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409016A - 滤芯及净水系统 - Google Patents

滤芯及净水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409016A
CN114409016A CN202210010410.9A CN202210010410A CN114409016A CN 114409016 A CN114409016 A CN 114409016A CN 202210010410 A CN202210010410 A CN 202210010410A CN 114409016 A CN114409016 A CN 11440901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filter element
filter
purification system
storage bo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010410.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柯映充
孙天厚
郑跃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Midea Qinghu Water Purification Equipment Co ltd
Midea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Midea Qinghu Water Purification Equipment Co ltd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Midea Qinghu Water Purification Equipment Co ltd, Midea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Midea Qinghu Water Purific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010410.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409016A/zh
Publication of CN1144090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40901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44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dialysis, osmosis or reverse osmosis
    • C02F1/441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dialysis, osmosis or reverse osmosis by reverse osmosi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001Processes for the treatment of water whereby the filtration technique is of importanc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201/00Apparatus for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2201/002Construction details of the apparatu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201/00Apparatus for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2201/002Construction details of the apparatus
    • C02F2201/004Seals, connec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201/00Apparatus for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2201/002Construction details of the apparatus
    • C02F2201/005Valv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209/00Controlling or monitoring parameters in water treatment
    • C02F2209/40Liquid flow rat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301/00General aspects of water treatment
    • C02F2301/06Pressure conditions
    • C02F2301/066Overpressure, high pressur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301/00General aspects of water treatment
    • C02F2301/08Multistage treatments, e.g. repetition of the same process step under different condi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303/00Specific treatment goals
    • C02F2303/14Maintenance of water treatment install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307/00Location of water treatment or water treatment device
    • C02F2307/06Mounted on or being part of a faucet, shower handle or showerhead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Water Treatment By Sorption (AREA)
  • Separation Using Semi-Permeable Membra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净水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滤芯及净水系统。滤芯包括滤壳、滤芯本体和存储箱。滤壳内设有第一安装腔和第二安装腔,滤芯本体设于第一安装腔内,存储箱设于第二安装腔内,存储箱上设有连通孔,进水水路的水适于进入至存储箱内部,且连通孔适于被水封,当存储箱内部的气压大于进水水路的水压时,存储箱内的水被挤压并流向出水水路。根据本发明提供的滤芯,在净水系统出水的瞬间,存储箱内部的空气膨胀,可以将存储箱内的水快速推出,这样可以保证打开水龙头就有稳定连续的出水流量,解决当前净水系统取水时的“断流现象”,可大大提升用户的满意度。

Description

滤芯及净水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净水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滤芯及净水系统。
背景技术
当前大通量反渗透净水机是净水市场的主销机型,反渗透滤芯为该类型净水机的核心水处理单元,由于反渗透的工作原理需要对系统进行增压,净水系统从接收到取水信号到稳定供水需要一定的时间,所以用户每次打开龙头取水时,龙头先喷出一小部分管路的残留水,然后需要等待2-3秒钟才能稳定的水量供出,中间存在这2-3秒钟的断流现象,用户体验效果不好,降低了用户对净水机的满意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滤芯及净水系统,用以解决相关技术中净水系统刚刚启动时出现断流现象的技术缺陷,使水龙头具有稳定连续出水的优势。
本发明提出一种滤芯,包括:
滤壳,所述滤壳内设有第一安装腔和第二安装腔,所述滤壳上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
滤芯本体,所述滤芯本体设于所述第一安装腔内,所述滤芯本体与所述滤壳限定出进水水路和出水水路,所述进水水路与所述进水口连通,所述出水水路与所述出水口连通,所述进水水路的水经过所述滤芯本体过滤后流入所述出水水路内;
存储箱,所述存储箱设于所述第二安装腔内,所述存储箱上设有连通孔,所述进水水路的水适于进入至所述存储箱内部,且所述连通孔适于被水封,当所述存储箱内部的气压大于所述进水水路的水压时,所述存储箱内的水被挤压并流向所述出水水路。
根据提供的一种滤芯,所述连通孔的孔径为3mm-20mm。
根据提供的一种滤芯,所述滤壳上设有用于标记存储箱安装方向的定位部,所述定位部与所述连通孔相对设置。
根据提供的一种滤芯,所述定位部为设于所述滤壳外周壁的定位筋。
根据提供的一种滤芯,所述存储箱外表面的形状与所述第二安装腔内表面的形状相同。
根据提供的一种滤芯,所述滤芯本体上设有盖板,所述盖板将所述滤壳内部分隔为所述第一安装腔和所述第二安装腔,所述盖板上设有贯通孔,所述贯通孔用于连通所述进水水路和所述存储箱。
根据提供的一种滤芯,所述盖板包括:
主体部,所述主体部与所述滤芯本体的端部贴合;
折边部,所述折边部与所述主体部的周沿连接,所述折边部包裹于所述滤芯本体的外周壁;
翻边部,所述翻边部由所述折边部远离所述主体部的端部弯折形成,且所述翻边部位于所述第一安装腔的内周壁和所述折边部之间,所述贯通孔设于所述翻边部。
根据提供的一种滤芯,所述滤壳包括壳体和端盖,所述壳体内限定出所述第一安装腔和所述第二安装腔,所述壳体的一端为敞开端,另一端为封闭端,所述端盖盖设于所述敞开端,且所述滤芯本体与所述封闭端止抵,所述存储箱夹设于所述滤芯本体和所述端盖之间,所述端盖上设有台阶部,所述台阶部与所述存储箱配合且止抵。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净水系统,包括:
进水通道;
出水通道,所述出水通道上设有高压开关;
过滤通道,所述过滤通道上依次串联有前置滤芯、滤芯单元和后置滤芯,所述后置滤芯为如上所述的滤芯,所述后置滤芯与所述出水通道连通,所述前置滤芯与所述进水通道连通;
废水通道,所述废水通道与所述滤芯单元的废水出口连通,所述废水通道上设有废水控制阀。
根据提供的一种净水系统,还包括单向阀,所述单向阀设置在所述滤芯单元和所述后置滤芯之间。
根据提供的一种净水系统,还包括增压泵,所述增压泵设于所述前置滤芯和所述滤芯单元之间。
根据提供的一种净水系统,还包括进水控制阀,所述进水控制阀设置在所述进水通道,或者,所述进水控制阀设于所述前置滤芯和所述滤芯单元之间。
根据提供的一种净水系统,所述过滤通道上设有至少两个所述滤芯单元,至少两个所述滤芯单元并联连通。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滤芯,在净水系统出水的瞬间,存储箱内部的空气膨胀,可以将存储箱内的水快速推出,这样可以保证打开水龙头就有稳定连续的出水流量,解决当前净水系统取水时的“断流现象”,可大大提升用户的满意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净水系统的示意图之一;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净水系统的示意图之二;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净水系统的水质调节方法的控制流程图之一;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净水系统的水质调节方法的控制流程图之二;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净水系统的水质调节方法的控制流程图之三;
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滤芯的剖视图,其中弹性气囊被压缩;
图7是图6中弹性气囊被进一步压缩的示意图;
图8是图7中弹性气囊膨胀到初始状态的示意图;
图9是图8中关闭出水控制阀时的弹性气囊的瞬时状态以及水流流向;
图10是图9中关闭出水控制阀一段时间后的弹性气囊的状态以及水流流向;
图1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滤芯的剖视图,其中存储箱内存有水,该部分水对连通孔起到水封的作用;
图12是图11中存储箱内的气压大于水压,水被挤出的状态图
图13是图12中存储箱内空气完全泄压的状态;
图14是图13中关闭出水控制阀时存储箱内空气被压缩的状态;
图15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滤芯的水流状态图;
图16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净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17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净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净水系统1000,
进水通道210,
过滤通道220,前置滤芯221,复合滤芯222,滤芯单元223,
出水通道230,单向阀231,高压开关232,出水控制阀233,
废水通道240,废水控制阀241,
电控系统260,水质调节单元261,档位调节键262,控制单元263,
增压泵251,调节阀252,限流阀253,进水控制阀254,
触控屏255,
进水水质检测单元271,出水水质检测单元272,
后置滤芯100,
滤壳110,定位部111,第一安装腔112,第二安装腔113,进水口114,出水口115,
壳体116,敞开端1161,封闭端1162,端盖117,台阶部118,
滤芯本体120,进水水路121,出水水路122,盖板123,主体部124,折边部125,翻边部126,
空气压缩单元130,压缩腔131,
存储箱140,连通孔14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实施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下面参照图1-图17详细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滤芯、净水系统1000、净水器以及净水系统1000的水质调节方法。
如图1以及图2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净水系统1000,包括进水通道210、过滤通道220、出水通道230、废水通道240、增压泵251、调节阀252和电控系统260。
具体而言,过滤通道220与进水通道210连通,过滤通道220上依次串联有前置滤芯221、复合滤芯222和后置滤芯100,进水通道210与前置滤芯221连通,复合滤芯222包括至少两个并联的滤芯单元223,至少两个滤芯单元223的脱盐率不相同。这里,“至少两个滤芯单元223”可以理解为两个及两个以上,也即多个滤芯单元223;“至少两个滤芯单元223的脱盐率不相同”可以理解为,多个滤芯单元223中至少存在一个滤芯单元223的脱盐率与其他滤芯单元223的脱盐率不相同。例如,当滤芯单元223为两个时,该两个滤芯单元223的脱盐率不相同;当滤芯单元223为三个时,存在一个滤芯单元223,该滤芯单元223的脱盐率与其余两个的滤芯单元223的脱盐率中的至少一个不相同。
还需要说明的是,滤芯单元223对水进行过滤时,由于脱盐率不同,而得到的水质也不同,也即水经过不同的滤芯单元223后,水中的矿物质含量不同。这里的“水质”可以理解为水中矿物质的含量;“水质不同”可以理解为水中矿物质含量不同。结合滤芯单元223的脱盐率,选择性地控制水流流经滤芯单元223的量,从而可以获取矿物质含量不同的水。为了方便调节水质,多个滤芯单元223中的至少一个的出水口处设有调节阀252,调节阀252的开度可调且适于调节对应滤芯单元223的流量,这样多个滤芯单元223中存在至少一个滤芯单元223的产水量与其他不同,多个滤芯单元223产出的水混合后,可以得到不同脱盐率的水,由此可以达到调节整个出水通道230内水的脱盐率的目的。需要说明的是,水在过滤通道220内流通的过程中,由于多个滤芯单元223中的至少一个的出水口开度可调,这样该滤芯单元223可以连续调节出水的脱盐率,使净水系统1000的流出的水满足出水水质需求。
多个滤芯单元223并联以构造复合滤芯222,多个滤芯单元223过滤出的水汇集到出水通道230,并在出水通道230混合,这样无需设置用于将不同脱盐率的水混合在一起的水箱结构。进一步地,通过在滤芯单元223的出水口处设置调节阀252,通过调节调节阀252的开度,可以满足净水系统1000出水端的预设脱盐率要求,而且在预设的脱盐率的要求下,可以实现实时控制、实时产水,从而可以提升净水系统1000的产水效率。这里,调节阀252可以为电动调节阀252,由此便于控制净水系统1000。
参见图1所示,出水通道230与后置滤芯100连通,出水通道230上沿水流方向依次设有单向阀231、高压开关232和出水控制阀233。出水控制阀233用于控制出水通道230的通断,例如,当出水控制阀233收到高电位电信号时,出水控制阀233处于连通状态,此时出水通道230内水流可以流动;当出水控制阀233收到低电位电信号时,出水控制阀233处于断开状态,此时出水通道230内水被阻断。单向阀231可以用于控制水流单向流动,例如,通过在出水通道230上设置单向阀231,水流在出水通道230内仅能朝向出水一端流动,而不能反向流动。高压开关232可以控制净水系统1000的启动或者停机。需要说明的是,出水控制阀233可以为电磁阀,由此便于控制出水通道230的通断。
每个滤芯单元223的废水口与废水通道240均连通,废水通道240上设有废水控制阀241。废水通道240可以将滤芯单元223过滤后的水废水收集起来,作为浓缩水回收。增压泵251设于前置滤芯221和复合滤芯222之间,用以提升过滤通道220内水流压力,使水能够顺利的流过过滤通道220。
电控系统260包括水质调节单元261和控制单元263,水质调节单元261、调节阀252、高压开关232、出水控制阀233、增压泵251和废水控制阀241与控制单元263均通讯连接。电控系统260可以为整个净水系统1000的控制中心,水质调节单元261可以作为信号输入端,控制单元263为数据处理中心和控制指令发射端,调节阀252、高压开关232、出水控制阀233、增压泵251和废水控制阀241均作为控制指令接收端,并执行相应的控制指令。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净水系统1000,通过在滤芯单元223上设置开度可调的调节阀252,并且通过调节调节阀252的开度,可以满足净水系统1000出水端的预设脱盐率要求,而无需设置用于将不同脱盐率的水混合在一起的水箱结构,在预设的脱盐率的要求下,可以实现实时控制、实时产水,从而可以提升净水系统1000的产水效率。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参见图1和图2所示,调节阀252设于脱盐率最低的滤芯单元223的出水口处。这样,可以扩大脱盐率的调节范围。具体地,调节阀252的开度可以在完全关闭状态和完全打开状态之间开度可调。为了方便描述,以复合滤芯222包括两个滤芯单元223为例,其中一个滤芯单元223为高脱盐率滤芯,且脱盐率为95%;另一个滤芯单元223为低脱盐率滤芯,且脱盐率为40%。调节阀252设于低脱盐率的滤芯单元223的出水口处,用以控制该出水口的流量。
当调节阀252处于完全关闭的状态时,净水系统1000出水为高脱盐率滤芯单元223的净化水,脱盐率可达95%;当调节阀252处于完全打开的状态时,净水系统1000出水为高脱盐率的滤芯单元223出水与低脱盐率的滤芯单元223出水的混合水,混合比例为1:1,净化水的脱盐率为60%;当调节阀252打开一定的角度时,净水系统1000出水为高脱盐率的滤芯单元223与低脱盐率的滤芯单元223出水的混合水,反渗透水的占比高于纳滤水,净化水的脱盐率在60%~95%范围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1所示,多个滤芯单元223中的至少存在一个的废水出口处设有限流阀253。限流阀253可以为具有固定孔径的限流小孔,限流小孔的孔径可以根据净水系统1000的流量进行匹配,如800G的净水系统1000可以匹配0.8mm-1.2mm孔径的限流阀253,这样可以使限流阀253与净水系统1000的出水通量成正比。在一些示例中,限流阀253可以设置在脱盐率最低的滤芯单元223的废水出口处。
需要说明的是,当多个滤芯单元223组成复合滤芯时,多个滤芯单元223之间会有压力差,压力差的存在容易导致整个净水系统的脱盐率不稳定。针对这一技术问题,可以设置限流阀253,用以平衡多个滤芯之间的压差,用以提升整个净水系统1000的脱盐率稳定性。例如,当滤芯单元223为两个时,限流阀253可以平衡该两个滤芯单元223的压力差。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滤芯单元223可以为反渗透滤芯、超滤滤芯、纳滤滤芯、碳棒滤芯或者碳纤维复合滤芯222。例如,净水系统1000的复合滤芯222包括两个滤芯单元223,该两个滤芯单元223中的一个为反渗透滤芯,也即该滤芯单元223为高脱盐率滤芯且脱盐率为95%;另一个滤芯单元223为纳滤滤芯,也即该滤芯单元223为低脱盐率滤芯且脱盐率为40%,调节阀252设置在纳滤滤芯的出口处,用以调节从纳滤滤芯流出的水的流量。需要说明的是,此净水系统1000并不局限于反渗透滤芯与纳滤滤芯并联,只要是不同过滤精度的膜元件都可以混合出矿物质含量不同的水,可以基于用户不同需求灵活调节即可。
结合图1和图3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水质调节单元261可以包括多个档位调节键262,每个档位调节键262与调节阀252的不同开度值对应,每个档位对应不同水质。例如,多个档位调节键262中其中一个可以对应纯净水(262a),其中另一个可以对应低矿水(262b),其中再一个可以对应高矿水(262c)。这样,当用户触发低矿水对应的档位调节键262时,控制单元263接收到对应的电信号,并将对应的电信号转化成控制指令,并将控制指令传递给调节阀252等阀体结构,调节阀252可以根据控制指令调整开度,以使整个净水系统1000可以输出低矿水。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净水系统1000还可以包括进水控制阀254,进水控制阀254与控制单元263通讯连接,进水控制阀254设于进水通道210上,参见图2所示。当然,进水控制阀254的设置位置并不限于此,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1,进水控制阀254还可以设于前置滤芯221和复合滤芯222之间。需要说明的是,进水控制阀254的设置位置不会对净水系统1000的电控逻辑产生实质影响,由此可以根据安装空间、设计需求灵活调整进水控制阀254的位置。在一些示例中,进水控制阀254可以为电磁阀,一方面,电磁阀较为常见,维修或者更换都比较容易;另一方面,电磁阀价格便宜,可以节省整个净水系统1000的设备成本。
进一步地,净水系统1000还可以包括触控屏255,触控屏255设于出水通道230的末端,触控屏255与控制单元263通讯连接。例如触控屏255可以设置在净水系统1000的水龙头上,这样用户可以通过水龙头上的触控屏255观察净水系统1000的状态。更进一步地,档位调节键262可以设于触控屏255上,这样用户可以对触控屏255直接操作,用以控制净水系统1000。
具体地,参见图3所示,水龙头的触控屏255上设置有三个档位调节键262,三个档位调节键262分别对应纯净水档位、高矿水档位和低矿水档位。用户可以根据需求选择水质。当用户选择纯净水档位时,点击触控屏255上与纯净水档位对应的档位调节键262,控制单元263接收到档位调节键262对应的电信号;基于电信号,控制单元263发出控制指令,先启动进水控制阀254和增压泵251,将调节阀252调整为关闭状态,再启动出水控制阀233,此时净水系统1000输出纯净水,该纯净水的脱盐率可达到95%。
当用户选择低矿水档位时,点击触控屏255上与低矿水档位对应的档位调节键262,控制单元263接收到档位调节键262对应的电信号;基于电信号,控制单元263发出控制指令,先启动进水控制阀254和增压泵251,将调节阀252的开度调整到30%,再启动出水控制阀233,此时净水系统1000输出低矿水,该低矿水的脱盐率可以为78%-82%。
当用户选择高矿水档位时,点击触控屏255上与高矿水档位对应的档位调节键262,控制单元263接收到档位调节键262对应的电信号;基于电信号,控制单元263发出控制指令,先启动进水控制阀254和增压泵251,将调节阀252的开度调整到100%,再启动出水控制阀233,此时净水系统1000输出高矿水,该高矿水的脱盐率可以为60%-65%。
档位调节键262并不仅限于纯净水、低矿水、高矿水等三个水质档位,也可增设其他用水场景或自定义的水质档,控制单元263预先设定好各个档位对应的调节阀252开度,当控制单元263接收到信号时,启动进水控制阀254和增压泵251,将调节阀252调整至相对应的开度,最后打开出水控制阀233供水,由此可以获取用户需求的水,满足用户的用水需求,大大提升用户满意度。
如表1所示,下表为净水系统1000的实验数据:
档位调节键 调节阀的开度 目标净化水脱盐率 实测净化水脱盐率
纯净档 0 ≥95% 96.3%
高矿档 100% 60~65% 62.7%
低矿档 30% 78~82% 81.5%
自定义 50% 70~75% 74.2%
表1
如图1和图4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净水系统1000还包括进水水质检测单元271,进水水质检测单元271设于复合滤芯222上游,用以检测进水水质。进水水质检测单元271可以为TDS探针,也即水质传感器,其检测的数值可以称为TDS值。需要说明的是,根据用户需求,净水系统1000的出水需要含有一定量的矿物质,但是在水质硬度比较高的区域由于脱盐率过低,由此导致水容易结垢,用户体验效果较差。针对这一技术问题,在净水系统1000的进水端设置进水水质检测单元271,水在流向复合滤芯222之前,先对水的矿物质含量进行检测,并依据进水水质,调整调节阀252的开度。
例如,参见表2所示,触控屏255上设置有但不局限于纯净水、高矿水、低矿水、自定义等多个档位供上用户根据用水需求进行选择,针对于水质相对较差的区域,如果用户选择脱盐率较低的高矿档位时,会出现烧水结垢的问题,根据本实施例的净水系统1000,在进水水路121上设定了水质传感器TDS探针,检测用户的进水水质,净水系统1000根据进水水质限定净水出水的最低脱盐率阀值,保证净水器出水不结垢。具体地,在高矿水档位下,调节阀252开度以及对应的高矿水脱盐率设定阀值,参见表2。
Figure BDA0003458856270000101
Figure BDA0003458856270000111
表2
具体地,参见图4和表2所示,触控屏255上可以设置有多个档位调节键262,以供用户根据需求进行选择。当用户选择高矿水档位时,同时进水水质检测单元271检测进水的TDS值并反馈给控制单元263,控制单元263根据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判断处理:
当进水水质TDS≤250mg/L时,依次打开进水控制阀254和增压泵251,将调节阀252的开度调到100%,也即调节阀252处于完全打开状态,最后打开出水控制阀233,净水系统1000出净化水。设定高矿水脱盐率设定阀值为60%-65%,并对比高矿水脱盐率设定阀值和实际脱盐率;
当进水水质250mg/L<TDS≤350mg/L时,依次打开进水控制阀254和增压泵251、将调节阀252的开度调到60%,最后打开出水控制阀233,净水系统1000出净化水。设定高矿水脱盐率设定阀值大于等于70%,并对比高矿水脱盐率设定阀值和实际脱盐率;
当进水水质350mg/L<TDS≤450mg/L时,依次打开进水控制阀254和增压泵251、将调节阀252的开度调到40%,最后打开出水控制阀233,净水系统1000出净化水。设定高矿水脱盐率设定阀值大于等于75%,并对比高矿水脱盐率设定阀值和实际脱盐率;
当进水水质450mg/L<TDSmg/L时,依次打开进水控制阀254和增压泵251、将调节阀252的开度调到30%,最后打开出水控制阀233,净水系统1000出净化水。设定高矿水脱盐率设定阀值大于等于80%,并对比高矿水脱盐率设定阀值和实际脱盐率。
基于此,经试验可得到如表3所示的数据:
Figure BDA0003458856270000112
Figure BDA0003458856270000121
表3
结合上表,对比高矿水脱盐率设定阀值和实际脱盐率,可以了解净水系统1000的工作情况,不但可以使净水系统1000的出水水质满足设定要求,还可以降低净水系统1000结垢的风险。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通过设定高矿水的脱盐率阀值,可以控制高矿水的出水的TDS值,TDS值小于150mg/L的水质不会出现结垢的现象,因此本净水系统1000可满足用户不同场景的用水需求,同时又能保证出水水质防止出水结垢,可大大提升用户满意度。
为了方便设置进水检测单元,如图1和图2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进水水质检测单元271位于增压泵251和前置滤芯221之间。进一步地,参见图1所示,进水控制阀254设于前置滤芯221和复合滤芯222之间,进水水质检测单元271位于进水控制阀254和前置滤芯221之间。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净水系统1000还包括出水水质检测单元272,出水水质检测单元272设于出水通道230,用以检测出水水质。出水水质检测单元272可以为TDS探针,也即水质传感器。当净水系统1000对水质进行调节时,如出现出水水质不达标,例如,出水水质超出预期出水水质或者出水水质未达到预期出水水质,可以调整调节阀252的开度,以使出水水质达到预期水质。
这里,出水水质检测单元272的检测结果可以作为净水系统1000的反馈信息,基于出水水质的信息,对调节阀252的开度进行调整,达到对出水水质进行补偿的目的,以使出水通道230内的水满足出水水质要求。如图1和图5所示,水龙头的触控屏255上设置有三个档位调节键262,三个档位调节键262分别对应纯净水档位、高矿水档位和低矿水档位。用户可以根据需求选择水质。
在一些示例中,当实际脱盐率超出所述目标水质脱盐率范围时,调节阀252的开度变化1%-4%,以使实际脱盐率位于目标水质脱盐率范围内。
例如,当用户选择低矿水档位时,点击触控屏255上与纯净水档位对应的档位调节键262,控制单元263接收到档位调节键262对应的电信号;基于电信号,控制单元263发出控制指令,先启动进水控制阀254和增压泵251,将调节阀252的开度调整至30%的状态,再打开出水控制阀233,净水系统1000输出低矿水;同时,进水水质检测单元271用于检测进入到复合滤芯222的水的水质,出水水质检测单元272用于检测净水系统1000输出的水的水质,进水水质检测单元271和出水水质检测单元272的检测数据可以反馈至控制单元263,控制单元263根据反馈的数据计算净化水的脱盐率,脱盐率的计算公式可以为:脱盐率=(1-出水TDS值/进水TDS值)×100%。计算结果与高矿水脱盐率设定阀值进行比对。
低矿水出水水质脱盐率设定值可以为78%-82%。如果净化水的脱盐率计算结果小于78%,控制单元263发出调整调节阀252开度的指令,在原状态的基础上再关闭2%的角度,然后再次对出水水质进行检测及比对,直到净化水的脱盐率满足设定的78%-82%;如果计算结果大于82%,控制单元263发出调整调节阀252开度的指令,在原状态的基础上再打开2%的角度,然后再次对出水水质进行检测及比对,直到净化水的脱盐率满足设定的78%-82%;如果计算结果为78%-82%,且与设定值吻合,则保持现状态继续出水,给用户提供满足需求的低矿水质。
当用户选择高矿水档位时,如图5所示,点击触控屏255上与纯净水档位对应的档位调节键262,控制单元263接收到档位调节键262对应的电信号;基于电信号,控制单元263发出控制指令,先启动进水控制阀254和增压泵251,将调节阀252的开度调整至100%,也即调节阀252处于完全打开状态,再打开出水控制阀233,净水系统1000输出高矿水;同时,进水水质检测单元271用于检测进入到复合滤芯222的水的水质,出水水质检测单元272用于检测净水系统1000输出的水的水质,进水水质检测单元271和出水水质检测单元272的检测数据可以反馈至控制单元263,控制单元263根据反馈的数据计算净化水的脱盐率,脱盐率的计算公式可以为:脱盐率=(1-出水TDS值/进水TDS值)×100%。计算结果与目标水质脱盐率进行比对。
高矿水出水水质脱盐率设定值为60%-65%,如果计算结果小于60%,控制单元263发出再次调整调节阀252的开度的控制指令,在原状态的基础上再关闭2%的角度,然后再次对出水水质进行检测及比对,直到净化水的脱盐率满足设定的60%-65%;如果计算结果大于65%,控制单元263再次发出调整调节阀252的开度的控制指令,在原状态的基础上再打开2%的角度,然后再次对出水水质进行检测及比对,直到净化水的脱盐率满足设定的60%-65%;如果计算结果60%-65%与设定值吻合,则保持现状态继续出水,给用户提供满足需求的高矿水质。
触控屏255上并不仅限于纯净水、低矿水、高矿水等三个水质档位,也可增设其他用水场景或自定义的水质档,控制单元263预先设定好各个档位对应的调节阀252对应的打开角度,当控制单元263接收到信号时依次打开进水控制阀254、增压泵251、以及调节阀252相对应的打开角度,再打开出水控制阀233供水,龙头出水的同时对出水水质进行检测并与目标水质脱盐率范围进行比对,如果比对值有偏差再进一步进行修正补偿,直到出水水质与目标水质脱盐率范围吻合。
参见表4,表4为具体实验数据:
档位 调节阀打开角度 目标净化水脱盐率 实测净化水脱盐率
纯净档 0 ≥95% 96.3%
高矿档 100% 60%-65% 62.7%
低矿档 30% 78%-82% 81.5%
自定义 50% 70%-75% 74.2%
表4
由表4可知,当选择低矿水档位时,目标水质脱盐率范围为78%-82%;
当选择高矿水档位时,目标水质脱盐率范围为60%-65%;
当选择纯净水档位时,目标水质脱盐率范围大于等于95%;
当选择自定义档位时,目标水质脱盐率范围为70%-75%。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出水水质检测单元272位于高压开关232和出水控制阀233之间。由此可以便于设置出水水质检测单元272。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净水器,包括如上所述的净水系统1000。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净水器,通过在滤芯单元223上设置开度可调的调节阀252,并且通过调节调节阀252的开度,可以满足净水系统1000出水端的预设脱盐率要求,而无需设置用于将不同脱盐率的水混合在一起的水箱结构,在预设的脱盐率的要求下,可以实现实时控制、实时产水,从而可以提升净水系统1000的产水效率。
参见图3,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净水系统1000的水质调节方法,调节方法包括:
步骤一:获取目标水质信息。这里“目标水质信息”可以为净水系统1000的出水的矿物质含量信息,该信息可以与触控屏255上的档位调节键262对应,也即当档位调节键262被触发时,对应的水质信息可以转化成电信号,控制单元263与触控屏255通讯连接,控制单元263可以获取目标水质信息。
步骤二:基于目标水质信息,调节复合滤芯222中至少一个滤芯的出水口开度。控制单元263收到目标水质信息后,可以将目标水质信息转换成控制指令,控制单元263将控制指令发送至各个控制阀,并且将调节阀252调节至对应的开度,进而达到调节水质的目的。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净水系统1000的水质调节方法,通过在滤芯单元223上设置开度可调的调节阀252,并且通过调节调节阀252的开度,可以满足净水系统1000出水端的预设脱盐率要求,而无需设置用于将不同脱盐率的水混合在一起的水箱结构,在预设的脱盐率的要求下,可以实现实时控制、实时产水,从而可以提升净水系统1000的产水效率。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在获取目标水质信息的步骤中,通过档位调节键262获取目标水质信息,或者通过自定义水质脱盐率获取目标水质信息。由此可以增加水质调节的灵活多样性。
下面参照图1和图3详细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净水系统1000的水质调节方法。
具体地,如图1所示,净水系统1000包括进水通道210、过滤通道220、出水通道230、废水通道240、增压泵251、调节阀252、触控屏255和电控系统260。复合滤芯222包括多个并联的滤芯单元223,多个滤芯单元223的脱盐率不相同,调节阀252设于脱盐率最低的滤芯单元223的出水口处。触控屏255可以设置在净水系统1000的水龙头处,方便用户观察。
为了方便描述,以复合滤芯222包括两个滤芯单元223为例,其中一个滤芯单元223为高脱盐率滤芯,且脱盐率为95%;另一个滤芯单元223为低脱盐率滤芯,且脱盐率为40%。调节阀252设于低脱盐率的滤芯单元223的出水口处,用以控制该出水口的流量。
当调节阀252处于完全关闭的状态时,净水系统1000出水为高脱盐率滤芯单元223的净化水,脱盐率可达95%;当调节阀252处于完全打开的状态时,净水系统1000出水为高脱盐率的滤芯单元223出水与低脱盐率的滤芯单元223出水的混合水,混合比例为1:1,净化水的脱盐率为60%;当调节阀252打开一定的角度时,净水系统1000出水为高脱盐率的滤芯单元223与低脱盐率的滤芯单元223出水的混合水,反渗透水的占比高于纳滤水,净化水的脱盐率在60%~95%范围之间。
触控屏255上设置有三个档位调节键262,三个档位调节键262分别对应纯净水档位、高矿水档位和低矿水档位。用户可以根据需求选择水质。当用户选择纯净水档位时,点击触控屏255上与纯净水档位对应的档位调节键262,控制单元263接收到档位调节键262对应的电信号;基于电信号,控制单元263发出控制指令,先启动进水控制阀254和增压泵251,将调节阀252调整为关闭状态,再启动出水控制阀233,此时净水系统1000输出纯净水,该纯净水的脱盐率可达到95%。
当用户选择低矿水档位时,点击触控屏255上与低矿水档位对应的档位调节键262,控制单元263接收到档位调节键262对应的电信号;基于电信号,控制单元263发出控制指令,先启动进水控制阀254和增压泵251,将调节阀252的开度调整到30%,再启动出水控制阀233,此时净水系统1000输出低矿水,该低矿水的脱盐率可以为78%-82%。
当用户选择高矿水档位时,点击触控屏255上与高矿水档位对应的档位调节键262,控制单元263接收到档位调节键262对应的电信号;基于电信号,控制单元263发出控制指令,先启动进水控制阀254和增压泵251,将调节阀252的开度调整到100%,再启动出水控制阀233,此时净水系统1000输出高矿水,该高矿水的脱盐率可以为60%-65%。
档位调节键262并不仅限于纯净水、低矿水、高矿水等三个水质档位,也可增设其他用水场景或自定义的水质档,控制单元263预先设定好各个档位对应的调节阀252开度,当控制单元263接收到信号时,启动进水控制阀254和增压泵251,将调节阀252调整至相对应的开度,最后打开出水控制阀233供水,由此可以获取用户需求的水,满足用户的用水需求,大大提升用户满意度。
参见图4,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净水系统1000的水质调节方法,调节方法包括:
步骤一:获取目标水质信息和进水水质信息。这里“目标水质信息”可以为净水系统1000的出水的矿物质含量信息,该信息可以与触控屏255上的档位调节键262对应,也即当档位调节键262被触发时,对应的水质信息可以转化成电信号,控制单元263与触控屏255通讯连接,控制单元263可以获取目标水质信息。“进水水质信息”可以为净水系统1000的进水口位置的水质信息,也可以为进入到复合滤芯222的水的水质信息。进水水质信息可以通过进水水质检测单元271进行检测。具体地,进水水质检测单元271可以为TDS探针,也即水质传感器。控制单元263可以接收进水水质检测单元271的检测信息。
步骤二:基于目标水质信息和进水水质信息,调节复合滤芯222中至少一个滤芯的出水口开度,调整复合滤芯222脱盐率,以得到目标水质。控制单元263收到目标水质信息和进水水质信息后,可以将目标水质信息、进水水质信息转换成对应的控制指令,控制单元263将控制指令发送至各个控制阀,并且将调节阀252调节至对应的开度,进而达到调节水质的目的。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净水系统1000的水质调节方法,在净水系统1000的进水端处,先对水的矿物质含量进行检测,并依据进水水质,调整调节阀252的开度。由此,当净水系统1000制备高矿水时,可以避免净水系统1000内部结垢,改善使用体验。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在获取目标水质信息和进水水质信息的步骤中,通过档位调节键262获取目标水质信息,或者通过自定义水质脱盐率获取目标水质信息。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在获取目标水质信息和进水水质信息的步骤中,也即在步骤一中,利用进水水质检测单元271获取进水水质信息,目标水质信息可以为高矿水。需要说明的是,“高矿水”中的“高”是指相对的高度,例如,与“低矿水”中的“低”相对。
基于目标水质信息和进水水质信息,调节复合滤芯中至少一个滤芯的出水口开度,调整复合滤芯脱盐率,以得到目标水质的步骤包括:
当进水水质信息小于等于250mg/L时,设定高矿水脱盐率设定阀值为60%-65%,调整调节阀252的开度,以使出水水质满足高矿水脱盐率设定阀值;
当进水水质信息小于等于350mg/L、且大于250mg/L时,设定高矿水脱盐率设定阀值大于等于70%,调整调节阀252的开度,以使出水水质满足高矿水脱盐率设定阀值;
当进水水质信息小于等于450mg/L、且大于350mg/L时,设定高矿水脱盐率设定阀值大于等于75%,调整调节阀252的开度,以使出水水质满足高矿水脱盐率设定阀值;
当进水水质信息大于450mg/L时,设定高矿水脱盐率设定阀值大于等于80%,调整调节阀252的开度,以使出水水质满足高矿水脱盐率设定阀值。
需要说明的是,考虑到进水水质的不同,如果设定单一的高矿水脱盐率设定阀值,净水系统的出水水质中矿物质含量存在超高的风险,进而容易导致进水系统结垢,基于进水水质信息,设定相应的高矿水脱盐率设定阀值,再结合调节阀252的开度,由此不但可使出水水质满足高矿水脱盐率设定阀值,还能防止进水系统1000结垢。
下面参照图1和图4详细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净水系统1000的水质调节方法。值得理解的是,下述描述仅是示例性说明,而不是对本发明的具体限定。
具体地,如图1所示,净水系统1000包括进水通道210、过滤通道220、出水通道230、废水通道240、增压泵251、调节阀252、触控屏255和电控系统260。复合滤芯222包括多个并联的滤芯单元223,多个滤芯单元223的脱盐率不相同,调节阀252设于脱盐率最低的滤芯单元223的出水口处。触控屏255可以设置在净水系统1000的水龙头处,方便用户观察。
为了方便描述,以复合滤芯222包括两个滤芯单元223为例,其中一个滤芯单元223为高脱盐率滤芯,且脱盐率为95%;另一个滤芯单元223为低脱盐率滤芯,且脱盐率为40%。调节阀252设于低脱盐率的滤芯单元223的出水口处,用以控制该出水口的流量。
触控屏255上可以设置有多个档位调节键262,例如高矿水、低矿水或纯净水,以供用户根据需求进行选择。当用户选择高矿水档位时,同时进水水质检测单元271检测进水的TDS值并反馈给控制单元263,控制单元263根据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判断处理。
参见表2所示,在高矿水档位下,调节阀252开度以及对应的高矿水脱盐率设定阀值。这里“高矿水脱盐率设定阀值”可以为从复合滤芯222流出的水的脱盐率的阀值。
当进水水质TDS≤250mg/L时,设定高矿水脱盐率设定阀值为60%-65%,依次打开进水控制阀254和增压泵251,将调节阀252的开度调到100%,也即调节阀252处于完全打开状态,最后打开出水控制阀233,净水系统1000出净化水;
当进水水质250mg/L<TDS≤350mg/L时,设定高矿水脱盐率设定阀值大于等于70%,依次打开进水控制阀254和增压泵251、将调节阀252的开度调到60%,最后打开出水控制阀233,净水系统1000出净化水;
当进水水质350mg/L<TDS≤450mg/L时,设定高矿水脱盐率设定阀值大于等于75%,依次打开进水控制阀254和增压泵251、将调节阀252的开度调到40%,最后打开出水控制阀233,净水系统1000出净化水;
当进水水质450mg/L<TDS时,设定高矿水脱盐率设定阀值大于等于80%,依次打开进水控制阀254和增压泵251、将调节阀252的开度调到30%,最后打开出水控制阀233,净水系统1000出净化水。
参见表3,经试验可得到如表3所示的数据:
当进水水质TDS≤250mg/L时,设定高矿水脱盐率设定阀值为60%,调节阀252的开度为100%,出水TDS值为84mg/L,实际脱盐率为61.8%;
当进水水质250mg/L<TDS≤350mg/L时,设定高矿水脱盐率设定阀值为70%,调节阀252开度为到60%,出水TDS值为90mg/L,实际脱盐率为70.9%;
当进水水质350mg/L<TDS≤450mg/L时,设定高矿水脱盐率设定阀值为75%,调节阀252的开度为40%,出水TDS值为93mg/L,实际脱盐率为75.5%;
当进水水质450mg/L<TDS时,设定高矿水脱盐率设定阀值为80%,调节阀252的开度为30%,出水TDS值为97mg/L,实际脱盐率为80.6%。
由此,通过设定高矿水的脱盐率阀值,可以控制高矿水的出水的TDS值,TDS值小于150mg/L的水质不会出现结垢的现象,因此本净水系统1000可满足用户不同场景的用水需求,同时又能保证出水水质防止出水结垢,可大大提升用户满意度。
参见图5,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净水系统1000的水质调节方法,调节方法包括:
步骤一:获取目标水质脱盐率范围、进水水质信息和出水水质信息。这里“目标水质脱盐率范围”可以为净水系统1000的出水的矿物质含量的范围信息。“进水水质信息”可以为净水系统1000的进水口位置的水质信息,也可以为进入到复合滤芯222的水的水质信息,进水水质信息可以通过进水水质检测单元271进行检测。“出水水质信息”可以为净水系统1000的出水口位置的水质信息,也可以为复合滤芯222出水口处的水质信息,出水水质信息可以通过出水水质检测单元272进行检测。具体地,进水水质检测单元271和出水水质检测单元272均可以为TDS探针,也即水质传感器。控制单元263可以接收进水水质检测单元271和出水水质检测单元272的检测信息。
步骤二:基于进水水质信息和出水水质信息,获取实际脱盐率。这里,进水水质检测单元271检测的水质信息为进水TDS值,出水水质检测单元272水质信息为出水TDS值,实际脱盐率的计算公式可以为:实际脱盐率=(1-出水TDS值/进水TDS值)×100%。
步骤三:在实际脱盐率超出目标水质脱盐率范围的情况下,调节复合滤芯222中至少一个滤芯的出水口开度,以使实际脱盐率位于目标水质脱盐率范围内。在该步骤中,将计算结果与目标水质脱盐率进行比对,可根据比对结果,调整滤芯的出水口开度,达到调整脱盐率的目的。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净水系统1000的水质调节方法,通过检测净水系统1000的进水端、出水端处的水质,以获取实际脱盐率,将出水水质与目标水质脱盐率范围进行比对,如果比对值有偏差,可以通过调节滤芯出口处的开度,对出水水质进行修正补偿,直到出水水质与目标水质脱盐率范围吻合。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实际脱盐率超出目标水质脱盐率范围的情况包括两种,其中一种可以为实际脱盐率大于目标水质脱盐率范围的最大值;另一种可以为实际脱盐率小于目标水质脱盐率范围的最小值。
具体地,在对复合滤芯222中至少一个滤芯的出水口开度调节时,具体包括当实际脱盐率大于目标水质脱盐率范围的最大值时,增大复合滤芯222中至少一个滤芯的出水口开度。
当然,在对复合滤芯222中至少一个滤芯的出水口开度调节时,具体包括当实际脱盐率小于目标水质脱盐率范围的最小值时,减小复合滤芯222中至少一个滤芯的出水口开度。
下面参照图1和图5详细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净水系统1000的水质调节方法。
具体地,如图1所示,净水系统1000包括进水通道210、过滤通道220、出水通道230、废水通道240、增压泵251、调节阀252、触控屏255、进水水质检测单元271、出水水质检测单元272和电控系统260。复合滤芯222包括多个并联的滤芯单元223,多个滤芯单元223的脱盐率不相同,调节阀252设于脱盐率最低的滤芯单元223的出水口处。触控屏255可以设置在净水系统1000的水龙头处,方便用户观察。
为了方便描述,以复合滤芯222包括两个滤芯单元223为例,其中一个滤芯单元223为高脱盐率滤芯,且脱盐率为95%;另一个滤芯单元223为低脱盐率滤芯,且脱盐率为40%。调节阀252设于低脱盐率的滤芯单元223的出水口处,用以控制该出水口的流量。出水水质检测单元272设于出水通道230处,进水水质检测单元271位于增压泵251和前置滤芯221之间,用以检测水质。
如图1和图5所示,触控屏255上可以设置有多个档位调节键262,例如高矿水、低矿水或纯净水,以供用户根据需求进行选择。
当用户选择低矿水档位时,点击触控屏255上与纯净水档位对应的档位调节键262,控制单元263接收到档位调节键262对应的电信号;基于电信号,控制单元263发出控制指令,先启动进水控制阀254和增压泵251,将调节阀252的开度调整至30%的状态,再打开出水控制阀233,净水系统1000输出低矿水;同时,进水水质检测单元271用于检测进入到复合滤芯222的水的水质,出水水质检测单元272用于检测净水系统1000输出的水的水质,进水水质检测单元271和出水水质检测单元272的检测数据可以反馈至控制单元263,控制单元263根据反馈的数据计算净化水的脱盐率,脱盐率的计算公式可以为:脱盐率=(1-出水TDS值/进水TDS值)×100%。计算结果与目标水质脱盐率进行比对。
低矿水出水水质脱盐率设定值可以为78%-82%。如果净化水的脱盐率计算结果小于78%,控制单元263发出调整调节阀252开度的指令,在原状态的基础上再关闭2%的角度,然后再次对出水水质进行检测及比对,直到净化水的脱盐率满足设定的78%-82%;如果计算结果大于82%,控制单元263发出调整调节阀252开度的指令,在原状态的基础上再打开2%的角度,然后再次对出水水质进行检测及比对,直到净化水的脱盐率满足设定的78%-82%;如果计算结果为78%-82%,且与设定值吻合,则保持现状态继续出水,给用户提供满足需求的低矿水质。
当用户选择高矿水档位时,如图5所示,点击触控屏255上与纯净水档位对应的档位调节键262,控制单元263接收到档位调节键262对应的电信号;基于电信号,控制单元263发出控制指令,先启动进水控制阀254和增压泵251,将调节阀252的开度调整至100%,也即调节阀252处于完全打开状态,再打开出水控制阀233,净水系统1000输出高矿水;同时,进水水质检测单元271用于检测进入到复合滤芯222的水的水质,出水水质检测单元272用于检测净水系统1000输出的水的水质,进水水质检测单元271和出水水质检测单元272的检测数据可以反馈至控制单元263,控制单元263根据反馈的数据计算净化水的脱盐率,脱盐率的计算公式可以为:脱盐率=(1-出水TDS值/进水TDS值)×100%。计算结果与目标水质脱盐率进行比对。
高矿水出水水质脱盐率设定值为60%-65%,如果计算结果小于60%,控制单元263发出再次调整调节阀252的开度的控制指令,在原状态的基础上再关闭2%的角度,然后再次对出水水质进行检测及比对,直到净化水的脱盐率满足设定的60%-65%;如果计算结果大于65%,控制单元263再次发出调整调节阀252的开度的控制指令,在原状态的基础上再打开2%的角度,然后再次对出水水质进行检测及比对,直到净化水的脱盐率满足设定的60%-65%;如果计算结果60%-65%与设定值吻合,则保持现状态继续出水,给用户提供满足需求的高矿水质。
触控屏255上并不仅限于纯净水、低矿水、高矿水等三个水质档位,也可增设其他用水场景或自定义的水质档,控制单元263预先设定好各个档位对应的调节阀252对应的打开角度,当控制单元263接收到信号时依次打开进水控制阀254、增压泵251、以及调节阀252相对应的打开角度,再打开出水控制阀233供水,龙头出水的同时对出水水质进行检测并与目标水质脱盐率范围进行比对,如果比对值有偏差再进一步进行修正补偿,直到出水水质与目标水质脱盐率范围吻合。
此外,由于反渗透的工作原理需要对净水系统1000进行增压,大通量反渗透净水系统1000包含增压泵251、进水电磁阀、高压开关232、单向阀231、废水阀等,净水系统1000从接收到取水信号到稳定供水需要一定的时间,所以用户每次打开龙头取水时,龙头先喷出一小部分管路的残留水,然后需要等待2-3秒钟才能稳定的水量供出,中间存在这2-3秒钟的断流现象,用户体验效果不好,降低用户对净水机的满意度。
针对这一技术问题,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结合图6和图11所示,前置滤芯221、复合滤芯222和后置滤芯100中的至少一个滤芯内设有空气压缩单元130,当出水通道230连通时,空气压缩单元130被释放,并将对应滤芯内的水挤压至出水口;当出水通道230断流时,空气压缩单元130压缩。
由此,通过在滤芯内部设置可压缩的结构,在净水系统1000出水的瞬间,由于通道内部瞬时泄压,空气压缩单元130膨胀并挤压滤芯内部的水,从而可以将水快速推出,这样可以保证打开水龙头就有稳定连续的出水流量,解决当前净水系统1000取水时的“断流现象”,可大大提升用户的满意度。
如图6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滤芯包括滤壳110、滤芯本体120和空气压缩单元130。其中,滤壳110内设有第一安装腔112和第二安装腔113,滤壳110上设有进水口114和出水口115,进水水路121与进水口114连通,出水水路122与出水口115连通。
滤芯本体120可以作为滤芯的过滤结构,设于第一安装腔112内。滤芯本体120与滤壳110限定出进水水路121和出水水路122,进水水路121的水经过滤芯本体120过滤后流入出水水路122内。空气压缩单元130设于第二安装腔113内,空气压缩单元130的外侧壁与第二安装腔113室的内侧壁之间限定出压缩腔131,压缩腔131与进水水路121连通,当空气压缩单元130内部的气压大于压缩腔131内水流压力时,压缩腔131内的水被挤压并流向出水水路122。需要说明的是,空气压缩单元130在膨胀或被压缩的过程中,压缩腔131的容积发生变化,从而可以实现挤水、补水。在一些示例中,第一安装腔112和第二安装腔113沿滤壳110的长度方向分布。
由此,在净水系统1000出水的瞬间,空气压缩单元130膨胀,压缩腔131的容积变小并挤压滤芯内部的水,从而可以将水快速推出,这样可以保证打开水龙头就有稳定连续的出水流量,解决当前净水系统1000取水时的“断流现象”,可大大提升用户的满意度。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为了简化滤芯装配过程,空气压缩单元130可以悬浮于第一安装腔112内。当然,需要说明的是,空气压缩单元130的安装方式并不限于此,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提升滤芯结构稳定性,空气压缩单元130与第一安装腔112的内壁固定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空气压缩单元130可以为弹性气囊。弹性气囊为一个吹塑密封件,弹性气囊可以为EVA气囊、TPE气囊、或者TPU气囊。弹性气囊内部充满空气,当受到压力挤压时可被压缩变小,当压力释放时可回弹恢复到常压状态下的形状大小。例如,参见图6所示,弹性气囊处于被压缩的状态;参见图9所示,弹性气囊处于初始状态。
参见图6和图7,在一些实施例中,滤芯本体120上设有盖板123,盖板123将滤壳110内部分隔为第一安装腔112和第二安装腔113,盖板123上设有贯通孔,贯通孔用于连通进水水路121和压缩腔131。这样,进水水路121的水可以进入到压缩腔131内,而压缩腔131内的水也可以通过进水水路121向出水水路122。
更进一步地,结合图6和图7所示,盖板123可以包括主体部124、折边部125和翻边部126。具体地,主体部124与滤芯本体120的端部贴合,折边部125与主体部124的周沿连接,折边部125包裹于滤芯本体120的外周壁,翻边部126由折边部125远离主体部124的端部弯折形成,且翻边部126位于第一安装腔112的内周壁和折边部125之间,贯通孔设于翻边部126。
参见图15-图17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净水系统1000,包括进水通道210、出水通道230、过滤通道220、废水通道240、单向阀231、增压泵251和进水控制阀254。
具体而言,出水通道230上设有高压开关232,过滤通道220上依次串联有前置滤芯221、滤芯单元223和后置滤芯100,后置滤芯100为如上所述的滤芯。后置滤芯100与出水通道230连通,前置滤芯221与进水通道210连通,废水通道240与滤芯单元223的废水出口连通,废水通道240上设有废水控制阀241。
在一些示例中,过滤通道220上可以设置复合滤芯222,复合滤芯222包括多个并联的滤芯单元223。考虑到滤芯单元223内部设有存储箱140,将单向阀231设置在滤芯单元223和后置滤芯100之间,由此可以有效地对空气压缩单元130进行保压,避免泄压。
增压泵251设于前置滤芯221和滤芯单元223之间,进水控制阀254设置在进水通道210,或者,进水控制阀254设于前置滤芯221和滤芯单元223之间。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净水系统1000,在净水系统1000出水的瞬间,空气压缩单元130膨胀,压缩腔131的容积变小并挤压滤芯内部的水,从而可以将水快速推出,这样可以保证打开水龙头就有稳定连续的出水流量,解决当前净水系统1000取水时的“断流现象”,可大大提升用户的满意度。
下面结合图6-图10以及图15-图17详细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滤芯及净水系统1000。值得理解的是,下述描述仅是示例性说明,而不是对本发明的具体限定。
在该实施例中,参见图6所示,滤芯可以为后置滤芯100,也即后置滤芯100内设置弹性气囊,并且后置滤芯100可以安装在单向阀231的下游,也即水流先流过单向阀231,再流向后置滤芯100。
在净水机处于待机状态下时,由于后置滤芯100内部存在0.4-0.5Mpa的压力,所以弹性气囊处于被压缩的状态。
图7为刚打开龙头取水、触发制水时,弹性气囊膨胀挤出水的状态。在该图中,当打开龙头取水的瞬时,后置滤芯100里面的压力得到释放,弹性气囊回弹膨胀,将后置滤芯100内部的水及后置滤芯100后端管路的水快速推出到水龙头取水口。同时,当后置滤芯100内部的压力降到低于0.09Mpa时,高压开关232接通并触发净水机启动制水状态,参见图16,净水系统1000依次打开进水控制阀254、增压泵251,净化水从水龙头排出,从高压开关232触发制水到净化水从水龙头排出,这个过程需要2-3秒的时间,通过设置弹性气囊,当水龙头出水的瞬间,弹性气囊膨胀回弹可以将存储在后置滤芯100内部的水快速推出,这样可以保证打开水龙头就有稳定连续的出水流量。
图8为连续制水时弹性气囊膨胀到最初的状态。结合图8可知,当打开水龙头取水持续超过5秒时间,后置滤芯100的内部压力低于0.05Mpa,此时弹性气囊膨胀基本回弹到常压下状态。
图9为关闭水龙头的状态。当关闭水龙头停止取水时,净水系统1000还处于制水状态,此时后置滤芯100里的弹性气囊会受到挤压压缩,同时后置滤芯100的内部压力上升,当压力上升到0.3Mpa时高压开关232断开,净水系统1000停止制水,净水系统1000依次关闭增压泵251、进水控制阀254,从高压开关232断开到净水系统1000停止制水进入待机这个过程需要0.5秒左右,此时后置滤芯100内部的压力在0.4Mpa-0.5Mpa之间,后置滤芯100的弹性气囊受到0.4Mpa-0.5Mpa的挤压力,在挤压力的作用下弹性气囊变小。关闭水龙头之后,弹性气囊被进一步压缩,如图10所示。
图6至图10为弹性气囊的不同状态。此外,参见图15所示,待机、打开水龙头取水、持续取水、关闭水龙头停止取水是一个连续的周期,后置滤芯100内部的弹性气囊是处于压缩、回弹、恢复到常压下状态、被压缩等过程。这样,可以确保用户一打开水龙头就有稳定连续的出水流量,可大大提升用户的满意度。
需要说明的是,滤芯的构造并不限于此,例如在图11所示的示例中,滤芯包括滤壳110、滤芯本体120和存储箱140。其中,滤壳110内设有第一安装腔112和第二安装腔113,滤壳110上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滤芯本体120设于第一安装腔112内,滤芯本体120与滤壳110限定出进水水路121和出水水路122,进水水路121与进水口连通,出水水路122与出水口连通,进水水路121的水经过滤芯本体120过滤后流入出水水路122内,存储箱140设于第二安装腔113内,存储箱140上设有连通孔141,进水水路121的水适于进入至存储箱140内部,且连通孔141适于被水封,当存储箱140内部的气压大于进水水路121的水压时,存储箱140内的水被挤压并流向出水水路122。可以理解的是,当滤芯内部压力上升时存储箱140里的空气受到压力挤压压缩,当压力释放时存储箱140里的空气泄压可使滤芯内部的水快速推出。
净水系统1000安装到用户的使用位置处后,滤芯以水平方式(例如图11所示的方位)安装。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使存储箱140内的水在连通孔141处可以形成有效水封,净水系统1000安装时,连通孔141位于存储箱140的正下方,并且,当存储箱140内的空气处于常压状态时,存储箱140的水在重力的作用下可以通过连通孔141排出;当存储箱140内存有一定量的水时,该部分水在重力的作用下,先在连通孔141处形成水封。
当然,这里对连通孔141的位置不做具体限定,只要其可满足存储箱140的水封要求即可,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滤芯为圆筒状结构,连通孔141还可以位于滤芯中轴线上的端部,且当净水系统1000安装完成后,滤芯沿竖直方向布置,滤芯的中轴线沿上下方向延伸,存储箱140与中轴线垂直的端面包括两个,该两个端面沿上下方向间隔开,连通孔141位于下方的端面上,这样当水进入到滤芯的内部时,水在重力的作用下,先流到连通孔141位置处,并在进入到存储箱140内部,在连通孔141处形成水封。
由此,在净水系统1000出水的瞬间,存储箱140内部的空气膨胀,可以将存储箱140内的水快速推出,这样可以保证打开水龙头就有稳定连续的出水流量,解决当前净水系统1000取水时的“断流现象”,可大大提升用户的满意度。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连通孔141的孔径为3mm-20mm。由此,不但可以保证水封有效性,而且存储箱140内的水被挤出时,水可以顺利地流出。在一些实施例中,存储箱140可以固定在第二安装腔113内,例如存储箱140可以与滤壳110焊接、卡接。
参见图11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存储箱140外表面的形状与第二安装腔113内表面的形状相同。例如,存储箱140外表面为柱面,第二安装腔113内表面也为柱面,二者形状相同。存储箱140可以为一个圆柱体,圆柱体内部为中空结构,且端部为密封状态,圆柱体的周壁上可以开设连通孔141,连通孔141是空气与滤芯内部水的唯一接触通道。
参见图11所示,滤壳110上设有用于标记存储箱140安装方向的定位部111,定位部111与连通孔141相对设置。需要说明的是,为了能够在连通孔141处形成水封,在将存储箱140安装至滤壳110内部时,需要将连通孔141朝向下方设置,这样水在重力的作用下可以汇聚到连通孔141处,进而形成水封。通过设置定位部111,可以将定位部111作为装配方向标记结构,以使连通孔141与滤壳110上的定位部111确保在同一平面上。进一步地,定位部111可以为设于滤壳110外周壁的定位筋。由此,可以简化滤壳110的结构。通过滤芯的定位筋定位,存储箱140的连通孔141在实际使用时处于垂直向下的状态,以形成有效水封。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参见图11所示,滤壳110可以包括壳体116和端盖117,壳体116内限定出第一安装腔112和第二安装腔113,壳体116的一端为敞开端1161,另一端为封闭端1162,端盖117盖设于敞开端1161,且滤芯本体120与封闭端1162止抵,存储箱140夹设于滤芯本体120和端盖117之间,端盖117上设有台阶部118,台阶部118与存储箱140配合且止抵。
滤芯装配时,可以先把滤芯本体120推进滤壳110内部,然后安装存储箱140。装存储箱140的时候,连通孔141对准定位部111,然后将存储箱140推进滤壳110内,以确保连通孔141和定位部111在同一平面上。最后套上端盖117旋焊封装,旋焊时采用工装夹具夹紧滤壳110,使滤壳110、滤芯本体120及存储箱140在旋焊时处于相对静止状态。端盖117高速旋转摩擦与滤瓶熔融焊接在一起。
参见图16-图17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净水系统1000,包括进水通道210、出水通道230、过滤通道220、废水通道240、单向阀231、括增压泵251和进水控制阀254。
具体而言,出水通道230上设有高压开关232,过滤通道220上依次串联有前置滤芯221、滤芯单元223和后置滤芯100,后置滤芯100为如上所述的滤芯,后置滤芯100与出水通道230连通,前置滤芯221与进水通道210连通,废水通道240与滤芯单元223的废水出口连通,废水通道240上设有废水控制阀241。过滤通道220上可以设置复合滤芯222,复合滤芯222包括多个并联的滤芯单元223。考虑到滤芯单元223内部设有存储箱140,将单向阀231设置在滤芯单元223和后置滤芯100之间,由此可以有效地对存储箱140进行保压,避免泄压。增压泵251设于前置滤芯221和滤芯单元223之间,进水控制阀254设置在进水通道210,或者,进水控制阀254设于前置滤芯221和滤芯单元223之间。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净水系统1000,在净水系统1000出水的瞬间,存储箱140内部的空气膨胀,可以将存储箱140内的水快速推出,这样可以保证打开水龙头就有稳定连续的出水流量,解决当前净水系统1000取水时的“断流现象”,可大大提升用户的满意度。
下面结合图11-图17详细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滤芯及净水系统1000。值得理解的是,下述描述仅是示例性说明,而不是对本发明的具体限定。
在该实施例中,参见图11所示,滤芯可以为后置滤芯100,也即后置滤芯100内设置存储箱140,并且后置滤芯100可以安装在单向阀231的下游,也即水流先流过单向阀231,再流向后置滤芯100。
参见图11所示,在净水机处于待机状态时,由于后置滤芯100内部存在0.4Mpa-0.5Mpa的压力,所以存储箱140内的空气处于被压缩的状态,由于存储箱140内的空气被压缩挤压,滤芯内部部分水会通过连通孔141进入到存储箱140内部。
图12为刚打开龙头取水时,存储箱140内空气膨胀将水从存储箱140内部挤出的状态。当打开龙头取水时,后置滤芯100内部压力得到释放,存储箱140内的空气膨胀泄压,将后置滤芯100内部的水及后置滤芯100后端管路的水快速推出到水龙头取水口。同时,当压力降到低于0.09Mpa时,高压开关232接通并触发净水机启动制水状态,净水系统1000依次打开进水控制阀254、增压泵251,净化水从水龙头排出,从高压开关232触发制水到净化水从水龙头排出,这个过程需要2-3秒。由于存储箱140内的空气膨胀,可以将存储箱140内的水挤出,由此可将存储在后置滤芯100内部的水快速推出,这样可以保证打开水龙头就有稳定连续的出水流量。
图13为打开水龙头取水持续超过5秒时间的状态,后置滤芯100的内部压力低于0.05Mpa,此时存储箱140内的空气基本泄压到常压状态,存储箱140里的水也是通过连通孔141被挤出。
图14为关闭水龙头停止取水时,净水系统1000还处于制水状态。此时后置滤芯100里的存储箱140内的空气受到挤压压缩,同时后置滤芯100的内部压力上升,当压力上升到0.3Mpa时高压开关232断开,净水系统1000停止制水,净水系统1000依次关闭增压泵251、进水控制阀254,从高压开关232断开到净水系统1000停止制水进入待机这个过程需要0.5秒左右,此时后置滤芯100内部的压力在0.4Mpa-0.5Mpa,存储箱140内的空气就受到0.4Mpa-0.5Mpa的压力压缩,同时由于存储箱140里的空气被压缩挤压,一部分水会通过连通孔141进入到存储箱140内部。
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制。尽管参照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各种组合、修改或者等同替换,都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中。

Claims (13)

1.一种滤芯,其特征在于,包括:
滤壳,所述滤壳内设有第一安装腔和第二安装腔,所述滤壳上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
滤芯本体,所述滤芯本体设于所述第一安装腔内,所述滤芯本体与所述滤壳限定出进水水路和出水水路,所述进水水路与所述进水口连通,所述出水水路与所述出水口连通,所述进水水路的水经过所述滤芯本体过滤后流入所述出水水路内;
存储箱,所述存储箱设于所述第二安装腔内,所述存储箱上设有连通孔,所述进水水路的水适于进入至所述存储箱内部,且所述连通孔适于被水封,当所述存储箱内部的气压大于所述进水水路的水压时,所述存储箱内的水被挤压并流向所述出水水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滤芯,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孔的孔径为3mm-2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滤芯,其特征在于,所述滤壳上设有用于标记存储箱安装方向的定位部,所述定位部与所述连通孔相对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滤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部为设于所述滤壳外周壁的定位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滤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箱外表面的形状与所述第二安装腔内表面的形状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滤芯,其特征在于,所述滤芯本体上设有盖板,所述盖板将所述滤壳内部分隔为所述第一安装腔和所述第二安装腔,所述盖板上设有贯通孔,所述贯通孔用于连通所述进水水路和所述存储箱。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滤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包括:
主体部,所述主体部与所述滤芯本体的端部贴合;
折边部,所述折边部与所述主体部的周沿连接,所述折边部包裹于所述滤芯本体的外周壁;
翻边部,所述翻边部由所述折边部远离所述主体部的端部弯折形成,且所述翻边部位于所述第一安装腔的内周壁和所述折边部之间,所述贯通孔设于所述翻边部。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滤芯,其特征在于,所述滤壳包括壳体和端盖,所述壳体内限定出所述第一安装腔和所述第二安装腔,所述壳体的一端为敞开端,另一端为封闭端,所述端盖盖设于所述敞开端,且所述滤芯本体与所述封闭端止抵,所述存储箱夹设于所述滤芯本体和所述端盖之间,所述端盖上设有台阶部,所述台阶部与所述存储箱配合且止抵。
9.一种净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进水通道;
出水通道,所述出水通道上设有高压开关;
过滤通道,所述过滤通道上依次串联有前置滤芯、滤芯单元和后置滤芯,所述后置滤芯为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滤芯,所述后置滤芯与所述出水通道连通,所述前置滤芯与所述进水通道连通;
废水通道,所述废水通道与所述滤芯单元的废水出口连通,所述废水通道上设有废水控制阀。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净水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单向阀,所述单向阀设置在所述滤芯单元和所述后置滤芯之间。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净水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增压泵,所述增压泵设于所述前置滤芯和所述滤芯单元之间。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净水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进水控制阀,所述进水控制阀设置在所述进水通道,或者,所述进水控制阀设于所述前置滤芯和所述滤芯单元之间。
13.根据权利要求9-12中任一项所述的净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通道上设有至少两个所述滤芯单元,至少两个所述滤芯单元并联连通。
CN202210010410.9A 2022-01-06 2022-01-06 滤芯及净水系统 Pending CN11440901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010410.9A CN114409016A (zh) 2022-01-06 2022-01-06 滤芯及净水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010410.9A CN114409016A (zh) 2022-01-06 2022-01-06 滤芯及净水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409016A true CN114409016A (zh) 2022-04-29

Family

ID=812709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010410.9A Pending CN114409016A (zh) 2022-01-06 2022-01-06 滤芯及净水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409016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03236A (zh) * 2016-06-22 2016-08-31 何欣欣 一种储水腔和滤芯一体式水过滤结构
WO2018161441A1 (zh) * 2017-03-07 2018-09-13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饮水机制造有限公司 净水系统
CN211215727U (zh) * 2019-08-23 2020-08-11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饮水机制造有限公司 后置滤芯和净水系统
CN211302312U (zh) * 2019-08-23 2020-08-21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饮水机制造有限公司 后置滤芯和净水系统
CN217015679U (zh) * 2022-01-06 2022-07-22 佛山市美的清湖净水设备有限公司 过滤部件及净水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03236A (zh) * 2016-06-22 2016-08-31 何欣欣 一种储水腔和滤芯一体式水过滤结构
WO2018161441A1 (zh) * 2017-03-07 2018-09-13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饮水机制造有限公司 净水系统
CN211215727U (zh) * 2019-08-23 2020-08-11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饮水机制造有限公司 后置滤芯和净水系统
CN211302312U (zh) * 2019-08-23 2020-08-21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饮水机制造有限公司 后置滤芯和净水系统
CN217015679U (zh) * 2022-01-06 2022-07-22 佛山市美的清湖净水设备有限公司 过滤部件及净水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化工部热工设计技术中心站: "《热能工程设计手册》", 化学工业出版社, pages: 290 - 29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409108A (zh) 净水器、净水系统及水质调节方法
CN217015679U (zh) 过滤部件及净水装置
CN214360805U (zh) 即热型净水器
CN110898670A (zh) 一种过滤装置和过滤系统
CN217015671U (zh) 过滤组件及净水装置
CN217025540U (zh) 净水器及净水系统
CN114409109B (zh) 净水器、净水系统及水质调节方法
CN217025541U (zh) 净水器及净水系统
CN217025542U (zh) 净水器及净水系统
CN114409016A (zh) 滤芯及净水系统
CN114409017A (zh) 滤芯及净水系统
CN114409111A (zh) 净水器、净水系统及水质调节方法
CN212091708U (zh) 一种过滤装置和过滤系统
CN107010696B (zh) 一种膜泵一体的增压式净水装置、系统及实现方法
CN212504127U (zh) 一种净水系统
CN110898671A (zh) 一种过滤装置和过滤系统
CN214327342U (zh) 净水系统及净水机
CN216737790U (zh) 一种净水器水路结构
CN212356767U (zh) 一种出水流量稳定的净水器
CN214327343U (zh) 净水系统及净水机
CN214611834U (zh) 净水器
CN212799751U (zh) 降低ro膜滤芯原水侧tds值的水路结构
CN211753963U (zh) 一种过滤装置和过滤系统
CN113603244A (zh) 不排废水可解决首杯水问题的纯水泡膜系统
CN209835852U (zh) 水处理系统及净水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