组放置在平面上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光纤组件集成在非显示区中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光纤组件集成在非显示区中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光纤组件集成在非显示区中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不同位置的子光纤组件在拍摄课本时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不同位置的子光纤组件在拍摄课本时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不同位置的子光纤组件在拍摄课本时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光纤组件的光线出射面朝向感光芯片的端口的示意图。
图13为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对显示屏进行区域划分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屏幕模组1、光纤组件2、相机3、光纤4、目标区域5、非显示区6、显示区7、第一子光纤组件8、第二子光纤组件9、第三子光纤组件10、课本11、子区域光纤组件12、显示屏13。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和附图充分地示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案,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践它们。实施例仅代表可能的变化。除非明确要求,否则单独的部件和功能是可选的,并且操作的顺序可以变化。一些实施方案的部分和特征可以被包括在或替换其他实施方案的部分和特征。本申请的实施方案的范围包括权利要求书的整个范围,以及权利要求书的所有可获得的等同物。在本文中,各实施方案可以被单独地或总地用术语“发明”来表示,这仅仅是为了方便,并且如果事实上公开了超过一个的发明,不是要自动地限制该应用的范围为任何单个发明或发明构思。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于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或者终端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本文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结构、产品等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部分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如图1所示,图1为一种基于光纤的图像拍摄装置,图像拍摄装置包括屏幕模组,包括:
光纤组件,光纤组件包括光纤,光纤组件集成于屏幕模组上,光纤组件的光线入射面与屏幕模组的表面之间形成夹角,光纤组件的光线出射面朝向相机,光纤组件用于将输入光线入射面的光信号传送至相机。
相机,用于接收光纤组件传送的光信号,根据光信号生成图像。
在本实施例中,图像拍摄装置可以是便携移动设备,例如手机或者平板等设备,图像拍摄装置包括有屏幕模组1,屏幕模组1用于显示画面,且屏幕模组1的表面为镜面或其他可以提供一定保护的透明平面。图像拍摄装置上设置有光纤组件2,光纤组件2包括光纤4,光纤4的两端分别为光线入射面和光线出射面。通过利用光纤4柔韧度高并可以任意弯折的特点,将光纤组件2集成在屏幕模组1上,且光纤组件2中光纤4的光线入射面与屏幕模组的表面之间形成夹角。在本实施例中,光纤组件2中光纤4的光线入射面与屏幕模组的表面之间的夹角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在一个实施例中,光纤组件2上还设置有角度调整机构,角度调整机构用于调整光纤组件2的光纤4的光线入射面与屏幕模组1的表面之间的夹角,使得光纤组件2的光纤4的光线入射面可以朝向屏幕模组1的表面的任意方向。可理解,在本实施例中,角度调整机构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见的角度调整装置,例如通过使用微型马达来实现光线入射面与屏幕模组1的表面之间的夹角的调整,在本实施例中不对角度调整机构的具体结构进行限定。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考虑到成本问题,光纤组件2上可以不设置角度调整装置,光纤组件2的光纤4的光线入射面与屏幕模组1的表面之间的夹角是固定不变的,且夹角在出厂时进行设置,后续在使用时无法对夹角进行调整。
在本实施例中,图像拍摄装置还包括有相机3,光纤组件2的光线出射面朝向相机3,光纤组件2用于将输入光线入射面的光信号传送到相机3中,相机3用于接收光纤组件2传送的光信号,并根据光信号生成相应的图像。示例性的,在一个实施例中,相机3内设置有感光芯片,光纤组件2的光线出射面与感光芯片的输入端口相连接,感光芯片在接收到光信号后,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并根据电信号生成对应的图像,感光芯片的具体工作原理在现有技术中已多有记载,在本实施例中不在进行赘述。
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光纤4集成在屏幕模组1上的位置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通过调整光纤4的光线入射面和屏幕模组1的表面之间的夹角,可以使得光纤4采集到不同区域的的光信号。示例性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光纤组件2包括有多根光纤4,当屏幕模组1上集成有多个光纤4时,通过调整光纤4的位置以及光纤4的光线入射面和屏幕模组1的表面之间的夹角,可以采集到所需要拍摄的目标区域的全局光信号以及局部光信号。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根据所需要拍摄的目标区域5,设置光纤4在A1位置上,从而光纤4能够在远端采集目标区域5的全局光信号,以及设置光纤4在A2位置上,使得光纤4能够在近端采集目标区域5的局部光信号,相机3的感光芯片则根据接收到的全局光信号以及局部光信号,对光信号进行复合,对应生成目标区域5的图像。在本实施例中,由于感光芯片所接收到的光信号更加的丰富,且部分光信号是光纤4近距离采集得到的,因此所生成的图像更将清晰,并且能够减小图像的畸变,进一步提高图像的成像效果。其次,本发明通过在屏幕模组1上集成光纤组件2还能增大相机3的拍照范围,实现全局的实时拍照效果,并且实现景深也可以随着不同的光纤组件2的光纤4的位置进行变化,从而增大景深范围,进一步提高成像效果。相对于现有技术中单独设置相机的方案,本发明实施例大大减少了相机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了成本;相对于现有技术中设置反光镜和相机相结合的方案,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将光纤组件集成屏幕模组中,减少了外部机构的使用,提高了产品的一体化,相对于现有技术中设置升降旋转镜头方案,本发明实施例减少了电动旋转机构,降低了成本,增大可靠性。
可理解,在本实施例中,光纤组件2中的光纤4的数量以及光纤4集成在屏幕模组1上的位置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多根光纤4能够增加拍照的范围和提高矫正图像畸变的效果,但光纤4越多,成本越高。当两根光纤4在屏幕模组上集成的位置满足一定的条件时,还能够实现立体成像的效果。示例性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两根光纤4左右对称集成在屏幕模组1的两侧,此时,由于两根光纤4中间间隔着产生立体视觉的距离,当两根光纤4同时接收同一个区域内的光信号时,相机3则可以根据两根光纤4的光信号,生成对应区域内的立体图像。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光纤包括芯料以及皮料,皮料覆盖于芯料的外表面上,芯料的折射率位于第一预设范围内,皮料的折射率位于第二预设范围内。
在本实施例中,光纤4包括芯料以及皮料,皮料包裹在芯料的外表面上,光纤4的芯料和皮料的折射率的差异,是光信号在光纤4内部发生全反射向前传播的原因。因此,需要预先确定芯料和皮料的折射率,以确定光信号的全反射角度,从而对光信号进入光纤4中的最大角度进行控制。在本实施例中,需要控制光纤4的芯料的折射率在第一预设范围内,控制光纤4的皮料的折射率在第二预设范围内,可理解,第一预设范围和第二预设范围不交叉。
示例性的,如图4所示,n1为芯料的折射率,n2为皮料的折射率,当n1*sinθ=n2时,光信号刚好发生全反射。因此,只有角度大于θ时的光信号才能发生全反射,通过设置n1和n2,可以对光信号的全反射角进行设置。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第一预设范围为大于1.8小于2,第二预设范围为大于1.43小于1.5。
在本实施例中,控制芯料的折射率在1.8-2内,控制皮料的折射率在1.43-1.5内。具体的,可通过以下方式计算第一预设范围以及第二预设范围:在图4中,由于α1+θ=90°,因此光信号的入射角α2具体以下关系:
n3×sinα2=n1×sinα1。
其中,n3为控制的折射率,且n3=1,由n3×sinα2=(n12-n22)0 . 5,可得n1,n2折射率如下:2.0>n1>1.8,1.5>n2>1.43。当满足以上关系时,即可实现大角度的光线进入到光纤4中,即光信号的入射角α2=90°。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光纤组件的光线入射面与屏幕模组的表面所在的平面相交。
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在日常使用的过程中,由于图像拍摄装置与自身放置的平面之间具有一定的倾角,在部分使用场景下,需要要求光纤组件2的光线入射面与屏幕模组1的表面所在的平面不相交,即光纤4的光线入射面不能与屏幕模组1的表面平行,且需要根据倾角调节光线入射面和屏幕模组1的表面之间的夹角,才能使得光线入射面能够采集到所需要拍摄的目标区域5中的光信号。示例性的,如图5所示,当图像拍摄装置与平面之间的倾角θ3改变时,需要分别重新调整光纤组件2在A2位置以及A1位置处的光纤4的光线入射面和屏幕模组1的表面之间的夹角θ2和θ1。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屏幕模组包括显示区与非显示区,光纤组件集成于非显示区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图像拍摄装置的屏幕模组1包括显示区7与非显示区6,显示区7安装在非显示区6内且显示区7被非显示区6所包围,非显示区6上预留有一定的区域,光纤组件2集成在非显示区6上,显示区7和非显示区6的表面上覆盖有一层透明镜面,光纤4的光线入射面与透镜镜面之间的夹角可通过角度调整机构进行调整。通过将光纤4集成在非显示区6上,可以避免光纤4对显示区7造成干扰,从而影响显示区7的显示效果。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光纤组件包括位于非显示区的顶边的第一子光纤组件、位于非显示区的两个侧边的第二子光纤组件以及位于非显示区的底边的第三子光纤组件中的至少一个子光纤组件。
在一个实施例中,光纤组件2包括位于非显示区6的顶边的第一子光纤组件8、位于非显示区6的两个侧边的第二子光纤组件9以及位于非显示区6的底边的第三子光纤组件10中的至少一个子光纤组件。示例性的,第一子光纤组件8、第二子光纤组件9以及第三子光纤组件10的设置位置如图7所示。其中,第一子光纤组件8用于采集所需要拍摄的目标区域5的全局光线,第二子光纤组件9用于采集所需要拍摄的目标区域5的局部光线,第一子光纤组件8所采集的区域较大,同时畸变也会较大,所采集到的光信号的精确度会比较低,而第二子光纤组件9的采集区域较小,畸变较小,所采集到的光信号更加精确,通过第二子光纤组件9所采集到的光信号对第一子光纤组件8采集到的光信号进行细节补偿以及畸变矫正,从而提高图像的成像效果,减小图像的畸变。第三子光纤组件10的光线入射面与透明镜面之间的夹角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使得第三子光纤组件10能够采集到所需要的光信号。
对于第三子光纤组件10所采集到的光信号,相机3可以根据光信号生成使用者的图像,并将该图像传输到图像拍摄装置的处理器中,处理器对使用者的图像进行分析,从而监控使用者的使用状态或者坐姿等,实现对使用者进行坐姿矫正以及注意力提醒等功能。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第一子光纤组件包括对称集成在顶边的两侧的子区域光纤组件以及集成在顶边的中点的子区域光纤组件;第二子光纤组件包括对称集成在两个侧边中点的子区域光纤组件,第三子光纤组件包括集成在底边中点的子区域光纤组件。
示例性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将图像拍摄装置固定在桌面上,并将桌面上的课本11作为所需要拍摄的目标区域5,此时,第一子光纤组件8包括有三个子区域光纤组件12,分别为对称集成在顶边的两侧的子区域光纤组件12以及集成在顶边的中点的子区域光纤组件12,利用第一子光纤组件8实现课本11上所反射的光信号的远端采集。第二子光纤组件9包括对称集成在两个侧边的子区域光纤组件12,利用第二子光纤组件9实现课本11上所反射的光信号的近端采集,第三子光纤组件10包括集成在底边中点的子区域光纤组件12,利用第三子光纤组件10实现对使用者所反射的光信号的远端采集。此时,第一子光纤组件8和第二子光纤组件9所采集到的区域的重合关系,与第一子光纤组件8的光线入射面与透明镜面之间的第一夹角以及与第二子光纤组件9与透明镜面之间的第二夹角存在关联。定义第一夹角为θ4,第二夹角为θ5,在屏幕模组1的侧视图上,第一子光纤组件8对应的位置为B1,第二子光纤组件9对应的位置为B2,第三子光纤组件10所对应的位置为B3,当θ4=θ5时,第一子光纤组件8与第二子光纤组件9相互平行,如图9所示,此时第一子光纤组件8所采集的课本11区域与第二子光纤组件9所采集的课本11区域可能存在重合,且重合的面积由第一子光纤组件8与第二子光纤组件9的距离存在关联,距离越近,重合的面积越大,距离越远,重合的面积越小。当θ4>θ5时,如图10所示,此时,能够实现第一子光纤组件8所采集的课本11区域与第二子光纤组件9所采集的课本11区域完全重合。当θ4<θ5时,如图11所示,此时,此时第一子光纤组件8所采集的课本11区域与第二子光纤组件9所采集的课本11区域的重合范围比较小。对于重合区域,相机3可以根据不同位置的光纤4所采集到的光信号进行光信号复合,在根据第一子光纤组件8生成全局图像后,使用第二子光纤组件9所采集的光信号对全局图像进行补偿,改善图像的成效效果。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每个子区域光纤组件至少包括一根光纤。可理解,每个子区域光纤组件12中,光纤4的数量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例如,设置在各个子光纤组件上的光纤4的数量可以为1根、2根以及3根等等,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随意组合,在本实施例中不进行一一说明。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光纤组件的光线出射面朝向相机的位置根据对应的光线入射面集成于屏幕模组的位置进行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光纤组件2的光纤4的光线出射面朝向相机的位置,根据对应的光线入射面集成于屏幕模组的位置进行设置。示例性的,在一个实施例中,根据每根光纤4的光线入射面集成于屏幕模组的位置,对光纤4进行分组,将位于同一水平线上的光纤4作为一组,并根据水平线的高度,从大到小对每一组光纤进行排列,得到第一组光纤,第二组光纤、第三组光纤……等。并将相机3的感光芯片的端口按顺序进行划分第一端口、第二端口……第N端口,将位于第一组光纤的光线出射面朝向感光芯片的第一端口,将第二组光纤的光线出射面朝向感光芯片的第二端口,其他情况依次类推。示例性的,如图12所示,例如将图7中第一子光纤组件8的光线入射面朝向感光芯片的第一端口,将第二子光纤组件9的光线入射面朝向感光芯片的第二端口,将第三子光纤组件10的光线入射面朝向感光芯片的第三端口。从而使得相机3的感光芯片可以根据每一组光纤的光信号生成对应区域的图像,后续再根据每一组光纤所对应的图像对进行畸变矫正以及清晰度补偿。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屏幕模组包括有显示屏。
相机还用于根据光纤组件每根光纤的光线出射面所朝向的位置,将不同光纤的光信号所对应的图像在显示屏的不同区域中进行显示。
在一个实施例中,屏幕模组1还包括有显示屏13,相机3还用于根据每根光纤4的光线出射面所朝向的位置,将根据同一组光纤的光信号所生成的图像,在显示屏13的不同区域中进行显示。示例性的,如图13所示,将显示屏13划分为第一显示区域、第二显示区域以及第三显示区域,各个端口根据对应的光纤4传输的光信号生成图像后,将图像在显示屏13对应的区域中进行显示,例如,将第一端口所对应的图像在第一显示区域中进行显示,将第二端口所对应的图像在第二显示区域中进行显示,将第三端口所对应的图像在第三显示区域中进行显示。可理解,在本实施例中,不同区域在显示屏13中的位置不是固定不变的,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在本实施例中不对不同区域的具体位置进行限定。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在图像拍摄装置的屏幕模组上集成光纤组件,通过光纤组件来采集需要拍摄的区域的光信号,并将采集到的光信号传送到相机中,使得相机根据光信号生成对应的图像,使得相机可采集到较多位置上的光信号,扩大了相机的拍摄范围,实现全局的实时拍照效果,同时,通过光纤组件中不同位置的光纤采集到的光信号可以矫正图像的畸变以及提高图像的清晰度,并且实现景深也可以随着光纤的位置进行变化,从而增大景深范围,进一步提高成像效果。
注意,上述仅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发明实施例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实施例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实施例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实施例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发明实施例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7)

1.一种基于光纤的图像拍摄装置,所述图像拍摄装置包括屏幕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光纤组件,所述光纤组件包括光纤,所述光纤组件集成于所述屏幕模组上,所述光纤组件的光线入射面与所述屏幕模组的表面之间形成夹角,所述光纤组件的光线出射面朝向相机,所述光纤组件用于将输入所述光线入射面的光信号传送至所述相机;其中,所述夹角为可调整角度的夹角;
所述相机,用于接收所述光纤组件传送的光信号,根据所述光信号生成图像;所述相机内设置有感光芯片,所述光纤组件的光线出射面与所述感光芯片的输入端口相连接;
所述屏幕模组包括显示区与非显示区,所述光纤组件集成于所述非显示区上;所述光纤组件包括第一子光纤组件、第二子光纤组件以及第三子光纤组件中的至少一个子光纤组件;所述第一子光纤组件包括对称集成在所述非显示区的顶边的两侧的子区域光纤组件以及集成在所述非显示区的顶边的中点的子区域光纤组件;所述第二子光纤组件包括对称集成在所述非显示区的两个侧边中点的子区域光纤组件,所述第三子光纤组件包括集成在所述非显示区的底边中点的子区域光纤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光纤的图像拍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包括芯料以及皮料,所述皮料覆盖于所述芯料的外表面上,所述芯料的折射率位于第一预设范围内,所述皮料的折射率位于第二预设范围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光纤的图像拍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设范围为大于1.8小于2,所述第二预设范围为大于1.43小于1.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光纤的图像拍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组件的光线入射面与所述屏幕模组的表面所在的平面相交。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光纤的图像拍摄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子区域光纤组件至少包括一根光纤。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光纤的图像拍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组件的光线出射面朝向所述相机的位置根据对应的光线入射面集成于所述屏幕模组的位置进行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光纤的图像拍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屏幕模组包括有显示屏;
所述相机还用于根据所述光纤组件每根光纤的光线出射面所朝向的位置,将不同光纤的光信号所对应的图像在所述显示屏的不同区域中进行显示。
CN202210273287.XA 2022-03-18 2022-03-18 一种基于光纤的图像拍摄装置 Active CN11444913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273287.XA CN114449132B (zh) 2022-03-18 2022-03-18 一种基于光纤的图像拍摄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273287.XA CN114449132B (zh) 2022-03-18 2022-03-18 一种基于光纤的图像拍摄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449132A CN114449132A (zh) 2022-05-06
CN114449132B true CN114449132B (zh) 2024-04-19

Family

ID=813589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273287.XA Active CN114449132B (zh) 2022-03-18 2022-03-18 一种基于光纤的图像拍摄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449132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685907Y (zh) * 2003-09-10 2005-03-16 北京工业大学 一种用于摄影显微镜三维微结构成像的三向光纤照明系统
CN107483785A (zh) * 2017-08-30 2017-12-15 信利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摄像头模组以及电子设备
CN207523941U (zh) * 2017-06-30 2018-06-22 南京江南博睿高新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投影式机载多媒体显示系统
CN108540602A (zh) * 2018-04-13 2018-09-14 深圳市天珑移动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
CN110739339A (zh) * 2019-10-28 2020-01-31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211786240U (zh) * 2020-02-25 2020-10-27 北京理工大学 仿生复眼成像装置
JP2021169978A (ja) * 2020-04-16 2021-10-28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傾斜端を有する光ファイバの出射角測定装置、及び出射角測定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685907Y (zh) * 2003-09-10 2005-03-16 北京工业大学 一种用于摄影显微镜三维微结构成像的三向光纤照明系统
CN207523941U (zh) * 2017-06-30 2018-06-22 南京江南博睿高新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投影式机载多媒体显示系统
CN107483785A (zh) * 2017-08-30 2017-12-15 信利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摄像头模组以及电子设备
CN108540602A (zh) * 2018-04-13 2018-09-14 深圳市天珑移动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
CN110739339A (zh) * 2019-10-28 2020-01-31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211786240U (zh) * 2020-02-25 2020-10-27 北京理工大学 仿生复眼成像装置
JP2021169978A (ja) * 2020-04-16 2021-10-28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傾斜端を有する光ファイバの出射角測定装置、及び出射角測定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449132A (zh) 2022-05-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196728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isplaying images in combination with taking images
JP4508655B2 (ja) 光導体光学装置
CN111552066B (zh) 变焦组件、镜头模组及电子设备
JP2008533507A (ja) 特に視力強化光学系のための基板案内光学装置
CN102213832A (zh) 头部安装型显示器及其光学位置调整方法
CN108471494A (zh) 图像捕获系统和成像光学系统
JPH04507301A (ja) 高解像度三次元テレビジョン
US7170690B2 (en) Zoom lens
US11624947B2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CN107948470B (zh) 摄像头模块和移动设备
JP2022540166A (ja) レンズアセンブリ、カメラ及び電子装置
CN108282607A (zh) 全景图像获取设备及其全景图像获取模块
CN111369898A (zh) 一种显示面板的补偿装置及显示面板
CN105223756A (zh) 阵列式镜头模组
KR20190101759A (ko) 카메라 모듈 및 그의 초해상도 영상 처리 방법
CN107241473A (zh) 摄像头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14449132B (zh) 一种基于光纤的图像拍摄装置
CN106338834A (zh) 现实增强背景黑色显示系统
EP3726828A1 (en) Imaging device, imaging system, and recording medium
US10386614B2 (en) Optical apparatus
JP5846275B2 (ja) 光学系および撮像システム
CN109462718A (zh) 至少三个镜头的全景影像获取设备及其全景影像获取模块
JP2007208819A (ja) 撮像表示装置
GB2336444A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with intermediate image surface
CN206977489U (zh) 摄像头模组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