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431949B - 一种射频消融导管 - Google Patents

一种射频消融导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431949B
CN114431949B CN202011218964.5A CN202011218964A CN114431949B CN 114431949 B CN114431949 B CN 114431949B CN 202011218964 A CN202011218964 A CN 202011218964A CN 114431949 B CN114431949 B CN 11443194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theter
refrigerant
injection groove
functional
s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21896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431949A (zh
Inventor
杨健
丁燕
黄元新
周卫昆
刘世伟
汪有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Meixindis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Meixindis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Meixindis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Meixindis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218964.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431949B/zh
Publication of CN1144319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43194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43194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43194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8/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for transferring non-mechanical forms of energy to or from the body
    • A61B18/04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for transferring non-mechanical forms of energy to or from the body by heating
    • A61B18/12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for transferring non-mechanical forms of energy to or from the body by heating by passing a current through the tissue to be heated, e.g. high-frequency current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8/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for transferring non-mechanical forms of energy to or from the body
    • A61B18/04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for transferring non-mechanical forms of energy to or from the body by heating
    • A61B18/12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for transferring non-mechanical forms of energy to or from the body by heating by passing a current through the tissue to be heated, e.g. high-frequency current
    • A61B18/14Probes or electrodes therefor
    • A61B18/1492Probes or electrodes therefor having a flexible, catheter-like structure, e.g. for heart ablat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8/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for transferring non-mechanical forms of energy to or from the body
    • A61B2018/00005Cooling or heating of the probe or tissue immediately surrounding the probe
    • A61B2018/00011Cooling or heating of the probe or tissue immediately surrounding the probe with fluids
    • A61B2018/00029Cooling or heating of the probe or tissue immediately surrounding the probe with fluids open
    • A61B2018/00035Cooling or heating of the probe or tissue immediately surrounding the probe with fluids open with return mea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8/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for transferring non-mechanical forms of energy to or from the body
    • A61B2018/00571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for transferring non-mechanical forms of energy to or from the body for achieving a particular surgical effect
    • A61B2018/00577Ablat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8/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for transferring non-mechanical forms of energy to or from the body
    • A61B2018/00636Sensing and controlling the application of energy
    • A61B2018/00773Sensed parameters
    • A61B2018/00863Fluid flow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8/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for transferring non-mechanical forms of energy to or from the body
    • A61B18/04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for transferring non-mechanical forms of energy to or from the body by heating
    • A61B18/12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for transferring non-mechanical forms of energy to or from the body by heating by passing a current through the tissue to be heated, e.g. high-frequency current
    • A61B18/14Probes or electrodes therefor
    • A61B2018/1405Electrodes having a specific shape
    • A61B2018/1407Loop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射频消融导管,所述射频消融导管包括导管主体、功能导管段以及至少1个电极,所述电极设置于功能导管段的外壁;所述功能导管段设置有用于注入冷媒的注入槽,用于收纳电极导线的第一腔室以及用于回收冷媒的第二腔室;所述注入槽与导管主体内的冷媒输入管连接;所述注入槽内设置有至少1个通孔,所述通孔与第二腔室连通。本发明通过注入槽的设置,使注入槽用于冷媒的注入,提高了冷却面积,且冷媒的浸润作用提高了更佳的降温效果减少了肉芽增生的风险;而且,第二腔室通过通孔将注入槽内的冷媒回收,减少了冷媒在患者体内的残留,降低了冷媒残留导致炎症的风险。

Description

一种射频消融导管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阻抗式消融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射频消融导管。
背景技术
射频消融为一种阻抗式治疗方法。人体是由许多有机和无机物质构成的复杂结构,体液中含有大量的电解质,在高频交流电的作用下,离子的浓度变化方向随电流方向往返变化,电极之间的离子沿电力线方向快速运动,由移动状态逐渐变为振动状态。由于各种离子的大小、质量、电荷以及移动速度不同,离子相互摩擦并与其它微粒发生碰撞而产生生物热作用,通过使病变组织坏死。实现对疾病的治疗。
CN 106691579A公开了一种电生理导管,包括依次相连接的手柄、导管介入段、环形段以及设置于环形段上的电极;其中,环形段内设置有环形定型丝及控圈拉线,所述环形定型丝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导管介入段,所述环形定型丝的另一端与所述控圈拉线的一端相固定,所述控圈拉线的另一端设置于所述手柄中;所述环形定型丝具有一对称中心;所述环形定型丝上设置有两组窗口,所述两组窗口关于所述对称中心大致呈对称分布。
所述电生理导管通过控圈拉线的设置使环形段的整体外貌呈现近椭圆形,使环形段更易与肺静脉贴合,提高了电位记录的精准度。
但是射频消融时,如果局部温度过高则容易造成血栓生成;冷盐水灌注导管消融方法通过冷盐水对射频消融位置的表层进行降温,在保证病变组织深处的温度达到所需要求的前提下,使与电极距离较近处的表层组织温度不过高,从而在保证治疗效果的同时,还能够降低结痂与血栓形成的风险。
CN 105615990A公开了一种电生理导管,包括依次相连的导管可弯段、导管主体段和导管手柄,其中,所述导管可弯段的远端为环形圈,所述环形圈上分布有多个环形电极,所述导管手柄上设置有调圈推钮,所述导管内具有第一腔,第一腔内贯穿设置有调圈丝,所述调圈丝分别与调圈推钮和环形圈的远端相连接;导管手柄上设置有控弯旋钮与第二腔,第二腔内贯穿有控弯丝,控弯丝的近端与控弯旋钮连接,控弯丝的远端连接于环形圈的近端;所述导管好包括至少第三腔和第四腔,所述第三腔内设置有盐水管,所述第四腔为导线腔。
CN 107049479A公开了一种具有可冷却的能量发射组件的递送装置,包括用于处理个体的支气管树的治疗系统以及用于治疗个体的治疗系统,所述治疗系统包括长型杆件与能量递送装置;冷却剂能通过长型杆件流动,所述长型杆件具有流入腔和流出腔;所述能量发射器组件包括配置为能输出能量以消融支气管树的靶组织的电极和与所述杆件的流入腔和流出腔之一直接关联的管道,并且所述电极与管道相连,其中冷却剂能从所述长型杆件直接流动通过所述管道,从而冷却所述能量发射器组件的组织部分。
上述具有可冷却的能量发射组件的递送装置通过冷却剂在流入腔与流出腔内的循环实现对能量发射器组件的组织接触部分,但热传导的降温效果不佳;此类结构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可明显观察到靶点位置的灼烧痕迹,增加了手术的风险。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结构新颖的射频消融导管,使其不仅能够有效降低靶点表层温度,还能够减少冷盐水的残留量,并及时准确的判断射频消融的终点,进而提高射频消融的效果,减少病患进行射频消融后出现并发症的风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射频消融导管,所述射频消融导管能够提高冷媒对电极的降温效果,从而提高射频消融的效果;同时,所述射频消融导管能够对冷媒进行回收,不仅可以降低冷媒带来的炎症风险,还能够通过冷媒流量判断射频消融的终点。
为达到此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射频消融导管,所述射频消融导管包括导管主体、功能导管段以及至少1个电极;所述至少1个电极设置于功能导管段的外壁。
所述功能导管段包括用于注入冷媒的注入槽,用于收纳电极导线的第一腔室以及用于回收冷媒的第二腔室。
所述注入槽内设置有至少1个通孔,所述通孔与第二腔室连通。
所述注入槽与导管主体内的冷媒输入管连接;所述第一腔室与导管主体内的导线导管连接;所述第二腔室与导管主体内的抽吸管连接。
本发明所述功能导管段通过注入槽的设置,使注入槽用于冷媒的注入,提高了冷却面积;冷媒可以通过注入槽的开口直接与目标区域接触,从而使冷媒提供了更佳的降温效果,有效避免了靶位出现灼烧的风险,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容易出现肉芽增生的风险;而且,第二腔室通过通孔将注入槽内的冷媒回收,减少了冷媒在患者体内的残留,降低了冷媒残留导致并发症的风险。
本发明通过第二腔室、通孔以及注入槽的相互配合,通过冷媒注入量的增大保证了对患处表层组织的降温效果,且在保证冷媒注入量的前提下有效减少了冷媒残留,提高了射频消融的治疗效果,减少了射频消融时组织增生的风险。
本发明所述射频消融导管包括至少1个电极,例如可以是1个、2个、3个、4个、5个、6个、7个或8个,但不限于所列举的数值,数值范围内其它未列举的数值同样适用,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射频消融导管的长度以及具体应用场景进行合理地设置,本发明不做过多限定。
本发明所述注入槽内通孔的数量为至少1个,例如可以是1个、2个、3个、4个、5个、6个、10个、15个或20个,但不限于所列举的数值,数值范围内其它未列举的数值同样适用,优选为至少5个。
本发明通过通孔的设置连通注入槽与第二腔室,导管主体内的抽吸管为第二腔室提供负压,从而使注入槽内流动的冷媒由第二腔室回收,实现了减少冷媒残留的目的。
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本发明所述功能导管段为具有弯折功能的功能导管段;通过使所述功能导管段可弯折,使设置于功能导管段的电极能够更好地贴合靶点。
示例性的,本发明所述功能导管段实现弯折的结构包括但不限于CN105615990A公开的导管可弯段结构,只要能够实现导管弯折并使设置于导管的电极能够更好地贴合患处即可,本发明不做具体限定。
优选地,实现弯折功能的调圈丝设置于功能导管段的第三腔室中,或实现弯折功能的调圈丝设置于用于收纳电极导线的第一腔室中,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合理的选择。
本发明所述导管主体为本领域射频消融导管主体的常规结构。
示例性的,本发明所述导管主体的结构包括但不限于CN 105615990A公开的导管主体段结构,上述举例仅用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所述导管主体的理解,并非对导管主体具体结构的限定。
优选地,所述注入槽沿功能导管段的轴向分布。
本发明所述注入槽的长度可根据布置电极的数量灵活设置,只要能够使注入槽内的冷媒实现对电极的浸润即可。
优选地,本发明通过功能导管段的结构与注入槽的开口朝向相配合,使注入槽的开口朝向靶点位置,从而提高冷媒的降温效果。
优选地,所述注入槽的开口宽度为功能导管段直径的1/6-1/3,例如可以是1/6、1/5、1/4或1/3,但不限于所列举的数值,数值范围内其它未列举的数值同样适用;所述注入槽的深度为功能导管段直径的1/5-1/3,例如可以是1/5、1/4或1/3,但不限于所列举的数值,数值范围内其它未列举的数值同样适用。
优选地,所述注入槽的内壁设置有亲水层。
本发明所述亲水层为本领域常规的亲水层,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根据实际需要对亲水层的材质以及设置方法进行合理地设置,本发明在此不做过多限定。
优选地,所述功能导管段的外壁设置有疏水层。
本发明所述疏水层为本领域常规的疏水层,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根据实际需要对疏水层的材质以及设置方法进行合理地设置,本发明在此不做过多限定。
本发明所述在功能导管段的外壁设置疏水层包括至少在靠近注入槽内壁的外壁处设置疏水层。
本发明通过在注入槽的内壁设置亲水层,并在功能导管段的外壁设置疏水层,保证了冷媒在注入槽内部流动;所述亲水层与疏水层的设置能够有效避免冷媒的溢出,从而减少冷媒带来的发炎风险。
优选地,所述注入槽内设置有至少5个通孔,例如可以是5个、6个、7个、8个、9个、10个、11个、12个、13个、14个或15个,但不限于所列举的数值,数值范围内其它未列举的数值同样适用。
本发明通过多个通孔的设置,保证了第二腔室对注入槽内冷媒的回收。为了保证回收效果,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距离导管主体最近的通孔的直径为功能导管段直径的1/20-1/10,距离导管主体最远的通孔的直径为功能导管段直径的1/15-1/5。
距离导管主体最近的通孔的直径为功能导管段直径的1/20-1/10,例如可以是1/20、1/19、1/18、1/17、1/16、1/15、1/14、1/13、1/12、1/11或1/10,但不限于所列举的数值,数值范围内其它未列举的数值同样适用。
距离导管主体最远的通孔的直径为功能导管段直径的1/15-1/5,例如可以是1/15、1/14、1/13、1/12、1/11、1/10、1/9、1/8、1/7、1/6或1/5,但不限于所列举的数值,数值范围内其它未列举的数值同样适用。
优选地,注入槽内沿远离导管主体的方向,相邻两个通孔的间距以等差数列的方式排列。
优选地,所述等差数列的公差可以为1-3mm,例如可以是1mm、1.5mm、2mm、2.5mm或3mm,但不限于所列举的数值,数值范围内其它未列举的数值同样适用。
本发明通过使相邻两个通孔的间距以等差数列的方式排列,使通孔沿远离导管主体的方向逐渐稀疏,在保证第二腔室对冷媒的回收效果的前提下,使冷媒能够到达最末端的电极,保证冷媒对电极的浸润效果。
优选地,所述电极为环形电极;所述环形电极环绕注入槽设置。
优选地,所述环形电极的侧面设置有至少1个通水孔,通水孔切割冷媒,使冷媒均匀分布于环形电极与患处表面,从而保证冷媒的降温保护效果。而且,通过通水孔的设置使环形电极表面形成一层冷膜,进一步避免了非靶点组织由于过度受热引起焦痂的风险。
所述环形电极的侧面为环形电极与注入槽的开口对应面。
优选地,所述射频消融导管还包括流量监测装置;所述流量监测装置用于监测抽吸管内冷媒的流量。
本发明所述流量监测装置包括但不限于本领域常规的体积流量计,通过对第二腔室回收冷媒的流量进行实时监测,实现对射频消融终点的准确判断。
当到达射频消融终点时,靶点位置的温度会出现明显改变而温度的变化则会影响冷媒的表面张力,使原本分散于电极表面的冷媒因温度变化而失去“粘附力”,进而从电极表面脱落,而脱落的冷媒难以由第二腔室进行回收,从而引起第二腔室回收冷媒的流量变化。
因此,应用本发明所述射频消融导管进行射频消融时,当第二腔室回收冷媒的流量呈稳步下降时,到达消融终点。
本发明不对所述流量监测装置的设置位置做具体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对其设置位置进行合理地选择。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注入槽的设置,使注入槽用于冷媒的注入,提高了冷却面积;冷媒可以通过注入槽的开口直接与目标区域接触,从而使冷媒提供了更佳的降温效果,有效避免了靶位出现灼烧的风险,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容易出现肉芽增生的风险;而且,第二腔室通过通孔将注入槽内的冷媒回收,减少了冷媒在患者体内的残留,降低了冷媒残留导致炎症的风险;
(2)本发明通过第二腔室以及流量监测装置的设置,利用靶点位置温度影响冷媒表面张力的性质,通过第二腔室回收冷媒的流量的变化来判断射频消融的终点,使射频消融的终点判断更加直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射频消融导管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1,注入槽;12,通孔;2,第一腔室;3,第二腔室;41,环形电极;42,通水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了,所述实施例仅仅是帮助理解本发明,不应视为对本发明的具体限制。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如图1所示的射频消融导管,所述射频消融导管包括流量监测装置、导管主体、功能导管段以及4个环形电极41;所述环形电极41设置于功能导管段的外壁,且环形电极41的侧面设置有通水孔42。
所述功能导管段的直径为2.5mm,包括用于注入冷媒的注入槽11,用于收纳电极导线的第一腔室2以及用于回收冷媒的第二腔室3,所述环形电极41环绕注入槽11设置。
所述注入槽11沿功能导管段的轴向分布;所述注入槽11的开口宽度为功能导管段直径的1/5,注入槽11的深度为功能导管段直径的1/4。
所述注入槽11的内壁设置有亲水层,所述功能导管段的外壁设置有疏水层。
所述注入槽11内设置有10个通孔12,距离导管主体最近的通孔12的直径为功能导管段直径的1/15,距离导管主体最远的通孔12的直径为功能导管段直径的1/10;注入槽11内沿远离导管主体的方向,相邻两个通孔12的间距以等差数列的方式排列公差为2mm。
所述流量监测装置为体积流量计,用于监测抽吸管内冷媒的流量。
本实施例通过注入槽11的设置,使注入槽11用于冷媒的注入,提高了冷却面积;冷媒可以通过注入槽11的开口直接与目标区域接触,从而使冷媒提供了更佳的降温效果,有效避免了靶位出现灼烧的风险,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容易出现肉芽增生的风险;而且,第二腔室3通过通孔12将注入槽11内的冷媒回收,减少了冷媒在患者体内的残留,降低了冷媒残留导致炎症的风险。
而且,本实施例通过体积流量计的设置,通过对第二腔室3回收冷媒的流量进行实时监测,实现对射频消融终点的准确判断。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如图1所示的射频消融导管,所述射频消融导管包括流量监测装置、导管主体、功能导管段以及6个环形电极41;所述环形电极41设置于功能导管段的外壁,且环形电极41的侧面设置有通水孔42。
所述功能导管段的直径为2.5mm,包括用于注入冷媒的注入槽11,用于收纳电极导线的第一腔室2以及用于回收冷媒的第二腔室3,所述环形电极41环绕注入槽11设置。
所述注入槽11沿功能导管段的轴向分布;所述注入槽11的开口宽度为功能导管段直径的1/4,注入槽11的深度为功能导管段直径的1/4。
所述注入槽11的内壁设置有亲水层,所述功能导管段的外壁设置有疏水层。
所述注入槽11内设置有15个通孔12,距离导管主体最近的通孔12的直径为功能导管段直径的1/18,距离导管主体最远的通孔12的直径为功能导管段直径的1/12;注入槽11内沿远离导管主体的方向,相邻两个通孔12的间距以等差数列的方式排列公差为1mm。
所述流量监测装置为体积流量计,用于监测抽吸管内冷媒的流量。
本实施例通过注入槽11的设置,使注入槽11用于冷媒的注入,提高了冷却面积;冷媒可以通过注入槽11的开口直接与目标区域接触,从而使冷媒提供了更佳的降温效果,有效避免了靶位出现灼烧的风险,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容易出现肉芽增生的风险;而且,第二腔室3通过通孔12将注入槽11内的冷媒回收,减少了冷媒在患者体内的残留,降低了冷媒残留导致炎症的风险。
而且,本实施例通过体积流量计的设置,通过对第二腔室3回收冷媒的流量进行实时监测,实现对射频消融终点的准确判断。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如图1所示的射频消融导管,所述射频消融导管包括流量监测装置、导管主体、功能导管段以及6个环形电极41;所述环形电极41设置于功能导管段的外壁,且环形电极41的侧面设置有通水孔42。
所述功能导管段的直径为2.5mm,包括用于注入冷媒的注入槽11,用于收纳电极导线的第一腔室2以及用于回收冷媒的第二腔室3,所述环形电极41环绕注入槽11设置。
所述注入槽11沿功能导管段的轴向分布;所述注入槽11的开口宽度为功能导管段直径的1/3,注入槽11的深度为功能导管段直径的1/3。
所述注入槽11的内壁设置有亲水层,所述功能导管段的外壁设置有疏水层。
所述注入槽11内设置有20个通孔12,距离导管主体最近的通孔12的直径为功能导管段直径的1/20,距离导管主体最远的通孔12的直径为功能导管段直径的1/15;注入槽11内沿远离导管主体的方向,相邻两个通孔12的间距以等差数列的方式排列公差为1mm。
所述流量监测装置为体积流量计,用于监测抽吸管内冷媒的流量。
本实施例通过注入槽11的设置,使注入槽11用于冷媒的注入,提高了冷却面积;冷媒可以通过注入槽11的开口直接与目标区域接触,从而使冷媒提供了更佳的降温效果,有效避免了靶位出现灼烧的风险,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容易出现肉芽增生的风险;而且,第二腔室3通过通孔12将注入槽11内的冷媒回收,减少了冷媒在患者体内的残留,降低了冷媒残留导致炎症的风险。
而且,本实施例通过体积流量计的设置,通过对第二腔室3回收冷媒的流量进行实时监测,实现对射频消融终点的准确判断。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如图1所示的射频消融导管,所述射频消融导管包括流量监测装置、导管主体、功能导管段以及6个环形电极41;所述环形电极41设置于功能导管段的外壁,且环形电极41的侧面设置有通水孔42。
所述功能导管段的直径为2.5mm,包括用于注入冷媒的注入槽11,用于收纳电极导线的第一腔室2以及用于回收冷媒的第二腔室3,所述环形电极41环绕注入槽11设置。
所述注入槽11沿功能导管段的轴向分布;所述注入槽11的开口宽度为功能导管段直径的1/6,注入槽11的深度为功能导管段直径的1/5。
所述注入槽11的内壁设置有亲水层,所述功能导管段的外壁设置有疏水层。
所述注入槽11内设置有10个通孔12,距离导管主体最近的通孔12的直径为功能导管段直径的1/10,距离导管主体最远的通孔12的直径为功能导管段直径的1/5;注入槽11内沿远离导管主体的方向,相邻两个通孔12的间距以等差数列的方式排列公差为3mm。
所述流量监测装置为体积流量计,用于监测抽吸管内冷媒的流量。
本实施例通过注入槽11的设置,使注入槽11用于冷媒的注入,提高了冷却面积;冷媒可以通过注入槽11的开口直接与目标区域接触,从而使冷媒提供了更佳的降温效果,有效避免了靶位出现灼烧的风险,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容易出现肉芽增生的风险;而且,第二腔室3通过通孔12将注入槽11内的冷媒回收,减少了冷媒在患者体内的残留,降低了冷媒残留导致炎症的风险。
而且,本实施例通过体积流量计的设置,通过对第二腔室3回收冷媒的流量进行实时监测,实现对射频消融终点的准确判断。
实施例5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如图1所示的射频消融导管,所述射频消融导管包括流量监测装置、导管主体、功能导管段以及4个环形电极41;所述环形电极41设置于功能导管段的外壁,且环形电极41的侧面设置有通水孔42。
所述功能导管段的直径为2mm,包括用于注入冷媒的注入槽11,用于收纳电极导线的第一腔室2以及用于回收冷媒的第二腔室3,所述环形电极41环绕注入槽11设置。
所述注入槽11沿功能导管段的轴向分布;所述注入槽11的开口宽度为功能导管段直径的1/5,注入槽11的深度为功能导管段直径的1/4。
所述注入槽11的内壁设置有亲水层,所述功能导管段的外壁设置有疏水层。
所述注入槽11内设置有10个通孔12,距离导管主体最近的通孔12的直径为功能导管段直径的1/15,距离导管主体最远的通孔12的直径为功能导管段直径的1/10;注入槽11内沿远离导管主体的方向,相邻两个通孔12的间距以等差数列的方式排列公差为2mm。
所述流量监测装置为体积流量计,用于监测抽吸管内冷媒的流量。
本实施例提供的功能导管段的直径为2mm,仍然能够实现对靶位的射频消融,且可以达到实施例1提供的射频消融导管的有益效果。
实施例6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如图1所示的射频消融导管,所述射频消融导管包括流量监测装置、导管主体、功能导管段以及4个环形电极41;所述环形电极41设置于功能导管段的外壁,且环形电极41的侧面设置有通水孔42。
所述功能导管段的直径为3mm,包括用于注入冷媒的注入槽11,用于收纳电极导线的第一腔室2以及用于回收冷媒的第二腔室3,所述环形电极41环绕注入槽11设置。
所述注入槽11沿功能导管段的轴向分布;所述注入槽11的开口宽度为功能导管段直径的1/5,注入槽11的深度为功能导管段直径的1/4。
所述注入槽11的内壁设置有亲水层,所述功能导管段的外壁设置有疏水层。
所述注入槽11内设置有10个通孔12,距离导管主体最近的通孔12的直径为功能导管段直径的1/15,距离导管主体最远的通孔12的直径为功能导管段直径的1/10;注入槽11内沿远离导管主体的方向,相邻两个通孔12的间距以等差数列的方式排列公差为2mm。
所述流量监测装置为体积流量计,用于监测抽吸管内冷媒的流量。
本实施例提供的功能导管段的直径为3mm,仍然能够实现对靶位的射频消融,且可以达到实施例1提供的射频消融导管的有益效果。
对比例1
本对比例1提供了一种射频消融导管,其设置于注入槽11内的通孔12中,距离导管主体最近的通孔12的位置与实施例1中相同,距离导管主体最远的通孔12的位置与实施例1中相同,且通孔12等间距设置。
其余均与实施例1相同。
由于通孔12等间距设置,冷媒在注入槽11内无法均匀分布,冷媒也就无法对最后一个环形电极41进行有效浸润,存在最后一个环形电极41对应靶点处出现灼烧的缺陷。
对比例2
本对比例1提供了一种射频消融导管,其设置于注入槽11内的通孔12中,距离导管主体最近的通孔12的位置与实施例2中相同,距离导管主体最远的通孔12的位置与实施例2中相同,且通孔12等间距设置。
其余均与实施例2相同。
由于通孔12等间距设置,冷媒在注入槽11内无法均匀分布,冷媒也就无法对最后一个环形电极41进行有效浸润,存在最后一个环形电极41对应靶点处出现灼烧的缺陷。
对比例3
本对比例1提供了一种射频消融导管,其设置于注入槽11内的通孔12中,距离导管主体最近的通孔12的位置与实施例3中相同,距离导管主体最远的通孔12的位置与实施例3中相同,且通孔12等间距设置。
其余均与实施例3相同。
由于通孔12等间距设置,冷媒在注入槽11内无法均匀分布,冷媒也就无法对最后一个环形电极41进行有效浸润,存在最后一个环形电极41对应靶点处出现灼烧的缺陷。
对比例4
本对比例1提供了一种射频消融导管,其设置于注入槽11内的通孔12中,距离导管主体最近的通孔12的位置与实施例4中相同,距离导管主体最远的通孔12的位置与实施例4中相同,且通孔12等间距设置。
其余均与实施例4相同。
由于通孔12等间距设置,冷媒在注入槽11内无法均匀分布,冷媒也就无法对最后一个环形电极41进行有效浸润,存在最后一个环形电极41对应靶点处出现灼烧的缺陷。
对比例5
本对比例1提供了一种射频消融导管,其设置于注入槽11内的通孔12中,距离导管主体最近的通孔12的位置与实施例5中相同,距离导管主体最远的通孔12的位置与实施例5中相同,且通孔12等间距设置。
其余均与实施例5相同。
由于通孔12等间距设置,冷媒在注入槽11内无法均匀分布,冷媒也就无法对最后一个环形电极41进行有效浸润,存在最后一个环形电极41对应靶点处出现灼烧的缺陷。
对比例6
本对比例1提供了一种射频消融导管,其设置于注入槽11内的通孔12中,距离导管主体最近的通孔12的位置与实施例6中相同,距离导管主体最远的通孔12的位置与实施例6中相同,且通孔12等间距设置。
其余均与实施例6相同。
由于通孔12等间距设置,冷媒在注入槽11内无法均匀分布,冷媒也就无法对最后一个环形电极41进行有效浸润,存在最后一个环形电极41对应靶点处出现灼烧的缺陷。
综上所述,本发明通过注入槽的设置,使注入槽用于冷媒的注入,提高了冷却面积;冷媒可以通过注入槽的开口直接与目标区域接触,从而使冷媒提供了更佳的降温效果,有效避免了靶位出现灼烧的风险,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容易出现肉芽增生的风险;而且,第二腔室通过通孔将注入槽内的冷媒回收,减少了冷媒在患者体内的残留,降低了冷媒残留导致炎症的风险;本发明通过第二腔室以及流量监测装置的设置,利用靶点位置温度影响冷媒表面张力的性质,通过第二腔室回收冷媒的流量的变化来判断射频消融的终点,使射频消融的终点判断更加直观。
申请人声明,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了,任何属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和公开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射频消融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射频消融导管包括导管主体、功能导管段以及至少1个电极;所述至少1个电极设置于功能导管段的外壁;
所述功能导管段包括用于注入冷媒的注入槽,用于收纳电极导线的第一腔室以及用于回收冷媒的第二腔室;
所述注入槽内设置有至少1个通孔,所述通孔与第二腔室连通;
所述注入槽与导管主体内的冷媒输入管连接;所述第一腔室与导管主体内的导线导管连接;所述第二腔室与导管主体内的抽吸管连接;
所述射频消融导管还包括流量监测装置;所述流量监测装置用于监测抽吸管内冷媒的流量;
所述注入槽沿功能导管段的轴向分布;
所述注入槽的内壁设置有亲水层;
所述功能导管段的外壁设置有疏水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射频消融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入槽的开口宽度为功能导管段直径的1/6-1/3,注入槽的深度为功能导管段直径的1/5-1/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射频消融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入槽内设置有至少5个通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射频消融导管,其特征在于,距离导管主体最近的通孔的直径为功能导管段直径的1/20-1/10;
距离导管主体最远的通孔的直径为功能导管段直径的1/15-1/5。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射频消融导管,其特征在于,注入槽内沿远离导管主体的方向,相邻两个通孔的间距以等差数列的方式排列。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射频消融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为环形电极;
所述环形电极环绕所述注入槽,环形电极的中心轴向与注入槽中心轴向平行。
CN202011218964.5A 2020-11-04 2020-11-04 一种射频消融导管 Active CN11443194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218964.5A CN114431949B (zh) 2020-11-04 2020-11-04 一种射频消融导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218964.5A CN114431949B (zh) 2020-11-04 2020-11-04 一种射频消融导管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431949A CN114431949A (zh) 2022-05-06
CN114431949B true CN114431949B (zh) 2023-11-17

Family

ID=813605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218964.5A Active CN114431949B (zh) 2020-11-04 2020-11-04 一种射频消融导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431949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224951A (ja) * 1995-12-22 1997-09-02 Sugino Mach Ltd 手術装置
CN101150997A (zh) * 2005-02-04 2008-03-26 诺福克和诺里奇大学医院Nhs托管会 电外科针仪器
CN110897709A (zh) * 2019-11-30 2020-03-24 杭州堃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实施肺部神经消融的射频消融导管以及射频消融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109865A1 (en) * 2001-12-12 2003-06-12 Megadyne Medical Products, Inc. Utilization of a multi-character material in a surface coating of an electrosurgical instrument
US11033323B2 (en) * 2017-09-29 2021-06-15 Cilag Gmbh International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anaging fluid and suction in electrosurgical systems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224951A (ja) * 1995-12-22 1997-09-02 Sugino Mach Ltd 手術装置
CN101150997A (zh) * 2005-02-04 2008-03-26 诺福克和诺里奇大学医院Nhs托管会 电外科针仪器
CN110897709A (zh) * 2019-11-30 2020-03-24 杭州堃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实施肺部神经消融的射频消融导管以及射频消融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431949A (zh) 2022-05-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716249B2 (ja) 多孔質基材及び高密度表面微小電極を有する灌注式先端電極を有するカテーテル
US10881443B2 (en)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shaping therapy in fluid enhanced ablation
US9358061B2 (en) Irrigated catheter with fluid evacuation
US20110009857A1 (en) Open-irrigated ablation catheter with turbulent flow
US11457976B2 (en) Directionally focused ablation device
TWI526229B (zh) 攪拌方法及帶有氣球之電燒導管系統
JP2007181690A (ja) 射出成形潅流先端電極および射出成形潅流先端電極を備えたカテーテル
EP1622530A1 (en) Electrode for radiofrequency tissue ablation
TW201043189A (en) Shaft for ablation catheter with balloon
EP2626021A1 (en) Electrode tip for radiofrequency tissue ablation and electrode having the same
CN114431949B (zh) 一种射频消融导管
CN108523991B (zh) 一种高效冷却的多功能微波消融针
CN219147884U (zh) 医疗系统、医疗导管及其插座结构和操作手柄
CN214908003U (zh) 双模式消融导管
WO2018006383A1 (zh) 一种极间放电的消融装置
CN217853278U (zh) 带穿刺、伸缩及灌注功能的射频消融导管结构及消融电极
CN117137616B (zh) 一种手术电极及外科手术系统
CN219048803U (zh) 一种多球囊消融系统
CN212234673U (zh) 一种具有冷却毛细腔的微波消融针
TW202139936A (zh) 消融系統
CN118021425A (zh) 医疗系统、医疗导管及其插座结构和操作手柄
IL229293A (en) Catheter with flow and drainage of fluid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