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419990B - 贴合装置及贴合方法 - Google Patents

贴合装置及贴合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419990B
CN114419990B CN202111610334.7A CN202111610334A CN114419990B CN 114419990 B CN114419990 B CN 114419990B CN 202111610334 A CN202111610334 A CN 202111610334A CN 114419990 B CN114419990 B CN 11441999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air inlet
controller
laminating
attach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610334.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419990A (zh
Inventor
李玮
郑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Guoxia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Guoxi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Guoxia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Guoxi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610334.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419990B/zh
Publication of CN1144199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41999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41999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41999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1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flexible foldable or roll-able electronic displays, e.g. thin LCD, OLED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n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 Air Bag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贴合装置及贴合方法,用于贴合柔性件至曲面件上。该贴合装置包括:基座以及设置于基座上的贴合气囊。贴合气囊包括分隔设置的多个气腔。其中,基座设有与气腔分别连通的进气结构。进气结构用于从贴合气囊的中心至边缘逐一向气腔充气,以使贴合气囊从中心至边缘逐渐膨胀,将柔性件对应压合至曲面件上。基座还设有与气腔分别连通的泄气结构。泄气结构用于在将柔性件压合至曲面件上之后,释放掉气腔内的气体。上述的贴合装置及贴合方法,具有较高通用性且可以在大气环境中使用,从而能够在确保柔性件与曲面件之间贴合效果的同时降低柔性件和曲面件贴合后结构的生产成本。

Description

贴合装置及贴合方法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贴合装置及贴合方法。
背景技术
柔性显示技术的发展,推动了显示装置设计的不断推陈出新。曲面显示装置由于其外观上的美观,相较于单纯的平面显示装置更受消费者青睐。
在曲面显示装置中,显示模组通常采用曲面结构。例如显示模组包括:曲面盖板以及贴合于曲面盖板上的柔性显示面板。基于此,在贴合柔性显示面板至曲面盖板的过程中,需要采用与曲面盖板对应的专用硅胶仿形治具,以在真空环境下通过专用硅胶仿形治具的硅胶形变,将柔性显示面板与曲面盖板面对面贴合。这样容易导致曲面显示装置对应的贴合装置需要专门设计,以便于匹配曲面盖板并在真空环境下进行贴合。
发明内容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贴合装置及贴合方法,用于提高贴合装置的通用性,并简化贴合装置的使用环境,从而可以在确保柔性显示面板与曲面盖板之间贴合效果的同时降低曲面显示装置的生产成本。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贴合装置,用于贴合柔性件至曲面件上。该贴合装置包括:基座以及设置于基座上的贴合气囊。贴合气囊包括分隔设置的多个气腔。其中,基座设有与气腔分别连通的进气结构。进气结构用于从贴合气囊的中心至边缘逐一向气腔充气,以使贴合气囊从中心至边缘逐渐膨胀,将柔性件对应压合至曲面件上。
本公开实施例中,进气结构可以从贴合气囊的中心开始,逐一向对应的气腔充气,以使每个气腔对应的气囊部分在膨胀后,利用其膨胀压力将柔性件的对应部分压合至曲面件的对应区域。如此,柔性件在曲面件上的贴合可以从其中心开始向边缘逐渐贴合,以将贴合气泡从中心向边缘逐渐挤压排除。从而方便于在大气环境下完成柔性件与曲面件的贴合,以简化贴合装置的使用环境,例如无需在真空环境下使用。
并且,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各气腔分区独立充气,可以具有较快的分区响应速度,以确保每个气腔对应的气囊部分均可以快速达到需求的膨胀形变状态,从而有利于提高贴合效率。
此外,贴合气囊设置于基座上,柔性件与曲面件的贴合主要依赖于贴合气囊中各部分的膨胀压力实现。那么对于不同尺寸的曲面件,可以通过控制贴合气囊进行不同程度膨胀的方式,实现柔性件和曲面件的贴合。也即,本公开实施例中的贴合装置无需针对曲面件做专用设计,可以具有一定的通用性。
由上,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贴合装置,能够在确保柔性件与曲面件贴合效果的同时降低生产成本,例如降低贴合装置的设计成本及生产成本,以及降低柔性件和曲面件贴合后结构的生产成本。
在一些实施例中,沿贴合气囊的中心至边缘的方向,单位面积内气腔的数量逐渐增多。如此,单位面积内气腔的数量越多,柔性件对应的贴合程度也就越精细,利于实现柔性件与曲面件边缘曲面的良好贴合,以提升贴合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进气结构包括:主进气路、多条支进气路和多个单向压力阀。其中,支进气路与气腔一一对应。支进气路的进气口连通主进气路,支进气路的出气口连通对应的气腔。支进气路的进气侧设置有单向压力阀,单向压力阀用于在主进气路内气体的压力作用下开启。
本公开实施例中,在支进气路的进气侧设置单向压力阀,可以利用主进气路中的压力或压力变化依次开启各单向压力阀,以逐一向支进气路传输气体,从而实现贴合气囊内各气腔的逐一充气。
可选的,主进气路与空压机连接,且主进气路与空压机连接的通路上设有第一电磁阀。
可选的,贴合装置还包括控制器。第一电磁阀与控制器连接,以响应于控制器的控制指令开启或关闭。如此有利于实现贴合装置的自动化作业。
在一些实施例中,沿贴合气囊的中心至边缘的方向,多个气腔对应的单向压力阀的开启压力逐渐增大。如此,通过控制多个单向压力阀分别具有不同的开启压力,可以控制各单向压力阀的开启顺序,例如沿开启压力增大的方向依次打开单向压力阀,以通过对应的支进气路向对应的气腔逐一充气。
在一些实施例中,基座还设有与气腔分别连通的泄气结构。泄气结构用于在将柔性件压合至曲面件上之后,释放掉气腔内的气体。如此,可以在将柔性件压合至曲面件上之后,利用泄气结构释放掉气腔内的气体,从而复原贴合气囊的状态,以便于下一次贴合使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泄气结构包括:泄气控制部以及与气腔一一对应设置的泄气管路。泄气管路的进气口连通对应的气腔,泄气管路的出气口与大气连通。泄气控制部设置于泄气管路上,用于控制泄气管路的通断。
可选的,基座还设有插槽。插槽将泄气管路分隔为第一泄气管和第二泄气管。泄气控制部包括:活动插接于插槽内的密封挡板以及设置于密封挡板上的多个密封气囊。密封挡板内设有与密封气囊连通的进排气气路,以向密封气囊充气或使密封气囊泄气。其中,部分密封气囊位于密封挡板靠近第一泄气管的一侧,并与第一泄气管一一对应,以在充气后密封第一泄气管的出气口。部分密封气囊位于密封挡板靠近第二泄气管的一侧,并与第二泄气管一一对应,以在充气后密封后第二泄气管的进气口。
可选的,进排气气路与空压机、真空泵分别连接,且进排气气路与空压机连接的通路上设有第二电磁阀,进排气气路与真空泵连接的通路上设有第三电磁阀。
可选的,贴合装置还包括控制器。第二电磁阀和第三电磁阀分别与控制器连接,以响应于控制器的控制指令开启或关闭。如此有利于实现贴合装置的自动化作业。
在一些实施例中,贴合装置还包括与密封挡板分别连接的自动移动设备。自动移动设备用于带动密封挡板移动,以使密封挡板插入或抽离插槽。
可选的,贴合装置还包括控制器。自动移动设备与控制器连接,以响应于控制器的控制指令带动密封挡板移动。
本公开实施例中,可以利用自动移动设备实现密封挡板与插槽之间的自动插接或抽离,以实现贴合装置的自动化作业。
在一些实施例中,贴合装置还包括:设置于进气结构进气侧的温度调节设备。温度调节设备用于调节气腔内填充气体的进气温度。
本公开实施例中,利用温度调节设备可以调节气腔内填充气体的进气温度,例如提高气腔内填充气体的进气温度。这样可以利用贴合气囊的热传导,使得柔性件和曲面件在温热环境下进行贴合,从而易于提升贴合装置对更小R角曲面的贴合能力,以提高生产良率。
可选的,贴合装置还包括控制器。温度调节设备与控制器连接,以响应于控制器的控制指令调节前述的进气温度。如此有利于实现贴合装置的自动化作业。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贴合方法,应用于如上任一实施例所述的贴合装置。所述贴合方法包括步骤如下。
将曲面件固定于机台上。
将柔性件放置于曲面件和贴合气囊之间,并使贴合气囊与柔性件接触,柔性件与曲面件接触。
从贴合气囊的中心至边缘逐一向气腔充气,使贴合气囊从中心至边缘逐渐膨胀,并将柔性件对应压合至曲面件上。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对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公开的限制。而且在全部附图中,用相同的附图标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中一种显示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公开实施例中一种柔性显示面板贴合至曲面盖板上的贴合示意图;
图3为本公开实施例中一种贴合装置的俯视示意图;
图4为本公开实施例中另一种贴合装置的俯视示意图;
图5为图3所示的一种贴合装置沿A-A’向的剖面示意图;
图6为图3所示的另一种贴合装置沿A-A’向的剖面示意图;
图7为本公开实施例中一种单向压力阀的工作原理图;
图8为图3所示的又一种贴合装置沿A-A’向的剖面示意图;
图9为本公开实施例中一种贴合装置内各气腔的充气示意图;
图10为图3所示的一种贴合装置沿B-B’向的剖面示意图;
图11为图3所示的一种贴合装置沿C-C’向的剖面示意图;
图12为本公开实施例中一种泄气控制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公开实施例中又一种贴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公开实施例中又一种贴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公开实施例中又一种贴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中的附图标号如下:
机台01,曲面盖板1,柔性显示面板2,贴合装置3;
基座31,插槽310;
贴合气囊32,气腔321;
进气结构4,主进气路41,支进气路42,单向压力阀43;
泄气结构5,泄气控制部51,泄气管路52;
密封挡板511,密封气囊512,进排气气路513;第一泄气管521,第二泄气管522;
空压机6;第一电磁阀61,第二电磁阀62;
控制器7;真空泵8;第三电磁阀81;
自动移动设备9;温度调节设备1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公开,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公开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公开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公开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公开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应当理解,尽管本文可以使用术语“第一”、“第二”等来描述各种元件,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这些术语仅用于将一个元件和另一个元件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公开的范围的情况下,第一元件可以被称为第二元件,并且类似地,第二元件可以被称为第一元件。“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公开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公开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公开。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在本公开实施例的描述中,技术术语“中心”“边缘”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公开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公开实施例的限制。
在曲面显示装置中,显示模组通常采用曲面结构。例如图1中所示,显示模组包括:曲面盖板1以及贴合于曲面盖板1上的柔性显示面板2。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贴合柔性显示面板2至曲面盖板1的过程中,需要采用与曲面盖板1对应的专用硅胶仿形治具,以在真空环境下通过专用硅胶仿形治具的硅胶形变,将柔性显示面板2与曲面盖板1面对面贴合。这样容易导致曲面显示装置对应的贴合装置需要专门设计,以便于匹配曲面盖板1并在真空环境下进行贴合。从而导致贴合装置的设计成本及生产成本均较高,以及导致曲面显示装置的生产成本也居高不下。
基于此,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贴合装置及贴合方法,用于贴合柔性件至曲面件上。本公开实施例可以提高贴合装置的通用性,并简化贴合装置的使用环境,例如无需在真空环境下进行柔性件与曲面件之间的贴合。从而利于在确保二者贴合效果的同时降低生产成本。
在一些示例中,曲面件可以为曲面盖板1,柔性件可以为柔性显示面板2。但并不仅限于此,其他需要匹配贴合的柔性件和曲面件均可适用。
为了方便描述,本公开实施例以曲面件为曲面盖板1,柔性件为柔性显示面板2为例进行说明。
请参阅图2,贴合装置3包括:基座31以及设置于基座31上的贴合气囊32。贴合气囊32包括分隔设置的多个气腔321。
此处,基座31可以采用硬质材料形成,例如金属材料。贴合气囊32可以采用具有较高弹性的材料形成,例如橡胶。贴合气囊32可以通过粘接等方式固定于基座31上。
示例的,基座31为刚性的仿形治具。也即,基座31可以具有与曲面盖板1相匹配的仿形表面。例如,曲面盖板1中待贴合柔性显示面板2表面的中心为平面,边缘为曲面;该边缘例如为相对的两侧边缘,或者为周向边缘。基座31的仿形表面可以匹配曲面盖板1采用中心为平面且边缘为曲面的相似表面。
基于此,按照曲面盖板1中曲面设置位置的不同,多个气腔321在贴合气囊32中的分布也可以不同。
在一些示例中,曲面盖板1可以采用矩形结构,且曲面盖板1相对的两侧边缘为曲面,该曲面的弯曲中心线平行于曲面盖板1的长度方向。相应的,请参阅图3,贴合气囊32中,多个气腔321平行于前述曲面的弯曲中心线并列排布。
在另一些示例中,曲面盖板1可以采用矩形结构或圆形结构,且曲面盖板1的周向边缘为曲面。相应的,贴合气囊32中的多个气腔321可以以贴合气囊32的几何中心为圆心呈扇形和/或弧形分布。
此外,多个气腔321在贴合气囊32中的分布还可以有其他的具体实施。
例如,多个气腔321可以均匀分布。
例如,气腔321的分布密度可以沿远离贴合气囊32中心的方向逐渐增大。这也就是说,沿贴合气囊32的中心至边缘的方向(例如图3中的X方向),单位面积内气腔321的数量可以逐渐增多。如此,单位面积内气腔321的数量越多,柔性件对应的贴合程度也就越精细,利于实现柔性件与曲面件边缘曲面的良好贴合,以提升贴合效果。
此处,贴合气囊32的中心相对于其边缘而言,例如为几何中心或几何中心所在一定范围内的区域或对称中心等。
例如,以贴合气囊32对应曲面盖板1曲面的区域为第一区域,以贴合气囊32对应全面盖板1平面的区域为第二区域,则位于第一区域内的单个气腔321的体积小于位于第二区域内的单个气腔321的体积。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和图4,基座31设有与气腔321分别连通的进气结构4。进气结构4用于从贴合气囊3的中心至边缘逐一向气腔321充气,以使贴合气囊3从中心至边缘逐渐膨胀,将柔性显示面板2对应压合至曲面盖板1上。
此处,进气结构4用于从贴合气囊3的中心至边缘逐一向气腔321充气,是指:从贴合气囊3的中心开始,逐一向对应的气腔321充气,以使每个气腔321对应的气囊部分在膨胀后,利用其膨胀压力将柔性显示面板2的对应部分压合至曲面盖板1的对应区域。
可见,本公开实施例中,柔性显示面板2在曲面盖板1上的贴合可以从其中心开始向边缘逐渐贴合,以将贴合气泡从中心向边缘逐渐挤压排除,从而避免出现贴合气泡。这样方便于在大气环境下完成柔性显示面板2与曲面盖板1的贴合,以简化贴合装置的使用环境,例如无需在真空环境下使用。并且,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各气腔321分区独立充气,可以具有较快的分区响应速度,以确保每个气腔321对应的气囊部分均可以快速达到需求的膨胀形变状态,从而有利于提高贴合效率。
此外,贴合气囊32设置于基座31上,柔性显示面板2与曲面盖板1的贴合主要依赖于贴合气囊32中各部分的膨胀压力实现。那么对于不同尺寸的曲面盖板1,可以通过控制贴合气囊32进行不同程度膨胀的方式,实现柔性显示面板2和曲面盖板1的贴合。也即,本公开实施例中的贴合装置无需针对曲面盖板1做专用设计,可以具有一定的通用性。例如针对不同尺寸的曲面盖板1或具有不同曲面曲率的曲面盖板1,本公开实施例的贴合装置无需进行治具更换,便可以进行柔性显示面板2与对应曲面盖板1的贴合。
由上,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贴合装置,结构简单,能够在确保柔性显示面板2与曲面盖板1贴合效果的同时降低生产成本,例如降低贴合装置的设计成本及生产成本,以及降低曲面显示装置的生产成本。
上述进气结构4可以根据气腔321的数量及位置进行设计。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继续参阅图3、图4和图5,进气结构4包括主进气路41、多条支进气路42和多个单向压力阀43。其中,支进气路42与气腔321一一对应。支进气路42的进气口连通主进气路41,支进气路42的出气口连通对应的气腔321。支进气路42的进气侧设置有单向压力阀43,单向压力阀43用于在主进气路41内气体的压力作用下开启。
此处,支进气路42与气腔321一一对应,即每条支进气路42用于对一个气腔321进行充气。支进气路42的进气口与主进气路41连通,支进气路42内的气体由主进气路41提供。主进气路41可以外接供气设备,例如空压机,以由供气设备提供具有不同压力的气体。
可选的,多个气腔321并列排布,每个气腔321可以沿第一方向(例如Y方向)延伸。主进气路41外接供气设备的进气口可以设置于基座31的几何中心处,主进气路41可以沿第二方向(例如X方向)延伸。其中,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相交,例如垂直。如此,支进气路42可以有一个或多个出气口,以向对应的气腔321充气。
例如,请参阅图3,支进气路42与气腔321一一对应,支进气路42具有一个出气口,以向对应的气腔321充气。支进气路42可以沿第三方向(例如Z方向)延伸。其中,第三方向与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所在平面相交,例如垂直。
例如,请参阅图4,支进气路42与气腔321一一对应,支进气路42具有多个出气口,以向对应的气腔321充气。支进气路42可以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的部分以及沿第三方向(例如Z方向)延伸的部分。其中,第三方向与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所在平面相交,例如垂直。支进气路42的多个出气口可以分别位于其沿第三方向延伸的末端。
此外,单向压力阀43可以与支进气路42一一对应,也可以视实际情况为几条支进气路42共用同一个单向压力阀43。并且,单向压力阀43设置于支进气路42的进气侧,单向压力阀43可以设置于对应的支进气路42上,也可以设置于主进气路41连通对应支进气路42的部分上。本公开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以单向压力阀43能够控制对应支进气路42的进气为限。本公开实施例中,在支进气路42的进气侧设置单向压力阀43,可以利用主进气路41中的压力或压力变化依次开启各单向压力阀43,以逐一向支进气路42传输气体,从而实现贴合气囊32内各气腔321的逐一充气。
为方便描述,以下以贴合气囊32包括N个气腔321,N例如为30为例进行说明。
如图5中所示,N个气腔321关于贴合气囊32的对称中心对称并排,N为30。其中,位于对称中心左侧的多个气腔321沿远离对称中心的方向(例如X1方向)依次编号为L1、L2……L15,位于对称中心右侧的多个气腔321沿远离对称中心的方向(例如X2方向)依次编号为R1、R2……R15
可选的,如图5所示,气腔L1和气腔R1连通的支进气路42分别与主进气路41外接供气设备的通路相对,气腔L1和气腔R1连通的支进气路42可以使用设置于该通路上的单向压力阀43统一控制。气腔L2~气腔L10连通的各支进气路42以及气腔R2~气腔R10连通的各支进气路42分别对应一个单向压力阀43,且单向压力阀43设置于主进气路41连通对应支进气路42的部分上。气腔L2~气腔L10连通的各支进气路42以及气腔R2~气腔R10连通的各支进气路42分别由对应的单向压力阀43独立控制。气腔L11~气腔L15以及气腔R11~气腔R15分别位于贴合气囊32的两侧边缘,气腔L11~气腔L15连通的各支进气路42可以使用一个单向压力阀43统一控制,气腔R11~气腔R15连通的各支进气路42可以使用一个单向压力阀43统一控制。
可选的,如图6所示,单向压力阀43可以与支进气路42一一对应,即每个单向压力阀43独立控制一条支进气路42。单向压力阀43可以设置于对应的支进气路42上。并且,主进气路41外接供气设备的通路上也可以设置独立的单向压力阀43。
可以理解,单向压力阀43在主进气路41内气体的压力作用下开启,单向压力阀43的工作原理例如图7中所示。若主进气路41内气体的压力未能达到单向压力阀43的开启压力,则单向压力阀43为关闭状态(OFF),例如图7中的(a)图所示。若主进气路41内气体的压力大于单向压力阀43的开启压力,则单向压力阀43为开启状态(ON),例如图7中的(b)图所示,主进气路41中的压力可以通过单向压力阀43进入对应的支进气路42中。
可选的,请参阅图8,主进气路41与空压机6连接,且主进气路41与空压机6连接的通路上设有第一电磁阀61。
此处,空压机6可以根据使用需求选择设置。例如,空压机6为高压空压机。
此处,第一电磁阀61用于控制主进气路41和空压机6之间气体传输通路的通断,第一电磁阀61可以手动控制或通过控制器自动控制。
可选的,贴合装置还包括控制器7。第一电磁阀61与控制器7连接,以响应于控制器7的控制指令开启或关闭。从而有利于实现贴合装置的自动化作业。
在一些实施例中,沿贴合气囊32的中心至边缘的方向,多个气腔321对应的单向压力阀43的开启压力逐渐增大。这也就是说,通过控制多个单向压力阀43分别具有不同的开启压力,可以沿开启压力增大的方向依次打开单向压力阀43,以通过对应的支进气路42向对应的气腔321逐一充气。
在此基础上,请参阅图9,在一些实施例中,N个气腔321关于贴合气囊32的对称中心对称并排,N为30。如此,对称设置的单向压力阀43的开启压力可以相同。例如,在气腔L1和气腔R1连通的支进气路42对应的单向压力阀43开启后,气腔L1和气腔R1可以同时充气,直至气体压力大于气腔L2和气腔R2连通的支进气路42对应的单向压力阀43的开启压力;然后,气腔L2和气腔R2连通的支进气路42对应的单向压力阀43开启,气腔L2和气腔R2可以同时充气。以此类推,直至贴合气囊32中的各气腔321均充气完成。
需要说明的是,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和图4,基座31还设有与气腔321连通的泄气结构5。泄气结构5用于在将柔性显示面板2压合至曲面盖板1上之后,释放掉气腔321内的气体。本公开实施例中,可以在将柔性显示面板2压合至曲面盖板1上之后,利用泄气结构释放掉气腔内的气体,从而复原贴合气囊的状态,以便于下一次贴合使用。
此处,泄气结构5可以根据气腔321的数量、气腔321的位置以及支进气路42的位置进行设计。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和图10,泄气结构5包括:泄气控制部51以及与气腔321一一对应设置的泄气管路52。泄气管路52的进气口连通对应的气腔321,泄气管路52的出气口与大气连通。泄气控制部51设置于泄气管路上,用于控制泄气管路52的通断。
可选的,泄气结构5可以与进气结构4错位设置。例如,在基座31的俯视视图中,泄气结构5与进气结构4之间具有间隔。例如,泄气结构5中的泄气管路52与对应气腔321的边缘连通,进气结构4中的支进气路42与对应气腔321的中心连通。
可选的,请结合图3、图10和图11理解,基座31还设有插槽310。插槽310将泄气管路52分隔为第一泄气管521和第二泄气管522。泄气控制部51包括:活动插接于插槽310内的密封挡板511以及设置于密封挡板511上的多个密封气囊512。密封挡板511内设有与密封气囊512连通的进排气气路513,以向密封气囊512充气或使密封气囊512泄气。
此处,密封气囊512用于在充气后对密封挡板511与插槽310之间的间隙进行密封。密封气囊512的形状、尺寸及设置位置均可根据实际需求选择设置。
可选的,部分密封气囊512位于密封挡板511靠近第一泄气管521的一侧,并与第一泄气管521一一对应,以在充气后密封第一泄气管521的出气口。部分密封气囊512位于密封挡板511靠近第二泄气管522的一侧,并与第二泄气管522一一对应,以在充气后密封后第二泄气管522的进气口。
可选的,请参阅图12,密封气囊512可以设置为充气式密封圈。
请继续参阅图11,在一些实施例中,进排气气路513与空压机6、真空泵8分别连接。进排气气路513与空压机6连接的通路上设有第二电磁阀62,进排气气路513与真空泵8连接的通路上设有第三电磁阀81。
在此基础上,在使用进气结构4对贴合气囊32的各气腔321进行充气之前,密封挡板511需要先插入基座31的插槽310内,并通过进排气气路513向对应的密封气囊512充气。例如图11中的(a)图所示,关闭第三电磁阀81,打开第二电磁阀62,通过空压机6向密封气囊512充气。从而使密封气囊512密封密封挡板511与插槽310之间的间隙,以阻断泄气管路52。
并且,在将柔性显示面板2贴合至曲面盖板1上之后,通过进排气气路513使对应的密封气囊512泄气。例如图11中的(b)图所示,关闭第二电磁阀62,打开第三电磁阀81,通过真空泵8从密封气囊512中抽气。这样密封气囊512收缩,可以使得密封挡板511与插槽310之间具有间隙,从而方便于将密封挡板511从插槽310中抽离,以导通泄气管路52。进而利用泄气管路52使对应的气腔321泄气。
在贴合装置还包括控制器7的示例中,请参阅图13,第二电磁阀62和第三电磁阀81分别与控制器7连接,还可以响应于控制器7的控制指令开启或关闭。从而有利于实现贴合装置的自动化作业。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4,贴合装置还包括与密封挡板511连接的自动移动设备9。自动移动设备9用于带动密封挡板511移动,以使密封挡板511插入或抽离插槽310。
此处,自动移动设备9可以根据使用需求选择设置,例如采用滚珠丝杠、线性导轨或弹性传动机构等,以能够带动密封挡板511往复运动为限。
此外,自动移动设备9可以集成设置于基座31内,也可以独立设置于基座31外部。
可选的,贴合装置还包括控制器7。自动移动设备9与控制器7连接,以响应于控制器7的控制指令带动密封挡板511移动。
本公开实施例中,可以利用自动移动设备9实现密封挡板511与插槽310之间的自动插接或抽离,以实现贴合装置的自动化作业。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5,贴合装置还包括:设置于进气结构4进气侧的温度调节设备10。温度调节设备10用于调节气腔321内填充气体的进气温度。
此处,温度调节设备10可以根据使用需求选择设置,例如采用加热器或温湿度调节器等,以能够调节气腔321内填充气体的进气温度为限。
此外,温度调节设备10设置于进气结构4的进气侧,可以表现为:设置于主进气路41与空压机6连通的管路上,或者设置于基座31上且位于主进气路41的进气口处等。
可选的,贴合装置还包括控制器7。温度调节设备10与控制器7连接,能够响应于控制器7的控制指令调节前述的进气温度。从而有利于实现贴合装置的自动化作业。
本公开实施例中,利用温度调节设备10可以调节气腔321内填充气体的进气温度,例如提高气腔321内填充气体的进气温度。这样可以利用贴合气囊32的热传导,使得柔性显示面板2和曲面盖板1在温热环境下进行贴合,从而易于提升贴合装置对更小R角曲面的贴合能力,以提高生产良率。
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贴合方法,应用于如上任一实施例所述的贴合装置。请结合图2理解,所述贴合方法包括步骤如下。
S100,将曲面件固定于机台上。
如图2中所示,曲面件例如为曲面盖板1。在将曲面盖板1固定于机台01上之后,曲面盖板1的待贴合表面背离机台01。
S200,将柔性件放置于曲面件和贴合气囊之间,并使贴合气囊与柔性件接触,柔性件与曲面件接触。
如图2中所示,柔性件例如为柔性显示面板2。柔性显示面板2可以先放置于曲面盖板1的待贴合表面,例如图2中所示。或者,柔性显示面板2也可以先贴合于贴合气囊32的表面。
S300,从贴合气囊的中心至边缘逐一向气腔充气,使贴合气囊从中心至边缘逐渐膨胀,并将柔性件对应压合至曲面件上。
请参阅图2,贴合气囊32的各气腔321分隔设置。并且,进气结构4匹配气腔321的数量及位置设置。基于此,从贴合气囊32的中心至边缘逐一向气腔321充气,可以表现为:从贴合气囊3的中心开始,逐一向对应的气腔321充气,以使每个气腔321对应的气囊部分在膨胀后,利用其膨胀压力将柔性显示面板2的对应部分压合至曲面盖板1的对应区域。如此,本公开实施例中,柔性显示面板2在曲面盖板1上的贴合可以从其中心开始向边缘逐渐贴合,以将贴合气泡从中心向边缘逐渐挤压排除。从而方便于在大气环境下完成柔性显示面板2与曲面盖板1的贴合,以简化贴合装置的使用环境,例如无需在真空环境下使用。并且,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各气腔321独立充气,可以具有较快的响应速度,以确保每个气腔321对应的气囊部分均可以快速达到需求的膨胀形变状态,从而利于提高贴合效率。
此外,贴合气囊32设置于基座31上,柔性显示面板2与曲面盖板1的贴合主要依赖于贴合气囊32中各部分的膨胀压力实现。那么对于不同尺寸的曲面盖板1,可以通过控制贴合气囊32进行不同程度膨胀的方式,实现柔性显示面板2和曲面盖板1的贴合。也即,本公开实施例中的贴合装置无需针对曲面盖板1做专用设计,可以具有一定的通用性。
由上,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贴合方法,能够在确保柔性显示面板2与曲面盖板1贴合效果的同时降低生产成本,例如降低贴合装置的设计成本及生产成本,以及降低曲面显示装置的生产成本。
可以理解,在一些实施中,贴合方法还包括步骤S400。
S400,在将柔性件压合至曲面件上之后,释放掉气腔内的气体。
贴合装置的结构可参见前述一些实施例中的相关记载。气腔321内气体的释放可以利用泄气结构5实现,此处不再详述。
本公开实施例中,可以在将柔性件压合至曲面件上之后,利用泄气结构释放掉气腔内的气体,从而复原贴合气囊的状态,以便于下一次贴合使用。
需要补充的是,在一些实施例中,贴合装置还包括设置于进气结构4进气侧的温度调节设备10。基于此,步骤S300包括S310~S320。
S310,在从贴合气囊的中心至边缘逐一向气腔充气之前,调节待填充气体的温度。
S320,在待填充气体的温度达到第一阈值后,从贴合气囊的中心至边缘逐一向气腔充气。
此处,第一阈值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设置。
本公开实施例中,在向气腔充气之前通过调节待填充气体的温度,可以使得待填充气体的温度达到第一阈值,然后再向气腔充气。如此,可以提高气腔内填充气体的温度,以利用贴合气囊32的热传导,使得柔性显示面板2和曲面盖板1可以在温热环境下进行贴合。从而易于提升贴合装置对更小R角曲面的贴合能力,以提高生产良率。
在使用本文中描述的“包括”、“具有”、和“包含”的情况下,除非使用了明确的限定用语,例如“仅”、“由……组成”等,否则还可以添加另一部件。除非相反地提及,否则单数形式的术语可以包括复数形式,并不能理解为其数量为一个。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公开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公开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公开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贴合柔性件至曲面件上;所述贴合装置包括:基座以及设置于所述基座上的贴合气囊;所述贴合气囊包括分隔设置的多个气腔;
其中,所述基座设有与所述气腔分别连通的进气结构;所述进气结构用于从所述贴合气囊的中心至边缘逐一向所述气腔充气,以使所述贴合气囊从中心至边缘逐渐膨胀,将所述柔性件对应压合至所述曲面件上;
其中,沿所述贴合气囊的中心至边缘的方向,单位面积内所述气腔的数量逐渐增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结构包括:主进气路、多条支进气路和多个单向压力阀;其中,
所述支进气路与所述气腔一一对应设置;
所述支进气路的进气口连通所述主进气路,所述支进气路的出气口连通对应的所述气腔;
所述支进气路的进气侧设置有所述单向压力阀,所述单向压力阀用于在所述主进气路内气体的压力作用下开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进气路与空压机连接,且所述主进气路与所述空压机连接的通路上设有第一电磁阀;
所述贴合装置还包括控制器;所述第一电磁阀与所述控制器连接,以响应于所述控制器的控制指令开启或关闭。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沿所述贴合气囊的中心至边缘的方向,多个所述气腔对应的所述单向压力阀的开启压力逐渐增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还设有与所述气腔连通的泄气结构;所述泄气结构用于在将所述柔性件压合至所述曲面件上之后,释放掉所述气腔内的气体;
所述泄气结构包括:泄气控制部以及与所述气腔一一对应设置的泄气管路;
所述泄气管路的进气口连通对应的所述气腔,所述泄气管路的出气口与大气连通;
所述泄气控制部设置于所述泄气管路上,用于控制所述泄气管路的通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还设有插槽,所述插槽将所述泄气管路分隔为第一泄气管和第二泄气管;所述泄气控制部包括:活动插接于所述插槽内的密封挡板以及设置于密封挡板上的多个密封气囊;所述密封挡板内设有与所述密封气囊连通的进排气气路,以向所述密封气囊充气或使所述密封气囊泄气;其中,
部分所述密封气囊位于所述密封挡板靠近所述第一泄气管的一侧,并与所述第一泄气管一一对应,以在充气后密封所述第一泄气管的出气口;
部分所述密封气囊位于所述密封挡板靠近所述第二泄气管的一侧,并与所述第二泄气管一一对应,以在充气后密封后所述第二泄气管的进气口。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排气气路与空压机、真空泵分别连接,且所述进排气气路与所述空压机连接的通路上设有第二电磁阀,所述进排气气路与所述真空泵连接的通路上设有第三电磁阀;
所述贴合装置还包括控制器;所述第二电磁阀和所述第三电磁阀分别与所述控制器连接,以响应于所述控制器的控制指令开启或关闭。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贴合装置还包括与所述密封挡板连接的自动移动设备;所述自动移动设备用于带动所述密封挡板移动,以使所述密封挡板插入或抽离所述插槽;
所述贴合装置还包括控制器;所述自动移动设备与所述控制器连接,以响应于所述控制器的控制指令带动所述密封挡板移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贴合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所述进气结构进气侧的温度调节设备;所述温度调节设备用于调节所述气腔内填充气体的进气温度;
所述贴合装置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温度调节设备与所述控制器连接,以响应于所述控制器的控制指令调节所述进气温度。
10.一种贴合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贴合装置;所述贴合方法包括:
将曲面件固定于机台上;
将柔性件放置于所述曲面件和所述贴合气囊之间,并使所述贴合气囊与所述柔性件接触,所述柔性件与所述曲面件接触;
从所述贴合气囊的中心至边缘逐一向所述气腔充气,使所述贴合气囊从中心至边缘逐渐膨胀,并将所述柔性件对应压合至所述曲面件上。
CN202111610334.7A 2021-12-27 2021-12-27 贴合装置及贴合方法 Active CN11441999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610334.7A CN114419990B (zh) 2021-12-27 2021-12-27 贴合装置及贴合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610334.7A CN114419990B (zh) 2021-12-27 2021-12-27 贴合装置及贴合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419990A CN114419990A (zh) 2022-04-29
CN114419990B true CN114419990B (zh) 2024-03-26

Family

ID=812697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610334.7A Active CN114419990B (zh) 2021-12-27 2021-12-27 贴合装置及贴合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419990B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968047B1 (en) * 2011-05-09 2015-03-03 Balloon Innovations, LLC Balloon display system with inflatable balloon, balloon holder cup and flexible rod with mounting pole
KR20150115054A (ko) * 2014-04-02 2015-10-14 주식회사 티에스티 곡면 글라스의 필름 부착방법 및 부착장치
CN108615466A (zh) * 2018-04-20 2018-10-02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异形曲面盖板与柔性屏的贴合装置及贴合方法
KR20190011405A (ko) * 2017-07-25 2019-02-07 (주) 나인테크 곡면 합착 방법
CN111086315A (zh) * 2019-12-31 2020-05-01 苏州曦寰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曲面盖板的贴合装置及贴合工装
CN112172223A (zh) * 2020-09-23 2021-01-05 广州国显科技有限公司 贴合治具及曲面贴合方法
CN112185255A (zh) * 2020-09-29 2021-01-05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贴合装置、显示装置的制备方法及显示装置
CN113829725A (zh) * 2021-09-27 2021-12-24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贴合治具及贴合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20232578A1 (en) * 2011-02-11 2012-09-13 Deka Products Limited Partnership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controlling bleeding using externally applied pressure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968047B1 (en) * 2011-05-09 2015-03-03 Balloon Innovations, LLC Balloon display system with inflatable balloon, balloon holder cup and flexible rod with mounting pole
KR20150115054A (ko) * 2014-04-02 2015-10-14 주식회사 티에스티 곡면 글라스의 필름 부착방법 및 부착장치
KR20190011405A (ko) * 2017-07-25 2019-02-07 (주) 나인테크 곡면 합착 방법
CN108615466A (zh) * 2018-04-20 2018-10-02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异形曲面盖板与柔性屏的贴合装置及贴合方法
CN111086315A (zh) * 2019-12-31 2020-05-01 苏州曦寰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曲面盖板的贴合装置及贴合工装
CN112172223A (zh) * 2020-09-23 2021-01-05 广州国显科技有限公司 贴合治具及曲面贴合方法
CN112185255A (zh) * 2020-09-29 2021-01-05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贴合装置、显示装置的制备方法及显示装置
CN113829725A (zh) * 2021-09-27 2021-12-24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贴合治具及贴合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419990A (zh) 2022-04-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9200870A1 (zh) 异形曲面盖板与柔性屏的贴合装置及贴合方法
JP2018527202A5 (zh)
WO2017133583A1 (zh) 空气动力装置和气动千斤顶
TW201408488A (zh) 基板貼合裝置以及貼合方法
WO2022062972A1 (zh) 一种泵阀一体式气动控制模组、按摩系统及汽车座椅
CN114419990B (zh) 贴合装置及贴合方法
EP3159264B1 (en) Pressure control system and method for an aircraft seat
US20200079005A1 (en) Partial decoration forming method and partial decoration forming apparatus
CN110751903A (zh) 用于将面板层合到窗的设备及用于将面板层合到窗的方法
US10253893B2 (en) Inflation valve seat with adjustable flow
CN109386629B (zh) 具有可调整流量的充泄气阀座
CN217245461U (zh) 按摩气囊及气压按摩器
CN112292536A (zh) 气动按摩
CN113246824A (zh) 一种汽车座椅气动按摩腰托的集成式气道控制模块
CN213588981U (zh) 一种按摩垫和气囊垫
US11119515B2 (en) Low profile pressure regulator
CN220089909U (zh) 气压按摩装置的充放气集成模块
CN106103148B (zh) 整车供风系统
CN208116488U (zh) 滚压包边系统使用的自适应吸附系统
CN211692759U (zh) 气泵控制盒及软硬度可调的床垫
CN214560252U (zh) 一种玻璃抽真空用固定装置
CN111114253A (zh) 一种环形气囊门
CN215705849U (zh) 一种汽车座椅气动按摩腰托的集成式气道控制模块
CN211364228U (zh) 一种环形气囊门
CN218407961U (zh) 一种隔膜式蓄能器充气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