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434990A - 盒 - Google Patents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434990A
CN114434990A CN202111261191.3A CN202111261191A CN114434990A CN 114434990 A CN114434990 A CN 114434990A CN 202111261191 A CN202111261191 A CN 202111261191A CN 114434990 A CN114434990 A CN 11443499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tridge
gear
spool
housing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26119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饭岛章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rother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Brother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rother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Brother Industr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144349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43499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5/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continuous form, e.g. webs
    • B41J15/04Supporting, feeding, or guiding devices; Mountings for web rolls or spindles
    • B41J15/044Cassettes or cartridges containing continuous copy material, tape, for setting into printing devi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32/00Ink-ribbon cartridg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 B41J11/02Platens
    • B41J11/04Roller plate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31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selective application of heat to a heat sensitive printing or impression-transfer material
    • B41J2/32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selective application of heat to a heat sensitive printing or impression-transfer material using thermal hea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9/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41J29/38Drives, motors, controls or automatic cut-off devices for the entire printing mechanism
    • B41J29/393Devices for controlling or analysing the entire machine ; Controlling or analysing mechanical parameters involving printing of test patterns

Landscapes

  • Printers Characterized By Their Purpose (AREA)
  • Handling Of Sheets (AREA)
  • Handling Of Continuous Sheets Of Paper (AREA)
  • Unwinding Webs (AREA)

Abstract

盒能够在第一方向上可拆卸地附接到打印装置,打印装置包括:打印头;压盘辊;马达,用于产生驱动力以使压盘辊旋转;和动力传递部,用于将驱动力传递到压盘辊。盒包括:打印带;壳体,容纳打印带;和压力部。当将盒附接到打印装置的盒接收部时,压力部被构造成使动力传递部的特定齿轮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移动,以允许所述动力传递部根据所述特定齿轮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位置来机械地切换所述压盘辊的旋转数与所述马达的旋转数的比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盒,该盒容纳作为打印介质的打印带。
背景技术
已知一种被构造成在被容纳在可拆卸地附接到打印装置的盒中的打印带上执行打印的打印装置。例如,日本专利申请公布特开2002-370411公开了这种传统打印装置,其包括:压盘辊;马达;传动机构,该传动机构被构造成向压盘辊传递马达的驱动力;以及切换机构。切换机构被构造成根据马达的旋转方向(正向或者反向)来切换传动机构的动力传递路径以由此转换压盘辊的旋转速度。在这个打印装置中,马达的旋转方向被控制为使得压盘辊对于双色打印的旋转速度比对于单色打印的旋转速度低。
然而,在以上传统打印装置中,在每次开始打印之前马达的旋转速度将被切换时,都要求对于马达的原点确认的操作。因此,开始打印的时刻被延迟用以执行用于原点确认的操作的时段。
发明内容
鉴于前述,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盒,当打印装置执行压盘辊的旋转速度的切换时,该盒使得打印装置能够在较短的时间段中开始打印。
(1)为了实现以上和其它目的,根据一个方面,本公开提供一种盒,所述盒能够可拆卸地附接到打印装置,所述打印装置包括:打印头;压盘辊;马达,所述马达用于产生驱动力以使所述压盘辊旋转;盒接收部;和动力传递部,所述动力传递部用于将所述驱动力传递到所述压盘辊,并且所述动力传递部包括特定齿轮。所述盒在第一方向上被附接到所述盒接收部。所述盒包括:打印带;壳体;和压力部。所述打印带待由所述打印头打印并由所述压盘辊传送。所述壳体容纳所述打印带。当将所述盒附接到所述盒接收部时,所述压力部被构造成使所述特定齿轮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移动,以允许所述动力传递部根据所述特定齿轮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位置来机械地切换所述压盘辊的旋转数与所述马达的旋转数的比率。
采用盒的该结构,当将所述盒附接到所述打印装置时,所述压力部能够将所述打印装置的所述第一齿轮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从所述第一位置移动到所述第二位置,以实现所述压盘辊的旋转速度的切换。因此,对于盒能够附接到的打印装置而言,不需要执行用于原点确认的操作以便切换所述马达的旋转速度。在执行所述压盘辊的旋转速度的切换时,所述盒能够允许所述打印装置在较短的时间段中开始打印。
(2)优选地,根据方面(1)的盒进一步包括卷轴,所述卷轴具有中空筒形形状,并且所述卷轴由所述壳体可旋转地支撑。所述卷轴具有内周表面,所述内周表面在所述卷轴中限定中空空间,并且所述中空空间与在所述壳体的第一壁中形成的开口对准。所述第一壁面向所述第一方向。所述压力部被设置在所述卷轴的所述内周表面上,并且所述压力部从所述内周表面朝向所述卷轴的中心轴线突出。所述打印装置的所述盒接收部包括:驱动轴,所述驱动轴能够在接收所述马达的所述驱动力时旋转;和可移动部件,所述可移动部件被设置在所述驱动轴上,并且所述可移动部件能够相对于所述驱动轴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移动。当将所述盒附接到所述盒接收部时,所述驱动轴插入在所述卷轴的所述中空空间中,并且所述压力部接触所述可移动部件,以使所述特定齿轮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移动。
(3)在根据方面(2)的盒中,优选地,所述壳体具有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与所述第一壁对置的第二壁,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第二壁离所述特定齿轮比所述第一壁离所述特定齿轮远。所述卷轴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一壁与所述第二壁之间。所述压力部在所述内周表面上被定位成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离所述第二壁比离所述第一壁近。
(4)在根据方面(3)的盒中,优选地,所述压力部具有突出端,所述突出端被定位成离所述卷轴的所述中心轴线比所述内周表面上的任何其它部分离所述卷轴的所述中心轴线近。
(5)优选地,根据方面(3)或(4)的盒进一步包括接合部,所述接合部被设置在所述卷轴的所述内周表面上,以占据至少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离所述第一壁比离所述第二壁近的区域。所述接合部能够在所述卷轴的周向方向上与所述可移动部件接合。所述压力部具有被定位成离所述卷轴的所述中心轴线比所述接合部的突出端离所述卷轴的所述中心轴线近的突出端。当将所述盒附接到所述盒接收部时,所述可移动部件和所述卷轴能够与所述驱动轴一起旋转。
(6)在根据方面(1)的盒中,优选地,所述壳体具有面向所述第一方向的一个表面,所述压力部从所述壳体的所述一个表面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突出。当将所述盒附接到所述盒接收部时,所述压力部抵接在所述特定齿轮上,以使所述特定齿轮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移动。
(7)优选地,根据方面(6)的盒进一步包括卷轴,所述卷轴具有中空筒形形状,并且所述卷轴由所述壳体可旋转地支撑。所述卷轴具有内周表面,所述内周表面在所述卷轴中限定中空空间,并且所述中空空间与在所述壳体的所述一个表面中形成的开口对准。所述压力部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开口相邻地定位。
(8)在根据方面(1)至(7)中的任一个方面的盒中,优选地,所述打印带是彩色热敏带。
附图说明
结合附图,根据以下描述,实施例的具体特征和优点以及其它目的将变得清楚,其中:
图1A是根据本公开的第一实施例的打印装置1在其盖3关闭的状态下的透视图;
图1B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打印装置1在盖3打开的状态下的透视图;
图2是示出在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打印装置1中的盒接收部8、马达36和动力传递部20的透视图,其中省略了盒接收部8的底表面的描绘;
图3是示出在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打印装置1中的盒接收部8、马达36和动力传递部20的平面视图;
图4是将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打印装置1一起使用的盒6的透视图;
图5是示出在其上安装盒6的盒接收部8的平面视图,其中省略了盒接收部8的底表面的描绘;
图6是示出安装在盒接收部8上的盒6的内部结构的概略平面视图;
图7是沿着图5的线VII-VII截取的安装在盒接收部8上的盒6的截面视图,并且特别地示出包括压力部78的盒6;
图8是沿着图5的线VII-VII截取的安装在盒接收部8上的盒6的截面视图,并且特别地示出没有压力部78的盒6;
图9是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盒160的透视图;并且
图10是沿着与图5的线VII-VII对应的线截取的盒接收部8和安装在其上的盒160的截面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1.第一实施例
将参考图1A到图8描述打印装置1,根据本公开的第一实施例的盒6能够可拆卸地附接到该打印装置1。
贯穿该说明书地,将基于在图1A中示出的打印装置1的定向贯穿该说明书地使用术语诸如“前”、“后”、“右”、“左”、“上”、“下”。即,图1A中的对角左下侧将称作打印装置1的“左侧”,图1A中的对角右上侧将称作其“右侧”,图1A中的对角右下侧将称作其“前侧”,并且图1A中的对角左上侧将称作其“后侧”(还见在每一幅绘图中示出的箭头)。此外,附图中的每一个构件不按比例并且作为示例示出以便理解本公开。
打印装置1是通用型的带打印机,各种类型的盒诸如热敏型盒、接受器型盒(receptor type cassette)和层积型盒(laminate type cassette)每一个均选择性地附接到该通用型的带打印机。热敏型盒包括热敏带。接受器型盒包括打印带和墨色带。层积型盒包括双面胶带、膜带和墨色带。
打印装置1包括以后描述的打印头15(图3)以在打印介质上执行打印。在下文中,待由打印装置1的打印头15打印的打印介质将被统称为“打印带”。即,打印带可以包括:热敏型盒的热敏带;接受器型盒的打印带;和层积型盒的膜带。为了简化描述,在本实施例中,假设热敏型盒6被附接到打印装置1。
<打印装置1>
如在图1A和图1B中所示,打印装置1包括外壳2、盖3、显示器4和操作部5。
外壳2具有大致长方体形状。外壳2具有排出狭缝10在此处形成的左侧表面。排出狭缝10是在向上/向下方向上延伸的开口。排出狭缝10被构造成通过那里从在其上安装盒6的盒接收部8放出带M(见图6)。
盖3由外壳2的后端部可枢转移动地支撑,从而能够围绕在向左/向右方向上延伸的轴线枢转。图1A示出盖3相对于外壳2关闭的状态,并且图1B示出盖3相对于外壳2打开的状态。例如,当将用新的盒更换盒6时,盖3被打开和关闭。在以下描述中,将假设盖3相对于外壳2关闭,即,基于在图1A中示出的打印装置1的姿态进行描述。
盖3具有在此处设置压力部件88、支撑杆95、推压部件96和套筒部97的下表面(见图1B和图7)。压力部件88为中空筒形形状,带有封闭的底部,并且在向上/向下方向上延伸。压力部件88被构造成在盒6被附接到盒接收部8的状态下向下挤压盒6。压力部件88具有连接到支撑杆95的上端部。
推压部件96(诸如螺旋弹簧)设置在支撑杆95上且在压力部件88的中空空间内部。具体地,推压部件96具有连接到支撑杆95的上端的上端。推压部件96(更具体地,推压部件96的下端)抵接压力部件88以向下推压压力部件88。套筒部97为中空筒形形状并且在向上/向下方向上延伸。压力部件88的上端部在套筒部97的中空空间中插入,使得套筒部97在向上/向下方向上引导压力部件88的移动。
虽然在绘图中未示出,但是压力部件88具有设置有突起的上后外周部,并且套筒部97形成有在向上/向下方向上延伸的沟槽(未示出)。压力部件88的突起与套筒部97的沟槽接合,由此调节压力部件88在向上/向下方向上的可移动范围。
如在图1A中所示,显示器4设置在盖3的上表面上。显示器4例如是被构造成显示各种信息的液晶显示器。操作部5设置在外壳2的上表面上并且位于盖3前方。操作部5被构造成由用户操作以输入各种指令。
如在图1B、图2和图3中所示,打印装置1包括盒接收部8、驱动轴83、84、可移动部件85、头保持器16、打印头15、压盘保持器13、压盘辊11、可移动传送辊12、马达36、动力传递部20、推压部件89以及切割器机构17。所有的这些零件均设置在由外壳2和关闭的盖3包围的空间中。
盒接收部8具有向下凹进的凹进形式以在其上可拆卸地接收盒6。盒6为热敏型并且因此在其中容纳作为待由打印头15打印的打印带的热敏带51(图6)。驱动轴83、84和可移动部件85设置在盒接收部8处。
驱动轴83和84分别地在向上/向下方向上延伸。驱动轴83位于头保持器16的右端部后方,并且驱动轴84位于头保持器16左方。动力传递部20的第一齿轮28(以后描述)被共轴地联接到驱动轴83,使得驱动轴83能够根据第一齿轮28的旋转而旋转。
可移动部件85被设置在盒接收部8处,并且能够相对于驱动轴83在向上/向下方向上移动。具体地,可移动部件85设置在驱动轴83上从而能够相对于驱动轴83在向上/向下方向上移动。可移动部件85在邻近于驱动轴83的下端设置的第一齿轮28的上方的位置处设置在驱动轴83上。可移动部件85具有抵接第一齿轮28的上表面的下端。
多个肋82被设置在可移动部件85的外周表面上。肋82在相邻肋之间以相等间隔围绕可移动部件85的在向上/向下方向上延伸的轴线径向地布置。该多个肋82从可移动部件85的外周表面径向地向外突出,并且从邻近于可移动部件85的上端的位置向下延伸。可移动部件85被构造成通过驱动轴83的旋转而旋转。
推压部件89在第一齿轮28下方的位置处设置在驱动轴83上。推压部件89向上推压第一齿轮28。可移动部件85通过第一齿轮28由推压部件89向上推压。
如在图7中所示,驱动轴83的上端部形成有朝向驱动轴83的轴线凹进的环形沟槽831,并且环86装配在环形沟槽831中。环86具有相对于驱动轴83的外周表面进一步径向向外定位的外周表面。可移动部件85具有形成有向下凹进的环形凹进部852的上端851。从驱动轴83径向地向外突出的环86被构造成与环形凹进部852形成接触,由此限制可移动部件85的进一步向上的移动。
驱动轴84与动力传递部20的齿轮32(以后描述,图3)共轴,并且能够通过齿轮32的旋转而旋转。在将盒6附接到盒接收部8时,驱动轴83插入在盒6的卷轴75(以后描述,图6)中以根据马达36的旋转而使卷轴75旋转;并且驱动轴84插入在盒6的带传送辊71(以后描述,图6)中以根据马达36的旋转而使带传送辊71旋转。
第一齿轮28、可移动部件85和推压部件89设置在驱动轴83上。第一齿轮28和推压部件89被布置在盒接收部8的底壁(未示出)下方。在平面视图中,底壁形成有两个圆形孔。驱动轴83和被设置在其上的可移动部件85通过圆形孔中的一个插入。驱动轴84通过圆形孔中的另一个插入。
头保持器16位于盒接收部8的前部处。头保持器16为板形并且由金属制成。头保持器16具有配备有打印头15的前表面。打印头15包括被构造成加热设置在盒6中的热敏带51以进行打印的多个热产生元件。在将盒6附接到盒接收部8时,头保持器16插入在盒6的头开口58(以后描述,图6)中。
附带地说,在盒6为接受器型或者层积型中的任一种的情形中,打印头15的该多个热产生元件被构造成加热设置在盒6中的墨色带以进行打印。驱动轴83的旋转被用于在由打印头15进行打印之后卷绕墨色带。
马达36位于盒接收部8右方。马达36包括马达本体和从马达本体向下延伸的输出轴。步进马达是马达36的一个示例。
动力传递部20包括多个齿轮21到35,该多个齿轮包括以上描述的第一齿轮28和齿轮31、32。在图2和图3中示出的动力传递部20被盒接收部8的底壁从视线隐藏。在图2、图3和图7中,省略了齿轮21-35的齿轮齿的描绘。
第一齿轮28能够从第一位置移动到低于第一位置的第二位置。具体地,第一齿轮28能够与可移动部件85的向下移动以联锁关系从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动力传递部20被构造成当向压盘辊11传递马达36的驱动力时取决于第一齿轮28是处于第一位置还是第二位置来转换压盘辊11的旋转数与马达36的旋转数的比率。
更具体地,在动力传递部20中,齿轮21被固定到马达36的输出轴的下端部。齿轮21与位于齿轮21左方的齿轮22啮合接合。齿轮22与齿轮23共轴,该齿轮23与齿轮22相组合地构成齿轮组(cluster gear)。齿轮23的直径小于齿轮22的直径,并且齿轮23的齿轮齿的数目小于齿轮22的齿轮齿的数目。齿轮23位于齿轮22上方。
齿轮23与位于齿轮23左方的第二齿轮24啮合接合。第二齿轮24与齿轮25共轴,其中该齿轮25与第二齿轮24相组合地构成齿轮组。齿轮25的直径小于第二齿轮24的直径,并且齿轮22的齿轮齿的数目小于第二齿轮24的齿轮齿的数目。齿轮25位于第二齿轮24下方。齿轮25与位于齿轮25的对角左方和后方的齿轮26啮合接合。齿轮26的直径稍微大于齿轮25的直径。
齿轮26与位于齿轮26后方的第三齿轮27啮合接合。第三齿轮27的直径大于齿轮26的直径。第三齿轮27具有位于第二齿轮24的后端部下方的前端部。即,第三齿轮27的前端部和第二齿轮24的后端部在向上/向下方向上相互重叠。
第一齿轮28被构造成当第一齿轮28处于第一位置时与第二齿轮24啮合地接合,同时第一齿轮28被构造成当第一齿轮28处于第二位置时与第三齿轮27啮合地接合。第一齿轮28与位于第一齿轮28左方的齿轮29啮合地接合,而这与第一齿轮28是处于第一位置还是第二位置无关。作为一个示例,处于第二位置的第一齿轮28的旋转比率是处于第一位置的第一齿轮28的旋转比率的五分之一。附带地说,当第一齿轮28处于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时马达36到压盘辊11的旋转比率可以被适当地更改。
齿轮29与齿轮30共轴,其中该齿轮30与齿轮29相组合地构成齿轮组。齿轮30的直径小于齿轮29的直径,并且齿轮30的齿轮齿的数目小于齿轮29的齿轮齿的数目。齿轮30位于齿轮29下方。齿轮30与位于齿轮30的对角左方和前方的齿轮31啮合接合。齿轮31与位于齿轮31的对角左方和前方的齿轮32啮合接合。
齿轮32被构造成当压盘保持器13处于以后描述的打印位置时与位于齿轮32前方的齿轮34啮合地接合。齿轮31还与位于齿轮31的对角右方和前方的齿轮33啮合接合。齿轮33被构造成当压盘保持器13处于打印位置时与位于齿轮33前方的齿轮35啮合地接合。
在盒6被附接到盒接收部8的状态下,在平面视图中,马达36在逆时针方向上的旋转引起驱动轴83在逆时针方向上的旋转。驱动轴83的旋转使附接到驱动轴83的卷轴75旋转。马达36的旋转被传递到驱动轴84以使附接到驱动轴84的带传送辊71在平面视图中在顺时针方向上旋转。马达36的旋转还被传递到齿轮34和35以分别地使可移动传送辊12和压盘辊11在平面视图中在逆时针方向上旋转。
压盘保持器13具有臂状形状,并且位于头保持器16前方。压盘保持器13能够围绕在向上/向下方向上延伸并且设置在压盘保持器13的右端部处的轴14的轴线枢转地移动。压盘辊11和可移动传送辊12被支撑在压盘保持器13的左端部处,使得压盘辊11和可移动传送辊12能够绕在向上/向下方向上延伸的轴线旋转。
具体地,压盘保持器13能够与盖3的打开/关闭移动以联锁关系在待机位置(在图6中由虚线示出)和打印位置(在图6中由实线示出)之间枢转地移动。处于打印位置的压盘保持器13邻近于盒接收部8定位。处于待机位置的压盘保持器13从盒接收部8隔开地定位。压盘保持器13与盖3的打开移动相关联地从打印位置移动到待机位置。当压盘保持器13处于待机位置时,盒6能够由用户附接到盒接收部8并且能够从其拆卸。
在压盘保持器13的打印位置处,压盘辊11面对打印头15并且与其接触。压盘辊11因此被构造成根据压盘保持器13的枢转移动与打印头15形成接触和从其分离。类似地,当压盘保持器13处于打印位置时,可移动传送辊12面对附接到驱动轴84的带传送辊71。可移动传送辊12被构造成根据压盘保持器13的枢转移动与附接到驱动轴84的带传送辊71形成接触和从其分离。
压盘保持器13与盖3的关闭移动相关联地从待机位置移动到打印位置。在盒6到盒接收部8的附接状态下(并且因此当压盘保持器13处于打印位置时),通过打印带(热敏带51),压盘辊11被朝着打印头15挤压,并且通过打印带(热敏带51)和盒6的胶带52(以后描述),可移动传送辊12被朝着带传送辊71挤压。
此外,当压盘保持器13处于打印位置时,齿轮32与齿轮34啮合地接合,并且齿轮33与齿轮35啮合地接合。因此,压盘辊11和可移动传送辊12分别地通过马达36的旋转而旋转。压盘辊11的旋转速度能够取决于动力传递部20的第一齿轮28的向上/向下方向位置(第一位置或者第二位置)而切换。当压盘保持器13处于打印位置时,打印装置1能够使用附接到盒接收部8的盒6执行打印。
切割器机构17位于盒接收部8左方和排出狭缝10右方。切割器机构17被构造成在预定位置处切割从附接到盒接收部8的盒6放出的带M(见图6)。切割器机构17包括由金属制成的固定刀片18和可移动刀片19。可移动刀片19被定位成面对固定刀片18,并且能够相对于固定刀片18移动。
<盒6>
接着将参考图4到图8描述盒6。
盒6包括壳体60。取决于容纳在壳体60中的打印带的种类,盒6可以是以下类型中的一种:热敏型盒、层积型盒和接受器型盒。换言之,盒6为通用型。在第一实施例中,作为本公开的盒的一个示例描述了热敏型盒6。
除了壳体60,盒6进一步包括支撑部61-65、带传送辊71、卷轴71-75、热敏带51和胶带52。在热敏带51是将用于彩色打印的彩色热敏型的情形中,盒6进一步包括压力部78(图7)。在另一方面,在热敏带51是将用于单色打印的单色热敏型的情形中,不设置压力部78。
壳体60具有大致长方体形状(或者盒状形状),在平面视图中带有圆角。壳体60包括臂部69、排出开口70、头周壁59以及引导部56。
臂部69从壳体60的右前部向左延伸。臂部69由臂前壁67和臂后壁68限定。臂前壁67构成壳体60的前壁的一部分。臂前壁67越过壳体60的前壁的左右中心地在向上/向下方向上并且在向左/向右方向上延伸。臂后壁68位于臂前壁67后方以从那里隔开。臂后壁68在向左/向右方向和向上/向下方向上延伸。
排出开口70在臂部69的左端部处形成。排出开口70是在向上/向下方向上延伸并且在向前/向后方向上位于臂前壁67和臂后壁68之间的狭缝。
头周壁59从臂后壁68的右端向后延伸并且然后平行于臂后壁68向左延伸。头周壁59和臂后壁68在其间限定头开口58。即,头开口58位于臂部69后方并且邻近于该臂部69。头开口58在平面视图中具有基本矩形形状并且在向上/向下方向上贯穿壳体60的厚度延伸。头开口58还越过壳体60的左右中心地在向左/向右方向上延伸。
在将盒6附接到打印装置1的盒接收部8时,盒接收部8的头保持器16插入在头开口58中。头开口58通过在壳体60的前壁中形成的打开部57(见图4)在其前侧处与盒6的外侧连通。容纳在壳体60中的热敏带51通过排出开口70从臂部69排出去,并且在打印头15在此处在热敏带51上执行打印的打开部57处向外部露出。
引导部56位于壳体60的左前角部处。引导部56被构造成在带M穿过引导部56时朝向切割器机构17引导带M(胶带52在其上叠置的已打印的热敏带51)。
支撑部61位于壳体60的左前端部处并且可旋转地支撑带传送辊71。支撑部62位于壳体60的左后端部处并且可旋转地支撑卷轴72。支撑部63位于壳体60的右后端部处并且可旋转地支撑卷轴73。支撑部64位于壳体60的右前端部处并且可旋转地支撑卷轴74。支撑部65在向左/向右方向上位于支撑部61和支撑部64之间。支撑部65位于支撑部63和64前方且在支撑部61和64后方。支撑部65可旋转地支撑卷轴75。
卷轴75由在向上/向下方向上贯穿壳体60的厚度延伸的支撑部65可旋转地支撑。卷轴75具有限定卷轴75的中空空间的内周表面,该中空空间与在壳体60的底壁中形成的开口79对准(见图4)。参考图6,卷轴75的内周表面设置有从那里径向地向内突出的接合部76。接合部76在向上/向下方向上延伸到至少卷轴75的内周表面在向上/向下方向上的中央K下方的区域(见图7)。接合部76能够与能够通过马达36的旋转而旋转(与驱动轴83一起地)的可移动部件85的肋82接合。因此,卷轴75能够与可移动部件85的旋转相关联地旋转。
如在图6中所示,热敏带51是细长形打印介质(打印带)。
在热敏带51是彩色热敏型的打印带的情形中,热敏带51通过层叠多个层来构成以使得能够使用青色、品红色和黄色三基色的组合进行彩色打印。
具体地,彩色热敏型的热敏带51包括例如基层、多个热敏层、多个绝热层以及包覆层。根据本实施例,该多个热敏层包括第一热敏层、第二热敏层以及第三热敏层。该多个绝热层包括第一绝热层和第二绝热层。基层、第一热敏层、第一绝热层、第二热敏层、第二绝热层、第三热敏层以及包覆层在热敏带51的厚度方向上以给定的次序层叠。
基层是树脂膜,具体地是非发泡树脂膜。第一热敏层、第二热敏层和第三热敏层中的每一个被构造成当被加热到特定于该层的彩色显影温度时产生对应于三基色(青色、品红色和黄色)中的一种的颜色。第一绝热层和第二绝热层是片状层,其每一个由具有相对低的导热率的材料制成。绝热层中的每一个根据每一个绝热层的导热率在相邻的热敏层之间产生期望的温度差。包覆层与基层相对地定位以保护该多个热敏层。
在热敏带51是单色热敏型的打印带的情形中,热敏带51通过层叠多个层来构成以使得能够进行单色打印。具体地,热敏带51包括例如基层、热敏层和包覆层。基层、热敏层和包覆层在热敏带51的厚度方向上以给定次序层叠。
彩色热敏型或者单色热敏型中的任一种的热敏带51以卷状形式在卷轴73上卷绕,并且从卷的前端向前展开,并且然后在盒6的右前端部处向左转。热敏带51穿过臂部69的内部,并且通过排出开口70向盒6的外部露出。
在将盒6附接到盒接收部8时,在头开口58中,热敏带51的基层面对压盘辊11,并且与基层相背的包覆层面对打印头15。在穿过头开口58之后,热敏带51穿过在带传送辊71和可移动传送辊12之间的部分。此时,热敏带51的包覆层面对带传送辊71,同时热敏带51的基层面对可移动传送辊12。
胶带52是细长介质,并且通过层叠多个层来构成。具体地,胶带52包括双面胶带和剥离纸。双面胶带包括白色片材,通过将粘结剂施加到白色片材的每一个表面来构造该双面胶带。
胶带52以卷状形式在卷轴72上卷绕并且从卷的左端向前展开。胶带52然后在与带传送辊71的右前周部形成接触时向左转。此时,胶带52的可剥离纸面对带传送辊71,并且胶带52的双面胶带面对可移动传送辊12。热敏带51被与胶带52叠置,从而包覆层接触胶带52。
此外,在盒6容纳彩色热敏型的热敏带51的情形中,盒6还包括压力部78。
压力部78是从卷轴75的内周表面朝向卷轴75的中心轴线J径向地向内突出的筒形突出部(见图6)。压力部78位于卷轴75的内周表面的在向上/向下方向上的中央K上方(见图7)。即,压力部78在向上/向下方向上比壳体60的底壁更靠近壳体60的上壁定位。如在图6中所示,压力部78的突出长度大于卷轴75的内周表面上的接合部76的突出长度。压力部78具有突出端,该突出端被定位成离中心轴线J比设置在卷轴75的内周表面上的任何其它部分离中心轴线J近。压力部78可以或者可以不与卷轴75一体地形成。
压力部78被构造成在将盒6(壳体60)附接到盒接收部8时间接地(经由可移动部件85)接触第一齿轮28。在本实施例中,压力部78被构造成在将盒6附接到盒接收部8时从上方接触可移动部件85以将该可移动部件85向下推动,由此向下将第一齿轮28从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因此,在向压盘辊11传递马达36的驱动力时,压盘辊11的旋转数与马达36的旋转数的比率被切换。
<盒6相对于盒接收部8的附接和拆卸>
接着,将分别地参考图1A、图1B、图5、图7和图8描述包括压力部78的盒6到盒接收部8的附接和没有压力部78的盒6到盒接收部8的附接。如以上描述的,带有压力部78的盒6包括彩色热敏型的热敏带51,而没有压力部78的盒6包括单色热敏型的热敏带51。
如在图1B中所示,为了将盒6(带有和没有压力部78)附接到盒接收部8,在盖3相对于外壳2保持打开时,用户在盒接收部8上方抓持盒6。用户然后朝向盒接收部8向下移动盒6。在这么做时,如在图5中所示,驱动轴83被插入到盒6的卷轴75中,并且驱动轴84被插入到盒6的带传送辊71中,并且头保持器16被插入到头开口58中。盒6(带有和没有压力部78)因此被附接到盒接收部8。在本实施例中,向下方向是在本实施例中的盒6的附接方向。如在图1A中所示,用户然后相对于外壳2关闭盖3。
如在图7中所示,在包括压力部78的盒6被附接到盒接收部8的情形中,能够通过马达36的旋转而旋转的驱动轴83插入在卷轴75中以延伸通过该卷轴75。通过盒6的向下移动,压力部78通过被设置在驱动轴83上的可移动部件85向下推动第一齿轮28。
具体地,压力部78具有上端面781和下端面782。设置在盖3的下表面处的压力部件88具有被构造成面对压力部78的上端面781的下端881。压力部件88的下端881形成有向上凹进的凹部882。驱动轴83的上端被构造成抵接在凹部882上。压力部78的下端面782被构造成接触可移动部件85的上端851。
通过在盒接收部8中插入盒6,压力部78的下端面782与可移动部件85的上端851形成抵接以克服推压部件89的偏压力向下推动可移动部件85和第一齿轮28。作为结果,第一齿轮28被向下从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从而第一齿轮28从第二齿轮24脱离并且与第三齿轮27形成啮合接合。此时,压力部78的上端面781稍微从压力部件88的下端881隔开。此外,驱动轴83的上端在压力部件88的凹部882上抵接,并且当盖3关闭时被压力部件88向下挤压。采用该结构,即使所附接的盒6被推压部件89的推压力向上举起,也使压力部78与压力部件88接触,从而能够限制所附接的盒6进一步向上移动。
为了从盒接收部8拆卸设置有压力部78的盒6,用户通过在盖3打开时向上(在盒拆卸方向上)移动盒6从而取出盒6。随着压力部78根据盒6的拆卸从可移动部件85分离,第一齿轮28通过推压部件89的推压力从第二位置向上移动到第一位置。相应地,第一齿轮28从第三齿轮27脱离并且与第二齿轮24形成啮合接合。
如在图8中所示,在没有压力部78的盒6被附接到盒接收部8的情形中,驱动轴83插入在卷轴75的中空空间中以延伸通过该中空空间。
具体地,可移动部件85的凹进部852在设置在驱动轴83的上端部处的环86的下表面上抵接。由于可移动部件85抵接驱动轴83的环86,限制了可移动部件85由推压部件89的推压力进一步向上移动。相应地,第一齿轮28保持在第一位置处以接合第二齿轮24。此外,驱动轴83的上端抵接在压力部件88的凹部882上。利用这种结构,即使没有压力部78的所附接的盒6由于推压部件89的推压力而被向上举起,也限制盒6由于推压部件89的推压力而被向上举起。
为了从盒接收部8拆卸没有压力部78的盒6,在盖3打开时,用户通过向上移动盒6从而取出盒6。此时,第一齿轮28维持第一位置以维持与第二齿轮24啮合接合,并且保持从第三齿轮27脱离。
<打印操作>
接着,将描述打印装置1如何基于打印数据用盒6(带有或者没有压力部78)执行打印。
在打印装置1中,马达36被控制为旋转带传送辊71、可移动传送辊12以及压盘辊11。在将盒6附接到盒接收部8时,通过带传送辊71、可移动传送辊12和压盘辊11的配合,热敏带51和胶带52被分别地展开。根据马达36的旋转,驱动轴83旋转,由此旋转卷轴75。
在马达36受到控制时,打印头15也受到控制。具体地,在热敏带51正被传送时,打印头15的所述多个热产生元件基于打印数据被选择性地加热。此时,热敏带51从包覆层侧被打印头15加热,该包覆层在热敏带51的厚度方向上与基层相背地定位。基于图像数据的图像如此在热敏带51上形成(打印)。已打印的热敏带51和胶带52然后通过由马达36的旋转引起的驱动轴84(带传送辊71)的旋转而被传送。
通过可移动传送辊12的旋转引起的热敏带51和胶带52的传送速度响应于第一齿轮28在向上/向下方向上的位置的变化而切换。在本实施例中,在包括单色热敏带51(没有压力部78)的盒6被附接到盒接收部8并且第一齿轮28处于第一位置的情形中,传送速度被设定为第一传送速度,而在包括颜色热敏带51(包括压力部78)的盒6被附接到盒接收部8并且第一齿轮28处于第二位置的情形中,传送速度被设定为低于第一传送速度的第二传送速度。
利用这种构造,在打印装置1中,热敏带51能够在彩色打印(使用彩色热敏带51)期间比在单色打印(使用单色热敏带51)期间更加缓慢并且准确地传送,从而确保用于到对应于三基色的热敏层中的每一个的热传递的时隙。
在已打印的热敏带51与胶带52叠置的情况下,在被夹在可移动传送辊12和带传送辊71之间时,已打印的热敏带51和胶带52被相互结合以创建带M。如在图6中所示,带M然后通过引导部56传送,以从盒6(壳体60)放出。带M随后被传送到切割器机构17并且由切割器机构17切割。已切割的带M通过排出狭缝10被放出到打印装置1的外部。
2.第二实施例
接着,将参考图9和图10描述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盒160。在第二实施例中,第一齿轮28通过设置在盒160的下表面上的压力部161而被直接向下移动。在图9和图10中,同样的部分和构件由与图1到图8中所示的那些相同的附图标记标注。
除了以下之外,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相同:替代设置在盒6的卷轴75的内周表面上的压力部78,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盒160包括压力部161;并且盒160的卷轴175位于压力部161上方使得卷轴175的中空空间与在壳体60的底壁中形成的开口179对准。
压力部161的形状为中空筒形形状并且从盒160的壳体60的底壁的下表面向下延伸。虽然未示出,但是盒接收部8的底壁形成有在平面视图中具有圆形形状的通孔。在盒160到盒接收部8的附接状态下,驱动轴83、被设置在驱动轴83上的可移动部件85以及被设置在可移动部件85上的压力部161能够延伸通过该通孔。
如在图10中所示,在盒160到盒接收部8的附接状态下,压力部161的下端在第一齿轮28的上端上抵接以克服推压部件89的推压力向下移动第一齿轮28。因此,第一齿轮28从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第一齿轮28因而与第二齿轮24脱离,并与第三齿轮27啮合接合。
虽然未示出,但是驱动轴83的上端可以抵接从压力部件88的下端881向上凹进的凹部882(图8),从而关闭的盖3的压力部件88将驱动轴83向下推压,以防止盒160由于推压部件89的推压力而向上移动。
根据盒160从盒接收部8的拆卸,压力部161的下端从第一齿轮28的上端分离开。因此,第一齿轮28通过推压部件89的推压力从第二位置向上移动到第一位置。第一齿轮28因而与第三齿轮27脱离,并与第二齿轮24啮合接合。
在第二实施例中,设置有压力部161(即,结合彩色热敏带51)的盒160和没有设置压力部161的盒(即,第一实施例的结合单色热敏带51的盒6)能够选择性地附接到盒接收部8。在从马达36到压盘辊11的动力传递中,压盘辊11的旋转数与马达36的旋转数的比率能够在没有压力部161的盒6被附接到盒接收部8(使得第一齿轮28被维持在第一位置处)的状态和包括压力部161的盒160被附接到盒接收部8(使得第一齿轮28被移动到第二位置)的状态之间切换。在第二实施例中,可移动部件85可以不能够相对于驱动轴83在向上/向下方向上移动。
3.第一和第二实施例的技术优点
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盒6包括作为打印介质的热敏带51、在其中容纳热敏带51的壳体60以及压力部78(如果热敏带51为彩色热敏型)。盒6的壳体60被可拆卸地附接到打印装置1的盒接收部8,该打印装置1还包括:打印头15,该打印头15被构造成在热敏带51上打印图像;马达36,该马达36被构造成驱动压盘辊11以传送热敏带51;以及动力传递部20。动力传递部20包括包括第一齿轮28的该多个齿轮21到35,并且被构造成取决于第一齿轮28在向上/向下方向上的位置切换压盘辊11的旋转数与马达36的旋转数的比率。
在将盒6(结合彩色热敏带51)附接到打印装置1的盒接收部8时,压力部78抵接在可移动部件85上以向下(即,在盒6(壳体60)到盒接收部8的附接方向上)移动第一齿轮28。因此,在从马达36到压盘辊11的动力传递中,压力部78能够允许打印装置1的动力传递部20切换旋转比率。
这样,当切换压盘辊11的旋转速度时,无需在打印装置1中执行马达36的原点确认。相应地,当压盘辊11的旋转速度的切换在盒6被附接于此的打印装置1中被执行时,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盒6能够缩短在打印装置1开始打印之前要求的时间段。
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盒160(结合彩色热敏带51)包括压力部161,而不是压力部78。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盒160能够呈现与第一实施例的盒6类似的有利效果。
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盒6包括其中空空间与在壳体60的底壁中形成的开口79对准的卷轴75。压力部78从卷轴75的内周表面朝向卷轴75的中心轴线J突出。在壳体60(盒6)被可拆卸地附接到打印装置1的盒接收部8的状态下,驱动轴83在卷轴75的中空空间中插入以延伸通过那里。驱动轴83位于盒接收部8中并且被构造成通过马达36的旋转而被旋转。
压力部78通过被设置在驱动轴83上从而能够相对于驱动轴83在向上/向下方向上移动的可移动部件85向下推动第一齿轮28。利用这种结构,在从马达36到压盘辊11的动力传递中,动力传递部20能够切换压盘辊11到马达36的旋转比率。因为压力部78被设置在盒6的卷轴75的内周表面上,所以与其中压力部78不被设置在卷轴75的内周表面上的假想盒相比,压力部78能够更加可靠地在打印装置1的可移动部件85上抵接。
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盒6的压力部78在卷轴75的内周表面上在向上/向下方向上位于中央K上方。换言之,压力部78在向上/向下方向上被定位成更加靠近壳体60的上壁而不是壳体60的底壁。与其中压力部78在内周表面上在向上/向下方向上位于中央K处或者下方的可设想结构相比,这个结构能够降低可移动部件85被除了压力部78之外的部件向下移动的可能性。
在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盒6中,压力部78具有比在卷轴75的内周表面上的任何其它部分更加靠近中心轴线J定位的突出端。因此,压力部78能够可靠地抵接在可移动部件85上。
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盒6包括从卷轴75的内周表面径向地向内突出的接合部76。在卷轴75的内周表面上,接合部76在向上/向下方向上延伸以占据至少从中央K向下的区域(比到壳体60的上壁更加靠近底壁的区域),同时压力部78位于卷轴75在向上/向下方向上的中央K上方。接合部76能够在卷轴75的周向方向上与可移动部件85接合。压力部78具有比接合部76的突出端到卷轴75的中心轴线J更加靠近中心轴线J定位的突出端。随着可移动部件85通过马达36的旋转而旋转,通过在可移动部件85(肋82)和接合部76之间的接合使得卷轴75旋转。
在盒6包括墨色带(即,盒6是接受器型盒或层积型中的任一种)的情形中,通过卷轴75以对应于压盘辊11的旋转速度的卷取速度旋转,墨色带能够卷绕在卷轴75上。即,卷轴75能够不仅在热敏型(没有墨色带)的盒6中而且还能够在包括墨色带的接受器型盒或者层积型的盒6中利用。因此,盒6能够将卷轴75作为公共部分包括,而与盒6的类型无关。
在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盒160中,压力部161从壳体60的下表面向下突出。在将盒160(壳体60)附接到打印装置1的盒接收部8时,压力部161直接接触第一齿轮28以向下推动第一齿轮28,由此在从马达36到压盘辊11的动力传递中切换压盘辊11到马达36的旋转比率。在盒160中,能够将动力传递部20制作得简单。
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盒160包括:中空形卷轴175,该中空形卷轴175的中空空间与在壳体60的底壁中形成的开口179对准;和压力部161,该压力部161邻近于开口179定位。因为压力部161邻近于与卷轴175的中空空间对准的开口179定位,所以与其中压力部161远离开口179定位的可设想结构相比,压力部161相对于第一齿轮28的定位能够易于执行并且压力部161能够可靠地在第一齿轮28上抵接。此外,因为压力部161在平面视图中具有环的形状,所以在第一齿轮28的旋转轴线周围的区域处,压力部161能够可靠地并且均匀地向下挤压第一齿轮28。
根据第一和第二实施例的盒6、160可以包括彩色热敏带51。盒6、160到盒接收部8的附接能够机械地实现压盘辊11到马达36的旋转速度的切换。具体地,能够使得用于使用附接到盒接收部8的结合了彩色热敏带51的盒6、106进行彩色打印的压盘辊11相对于马达36的旋转速度不同于用于使用附接到盒接收部8的结合了不同种类的带(诸如除了彩色热敏带51之外的单色热敏带51)的盒进行打印的压盘辊11的旋转速度。
根据第一和第二实施例,在动力传递部20中,压盘辊11与马达36的旋转比率被设定为当包括彩色热敏带51(结合压力部78、161)的盒6、160被附接到盒接收部8时比当包括单色热敏带51(没有压力部78、161)的盒6被附接到盒接收部8时更低。
利用这种构造,在动力传递部20中,彩色热敏带51能够比单色热敏带51更加缓慢且准确地传送,从而为对应于三基色的热敏层中的每一个的热传递确保时隙。相应地,与以与单色打印相同的打印速度(以与单色热敏带51相同的速度)执行彩色打印的情形相比较,能够实现改进的彩色打印质量。此外,根据第一和第二实施例的盒6、160能够节省用户取决于容纳在壳体60中的打印带的种类而手动地切换压盘辊11的旋转速度的劳动。
4.变型和变体
虽然已经参考具体实施例详细地作出描述,但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在不偏离本公开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在其中作出各种改变和变型,这将是明显的。
例如,压盘辊11可以被设置在盒6中而非打印装置1中。此外,容纳在盒6、160中的打印带的种类可以被适当地选择。
此外,如以上描述的,盒6可以包括墨色带。在此情形中,在卷轴74上卷绕的墨色带可以通过打开部57被拉出到壳体60外部以在打印带上执行打印,并且然后,已使用的墨色带可以由卷轴75卷取。因为卷轴75通过驱动轴83的旋转而被旋转,所以墨色带的传送速度能够由墨色带的卷取速度确定。
在以上描述的卷轴72到75中,未使用的卷轴可以被适当地从盒6省略。例如,如果盒6不包括墨色带,则卷轴74和75可以被省略。此外,如果盒6不包括墨色带,则卷轴75可以被省略,并且支撑部65可以以中空筒形形状形成以允许驱动轴83延伸通过那里,并且压力部78可以被设置在支撑部65的内周表面上。
压力部78、161的构造可以被适当地修改。在第一实施例中,压力部78在平面视图中具有环的形状并且被设置在卷轴75的内周表面上。然而,压力部78的形状和位置可以被适当地修改。例如,压力部78在平面视图中可以具有任何形状诸如矩形形状,假如压力部78从卷轴75的内周表面朝向卷轴75的中心轴线J径向地向内突出并且能够与可移动部件85形成接触。
此外,根据第一实施例,卷轴75受到在向上/向下方向上(在盒6的厚度方向上)贯穿壳体60地延伸的支撑部65支撑。然而,支撑部65可以不在向上/向下方向上贯穿壳体60地延伸。
盒6、160的附接方向可以取决于打印装置1和盒6、160的结构而改变,只要附接方向与盒6、160的移动方向一致以将盒6、160附接到盒接收部8即可。例如,附接方向可以与盒6的厚度方向一致,即,在从壳体60的上表面到下表面的方向上并且反之亦然。
此外,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压力部78可以在卷轴75的内周表面上在向上/向下方向上位于中央K下方或者中央K处的区域中。此外,压力部78的突出端可以在卷轴75的内周表面上不最靠近卷轴75的中心轴线J定位。
第二实施例的压力部161可以不直接接触第一齿轮28,而是可以通过居间的构件向下移动第一齿轮28。从盒160的一个表面(例如,下表面)突出的压力部161的形状、位置和尺寸可以根据待由压力部161移动的齿轮的位置、尺寸等被适当地修改。例如,替代平面视图中的中空筒形形状,压力部161可以被成形为使得压力部161的一部分邻近于开口179定位,或者压力部161可以不邻近于开口179定位。
此外,在分别的实施例中公开的盒6、160的特征将会适当地组合。
<备注>
盒6、160是盒的示例。壳体60是盒的壳体的示例。热敏带51是打印带的示例。压力部78、161是压力部的示例。打印装置1是打印装置的示例。盒接收部8是盒接收部的示例。打印头15是打印头的示例。压盘辊11是压盘辊的示例。马达36是马达的示例。动力传递部20是动力传递部的示例。第一齿轮28是特定齿轮的示例。可移动部件85是可移动部件的示例。卷轴75、175是卷轴的示例。接合部76是接合部的示例。壳体60的底壁中的开口79是壳体的第一壁中的开口的示例。开口179是在壳体的一个表面中形成的开口的示例。盒6、160到盒接收部8的附接方向是第一方向的示例。

Claims (8)

1.一种盒,所述盒能够可拆卸地附接到打印装置,所述打印装置包括:打印头;压盘辊;马达,所述马达用于生成驱动力以使所述压盘辊旋转;盒接收部;和动力传递部,所述动力传递部用于将所述驱动力传递到所述压盘辊,并且所述动力传递部包括特定齿轮,所述盒在第一方向上被附接到所述盒接收部,
所述盒包括:
打印带,所述打印带待由所述打印头打印并由所述压盘辊传送;
壳体,所述壳体容纳所述打印带;和
压力部,当将所述盒附接到所述盒接收部时,所述压力部被构造成使所述特定齿轮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移动,以允许所述动力传递部根据所述特定齿轮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位置来机械地切换所述压盘辊的旋转数与所述马达的旋转数的比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盒,进一步包括卷轴,所述卷轴具有中空筒形形状,并且所述卷轴由所述壳体可旋转地支撑,所述卷轴具有内周表面,所述内周表面在所述卷轴中限定中空空间,并且所述中空空间与在所述壳体的第一壁中形成的开口对准,所述第一壁面向所述第一方向,
其中所述压力部被设置在所述卷轴的所述内周表面上,并且所述压力部从所述内周表面朝向所述卷轴的中心轴线突出;
其中所述打印装置的所述盒接收部包括:
驱动轴,所述驱动轴能够在接收所述马达的所述驱动力时旋转;和
可移动部件,所述可移动部件被设置在所述驱动轴上,并且所述可移动部件能够相对于所述驱动轴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移动,并且
其中,当将所述盒附接到所述盒接收部时,
所述驱动轴插入在所述卷轴的所述中空空间中,并且
所述压力部接触所述可移动部件,以使所述特定齿轮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盒,
其中所述壳体具有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与所述第一壁对置的第二壁,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第二壁离所述特定齿轮比所述第一壁离所述特定齿轮远,所述卷轴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一壁与所述第二壁之间,并且
其中所述压力部在所述内周表面上被定位成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离所述第二壁比离所述第一壁近。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盒,
其中所述压力部具有突出端,所述突出端被定位成离所述卷轴的所述中心轴线比所述内周表面上的任何其它部分离所述卷轴的所述中心轴线近。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盒,进一步包括接合部,所述接合部被设置在所述卷轴的所述内周表面上,以占据至少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离所述第一壁比离所述第二壁近的区域,所述接合部能够在所述卷轴的周向方向上与所述可移动部件接合,
其中所述压力部具有被定位成离所述卷轴的所述中心轴线比所述接合部的突出端离所述卷轴的所述中心轴线近的突出端,并且
其中当将所述盒附接到所述盒接收部时,所述可移动部件和所述卷轴能够与所述驱动轴一起旋转。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盒,
其中所述壳体具有面向所述第一方向的一个表面,所述压力部从所述壳体的所述一个表面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突出,并且
其中,当将所述盒附接到所述盒接收部时,所述压力部抵接在所述特定齿轮上,以使所述特定齿轮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盒,进一步包括卷轴,所述卷轴具有中空筒形形状,并且所述卷轴由所述壳体可旋转地支撑,所述卷轴具有内周表面,所述内周表面在所述卷轴中限定中空空间,并且所述中空空间与在所述壳体的所述一个表面中形成的开口对准,
其中所述压力部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开口相邻地定位。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盒,
其中所述打印带是彩色热敏带。
CN202111261191.3A 2020-10-30 2021-10-28 Pending CN11443499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182641A JP2022072933A (ja) 2020-10-30 2020-10-30 カセット
JP2020-182641 2020-10-30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434990A true CN114434990A (zh) 2022-05-06

Family

ID=785987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261191.3A Pending CN114434990A (zh) 2020-10-30 2021-10-28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134784A1 (zh)
EP (1) EP3991980B1 (zh)
JP (1) JP2022072933A (zh)
CN (1) CN114434990A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810768C3 (de) * 1978-03-13 1981-03-19 Olympia Werke Ag, 2940 Wilhelmshaven Antriebsvorrichtung für das Farbband von Schreib-, Daten- oder ähnlichen Maschinen
US4353658A (en) * 1981-06-04 1982-10-12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Ribbon feed mode shift mechanism
JPS6021289A (ja) * 1983-07-15 1985-02-02 Citizen Watch Co Ltd 熱転写プリンタ
JP3857544B2 (ja) 2001-06-13 2006-12-13 アルプス電気株式会社 サーマルプリンタ
JP4561442B2 (ja) * 2005-03-30 2010-10-13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テープカセット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20134784A1 (en) 2022-05-05
EP3991980B1 (en) 2023-10-04
EP3991980A1 (en) 2022-05-04
JP2022072933A (ja) 2022-05-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079167B2 (en) Ink sheet cartridge and exchangeable ink-sheet set mounted on the ink sheet cartridge
US5399036A (en) Tape taking-up mechanism
JP2023138566A (ja) 印刷用カセット
CN114434990A (zh)
JPH10291350A (ja) 給紙カートリッジ
US20220212480A1 (en) Printing cassette and printer
US8624947B2 (en) Printer
CN114434988A (zh) 打印装置
KR20210098327A (ko) 잉크 카세트 및 프린터
JP7505369B2 (ja) 印刷装置
JP2021053917A (ja) 印刷装置
JP3612819B2 (ja) テープ巻戻構造
JP3334516B2 (ja) インクフィルムカセットおよびインクフィルムカセットに用いられるリール
TWI725776B (zh) 卡匣及帶印刷裝置
US20230219357A1 (en) Auxiliary tape cassette provided with case having guide surface around which printing tape is wrapped to form spiral portion
US20240208241A1 (en) Printing cassette and printer
JP2022116929A (ja) 印刷装置本体及び印刷用カセット
JP3378864B2 (ja) インクシートセット
TW202136071A (zh) 卡匣、卡匣系統及調整裝置
JP2021122958A (ja) インクカセットおよびプリンタ
JPH1178190A (ja) 記録装置
JP2003246130A (ja) インクシートセット
JPH0471883A (ja) インクシートカートリッジ
JP2001277629A (ja) インクシートカートリッジ及び取替え用インクシートセット
JP2002059629A (ja) インクリボンカセッ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