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423062A - WiFi的中继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WiFi的中继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423062A
CN114423062A CN202210148130.4A CN202210148130A CN114423062A CN 114423062 A CN114423062 A CN 114423062A CN 202210148130 A CN202210148130 A CN 202210148130A CN 114423062 A CN114423062 A CN 11442306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ownlink data
notification message
relay node
error rate
retransmis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14813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冯红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148130.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423062A/zh
Publication of CN1144230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423062A/zh
Priority to PCT/CN2022/139280 priority patent/WO2023155577A1/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0Communication routing or communication path finding
    • H04W40/02Communication route or path selection, e.g. power-based or shortest path routing
    • H04W40/22Communication route or path selection, e.g. power-based or shortest path routing using selective relaying for reaching a BTS [Base Transceiver Station] or an access poi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14Relay systems
    • H04B7/15Active relay systems
    • H04B7/155Ground-based stations
    • H04B7/15507Relay station based processing for cell extension or control of coverage are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02Hierarchically pre-organised networks, e.g. paging networks, cellular networks,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or WLL [Wireless Local Loop]
    • H04W84/10Small scale networks; Flat hierarchical networks
    • H04W84/12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WiFi的中继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通知消息,所述第一通知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接收下行数据的误码率;当没有接收到所述第一通知消息或检测到所述终端设备接收下行数据的误码率满足预设条件时,则所述第一中继节点设备对所述终端设备进行所述下行数据的重传。通过下行数据的重传可以终端设备接收下行数据的误码率,从而能够提高WiFi中继节点设备信号的覆盖范围。

Description

WiFi的中继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WiFi的中继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互连网的发展,基于IEEE802.11标准的无线局域网(wireless fidelity,WiFi)具有方便与高效的特性,使得无线局域网WiFi得到了迅速普及。
在无线局域网WiFi的组建过程,通常会设计中继节点以提高WiFi的覆盖范围。但是由于中继节点设备发出的有用信号会受到无线环境中热噪声或杂讯的干扰,从而导致中继节点设备信号的覆盖范围比较有限。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WiFi的中继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能够提高WiFi中继节点设备的信号覆盖范围。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WiFi的中继方法,应用于第一中继节点设备,所述方法包括: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通知消息,所述第一通知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接收下行数据的误码率;当没有接收到所述第一通知消息或检测到所述终端设备接收下行数据的误码率满足预设条件时,则所述第一中继节点设备对所述终端设备进行所述下行数据的重传。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预设条件为所述终端设备接收下行数据的误码率大于预设阈值。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方法还包括:当所述第一中继节点设备对所述终端设备进行所述下行数据重传的次数达到预设阈值时,则所述第一中继节点设备终止所述下行数据的重传。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WiFi的中继方法,应用于终端设备,所述方法包括:接收第一中继节点设备发送的下行重传数据;根据所述下行重传数据,获取第一通知消息,所述第一通知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接收下行数据的误码率;向所述第一中继节点设备发送所述第一通知消息。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终端设备接收下行数据的误码率是根据所述下行重传数据生成的。
第三方面,提供一种WiFi的中继装置,属于第一中继节点设备,所述装置包括: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通知消息,所述第一通知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接收下行数据的误码率;重传模块,用于当没有接收到所述第一通知消息或检测到所述终端设备接收下行数据的误码率满足预设条件时,则对所述终端设备进行所述下行数据的重传。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预设条件为所述终端设备接收下行数据的误码率大于预设阈值。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装置还包括:终止模块,用于当所述第一中继节点设备对所述终端设备进行所述下行数据重传的次数达到预设阈值时,则所述第一中继节点设备终止所述下行数据的重传。
第四方面,提供一种WiFi的中继装置,属于终端设备,所述装置包括: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中继节点设备发送的下行重传数据;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下行重传数据,获取第一通知消息,所述第一通知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接收下行数据的误码率;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第一中继节点设备发送所述第一通知消息。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终端设备接收下行数据的误码率是根据所述下行重传数据生成的。
第五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可执行代码,当所述可执行代码被执行时,能够实现如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中所述的方法。
第六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可执行代码,当所述可执行代码被执行时,能够实现如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中所述的方法。
第七方面,提供一种芯片,该芯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用于调用所述存储器中的计算机程序使得所述芯片执行如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中所述的方法。
第八方面,提供一种WiFi的中继装置,包括处理器、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用于调用所述存储器中的计算机程序使得所述终端设备执行如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中所述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WiFi的中继方法,当中继节点设备没有收到终端设备反馈的下行数据的接收误码率或者中继节点设备判定下行数据的接收误码率满足预设条件时,则控制该中继节点设备对终端设备进行下行数据的重传。通过下行数据的重传可以降低终端设备接收下行数据的误码率,从而能够提高WiFi中继节点设备信号的覆盖范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WiFi中继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WiFi中继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WiFi中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WiFi中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又一实施例提供的WiFi中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申请,下面先对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涉及到的终端设备进行详细介绍。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终端设备也可以称为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接入终端、用户单元、用户站、移动站、移动台(mobile station,MS)、移动终端(mobile terminal,MT)、远方站、远程终端、移动设备、用户终端、终端、无线通信设备、用户代理或用户装置。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终端设备可以是指向用户提供语音和/或数据连通性的设备,可以用于连接人、物和机,例如具有无线连接功能的手持式设备、车载设备等。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的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mobile phone)、平板电脑(Pad)、笔记本电脑、掌上电脑、移动互联网设备(mobile internet device,MID)、可穿戴设备,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设备、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设备、工业控制(industrial control)中的无线终端、无人驾驶(self driving)中的无线终端、远程手术(remote medical surgery)中的无线终端、智能电网(smart grid)中的无线终端、运输安全(transportation safety)中的无线终端、智慧城市(smart city)中的无线终端、智慧家庭(smart home)中的无线终端等。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基于IEEE802.11标准的无线局域网(wireless fidelity,WiFi)逐渐进入了人们的生活。由于无线局域网WiFi具有方便与高效的特性,使其得到了迅速普及。
无线路由器在家庭或办公等场所使用过程中存在的最大问题是,由于墙体等遮挡物的存在,导致房屋部分区域可能存在无线信号的覆盖盲点。目前解决无线覆盖问题,扫除无线盲点的主要方案,是在WiFi的局域网组建过程中,在源节点设备(例如可以是WiFi路由器)与无线覆盖盲点区域之间增加中继节点设备(例如可以是无线中继器,该无线中继器也可以称为WiFi中继器)。当前的WiFi中继器是一个中转装置,可用于接收WiFi路由器的信号数据,然后再转发出去,以此来加强信号和提高WiFi信号的覆盖范围,从而达到扫除无线盲点的目的。
对于WiFi上网的用户设备来讲,离WiFi热点越近信号越好,离得越远信号就会逐渐减弱。因此,即便有中继节点设备来增强信号,当用户设备离中继节点设备比较远时,用户设备所接收到的中继节点信号也减弱到一定的强度,反映在用户端就是不能正常上网。这是因为,离中继节点较远的用户设备,接收到的信号比较弱,中继节点设备发出的有用信号会受到无线环境中热噪声或者杂讯的干扰,导致有用信号中的一部分被用户设备接收到之后,不能正确解调出来,产生误码。当误码率较高时,就会导致用户端不能正常上网,进而导致中继信号的覆盖范围比较有限。
因此,如何有效的提高WiFi中继节点设备的信号覆盖范围,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WiFi的中继方法,当中继节点设备没有收到终端设备反馈的下行数据的接收误码率或者中继节点设备判定下行数据的接收误码率满足预设条件时,则控制该中继节点设备对终端设备进行下行数据的重传。通过下行数据的重传可以降低终端设备接收下行数据的误码率,从而能够提高WiFi中继节点设备信号的覆盖范围。
下文结合图1介绍本申请实施例的WiFi中继方法。图1所示的方法100包括步骤S120~S140。
在一些实施例中,无线局域网WiFi中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中继节点设备,本申请对此不做具体限制。为了便于描述,后文以第一中继节点设备进行描述。应理解,当无线局域网WiFi中具有多个中继节点设备时,第一中继节点设备可以是无线局域网WiFi中的任意一个中继节点设备。无线局域网WiFi中的其他中继节点设备也可以按照与第一中继节点设备类似的方法进行无线通讯。
应理解,第一中继节点设备可以任何具有中继WiFi信号功能的电子设备,例如第一中继节点设备可以是上述中的任意一种终端设备,也可以是WiFi中继器或WiFi路由器,还可以是网络设备,本申请对此不做具体限制。
在步骤S120,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通知消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由第一中继节点设备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通知消息时,可以是指直接接收,也可以是指间接接收,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制。例如,间接接收可以是指由其他电子设备(例如可以是源节点设备,也可以是单独设置的收发装置)先接收处理第一通知消息,然后转发至第一中继节点设备。又例如,间接接收还可以是由其他电子设备接收处理第一通知消息,然后再向第一节点发送相应的操作指令。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通知消息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接收下行数据的误码率,以反映第一中继节点设备与终端设备之间的下行数据传输链路状态。例如终端设备接收下行数据的误码率超过预设阈值,则可以认为下行数据传输链路失败。
在一些实施例中,每当终端设备接收一次中继节点设备发送的下行数据,该终端设备就会反馈一条通知消息。也就是说,第一通知消息可以是指终端设备反馈的任意一条通知消息,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制。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通知消息可以是终端设备根据首传的下行数据处理得到的,也可以是根据首传和重传的下行数据处理得到的。应理解,首传可以指第一次传输一条下行数据,重传可以指再次或多次传输该条下行数据。作为一个示例,终端设备接收下行数据的误码率可以根据首传和重传的下行数据综合计算得到的。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下行数据是指从第一中继节点设备向终端设备进行传输的无线信号数据。
在步骤S120,当没有接收到所述第一通知消息或检测到终端设备接收下行数据的误码率满足预设条件时,则进行下行数据的重传。
本申请实施例中,当第一中继节点设备没有接收到第一通知消息或者第一节点设备检测到终端设备接收下行数据的误码率满足预设条件时,则第一中继节点设备都会对终端设备进行下行数据的重传。
在一些实施例中,终端设备接收下行数据的误码率满足预设条件可以是指终端设备接收下行数据的误码率大于预设阈值,该误码率阈值例如可以为10%,本申请对此不做具体限制。例如,当终端设备接收下行数据的误码率大于10%时,则可以认为下行数据传输链路失败,需要进行下行数据重传。
实际上,下行数据重传也存在一定的弊端,比较明显的弊端就是会占用较多的时间和资源,所以本申请实施例中将重传的次数也给定了一个预设阈值(也可以称预设值)。示例性地,当第一中继节点设备对终端设备进行下行数据重传的次数达到预设阈值时,则第一中继节点设备就会终止该下行数据的重传。然后第一中继节点设备进行正常的复制并转发源节点信号的过程。该下行数据重传次数的预设阈值例如可以是3次,本申请对此不做具体限制。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第一中继节点设备进行下行数据重传时,终端设备会接收第一节点设备发送的下行重传数据,并根据该下行重传数据和首传数据,计算获取第一通知消息,接着终端设备会向第一中继节点设备发送该第一通知消息。进一步地,第一中继节点设备会根据当前次的通知消息,判断是否再次进行下行数据的重传,直至终端设备接收下行数据的误码率小于预设阈值或重传次数超过预设阈值。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WiFi的中继方法,当中继节点设备没有收到终端设备反馈的下行数据的接收误码率或者中继节点设备判定下行数据的接收误码率满足预设条件时,则控制该中继节点设备对终端设备进行下行数据的重传。通过下行数据的重传可以降低终端设备接收下行数据的误码率,从而能够提高WiFi中继节点设备信号的覆盖范围。
为了进一步阐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WiFi中继方法,下面结合图2对支持重传的WiFi中继方法进行详细描述。如图2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利用WiFi中继器从WiFi路由器接收信号,WiFi中继器接收的信号为有用信号。
步骤2:WiFi中继器将有用信号复制并发射至终端设备的接收端。
步骤3:终端设备在接收到WiFi中继器发射的信号之后,进行解调,并反馈给WiFi中继器一个通知消息(该通知消息可以是上文中的第一通知消息),该第一通知消息可以包括当前终端设备对下行数据的解调误码率。
步骤4:WiFi中继器接收第一通知消息,并判断当前误码率是否小于10%。若当前终端设备解调的误码率小于10%,则认为终端设备可以正常上网,然后跳转到步骤1,进行正常的WiFi中继器接收并转发信号的功能流程。若当前终端设备解调的误码率大于或等于10%,则认为终端设备不能正常上网,则跳转到步骤5。
步骤5:当前下行数据的重传次数是否大于预设阈值,例如该预设阈值可以为3。若重传次数大于预设阈值,终止重传,并跳转至步骤1。若重传次数不大于预设阈值,则进行下行数据重传,并跳转到步骤3。
根据上述内容可知,WiFi中继器因为既要与WiFi源头的路由器通信,又要与用户端(比如手机)进行通信,通常会把通信时间均分为二,即一半的时间和源头路由器通信,另一半时间和用户端进行通信。这种路由一半用户一半的通信方式的中继器,一般来讲能提供的WiFi覆盖范围比较有限。由于终端设备距离WiFi中继器较远,信号弱,且存在无线环境中热噪声或杂讯干扰等,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WiFi中继器进行下行数据的重传,可以降低终端设备解调信号的误码率,从而能够提高WiFi中继器的信号覆盖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进行下行数据重传能够减小误码率的原因主要是:比如第一次发送信号的误码率为10%,此时信号刚好不能被正确解调;重传的这一次因为距离环境不变,假定误码率保持不变也是10%,则两次总的误码率就会小于10%,则信号就能被正确解调;重传的次数越多,误码率就会越小,用户端能收到的有用信号就越多。因此也就使得原本不能接收并正确解调出来的用户设备,能够解调出来实现正常上网,所以也就提高了WiFi中继器的覆盖范围。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提出的方案改进了传统的WiFi中继器的传输方式和覆盖范围,此方式也同样适用于通信系统中的其他终端设备和信号发射源。
上文结合图1至图2,详细描述了本申请的方法实施例,下面结合图3至图5,详细描述本申请的装置实施例。应理解,方法实施例的描述与装置实施例的描述相互对应,因此,未详细描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前面方法实施例。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WiFi中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装置300可以用于第一中继节点设备。该装置300可以包括第一接收模块320、重传模块340。
第一接收模块320可以用于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通知消息,所述第一通知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接收下行数据的误码率;
重传模块340可以用于当没有接收到所述第一通知消息或检测到所述终端设备接收下行数据的误码率满足预设条件时,则对所述终端设备进行所述下行数据的重传。
可选地,所述预设条件为所述终端设备接收下行数据的误码率大于预设阈值。
可选地,所述装置300还包括:终止模块360可以用于当所述第一中继节点设备对所述终端设备进行所述下行数据重传的次数达到预设阈值时,则所述第一中继节点设备终止所述下行数据的重传。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WiFi中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装置400可以用于第一中继节点设备。该装置400可以包括第二接收模块420、获取模块440、发送模块460。
第二接收模块420可以用于接收第一中继节点设备发送的下行重传数据;
获取模块440可以用于根据所述下行重传数据,获取第一通知消息,所述第一通知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接收下行数据的误码率;
发送模块460可以用于向所述第一中继节点设备发送所述第一通知消息。
可选地,所述终端设备接收下行数据的误码率是根据所述下行重传数据生成的。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WiFi中继装置的示意性结构图。图5中的虚线表示该单元或模块为可选的。该装置500可用于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描述的方法。装置500可以是芯片、终端或网络设备。
装置50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510。该处理器510可支持装置500实现前文方法实施例所描述的方法。该处理器510可以是通用处理器或者专用处理器。例如,该处理器可以为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或者,该处理器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装置500还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存储器520。存储器520上存储有程序,该程序可以被处理器510执行,使得处理器510执行前文方法实施例所描述的方法。存储器520可以独立于处理器510也可以集成在处理器510中。
装置500还可以包括收发器530。处理器510可以通过收发器530与其他设备或芯片进行通信。例如,处理器510可以通过收发器530与其他设备或芯片进行数据收发。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可执行代码,当所述可执行代码被执行时,能够实现如上述各个方法实施例中描述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上存储有可执行代码,当所述可执行代码被执行时,能够实现如上述各个方法实施例中描述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芯片,该芯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用于调用所述存储器中的计算机程序,当计算机程序被执行时,能够实现如上述各个方法实施例中描述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WiFi的中继装置,包括处理器、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用于调用所述存储器中的计算机程序,当计算机程序被执行时,能够实现如上述各个方法实施例中描述的方法。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他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Digital Subscriber Line,DSL))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数字视频光盘(Digital Video Disc,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isk,SSD))等。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申请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1)

1.一种WiFi的中继方法,应用于第一中继节点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通知消息,所述第一通知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接收下行数据的误码率;
当没有接收到所述第一通知消息或检测到所述终端设备接收下行数据的误码率满足预设条件时,则所述第一中继节点设备对所述终端设备进行所述下行数据的重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条件为所述终端设备接收下行数据的误码率大于预设阈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第一中继节点设备对所述终端设备进行所述下行数据重传的次数达到预设阈值时,则所述第一中继节点设备终止所述下行数据的重传。
4.一种WiFi的中继方法,应用于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第一中继节点设备发送的下行重传数据;
根据所述下行重传数据,获取第一通知消息,所述第一通知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接收下行数据的误码率;
向所述第一中继节点设备发送所述第一通知消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接收下行数据的误码率是根据所述下行重传数据生成的。
6.一种WiFi的中继装置,属于第一中继节点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通知消息,所述第一通知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接收下行数据的误码率;
重传模块,用于当没有接收到所述第一通知消息或检测到所述终端设备接收下行数据的误码率满足预设条件时,则对所述终端设备进行所述下行数据的重传。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条件为所述终端设备接收下行数据的误码率大于预设阈值。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终止模块,用于当所述第一中继节点设备对所述终端设备进行所述下行数据重传的次数达到预设阈值时,则所述第一中继节点设备终止所述下行数据的重传。
9.一种WiFi的中继装置,属于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中继节点设备发送的下行重传数据;
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下行重传数据,获取第一通知消息,所述第一通知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接收下行数据的误码率;
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第一中继节点设备发送所述第一通知消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接收下行数据的误码率是根据所述下行重传数据生成的。
11.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可执行代码,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可执行代码被执行时,能够实现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210148130.4A 2022-02-17 2022-02-17 WiFi的中继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442306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148130.4A CN114423062A (zh) 2022-02-17 2022-02-17 WiFi的中继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CT/CN2022/139280 WO2023155577A1 (zh) 2022-02-17 2022-12-15 WiFi的中继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148130.4A CN114423062A (zh) 2022-02-17 2022-02-17 WiFi的中继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423062A true CN114423062A (zh) 2022-04-29

Family

ID=812621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148130.4A Pending CN114423062A (zh) 2022-02-17 2022-02-17 WiFi的中继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4423062A (zh)
WO (1) WO2023155577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155577A1 (zh) * 2022-02-17 2023-08-24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WiFi的中继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76367A (zh) * 2016-09-28 2018-12-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的方法、终端设备和接入网设备
CN108574563A (zh) * 2017-03-14 2018-09-25 深圳壹秘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在wifi环境中传输文件的方法及其装置
CN111510951A (zh) * 2019-01-31 2020-08-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发送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11917523B (zh) * 2019-05-08 2022-04-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4423062A (zh) * 2022-02-17 2022-04-29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WiFi的中继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155577A1 (zh) * 2022-02-17 2023-08-24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WiFi的中继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3155577A1 (zh) 2023-08-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212170B1 (ko) 무선 네트워크에서 업링크 다중 사용자 다중 입출력 통신의 승인, 오류 복구 및 백오프 동작
JP4762007B2 (ja) 中継装置、通信端末、及び通信システム
US20050025104A1 (en) Managing coexistence of separate protocols sharing the same communications channel
KR101853820B1 (ko) 오디오/비디오 네트워크에서 컨텐츠 보호를 위한 대기 시간을 최소화 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시스템
EP2918022B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acket relaying
US20090052363A1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KR20080069569A (ko) 무선 네트워크에서 확장-범위 디바이스와 레가시디바이스를 네트워킹하는 mac-레벨 보호
US20080279130A1 (en) Bluetooth and Wireless Network Coexistence
KR102524306B1 (ko) 통신 방법, 네트워크 장치 및 단말
JP6773616B2 (ja) 無線通信装置および無線通信方法
CN103354482A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系统及基站和用户设备
EP1453338A1 (en) Packet data resending control method and apparatus therefor
JP2007208830A (ja) 無線中継方法
US9509449B2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interference management in wireless networking
CN114423062A (zh) WiFi的中继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20210021375A1 (en) Omamrc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system with reduced signalling
CN110169185A (zh) 传输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JP4163643B2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基地局、無線端末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WO2016098808A1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適用される送信装置、受信装置および通信方法
KR101373279B1 (ko) 무선랜을 위한 액세스 포인트 및 그것의 매체 접근 제어 방법
CN102056231A (zh) 一种保证lte定位协议数据可靠传输的方法及设备
US8903320B1 (en) Operating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in close proximity
WO2017217277A1 (ja) 通信装置、通信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通信システム
CN114503476B (zh) 信息发送方法和装置、终端、接入网设备和系统
CN113543356B (zh) WiFi通信方法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