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441244A - 一种垃圾焚烧飞灰取样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智能终端 - Google Patents

一种垃圾焚烧飞灰取样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智能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441244A
CN114441244A CN202210073288.XA CN202210073288A CN114441244A CN 114441244 A CN114441244 A CN 114441244A CN 202210073288 A CN202210073288 A CN 202210073288A CN 114441244 A CN114441244 A CN 11444124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time length
metal plate
sampling
fly as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073288.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441244B (zh
Inventor
林航舰
胡国友
虞河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ixi Zhongke Zhongmao Environmental Thermal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ixi Zhongke Zhongmao Environmental Thermal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ixi Zhongke Zhongmao Environmental Thermal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Cixi Zhongke Zhongmao Environmental Thermal Pow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073288.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441244B/zh
Publication of CN1144412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44124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44124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44124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1/00Sampling; Preparing specimens for investigation
    • G01N1/02Devices for withdrawing samples
    • G01N1/22Devices for withdrawing samples in the gaseous state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KMEASURING TEMPERATURE; MEASURING QUANTITY OF HEAT; THERMALLY-SENSITIVE ELEME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K13/00Thermomet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purposes
    • G01K13/02Thermomet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purposes for measuring temperature of moving fluids or granular materials capable of flow
    • G01K13/024Thermomet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purposes for measuring temperature of moving fluids or granular materials capable of flow of moving gas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1/00Sampling; Preparing specimens for investigation
    • G01N1/02Devices for withdrawing samples
    • G01N1/22Devices for withdrawing samples in the gaseous state
    • G01N1/2202Devices for withdrawing samples in the gaseous state involving separation of sample components during sampling
    • G01N1/2214Devices for withdrawing samples in the gaseous state involving separation of sample components during sampling by sorption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1/00Sampling; Preparing specimens for investigation
    • G01N1/02Devices for withdrawing samples
    • G01N1/22Devices for withdrawing samples in the gaseous state
    • G01N1/2247Sampling from a flowing stream of ga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1/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i.e. using sub-millimetre waves,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 G01N21/17Systems in which incident light is modifi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roperties of the material investigated
    • G01N21/59Transmissivity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rocessing Of Solid Wastes (AREA)
  • Incineration Of Wast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垃圾焚烧飞灰取样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智能终端,涉及飞灰重金属检测技术的领域,其包括获取开门信号;根据开门信号以控制第一金属板和第二金属板沿固定方向移动固定距离,并于移动固定距离后输出到位信号;于到位信号输出时计时以获取到位时长信息;判断到位时长信息所对应的时长是否与所预设的固定时长一致;若不一致,则维持第一金属板和第二金属板当前状态;若一致,则控制第一金属板和第二金属板沿固定方向反方向移动固定距离,并于移动固定距离后输出回挡信号;于回挡信号输出时控制无纺布门沿固定方向移动取样距离至取样室,并于移动取样距离后输出取样信号。本申请具有减小飞灰取样过程中飞灰飞出而污染环境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垃圾焚烧飞灰取样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智能终端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飞灰重金属检测技术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垃圾焚烧飞灰取样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智能终端。
背景技术
城市生活垃圾问题已经是当今世界最严重的公害之一,为了对垃圾进行处理,引入了填埋法、焚烧法和资源回收法等三大类处理方法,其中焚烧法使用范围较广,不仅能通过焚烧进行能源的回收,还能将垃圾有效减容以便于后续的填埋。但垃圾焚烧后所产生的飞灰会存在重金属,若直接对飞灰进行填埋处理,则有可能造成重金属污染环境的情况发生,因此在垃圾焚烧结束后,需要对重金属含量进行检测。
相关技术中,对飞灰重金属检测的步骤如下:1、于焚烧炉中拿取飞灰样品;2、对飞灰进行含水率以及PH值的检测;3、根据样品含水率以及PH值进行浸出液的制备并将飞灰与浸出液混合;4、将混合液于检测重金属的仪器中进行检测以获取重金属含量。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在工作人员打开焚烧炉进行飞灰取样的过程中,由于焚烧炉内部与外部的气压差,容易导致飞灰从焚烧炉中飞出而污染环境,因此针对飞灰的取样过程尚有改进空间。
发明内容
为了减小飞灰取样过程中飞灰飞出而污染环境,本申请提供一种垃圾焚烧飞灰取样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智能终端。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垃圾焚烧飞灰取样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垃圾焚烧飞灰取样方法,包括:
定义预设焚烧炉开口处设置有覆盖焚烧炉开口截面且能沿预设固定方向移动的第一金属板、第二金属板和无纺布门,第一金属板靠近焚烧炉内腔,第二金属板远离焚烧炉内腔,无纺布门处于第一金属板与第二金属板之间;
获取开门信号;
根据开门信号以控制第一金属板和第二金属板沿固定方向移动预设固定距离,并于移动固定距离后输出到位信号;
于到位信号输出时计时以获取到位时长信息;
判断到位时长信息所对应的时长是否与所预设的固定时长一致;
若到位时长信息所对应的时长与固定时长不一致,则维持第一金属板和第二金属板当前状态;
若到位时长信息所对应的时长与固定时长一致,则控制第一金属板和第二金属板沿固定方向反方向移动固定距离,并于移动固定距离后输出回挡信号;
于回挡信号输出时控制无纺布门沿固定方向移动预设取样距离至预设取样室,并于移动取样距离后输出取样信号。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对飞灰取样的过程中,获取开门信号以确定是否需要进行取灰操作,根据开门信号可使第一金属板和第二金属板移动,此时焚烧炉内的空气与外部空气连通,在压力的作用下飞灰会向焚烧炉开口处移动而附着于无纺布门上,无纺布门对飞灰收集一段时间后,第一金属板和第二金属板能恢复原状态,此时控制无纺布门移动至取样室,以使工作人员在对焚烧炉内的飞灰进行取样时使飞灰不会飞到环境中,从而减小飞灰造成环境污染的情况发生。
可选的,于开门信号获取后,垃圾焚烧飞灰取样方法还包括:
获取炉内状态信息和炉内温度信息;
判断炉内状态信息所对应的状态是否与所预设的结束状态一致;
若炉内状态信息所对应的状态与结束状态不一致,则维持第一金属板和第二金属板当前状态;
若炉内状态信息所对应的状态与结束状态一致,则判断炉内温度信息所对应的温度值是否小于所预设的安全值;
若炉内温度信息所对应的温度值不小于安全值,则维持第一金属板和第二金属板当前状态,并输出温度过高信号;
若炉内温度信息所对应的温度值小于安全值,则控制第一金属板和第二金属板移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对焚烧炉状态的判断可得知当前焚烧炉是否处于作业过程,从而减小焚烧炉在作业过程中误触发开门信号而使焚烧炉开口打开的情况发生;同时能对焚烧炉内的温度进行检测,以减小炉内温度过高而使温度过高的飞灰附着于无纺布门上使无纺布门出现燃烧的情况。
可选的,当输出温度过高信号时,垃圾焚烧飞灰取样方法还包括:
根据炉内温度信息所对应的温度值以及安全值以计算获取到差值温度信息;
根据预设温度数据库中所存储的温度信息、时长信息与差值温度信息匹配以确定降温时长信息;
于降温时长信息获取时进行计时以获取计时时长信息;
判断计时时长信息所对应的时长是否小于降温时长信息所对应的时长;
若计时时长信息所对应的时长小于降温时长信息所对应的时长,则维持计时状态;
若计时时长信息所对应的时长不小于降温时长信息所对应的时长,则输出降温完成信号。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对炉内降温至合适温度的时间大致确定,从而使工作人员能够较为方便的得知是否能对焚烧炉进行开门操作。
可选的,还包括:
定义取样室中设置有风扇以及可拆卸的取样容器,无纺布门处于风扇与取样容器之间,风扇朝向无纺布门不存在飞灰的一侧;
于取样信号输出时控制风扇启动并控制风扇沿预设作业路径移动,且控制取样容器调整至所预设的打开状态;
将无纺布门划分为预设限定数量的检测区域并获取检测区域的透光度信息;
判断透光度信息所对应的透光值是否大于所预设的正常值;
若透光度信息所对应的透光值大于正常值,则定义该透光度信息所对应的检测区域为无灰区域;
若透光度信息所对应的透光值不大于正常值,则定义该透光度信息所对应的检测区域为有灰区域;
获取有灰区域的有灰数量信息;
判断有灰数量信息所对应的数量值是否为零;
若有灰数量信息所对应的数量值不为零,则维持风扇继续作业;
若有灰数量信息所对应的数量值为零,则控制风扇停止并将取样容器调整至所预设的关闭状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控制风扇的转动可使附着于无纺布门的飞灰移动至取样容器中,实现飞灰样品的收集;同时通过对透光度的检测可得知无纺布门上是否有飞灰未被处理,以使飞灰被完全处理后控制风扇停止转动并关闭取样容器,以便于工作人员对取样容器进行拆卸拿取。
可选的,风扇沿作业路径移动的过程中,垃圾焚烧飞灰取样方法还包括:
获取风扇位置信息;
根据风扇位置信息所对应的位置以确定相对的检测区域,并定义该检测区域为作业区域;
根据透光度信息所对应的透光值以及正常值以计算获取到作业区域的差值透光信息;
根据预设档位数据库中所存储的透光信息、档位信息与差值透光信息匹配以确定作业档位信息;
控制风扇调整至作业区域相对应的作业档位信息所对应的档位进行作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根据风扇的位置以及检测区域的位置,可确定出当前风扇作用的检测区域,根据透光度的不同以控制风扇调整至不同的档位进行作业,从而使飞灰能够被处理的同时减小风扇电源的功耗。
可选的,还包括:
于风扇在作业路径上移动结束后定义有灰区域为重灰区域;
获取重灰区域的区域编号信息;
根据区域编号信息以及所预设的移动规则以控制风扇移动至不同的重灰区域,并于每一重灰区域处控制风扇以所预设固定档位作业预设许可时长,且输出重灰处理信号。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对风扇移动过后依旧有飞灰的区域进行二次处理,以使无纺布门上的飞灰能够被及时处理,从而减小飞灰残留于无纺布门而用于下次重金属检测的情况发生。
可选的,还包括:
根据重灰区域计数以获取重灰数量信息;
根据重灰处理信号计数以获取处理数量信息;
判断重灰数量信息所对应的数量值是否与处理数量信息所对应的数量值一致;
若重灰数量信息所对应的数量值是否与处理数量信息所对应的数量值不一致,则维持风扇作业状态;
若重灰数量信息所对应的数量值是否与处理数量信息所对应的数量值一致,则判断有灰数量信息所对应的数量值是否为零;
若有灰数量信息所对应的数量值为零,则控制风扇停止并将取样容器调整至关闭状态;
若有灰数量信息所对应的数量值不为零,则控制风扇停止并将取样容器调整至关闭状态,且输出异常信号。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对所有的重灰区域进行处理后,对有灰区域的数量进行判断以确定是否存在部分飞灰无法通过风扇进行处理,以使外部工作人员能够快速得知风扇处理后无纺布门的具体情况。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垃圾焚烧飞灰取样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垃圾焚烧飞灰取样系统,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开门信号;
处理模块,与获取模块和判断模块连接,用于信息的存储和处理;
处理模块根据开门信号以控制第一金属板和第二金属板沿固定方向移动预设固定距离,并于移动固定距离后输出到位信号;
获取模块于到位信号输出时计时以获取到位时长信息;
判断模块,用于判断到位时长信息所对应的时长是否与所预设的固定时长一致;
若判断模块判断出到位时长信息所对应的时长与固定时长不一致,则处理模块维持第一金属板和第二金属板当前状态;
若判断模块判断出到位时长信息所对应的时长与固定时长一致,则处理模块控制第一金属板和第二金属板沿固定方向反方向移动固定距离,并于移动固定距离后输出回挡信号;
于回挡信号输出时控制无纺布门沿固定方向移动预设取样距离至预设取样室,并于移动取样距离后输出取样信号。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对飞灰取样的过程中,通过获取模块获取开门信号以确定是否需要进行取灰操作,根据开门信号可使处理模块控制第一金属板和第二金属板移动,此时焚烧炉内的空气与外部空气连通,在压力的作用下飞灰会向焚烧炉开口处移动而附着于无纺布门上,无纺布门对飞灰收集一段时间后,处理模块控制第一金属板和第二金属板恢复原状态,再控制无纺布门移动至取样室,以使工作人员在对焚烧炉内的飞灰进行取样时使飞灰不会飞到环境中,从而减小飞灰造成环境污染的情况发生。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智能终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智能终端,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上存储有能够被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上述任一种垃圾焚烧飞灰取样方法的计算机程序。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智能终端的使用,在对飞灰取样的过程中,获取开门信号以确定是否需要进行取灰操作,根据开门信号可使第一金属板和第二金属板移动,此时焚烧炉内的空气与外部空气连通,在压力的作用下飞灰会向焚烧炉开口处移动而附着于无纺布门上,无纺布门对飞灰收集一段时间后,第一金属板和第二金属板能恢复原状态,此时控制无纺布门移动至取样室,以使工作人员在对焚烧炉内的飞灰进行取样时使飞灰不会飞到环境中,从而减小飞灰造成环境污染的情况发生。
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能够存储相应的程序,具有减小飞灰取样时飞灰飞到环境中而污染环境的情况发生的特点,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能够被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上述任一种垃圾焚烧飞灰取样方法的计算机程序。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存储介质中有垃圾焚烧飞灰取样方法的计算机程序,在对飞灰取样的过程中,获取开门信号以确定是否需要进行取灰操作,根据开门信号可使第一金属板和第二金属板移动,此时焚烧炉内的空气与外部空气连通,在压力的作用下飞灰会向焚烧炉开口处移动而附着于无纺布门上,无纺布门对飞灰收集一段时间后,第一金属板和第二金属板能恢复原状态,此时控制无纺布门移动至取样室,以使工作人员在对焚烧炉内的飞灰进行取样时使飞灰不会飞到环境中,从而减小飞灰造成环境污染的情况发生。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通过无纺布门对飞灰进行取样以使飞灰不易飞到工作环境中,从而减小飞灰对环境造成污染的情况发生;
2.通过对焚烧炉内部温度的监控以使无纺布门不易出现燃烧的情况,以实现飞灰的正常取样;
3.利用风扇可将无纺布门上的飞灰取下,以实现无纺布门的继续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垃圾焚烧飞灰取样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焚烧炉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焚烧炉内部温度确定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焚烧炉降温时间确定方法的流程图。
图5是飞灰取样存放方法的流程图。
图6是风扇档位调整方法的流程图。
图7是风扇二次处理以及异常情况确定方法的流程图。
图8是垃圾焚烧飞灰取样方法的模块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1-8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垃圾焚烧飞灰取样方法,在垃圾焚烧所产生的飞灰取样过程中,利用无纺布门可使飞灰移动至取样室中,再通过风扇可使飞灰移动至取样容器中,以减小飞灰散发到环境中而使环境造成污染的情况发生。
参照图1和图2,垃圾焚烧飞灰取样的方法流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0:定义预设焚烧炉开口处设置有覆盖焚烧炉开口截面且能沿预设固定方向移动的第一金属板、第二金属板和无纺布门,第一金属板靠近焚烧炉内腔,第二金属板远离焚烧炉内腔,无纺布门处于第一金属板与第二金属板之间。
焚烧炉开口处为焚烧炉上日常用于取样的开口,第一金属板、第二金属板和无纺布门均覆盖焚烧炉开口,使焚烧炉内部与外部空气隔绝,第一金属板和第二金属板为常规隔热材料制成,不作赘述,无纺布门类型于日常所见纱窗,纱窗的纱布由无纺布进行替代,该无纺布使飞灰无法通过;第一金属板、第二金属板和无纺布门呈相互平行设置,固定方向为工作人员提前设定的方向,可以为竖直方向向上,也可以是水平方向上向左或向右,具体方向由工作人员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定,不作赘述;控制第一金属板、第二金属板和无纺布门移动的方法可通过气缸或油缸的驱动,以实现第一金属板、第二金属板和无纺布门的正常移动。
步骤S101:获取开门信号。
开门信号为工作人员所输入的需要对焚烧炉进行打开处理的信号,可通过工作人员挤压相对应的按键以实现,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常规技术手段,不作赘述。
步骤S102:根据开门信号以控制第一金属板和第二金属板沿固定方向移动预设固定距离,并于移动固定距离后输出到位信号。
当接收到开口信号时,此时需要对焚烧炉进行打开处理,控制第一金属板和第二金属板沿固定方向移动固定距离,以使第一金属板和第二金属板此时未能覆盖焚烧炉开口截面,固定距离为定值,具体数值由工作人员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定,不作赘述;当第一金属板和第二金属板移动固定距离后,输出到位信号以对该情况进行记录,以使工作人员得知第一金属板和第二金属板的具体移动情况;当第一金属板和第二金属板移动后,焚烧炉内部与外部的空气连通,在气压的作用下飞灰向焚烧炉开口处移动而被无纺布门所阻挡,此时飞灰会附着于无纺布门上,以减小飞灰散发到工作环境中而污染环境的情况发生。
步骤S103:于到位信号输出时计时以获取到位时长信息。
到位时长信息所对应的时长值由到位信号输出时开始计时获取,到位时长信息所对应的时长值初始值为零,当到位信号输出后,到位时长信息所对应的时长值根据正常时间变化进行计时。
步骤S104:判断到位时长信息所对应的时长是否与所预设的固定时长一致。
固定时长为定值,由工作人员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定,不作赘述;判断的目的是为了得知当前第一金属板和第二金属板移动后的时间是否达到设定值,以便于后续对第一金属板和第二金属板的进一步控制。
步骤S1041:若到位时长信息所对应的时长与固定时长不一致,则维持第一金属板和第二金属板当前状态。
当到位时长信息所对应的时长与固定时长不一致时,说明此时第一金属板和第二金属板移动后的时间尚未达到设定时间,无需对第一金属板和第二金属板进行操作,此时维持第一金属板和第二金属板当前状态,以使飞灰能够移动至无纺布门上。
步骤S1042:若到位时长信息所对应的时长与固定时长一致,则控制第一金属板和第二金属板沿固定方向反方向移动固定距离,并于移动固定距离后输出回挡信号。
当到位时长信息所对应的时长与固定时长一致时,说明此时第一金属板和第二金属板移动后的时间达到设定时间,此时无纺布门上的飞灰的量足够作为样品以进行重金属检测,控制第一金属板和第二金属板沿固定方向反方向移动固定距离,以使第一金属板和第二金属板重新覆盖焚烧炉开口截面,此时焚烧炉内的飞灰无法继续移动至无纺布门上,当第一金属板和第二金属板移动固定距离后输出回挡信号,以得知当前第一金属板和第二金属板的具体状态,便于后续的操作。
步骤S105:于回挡信号输出时控制无纺布门沿固定方向移动预设取样距离至预设取样室,并于移动取样距离后输出取样信号。
取样距离为定值,由工作人员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定,不作赘述;取样室为提前设置的用于对无纺布门上的飞灰进行取样的腔室,具体位置以及大小由工作人员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定,不作赘述;当输出回挡信号时,说明第一金属板和第二金属板已经覆盖焚烧炉开口截面,此时控制纺布门沿固定方向移动取样距离至取样室,以实现飞灰样品的取样,减小飞灰取样过程中飞灰散发到工作环境中而使环境出现污染的情况发生;当无纺布门移动取样距离后输出取样信号,以得知无纺布门是否移动至取样室中,以便于后续对飞灰样品进行进一步操作。
参照图3,于开门信号获取后,垃圾焚烧飞灰取样方法还包括:
步骤S200:获取炉内状态信息和炉内温度信息。
炉内状态信息所对应的状态为当前焚烧炉所处的状态,例如工作中或结束,可通过对焚烧炉内部作业情况监控以对炉内状态信息进行获取,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常规技术手段,不作赘述;炉内温度信息所对应的温度值为当前焚烧炉内部的温度,可通过对温度进行检测的器具获取,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常规技术手段,不作赘述。
步骤S201:判断炉内状态信息所对应的状态是否与所预设的结束状态一致。
结束状态为提前设定的焚烧炉处于结束时的状态,判断的目的是为了得知在开门信号获取后焚烧炉是否处于不工作的状态,以便于后续的控制。
步骤S2011:若炉内状态信息所对应的状态与结束状态不一致,则维持第一金属板和第二金属板当前状态。
当炉内状态信息所对应的状态与结束状态不一致时,说明此时焚烧炉处于作业状态,即焚烧炉处于对垃圾进行焚烧的过程,此时维持第一金属板和第二金属板当前状态,即第一金属板和第二金属板覆盖焚烧炉开口截面,以使焚烧炉能够正常作业。
步骤S2012:若炉内状态信息所对应的状态与结束状态一致,则判断炉内温度信息所对应的温度值是否小于所预设的安全值。
当炉内状态信息所对应的状态与结束状态一致时,说明此时焚烧炉处于不工作状态,此时需要得知焚烧炉是否处于刚结束焚烧的状态,以减小焚烧所产生的飞灰温度过高而使无纺布门燃烧的情况发生;安全值为设定的允许飞灰与无纺布接触时的最高温度,判断的目的是为了得知焚烧炉内部当前的温度是否能满足飞灰与无纺布接触的条件。
步骤S20121:若炉内温度信息所对应的温度值不小于安全值,则维持第一金属板和第二金属板当前状态,并输出温度过高信号。
当炉内温度信息所对应的温度值不小于安全值时,说明当前焚烧炉内部的温度过高,此时的飞灰无法与无纺布进行接触,故维持第一金属板和第二金属板当前状态,以使飞灰不会飞到无纺布门处而燃烧无纺布,输出的温度过高信号以对该情况进行标识,以使工作人员得知无法实现开门的具体原因。
步骤S20122:若炉内温度信息所对应的温度值小于安全值,则控制第一金属板和第二金属板移动。
当炉内温度信息所对应的温度值小于安全值时,说明此时炉内的飞灰能够进行取样处理,使第一金属板和第二金属板移动以实现飞灰移动至无纺布上,此时的飞灰不会对无纺布进行燃烧操作,实现飞灰的正常取样。
参照图4,当输出温度过高信号时,垃圾焚烧飞灰取样方法还包括:
步骤S300:根据炉内温度信息所对应的温度值以及安全值以计算获取到差值温度信息。
当输出温度过高信号时,说明此时焚烧炉未处于工作过程中但飞灰温度过高有可能将无纺布进行燃烧,此时需要等待焚烧炉内部降温;差值温度信息所对应的温度值为炉内温度信息所对应的温度值减安全值的差,可得知焚烧炉当前内部的温度与设定值之间的差值,便于后续对降温时间的确定。
步骤S301:根据预设温度数据库中所存储的温度信息、时长信息与差值温度信息匹配以确定降温时长信息。
温度信息所对应的温度值为所需降温的温度数值,时长信息所对应的时长值为降温设定温度所需的时长值,不同的温度信息具有相对应的时长信息,温度数据库由工作人员根据不同温度信息进行试验以建立,建立的方法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常规技术手段,不作赘述;将差值温度信息输入至温度数据库中时,温度数据库可输出与差值温度信息相对应的时长信息,该时长信息即降温时长信息,降温时长信息所对应的时长即当前焚烧炉内部温度需要降温至安全值的时长。
步骤S302:于降温时长信息获取时进行计时以获取计时时长信息。
当降温时长信息获取时开始进行计时以获取计时时长信息,计时时长信息所对应的时长值初始值为零,根据计时时间以不断增加。
步骤S303:判断计时时长信息所对应的时长是否小于降温时长信息所对应的时长。
判断的目的是为了得知焚烧炉内部的温度是否达到满足要求的温度,以便于后续的判断。
步骤S3031:若计时时长信息所对应的时长小于降温时长信息所对应的时长,则维持计时状态。
当计时时长信息所对应的时长小于降温时长信息所对应的时长时,说明此时焚烧炉降温的时长还未达到设定时间,故维持计时时长信息的计时状态,以对焚烧炉的降温时间进行监控。
步骤S3032:若计时时长信息所对应的时长不小于降温时长信息所对应的时长,则输出降温完成信号。
当计时时长信息所对应的时长不小于降温时长信息所对应的时长时,说明此时焚烧炉降温的时间已经达到设定的时间了,此时焚烧炉内的飞灰温度有可能能够进行取样操作,输出降温完成信号以提醒工作人员能够进行取样操作。
参照图2和图5,垃圾焚烧飞灰取样方法还包括:
步骤S400:定义取样室中设置有风扇以及可拆卸的取样容器,无纺布门处于风扇与取样容器之间,风扇朝向无纺布门不存在飞灰的一侧。
取样室中设置的风扇为具有风速档位调节的风扇,风扇可通过气缸或电机等驱动组件以实现在取样室内的移动,风扇移动过程中风扇所吹出的风的风向始终与无纺布门的端面垂直;取样容器通过工作人员安装于取样室中,通过取样容器相对取样室可拆卸设置,使工作人员能够较为方便的对取样容器进行拆卸和安装,可拆卸设置的方法可以为螺纹固定等方法,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常规技术手段,不作赘述;取样容器上朝向无纺布门的侧壁设置有开口,开口上设置有能够通过程序控制开关的门,从而使得取样容器具有打开状态和关闭状态,当取样容器处于打开状态时,飞灰能够进入取样容器中,当取样容器处于关闭状态时,取样容器内部封闭,无法实现物体的交换,取样容器的具体结构由工作人员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定,不作赘述。
步骤S401:于取样信号输出时控制风扇启动并控制风扇沿预设作业路径移动,且控制取样容器调整至所预设的打开状态。
作业路径为提前设定的供风扇移动的路径,需使风扇对无纺布门上的每个位置均有作用一段时间,具体路径由工作人员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定,不作赘述;当取样信号输出时,说明无纺布门已经移动至取样室中,此时控制风扇启动以使风扇进行吹风,且使取样容器调整至打开状态,风扇能将无纺布门上的飞灰从无纺布门上分离,飞灰在风扇风力的作用下移动至取样容器中。
步骤S402:将无纺布门划分为预设限定数量的检测区域并获取检测区域的透光度信息。
限定数量为定值,具体数量值由工作人员根据无纺布门的大小进行设定,需保证各检测区域的长宽大小均相同,透光度信息所对应的透光度为检测区域的无纺布的透光度,可通过在无纺布门的两侧分别设置照明灯和光敏传感器进行获取,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常规技术手段,不作赘述。
步骤S403:判断透光度信息所对应的透光值是否大于所预设的正常值。
正常值为所设定的无纺布上不存在飞灰或存在极少量飞灰时的透光值,判断的目的是为了得知检测区域中是否存在大量的飞灰,以便于后续对检测区域上飞灰的进一步处理。
步骤S4031:若透光度信息所对应的透光值大于正常值,则定义该透光度信息所对应的检测区域为无灰区域。
当透光度信息所对应的透光值大于正常值时,说明此时该透光度信息所对应的检测区域上飞灰的量较少,可无需对该检测区域再进行飞灰的处理,将该检测区域定义为无灰区域以进行标识,便于后续对该检测区域的识别。
步骤S4032:若透光度信息所对应的透光值不大于正常值,则定义该透光度信息所对应的检测区域为有灰区域。
当透光度信息所对应的透光值不大于正常值时,说明该透光度信息所对应的检测区域上飞灰的量较多,需要对该检测区域进行飞灰的处理,此时将该检测区域定义为有灰区域以进行标识,便于后续对该检测区域的识别
步骤S404:获取有灰区域的有灰数量信息。
有灰数量信息所对应的数量值为有灰区域的总数值,可通过计数的方式以对有灰数量信息进行获取,有灰数量信息所对应的数量值初始值为零,当检测到一个有灰区域时,对有灰数量信息所对应的数量值加一处理。
步骤S405:判断有灰数量信息所对应的数量值是否为零。
判断的目的是为了得知是否还存在有灰区域,以便于得知是否有飞灰较大的区域未被处理。
步骤S4051:若有灰数量信息所对应的数量值不为零,则维持风扇继续作业。
当有灰数量信息所对应的数量值不为零时,说明还存在有灰的检测区域,此时控制风扇继续移动以对无纺布门上的飞灰进行处理。
步骤S4052:若有灰数量信息所对应的数量值为零,则控制风扇停止并将取样容器调整至所预设的关闭状态。
当有灰数量信息所对应的数量值为零时,说明无纺布门上不存在有灰区域,以大部分的飞灰在风扇的作用下已经进入取样容器中,此时控制风扇停止转动并使取样容器调整至关闭状态,以结束飞灰的取样,此时工作人员能将取样容器进行拆卸以从取样室中取出进行重金属的检测。
参照图6,风扇沿作业路径移动的过程中,垃圾焚烧飞灰取样方法还包括:
步骤S500:获取风扇位置信息。
风扇位置信息所对应的位置为风扇当前位置,所述的位置为在无纺布所在平面上的坐标位置,并不为三维空间上的坐标位置,具体位置可通过在风扇上安装定位装置进行获取,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常规技术手段,不作赘述。
步骤S501:根据风扇位置信息所对应的位置以确定相对的检测区域,并定义该检测区域为作业区域。
根据风扇位置信息所对应的位置可确定出此时于风扇相对的检测区域,即此时被风扇进行风力作用的检测区域,将该检测区域定义为作业区域以进行标识,便于后续对该检测区域的进一步操作。
步骤S502:根据透光度信息所对应的透光值以及正常值以计算获取到作业区域的差值透光信息。
差值透光信息所对应的透光值为当前作业区域中的透光度信息所对应的透光值以及正常值之间的差值,计算公式为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2
,其中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4
为差值透光信息所对应的透光值,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6
为正常值,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8
为透光度信息所对应的透光值,通过对差值透光信息的判断可得知当前作业区域飞灰的量多少,当
Figure 445522DEST_PATH_IMAGE004
的值越大时,说明飞灰的量越多,反之越少。
步骤S503:根据预设档位数据库中所存储的透光信息、档位信息与差值透光信息匹配以确定作业档位信息。
透光信息所对应的透光值为所需弥补的透光值,即可通过透光信息以确定需要处理飞灰的量,档位信息所对应的档位值为风扇风力大小的档位值,通过不同的档位可实现对不同量的飞灰的处理,对不同的透光信息进行试验可获取相对应的档位信息,从而可实现档位数据库的建立,建立的过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常规技术手段,不作赘述;将差值透光信息输入至档位数据库中时,可输出相对应的作业档位信息,以确定风扇所需调整到的具体档位。
步骤S504:控制风扇调整至作业区域相对应的作业档位信息所对应的档位进行作业。
控制风扇调直至作业档位信息所对应的档位,以使风扇对作业区域进行飞灰处理时可使飞灰有效的从无纺布上掉下,且根据飞灰量的不同确定相对应的档位可使风扇的功耗较为合适,以减小风扇始终以最大风速进行作业而功耗过大的情况发生。
参照图7,垃圾焚烧飞灰取样方法还包括:
步骤S600:于风扇在作业路径上移动结束后定义有灰区域为重灰区域。
当风扇在作业路径上移动并沿作业路径移动结束后,说明此时无纺布上的各个检测区域均被风扇作用过,此时若存在有灰区域,则说明该区域的飞灰在风扇的作用下未被处理干净,将该有灰区域定义为重灰区域以进行标识,便于后续对该重灰区域进行进一步处理。
步骤S601:获取重灰区域的区域编号信息。
区域编号信息所对应的编号值为检测区域的编号值,在工作人员对检测区域进行划分时,根据工作人员的划分规则以对所有检测区域进行编号,从而能确定出重灰区域的编号。
步骤S602:根据区域编号信息以及所预设的移动规则以控制风扇移动至不同的重灰区域,并于每一重灰区域处控制风扇以所预设固定档位作业预设许可时长,且输出重灰处理信号。
移动规则为工作人员所设定的控制风扇移动的规则,例如沿编号的先后顺序以控制风扇移动至不同的重灰区域中,具体规则由工作人员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定,不作赘述,从而使风扇能够移动至不同的重灰区域以对重灰区域进行二次处理;固定档位为所设定的风扇最大档位,许可时长为定值,具体数值由工作人员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定,不作赘述,使风扇移动至重灰区域中时能对重灰区域进行飞灰的有效处理,以使飞灰能从无纺布上吹下;输出重灰处理信号以说明此时以对重灰区域处理,便于得知风扇所处的具体状态。
步骤S603:根据重灰区域计数以获取重灰数量信息。
重灰数量信息所对应的数量值为重灰区域的总数值,通过计数的方式以对重灰数量信息进行获取,重灰数量信息所对应的数量值初始值为零,当检测到一个重灰区域时,重灰数量信息所对应的数量值进行加一处理。
步骤S604:根据重灰处理信号计数以获取处理数量信息。
处理数量信息所对应的数量值为据重灰处理信号的总数值,通过计数的方式以对处理数量信息进行获取,处理数量信息所对应的数量值初始值为零,当检测到一个重灰处理信号时,处理数量信息所对应的数量值进行加一处理。
步骤S605:判断重灰数量信息所对应的数量值是否与处理数量信息所对应的数量值一致。
判断的目的是为了得知是否所有的重灰区域均被处理,以便于后续的判断。
步骤S6051:若重灰数量信息所对应的数量值是否与处理数量信息所对应的数量值不一致,则维持风扇作业状态。
当重灰数量信息所对应的数量值是否与处理数量信息所对应的数量值不一致时,说明此时还有重灰区域未被风扇进行二次处理,此时维持风扇的作业状态,以使风扇继续沿移动规则移动以进行对重灰区域的处理。
步骤S6052:若重灰数量信息所对应的数量值是否与处理数量信息所对应的数量值一致,则判断有灰数量信息所对应的数量值是否为零。
当重灰数量信息所对应的数量值是否与处理数量信息所对应的数量值一致时,说明此时的重灰区域均被风扇二次处理,判断的目的是为了得知在风扇二次处理后是否还存在有处理干净的检测区域。
步骤S60521:若有灰数量信息所对应的数量值为零,则控制风扇停止并将取样容器调整至关闭状态。
当有灰数量信息所对应的数量值为零时,说明所有的检测区域的飞灰均被有效处理,此时控制风扇停止转动且使取样容器调整至关闭状态,以实现飞灰的正常取样。
步骤S60522:若有灰数量信息所对应的数量值不为零,则控制风扇停止并将取样容器调整至关闭状态,且输出异常信号。
当有灰数量信息所对应的数量值不为零时,说明此时无纺布上的部分飞灰无法通过风扇的方式进行处理,此时控制风扇停止转动且使取样容器调整至关闭状态,以实现取样过程结束,输出异常信号以使工作人员得知该情况,以便于工作人员对该情况进行及时处理。
参照图8,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垃圾焚烧飞灰取样系统,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开门信号;
处理模块,与获取模块和判断模块连接,用于信息的存储和处理;
处理模块根据开门信号以控制第一金属板和第二金属板沿固定方向移动预设固定距离,并于移动固定距离后输出到位信号;
获取模块于到位信号输出时计时以获取到位时长信息;
判断模块,用于判断到位时长信息所对应的时长是否与所预设的固定时长一致;
若判断模块判断出到位时长信息所对应的时长与固定时长不一致,则处理模块维持第一金属板和第二金属板当前状态;
若判断模块判断出到位时长信息所对应的时长与固定时长一致,则处理模块控制第一金属板和第二金属板沿固定方向反方向移动固定距离,并于移动固定距离后输出回挡信号;
于回挡信号输出时控制无纺布门沿固定方向移动预设取样距离至预设取样室,并于移动取样距离后输出取样信号;
温度监测模块,用于监测焚烧炉内的温度,以减小飞灰温度过高而使无纺布门出现燃烧的情况;
冷却提醒模块,用于对焚烧炉当前温度以及设定温度进行差值计算,以确定冷却所需的时间,使冷却结束后能发出提示信号以提醒工作人员;
飞灰取样模块,用风扇以将无纺布门上的飞灰吹到取样容器中,以使工作人员能够较好的将无纺布门上的飞灰取下;
档位调节模块,根据无纺布门上每个区域上飞灰量的不同以对风扇的档位进行调节,使飞灰能够从无纺布门上被吹下的用时还减小了风扇的功耗;
重灰处理模块,使第一次处理后依旧存在飞灰的区域能够进行二次处理,以使无纺布门上的飞灰能够被吹至取样容器中;
异常检测模块,用于确定是否存在二次处理后依旧残留于无纺布门上的飞灰,若存在,则说明此处的飞灰无法通过风扇进行处理,输出异常信号以提醒工作人员。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仅以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能够被处理器加载并执行垃圾焚烧飞灰取样方法的计算机程序。
计算机存储介质例如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智能终端,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上存储有能够被处理器加载并执行垃圾焚烧飞灰取样方法的计算机程序。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仅以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本说明书(包括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者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

Claims (10)

1.一种垃圾焚烧飞灰取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定义预设焚烧炉开口处设置有覆盖焚烧炉开口截面且能沿预设固定方向移动的第一金属板、第二金属板和无纺布门,第一金属板靠近焚烧炉内腔,第二金属板远离焚烧炉内腔,无纺布门处于第一金属板与第二金属板之间;
获取开门信号;
根据开门信号以控制第一金属板和第二金属板沿固定方向移动预设固定距离,并于移动固定距离后输出到位信号;
于到位信号输出时计时以获取到位时长信息;
判断到位时长信息所对应的时长是否与所预设的固定时长一致;
若到位时长信息所对应的时长与固定时长不一致,则维持第一金属板和第二金属板当前状态;
若到位时长信息所对应的时长与固定时长一致,则控制第一金属板和第二金属板沿固定方向反方向移动固定距离,并于移动固定距离后输出回挡信号;
于回挡信号输出时控制无纺布门沿固定方向移动预设取样距离至预设取样室,并于移动取样距离后输出取样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焚烧飞灰取样方法,其特征在于:于开门信号获取后,垃圾焚烧飞灰取样方法还包括:
获取炉内状态信息和炉内温度信息;
判断炉内状态信息所对应的状态是否与所预设的结束状态一致;
若炉内状态信息所对应的状态与结束状态不一致,则维持第一金属板和第二金属板当前状态;
若炉内状态信息所对应的状态与结束状态一致,则判断炉内温度信息所对应的温度值是否小于所预设的安全值;
若炉内温度信息所对应的温度值不小于安全值,则维持第一金属板和第二金属板当前状态,并输出温度过高信号;
若炉内温度信息所对应的温度值小于安全值,则控制第一金属板和第二金属板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垃圾焚烧飞灰取样方法,其特征在于:当输出温度过高信号时,垃圾焚烧飞灰取样方法还包括:
根据炉内温度信息所对应的温度值以及安全值以计算获取到差值温度信息;
根据预设温度数据库中所存储的温度信息、时长信息与差值温度信息匹配以确定降温时长信息;
于降温时长信息获取时进行计时以获取计时时长信息;
判断计时时长信息所对应的时长是否小于降温时长信息所对应的时长;
若计时时长信息所对应的时长小于降温时长信息所对应的时长,则维持计时状态;
若计时时长信息所对应的时长不小于降温时长信息所对应的时长,则输出降温完成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焚烧飞灰取样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定义取样室中设置有风扇以及可拆卸的取样容器,无纺布门处于风扇与取样容器之间,风扇朝向无纺布门不存在飞灰的一侧;
于取样信号输出时控制风扇启动并控制风扇沿预设作业路径移动,且控制取样容器调整至所预设的打开状态;
将无纺布门划分为预设限定数量的检测区域并获取检测区域的透光度信息;
判断透光度信息所对应的透光值是否大于所预设的正常值;
若透光度信息所对应的透光值大于正常值,则定义该透光度信息所对应的检测区域为无灰区域;
若透光度信息所对应的透光值不大于正常值,则定义该透光度信息所对应的检测区域为有灰区域;
获取有灰区域的有灰数量信息;
判断有灰数量信息所对应的数量值是否为零;
若有灰数量信息所对应的数量值不为零,则维持风扇继续作业;
若有灰数量信息所对应的数量值为零,则控制风扇停止并将取样容器调整至所预设的关闭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垃圾焚烧飞灰取样方法,其特征在于:风扇沿作业路径移动的过程中,垃圾焚烧飞灰取样方法还包括:
获取风扇位置信息;
根据风扇位置信息所对应的位置以确定相对的检测区域,并定义该检测区域为作业区域;
根据透光度信息所对应的透光值以及正常值以计算获取到作业区域的差值透光信息;
根据预设档位数据库中所存储的透光信息、档位信息与差值透光信息匹配以确定作业档位信息;
控制风扇调整至作业区域相对应的作业档位信息所对应的档位进行作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垃圾焚烧飞灰取样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于风扇在作业路径上移动结束后定义有灰区域为重灰区域;
获取重灰区域的区域编号信息;
根据区域编号信息以及所预设的移动规则以控制风扇移动至不同的重灰区域,并于每一重灰区域处控制风扇以所预设固定档位作业预设许可时长,且输出重灰处理信号。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垃圾焚烧飞灰取样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根据重灰区域计数以获取重灰数量信息;
根据重灰处理信号计数以获取处理数量信息;
判断重灰数量信息所对应的数量值是否与处理数量信息所对应的数量值一致;
若重灰数量信息所对应的数量值是否与处理数量信息所对应的数量值不一致,则维持风扇作业状态;
若重灰数量信息所对应的数量值是否与处理数量信息所对应的数量值一致,则判断有灰数量信息所对应的数量值是否为零;
若有灰数量信息所对应的数量值为零,则控制风扇停止并将取样容器调整至关闭状态;
若有灰数量信息所对应的数量值不为零,则控制风扇停止并将取样容器调整至关闭状态,且输出异常信号。
8.一种垃圾焚烧飞灰取样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开门信号;
处理模块,与获取模块和判断模块连接,用于信息的存储和处理;
处理模块根据开门信号以控制第一金属板和第二金属板沿固定方向移动预设固定距离,并于移动固定距离后输出到位信号;
获取模块于到位信号输出时计时以获取到位时长信息;
判断模块,用于判断到位时长信息所对应的时长是否与所预设的固定时长一致;
若判断模块判断出到位时长信息所对应的时长与固定时长不一致,则处理模块维持第一金属板和第二金属板当前状态;
若判断模块判断出到位时长信息所对应的时长与固定时长一致,则处理模块控制第一金属板和第二金属板沿固定方向反方向移动固定距离,并于移动固定距离后输出回挡信号;
于回挡信号输出时控制无纺布门沿固定方向移动预设取样距离至预设取样室,并于移动取样距离后输出取样信号。
9.一种智能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上存储有能够被处理器加载并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种方法的计算机程序。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存储有能够被处理器加载并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种方法的计算机程序。
CN202210073288.XA 2022-01-21 2022-01-21 一种垃圾焚烧飞灰取样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智能终端 Active CN11444124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073288.XA CN114441244B (zh) 2022-01-21 2022-01-21 一种垃圾焚烧飞灰取样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智能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073288.XA CN114441244B (zh) 2022-01-21 2022-01-21 一种垃圾焚烧飞灰取样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智能终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441244A true CN114441244A (zh) 2022-05-06
CN114441244B CN114441244B (zh) 2024-04-16

Family

ID=813668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073288.XA Active CN114441244B (zh) 2022-01-21 2022-01-21 一种垃圾焚烧飞灰取样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智能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441244B (zh)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1988005888A1 (en) * 1987-01-30 1988-08-11 Westinghouse Electric Corporation Dry ash handling system for an incinerator
WO2016093019A1 (ja) * 2014-12-10 2016-06-16 栗田工業株式会社 飛灰の自動サンプリング装置及び飛灰の自動サンプリング方法
JP2016159258A (ja) * 2015-03-04 2016-09-05 株式会社神鋼環境ソリューション 廃棄物焼却排ガスの処理方法及び装置
CN108050528A (zh) * 2017-11-21 2018-05-18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一种垃圾焚烧炉控制方法、装置与系统
CN110186054A (zh) * 2019-05-30 2019-08-30 王立臣 一种多氧三段式垃圾焚烧和烟气综合利用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11668881U (zh) * 2020-03-31 2020-10-13 中国大唐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华中电力试验研究院 一种锅炉飞灰取样装置
CN211740792U (zh) * 2020-03-10 2020-10-23 吴智权 一种火力发电厂锅炉飞灰取样装置
CN213334413U (zh) * 2020-07-27 2021-06-01 深圳市同益恒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垃圾焚烧炉的飞灰回收装置
CN113357649A (zh) * 2021-07-02 2021-09-07 上海康恒环境股份有限公司 垃圾池物料控制方法、装置及焚烧协同处理系统
CN113848945A (zh) * 2021-10-20 2021-12-28 杭州越歌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管道孔洞检测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智能终端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1988005888A1 (en) * 1987-01-30 1988-08-11 Westinghouse Electric Corporation Dry ash handling system for an incinerator
WO2016093019A1 (ja) * 2014-12-10 2016-06-16 栗田工業株式会社 飛灰の自動サンプリング装置及び飛灰の自動サンプリング方法
JP2016159258A (ja) * 2015-03-04 2016-09-05 株式会社神鋼環境ソリューション 廃棄物焼却排ガスの処理方法及び装置
CN108050528A (zh) * 2017-11-21 2018-05-18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一种垃圾焚烧炉控制方法、装置与系统
CN110186054A (zh) * 2019-05-30 2019-08-30 王立臣 一种多氧三段式垃圾焚烧和烟气综合利用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11740792U (zh) * 2020-03-10 2020-10-23 吴智权 一种火力发电厂锅炉飞灰取样装置
CN211668881U (zh) * 2020-03-31 2020-10-13 中国大唐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华中电力试验研究院 一种锅炉飞灰取样装置
CN213334413U (zh) * 2020-07-27 2021-06-01 深圳市同益恒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垃圾焚烧炉的飞灰回收装置
CN113357649A (zh) * 2021-07-02 2021-09-07 上海康恒环境股份有限公司 垃圾池物料控制方法、装置及焚烧协同处理系统
CN113848945A (zh) * 2021-10-20 2021-12-28 杭州越歌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管道孔洞检测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智能终端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徐正坦;吴松发;: "垃圾焚烧发电厂烟气污染控制", 福建工程学院学报, no. 03, 10 June 2010 (2010-06-10), pages 255 - 257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441244B (zh) 2024-04-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S2304446T3 (es) Metodo de control de un proceso termodinamico, en particular un proceso de combustion.
CN105252004A (zh) 一种应用于3d打印密封舱内烟尘检测与净化的方法及设备
CN205057063U (zh) 一种应用于3d打印密封舱内烟尘检测与净化设备
CN203464435U (zh) 一种家用空气净化器遥控器
CN201413534Y (zh) 数字化变电巡检装置
CN114441244A (zh) 一种垃圾焚烧飞灰取样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智能终端
CN109798529B (zh) 垃圾焚烧发电安全监控系统
CN205426889U (zh) 实时感测环境质量的装置
CN203203042U (zh) 一种焚烧炉的控制系统
US4450569A (en) Method and structure for maintaining effluent pressure range within an electric arc melting furnace
CN111678139B (zh) 一种生活垃圾的无害化处理方法及系统
KR102232481B1 (ko) 지능형 고효율 친환경 화장시스템
CN112924033A (zh) 一种垃圾焚烧炉燃烧火焰状态监测方法
CN208223909U (zh) 一种气体自动留样系统
JP2021103345A (ja) 煙検知システム、煙検知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N214096143U (zh) 一种餐厨油烟多参数在线监控系统
KR102372861B1 (ko) 사물 인터넷 기능을 갖는 지능형 스마트 화장시스템
CN212540348U (zh) 一体化水质多参数自动监测系统
JP2001004116A (ja) 燃焼炉の燃焼制御方法及び燃焼制御装置
CN210085238U (zh) 一种利用高温废气干燥污泥的装置
CN113551531A (zh) 反应炉自动控制系统和反应炉状态监控装置
CN202472405U (zh) 工业污染全过程协同监测系统
CN115183248A (zh) 一种基于rto装置的化工废气燃烧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11692594A (zh) 一种用于生活垃圾热解处理的碳化炉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7903824B (zh) 一种基于智慧管理的有机质废料炭化处理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